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心經(jīng) >

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jǐn)?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jǐn)?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jīng) 第三章 《心經(jīng)》的五重玄義

  心經(jīng) 第三章 《心經(jīng)》的五重玄義

  用五重玄義來解釋大乘經(jīng)典,是天臺宗的智者大師發(fā)明的方法。所謂玄義,并非深奧玄妙不可測,而是將經(jīng)文所含的幽微玄妙意旨分五個層次挖掘疏解出來,使大家容易明白。后來的解經(jīng)者皆以此為典范。這五重玄義是:釋名、顯體、明宗、辨用、判教相。

 。ㄒ唬┽屆壕褪墙忉尳(jīng)的題名。每一部經(jīng)都象人一樣,有一個名字。每一名字,都有特定的意義。將經(jīng)題字面的意思與深蓄的內(nèi)涵解釋清楚,就是釋名。佛經(jīng)的名字有七個種類:

  第一、以人為名。即以該經(jīng)法主的名字而命名的。譬如《佛說阿彌陀經(jīng)》、《維摩詰所說經(jīng)》等。佛、阿彌陀佛、維摩詰居士,均是人名。

  第二、以法為名。即以佛所說的法相為名。如:《涅槃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等。涅槃、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均是佛所說的法。

  第三、以喻為名。就是以使人容易理解經(jīng)中意義的比喻來命名。如:《梵網(wǎng)經(jīng)》。大梵天王宮殿里掛著的因陀羅網(wǎng)似圓筒狀,象我們現(xiàn)在佛殿里掛的幢一樣,且每個網(wǎng)眼里都嵌了一顆摩尼寶珠,顆顆寶珠明亮如鏡,互相輝映,重重交參,不相障閡,莊嚴(yán)尊貴,無以復(fù)加。這里用梵網(wǎng)作喻,以顯諸佛之教門重重?zé)o盡,法法無窮,莊嚴(yán)法身,光明遍徹,無所障閡。

  第四、以人法為名。如《佛說仁王般若經(jīng)》,是佛對十六個國王,即人王而說的。佛和人王都是人,而般若是法,所以是以人法為名。

  第五、以法喻為名。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般若波羅蜜多是法,心是比喻。為什么說心是比喻呢?我們下面還要詳加解說。

  第六、以人喻為名。如《菩薩瓔珞經(jīng)》。菩薩是人,瓔珞比喻莊嚴(yán)之意,所以是人喻為名。

  第七、以人法喻為名。比如《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yán)是喻,比喻證得大方廣之理的佛,其因地要修十度萬行,莊嚴(yán)果上功德。這里大方廣的“大”字,意思是體大,即體性包含一切,無有一物在這個體性之外。“方”、“廣”意思是相大與用大,即從體性所顯示的妙用周遍圓滿,無所不具,無所不遍。因為佛性量等虛空,足以含盡恒沙佛土。也就是說,所有恒河沙數(shù)的佛土,無一不在佛性之內(nèi)。我們知道,每一個佛土都有三千大千世界。所謂三千大千世界者:一座須彌山,有一個日月、四大洲,即一個小世界。一千個這樣的小世界叫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三次以千積(即千的三次方),故稱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個佛土都是三千大千世界。而我們所修證的性量包含十方諸佛,恒河沙數(shù)佛土都在內(nèi),你們說這大不大?真是大得不能再大了,這就是大而無外。我們有些人只知道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等五大洲,以為這就是整個世界了,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了。這只能說明我們的心量太小了,只一管之見,猶如井底之蛙。而我們學(xué)佛,就要證到廣大無邊、盡虛空、遍法界的心量。

  以上是佛經(jīng)的七類命名。前三種或以人、或以法、或以喻為名,均是單數(shù),是單名。后四種或以人法、或以法喻、或以人喻、或以人法喻為名,均是復(fù)數(shù),是復(fù)名。

