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6)
寅二、空遍處
色界后邊于無色中,空遍一切,故立遍處。
「八解脫」里面是分三科的,第一科是「標經說」。第二科「隨別釋」,這個隨別釋里面啊,第一科是「八解脫」,第二科「八勝處」,第三科是「十遍處」。這個「十遍處」分三科,第一科是「釋得名」,第二科是「釋經言」,第三科「明建立」。這個「明建立」就是建立這個十遍處的原因,分三科,第一科是「八色遍處」,八色遍處,第一科「征」,第二科「釋」。這個第一科「八色遍處」,講完了,F(xiàn)在第二科是「空遍處」!赴松樘帯咕褪堑、水、火、風和青、黃、赤、白,這是「八色遍處」。一共是「十遍處」,第九個遍處就是「空遍處」。
為什么要建立「空遍處」呢?這「色界后邊于無色中,空遍一切」。這個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色界的最后邊就到了空無邊處定,所以就是建立這個空遍處定。這個空遍處是屬于無色界天的四空定之一,這個四空定之一,這個空無邊處定,這個空,它為什么放在這個十遍處里面呢?「空遍一切」,因為空是普遍一切處的,非常的廣大,「故立遍處」,所以把它建立在十遍處里面,是這樣的意思。這是一個理由。
寅三、識遍處
識所行境,遍一切故,亦立遍處。
這是第三科,這個「識遍處」。這個識是怎么回事情呢?識是我們的心識,這個心識,它能夠在一切境界上活動。這「識所行境」,這個識所活動的境界呀,是「遍一切故」,是遍一切法的。不管是什么法,都是「識所行境」的,因此也立為遍處的。那么這個就是以廣大普遍的理由呀,才能夠選在十遍處里面,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四一三頁:
遍處唯就色觸二處建立等者:前四遍處觸處所攝,次四遍處色處所攝,是故此說唯就色觸二處建立。建立因緣略有三種:謂由色觸二處共自他身,是為第一因緣;遍有色界,是為第二因緣;恒常相續(xù),是為第三因緣。所余眼等根色、香、味、及聲、闕隨一故,是故不依建立遍處:謂眼等根色唯屬自身,闕共自他;香味二塵不遍一切闕遍有色;聲聲有間,闕常相續(xù)。
「遍處唯就色觸二處建立等者」,這一科的前面那一科「何故遍處唯就色能二處建立」,這個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六種境界里面呀,這個色和觸這兩種選在遍處里面,什么原因呢?「前四遍處觸處所攝」,這個地、水、火、風,就是堅、濕、暖、動,這是前四個遍處。那么在這個六種境界里面看,是屬于「觸處所攝」。我們眼睛是不能見,堅固的堅,堅、濕、暖、動,都是由觸處所攝。就這個身呀,眼耳鼻舌身,這個身去觸才感覺到有堅、濕、暖、動的存在。我們眼所見的不是堅、濕、暖、動,我們眼所見的是色,這個「前四遍處」是「觸處所攝」。「次四遍處」就是地、水、火、風,就是這個青、黃、赤、白!复嗡谋樘幧幩鶖z」,在六種境界里面是屬于色境的!甘枪蚀苏f唯就色觸二處建立」,所以這里面這樣講。
「建立因緣略有三種」,建立為十遍處的原因有三個理由!钢^由色觸二處共自他身,是為第一因緣」,這個色處和觸處共自他身,是自身他身都是共有這兩種事情的,所以他不只是自,也不只是他,是通于自他的,所以也建為可遍處,就立為遍處了,是為第一個原因!副橛猩纭故菫榈诙䝼原因,這個遍有色界,是遍有色界的。共自他身,遍有色界,那么這是第二個理由。這個色能遍一切色界,所以立為第二個原因。「恒常相續(xù)」是為第三個原因。
這底下嘛就說「所余眼等根色、香、味及聲,闕隨一故」,這個眼等根色,唯屬自身。這個「共自他身」,「遍有色界」這是第三個因。「所余眼等」剩下來的眼等根,和這個「色、香、味及聲,闕隨一故」,這三個理由里面呀,有缺其中的一個,那么所以不立為遍處。這底下嘛,就解釋,「關隨一故」。
「是故不依建立遍處」,所余的眼等根色香味及聲等,就不建立為遍處。「謂眼等根色唯屬自身」,這底下解釋這個「闕隨一」,怎么叫做「闕隨一」呢?就是謂眼等根和這個眼等根的色,「唯屬自身」就屬于自身所有!戈I共自他」在三個理由里面呀,他缺這個共自他,你只是屬于自身,而不是共自他,所以呀,不能立為遍處。
