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洝穫魅胫袊螅詵|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解讀《金剛經》第二十四講
這也是學法修行跟我們日常生活所差別的東西,因為學法修行屬于現(xiàn)象生命逆行相,從我們熟悉的生命過程和軌跡當中,逆行相。何為逆行相?過去有一句話,順則成仁,逆則成仙成圣。而那個仙呢,過去不單單是指我們映象當中的所謂的神仙,真正的仙在這里也是指的正覺佛陀,稱為大覺金仙嘛,大覺之仙,在菩薩戒本上稱他為大仙首領,而那個所謂的仙是什么,為什么稱為逆則成仙?他那個逆從何來?就是我們那個生命軌跡現(xiàn)象當中,所密藏之意,也就是為什么稱佛法為心法,而心法不是我們用常理所能思維,所能想清楚。
我們今天有緣通過這段時間的修學,通過師父給你講授這里頭,這些所謂的道理也好,境界也好,在你的生命記憶當中,為什么叫生命記憶,在你的生命記憶當中,他會存留一種力量,引發(fā)一種力量,就會把你現(xiàn)有的生命過程和經歷去改變,去影響,我們可能沒有接受佛法的時候,會按照某一種生命軌跡,進行自己這個生命過程,我們從開始接觸佛法的一剎那,這個生命軌跡就會發(fā)生改變,這是佛法的力量,這也是我們生命真實的力量所在的地方。
我們通過修學般若波羅蜜和般若思想呢,而這個般若思想是一切真理的核心,是宇宙萬法的基理存在的那種最基礎的東西,所以我們在修學般若思想的同時,其實也是在進行自我生命的一種改造,我們自己生命現(xiàn)象的那種改造,從一個非常不圓滿的一種狀態(tài),而進入一種絕對清靜安祥快樂的狀態(tài)。這就如同我們手里頭本來是很窮的一個人,通過你的辛勤努力,或者說你過去的家人很富裕,很有錢,但是你把你的家人給忘記了,很小就把你丟了,跟你的家人父母分開了,分開了你覺得你是個窮人,從來就不以為自己是富人,很有錢的人,但是隨著你長大,你那個親人想起來你在外面流浪,他想盡辦法在各個地方去找,尋找丟失的親人,突然有一天,在一個地方碰到了,但是你都忘記了。
我們已經忘記了自己還有那門親戚,很小就離開了,但是我們的親戚他知道,我這個親人啊,有什么特征,記得很清楚,他就想把你留到家里,因為你的家本身是很富裕的,本身是非常幸福的一個家庭,想把你留下,但是你偏偏覺得你是個窮命人,無福消受那個福報。一說留,你就害怕,跑了。人家又把你請回來,你就迷糊了,說這個人是不是在捉弄我啊?人說小肚雞腸啊,越是心眼小的人,他算計就越多,很麻煩,你的親戚非常慈悲,他想到這一大筆家當沒有人繼承,也沒有人幫助打理,這怎么辦呢?也是挺發(fā)愁,他就很希望你能去幫助他。
就想個辦法說,我們家需要一個工人,你給我們打工吧,你給我們做工給你錢,給工資你需要什么這里都有什么都可以拿去用,你覺得這樣還可以,就去給他們家打工去了,有二三十年,等關系建立起來,不錯啊,我這個主人還不錯,挺好,有一天主人就跟親戚朋友講,我在哪兒哪兒丟了一個親人,孩子啊,現(xiàn)在找到了,我這個所有的家當都是他的,這時候你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我也是富裕的人。師父講這個故事的道理在何處?就是我們本身就具有跟佛一樣的智慧和功德,福德受用統(tǒng)統(tǒng)一般無二。
那為什么我們不得受用呢?甚至說有受用也很少,那可以說基本上可以忽略看成沒有,真正受用差異相太大了。同樣作為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你就是一奶同胞生下來,那個受用就不一樣,你去看看周圍的朋友,兄弟姐妹,他那個受用差別,他們家那個境況也截然不同,那你說為什么一個娘生下來,一塊地里養(yǎng)起來的,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我們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常人就說了,人家命好,為什么人家命好呢,為什么我們的命就不好呢?這個問題有沒有想過?更有一句懶人說的話:“命嘛”,其實他真認命嗎?他還不認命,心貪起來比誰都貪,真認命就不會發(fā)生種種惡劣的行為。
