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15)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15)

  丑三、第三靜慮攝(分二科)  寅一、標差別

  又于第三喻有差別。

  這是第三科「第三靜慮攝」。這個第九大科「圣五支三摩地」,這一科里邊「隨別釋」里邊分五科,第一科是「初靜慮攝」,第二科「第二靜慮攝」,現在是第三科「第三靜慮攝」。這攝不只是第三靜慮,屬于第三靜慮也包括在內的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差別」。

  「又于第三喻有差別」,前邊初靜慮、第二靜慮都有譬喻,現在是第三靜慮也有一個譬喻,而這個譬喻和前面的譬喻是有差別的,這是「標差別」。第二科「舉譬喻」,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喻離喜樂」。

  寅二、舉譬喻(分二科)  卯一、喻離喜樂

  如嗢缽羅等離喜之樂,彼相應法及所依身,當知亦爾。

  「如嗢缽羅等離喜之樂」,這個就是青蓮花的意思!鸽x喜之樂」,這譬喻第三禪的樂,第三禪的樂和初禪、二禪的樂不一樣,初禪、二禪也都有樂,但是他們是與喜在一起的,有喜之樂;第三禪是把喜破去了,就是沒有喜了,這樣的樂,那么就用這個青蓮花來做譬喻。

  「彼相應法及所依身,當知亦爾」,彼那個樂所相應的法,所相應的法。這個樂,這個第三禪的樂,他里邊還有舍,還有正念,還有正知,還有心一境性,所以「彼相應法」;「及所依身」,及這幾種法所依止的色受想行識。「當知亦爾」,我們應該知道,也都可以名之為青蓮花,也可以這么說,也是用這個譬喻來做譬喻。這是第一科「喻離喜之樂」,下面是第二科「喻彼定相」。

  卯二、喻彼定相

  水喻離喜無尋伺定,喜發(fā)踴躍由無彼故,喻華胎藏沒在水中。

  「水喻離喜無尋伺定」,這個青蓮花是在水里邊生長的,所以水也在譬喻之內的!杆蛊┯魇裁茨兀科┯髂莻修行人離喜又沒有尋伺的「定」,就是第三禪的心一境性,以水來譬喻定。但是不是初禪、二禪的定,初禪、二禪都是有喜之定,初禪是有尋伺,二禪是無尋伺而有喜,F在這個第三禪定,也沒有尋伺,也沒有喜,就是更深刻的定了。

  「喜發(fā)踴躍由無彼故,喻華胎藏沒在水中」,這個水是譬喻定,這前初禪和二禪里邊的喜,那個喜的相貌是踴躍的相貌,真是所謂大喜了!港x躍」就是內心里面非常的興奮,這身體都受到影響踴躍起來。現在「由無彼故」,由于這個三禪,第三靜慮里面沒有那個喜的關系,所以「喻華胎藏沒在水中」,就是這個花,那花的胎藏就是那個苞,那個苞是沒在水中,就是沈沒在水里面,就是沒有浮在水面。所以這「沒在水中」,這表示這個離喜之樂是在水中,沒在水中,不像有喜的那么踴躍,這樣表示。這是第二「喻彼定相」。

  丑四、第四靜慮攝(分三科)  寅一、標差別

  又于第四喻有差別。

  前邊是第三靜慮就說這么多。這底下說到「第四靜慮」,分三科,第一科也是「標差別」!赣钟诘谒挠鳌,也是有差別,也是不同于前三個。怎么樣的不同呢?這是第二科「別辨相」,是一樣一樣的辨別這第四靜慮的相貌。那么分二科,第一科標出他清凈的相貌。

  寅二、別辨相(分二科)  卯一、清凈

  清凈心者:謂與舍念清凈相應,超過下地諸災患故。

  「清凈心者」,那個經上講的第四禪是清凈心,他的心特別清凈。怎么叫做「清凈心」呢?「謂與舍念清凈相應,超過下地諸災患故」,他這個心與舍清凈相應,與念清凈相應,是這樣的。這個舍清凈、念清凈相應,這底下再解釋。怎么叫「舍」清凈和「念」清凈呢?「超過下地諸災患故」,就是這個初禪、二禪、三禪的那么多的災患,他都超越了,就是解脫了,他沒有那些災患了,所以叫做「舍清凈」,也叫做「念清凈」,那就叫做「清凈心」。這個「下地諸災患」是什么呢?什么災患呢?這底下《披尋記》上有解釋。

  《披尋記》四二九頁:

