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3)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3)

  寅十二、能生三世諸行種子

  復有三種種子,當知能生一切諸行。一、已與果,二、未與果,三、果正現前。

  這個第四大科「佛教所應知處相」,這一科里分十大科,第一科是「一種」,第二科是「二種」,第三科是「三種」。在這個「三種」里面,又分四十科,現在是第十二科「能生三世諸行種子」。這一切有為法的出現,是由種子的力量才有一切法的出現的。

  「復有三種種子」,種子雖然是很多,但是歸納成三種。由這三種種子,「當知能生一切諸行」,他能夠出現一切有為法,這一切有為法都是由種子造成的。這個種子是一種譬喻,從譬喻得來的一種意思,這些植物都有種子,在這個里說,也就是一種功能、一種動力,由這種功能才能出現一種事情。分三種,哪三種呢?

  「一、已與果」,就約時間說,就是這一類的種子,它已經給你果報了,它已經發(fā)生作用了,這就是過去的!付、未與果」,第二種就是將來的,在現在來說呢,它還沒有給你果報,那個功能還存在,但是沒有給你果報,就是時間還沒有到!溉、果正現前」,第三類種子,就是它給你果報了,那個果報現在就出現在你的眼前,就是現在,這是分這么三類的不同。

  這表示只要有一件事,它就是有種子,沒有種子沒有這一件事。但是這個種子,如果沒有所緣緣,它還是不出現;沒有增上緣,它也不出現;沒有等無間緣,它也不出現,所以也要其余的三種因緣,就是因緣成熟了,它才能出現的。

  寅十三、諸行言說所依處別

  又有三種諸行言說所依處,所謂去、來、今。

  這是第十三科「諸行言說所依處別」,是諸行言說所依處別。這個「諸行」就是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就是「言說的所依處」,一切的語言依一切有為法為依止處。但是有差別,雖然同樣是言說所依,但是有差別,有幾種差別?這上面說是有三種,有三類是「諸行為言說的依止處」。

  「所謂去、來、今」,就是過去、未來和現在,這都是在諸行有為法,這可見無為法不是言說所依處,那么我們說無為,這還是對有為來說的,如果真實在無為的境界是沒有言說相的。

  寅十四、能攝諸色自性差別(分二科)  卯一、標列三相

  又有三相,能攝一切色法自相。謂顯、形、作用,安立眼識所取之色。于自處所,障礙余色行住,安立根色,若一切境界色;當知一切總有十色。及定地色。

  這是第十四科「能攝諸色自性差別」,諸色的體性有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列三相」。

  「能攝一切色法自相」,三種相它能統(tǒng)攝一切色法的體相,哪三種呢?「謂顯、形、作用、安立眼識所取之色」,這是第一種。這第一種里面有三種,謂顯色、形色、作用色。「顯色」,就是青、黃、赤、白!感紊,長、短、方、圓這一類的東西。這個「作用」就是表色,屈、伸、取、舍,像我這個臂一屈一伸;我們這個腿也能一屈一伸;我們的身體也能一屈一伸。有取有舍,我把它拿過來,或者把它舍掉,那么這叫做「作用」。這個「作用」當然就是心,心的作用可是在色上表現出來,所以它是一種作用。

  這三種色,是「安立眼識所取之色」,這三種色的安立,是眼識所緣的色相,眼識能認識它、能分別它。這個「安立」也可以說是出現,或者是心的分別,名為「安立」;這個顯、形、作用都是心的分別、安立的,也可以這么說。這一種色呢,是有見有對色,是眼識所取的故名為有見,它本身也是有障礙的,這有見有對色,這是第一種。

  「于自處所,障礙余色行住,安立根色,若一切境界色」,這是第二種色,是無見有對,不是眼識所取的,是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這幾種色。這幾種色呢?「于自處所」,在那一色的自體所存在的地方!刚系K余色行住」,其他的色法要到這里來就有障礙了,就有障礙了。這個「行」就是活動,往來地活動;「住」是容受的意思。往來是動相,住是靜,有動靜的不同;往來容受有障礙,那叫做有對色。

  「安立根色」,這個色法此一種色法呢,就是我們所依的根,眼、耳、鼻、舌、身,這是根的色!溉粢磺芯辰缟,這個「若」就當「即」字講,即一切境界色;即一切所緣境界的一切色。這個眼識所緣,就是前面那個有見有對色;這底下就是耳、鼻、舌、身、識所緣的一切境界色,這都屬于無見有對色。這兩種色,眼識所取之色,加上其余的諸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根色和所緣境界色加起來,「當知一切總有十色」,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這十種不同。

  「及定地色」,這是第三種色,就是大威德定他所緣的色,所變現的色,這一種色就是無間無對色,這是第三種。前面是有見有對色,是第一種;第二種是無見有對色;第三種是無見無對色,那么就這三種色。這三種色就包括了一切的色法。這個《披尋記》也說的很詳細,念一遍也好:

  《披尋記》四九二頁:

