解深密經(jīng)

【解深密經(jīng) (Sandhi-nirmocana-vyūha-sūtra)】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唐玄奘譯。5卷。相傳此經(jīng)有梵文廣本十萬頌,漢譯為其略本,一千五百頌。異譯本有3種:①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xù)解脫經(jīng)》1卷;②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jīng)》5卷;③南朝陳真諦譯《解節(jié)經(jīng)》1卷。...[詳情]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己八得名問答

  庚一當機請問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波羅蜜多說名波羅蜜多”?

  當機者問:施、戒、忍、進、禪、慧的別名,從上品類差別的解釋中已經(jīng)知道了;但為什么諸波羅密多得名波羅密多呢?請佛再為解釋一下!

  庚二如來解答

  辛一標數(shù)列釋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無染著故,二者無顧戀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回向故。無染著者,謂不染著波羅蜜多諸相違事。無顧戀者,謂于一切波羅蜜多諸果異熟及報恩中心無系縛。無罪過者,謂于如是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無分別者,謂于如是波羅蜜多,不如言詞執(zhí)著自相。正回向者,謂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羅蜜多,回求無上大菩提果”。

  佛解答說:波羅密多之所以名為波羅密多,約有五種因緣。一者無染著故至五者正回向故,是總標五種因緣;無染著者至回求無上大菩提果,是別釋五種因緣。一、無染著者,謂對六波羅密多的諸相違事:如于慳悋、毀犯、忿恚、懈怠、散動、惡慧的六障,不生絲毫的染著。六度本即度此六蔽的,如果染著六蔽,就不能行六波羅密,行六波羅密,就不染著六蔽,所以名為無染著。二、無顧戀者,謂行六波羅密多,目的在求對治個己身心的煩惱以及饒益一切的有情。就對治自己的煩惱說,當就不因行六波羅密多而希望得到財富、美色、名稱等的諸異熟果了;就利益有情說,當就不因行六波羅密多而希望眾生報答自己所給予的恩惠了。所以說心無系縛。三、無罪過者,罪過指下文所說的無悲加行、不如理加行、不常加行、不殷重加行的四種間雜染法,及唯以財物饒益有情而不令出不善處安置善處的非方便行,F(xiàn)謂發(fā)心修學的菩薩,實踐如是諸波羅密多,沒有無悲等四加行的問雜染法及不安置善處的非方便行,所以名為無罪過。四、無分別者,謂行如是六波羅密多的菩薩,不去如他言詞所說布施等,而執(zhí)著實有布施等的自相,因為在修六度時,是為通達一切法性空的無分別智所攝的,所以不執(zhí)施等的自相,也可以說是三輪體空的意思。如布施時,不見有施者、受者,及所施財物的三相,所以名為無分別。五、正回向者,謂行菩薩道的菩薩,不論是在開始時這樣所作的波羅密多,或者是在增長時這樣所集的波羅密多,以其由此所得一切功德,悉皆回向求證無上大菩提果,不作其余人天或小果的資糧,所以名為正回向。

  辛二逐難重釋

  壬一諸相違事

  “世尊!何等名為波羅蜜多諸相違事”?“善男子!當知此事略有六種:一者于喜樂欲財富自在諸欲樂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二者于隨所樂縱身、語、意而現(xiàn)行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三者于他輕蔑不堪忍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四者于不勤修著欲樂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五者于處憒闌世雜亂行,深見功德及與勝利。六者于見、聞、覺、知、言說戲論,深見功德及與勝利”。

  在解釋波羅密多之所以為波羅密多的五因緣中,曾經(jīng)說到不染著波羅密多的諸相違事,但以什么為波羅密多的諸相違事,前面沒有指出,所以當機者又提出來請問。佛解答說:波羅密多的諸相違事,廣說起來雖然很多,約略的說可有六種:一、普通凡夫不肯發(fā)心行布施行,主要的就在他染著自己已獲得的五欲妙境,貪戀自己已擁有的世間財富,舍不得放棄自己的受用自在,從自我出發(fā),欲樂境界,財富享受,攝受為我所,因此所以慳悋眾生,在這些上,只深深的見到他的功德與勝利,不見他的過患與后果。如此,當然就與布施相違而成行施的一大障礙了!佛說布施,正是對治眾生這一染著的。二、一般凡夫所以不能守持凈戒,主要的就在他隨心所欲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愿受任何的阻礙與束縛,因而縱放自己的身、語、意的三業(yè),行殺生、偷盜等的十惡業(yè)行,并在這三業(yè)十惡行中,深深的見到他的功德與勝利,不見他的過失與后患。如此,當然就與持戒相違而成持戒的一大障礙了!佛說戒度,正是對治眾生這一蔽障的。三、生死凡夫所以不行忍辱行,主要的在于生死界中的有情,不能意見相投,不能行動一致,往往為了些微小事,發(fā)動瞋恚,輕慢他人,毀辱對方,而對方不堪受此凌辱,予打擊者以打擊,予漫罵者以漫罵,并認為這樣的以牙還牙,不特看不出有什么不對,而且深深的見到他的功德與勝利。如此,當然就與忍辱相違而成修忍的一大障礙了!佛說忍辱,正是對治眾生這一大障的。四、三界眾生所以不能以精進行斷惡修善,反而使不善法無限滋生,主要的在于眾生的懈怠放逸,可說懈怠放逸是生長惡不善法的動因,惡不善法是懈怠放逸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愚癡眾生不知這些過患,反而在不勤修的著欲樂中,深深的見到他的功德與勝利。如此,當然就與精進相違而成精進的一大障礙了!佛說精進,正是對治眾生這一大障的。五、散亂眾生所以不能修諸禪定,病在不肯遠離憒鬧的城市,深入寂靜的山林,不肯放棄世間的雜亂眾事,行自己所當行的禪定事業(yè)。所以對憒鬧繁華的處所,以及社會種種的雜亂諸事,不持見不到他的過失與后患,反而見到他的功德與勝利。如此,當然就與禪定相違而成禪定的一大障礙了!佛說靜慮,正是對治眾生這一大障的。六、世間眾生所以不能修出世產(chǎn)無分別慧,原因由于在漫漫的長夜中,為見、聞、覺、知、言說戲論的熏習,樂著世間的所有表示,以為所見、所聞、所覺、所知的一切是實,因而也就深深的樂著世間的言說戲論,不能修學出世的無分別慧了!不修無分別慧,就不知離言法性的功德勝利,而只深深見到見、聞、覺、知、言說戲論的功德與勝利。如此,就與智慧相違而成慧度的一大障礙了!佛說智慧,正是對治眾生這一大障的。

  壬二諸果異熟

  “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何果異熟”?“善男子!當知此亦略有六種:一者得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怨無壞多諸喜樂,四者為眾生主,五者身無惱害,六者有大宗葉”。

  在解釋波羅密多之所以為波羅密多的五因緣中,又曾說到不顧戀波羅密多的諸果異熟,但以什么為波羅密多的諸果異熟,前面并未指出,所以當機者又提出請問。佛解答說,這也略有六種:一、由施波羅密多,于未來世,能得廣大財富的異熟果報。二、由戒波羅密多,于未來世,能往善趣取得可愛的異熟果報。三、由忍波羅密多,于未來世,能得沒有怨敵、沒有破壞,而在群眾中得到多數(shù)人的喜樂,彼此融洽無間的異熟果報。四、由進波羅密多,于未來世,能得大尊大貴而為眾生之主的異熟果報。五、由定波羅密多,伏除煩惱,于未來世,能得身無惱害的異熟果報。六、由慧波羅密多,廣解五明,能得大宗葉的異熟果報。如是次第,名為波羅密多的諸果異熟。

  壬三問雜染法

  “世尊!何等名為波羅蜜多間雜染法”?“善男子!當知略由四種加行:一者無悲加行故,二者不如理加行故,三者不常加行故,四者不殷重加行故。不如理加行者,謂修行余波羅蜜多時,于余波羅蜜多遠離失壞”。

  在解釋波羅密多之所以為波羅密多的五因緣中,又曾說到無罪波羅密多的無間雜染法,但以什么為波羅密多的間雜染法,前面也未指出,所以當機者特又提出請問。佛回答說,這有四種的加行:一、無悲加行,這是障長時修的。謂諸菩薩于六波羅密多的修行,從初發(fā)心的開始直到安坐妙菩提座,在這三大阿僧只劫的漫漫長時間中,本應始終如一的修學的,但因缺乏悲心的加行力,于是就不能長時間的修習了。二、不如理加行,這是障無余修的。謂請菩薩于六波羅密多的修行,不是先修此度后修彼度,而應于一時中六度齊修的,但由于不如理加行的阻力,因而修一度時就不能通修余度。三、不常加行,這是障無間修的。謂諸菩薩于六波羅密多的修行,應無間的不斷的修習,不應任自己的心意,高興時就認真的去行,不高興時就放棄不行,可是發(fā)心修行的菩薩,由于放逸懈怠的因緣,就時斷時續(xù)的不能無間的恒修諸行。四、不殷重加行,這是障殷重修的。謂諸菩薩于六波羅密多的修行,不論是為斷煩惱的自利行,或為益有情的利他行說,都應慎重其事的認真的去實踐,不應對他有所忽略的,但發(fā)心菩薩不了解這一工作的神圣性、偉大性,只是虛應故事的隨便修修而已,所以不能殷重修習。如是次第,名為波的間雜染法。在這當中,經(jīng)文特將第二不如理加行,再提出來略加解釋,其義如文可知。