 。ǘ╋@體:顯示本經(jīng)的體,就是顯示法要。有名必有實,猶如一個人有了姓名,就有他的形態(tài),說明這個人是個什么樣子。即為顯體。

 。ㄈ┟髯冢壕褪秋@明本經(jīng)的宗旨。每一部經(jīng)都有它的目的和宗旨,將它辨明弄清楚即為明宗。

 。ㄋ模┍嬗茫壕褪潜鎰e本經(jīng)的作用、用途,有什么效果,有什么利益。

 。ㄎ澹┡薪滔啵呵懊嫖覀円呀(jīng)講過,智者大師分判佛陀說法為五時。那么判別本經(jīng)是什么時候說的,說的哪種法,即為判教相。

  上述即為五重玄義的內(nèi)涵所在,F(xiàn)在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心經(jīng)》的五重玄義。

  1. 釋名:

  前面已經(jīng)談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以法喻而為名的。下面我們將具體地解釋一下經(jīng)名的含義。

  般若

  前面已講過,“般若”是梵文,其意義很廣,內(nèi)涵幽深。把它譯成智慧或大智慧都不盡其義,表達(dá)并不完善。因無上莊重之故,而沿用了梵文的音。“通達(dá)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應(yīng)用得圓融無礙、恰到好處”,若這樣來講“般若”的含義,還稍微能盡它的一點意思。簡單地講,般若就是妙智慧,或者是真心。

  妙智慧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聰明智慧的世間智,也不是外道有漏法修得的智慧,而是含有無漏法之圣意的無上妙智,是宇宙間真正的大智慧。此乃是大智若愚,知無所知,是真心實相的妙用。世間智的世智才聰是有所知,是分別,分別是最壞的妄心。知無所知,不是象傻瓜、呆子一樣,也不是象木頭、石頭一樣,凡事無動于衷,而是不加分別、不加取舍,好壞、長短、是非還是了了分明,但好的不愛不取,壞的不憎不舍。因為好壞無非是你的妄心分別,均是夢幻泡影,了不可得,又何必癡迷地被假相所惑,跟著外境轉(zhuǎn)動呢?說到這里,我們不妨講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禪師四處云游參禪。有一天,忽然下了雨,他就近躲到一個肉鋪里避雨。一會兒,來了一個買肉的人,對老板說:“給我割一斤好肉,我全要瘦肉,不要肥的。”老板說:“好呵!我這一刀切給你的都是瘦肉。”買主稱心如意地走了。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個人說:“老板,我買一斤肥肉,煉油用,不要瘦肉。”老板說:“好!給你一刀肥肉。”這人也稱心而去了。又來了一個人說:“老板,我要一斤又肥又瘦的五花肉。”老板說:“好,我給你切一刀肥瘦相半的好肉。”買主也稱心而去。老板說:“看呵!我這里塊塊都是好肉。”啊!這個禪師聽了,當(dāng)下大悟。的確,這個豬肉哪里為好、哪里是壞呢?完全是買肉人的心在分別。而這分別心又是多年養(yǎng)成的習(xí)氣所產(chǎn)生的知見。你養(yǎng)成喜歡吃瘦肉的習(xí)慣,就討厭肥肉,于是說瘦肉好,肥肉不好;他的習(xí)慣是喜歡吃肥肉,就認(rèn)為瘦肉不好,肥肉好。就象人們常說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其實,瘦肉和肥肉,蘿卜和青菜,事物的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之所以有好有壞,完全是由于人的生活習(xí)慣、人的喜惡而形成的妄想知見所致。倘若習(xí)氣消除了,妄想沒有了,哪里還有好有壞呢?

