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十大行愿

  普賢十大行愿(一)

  行山愿海入不思議解脫

  于自由時報90.03.15(四)刊載

  普賢十大行愿,出自《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為唐朝般若三藏所譯《四十華嚴》的最后一品。普賢菩薩為大眾揭示,若欲成就如來殊妙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愿: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yǎng)、懺悔業(yè)障、隨喜功德、請轉(zhuǎn)*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眾生及普皆回向。菩薩即是以此十大行愿,證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古德云:「行如山,愿如!,愿與行如鳥雙翼,兩翼相輔便能展翅高飛。經(jīng)云:「菩提屬于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勾蟪似兴_,初發(fā)心即誓愿救度一切眾生、誓成無上正等正覺。此十大愿,是普賢菩薩的弘誓,菩薩即此大愿,于自證之心性中,發(fā)起「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之大行,利樂一切眾生;因此愿行而生起不可思議大智慧,超越一切世出世間的束縛,證入解脫境界。此解脫,非屬眾生受生死束縛之分別境界,亦非二乘出離生死而求涅槃之境界;乃是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不可心思口議之大乘解脫境界,亦即如來境界。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法行愿之典范。吾人效法菩薩發(fā)普賢十大愿,修普賢十大行,當下就與普賢菩薩的法界相應;以萬行因花,莊嚴無上佛果,必能圓滿;,成就如來功德,契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十大行愿(二)

  一者禮敬諸佛1──禮佛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3.17(六)刊載

  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圣者,為人天導師,循循善誘,化導眾生趣向佛果,堪受眾生歸依、恭敬禮拜。《大乘法苑義林章》云:「虔恭曰敬,軌儀稱禮!挂跃葱膨\之心,具足威儀,向佛陀、諸大菩薩,乃至莊嚴的圣像,行五體投地禮,即是禮佛。

  禮佛,亦是凈化三業(yè)的行門。身作禮拜,口念佛名,心存恭敬,得身口意三業(yè)清凈。三業(yè)清凈,煩惱銷融,自然能顯發(fā)內(nèi)心無量的慈悲、智慧及本具的光明性德;如此,則由事上之禮佛,進而契入理上之「禮敬自性佛」。

  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為度眾生,而精進不懈,廣行六波羅蜜。一世中為菩薩行者,值遇燃燈佛,親見如來莊嚴相好,威德具足,生起無量恭敬之心,至誠頂禮,以身及發(fā)掩蓋污泥,頭面頂禮,手接佛足,歸命禮拜。因為至誠恭敬,而證無生忍,體悟這一念心性,等虛空遍法界,與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同入體性平等之覺海。即于此時,六度圓滿,天人詠嘆,得燃燈佛授記,未來當?shù)米鞣?清凈莊嚴廣度人天,名為釋迦牟尼佛。

  所以,禮佛除了身體的禮拜,更有其深遠廣大的涵義。一方面藉此發(fā)大愿,效法佛陀因地中精進不懈之難行能行,禮佛學佛,當愿作佛;一方面,于精誠恭敬的禮敬中,與清凈、平等、不動的心性相應,了達「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的深義,契入圓妙湛然不可思議之心地本源,則更是體悟到禮佛的真實意義。

  普賢十大行愿(三)

  一者禮敬諸佛2──禮佛的功德

  于自由時報90.03.20(二)刊載

  波斯匿王有女名為賴提,形貌極為丑陋,因此,長年深居宮中,不能外出。賴提獨自思惟:如來住世,慈濟眾生,而自己卻無法親見如來,蒙受法益。自覺業(yè)障深重,生大慚愧,遂于住處竭誠禮佛懺悔,感得佛陀慈悲應現(xiàn),從地踴出。賴提初見佛發(fā)相好,心生歡喜,如棕毛般的頭發(fā)即轉(zhuǎn)柔順;次睹佛額寬廣明凈,乃至眉目耳鼻一一妙潔端嚴,益發(fā)恭敬,其丑惡面容形貌,遂一一轉(zhuǎn)變,端正妍麗猶如天人。波斯匿王見狀,請示佛陀何以如此,佛言:因其以慚愧心禮拜,故能見佛;以歡喜恭敬心禮佛,故身相轉(zhuǎn)變。由此可知,緣由一念恭敬禮拜而得心清凈,因心清凈故,四大身相乃至六根、六塵、六識皆得清凈,自然感得殊勝莊嚴之果報

  《增一阿含經(jīng)》記載,禮佛能得五種功德。一者端正:佛陀清凈相好百福莊嚴,乃由圓滿善法所感,故見佛相好,恭敬頂禮,以身虔修善法,能得身貌端正。二者得好音聲:正禮佛時,一心稱念佛名,口業(yè)清凈,感得聲音清雅,人聞敬信。三者多饒財寶:以花香燈明禮敬供養(yǎng),學習佛陀于因地中廣修布施供養(yǎng),能財寶豐足。四者生高貴處:佛陀為三覺圓滿,三界之中最尊最上,若人以殷重心至誠禮佛,心誠故,覺性圓滿,三界獨尊,得生高貴處,為人敬重。五者得生天上:心念佛陀果德殊勝,歸命想念佛于因中所修眾善,愿之行之,能令福德增勝,后世得為天人。

  古德云:「念佛一句,罪滅恒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挂灾琳\恭敬的心,一瞻一禮,深心信解,如佛在前,能令眾生于一念凈心中滅無量罪而深植慧根。以此敬信心為因,恭敬頂禮;劬咦愕姆鹜,自能成就莊嚴圓滿的果德。

  普賢十大行愿(四)

  一者禮敬諸佛3──禮自性佛

  于自由時報90.03.22(四)刊載

  古德云:「禮屬身業(yè)折慢幢,敬屬意業(yè)敬心田!挂饧凑鄯约旱母呗,以謙卑心及最恭敬的形儀禮佛,如此身心一致,方能表達對佛菩薩的敬意。

  禮佛有事有理,事上的佛,指外在的圣者乃至圣像;理上的佛,則是人人這念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之覺性。在事相上,五體投地為佛門中最恭敬之禮敬方式,將頭部、雙膝、雙掌等五處,貼伏于地,以最尊貴的額頭著地,然后手掌外翻,承接如來雙足,因此又稱「接足禮」。若能透過事上恭敬的禮拜,去除自己的驕慢染習,進而提起覺性返照,只要一起貪、瞋、癡的念頭,隨即覺察、覺照,最后歸于寂照一如,安住于覺性理體;以此照破煩惱,內(nèi)調(diào)心性,即是理上的禮佛。

  昔日達磨祖師將傳付衣法之時,門人各自陳述心得,唯有慧可無言無說,向達磨祖師頂禮一拜,而得達磨祖師之印可;劭纱髱熃宥Y敬之事,彰顯自性理體,為心境一如之全體呈現(xiàn),乃是最真實的禮拜。

  所謂「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鼓芏Y的身心和所禮的佛,皆為仗因托緣所生,其性本自空寂。于禮佛時,泯絕一切事相分別,心與境、能與所,皆了不可得,體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而契入能所一如、事理不二的境界;進而于日用行住坐臥之中,念念自性自見,即是時時「禮自性佛」。

  普賢十大行愿(五)

  一者禮敬諸佛4──普行禮敬無有疲厭

  于自由時報90.03.24(六)刊載

  佛陀有「無見頂相」,一切天人,以再大的神通力,也無法測量其頭頂有多高。他曾自述,此乃「過去生生世世,都以虔敬之心禮敬一切佛菩薩、圣賢、父母、師長,乃至一切眾生,無有疲厭」所得之果報。

  《佛說迦尸羅越六方禮經(jīng)》記載,迦尸羅越遵從父親之遺訓,每日清晨向六方行禮敬,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經(jīng)過佛陀開示,才明白:東方代表父母,南方代表師長,西方代表夫婦,北方代表親屬朋友,地代表奴婢,天代表道人沙門。向六方禮拜,不僅是身拜,而且要心思父母、師長、夫婦、親屬朋友、奴婢、道人沙門對自己之恩德,履踐相處應注意之事,方是真實的禮敬六方。例如,子女事奉父母,要積極從事正當?shù)墓ぷ?負起家庭經(jīng)濟責任;須及時供給飲食生活資具,不令乏少;謹言慎行,不令父母憂惱;若父母生病,須立即送醫(yī)診治;并且不可暫忘父母之恩。對于師長,當心存恭敬,常念師恩,稱揚師德,并且實踐師長之教誨!酥翆τ修行人,須心存敬意、口說善語、身行禮敬、向其請法。如此行之,雖不強求富貴,但自然一切具足;也才是體達禮拜六方的真義。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因緣具足,皆能作佛,都是未來佛。因此,佛陀有一世為常不輕菩薩,見到一切眾生,皆禮拜贊嘆,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shù)米鞣稹!?/p>

  行者若能以全然真誠、清凈、平等、恭敬的心,視一切眾生等佛無異,普遍禮敬一切眾生;乃至「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念念清凈、精進不懈,于一切眾生,常行恭敬;又能從事上的身心恭敬禮拜十方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佛,進而與理上清凈、平等、不動的自性相應,漸漸就能契入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不思議解脫境界。如此,就是在修普賢行,即與普賢菩薩之行愿相應。

  普賢十大行愿(六)

  二者稱贊如來1──為什么要稱贊如來

  于自由時報90.03.27(二)刊載

  為什么要稱贊如來?