「香味二塵」呢,「不遍一切」,在三個理由里面呀,他不能遍一切,所以也不立為遍處,那么不遍一切,就是「闕遍有色」,在三個理由缺這個!嘎暵曈虚g」,聲音聲音呀,是有間斷的!戈I常相續(xù)」,在三個理由里面缺這個常相續(xù),所以也就不立為遍處了。這是這樣說,這是解釋這個理由。而十遍處的它的作用在后面有解釋。
癸三、明次第(分二科) 子一、辨相(分二科) 丑一、標漸次
復次修觀行者,先于所緣思惟勝解,次能制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處,如其所欲而作勝解,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復次修觀行者,先于所緣思惟勝解」,這底下是第三科,「明次第」,這八解脫這一科,第一科是「八解脫」,分三科,第一科「標經說」,第二科「隨別釋」,現(xiàn)在第三科「明次第」,說這個次第的道理。這個八解脫這一科里面呢,分三科就是「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分這么三科,這個「別釋」這三科說完了,現(xiàn)在明他的次第。次第分兩科,第一科「辨相」,分兩科,第一科標這個漸次,標他的次第。
「復次修觀行者」,前面說出來三種法門,說到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這三個法門,這三個法門不是孤立的,是互相有關系的。什么關系呢?他說「復次修觀行者」就是這個佛教徒得到了四禪八定之后,成就了這樣的圣德之后,他還要繼續(xù)修觀行的話,先于所緣思惟分別。他就是先于所緣境思惟勝解,就是八解脫,八解脫本來是四禪八定成就了,乃至滅受想定都成就了,但是繼續(xù)地、深入地思惟觀察。那么這就叫做八解脫,也就是在四禪八定里面修四念處。修四禪八定,修四念處,就能夠解脫四禪八定里面的執(zhí)著,所以叫做「思惟勝解」。
「次能制伏」這就是八勝處。這個八勝處,「次能制伏」就是對于所觀察的境界,就是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的這種色法,這些色法完全是由內心的心想所現(xiàn)。得到了、成就了八解脫之后,他觀察這個光明的境界,這地、水、火、風的光明,青、黃、赤、白的光明。而這個光明是由自己內心所變現(xiàn)出來,變現(xiàn)出來呢,又訓練自己對于心所現(xiàn)的光明要制伏住它,制伏住它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現(xiàn)大的光明就現(xiàn)大的光明;我要現(xiàn)小的光明就現(xiàn)小的光明;我要現(xiàn)青光明就現(xiàn)青;愿現(xiàn)白就現(xiàn)白;我要愿意現(xiàn)風就出風;我要現(xiàn)火就出火;就是這個火,地、水、火、風也好,青、黃、赤、白也好,隨我心意去變現(xiàn),這叫做「制伏」。如果我現(xiàn)是現(xiàn)了,但是我想要轉變它,都不能,那就是不能制伏,就是隨意的活動,自在的活動。
「既于制伏得自在已」,這個修行人,他已經制伏了所現(xiàn)的光明,得大自在了,隨意自在的變現(xiàn),而沒有障礙。所以我們初開始靜坐修止觀,我們修這個白骨觀,從足至頭,從頭至足,你這樣觀察,這也有類似的境界,我愿意現(xiàn)一個,一具白骨就是一具,我要現(xiàn)七個就七個,我要現(xiàn)一百個就是一百個,愿意小的就現(xiàn)小的,愿意現(xiàn)大的就是大的。你要不斷地這樣訓練,也有這種意思。
「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處」!讣扔谥品米栽谝选咕褪前藙偬幮蕹晒α恕D敲慈缓舐,「即于此遍一切處,就是這個八勝處,這個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的光明,觀察它廣大無邊的示現(xiàn)。青色的光明,白色的光明,或者是黃色的光明,廣大無邊的變現(xiàn),那么這就叫做「遍一切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都是遍一切處的。
