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三(1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三(14)
子四、第四頌攝(分二科) 丑一、標
復(fù)次嗢柁南曰:所作、及所緣 亦瑜伽、止、觀 作意、與教授 德、菩提、圣教。
聞所成地主要是說的五明處,現(xiàn)在是說內(nèi)明處。內(nèi)明處分四大科,第一事施設(shè)建立相,已經(jīng)解釋完了。第二科想差別施設(shè)建立相,這一大科里面有四個頌,前三個頌都解釋完了,現(xiàn)在是第四個頌。第四個頌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就是剛才念的這個文。底下第二科是列,分十科,第一科是所作。
丑二、列(分十科) 寅一、所作
云何所作?謂八種所作。一、滅依止,二、轉(zhuǎn)依止,三、遍知所緣,四、喜樂所緣,五、得果,六、離欲,七、轉(zhuǎn)根,八、引發(fā)神通。
這是十科里面的第一科是所作。這個所作怎么講呢?就是修習(xí)瑜伽、修習(xí)止觀的時候的情況,這個「作」實在就是修,就是修習(xí)止觀在這色受想行上它里邊的情況。一共分八種。第一種是滅依止。這個依止是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識。我們無論是世間的善法,世間的惡法,乃至出世間的圣道,都要靠這五蘊身來創(chuàng)造的,所以依止就是指這生命體說的,F(xiàn)在說滅依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常常的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那么第一個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事情,就是身體上這個粗重沒有了。感覺到粗重,這個粗重,常常靜坐的人,這是一個事實,很容易明白什么叫做麤重;不靜坐就不行,就像人有病,病好了,就是這樣的意思,我們不靜坐的人,感覺這個身體是這樣的,這個身體沒有什么大病,這個身體也就算是四大調(diào)和,也不感覺有什么不對,也滿好。但是你若靜坐,奢摩他修的好的時候,這個身體好像有若無的樣子,就感覺到以前不靜坐的時候,對身體的感覺就名之為粗重。那個粗重,到這個時候,奢摩他修得好的時候,那個粗重的現(xiàn)象沒有了,叫做滅依止。不是說把這個身體滅壞了,破壞了,不是;就是身體上粗重的那種粗劣、笨重那種不輕快的那種感覺沒有了,就叫做滅依止。這個事情,就是我們?nèi)羰情L期的拜佛,你若誠懇的拜佛,久了也會有這種感覺。比如說你背《法華經(jīng)》,你把《法華經(jīng)》背下來,然后你天天背,也會感覺到輕快,這身體也是輕快的;你念阿彌陀佛,久了也是。這佛法微妙就是你心理清凈,心清凈,生理就受到影響,它也有變化,它也是有變化的。這是第一個是滅依止。
第二個是「轉(zhuǎn)依止」。這個轉(zhuǎn)就是現(xiàn)起。但是它現(xiàn)起是現(xiàn)起,它也是活動的。這個轉(zhuǎn)有活動的意思,有現(xiàn)起的意思,有活動的意思。這個粗重的現(xiàn)象沒有了,同時又有輕安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叫做轉(zhuǎn)。這個身體輕安的現(xiàn)象,逐漸的現(xiàn)起了,它也不是頓現(xiàn),是逐漸的、逐漸地就出現(xiàn)了。這個修學(xué)圣道,修學(xué)這個上人法,這和欲的生活不一樣。這個欲的生活使令你的煩惱越來越重,生理也有變化,都是苦惱境界。但是這個離欲的境界,佛說的這一切法門,你若是能夠去修行的時候,那完全和世間上的欲是不同了。所以這粗重除滅了,這個輕安的境界,輾轉(zhuǎn)地、逐漸地就現(xiàn)起,現(xiàn)出來了。這是所作,你修止觀的時候,會出現(xiàn)這個事情。當(dāng)然這里邊也還是有深淺。在欲界定的時候,不明顯,其實已經(jīng)開始了,但是不明顯;到未到地定就很明顯的出現(xiàn)了,這輕安樂逐漸地就出現(xiàn)了。等到初禪的時候,是更猛烈的輕安樂出現(xiàn)了。所以感覺這個身體是沒有了,又忽然間有了;有了,又沒有了;有的時候如云如影的樣子,不是那么粗重的身體,不是有五百磅那樣子重。