  由于眾生內(nèi)心有種種瞋心、嫉妒、驕慢等煩惱,因而易犯種種口過,例如:說話挑撥離間、惡口罵人、說不實的話欺誑他人;或說穢語、無意義的話,乃至毀謗佛、法、僧及一切眾生等。由于口犯種種過失,導致今生有所言說,人不喜聽、亦不信受;乃至后世貧窮下賤、容顏丑陋。若能一心敬慎,稱贊如來,則能使我們滅除因口過而生的障礙,成就口業(yè)清凈的功德。

  佛世時,有一鈴聲比丘,梵唄之聲極為清雅美妙,凡是路過之人車、象馬等,聞之皆佇足不肯前行。然其容貌丑陋至極,使人睹之不忍再視。原來,過去迦葉佛入滅時,基里王為佛起塔,鈴聲比丘當時為一監(jiān)工,因懈怠而受人訶責,于是瞋而怒言:「這么大的塔,什么時候才建得好!」落成之后,舉見佛塔崇偉莊嚴,于是心念一轉(zhuǎn),頓悔前過,旋即盡其所有,購得一金鈴,掛于塔頭,并發(fā)愿:「愿我生生世世,音聲極好,一切眾生莫不樂聞,將來有佛號釋迦牟尼,使我得見,度脫生死!贡惹鹩捎谕魫嚎谥壒,致使容顏丑陋;又因持鈴供養(yǎng)、發(fā)愿之故,五百世來,恒具妙好音聲,最后又能隨釋迦牟尼佛出家、證羅漢果。

  經(jīng)云:「法與意相應,皆以意為性!箍跇I(yè)的過失,是由于內(nèi)心瞋恚等煩惱而起。藉此稱揚贊嘆如來的法門,可以清凈口業(yè),進而轉(zhuǎn)化內(nèi)心瞋恚、嫉妒等無明煩惱;當煩惱垢盡,自然而然就能與清凈光明之心地相契合。

  普賢十大行愿(七)

  二者稱贊如來2──贊佛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3.29(四)刊載

  稱贊如來,即是以歡喜心、恭敬心,贊嘆如來在因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菩薩行持,也稱揚已圓滿無上福慧果地如來的功德。而此贊嘆當下之敬信清凈心,就是吾人本具佛性之妙用,上根者藉此即能契入妙明真心。

  佛陀時代,舍衛(wèi)國之給孤獨長者,一日至王舍城友人家,夜見友人全家歡喜灑掃、慎重辦置嘉肴,探詢其友是否為嫁女、娶婦或宴請上賓?友人滿懷歡欣,稱揚佛德,言:「明日將迎請佛陀至家中供養(yǎng)。佛陀舍太子之尊貴,而出家學道,已證無上正等正覺,為覺行圓備、至尊最貴之圣者……」給孤獨長者,一聞友人對佛陀的贊嘆,舉身歡喜愉悅,心生無比敬仰,立即前往拜謁佛陀;又聽聞如來開示之法要,而心開意解,便發(fā)心布施祇洹精舍,成為助佛轉(zhuǎn)*輪的大護法。由于友人贊嘆如來之因緣,而令給孤獨長者得以啟發(fā)善根、發(fā)心修行、護持佛法。而此位對給孤獨贊嘆如來功德者,在贊嘆的當下,不僅口業(yè)清凈,而且內(nèi)心更是全然的清凈、恭敬歡喜,當下即是本具光明性德的彰現(xiàn)。因此,稱贊如來,實為自利利他之殊勝行持。

  佛弟子經(jīng)常發(fā)自內(nèi)心贊嘆如來功德,非唯與清凈自性相應,也為自己累積福德資糧,更能使聽聞者對于佛法生起敬信,樂意親近佛法。對著一切眾生贊嘆佛德,如同在一切眾生的心中播下成佛的種子,無形之中,就與一切眾生結(jié)下學佛得解脫的法緣。對于自身而言,在不斷的贊佛之中憶佛、念佛,心與佛相應,不僅口業(yè)清凈,意業(yè)也清凈;進而擴大心量,對一切眾生所做的涓滴善法,悉皆歡喜贊嘆,即是稱贊未來佛。如此,更是深契稱贊如來之積極意義。

  普賢十大行愿(八)

  二者稱贊如來3──贊佛的功德

  于自由時報90.03.31(六)刊載

  佛已圓滿無量功德,是世間無上的福田,為眾寶所生之處。一句贊佛的話,能令自己與他人種下成佛的種子,亦可獲福無量,正契合菩薩度一切眾生、廣集;圪Y糧的愿行,實為擲一得萬、最殊勝的功德。

  有位沙彌名叫「香口」,在多劫前,因贊嘆佛的功德,而生生世世口出花香。故今生只要見他人有一點長處,便毫不吝惜地歡喜贊嘆,而且口中常出蓮香,人們聞到他口中的香氣,無不歡喜敬信,樂意親近。

  久遠劫前,釋迦牟尼佛曾為一外道仙人,上山采藥時,見到弗沙佛在寶窟中入火光定,放大光明。仙人見此殊勝景像,生起無比的歡喜敬信,于是雙手合掌,一心而觀,贊嘆道:「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蛊咛炱咭怪B觀弗沙如來,未曾稍有轉(zhuǎn)瞬。因此功德,而得超越九劫,提前證得佛果。

  經(jīng)云:「假使以虛空為口,須彌為筆,香海為墨,大地為紙,略舉如來三十二相中之一相,八十種好中之一好,贊之經(jīng)劫,所不能盡。」如來為三覺圓滿之圣人,眾德悉備,行果極圓,實非吾人三寸之舌所能贊盡。然非由稱贊之行,亦無以表示吾人之敬信。以佛德深遠故,令行者發(fā)起殷重至誠之尊敬心;復以口發(fā)稱揚贊嘆之音,舌根得以清凈;于贊嘆之際,激起希欲成佛之愿,而身效法佛陀之行持。因此,行者于「稱贊如來」之時,身口意悉得清凈,即與如來清凈之三業(yè)相應。

  經(jīng)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篃o論稱揚如來之因地或果德、贊嘆過去佛、現(xiàn)在佛、未來佛,皆能啟發(fā)行者清凈歡喜之心,契入本具之自性如來;以此自性如來為根本,發(fā)而為身口意自利利他之六度萬行,;劬咦,則能圓滿成就萬德莊嚴之果地如來。

  普賢十大行愿(九)

  二者稱贊如來4──殊勝的舌根

  于自由時報90.04.3(二)刊載

  《楞嚴經(jīng)》較量六根功德,將舌根與耳根、意根判為最上品功德。因為舌根能宣揚世間法,窮盡一切世間的俗諦智慧;又能宣揚出世間的解脫法門,窮盡出世間的真諦智慧,令眾生得解脫。

  佛滅度后,印度有二兄弟,一名無著,一名世親。二人皆青年出家,受持三藏,博學多聞。無著致力弘揚大乘教義,世親則執(zhí)小乘教法,毀謗大乘。后來,由于無著的善巧開導,世親方悟大乘殊勝妙義,而深自悔責,欲割舌以謝罪。無著即告訴世親:「同是此舌,既可毀佛,亦可贊佛;毀佛得罪,贊佛即可邀福。今以此舌轉(zhuǎn)而弘贊大乘,罪則可滅!故烙H自此即積極弘揚大乘佛法,廣造諸論詮釋大乘經(jīng)典,后有「千部論主」之美譽。

  古德言:「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股喔稍熳,亦可修福。一般人利用舌根自贊毀他,處處造口業(yè);佛法則教我們以舌根來贊嘆別人的功德,啟發(fā)舌根之大善,故能得福。猶如菩薩因贊佛功德,而啟發(fā)舌根的殊勝功德,獲四無礙辯:一、法無礙辯:對于如來所說教法皆能通達無礙。二、義無礙辯:于教法中所詮釋的義理能夠通達無礙。三、辭無礙辯:善用辭令,并通達各種語言,令聽者明了。四、樂說無礙辯:隨心所欲、毫無障礙地為各種根機的眾生解說佛法,利樂一切眾生。菩薩又以此四種無礙辯才稱贊佛陀,復因贊佛的無上功德,使其舌根更益增勝,一直達到最圓滿無缺的成佛境界。

  普賢十大行愿(十)

  三者廣修供養(yǎng)1──供養(yǎng)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4.5(四)刊載

  供養(yǎng),為供給資養(yǎng)之意!笍V修供養(yǎng)」即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用飲食、衣服、醫(yī)藥、資財、贊嘆語、柔軟語,乃至受持修行妙法等,奉養(yǎng)三寶、父母、師長等長輩,或布施予平輩及一切眾生。

  佛世時,有一比丘,一日拈線穿針,欲縫補破損衣物,但因年邁視力衰弱,始終無法將線穿過針孔,不禁黯然神傷,言:「不知有誰可來為我穿針?」佛陀以神力得知老比丘的窘境,即來到其住處,以慈祥的音聲安慰他,說:「比丘!就讓我為你穿線縫補衣物吧!」世尊已圓滿福德、智慧,為三界所尊,猶不舍穿針之善,在在處處仍以身口意行布施供養(yǎng),利樂一切眾生,此亦是「廣修供養(yǎng)」之慈悲身教。

  任何事相上的供養(yǎng),皆有其微妙之義涵。以供香為例,香煙裊裊上升,代表行者無間無雜的精進心;香火不斷燃燒,彰顯行者焚盡無明煩惱的智慧;香氣普熏,猶如行者心香周遍法界……如此,藉由事相的燃香供養(yǎng),就能啟發(fā)行者自性中戒定慧之真實心香。同理,燃燈供養(yǎng),即顯殊勝之智慧心燈;供花,則是莊嚴自性之因花。若能了知一切事相供養(yǎng)之意義,則皆能啟發(fā)吾人理上之究竟供養(yǎng)。

  修行學佛,欲解脫煩惱,乃至成就無上佛果,須具足;圪Y糧。供養(yǎng),即是積集;圪Y糧之首要行持。藉由廣修一切供養(yǎng),以舍去自心慳貪的煩惱;由于能布施,自然就長養(yǎng)了恭敬心、慈悲心與平等心,能去除慢心、瞋心;視一切眾生為自己累世的親眷,對于有緣、無緣、緣深、緣淺的眾生,皆能恭敬供養(yǎng),即是了達因果之理,能除去癡心。如此去除貪瞋癡慢等煩惱,就能啟發(fā)智慧,進而不執(zhí)著自己所修之一切供養(yǎng),回歸這念清凈的自性,則是供養(yǎng)自性如來,為供養(yǎng)之極致。