「如其所欲而作勝解」這個遍一切處什么意思呢?就是隨你的心意,你去這樣去觀想去,這就叫做「遍一切處」,這就叫做「制伏得自在」。這樣說呢,這就是思惟勝解,先于所緣思惟勝解是八解脫,然后才能夠修八勝處,八勝處修成功了,才能去修十遍處,這樣意思!甘枪蚀巳缡谴蔚凇顾赃@個三法是這樣的次第。就是逐漸的這么修呢,是前能引后,八解脫在前,然后引出來八勝處,由八勝處又引出來十遍處。前能引后,所以有這種次第。
這是「標漸次」,底下第二科「顯最勝」。
丑二、顯最勝(分三科)寅一、八色遍處(分二科)卯一、能引神通
八色遍處善清凈故,能引賢圣勝解神通,及于諸事轉變神通。如其勝解,隨所轉變,皆能成就。
「八色遍處善清凈故,能引賢圣勝解神通,及于諸事轉變神通」。這是第二科顯這個最勝,顯示有最勝的功德。分三科,第一科是「八色遍處」,分二科,第一科「能引神通」。
「八色遍處」,意義就是十遍處里面,頭兩個遍處,頭八個,先前面八個遍處,地、水、火、風和青、黃、赤、白。這八個遍處呀,「善清凈故」,你能夠修的很清凈,就是沒有執(zhí)著;有執(zhí)著就不清凈,有執(zhí)著你就不自在,就不能制伏自在,能自在就是沒有執(zhí)著,沒有執(zhí)著,所以叫做清凈。
「能引賢圣勝解神通」,我修這個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的這個八色遍處,有什么好處呢?「能引賢圣勝解神通」,你就能夠引發(fā)出來,就是能引發(fā)出來,佛教徒的賢人、圣人的殊勝的神通,這個神通現(xiàn)在應該是明白,原來勝解就是神通。
什么叫做「勝解」呢?就是那個得了神通那個人,在禪定里面他心里面的想法、心里面的思想。我心里面在想,現(xiàn)在現(xiàn)出來一個黃色的獅子,你心里想:黃色的獅子就現(xiàn)出來了;我現(xiàn)在心里面想:現(xiàn)出個天人,就現(xiàn)出個天人來;現(xiàn)在現(xiàn)出來青、黃、赤、白的光明,就現(xiàn)出來青、黃、赤、白的光明。就是隨你的心想所變現(xiàn),而那個心想,這個心想誰都會想嘛!我也會想,你也會想,為什么不現(xiàn)呢?我們想:它就是不現(xiàn)呢?就是我們不是勝解,就是沒有力量,這勝解就是有強大的力量,叫做「勝」。這個「解」在這里說就是觀想、就是思想,各式各樣的思想。有強大的力量的思想,這就叫做神通,就是這么回事。原來神通,是這么回事。
所以這個禪定是非要修不可,這奢摩他非要修不可,奢摩他,你修,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最后乃至到滅盡定,這個是九次第定。九次第定修好了,次第定就是順次第、逆次第,然后就超越,順超、逆超,這樣子熏禪修,然后思惟,就是八解脫完了,就修八勝處,修十遍處,這樣子修的成功了,你就會有神通了。而這種神通,不是外道所能及的,外道都不行,外道現(xiàn)出種種神通,這佛教徒神通就可以降伏他的神通。就像祗樹給孤獨園那個因緣,舍利弗尊者的神通,就降伏了那個外道的神通,就是這樣的意思。
「能引賢圣勝解神通」,這個…我們一開始學習《瑜伽師地論》,學這個前面第一地〈五識相應地〉,學了第二地〈意地〉。我心里在想:學這個干什么?這有什么意思呢?我們可能就是心里面也是有這個厭煩。但是我們若對彌勒菩薩有恭敬心的話呢,不應該厭煩,就是他若這樣說,一定有個原因的,一定是有理由的。所以后來就會明白了,原來就是勸我們發(fā)道心的。勸我們發(fā)道心,對世間上的這個顛倒迷惑人的事情要認識,那都是苦惱的事情。要發(fā)出離心,厭壞所緣,是這么意思,后來才知道這個意思。那么修了禪定的時候,說我們得神通,對!你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可以修神通的,但是那是一般的神通,若是你再繼續(xù)修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然后引出來的勝解神通,這是圣人,佛教徒所特有的神通,不是外道所能及的。