  又有三相能攝一切色法自相等者:當知此說有見有對、無見無對三種色相:青、黃、赤、白等,是名顯色;長、短、方、圓等,是名形色;取、舍、屈、伸等,是名表色;此說作用,名別義同。如是諸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如〈五識身相應地〉說。(陵本一卷六頁)當知是名有見色相。于自所據各別處所,障礙余色往來容受諸業(yè),當知是名有對色相。于此安立一切所依根色及所緣境界色,此中一切,總有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十色應知。又定地色,非眼識所取非障礙余住,是名無見無對色。當知此色唯是大威德心所緣境界,非余如,〈決擇分〉說。(陵本六十五卷十頁)

  「又有三相能攝一切色法自相等者:當知此說有見有對、無見無對三種色相」,有見是一種色,有對是一種色,無見無對也是一種色,這三種色。「青、黃、亦、白等是名顯色;長短、方、圓等是名形色;取、舍、屈、伸等是名表色。此說作用」,這里說「作用」就是表色,名別義是同的。

  「如是諸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如〈五識身相應地〉說(陵本一卷六頁)」!甘茄鬯醒劬辰纭,這是眼根說,「眼識所行」,所行和境界有什么不同?前面〈五識身相應地〉是解釋過,我又再去看了一遍《披尋記》解釋這樣,當然是寫得很好。就是正現在前叫做「所行」,這個境界是包括所行在內;這正現在前、已現在前、當來現在前,都名為境界。這個境界是比所行廣一點,這個所行似乎是指說,就是現在;「眼識所行」指現在說!妇辰纭鼓兀烤褪前ㄟ^去和未來,還是「眼識所行」是這樣意思,是「眼識所行眼境界」,這是眼根所行眼境界。底下「眼識所行,眼識境界」,也照樣這樣解釋。這個眼識所緣呢?這是不同于眼根,眼根不能緣,這緣是了別,名為所緣。眼根它不是識,它不能了別,「如〈五識身相應地〉說。(陵本一卷六頁)當知是名有見色相」。

  「于自所據各別處所,障礙余色往來容受諸業(yè),當知是名有對色相。于此安立一切所依根色及所緣境界色」。這兩句就是解釋那個「安立根色,若一切境界色」!复酥幸磺,總有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十色應知。又定地色,非眼識所取、非障礙余住」。非眼識所是名無見,非障礙余住就叫做無對色。「當知此色唯是大威德心所緣境界,非余」。「大威德心」就是得到定,得到色界、無色界定的人,叫大威德心。(陵本六十五卷十頁)有解釋。

  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我不知道你們現在心里面可能已經有問題了。這個問題我提出來也好,這個地方是說,這種定地色是無見無對。說無對,你有沒有疑惑?說無見,你有沒有疑惑?譬如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像《普門品》那種境界。你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就現身了,滿你所愿了。你是見到了吧!那是什么?是有見有對色。但是這地方說無見無對色,這個事兒你有疑惑吧?在這個地方呢,可以這樣解釋:得了這種大威德定,我們在下文說,在下文這里講。

  卯二、喻成定色

  若得凈定,為引變化修方便者,所有諸色;當知是內化心境界,亦是未滿變化心果。

  這個地方,《披尋記》這個分科可以再想一想。我的意思可以這樣分科,「及定地色」這是「標」,這第三種色,這個定地色,這是標。底下「若得凈定」這是解釋;一個「標」,一個「釋」。但是《披尋記》它不是這么,第一科是「標列三相」,第二科是「喻成定色」。喻成定色,說這是譬喻,用譬喻來成立這個定地色,他這樣意思。我的意思不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就是解釋,解釋前面定地色。什么叫做定地色呢?

  「若得凈定」,就是這個修行人,他得到了四禪八定了,那么他沒有欲,就叫做凈定,就可以這么說!笧橐兓薹奖阏摺梗@話什么意思呢?我現在解釋和《披尋記》不同了!笧橐兓,得了凈定的人,得了這種大威德定,得了定的人,得定是得定還沒有神通,他還沒有神通。但是現在想要有神通,「為引變化」,為了引出來種種變化的境界,就是是要有神通,這神通怎么辦法呢?

  「修方便者」,就是要發(fā)動要修行,修這個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這里面當然主要是指如意通,就是神足通。你有了神足通才能有種種變化,為了成就種種變化的這種境界,要發(fā)動修行,修行,可是修行還沒成功。在「方便」的時候,已經成功了,那就叫做滿;沒成功的時候還未滿,就是方便,在方便位的時候。這個時候沒有神通,雖然沒有神通,這個大威德定呢,他也能夠現出來種種色的!杆兄T色」,這時候的所有諸色,是「無見無對色」就是定地色,就叫做定地色,這地方這么講。

