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10)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10)

  寅一、辨光明(分二科) 卯一、問

  問:初二靜慮,諸天光明,有何差別?

  這是第四科「小三摩地」,分兩科,第一科「略辨三種」,這一科講過了。第二科是「別廣二種」,就是后面的大三摩地、無量三摩地這兩種,再詳細(xì)的解釋。這里面是這個「無量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出勝解」,第二科「顯差別」,這兩科也講完了,F(xiàn)在是第三科「辨光明」,「辨光明」里面先「問」。

  「初二靜慮」,這個四個靜慮,前兩個靜慮就是初禪、二禪,這兩個天、這兩個地方的諸天的光明有什么差別?是「答」,這是回答,回答里面先說「初靜慮身」。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初靜慮身

  答:如末尼珠,外有光明,內(nèi)無光明。初靜慮身,亦復(fù)如是,外放光明,內(nèi)則不爾。

  「如末尼珠,外有光明,內(nèi)無光明」,這先說一個譬喻,就像那個摩尼珠這樣的東西,這個珠的外面是有光明發(fā)出來,但是珠的本身,它的體上是沒有光明的,珠體沒有光明。

  這「初靜慮身,亦復(fù)如是」,這個初禪天的人也是這樣子!竿夥殴饷,內(nèi)則不爾」,它的身體向外能放出來光明,但是身體本身是沒有光明的,是這樣的情形。

  辰二、第二靜慮身(分二科) 巳一、喻合

  譬如明燈,外發(fā)光明,內(nèi)自照了,第二靜慮,身亦如是。若內(nèi)若外,俱有光明。

  「譬如明燈,外發(fā)光明,內(nèi)自照了,第二靜慮,身亦如是」,這是第二科!钙┤缑鳠簟,譬如那光明的燈,這個燈焰向外面發(fā)出來光明,就像現(xiàn)在這個燈能發(fā)出光明,使這個房間里面不黑暗了,破除黑暗了,光明了!竷(nèi)自照了」,它那個燈的體上本身也是有光明。像太陽它本身是明,又能發(fā)出來光。本身是光,又發(fā)出來很多無量無邊的明,把世界都照亮了,就是這樣的意思。

  「第二靜慮,身亦如是」,第二靜慮的三種天,它們的身體的光明也是這樣子!溉魞(nèi)若外,俱有光明」,他們的體內(nèi)有光明,體外也有光明,這和初靜慮就不一樣。

  但是在這個馬勝比丘,馬勝比丘從人間到了初禪天。到了初禪天,就去看這個大梵天王。一到那天上,看不見大梵天王,看不見?床灰姡睦锩婢拖胍匆娝。隔那么一會兒大梵天王來了,看著就是一團(tuán)光明。那就有一點像二禪天的光明,像二禪那樣。而和梵眾天、梵輔天不一樣。梵眾天、梵輔天應(yīng)該像這里說的一樣。但是大梵天王他是無尋唯伺地,又修了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三昧。他的身體就是類似二禪天的光明,有這種境界。

  巳二、引證

  是故經(jīng)說:彼地已上,惟一種身,非于下地。

  「是故經(jīng)說:彼地已上,惟一種身,非于下地」!甘枪式(jīng)」里面說,這地方?jīng)]有說出經(jīng)的名。說是「彼地已上」,這個「彼地」應(yīng)該說是…這《披尋記》解釋是二禪以上,但是其他的大德的解釋就是初禪以上。惟是一種的身體光明,沒有差別!阜怯谙碌亍,下地就有差別。「下地」就是欲界,欲界天也有光明,他的身體也發(fā)出光明來,但是彼此的光明不一樣,二禪天以上就是都是一樣。

  這底下是小字,念一下也可以。

  《披尋記》四一九頁:

  彼地已上惟一種身等者:有色有情有四差別:謂身異想異,如人及一分天;或復(fù)身異想一,如梵眾天,除劫初時;或復(fù)身一想異,如極凈光天;或復(fù)身一想一,知遍凈天。依是故說第二靜慮已上唯一種身,非于下地。