  經(jīng)云:「一切諸佛皆修供養(yǎng)!箍芍扌袑W佛,欲效法如來因地行持,成就如來的果德,當在日用中依循諸佛之行持,廣修供養(yǎng);進而發(fā)廣大愿心,化導一切眾生,也能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廣修供養(yǎng)、修善積福,以去除內(nèi)心的貪瞋癡等煩惱,而遠離一切災厄,令家庭安樂、社會祥和,乃至圓成佛道。如此而行,無有疲厭,則與普賢菩薩「廣修供養(yǎng)」的行愿相應,當下即入菩薩位。

  普賢十大行愿(十一)

  三者廣修供養(yǎng)2──三福田(上)

  于自由時報90.04.7(六)刊載

  福報不是憑空能得,必須種廣修供養(yǎng)的因,方能享受福報現(xiàn)前的果。佛法將供養(yǎng)的對象比喻為「福田」,因為「田」能生長一切植物;「福田」則能生出一切世間、出世間的福報與善法。就布施供養(yǎng)的對象不同,福田又分為敬田、恩田與悲田,稱為「三福田」。

  供養(yǎng)佛法僧三寶,稱為供養(yǎng)「敬田」。《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言:「于諸福田中,佛福田為最;若欲求大果,當供佛福田。」佛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過去生曾為貧農(nóng),遭逢饑荒,生活艱難。有一次,見一獨覺圣者出外乞食,卻空缽而回,就忍下自身之饑渴,將僅有之粗米飯供養(yǎng)圣者。由此供養(yǎng)功德,使其九十一劫不受貧窮之苦,最后得隨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證圣果。供養(yǎng)獨覺圣者,即能獲此勝福,若是供養(yǎng)佛,其福報更是不可思議。

  久遠以前,有位比丘收一小沙彌為徒。比丘對沙彌教導甚嚴,沙彌除了每日出外托缽乞食外,還須背誦經(jīng)文,若未能如期完成背誦進度,便會受比丘的責備。一日,小沙彌因托缽而延誤背經(jīng),受了比丘訓斥后,心覺委屈,便獨自一人邊走邊啼泣。此時,恰巧遇到一位長者,長者問明原委后,便安慰小沙彌:「今后一切所需均由我發(fā)心供養(yǎng),你就可以每日安心背經(jīng),不用再沿街托缽!箯拇,小沙彌每日都歡喜背誦經(jīng)典,精進用功,最后成佛,即釋迦牟尼佛。這位長者由于供僧、助人修道的緣故,因此感得后世對佛陀所說教法皆能憶持不忘、多聞第一的果報;此位長者,即是阿難尊者的前身。

  佛為福德、智慧圓滿的圣者,所宣說的佛法能使眾生走向覺醒之道,而僧伽乃紹隆佛法,弘范三界之人。因此,供養(yǎng)三寶,非但能獲大福報,同時,也植下出世間法的種子,得有因緣聽聞佛法,依循三寶的教化而修行,終必離生死纏縛苦,證涅槃解脫樂。

  普賢十大行愿(十二)

  三者廣修供養(yǎng)3──三福田(下)

  于自由時報90.04.10(二)刊載

  孝養(yǎng)父母、尊敬師長,稱為供養(yǎng)「恩田」。父母、師長對我們有教養(yǎng)之恩,《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載:「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jīng)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菇(jīng)典亦言:事奉父母、師長當如事佛。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yǎng)父母所獲之福德。師長則啟發(fā)吾人之智慧,開導做人處事之道,其恩不亞于父母,故知供養(yǎng)師長,福亦無量。

  孝為百善之先,若能以恭敬心奉養(yǎng)父母、師長,必能增長;邸@,中國古代,有位賢人舜,雖然父親與繼母偏袒幼弟象,曾多次要將舜害死,但舜仍不改其孝養(yǎng)之恭敬心,竭盡所能奉養(yǎng)雙親,慈愛幼弟,期盼父母得展歡顏。由于此孝行,而感動堯帝,不僅將二個女兒嫁予舜,而且在多次的勘驗后,證明舜的確堪任大事,遂將天下禪讓給舜。

  對于一般眾生,乃至鰥寡孤獨、殘疾者,發(fā)慈悲心布施財物,或給予安慰,使其生活無虞,心情開朗,進而為其解說佛法,令其歡喜學佛修行,即為供養(yǎng)「悲田」。例如,佛世時,有一條狗,因為盜人食物,被打斷腿,棄置于荒野,饑乏將死。命終前,幸蒙舍利弗尊者慈悲,給予飲食充饑延命,并為說佛法,以此歡喜心及善根,往生為人。后隨舍利弗出家,修行得道;此人即是七歲出家,便證阿羅漢果的均提沙彌。經(jīng)云:「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所以,供養(yǎng)一切眾生,就是與一切的眾生結(jié)下善緣,也是供養(yǎng)未來佛。

  田,能出生芽苗百物,供養(yǎng)敬田、恩田、悲田,猶如植福種于田畝,必能締結(jié)香甜美果,令供養(yǎng)者得福無量。是以菩薩發(fā)廣大愿,對于佛法僧三寶、父母師長乃至一切眾生,悉以恭敬心、報恩心與大慈悲心承事供養(yǎng)、愍念布施,此即是「廣修供養(yǎng)」之具體行持。

  普賢十大行愿(十三)

  三者廣修供養(yǎng)4──供養(yǎng)與救濟

  于自由時報90.04.12(四)刊載

  救濟貧窮,是對于世間鰥寡孤獨、殘疾困苦者,出于一種憐愍、不忍的心,而布施財物資具,使其暫時免于生活的匱乏,屬于世間的善法。佛法中的「廣修供養(yǎng)」,其意義及涉及的層面,則是更廣大而深遠,濟貧,僅屬于供養(yǎng)三福田之悲田所攝。

  世間鰥寡孤獨、殘疾困苦者之所以受苦,是因業(yè)感所致;由于過去造了惡業(yè),致使今生受苦。而佛法之供養(yǎng)悲田,是先將財物、資具布施給受苦的眾生,令其暫離生活的窘境,然后為其說法,教其修福修慧,從根本上拔除苦因,并植下解脫種子。例如,明朝順治九年,江南蝗旱,糧食欠收,災荒四起,數(shù)百千計的村民紛紛奔上寶華山求食。時見月律師任寶華山住持,悲愍眾生,今生受此饑饉之苦,皆因前世不信三寶,慳貪不施,于是在各施每人三文錢之前,對大眾開示:「今施予汝等每人三文錢,但每人須口中念佛,各以其中一文錢,恭敬供養(yǎng)僧寶,植清凈福田,令未來永離貧窮苦!褂秩〕鏊轮兴杏嗉Z,炊煮成飯,盡施災民,令得飽餐。

  所以,「供養(yǎng)悲田」不只是救濟貧困,而是要令眾生植福培福,以得解脫;其內(nèi)涵不只是憐愍,而是更大的慈悲與智慧之展現(xiàn)。佛之弟子廣修供養(yǎng),施者、受者皆能得福、得解脫;其所供養(yǎng)的對象,非止于貧苦之眾生(悲田),還有父母、師長(恩田),及三寶(敬田),亦普及一切眾生;在時間上,亦不止一時一世,乃是窮未來際,永無止盡。

  以財物資具供給眾生,只是度眾生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使眾生皆能聽聞、受持佛法,修善積福,乃至修道證果,令眾生皆得解脫,此乃佛法救度眾生的終極目標。所以,「廣修供養(yǎng)」不只是世間的善法,更是使貧人得富貴,使富人成賢者,使賢人成道證果的無上法寶。

  普賢十大行愿(十四)

  三者廣修供養(yǎng)5──法供養(yǎng)(上)

  于自由時報90.04.14(六)刊載

  《法華經(jīng)》言:若能如法修行者,名為法供養(yǎng)!阜ā,即佛菩薩所宣說之真實諦理。依法修行,能長養(yǎng)法身慧命,令混濁染污的煩惱心升華為清凈平和的智慧心,遠離生老病死之束縛,臻于解脫自在之境地。

  《涅槃經(jīng)》中記載,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時曾為雪山童子,在雪山中修菩薩行,一日遇一羅剎鬼,口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半句偈,童子聞此殊特妙法,心大歡喜,請其說出后半偈,羅剎言:「我身此時饑乏困苦,須飲人血食人肉,方能誦此偈!雇訛槁劙胭,遂允諾舍身,羅剎于是說出后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雇勇勝屎,將手指咬破,用血書此四句偈語于巖石,以流傳后世,便攀至樹上往羅剎鬼之血盆大口縱身跳下,在半空中卻被人接取安置于地,定神一看,羅剎鬼恢復其真實面目,原來是釋提桓因前來勘驗童子求道之心。世尊于因地中修菩薩行,每每為求佛法而敲骨取髓,三千大千世界,無一寸地非世尊往昔為佛法、為眾生舍身棄命之處所,實為力行法供養(yǎng)之典范。

  又如唐代時,中印度般剌密諦尊者,為將國王下令禁止流傳之國寶《楞嚴經(jīng)》弘傳至中國,以極細的字體,書寫此經(jīng)于極細之絹布上,然后剖開胳臂,將經(jīng)典藏匿于其中,待肉長好才出關,方能順利將經(jīng)典帶到中國。至中國后,又再度剖開胳臂,取出經(jīng)典,用乳汁化去絹布上的血漬,將經(jīng)典翻譯成漢文。若沒有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為法忘軀之行持,后人亦無以得聞稀有珍貴、難遭難遇之佛法。

  古德云:「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后賢若不諳斯旨,往往將經(jīng)容易看!挂虼,吾人于聞法之際,生起珍重希有之感恩心,以敬慎心聞法,不僅能與尊貴無比的佛法相應,當下之清凈心即是佛性之作用,進而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口意三業(yè)皆得清凈。如此,看經(jīng)聞法之同時,也是在修「法供養(yǎng)」。

  普賢十大行愿(十五)

  三者廣修供養(yǎng)6──法供養(yǎng)(下)