  超過下地諸災患故者:第四靜慮以下諸地,于壞劫時三災能壞:謂火災、水災、風災。第四靜慮無災能壞,由彼諸天身與宮殿俱生俱沒故,更無能壞因緣法故,如〈意地〉說。(陵本二卷五頁)當知此由修彼靜慮,舍念清凈相應,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

  「超過下地諸災患故者:第四靜慮以下諸地,于壞劫」的「時」候,「三災能壞」。那三災能壞呢?「謂火災、水災、風災」,這火燒初禪,水災能壞二禪,風災能壞三禪。這「第四靜慮無災能壞」,因為什么呢?「由彼諸天身與宮殿俱生俱沒故」,這是說出一個原因,說出來一個相貌。由于那個第四禪的諸天他的身體,和那宮殿同時生起同時結束了,當然都是化生,化生無而忽有的時候,有了身體,同時也有了宮殿,等到壽命盡了的時候,身體沒有了,宮殿也沒有了!父鼰o能壞因緣法故」,沒有什么東西,沒有了,那么什么東西能壞他呢?所以也沒有。

  這可見初禪、二禪、三禪不是這樣,初禪、二禪、三禪他們的宮殿是原來就有的,而后忽然間有了身體,不是俱生俱沒的。那個修行人死掉了的時候,宮殿還在,但是那個宮殿也不是常住的,有這個火災,有水災有風災來破壞它。第四禪沒有宮殿,所以也沒有,「更無能壞因緣法故」,是「如〈意地〉說」,這個事情在〈意地〉也說過了,說過這件事。

  「當知此由修彼靜慮,舍念清凈相應,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這個當知此修行人,由修彼第四靜慮成功了的時候,他具足了舍清凈和念清凈,有這樣的功德相應,超過了尋伺喜樂,超過了初禪的尋伺,也超過了初禪、二禪、三禪的喜樂,這個這三地的「一切動」。喜樂也是動,尋伺也是動,這個另外還有一樣,就是出入息,第四禪的修行人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了,沒有這件事。這樣加起來,看是幾樣?尋、伺、喜、樂,還有一個出入息,還有一個三災,一共是八個,這個「超過下地諸災患故」,就是超過這八種災,超過這八樣事,所以他那個心是清凈的,這是說那心清凈的相貌。這是第一科,第二科「鮮白」。

  卯二、鮮白

  鮮白者:謂性是善,自地煩惱無愛味故。

  這是清凈心者和鮮白,這都是經上的話。底下這是本論作者的解釋,這真是平常人怎么能解,沒辨法解釋的,會這么解釋。「鮮白者:謂性是善」,「性」是什么?性是心也。他這心性是非常的良善,沒有這些貪瞋癡,欲界的貪瞋癡,并且這個人是佛教徒,是圣人,所以他那個心是善,那就是「自地煩惱無愛味故」。

  前面清凈心是超過下地諸災患,這個鮮白「自地煩惱無愛味故」,在他本身這個第四禪里面,他也沒有煩惱,沒有愛著這第四禪的煩惱。凡夫得到四禪的時候,得初禪的時候,愛這初禪的境界,二禪、三禪、四禪也是,愛著自己所成就的這個禪的境界,F在這個修行人是佛教徒,成就了第四禪功德的時候,沒有愛味不執(zhí)著,他不愛這個禪。雖然這個禪的境界很高,很殊勝,但是他心里面也不執(zhí)著,也觀察它,還是四念處,觀察它是無常的,是因緣生法的,是沒有真實性的,是畢竟空的,心里面不執(zhí)著!缸缘責⿶罒o愛味故」,所以叫做「鮮白」,「鮮白」實在還是清凈心,就是心清凈。但是又說清凈心,又說鮮白,就分成二段這樣解釋。

  寅三、舉譬喻(分二科)  卯一、喻彼人(分二科)

  辰一、舉喻 (分二科) 巳一、征

  何故復以長者為喻?

  這個第四靜慮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差別」,第二科是「別辨相」,這個相當然是和前三禪,初禪、二禪、三禪是不一樣,現在第三科「舉」一個「譬喻」。舉一個譬喻分二科,第一科是「喻彼人」。分二科,第一科是「舉喻」!概e喻」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何故復以長者為喻?」什么原因經上又用「長者」來譬喻這第四禪呢?這是問。底下第二科是解「釋」,就是回答。

  巳二、釋

  謂彼所作皆審悉故,不放逸故,思惟籌量觀察勝故,于增減門無不知故。

  「謂彼所作皆審悉故」,這個「長者」,用「長者」做譬喻是有理由的。因為什么呢?因為這個長者年高德重的人,經驗特別豐富了,智慧特別廣大的,所以這種人他要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他非常的「審悉」,就是把這件事,把它安排的清清楚楚的,一點也不馬虎。這個「審」就是不馬虎不虛浮,很認真的把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對于于所做的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皆審悉故」。

