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殘障者生活得更好

  讓殘障者生活得更好

  《人生》月刊編輯部整理

  前言

  一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教育部專門委員曾一士居士陪同一群杰出的殘障男女青年訪問圣嚴法師,所做問答內(nèi)容,頗可供一般讀者參考,故由《人生》月刊將錄音帶整理成稿,于一九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刊出。

  問:依佛教觀點,一個人的福報與業(yè)報,都是前世作為所得到的結(jié)果。我是個殘障者,曾經(jīng)從事過殘障服務(wù)的工作,其實,我是抱著贖罪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希望在來世的時候不要再像目前這樣?墒俏沂冀K覺得自己活得不快樂,而且非常地不快樂。請問師父,以佛教積極的人生觀,如何才能讓殘障者生活得更好,走出消極、頹喪的世界?

  圣嚴法師

  (以下簡稱師):

  我想這不僅僅是殘障者的問題,世界上不幸的人相當多,所以這也是很多人共同的問題。其實,所謂「幸」與「不幸」,主要是看我們自己以什么樣的觀念界定它。

  如果自己的想法錯誤,即使你再幸運、再幸福,你還是會覺得自己很悲哀,甚至覺得自己生不如死。但是如果我們的觀念轉(zhuǎn)變,即使遇到很悲哀的事,也能化腐朽為神奇,使它變成幸運和令人歡喜的事。所以「幸」與「不幸」,端看我們以什么樣的想法對待自己的遭遇。

  曾經(jīng)有許多人找我,希望我為他們解決困難,他們當中不乏事業(yè)、家庭、社會地位都很不錯,身體也很健康的人,為什么他們的環(huán)境那么好還會這樣苦惱?

  佛法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種如是因得如是果,這是從因推演到果,也就是說,「現(xiàn)在」是果而不是因。但是因果并不是那么單純的事情,佛法也講:「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我們接受果報的同時,本身即是因。

  將「過去」當因,視「現(xiàn)在」為無可改變的果,是宿命論,不是佛法。佛法講因緣、果報,而緣有主動、被動之分。例如我欠別人錢,別人拼命追逼我,「上窮碧落下黃泉」,跑都跑不掉,非還錢不可,這是被動的緣。反之,如果是為了要成就某一件事,幫助某些人而行布施,則是主動的緣。

  佛法真正積極的精神,在于能夠轉(zhuǎn)被動為主動!法華經(jīng)》中有則譬喻說:一位大富長者的獨生子從小走失,和一群乞丐生活在一起。多年以后,長者輾轉(zhuǎn)得知兒子的去處,為了不造成兒子在心理上產(chǎn)生太大的懷疑與恐懼,他派了一位隨從,化裝成歪嘴瞎眼的乞丐混入乞丐群中,接近這位小乞丐。初時,小乞丐對這位大乞丐沒有好感,漸漸地,在大乞丐細心呵護照顧下,終于贏得小乞丐的信任和好感。大乞丐即領(lǐng)著小乞丐到大富長者的家里,兩人先是住在牛棚、羊欄,吃著剩菜、剩飯。而后兩人的生活逐日得到改善。待小乞丐熟悉一切的時候,知道自己是大富長者的兒子,很自然接受事實,繼承長者的遺產(chǎn)。

  那位化裝成歪嘴瞎眼的人,他不是受報,是為達成助人的目的才這樣做,這是把「現(xiàn)在」當因,轉(zhuǎn)被動為主動的例子。

  《大悲心大陀羅尼經(jīng)》中,敘述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所謂「千手千眼」,指觀音菩薩能隨類化生、因材施教的意思。菩薩為了要利益眾生,可以上天下地、無一處不去,經(jīng)百千萬劫。到地獄現(xiàn)地獄身、在人間現(xiàn)人身等。眾生需要以何種菩薩身度化,菩薩便以他們需要之身化現(xiàn)。

  菩薩以眾多身顯現(xiàn)的時候,自己知道嗎?