「三、遍知所緣,四、喜樂所緣,」或喜樂也可以。遍知所緣是什么意思?和喜樂所緣這兩個法是干什么?是什么呢?是成就這個滅依止、轉(zhuǎn)依止的一個力量,它的力量使令滅依止、轉(zhuǎn)依止出現(xiàn)的,可以這么講。而遍知所緣和喜樂所緣,這個遍知所緣就是關(guān)于苦集二諦,苦諦、集諦,這個喜樂所緣你靜坐修止觀的時候,這個所緣境。所緣境這個時候,有苦集二諦的境界,你要知道。喜樂所緣是關(guān)于滅道二諦的所緣,這個道那就是戒定慧。這個喜樂所緣,你對于止觀,因為初開始用功的人,當(dāng)然憑自己的信心,憑自己的信心加上大眾的威德力,這樣努力。等到有成就的時候,那就不只是信心了,那就有其他更強大的力量,推動自己向前進,就有喜樂了。就是修止修觀的時候有喜樂,歡喜去修止修觀了。那么遍知所緣,這都是在所緣境上的時候,觀察只是苦,或者是掉舉,或者是有貪瞋癡的煩惱出現(xiàn),此是集,遍知所緣。但是那個時候你的道力強了,你的正念一提起來,這苦集就不現(xiàn)了。所以這個地方,也等于是修止觀的一個現(xiàn)象,修止觀的情況。由于你有了成就的時候,所以是滅依止、轉(zhuǎn)依止,這樣說;蛘哒f由于滅依止、轉(zhuǎn)依止,把粗重的這種過失除滅了,得到輕安樂了,也就表示你這個止觀有力量了,有力量的關(guān)系,就遍知所緣苦集清凈,喜樂滅道也是清凈,也就是你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輾轉(zhuǎn)的殊勝,輾轉(zhuǎn)的有力量了,這么解釋也可以。
「五、得果」前邊這是說粗重和輕安樂出現(xiàn)了,這還是在凡夫的境界,F(xiàn)在是得圣道了,就是在禪定里面修四念處,修無常觀,修無我觀,當(dāng)然也修不凈觀。這樣子,一念相應(yīng)就斷除去見煩惱了,就得了初果;也得二果,那么再進一步就是離欲,就得三果了;得三果再進一步就是得四果,這叫做得果。這樣說得果,應(yīng)該是初果和二果!噶㈦x欲」就是三果和四果,這所作都是修止觀,所作成、所成就的,努力的修止觀有這樣的成就。
「七、轉(zhuǎn)根」。這轉(zhuǎn)根呢,因為每一個人因緣都不一樣,種種的因緣不一樣,有的人的因緣特別好,他栽培得好,他是個上根人,他根性非常的利,而沒有什么障礙,這是最理想的了。有的人的因緣差一點,是個中等的根性;有的人的因緣不是太好,但是也還不錯,就是軟品的下根人,就是對于佛法的栽培,不是那么理想,還多諸業(yè)障。根性,他的善根有這么多的差別,有上根的人,當(dāng)然很好,但是軟品的、中品的不那么理想,也不要緊,你繼續(xù)努力還可以轉(zhuǎn)變;可以由軟品轉(zhuǎn)成中品,由中品轉(zhuǎn)成上品。所以從佛法上看,雖然表面上說是有的人很好,有的人很笨,沒有關(guān)系,大家都有希望,都可以有成就。你不要說我笨,不要緊,你也一樣,和利根人一樣,都有成就。這是轉(zhuǎn)根,能轉(zhuǎn)。是這樣的意思;蛘……前面說是我看那個人,他已經(jīng)得到欲界定,得到了未到地定,得初禪了,得圣道了,我現(xiàn)在什么也沒有,那可怎么辦?不要緊,你努力也一樣有希望,所以叫做轉(zhuǎn)根,轉(zhuǎn)根是這樣的意思。
