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02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02

  2006年2月21日講于戒幢佛學研究所

  剛才講到了第一種要素就是皈依。我們學習這個教法,首先我們對這個傳承、對這個法生起皈依之心。

  那其次,就是要發(fā)心。第二個要素就是發(fā)心。

  那發(fā)心還是有二種發(fā)心,一個是出離心,一個是菩提心。這個二種是我們學習修行中正確的發(fā)心。所以,發(fā)心還有正確的發(fā)心和非正確的發(fā)心。非正確的發(fā)心那就會把我們引向凡夫心,比如說,你發(fā)的是貪心、嗔恨心、我慢心、嫉妒心……其實你也是在發(fā)心,但是這是不正確的發(fā)心。那正確的發(fā)心呢?就是出離心、菩提心,這二種發(fā)心能夠把我們導向解脫成佛。因為事實上整個佛教雖然說佛教有三大語系:藏傳、南傳、漢傳;然后有眾多的宗派,什么格魯、寧瑪、噶舉、薩迦……;我們漢傳有天臺、華嚴、唯識、三論、律宗、凈宗、禪宗、密宗,但是所有的這些法門它都不外乎解脫道和菩薩道。也就是,所有的法門都是建立在這樣的二種修行的途徑上:要不你走的就是解脫道,要不你走的就是菩薩道。我們說大乘比較偏向于菩薩道,小乘比較偏向于解脫道。那這二種道,出離心就是解脫道的基礎,菩提心就是菩薩道的基礎。

  如果你想要解脫,那么首先你一定要發(fā)出離心。什么叫出離心呢?就是:我希望解脫,我要出離。其實這個是一種非常平常的心理,就像我要干什么,比如:我要出家,我要上研究所。如果你們想一想:如果你們沒有這樣一種強烈的需求,你能會出家嗎?你們能到這里來讀書嗎?其實每一個人要從世俗里邊走出來,都不是很容易的!其實有這樣想法的人并不少,想要出家,或是想要到這里讀書的,想要上佛學院讀書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可是為什么有的人能做得到,有的人做不到呢?當然除了客觀的因緣以外,跟個人主觀的這種需求的心也是有關系的。有的人這種需求的心特別強烈,也就是他的這種需求的意愿特別強烈,那么,他就會不顧一切地去做。有的人可能他的需求心一點都不強烈,他甚至還有更多比他的這一種需求心更強烈的心理,那么,他自然就做不到。所以,我覺得在修行中一個人這種意愿性是很重要。意愿的力量。

  所以,出離心,還有強烈的出離心和還是普通的出離心。同樣一種心,它的力量有大小、有強弱,強和弱它是不一樣的,它對你的修行產(chǎn)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甚至是至關重要。所以,從解脫道的角度來說,你就是要發(fā)出離心。當然從表面上來說,它所要出離的是環(huán)境、出離的是輪回、出離的是三界。但從實質上來說,出離的是什么?我們上一次學道次第論講的出離什么?出離的就是惑和業(yè)。其實,最本質的就是惑和業(yè)的二種東西,因為導致我們不解脫,導致我們不能出離的就是惑和業(yè),所以真正你要從惑和業(yè)里邊走出來了,那你就解脫了。所以,解脫就是出離的結果,所以,解脫道就是出離心的完成,從出離心的發(fā)起到出離心的完成,那么,出離心的完成,它就是靠,一個是戒律,一個是要靠正見。你像戒律,先要止息妄流,然后用正見再把這些潛在的妄流……所謂妄流是什么?妄流的實質是什么?還是惑、業(yè),用戒律把妄流止息下來,不要讓它亂動,然后再用正見把這些妄流再去掉,然后你就解脫了。其實解脫道就是這樣的一種道理,你所有的修學事實上它就是圍繞著這樣的一個過程。