  壬四非方便行

  “世尊!何等名為非方便行”?“善男子!若諸菩薩以波羅蜜多饒益眾生時,但攝財物饒益眾生便為喜足,而不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如是名為非方便行。何以故?善男子!非于眾生唯作此事名實饒益。譬如糞穢若多若少,終無有能令成香潔。如是眾生由行苦故,其性是苦,無有方便,但以財物暫相饒益,可令成樂,唯有安處妙善法中,方可得名第一饒益”。

  在解釋波羅密多之所以為波羅密多的五因緣中,又曾說到無罪波羅密多的離非方便行,但以什么為波的非方便行,前而并未指出,所以當機者特又提出請問。佛解答說:行菩薩道者所以要學波羅密多,就利他說,是為使令眾生獲得究竟安樂,不是見到眾生貧窮困苦無衣無食,就攝受一些衣食財物去施予眾生,使眾生在肉體上不受饑寒逼迫的痛苦,便認為很滿足,便以為已達到利生的目的;不再進一步的去為眾生宣說法要,使之出不善處,將之安置善處,如是就名非方便行,失去度生的真正意義了!什么道理?要知菩薩度生,不是唯于眾生以一點世間的財物施予,使得一點世間的利益安樂,就算真正的饒益了眾生。譬如世間的糞穢,多固臭不可聞,就是很少也是臭不可聞的,并不是說多的變少,就可使臭的糞穢成為香潔的特體了。如是生死中的眾生,由行苦故(糞穢),其性無不是苦,現(xiàn)在菩薩發(fā)心拔除其苦,如沒有一種適當?shù)姆奖?而但以一些財物,暫時去饒益他,是很難得到真正安樂的;若要真正的利益眾生,使得永久的安樂,唯有運用法施,針對眾生根器,將其安處于菩提、涅槃(香潔)的妙善法中,過其理性的正覺的生活,方可算是真正的第一的究竟的饒益眾生。舍此,任何饒益都不是實際的饒益。

  己九凈數(shù)問答

  庚一當機請問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有幾清凈”?

  這是當機者問佛六度各有幾種清凈相,如文可知。

  庚二如來解答

  辛一五相清凈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我終不說波羅蜜多,除上五相有余清凈”。

  這是佛答當機者問,謂六波羅密多的清凈相,除了上面所說的無染著、無顧戀,無罪過、無分別、正回向的五相外,更不說有其余的清凈相,即彼五相,為波羅密多的清凈相。

  辛二總別清凈

  壬一總清凈相

  “然我即依如是諸事總別,當說波羅蜜多清凈之相?傉f一切波羅蜜多清凈相者,當知七種。何等為七?一者菩薩于此諸法不求他知,二者于此諸法見已不生執(zhí)著,三者即于如是諸法不生疑惑,謂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終不自贊毀他有所輕蔑,五者終不憍傲放逸,六者終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七者終不由此諸法,于他發(fā)起嫉妬慳悋。

  諸波羅密多的清凈相,雖說除上五相更無有余,然佛即依前之五相,復說總別七種清凈之相。本文先總說一切波的七種清凈相:一、菩薩于此六波羅密多,只是一味的依照自己的菩提心、大悲愿去行,決不為了名聞利養(yǎng)而向他人宣布,以求他人知道我是怎樣的在實踐波羅密行。二、菩薩行此六波羅密多,只是一味的行自己所應行,決不在這諸法上生起執(zhí)著,認為我是如何的行施,他是怎樣的受我施予,我已施出若干的財物,所謂三輪體空的。布施如此,余一一度,亦復如此。三、菩薩行此六波羅密多,確信由此可以得到大菩提果,決不在這諸法上忽然生起疑惑,以為我這樣的一味循此波羅密道前進,將來究竟能不能得到大菩提果?如果可能,我如此行,當有意義,如不可能,我這樣做,不是沒有什么意思了嗎?像這樣的疑惑,信解堅固的菩薩,是不會生起的。四、菩薩行此六波羅密多,決不因為自己如此,就極力的稱贊自己是如何的難能可貴,而對那些不行六波羅密多的他人,就加以毀謗或有所輕蔑。因在菩薩的心目中,覺得我行我素,并沒有什么可值得稱贊的地方,他人不行是他的事,我何必去毀謗他呢?由于菩薩有著這樣一個正確認識,所以就不自贊毀他了。五、菩薩行此六波羅密多,決不因而生憍傲,以為我能如此實行,他人不能,也不因此而行放逸,放逸是由懈怠生的,菩薩遠離懈怠,當然就不會放逸了。六、菩薩行此六波羅密多,不以少有所得便生喜足,而要廣修六度萬行的,就是這樣的文修諸行,而菩薩猶無厭足之想。七、菩薩行此六波羅密多,決不因為由于自己的如法實行,而見他人慳悋財、法,破戒、瞋恚等,就生起極堅強的嫉妒之心,以為我這樣的辛勤修學六波羅密多,你們卻懈怠放逸的做些非理非法的世行!菩薩對于這些眾生,不特不會發(fā)生嫉妒之心,而且要憐愍他們、感化他們,使他們也能走上菩提大道,向崇高的佛果邁進。如是次第,名為波羅密多的總清凈相。

  壬二別清凈相

  癸一施清凈相

  “別說一切波羅蜜多清凈相者,亦有七種。何等為七?謂諸菩薩,如我所說七種布施清凈之相,隨順修行。一者由施物清凈行清凈施,二者由戒清凈行清凈施,三者由見清凈行清凈施,四者由心清凈行清凈施,五者由語清凈行清凈施,六者由智清凈行清凈施,七者由垢清凈行清凈施。是名七種施清凈相。

  六波羅密多的七種總清凈相,已如上說;分別宣說六波羅密多的清凈相,亦各有七種。現(xiàn)在先講布施的七種清凈相:一、菩薩行施,是以最極清凈色相具足上妙好物而行惠施朱是以什么雜穢所污的不凈物而自己不需要的施予他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學者尚且如此,何況佛法的菩薩行者?所以說由施物清凈行清凈施。二、菩薩行施,是以自己福德所感或勞力所得的財物而行惠施的,不是由殺害、劫奪、巧騙他人的財物來行惠施的,所以說由戒清凈行清凈施。三、菩薩行施,不論惠施什么最珍貴的物品,決不計度我能行施,這是施物,他受我施,而以中觀正見,洞達這些是無性空寂的,所以說由見清凈行清凈施。四、菩薩行施,不論在什么時候或什么場所,對于所施的對象,皆以慈悲憐愛之心而施予之,決不趾高氣揚的含有傲物之態(tài),所以說由心清凈行清凈施。五、菩薩行施,不論惠施何人,在未開始施舍之前,總是和顏悅色、笑容滿面的對待受施者,并不時的以柔和慈愛的語言,詢問被施者的家庭狀況,生活動態(tài),困難所在,使諸受施者,不特獲得可愛的物質(zhì),而且得到無上的精神安慰,所以說由語清凈行清凈施。六、菩薩行施,對于所施的任何物品,都能如實的知道他叫什么名子,其性質(zhì)是怎樣,給予眾生有什么利益,不是胡涂的一無所知的隨便拿一什么惠施有情,所以說由智清凈行清凈施。七、菩薩行施,長期的一味的行去,因為受苦的眾生太多了,不容許自己懈怠懶散不去施濟,而且在行施的過程中,不貪圖順從的眾生的酬報,不瞋恚違逆的眾生的凌辱,真是遠離了懈怠、瞋、恚、癡等的煩惱垢染而行惠施的,所以說由垢清凈行清凈施。若諸菩薩如是布施,是名七種施清凈相。