「八、引發(fā)神通」。引發(fā)神通這件事,當(dāng)然有的人沒有得圣道,他先得四禪。得四禪當(dāng)然就可以引發(fā)神通。有的人得了禪定的時候,同時就有神通,他不需要另外去修,他就得了神通,有這種人。也有的人得了禪,沒有神通,神通還是沒有;沒有神通,但是有靈感,靈感不是神通。不要說他說了一句話,他有一點什么神通,其實這不是那么回事情。就是他修了禪定,然后修神通,就引發(fā)出來神通了。他還不是佛教徒,都可以有這種境界。說是佛教徒,也是一樣。那么現(xiàn)在是說,或者說是,你是佛教徒,你這個奢摩他的善根強,一下子就得禪,很快的就得了禪,然后就有神通;蛘呤菦]有,得到未到地定,而后修四念處,得了圣道了。得了圣道以后,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也得了禪了,但是還沒有神通,是阿羅漢,但是沒有神通,但是還可以修。修了,就能引發(fā)神通,也就有了神通。不管是怎么樣,你是先得神通,后得神通,總而言之有這一件事,引發(fā)神通這件事。這引發(fā)神通,對行菩薩道的確是有作用,和沒有神通是不一樣的。
《披尋記》四七六頁:
謂八種所作等者:此中前四所作,謂修瑜伽者瑜伽所作,如聲聞地釋相應(yīng)知。(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
「謂八種所作等者:此中前四所作,謂修瑜伽者瑜伽所作,」都是修止觀所作成的現(xiàn)象。「如聲聞地釋相應(yīng)知!,聲聞地解釋它這前四種的相貌,應(yīng)知。后四種在聲聞地上,沒有明顯的有這種意思(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
寅二、所緣
云何所緣?謂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凈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凈煩惱所緣。
這是第二科所緣。第一科所作,實在就是總說的,這底下別說。怎么叫做所緣呢?這是問,底下回答。「謂四種所緣境」,所緣境有四種不同。「一、遍滿所緣。二、凈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凈煩惱所緣。」我們前面曾經(jīng)講過,這個「遍滿所緣」就是包括了一切的所緣境。就是有分別影像所緣境,無分別影像所緣境,還有事邊際所緣境,所作成辦所緣境,這一共有四種,前邊解釋過,在后邊的文還是有解釋的。下邊說(陵本二十六卷十三頁)還是有解釋。
「凈行所緣,」就是五停心觀,多貪眾生不凈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愚癡眾生因緣觀,驕慢眾生修緣起觀,就是無我觀,還有散亂眾生數(shù)息觀;來對治貪、瞋、癡、慢這些煩惱。
第三是「善巧所緣。」這個善巧就是智慧,就是蘊善巧,蘊界處,緣起、處非處這些,就是以五蘊為所緣境,你從這里面得到圣智,得到智慧;以十八界、十二處為所緣境;總而言之,這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得到了圣智,那么叫做善巧所緣。
「四、凈煩惱所緣」。凈煩惱所緣境分世、出世的不同。世間就是修禪定的人,厭惡欲界的苦惱,欣慕初禪的微妙,欣慕初禪天的初禪,這個離生喜樂地的那種安樂。禪定的境界,這就是「厭下苦粗障,欣上靜妙離!故沁@樣的意思。苦粗障,苦惱的「苦」,粗重的「粗」,障礙的「障」。這欲界是苦、是粗、是障;初禪天,是靜、妙、離,靜是寂靜的靜,微妙的妙,遠離的離。由初禪到二禪也是,初禪是苦粗障,二禪是靜妙離;乃至三禪到四禪,乃至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非非想處也都是這么樣,輾轉(zhuǎn)的這么樣觀察。這就叫做凈煩惱所緣,這是世間法。
出世間的圣道,就是苦集滅道了。以苦集滅道為所緣境,那也叫做凈煩惱所緣。這個所緣境,分這么四種的差別。
《披尋記》四七六頁:
謂四種所緣等者:此如聲聞地廣辯應(yīng)知。(陵本二十六卷十三頁)
我現(xiàn)在常常去翻這聲聞地,感覺聲聞地非常好,就是這些修行的法門,都在那里詳細的解釋,有詳細的解釋的。
寅三、瑜伽(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瑜伽?