  所以,從解脫道的修行來說,它須要五種要素。一個是皈依,你對解脫的方法要生起信心,你相信佛法能夠幫助你獲得解脫。第二,就是發(fā)心,有出離心,你一定要解脫,你一定想要解脫,而不是不想解脫。第三,就是戒律,你要想解脫呢,那就要用戒律來幫助你的這種無始以來形成的妄流,你要讓它止息下來,否則你在這樣一個混亂的狀態(tài)里邊,你根本就沒有辦法開智慧、獲得正見,你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你先要有持戒讓妄心把它停息下來。但是,停息下來不等它就沒有了,它還在,你的無始以來的那些惑業(yè)所形成的那些種子,都還在,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當它停息下來之后,你就是要修正見、修觀,你就是要有正見;有了正見之后你要修止觀,通過止觀開始智慧;開了智慧之后,你就會把這些妄流消除,然后你就成就了解脫。所以,從解脫的角度來說它,它須要五個要素。

  那么,另外如果從菩薩道的角度來說,它一樣也是要五個要素,菩薩道也是要發(fā)菩提心。關于這個菩提心的內(nèi)容其實在大乘經(jīng)典里邊,關于對菩提心的論述,真是非常非常地多,汗牛充棟。因為這個事情我有……過去讓我們上一屆的學生專門做過搜索、整理,就是從大正藏里邊把有關的菩提心的內(nèi)容專門地搜集起來,然后分類,這個事情我們有做過。那在唯識宗里邊,比如比較突出的,一個是《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里面有一品專門叫《發(fā)心品》,是講發(fā)菩提心,菩提心它的特征、它的所緣,從各個方面來給我們介紹菩提心是怎么回事。那么,還有一部論典叫做《大乘莊嚴經(jīng)論》,也有專門有一品《發(fā)心品》!洞蟪饲f嚴經(jīng)論》這一部論典它主要是依《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這個內(nèi)容為基礎,專門講如何修習菩薩道的內(nèi)容,其中也有專門有一品《發(fā)心品》,講怎么發(fā)菩提心。

  我們中國唯識宗的祖師也有二部論典講到菩提心。一個就是慧沼,這個慧沼是窺基大師的弟子,他寫過一本叫《勸發(fā)菩提心集》,是專門講菩提心的一部論典。另外,慧沼有一個弟子叫智周,他有寫過一部論叫《大乘入道次第》,那么,其中也有一部分講到菩提心。那么,菩提心這是大乘的根本,也是大乘的不共法。那么作為大乘的修行,那么一定就是要發(fā)菩提心。

  那在菩提心之前要不要有出離心呢?就是也可能有的人,他可以直接發(fā)菩提心,但是對很多人來說,如果前面有一個出離心的基礎會更好。所謂出離心也就是對輪回、對三惡的苦生起一種出離心,然后把這一念的出離心擴大到一切眾生的身上,不僅僅是要希望帶著自己出離,然后要把這一份出離的心擴大到一切眾生的身上,希望也能夠帶著一切眾生出離,那么這個出離心就是菩提心,就上升到菩提心。如果只想著自己一個人出離,那只是出離心。所以,真正根據(jù)每一個人的情況,我們也可以有這樣二個情況:或者說我們以出離心為基礎,然后再發(fā)菩提心,或者直接可以發(fā)菩提心。

  那菩提心在大乘佛法里邊這是根本,這是基礎,同時它也貫穿著整個學佛的修行。發(fā)心是什么意思,希求的意思。這個“希求”它包含著幾個方面。比如說,因為我們意識佛陀的偉大人格,我們意識到佛果功德的殊勝,然后我們希望要成佛,我們希望也要成就佛陀一樣的人格和品質,那么這就是一種發(fā)心,這是一種發(fā)菩提心,“我要成就無上菩提”的這樣的一種希求,這就是發(fā)菩提心。那么,我要想成佛,我要想成就佛陀所具備的品質,那么我當然要學習佛菩薩因地上……他為什么會成就這樣的一種品質呢?這個品質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他多生累劫的修行。他到底怎么修行才能夠最終成就這樣的一種品質?那他的修行無非就是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菩提心的修行它有二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成就無上佛果,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利益一切眾生。那么作為大乘菩薩道的修行,我們首先一定要有這種希求,如果你沒有這種希求的話,你沒有這種愿望的話,那你就不會去修菩薩道。所以這個是基礎。