  癸二戒清凈相

  “又諸菩薩,能善了知制立律儀一切學處,能善了知出離所犯,具常尸羅,堅固尸羅,常作尸羅,常轉(zhuǎn)尸羅,受學一切所有學處。

  這是戒波羅密多的七種清凈相,在這七相中,初二是約能善了知說,后五是約正式受持說。現(xiàn)在還是依照他的次第解釋:一、菩薩行者,對于自己所當修學的增上戒學,不論是屬于重在消極防非止惡的七眾律儀戒,或者是屬于兼有積極行善利生的菩薩律儀戒,以及依此律師儀戒而建立的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都能善巧的了知佛陀制立律儀一切學處,而且知道自己正受這菩薩律儀后,應該要怎樣的去遵守他方能不犯。二、菩薩守持律儀,由于偶而的疏忽不慎,在不知不覺中犯了律儀,能夠善巧的了知犯了什么戒,就運用什么悔罪法,出離自己所犯的過惡。三、菩薩行者,不論在任何惡劣的環(huán)境下,就是犧牲自己的寶貴生命,也不棄舍更寶貴的一切學處,名為具常尸羅。四、菩薩行者,為了堅決的守持凈戒,任何利養(yǎng)恭敬現(xiàn)前,或者本隨煩惱沖動,都不去毀犯所當嚴守的一切學處,名為堅固尸羅。五、菩薩行者,既是這樣的常守尸羅、堅固尸羅,對于所有學處,當不會有絲毫的毀犯了,所以名為常作尸羅。六、雖說菩薩很認真的很嚴格的守持尸羅不犯,但若間或在無意中犯了凈戒,也能立刻的覺醒,迅即懺悔還復清凈,名為常轉(zhuǎn)尸羅。七、菩薩受學律儀,不是受學一個、兩個學處,而是普遍受學菩薩所當受的一切所有學處。若諸菩薩如是持戒,是名七種戒清凈相。測疏有種解釋說:七清凈相中的最初兩種,是屬律儀戒,三四種,是屬攝善法戒,五六兩種,是屬饒益有情戒,最后一種,通攝三聚凈戒,所以七清凈相,是包括三聚凈戒的。

  癸三忍清凈相

  “若諸菩薩于自所有業(yè)果異熟深生依信,一切所有不饒益事現(xiàn)在前時,不生憤發(fā);亦不反罵、不瞋、不打、不恐、不弄、不以種種不饒益事反相加害;不懷怨結(jié);若諫誨時不令恚惱;亦復不待他來諫誨;不由恐怖有染愛心而行忍辱;不以作恩而便放舍。是名七種忍清凈相。

  這是忍波羅密多的七種清凈相:一、行菩薩道的菩薩,在現(xiàn)實世間中,不論遭遇到什么不如意不稱心不饒益的事情,都能深深的忍受,認為現(xiàn)實所感受的一切,都由自己過去所造諸業(yè)而招感的,現(xiàn)在若不耐心的忍受,將來會有更多的痛苦現(xiàn)前!由于菩薩的深信因果,所以對違逆的境界現(xiàn)在前時,能夠不起瞋恚,不生憤發(fā)。此中說的信業(yè),是忍因,不饒益事,是忍境,不生憤發(fā),是忍體,由此三緣,名為第一忍清凈相。二、菩薩行者,以無我智,通達我空、法空,了知無能無所,誰為能罵瞋打?誰為所罵瞋打?老實說,在自他俱泯的畢竟空中,是沒有能罵所罵,能瞋所瞋,能打所打,能弄所弄的,所以菩薩遇有眾生來罵、瞋、打、弄時,決不反罵,亦不反瞋,乃至不打、不恐、不弄,不以種種不饒益的事情反相加害,假使予以一一反報的話,那就失去菩薩的慈和精神了。三、菩薩行者,認識了忍辱的利益所在,對于眾生怎樣的來損惱他,不特在行動上不對之反相加害,就是在內(nèi)心上也不對他懷怨結(jié)恨,因為菩薩饒益眾生,先后是一致的,決不因眾生的難以教化,就放棄他而成怨家似的敵對起來,所以說不懷怨結(jié)。四、菩薩行者,若遇惱害自己的眾生來諫誨時,應當立即接受他的懺謝,不要使他因此而生恚惱,因為他來悔謝,這已表示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假使菩薩這時不接受他的懺謝,他會更加惱恨起來的。五、菩薩行者,被瞋心特重的眾生損惱以后,不要專坐家中等待他來認錯,而應自己速往他處請求懺謝,解釋誤會,因為他被瞋火燒昏,發(fā)現(xiàn)不到自己的錯誤,菩薩若果不去,怎能消除彼此間的隔膜?六菩薩行忍,不是由于他人勢力強大,自己敵不過他,恐懼他,怖畏他,才行忍辱的,也不是由于自己有染愛的心,貪圖他人什么,希求他人什么,他人給予我的凌辱,我才忍辱的;而實在是為了利益有情,見到眾生本性是苦,不忍在本性苦的諸有情上更加其苦,這才實行忍辱的。七、菩薩行者行菩薩道,是常常時恒恒時欲饒益眾生的,決不是一度饒益眾生以后就以為滿足了,更不再以其它的事情去饒益他,便把他放棄舍而不問了。瑜伽論說:“非一益已舍而不益”。若諸菩薩如是修忍,是名七種忍清凈相。

  癸四進清凈相

  “若諸菩薩,通達精進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進故自舉凌他;具大勢力;具大精進;有所堪能;堅固勇猛;于諸善法終不舍軛。如是名為七種精進清凈之相。

  這是精進波羅密多的七種清凈相:一、菩薩行者,不論是為斷除惡不善法,或為修諸白凈善法而行精進,總是那樣不急不緩的平等行去,決不是一時精進得太過,一時又精進得太緩。瑜伽論說:“若諸菩薩發(fā)勤精進,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普于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名菩薩平等精進”。二、菩薩行者,修學六度萬行,無一不是為的眾生,就是求證無上佛道,也是為眾生而求的,所謂為利眾生而成佛。既然一切都是為的眾生,則在度生的過程中實行精進,是理所當然的了,那里還會因自己的精進而對眾生生起驕慢呢?所以說不由勇猛勤精進故自舉凌他。三、發(fā)心修學的菩薩,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這樣的自己策勵自己說:我當這樣依著菩薩道去行,決不受任何惡勢力阻擋我的前進,名為具大勢力。四、向菩提大道邁進的菩薩,如最初所有的意樂希求,就切實的精進勇猛的勤修種種加行,名為具大精進。五、菩薩向著遙遠的菩提道路前進時,不論自己的身心是如何的交疲困苦,都能勇往直前而無懼意,這如戰(zhàn)士走上前線,雖遇大敵當前,不生恐怖之情,名為有所堪能。六、菩薩在前進的菩提路上,不特不為個人的身心交苦而生怯弱,就是遇到強有力的魔軍,逼惱身心,也要奮其堅固不拔的意志,勇猛無畏的精神,與之作殊死戰(zhàn),不達最后勝利,決不中途退屈,名為堅固勇猛。七、菩薩對于自己所常修的六度萬行,乃至其它一切所應行的善品,從發(fā)心始一直到安坐妙菩提座,于其中間,常無間息的修習,從不懈廢或舍而不學的,名為于諸善法終不舍軛。若諸菩薩如是精進,名為七種清凈之相。

  癸五定清凈相

  “若諸菩薩,有善通達相三摩地靜慮;有圓滿三摩地靜慮;有俱分三摩地靜慮;有運轉(zhuǎn)三摩地靜慮;有無所依三摩地靜慮;有善修治三摩地靜慮;有于菩薩藏聞緣修習無量三摩地靜慮。如是名為七種靜慮清凈之相。

  這是靜慮波羅密多的七種清凈相。菩薩本有種種無量深定的,現(xiàn)在只舉出最重要的七種清凈靜慮作為代表:一、若此菩薩所修靜慮,不是孤獨的枯宣布是是有慧與之相應的,以此相應慧善巧通達俗諦門頭的一切事物的行相,名為通達相靜慮。二、若諸菩薩所修靜慮,雖說定慧相應而轉(zhuǎn),然就內(nèi)證圓滿的方面說,而是定特增上的,名為圓滿靜慮;蛘f以定相應慧,緣那清凈真如的妙境,到達究極圓滿,名圓滿定。三、謂諸菩薩所修靜慮,若是定慧相應均等而轉(zhuǎn);或是無礙緣于真俗二境,名為俱分靜慮。四、有說依定能引發(fā)神通的,名為有運轉(zhuǎn)靜慮;有說能為作相似無分別觀的加行智所依止的禪定,名為有運轉(zhuǎn)靜慮,因為未證無漏無分別境的加行智,還是唯在有漏的作意上所運轉(zhuǎn)的。五、若諸菩薩所修靜慮,是為根本無分別智所依止的,就名無所依靜慮。六、若諸菩薩所修靜慮,是為帶相觀如的后得智所依止的,就名善修治靜慮,因為后得智是善修治種種諸行的。七、謂諸菩薩若于大乘菩薩藏波羅密多相應微妙的正法言教,能夠聽聞、思惟、修習,而且以此三慧,在一定中,修習無量種種的深定,名為無量三摩地靜慮。若諸菩薩如是修定,名為七種靜慮清凈相。