  「不放逸故」,而這個長者這個人,因為經驗特別多,知道若做錯事就有后患,所以不放逸不做錯的事情,這是第二個功德。第三個「思惟籌量觀察勝故」,就是他的智慧特別高,他能籌量這個事情各式各樣的條件,各式各樣的情況去籌量!富I量」就是思量,就是思惟。然后他在這里觀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不放逸,這句話就表示智慧特別的殊勝。

  「于增減門無不知故」,對于這個事情是增多了,是減少了,其中有功德或有過失,他都知道。這個「增減門」,這個是贊嘆這個長者對增減他都知道,但是這個在《披尋記》上說。

  《披尋記》四二九頁:

  于增減門無不知故者:增,謂增長積集;減,謂衰退損減!督馍蠲堋氛f:「善知心增,善知心減。」(《解深密經》三卷十九頁)如是增減,其義應知。

  「于增減門無不知故者:增,謂增長積集;減,謂衰退損減。《解深密》說」,就是《解深密經》,《解深密經》說:「善知心增,善知心減」,用《解深密經》上那一段文來解釋這個增減門,「《解深密經》三卷十九頁」,那上面解釋這句話。「如是增減,其義應知」,這個增減還在《瑜伽師地論》七十七卷上有解釋。解釋上怎么解釋呢?這是于增減門,但是《解深密經》上說是于心增減門,心有增心有減,那么《瑜伽師地論》上解釋這個增減,怎么叫做增?怎么叫做減?這個《披尋記》上說出了幾句!冈,謂增長積集」,這個「增長」是指現行說,「積集」是指種子說。這個怎么叫做「增長積集」呢?就是我們沒有修行的人,我們有二種系縛的境界,一個相縛,一個粗重縛,這也是在《解深密經》上說的。

  這個怎么叫做「相縛」呢?就是在一切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一切法有為法相上。我們心一動,我們心與一切相接觸的時候,這煩惱就來了,就能系縛我們的心不得自在。貪來了我們心也不自在,瞋來了也不自在,愚癡來了也不自在,各式各樣的煩惱一動起來的時候,就是系縛我們,就把我們綁住了。

  這個「粗重縛」是什么?就是種子,煩惱的種子叫做粗重。說是我表面上說沒有系縛,但是內心里面還有種子綁住你,你還不是圣人,還有系縛,F在我們若發(fā)心學習佛法了,要對治這種系縛,修學四念處,要除滅這種系縛,除滅這個相縛,除滅這個粗重縛。你這個能對治道,能對治這二種縛的圣道,這個四念處的圣道,你常常修常常修,你這能對治道就增長了,這無漏的戒定慧逐漸的栽培,他就逐漸的增長,你常修學圣道,這圣道他就增長。圣道增長,這現行增長,種子也增長,那么種子增長這個事情,而這個圣道他不是離開了心另外有圣道,他是與心相應的,心與圣道相應,圣道在增長在積集,心也增長也積集,是這么意思。

  這個「減,謂衰退損減」,這個「衰退損減」,就是這個相縛、粗重縛,在你用功修行的時候,這個相縛和粗重就在減少,他的這個現行在衰退,種子就在損滅,是這樣子。而這種相縛、粗重縛,它的活動也是與心相應的,也是與心相應的。而這相縛、粗重縛在衰退在損減,那個心也就在衰退在損減,那就是這樣子說就可以了。就是與圣道相應的是清凈心,與相縛、粗重縛相應的是染污心;清凈的圣道在增長,心也增長,那么染污的相縛、粗重縛在衰退在損減,那么染污心也就在衰退在損減。

  這叫做「善知心增,善知心減」,這是后面,《披尋記》后面《瑜伽師地論》的解釋,解釋這個增減,解釋《解深密經》的「善知心增,善知心減」,解釋的。所以是「于增減門無不知故」,在這里說,當然是在長者,這個長者他知道功德的增長,過失的減少,他都知道,他會知道,知道我的功德增長了,我的過失減少了。這就表示修行人他常常的修行,他就知道我的功德增長了,過失減少了,這就是「于增減門無不知故」。這是這個「舉譬喻」,這是辰一「舉喻」,底下第二「合法」。