我們初開始,佛教徒初開始用功呢,是重視慧,而不重視定,所以有慧解脫羅漢。但是你深入諸法實相的時候,這些有大菩薩境界和大羅漢的境界,大菩薩的境界到佛的境界,那一定是深入禪定。初開始不是,一定要有高深的禪定,就是有未到地定也是可以,可以得阿羅漢果,就可以得無生法忍的,但是若深入諸法實相的話,若有深入,有陀羅尼也,有三昧、陀羅尼無量無邊的殊勝功德,那非要深入禪定不可。所以「能引賢圣勝解神通」,這個賢圣是能有神通的人,他有什么神通呢?有勝解神通,就是雖然沒有,就有了,由無而有,就可以有這種境界。
「及于諸事轉變神通」,這是又一種神通,就是各式各樣的因緣事,可以轉變的神通。轉變的神通,譬如說我距離從這里到某一個地方有五千里路這么遠,但是這個有勝解神通的人呢,他就觀想這個五千里就變成一里路,他一下子就到了,走五千里路就像走一里路那么近,就是可以遠可以變成近,那近也可以變成遠。譬如說是距離一千萬年有這么久遠的事情,他可以變成他一天,可以把他縮成一天,這一天也可以變成一大劫。無論時間的長短,這個空間的遠近,他都可以隨意的轉變,都可以。所以「諸事轉變神通」,這些神通,這叫做轉變神通。「如其勝解,隨所轉變皆能成就」,這底下說,如其勝解,就隨順那個賢圣人的勝解,你想要怎么想皆能成就,隨所轉變也一樣可以成就,一樣可以成就,有這么大的廣微妙的神通。
《披尋記》四一三頁:
能引賢圣勝解神通等者:勝解神通,謂神境智,此能領受示現(xiàn)諸神境故。轉變神通,謂彼神境,一變?yōu)槎,多變(yōu)橐还省R蓝ㄗ栽,于余所有自相可變色物起余勝解,皆隨勝解一切轉變如實非余,是名轉變。如下菩薩地說。(陵本三十七卷四頁)
卯二、能變受用
又能變作金銀等物,堪有所用。
「又能變作金銀等物,堪有所用」,這個披尋記的科,前面說能引神通,這是第一科「能引神通」,第二科「能變受用」。
「又能變作金銀等物」,說這是一個山,這山就是土和石頭,這么一個山。那他說這個山是黃金的,他心里面想:這個山是黃金的,那么就是黃金;說是白銀的,那么就是白銀的;說是這是個金山、是個銀山,他說這個是土的,就是土,就是隨他隨意的變現(xiàn)!赣帜茏冏鹘疸y等物,堪有受用」,他若由他的勝解的力量,說這是黃金、這是白銀,這是種種的珍寶,那就是真實就是了,你就可以用,真就是黃金,就可以用,可以受用。
這個佛在世的時候,兩個龍王,兩個龍王不高興這個波斯匿王,不高興他呢,是那樣。這個波斯匿王是在佛邊聽法,聽法的時候,這兩個龍王,由目犍連尊者降伏了以后,就帶這個龍王到佛這里來聽法,這個龍王就變成一個端正人,就到這兒來,可是龍王那能瞧的起波斯匿王,那么也就是來,對他也沒有什么特別,就坐下來也就聽法。這波斯匿王心里想:你這個人是我的老百姓,怎么對我都沒有禮貌,心里頭也不高興,不高興那么將來有機會就處罰你。龍王也是有神通的,哈!你要處罰我,也是不高興!那么法會散會了,這龍王就是像個高山大石頭像下雨似的,就來破壞波斯匿王的皇宮。那么這個事情,這事情沒有出現(xiàn),佛就知道了,佛就派這個目犍連尊者去救波斯匿王去。這個目犍連尊者在虛空里入定了,現(xiàn)神通,把龍王降下來的高山大石頭,或者是這些殺害波斯匿王的這些東西,就變成蓮花了,變成了一個饅頭了,變成了七寶了。最后這個龍王一看,憤怒了老半天,要殺害波斯匿王,結果是一點也不能殺害,是怎么回事情?一看,目犍連尊者在那里靜坐,馬上他明白了跑了。
那么這就是什么呢?這就叫做「轉變神通」,你所那些殺害人的那些東西,他就用神通能轉變,這殺害人們東西能變成利人的東西,「堪有受用」。所以這個行菩薩道的,發(fā)無上菩提心的人,對于的有神通的確是好!度化眾生是有用的,但是在凡夫的時候,也一樣,有神通也是有用,可是凡夫沒有斷煩惱,有的時候也會有過失,有過失似乎有神通還是好,還是好,不過這要努力的多靜坐才可以,你不多靜坐,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就沒有神通,那么只是干著急,是不行的。這《披尋記》的解釋也是很好。
《披尋記》四一三頁:
又能變作金銀等物等者:前說轉變如幻所作,不堪受用,今此不爾,謂能變作財食眾具與實無異,堪能受用,是故別說。
寅二、識遍處
由識遍處善清凈故,便能引發(fā)無諍愿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
這是第二科「識遍處」,前面是「八色遍處」,這十遍處前八個說完了,現(xiàn)在說到這個識遍處,識遍處,修這個識遍處有什么好處呢?