  癸六慧清凈相

  “若諸菩薩,遠離增益、損減二邊行于中道,是名為慧;由此慧故,如實了知解脫門義,謂空、無愿、無相三解脫門;如實了知有自性義,謂遍計所執(zhí),若依他起,若圓成實三種自性;如實了知無自性義,謂相、生、勝義三種無自性性;如實了知世俗諦義,謂于五明處;如實了知勝義諦義,謂七真如;又無分別離諸戲論純一理趣多所住故,無量總法為所緣故,及毘缽舍那故;能善成辦法隨法行。是名七種慧清凈相”。

  這是慧波羅密多的七種清凈相:一、中道,是遠離增益、損減二邊的戲論分別的,但唯有實相妙慧方能契入。本來沒有而現(xiàn)在加添起來,名增益邊,本來是有而現(xiàn)在撥之為無,名損減邊。如遍計執(zhí),是沒有他的實自性的,假使有人妄執(zhí)為有,即名增益;所以就遍計執(zhí)說,只會產(chǎn)生增益執(zhí),不會產(chǎn)生損減執(zhí),因為要在有的法上執(zhí)為無有,才會成為損減執(zhí)的。如依他起,是有他的緣生相的,假使有人妄執(zhí)為無,即名損減;所以就依他起說,只會產(chǎn)生損減執(zhí),不會產(chǎn)生增益執(zhí),因為要在無的法上執(zhí)為是有,才會成為增益執(zhí)。如有智者,不執(zhí)無為有,不撥有為無,如是遠離增益、抽減二邊契入中道,名之為慧。二、由這中道觀慧,如實的了知解脫門義,謂如實了知諸法自性本空的空解脫門,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相不可得的無相解脫門,如實了知不求未來生命的無愿解脫門。三、由此中道觀慧,如實的了知三自性義,謂如實了知一切法的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的遍計所執(zhí)自性,如實了知一切法的緣生自性此有彼有此生彼生的依他起自性,如實了知一切法平等真如的圓成實自性。四、由此中道觀慧如實了知三無自性義,謂如實了知由假名安立為相,非自相安立為相的相無自性性,如實了知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的生無自性性,如實了知一切諸法法無我性的勝義無自性性。五、由此中道觀慧如實的了知世俗諦義。世俗,是指凡情的境界,亦即是常識的世界,是迷情所妄執(zhí)的,為世俗之所有的,名為世俗諦。五明,就是內(nèi)明、因明、聲明、醫(yī)方明、工巧明,為印度學術的分類。內(nèi)明,站在佛教學者的立場說,即指佛陀的教法,若以其它學者的立場說,即指其它自己所宗的學說。佛教的內(nèi)明,是顯示正確的因果性相的。因明,即印度的論理學,學這論理的方法,主要求能建立自己的理論,摧伏他人的學說。聲明即印度的語文學。醫(yī)方明,即印度的醫(yī)學。工巧明,即印度的工程學、營造學、建筑學。六、由此中道觀慧,如實了知勝義諦義。勝義,是圣者真智所見的特殊境界,亦即諸法的本相,是圣智所體悟的,而非一般認識所認識的,名為勝義諦。七真如,就是流轉(zhuǎn)真如,乃至正行真如。這七真如,是圣者殊勝智慧所認識的境義,所以名為勝義諦。緣于特殊境界的勝智是怎樣成就的呢?有三個因緣:(一)此智遠離種種計度分別,超越一切名言戲論,而唯于純一無雜清凈真如的理趣中多分安住的。(二)此智唯以總法真如為所緣的對象,而不緣于其它種種法的。(三)此智是由修習毗缽舍那所成的,不是無修而得的。七、由此中道觀慧,能夠善巧的成辦法隨法行。法隨法行,簡單的說,就是如所聽聞、如所思惟的正法言教,而去實行。因為,唯有依所聞教法與自心的一一如理觀察為因緣,通達諸法實相的中道觀慧,才得生起。有說:法指寂靜涅槃,隨法指八支圣道,行者隨順涅槃而修八支圣道,名為法隨法行。若諸菩薩如是修慧,名為七種慧清凈相。

  己十五業(yè)問答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五相各有何業(yè)”?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當知彼相有五種業(yè),謂諸菩薩無染著故,于現(xiàn)法中于所修習波羅蜜多,恒常殷重勤修加行無有放逸。無顧戀故,攝受當來不放逸因。無罪過故,能正修習極善圓滿、極善清凈、極善鮮白波羅蜜多。無分別故,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正回向故,一切生處波羅蜜多及彼可愛諸果異熟,皆得無盡,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波羅密多之所以為波羅密多的五種因緣,也就是說明波羅密多的五種行相,但彼五相各各能有幾種業(yè)用呢?在前并未變到,所以當機者又提出來請問。佛解答說:彼之五相各有一種業(yè)用。一、由諸菩薩不染波羅密多的諸相違事的因緣,所以能夠利用現(xiàn)實的不堅牢的這個假的生命自體,恒常無間、慎重其事、不怠不慢的勤修六種波羅密多,不敢有一時的懈怠放逸不去修學。二、由諸菩薩不顧戀波羅密多的諸果異熟及希求眾生酬報的因緣,所以不行現(xiàn)在不敢放逸的精進勤修,就是未來也能精進不放逸的修習,使諸波羅密多漸漸增長。三、由諸菩在修六波的過程中,遠離了非方便行及沒有間雜染法,所以能真正的修習波羅密多,而且對于所修習的達到極善圓滿、極善清凈、極善鮮白的地步。據(jù)測疏說:極善圓滿,是顯示為斷德的因;極善清凈,是顯示為智德的因;極善鮮白,是顯示為恩德的因。這不過是種分別解說罷了。實際就是對于所修的波羅密多,能夠使之達到清凈、潔白、圓滿的地步而已。四、由諸菩薩能不如諸言詞分別而去執(zhí)著波羅密多的自相,所以能夠運用一種方便善巧,使所修的六波羅密多,很迅速的達到究竟圓滿。假使沒有善巧方便,雖不能說修不圓滿,但畢竟要遲緩得多。五、由諸菩薩能將所作所集的波羅密多,與諸眾生共同回向無上菩提,絕不徇私的將這一切善根擁為己有,所以未來菩薩不論生到何處,而諸波羅密多是無窮無盡的,及由彼波羅密多所得可愛的殊勝諸果異熟也是無窮無盡的,乃至由此回向因緣,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己十一廣大等門問答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說波羅蜜多,何者最廣大?何者無染污?何者最明盛?何者不可動?何者最清凈”?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無染著性、無顧戀性、正回向性,最為廣大。無罪過性、無分別性,無有染污。思擇所作,最為明盛。已入無退轉(zhuǎn)法地者,名不可動。若十地攝、佛地攝者,名最清凈”。

  當機者聽了波羅密多五相業(yè)用后,乃又根據(jù)五相提出五個問題,請示佛陀。所問如文可知。佛解答說:五相中的第一無染著性,第二無顧戀性,第五正回向性的三種,是最廣大的。為什么呢?因他們的行相,是廣大無比的。如正回向,行者將己修集的所有善根,能不自私的共諸眾生回向佛道,這是多么的偉大?又如無顧戀性,行者將己修集所應得的可愛的諸果異熟,能無顧戀性的不為所縛,這又是多么難能可貴?再如無染著性,行者將己所有的財物等,毫不染著的拿出,施給廣大的眾生,所以也是最為廣大的。至五相中的第三無罪過性,第四無分別性的兩種,是屬無染污的。為什么呢?因所修的六波羅密多的自性,是清凈而不染污的;無分別智是能解脫煩惱、所知的二障,如虛空一般明凈無染的。今再以十一地的位次,解釋后面的三個問題:八地以前的菩薩,不論是有相行的初地至六地,或是無相行的第七地,都屬有功用行的,有功用行的修學菩薩道,必以勝思擇而行波羅密多的,所以思擇所作最為明盛。八地與九地,是不可動相,因進入八地,得無功用行,不再為有功用行所動,而已入于無退轉(zhuǎn)地法了。十地與佛地,是最清凈相,因十地所得究竟清凈,是因中最極殊勝的,佛地所得究竟清凈,是果中最極殊勝的,所以說若十地攝、佛地攝者,名最清凈。

  己十二無盡問答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菩薩所得波羅蜜多諸可愛果及諸異熟常無有盡?波羅蜜多亦無有盡”?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輾轉(zhuǎn)相依生起,修習無間斷故”。

  當機者問:菩薩由修六波羅密多所得的種種可愛果及諸異熟果,常常都是無窮無盡的,這是什么道理呢?不特所得的果是如此,就是所修的波羅密多的因也是如此,這又是一種什么因緣呢?佛回答說:由修波羅密多的因而得諸可愛的異熟果,依此諸可愛的異熟果再修波羅密多的因,如是輾轉(zhuǎn)互相相依、互相生起,無間無斷的修習,所以所修的因無有窮盡,所得的果也無窮盡。

