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一相無相分第九

  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分三)

  丙一、推廣降住(分三)

  丁一、正與推廣(分二)

  戊一、推廣降心之法(分四)

  ‘一相’就是實相,無二之相,這個實相是無相的。通理大師把它科判為推廣離相之法,也就是推廣降心之法。降心就必須要離相,在那里推廣離相呢?就是講到后頭,不要忘掉前頭略明降心之方,就是前面第三分講過度生要離相,那得果要不要離相?一切相都要離,得果照樣要離相。行菩薩道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下化眾生要離相,上求佛道也要離相。在般若會上回小向大的二乘圣人就說:這個度眾生離相的功夫很難,如果度眾生著了相,妄心就降伏不了,這個降伏其心的功夫真難。佛說不難,你們二乘人都證過四果了,你們證果時,是不是都動了念頭,說我證了果,有沒有動過這個念頭。答曰:‘沒有’。既然沒有,那不叫離相是叫什么呢?你證果能離相,你度眾生照這個離相功夫用上去,不就對了嗎。‘一相’是在推廣度化眾生,心要離相,得果也要離相,互相應用的道理。度眾生離相怎樣離呢?不離相妄心就降伏不住,這妄心多難降呀!不難降,你拿證果的離相功夫用上去就對了,此科大義如此。現在講經文。

