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三節(jié)《中論》之中心思想
第四章_龍樹──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tǒng)一
第三節(jié) 《中論》之中心思想(p.216~p.218)
一、龍樹《中論》之根本大義──中道的緣起(p.216)
【(一)《中論》的歸敬偈】
《中論》所要闡明的,是中道的緣起!吨姓摗烦醯臍w敬偈,就充分的表示了,如《中論》〈觀因緣品第一〉說: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緣起),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1(大正30,1b14~17)
佛所開示的教法,在世間一切學說中,是最上第一的。佛說的所以最上第一不是別的,是佛說的因緣──緣起說。
佛依緣起說法,能離一切戲論而寂滅,這是不共世間學的,所以說:「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二)八不的緣起(中道的緣起)】
緣起為佛法宗要,是各部派所公認的,但解說不一。龍樹所要闡揚的,是不生不滅等「八不」的緣起,也就是中道的緣起。
《雜阿含經(jīng)》所說:「處中說法」2,「宣說中道」,就是不落二邊──一見、異見、常見、斷見等的緣起。
闡明不落二邊的緣起,所以名為《中論》。
二、龍樹是通過大乘「空」義,來闡明中道的緣起(p.217~p.218)
中道的緣起說,為佛法宗要。闡明這一要義,龍樹是通過空義而顯揚出來的,如說:
【(一)《七十空性論》】
《七十空性論》:「由一切諸法,自性皆是空,諸法是緣起,無等如來說」。3
明一切法是空,一切法是緣起。
【(二)《回諍論》】
《回諍論》:「諸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無等第一語,敬禮如是佛」。4
列舉了空、緣起、中道三名,而表示為同一內(nèi)容。
※ 這兩部龍樹論,都表示了空與緣起的關(guān)系。
【(三)《中論》】
說得更完備的,如《中論》卷4〈觀四諦品第24〉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大正30,33b11~14)
緣起法為什么是離二邊的中道?因為緣起法是空的。在《阿含經(jīng)》5中,空是無我我所,也就是離我見、我所見的。
假名6──施設(shè),雖也是《阿含經(jīng)》所說過的7,但顯然由于部派的論究而發(fā)展8;為了《般若經(jīng)》的一切但是假名9,所以《中論》將緣起、空、假名、中道統(tǒng)一起來。
不過龍樹學的宗要,說空說假名,而重點還是中道的緣起說。空以離一切見為主,與離二邊見的中道相同,所以在緣起即空、即假、即中道下,接著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結(jié)歸于一切空,也就是歸于中道。10
三、結(jié)說:依「中道的緣起」斷邊見、邪見等一切見(p.217~p.218)
龍樹依中道的緣起說,論破當時各部派(及外道)的異見;著重離見的空──中道,正是《阿含》與《般若經(jīng)》義。如來說法,宗趣在此,所以《中論》結(jié)贊說:「瞿曇大圣主,憐愍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11
※ 以下,依緣起、假名、空、中道,一一的分別加以論究。
注解
^1
(1)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p.75:
「圓滿的覺悟者宣說『緣起』,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戲論止息而寂靜安穩(wěn)的,我向這位說法中的至尊行禮致敬!
(2)《順中論》卷1,龍勝菩薩造,無著菩薩釋,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不滅亦不生,不斷亦不常,不一不異義,不來亦不去,佛已說因緣,斷諸戲論法,故我稽首禮,說法師中勝。」(大正30,39c25~28)
^2 《雜阿含經(jīng)》卷34(961經(jīng)):「佛告阿難:我若答言有我、則增彼先來邪見。若答言無我,彼先癡惑,豈不更增癡惑!言先有我,從今斷滅。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于今斷滅,則是斷見。如來離于二邊,處中說法,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謂緣無明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大正2,245b18-24)
^3《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7所引(漢藏教理院刊本,p.32上)。
^4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7所引(漢藏教理院刊本,p.32上)。《回諍論》卷1,后魏三藏毗目智仙共瞿曇流支譯:「空自體因緣,三一中道說,我歸命禮彼,無上大智慧!(大正32,15a26-27)
^5
《雜阿含經(jīng)》卷11(273)(《撫掌喻經(jīng)》):「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是故,比丘!于空諸行,當知、當喜、當念;空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大正2,72c12~15)
參見《空之探究》第二章第五節(jié)〈?铡⑽椅宜铡祊.103。
^6詳見《空之探究》第四章第五節(jié)〈假名──受假〉p.233~p.242。
^7
(1)《雜阿含經(jīng)》卷22(582經(jīng))(大正2,154c19-155a4):
時彼天子說偈白佛:「若羅漢比丘,漏盡持后身,頗說言有我,及說我所不」?爾時、世尊說偈答言:「若羅漢比丘,漏盡持后身,亦說言有我,及說有我所」。時彼天子復說偈言:「若羅漢比丘,自所作已作,已盡諸有漏,唯持最后身,何言說有我?說何是我所」?爾時、世尊說偈答言:「若羅漢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諸漏盡,唯持最后身。說我漏已盡,亦不著我所,善解世名字,平等假名說!