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心理,看人家好,心里不舒服,看人家不錯,他心里就過意不去,就產生一種激變思想,窮則思變嘛。他不去考慮根本問題,為什么會差異,他沒有想過,他想到的是什么,我怎么樣去,那叫什么,拔了眉毛顧眼瞎,先把自己現(xiàn)在的事干好就行了。所以你看現(xiàn)在這種社會經濟現(xiàn)象發(fā)展,尤其現(xiàn)在國家這個社會經濟,搞的都是泡沫性的感覺,一味的去挖能源啊,瘋狂開采啊,今天我還見到他們一個朋友,在平山縣開金礦呢,不錯吧,聽著挺好吧?其實那都是挖老祖宗呢,按照佛法的因果來說,山里的那些礦藏啊,這些礦產啊都是大地母親啊,大地的經血啊,經脈,知道嗎,血液啊,你把那些寶貝都挖完了,這個地氣就沒了,包括山里的所有寶藏,是大地的根苗啊。
咱們種地都知道,種地得有地氣吧?沒有地氣就沒有力量了,地不肥了嘛,那你知道那個地氣從哪兒來,就從他的精髓來。就象我們人一樣,我們人的皮膚,毛發(fā),為什么光滑,因為你的精神充足,精氣神足啊,內在的精氣神足,所以說,你看那皮膚毛發(fā)才會光滑。那為什么人老了,他那個皮膚就皺了,包括頭發(fā)就會干枯,因為精氣神沒有了嘛,我們現(xiàn)在拼命去挖,拼命去開采,只能有一個結果,就是地氣全部挖盡。
很明顯,邢煤開采那個煤礦,不是一直挖煤嗎,把地都挖得陷下去了,站在那個鐵道邊你可以看得到,那個地全是這樣下去的,而且一個村子都給搬遷了,原來務四村沒有搬遷的時候,村周圍長的那個梨啊,可好吃了,原來還沒挖煤的時候,我記得小時候吃的梨,雪甜,那個煤一挖,梨樹可邪門了,全死光了。我小時候,家邊的周圍,那個梨樹可多了,一到春天那個梨花可漂亮了,現(xiàn)在全死光了,沒有了,一顆梨樹看不到了,為什么會這樣子,他把那個地脈全摳光了,因為一個盡去掏那個煤,就把地脈傷掉,地就沒有氣息了,就象人老了一樣。
從過去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天人合一的角度也可以看得到,我們在中醫(yī)里講的什么,五藏就象五行一樣,我們的腎主水,水主北方屬黑色嘛,你可以看得到,大地當中有石油,煤,不都黑色的嗎,你把石油,煤全都掏出來,還有鐵礦不都是黑色的嗎,你都掏出來,那有的玩了,就象人一樣,人把那個精髓全都空干了,你看活不活了,弄得頭重腳輕,對不對,現(xiàn)在為什么天上下雨沒準,天都昏昏的,天上下雨沒準,地上干旱也沒準,晴雨沒準了,氣脈全亂了,整個自然界的生存規(guī)律全部打亂掉了,人只是這個生物鏈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人為的去突出你這個人的環(huán)節(jié),別的環(huán)節(jié)必然要受影響。
包括現(xiàn)在很多的動物絕跡,這是人類自身文明就要導致什么,人類文明越發(fā)達得快,人類自身就毀亡得快,現(xiàn)在咱們就可以看得到,四十年前,可以說肺癆啊,肺結核都治不了,那時最嚴重的一種病就叫肺結核,基本上得了肺結核就是得了癌癥了,后來發(fā)明青霉素啊,連霉素啊,西方人發(fā)明這個,好象肺結核能治了,我本身小時候就得過肺結核,肺結核好了以后還有別的病啊,什么癌癥啊,高血壓,糖尿病,全部都蹦出來了吧,這幾年好象說要攻克癌癥攻克什么,最后又來了一個最厲害的病叫艾滋病,你說這些東西從哪兒來,前兩年說那個非典,那都從哪兒來的?