這底下第三科,前面這個所緣境是列出來四種所緣,這底下第三科叫做瑜伽,就是修止觀。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瑜伽?」怎么樣修止觀能得到相應(yīng)呢?這個征,就是問。第二科就是標。
卯二、標
謂或四種,或九種。
這是標。要怎么樣的修這個止觀呢?或者四種,或者是九種。這是標。底第三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說是四種。
卯三、釋(分二科) 辰一、四種
四種瑜伽者: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
「四種瑜伽」是什么?「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這四種。
這個「信」,這都是從開始用功修行的次第。第一個就是要有信心。對于這個法門,用這樣的方法修行,我相信決定可以成就的,要有這個信心,如果沒有信心就不行。比如說我們念大悲咒,這大悲水能治病,但是要有條件,你要有信心,沒有信心你還不行,還是不可以。說是現(xiàn)在修行也是,要有信心。這個法門……我感覺人還容易有信心,若在我個人來說,這信心還不容易。我要看經(jīng)論上佛說的,我有信心,你說的我不一定相信。說這是我的缺點,我不容易普遍的會相信這件事。但是我看很多人不是,很多人容易相信。這樣說也有很多的聰明人他會有所作為,因為很多人相信,你只要這么一說,他就相信。但是我可不是,我是很笨,但是這件事,我不是那么容易相信。但是我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不是那么明顯。我是不相信,但是表現(xiàn)出來的,好像相信似的,F(xiàn)在說修行的法門也是,要有信心。
第二是「欲」。相信了以后,就是自己要有這個意愿,就發(fā)出來這樣的意愿,我決定要這樣做,我要修行,我要修這個法門,這叫做欲。有了信,一定會有欲。你有幾多程度的信,就有幾多程度的欲,他們是成正比例的。
「三、精進」。就是正式行動了。信、欲是屬于愿,精進是屬于行,而這個行就是不可以懈怠,就是努力的去做這件事。信和欲有可能很容易具足,這精進就不容易,精進難一點。因為人容易有些障礙,今天這個人有事情打電話來,不能不去;明天那個人打電話來,不能不去;那就把修止觀這件事就得停下來,這是一個困難,很多人有這個困難。所以我看那個《高僧傳》,我說過,一個出家人在深山里用功修行,他在家的兒子來看他,他就用那個……一個木板、一個藤條似的,打他的兒子。當(dāng)然他兒子就走了。別人說是,你兒子好心來看看你,為什么打?他說不可以不打。因為你若是對他好一點,他常常來看你,那有時間修行呢?這可見古人和現(xiàn)在人不同,不一樣。精進是難一點。這個信也容易,有欲還不是決定,欲和信是成正比例,有信就有欲,但是精進不容易,精進難一點。
「四、方便」。方便是說這精進的方法。你怎么樣去做呢?那就是戒、定、慧了。就是要受戒,然后就修止觀,就是這樣子。用這個為方便來滿足你的信、欲的愿望。你想要得圣道,就是要用這樣的方法,以此為方便,才能得滿愿的。
辰二、九種
九種瑜伽者:一、世間道,二、出世道,三、方便道,四、無間道,五、解脫道,六、勝進道,七、軟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
前面是說四種,這底下說九種!妇欧N瑜伽」是什么呢?「一、世間道!惯@個「世間道」就是不是出世,只是修禪,只是修奢摩他,修禪,不修四念處,這樣子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八定這也可以說是止觀,是世間道。「二、出世道!惯@是佛法了。出世間的道,也是要有禪,但是里面有四念處,你才能夠從欲界、色界、無色界超越出去,才能得解脫。第三是「方便道」也還是以修止觀為方便。