  「當知是內化心境界」,這個時候所現出來的色相,是你內心所變化的,也就是你內心的境界。是內心也就是那個定心,所變化而是法塵的境界,不是其他的人眼識所能見的,其他的人所不能見,所不能見的;「內化」是法塵境界!敢嗍俏礉M變化心果」,這時候所變現的這種色是無見無對色,是「未滿」,他修這個神通還沒圓滿,這個時候變化出來的色法是心的果;心是因,定心是因,所變化出來色是他的果,是這樣意思;這樣的色法呢,是無見無對。

  要是已經成就了,不是方便位,就是已經圓滿了,得了大的神通了,這個時候所變現出來的色法是有見,是可以見的,是可以見。他變出來的黃金就是可以用,這有見有對,也可以說有見有對。當然他變現的色法說它無對也可以,就隨他意,隨那個有神通的人他的意愿,他愿意它無對,它就無對;愿意它有對,就有對,那就是和這個有點不同,有點不同了。但這地方為什么不能不說那個呢?因為這個地方說無見無對色,那個就不在這個范圍內了,所以不說,這樣講!杜麑び洝愤@個解釋呢,和我說的有點出入。

  《披尋記》四九二頁:

  若得凈定至未滿變化心果者:離諸定障,名得凈定。能引種種諸變化色,當知唯內化心境界;如是境界從化心生,故說亦是變化心果。修方便位,心未自在,故言未滿。此舉化色喻成定色,唯是大威德心所緣,由定自在隨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生故,〈決擇分〉中亦舉化色為喻,應知。(陵本六十五卷十頁)

  「得凈定至未滿變化心果者:離諸定障,名得凈定」,這里這么講也可以!改芤N種諸變化色,當知唯內化心境界,如是境界從化心生」,是的!腹收f亦是變化心果。修方便位,心未自在,故言未滿。此舉化色喻成定色」,這個化現的色是個譬喻來曉示、告訴你,這個定色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叫做譬喻,他的意思這么講。

  「唯是大威德心所緣,由定自在隨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生故,〈決擇分〉中亦舉化色為喻」,其實這句話我也不同意,那段文不是喻,不是那么意思。(陵本六十五卷十頁)但是這個《披尋記》的作者,于《瑜伽師地論》非常地熟,特別熟的。

  在別的文上也有這樣說:就是「無見無對色,是定自在所生色」,也常這么說。但是我就常常的疑惑?定自在所生色是無見無對,是常有點疑惑,現在到這里心里明白了。就是定地、定自在所生色是這樣子,無見無對。但是這個通果色,有神通的,就是已經成就了大威德定而又修神通,成就了神通的人,他變現出來的色法,那不是可以見,可以見聞覺知,可以的,那就不同了。

  寅十五、煩惱隨逐諸心差別

  又有三種為諸煩惱所隨逐心:一、諸異生心,二、未滿學心,三、已滿學心。

  「又有三種為諸煩惱所隨逐心」,這是第十五科「煩惱隨逐諸心差別」。這個有三種,為諸煩惱所隨逐的心,這個心有煩惱隨逐他,心和煩惱融合在一起發(fā)生作用,有種種的虛妄分別。有三種,哪三種呢?

  「一、諸異生心」,第一個就是這一切的生死凡夫,那心里面很多很多的煩惱隨逐不舍!付、未滿學心」,就是他這個圣境還沒有圓滿的,有學的這些人,初果、二果、三果。「未滿學心」,那么他心里面還是有煩惱,有煩惱隨逐,當然和凡夫還是不一樣!溉、已滿學心」,已經到圓滿的還是在學位,還是在學位,雖然滿了還是在學位,沒到無學位。所以他的心也還有煩惱,當然那還有微細的煩惱存在的,是這樣意思。

  寅十六、聽聞法者受持差別

  又有三種聽聞法者:一、于法、于義不能受持;二、唯能領受,不能任持;三、能受能持。

  「又有三種聽聞法者」,這是第十六科「聽聞法者受持差別」,受持的不一樣,哪三種呢?聽聞法者有三種不同。

  「一是于法義不能受持」,「三種聽聞」,這三種都是聽聞法者,都是聞法者。第一種,他聞是聞了,但是不能夠受持,對于法,這個法和義有什么差別?法就是名,能詮表義的就是名;所詮表的就是義,能詮、所詮的不同,這樣意思。于法、于義他不能「受持」,這個「受」或者說是信受,他接受了,接受了就是信受了;「持」,就是能攝持還不失掉,F在說「不能受持」,他是聞了,法和義他是聽了、聽到了,但是心里面不能受持,這是一種!杜麑び洝飞险f這是下根人,或者這只是聞慧的人。