  己十三愛非愛問答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是諸菩薩深信愛樂波羅蜜多,非于如是波羅蜜多所得可愛諸果異熟”?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波羅蜜多是最增上喜樂因故,二者波羅蜜多是其究竟饒益一切自他因故,三者波羅蜜多是當來世彼可愛果異熟因故,四者波羅蜜多非諸雜染所依事故,五者波羅蜜多非是畢竟變壞法故”。

  當機者問:修習波羅密多的菩薩,對于自己所修的六到彼岸,深心欣樂異常愛重,但對由修波羅密多所得可愛諸果異熟,反而不予欣樂愛重,這是什么道理呢?佛回答說:菩薩所以如此,有五種的因緣。一、菩薩知道自己所修習的諸波羅密多,不是世間的普通的人天果報的喜樂因素,而是出世的究竟的無上佛果的喜樂因素,如佛果上的受用法樂、他受用智等的功德,無不由修六波羅密多所完成的。既有最大的勝利在未來,何必貪圖愛樂現(xiàn)在的度行所得果呢?二、菩薩知道自己所修習的波羅密多,是究竟饒益自己以及其它一切眾生的重大因素,唯有實踐波羅密多,才能完成自他兩利的工作;但由波羅密多所感得的異熟果報,并無這種特殊的功能。三、菩薩知道自己所修習的諸波羅密多,是感得當來世的諸可愛果的異熟因素,只要依照波羅密多去做,必然就會得到殊勝果報,無須愛樂現(xiàn)實所得的度行之果。四、菩薩知道自己所修習的諸波羅密多,是諸清凈白法所依的,不是煩惱與業(yè)的雜染所依的,而諸可愛的諸異熟果,卻正是煩惱與業(yè)的雜染所依,如是,菩薩怎能愛樂度行所得之果?五、菩薩知道自己所修的諸波羅密多,不論是在什么時候,或者到達什么地方,他總是保存在那兒,絕對不會變壞的;但由波羅密多所感得的異熟果報卻不能保持他畢竟不壞,果是由因支持的,一旦業(yè)因盡了,果也隨之崩潰了,所以他畢竟是可變壞的東西。由諸菩薩有這五種正確認識的因緣,所以愛樂所修的六波羅密多,而不愛樂波羅密多所感得的異熟果報。

  己十四威德問答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幾種最勝威德”?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四種最勝威德:一者于此波羅蜜多正修行時,能舍慳悋、犯戒、心憤、懈怠、散亂、見趣所治。二者于此正修行時,能為無上正等菩提、真實資糧。三者于此正修行時,于現(xiàn)法中能自攝受饒益有情。四者于此正修行時,于未來世能得廣大無盡可愛諸果異熟”。

  當機者問:菩薩所修學的六波羅密多,各各有幾種的勝妙威德之力呢?佛解答說:諸波羅密多,一一有四種的勝妙威德之力:一、菩薩修行布施,能夠破裂慳貪貧窮。慳貪是貧窮的因,貧窮是慳貪的果。能行布施,則能舍離。持戒,能滅犯戒及惡趣。犯戒是因,惡趣是果。守持正戒,則能舍之。忍辱,能滅心憤怒懟。心憤由不能忍,是因,怨懟是心憤所引起的結(jié)果。你忿恨他人,他人當然與你結(jié)成不解的深仇,這唯有忍辱能滅除他。精進,能遠離懈怠及一切惡不善法。懈怠是生長惡不善法的因,惡不善法是懈怠所得的結(jié)果。唯有修行精進,能夠遠離懈怠,使諸未生惡不生,已生惡息滅。靜慮,能除舍所有一切令心散動的不善法,像五蓋、失念、散亂等。智慧,能除遣一切決定見性所攝的見趣,如五見、二十見、六十二見、百八見等。簡單的說,六度能舍六蔽,是波羅密多的第一勝妙威德。二、菩薩于此六波羅密多正式修行的時候,一一能為無上正等菩提的真實資糧,所以若要求證無上正等菩提,唯有諸波羅密多的福智資糧充足,方能達到這一目的,所以雜集論說:“大菩提是諸波羅密多增上果”。三、菩薩于此六波羅密多正式修行的時候,就利益眾生,不是要到未來,方使眾生得益。就是在現(xiàn)實的生命體中,即能使諸有情獲得真實的利益。如行布施,見眾生缺乏某種物質(zhì),就以某種物質(zhì)施給他,使他立刻得到這一物質(zhì)的享受。若見眾生心靈上的空虛,就以法雨滋潤他,使他從正法中得到安慰。所以菩薩度生,決不是寄希望于未來,而是極現(xiàn)實的。四、菩薩于此六波羅密多正式修行的時候,于未來世能得廣大無盡可愛的諸果異熟。如行布施,能得廣大財位的福德資糧。持戒,能取得善趣可愛的果報。忍辱,就自己說,能住于坦然自得的境地,就他人說,也能使他安隱快樂,不致對己生起怨恨的心理。精進,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廣大。善法出生,是未生善令生;增長,是已生善令增長,這是精進的力用。靜慮,能引得內(nèi)心安住于專一的境界,不向外馳求,令內(nèi)心得到安隱寂靜的喜樂。智慧,能真實知法,真品別諸法。前者是根本無分別智的力能,后者是無分別后得智的功用。如是次第,是為施等波羅密多的可愛的異熟果報。

  己十五因果義利問答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何因?何果?有何義利”?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如是一切波羅蜜多,大悲為因;微妙可愛諸果異熟,饒益一切有情為果;圓滿無上廣大菩提為大義利”。

  當機者問:如上所說的一切波羅密多,菩薩修學時,是以什么為他的動力因?修學以后,又以什么為他所得的結(jié)果?究竟的義利又是什么?佛解答說:大悲心為波羅密多的動因。當知菩薩所以能夠?qū)嵺`波羅密多,是由于觀見眾生的痛苦而激發(fā)了內(nèi)自的悲心,悲心激發(fā),就想應怎樣的解決眾生的痛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唯有修學六波羅密多,能夠拔除眾生的痛苦,所以就實行波羅密多了。由波羅密多的實行,就感得廣大無盡可欣可愛的諸果異熟,以此異熟果報,更為眾生服務,饒益有情,是為修行波羅密多的結(jié)果。如是長期的不斷的實行下去,就能圓滿無上廣大菩提,此無上廣大菩提,就是一切波羅密多的究竟義利。

  己十六眾生貧窮問答

  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具足一切無盡財寶成就大悲,何緣世間現(xiàn)有眾生貧窮可得”?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是諸眾生自業(yè)過失!若不爾者,菩薩常懷饒益他心,又常具足無盡財寶,若諸眾生無自惡業(yè)能為障礙,何有世間貧窮可得?譬如餓鬼為大熱渴逼迫其身,見大海水悉皆涸竭,非大海過,是諸餓鬼自業(yè)過耳。如是菩薩所施財寶猶如大海無有過失,是諸眾生自業(yè)過耳,猶如餓鬼自惡業(yè)力令無有水”。

  當機者問:行菩薩道的菩薩,成就一切功德,具足無盡財寶,又有濟拔有情的大悲心;理應運用他的大悲心、無盡財,施舍眾生,使一切眾生皆不受貧窮之苦,但為什么現(xiàn)見世間有諸眾生還是困苦流離、匱乏財位、貧窮得不得了呢?這是一般人所容易發(fā)生的疑問,所以當機者特為提出來請示佛陀。佛解答說:不錯,菩薩的無盡財寶,大悲心念,可使眾生于資財爵位得不匱乏的,而現(xiàn)所以見有貧窮眾生可得者,這不是菩薩的不對而是眾生的自業(yè)過失,由于眾生有這自業(yè)過失,所以菩薩雖然有心想去救濟,但是愛莫能助。假定不是眾生自業(yè)過失的話,菩薩行者時刻的常常的懷著一顆饒益他人的悲心,同時又具足無空無盡的財寶,怎么世間還會有貧窮可得呢?譬如大海中的汪洋大水,本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在為大熱渴逼迫其身的餓鬼見了,大海中的水卻皆涸竭沒有了,能說這是大海的過失嗎?不是的,是諸餓鬼自業(yè)所蔽的過失呀!又如大目犍連尊者,見他母親墮在餓鬼道中,持缽盛飯去供老母,不料因她業(yè)障太重,見飯便化為膿血,不能得食。又如舍利弗的一個弟子,名叫羅頻周比丘,平時持戒非常精嚴,但有一次出外乞食,一連六天,沒有得到一粒米,到了第七天,肚皮餓得不能再支持了,命在旦夕之間,他的一個同道見了,心中感到非常不忍,就去乞食供給他,不料剛要送食給他吃時,卻被鳥兒持走,使他不能得食,當時舍利弗見了,就對目犍連說:‘你的神通力大,應該守護此食,使他吃進去’!目犍連聽了,就持食送給他,那知剛剛要到口時,雪白的米飯,忽變?yōu)槠岷诘哪鄨F了!舍利弗見了,覺得很奇怪,就又親自拿飯給他食,可是飯快要到口時,他的嘴巴自然就閉得緊緊的不能張開了!這是誰的過失呢?是他自己的業(yè)障呀!由此,可見菩薩是欲滿一切眾生愿的,但因眾生自己的罪障深重,不能獲得,所以不能歸咎菩薩的不慈悲。如是菩薩下,舉法同喻,如文可知。

