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jīng)
《維摩詰經(jīng)》簡稱《維摩經(jīng)》,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jīng)》,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維摩羅詰是梵語Vimalakirti之音譯,維摩羅意即“凈名”、“無垢”,詰即為“稱”,故《維摩詰經(jīng)》又名《凈名經(jīng)》或《說無垢稱經(jīng)》。摩羅詰又譯為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詳情]
佛國品第一
佛國品第一
我曾經(jīng)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候佛在毗耶離城的庵羅樹園中,與八千大比丘在一起,還有三萬二千位菩薩。菩薩們都是一切人眾所熟悉的,無論道行,無論智慧都已經(jīng)成就,并獲得了諸佛如來的威力助持,自身也便成了護法之城。他們宣說正法的聲音,如獅子一樣的勇猛,遍及十方,無所不聞。眾生不需吁請,便得到菩薩們的友愛慈慰;佛法僧三寶不絕,發(fā)揚光大,仰仗他們的努力。煩惱魔障及一切怨恨,菩薩們?nèi)拷捣煌獾佬罢f被他們蕩除而顯得清凈。所有菩薩不受糾纏拖累,心中安寧,常住自由自在的無礙之境;蚰罨蚨,都持善不失,不起惡意,具有七種辨才;具有充足的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功德,而又能夠因眾生具體情形而方便度人;達到了對一無所得境界本身也不加思慮的無生法忍;已經(jīng)隨順無生之道,從佛說法而不倒退。善于了解事物本質,熟知眾生不同本性;超出眾生之上而得四種無畏;以功德智慧陶冶自心,形象美好可以稱為第一。舍去世間卑俗的裝飾之物,美德的名聲高遠,超出須彌山之外。信心堅固,如同金剛佛法如日光照臨大地,如甘霖滋潤萬物,菩薩們宣說佛法的聲音異于平常,可稱微妙第一。他們深入緣起法,斷馀了有我有常等等邪見;不偏執(zhí)于有,不偏執(zhí)于空;也就沒有煩惱邪見的習氣,未來不受惡劣的果報。菩薩們說法,如獅子吼叫,如雷霆震動,眾生無不懾服;他們宣說的內(nèi)容與如來法身等同,所以不可測量,也超出任何限量。菩薩們?nèi)绾胶,引眾生入洶涌?a href="/remen/shengs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死海中尋求法寶。菩薩們深刻地把握一切存在的玄妙,完全地了解眾生行為導致的轉生傾向,及心中意念的美與惡。諸佛得無可比擬的大智慧,菩薩們則接近佛而得自在慧,又得到了接近諸佛成就的十力、四無畏和十八不共法等。菩薩們關閉了通向五種惡趣的轉生之門,但又毫不猶豫投入五道,顯現(xiàn)自身;菩薩是醫(yī)生中的醫(yī)生,善于治療一切眾生病,對癥下藥,使眾生服而祛病。菩薩功德無不成就,無量佛土因之無不清凈,或見或聽菩薩說法的無不獲大利益;凡有所修所作善行的,也都各得應有的報嘗。
具備以上所說的諸種功德,圓滿無缺的菩薩,分別有這些: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定自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法相菩薩、光相菩薩、光嚴菩薩、大嚴菩薩、寶積菩薩、辯積菩薩、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辯音菩薩、虛空藏菩薩、執(zhí)寶炬菩薩、寶勇菩薩、寶見菩薩、:帝網(wǎng)菩薩、明網(wǎng)菩薩、無緣觀菩薩、慧積菩薩、寶勝菩薩、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師子吼菩薩、雷音菩薩、山相擊音菩薩、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妙生菩薩、華嚴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梵網(wǎng)菩薩、寶仗菩薩、無勝菩薩、嚴土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象這樣的菩薩共有三萬二干人,此外還有大梵天的天王數(shù)萬人,如尸棄等等。他們從四天下而來到佛的住所,想聽佛說法。另外還有一萬二干天帝,也從四天下而來參加演說佛法之會,聚集一堂。再有具大威力的諸天、神、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眼羅迦等八部之眾,也來赴會。更有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也來法會上入座。