  己一、初果離相

  須菩提!于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陀洹’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入流’,也叫‘預流’。‘預’就是參預,參加的意思。‘流’是流類,已經入了圣人之流類了,所以叫做‘入流’。他已經參預圣人流類,所以叫‘預流’。小乘有四圣果,須陀洹是初果,他已經斷盡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所以才能參預圣人之流。這段經文為什么會從這個地方問起呢?因為須菩提是當機者,是個證過四果的過來人,既然是個過來人,在會之中回小向大的二乘圣人,一聽這個話,如數家珍,這就好像算數自己家里的珍寶一樣,自己通通知道。這個度眾生離相的功夫,你們二乘聲聞人都已具足,只是你過去沒有發(fā)心去度化眾生,你發(fā)心去度眾生,這個離相的功夫很好用,就像你證過初果的時候那個不著相一樣。佛在這里是提醒他們已經用過的功夫,要他們拿這個親證過的功夫來證明離相,所以這才叫做推廣降心之法。但是妄心要怎樣才能降伏呢?離相就能降服。因此這里才說:‘須菩提!在你心意之下以為怎樣?那個證圣果的須陀洹他能否作是念——也就是生心動念,說我今天可了不得了,證了須陀洹的圣果之位了。須菩提以你的經驗又認為怎樣呢?他初果人是否會有作這個念頭呢?’須菩提回答說:‘沒有!世尊,初果圣人怎么能動這個念頭。’須菩提是過來人,他心里知道,他證初果就沒有動過這個念頭。下面就是須菩提解釋這個道理,是什么原因我敢答覆世尊說,須陀洹證初果時,沒有動過這個念頭。‘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因為須陀洹,是初果圣人,證得了入圣人的流類,不是凡夫位了,已經脫離了凡夫的層次。凡夫和圣人又怎樣去分別呢?凡夫他流轉生死,無窮無際,不能脫離,所以才叫凡夫。圣人他的生死已經解脫了,所以才叫圣人。但是佛教所講的圣人與世間上所講的圣人,名字雖然是一樣,意義卻大不相同。佛教所講的圣人是能了生脫死,出三界,才能叫做圣人。但是初果他還未出三界,欲界都還未出去,初果只是把三界以內的見思二惑分別生起的粗惑,也就是三界見惑斷掉而已。能斷掉了見惑,才屬見道位,也就是證得初果須陀洹了。初果雖斷了見惑,但是思惑還未斷,所以還有七番生死。但是他的生死流轉已經有限度了,再沒有第八番的生死了。時間一到,仍是很自然的把生死了脫。小乘初果圣人算是已經入了順流之水了,不會再流轉于第八番的生死,從此順流的斷,斷一番,斷二番……斷七番。斷了最后的第七番,從此以后就永遠跳出生死的束縛了。由于證了初果的圣位以后,他一定會出三界的,所以叫他為圣人,不再是凡夫。以上是解釋初果叫圣人的原由,再下來就解釋須陀洹為何叫‘入流’,‘入流’就是入了圣人之流。為什么他會入了圣人之流呢?因為他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境界,他對六塵的境界不起分別,所以他不入六塵境界,已經不再生新的煩惱。我們凡夫受生死輪回,為何會無窮際呢?就因為我們前生貪著于六塵境界,而生起煩惱。生起了煩惱以后,就順著這個煩惱去造生死之業(yè),造了業(yè)就隨業(yè)流轉生死去了。今生受生死的果報是來自前生所造的生死之業(yè)因。今生受過了生死果報,這一報過之后,不是就可完結了嗎?生死就可了脫了嗎?答案是:還不一定會了脫的。何以故?因為你今生得了凡夫的果報,對色聲香味觸法又起了強烈貪著,又被六塵境界粘住了,又再生起了新的煩惱來,這個新的煩惱還是生死之因!來生還得受生死。正是因為這樣才生死無窮無際!須陀洹他叫初果圣人,他的生死只有七番,為什么只有七番而沒有第八番呢?因為他對六塵境界,從此不再涉入,不再加入進去,不再生起新的煩惱,他的六根已不入于六塵。因為根塵是相對的,中間才會生出六個識。他的六根對六塵不發(fā)生關系,不涉入六塵,不生六個識,就可以不起分別心。所以他把分別心斷了。詳細的講,三界之內的分別煩惱,也就是見惑,共有八十八使,六根對六塵才起了六識的分別,這個六識就是從六塵上生起的分別。六識是從六塵上生起的,生起了以后再去貪著他而不放。你們聽了大概會覺得很抽象吧!我今打個比喻來說明這一點。一個畫家很會作畫,他把畫作得很好,因此他又去貪著這幅畫,其實這幅畫是他自己畫的,自己又去貪著自己畫的畫,越貪著越利害,心里不斷贊嘆,畫得太好了,畫得太好了。‘識’就是跟這個畫家一樣,‘識’是搭著六塵上生起來的,反過來再去貪著六塵,再生新的煩惱。這個須陀洹他已不入六塵,他不起分別心。這見思二惑有分別起,有俱生起的。俱生起的叫思惑,這很難斷,這留待下一段經文才解釋。分別起的,就是對世間一切的境界,因分別而起了新的煩惱。初果斷了見惑,就不入六塵,因為他不入六塵,他的名字才叫須陀洹。這里就是要合在前面經文,他不‘作是念’上。‘作是念’就是他起了分別心。不起分別心,他又怎能作是念呢!‘我今天證得了初果,我已經超過凡夫了。’一起了這個念頭就是法塵。既然不起分別心,又怎么會作是念呢!這是解釋須陀洹‘不作是念’,須菩提都答對了。其實這個道理在會的大乘菩薩了解,二乘人也都了解,這都是他們修過的境界,他們都是過來人,他答得對。下面佛再接著問:

  己二、二果離相

  須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合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是二果,翻成中國話叫‘一來果’。就是他一來天上,一來人間,就可超出欲界而證得了三果。那么這斯陀含為什么叫‘一來果’呢?因為初果斷了見惑以后,還有見思二惑俱生起的那個細的思惑還未斷。思惑微細難斷,這個道理我們可以在自己心中揣摩一下,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斷惑,但是這個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譬如告訴你說:我們學佛的人,不可起貪心,不可起嗔恚心,這個道理大家都聽得懂,而且都容易相信。但是你一旦碰到可貪的境界,你還是起貪心;碰到可嗔的境界,你那樣起嗔心,微妙的地方也就在這里,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這個貪心是與生俱來的,這不但是前生前世帶來的,而且是多生多劫,與生俱來的。這就是為什么見惑容易斷,思惑難斷的原因所在,三界九地中,一地有九品思惑,九九八十一品。但是在八十一品中最難斷,最令人顛倒的就是欲界的九品。為什么呢?因欲界還在淫欲之界,一切眾生由于淫欲而生起煩惱,而成為流轉生死的根本。這是最粗、最重、最難斷,所以稱之為生死的根本。欲界煩惱雖難斷,但是還是要把他斷掉,雖然沒有辦法一下九品馬上斷,但是可以先斷前六品。初果的七番生死已了斷六番,還剩下一番生死而已,所以一來天上,一來人間。二果只要再受一番生死,等到后三品思惑都斷掉了,就可以超出欲界得證三果了,所以斯陀含故名‘一來果’。這欲界九品的思惑能潤七生的煩惱,所以有七番生死。斯陀含是二果圣人,佛就問須菩提,斯陀含得二果有作是念‘我今得了斯陀含果’會作是念嗎?須菩提答覆說:沒有!世尊。他不能作這個念呀!我為什么這么回答世尊呢?因為斯陀含名為一來而實無不來,才名為斯陀含嘛!斯陀含叫一來果,只是一個名字而已。而事實上并沒有一來之相,就按著他漸次證得的立場上來說,沒有一來之相,為什么呢?初果不起分別心,他不起分別心來一次,來二次,他是隨他的業(yè)來潤生死,欲界之惑還有后三品沒斷,所以仍舊很自然地還要來受一番生死。在他心里證得二果,他沒有起分別。因為初果就已經不起分別了,所以在漸次的證入上來說,實無不來,也沒有來不來的相。小乘人有漸根有頓根,對頓根的人來說,二果并不一定要一來天上,一來人間,才證得三果,F在法會的四果阿羅漢,他在人間沒有動,他就證三果,證四果了,不必要再等著受一番生死,才證到三果上。就好像鳩摩羅什的母親,由初果直接證三果,就是頓根的最好說明。

  斯陀含所以名字叫一來果,因他還有欲界思惑后三品未斷,應該有這一番生死,而實際上沒有真實一來之相,沒有來不來之相,所以才沒有說實無一來,而說‘實無不來’名字叫‘一往來’而沒有這個往來之相。這‘往來之相’就是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之相,因為他心里沒有起分別這些往來之相。這是針對漸次的根機人說,對頓根來說,他根本不必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他就證三果了,前面已舉出例子說明了這點。心里沒有生心動念,起這個一來之相,他又怎會作是念:我證二果呢?這還是證明二果不作是念。須菩提答得對,向下佛再問:

  己三、三果離相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證三果的圣人叫阿那含,他能作是念,我得三果嗎?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不能作是念呀!為什不能作是念呢?須菩提自問自解釋,因為‘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阿那含叫做一來果,也叫做不還果,已不來欲界受生了。不還的意思就是他升到天上,再也不回來了。我們?yōu)槭裁闯怀鲇缒?就是因為有見思二惑的業(yè)繩子把我們牽到,綁到我們,使我們不得解脫。三界的見惑一斷一切斷,三界的思惑,一品一品的漸漸斷,把欲界的前六品斷了,還要一來天上。到了三界后三品一起斷掉,就不來了,超出去了。你要了生死,打從那里了呢?就是從斷煩惱這里了。你不去斷煩惱,天天叫著要了生死,這不是自己在騙自己嗎!要怎樣才能斷煩惱呢?主要是在斷舊的煩惱上下手去修行,不這樣去修是不行的,因你天天生新的煩惱,那個舊的煩惱,什么時候才能斷掉呢!

  煩惱又是怎樣生起的呢?這是你對外邊的六塵境界,生起了分別染著,這叫無事生非;本來六塵是無分別心的,生起是非取舍的心都在你自己,你對外面的六塵境界起了分別心,這就是無始生死之因。六塵本來無心,本來是空,為什么要去起執(zhí)著呢!不該貪的你就起貪,不該嗔的你去起嗔,不應該癡的你反而起癡,這就是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天到晚貪嗔癡熾燃,你到什么時候才能了生死呢?你天天叫著要了生死,不都是自己在騙自己嗎?將來你要講經說法勸眾生斷煩惱,這不是騙眾生嗎!所以要覺他,必須自己先去努力,腳踏實地去用功。怎樣去用功呢?就是讓一切新煩惱不起,舊的煩惱也跟著不起了。何以故?因為新舊煩惱都同時在現前這一念中現起的,你是個頓超根機的,說斷一起斷。所謂‘無明無性,本是諸佛不動之體,’你等執(zhí)著,妄起無明,生起煩惱,這好比病目見空中的花,其實空中本來就無花,若是你明白這個道理,無明也就熄滅。心中正念分明,永不生煩惱無明,不正是諸佛菩提妙用現前嗎!不就是得到大自在大解脫了嗎。這是頓超根機斷煩惱修行的方法。