「由識遍處善清凈故」,因為你這個用八解脫,由四念處在識遍處…識無邊處定里面修四念處,把這個識清凈了沒有著,然后又修識遍處,識是過去識、現(xiàn)在識、未來識,這個識是遍于十方三世的,這樣子修成功了,這個修成功了的時候,就是「善清凈故」。
「便能引發(fā)無諍愿智無礙解等」,就能夠引發(fā),也就是可以說是成就,就是從你的清凈心里面,引發(fā)出來,這樣的功德,什么功德呢?「無諍三昧」,這《金剛經》提到,這個須菩提尊者無諍三昧第一,無諍三昧第一呀,我們大多數還是不大說不明白,原來在《大毗婆沙論》上說明白了,無諍三昧第一怎么講呢?無諍三昧是大阿羅漢才能有,但是須菩提尊者無諍三昧第一,其他的阿羅漢不能和須菩提比。這里面有什么事情呢?這個這有無諍三昧的阿羅漢,他愿意修無諍三昧的這種阿羅漢,他這一天他要出去,到聚落去,到什么地方去辦事,辦事的時候他先入定,他一入定他就看見了,我今天要出去是經過什么什么地方,是遇見什么什么人,遇見什么什么人,那個人不高與我,我在那里他不高興,那么這個時候,他完全知道總總情形,他就避免這個人的因我而起煩惱,他就能夠避免,他能避免這些事,避免的結果是什么呢?就是他若到任何地方去的時候,大家都是很和善的,沒有一個人因此而有煩惱。所以叫『無諍三昧』。
那么其他的阿羅漢有的時候不管這一件事,你有煩惱是你的事,不關我事,他還是照他原來的意思去做事,那這就不是無諍三昧,就是有、有諍,有煩惱。那么佛也有無諍三昧,在這個《大毗婆沙論》的解釋,佛不這樣子,佛是這個,這一回,這一天在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做事,當然也會知道。一入定的時候知道,什么地方會引起什么問題,引起什么問題?如果有煩惱的時候,佛法怎么處理呢?佛的心境和須菩提尊者不同,說是他會有煩惱,雖然有煩惱,但是能度化他得圣道,這件事還是可以做,不要因為有煩惱就不做了。這若站在無諍三昧的立場來看,就是不一樣了,和須菩提尊者那個情形不一樣。所以說,須菩提尊者無諍三昧第一,是這樣。是《大毗婆沙論》有講這件事,F(xiàn)在這里說無諍三昧怎么有的呢?原來就是這樣有的,由這個,「識遍處善清凈故,便能引發(fā)無諍三昧」。
這個『愿智三昧』是什么意思呢?這個愿智三昧,就是對于世間上,不是說第一義諦,是說這一切緣起法,某一種事情我不太明白,我想要明白,那怎么辦呢?就是成就了愿智三昧的人,這個不明白的事,就會明白,就是他什么呢?就是沒有入愿智三昧之前,他先要去作念,作念我希望我明白這件事是怎么回事,是屬于過去的,或者是未來的,或者是現(xiàn)在的。這樣一祝愿以后,然后就入定,入這個愿智三昧,一入了三昧以后,從三昧出來以后就明白了,所要知道的事情就知道了,那么這叫做愿智三昧。
是「無礙解等」,無礙解等就是四無礙解,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還一個辯說無礙解。那么這個四無礙解,四無礙解之中,這個『法無礙解』就是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這個語言文字,無量無邊的語言文字的這些法門。『義無礙解』就是無量無邊的文句里面所表達的義,這是義,也能無礙解。第三個是『詞無礙解』,無量眾生有無量的語言,你能通達無礙,這叫做詞無礙解。第四個就是『辯說無礙解』,你能夠宣揚,能用無量無邊的語言,宣揚無量無邊的佛法,無障無礙的,能夠廣度眾生,叫辯說無礙解。這樣的功德也是由這里引發(fā)出來的。
所以「由識遍處善清凈故,便能引發(fā)無諍愿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這里是這樣。我們在這個《華嚴經》的〈十地品〉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善慧地都是四無礙解,這個四無礙解成就了,這可見這個識遍處這個法門是很高深的境界。