這兒就可以看到因緣起,哪兒得非典的多,從哪兒得的,廣州和北京嘛,這兩個地方是最能吃玩的地方嘛,他那兩個地方就成了傳染點,從他那兒開始,往全國漫延,唯獨西藏沒有,高原區(qū)啊,他上不去啊,但這回青藏鐵路通了,下回再有,估計也差不多了。所以這就是我們人為的,當然這是整個的共業(yè),這不是某一個人的力量所能改變,就包括我們領導,他也想這個社會好,人民的生活安康,但是他也盡了力,但是好多事他也沒有辦法,這就是人為的共業(yè)啊。
那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要怎么樣,要看清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和空間,不是那么可愛的,我們要真正去改造,從自身開始改造,不要指望外面的環(huán)境會對你怎么樣,外面的環(huán)境只能說隨著你的改變而改變的,因為你只有自身改變了,你的生存環(huán)境才會為之改變。為什么?你自身從意識上認識到這些危害的時候,你自然而然的就會保護這個環(huán)境,因為這是你的生存環(huán)境啊,除非你不用這個生存環(huán)境,但是我們還得依賴這個環(huán)境去生活下去,只有從自我做起,從自我的觀念更新,開始進行生命的真正的保護措施。
如何保護生命現(xiàn)象呢?從自己的心靈世界開始,讓自己的心靈世界敞開一扇窗戶,讓智慧的陽光照進來。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那個心靈世界是非常狹隘的,我們真正沒有去容受世界,容受一切的力量和信念,從我們自身的生命現(xiàn)象就可以觀察得到,處處都要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F(xiàn)在是功利主義沖斥著這個社會人群,所以說任何東西都要有一個,我要索取什么才能付出什么,這種現(xiàn)象只能是增加這個我們自身那種生存環(huán)境越來越惡劣,真正的人稍微懂得一點尊重和愛護,那這個世界就不會有戰(zhàn)爭,就不會有爭斗。
這只能說從我們學佛的人良好的心愿出發(fā),鼓勵社會大眾多一份愛護,多一份尊重,從我們這里頭是這么一個觀念,但是理想不等于現(xiàn)實,還要進行自我生命的一種改造,生命基因的改造,就是你從你的那種生命世界里頭,去實現(xiàn)解脫的力量,能夠真正的力量去影響別人,感化別人,那時候是你對人類社會最大的回饋。
釋迦牟尼佛是三千年前的圣人,但是他對人類社會的價值,是多少錢可以恒量的嗎?他對人類社會的那種價值啊,無論是從他藝術方面,佛教藝術方面,無論是從他那種人文道理啊,人文信仰這方面,對社會對人類的影響,那個價值是不可估量的,自從他誕生的一剎那,到現(xiàn)在已經三千年,他的智慧光明真的是普照萬方啊,世界上多少人因為他棄惡從善,積極的改造自我,感化別人,所以說我們很有幸,能利用生命當中這么寶貴的一段時間,我們在一起學佛,學習佛陀的智慧,真理,這是對自己是最大的幸運,對你自己來說,你有生以來,決定不可估量的一種財富。
這短短的幾天,你聽到的哪怕,你只記住了一句話,或兩句話,可以告訴你,終身受用無窮,這比給你一萬塊,二萬塊好使,那一萬塊,二萬塊用完就拉倒。但是一句話,二句話可以終身受用,什么時候都能受用。我覺得應該是記住兩句話以上,最起碼是兩句,一個開經偈,一個回向偈,每天咱們念念開經偈回向偈,就兩句話了嘛,再白活,白活,你看,兩句話以上,所以我們很幸運,能夠做在這里,學習佛法,那是無始劫以來,無量百千萬億劫以來,積累的福報啊,不知道種了多少善根啊,做了多少好事,才能夠坐在這兒聽師父給你講道說理啊,所以說我們應該感恩啊,感恩我們所有一切有緣的人,所有一切善緣,感恩一切一切我們的敵人,如果沒有我們的敵人,也沒有辦法學習佛法,沒有敵人你怎么想進步呢。
想進步就得學佛法,從這個方面我們應該感恩敵人。地對面,不是敵人,都是人們內部矛盾么。跟我們有善緣的人,我們更應該感謝,象我們各位菩薩,都在不遺余力的在護持我們的道場,每個人都在努力共成勝世,就是說共襄勝世,我們把佛法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能夠放到我們的心里去,這就應了一句老話叫,佛在心中莫遠求啊。其實真正的把佛放到你心里去了,而并非你那兒供一個佛像那么簡單,你通過聽師父講這段時間的思想和智慧的道理,講授那個經文的意義,真正的智慧法身那種功德力量,就會在你的生命現(xiàn)象里起作用,起化學反應。我們這種生命現(xiàn)象其實是一種化學反應,絕對的化學反應。你看我說話就是一種電波,聲波,聲波是通過空氣在傳播,空氣也是化學物質,我們再通過大腦反應啊,電啊,生物電波啊,也差不多啊,也應該是化學反應。