  辰二、合法

  證得清凈第四靜慮者亦復如是,凡有所為審諦圓滿無諸放逸,于一切義無不了知,其性捷利。

  「證得清凈第四靜慮者亦復如是」,成就了三禪的人,他又不知足,繼續(xù)努力的修行第四禪,第四禪沒有白辛苦,「證得清凈第四靜慮」了,就是證悟了,也就是成就了!敢鄰腿缡恰,這個修行人也是這樣子,那長者有這四種功德,那個證得清凈第四靜慮的人,「亦復如是」,也有這四種功德。

  「凡有所為審諦圓滿」,他做什么事情也不馬虎,「審」思,這個「諦」就是真實圓滿,不是說有的地方不審思,那就是不圓滿了。「無諸放逸」,也是這個證得第四靜慮這個人沒有放逸!赣谝磺辛x無不了知」,就是譬喻那個「思惟籌量觀察勝故」!钙湫越堇梗褪恰赣谠鰷p門無不知故」,就是也有這種功德。

  《披尋記》四二九頁:

  凡有所為審諦圓滿等者:此中四義,如其次第配前四喻應知。

  這樣意思。

  卯二、喻清凈鮮白(分二科)  辰一、舉喻(分二科)

  巳一、八經九經喻

  八經九經以為喻者,由堅致故,顯蚊虻等不能侵損。

  這是第二科「喻清凈鮮白」。這個第三科是「舉譬喻」,分二科,第一科是「喻彼人」,第二科「喻清凈鮮白」,前面一個清凈心,一個鮮白,這兩個作譬喻。分二科,第一科是「舉喻」!概e喻」分二科,第一科「八經九經喻」。

  經上有「八經九經」的譬「喻」,那是什么意思呢?這是「八經九經喻」,這底下解釋這個八經九經的譬喻。說「由堅致故,顯蚊虻等不能侵損」,這個八經九經是一種譬喻,就是指這個特別微細的毛布,由那個紗,一條紗織成的布,現在是用八條,八縷、八條紗,把它織成的一個經一條線!赴私洝咕褪怯冒藯l縷,就是八條紗,紡紗工廠里織布,用紗織成布。我們說是棉花的話,用棉花紡成紗,很細的一條一條的,用這紗來織成布。現在這說用八條紗織成一條經,用這樣的經去織成這個微細很好的毛布,微細的毛布,或者用九條縷織成一條經一條線。

  這種譬喻什么呢?「由堅致故」,你這樣子織成顝這個細毛布,那么好的那么殊勝的毛布,它就特別的堅固而細致,當然也是厚了!革@蚊虻等不能侵」,這表示你若用這種布做衣服穿上去,這蚊虻它不能夠來咬你,因為它太厚了,因為密致細致不能咬,這是這個譬喻。這八經九經譬喻的意思,是這樣意思,保護你的安全。

  巳二、首足皆覆喻

  首足皆覆者,若有二失容可侵損,謂衣薄故,有露處故;今此顯示二失俱無。

  「首足皆覆者」,這第二個譬喻!甘鬃憬愿病沟钠┯魇鞘裁茨?「若有二失容可侵損」,若有兩個過失,那這蚊虻等可能就會來侵害你,來傷害你。那兩種過失呢?「謂衣薄故,有露處故」,若是那織成的布特別的薄,蚊蟲也容易咬你,還是可以咬你;或者這個衣服有露處,有破壞的地方,你的身體露出來了,那當然蚊蟲還是可以咬你,有露處,有這兩種過失就不對了。這樣子衣服也不薄,也沒有露處,說「首足皆覆」。

  「今此顯示二失俱無」,說「首足皆覆」這句話,就表示這兩種過失都沒有,衣服是厚的,也沒有露出去。這是兩個譬喻,一個是「八經九經喻」,一個是「首足皆覆喻」,這是舉譬喻。底下第二科「合法」。

  辰二、合法

  此定亦爾,其心清凈鮮白,周遍一切散動所不能侵,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惡言,及內身中種種苦受。

  「此定亦爾」,現在這個第四靜慮也是這樣子!钙湫那鍍趱r白,周遍一切散動所不能侵,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惡言,及內身中種種苦受」,都能夠防止!钙湫那鍍趱r白」,就是譬喻那個衣服,衣服是堅致的,也就是不薄,衣服厚,這樣子「一切散動所不能侵」,這個「散動」就是浮動,這些喜怒哀樂,這些事情都不能侵犯他。若是「周遍」的話,就是沒有露處,那就是譬喻這周遍的意思,周遍也就是你的心清凈,沒有一時不清凈的。