這時候的佛祖在無量數(shù)的大眾恭敬圍繞之下,為他們演說妙法。佛祖居眾人當中,猶如須彌山偉岸地突出于大海當中。從那眾寶裝飾的獅子座上,佛祖的金光照耀著所有大眾。這時候,有名叫寶積的毗耶離城長者之子攜帶七寶傘蓋,也來到佛的住處。他們伏在地下,行頭面觸佛足的大禮,然后各人獻上寶蓋傘幢,以供養(yǎng)佛祖。佛憑藉他的神威,將數(shù)百蓋傘幢,合成一碩大寶傘,讓它可以掩蔽三千大干世界。世界無論如何遼闊廣大,仍然完全地顯現(xiàn)其中。這巨大的寶傘蓋下,有三千大干世界,有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以及天空中的日月星辰,也還有天宮、龍宮等八部諸眾的宮殿。
所有大眾,親眼得見佛祖神力,無不感嘆,稱說以往未有這種神跡,而后雙手合十,禮敬佛祖,抬頭瞻仰佛祖,目光不能離開片刻。那為首的毗耶離城中長者之子寶積,便在佛祖跟前頌出這樣一段長偈:
目凈修廣如青蓮,心凈已度諸禪定;
久積凈業(yè)稱無量,導眾以寂故稽首。
既見大圣以神變,普觀十方無量上;
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已天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
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
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
三轉法輪于大干,其輪本來常清凈;
無人得道此為證,三寶于是現(xiàn)世間。
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醫(y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
毀譽不動如須彌,于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益,于中現(xiàn)我三千界,
諸天神龍所居宮,乾達婆等及夜叉,
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xiàn)是化變。
眾睹希有皆嘆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圣誥王眾所歸,凈心觀佛靡不欣;
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
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廠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
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已得無所畏。
稽首住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
稽首能斷諸結縛,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
悉知眾生來去相,善于諸法得解脫;
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于空寂行;
達諸法相無掛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當時長者之子寶積說完偈頌,便對佛祖說:“世尊,我們這五百長者之子都已經(jīng)發(fā)心,立誓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想聽您說說,如何可以得到清凈佛國;希望世尊您給我們宣說菩薩修習凈土的踐行。”
佛祖回答:“善哉!寶積啊,難得你能為諸菩薩詢問修習的法門。仔細聽著吧!好好地思考!我就為你們演說吧。”于是寶積以及五百長者之子聆聽敬受教誨。
佛說:“寶積,菩薩所依的佛國凈土就是一切眾生之屬啊。為什么這樣說呢?菩薩的佛國大小取決于他們所度化的眾生多寡;菩薩的佛國的美好取決于眾生棄惡向善的水平;菩薩 依據(jù)眾生來世生于何國的可能性而進入佛之智慧并建立佛土,也依據(jù)這種可能性而萌生菩薩道根并建立佛土。為什么這樣?菩薩之所以要建立佛國凈土乃是為了有益眾生啊。譬如有人,在寬敞的地方建造宮殿,可以隨其所需建造,不受制約妨礙;但他如果在虛空之中興建土木呢,自然不會成功。同樣的道理,菩薩是以眾生為基礎,以成就眾生,使離苦得樂而建立佛國。其佛國并不是建在虛空之上而是依靠眾生的。