  己十七取法無性問答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以何等波羅蜜多,取一切法無自性性”?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以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世尊!若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何故不取有自性性”?“善男子!我終不說以無自性性取無自性性;然無自性性,離諸文字自內(nèi)所證;不可舍于言說文字而能宣說。是故我說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

  當機者問:菩薩所修的波羅密多有六,但以那一波羅密多能取諸法的無自性性呢?諸法的無自性性,就是無自性相品中所產(chǎn)的相、生、勝義的三無自性性;或即指真如無自性性。佛解答說:波羅密多雖然有六,但唯有以慧為性的般若波羅密多,能取諸法的無自性性。什么道理?般若是智慧,約契會無自性空說,唯有般若無分別智才能洞達,離了般若,是無法契會無自性空的真理的。其余的波羅密多,是隨般若名為波羅密多的,若無般若,根本不成其為波羅密多,怎么還能取一切法無自性性呢?當機者聽了佛的解說,又這樣的問難道;世尊!如果般若波羅密多能取諸法的無自性性,為什么不能取諸法的有自性性呢?這問的意思是:三種無自性性,不是真的全無自性,依無自性相品說,遍計執(zhí)為相無自性性,是徹底沒有的,依他起為生無自性性,圓成實為勝義無自性性,這二者不是沒有他的自性,不過約某一意義說為無性而已。再就真如來說,也是具有有性、無性的二義的。假使般若能取無自性性,為什么不能取有自性性呢?同時也可這樣說:假定說般若是取無自性性的,那就是一種執(zhí)著,既是執(zhí)著,應取所執(zhí)的對象,為什么不說取有自性性呢?佛為解答說:善男子!你提出這樣的問難是很好的,但你要知道,我始終不會說以有執(zhí)著的無自性性取無自性性的,因而我就說取有自性性了;同時,我始終也不會說以無自性性而取無自性性,因為無自性性是離名字語言的,有何可?無自性性尚且不取,那里還可說取有自性性呢?所謂無自性性離諸文字是內(nèi)所證,是約勝義無自性性說的。如勝義諦相品中說:“我說勝義是諸圣者內(nèi)自所證;尋思所行,是諸異生輾轉(zhuǎn)所證”。又說:“我說勝義不可言說;尋思,但行言說境界”。勝義無性,既是離文字語言,不可宣說,為什么前面又說般若能取無自性性呢?要知不起假名的言說,就不能為他宣說一切法離言自性的真理,不為宣說,他就不能聽聞這一真理,不聞,那就無法了知一切法的勝義無性,F(xiàn)為使諸眾生也能明白以及證得這一真理;不得不于無言說中假起言說,所以說不可舍于言說文字而能宣說。勝義諦相品中說:“謂諸圣者,以圣智圣見離名言故,現(xiàn)正等覺;即于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xiàn)等覺故,假立名相,謂之有為,謂之無為”。所以佛說般若波羅密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不說般若能取諸法有自性性。

  己十八三波羅密問答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波羅蜜多,近波羅蜜多,大波羅蜜多。云何波羅蜜多?云何近波羅蜜多?云何大波羅蜜多”?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經(jīng)無量時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xiàn)行,未能制伏然為彼伏,謂于勝解行地軟中勝解轉(zhuǎn)時,是名波羅蜜多。復于無量時修行施等,漸復增上,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xiàn)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謂從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羅蜜多。復于無量時修行布施等,轉(zhuǎn)復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煩惱皆不現(xiàn)行,謂從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羅蜜多”。

  當機者的問意,如文可知。佛的解答,分為三節(jié):一、行菩薩道的菩薩,經(jīng)過初阿僧只劫的長時間,修行施等的六波羅密多,成就無量的功德善法,在道理上講,他的修學的工夫,可算是很不錯了,但無始來的所有煩惱,如慳貪、毀犯、瞋恚、懈怠、散亂、愚癡等,仍經(jīng)常的不斷的現(xiàn)行,擾亂身心,妨礙修學。所行的波羅密多,不特不能制伏六蔽等的煩惱,且為六蔽等的煩惱所制伏。這個時期,約菩薩的位次說,是在勝解行地的階段上。勝解行地,含有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十心、及暖、頂、忍、世第一的四加行。所謂勝解行地軟中勝解轉(zhuǎn)時,是指四加行中的軟位說的。軟有上、中、下的三品,地前所修未成上品,所以說軟位中品勝解轉(zhuǎn)時。菩薩修行施等,到達這個階段的時候,就名為波羅密多了。二、行菩薩道的菩薩,從勝解行地,進入初地以及七地,復經(jīng)過第二阿僧只劫的長時間,修行施等的六波羅密多,使所修的施等漸復增上,而又成就無量的善法。這時煩惱雖仍經(jīng)常的不斷的現(xiàn)行,但已不能擾亂作用,不特如此,且可運用所修的施等,制伏煩惱的活動,而不為煩惱所制伏了。由此前進,漸漸的接近大菩提果,所以名為近波羅密多。三、行菩薩道的菩薩,從有功用行的七地進入無功用行的八地以上,復經(jīng)過第三阿僧只劫的長時間,修行施等的六波羅密多,使所修的施等更加增上,而又成就無量的善法。菩薩到這地步,由于任運無功用行的修一切波羅密多,,所以一切煩惱皆不能現(xiàn)行活動,由煩惱的不現(xiàn)行活動,所以能在一行中起無量行,由一行中能起無量行的因緣,所以名為大波羅密多。

  戊三明治障

  己一隨眠種數(shù)

  庚一當機請問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諸地中煩惱隨眠可有幾種”?

  當機者問:如上所說的諸地,煩惱隨眠共有幾種呢?隨眠,照字面上講,隨是隨逐,眠是眠伏,合起來說,就是隨逐行者眠伏不起,名為隨眠。根據(jù)小乘的經(jīng)部、大乘的唯識說,煩惱的種子,叫做隨眠。

  庚二如來解答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害伴隨眠,謂于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諸不俱生煩惱現(xiàn)行,是俱生煩惱現(xiàn)行助伴,彼于爾時永無復有,是故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謂于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xiàn)行,若修所伏不現(xiàn)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謂于第八地已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復現(xiàn)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

  佛解答說,諸地的煩惱隨眠,概略的分別約有三種:一、害伴隨眠,這在前五地中徹底解決!怎樣呢?依通常呢?依通常的說,一切煩惱約有兩種,就是俱生的與分別的。分別煩惱,是由現(xiàn)在的外緣力所生的,不是與生所俱來的,如聽了不正的邪教,或妄自分別以后所起的;俱生煩惱,是由無始時來虛妄熏習的內(nèi)在的因緣力所生而與生所俱來,不是假藉什么邪教、邪分別的外緣力所起的。后天的分別煩惱,在見道的時候,就可以解決;先天的俱生煩惱,要在修道的過程中,才可漸次解決。本經(jīng)現(xiàn)在說的諸不俱生現(xiàn)行煩惱,是指見道所斷的分別煩惱;俱生煩惱現(xiàn)行,是指的修道所斷的俱生煩惱。這分別、俱生的二種煩惱,在見道之前,是輾轉(zhuǎn)相伴而得現(xiàn)行的。一旦見道以后,那為俱生煩惱做助伴的分別煩惱,已被見道的無漏圣智所害,所以名為害伴。依測師說:“據(jù)實害伴是現(xiàn)行惑,而說隨眠名害伴者,是害伴之隨眠故名害伴,即六釋中依主釋也”。彼不俱生煩惱既在前五地永不復有,那俱生煩惱的助伴,當然就永遠的害除了,所以名為害伴隨眠。二、贏劣隨眠,贏劣,是衰弱無力貌。謂在第六、第七地中所微細現(xiàn)行的煩惱,是贏弱而無力的,沒有強有力的反動性能,只要菩薩行者一修觀行,就可伏彼煩惱令不現(xiàn)行了,所以名為贏劣隨眠。三、微細隨眠,這是指其相難知的煩惱種子,所以名為微細者,有兩個原因:(一)、八地以上的菩薩,由于任運自然不加功用的常入妙觀,在觀行中,使得一切煩惱沒有再現(xiàn)起的機會,所以說一切煩惱不復現(xiàn)行。(二)、八地以上的菩薩,既再沒有煩惱現(xiàn)行,可知就唯有與末那識相俱的所知障為有漏法之所依止,所以說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由這兩種原因,煩惱種子雖還存在,但他的相貌,已很難了知的了,所以名為微細隨眠。

  己二斷所顯示

  庚一當機請問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諸隨眠,幾種麁重斷所顯示”?

