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嚴法師VS.李濤的「尖峰對話」

  圣嚴法師VS.李濤的「尖峰對話」

  ──談佛法是亂象中的一帖清涼劑

  《人生》月刊編輯部整理

  李濤先生

  (以下簡稱李):

  本節(jié)目所訪談的主題泰半是社會中高度爭議性的尖銳話題,可說是社會問題的縮影,這些社會問題的現(xiàn)象常令我們?nèi)诵姆箩濉⒗Щ。希望在今天對話?能透過圣嚴法師智慧的言談,來洗滌我們的心靈,且能進一步讓我們學習以更積極平和的態(tài)度,來面對未來的發(fā)展和挑戰(zhàn)。請教法師,當社會大眾看到亂、恐懼的同時,您看到什么?

  外象雖亂,自心穩(wěn)定

  圣嚴法師

  (以下簡稱師):

  我是和尚、出家人,但我也一樣是人,社會大眾所見的亂象紛爭,在我來看亦無不同。只是第一眼所見如此,第二眼看來,心中并不會跟著亂,亂象本身必也有其道理。憂心的人認為:社會害病了,每個人似乎都發(fā)狂了。我想并不一定,社會是有病態(tài)沒錯,只要有人的社會,就必然會有病態(tài),這正如人有身體,就免不了生老病死。

  從佛教的觀點而言,亂并不是問題,最要緊的是,外邊在亂,自己內(nèi)心是否也跟著亂?這才是問題所在。

  李:您所提到自我本身的定持能力是關鍵問題,不過在這普遍追求快速滿足的社會上,人們往往忽略別人,眼中只見到自我。這種現(xiàn)象,您的看法還是相當樂觀嗎?

  師:很難說。在這時代的社會環(huán)境中,多數(shù)人已失去其本身自主控制的能力。這好比大家都已上了一列火車,你自己說:「我不要走了!惯@是不可能的,火車行走中,你不可能停下來。不過往前望去,也并非完全沒有挽回的余地,如果車上乘客大家都要求在某一站?恳幌,或者行車路線加以修正,這是可以辦得到的。

  李:套句俗話,如果社會大眾的共識,或沈默的大多數(shù)人的心聲能反映出來,共同來修正社會軌跡,則可糾正亂象。基本上由佛法而言,人心社會各方面的亂象都是由貪、瞋、癡、慢、疑等罪障而生起的。其中「貪」乃是當今社會中最突出的現(xiàn)象,金錢游戲,甚至「賭國」的丑名,都已到不可不救的地步。如何矯正貪風,讓人們懂得在逐利過程中控制自我、剎住腳步,您這方面看法如何?

  師:貪的本身是為了既得利益尋求安全的保障,因為一個人若感覺生活的條件、環(huán)境各方面缺乏安全感,他便會不斷尋找完全的保障。實際由佛法立場而言,我們這個世界名為「三界火宅」,不可能有絕對真正的保障或安全,只有出離三界的人,才得真正保障,因此,何必汲汲追求虛幻的保障呢?

  常言道:「養(yǎng)兒防老,積榖防饑!沟詫嶋H的意義而言,養(yǎng)兒不一定能防老,積榖未必能防饑。由于政治的、社會的及自然的各方面環(huán)境不斷在改變,任何一項環(huán)境因素的改變必然使「安全」成為不可能。因此就佛法立場而言,我們盡量努力,但不求任何絕對的安全保障。如此,個人的追求名利、貪求物欲等諸種偏差現(xiàn)象必然有所改善。

  積極利他,因果昭然

  李:社會上有一種現(xiàn)象,大家都逐漸耳濡目染,那就是拼命努力地抓抓抓,卻不知什么時候該放。事實上,能放才是福氣,因為有放有取才能知道怎樣調(diào)適自己的生活。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所有追求利益、追求滿足感,卻也是一切進步的原動力,所以這點確實也讓許多社會大眾相當迷惑,既是必須有所欲望才可能發(fā)展、進步,卻又必須隨時當心自己在追求過程中不致成為過度的取、過度貪求。這兩點如何取得均衡呢?

  師:佛法中不主張一味退避、消極,欲望本來有好也有壞,利己又兼利他的欲望是值得鼓勵的,利己而不利他則該去除。佛法講因緣,在任何環(huán)境下,人不可能離群獨居,故而任何舉措必與他人息息相關。在欲望起念時,應顧念它是純?yōu)樗嚼?抑或是私利、公利兼而有之?在考慮公利的必然性時,積極爭取是應該的。進而言之,「競爭」亦是如此。若雙方皆能由競爭中受益,例如劃船比賽,與賽者皆由此而達到運動健身之目的,這種良性競爭亦是值得鼓勵。

  李:您意思是指競爭中必須利他,能夠讓更多數(shù)人在競爭中得到福祉。

  此外,社會大眾頗關切的另一貪之現(xiàn)象就是,目前許多人所貪求不僅在名、利之欲望,對「權」之貪求也日益高漲,「金權政治」是大家不愿見到卻不得不面臨的現(xiàn)實。您認為該如何以個人微小的力量來正視此一問題?