四是「無間道!篃o間道就是成功了,就是得圣道了。得圣道的時候,你這個清凈的智慧和那個無我相、無法相的那個真理的寂滅相,中間沒有間隔,沒有阻礙了,叫無間道。說比如現(xiàn)在我們也可以坐在那里,心里面靜下來修無我觀,修一切法空觀,修這空、無愿、無相三三昧,現(xiàn)在也可以這樣修,修的時候也可能有一點相應(yīng),但是有間,就是還有那個煩惱,在你的智慧和真理之間做障礙,還是有間?墒悄闳舫晒α四莻時候,就沒有間隔了。就是你的無分別清凈的智慧和真理面對面了,或者是統(tǒng)一了。統(tǒng)一了,無間,這個時候就是斷煩惱了。一見到真理,這時候是斷煩惱,叫做無間,沒有煩惱的間隔了。「五、解脫道!挂姷秸胬砭偷媒饷摿恕>褪沁@樣分別。無間是斷煩惱,解脫道是見到真理;其實這件事是一件事,但是分兩句話來說,就是解脫了。
「六、勝進道」。這個得圣道不是一下子。我們從經(jīng)論上看,沒有說一下子就成佛的,沒有說這種話。就是連得阿羅漢果,也還是有漸次,有無間道、解脫道、還有勝進道。得初果以后得二果,二果以后得三果、得四果,這樣子,進、勝進,更殊勝的,有大力量的向前進,這樣子。當(dāng)然這個還是有快慢的不同,有人還是快,有人是慢。還是有這種分別。
「七、軟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惯@就是修止觀的時候,也有這個軟品、中品、上品的不同。但是慢慢的都成功了,就是這個意思。這是說第三科,瑜伽。瑜伽分這么多的不同。這底下第四科是止。
寅四、止
云何止?謂九種住心。
「云何止?」這就比前面說得微細了一點。前面說到這個方便有止、有觀,究竟怎么止還沒有說,這里說出來!钢^九種住心!咕褪蔷抛⌒摹>抛⌒南旅嬗性敿毜慕忉尅_@個《雜集論》,我看《阿毗達磨雜集論》,里面的《集論》是無著菩薩作的,還有個《雜集論》,《雜集論》是解釋《集論》的,這個書也要讀的。我看印老法師的〈游心法海六十年〉上講,好像是他的……不是很長的著作,那地方說,他在閩南佛學(xué)院上課,就是講《雜集論》,上課是講這《雜集論》。唉呀!我看這太好了。是講這個,就是說修行的方法,說這些。而且那上面也說到蘊處界,說這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我感覺你能夠把五蘊講明白,十二處、十八界講明白都不容易;說是你是個大法師,你把蘊、處、界講明白,你講給我聽聽,都不容易;把蘊、處、界講明明白白都不容易。而這《雜集論》上說得很詳細,現(xiàn)在這《瑜伽師地論》后面也是,也說到,也有說。我們一般小小的有一點而已,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就完了;十二處、十八界,界是能持的意思,就說完了,其實那事情是很多的,很復(fù)雜的,不容易!所以我們是……你越學(xué)習(xí)越知道里邊深奧,淵博,是淵而又博,越學(xué)習(xí)越感覺到自己知道的少,不容易!所以應(yīng)該多讀書,不讀書不行,F(xiàn)在這里說止,「謂九種住心!咕判淖。或者九住心,或者說九心住,這個下面有詳細的解釋,我剛才這話是說《雜集論》上說到九住心,但是和《瑜伽師地論》對照起來,《瑜伽師地論》比它說得更詳細,還詳細。就是內(nèi)住、續(xù)住,或者是說等住,內(nèi)住、等住、安住……,一共是九個。
寅五、觀(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觀?
怎么叫做觀呢?