  于自由時報90.04.17(二)刊載

  佛弟子中有一周利盤特,根器極為駑鈍,出家之后,誦習經(jīng)典,總是得前忘后、得后遺前,大眾皆不知如何教導如此愚笨之人。周利盤特萬念俱灰,竟生起自我了結(jié)之念,正欲自縊時,佛陀出現(xiàn)在前,慈悲地安慰勸諭盤特,令其為大眾掃除環(huán)境以培福,并于掃地時憶持「掃塵除垢」一偈。周利盤特聽從佛敕,依偈行持,鎮(zhèn)日拿著掃帚將精舍內(nèi)外打掃得一塵不染。一日,見到清潔嚴凈的環(huán)境,盤特忽然契悟「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之理,頓時除盡心地塵垢,證得阿羅漢果!斗ň浣(jīng)》云:「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狗鸱ㄆ降绕毡槐娚,無論何等根機,只要依教行持,皆能蒙受法益,如法而修行,即是法供養(yǎng)。

  不僅如法修行、弘揚佛法屬于法供養(yǎng),以財物、智慧、體力建設道場、護持佛法,若能稱合于法,亦為法供養(yǎng)所攝。例如,昔日給孤獨長者以清凈心、歡喜心布施祇桓精舍,作為佛陀、眾僧居止、修行及弘法的場所;又如佛滅后之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八萬四千佛塔,大興佛法;乃至今日之信施檀越,輸金捐誠,供養(yǎng)三寶、護法衛(wèi)教,皆為法供養(yǎng)之實踐者。

  《普賢行愿品》云:「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布施供養(yǎng)世間資財,可得人天福報,然由于未出三界,福報享盡,猶須輪回生死;若欲永離生死,必須行法供養(yǎng)。但若能于供養(yǎng)財物之后,放下對能施者、所施人、所施物之執(zhí)著,了達三輪體空之理,則稱法而行之財施,亦皆是法供養(yǎng)。行者發(fā)廣大菩提心,求法、聞法并且如法修行,進而發(fā)大慈悲心弘法、護法,即是真實以法供養(yǎng)如來,是為殊勝難得之最上供養(yǎng)。

  普賢十大行愿(十六)

  三者廣修供養(yǎng)7──發(fā)心貴恭敬虔誠

  于自由時報90.04.19(四)刊載

  一般人往往認為,供養(yǎng)的功德大小,視所供養(yǎng)物資之豐厚與否而定,其實,更重要的,在于供養(yǎng)者的發(fā)心是否恭敬虔誠!洞笳煞蛘.功德品》云:「有人等以財物施一福田,心不同故,得報有種種!挂馑际钦f,有人以同等的財物布施同一對象,由于布施的心念不同,所得功德也有種種的差別。

  佛陀住世時,阿阇世王舉辦燃燈法會,于祇洹精舍四周遍燃油燈供養(yǎng)佛陀,燈火輝煌,人民競往觀看。有一貧女難陀見此景象,滿心歡喜,也想燃燈供佛植福田。于是將行乞所得,全部換得一錢,至油店購油。店主見了貧女,疑惑的問:「你好不容易乞得一錢,何不用它買食物充饑,買這一點點油,要做什么?」貧女說:「燃燈供佛!」店主聽完,心生歡喜,立即給貧女加倍的油量,請她一起代為供佛。貧女取了油燈,便歡喜地前往祇洹精舍。這時,佛陀告訴阿難尊者:「有一大長者,來植無上福田,趕快開門讓他進來。」不久,貧女來到精舍,燃起手中油燈,虔誠地供養(yǎng)佛陀,并發(fā)大愿:愿一切眾生皆能悟入佛法妙義,以此燈之光明徹照十方,令幽冥眾生皆能離苦得樂。次日清晨,目連尊者檢視燈火,眾燈皆滅,惟有貧女所燃之燈,光明如故,尊者吹不滅此盞油燈,于是施展神通力來滅燈,但始終熄滅不了。此時,佛陀開示:「因為難陀供養(yǎng)之心,至誠懇切,所以所燃之燈,常明不滅?v使以羅漢,乃至辟支佛的神通威力,也不能滅此燈。而且此女壽終后,由于供佛功德,二十劫中不受三惡道苦,且能轉(zhuǎn)生天上,享受天樂,最后出家修行,成就佛道,名為三曼陀優(yōu)訶佛!褂纱丝芍,以至誠恭敬心修供養(yǎng),果報實在不可思議。

  以同等的財物布施相同的福田,由于心念不同,所得果報便有差別。若能以廣大、恭敬、虔誠、清凈之心念,廣修供養(yǎng),所供養(yǎng)之物資即使微薄粗鄙,亦勝過以散亂心供養(yǎng)七寶之功德;若以凈心供養(yǎng)上妙七寶,功德更復增勝;若以虔恭至誠之心,發(fā)菩提心如法修行,利樂眾生,功德更是難思難議。

  普賢十大行愿(十七)

  四者懺悔業(yè)障1──懺悔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4.21(六)刊載

  《壇經(jīng)》云:「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后過」,「懺悔」是華梵合譯,「懺」是梵語「懺摩」的略譯,即請求他人容忍、寬恕自己所犯的罪過;「悔」為悔過,字義與「懺摩」相似,所以合譯為「懺悔」。「懺悔」,即是發(fā)露所作的舊惡,改往修來,不再造作新殃。「業(yè)障」,是眾生于身、口、意所造作的惡業(yè),能障礙行者修行正道,故稱為「業(yè)障」。所以,「懺悔業(yè)障」就是以至誠悔過的心,發(fā)露、懺悔,乃至修種種善法,藉以轉(zhuǎn)除無始以來的惡業(yè)。

  佛世時,有一位阿阇世王,性情暴虐,為了奪取王位,不惜殺害父王;并聽信提婆達多的唆使,謗佛害佛,后來全身長滿毒瘡,痛苦萬分。他的御醫(yī)耆婆知道這是業(yè)障所致,非醫(yī)術(shù)能治,所以勸諫阿阇世王,唯有到佛前求哀懺悔,才能懺除罪愆。當阿阇世王于佛前至誠發(fā)露懺悔時,佛以慈心入于三昧,放大光明,遍照王身,國王頓感身心清涼,毒瘡一時間竟然痊愈了。此時,佛陀更進一步為他說法,使其了達因果及緣起性空之理,令他降伏煩惱惡心,并發(fā)起無上菩提心。從此,阿阇世王力行仁政,并成為佛門的大護法。

  至誠懺悔,就能消除業(yè)障,佛法云:「病從業(yè)生,業(yè)從心生。」生病固然要看醫(yī)吃藥,但只是治標,未必能藥到病除。最要緊的,還是要知道慚愧、懺悔,反省身口意三業(yè),去惡行善,發(fā)菩提心,護法護教,才是治病的根本之道。

  《大涅槃經(jīng)》云:「雖先作惡,后能發(fā)露,悔已慚愧,更不敢作!鐭熢瞥,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如是。」人人本具的這念心猶如天上的明月,本自清明,只因一念不覺,而造作諸惡,致使惡業(yè)纏身;若能一念回光,以至誠心懺除業(yè)障,則能回復清凈的本心,如云除月現(xiàn),明月依舊清朗如昔,無有損減。懺悔業(yè)障的目的,就是要使這念心回復本來的清凈。修行學佛,須時時反省檢討,起了惡念馬上覺察、照破,以善念轉(zhuǎn)除惡念,最后連善念也不執(zhí)著,契入這個境界,則無始以來的罪業(yè),自然銷融盡凈。

  普賢十大行愿(十八)

  四者懺悔業(yè)障2──回頭是岸

  于自由時報90.04.24(二)刊載

  佛法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挂磺蟹ń晕ㄐ乃,造善、造惡,乃至成佛作祖,或受三涂苦報,都取決于當下這一念心。心如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眾生由于心起惡念而造業(yè)受報,因此,要想懺除罪愆,應當轉(zhuǎn)除造惡的心,使成為修善的心,斷惡修善,便能消業(yè)、轉(zhuǎn)業(yè)。

  往昔印度有一位國王,名叫月氏王,因戰(zhàn)爭之故,南征北討,殺人無數(shù)。一日,忽然自覺:「我造了這么多殺人的重罪,將來必定要受地獄苦報!挂蚨纳牢,至誠懺悔,不再造作惡業(yè),甚而發(fā)心持戒,作種種布施:造立僧房,供養(yǎng)眾僧飲食、醫(yī)藥、衣服等生活所需,令能安心辦道。大臣們見了,心中存疑,于是紛紛議論:「大王!您先前殺戮無道,造種種罪,現(xiàn)在雖然廣修福田,難道真能補救過去所造的罪業(yè)嗎?」月氏王聽了,立即命一大臣在大鼎鑊中注滿水,連續(xù)燒煮七天七夜,熱水沸騰不已。王便以一指環(huán)擲于鑊中,命令大臣取出指環(huán)。大臣們個個驚惶地說:「請大王賜我們死罪吧!因為要在熱鑊之中取出指環(huán),等于是宣判我們死刑啊!」國王反問:「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取出指環(huán),而不在鑊中燙死嗎?」此時,一位有智的大臣回答:「只要下止其火,上注冷水,這個方法,既不會燙傷,又可輕易取出指環(huán)!乖率贤跤谑歉嬖V眾臣:「我先前作惡,猶如在熱鑊上加火;如今覺悟了,因而慚愧懺悔,不再造惡,廣修善法,即可滅罪消愆,如同熄火,并在鍋中注入冷水,就能取出指環(huán)!