「諸勝功德」這上面說這個意思,識遍處的清凈、善清凈,由內心的清凈便能引發(fā)無諍三昧、愿智三昧、無礙解的三昧,「諸勝功德」,這個識遍處有這么大的力量。這是第二科。第三科「空遍處」。
寅三、空遍處
由空遍處善清凈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
你這個「空遍處」你修成功了的時候,「隨其所欲皆轉成空」,所有的境界你若愿意說是空的,這里有高山,你心里面觀想高山是沒有,就沒有;說有大海,就沒有;說這里面起火了,這個眾生為火所燒很苦,念你的名號,那么你就是觀想這個火沒有了,就沒有了,「隨其所欲皆轉成空」。
說我們要在…要去到社會學校去讀書,拿一個碩士,拿一個博士學位,或者是我能夠做總統(tǒng),做國家總理,做最高領導人,有最高名譽、名位,F(xiàn)在說是我們這兒學佛法不是這個事情,得四禪八定,然后得八勝處、八解脫、八勝處、識遍處,能引發(fā)賢圣的轉變神通、勝解的神通,能引發(fā)無諍三味、愿智三味、無礙解的三味,能夠「由空遍處善清凈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能有這樣的成就。這件事怎么樣?這件事怎么樣?我感覺好過去到社會學校讀書,好過。
頭有一個多月,在柏克萊有一位我們出家人,我第一次見面,他是從中國大陸來的在那邊讀書。他同我說,我再過二、三年畢業(yè)以后,我到你佛學院來讀書,來學習佛法好不好?我說你現(xiàn)在就來,你不要在那里讀書,現(xiàn)在就來,你現(xiàn)在年記輕,記憶力好,趕快學習佛法,佛法是寶在你的心里面裝很多的寶,你到柏克萊讀書那都是垃圾,他沒有話說掉頭走了。我說學習佛法有多好,學那個又怎么的呢?剛才我同一位法師說,我沒有,我只是鄉(xiāng)村讀私塾,后來到城市去讀中學,沒有大學學業(yè),但是我心里面不感覺遺憾。然后這位法師說讀到大學然后在社會做事,只能用小小,很多學的很多都沒有用,都沒有。現(xiàn)在來說,對!都沒有用,還是學習佛法好,學習佛法是這樣,有這高尚的成就,心情快樂,可進可退。是『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這樣說,可進可退。我愿意自己在一個深山里面住也可以,在大眾里住也可以,一天把腿子一盤一靜坐,腿子不盤也可以,到廚房去燒飯供養(yǎng)大眾僧也可以,『達則兼善天下』也是可以。是達也好、窮也好,心里面無分別,無二無別,你看這個境界多好,說是人家要作廢了,自己還勉強,不需要這樣。若是你行菩薩道的時候,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做總統(tǒng)就是做總統(tǒng),愿意做個大比丘尼也是可以,愿意做個大比丘也是可以,隨遇而安,這件事是值得的,所以是「由空遍處善清凈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
今天有法師告訴我講個故事,我現(xiàn)在心里頭故事講一下。這個憂波鞠多尊者,好像這個故事有講過吧!憂波鞠多尊者呀,有一個人、有個比丘來他這兒來,要跟他學禪,憂波鞠多尊者說可以,但是要聽我的話,我說什么的就怎么的,不然的話,你走!不要在我這里學禪。好!我聽你的話。那么就住下來,住下來,這憂波鞠多尊者一入定,一看!這個人可以得圣道,但是有一點執(zhí)著。什么執(zhí)著?對于自己的身體愛的心太厲害!愛著這個身體,你碰他一點就不行!那么因此而不能得圣道,所以現(xiàn)在要把這個愛著心要減輕一點。那么好,怎么辦法呢?想出個辦法來。