  這個「彼地已上惟一種身等者:有色有情有四差別」,就是色界天的有情有四種差別。

  「謂身異想異,如人及一分天;或復(fù)身異想一,如梵眾天」!钢^身異想異」,就是此人、彼人,這個眾生和那個眾生,很多的眾生,這個身體不一樣,這個相貌不同。身體大小,健康不健康,各式各樣的有差別。「想異」,思想也不同。思想不同,有的人受苦,有的人受樂,有的人不苦不樂。有的時候苦,有的時候樂,有的時候不苦不樂?偠灾,彼此思想是不一樣!溉缛恕梗司褪沁@樣子。那么「及一分天」,就是欲界天,欲界天也是「身異想異」。那么有的地方也包括初禪天,初禪天這個「身異想異」,也有這樣的講法,就是劫初的時候的初禪天,「身異想一」,但是以后呢?「身異想異」,也有這個說法!富驈(fù)身異」,想是不異,想是一,如梵眾天」。這個「除劫初時」,這個「除」字是個差字,這個「除」應(yīng)該是「惟」,惟「劫初時」,劫初的時候呢,初禪天就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他們是「身異想一」,所以惟劫初的時候這樣。因為劫初的時候,這么多的梵眾天、梵輔天,他們自己承認(rèn)我們是大梵天王生的;大梵天王也認(rèn)為他們是因為我而生的。我心里面想:為什么這么里沒有人呢?就有人了。就從光音天、二禪天的人就死掉了,就生到初禪天來。那么大梵天王他心里這樣想,就有人了,就是有天了,他就認(rèn)為他們是他的思想生的,所以彼此間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叫「想一」。這唯獨是劫初的時候這樣,過了劫初的時候就不是了。過了劫初以后那還是身異想也異,思想還是不一樣的,這是第二種。

  「或復(fù)身一想異,如極凈光天」,「或復(fù)身一想異」,「或復(fù)身一」,這個身體大家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樣的光明,但是內(nèi)心的思想不同。什么樣的天這樣子呢?「極凈光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或復(fù)身一想異,如極凈光天」,「極凈光天」是二禪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凈光天,這是二禪天。二禪天的人,他們身體的光明是一樣的,但是內(nèi)心的思想是不一樣。不一樣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初生到二禪天的人,看見梵天有大火,有梵天的宮殿,梵天的宮殿能比我們世界還要大,他們那個梵天的天人住的宮殿,比我們這個世界還要大,可見是那個地方境界很不得了。那么到劫壞劫的時候就起火了,把梵天的宮殿燒了,火是很猛的。這二禪天的人看見了就害怕,是不是火會燒到我們這里來吧?就有了恐怖。但是舊住的二禪天的人:你不要怕,不要怕,我曾經(jīng)看見過燒,結(jié)果但是沒有燒到這邊來,說是不要怕。那么從這地方就是有兩種想法,一個是有恐怖想;一個是沒有恐怖想,所以叫做身一而想異,是這樣的情形。

  「或復(fù)身一想」也「一,如遍凈天」,就是三禪天了,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這個「遍凈天」的人,他們身體的光明都一樣,思想也是一樣,就是樂,惟一樂想,另外沒有其他的,所以想也是一致的。

  「依是故說第二靜慮已上唯一種身,非于下地」!敢朗恰,也就是因此。所以說第二禪天,第二靜慮以上是「唯一種身」。不是「下地」,不是初禪以下的欲界天,不是指他們說的。

  丑二、無量三摩地(分三科) 寅一、明建立(分二科) 卯一、征

  復(fù)次云何建立四無量定?

  這是第二科「無量三摩地」,前面這個「大三摩地」解釋完了,這是第二科解釋「無量三摩地」!笩o量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明建立」,先是問。

  「復(fù)次云何建立四無量定」?我們要怎么樣才能夠修成功了四無量三摩地?這個「建立」就是創(chuàng)造的意思,也就是修行的意思。我們這個心里面沒有四無量定,但是我們?nèi)羧バ扌,成功了,就有了四無量定了,所以那叫做「建立」。

  現(xiàn)在這是問,底下嘛回答,回答就是解「釋」,解釋里頭分兩科,第一科是「辨有情」,就是四無量定所觀察的眾生。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列品」,標(biāo)列這個品類,這個眾生的差別。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辨有情(分二科) 巳一、標(biāo)列品

  謂諸有情,有三品故,一者、無苦無樂,二者、有苦,三者、有樂。

  「謂諸有情,有三品故」,這個四無量定是大悲心的境界,它是救護(hù)一切眾生的,饒益一切眾生的。在所饒益的眾生這一面來看,有三類,「一者無苦無樂」,他也沒有苦惱、也沒有安樂,是這么一類的眾生。第二種呢?「有苦」,有很多的苦惱。三者是「有樂」,這個眾生他心里面是有快樂的。