  諺云:「苦海茫茫,回頭是岸」,所謂「頭」就是念頭,「回頭」就是轉(zhuǎn)我們的念頭;而「彼岸」則比喻相對于黑暗苦惱的光明解脫之處。眾生在茫茫的業(yè)海中,為業(yè)所縛,受種種苦報;若能提起覺心回光反照,反省檢討往昔所造的種種惡業(yè),轉(zhuǎn)惡念為善念,至誠的慚愧懺悔,這一念至誠的心念,即可抵銷惡業(yè)的勢力,解除惡業(yè)的系縛,進而消災免難、滅罪消愆;如此,則光明的彼岸就在眼前。

  普賢十大行愿(十九)

  四者懺悔業(yè)障3──懺悔的功德(上)

  于自由時報90.04.26(四)刊載

  明朝的袁了凡,年輕時遇到一位精通氣數(shù)命運的老者,為他詳加推算一生的富貴榮祿,說:「你今生仕途平平,享年五十三,可惜無子嗣!构,所經(jīng)歷之任何事,皆不出老者之預言。因此,袁了凡益加相信榮辱生死,皆有定數(shù),對人生一無所求。直至一日,遇云谷禪師為他開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狗街杉鹤,福由己求之理。一改以往消極的宿命觀,重新燃起對生命的希望。于是,在佛前至心發(fā)露往日所作眾罪,并誓行萬善,以報天地之德。由此懺悔、行善的緣故,仕途榮顯,享壽七十四,晚年還得聰慧之子,此子且考中進士。這就是以懺悔改過行善,擺脫命運的拘限,而增福延壽的典型例證。

  古德云:「福禍無門,唯人自取!乖炝藧,必定招感惡報,但若終日患得患失,惶惶于未來的苦報,也于事無補。若能直下承擔過失,繼而發(fā)露懺悔,斷惡修善,當這念心清凈了,心中就是光明,如此災禍自然遠離,雖不求福而福必自來。

  春秋時,齊國宰相晏嬰一日出門時,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中偷偷觀察她的丈夫,只見車夫坐在有傘蓋的馬車上,一副趾高氣昂,威風得意的模樣。車夫回家后,妻子即要求離婚。車夫問妻子是何原因,妻子說:「今日你駕車出門,我從門縫中看見:晏子雖身高不到六尺,而貴為一國之宰相,且態(tài)度謙虛,志氣深遠;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一個平凡的車夫,卻志得意滿,所以我想求去!管嚪蚵勓,心生慚愧、懺悔,之后處處收斂、謙讓。晏嬰覺得奇怪,就問其原委,車夫據(jù)實相告。晏嬰對他能勇于承擔自己的缺失,進而懺悔改過的精神,大為贊嘆,隨即推薦他為大夫。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言:「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十住毗婆沙論》也說:「于諸福德中,懺悔福德最大,除業(yè)障罪故。復次,懺悔,如如意珠,隨愿皆得。」為何懺悔有如此大的福德?因為真誠的懺悔,是「懺其前愆,悔其后過」,真正體認到自己的過失,不再犯錯,進而修一切善法,如此止惡行善,又不執(zhí)著能修、所修,自能消除造作惡業(yè)所形成的障礙,而回復自心的清凈!六祖壇經(jīng)》云:「不離自性,即是福田。」當這念清凈心了,則所思、所言、所行,皆為清凈心的妙用,自然就能生出種種福德。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

  四者懺悔業(yè)障4──懺悔的功德(下)

  于自由時報90.04.28(六)刊載

  一般人聽經(jīng)聞法時,若覺得有障礙,或法不入心,即是由于自己心中無明、煩惱太重所致;此時,應當至心懺悔。《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言:「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于寶所!鼓軕曰,就能消除無明、煩惱,這念心清凈了,聽法就能深契法義,進而如法修持,圓成佛果。

  佛陀時,有五百比丘共住于一精舍。其中有一老比丘摩訶盧,生性愚鈍,所以修行多年,卻連一句經(jīng)偈都記不得,因此常為眾人所鄙視。遇到檀信供僧時,大眾總是讓他留守精舍,做清潔灑掃的工作。一日,眾人入王宮應供,摩訶盧獨坐精舍,心中黯然地想著:「自己如此愚鈍,連半句偈都無法憶持,又常為眾人所輕賤,如此茍活有何意義!」于是取來繩子至后園大樹下,欲了結(jié)生命。此時佛陀即化作樹神,訶斥摩訶盧:「比丘!為何做此愚蠢的事!」待摩訶盧說完滿腹的辛酸與委屈后,樹神告訴摩訶盧:「過去在迦葉佛時,你曾是一位博通經(jīng)律論的三藏法師,有五百弟子?墒浅U讨约翰⿲W多智而輕慢弟子,并且吝于布施法要,不好好教導弟子,因而得生生世世愚鈍的果報,F(xiàn)在,理當慚愧懺悔,怎么可以反而生起輕生的念頭!」摩訶盧聽完過去生的因緣,當下心生大慚愧,立刻真誠懺悔。此時,樹神即現(xiàn)回佛身,放大光明,為說妙法。摩訶盧頂禮佛足,思惟妙義,便證得阿羅漢果,并以宿命通得知今日同住的五百比丘,即是自己過去生的五百弟子。佛陀告訴摩訶盧:「你現(xiàn)在當著衣持缽到王宮,坐在五百比丘的首位,接受供養(yǎng),并為他們說法!鼓υX盧隨即到王宮應供,并坐于上座。眾比丘見到摩訶盧突然到來,皆心生不悅,深恐摩訶盧愚鈍不懂祝愿的禮儀,而失眾人的顏面,因此個個焦急不已。但當國王供養(yǎng)摩訶盧時,只聽到摩訶盧音聲清徹,口宣妙法,在座五百比丘個個心生慚愧,懺悔以往的過失,當下以清凈心恭聽摩訶盧暢演佛法妙義,即證得阿羅漢果,國王大臣們亦證初果。

  所以,欲圓滿世間事業(yè),增福延壽,或享人天果報,乃至成就出世間的菩提道果,皆不離懺悔一法!赌鶚劷(jīng)》云:「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狗噶诉^失,若能深明因果,生重怖畏,起大慚愧,并且懺悔改過,就能消除業(yè)障、增長福德、離苦得樂,乃至契悟佛法妙義,證菩提涅槃,功德實不可思議。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一)

  四者懺悔業(yè)障5──懺悔的方式-事懺

  于自由時報90.05.01(二)刊載

  佛法中,懺悔的方式很多,大體上可分為「事懺」與「理懺」。

  所謂「事懺」,即是指于事相上或以身體禮拜瞻敬佛菩薩圣像,口贊誦諸佛圣德,意念觀想圣容,或隨著懺文入觀、反省檢討……,以身口意三業(yè)懇切地懺悔過去及現(xiàn)在所造的罪業(yè),此即為「事懺」。

  《佛名經(jīng)》言:「夫欲禮懺,必須先敬三寶!裟軞w向者,則滅無量罪,長無量福,能令行者,離生死苦、得解脫樂。」行者欲行事懺,首先應當齋戒沐浴、潔凈自身,并以香、花、燈、燭等物供養(yǎng)三寶,藉此引發(fā)對三寶的敬慎之心。其次,于佛菩薩前虔誠禮拜,隨著瞻仰佛菩薩莊嚴圓滿的圣容身儀,觀想諸佛菩薩誓愿拔濟眾生大慈大悲,如此藉由三寶的慈悲、清凈、光明,而激發(fā)生起殷重慚愧之心,竭誠懺悔己身過惡,誓不再造,并且請佛菩薩為自己的懺悔做證明,因此而使自己心地也得以回復清凈光明。懺悔之后,更要發(fā)大愿心,學習佛菩薩的愿行,令眾生皆能離苦得樂;不僅自己的身口意三業(yè)從今以后不再毀犯眾生,更進一步愿代眾生懺悔,并發(fā)愿弘揚正法,廣度眾生同入菩提之路,盡未來際無有疲厭。如此念念至誠,有懺悔、有愿行,就能感得三寶慈光加被,而消除業(yè)障,增長;邸

  三國時代,吳王孫皓不信正法,經(jīng)常想借機毀寺滅佛。一日,其園丁在花園掘得一尊佛像,便將佛像呈給孫皓。孫皓一時心起惡念,遂將佛像棄置于污臭之處,以糞尿淋灌佛像頭頂,并與大臣們拍手大笑,以此為樂。倏忽間,孫皓莫名其妙地全身腫脹,下體劇痛,呼天喊地,痛得在地上翻滾,群醫(yī)束手無策。太史為他占卜之后,知是犯了大神所致,孫皓于是派大臣到全國各個神廟禱告祈求,但仍然無法痊愈。此時,有一位虔信佛法的宮女向他諫言:「陛下為什么不向佛菩薩求福呢?」孫皓即令宮女將先前褻瀆的佛像,用香湯清洗之后,迎置殿上,至誠焚香禮拜,發(fā)露懺悔;并請當時的高僧康僧會入宮,為他宣說罪福之理。孫皓聆聽甘露法要之后,頓時心開意解,因而求受五戒,其惡疾竟不藥而愈!自此,孫皓痛改前非,發(fā)心修建佛寺廟宇,并恭請康僧會入宮說法,大臣們也因而開始崇信佛法。

  《念佛三昧寶王論》云:「眾生心水凈,菩提影現(xiàn)中!怪琳\發(fā)露懺悔,就能回復清凈;這念心清凈了,就能與佛菩薩清凈的法界相感應,或得身心舒泰,或見佛菩薩圣像現(xiàn)前,這些都是因為心地虔敬、清凈所得的感應!读鎵(jīng)》云:「能凈即釋迦」、「慈悲即是觀音」只要心存懺悔,知過能改,更發(fā)愿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平等,就能滅罪消愆,處處與佛同在。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二)

  四者懺悔業(yè)障6──懺悔的方式-理懺

  于自由時報90.05.03(四)刊載

  所謂「理懺」,就是觀察業(yè)性本空的道理,了達一切罪福皆由心起,而心性本自空寂,則一切罪福之業(yè)無所依付;自心既是空寂,則業(yè)性無由而生。

  《華嚴經(jīng)》言:「菩薩知諸業(yè)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而共積集,止住于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意思是說,業(yè)障不從外來,也不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而來,而是由眾生的顛倒、妄想心所生。這念顛倒、妄想心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沒有任何住著之處,所以這念心是空性。罪由心生,這念心既然是空,則罪業(yè)無由而生。了達這個道理,行者于懺悔之后,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就稱為「無生懺」,是為最究竟的懺悔。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出家之前曾患風疾,當他參禮二祖慧可禪師時,便懇求慧可禪師為他懺除罪業(yè),以除病苦;劭啥U師對他說:「把你的『罪』拿來,我就給你懺罪!顾肓撕芫,回答:「想要找個『罪』出來,卻是了不可得啊!」慧可禪師立即說:「你的罪已經(jīng)懺除了。」三祖豁然頓悟:罪性不在內(nèi)、不在外、不在中間,其性本空,于是罪業(yè)當下銷融盡凈。

