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六次課程 第十二講之:五蘊魔
《入中論》第六次課程總第十二講之:五蘊魔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禪學社
時間:2009年4月25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五蘊魔
五蘊魔也稱為五陰魔,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亦稱五陰)”當中產(chǎn)生的魔障。 對這種魔的破除,是我們修行的一個首要任務。
這里有五個圈,就像是一個槍靶子,打靶用的,我們要打的就是這個靶子,修行道路不管怎么轉(zhuǎn)移,一定要瞄準核心的這個,最核心的任務在這個靶的中間。
經(jīng)“色”而“受”而“想”而“行識”,我們的修行就是這樣層層深入的。為什么要把色受想行識畫成從里到外的一個一個圈,而成為輻射狀呢?
象剝芭蕉桿一樣,與“色蘊”相關的魔出現(xiàn)得最早,在你功夫最淺的時候他就先出來。等到把色陰區(qū)里面的十種魔都解除完以后,受陰的魔才真正出來,受陰(的魔)都解除完以后,想陰(的魔)才出來,最后識陰核心的魔才出來,把識陰的魔斷盡,你就至少是一個六地菩薩了。果位不遙遠,就在眼前,瞄準中間出擊。不過我們要把色陰區(qū)域和識陰區(qū)域魔的情況了解清楚,如果不清楚,我們也是時時處處被引奪,總還以為自己所著的魔境是自己的性格,或者這是我的尊嚴,事實上都是問題。
色陰的魔有一些特征,魔眷和別眷,主要是對于“圣道”直接障礙。
所謂“圣道”,就是對于圣諦(世俗諦和勝義諦)的修行,他讓你失去對勝義部分將要獲得的證悟!笆サ馈边@部分特指人無我空性的收獲,所以面對人無我空性所作的障礙,我們把他稱為“五蘊魔”,或者是“五陰魔”。這種魔有魔王的妻子和其他的親戚朋友。可不要當這個只是譬喻,而是真正有他的妻子眷屬的。生命的層次是多樣的,當我們心所執(zhí)的外境實有存在的時候,很多魔的生命也實體存在著。為什么一個人發(fā)起菩提心的時候魔王的宮殿就會震動呢?在實有的領域,相互之間都會有一些牽扯、有一些瓜葛。
魔王的妻子在禪果將要成熟的時候就投五花箭,這種箭拿在她手里,上面有五種顏色,看著一個人將要獲得一個成果了——悉地或禪定,她便在將得未得那個界限的時候,一箭拋下去。這人受了一箭。這不是普通的箭,讓人產(chǎn)生一種特殊心態(tài),這個心理幫人從將要獲得的成果中退出來,得不到收獲。
第一支是關于我慢行的箭。一箭扔下去,中箭了,馬上我慢心就起來了:“唉呀,我修行好,你不如……!边@個我慢心出來了。
第二支箭是“欲貪行箭”。看到好東西,真的舍不得。像佛教有一樁關于紫金缽的公案。有位禪師久修功深,本來一入定了鬼都找不到他,但是皇帝送給他一個紫金缽,鬼就想,這個人他有一個問題,他就喜歡這個紫金缽。等禪師入定的時候,鬼就到旁邊來刮這個缽,刮得吱吱噶噶、吱吱噶噶的響,禪師就想:“我那個缽,怎么老有人在動、在摸這紫金的缽呢?”他一動這個念頭,執(zhí)著就有了,鬼王沖到身邊來,把鏈子往他頸子上面一捆:“我們抓你去地獄!边@個禪師就害怕了,一下決心,砸缽用功,最后證果。執(zhí)著、對于世間事物的執(zhí)著喜愛,這就是修行的一種障礙,是“欲貪行箭”的襲擊目標。
第三是嗔恨行箭。
第四是愚癡行箭。
第五是嫉妒行箭。
不光只是修行人內(nèi)心里會自生這樣一些魔,而且在所經(jīng)歷的環(huán)境中也會突然產(chǎn)生一些魔障。在環(huán)境當中產(chǎn)生問題那就不是魔王妻子干的事了,是魔妻子委托她的親戚朋友去安排的,安排你在路上撞到一個不好的人,或者是安排你剛剛到一個地方,就發(fā)生一起打架斗毆的事件………,你去被動地經(jīng)歷一下,即著了斗爭行魔、增貪行魔、擾亂行魔、變邪行魔,都來了。
這是五蘊的魔障,他們的來源方式是以上所說的這樣,但體現(xiàn)到一個人身上,他就是在“色受想行識”的“色”身上面產(chǎn)生各樣的問題。比如說你剛剛想修行,就突然遇到一個外緣,撞一下車或者腿疼什么,腿盤不了,或者是坐不住了,這一下煩躁了,修行必須要退,往往都是有一些魔眾在作障礙。
解決這些魔障以后,會有一些什么變化呢?