  所以「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惡言」,「呵叱」就是憤怒了,憤怒的人說話的時候,就不說好聽話了,就是惡人。「及內身中種種苦受」,心里面也都能夠忍受,都能防止,它不能侵犯你。在他心里面,他都能夠抵抗,而不會受到這些侵犯的!竷壬碇蟹N種苦受」,這個話是說在人間,你得第四靜慮的時候,你這身體有的時候也可能有病,連阿羅漢,有神通的阿羅漢有時候有病。所以你得四禪的時候,雖然那么高的境界,但是你這身體還是人間的身體,所以也有苦受的事情,也會有他所呵叱惡言的事情。但是在這第四禪的人,他都心里面不介意,他心里不動,所以這就用這個譬喻。

  「八經九經」,是彼堅致故;這個「首足皆覆」這個意思,就是示你這個禪定非常堅固,非常清凈鮮白,這個道力非常堅固,所以一切外來的這些外塵的一切不如意事,你心里面都不介意,都能不動,不能侵犯他的定,你不能動搖他的定力

  丑五、觀察緣起攝(分三科)  寅一、標差別

  又于第五喻有差別。

  一共是分五科,就是這個「圣五支三摩地」,一共是分五科!傅谒撵o慮」是第四科,解釋完了,F在第五科「觀察緣起攝」,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差別」。

  「又于第五」的譬「喻」,前面一個禪一個譬喻,現在第五,只有四禪,但是又說出個第五來,下面有解釋,也是不一樣的。喻就是「標差別」,這第二科「指前喻」。

  寅二、指前喻

  于所觀相殷勤懇到等,當知已如前釋。

  那經上面說到第五喻的時候,有一句話叫做「于所觀相殷勤懇到等」,有這個話。這個話「當知已如前釋」,前面已經解釋了,前面已經解釋過。這個前面解釋過,有兩個地方解釋這件事,在第十一卷的二十二頁,我們現在是第十二卷,那個第十一卷第二十二頁,有說到這件事;由前面說到四種修禪,也提到這件事,為得知見天眼通那一段,也說到這件事!赣谒^相殷勤懇到等」,前面解釋了,可是解釋了解釋,這地方還是要說一說。第一科「標差別」,第二科「指前喻」,現在第三科「明總義」,就是解釋了,解釋這句話「于所觀相殷勤懇到等」,解釋這句話。

  寅三、明總義

  謂審觀察三世諸行,于能觀察又復觀察,是此中總義。

  前面不是有初禪有二禪有三禪有四禪嗎?就是沒有說到怎么觀察,這句話還沒說,這里總說!钢^審觀察」,就是說你得初禪也好,乃至到你得四禪也好,其中都有佛教徒不共于世間禪的一種圣德,就是「審觀察」,就是特別認真的修這樣的觀。觀什么呢?「三世諸行」,過去世的,現在世的,未來世的,三世的有為法。也就是十二緣起,過去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些事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就是這些事情,「三世諸行」。

  「于能觀察又復觀察」,這不但是觀所觀察的境界,觀察所觀察,還能夠觀察那個能觀察的智慧,還要再觀察。觀察他也是因緣有的,也是無常、無我的,也是畢竟空的。這樣出世間的般若是「此中總義」,是前四種禪都有這樣觀察的智慧的,這個《披尋記》的文不要講了,這是「此中總義」。

  子三、釋名等(分二科)  丑一、總征

  何等名為圣三摩地?云何建立五支差別?

  子三「釋名等」,「何等名為圣三摩地」,「釋名等」就是「圣五支三摩地」分兩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解「釋」。解釋里邊第一科「標經說」,第二科「隨別釋」,就是前面這五科,F在第三科「釋名等」,解釋這個名,第一科是「總征」。

  「何等名為圣三摩地」呢?就是這個名,叫做圣三摩地,三摩地還要加個圣字,這是什么意思?這是問。底下「別釋」分二科,第一科「名圣三摩地」,解釋名圣三摩地!冈坪谓⑽逯Р顒e」?這還是第一科問,這是二個問,何等名為圣三摩地?何等名為五支差別?怎么樣來建立這五支差別呢?這什么理由呢?這是這么兩個問。這底下「別釋」。

  丑二、別釋(分二科) 寅一、名圣三摩地

  謂四靜慮中所有圣賢心一境性,及于安立審諦觀察,如是名為圣三摩地。

  這底下先回答,先解釋「圣三摩地」這句話!钢^四靜慮中」,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里邊,這個「圣賢心一境性」,這是佛教徒的圣賢,他成就了圣賢了,他所成就的心一境性。這個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了,當然這情形各有不同,就是他的禪定善根強,他修四念處的時候,他先修止,修止就得到四禪了。但是還沒得圣道,沒得圣道還是凡夫,所以得到了四禪之后,繼續(xù)修四念處,這修的時候名之為「賢」,斷惑證真了名之為「圣」。賢的時候也是心一境性,到了圣位的時候還是心一境性,所以叫做「圣賢心一境性」。