(2)《雜阿含經(jīng)》卷13(335經(jīng))(大正2,92c16~25):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jīng)?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yè)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xù),除俗數(shù)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shù)法。俗數(shù)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jīng)!
(3)《空之探究》第二章第二節(jié)〈勝義空與大空〉p.83:
「〔《第一義空經(jīng)》之〕經(jīng)義是:唯有法假施設(shè),緣起的生死相續(xù),有業(yè)有異熟,而沒有作業(yè)受報的我。緣起法是假有,我不可得是勝義空!秳倭x空經(jīng)》的俗數(shù)法(法假)有,第一義空,雖不是明確的二諦說,而意義與二諦說相合,所以《瑜伽論》就明白的說:「但唯于彼因果法中,依世俗諦假立作用」。法假施設(shè)是假(名),勝義空是空;假與空,都依緣起法說。依緣起說法,《雜阿含經(jīng)》是稱之為:「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的。龍樹的《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二諦與空假中義,都隱約的從這《勝義空經(jīng)》中啟發(fā)出來!
^8
(1)參見《大毗婆沙論》卷9(大正27,42a24~ b4) ;《空之探究》第四章第五節(jié)〈假名──受假〉p.236。
(2)《異部宗輪論》卷1(大正49,16c14~15):
「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數(shù)取趣],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shè)名!
另參見《空之探究》第四章第五節(jié)〈假名──受假〉p.238。
(3)說一切有部七論中有《施設(shè)論》;南傳銅鍱部也有《人施設(shè)論》。
^9《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大正8,230c6-231a21):
「佛告須菩提: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名字名為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但有名字。是名字不在內(nèi)、不在外、不在中間。須菩提!……須菩提!譬如外物草木枝葉莖節(jié),如是一切但以名字故說,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滅,非內(nèi)、非外、非中間住!毱刑!譬如夢響影幻焰,佛所化皆是和合故有,但以名字說,是法及名字不生不滅,非內(nèi)、非外、非中間住;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名假施設(shè)、受假施設(shè)、法假施設(shè),如是應當學!
^10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463 ~ p.464:
因緣生法,指內(nèi)外共知共見的因果事實。外人因為緣生,所以執(zhí)有;論主卻從緣生,成立他的性空。所以說:即是空的?詹皇菦]有緣起,此空是不礙緣起的,不過緣起是無自性的假名。這樣,緣生而無自性,所以離常邊、有邊、增益邊;性空而有假名的,所以離斷邊、無邊、損減邊;雙離二邊,合于佛法的中道。這是雙約二諦空有而說的。中道,形容意義的恰好,并非在性空假名外,別有什么。這樣,假名與中道,都在空中建立的。一切諸法寂無自性,所以是空;緣起法的假名宛然存在,所以是有。這相即無礙法,從勝義看,是畢竟空性;從世俗看,雖也空無自性,卻又是假名的。這樣,所以是中道。
^11《中論》卷4,(青目釋)(大正30,39b25~29):
「『瞿曇大圣主,憐愍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灰磺幸娬,略說則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廣說則六十二見,為斷是諸見故說法。大圣主瞿曇,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智慧者,是故我稽首禮!
- 《大智度論》之禪波羅蜜(上)
- 《大智度論》之禪波羅蜜(下)
- 自利 利他
- 心念與業(yè)報
- 成佛之道 2 歸敬三寶
- 成佛之道 3 聞法趣入
- 成佛之道 4 五乘共法
- 成佛之道 5 三乘共法
- 成佛之道 6 大乘不共法 大乘通說
- 成佛之道 7 大乘不共法 大乘菩薩行
- 成佛之道 8 大乘不共法 禪波羅蜜
- 成佛之道 9 大乘不共法 念佛觀
- 成佛之道 12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
- 成佛之道 15 大乘不共法 四攝法
- 成佛之道 16 大乘不共法 大乘行位
- 成佛之道 17 大乘不共法 佛果功德
- 空之探究 序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引言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二節(jié) 泛說解脫道
-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三節(jié) 空與心解脫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