  漸次根機斷煩惱修行的方法又怎樣呢?他慢慢的斷,斷了前六品證二果,斷了后三品,證了三果,于是就超出欲界了。其實要斷煩惱還是在于自己呀!天天要用智慧去觀照,回光返照,照自己,因為今天我們還在凡夫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遇到了境界,便動了貪心,起了新的煩惱,這就是境界現前,正要把你所學的道理用上去的時候,此時也正是轉煩惱為菩提的時候。人家打你罵你,你把忍辱的功夫提起來,忍一下,沖突不就被你超越過去了嗎!這就是真正受益的用功修行方法。

  為什么三果不作是念?因為他心里面沒有這個不來之相,他心里因為沒有這個相,所以他心里面不起分別。沒有這個不來之分別心,這是按漸次的功夫而說的。三果圣人超出欲界,到色界第四禪天,這上面有五層天叫五不還天,都是三果所住,也叫五不來天。現在法會的阿羅漢他根本不動本位,就證得三果圣人,那有來不來的相,那里還會動個念頭說:我證得三果呢?此節(jié)證明三果不作是念。

  己四、四果離相

  庚一、問答顯理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阿羅漢梵語,翻成中國話有三種意思,第一叫殺賊,第二叫應供,第三叫無生。殺賊是譬喻,煩惱會害我們的法身慧命,等于賊一樣,把煩惱斷盡了,就是把賊除滅了一樣。阿羅漢能把三界以內的煩惱斷盡,所以他叫做殺賊,意即殺煩惱賊的意思。第二叫應供,他把三界的見思煩惱斷盡了,成了四果圣人,應受人天供養(yǎng),給眾生種福田。第三叫無生,三界以內的生死,他了脫了,有生才有死,無生自然無死。這金剛會上就單指著無生的道理來解釋。佛問須菩提,阿羅漢證得了阿羅漢道,他能說我得到阿羅漢道,他能作是念嗎?須菩提答說:‘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三界以內的見思二惑,阿羅漢已斷盡了,斷盡了以后,他才叫無生。他既然證得了無生的果位,這三界的一切法,他都不生起了。不生起了那會再有一個什么了生脫死的阿羅漢這個法呢?其實根本就沒有實實在在的法,叫‘實無有法,名阿羅漢’。意即是說只是有個阿羅漢的假名而已,根本上沒有實實在在阿羅漢的法,因此他不說他今天得了阿羅漢法。阿羅漢他已證入了無生,你若有個法,這不是有生了嗎?他得了個無生法,那里有個法可得到呢?這是解釋無生,既然已證入無生了,他還怎么能作是念呢?這里還有一個地方要解釋,前面都是講證得了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這里為什么不說證得阿羅漢果,而說證‘阿羅漢道’呢?對這個‘道’字,心印疏有解釋,為什么叫‘道’呢?就是他近于佛的覺道了,因為對二乘人來說,除了四果就是佛。但是這種解釋,并不太恰當,因為小乘人他執(zhí)著的厲害,他執(zhí)著他只能證得阿羅漢果,他不能成佛。到了這個大乘般若法會上回小向大,他了解人人皆可成佛,在這里就可以這樣講了。若是按他小乘位上,他還不敢說‘近于佛道’這句話。那么怎樣叫‘阿羅漢道’呢?就是他在小乘這個最極果的‘道’,他得到了,這叫做無學位。前面稱為得果,是分位之果,還不能說得到了最高最極的無生之道,要等到了四果,才算是得了真正究竟的道法。這就是一個究竟,一個不究竟的意思。佛贊嘆這究竟之果,故而稱之為‘道’。下面是須菩提自己再推廣來解釋‘實無有法’,他證到的是無生法,那里有個法叫阿羅漢,要是有個法,那不是又有生了嗎?所以說‘實無有法’名字叫‘阿羅漢’,實際上沒有個實實在在的‘阿羅漢法’被他得到,他又怎能作是念呢?再次地,再返過來解釋證明這個不作是念。‘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怎么敢解釋敢說‘阿羅漢不作是念’呢?假如阿羅漢作是念,今天我得了阿羅漢,就有我、人、眾生、壽者,四個相在,那我怎么能得阿羅漢果呢?我是能證,阿羅漢是所證,能所差別就是個眾生相,執(zhí)著不舍成壽者相,四個相都在合起來就是我執(zhí)。我執(zhí)不斷,怎么能證四果呢?既然證了四果,一定是斷了我執(zhí),既然斷除了我執(zhí),絕對沒有我等四相,沒有我等四相,又怎么能作是念呢!連我都空了,誰在作是念?這是反過來講,以此證明決不會作是念。下面須菩提再拿自己來作證明。