  當然,菩提心不只是一種利他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所以,菩提心如果簡單地說,它是一種自覺而又利他的行為,自覺而又利他的心理。所以,我們要認識菩提心的內(nèi)涵、特征,尤其是它在大乘菩薩道中的地位。那么,這種菩提心因為它具有利他的特點,所以菩提心它在我們成佛的修行里邊,其實它是幫助我們成就二種品質,其實就是悲和智二種品質。因為菩提心是自覺而利他的心。從自覺的這個角度來說,菩提心能夠幫助我們成就智慧的品質;從利他的角度來說,那么,菩提心能夠幫助我們成就慈悲的品質。

  但是,如果你光是發(fā)菩提心,是不是就能夠完成這二種品質呢?因為如果我們把菩提心它只是作為一種需求、一種愿望,從這種愿望的產(chǎn)生到完成佛陀的這種悲和智的這二種品質的成就,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就是要持菩薩戒,一方面就是要修空性見,空性正見。這是二個角,這是要二個方面同時具足。一方面,發(fā)了菩提心之后修菩薩行,修菩薩行。這個菩薩行的內(nèi)容,菩提心和菩薩行的內(nèi)容,在唯識的論典的里面是非常地豐富,菩薩道的次第在唯識的論典里邊也是講得非常地詳細。所以,在藏傳佛教里邊,他們繼承深觀、廣行二大體系的思想,在廣行的這一塊,事實上它主要是繼承了瑜伽唯識的這個系統(tǒng)的菩薩行的思想。這也說明了唯識宗在菩提心和菩薩行的修行上它的內(nèi)容的豐富和完整。

  所以,發(fā)了菩提心,就是作為我們唯識這個系統(tǒng)的修行,皈依之后就是發(fā)心。當然,發(fā)心也不是一個簡單地發(fā)心,除了這個發(fā)起愿菩提心,發(fā)了愿菩提心之后,還要造菩提心業(yè)。我們在座的同學多數(shù)都已經(jīng)受過(菩提心戒)了。然后受了菩提心戒以后呢,接下來就是要受菩薩戒,這個也是針對我們漢傳佛教的弊端。因為我們漢傳佛教過去就是大家都受了菩薩戒,但是就是僅僅就受了而已,我們很少有人去考慮:菩薩戒應該怎么樣修菩薩行?怎么樣長養(yǎng)菩提心?我們更沒有去關注菩提心。所以這個菩薩戒就會變成是一種形式,純粹就是形式的東西了。所以,受了菩提心之后,就是要受菩薩戒,按這個菩薩戒去修行。通過菩薩戒修行的過程中,來幫助我們完成這種慈悲的品質。

  這個是菩薩道修行的次第。從菩提心到菩薩行,從皈依到菩提心、到菩薩行。這個基礎很重要。我們過去很多人修學,就是因為忽略了這個基礎。我們盡管學了很多空性見的理論,但是因為我們忽略了菩提心的基礎、菩薩行的基礎,所以,我們所學的空性的理論往往就是變成一種玄談的東西、哲學式的東西。因為事實上,空性的理論是幫助我們完成菩薩行的修行思路的。你看整個《金剛經(jīng)》的建構就是非常合理,它開頭就是發(fā)菩提心:“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睆陌l(fā)心開始,然后發(fā)心之后,就是大講圍繞著怎么樣修布施、怎么樣莊嚴國土,怎么利益眾生……就是菩薩怎么樣降服其心呢?那就是要廣修菩薩行,廣泛地去修菩薩行,去布施、去莊嚴國土、去利益眾生。但是,你在修菩薩行、在莊嚴國土、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同時你又要具備空性,認識到這一切都沒有我、都空的、都是無我所的,不要著相,這個很重要。如果你沒有空性見的話,你在布施的時候,就會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有得、有失,有榮、有辱,那你所作的一切都會成為凡夫心。所以,如何從凡夫行里邊走出來,進入圣賢,其實這個關鍵就在于有沒有空性見。