  這個眾生里面分這么三類,就包括了一切的眾生,無苦無樂,和有苦,和有樂。

  巳二、配樂欲

  如其次第,欲與其樂、欲令離苦、欲令其樂,永不相離。

  這是第二科「配樂欲」,這個眾生和樂欲相配。「如其次第」,這個修四無量三摩地的人,他在這個定里面這個毗缽舍那的觀察的時候,「如其次第」,如前面列出來有情的次第。「欲與其樂」,那個無苦無樂的眾生,他沒有苦可離,但是沒有樂,他就是希求樂,希求樂這個修行人「欲與其樂」,也愿意這樣觀想布施他快樂,給他快樂。給他什么快樂呢?下面有講,這里不說。

  「欲令離苦」,這個第二類的有情,他有苦惱。他沒有快樂,他有苦惱,那么「欲令離苦」,這個修四無量定的這個人,這個修行者在定里面,就是計劃想要叫他遠(yuǎn)離痛苦

  這第三種有情是有樂的,有樂沒有苦,這是最好的。最好的時候,這個四無量定這個人,對這一類的眾生什么態(tài)度呢?「欲令其樂,永不相離」,就是想要想辦法教導(dǎo)那個眾生,叫他的樂永久也與他不相離,永久擁有快樂,這樣子。

  這是配這樂欲,這是辨別這個有情的差別。

  辰二、辨作意(分二科) 巳一、總標(biāo)

  于彼作意,有四種故,如其次第,建立四種。

  前面是「辨有情」,這是第二科「辨作意」,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biāo)」。

  說這個修四無量心,修四無量三昧的這個人,「于彼作意」,于彼三種有情修觀察,作觀察就是「作意」,有四種不同。「如其次第,建立四種」,如這個有情的次第,建立四種差別。

  這是「總標(biāo)」,底下第二科「別釋」,第一科是「建立前三」。

  巳二、別釋(分二科) 午一、建立前三

  謂由與樂作意故、拔苦作意故、樂不相離,隨喜作意故,建立前三。

  謂由與樂的作意故,「謂由與樂作意故」,這第一種眾生是給他「與樂」的作意;第二類眾生是「拔苦」的作意;第三種眾生「樂不相離,隨喜作意故」,他的樂與他不相離,生歡喜心。而這樣子去思惟觀察,這是「作意」。

  「建立前三」,就是這樣子思惟觀察,在禪定里面這樣觀察,這就是安立了,這就是修行了前三種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是這樣子。

  午二、建立于舍

  即于此三欲與樂等,為欲令彼不樂思慕,不染污作意故;瞋恚不染污作意故;貪欲不染污作意故,建立于舍。

  「即于此三欲與樂等,為欲令彼不樂思慕,不染污作意故」,這是第二科「建立于舍」,這慈、悲、喜、舍,「慈、悲、喜」這三種作意說完了,底下解釋這個「舍」無量心,怎么樣叫做「舍」呢?

  「即于此三欲與樂等」,「欲與樂、欲拔苦、欲與其樂,永不相離」這三種,對這三種眾生,怎么樣修這個舍無量呢?

  「欲令彼不樂思慕,不染污作意故」,這個第一類眾生「無苦無樂」,這個眾生他心里面也不快樂。他想要成就安樂自在的境界,但是沒有,心里也不快樂。老是「思慕」,「不樂」就是不快樂,心里面老是「思慕」、思想、羨慕,唉呀!他有安樂的境界,他有快樂,他是這樣。所以他的內(nèi)心有不樂的作意的染污,有思慕的染污作意,就這個作意,F(xiàn)在修舍無量心的這個修行人,在禪定里面是「欲令彼不樂思慕,不染污作意故」,在禪定里面觀想來教導(dǎo)他,令他、教導(dǎo)他這個不樂的染污作意和思慕的作意消滅了它。消滅他的不樂和思慕,令他的內(nèi)心不染污。沒有這個不樂的染污,也沒有這個思慕的染污,教他這樣子,教導(dǎo)他這樣子。就是教導(dǎo)他遠(yuǎn)離愚癡,這樣的意思。這個無苦無樂的眾生,他內(nèi)心里面就是愚癡、糊涂。這樣子這個意思,這個無苦無樂的眾生希望有殊勝的安樂境界,F(xiàn)在這個佛法里面說,他心里面這樣想就是愚癡,佛法這樣解釋,他就是愚癡,F(xiàn)在這個菩薩修這個三昧的時候,叫他遠(yuǎn)離,叫他除滅愚癡的作意,不要糊涂,是這樣意思。

  「瞋恚不染污作意故」,這個菩薩修四無量心三摩地的時候,修這個悲無量心的時候呢?對于那個有苦的有情,能拔苦,除掉他的苦。除掉他的苦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教他,教導(dǎo)他熄滅這個瞋心,這樣令他的心就不染污了,他心就不染污了,這就叫做「作意」。這個菩薩有這樣的作意,菩薩這個作意,就是教導(dǎo)他不要有瞋恚心。

