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jīng)

《維摩詰經(jīng)》簡稱《維摩經(jīng)》,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jīng)》,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jīng)》。維摩羅詰是梵語Vimalakirti之音譯,維摩羅意即“凈名”、“無垢”,詰即為“稱”,故《維摩詰經(jīng)》又名《凈名經(jīng)》或《說無垢稱經(jīng)》。摩羅詰又譯為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詳情]

維摩詰經(jīng) 菩薩品第四

  白話佛經(jīng)

  《維摩詰所說經(jīng)》 《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第四章 諸菩薩的推諉

  于是世尊彌勒菩薩說:「彌勒,去維摩詰長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彌勒回答:「世尊,我實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識家探病!

  「為什么?」

  「世尊,記得有一天我正和兜率天王、其隨眾以及諸兜率天天人談論大菩薩的不退轉(zhuǎn)地,維摩詰長者來到,并和我說了下面這些話:

  『彌勒,佛已經(jīng)預言介乎你和佛覺之間的只是一次出生。那預言所說的出生是什么樣的出生?是過去式的?未來式的?還是現(xiàn)在式的?如果是過去的出生,過去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如果是未來的,未來永遠不會來到。如果是現(xiàn)在的,現(xiàn)在時光無住。因為佛曾經(jīng)說過:諸比丘,在同一瞬間,你們出生,變老,死亡,輪回,又再出生。

  那么那預言說的是無生?但是無生適用于注定得到究竟涅槃實相的階段,在那階段里既沒有預言可說,也沒有圓滿覺悟可得。

  因此,彌勒,你的實相是從出生來的?還是從止滅來的?

  按照預言,你的實相不在現(xiàn)在出生也不在現(xiàn)在止滅,不在將來出生也不在將來止滅。再說,你的實相與眾生的實相、萬物的實相以及一切圣人的實相一模一樣。如果你的覺悟可以這樣預言,那么一切眾生的也都可以。為什么?因為實相不含二元性或多元性。

  彌勒,無論何時你得圓滿覺悟的佛位,一切眾生也會在同時得佛位。為什么?因為覺悟包含一切眾生的體驗和實現(xiàn)。彌勒,你得到究竟涅槃的那一刻,一切眾生也得到究竟涅槃。為什么?因為如來不會進入究竟涅槃直到一切眾生進入究竟涅槃。又由于一切眾生必將全然解脫,如來看他們是都有究竟涅槃的性質(zhì)。

  因此,彌勒,不要愚弄迷惑這些天神。沒有人住于覺悟,也沒有人由覺悟退轉(zhuǎn)。彌勒,你應該指導這些天神丟棄所有那些對覺悟有分別心的解釋。

  覺悟不能由身體也不能由心智而得到圓滿體驗。覺悟是滅除一切特征。

  覺悟是對一切對象都不做假設。覺悟是除盡一切憶想妄念的功能。

  覺悟是殲滅一切見解。覺悟是由一切具分別心的組構(gòu)里解脫。

  覺悟是由一切猶疑搖擺和激動里解放。覺悟是不做任何承諾。

  覺悟是由一切習性解放,到達不牽掛。覺悟的根本是究竟法界。

  覺悟是實相的體驗。覺悟住于實相的邊際。

  覺悟沒有二元,因為那里沒有心智也沒有事物。

  覺悟是平等,因為它等同無限天空。

  覺悟是無組構(gòu)的,因為它既不由他生也不被他滅,既不停駐又不進行任何轉(zhuǎn)變。

  覺悟是對一切眾生的念頭、行為和傾向的徹底知曉。覺悟不是六根之門。

  覺悟是不摻合劣質(zhì)的,因為它沒有天生驅(qū)使延續(xù)生命煩惱。

  覺悟既不是有某處也不是無何處,它居無定所、住無大小。

  覺悟,不受納于任何事物之內(nèi),所以不能取代實相。

  覺悟僅僅是一個名稱,甚至那名稱還是不令人感動的。

  覺悟,不自制、不承事,是無能量的。

  在覺悟里頭沒有激動,因為它的性質(zhì)全然純凈。

  覺悟是發(fā)光,光色本質(zhì)純凈。

  覺悟沒有主觀性,也完全沒有對象。

  覺悟,洞澈萬法平等,是不具區(qū)別心的。

  覺悟,不能由任何例子示現(xiàn),是不可比較的。

  覺悟,極度不易知曉,是微妙的。

  覺悟,含有無限虛空的性質(zhì),是一切顛倒的。

  覺悟,不論由肉體或由心智都不能體驗。為什么?肉身像草、木、垣、徑及幻覺之物一樣,而心智又是非實體的、不可見的、無事實根據(jù)的,又是無意識的!