  不管我們是到底是用的是什么樣的空性見……當然空性見各個宗派都有自己的空性正見。比如說解脫道有解脫道的空性正見,中觀有中觀的空性正見,如來藏系統(tǒng)也有它們的空性正見,那唯識宗呢,是以唯識建立“諸法唯識”的唯識中道見,它是通過空性正見才能夠幫助我們從這樣的一種凡夫心里邊超越出來。從凡夫心里邊超越出來就是靠空性正見。所以,在菩薩行之后,一定要通過聞思經(jīng)教樹立正見。當然這個正見,每一個人用什么樣的正見,你覺得哪一個正見比較適合我,這個倒沒有一定?赡苡械娜怂矚g中觀正見,有的人他可能覺得唯識正見,那也有的人覺得:這個唯識、中觀都太復雜了,我只要有一個阿含的無我正見、無常正見我就夠用了……其實每一個他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你也要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興趣、愛好來選擇一種正見,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要用唯識正見。當然唯識正見對于弘法是很有用的。如果你真正領會之后,對修行也是非常有用的。但是,也有可能你沒有能力去接受,只是看你有沒有能力去接受這樣的一種正見。所以,我們一方面要選擇一種什么樣的正見,來幫助我們超越世俗的心,來幫助我們解除惑業(yè)。真正能夠解除惑業(yè)、超越世俗的心,就是正見的作用。

  當然,這個正見也有二個層面,一個是聞思的層面,一個是心行的層面。一個是聞思的正見,它是一種世俗的正見,還有一種出世的正見,所謂的出世的正見,就是你的心靈所具備的一種正見,一種無漏正見,那這種正見它就是一解脫的力量,當你一旦把這個正見引發(fā)出來之后,你本身也就具備了解脫惑業(yè)的力量,你本身也就具備了正見這個世間的力量。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生命中都具備的。但是這種正見的引發(fā),它要以聞思的正見為基礎。我們通過聞思的正見,因為我們現(xiàn)在都是活在我法二執(zhí)里邊,由這我法二執(zhí)形成這個妄流的相續(xù),我們在這個相續(xù)里邊,我們根本就是出不來的。那你現(xiàn)在要通過聞思,認識到我們過去所執(zhí)著的一切確實都是空的、都是虛幻的,都是了不可得的。我們須要對這個世界進行重新的審查。那么,這個道理在道次第論里邊,叫做觀察修。你要進行重新的思考。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通過生活、通過學習,我們對世界我們會形成一套固定的看法,我們認為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好,什么是壞……我們有一套固定的看法。但事實上,我們的這個認識是有問題的,是屬于遍計所執(zhí)的產(chǎn)物,是屬于一種顛倒的,它是建立在我執(zhí)和法執(zhí)的基礎上。那么我們現(xiàn)在學習唯識,我們通過聞思經(jīng)教就是要對我們過去的所有的認識的東西都要重新思考、重新認識,用佛法的智慧。

  比如我們現(xiàn)在學習唯識,我們就要用唯識的正見進行重新思考,對每一個認識的東西都要重新思考。當我們對它重新思考之后,由過去那種錯誤的認識形成的一種心理它就會被解除掉,它就會逐步地被解除掉。其實,你在思考的過程中,就會把很多的粗的煩惱給轉掉了。因為我們的很多心理、錯誤的心理、妄流,其實都是由于這種錯誤的認識形成的。所以,在唯識宗的這個加行道的修行里面叫做四種尋伺,就是四種思惟,就是要對名、義、自性、差別,就是對名稱,對存在的事物,因為任何一個事物都有二個方面,一個是名,一個是實。然后我們對這個名和實產(chǎn)生自性見,認為它是實在的,認為它是好呵、不好呵,其實也就是遍計所執(zhí)形成的種種錯誤認識,我們現(xiàn)在都要對它重新思考。