  「貪欲不染污作意故」,這是第三個眾生就是有樂的眾生,就是有樂的眾生。有樂的眾生他有什么問題呢?他就是有貪心,染著他所樂的境界,他心是染污的。菩薩教導(dǎo)他不要有貪欲的染污,菩薩就這樣作意。

  看這個四無量心的這個三昧,這個真是佛菩薩、佛法的高明。我令你無苦無樂的眾生給你樂;有苦的眾生拔苦;有樂的眾生就是觀想你的樂永久為你所有,而不要遠(yuǎn)離,這是滿你所愿了。但是第二個這個舍三…舍無量心就不,就不一樣了。舍無量心說滿足了你的愿望,但是我還要教導(dǎo)你熄滅貪、瞋、癡。你內(nèi)心的貪、內(nèi)心的瞋、內(nèi)心的愚癡,對你有傷害,要熄滅貪、瞋、癡。這就叫做「建立于舍」,就是舍三昧,舍無量心就是這樣的意思。

  我們平常做功德,我們就是做一面。做一面就是安樂,你有什么需要,我滿足你,就好了。但在佛菩薩不是,佛菩薩說是你內(nèi)心的要求不是貪,就是瞋,就是癡。用貪心來要求一樣事,用瞋心來要求一樣事,愚癡心來要求一樣事。但是佛菩薩是你要求也可以滿足你,但是你內(nèi)心的貪、瞋、癡還是不可以有的,我要教導(dǎo)你遠(yuǎn)離貪、瞋、癡。這就是改造你的思想,還要改造你的思想的。這個是…這一方面來看,佛法要做功德,慈善的事業(yè)應(yīng)該做,但是最后還要給他佛法,教他轉(zhuǎn)凡成圣,遠(yuǎn)離貪、瞋、癡,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就是永久的安樂自在了。如果你沒有做這件事,你只不是滿足他現(xiàn)在的愿望,轉(zhuǎn)眼間那一點愿望又失掉了。

  比如說你有病,我給你找個醫(yī)生把你病看好了,轉(zhuǎn)眼間又有病了。你以前做的事,等于零了,等于沒有作,都是一樣。說他現(xiàn)在有苦,你給他拔苦,叫他沒有苦,叫他心里滿足了,其實轉(zhuǎn)眼間又有苦了,所有的苦難都是一樣的。說老、病、死你不能消除的,你消除是暫時的。不能永久的、徹底的消除老、病、死,消除無量的痛苦,你不能,你做不到。只有是用佛法布施給他,叫他有無漏的戒、定、慧,遠(yuǎn)離了貪、瞋、癡,這個時候永久的自在了。所以佛菩薩的主張,我們做慈善事業(yè),應(yīng)該是這樣做,應(yīng)該是這樣做的?催@個《披尋記》:

  《披尋記》四二○頁:

  即于此三至建立于舍者:謂欲與樂,為欲令彼不為不樂,及思慕之所染污,是名不樂思慕不染污作意。欲拔其苦,為欲令彼不為瞋恚之所染污,是名瞋恚不染污作意。欲樂不離,然欲令彼不為貪欲之所染污,是名貪欲不染污作意。由令不染三種作意,是名第四作意建立于舍。

  「即于此三至建立于舍者:謂欲與樂,為欲令彼不為不樂,及思慕之所染污」,這句話這么解釋!甘敲粯匪寄,不染污作意。欲拔其苦,為欲令彼不為瞋恚之所染污,是名瞋恚不染污作意。欲樂不離,然欲令彼不為貪欲之所染污」。我可以…你有很多的快樂,你的憂慮是什么呢?就恐怕這個樂失掉了。我現(xiàn)在告訴你,告訴你一個方法,你的樂永久也不失掉,就是不要有貪、瞋、癡,就好了,「是名貪欲不染污作意」。

  「由令不離三種作意,是名第四作意建立于舍」。慈、悲、喜和舍,慈、悲、喜是屬于世間的善法;舍是出世間的佛法,出世間的佛法是圣道。

  寅二、釋經(jīng)言(分二科) 卯一、標(biāo)說

  經(jīng)言:以慈俱心,乃至廣說。

  這是第二科這是「釋經(jīng)言」,分兩科,第一科「標(biāo)說」。這個第一科是「建立」,這第二科是引經(jīng)上的話,引經(jīng)上說的話。經(jīng)上說的話,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就是說,「以慈俱心乃至廣說」,這就是「標(biāo)說」,標(biāo)出來經(jīng)上說的法語,這樣意思。這個引經(jīng)上說,「以慈俱心,乃至廣說」,這「廣說」就是下面有引來了,這里就是簡略了。