因為你這個生命現(xiàn)象,你看你今天跟人吵了一架,氣得頭疼,肝疼,按說你吵架只是嘴里吵,肝疼什么啊,氣得心臟顫,哎呀,心臟病犯了,化學反應啊,因為你吵架毒素出來了吧,你身體里頭就分泌毒素啊,毒素一出來就把你那個儀器啊,就開始反應了,他消耗你的儀器嘛。儀表開始工作紊亂了,這時候突然你聽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良好的東西出來了,一下就把你那個毒素消除了,一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會兒不生氣了,你看是不是就跟化學反應一樣么?一下子就沒了,典型的化學反應,不過這個化學反應有時不穩(wěn)定。因為你反映現(xiàn)象這個基體叫什么,開始進行的時候,反映過程在身體里進行,這個身體我們可以控制他,可以去修理他,盡量把好的反應進行下去,不好的反應剔除。
但是有一個不穩(wěn)定的因素,化學里頭也講究不穩(wěn)定因素,他那個成份活躍的東西就不穩(wěn)定。我們的念頭是最活躍的,什么東西你都要參和他你就氣死了,我們還什么東西都愛參和人家,你別管干什么,你喝茶,你一天到晚干的所有東西,你統(tǒng)統(tǒng)都要加上這個爛玩意兒,你通通都要加個念頭,反應起來吧。甚至來說,按說你兩口子算親近了吧,你兩個之間也加個念頭,為啥加個念頭?月底了開工資了,一般都是如數(shù)上交,又一次或者喝酒,或者玩兒啊,打麻將虧了一百二百,正常嘛,然后你就得想辦法這一百兩百怎么說啊,沒法說呢,然后念頭就開始動了吧,首先你虧念頭了,你就開始反應了,對面有覺察,因為有反應指標,一看你的指標怎么不對啊?這家伙有問題,要開始加個念頭:我要查查他到底怎么樣,行了,然后兩口子開始干仗了,這就是激烈的化學反應開始了。
就因為兩個念頭,一個念頭錢,一個念頭查錢,其實你要沒這兩個念頭,你兩個人是不是很好啊,通過理性去承認他,理性是什么?執(zhí)行公式啊,他是個人,人就是這樣,這理性公式成立了吧,你通過這個公式,你去看待他,他就是人,人就是這個樣子,正常,對吧,你還有氣可生啊?就沒有激烈的反應,毒氣就出不來了嘛,那樣的話,你家那口就更理解你,我們家老伴真好,這樣的反應多好,一片祥和,你看,你把一切搞得很祥和的話,他出來的都是好東西,你總點弄硫酸,硝酸你放里頭,全部銷溶掉了,鹽酸和硝酸加起來成硝鏹水了,什么都沒了。千萬記住不要制造硝鏹水,一制造硝鏹水就徹底溶化掉了。
我們如何保持我們生命的健康狀態(tài)保持下去呢?這就是要學的第三十一分:知見不生分。我們只要不要妄加評論,妄加觀念,那你就會保持清醒和安祥。往往我們糟糕就糟糕在哪兒呢?我們沒有了解事實真相的時候,憑著一個主觀意識的判斷,就認為他會怎么樣怎么樣,經常有這樣的判斷吧?你看,今天你們家那個人不回來了,這個人又去干什么去了,可惜你就沒有中央情報局的監(jiān)測水平,要有美國情報局那水平,你一定得調查他。但凡女同志啊,她有一種執(zhí)著,這是一種天性,她認為我跟著他了,我就一輩子啊,都跟他了,他就得對我怎么樣,你這種脾氣,柄性,我給她總結:這個女的,要不就不愛你,要愛就愛死你。很麻煩啊,所以就會加很多很多的觀念給這個大老爺們。這個大老爺們也聽話,也賤,就象瓊瑤小說里寫的那些男主人公,像她這么大的小姑娘選則對象標準就像瓊瑤小說里那些男主人公,但是,這就給你提供了一個墮落惡道的機會,因為你天天生活在自我知見意識圈里頭,你自我認為很聰明、狠幸福、很滿意的一個意識圈里頭,然后不斷再堅固這些東西,這是墮落的表現(xiàn)。
你將來必定要沉淪三惡道去受無量苦去,在你的世界里頭,充滿了無非是貪嗔癡啊。你想,一結婚第二天,這女的就會說,你首先要把什么什么給我,財政大權上交,工資你得拿來吧,是不是第一個貪念?第二個是你不準看任何一個女的,你看任何一個女的你看我跟你玩吧?好比有一天,你家那人給某某某人說了兩句話,放心吧讓你看見了或者讓你聽見了,那你一定得找他算賬,這是常事。這就是貪嗔癡就出來了,而且很愚癡啊,什么叫癡,沒有智慧,你會認為他應該怎么樣怎么樣你。