  師:古人早言:「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即有勢,有勢必得權,即能支配他人,不受人支配,這是古今皆然。但玩金錢權勢正如同玩火一般,結果必是玩火自焚。以不正當手段爭取而來的金錢權勢,因其本身并非實至名歸,故其結果必是虛幻如泡影。因此,我們應呼吁這些過度迷信金錢權勢的人士,應當小心這種迷戀所可能導致的教訓。

  李:您指的是,這種情形在一段時間內(nèi),必會得到某種程度的報應?

  師:也許眼前尚不致報應立現(xiàn),也許那些擅長巧取豪奪的人,也專長鉆法律漏洞,短時間內(nèi)似乎得不到報應,但是從長遠處來看……。

  李:所謂「有因必有果」,是吧!

  師:是的,從佛法來看,對他的子孫必定不好,他們必是捱罵的;而他們本身若透過宗教信仰而言,今生強奪之財物,來生必得奉還。

  靜以待動,平息怒火

  李:繼續(xù)請教法師「瞋」方面的問題。社會中隨時隨處幾乎都可見到怒火,由恨而生出的怒火。例如在馬路上常見的駕駛人互罵、毆打,在國會議事堂上充滿暴力爭吵等等現(xiàn)象,可說是狗咬狗、人咬狗。這些在在都顯示人于遭受高度挫折刺激之后,所能表現(xiàn)的唯一方式,盡是以牙還牙、以恨還恨,這些現(xiàn)象,就社會及個人等立場,您有什么建議來平息這些怒火、瞋恨呢?

  師:首先當注意,有人已在放火,我們?nèi)粼俜乓话鸦?那必是火上加油。因此正確的態(tài)度是:見到他人瞋恨憤怒,而其目標正是您自己,不論是言語或動作,你都不能以牙還牙、以掌還掌,否則只有使對方怒氣更旺盛,彼此傷害更加深。站在學佛或?qū)W禪的立場而言,外在所有一切境界,不論如何吵鬧紛亂,自己絕不會受影響的。退一步想,對方在瞋怒中咬你一口,正是他失去人性,而獸性發(fā)作的表現(xiàn),若你也回報他以牙還牙,這不正是狗咬狗,自己也失去人性尊嚴了嗎?此時若能回避一下,繞個圈子再來紓解他,問題必是化小化無。因此社會上盡管經(jīng)常發(fā)生「小不忍則亂大謀」的紛爭吵鬧,我們?yōu)榱俗约旱陌踩、利益、未?絕對是不應該以牙還牙、以拳還拳的。當然會有人反駁:我若不反抗抵制,到頭來被消滅的就是我。

  李:的確,現(xiàn)實社會中這是很可能發(fā)生的事。

  師:事實上,我們不加以即刻反擊,這并非畏縮、逃避,而是迂回、靜以待動。國術中謂此為「四兩撥千斤」,道家學說稱為「以退為進」,而佛教立場是「以無對有」!笩o」包含無限力量,「有」不論再大再多,也是有限的。「有」永遠是被包圍在「無」之中,這是理論。技術上是先要能忍,再拿出理性、理智來處理。最高級的戰(zhàn)爭,是不動一兵一將的,所以佛法「以無對有」是運用上乘兵法。

  李:就如西方政治學所言:「和敵人搭起一座黃金橋」,使雙方面都能光彩地贏(Win-win situation,但若將此道理落實于平常生活中,也常令人困惑。例如最近砂石車不斷肇事這件新聞,往往他們肇事都在一剎那間發(fā)生,而更令人詫異的是這些砂石車駕駛座旁往往也請了一尊佛像。他們的憤怒是來自個人、工作系統(tǒng),抑或是社會體系所造成的壓力呢?社會大眾又該如何觀察這件事情?