  「及于安立審諦觀察,如是名為圣三摩地」,「及于安立」和「審諦觀察」,這個「安立」就是所觀察的,對于所安立的境界能「審諦觀察」,那么這就叫做「圣三摩地」。如果不能審諦觀察,那還不是圣三摩地,你只是三摩地就是了,因為沒有般若的觀察,不是圣三摩地。這底下解釋,看《披尋記》解釋一下。

  《披尋記》四三○頁:

  及于安立審諦觀察者:此中安立,所謂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唯于諸行假安立故!绰勊傻亍嫡f: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二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謂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陵本十三卷二十二頁)今觀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唯是所取及能取法,名為安立審諦觀察。

  「及于安立審諦觀察者:此中安立,所謂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唯于諸行假安立故」,這個有情世間器世間,是在一切有為法上假立的,說這是有情世間,這是器世間,這是在一切有為法上安立的,這樣講叫做「安立」。另外,或者是怎么樣解釋這安立?一切法都是心安立的,你的心安立的,你有煩惱有惑有業(yè),由我們的惑迷惑煩惱,由我們的業(yè)力安立三界的依正二報,業(yè)力安立的。那個本身上是也沒有依報,也沒有正報,為什么有了?你自己安立的,是這么回事,這是這樣說。

  「〈聞所成地〉說」,這是下邊,我們現在還沒讀到那里,沒學到那里!敢烙星槭篱g及器世間有二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這世間上一切有為法,都是戲論事,都不是真實的,有兩種能攝一切戲論事!钢^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就是這兩種可以包括了一切。這個「能取法」是什么?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是能取著、能分別、能思想的這些事情!讣氨怂馈梗杆馈咕褪橇;及「所取之法」,「所取之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其實就是十八界,「陵本十三卷二十二頁」這么說的。「今觀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唯是所取及能取法,名為安立審諦觀察」,就是這樣意思。

  「及于安立審諦觀察」,就是世間上一切法,都是心在分別,那就叫做「安立」;你能審諦觀察是無常、無我的,那叫「審諦觀察」。這就叫做「圣三摩地」,那么這是「何等名為圣三摩地」?這個名解釋完了。

  寅二、建立五支別(分二科)  卯一、釋

  依于四種現法樂住,建立四支;依審觀察緣起法故,又為斷除余結縛故,建立第五。當知此中二因緣故,建立五支。

  這個「圣三摩地」的名字解釋完了,底下「云何建立五支」還沒說,現在這里說。分兩科,第一科「釋」,第一科是解釋,第二科是「結」。

  「依于四種現法樂住,建立四支」,前面解釋過,很明顯是這樣意思,就是依于四種現法樂住,一個初禪,一個二禪,一個三禪,一個四禪,「四種現法樂住,建立四支」。這是圣五支三摩地,這是圣四支三摩地,就是從這里建立的,就是你成就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你在這上修四念處,是名為「圣三摩地」,這樣意思。

  「依審觀察緣起故」,你在這四種現法樂住里邊,你還要再進一步的「審觀察緣起」法故,你觀察這依報的世間也好,正報的世間也好,都要觀察它,觀察都是我們自己心的分別,都是無常、無我的審觀察故,那么這時候就有了第五支了。「又為斷除余結縛故」,這是第二個理由,「又為斷除余結縛故」,就是我們若是用功修行,得到了色界四禪的時候,欲界的煩惱是不起了,就假使不是佛教徒,欲界的煩惱也降伏了,可是色界四禪當地各式各樣的愛見慢煩惱還是有,還是有還是問題,這就是大患。所以要修四念處繼續(xù)的觀察緣起,繼續(xù)的把它息滅了,把它除滅了,所以「又為斷除余結縛故」,你斷除了初禪的結縛,二禪、三禪、四禪你還沒有,為斷除剩余的結縛。