  為什么不起心、不動念,才是最究竟的懺悔呢?所謂有善必有惡、有正必有邪、有佛必有魔,這些還是落入相對的境界,尚未達到絕對的清凈。唯有善惡雙亡,沒有取舍、沒有愛憎,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如如不動,才是最高的中道善。禪宗言「千年暗室,一燈即破!挂粺,指的就是無生,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了了分明、如如不動的這念心,此心就像一盞明燈。當點亮了這盞燈,則無始來的黑暗,都變成光明。《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言:「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拐嬲膽曰,必須修般若智慧,了達罪性空寂之理,最后安住在實相般若,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回歸到心之體。當懺悔達到無生的境界,則無始以來的罪業(yè),都能于銷融于無生亦無滅的本具自性中。

  《永嘉證道歌》言:「了即業(yè)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闺m然業(yè)障是緣起法,自性空寂。但是,修行若沒有功夫,仍脫離不了因果法則,造了惡,還是要受苦報。所以,要達到無生懺,要先從事懺做起,事上圓滿了,這念心就容易與理相應;然后再歸于無生的理懺,這念心不再念念追悔,善念不起、惡念不生,安住于空性。如此,就能契入《普賢行愿品》中所說的「入不可思議境界」。此時,一切罪業(yè)盡皆消除,達到最究竟的懺悔。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三)

  五者隨喜功德1──隨喜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5.05(六)刊載

  「隨」是隨順、不違背;「喜」是歡喜、無瞋!鸽S喜功德」,就是隨著所見所聞,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贊嘆。譬如有人敬順師長、慈化弟幼、待人和善、處事認真,乃至于讀誦經(jīng)典、宣說正法、布施供養(yǎng)、持戒嚴謹、精進用功等,便點頭贊許、合掌恭敬、歡喜贊嘆,進而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隨喜功德」。

  一般眾生對于喜的感受,是建立于人我的分別對待之上,故有喜亦有瞋:對于自己成就的功德,便感到歡喜;但是見到別人成就善法功德,卻往往不耐他榮,因而產(chǎn)生嫉妒、瞋恨。輕者,于人背后說風涼話;重者,則無所不用其極地加以毀謗、破壞。

  《菩薩本生經(jīng)》中記載:佛于過去生與阿彌陀佛是同學,世尊名為首達,阿彌陀佛名叫維先。首達年高臘長,卻不如年少智深、辯才無礙的維先,由于弟子們都想依止維先,首達因此心生嫉妒,而對弟子說:「維先年幼慧淺,不可依崇!咕S先得知此事,即默然離去。首達雖然又重獲大眾的尊崇,但是因為不能降伏自心瞋恨、嫉妒煩惱,以致無法隨喜他人的善法功德,而毀謗賢者,死后墮于地獄。

  此外,眾生因為心中有分別對待,對于重大的善法能歡喜應和;但對于小善,卻未必能隨順歡喜!镀召t行愿品》云:「所有世間一毫之善,我皆隨喜」,就是教示我們,即使是面對任何眾生所行的一絲一毫善法,都要以平等、無瞋嫉的心,全然地隨順歡喜。

  隨喜功德的「喜」,是平等、歡喜、無瞋的表現(xiàn)。「平等」,即泯除人我及一切的分別對待;「無瞋、歡喜」,則能夠?qū)χ伪娚闹械牟_恨、嫉妒。唯有泯除人我、順逆的差別對待,方能超越瞋、喜的對立,無條件地隨順歡喜,修習種種功德利益眾生。

  《大般涅槃經(jīng)》云:「于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蛊兴_從初發(fā)心,皆是以清凈、平等心修一切善法,志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為目的。當菩薩見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則能得無量大歡喜。修習「隨喜功德」,能幫助我們以平等心,隨順因緣利樂一切眾生,也能藉此擴大心量,包容萬物,蕩滌心中的瞋惱與不平等,一步步趣向諸佛清凈、平等、慈悲的境界。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四)

  五者隨喜功德2──隨喜的對象

  于自由時報90.05.08(二)刊載

  「隨喜功德」是以平等無瞋的心,不分時間、空間,乃至對于一切眾生所有功德,皆以平等心隨順歡喜。《普賢行愿品》說:菩薩修隨喜功德的對象,乃是普及所有十方一切法界。也就是說,上自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下至六道一切眾生,皆是菩薩勤修隨喜功德的對象。

  佛陀過去生修菩薩行時,曾發(fā)下誓愿:「三千大千世界,無有一芥子許地,不是我舍身埋骨的地方!故雷疬^去生為尸毗王時,為救一只小鴿子而自愿割肉喂鷹;為雪山童子時,為求半句偈,寧舍全身等菩薩行。聲聞、緣覺行者為求解脫、斷煩惱,而矢志不移地勤修習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完成出世的因果。對于這些志求出世圣者,我們應當歡喜贊嘆。若于聽聞的當下,發(fā)心歡喜稱嘆、隨行效法,即是隨喜功德;倘若不但不隨喜,反而毀謗,說這不是事實,不是佛所說、所行等等,說出這些話來,就是造業(yè)。

  除了大小乘圣者的廣大功德值得我們稱揚贊嘆,其實,一切眾生都有值得我們隨喜稱嘆、學習之處。凡夫眾生雖有種種類形的不同,隨著所受業(yè)感的不同,福報亦有高低差別。然而,上自人天、下至六道一切眾生,皆有其功德、善根。如狗有忠主之義、慈烏反哺報恩、羔羊跪地吸乳等忠、孝的表現(xiàn)。此外,佛門四威儀偈曰:「誦經(jīng)行道雁行游」,這是說明行進時,要學習空中飛行的雁群,成行成列有秩序。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一切眾生皆有值得我們學習、隨喜的特點。

  在這個如夢如幻的世界里,眾生顛顛倒倒地過日子,總是看到自己的好,而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總是習于膨脹自我,而貶損他人。因此,這個世界到處充斥著不平,產(chǎn)生種種的煩惱與痛苦:總是行善者少,造惡者多,富貴者少,貧賤者多,因而眾生在六道中輪回,備縈萬苦!独銍澜(jīng)》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闺S喜功德是以平等、歡喜的心,隨順一切眾生行隨喜行:見一切圣賢所成就的廣大功行,能以至誠心宣揚贊嘆;乃至見一切眾生做一切功德,或發(fā)一念好心,都要隨喜贊嘆。如此,將習于造惡的身口意,轉(zhuǎn)為積極行善的身口意;把握每一時每一刻,與每一個眾生緣下善緣。我們的心就能轉(zhuǎn)利己為利他,我們的生命,將會越來越有意義;而我們的世界,也將越來越趨向平等、喜悅的佛國凈土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五)

  五者隨喜功德3──隨自意喜與隨他意喜

  于自由時報90.05.10(四)刊載

  「隨喜功德」,就能修隨喜的人而言,包含主動的「隨自意喜」及被動的「隨他意喜」兩類!鸽S自意喜」,就是自己發(fā)心,主動、積極地修善,令眾生歡喜;「隨他意喜」,則是見到他人行善,乃至起一念善心,都以同等歡喜的心,隨順成就他人的功德,肯定他人的成就,增加他人的歡喜。無論是主動的隨自意喜,或是被動的隨他意喜,其目的都是要長養(yǎng)自他心中的善根、福德與智慧。

  佛世時,釋提桓因是忉利天的天主,極為崇敬、信仰佛法。經(jīng)典記載:釋提桓因過去生曾為商人,某次,在經(jīng)商的旅途中,經(jīng)過一座傾頹的佛寺,由于不忍見到寺院敗壞,于是發(fā)心重整寺院。當時,他的三十二位伙伴,見他如此發(fā)心,深受感動,都紛紛出錢、出力隨喜幫忙,共同修建這一座寺廟。由于共同建寺的功德,他們后世一同感得生天的福報,釋提桓因為忉利天宮的天主,其余三十二位則成為他的輔弼。

  釋提桓因主動發(fā)心建寺,屬于「隨自意喜」,其余的三十二位伙伴,幫助他完成這個功德,屬于「隨他意喜」,雖有主動與被動的不同,然而這念發(fā)心,同是出自內(nèi)心信敬佛法、護念眾生,希求成佛的善根所起的歡喜。所以,無論隨自意喜或隨他意喜,一旦發(fā)起隨喜的心,這一念心即具有一切諸佛因地發(fā)心的善根與功德。

  「隨喜」之所以為「功德」,就是因為這分隨喜的發(fā)心,稱合了萬法仗因托緣、待緣而起的原理,不論是主動或被動,大眾能隨喜發(fā)心就是「功」,眾緣和合成就了善法,就是「德」。由于深契一切法是因緣和合而生,所以對人、我的分別,就越發(fā)的淡然,對于佛法的信心,就更堅定與清凈。這一分清凈的信心,即是成就菩提涅槃的種子。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六)

  五者隨喜功德4──隨喜的方式

  于自由時報90.05.12(六)刊載

  一般人的觀念中,布施財物是最易行,也是最普遍的隨喜方式。然而,除了錢財?shù)牟际┮酝?藉由其他方式,也能夠修隨喜功德。譬如:運用自身的體力,以勞動去幫助別人;在道場聽聞佛法,回到家庭、社會、工作單位,隨緣為人解說;或是以口贊嘆、以手鼓掌,乃至見人行善,發(fā)起了一念歡喜、贊嘆的心,這些都是修隨喜的方式。