  信仰理性,影響深入

  師:誠如李先生所言,社會體系健全與否,法律制度公平與否,兩者都應列入考慮,亦即以正本清源的方式正視這一問題。為何有如此多民眾忿忿不平呢?政府政策、立法機構等是否周全地顧及多數(shù)靠勞力賺取生活的群眾?社會上另有許多不勞而獲、投機取巧者,是這些現(xiàn)象造成前述群眾的不平不滿。當今貧富不均、享受不公平的現(xiàn)象,都必須從社會、法律、政治、經(jīng)濟制度等加以改進,即使不能全面改進,也該一步步朝合理公平去做,以減少人心的不平。

  另外,自心理角度而言,前面李先生談砂石車上供奉佛像一事,我們知道:人在極度不滿的狀況之下,往往不計后果鋌而走險,甚至認為:「沒關系,我下地獄去好了,殺了人再說。太不公平了,我死了也許社會就公平一些!」當然此刻此際他顧不到這舉動所造成的禍害:被殺害者、他自己的家人、社會價值觀念的誤導等等。

  李:那么如何讓宗教的影響力真正深入人心呢?我們相信,這社會上許多現(xiàn)象必須靠宗教的力量來糾正,而這宗教力量要如何讓每個人在行為、思想舉動各方面都能潛移默化、發(fā)揮作用呢?

  師:這就要靠宗教的有力宣傳了。前述卡車上佛像的情形可能是迷信色彩,類似前些年許多民眾靠拜土地公求明牌一樣,他們也許是希望佛像保佑他開快車不被開罰單等。這種迷信心態(tài)并未能了解真正宗教應該講因果關系、因緣法則。因果關系簡言之,即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必須要持久努力才能有結果的;因緣則是指努力所得的結果,也要視各種因素而定,客觀因素及個人因素各方面都要配合的,無法強求,但不努力則什么都祈求不到。這兩個基本觀念若不建立起來,即使拜佛、吃素,照樣會犯罪。所以宗教信仰必須由迷信層次提升為理性的觀念建立。

  眼見耳聞,謹慎去執(zhí)

  李:所以不論信仰那一門宗教,個人在事情發(fā)生時,是否能不僅只想到自己,更顧念到別人,這是我們必須傳遞的訊息──如何去關心別人,為別人謀利。若社會多數(shù)人都能做到這點,相信這就是您前面所言,造福人群的主要目的。

  再來請教法師,在三障中的「癡」──執(zhí)著問題。就社會演變而言,大環(huán)境不斷在變,若未能認清此一事實,還癡迷地依據(jù)過去的政治社會標準,執(zhí)著個人過去一向的情感喜怒,則必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格格不入,進而產(chǎn)生許多高度爭執(zhí),甚至仇恨。您認為該如何擺脫過去的執(zhí)著,讓自己能勇于面對現(xiàn)實呢?

  師:「癡」的字面解釋即愚癡,亦即是非不明、事理不清。若能理性地面對現(xiàn)實,先將個人自我的利害得失擺在一旁,也排除自己知識范疇中的執(zhí)著,如此必能更客觀、更冷靜地面對事物,不會妄下斷語、起癡迷心。例如顏色、聲音之于眼耳官能的感受,一般人是即刻判斷其青紅皂白、高低音色,但對一個去除了執(zhí)著心的人而言,只知眼有所見、耳有所聞、不會遽下斷語評論,更不會產(chǎn)生行動反應及其后果。所以說,有沖動習慣的人,最好能「慢半拍」;任何事情發(fā)生,先不要馬上下判斷作反應,先等一會兒緩一緩。表面看來,「慢」好像遲鈍,其實它就是慎重、謹慎,就是一種智慧。從佛法立場來講,伶俐、反應快的人,并非真正聰明人。

  因此,日常生活中凡遇任何事物發(fā)生,先不要馬上處理,經(jīng)過冷靜客觀分析,同時抽取出「我」的因素,再慢慢去處理,則效果一定更好。「我」的成分務必要排除,才做得到客觀。

  李:就是去除「我癡」?

  師:是的,有「我」就會癡迷,當局者迷,就會失去理性。因此,我對「癡」的建議是:盡量保持外在的境界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把「自己」放進去,這就是智者的智慧。

  少欲知足,珍惜現(xiàn)有

  李:是。社會大眾普遍喜愛比來比去,比錢、比利、比權,越比挫折越重,心頭也越恨,那么這種現(xiàn)存愛比的現(xiàn)象,既是無法根除,要如何在「比」的過程中,引起最小程度的困擾煩惱,比得更心安呢?