  有人會說:“東西沒有好壞,人總不能說沒有好壞吧?有的人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有的人老老實實,與人為善。”是的,人的行為的確有好壞之分。在這方面,佛法從根本上揭示了人的身體、命運(yùn)、環(huán)境等各自不相同的原因和由來,指明了一切眾生都在六道輪回生命之流中生滅流轉(zhuǎn)。之所以萬有不齊,苦樂貧富懸殊,因其間都遵循著一條因果規(guī)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環(huán)境和遭遇,所受的果,是前世所造的因。“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的所作所為,就是你來世所受的果報。其中的因因果果雖然極其錯綜復(fù)雜,但正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規(guī)律一樣,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恰如其分,絲毫不差。所以佛教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利人即是自利,害人實是自害,我們應(yīng)該“隨緣消舊業(yè),更莫造新殃”。因此,見了壞人,我們也不要厭恨他、蔑視他,而是要勸告他、教育他,使他改惡向善、改過自新。若心里總是存著“這個人很壞”的見解,把這個人完全剔除在外,又怎能改造他呢?佛教是積極向上的,其基點就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也就是說一切眾生都可以成就為佛,是平等的。但是成就的遲、早、快、慢,要看時節(jié)因緣而定了。所以,學(xué)佛的人要心量大,要能容忍各種各樣的眾生,在成就別人的同時成就自己。

  般若又分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文字般若:用文字語言來表達(dá)佛法的要義至理。如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講經(jīng)說法等。前面講過,因佛性是無形無相的,無法描繪。所以不可言說,說了即不是,故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但如一言不發(fā),又怎能引初學(xué)者入門呢?故又不得不于無言說處,說些義理,使初學(xué)者入門。故文字般若,僅為表法方便。修學(xué)者通過對文字語言的理解、思維,明白了佛法的義理,再起觀照實修,這就是修法的聞、思、修全過程。這里還須說明一下,用文字語言所表達(dá)的教義教理,是佛陀與佛門弟子的心髓,供后學(xué)者方便了徹實相妙理,以起實修觀照,照見實相般若之體,而起度生之用,乃妙智慧法寶也。

  觀照般若:從觀照證悟?qū)嵪嚅_發(fā)出來的智慧。即觀照一切有為和無為諸法俱不可得的智慧。比如:《心經(jīng)》一開始就提出“觀自在菩薩”,這里的“觀”就是觀照,它既不是用肉眼觀看,更不是胸內(nèi)肉團(tuán)心的作用;既不是大腦神經(jīng)的功能,也不是用第六意識去分別觀想,而是無形無相之性的作用,即集中心力觀照所修的法。

  凈土宗念佛法門。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圣號的時候,修學(xué)者的眼耳鼻舌身意都須集中攝在這句佛號上,不使外馳。佛號從心起而出于口,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才能攝住妄念而安然入定,才能收到念佛的功效。這種口持耳聞的念佛法,是最好的觀照念佛法。因為耳聞即是心聞,心觀照在佛號上,妄念自然不生。印光大師在《念佛三昧摸象記》中言:若論證三昧之法,“必須當(dāng)念佛時,即念返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返念自念,返觀自觀;即念即觀,即觀即念。務(wù)使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才能證入念佛三昧。所以,凈土宗離不開觀照。

  再講禪宗。禪宗也離不開觀照。禪宗要參一句話頭,要起疑情,使全身心都集中在話頭的疑情上。疑情起時,籠罩著全身,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整個身心都凝到這個疑團(tuán)里去了。禪宗把這比喻為吞了一個栗棘蓬,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于妄念剿絕處,猛著精彩,才有好消息到來,這也就是觀照。

  再說密宗。密宗修法是身口意三密加持。身密,腳跏趺而坐,手結(jié)印不動。口密,嘴巴綿綿密密不停地持咒,而不可說話。意密,就是思想、意念都集中在所持之咒上,象前面所說的念佛一樣,口持心聞,即念即觀,即觀即念,這也是觀照。密宗修法很多,有觀像法,觀本尊法等等,這里就不多談了。