卯二、標
謂或三事觀,或四行觀,或六事差別所緣觀。
這底下說觀,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觀呢?這是征。第二科是標。這底下「謂或三事觀,或四行觀」,這是標!富蛄虏顒e所緣觀」。這一個三,一個四,一個六;這是標。底下解釋,第三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解釋三事觀。
卯三、釋(分三科) 辰一、三事觀
三事觀者:一、有相觀,二、尋求觀,三、伺察觀。
這個觀,就是觀察思惟,就是內(nèi)心里面去思惟的意思,不是無分別住,這是有分別住,明明白白告訴你,心里面要分別,要觀察。觀察那是分三個情形,第一個是「有相觀」。這個有相觀是什么呢?就是你心里面,當(dāng)然是在奢摩他里面,在奢摩他里面觀。我們沒得到奢摩他的人,我們在修奢摩他,奢摩他沒有成就的人,這時候不能說是在奢摩他里面觀,我們還不及格,我們沒成就的人,這句話是不及格的。因為我們也可以寂靜住,但是你一修觀呢,奢摩他就沒有了。但是若成就了未到地定的人,那就不同了。成就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人,那更不同了。那你就是在禪定里面修觀的時候,禪定還不失掉,還沒有失掉,心里面觀,仍然還有禪在,禪還繼續(xù)地,繼續(xù)下去,心一境性還在的,定的力量還在的。你們各位讀《釋禪波羅蜜》你會知道,說靜坐的人,你修奢摩他的止,修靜坐的時候,然后你現(xiàn)在若不坐,要放腿走的時候,你不要立刻就走,不要;你心里邊先分別、觀察一下。這樣子使令你,一個鐘頭,或者二個鐘頭,三個鐘頭,四個鐘頭,這個靜坐所造成的那個定法,智者大師是用那個字,所造成的定法,叫它慢慢疏散,疏散了,然后你再走。如果你一下子就走,那個定法還在里面,就會不舒服,你一下子你就動了,你就走了,它沒有完全疏散,在你身體里面,你就不舒服,也會有這個關(guān)系,你要讓它慢慢的疏散一下,然后再走。但是我們是坐在那里打妄想的人,不在此例。你起來就可以走,因為你里面沒有定法嘛,沒有定法。所以這就看出來什么事情呢?這里看出一件事。我們說是……你若修到未到地定、修到初禪的時候,我靜坐,我修觀,是在定里面修觀。我們還在欲界定,很起碼的定力,我們不是在定里修觀,這句話還不可以完全這樣說的,也多少有一點,也多少有一點定的,要知道,也多少有一點。從智者大師這一句話上看出來,我們也有一點,不過不多就是了,就是少,少一點。所以這上面說是有相觀,我們也還是用原來這一句話說,是在奢摩他里面修觀,還是可以這么說。不過就是不是那么圓滿,不像人家未到地定,就是很明顯的在定里面修觀,在奢摩他里修。未到地定就是奢摩他開始成就了,欲界定還不行,奢摩他還沒有成就,到未到地定以上就成就了。所以這時候有相觀,就在奢摩他里面修這有相觀。譬如說你以五蘊為所緣境,就是修四念處,或者修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么觀。但是這有相觀,暫而思惟,這下邊有解釋,但是我想我們天天靜坐,這地方我多說幾句。這下邊有解釋這個!笗憾嘉咕褪菚r間很短的就這么想一想而已,就名之為有相觀。就觀察這個五蘊,也就是修四念處了,暫而思惟;暫,很短的時間這么樣思惟一下,那就和沒思惟差不多,但是可也是思惟了,這叫做有相觀。
「二、尋求觀」,這是觀了,這是正式的觀察了。正式的觀察呢,還是分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尋求觀。尋伺,你看用這個字,尋求觀用這個「尋」,底下用個「伺」,在有尋有伺地的時候我們講了,就可以在這里用上了。尋求呢?就是概略的思惟。這個觀察,這樣觀察。譬如修白骨觀,我只是心里面想,從頭至足,從足至頭這么想,想得不夠微細;這伺察觀呢?就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清清楚楚的現(xiàn)出來,清清楚楚都現(xiàn)出來的。你觀久了,就能自己觀察自己,靜下來的時候,就看見自己一節(jié)一節(jié)的骨,看見自己的臟腑的,能看見自己的臟腑的。我們功夫淺的人不知道,看不到,看不到自己的心肝脾肺腎,但是有功夫了的人,自己能看見自己的。