  「二、唯能領受,不能任持」,第二是他只能領受,領受這個法義,但是不能任持不失,不能任持不失。

  「三、能受能持」,也能領受、也能任持不失,這個話怎么講?怎么叫「任持不失」?這個「受」我們或者說,心里面忍可了這樣的法義,我同意了是對的,佛法是真理,我有了信心,那么可以名之為受、信受。這個「持」怎么講?什么叫做持?「持」就是不失掉的意思。這個不失掉我們說,譬如我把《金剛經》背下來了,我把《金剛經》的義也懂了,我永久的不忘,那么可以說是受持嗎?也可以說是受持,但是還不是那么樣的,不是十分合適,我推測這個意思。∵@地方說可以說這是修慧的境界。就是他心里面修學圣道有了力量了,他的內心與這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他的圣道不失掉、不失掉。譬如說是你出家很多年了,還都能講經了,怎么那么多的煩惱呢?這就表示你不能持的意思。所有的境界一來了的時候,沒有佛法的氣氛了,還是煩惱的境界,就是失,就是不能持,就是失掉了。但是圣人沒有事,因為煩惱境界來了,他心里面還是圣境,這圣境不失掉。也就是法,就這個法義在他心里面有了作用,他不失掉、不變,還是清凈無染的,叫做持。這樣說呢,這個「持」在暖、頂、忍、世第一,小小有一點持,到了圣位的時候是持。是能持,可以這樣解釋吧!

  寅十七、趣入無常觀行差別

  又有三法,是修行者觀身、語、意無常性觀,趣入上首。一者、入出息,二者、尋伺,三者、想思。

  這是第十七科「趣入無常觀行的差別」,它能給你方便,能令你入于無常觀,入于無常觀里面,但是也有差別。有三種「是修行者觀身、語、意」,身、語、意是所觀;觀察這個身、觀察這個語、觀察意都是無常的;身無常、語無常、意無常。這樣的無常性觀,有三種方法,令你入于這三種無常觀里面、無常觀。

  「趣入上首」,這個趣入上首怎么講法呢?入于無常觀它有這樣的力量,這個上首我們可以作兩個解釋:一個是它有這樣的力量,這個力量。∧芰钅闳と霟o常觀,或者這么講,這叫作「上首」。就是那么多的令你趣入無常觀的力量里面,它最強大,所以叫做「上首」,或者這么講。或者說這個趣入上首,或者就是能趣入于圣境名為上首,或者這么講也可以。

  「一者、入出息」,這三種是哪三種?第一個出入息,由于你觀察這個入出息就知道這個身,我們這個身體是無常的。這個無?梢宰鰞煞N解釋:一個是這個身體的變化有入出息,入出息有的時候氣喘起來了,急了;有的時候很緩慢,那么也是身體有變化。一個是由入出息就可以知道,這個身體非死,是要老病死,非死掉不可,那么也是無常的,這樣這么解釋。那這樣在存在的時候,生存的時候,這個生命體存在的時候,剎那剎那的變化這是一個無常,一個最后死掉了,又一個無常,這樣。

  「二者、尋伺」,尋伺是觀察這個語的無常,由尋伺而有語才能說話。有說話,這個尋伺的不同,說出來的語言也不同,所以語言也是無常的,這是有變化,各式各樣的變化。

  「三者、想思」,想思是觀察意的無常,意的無常就是想思。心里面取種種相,做種種的思惟觀察,這都是內心的變化,所以心也是無常的。這個無常里面有什么意思?常和無常,這個常和無常,無常是變化的意思,無常要當變化講呢;常就是不變化,就是不變化的意思。我們的心有種種的妄想分別,就是心在變化,心是變化的,但是我們可以解釋他的體是不變化的,用是變化;體常、用無常。

  那么可以這樣分別,因為我們人是歡喜常,不歡喜無常,但是在作用上來看,是有千變萬化的不同,還非要承認無常不可。那怎么辦法能夠滿足我們常的意愿,我們歡喜常嘛!那就這么分開,體是常、用是無常。或者可以這樣講,這個體要是常,用為什么是無常?能發(fā)生無常的作用,要怎么樣解釋呢?這還是有困難,如果我們不學習這唯識的道理,我們感覺沒有困難,體是常、用是無常,好像是可以認可這件事。但是在唯識的道理說,這個心是種子的變化,種子是無常,各式各樣的種子,生出各式各樣的分別心,另外哪有個?傻媚兀坑蔁o常種種的變化,就是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種子的關系,才有種種的分別心出現。這樣子我們若仔細的去思惟啊!我們應該明白了這個無常的相貌是這樣子。這個種子剎那剎那變化,內心才有種種的虛妄分別,這個無常是這樣的境界。

  如果說體是常,用是無常,那境界是什么樣呢?你怎么樣想,可能就有困難,會有困難,不過這個地方可以不必說那么多。就說是心里面若種種分別,從這個受、想和思,這個想。∈遣槐憩F在身語的時候是想,做種種的觀察思惟,這是想;而這個想表現在身語活動的時候,想就是思,想就是思了。這想和思照理可能應該說有這樣的差別,或者說我不采取行動的時候,我內心里面有種種的觀察思惟,那時候叫想。等到我采取行動的時候,心里還是種種的觀察思惟,但是這時候有行動了,這時候叫做思。不管是怎么樣都是內心的變化,就是內心里面是無常的、是變化的,這樣解釋。

  寅十八、應受供養(yǎng)尊勝差別

  又有三種尊勝,應受供養(yǎng):一、年齒增上,二、族姓增上,三、功德增上。

  「又有三種尊勝」,這是第十八科「應受供養(yǎng)尊勝的差別」!赣腥N尊勝」,這個「尊」,就是很尊貴的,我們向他尊敬的,他是有殊勝的條件的,他有殊勝的地方,就引起人家對他的尊重。這上面有三種差別,是「應受供養(yǎng)」,因為尊勝,這個人有尊勝的條件,所以應受供養(yǎng),這三種哪三種呢?