  可以這樣說,一切法都不能離開觀照而成就。由“文字般若”開始,領(lǐng)會了經(jīng)文的義理,以起觀照之用,進(jìn)入到“觀照般若”。隨著觀照功夫的深進(jìn),“照見五蘊(yùn)皆空”,證得“實相般若”,就是親證“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明心見性——親自見到佛性了。所以,觀照是學(xué)佛成道的唯一途徑,是能否修持成就、能否明心見性的關(guān)鍵!缎慕(jīng)》以觀照般若為宗,故是成佛之指南。

  實相般若,是眾生之本來面目,如來之法身。亦稱妙明真心、佛性、法性、真如、涅槃、大圓覺海、菩提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惟此為真,是實實在在的天真佛。我們大家,乃至一切眾生,無量劫來本來具有,而且個個平等,同樣俱足,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亙古亙今永恒不變,這就是無形無相的性,也叫做自性、法性、佛性。

  那么,我們平常所說的心又是什么呢?是我們?nèi)说母c塵相對而幻起的一種感覺。下面我們講苦集滅道時就會曉得,集是根塵相對集合起來的幻心,是個影子,是虛假的。它是客觀環(huán)境的反映,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各個相應(yīng)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根塵相對而生出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六根、六塵、六識集合起來而產(chǎn)生出念頭和思想。假如沒有客觀環(huán)境,就根本沒有心。所以,心不是單獨孤立存在的。 舍浮佛講:“心本無生因境有。”就是說這個道理。故客觀環(huán)境、外在境界是生起心的外在原因。那么,內(nèi)在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性。性是生起心的根本,生起心的能量,是心的本原。沒有性,對境生不起心來。猶如電,雖不能目見,但一切照明、動力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前面我們已講過,之所以眼能見、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思,均是性的作用。視性、聞性、嗅性、嘗性等,均具有各種功能,能發(fā)揮各種作用。所以,心是由性生起來,才派上用場的。性是體,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性是真實永存的,但卻無形無相,經(jīng)上有時亦謂之“真心”。心是虛幻的,但卻有形有相。眾生往往被各種虛妄的假合之相所迷惑,認(rèn)妄為真,執(zhí)著追逐不已,因此被各種無明煩惱所束縛,被各種業(yè)障所蒙蓋,不見自性光明,不得自在,而落于六道輪回,生死流轉(zhuǎn),不得解脫。

  假使大家明白了什么是性、什么是心,二者之間究竟是個什么關(guān)系,就明白心與物俱虛幻不可得,因而放棄身心世界,不再追求執(zhí)著,這就是明心!講到見性,性雖本有,但無形無相、無聲無嗅,不可耳聞、不可目睹,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只可慧照、妙觀、領(lǐng)悟、神會。由此可見,所謂見性,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頭腦去想,更不是用第六意識去分別猜度,而是心地法眼,親切深徹地體會與神領(lǐng)。古德云:“體無形相,非用不顯;性無狀貌,非心不明。”這就是說,要見性必須從明心上下手,離心無性可見,F(xiàn)在你曉得了我們平常的一切作用都是性的作用,并從此悟出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且深信不疑,這就是見性!這就是開悟!

  同時,上面所言也可以說明,心雖然是虛幻不實的,但它又非常重要。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即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我們?nèi)酥阅芑顒、工作、待人接物、?chuàng)造發(fā)明等等,無不都是靠性的作用,而又通過心在事上有所成就。我們要研究科學(xué),要生產(chǎn)物質(zhì)財富,使人類的生活水平、科學(xué)技術(shù)、社會文明都不斷地向前發(fā)展,均離不開人們對客觀環(huán)境反映的各種念頭和思想,即離不開妄心。所以,人事不可廢,要利用這個妄心,成就世上的一切事業(yè)。

  世間法是如此,佛法也是如此。心是成就一切宗、成就一切法的主宰。十法界為四圣六凡:四圣是佛、菩薩、辟支佛、羅漢,六凡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統(tǒng)統(tǒng)都是由這個心而成就的。善用之就是佛,不善用之就是六道輪回。我們學(xué)佛成道,就要善用這個妄心而成就自己。