  經(jīng)典上說:「菩薩有隔陰之迷」,陰即五蘊。菩薩受五蘊身,自己已不知道自己是誰。因此,從「主動」的觀點看,任何人、事、物都可能是菩薩的變化(以神通力而化),或菩薩所托化(依慈悲愿力而化)。

  我有個女皈依弟子,未學佛前,夫妻不合,生活糜爛,直到生了個兒子是殘障,夫妻兩人開始接觸佛法,家庭氣氛于是整個改善。她跟我說:「師父!我很感謝這孩子!因為他的降臨,我們的性格都改變了。我想這孩子是菩薩所化生!

  另外,有位比丘尼,她的母親從十一年前開始生病,到今年已經(jīng)八十六歲,病絲毫沒有好轉(zhuǎn),她覺得自己的負擔很重。我對她說:「恭喜妳!」她愣了一下。我接著說:「你有母親可以孝順,替你自己消業(yè)障,這是你的福報!顾犃艘院蠛芨吲d,說:「希望我母親能再活百歲,讓我多消消業(yè)!

  所以,論因果要看情況。如果我們有慈悲、有愿心和愿力,何必非要將現(xiàn)在當「果」看?我們也可以從因、從主動的角度設(shè)想,或許我們是發(fā)愿生生世世要在世間度眾生的初發(fā)心菩薩,有時以殘障身,有時以比丘、官僚等身來示現(xiàn)。

  從「果」看,也許你上一世曾經(jīng)做了些什么,對于現(xiàn)在的果報,你歡欣也好,捶胸亦罷,都已于事無補。戒律、經(jīng)典都提到:「少欲、知足、知慚愧、行懺悔,懺悔則安樂!佛經(jīng)里講懺悔業(yè)障,是教我們要擔當自己的問題,甚至人家的問題我們也能擔當;而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承認自己有錯,在基督教稱「原罪」,在佛教則是「無明」。一個人不可能從來沒有做過壞事、沒有說過壞話、沒有存過壞的念頭。當發(fā)覺自己做錯事、說錯話時,應(yīng)立即懺悔,懺悔相當于反省。若一時改變不了,沒關(guān)系,慢慢改,總有一天會改變的。因為我們還是凡夫,一生改變不了,還有第二生、第三生。但是,在改變過程中,我們不要哀怨、不要失望。

  問:依師父的說法,這一世改變不了,到下一世再改,這種心態(tài)是否太消極?

  師:能發(fā)愿,愿自己一世就能改變、一世就能成佛,當然很好。但是「即身成佛」是很不容易、很少見的。儒家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埂鸽m不能至」,為什么不能至?因為是「高山」,那里可能一下子就攀上巔峰?于是以「向往」的心態(tài)鼓勵自己往上攀登,由于有向往,因此以發(fā)愿及實修來漸漸完成,所以這不是消極的態(tài)度!

  問:就我所知,外縣市或偏遠地區(qū),許多殘障教養(yǎng)院等慈善機構(gòu),大都由外國傳教士或他們的信徒所主持,而我們中國佛教素稱大乘,為什么這方面卻做得很少?

  師:事實上,目前已經(jīng)有很多的佛教機構(gòu)參與慈善事業(yè),而且關(guān)懷的層面越來越廣,包括精神療養(yǎng)院、老人院的設(shè)立,和植物人照顧的問題等。當中又以慈濟功德會的善舉,最為大眾所熟知。所以,如果說佛教沒有做,我們不承認;如果說佛教做的夠多了,我想還是差得很遠。原因如下:

  組織、體制的缺乏

  佛教沒有整體性的組織和制度,對人才的培養(yǎng),也沒有整體性的規(guī)畫。另外,由于獨立寺院的經(jīng)濟能力相當有限,為照顧寺院,往往沒有余力做其他事情。如果佛教寺院和教會能夠組織起來,依據(jù)出家、在家眾的性質(zhì)和能力,做分層、分類的教育培養(yǎng),則情況勢將整個改觀,能激發(fā)佛教界的潛能,做更有意義的發(fā)揮。