然后,這一天叫他來過來,說你跟我來,那么就到深山里面去,說叫你上樹,他就上樹,爬就爬的高,很高的大樹爬上去了,爬上去說是你把腳,一個腳把左腳,他登在樹枝,樹的樹枝上面,把左腳放下來,然后他也照辦了,然后把右腳也放下來,然后把左手也不要攀樹,放下來,然后你把右手也放下來。他心里想:我只剩這一個手,拽住我的身體就懸在這里不掉下了,這一放下不就掉下去了,然后看看這下面是個大坑,這個樹的周圍是很深很深的大坑。哎呀!我這掉下去不是摔死了嗎?憂波鞠多在旁邊說:放下來!心想最初是打了合同了,訂了契約了,我說是要聽話的嘛,不聽話不行,好!我就一放下來,就掉下來,掉下來一看嘛是個平地,不是大坑。
那么這件事,就是憂波鞠多尊者,可見就成就了這功德。本來是平地,但是他心里面說這是一個大坑,那么就是大坑,那么可是他一掉下來,又是個平地,就是有這自在的境界。這一來這個比丘對于身體的執(zhí)著減輕了,經過這一回的訓練就減輕了,減輕了,教他修四念處就到了阿羅漢了。這個憂波鞠多尊者能作這樣的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也就是他有這個條件,我們沒有這個條件,我們不行,所以「由空遍處善清凈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
子二、喻合(分三科) 丑一、解脫位
譬如世間瓦鐵金師,初和泥等,未善調練,解脫位亦爾。
「譬如世間瓦鐵金師」這底下第二科是「喻合」,前面說到次第的時候,先是「辨相」,而后就是第二科就是「喻合」,用譬喻來說明這個次第。譬如世間上瓦鐵的金師,這個金屬的一切東西,他能做這種東西,打鐵的這些人,瓦師,鐵是金師,現(xiàn)在這是說瓦師,就是陶師。
「初和泥等,未善調練」,把這個泥用水把它和起來,和起來把它攪和,還沒能夠使令這個泥很調、很調柔,不能把它弄得調柔,「練」就是搞它、把它調柔!附饷撐灰酄枴,這個八解脫這個階段的時候也是這樣子,就是你這個四禪八定,修四念處來調它,用四念處來調它,就是解除去、破除去一切的執(zhí)著,但這件事還沒有做成功。
丑二、勝處位
如善調練,勝處位亦爾。
「如善調練,勝處位亦爾」,如果進一步,你不斷的來調,不斷的這樣練習,這個泥就好了,就特別的調和、調柔。這個時候就可以比喻這個修行人,八勝處的階段也是這樣子,「亦爾」。
丑三、遍處位
如調練已,隨欲轉變。遍處位亦爾。
「如調練已」,這是第三科,調練完了,調練成功了以后,「隨欲轉變」,隨你的意思。你愿意做一個鍋,做一個盆,做一個碗,做一個茶杯,都可以,「遍處位亦爾」,這個遍處位也是。就是八勝處修好了以后,就修十遍處,十遍處也是這樣子。這是「喻合」說完了。
壬二、三三摩地(分二科) 癸一、牒
復次三三摩地者:
「復次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謂于遠離有情命者及養(yǎng)育者數取趣等,心住一緣」。這個三三摩地,前面解釋八解脫,「攝諸經宗要等」,分兩大科,第一科是「結前生后」,第二科是「攝釋一切」!笖z釋一切」又分兩科,第一科是「攝宗要」,「攝宗要」這科分十五科,里面第一科就是「八解脫」。這一科講完了!赴私饷摗估锩姘ò藙偬、十遍處,F(xiàn)在是第三科「三三摩地」,三三摩地分兩科,第一科是「牒」,牒是什么意思,就是標出來,把這個題目所要宣說的這個法門的題目標出來,是這樣的意思。
「復次三三摩地者」,前面把八解脫這些法門說完了,但是還有其他的,什么呢?還有三三摩地,這個也是很重要的法門。
這是「牒」。第二科是解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別辨相」,辨三三昧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先說「空三摩地」,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癸二、釋(分三科) 子一、別辨相(分三科)
丑一、空三摩地(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空三摩地?