這時候這個尋求觀、伺察觀,就是由粗略的觀察,到微細的觀察,這也是大概的說法,而實在是輾轉(zhuǎn)的微細,輾轉(zhuǎn)的微細就是你不斷的這樣去觀察呢,一開始,只要是你一靜坐的時候,一修毗缽舍那觀的時候,你就會經(jīng)過這個階段,經(jīng)過一個有相觀、尋求觀、伺察觀,你就會自然是這樣子。一開始就是看見一個相,一個所緣境,看一個頭魻。這個頭魻是個白骨。但是你微細一點一點的觀察,那就不同了,一直到足,從頭至足這樣子。修這無常觀也是一樣,修無我觀亦復(fù)如是,都是有粗略的、有微細的,有初淺的、有深入的,有各別的不同的。所以尋求觀、伺察觀,它分了這三個階段。這樣告訴我們,這可以很明顯的知道,這個修觀,由修觀,由奢摩他的……九心住也是起碼的,九心住實在是個欲界定,但是由等持繼續(xù)修,那就變成未到地定,變成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了。那個修觀也是,你的定力的深淺,也影響了你觀的力量;而觀的力量也會影響到止的力量,是互相增上的。所以有相觀、尋求觀,和伺察觀,這樣作觀。
這個《摩訶止觀》,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也說得很詳細。說這個從假入空觀,他也說得很詳細的;從空出假觀,也說得很詳細;乃至到說那個中觀,也說得很詳細的;不是馬馬虎虎的,不是大略的,不是那樣,你真實是可以用的,你坐那兒入定了,在定里面可以這樣作觀,F(xiàn)在這《瑜伽師地論》說得更詳細。說得那么詳細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可以用,你可以這樣用的。但是你若看禪師的語錄呢,就是不可以用。初開始用功的人,不要說看了多少本,你就算是背下來了,你靜坐時用不上。那個不可以當(dāng)作用功修行的方法。但我這么想,這是我推測之詞,認識禪宗稍為久一點的那些大禪師,他們是讀過這些書的,所以他不詳細說了,他是讀過。他也是讀過《摩訶止觀》的,也讀過《釋禪波羅蜜》,智者大師這些書。如果是玄奘法師以后的有些禪師也都是讀書人,也能讀過《瑜伽師地論》的。所以他若講開示,他就不詳細說了,就說個大概,就說一句,其他的就不說了。但是后來的人,你若沒有讀過經(jīng)論,你聽他說,你用不上,你不能用。所以真要想要修行的人,你一定要讀《瑜伽師地論》,讀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才可以,你才能用。我曾經(jīng)說:你要邁出第一步,不容易。就是你讀這些書,你可以邁出第一步出去,邁第一步就能邁第二步。若是我們就說觀,我們也可能……!是這樣觀。但是它分三個階段,使令我們更清楚一點。開始小小的觀一觀,就是有相觀。但是尋求觀、伺察觀就是由淺而深了,由略而廣了,就是詳細的作觀察。這樣子你才能夠……這個觀才能發(fā)揮力量,才能斷惑證真。你能見到諸法寂滅相那么容易的呀?
辰二、四行觀
四行觀者:謂于諸法中,極簡擇行觀,遍尋思行觀,遍伺察行觀。
「四行觀者:」這是第二科。初是三事觀,現(xiàn)在是四行觀。「謂于諸法中簡擇行觀,極簡擇行觀,遍尋思行觀,遍伺察行觀!惯@是四種觀。這個行觀,這個行就是心在活動,心在活動,這還不是一般的妄想,這是修止觀的,是依據(jù)圣言量作觀察的,也可以叫做觀行。我又有妄想,那個《影塵回憶錄》有個照片,照片上面掛著一個木板,上面寫著「觀堂」;就是寧波觀宗寺,觀宗寺的禪堂不叫禪堂,叫觀堂。這個字用得好,用得更明白,是觀堂;這和《瑜伽師地論》的法是合。但是我看智者大師有些地方,和《瑜伽師地論》也是合,他說那修行的方法,也是合的。
「謂于諸法中,簡擇行觀!惯@是第一個觀!钢^于諸法中」,當(dāng)然還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法!负啌裥杏^」,這個簡擇,「簡」就是挑一挑,這是大米,大米有砂子,把這砂子挑出來,大米保留著,挑一挑,這樣的意思。所有的東西,有的好的,或者蘋果有的爛的,把它挑出去不要了,好的保留下來,所以叫做簡,簡擇就是這樣的意思,F(xiàn)在修觀的時候,也是簡擇,就是破自己的執(zhí)著,把這個執(zhí)著心不要了,挑出去,不要它。簡擇行的一種觀察。