  《般若經(jīng)》以真心為主,真心是二乘人和藏教菩薩所具。什么叫藏教菩薩呢?天臺宗智者大師把佛說的法分判成藏、通、別、圓四種教。初心開始修行的大乘菩薩是藏教菩薩,進(jìn)一步是通教菩薩,再進(jìn)一步就是別教菩薩,最圓滿的就是圓教菩薩,最終以佛心為究竟。

  凡夫則以妄心為主,妄心是凡夫所具。念念流浪,執(zhí)著外境,欲望無盡,貪取不停,整日整夜都沉浸在憂勞煩惱之中,造業(yè)受報。其實,就在我們六道輪回、生死流轉(zhuǎn)時,這個真心也不曾有寸步之離,時時在我們面門放光,只是大家不知道,被無明殼包裹著,冤冤枉枉地受罪受苦,F(xiàn)在,我們要出六道輪回,要證成佛果,不僅從理論上要明悟前面所說的義理,而且須于平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曉得如何修持,做心地功夫,將執(zhí)著事境的舊習(xí)消盡才行。

  我們大家要清醒、要明白:真心是主人,妄心是仆人。主人要用仆人做很多事,成就事業(yè)。所以,平時我們在做任何事時,一定要把握住主人和仆人的關(guān)系,時時刻刻要識得這個主人,識得這個真心,莫把仆人當(dāng)作主人,而被仆人所利用。這就是說,當(dāng)你做任何事時,心不要顛倒,不要執(zhí)著外面的環(huán)境,不要為外面環(huán)境的轉(zhuǎn)移所動搖,而念念流浪在外。逢到好事順境、相投的人,就喜之、愛之、攀取之;遇到壞事逆境、不合的人,就憂之、恨之、舍棄之。這就是迷真認(rèn)妄,執(zhí)妄為真,主仆顛倒,主人被仆人牽制住了。我們要隨緣起用。正工作時,心念雖動,但不著相,心無所住,就象別人在做一樣。做過之后,就象未做過一樣。這才是真心真正做主人了。

  要達(dá)到以真心為主人的境界,平時就需要做好心地觀照功夫,時時刻刻觀照這個心,轉(zhuǎn)換這個心,把妄心轉(zhuǎn)換成真心。佛教八萬四千法門,無不都是修這個心,在心地上用功夫。比如,凈土宗就是用一句佛號來轉(zhuǎn)換我們的心。不知道的人以為凈土宗念佛是求西方的佛,來拉我們到西方去,殊不知念佛是用佛號來喚醒我們的迷夢,清凈自己的心地,以與凈土相應(yīng),而生西方。蓮池大師說得很清楚,念佛是“聲聲喚醒主人公”。主人公是誰呢?就是我們的真心。因為人不可能無念,心時時刻刻都在動,隨事境轉(zhuǎn)動個不停,所以生死不了。我們要了生死,就須給它一個轉(zhuǎn)換,使它不妄動。所以釋迦佛教給我們一個巧妙的方法,用念佛來轉(zhuǎn)換它。以心無二用,一心念佛法僧三寶,就不念貪嗔癡三毒,念凈就不念染了。念佛是從生死的切近處、在心上下手,以轉(zhuǎn)換我們的妄念。這是多么巧妙、迅捷、簡易的方法啊!

  禪宗亦復(fù)如是。參禪須起疑情。參一個話頭,疑情一起,妄念就不生了,妄念被疑情隔斷了。于一念不生時,才能相應(yīng),才能打開本來,明見佛性。疑情不起,妄念在不停地動,就不能開悟。因此,禪宗也是轉(zhuǎn)換這個妄心呵!