云何叫做空三摩地呢?空三摩地,怎么講呢?這是「征」。底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標」。
寅二、釋(分二科) 卯一、略標
謂于遠離有情命者,及養(yǎng)育者,數取趣等,心住一緣。
這就叫做空三摩地,先把這空三摩地的大義標了來,列出來,是什么呢?「謂于遠離有情命者」,這空三摩地,實在來說,就是得到未到地定,或者得到四禪八定,你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里面修空三摩地,這是這樣的意思。修這空三摩地怎么修法呢?就是「遠離有情命者」,「遠離」這個字就是棄舍的意思,怎么叫做棄舍呢?就是我們凡夫的時候,心里面有我執(zhí),執(zhí)著有我。
這個「有情」這句話?就是「情」就是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是有情識的眾生;或者「情」是愛著的意思,就是在色受想行識里面,有一個我,執(zhí)著有一個我,這個我是很可愛的,我愛著這個我,愛著自我,那么這就叫做「有情」。舊的翻譯,就翻個『眾生』,眾生就是我的意思。現(xiàn)在「遠離有情」,就觀察在禪定里面觀察色受想行識里面我不可得,是這個意思。色受想行識不是我,離開了色受想行識之外,也是沒有我的。這個我是自己虛妄分別名叫做我,有個我,實在是沒有我的,這樣子所以叫做無我,就是修無我觀的意思。
「命者」,這個命者是什么呢?就是現(xiàn)在這個我,現(xiàn)在得現(xiàn)在一個果報,這個果報,這個「命」就是色和心,生理的組織和受想行識的精神的作用,組合起來,這個壽命正在存在的時候,這個生命體正在存在的時候叫做「命者」。這個命者就是這個我,現(xiàn)在得到人的生命,這還是指我說的。
「及養(yǎng)育者」,養(yǎng)育是什么呢?他在栽培未來生命的業(yè)力,栽培就是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將來生命的業(yè)力,叫做「養(yǎng)育者」。用這句話來看一切眾生都是這樣子,信仰佛教的也好,不信佛教的也好,在這個大社會里面活動。我們看這個人都在那里栽培,在培養(yǎng)他將來生命的業(yè)力,果然的確是這樣子,每人都是這樣子,不過佛教徒好一點。佛教徒能夠做好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佛教徒好一點,但是凡夫也不能出離這個范圍,那么叫做養(yǎng)育者。每一個人都在那里活動,栽培他將來的生命,這叫做「養(yǎng)育者」。這個養(yǎng)育者是誰呢?這個「者」是誰呢?就是我,那個我在那里活動,是這個意思。
「數取趣等」,養(yǎng)育者是在因上說,數取趣是在果上說。就是數數的,一次又一次的去得果報,他不厭煩。得一個人的果報,受了很多苦,但是還不知足,還繼續(xù)地得果報,或得到三惡道的果報,或者得到天的果報,不知厭足,這就叫做「數取趣」。就是這個我在那里做這件事,這個我在那里,生出來種種的貪瞋癡,這叫做有情。
這個「命者」呢?我是現(xiàn)在的果報,現(xiàn)在的果報主、果報體、果報者;這個「養(yǎng)育者」,他在那里造生死業(yè);「數取趣者」是將來去得果報,一次一次去得果報,都是在我,都是指我說的。
「遠離有情,遠離命者,遠離養(yǎng)育者,遠離數取趣者」,這是觀察我不可得,雖然這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乃至意識在活動,但是我不可得,觀察我不可得,觀察色受想行識里面剎那剎那的生滅變化,但是常恒住不變的我不可得。這個『無我觀』照理說不是很難修,色也不是我,受想行識也不是我,另外也沒有我,色受想行識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那么另外又沒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的我,所以我不可得。就是觀察,這樣子思惟,這樣思惟的時候,「心住一緣」。
這個「心住一緣」可以分兩個解釋。初開始修,假設我們是在欲界定里面這樣子思惟,當然我們就是現(xiàn)在種種虛妄分別、種種煩惱的分別心,F(xiàn)在轉變所緣境,思惟我不可得,思惟完了以后,也沒有什么不同,還是原來樣,這時候呢?就是觀,觀我不可得,然后修止的時候,這個止,止在什么地方呢?當然也可以止在這個我不可得的這個地方,但是我們可能,因為奢摩他修得不太好呀!好像不可得這個地方也抓不著什么,很難止,只好止在腹部的起落也可以,或者止在息上也可以,這樣子去修止。當然這不是三昧,若是得到未到地定,若是得到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那可是不同了。那他若是觀察我不可得,那屬于修慧了,那雖然沒有見到第一義諦,但是接近了,他就可以止在不可得這個地方,那叫做「心住一緣」。心就住在那個我不可得、離一切相的境界那里,可以心住一緣,那就是三摩地了。
若是已經成功了,就是圣人的境界,這個「心住一緣」就是我空真如了,就是真如的境界。所以什么叫「空三摩地」呢?這是觀察我不可得,安住在真如那里,是名空三摩地,這樣的意思。
這「三三摩地」解釋得非常好,我們可以用,我們也可以這樣用,底下又說到,就廣說了,有觀察空有彼果空,也有內空,又有外空。我想就講到這里。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5)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