“寶積,-你應當知道,質直之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的日堠,一切正直無誨的眾生來生其國;深固之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具足圓滿功德的眾生來生其國;大乘心是菩薩凈土,當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信仰大乘的眾生來生其國;布施是菩薩凈土,當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能舍除國家、財產(chǎn)、身體、生命,不沾染貪愛慳吝的眾生,也便來生他的佛國;持戒是菩薩凈土,當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戒行清凈得十善道圓足的眾生,也便來生他的佛國;忍辱是菩薩的凈土,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因能行忍辱而身形美好,具三十二瑞相的眾生,也便來生他的佛國;精進是菩薩凈土,當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始終努力,勤懇修習種種功德的眾生,也便來生他的佛國廠禪定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心注一境,攝念不亂眾生,也便來生他佛國,智慧是菩薩凈土,當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得正智慧,得決定法相的眾生,來生他的佛國;慈悲喜舍四種無量心便是菩薩的凈土,當菩薩成佛的時候,卞切具有無限慈愛心、悲憫心、喜悅心和平等心的眾生,來生他的佛國;四攝之法是菩薩的凈土,當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因菩薩惠施財產(chǎn)與教法,因其仁愛之語,利益之行,因其同修共進而得解脫的眾生,都來生到他的佛國;方便是菩薩的凈土,菩薩成佛的時候,二切因菩薩方便施教,無礙救度的眾生,來生他的佛國;三十七種道品是菩薩的凈土,當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和七覺分;八正道的眾生,來生他的佛國。回向心是菩薩的凈土,菩薩成佛的時候,由于他凡有善德便普施眾生,所以其佛國自然具有一切功德;說消除八難是菩薩凈土,到菩薩成佛的時候,他的佛國自然也沒有三種惡道和八種無緣見佛的缺陷;自己持守戒行,不議論別人缺點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的時候,他的佛國自然沒有違犯禁戒的名聲;十善法門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的時候,自然享有諸種善果報,眾生親到他的佛國中不夭亡,得財富,得清凈行,得誠懇語,得和善語,親友不分離,善排解糾紛,話語有益他人,不嫉惱,不嗔恚,無邪僻見解。
“如上所說,寶積啊廠菩薩由其質直之心而發(fā)愿行;由其愿行而得深厚道心;由其深厚道心而善調(diào)伏迷妄意念;能調(diào)伏內(nèi)心則能踐行;能踐行則能將功德回向,能回向,則因大乘道而行善巧方便;能善巧方便,則能幫助眾生成就菩提正道;因眾生盡皆成道,而穢土也成凈土;隨佛凈土建立,說法亦便清凈;既有清凈說法,即有清凈智慧產(chǎn)生,也就有清凈明慧的心;內(nèi)心既然清凈,一切功德無不清凈。所以說,寶積啊,如果菩薩要想建立佛國凈土,應當首先清凈其心,隨著內(nèi)心的清凈,佛土自然也就相應清凈了。”
這時候,聽眾中的舍利弗得到了佛祖如來的神威加被,心中隨著便這么考慮道:如果說菩薩要先清凈其心,才能使佛國清凈的話,豈不是說,我佛如來當初為菩薩的時候,也有不甚清凈的價段了嗎?佛世尊當即知道了他的意念,便開口說道;“你怎么會這么想呢?日月如此明潔,豈有不潔?不過,瞎眼之人看不見而已!舍利弗回答:“是的,世尊,并非日月不明,而是瞎眼之人自己視而不見。” .
佛祖又說;“舍利弗,有人看不見如來佛囪的清凈莊嚴,這不是如來的過失啊。舍利弗,我的國土清凈無穢,但你卻看不見,所以生出疑惑來。”這時候,螺髻梵王告訴舍利弗說:“你不該有這種疑惑念頭呢,怎么會覺得佛國此土有不凈穢染呢?在我看來,釋迦牟尼佛的國土清凈明徹,有如自在天宮的明凈—般,其間并無二致。”
舍利弗便說:“我明明看見此國土中有丘陵坑洼,有荊刺草莽,有沙礫土石所成諸山,有種種穢惡滿盈其中啊。”
螺髻梵王說:“我看是仁者你心中有高低染凈種種分別,所以才于此國土中看見了不凈染穢哩。舍利弗啊廠菩薩對于一切眾生,深懷有平等之心,其深厚虔敬之清凈心,以佛之智慧為所依據(jù),所以能在此國土中見到清凈。”
螺髻梵王話音剛落,佛世尊以腳趾略一按地,,由無窮無盡珍寶裝飾起來的王干大干世界立即顯現(xiàn)出來,其華麗莊嚴,有如寶莊嚴佛本人,在用他的無量功德裝飾這佛國凈土哩。佛祖周圍的一切聽眾無不因此感嘆萬端,稱說見未曾有過的奇妙景像。所有聽眾都發(fā)現(xiàn)自己就坐在蓮花寶座上。
佛祖于是對舍利弗說:“你就看看我這佛土的莊嚴吧!難道還不清凈妙好?”舍利弗答道:“是的,我佛世尊,以往我未曾得見,以往我亦未曾聽說。而今我眼前完全是一片放大光明的清凈莊嚴美妙的佛國哩!”