  陳義過高

  佛法鼓勵我們「眾善奉行」、「廣度眾生」,舉凡人類的災難、病痛等諸苦,我們都應(yīng)該關(guān)懷,但是徒有悲愿而不知如何推動,往往就忽略了現(xiàn)實社會和實際生活上的需要,這是值得我們檢討的事。我們可以用財力、體力,或用語言贊嘆、安慰來利益人;也可以運用自己的知識學問和技能幫助人。一般人講「度眾生」,陳義過高,一開始就要用佛法度眾生脫離生死苦海,這是很不實際的。生活沒有著落,已經(jīng)在苦海里苦不堪言,如何教他用慈悲、智慧度苦呢?

  而天主教、基督教主張「神愛世人」,所謂信神,就應(yīng)該有愛心,要秉持替神工作的心。愛人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教堂祈禱、講道、證道,那是信徒及傳教師的工作;另一種則是直接參與社會、文化、福利等種種社會事業(yè)的推動,這是神父、修女及牧師的工作。為教會工作,即是為上帝工作。所以,天主教或基督教積極投入社會慈善服務(wù),和其教會體制及歐洲的政治體制有密切關(guān)系。將近兩千年來,這些修士、修女、傳教師和信徒們?nèi)匀辉谶M行社會服務(wù)工作,而且是心甘情愿、帶著愉快的心情在做,因為他們是在為神工作。佛教從來沒有類似全國性及世界性的教會體制運作。

  問:我認為佛教界并不很注重慈善事業(yè)的推展,除了上述原因外,還跟許多佛教徒一心向往西方極樂凈土,不留戀這個世界有關(guān),不知師父您有什么看法?

  師:這是某些修行念佛法門者心態(tài)上的偏差,并不是《阿彌陀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和《觀無量壽經(jīng)》等經(jīng)典的本意。根據(jù)凈土經(jīng)典《觀無量壽經(jīng)》及《無量壽經(jīng)》的記載,要往生西方凈土,除了須發(fā)愿往生凈土及念佛外,最要緊的是發(fā)菩提心。菩提心即慈悲心,立意要從現(xiàn)在開始直到成佛之后,都要盡其所能幫助他人、利益眾生。

  此外,如果有人臨命終時才知道有佛,或有人一生作惡,臨終時來不及修行三皈依、五戒十善等,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愿阿彌陀佛接引他,他就可能生到極樂世界的下品蓮臺。一般說來,這種臨終念佛法,大都適用于心力、體力不足的老年人,讓他們求生凈土、心靈平安,這也是很好的事。

  問:請問師父,西方極樂凈土是另一個世界嗎?

  師:對凡夫而言,它是另一個世界,因為凡夫有分別心、煩惱心。但如果我們秉持清凈心,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實則不離我們的本心。

  問:一般人可以藉打坐摒棄外務(wù)和干擾,求得清凈心,但對我們(殘障者)而言,打坐是最不平穩(wěn)的姿態(tài),請問師父,有沒有什么修持方法,可方便我們修行?

  師:打坐不一定要盤腿,只要身心放松,頭腦保持寧靜、清楚就可以了。但這不是練氣,而是要讓自己的頭腦沈靜下來。

  問:是不是有念頭的時候,不理它、隨它去?

  師:有念頭的時候,不管它,但不能隨它去,也不要想壓抑它。

  問:拜佛有什么規(guī)矩、限制?

  師:沒有限制。如果你手里拿著拐杖,無法拜佛,無法合掌,遇到佛像只要心里默默念佛就可以了。比如說,看到觀世音菩薩圣像,心中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一九九○年十一月《人生》月刊八七期刊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