  世尊,當維摩詰講完了這些,大眾中有二百天神得了無生忍。至于我,世尊,我啞口無言。因此,我不想去那位善知識家探病!

  于是世尊對年輕的光嚴長者說:「光嚴,去維摩詰長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光嚴回答:「世尊,我實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識家探病!

  「為什么?」

  「世尊,記得有一天我正要由毗耶離大城出去,遇見維摩詰長者要進城。他向我致意,我就對他說:『居士,你從哪里來?』

  他回答:『我由覺悟道場來。』

  我就問:『覺悟道場是什么意思?』

  他那時對我說了下面這一篇話:

  『高貴的孩子,覺悟道場就是正念道場,因為它沒有人為虛假。

  它是精進道場,因為它開放充滿精力的活動。

  它是深心道場,因為它有優(yōu)越的洞察力。

  它是大覺悟心道場,因為它不忽略任何事。

  它是布施道場,因為它不期望回報。

  它是持戒道場,因為它履行所有的承諾。

  它是忍辱道場,因為它對任何眾生都無忿怒。

  它是精進道場,因為它不退轉(zhuǎn)。

  它是禪定道場,因為它使心智柔和。

  它是智慧道場,因為它直接明白一切事。

  它是慈心道場,因為它等同一切眾生。

  它是悲心道場,因為它承受一切傷害。

  它是喜心道場,因為它愉快地從事法的極樂。

  它是舍心道場,因為它舍棄愛、惡。

  它是神通道場,因為它有六通。

  它是解脫道場,因為它不憑理智。

  它是解脫技法道場,因為它教化眾生。

  它是四攝道場,因為它使眾生和合。

  它是學習道場,因為它修習法的本質(zhì)。

  它是伏心道場,因為它有精準的辨別力。

  它是三十二品道場,因為它舍去有為和無為的二元性。

  它是真諦道場,因為它不欺騙任何人。

  它是相互關聯(lián)的因緣道場,因為它由無明竭盡進行到老死竭盡。

  它是根除一切煩惱道場,因為它對實相性質(zhì)有完美覺悟。

  它是一切眾生道場,因為一切眾生都沒有天生的自我。

  它是萬物道場,因為它對空性有圓滿覺悟。

  它是征服眾魔道場,因為它從不畏縮。

  它是三界道場,因為它免于涉入。

  它是發(fā)獅子吼的英勇道場,因為它沒有害怕和顫抖。

  它是佛的威能、無畏和一切不共法的道場,因為它在各方面都無可譴責。

  它是三明道場,因為里邊沒煩惱殘留。

  它是即刻徹底了解萬法的道場,因為它能完全體驗一切智。

  貴公子,菩薩像這樣天賦超絕、善根、度化眾生的能力以及與圣法的結(jié)合,他們舉手投足都是由覺悟道場來。他們由佛性來,也是佛性的基礎!

  世尊,維摩詰說完了這些教導,五百天子和人發(fā)了佛覺心,而我無話可說。因此,世尊,我不想去那位善知識家探病!

  于是世尊對持世菩薩說:「持世,去維摩詰長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持世回答:「世尊,我實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識家探病!

  「為什么?」

  「世尊,記得有一天我正在家里,那搗蛋的波旬假裝成帝釋,還有一萬兩千天女圍繞著他,伴著音樂和歌聲,來到我面前。他以頭觸我足向我行禮之后,和隨眾一齊退到一邊。我那時以為他是帝釋,諸天之王,就對他說:『歡迎,憍尸迦!你在快樂欲望之中應該保持自心上的警覺。要常常想想無常,勉力將其精要實用于身體、生活財富上!