  這是「標(biāo)說」,現(xiàn)在第二科是「釋義」,「釋義」分十科,第一科是「慈俱心」。

  卯二、釋義(分十科) 辰一、慈俱心

  現(xiàn)前饒益,故名慈俱。

  這個「慈俱」,就是心和慈在一起活動,叫做「慈俱」。這個「慈」也是心,但是和心又不同。這個經(jīng)上的意思,心本身是無記的,這個無記的心和這個慈在一起活動,就叫做「慈俱」;如果用貪,和貪在一起活動,就叫貪俱;和瞋心在一起活動,那叫做瞋俱。這個唯識上這樣解釋非常的明白,令我們?nèi)菀酌靼。這常常自己反省自己,靜坐的時候反省自己,或經(jīng)行的時候也反省自己,時時地反省自己的時候,哦,我現(xiàn)在心里面有瞋心了,就叫做瞋俱;我現(xiàn)在心里面有歡喜心了,這個相是很明白的。

  現(xiàn)在說這個「慈俱」,什么叫做「慈俱心」呢?「現(xiàn)前饒益,故名慈俱」,「現(xiàn)前」就是不是說空話,就是現(xiàn)前有實際的行動,實際的行動,很多很多的令你滿意的事情出現(xiàn)了,創(chuàng)造了很多利益你的事情,饒益你的事情,「饒益」就是很多的意思,很多令你歡喜的事情。說是我沒有衣服穿,我給你很多衣服;有病,給你看醫(yī)生,這很多很多的事情,那就叫做「慈俱」。

  辰二、慈善友(分二科) 巳一、標(biāo)名

  饒益相故,名慈善友。

  這第一科是「慈俱心」,就是現(xiàn)前饒益,也叫做慈俱。第二科「慈善友」,這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名」。

  「饒益相故,名慈善友」,有饒益的事情出現(xiàn),那就叫做「慈善友」。那個慈是你的好朋友,那個慈悲心是你的、那個慈是你的好朋友。什么叫做「慈善友」?「饒益相故」,它有饒益你的相貌.有利益你的事情,叫慈善友。

  這是標(biāo)出來,底下第二科是解釋這個相貌,分兩科,第一科「標(biāo)列二種」。

  巳二、釋相(分二科) 午一、標(biāo)列二種

  其饒益相,略有二種:一、欲利益、二、欲安樂。

  「其饒益相略有二種」,這個有饒益的相貌,就是慈善友。什么叫做「饒益相」呢?主要有二種,「一是欲利益,二是欲安樂」,就是這兩種相,就是前面說的這個慈、悲、喜這三種是「欲安樂」;最后那個舍是「欲利益」。

  這個「欲安樂」想要令你安樂,是現(xiàn)在;「欲利益」是以后。這先叫你…利益你,你不愿意接受,你不接受,要你修學(xué)佛法,斷掉貪、瞋、癡你不肯,那么怎么辨呢?就先令你安樂。先令你安樂呢?然后令你得利益,那么你就接受了,你容易接受,這是這兩種饒益相。

  午二、顯遍一切

  此二種相,一切無量之所顯示。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列出來這兩種,這第二科是「顯遍一切」,表示這二種相是一切無量之所顯示。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都有這種含義的,都顯示這兩種意思的。

  說我們?nèi)羰亲隽艘患姹娚氖虑,利益人的事情,說這是菩薩道,這句話對不對?不一定。你有慈、悲、喜,但是沒有舍,這不是菩薩道,這是一般的善法、一般的人、天善法。因為菩薩都是「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的,就是要去掉貪、瞋、癡。去掉貪、瞋、癡那就是圣義諦的境界,就是涅槃的最殊勝的利益布施給你。你這樣有有這樣的行動,那才算是菩薩道。你只是你有病給你看醫(yī)生,沒有飯吃給你飯吃,沒有衣服穿給你衣服穿,給你造一層樓,給你買個汽車,這一般的這些衣、食、住的事情,一般的善法,這不是出世間的善法,不是佛法的善法。若是菩薩做這種事情,表面上也是做這樣事情,也是這么做,但是他內(nèi)心里面,那里面有出世間的這個動力在里面,是無上菩提心發(fā)動的這種功德,就是有無上菩提愿。我的目的讓你得圣道,希望你得無上菩提,希望你得涅槃,然后我給你造醫(yī)院,我給你造個好房子,做種種的利益眾生的事業(yè),這是個前方便。然后呢?我還要改造你的思想,這是菩薩道。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都在這里面,這是菩薩道。如果沒有這件事,我只是給你做這么一點善事就完了,你思想里面有貪、瞋、癡,我不知道,不需要做這個事。那么這不是菩薩道,這是世間的善法。