兩個人過日子互相理解一分,就幸福一分,理解的基礎上是知見不生啊。我們不要總拿著自我的意識觀念去觀察人,你最容易觀察誰?你家老頭,因為你跟他近呀。原來搞對象時看他哪兒都好,小伙挺不錯,濃眉大眼的。一結婚,好了,就你的眼睛大!你瞪著眼干嘛,成毛病了。這個人觀念變了,角度變了,看問題的方法和感覺就不一樣了。兩個人到一起生活跟不到一起生活,那個角度不一樣,那個感覺就不一樣。那你說是誰騙誰了嗎?不是啊,就是你當時觀察的角度不一樣,所以說,知見有局限性,認識有局限性,所以看的角度就不一樣,看到的結果就不一樣。換句話說,你看不到他全面的東西,別看你們兩口子在一起生活幾十年,真正你能了解他的心思嗎?很難,很難。
這就是知見,我們的認識,以及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識。第一,知是對我們自身的認識,第二是對我們周圍環(huán)境的認識,你能夠有什么樣的一種感受,決定了你自己的結果。這家長理短的事恰恰蘊含著真理的影子,不要小看這個家長里短的事,你能夠把家長里短處理好,也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不要吹你能做多大多大的事,你家長里短處理不好你也做不了大事。你去看看,歷史上那些皇帝吧,他可以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但是我告訴你,他家的事他弄不了,所以有一句老話叫清官難斷家務事,為什么?因為他有知見有認識在里頭,有一種認識在約束著他,所以就限制著他的判斷力。為什么我們會生活在這種特別限制的空間當中,因為我們的映象和對自己的認識,對我們生存環(huán)境的一種認識和了解,這從世間法那種知見不生來說是這樣。
而出世間道更是如此,出世間道就是我們解脫對一個現(xiàn)象認識清楚的同時,就是對他的一種離開,對他的一種容受。什么境界呢?比如我們今天念佛,很好,心里也比較舒暢,你這種感受生起形成的同時,你要覺察他,并非實有,他是伴隨著你那個清靜覺性而出來的,你讓這種認識能夠還自于不生不滅之中。知見不生是什么意思呢?對自我生命現(xiàn)象的一種了知,還自于不生境界中,返觀在不生滅當中去,不生是講的不生不滅,我們自性當中的一切,是不生不滅的,而我們自性當中所展示的那種生命軌跡也是不生。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绊毱刑,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這就是我所講的那個道理,只不過它的名詞相比較多一些,就是說分幾個名詞相,我們把他名詞相理解了,這個就好理解。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边@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對世界人生的看法!绊毱刑,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本褪钦f若有人說佛祖他解釋的這種種法相,無非是包括這四種見識,無非是從這四個角度去分析判斷,所有現(xiàn)象界的生命的!绊毱刑帷S谝庠坪巍。你能理解我說的意思么?“是人解我所說義不”。這個人真正理解了我所說的意思了嗎?“不也。世尊”。他沒有真正理解,并沒有真正理解生命的真實的現(xiàn)象軌跡!昂我怨?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在世尊圓滿解脫真實生命現(xiàn)象當中,種種諸法之相,并非我們所理解的,所見到的所認識到的這種現(xiàn)象界當中的諸法之相。“即非”是在佛陀圓滿正覺的生命境界當中,他所認識到的種種生命跡象,并非我們生命境界當中的一切現(xiàn)象!笆敲乙。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只是為了方便我們去理解,所以說佛給我們設定了一個名稱,說這一切叫什么。這些叫什么,方便我們理解。