  當機者問:像上所說的三種隨眠,由斷幾種粗重,顯示彼諸隨眠離粗重義?在未說明佛陀解答這一問題之前,先來談一談隨眠與粗重的差別。隨眠,上面曾經(jīng)說過,就是種子的異名。煩惱、所知的二障種子,時時隨逐行者眠伏不起,所以名為隨眠。依唯識學說:煩惱的種子,假使屬于分別而應在見道所斷的,入初地的時候,就徹底的斷除了;假使屬于俱生而應在修道所斷的,本可在地地中分分斷的,但行者卻故意的不斷,把他一直留到金剛喻定時同時頓斷。所知障的種子,假使屬于分別而應在見道所斷的,入初地的時候,就可斷除;假使屬于俱生而應在修道所斷的,就在地地中別別而斷,都是用無間道、解脫道去斷除的。粗重也可叫做習氣,習氣也即是種子的異名,所以名為粗重者,是約二障種子有種強有力的勢分,擾亂有漏的五蘊身,使他不論做什么善的事業(yè),都無所堪能,換句話說,不能勝任愉快是種子。隨眠有上所說的三種,粗重亦有如下所說的三種,義如下說。

  庚二如來解答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但由二種:謂由在皮麁重斷故,顯彼初二,復由在膚麁重斷故,顯彼第三。若在于骨麁重斷者,我說永離一切隨眠,位在佛地”。

  粗重有三種,本經(jīng)是說的皮、膚、骨;有處說為皮、肉、心;也有處說為皮、膚、肉的。不論諸經(jīng)論中,如何說得不同,但都是以譬喻顯示的。依真諦的三無性論說:貪等的修所斷惑,名皮粗重,若是見所斷惑,名肉粗重,及心煩惱以為心體。依彌勒的瑜伽論說:見道所斷的煩惱粗重名皮,修道所斷的煩惱粗重名肉,見修二道所斷的所知障粗重名心。依本經(jīng)佛對當機者的解說:由斷皮、膚的二種粗重,顯彼三種隨眠的離粗重義,若斷在骨的粗重,雖不顯示什么隨眠,但卻已永斷一切隨眠而到達佛果位了。約菩薩的行果說:從初歡喜地一直到第七遠行地,以種種的觀行,能徹底的根絕如皮的煩惱粗重,由斷除這一粗重的因緣,就可顯示害伴及贏劣的二種隨眠,離去了粗重的意義。如從第八不動地以至第十法云地,以無功用的觀行,徹底的根絕如膚的煩惱粗重,就可顯示八地以上的微細隨眠,離去了粗重的意義了。若所知障中如在骨里的最極微細的粗重,運用究竟的解脫道,把他斷盡無余,就登上最高的佛地了。到了佛果位上,永離三種隨眠種子,所以無須再顯示一切隨眠離粗重義了。

  己三粗重斷時

  庚一當機請問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經(jīng)幾不可數(shù)劫能斷如是粗重”?

  這是當機者的請問,其義如文可知。

  庚二如來解答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經(jīng)于三大不可數(shù)劫、或無量劫,所謂年、月、半月、晝夜、一時、半時、須臾、瞬息、剎那、量劫不可數(shù)故”。

  佛解答說:斷皮、膚、骨的三種粗重,要經(jīng)三大阿僧只劫。在初阿僧只劫的修行中,斷如皮的煩惱粗重,在二阿僧只劫的修行中,斷如膚的煩惱粗重,在三阿僧只劫的修行中,斷如骨的所知障粗重。梁攝論說:“約除皮、肉、心三煩惱故,立三阿僧只劫”。瑜伽論說:“其最后乘,要經(jīng)三種無數(shù)大劫方可證得,依斷三種粗重別故”。若依本經(jīng)所說,應該是這樣的:在前二阿僧只劫中,斷如皮的粗重,在第三阿僧只劫中,斷如膚的粗重,最后證入如來果位的時候,方斷如骨的粗重。三大不可數(shù)劫,是長時間的說明。時間的久暫,在世人的觀察,從粗顯的說,是約日的出沒,月的圓缺而分,從細密的說,是約人們的心念而分。佛陀學中計算時量,約可分為小時量、中時量、大時量的三種。剎那,是時分最短促的單位。如以時計,一分鐘內(nèi),有四千五百個剎那。一百二十個剎那,為一怛剎那。一怛剎那,比秒稍微久一點,亦即本經(jīng)說的瞬息。瞬指眼睛的一霎,息指氣息的一出或一入。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一臘縛,比分稍微久一點。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一牟呼栗多,約合現(xiàn)今時計表的三刻鐘,亦即本經(jīng)說的須臾。五個牟呼栗多,為一迦攞。一迦攞,約合現(xiàn)今時計表的四點鐘,亦即印度六時中的一時。一時中的半時,名為半時。六個加攞為一畫夜。平常說的畫夜六時,即指六個迦攞講的。畫三時,分為上日、中日、下日;夜三時,分為初夜、中夜、后夜。合此畫三時、夜三時,成為畫夜六時。三十個畫夜為一月,每月分為兩個半月:一名黑半月,即中國所說的月之十六日至三十日,用月光的初()以至全晦為紀;一名白半月,即中國所說的月之初一日至十五日,用月光的漸盈以至圓朗為紀。中國與印度,雖同樣的用月歷,但中國的初一,是印度的十六,中國的十五,是印度的三十,這其間稍有不同的。如此黑月、白月兩半分的合成,謂之一月。十二月為一年,一年所以分為十二月,是以月光為十二度的盈()計算的。依中國的舊歷說,雖也以十二月為一年,但每三年中必有一個閏月,印度想也有閏月的,不然,數(shù)年之后,季候即不齊等了,不過他的閏月法怎樣,現(xiàn)在還不知道,只好缺而不談。三大不可數(shù)劫,就是三大阿僧只劫。印度說無數(shù)的時間,向分為小劫、中劫、大劫的。以人壽的一減一增為一小劫;相傳這世界的人類初生,其壽有八萬四千歲,過后一百年生,即減壽一歲,如此百年百年遞減一歲,以至人壽極為十歲,名為一減。減至十歲以后,復由百年遞增一歲,如此百年遞增一歲,以至人壽極為八萬四千歲,名為一增。如此一減一增所歷的年數(shù),為一小劫;二十個小劫為一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大劫。剎那是時間最短的單位,劫波是時間最長的單位,理應先說剎那后說劫波,為什么此經(jīng)先說劫波后說剎那呢?以先說粗后說細,令諸學者漸次得入,故作是說。

  己四惑相失德

  庚一當機請問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于諸地中所生煩惱,當知何相?何失?何德”?

  這是當機者的請問,如下所答可知。

  庚二如來解答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無染污相。何以故?是諸菩薩于初地中定于一切諸法法界已善通達,由此因緣,菩薩要知方起煩惱非為不知,是故說名無染污相。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無過失。菩薩生起如是煩惱,于有情界能斷苦因,是故彼有無量功德”。