  這個「結縛」,我們前面講過什么叫做「結」,我不知道你們還記住,是不容易,那么多怎么記住,但是非要記住不可,我也是沒記住,我也去查了一下。這個「結」字怎么講呢?能和合苦故,名之為結。你若有煩惱的話,就是我們這貪瞋癡的煩惱,就能使令自己與苦和合,我們有貪心就會和苦惱和合。苦惱不是愿意,我不愿意同苦和合,但是因為你有貪瞋癡,它就會與苦和合。這個貪就是貪著所愛的境界,本來認為是歡喜的,其實歡喜那地方隱藏著苦,所以你一貪就與苦和合了。這世界上的事情真是遺憾,表面上也是值得做的,其實你一做就苦惱了,你白辛苦了。所以這自己的煩惱,這是唯有佛菩薩的智慧,給你明明白白的說明白了,是與苦和合的,這叫做「結」。

  這個「縛」就是系縛的意思,系縛是什么意思呢?這唯有有道心的人才能感覺到縛,就是我想要修學圣道不可以,把你綁住,不準你出家,不準你修四念處,偏有事情障礙著你,是名為「縛」,解釋縛,縛是這樣意思。所以是「又為斷除余結縛故,建立第五」,怎么能斷呢?修緣起觀,緣起觀就是無常、無我,修這個觀法。

  卯二、結

  當知此中二因緣故,建立五支。

  這是「結」,結束這一段文。所以我們知道這個第五,是怎么出來一個第五呢?只有四禪,怎么出來個第五?這個《清凈道論》它是有五禪,而不是四禪,《清凈道論》上,其實還是四禪。這由「二因緣」,有兩個因緣,一個是「依審觀察緣起法故」,這是第一個因緣,第二個因緣「又為斷除余結縛故」,這兩個因緣建立這第五支。加起來呢,前面依現法樂住建立四支,依審觀察緣起法故,又為斷除余結縛故,建立第五支。所以「當知此中二因緣故,建立五支」,兩個因緣建立第五支。這實在是一個,合起來是一個,加上四種現法樂住,就是這兩個因建立這五支,這叫做「圣五支三摩地」,這一科解釋完了。

  壬十、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分二科)  癸一、征

  復次云何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

  一共是十五科,現在是第十科叫「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前面這么多的解釋,若說我們敏感也可以,我們有兩個敏感,一個是看出來非要靜坐不可,這是一個敏感;第二個敏感,就是非要修緣起觀不可,緣起觀就是四念處,非要修四念處不可。你不靜坐,什么也沒有成就。說是我們念經,念念經,念念咒,就是這樣散散漫漫做功德,這功德隨時會退的,靠不住的。你若修了靜坐,成就的時候就不容易退了。因為什么不容易退呢?有兩個原因不容易退:一個是你心里面有定力,世間上的事情不容易動搖你,不容易退;第二個這個禪里面有樂,也把你系住了,得到禪樂的人,對于世間的欲看不上眼,所以也不容易退。有了禪就不容易退,但是還是個凡夫,所以要修緣起觀才是圣人,才能成為圣人,看這么多解釋里面,我們看出這兩樣事情來,F在這底下是第十科「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有這樣的名字。這里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復次云何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這都是經上的名字,經上說的。經上說的,而現在彌勒菩薩慈悲,給我們解釋解釋,解釋這件事。怎么叫做「有因」,又怎么叫做「有具圣正三摩地」呢?這是問。

  癸二、釋(分三科)  子一、略釋名(分三科)  丑一、名圣

  當知善故,及無漏故,說名為圣。

  這底下就解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略釋名」,第二科「廣說義」。這「略釋名」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名圣」,解釋「名圣」,什么叫做「圣」。

  「當知善故,及無漏故,說名為圣」,這個彌勒菩薩慈悲,一遍一遍的解釋,不怕重復,前面說過了,現在又告訴我們!干乒省姑,「無漏故」名為圣,沒有煩惱的染污叫做「善」,沒有執(zhí)著心叫做「無漏」。所以圣人是沒有一切惡,遠離一切惡法,而有清凈的善,但是還有一個條件,就是不執(zhí)著,「無漏故,說名為圣」。

  我查那個字典,世間人怎么樣子叫做「圣」呢?世間上也說了很多解釋,無事不知名之為圣,這里是贊嘆智慧高,智慧很高。另外也提到說是修養(yǎng)好,那也可以名之為圣。但是就沒有提到這無漏故名為圣,缺少這個條件,沒有提到這里。為什么沒有提到這里?就是他的智慧不夠,不知道圣人還有個無漏。只有佛菩薩知道看出來,什么叫做凡夫,什么叫做圣人,能看到這點,「說名為圣」。