  「一、年齒增上」,這個人的年紀大,這個人的年紀很大,那么叫做年勝,叫做年齒增上。人年紀大了,老了,自然人家會對他恭敬,也是有這種事情,「年齒增上」。這個齒這個地方加一個齒,我小時候。】匆娂依锏娜耍腥藖碣I那個馬,馬!馬齒徒增,這個齒。所以看這個馬它有幾歲了,就是把這個手伸到馬的口里摸這個牙齒,就知道這個馬是幾歲了,那么這是一種;所以這個齒多了就是年紀大了,它有這個意思。但約人來說呢!人不是那樣子,人和馬不同,但是人也有差別,這個牙齒也有差別,年紀大了那個牙齒是一樣,年紀輕的時候牙齒又一樣。從牙齒上也會分別出來人的:你是年輕、是年老,也有分別的。說是「年齒增上」,這是第一種尊勝,「應受供養(yǎng)」。

  「二、族姓增上」,他這個族啊!這個姓他這個血統(tǒng)的關系是特別,譬如說這個人是做過皇帝出家了,這就是族姓增上。他做過首相,他放棄了,他出家了;或者是這個大富貴的人,他出家了;或者是他怎樣的特別情形,那么也會「應受供養(yǎng)」,也有這種情形。

  「第三是功德增上」,這個人有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他雖然年紀不是大,他也不是有族姓增上,但是他有這種功德,這也是尊勝,尊勝應受供養(yǎng),有這三種不同。

  寅十九、定及不定住因差別(分二科)  卯一、標舉

  又有三種住定、不定因,二是定因,一不定因。

  「又有三種住,定、不定因」,這是第十九科「定及不定住因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是「標舉」,標出來三種住定不定因,這三種的定不定因里面,「二是定因,一是不定因」。這是標舉,底下第二科是解釋。

  卯二、隨釋

  一、惡趣定因,謂無間業(yè)。二、善趣涅槃定因,謂無漏有為法。三、不定因,謂所余法。

  「一、惡趣定因,謂無間業(yè)」,就是他決定要墮落三惡道去了,他有這樣的因,有這樣的因。這個因是什么呢?「謂無間業(yè)」,他就是造過逆罪,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合和僧的這種事情,他有這種罪業(yè)。這個住定因,這是定因。

  「二、善趣涅槃定因」,第二個「善趣」這是他能,善者能也;能趣入涅槃、能得涅槃,是決定了,他決定能入涅槃。那這是到什么時候才能有?要到忍位,暖、頂、忍、世第一,到忍位以后這個人是決定,可以達到涅槃的境界去。他有這樣的因,有這殊勝的功德,這個因是什么呢?「謂無漏有為法」,這個說是到忍位還沒有算,就是到入圣位以后,他才有無漏的有為法。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他才有這種功德,這也是定因、種種定因。

  「三、不定因,謂所余法」,除了上兩種以外,其余的是做惡的事情,或者是做善的事情,都是不決定的。一般說是你沒有到入圣位,說我做了很多的,有了禪定,或者有什么殊勝的功德都靠不住,都是靠不住的;都是不決定,這個不是決定能夠這么好、決定好的。說我是到了天上去,得了色界定、無色界定了,也不是決定安全,因為你會從那里掉下來,從天上掉下來了,所以也不是決定好。其余的惡法呢,你也不是決定,你當然更是不決定,所以從這兒上看!非要是入圣道,才是得到安全了;不然的話,都是不安全。

  《披尋記》四九三頁:

  又有三種住定不定因等者:當知此說邪性聚定、正性聚定、不定聚定,名三種住定、不定因,如次此配釋應知。

  這個「住」,就是他這個因已經或就了,他安住在那個定因里面,安住在那個不定因里面,已經成就了的意思。

  寅二十、令教久住舉罪差別

  又有三法,為令圣教得久住故,展轉舉罪。一者、現見身、語現行違犯學處,二、從他聞,三、以余相比度了知。

  「又有三法,為令圣教得久住故,展轉舉罪」,這是第二十科「令故久住」,使令佛法能久住世有舉罪的差別!赣腥榱钍ソ獭,為令圣教就是佛教,能夠得久住,得者能也,能久住在世間。佛法為什么不能久住世間?原因是什么?就是佛教徒常常造罪,這個罪能令佛法不住在世間。