  所以說是我只是做了一點善法,我沒有佛法的成份在里面。我就說這是落實了佛法的精神,這是妄語,這是妄語的。你沒有佛法給他嘛,你還要有佛法來教導(dǎo)他。當(dāng)然這是一個大悲心的行動,是一個大智慧的行動,不是容易的事情,不是容易。計劃是這樣子,做起來不是那么容易的。就是世間的功德,沒有佛法的成份,你做也不是容易。

  說是我若是…那個在智者大師的國清?國清什么志,那上面記載一件事。好像北齊的一個皇帝、就是信佛這個皇帝,有一天他出去,看見在一個地方有做工的工人,就是很苦,很辛苦的境界,做那一些事情。因為這個皇帝信佛,他說:你現(xiàn)在生活這么苦,你愿不愿意出家?到廟上當(dāng)和尚去,就不會這樣苦。我不,我不出家。一出了家住那個房子四面都是墻,這個境界我不歡喜。所以說是你讓他修學(xué)佛法不是那么容易的。你若滿足他現(xiàn)前的要求,我希望有財富,有五欲樂,這個事情他接受的。你若叫他修學(xué)戒、定、慧,我不,這不可以。

  在這上「此二種相,一切無量之所顯示」,從這些事情上看,我們佛教徒你做到、不做到是一件事,這個經(jīng)書不可不讀。經(jīng)書不可不讀,要飽讀經(jīng)論,我以前說這是佛菩薩的智慧。你若讀,哦!佛菩薩是這個意思;你若不讀,不讀你不知道,不知道這個事情。

  辰三、無怨

  無怨者,離惡意樂故。

  這是第三科,一共十科,現(xiàn)在第三科,是「無怨」。這個修這個四無量心的時候,有「慈俱心」,有「饒益相」,就是這些事情,那么第三呢?還有個「無怨」。

  什么叫無怨呢?「無怨者,離惡意樂故」。這個修四無量心呢?凡夫也可以修,圣人也修,菩薩也修,這是共于大小凡圣內(nèi)外,大家都可以修的。其他的宗教徒也可以修,也可以做種種的善事嘛!也有這種事,這是共有的。但是用佛教、佛法來說呢?就是里面可不是個表面的事情。說到無怨,你內(nèi)心里面沒有怨,為什么無怨呢?「離惡意樂故」,遠(yuǎn)離了惡的意樂,沒有傷害人的這種想法,沒有這個,這內(nèi)心里面完全是清凈無染。表面上是利益人,內(nèi)心里面有惡的希圖,那怎么能算是慈悲呢?現(xiàn)在這說這個四無量心,心里面沒有惡的意樂,這個不同的。

  這個看這個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戰(zhàn)國的時候,這個我們說這個趙國,趙國很強(qiáng)的呀!秦國雖然是很強(qiáng),他想打趙國,打不了的。他有廉頗,李牧、還有藺相如,這都是有本事的人,把趙國保護(hù)得很強(qiáng)。秦國這個將軍很厲害,不可以、不可以侵犯。但是有辦法,用銀彈!用很多的黃金來賄賂國王的周圍的人,把這些有本事的人都撤職,都把他們都弄垮臺了,用一些笨蛋做總司令。然后秦國的這個軍隊來了,一下子就把趙國給滅了。滅亡了以后,先找這個貪污的人先殺掉他。哎呀!我看這個,這是《史記》上說這些事情。我一看,世間上的人就是這個回事。有本事的人也好;沒有本事的也好,都是貪、瞋、癡。有本事的人,就會利用貪、瞋、癡做貪、瞋、癡的事情,做的很成功,但是不久就也垮臺了,世間上事情就這樣。我們一般人的想法,我的兒女將來做總司令、做總統(tǒng),做最有權(quán)位的人,又怎么樣呢?成功了,就是用貪、瞋、癡做貪、瞋、癡做成功了,轉(zhuǎn)眼間又垮臺了,就這樣子嘛!若是個笨人呢?沒有大的權(quán)利還比較安全,我看這。然而若是說是出家,「我反對!你不可以出家。我反對,不可以出家!」世間上就是這樣子。

  現(xiàn)在佛教徒那個明白說:「離惡意樂故」,不可以有!但是父母對兒女那有惡心,沒有惡心。沒有惡心,但是也不是慈悲。用佛法來看,是慈悲嗎?你叫你的兒女,盡量的栽培他,能掌握到國家的最高權(quán)利。他如果有…其實他相信佛法也可能好一點,如果不相信,那還是不一定的,可能做大惡,不是做小惡。