  庚二、引己作證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這里是須菩提拿自己作證明,過去佛的弟子中,用功好的,佛都贊嘆,佛弟子中有很多特殊的第一。須菩提說,世尊!你贊嘆過我須菩提,說我得了無諍三昧。‘三昧’是梵語,翻到中國話叫‘正定’,也叫‘正受’。不受一切諸受叫‘正受’,入了無受的正定,簡單講叫‘正定’。我得到了無諍的正定。‘無諍’者,不起諍。諍論是由語言而發(fā)生的諍論,你說我的是非,我說你的是非,這就是諍論。心里要是不動這個諍論的念頭,就不與人諍,不與世諍,無諍之心就可以修成功了。我須菩提對于這個功夫應用得很好,得到了‘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此‘人中’不是指著普通的凡夫,得‘無諍三昧’的不止我一個人,佛卻贊嘆我須菩提于‘無諍三昧’中,最為第一,比別人更高深。還有贊嘆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欲’是欲望,為什么要諍呢?因為你還有一個欲望心在。要是能遠離欲望,沒有欲望心,還諍個什么呢?一切的諍,不是爭名,就是爭利呀!不爭名,不爭利,但是卻爭恭敬。貪名、貪利、貪恭敬才起諍論的,都是在于欲望所起的妄想。我無欲了,既不欲望名,也不欲望利,更不欲望恭敬,所以我與人無諍,與世無諍。世尊再贊嘆我是離欲阿羅漢中最第一的。凡是阿羅漢都是離欲的,沒有欲望之念。世尊你雖然過去贊嘆我,‘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也‘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但是當時我不作是念,到今天我也不作是念,‘自己認為了不得,我是個離欲阿羅漢’。我從來沒有動過這個念頭。為什么?我沒有欲念,既然沒有欲望之念,我怎么會動這個念頭。我拿我自己來證明,阿羅漢果人,決不作是念,說我證了阿羅漢果。

  再次地,再以反面作證明。‘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阿蘭那翻成中國話叫‘無諠’,沒有諠嘩,也叫做‘寂靜’。我得到了這個‘寂靜’的功夫,假若我心動個念頭,我是個離欲阿羅漢,那么世尊也不會贊嘆我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了。‘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實無所行’,就是不生心動念,不著‘阿蘭那行’的相,所以世尊才給我取這個名,說須菩提是個‘樂阿蘭那行’的人。講到這里,把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不作是念的道理已經解釋清楚。

  不作是念,就是離相。須菩提你是過來人,離相降心的功夫你應該懂,大乘佛法叫你去度眾生,你卻著了眾生相,這樣你能度得長遠嗎?你一定要離相度生,妄心才能究竟降伏。那么四果已經離相,把妄心降伏了。今天回小向大,你怎么又起了這個問題來問呢?這就表示你還未發(fā)心去度眾生,現在一發(fā)心要去度眾生,就有眾生相生起來了。度化眾生是大乘必須做的,但是你要離相度生,遠離眾生相。這樣一聽,不但須菩提老早悟到了,就是現前在會的大眾,這一班大阿羅漢,通通明白這個度生離相的功夫。這功夫是什么樣子呢?原來就像我們過去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離相的功夫一樣。

  現在反觀我們自己,我們不是四果阿羅漢,只是一個薄地凡夫,今天你發(fā)了菩提心,發(fā)了心就得去度眾生,你一定要照這個方法去做,你度眾生一著相,就不能降伏妄心了。到此把戊一、推廣降心之法一科,講演已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