  那么現在能令佛法久住有三種,是什么?就是「展轉舉罪」,就是我舉你的罪,你舉我的罪,要能這樣做呢?佛法就可以久住。這個舉罪,舉者發(fā)也,也是言說的意思。就是我發(fā)露你的罪,你有錯誤的事情我要講出來。講出來的意思當然是一種好心,不是毀辱你的意思,是令你不要有罪的意思;你也說我的罪,我也說你的罪,大家都懺悔清凈,這就使佛法可以久住。說是大家不舉罪,僧贊僧佛法興;而這地方說是要舉罪,那這話怎么講?我感覺這個事情就是,發(fā)慈悲心,發(fā)愛護你的心情,希望你都是功德莊嚴而沒有罪過,用這樣的心情來舉你的罪。

  當然在律上說,要有五個條件,這舉罪是這樣舉罪的。但是我們又不愿意舉罪,不愿意別人說罪,當然這是我們自己的我、我所的意思,貪瞋癡的心情,是不愿意人舉罪。但是在律上看,佛是規(guī)定出來要舉罪、要舉罪的,這可見舉罪是對的。一般的說僧贊僧也是有道理,說是我們沒有慈悲心去舉罪也不合法,沒有慈悲心,去舉罪也是不對的,也是不對。所以它那個僧贊僧的意思就是,你沒有慈悲心,破壞別人的名譽也不吉祥。這里是說用慈悲心,要符合那個律上所規(guī)定的去舉罪。三種,哪三種呢?

  「一者、現見身、語現行違犯學處」,身現行、語現行,有違犯了所學的戒,那么你就應該舉罪,舉出他的的罪行!付、從他聞」,我沒有看見,但是從別人聽說的!溉、以余相比度了知」,也不是見、也不是聞,但這其實還是見。那就是不是犯戒的一種行為,但是這個與犯戒的行為有關系,有一點關系、可疑。你有這個行為就令人疑惑你是犯戒了,就是這種事情,這就是見、聞、疑「以余相比度了知」。從這三方面得到來的消息,用慈悲心去舉罪,這樣子大家都是保持清凈,佛教就可以久住世間。這話說得很明白,說得非常的清楚。

  寅二十一、為顯己德說諸不護(分二科)  卯一、標

  又諸如來自說具足三不護德。

  這是第二十一科「為顯己德說諸不護」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又諸如來」,又不但是一位佛,十方三世一切佛。佛都是自己說自己具足三種,不需要護的功德,就是身、口、意。身、口、意的行動、語言內心的思想,不需要覆藏。這話的意思,我們平常人就是自己的污點都是隱藏起來。隱藏起來,叫做「護」。光彩的事情把它露出來;有不光彩的地方隱藏起來,我們什常人是這樣子。但是佛完全都是大光明的境界,不需要隱藏,有缺點不要教你知道隱藏起來,沒有這種事情,所以叫做「不護」。

  這是「標」,底下就加以解釋,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顯他惡」。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顯他惡

  為顯外道諸師內懷眾惡,自稱一切智者,實非一切智者。

  這個意思,佛這樣子贊嘆自己有不覆的,不需要覆藏的一種功德,那是什么意思呢?為顯示外道,佛法以外的這些大導師,那些外道、諸師。「內壞眾惡」,他因為沒修學四念處,沒有修學圣道,他心里面很多的罪惡。但是「內懷眾惡」就不是一切智者嘛!但是自稱「一切智者」這樣子,實在不是一切智者,這外道的那些諸師是這樣子;佛不是,佛是內外是一致的。

  辰二、令彼信

  又欲令彼于如來所,發(fā)起真實一切智信。

  這是第二科「令彼信」。又佛這樣講,自說具足三不護德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欲令彼,「彼」是誰,就是一切眾生。對如來這里,發(fā)起真實的一切智信,佛真實是一切智者,有這樣的信心。希望你對于佛有這樣的信心,你就能在佛這里栽培善根了,是這樣意思。

  說我們一般人若自己贊嘆自己,還是有問題;但是佛這樣子沒有問題。佛真是大慈悲心,沒有名聞利養(yǎng)這種貪欲的心情,所以這樣是沒有過失的!杜麑び洝氛f得好:

  《披尋記》四九四頁:

  又諸如來自說具足三不護德等者:三不護德,如〈建立品〉說應知。(陵本五十卷十一頁)如來現行身業(yè),妙善清凈無不清凈;現行身業(yè)可須覆藏,是故不護。如身業(yè)不護,如是第二語業(yè)不護,第三意業(yè)不護,應知。此如《顯揚論》說。(顯揚四卷九頁)

  「又諸如來自說具足三不護德等者:三不護德,如〈建立品〉說」,這是在〈菩薩地〉。應知(陵本五十卷十一頁)「如來現行的身業(yè),妙善清凈」,這身業(yè)表現于外的行動,非常的清凈莊嚴!笩o不清凈,現行身業(yè),可須覆藏」,沒有這件事。「是故不護」,不須要護!溉缟順I(yè)不護,如是第二語業(yè)不護,第三意業(yè)不護,應知。此如〈顯揚論〉說!(顯揚四卷九頁),這樣說。