佛祖告訴舍利弗:“我所住世的國土從來便象這樣清凈,如果有時看上去會有些污穢惡劣,那只是為了向眾生顯示,所謂染凈,純?nèi)皇潜娚男袨樯茞核没蚋;蜃锏墓麍蟀。這就象色界的諸天人,雖然在同—個食器中取食用餐,但依據(jù)他們福德的差異,那飯食的色香味等也各各不同哩。所以說,舍利弗啊,如果有人心中清凈,他自然能見到此國土中心中以種種功德裝飾起來的美好景像;”
就在我佛世尊憑神力示顯他的莊嚴妙好的國土時,那從毗耶離中前來禮敬并聽我佛祖演說正法的寶積,連同另外五百長者之子,都同時得了無生法忍的智慧,見諸法不生,心智歸于寂滅。佛祖跟前的八萬四千人眾,一時都立下誓言,要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上道心。佛祖收回他按在地上的神足,于是三千大干世界還歸原處,從眾人眼前消失。那些從佛祖聽法,求聲聞乘解脫的三萬二千諸天神,以及其它人眾,由佛的神跡而了徹緣起生滅的道理,產(chǎn)生了對有為法終歸無常的認識,體會到求清凈,除世間煩惱塵垢的必要性,由此便得了法眼凈的成果。另外有八千比丘,,由于對諸法不執(zhí)受,便不有穢染,因之離除了九十八種結漏的羈絆,內(nèi)心得到解脫。
- 上一篇:維摩詰所說經(jīng)注
- 下一篇:方便品第二
- 世尊為什么要說《維摩詰經(jīng)》?
- 維摩詰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
- 《維摩詰經(jīng)》是世尊為誰說的?
- 《維摩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維摩詰經(jīng)的介紹
- 維摩詰經(jīng)是誰翻譯的?鳩摩羅什的來歷及重譯維摩詰經(jīng)
- 中國最早的石刻《金剛經(jīng)》在哪里?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jīng)注音版
- 佛說彌勒成佛經(jīng)注音版
- 陳兵《維摩詰所說經(jīng)》講解
- 《維摩詰經(jīng)》講解 總結
- 《維摩詰經(jīng)》講解 囑累品第十四
- 《維摩詰經(jīng)》講解 法供養(yǎng)品第十三
- 《維摩詰經(jīng)》講解 菩薩行品第十一(2)
- 《維摩詰經(jīng)》講解 菩薩行品第十一(1)
- 《維摩詰經(jīng)》講解 香積佛品第十
- 《維摩詰經(jīng)》講解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 《維摩詰經(jīng)》講解 佛道品第八(3)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世尊為什么要說《維摩詰經(jīng)》?
- 《壇經(jīng)》記載了慧能臨終前對弟子的哪些叮囑?
- 《金剛經(jīng)》的“佛法非佛法”是什么意思?
- 《壇經(jīng)》中對于“不二法門”是如何解釋的?
- 維摩詰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
- 《佛說八大人覺經(jīng)》是什么意思?
- 慧能一生與《金剛經(jīng)》有何因緣?
- 《維摩詰經(jīng)》是世尊為誰說的?
- 《六祖壇經(jīng)》是一部怎樣的經(jīng)?
- 六祖慧能為何對《金剛經(jīng)》格外重視?
- 楞嚴經(jīng)是一部怎樣的經(jīng)典?
- 《金剛經(jīng)》有幾種譯本?
- 《無量壽經(jīng)》是怎樣一部經(jīng)?
- 蘇轍與《楞嚴經(jīng)》
-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是哪位菩薩說的?
- 蘇軾與《楞嚴經(jīng)》
- 為何《普賢行愿品》在全部《華嚴經(jīng)》中如此重要?
- 《法華經(jīng)》說“佛種從緣起”,怎么理解?
- 《六祖壇經(jīng)》主要講什么內(nèi)容?
- 《金剛經(jīng)》說佛陀是不可描繪的,但佛七為什么要觀想?
- 《阿彌陀經(jīng)》簡介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簡介
- 維摩詰經(jīng)是誰翻譯的?鳩摩羅什的來歷及重譯維摩詰經(jīng)
- 龍褲國師與《金剛經(jīng)》的故事
- 法華經(jīng)各品的內(nèi)容是什么?妙法蓮華經(jīng)各品大意
- 四十二章經(jīng)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我國的,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八十卷是誰翻譯的?
- 《金剛經(jīng)》出自哪部經(jīng),有多少字?
- 無量壽經(jīng)是什么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的簡單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和《阿彌陀經(jīng)》是同一部經(jīng)嗎?
- 中國最早的石刻《金剛經(jīng)》在哪里?
- 八大人覺經(jīng)是佛陀說的嗎?佛說八大人覺經(jīng)的因緣
- 《觀無量壽佛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四十二章經(jīng)是誰翻譯的?譯者迦葉摩騰、竺法蘭簡介
- 《寶積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寶積經(jīng)》概說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