  佛在世時,在祇園精舍旁,有一戶非常貧窮的人家,經(jīng)?慈藗兊骄峁┓、齋僧,作種種布施,自己也想布施。但是,家里一貧如洗,無法布施錢財,于是發(fā)心每天去打掃精舍。一日,有一位大富長者,得知貧者因為無錢布施,而日日至心不倦地打掃精舍,于是也發(fā)起歡喜心,布施貧者五百兩黃金,幫助他圓滿供佛齋僧的心愿。

  貧者雖然沒有錢財,但是他運用自身的體力,打掃精舍,也能使他圓滿了布施的心愿。打掃精舍,是力的隨喜;長者發(fā)歡喜心贊助他完成布施金錢、供佛齋僧的心愿,則同時包含了錢財與心念的隨喜。

  其實,在道場中經(jīng)常有這樣的人,他們也許沒有充足的錢財隨喜供養(yǎng)三寶,建設道場,但是也能運用其他的方式隨喜發(fā)心:或是到精舍打掃環(huán)境,或幫忙接電話,或隨喜為來到精舍的人服務,或是贊嘆功德主的發(fā)心,或與人分享自己對佛法的領悟等等,藉由這些發(fā)心,擴展生活的領域,與更多的人結(jié)善緣,使他們的內(nèi)心,總是充滿法的喜悅。

  《金剛經(jīng)》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因為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不能忽視任何一個法門;因為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不能放棄任何一個眾生。行者在廣修隨喜功德的過程中,一方面攝受、度化了眾生;同時,藉由一切有為的方便法門,消弭自心的種種障礙,啟開智慧之眼,而契入眾生本具、平等的心性,了達一切法乃是因心所生。于是十方法界,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門,都成了廣修隨喜功德的菩薩行處,心量也就開展向無量無邊的法界。

  《華嚴經(jīng)》云:「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毗盧性海!惯@是道場中,每日必發(fā)的大愿。菩薩在隨喜發(fā)心,與眾生共同成就功德善法的因緣中,施者與受者互相熏陶、互相含攝,終能達成最初所發(fā)的大愿:與一切眾生同登平等法界,共入諸佛清凈本具的毗盧性海。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七)

  五者隨喜功德5──隨喜的功德

  于自由時報90.05.15(二)刊載

  隨喜功德有隨喜功德的果報。例如富貴豪門今生享受榮華富貴,是過去修來的福報,這個福報,使那些與他有關系的人也受到好處。好比家里的傭人、隨從等,這些人雖然自己沒有修這么大的福報,但是由于沾了老板的光,使他們也能住住好、吃得好、穿得好。從因果的角度來看,這是由于過去隨喜修福,所以現(xiàn)在感這樣的果報。

  《百緣經(jīng)》記載:佛住世時,舍衛(wèi)國有一位大富須達長者,曾以黃金鋪地,建立了祇洹精舍;更以無數(shù)的錢財布施、護持三寶。然而,卻不以此為滿足。他想:我一個人修布施是一個人的功德,這分功德能使我享盡天福。但是一切眾生有苦,單以個人的福報,并不能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于是,他親自騎著白象到城里化緣,勸化大眾隨喜功德,同他一齊隨喜修福。許多人因此心生歡喜,紛紛把自己上好的瓔珞、金銀財物等,都拿出來布施。有一位貧女聽聞此事,心想:由于我前世沒有修布施,致使今生窮苦潦倒,全身上下只剩這張遮體用的毛布,我寧可把握這個良機布施,否則以后恐怕再也沒有機會了。于是回到住處,將身上僅有的毛布自窗口拋出。須達長者得知此事,非常感動,立即卸下身上的寶飾回贈給她。數(shù)日后,貧女往生成為忉利天上的天人。由于自知是過去隨喜供佛的因緣,而得此勝報。為了感恩,他以天上的香花供養(yǎng)佛陀及須達長者,又聽聞佛說四諦的道理,心開意解,證得須陀洹果。

  須達長者,由于悲愍一切眾生有苦,所以將自己布施修福的機會,分享給大眾,令一切有緣的人,只要愿意發(fā)心,皆有隨喜修福的機會。貧女即是因須達長者的勸化,發(fā)心隨喜布施,而感得生天證果的果報。其實,除了貧女之外,一切發(fā)心隨喜功德的人,都分享了這一分隨喜的功德。

  隨喜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法華經(jīng)「隨喜功德品」說:如來滅后,若有人因聽經(jīng)而發(fā)菩提心,隨緣、隨處、隨力為人演說。聽聞者,又輾轉(zhuǎn)為人演說,此人所得功德,大過于以一切資具布施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六道眾生,又使他們修道證果的功德。

  為什么隨喜功德有這么大呢?因為,一個人聞法而發(fā)歡喜心,是一個人的功德。由于他的發(fā)心,隨緣、隨處、隨喜地為人演說;這些聽聞者,又繼續(xù)輾轉(zhuǎn)不斷地對與他們有緣的人演說,令聞者皆發(fā)菩提心,信樂佛道。因為眾生無盡,隨喜發(fā)心的愿行亦無窮盡,所以這分隨喜的功德就如一燈傳千燈,燈燈相傳,光光相照,永遠不會斷絕。

  《大智度論》云:「菩薩隨喜福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持是功德為調(diào)伏一切眾生,為凈一切眾生,為度一切眾生故起。」菩薩隨喜功德的無盡愿行,乃是由于悲愍一切眾生;為調(diào)伏、凈化、救度一切眾生而起,志令一切眾生皆得出離生死苦海,回歸清凈的自心。所以修了一切功德,仍須回向無上菩提,銷歸于清凈本然的自性。因為,只有這一念清凈本然的自性,才是菩薩隨喜功德的本懷,也是究竟解脫的無上大道。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八)

  六者請轉(zhuǎn)*輪1──*輪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5.17(四)刊載

  「*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篙啞咕哂兴姆N意義:一、運載義,意指佛法能運載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直登佛國凈土。二、摧碾義,佛法如巨輪,能摧毀、碾碎眾生的無明、煩惱,令超凡入圣,成就出世間的道果。三、輾轉(zhuǎn)義,佛陀的教法,猶如車輪輾轉(zhuǎn)不停,能遍及一切法界。四、圓滿義,佛陀說法圓融無礙,猶如大輪,圓滿無缺。因為佛法猶如大輪,能遍及一切法界,令一切眾生去除煩惱、無明,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所以稱為「*輪」。

  為了順應眾生各各不同的根機,佛即宣說大、小、頓、漸等種種法門。所以「*輪」也有幾種不同的形式,輪中不同的輻數(shù),即代表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例如六輻代表六波羅蜜,八輻代表八正道,十二輻代表十二因緣;輪中若無任何輻條,則象征頓超空有,清凈圓滿的大圓鏡智。所以,不同的*輪,代表不同的方便與智慧:聲聞、緣覺道是轉(zhuǎn)四諦、十二因緣的*輪;菩薩道是轉(zhuǎn)六波羅密的*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只是為了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種煩惱,幫助眾生掃除自心的種種執(zhí)著、無明,自見人人本具的佛性。因此,最終目的還是要轉(zhuǎn)實相*輪,歸向圓滿無礙的佛智──大圓鏡智。

  由此可知,「轉(zhuǎn)*輪」,就是宣說佛法,度化眾生的意思。例如,釋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野苑對上、中、下不同根器的眾生,分別以不同的善巧方便說法攝化,稱為「三轉(zhuǎn)*輪」。上根的人,一聞法要,就能立刻契悟,所以佛就直接為他宣說法要,令其開悟,稱為「示相轉(zhuǎn)」。中根的人,必須經(jīng)過一番勸導,才會落實修行。好比社會上大多數(shù)的人,雖然知道行善是件好事,卻始終猶豫不定,甚至沒有動力,所以對中根的人,要利用種種善巧方便,勸導他們修善斷惡,稱為「勸修轉(zhuǎn)」。至于下根的人,除了勸導之外,必須有具體的證據(jù)才能令其信服,所以佛以自身為證明,令下根的人也能生起效法之心,稱為「作證轉(zhuǎn)」。

  社會上有些人觀念錯誤,以為修氣功、煉氣脈就是在「轉(zhuǎn)*輪」。事實上,修氣功、煉氣脈是屬于生理上的調(diào)適,并不是轉(zhuǎn)*輪,「*輪」只是一種譬喻,而不是一種可以拿來修煉的東西。所謂「轉(zhuǎn)*輪」,即是如實無誤地宣說佛的教法,使眾生對佛法生起清凈的信心,發(fā)心依照佛的教法如實修行,轉(zhuǎn)除心中的貪瞋癡及邪見,成為悲智愿行;使染污的心漸漸轉(zhuǎn)為清凈的心,契悟人人本具的佛性,就是圓滿解脫。

  修行人想達到究竟解脫、成就圓滿智慧,必須建立正確的知見,進而如法修行,摧破一切煩惱,這才是「轉(zhuǎn)*輪」真正的意義與目的。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九)

  六者請轉(zhuǎn)*輪2──為什么要請轉(zhuǎn)*輪

  于自由時報90.05.19(六)刊載

  請轉(zhuǎn)*輪,就是勸請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乃至大善知識宣說佛法,使一切眾生都有聞法得度的因緣。

  《方廣大莊嚴經(jīng)》記載:佛陀初成道時,在菩提樹下,以智慧遍觀世間眾生種種根機,默然思惟:自己親證之法并不是以思量分別的心所能理解,而眾生福薄根淺,智慧不明,深為無明煩惱所障蔽,對于所說之法,恐怕不但不能信受,反而容易生起輕慢、毀謗之心,于是寂然欲入涅槃。繼而又想:過去諸佛都是接受梵王勸請,才出世轉(zhuǎn)*輪!此時,娑婆世界之主螺髻梵王明白如來心意,心想:眾生長夜沒于生死之中,我應當為眾生勸請如來轉(zhuǎn)妙*輪,于是率領諸大天王前去祈請佛陀出世轉(zhuǎn)*輪。世尊受請后便入定觀察眾生根器,知道鹿野苑五比丘根機已經(jīng)成熟,應先得度,于是前往波羅奈國鹿野苑度化憍陳如等五人,是為初轉(zhuǎn)*輪。此后,正法流布于世間,一切眾生,不分愚智利鈍,都因此有了得度的因緣。