  所以仔細(xì)的思惟這件事,還是學(xué)習(xí)佛法好,還是出家好,還是這么說。

  辰四、無敵

  無敵者,離現(xiàn)乖諍故。

  前面這個「無怨」是指內(nèi)心說。這「無敵:離現(xiàn)乖諍」,沒有「敵」,沒有敵對的人。沒有敵對的人是什么呢?「離現(xiàn)乖諍故」,心里面沒有惡意樂,表面上同任何人都不沖突。不沖突,我們最容易明白的人,就是語言上大家都和和氣氣的。我不同你沖突,不同你爭論,「離現(xiàn)乖諍」。我偏要和你不合,你說南,我就說北,我和你乖違,「乖」者,違也。我和你不一樣,和你有沖突,和你爭論!鸽x現(xiàn)」,現(xiàn)在你修四無量心三昧的人,我不、我不同你爭論。白費唇舌沒有用,爭什么,沒有用,「離現(xiàn)乖諍故」。

  辰五、無惱害

  無惱害者:離不饒益事故。

  「無惱害者」這是第五「無惱害」。「無惱害者:離不饒益事故」,這是在身業(yè);無怨,離惡意樂是心是良善的;無敵是語言上和人家都很和氣,這個無惱害呢?在是身業(yè),表現(xiàn)在外的行動上「離不饒益事故」,「不饒益事」就是要傷害了,我做一些事情來傷害你,「不饒益事」,F(xiàn)在是遠(yuǎn)離這種,不做這種傷害人的事情,「無惱害」。

  這樣說「無怨」、「無敵」、「無惱害」就是身、口、意三業(yè)都是清凈的、良善的、潔白的,沒有罪過、沒有過失的,這樣意思。

  辰六、廣

  廣者,所緣廣大故。

  這是第六「所緣廣大故」,這個你能夠「無怨」、「無敵」、「無惱害」,所面對的對象非常的廣大。不只是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其他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都是我所饒益的對象,所以是非常廣大的。

  辰七、大

  大者,利益安樂思惟最勝故。

  「大者」,這個大是什么的呢?「利益安樂思惟最勝故」。這個「所緣」的廣大,所觀察的對象是廣大。那么你怎么樣觀察呢?是「利益安樂思惟最勝故」,我有利益你的思惟,也有安樂你的思惟。這個「安樂」就是慈、悲、喜;「利益」就是舍。這就是用世間的善法來安樂你;用出世間的善法來利益你,這樣的內(nèi)心的思惟觀察是最殊勝的,所以叫做「大」。

  辰八、無量

  無量者,果無量故,如四大河,眾流雜處。

  「無量者」,這是第八科!腹麩o量故」,無量是果無量。這個「果無量」怎么講呢?「如四大河,眾流雜處」,有四條河,四條大河,這四條大河的河水很多,河水很多!怎么會多呢?是「眾流雜處」,每一條大河多有很多流水,這個水流到大河里面,大河水就多起來。這四條大河呢?就譬喻慈、悲、喜、舍這四無量。四無量是眾善所集成的,無量無邊的功德所集成的,所以叫做「果無量」。

  這個《披尋記》上的解釋的很好:

  《披尋記》四二○頁:

  果無量故等者:謂緣無量有情為境,生無量福,引無量果故。

  「果無量故等者:謂緣無量有情為境,生無量福」,你用這個利益的思惟、安樂的思惟,去緣無量的眾生,你這樣修這個三昧的時候,就「生無量!,生出來無量的福,就是生無量的善種子在你心里面!敢裏o量果故」,將來成熟了就引出來無量無邊的果報,滿意的果報。

  這四無量心,如果說這按照次第說,你得到了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你在這個三摩地里面修四無量心,成功了,能做大梵王,做個大梵王。這個梵王的福報太大了,這是現(xiàn)前的一種利益,將來得無上菩提,所以是「無量者,果無量故」,這是果,所得的如意的果,太多、太多,廣大無邊,「如四大河,眾流雜處」。

  辰九、善修習(xí)

  善修習(xí)者,極純熟故。

  這是第九「善修習(xí)」。這個「無怨」、「無敵」、「無惱害」、「廣」、「大」、「無量」,你要這樣修習(xí),修習(xí)又修習(xí),修習(xí)又修習(xí),不斷的重復(fù),長時…很長的這樣修習(xí),修習(xí)到什么程度呢?「極純熟」,在內(nèi)心里面把它純熟,就是特別的熟悉,而不是那么遲鈍生疏,不是的。所以這樣子,這是第九科「善修習(xí)」。