  密宗也是如是。密宗是身口意三密加持?诔置苤洌涫侵T佛秘密語言,如軍隊的口令、命令。持咒相應(yīng),不存人我,自身即佛。手結(jié)印,手印是諸佛的心印,猶如電視機(jī)的天線,可以溝通我們和諸佛的心。結(jié)了印就有無窮的佛力加持,可以把無量劫來儲存在八識田里的生死輪回乃至惡道的種子,統(tǒng)統(tǒng)轉(zhuǎn)換成凈種子。這樣,妄心便轉(zhuǎn)換成真心了,這就是佛力的加持。修密宗之所以要比修其它宗快些,就是因為密宗有殊勝佛力加持之故。比如,要到達(dá)一個遠(yuǎn)距離的目的地,乘汽車、火車,乃至乘飛機(jī),就遠(yuǎn)遠(yuǎn)比靠自己兩只腳走路快得多。

  總之,佛教內(nèi)一切宗派、一切法門,都離不開轉(zhuǎn)換這個心,把妄心轉(zhuǎn)成真心,即心地觀照功夫。我們剛才講了,現(xiàn)在又講,反復(fù)強(qiáng)調(diào),因為這很重要。時時觀照這個心,妄念一起,凜然一覺一轉(zhuǎn),息下妄心,就是菩提。這樣,我們就能返妄歸真、返本還原了。所以說,《心經(jīng)》的精華要義,就是要我們明白性是怎么一回事,心又是什么東西,叫我們當(dāng)下明心見性,直證菩提。因此,《心經(jīng)》是一部頓悟成佛的法門。我們能把《心經(jīng)》真正理解了,真正能照它說的義理去做,就等于受持了三藏十二部一大藏教。

  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是梵語,是音譯。“波羅”譯為彼岸,“蜜”是到,“多”是上,整個意思是到彼岸之上。這里用了比喻手法,意思是一切眾生都紛擾在生死苦海的此岸,生死輪回,苦不堪言。我們要渡過生死苦海,要成大道,就要發(fā)心修行,這叫做“入流”,就是初果羅漢。辟支佛發(fā)心修法,發(fā)心自度自了,也上法船了。隨著功夫的精進(jìn),就到“中流”,到了海當(dāng)中了。功夫再精進(jìn),就到彼岸了,這是“波羅蜜”。但是到了彼岸并不算究竟,因為還耽在法船上,只有棄除法船上岸,到了彼岸之上,才算究竟。

  而我們要到彼岸之上,就必須依靠般若,就是用無上妙智慧照破無明,照破我們的妄想心,照破一切世法、出世法、有為法、無為法,一切都不可得,才能脫離生死苦海,到達(dá)彼岸之上。否則,只不過是入流、中流。羅漢、辟支佛法執(zhí)還未除,還在法船上,沒到彼岸之上,所證的涅槃是有余涅槃,仍不究竟。只有通達(dá)世法、出世法,處理一切事物圓融無礙、恰到好處、無有偏倚,我法二執(zhí)消盡,了卻分段、變易二死,這才可以說是到達(dá)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所以,“波羅蜜多”也可以譯成“究竟徹證”,能實行一切自行化他之事,能乘此大行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