  其實,這個重新思考的過程,我們通過思考來調整我們的觀念。如果我們單純地思考,那可能就是一種哲學家的行為;如果我們通過思考來達到調整自己的觀念和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那就是一種禪修的行為。我們認為過去講到禪修,那就是無分別,其實這種認識也是錯誤的。禪修,其實它還是要以分別為基礎,只有達到最高的時候,你要契入空性的時候,那個時候用的才是無分別。但是要把你的心如何從凡夫心里邊調整出來,要進入空性的觀修的時候,那你還是要用分別。當你只有安住在空性見上、契入空性觀修的時候,才用的是無分別。那么這個過程事實上就是一個止觀的過程。

  所以,我覺得就是作為一個修學體系的菩薩道的修行,它就是要有這個五個方面,就是菩提心,然后在這個菩提心的基礎上,一個是空性見,一個是修菩薩行。就是一個利他行,修利他行就是修慈悲;一個是修空性,修空性就是修智慧。當我們把這個慈悲和智慧都修圓滿了,也就成佛了。所以,菩提心最終的結果就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那就是成佛呵,成佛就是成就無上菩提。

  那成佛到底成什么呢?我們過去對成佛我們把它想得很抽象;或者是成佛對很多人來說在他的認識上是很單薄的,覺得只是一個概念,成佛嘛,是一個概念;也有人覺得:成佛嘛,哇!那是非常遙遠的事情;那也有人想像得就像天邊的云彩一樣,對我們這些愚癡的眾生來說,永遠都是遙不可及的。事實上這都是一種不了解的結果。成佛,就是要成就佛的品質。成就佛的品質,就是二種品質:一種就是慈悲的品質,一種是智慧的品質。就是要去完成這二種品質。其實這二種品質也就是二種心理。其實,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慈悲的心理,我們多多少少也有智慧的心理,當然我們的智慧和佛的智慧質量是不一樣的,質量呵、大小呵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我們多少都有一些悲憫之心,但是要把這一念悲憫之心無限地擴大,那這就是一個修菩薩道的過程。把這個有漏的智慧變成無漏的智慧,那這就是一個修止觀和修空性見的過程。其實,我覺得這種東西如果方法正確,再加上精進的話,其實應該不是很難,因為這些東西在我們內(nèi)心里面它都具備,這個基礎我們都有,我們是可以摸得到的,是可以觸及的,如果我們有一定的禪修基礎之后,我們是可以用得上力氣的,不是用不上力氣的。所以,我們須要對自己要有信心。

  我們修慈悲之后,慈悲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大,慈悲的力量如果越來越大,嗔恨心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小。當我們修慈悲的的過程中,我們利他的心如果越來越強,那么我執(zhí)的心就會越來越小。所以,我們在修菩提心的過程,也就是戰(zhàn)勝凡夫心的過程。我們在修空性見的過程中,我們正見、正知的力量如果越來越強,那么我們凡夫心,我們的凡夫心所形成的這個心念,就是念頭,這個念頭就會越來越弱。如果我們有一定禪修的基礎,我們一定能感覺得到。如果對一個沒有禪修的人來說,你現(xiàn)在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切,你的整個生命。但是,如果對一個空性有一定體悟的人,能夠用空性來作觀修的人來說,他就感覺得到這個念頭越來越弱,越來越?jīng)]有力量。

  所以,這種凡夫心和這種慈悲品質、空性的這種品質的增長,其實它是此起彼伏的,如果你的凡夫的力量很強的話,那么,你這種正知正念,這種慈悲心、空性正見的力量它就會很弱。所以,在菩薩道修行,我們須要知道菩薩道修行的中心。