  寅二十二、 邪執(zhí)所生燒惱差別

  復有三種邪執(zhí)所生大火,所起有情燒惱:一、貪愛燒惱,二、愁憂燒惱,三、顛倒燒惱。

  「復有三種邪執(zhí)所生大火,所起有情燒惱」,這是第二十二科「邪執(zhí)所生燒惱差別」!笍陀腥N邪執(zhí)」,就是一種不合乎道理的執(zhí)著,所生出來的大火;所生出來大火,所起的有情燒惱。這個大火就是形容這個煩惱是太厲害了,像大火燃燒似的,像人在大火里燃燒那么苦;人在煩惱里面受到的苦,就像在大火里邊受火燃燒那樣苦!赣星闊龕馈梗赣星椤咕褪侵高@一切眾生為這三種大火所燒的煩惱,所燒的苦惱。

  什么呢?一、「貪愛燒惱」,貪愛就是大火,有了貪愛心出現的時候,就像被大火所燒那么苦惱!付浅顟n的煩惱」,有苦惱的事情內心里面憂愁;憂愁也是燒惱。「三、顛倒的煩惱」,就是常樂我凈的這個,無常謂有常,無我認為有我;本來是苦而認為是樂;本來是不凈、是臭穢的而認為是清凈,這種執(zhí)著顛倒也是燒惱,佛這樣形容眾生的煩惱。這個貪、瞋、癡就像大火似的,我們在貪、瞋、癡里面受的苦惱,像在大火里被火燃燒那么苦惱,佛這樣形容這件事。

  寅二十三、示無虛誑事火差別

  又有三火為化樂福,邪事外火勝有情,示無虛誑所應事火;雖實非火,假立火名。一者、父母,二者、妻子,三者、真實應供福田。

  「又有三火」,這以下第二十三科「示無虛誑事火的差別」!赣钟腥N火」,佛法里面有三種火。前面說那個三種火,是苦惱的境界;這底下三種火又不同了。

  「為化樂福邪事外火勝解有情」,我一開始讀這個文,「為化樂!,讀了幾遍才明白,就是為了教化歡喜福德的人;「為化樂!,為教化歡喜福德的人,就是歡喜修福的人,就是這種人。修福的人,就是他歡喜有福,但是沒得到正法,他「邪事外火」,那就搞錯了,邪事,搞錯了。就去事奉這個火,這個火是外火,這外面地水火風的火,事奉這個火,拜火,拜火的外道,這樣拜火。這種勝解有情,這個勝解有情他對拜火的這件事,這拜火教,他有比一般人有更多的知識,這叫「勝解有情」。佛為了救化這種有情,你去拜火那是沒有意義的,是徒勞的事情,告訴你真實能得福的一種火,這個「示無虛誑所應事火」,開示你不是虛妄的,不是欺誑你的這種火,你應該去事奉,你應該事奉。

  「雖實非火,假立火名」,這個火也實在不是火,不過假立個火的名字就是了;因為你歡喜拜火,我也用火的名字,就是這個意思。這個火是什么火呢?第一種火是「父母」:父母是一種恭敬的火,你去拜父母去,這是有意義的,這是一種火!付摺⑵拮印,這也是一種火。「三者、真實應供福田」,那就是三寶了,你拜這種火你會得到福,這是不會令你徒勞辛苦的,不會令你徒勞的,你真得到利益的,這個意思。

  這是二十三科,底下二十四科「真實增上生道差別」。

  寅二十四、真實增上生道差別

  又有三種,為諸樂欲增上生者,所說真實增上生道。一者、布施得大財富;二者、持戒得往善趣;三者、修定遠離苦受,得生一向無有惱害樂世界中。

  「又有三種,為諸樂欲增上生者,所說真實增上生道」,這是正面說的,前面是用火的名字,F在這是說有三種,「為諸樂欲」,為了很多很多希望這個欲,希望色、聲、香、味、觸,這個五欲特別滿意,特別豐富的五欲的人,他就歡喜這個欲的享受。這種增上生的人,他現在也是有欲,但是不滿足,感覺到不足,希望有更好、更殊勝的欲。這樣增上生的人,這樣增上生愿望的人,「所說真實增上生道」,佛為這種人說個真實的,令你將來比現在會進步,比現在會更好的方法、的道路。什么三種呢?