  于是波旬對我說:『你好,愿你接受我這一萬二千天女,把他們當做你的仆人!

  我回答:『憍尸迦,我是宗教修行者、沙門之子,不要給我不合宜的東西。我不宜有女仆!

  我剛說完話,維摩詰長者來到,并對我說:『貴公子,別認為他是帝釋!他不是帝釋,是邪惡的波旬。他來嘲弄你!

  然后維摩詰長者對波旬說:『邪惡的波旬,既然這些天女不適合這位宗教獻身者、沙門之子,就把她們給我吧。』

  那時,認為維摩詰長者是來揭發(fā)他的,波旬受到了驚嚇和逼迫,他想使自己隱身,但是用盡了一切魔法力也不能隱形。這時有個聲音在空中響起:『邪魔,把這些天女送給維摩詰善知識,只有這樣你才能回到你自己的住處!贿@時波旬更害怕了。萬分地不情愿,他送了天女。

  維摩詰長者接受了天女,對她們說;『現(xiàn)在既然你們已經(jīng)被波旬送給我了,你們應該發(fā)佛覺心。』于是他以適合她們邁向覺悟的開示去勸誡她們,她們很快地就發(fā)了佛覺心。然后他對她們說:『妳們剛剛已經(jīng)發(fā)了佛覺心。從現(xiàn)在起,妳們應該專心發(fā)掘法喜里的快樂,不應該由欲望里得到快樂!

  她們就問他:『什么是法喜里的快樂?』

  他說:『就是對佛牢不可破的信心、愿意聽法、侍奉僧迦與毫無傲慢地尊敬心靈布施者之樂。

  就是離棄整個世界、不是固定是愚人、認為五蘊像殺手、四大像毒蛇、六根像空城之樂。

  就是隨時守護覺悟心、幫助眾生、在布施里分享、不疏忽戒律、在忍辱里自制與調(diào)伏、以精進徹底培育功德、在禪定里完全專注、以及在智慧里沒有煩惱之樂。

  就是擴展覺悟、降服魔王、摧伏煩惱以及凈化佛土之樂。

  就是累積各種功德以便成就各種好、相之樂。

  就是聽聞奧法時無恐嚇脅迫的解脫之樂。

  就是探尋三種解脫法門以及體驗涅槃之樂。

  就是做為覺悟道場增光者以及不在不適當?shù)臅r機得著解脫之樂。

  就是服侍相同命運者、不憎惡上等好命者、侍奉心靈布施者以及避開罪惡友朋之樂。

  就是對佛法忠誠投入的超級高興之樂。

  就是習得解脫技法以及自覺培養(yǎng)道品之樂。就這樣,菩薩在法喜里嘆賞并尋得快樂!

  立時,波旬對天女說:『現(xiàn)在跟我來,我們回家去!凰齻冋f:『你把我們送給了居士,F(xiàn)在我們要歡喜法喜,不再要歡喜欲望的樂趣。』于是波旬對維摩詰長者說:『如果菩薩大雄真的沒有心智上的牽掛,真的能布施一切所有,那么,居士,請將這些天女還給我!

  維摩詰回答:『還你了,波旬。和你的眷從回家去。愿你能滿足一切眾生的宗教熱望!

  此時眾天女向維摩詰行禮,說:『我們在波旬家要如何過日子?』

  維摩詰回答:『姊妹們,有一個法門叫做不盡燈。使用它!它是什么?姊妹們,一盞燈可以點著數(shù)十萬盞燈而自己不會熄滅。同樣,姊妹們,單單一位菩薩可以開導數(shù)十萬眾生覺悟而自己的心智不會消滅。事實上,它不但不會消滅,反而會增長得更強壯。相同的,妳們越常教導、展示德性給別人,妳們的德性就增長得越多。這個法門叫做不盡燈。妳們在魔界生活時,要以覺悟心影響無數(shù)天子和天女。用這方式,妳們回報如來的恩典,妳們也將成為一切眾生的施主!挥谑翘炫诰S摩詰長者腳前稽首,和波旬一起離開。

  這樣,世尊,我看到了維摩詰長者的法力、智慧和辯才的卓絕,所以不想去那位善知識家探病!