  師:凡是人、凡夫都會比,兄弟比、夫妻比、朋友比、自己比……,「比」本身就是衡量,也可以說,人的進步是在「比較」之中求得的。今天比昨天差,也能產(chǎn)生警覺心。所以,冷靜的、理智的比較,是相當重要的。就金錢的比較來說吧!有人生來到死都很富有,有人窮其一生追求財富仍是兩手空空;有人稍動一點腦筋即財源滾滾,有人癡心仿效,只好去偷、去綁票了……。所以要比,先決條件是考慮自己本身具備的條件,若不如此而是盲目地比較,那必是自害害人的。

  李:自尋煩惱。

  師:是,各人有各人的才能長處,若不明白這層道理,硬是要拿某些世俗標準來比自己比他人,必是自尋煩惱。所以,要了解自己客觀的能力、條件是否允許我們,若不允許則退一步想:與其爭取不可能得到的東西,不如善自珍惜運用自己所擁有的。人家各項條件配合得好,所以開勞斯萊斯名牌轎車,我騎腳踏車,一樣都能到達目的地,只不過慢了些,卻能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這就是「知足而常樂,少欲而知足」,少欲知足反而能保百年長壽。

  李:過恬淡生活反而樂趣無窮,就是這層道理吧!最后我們談談如何主控自我的問題。前面我們討論在當今社會中,個人如何面對外在內(nèi)在的貪瞋癡等種種現(xiàn)象,這其中關鍵首要在于培養(yǎng)自己自控自持的信心,信心建立則面對各種事情現(xiàn)象時,都能拿捏得更有分寸。而這份信心的來源乃在于如何主控自己,不受外界各種境界所騷擾、影響。關于這點,您認為怎樣才能隨心所欲地更有信心主控自我呢?

  觀念疏導,禪修化解

  師:有兩個方向可以朝著努力。首先是觀念上的疏導,這種自我觀念的疏導,可以藉哲學的理論或宗教的信心來疏導自己,不過不論是宗教的信念或哲學理論,二者都只能作為自己的立足點,卻不一定能主控自己。往往一個思想很高深、理論很卓越,甚至著書立說的人,他照樣難以控制自己。在其著作中大力勸導他人勇敢快樂面對生活,他自己卻無法自控,甚而自殺,女作家三毛,就是如此一個人。因此,這個理論上或宗教上的立足點,還需要有具體的方法來實踐。

  這第二個努力的方向,就佛教的禪宗而言,是禪修的方法,就天主教而言,是祈禱靈修的方法。這種禪修或靈修的方法,能使得我們心靈寧靜,隨時隨地都能安下心來。我有一個出家徒弟,在他的師弟屢次暴躁激怒他而幾乎彼此吵架之后,感慨地說:「若我尚未出家,必定會好好地痛揍他幾拳!苟缃褚蛑笌熜帧惯@一觀念和自我期許,他便積極地尋找自己出家以來先已學會的方法,那就是用修定的方法,放松自己,把頭腦、身體、神經(jīng)各方面都放松,心不斷往內(nèi)觀,對師弟加諸他的暴躁無禮不加理會,毫不在意。如此在他和顏悅色之下,師弟要吵他也無從吵起,反而感覺師兄無比慈悲,好有涵養(yǎng),這就是用修定的方法,化解了自己,也化解了對方。

  李:是不是在彼此有誤會時,試著把角色調(diào)換一下,站在對方觀點思慮可能的狀況,如此是否如您所談的,許多問題糾紛自然都能化解。

  設身處地,爭執(zhí)消弭

  師:是的,李先生您講得非常正確。設身處地為他人想、為對方想,把「我」的立場擺一邊,考量我若是「他」,會如何做、如何想?如此必能體恤、諒解對方,而世上多數(shù)爭執(zhí)也都消弭于無形。就佛法立場言,這么做已踏出第一步──無我,沒有自己,無我而有「人」,這些人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情:表情、心態(tài)、動作,他們所作所為,我都清楚明了,但因「無我」而跟我毫無關系。這第一步再向前修養(yǎng),便到第二步──無人。他雖然怎么說怎么做,在你看來完全沒這回事,這就是無我亦無人,如此才真正到達「悟境」,亦或開悟,真正是大菩薩。在我們凡人能做到無我已不容易,要做到無人更不簡單。但若能依照以上的觀念,必須要照著方法去修煉──具體而言,修定的修煉方法即是打坐,更要持之以恒去實修。如果多數(shù)人都能在觀念上疏導自己,在方法上調(diào)理自己,努力精進地修煉,則相信我們所處的社會,必定更祥和、更平實了。

  李:非常感謝圣嚴法師在平實話語中,啟示我們至理至情的箴言,相信從這些觀念里,我們都能學著從生活中過得更平穩(wěn)舒適。平穩(wěn)方面就是能知足常樂,能利他與人分享,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如此生活當更舒適,社會當更祥和。

  (一九九二年二月七日中廣「尖峰對話」節(jié)目播出,三寶弟子整理于《人生》月刊一一○期刊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