  說法度眾生,是如來的本懷,為什么還要等眾生請法,佛才宣說呢?因為:如果無人請法,如來自說,一般人會以為佛自吹自擂,而生輕慢、毀謗之心。其次,印度當時有些外道以為:梵天王就是造物主,而今梵天王親自向佛請法,外道的邪見自然不攻自破。再者,佛待因緣說法,眾生才會生起難遭遇想,因而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

  昔日禪宗二祖慧可大師,為了向達磨祖師求法,久立于少林寺,直到第二天,大雪已掩過了膝蓋,達磨祖師為了憐愍這個為法忘軀的弟子,終于啟口問道:「你久立于大雪之中,所求何事?」慧可含淚回答:「只愿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迷!褂谑沁_磨祖師對他開示:「諸佛無上妙道,是經(jīng)過曠劫的精勤努力,行種種難行之行,忍種種難忍之忍,方能證得。若以一般小德小智、輕心慢心,希求無上真乘,那是徒勞無功的!」由于慧可大師不惜身命地殷勤勸請,才能使禪宗法脈流傳東土,化化不絕。

  欲得諸佛無上智德,必須有殷重求法的心才可能與法相應,進而從中獲得法益。再者,菩薩以舍身之志勸請諸佛轉(zhuǎn)*輪,乃是代眾生勸請,因為一切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得度的時節(jié)、因緣各各不同。必須不斷地仰賴善知識住持佛法,為眾生開曉真理,使令眾生不斷地長養(yǎng)善根;根機成熟了,才有聞法得度的因緣。

  智者大師云:「轉(zhuǎn)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zhuǎn)*輪!狗鹜佑H證宇宙人生最高的真理,因前人至誠祈請,方能流布世間,令根熟眾生聞之皆能得度。為了使一切眾生皆有得度因緣,我們也應當至誠勸請所有契悟真理的大善知識,廣宣正法,大轉(zhuǎn)*輪。唯有菩薩常請,諸佛常說,才能使*輪常轉(zhuǎn)不息;也唯有正法不斷,一切眾生才有得解脫的希望。

  普賢十大行愿(三十)

  六者請轉(zhuǎn)*輪3──如何轉(zhuǎn)*輪

  于自由時報90.05.22(二)刊載

  「轉(zhuǎn)*輪」不只是以口輪宣說佛法,其實,佛的一切身、口、意,無時無刻不在轉(zhuǎn)*輪。譬如,佛陀隨類應機作種種示現(xiàn)度化眾生,是轉(zhuǎn)身輪;而佛陀的心輪,更如清澈的明鏡一般,無時不在鑒知眾生的根器,善解眾生心意,隨類度化、應機施教。智者大師于《法華玄義》中也說到:佛陀為調(diào)御眾生,先以身輪作種種示現(xiàn),令度化的對象增長善根;當善根成熟、堪任受道之時,便以口輪宣說教法,令他們心開意解,成道得解脫。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記載:有一次,佛陀為了教育弟子,想要親自打掃精舍。此時,忉利天主釋提桓因,馬上帶來五百支上好的掃帚,希望藉此因緣植福田。這一天,恰巧發(fā)心打掃精舍的給孤獨長者有事無法前來,佛陀利用與弟子一同經(jīng)行之時,親自拿起掃帚打掃環(huán)境。站立一旁的弟子舍利弗、目犍連等弟子們見狀,也都一同拿起掃帚來打掃。等到全部整理干凈了,佛便利用這個因緣,為弟子們開示:掃地雖然看起來是小事,確有許多功德:掃地如同打掃心地,令自、他的心清凈,將來的果報就是端正莊嚴;同時,精舍環(huán)境清凈整潔,能令護法諸天歡喜,將來也會因此獲得生天的果報。

  佛陀先以心輪鑒知弟子們的需要,護法釋提桓因也因此而有了植福的機會;然后再以身輪示現(xiàn)掃地,讓弟子們先跟著一齊打掃,身體力行,最后才以口輪開示弟子,使弟子們心開意解,因此能奉教歡喜。智者大師云:「身業(yè)現(xiàn)化名神通輪,口業(yè)說法名正教輪,意業(yè)鑒機名記心輪!剐扌械竭_最高的境界,一切行住坐臥、挑柴運米,乃至于打掃環(huán)境,無非是發(fā)自這念心的神通妙用。因此,不論是身輪的示現(xiàn),或口輪宣說,皆是從佛陀清凈圓滿的心輪中流出的教法。在佛清凈圓滿的心輪中,一切法是自在、融通的,都是為了令一切眾生轉(zhuǎn)除心中的無明煩惱、離苦得樂。

  曾經(jīng)有弟子問師父:*輪在哪里?*輪,就在你的慈悲與智慧,修一切善,不執(zhí)著一切善當中。一切的行住坐臥,乃至于掃地作飯、聽課教課、流通有無、為民喉舌,都是發(fā)自這念心的妙用,都是在轉(zhuǎn)*輪。這個法,就看見者、聞者能不能心領神會了。

  普賢十大行愿(三十一)

  六者請轉(zhuǎn)*輪4──如何請轉(zhuǎn)*輪

  于自由時報90.05.24(四)刊載

  佛法是眾生的依歸,唯有*輪常轉(zhuǎn),方能利樂一切眾生。然而佛已入滅,我們該請誰大轉(zhuǎn)*輪?又應如何請轉(zhuǎn)*輪呢?《大智度論》說到:有五種人可以宣說佛法,即:佛、佛的弟子、仙人、諸天,以及諸佛菩薩為度眾生而化現(xiàn)的化人等?傊,只要是宣說佛陀正法的善知識,都是我們應當勸請的對象。

  《大智度論》記載:佛入滅時,一切諸天、世人以為世間明燈將滅,無不號啕大哭、憂愁怖畏。于是大家聚集起來,勸請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尊貴的仁者!佛的法船將破,法城也即將傾頹!說法的人一個個追隨佛陀而去,行道的人也漸漸少了,法弱魔強,佛的法燈就要滅盡了啊!祈求尊者憐愍眾生,代眾生建立法幢,續(xù)佛慧命!勾藭r迦葉尊者心如大海,澄凈不動,默然接受了大眾的勸請,往須彌山敲擊犍槌告知大眾:「佛陀從三大阿僧祇劫以來,種種勤苦修行,乃是為了悲愍眾生。現(xiàn)在佛已入滅,諸弟子們,凡是知法、持法、誦法者,應該學習佛陀的精神,為悲愍眾生而集結(jié)佛陀的教法!褂谑,在阿阇世王的護持之下,完成了第一次經(jīng)典的結(jié)集。這是繼梵王勸請佛陀出世說法之后,最重要的一次請轉(zhuǎn)*輪。

  說法者,必須有正確的知見,方堪弘范三界。如同摩訶迦葉尊者,不但知法、識法,亦親身實踐佛法,為一切佛弟子中的表率,故能轉(zhuǎn)動大法。而勸請者亦須三業(yè)恭敬,身心稱合于法,始堪受教。否則,即使大法如雷貫耳,也難以蒙受法益。

  古代參學的行者,跋山涉水,踏破無數(shù)草鞋,只為求得一悟。參訪之時,禪師上堂說法,應機開示,句句直指心要;學人三業(yè)至誠,合掌佇立諦聽,忽然一言相契,頓悟自性,即獲接引。請法之人不論悟或未悟,皆能蒙沾法益,歡喜踴躍,故于聞法之后,設齋供僧,稱為「上堂齋」,此乃學人內(nèi)心誠敬的表示;同時,也在清凈的福田中植下了;壑纭

  古人為了求法,不畏艱難,甚至寧以生命作為代價;然而今人不能領會求法的艱辛,以為佛法得來容易,乃至有輕法、慢法之虞。須知古德窮畢生之力親身恭踐,傾全力護法護教,方使大法輾轉(zhuǎn)流傳不輟。佛弟子應作難遭難遇想,以同樣殷勤敬重的心請轉(zhuǎn)*輪,使佛法永遠流傳世間。

  普賢十大行愿(三十二)

  六者請轉(zhuǎn)*輪5──請轉(zhuǎn)*輪的功德

  于自由時報90.05.26(六)刊載

  深心求法,能得無上功德。《華手經(jīng)》中,佛曾作了一個譬喻,說明菩薩請轉(zhuǎn)*輪的功德難量:好比以三千大千世界的大海為坑,其中裝滿種子,有一位大力士,盡其所能將種子灑向四方。大風普吹,使每一粒種子墮入一個世界,然后將一一世界的泥砂合起來,以如此砂數(shù)的總合,仍然無法超過「請轉(zhuǎn)*輪」的功德。

  經(jīng)云:「深心精進,如是求法得大果報!钚那蠓ā<驳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顾^「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zhuǎn)*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于聞法之后,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yǎng)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教徒生起敬重之心。非唯自身受持讀誦,更進一步輾轉(zhuǎn)流通:或助印經(jīng)書,或建設道場,或帶朋友到精舍聽聞佛法等,令不了解佛法的人生起信心;也使已經(jīng)生起信心的人,更增福慧。一人請轉(zhuǎn)*輪,等于在一切眾生分上植下了轉(zhuǎn)*輪的因緣,于是功德輾轉(zhuǎn)增勝,難以數(shù)計。

  *輪常轉(zhuǎn),是佛法興盛的表征,佛法能凈化人心,增長一切眾生向善的力量,因而能為人類帶來和平,為世福帶來光明。所以,佛法興盛是一切眾生的福祉,也是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悟入佛道的希望。這一切,端賴大眾繼續(xù)推動佛法的大輪,運載眾生至圓滿無礙的解脫境界。

  普賢十大行愿(三十三)

  七者請佛住世1──請佛住世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5.29(二)刊載

  請佛住世,即是恭請諸佛恒常住于世間。

  昔日,佛入滅前,曾經(jīng)三次暗示阿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