  于是世尊對商人之子善得說:「高貴的孩子,去維摩詰長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善得回答:「世尊,我實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識家探病!

  「為什么?」

  「世尊,記得有一天在我父親家,那時為了公開舉辦一個布施大會,我負責布施物品給宗教獻身者、婆羅門、窮人、賤人、不幸的人、乞丐以及一切有需要的人。在第七天,也就是那布施大會的最后一天,維摩詰長者來到,并說:『商人之子,你不應該這樣來舉辦布施。你應該舉辦法施。奉獻財物有什么用?』

  我就問他:『要如何舉辦法施?』他回答:『法施就是無始無終地開導眾生,能同時布施他們?nèi)w。怎么說?法施包含:在覺悟里成就的大慈,在專心一切眾生解脫圣法里成就的大悲,在知曉一切眾生無上快樂里成就的大喜,以及在透過知識的專心里成就的大舍。

  法施包含:在寂靜和自律里成就的超絕布施,在犯戒眾生的戒德發(fā)展里成就的超絕持戒,在無我原則里成就的超絕忍辱,在邁向覺悟的初發(fā)心里成就的超絕精進,在身體和心智的孤寂里成就的超絕禪定,以及在一切智里成就的超絕智慧。

  法施包含:在開化一切眾生的成效里成就的空定,在凈化一切有為法里成就的無相定,以及在自愿再生里成就的無愿定。

  法施包含:在護持圣法里成就的英勇力量,在四攝法里成就的生命力量,在變成一切眾生的學徒和奴仆里成就的無慢,由無本質(zhì)中取得精髓而成就的取得身、命、財,由六念成就的關注,透過真正可喜的佛法而成就的正念,由正確的心靈修行而成就的生活里的純凈,由快樂忠誠的服侍而成就的尊敬圣賢,由沒有不喜歡普通人而成就的心智調(diào)伏,由離世而成就的深心,由宗教修行而成就的博學專精,由了知萬物無煩惱而成就的退隱獨處,由得成佛智而成就的自省定,由將一切眾生從煩惱中解脫的發(fā)憤努力而成就的瑜珈修行層次。

  法施包含:由吉祥好、相、佛土飾品以及一切其它開導眾生的方法而成就的福德藏,由根據(jù)一切眾生的思想和行為來教導佛法的能力里頭成就的知識藏,由對一切事務不受不棄的平等直覺里成就的智慧藏,由放下一切煩惱、障礙及無德之事里成就的善根藏,還有由一切智的體驗里和一切美德的完成里成就的得成所有助覺道法。

  高貴的孩子,那就是法施。用這種法施過活的菩薩是最佳施主。由于他的盡心施舍,他應得所有的人和天神的供養(yǎng)!

  世尊,居士才這樣開示,現(xiàn)場婆羅門里就有兩百位發(fā)了佛覺心。而我,充滿驚訝,在向這位善知識以頭觸足行禮之后,從頸上取下一串價值十萬片金子的珍珠項鏈供養(yǎng)他?墒撬唤邮。我就對他說:『善知識,出于對我的悲心,請接受這串珍珠項鏈,并把它送給你想要給的人。』

  于是維摩詰拿了那些珍珠,把它們分成兩半。他把一半給了那個城里最窮的、受到布施大會會眾鄙視的人。另一半,他拿去供養(yǎng)難勝如來。他還行了奇跡,使一切會眾見到難勝如來和那個稱為光明的世界。在難勝如來頭頂上,那串珍珠項鏈變成一個四層的四柱亭閣。它以成串的珍珠裝飾,形狀對稱,結(jié)構(gòu)美好,令人目不轉(zhuǎn)睛。顯示了這些奇跡后,維摩詰說:『把對城里最窮之人的布施看成就像對如來的供養(yǎng)一模一樣的施主,能以公平、沒有歧視、不期望回報以及用大愛來布施的施主,我說這樣的施主才是徹底做到法施!

  此時那個城里最窮的人,見著了奇跡又聽了那樣教導,就發(fā)了佛覺心。

  因此,世尊,我不想去那位善知識家探病。

  同樣地,所有的菩薩大雄都將他們和維摩詰長者間的對談故事說出來,也都聲明他們不很愿意去探望他。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