  心

  在講解般若時,我們已經(jīng)講過般若是真心。那么,在般若后面又出現(xiàn)了一個“心”字,心上加心,這不是頭上加頭,顯得多余嗎?其實不是。因為這兩個心的內(nèi)涵根本不同。般若心是指一切眾生自身本來具有的無相妙明真心。而這個“心”字是用來比喻《心經(jīng)》在佛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在佛法的大乘法和小乘法中,是以大乘法為究竟、為中心的。前面講過小乘法雖出三界,斷見思惑,了分段生死,但終因法執(zhí)未除,未了變易生死,所證的涅槃是有余涅槃,而未能究竟,故非“波羅蜜多”。唯有大乘法,把法執(zhí)也消盡,了了分段、變易二死,修得漏盡通,證得無余涅槃,最后以成佛為究竟,即“波羅蜜多”。佛法以大乘法為中心,大乘法又以般若法門《大般若經(jīng)》為中心,而《心經(jīng)》又是一切般若法的核心,是《大般若經(jīng)》的主體!洞蟀闳艚(jīng)》有六百卷之多,《心經(jīng)》卻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言簡意賅的《心經(jīng)》確實是《大般若經(jīng)》的精髓和靈魂,是一切般若法的主中之主。所以,這里用“心”來比喻《心經(jīng)》在佛法中的中心地位和起到的中心作用。因為心臟是人體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器官,是人體的主宰,又位于人體的中心,故用“心”來比喻此經(jīng)是《大般若經(jīng)》、一切般若法門、一切心地法門、乃至整個佛法的主體和中心,可謂是心中心了,即《心經(jīng)》是佛法的核心中之核心。我們密宗里有個心中心法,也正是這個意思。無相可得,直下見性。

  講到心,象是有真心和妄心的分別,其實妄心即是真心,真心即是妄心。因妄從真起,無真不能起妄,如水之于波,無水如何能起波浪?波浪不就是水嗎?所以全真即妄,全妄即真。我們修法,修到內(nèi)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化空,哪里還有真妄之跡!森羅萬象,皆我自身;草木叢林,無非我心!欲尋一個身外之物,了不可得。所以見性悟道之后,一切妄念、妄想、妄心皆化為真心之妙用了。這里的“心”字,既不可作凡夫的妄心解,亦不可作真心解。此乃真心之心髓,是超真妄之心,稱作心中心之心,方有少分相應(yīng)。

  經(jīng)

  “經(jīng)”字原文是梵語“修多羅”,現(xiàn)翻譯成“經(jīng)”符合中國的意思,即“契合”之意。“契”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契機(jī)契理。契機(jī)意指契眾生之根機(jī)。佛是應(yīng)眾生之機(jī)來說法的,對大根人說大乘法,對中、下根人說小乘法,隨著眾生不同的根器、機(jī)緣而方便應(yīng)病與藥。契理意指契合諸佛成道度生之理。佛是稱性極談,所講的教義教理契合諸佛度生之心理。也就是說,現(xiàn)在佛所說的法和從前諸佛所說的法是一樣的。比如《法華經(jīng)》里講,無論哪一尊佛出世都要說《法華經(jīng)》。所以“經(jīng)”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jī)。

  “經(jīng)”又是道路之義,是凡夫成佛的一條道路,一條修道必經(jīng)的途徑、捷徑。我們了達(dá)、明白佛所說的義理之后,能按照這個義理去做、去修,就能得道成佛。

  “經(jīng)”還解釋成貫,貫通前后的義理,前面所說和后面所說,乃至于五時說法,從華嚴(yán)時到法華涅槃時都有一貫性。貫還有貫徹之意,即由凡夫到成佛,是由佛說的教義教理來貫徹的。

  “經(jīng)”又解釋為線、繩。線就是延綿不絕,繩就是繩繩相系,連續(xù)不斷。這里有兩種含義:其一,佛經(jīng)是佛陀為眾生開示、隨機(jī)說法的篇落章句,后來由佛弟子整理成文,集文成冊的,猶如用線繩把摩尼寶珠貫穿起來;其二,佛圓寂了兩千多年,佛法之所以能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就是通過佛經(jīng)傳承延續(xù)下來的。

  “經(jīng)”還有典、法之義。有典可依,有法可據(jù),所以一般稱為經(jīng)典。意指思想和行為等方面的準(zhǔn)則、法則、規(guī)范等等。中國一般稱圣人之書為經(jīng)。如:《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等。佛為圣人之最,故佛說的所有法都不離此“經(jīng)”字為名,此乃佛經(jīng)的通名。所謂通,即共同之意。如:《金剛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妙法蓮華經(jīng)》、《涅槃經(jīng)》等,都有這個“經(jīng)”字,為佛經(jīng)的通名。那么“經(jīng)”字前面的名稱即是區(qū)別各個不同經(jīng)文的別名,如:金剛、華嚴(yán)、妙法蓮華、涅槃等。一切佛經(jīng)均有通名和別名。