  初開始修不是那么熟,修習(xí)久了呢?它就純熟。純熟呢?也就成功了。「如四大河,眾流雜處」,也就能得無量果。

  辰十、勝解遍滿具足住(分三科) 巳一、設(shè)征

  設(shè)有問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

  這是第十科,第十科是「勝解遍滿俱足住」這句話,這句話呢?分三科,第一科「設(shè)征」,就是「設(shè)有問言」,假設(shè)有人這樣問。「慈俱等心」,就是前面這十個,一共是…第九個,一共是九項,有什么相貌呢?它的相貌是什么樣呢?這樣問。第二個是「總答」。

  巳二、總答

  故次答言:勝解遍滿,具足而住。

  「故次答言」,所以就這么這個經(jīng)上這么回答!竸俳獗闈M,具足而住」,就是回答了,前面這九項就是這樣意思,這兒回答了。

  巳三、別釋(分三科) 午一、勝解遍滿

  勝解遍滿者,是增上意樂、勝解、周普義。

  第三科是「別釋」!竸e釋」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勝解遍滿」。

  這「勝解遍滿者」,這「勝解遍滿」這句話怎么講呢?是「增上意樂、勝解、周普義」,這個「增上意樂」,就是特別殊勝的意愿。你要修這個慈、悲、喜、舍四無量心,要饒益十方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樣的意愿呢?當(dāng)然是特別高尚,特別廣大的意樂。

  「勝解」,就是有力量的這樣的觀想。你在禪定里面思惟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有情,你要安樂他,要利益他,你做這樣的觀想,很有力量,就叫「勝解」。

  「周普義」,你是這個「意樂」也好,「勝解」也好,都是很普遍的,不是狹小的,不是一部份眾生的,而是無量無邊的眾生,是「周普義」。那叫作「勝解遍滿」,也就是在內(nèi)心里面修作如是觀,非常的廣大,這樣意思。

  午二、具足

  具足者,圓滿清白故。

  這個「勝解遍滿」,這個「具足」怎么講呢?就是「圓滿清白故」,你是圓滿的一種清凈的境界,而不是有所不足,不是有所不足的。

  比如說這幾樣,你能夠是有慈俱心,這個很好;有慈善友;慈善友里面有欲利益,欲安樂都具足;也有無怨也具足;有無敵也具足;無惱害也具足;乃至最后善修習(xí)都具足,那就是圓滿清白,如果缺少一樣就不圓滿了。

  說我有安樂他的思想,有安樂他的行動;但是沒有利益的思想,那就不具足了,就不是圓滿清白了。說我只是能夠利益而不能夠安樂,也不是圓滿。這樣子,所以這個佛法不容易流通,這個純凈的佛法不容易流通。你若能夠有安樂的行動,佛法就有可能會廣大一點,也不是一定的。你雖然是安樂他,他還不一定能接受佛法的。

  但是若佛在世的時候,那個佛教徒因為修四念處的關(guān)系,他有兩種情形,一個得慧解脫,一個得俱解脫,就變成圣人了。這個圣人去行菩薩道的時候呢?那和凡夫不一樣,就是有可能會很多的眾生接受佛教,也不是所有的都能接受,不能。佛在世的時候,不要說在家的人,在家的人也有非佛教徒,還是很多啊。就是出家的,已經(jīng)出了家,隨佛出家的,還有很多沒得圣道的,不是容易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這上面說:「具足者,圓滿清白故」,就是前面這幾…那九種都具足了,就是圓滿清白。

  你若是用佛法來觀察的時候,可以知道世間上那個領(lǐng)導(dǎo)人,他推行的政策,你能具足這么多的功德嗎?有具足這么多的事情嗎?有這么多的條件都具足嗎?不容易,你不容易的。

  午三、住

  住者,所修觀行日夜專注,時專注故。

  這個「住」字,這是「勝解遍滿,具足而住」,這個「住」字怎么講呢?「所修觀行日夜專注」,就是你修這四無量心三昧的這個人,修無量三摩地這個人,白天也這么修,夜間也是這樣修,「日夜」。就專心的在這無量三摩地里面,這個事情到后面會更明白。就是在三摩地里面去修這個慈、悲、喜、舍的這個三摩地,這句話就是「時專注故」,就是在時間上,你專一的注意這件事,你把你的意、注在這里。在禪定里面修這無量三摩地,在這個禪定里面來修這個無量三摩地,這樣意思。

  這樣子,這就是解釋這個「慈俱等心」,「設(shè)有問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故次答言:勝解遍滿,具足而住」,這底下解釋這三句話,這樣意思。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