  丑二、名有因

  有五道支名此定因,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

  這是第二科「名有因」,這個「名圣」這句話解釋完了。「名有因」,怎么叫做「有因」呢?這底下解釋。

  「有五道支名此定因」,「有五道支」,這個「道支」就是八正道。八正道這個道,就是能通往到涅槃那里去,這條道路能到涅槃那里去,所以叫做「道」。但是八正道是八個,現在說其中的五個,「名此定因」,那五個道支是定的因,是修定的一個因。那五個道支是什么呢?「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這五個,這五個是定的因,你想要修定,這五個條件要具足。

  丑三、名有俱

  具有三種,所謂正見、正精進、正念。

  「具有三種」,這第三科「名有具」,前面是有因,是說明了是這五條。這個「有具」是什么意思呢?「具有三種,所謂正見、正精進、正念」這三種,這三種是「具」,這么解釋,這解釋了。這是這三科加起來是「略釋名」,簡略的簡單的解釋名,底下第二科「廣說義」。

  子二、廣說義(分二科)  丑一、說因具義(分二科)

  寅一、略標(分二科)    卯一、明總說

  此中薄伽梵總說前七道支,與圣正三摩地為因為具。

  這底下廣說這里邊的道理,第一科是「說因具義」,說因義,說具義。分兩科,第一科是「略標」!嘎詷恕估锓謨煽疲谝豢剖恰该骺傉f」,第二科「顯差別」,先說「總說」。

  「此中薄伽梵」,在這個經里面對于「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這段文里邊,佛是總說「前七道支」,總起來,總要的說八正道是前七個道支。八正道最后一個是正定,「前七道支」與「圣正三摩地為因為具」,是圣正三摩地,最后那個正定就是圣正三摩地。前七道支是正定的因,是「因」是「具」,是這樣意思,那么最后那個正定是果了,這樣意思。這一句話是總說的,總說「前七道支,與圣正三摩地為因為具」。這底下第二科「顯差別」。

  卯二、顯差別

  隨其所應差別當知,謂由前導次第義故,立五為因;于三摩地資助義故,立三為具。

  「隨其所應差別當知」,隨其所應其中的七個道支,隨其所應有的是因,有的是具,有這樣的差別,你應該知道!钢^由前導次第義故,立五為因」,這個「因」這個字怎么講?是這樣意思,「謂由前導次第義故」,這件事情的一開始叫作「前導」,它先在前面引導向前進,它在前面引導,這件事就開始進行了,開始做這件事。做這件事的時候,一樣一樣有次第的,那么就是這五個: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這五個,這五個是定的一個因,定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這是這樣。

  「于三摩地資助義故,立三為具」,具這個字,「為具」這個「具」怎么講呢?「于三摩地資助義故」,對于你得三摩地得定的時候,能幫助你,對你有幫助的力量!噶⑷秊榫摺,其余那三個就是正見、正精進、正念這三個,它為你,有幫助你的力量,幫助你得定的,有這個力量,所以叫做「具」。這個「具」是資助義,資助義叫做具。為「前導次第義故」,名之為「因」,這個因這么講,具這么講,這樣意思。這上把《披尋記》文念一念。

  《披尋記》四三一頁:

  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者:謂諸圣者所得正定,名圣正三摩地。此三摩地要以前七道支為因為具,由是說言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當知此中前七道支,非說見諦諸圣之所修習,謂諸異生若于是處,彼諸道支安立可得,即于是處亦名道支。如是諸義,準下應知。

  「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者:謂諸圣者所得正定,名圣正三摩地」,不是凡夫,「圣正三摩地」」!复巳Φ匾郧捌叩乐橐驗榫摺,就是為因為緣資助義可以當作緣,為因為緣!赣墒钦f言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就是這么意思。這可見八正道又可以這樣解釋,就是八正道合起來,名之為「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是這個意思。

  「當知此中前七道支,非說見諦諸圣之所修習」,這又有一個意思,不是決定說「見諦諸圣」,這一切圣人都是見諦了,都是見到苦集滅道四諦了,這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我們凡夫不知道苦是苦,認為苦是樂!阜钦f見諦諸圣之所修習」,不是決定這么說!钢^諸異生」,那么「非諸見諦」,非見諦就是凡夫了,所以這地方說凡夫也可以這樣說,「謂諸異生」就指這些凡夫!溉粲谑翘,彼諸道支安立可得」,若是在這個地方,就是在你修行的境界上,也可以解釋諸道支,這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也可以這么「安立可得」的話,「即于是處亦名道支」,也可以這么解釋!溉缡侵T義,準下應知」,下邊有解釋。這樣說「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還是通于凡圣的,已經得圣道的人可以這么講,沒有得圣道的人,也是走這條路了,也就成為圣人了,是這么解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