  「一者是布施」,要做這件事,「得大財富」,你令別人安樂,你將來就會安樂,這個道理我看真是好。我說一句話,叫別人心里面難過,我就不會快樂,但是這個樂,我們一般人都指眼前內心的享受,都是重視這一點,重視現在心里面舒服,叫做樂。這個不是太好,就是要遠一點,要看遠一點,不能只看眼前,不能只看眼前。

  這抽大煙的人,抽到上了癮了,就是一直要抽。我小時候,我祖父的朋友,來到我家里來和我祖父在一起吸這個大煙,我從窗口走過去,聞到這個味道,的確是不同。這味道非常的香,真是令人迷惑,但是,這種是好事嗎?這不是好事啊!雖然貪這一時內心感覺到滿意,但是久久就變個大煙鬼了,令人變成個鬼的樣子了,實在是吸毒啊!是毒品。所以為了滿意要看遠一點,要看遠一點。這樣說呢,這一句話、這句話我聽見了心里不好受,但是真實是有利益,這也是一種好的言語,也是一種布施,也是一種布施的。

  「一者,布施得大財富」,我現在布施,我的有形像的財富,布施給你,當然也要有好的動機;有好的動機,你才能得到好的果報,不然的話,也不見得好。我看秦吞六國漢登基,我看那個秦昭王,就是感覺到趙國,現在說話說到旁邊去了。感覺到趙國有廉頗、有李牧、還有藺相如,趙國很強盛,秦國白起這個大將都沒有辦法夠能侵略趙國,沒有辦法。但是秦國的智慧高,就用黃金去愚弄趙國的奸臣,藺相如后來好像有病死掉了,把廉頗,李牧這些人都撤職,查辦了。用些沒有能力的人來做官,然后白起發(fā)兵來把趙國全滅了,了以后先找以前接受秦國黃金的人,先殺掉這個人,我看見史記上說這個事。說這個布施得大財富,不是這么回事情的,不是這樣的事情。

  所以我們社會上一般的這種愚弄人的事情,人說是用炮彈去攻擊,不是炮彈,用銀彈、用金彈去攻擊去,有這種事情的。所以我們佛教徒接受到別人的布施的時候也要想一想,也要想一想。所以這上面說布施呢,要有好的動機、好的動機,而且這件事情真實是有利益的事情,才能得大財富;如果動機不善,能得大財富嗎?不是的。

  「二者、持戒得往善趣」,「樂欲增上生者」,你想要得到滿意的五欲,你要持戒,不要做錯誤,諸惡莫啊!你才能夠往生善趣,在人間、天上會得富貴、得到欲樂。

  「三者、修定」,第三個是修定,「遠離苦受」,你得到了色界定,無色界定的時候,你得到輕安樂的時候;如果得到輕安樂了以后,才知道不得輕安樂都是苦惱境界。我們沒得輕安樂的人,現在沒有什么病痛,身體四大調和還感覺到可以,雖然沒有什么樂,但是還是可以;但是要得了輕安樂以后,感覺到你認為可以都是苦惱境界。所以呀!「遠離苦受」,修了定、得了定以后,就遠離苦受。

  「得生一向無有惱害樂世界」,這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了,沒有惱害的事情了。欲界里面,譬如說是四大王眾天、忉利天,還有阿修羅作戰(zhàn)的苦惱的事情,但是要是空居天以上,應該好一點。應該好一點,但是我看那個,我們在這前面已經講過了,在還有那個四念處、什么經,有一部經上也描寫欲界天的境界。前面說過,這個天若五衰相現的時候,他那些天女就和別的天人去欲樂去了,那么這個天人就哭了,心里面非常的苦惱。所以這就是還是有惱害的事情,要色界天、無色界沒有這件事「無有惱害樂世界中」,沒有這個。

  這一段文是說:「為諸樂欲增上生者所說」的「真實」的「增上生」的「道」,這條道路。你要自己努力做功德,要布施、持戒、修定,施、戒、修,將來就會得大財富、得大安樂、得大自在,就會得大自在的。說是用一些陰謀傷害別人,用一些陰謀動了心機去傷害別人,但是表面上一點痕跡沒有,然后他自己得到了安樂了。按佛法來說,這不是增上生道,不是真實的增上生道,不是的。按佛法的道理,你非要自己要不違犯國家的法律,也不違犯佛法的戒律,你是非常的真實、誠懇,良善做諸功德,你將來才能得到好的果報,不可以用心機傷害別人,不可以。

  這個我們和凡夫與凡夫的關系,或者是有痕跡,或者是無痕跡,有意的傷害了別人,自己占了便宜了。但是對方終究有一天會明白,會明白還能饒了你啊!能饒恕你啊!我看不會,他一定要報復的。說是這樣子說我不要傷害,我對于一個凡夫不要傷害,我們要是對于佛菩薩,對于佛菩薩我們有一些,有一些不禮貌、有一些毀辱佛菩薩,一種罪過的事情。佛菩薩不會來報復你的,佛菩薩心不動,根本不在意這個事情,所以那是可以嗎?還是有罪過的。但是我最近可是得到這種消習,就是有些人認為,不要緊,他不會來傷害我的,我就可以來傷害他,來造成對于自己有利的條件,然候自己去得到一些如意的事情,有這種人,有這種人。這意思就是,我心里想這種想法只是愚癡、還是愚癡,怎么可以這樣子呢?因為他不會報復我,我就去毀辱、毀辱他,那意思就是要這樣做,我才能夠占要便宜;我若不這樣做,我好像就吃虧了,我想得到的利益得不到了,所以我就要這樣做。我感覺這種想法,我以前還沒聽說過,最近有聽到這種消習。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