“須菩提。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真正想獲得圓滿證悟解脫的這個人,這個眾生,于一切法,在一切境界之中,“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應”是我們的直覺性啊,能覺性,換句話說,直接反應在本性當中那種作用力!叭缡侵币阅苡X性直截了當?shù)膹谋拘援斨腥フJ識一切,站在本性的角度當中,認識一切。“如是見”是什么?認識一切的同時,感受一切,叫如是見,從空性的角度,如是見,感受一切。從空性的角度去建立一切的信念,對一切的認識,從生起觀念開始,從自性當中去看待一切的觀念,以空性來看待一切的觀念。因為這樣的一種作用,所以對一切法,他能不生相,是這個意思,“不生法相”,這叫無生境界,所以不存在相的東西。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就是所說的法相呢,所謂的法相,也并非是真正有一個相可得,因為他是絕對空性的,他并沒有相可得,只是一個名詞而已,“是名法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心者,持于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段主要理解個什么問題呢?就是說我們所要經歷的這個生命過程,在我們真如自性當中,是沒有一個實際的作用的,是個如幻的,要以一個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看待這個生命過程呢,絕對真如真理從這個角度去看待生命過程,什么叫真如之理,就是致真的道理呢?就是空性,一切法的空性,我們看待一切的問題是絕對的空性,這個角度看待我們的生命跡象。否則從任何一個方面都是錯的,從我啊,從人啊,世界萬物都是不正確的,都有局限性。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如果有人用很多寶貝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心者。持于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在金剛經里不止一遍說過這話,這次已經推崇到極點。前面講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后面講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有這種比喻,成就究竟解脫功德的那種可貴性。并不是我們想象的,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就是說你怎么樣的修行布施,也不可能做到他講的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但是你能做到一點,“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心者”。我們要發(fā)心成就和解脫,要成佛的人,有這種認識的人,能夠接受這個經的教義,“受持此經”,哪怕只有四句話的意義,你聽懂了,一句話,乃至四句話都可以。那四句話是什么意思呢?這里講的四句偈是解除四大的約束,哪怕我們只懂了四句話,“受持讀誦”,真正的落實到我們的生命過程當中去是受持,讀誦是不斷的熏染,不斷的熏修。
“為人演說,其福勝彼”。能夠不但自利,而且利他。這種行為完善的人,這個福報,福德受用就比前面那個人還好,前邊那個人用無量七寶去供養(yǎng)布施不如你這樣做。為什么為人演說他這個福報就大?“云何為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何以故”。為什么會這樣,為人演說這個福報就這么大嗎?他不取于相啊,因為再大再多也是有相,他是絕對的空性,再多再大也不如他大。世界再多,無量世界,在虛空里頭,沒虛空大吧!比虛空大的有什么?你的一念心。把心改變了,福報就大了。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最后總結四句話,告訴我們如何看待身心世界的觀點基礎,就是出發(fā)點,教給我們如何對待生活的一個觀念。“一切有為法”我們所有生活的境界稱為有為法。這個一切有為法是個什么樣的形象呢?它如夢如幻,“如夢幻泡影”。你看,我們過去再好也過去了就跟做夢一樣,像泡影一樣,你說哪個是真的?再漂亮也會老,再富也會窮,再強壯也會衰弱。“如露亦如電”,象朝露一樣,早晨的露水,太陽一出就沒了。象閃電一樣,剎那間即逝。應該這樣面對人生,這樣看待人生所有的境界,這就是著名的四句偈!皯魅缡怯^”你們知道怎么看待人生么?告訴你們:不要執(zhí)著。佛就把這經講完了,這些菩薩們都感謝啊!我們也感謝啊,各位護法大居士!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