  佛解答說:凡夫生起煩惱,其相必是染污的,菩薩生起煩惱,卻沒有染污相。什么道理?凡夫愚癡,對一切法,沒有正確認識,見到自己所心愛的就生起貪,見到自己所不愛的就生起瞋,若貪、若瞋,都從無知而來,所以是染污的;菩薩覺者,自入初地以后,就決定的對于一切諸法的法界,得到?jīng)Q定的認識,善巧的通達了。既對諸法有了正確的認,那就不論是善的、惡的,都能分別得出,所以地上的菩薩,要嗎在現(xiàn)行中不起煩惱,若是出觀生起煩惱,那他也知煩惱的過失所在,而不為他所擾,不是不知而妄生煩惱的,所以名為無染污相。凡夫生起的煩惱是染污的,所以就造種種的惡來,感受種種的苦果,因而煩惱在凡夫的身心中,就成為極大的過失。菩薩所有的煩惱,現(xiàn)起的既不染污,而且還常時的被伏而不動,所以決不由他引生身心的痛苦,無苦就無過失可言。集論說:“此諸菩薩雖未永斷一切煩惱,然此煩惱猶如咒藥所伏諸毒,不起一切煩惱過失,一切地中如阿羅漢煩惱”。攝論說:“煩惱伏不滅,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頌意是說:菩薩不把煩惱斷盡,只是伏而不滅,使其不發(fā)生作用。如能害人的毒蛇,為他咒力所害,就不能發(fā)生作用了。為什么只伏而不斷呢?因行菩薩道者,不能急斷煩惱,否則的話,就墮入小乘的無余涅槃了。所以未成佛前,必須留惑受生死身,至金剛道才把一切煩惱斷盡,證入一切智智。所以菩薩所有的煩惱,是沒有過失的。凡夫生起的煩惱是染污而又有過失,當然是罪惡重重的了。因為煩惱一動,不特不能解決自他的痛苦,且會由此引發(fā)人類的慘劇,像世界上的無數(shù)大小戰(zhàn)爭,無不是由愚癡凡夫的三毒煩惱所造成的。覺悟的菩薩生起煩惱,不特在自身中能不生苦,且能斷除有情界的苦因。這有兩種解說:一說菩薩本可不起煩惱的,但為解決眾生的痛苦,乃故意的生起煩惱,使眾生見到菩薩的煩惱現(xiàn)前,發(fā)心修行斷除眾苦,如此,菩薩的煩惱,即成為斷除眾生的苦痛因素了。一說由菩薩的說法感化,眾生依菩薩所說的而行,漸次斷除身心上的煩惱,不再由煩惱而感受痛苦,因為生死苦痛,是由煩惱所招的,如此,斷眾生的煩惱,名斷苦因。所以菩薩現(xiàn)起煩惱,不特沒有罪惡,且有無量功德。瑜伽論說:“然諸菩薩由自煩惱,能作一切眾生利益,生無量福”。攝論說:“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yè),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有眾生要作無間大罪,菩薩知道了,若果沒有好的方便阻止他,而又不忍眼看他墮落,那就不妨以惡止惡。如釋尊為菩薩時,以憐愍心,為救五百商人的性命,寧愿自己墮落無間地獄,把一個惡心商主殺了。佛法概論說:“如有人殘害人類──有情,有情因此遭受難堪的苦迫。如不殺這惡人,有情會遭受更大的慘運;惡人將造成更大的罪惡,未來會受更大的痛苦。那末寧可殺這惡人,寧可自己墮地獄,不能讓他作惡而自害害他。這樣,應以慈悲心殺這惡人,這不是殺一──少數(shù)──救多,是普救一切,特別是對于作惡者的憐愍。因為憐愍他,所以要殺他。但愿他不作惡業(yè),不墮地獄,即使自己因此落地獄,也毫不猶豫。對于殺害這個人,是道德的,是更高的德行,是自愿犧牲的無限慈悲”。所以菩薩若從悲心出發(fā),方便善巧的生起煩惱,行十惡業(yè),這不但無罪,并能生諸功德,且更由此可以很快的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庚三當機贊嘆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甚奇!世尊!無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令諸菩薩生起煩惱,尚勝一切有情、聲聞、獨覺善根,何況其余無量功德”?

  這是當機者贊嘆佛陀的功德偉大,所以特對世尊說:很希特很稀有的!世尊!我真沒有想到最高無上的菩提,會有這樣大的功德義利,完成了無上菩提的圣者,能使發(fā)無上心的菩薩,不論作何事業(yè),都可超勝他人的所為!不說別的,單以使諸菩薩生起煩惱所得的善根,已經(jīng)勝過一切有情所修的善根,勝過聲聞、獨覺所修的善根,何況更能使諸菩薩修習其余的無量功德呢?當更殊勝難得了!世尊!無上菩提有這樣大的功德義利,叫我怎不稱揚贊嘆呢?原來,一個剛剛發(fā)心的凡, 夫,即已超過了二乘,何況地上的菩薩?智度論說:“阿羅漢、辟支佛雖漏盡,不如初發(fā)心菩薩;譬如轉(zhuǎn)輪圣王太子,雖在胎中已且余子”。

  戊四明一乘

  己一當機請問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若聲聞乘、若復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

  當機者問:如世尊你最初在阿含會上唯說聲聞乘,次后在般若等會上廣說菩薩乘,而最后到了法華會上又說若聲聞乘、若菩薩乘,惟是一佛乘,所謂“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樣的前后所說不同,其間究有什么秘密的意趣所在呢?請佛給我一個明確的指示!

  己二如來解答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如我于彼聲聞乘中,宣說種種諸法自性,所謂五蘊,或內(nèi)六處,或外六處,如是等類;于大乘中,即說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故我不說乘差別性。于中或有如言于義妄起分別,一類增益,一類損減。又于諸乘差別道理,謂互相違,如是輾轉(zhuǎn)遞興諍論。如是名為此中密意”。

  佛陀解答:我之所以唯說一乘,其意趣本很多的,現(xiàn)在姑以諸法平等的意趣來說明。如我過去在聲聞乘中,常常的宣說種種諸法的自性;如有時說五蘊的諸法自性,有時說內(nèi)六處的諸法自性,有時說外六處的諸法自性,有時說十八界的諸法自性,有時說十二緣起的諸法自性,有時說四食的諸法自性,有時說四諦的諸法自性,有時說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自性。雖說有這種種差別的諸法自性,但我一到大乘法中,就又說這差別的諸法自性,是同一法界的,在同一法界中,還有什么差別?所以約證悟法性真如說,三乘圣者雖不無淺深偏圓,但是共同趣向的;真如是我法二空所顯的圓成實,菩薩以此出離,聲聞、緣覺也由此解脫。本經(jīng)無自性相品說的“皆共此一妙清凈道”;法華經(jīng)說的“三乘同入一法性”;都是約這同一法界、同一理趣說的。以此密意說為一乘,并不是沒有諸乘的差別。但不理解我的密意的人,在這其間,就如言執(zhí)義的妄起這樣的分別:有的最初聽我說出三乘,就一定執(zhí)著三乘是真實的,三乘是一向不同的,不承認有什么不定種姓可以成佛,如是執(zhí)著,名增益執(zhí)。有的聽我后來說出一乘,就一定執(zhí)著一乘是真實的,一切眾生都可成佛的,并沒有什么不成佛的趣寂聲聞,如是執(zhí)著,名損減執(zhí)。由于有這樣的妄執(zhí)不同,所以就輾轉(zhuǎn)的興起諍論,認為諸乘的差別道理,是互相相違的,如主張一乘究竟的,就說三乘是如來的方便談;若主張三乘究竟的,就說一乘是如來的方便談。各以其自己的主張,為究竟,為真實。殊不知說三乘不違一乘,說一乘不違三乘,三乘一乘,是決不相違的。這個道理,在前無自性相品的轉(zhuǎn)究竟*輪的文中,已為詳釋,這兒不再說了。

  丁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諸地攝、想、所對治,殊勝、生、愿及諸學,由依佛說是大乘,于此善修成大覺。宣說諸法種種性,復說皆同一理趣,謂于下乘或上乘,故我說乘無異性,如言于義妄分別,或有增益或損減,謂此二種互相違,愚癡意解成乖諍”。

  這是舉頌重頌上面長行所說的諸義。初一頌是頌諸地、諸度,后二頌是頌一乘意趣。諸地攝,頌上四清凈及十分,以此二者能總攝諸地的。想,頌上諸地名義,此中說想不說名者,因名是從想而起的,由想才有名的,所謂從因立名,所以名之為想。所對治,頌上諸地所需對治的二十二種愚及十一種粗重,以愚及粗重,是十地菩薩行之所對治的。殊勝,是頌安立諸地的八種清凈。生,是頌諸地菩薩的殊勝生。愿,是頌諸地菩薩的大愿、妙愿。諸學,是頌諸度的差別諸門。至長行中的隨眠等義,含攝在所對治里,所以頌文就不重頌了。末后二句,是勸學佛者,依佛所說的大乘諸義,去實際的修學,以期完成佛果位上的大覺。第二頌,是頌上一乘;第三頌,是頌于乘義上起執(zhí)、起諍,如文可知。

  丙二奉持教名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于是解深密法門中,此名何教?我當云何奉持”?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此名諸地波羅蜜多了義之教,于此諸地波羅蜜多了義之教,汝當奉持”!

  佛給觀自在菩薩詳細的說明了諸地、諸愚、諸度、諸隨眠后,觀自在菩薩雖已明了其中所詮的教義,但能詮的教名應當叫做什么,以及怎樣的去奉持這個教法,還不怎樣清楚,所以特又提出來請示佛陀。佛陀,一方面告訴他叫做什么教名,一方面又告訴他如何奉持,由此可知佛陀的悲心是怎樣的了!

  丙三顯示教用

  說此諸地波羅蜜多了義教時,于大會中有七十五千菩薩。皆得菩薩大乘光明三摩地。

  在深密法會中,聽佛說了地波羅密多了義教以后,當下得到法益的,有七萬五千菩薩。他們所得的勝利是:大乘光明三摩地。三摩地,是所修的定,這定修成功了,能夠開發(fā)照了大乘教理行果的智慧光明;所以名為大乘光明三摩地;蛘f從此定中發(fā)出無分別慧光,照了真如之理,與佛所證的沒有一點差別,所以名為大乘光明三摩地;蛞部烧f從此定中發(fā)出智慧之光,破除闡提眾生的無明黑暗,使之也能循著佛法的中道行,向最高的佛果邁進,所以名為大乘光明三摩地。十地中的第三地名發(fā)光地,所以有人就把這定配前三地。如此,可知聽地波羅密多了義教的大眾,已獲得悟證三地菩薩的勝利了!前幾品的說到聞法得益,都有聲聞眾,本品沒有,這是什么道理呢?因本品是說的菩薩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