  菩薩道的修行事實上它就是圍繞著這樣的五個要素、二大中心。五個要素就是皈依、發(fā)心、戒律、正見、止觀;二大核心,就是悲和智,修慈悲和修智慧。 你要抓住這個五大要素、二大核心,你也就抓住了三藏十二部典籍的精髓了。那你不管你看什么經(jīng)你都不會亂的。因為任何一個經(jīng)典、任何一個宗派的東西都不外乎這個東西,它都離不開這些東西,如果離開這個就是不佛法。你們能不能說:啊,我現(xiàn)在修的哪一個法門,或者我聽到的哪一個法會離開這五個要素,啊?有沒有?所以,我感覺這五個要素就像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一個軟件,一個系統(tǒng),任何一個宗派的修行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運行。所以,同樣我們學習唯識我們也要圍繞這樣的五個要素、二個核心。

  所以,在我們成就這二大核心、二個品質的過程,一方面成就了佛菩薩的品質,一方面解除了凡夫心,解脫煩惱。然后,最后結果是什么?就是成就菩提。成就菩提也就是得大自在。

  所以,作為我們對唯識宗的學習,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在修學宗派的過程中,要注意這樣的五個要領。其實我們不管學什么宗派,也都要注意這個五個要領。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五個要素的話,我們有可能就會偏執(zhí)一端,我們修行就會上不去。比如我們現(xiàn)在修禪宗,有的人這個修其它宗派念佛呵,之所以很多人修不上去,或者學的人學不上去。很多學習的人落于玄談,很多修行的人落于盲修瞎煉,其實都是跟在修行中偏執(zhí)一端這是有關系的。所以,我們首先必須要在認識上,我們要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我們對佛法要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我們具備了這個完整的認識,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實踐他,也就是落實到我們的心行上。所以,佛法的重點是在我們的心,佛法的實驗基地就是在我們的心,不是在別的地方。從修皈依、修發(fā)心、修戒律、修正見、修止觀,每一種它都不只是一種認識,它都要通過實修,甚至我們都可以通過止觀來修皈依、修發(fā)心、修戒律、修正見,每一種都可以通過止觀來修。那么這個修的特點也就是觀察修、安住修。

  修皈依,無非它的目標就是引發(fā)我們對三寶信心,保持對三寶的信心,那么我們每天要念三皈依,然后要不斷地思惟輪回的苦、三惡道的苦,不斷地思惟佛菩薩的功德,引發(fā)這種對三寶的向往、依賴之心,那么這就是屬于皈依的修行。從對三寶的生起皈依之心,到保持皈依之心,到最后成就三寶的功德,其實這個過程都沒有離開三寶。所以這個要不斷通過修行來完成。

  那同樣,發(fā)心也是一樣,這個菩提心、出離心它的生起,也要通過觀察修,你要經(jīng)常要觀輪回是苦、觀三惡道苦,尤其現(xiàn)在人最不容易生起出離心,因為現(xiàn)在的人他感覺不到苦,可以麻醉他的(對)苦(的感受)的這種娛樂的東西太多了,所以很多人他并不覺得苦。他如果不覺得苦的話,他就沒有辦法生起出離心。尤其現(xiàn)在人很自私, 他會覺得:六道眾生和我有什么關系啊?所以也不可能生起菩提心。所以你要把這個出離心和菩提心調(動)起來。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心是什么心?我們現(xiàn)在的心,習慣的心就是凡夫心,就是貪嗔癡的心。如果按我們習慣的用心,那我們每天都在修,其實我們每天也都在修行,我們修什么行?我們在修凡夫行,我們每天都在修貪嗔癡的心,是不是?我們都在修貪嗔癡。這是我們的習慣,我們不知不覺。比如我們每天會說很多閑話,每天會做很多無聊的事情,會東想西想,其實都是在這種凡夫心的推動下,我們在說些什么,我們在做些什么,不自覺地說些什么,不自覺地在做些什么。然后這些所說的、所做的,同時又強化了我們這種固有的心理基礎,使固有的不良習慣、不良心理得到強化。其實就是這樣子。所以,如果我們不做特別的觀察修的話,我們很難把這個出離心給調動起來,如果我們不做特別的觀察修的話,我們很難把這個菩提心給調動起來。