《楞嚴經(jīng)》中,最后有五十種陰魔(我們?nèi)绻袝r間《楞嚴經(jīng)》最后的五十種陰魔這一段應該認真讀),釋迦牟尼佛已經(jīng)說完了正法,準備休息了,“攬七寶幾,回紫金山,再來憑倚”,重新又回到大家當中,來說五十種陰魔的情況。修行當中對于法無我空性的證悟,我們可以說“是會比較大方爽快一些”,人無我空性這一部分的修行是比較困難的,我們的一些根本執(zhí)著都和身見有關,凡跟身體有關的煩惱都是比較難以解脫的。
人啊,大多數(shù)時候只能順著身體的需求來,或者是需要睡覺了,需要吃飯了,營養(yǎng)不好需要營養(yǎng)身體了,或者肺活量不好,需要跑步鍛煉身體了……順著各種需要。但如果人無我空性這一部分的煩惱被解除了,所獲得的受用是最現(xiàn)實的。
我們知道八地菩薩獲得了“意生之身”,業(yè)緣之身才可以永盡。那么在八地之前呢?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如果對于人無我空性逐步證得,會有一些什么反應呢?
光談色陰區(qū)域,在《楞嚴經(jīng)》當中說,第一種收獲,叫做“舍出蜒蛔”。這里“蜒蛔”這個詞匯,指的是一種蛆蟲,就是我們腸胃里面、腸道里面的一種寄生蟲,一種小生命。在禪修過程當中,突然從身體內(nèi)部一下子舍出蜒蛔,它就落到你身體旁邊,從身體里面就出來了。這種東西就是因為自己對于人無我空性的證悟,對于色身的執(zhí)著放下了,它自然的就離開身體了,放不下“我”的時候,這身體哪是“我”的?全是它們的。放下“我”了,你無“我”了,這身體才是“我”的。
小孩的時候,腹內(nèi)的各種蟲,還能夠通過醫(yī)療、吃藥的方式解決,讓他們出來,但成了大人就很難。為什么?因為我們對于色身的執(zhí)著越來越重,這身體就不是我的了,他們要用就是他們的了。
在人無我空性獲證的時候,“舍出蜒蛔”這個結果突然就出現(xiàn)了,就在你身體旁邊,離開身執(zhí)它們就離開你。所以說,你不修行的話,這身體哪是你的?!
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奇怪:為什么人的修行就這么奇怪?他只是在打坐,什么功夫都沒有,他就是執(zhí)著減少了一點,為什么那個蟲會從身體里面到外面來?他又沒有動手術,它為什么穿越物質(zhì)的障礙就能出來?要想了解這個問題,就要了解為什么我們身體里面能夠有這個障礙?
有(蜒蛔),就是因為人我執(zhí)著,執(zhí)著是真正的外殼,因為存在這個人我執(zhí)著,才形成一種將蜒蛔塵封在身體里解放不出來的障礙,跟我們的死亡是同一個來源,人的死亡也是因為如此,人的極大的煩惱也是因為如此。
過去的孫子兵法就很詭,知道這個人脾氣大,在用兵當中經(jīng)常安排一些挑逗他出兵的計謀,使他火上澆油的時候冒然出兵,然后把他滅掉。人性為什么有這樣一些特定的弱點呢?這個弱點是與業(yè)力有關的。蜒蛔的業(yè)力跟人性當中的這種弱點也相輔相成。當你執(zhí)著身體實有,組成實有身體的是更實有的各類與你無關的生命,你執(zhí)著的“我的身體”,成為它們生存的窩,它們讓它們的“窩”成為你所感覺的“我”!但佛很智慧,只是稱他為“行廁”。在座的一些女同學不會有意見吧?!
在此之后還有一種現(xiàn)象,就是你在這里打坐,在這里進行中觀修習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身體不在這兒了,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去了。當年虛云老和尚在武漢歸元禪寺主持的那一次禪七上,就有這么一件事,打坐的時候,這個打坐的人自己沒感覺自己在空中在飄移,然后漸漸就騰空了,從“西單”移升到“東單”去了,別人都覺得很奇怪,他就覺得沒什么,他還是在用功。
這就是因為“色陰區(qū)域”逐漸在解圍,在解除人我執(zhí)著的圍困,我們要想了解他為什么能夠飛起來,從這里反向思維,就要了解,為什么坐在這里的人只能坐在這里,為什么你的這個身體今天進了這個教室你就只知道這個教室里面的事,教室外面的為什么不知道。
這是我們的人我執(zhí)著給我們產(chǎn)生的一些約定俗成的“障礙性概念”,這些障礙是我們修行要解決的問題。五十種陰魔從外層,像剝芭蕉一樣層層剝皮地逐漸剝到里面去。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