「極簡擇行」這里加個極字,「極簡擇行」,那有什么不同呢?這個「簡擇行」是觀察盡所有性,這是唯識經(jīng)論上用的名詞,盡所有性,我們前面也說過,無窮無盡的「盡」,所有性;處所的「所」,有無的「有」,人之初性本善的「性」,盡所有性。這個盡所有性是什么呢?就是觀察這一切事,也就是一切法,一切法的自相,那么叫做盡所有性。這個「簡擇行」,就是觀察一切法,每一法的自相。譬如說色、受、想、行、識,色是變礙相,受是領(lǐng)納相,乃至心是了別相,這個識是了別相,這樣思惟,觀察每一法相的相貌,這叫「簡擇行觀」。
「極簡擇行觀」,是觀一切法的如所有性。如是如來的「如」,所有性和前面一樣,如所有性。如所有性是什么呢?觀一切法的共相。其實共相就是觀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的,這無常就是色受想行識的共相;色不同于受,受不同于想,想不同行,行不同于識,色受想行識各有差別,但是無常是無差別的;色也無常,受也無常,想、行、識都是無常,是它們共有的相。譬如說是無我相,色也是無我,乃至識也無我;空相,色也是空,受想行識都是空,所以這是共相,F(xiàn)在說是「簡擇行觀」呢,觀察色受想行識的自相!笜O簡擇行觀」,觀察色受想行識的共相。一個自相,一個共相;就是一個別相,一個總相;這樣的意思,這樣觀察。加個「極」字,因為共相能斷煩惱的;你觀察一切法的共相才能斷煩惱,是最究竟的了,這樣的意思,所以叫做「極」。
「遍尋思行觀,遍伺察行觀」。現(xiàn)在又是用這個尋和伺察的行觀。就是那個簡擇行,你也要遍尋思行觀,遍伺察行觀;那個極簡擇行觀,也是要遍尋思行觀,遍伺察行觀,這樣的意思,這么觀。都是要很周密的,很深入的這么觀察。觀察完了,觀察一段,初開始修觀的人,預(yù)先準備好,你預(yù)先修觀的這個內(nèi)容、情況要準備好,思惟的時間不要太長,時間一定要比止的時間短一點好。然后觀完了,到此為止,就修止,修止時間稍長一點,然后再修觀;止而后觀,觀而后止,這樣修。這是四種行觀。這和前面那個四種瑜伽,實在是一回事;現(xiàn)在這四個行觀,和前面是一回事,也就是把那個信、欲、精進還是要的,就是把那個方便擴大了,把方便那兩個字的內(nèi)容擴大為三事觀,或者是四行觀,是這個意思。這是第二。第一是三事觀,第二是四行觀。
「遍尋思行觀,遍伺察行觀」,假使以五蘊為所緣境的話,這個遍,色也作如是觀,受想行識也作如是觀,這是遍。底下這個伺察行觀也是,也是色也作如是觀,受想行識也作如是觀,這是遍,「遍伺察行觀」。
辰三、六事差別所緣觀
六事差別所緣觀者:一、義所緣觀,二、事所緣觀,三、相所緣觀,四、品所緣觀,五、時所緣觀,六、道理所緣觀。
「六事差別所緣觀者:」這是第三科,六事差別所緣觀,六種情況所緣觀:「一、義所緣觀。二、事所緣觀。三、相所緣觀。四、品所緣觀。五、時所緣觀。六、道理所緣觀!惯@個我簡單說一下,這個不要多說。這個「義所緣觀」,就是如是如是名,有如是如是義,這都是下邊的解釋,那么就叫做義所緣觀!甘滤売^」就是有內(nèi)六處,有外六處,那么就是事所緣觀。這就是在義的內(nèi)容里面分內(nèi)、外的不同,那么就叫做事,其實事也就是義,在事上表示出來種種義!溉、相所緣觀」就是自相和共相,前面說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現(xiàn)在這里說是「相所緣觀」,觀這個五蘊有自相、有共相,是所緣觀;或者修不凈觀,或者修無我觀、無常觀都是這樣子觀。
第四是「品所緣觀」,品所緣觀有黑品有白品,就是有善、惡。白品有功德,有勝利;黑品有過患,有過失,作如是觀!肝濉r所緣觀」,觀察如是事,是過去世有這樣的事;如是事,未來有如是事;那么現(xiàn)在有如是如是事;時間上還有變化的!噶、道理所緣觀」就是那四種道理: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四種所緣觀,就是作這四種觀察。其實這里邊在聲聞地里邊都有解釋,說得很詳細、很詳細的。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三(13)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三(1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