  所以,你要修出離心,你就要經(jīng)常思惟死亡不定,思惟輪回是苦,尤其要思惟三惡道的苦。你經(jīng)常要這樣想,你每天都要這樣想。你每天都要這樣想一遍,你才會知道三界不是久居之地,我們現(xiàn)在的安逸只是暫時的,我們現(xiàn)在所謂的這種安全,它是非常脆弱的。所以,這個思惟,而且不是思惟一天、二天,你要每天都思惟,你要形成一種習慣,否則的話你就會進入你固有的心理習慣里面去。因為我們固有的習慣心理力量太大。

  同樣對菩提心的修行也是一樣,你要每天要思惟。怎么思惟?比如說像道次第論里面講的七因果、自他相換,你要每天要做這樣的思惟,你要不思惟的話,你的菩提心你就很難地生起。

  所以,這些觀察修,從觀察修幫助我們獲得這種要出離解脫、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心理,也就是這樣的一種心理,就是我們要培養(yǎng)這樣的一種心理。當然有的人本身就有這樣的一種心理,但是你這樣的一種心理在你心里邊它力量有多大呢?是不是力量很大呢?有的人可能根本就沒有。當然我們學佛、出家人的多少都會有,但是在我們的心靈世界里邊,我們的那些凡夫心、貪嗔癡它的念頭可能要比它大一百倍、大一千倍,如果我們沒有通過特定的呵護,出離心和菩提心如果想在我們的心靈里邊占有主導地位,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發(fā)心,我們要好好去修,也還要通過止觀來修,直到我們修到天天每時每刻都能保持這種出離心、菩提心,那么我們的這個修行也就成功了,這個出離心和菩提心的修行也就算是成了。

  那么還有,同樣地戒律的修行也是一樣,比如說每一條戒,從解脫戒到菩薩戒,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不能殺生、不能偷盜……其實你也可以通過止觀來修。為什么不能殺生?為什么不能偷盜?為什么不能邪淫、妄語?為什么?為什么不可以這樣做?我們也可以通過觀察修,我們可以思惟殺生的過患,不殺生的功德。當我們學習不偷盜的戒的時候,我們就要去思惟:偷盜有哪一些過患?不偷盜有哪一些功德?不偷盜對我們生命的改善它有多大的好處?偷盜對我們的生命會帶來多大的負面的影響?會給我們未來的生命造成多大的痛苦、不良結果?每一條戒我們都能夠從這樣的二個方面去思考,一個是持戒的功德,一個是不持戒的過患。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思考了之后,我們自然也就能夠安住在這種戒的修行里邊。所以,同樣戒的修行我們也可以通過止觀的方式去修行。

  那么,正見更是一樣,也可以通過止觀來修行。從聞思的正見,到獲得空性的正見,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要瓦解我法二執(zhí),完全要靠止觀的力量。如果沒有止觀的力量,你所獲得的空性見的,你所獲得聞思的見,那只是一種知識性的東西。當然對你的生命的改變會有作用,但是沒有辦法究竟地解決你生命的問題。

  所以,整個佛法的修學,我們今天給大家講的主要有二塊。一塊就是我們對佛法的修行,我們須要有一個完整的認識。這個五大要素就是給大家提供的一個完整的認識。那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實踐上,我們須要能夠一步一步地落到實處,一步一步地落實到心行上,否則,我們所學的這些佛法就只會成了紙上談兵,說起來夸夸其談,做起來一無是處。那么如果我們這樣學習的話,那就得不償失,那是劃不來的。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這樣的一個內(nèi)容。

  大家合掌。(回向)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