  綜上所述,佛說《心經(jīng)》就是要我們眾生了知自身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本具觀照般若妙智,本具廣大圓滿、實相無相之妙明真心。我們大家不要再癡迷不悟、心外求法了,要迷途知返,老老實實地按照《心經(jīng)》的義理去做心地觀照功夫,才是學(xué)佛成道唯一正確的途徑。

  2. 顯體

  顯體者,就是顯示經(jīng)中最重要的理體。比如,我們要認(rèn)識、了解一個人,先要曉得姓名,然后要知道這個人究竟是個什么樣子,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通過見面或像片的顯示就一目了然了。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以什么為體呢?經(jīng)中從“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一直到“無智亦無得”都是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之體的文句。簡言之,這部經(jīng)是以“諸法空相”為體。諸法指宇宙萬有,空相即空無自體,無可執(zhí)取。意指唯有心性是真,而心性清凈無染,不立一法,無相可得。下面我們還要詳細(xì)講解。

  3. 明宗

  明宗就是辨明本經(jīng)的宗旨。每一部經(jīng)都有其宗旨所在!缎慕(jīng)》中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心經(jīng)》以“無所得”為宗旨。“無所得”不僅是《心經(jīng)》的宗旨,乃是整個佛教的宗旨。也正因為如此,佛教才是最徹底、最究竟的。

  佛教一法不立,無法可得。法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一無所得,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倘若有絲毫東西,它就不究竟。因為這個無相的實相,它是容不得一點點東西存在的。猶如我們的眼睛,任何極微細(xì)的東西都容不下,否則就會感到非常難受。即使一粒金屑,一粒鉆石,再好、再貴重的東西,放到眼睛里,這眼睛也受不了,非要排斥出去不可。我們要真正證得這個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的佛性,就要一切放下,無所得、無所證,才與妙體相應(yīng)。而且,只有無所得,才是大大的真得。因為心清凈了,徹底空了,真性方能顯露,才能顯發(fā)廣大妙用。故說佛力無邊、妙用無窮。相反,若有所得,真性就被烏云遮蓋住,而不能顯現(xiàn)神通妙用了。

  有得與無得正是外道與佛教的根本區(qū)別。佛教一無所得,不于心外取法,無修、無得、無證,一法不立。外道有法可修,有神通可得,心外取法,終不究竟。比如,道教以出陽神為成就,有陽神可得,有個物在,終不究竟。

  從前,呂純陽祖師修道有成后,四方云游。一次,走到了黃龍山,看見山頂上有紫云結(jié)蓋。這是瑞光,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只有修道人才能看得見。他知道山上有得道高人,于是上山參訪。到了山上,看見一座寺院。這時,維那師正拈香請黃龍祖師出來說法,呂純陽趕忙進(jìn)入殿內(nèi)。黃龍祖師上了法座之后,厲聲說:“座旁有竊法者!”呂純陽一聽,心想:哎呀,這是說我呢,你們都是和尚,只有我是道士,本來想聽聽你說些什么,既然說我竊法,那我也就不客氣了,不妨和你較量較量。因為呂純陽已證得陽神了,以道教來看,這是最高境界了。藝高人膽大,呂純陽毅然從僧群中站出來,問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nèi)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粟是米,一粒米這么小,而世界這么大,如何能藏進(jìn)去呢?鐺是鍋,只能煮半升米的鍋,一升米都煮不下,怎么能把大山大河放在里面煮呢?因為道教注重神通變化,他可以把一粒米放大籠罩著這個世界,也可以把山水縮小,把鍋放大,在鍋內(nèi)煮山川。呂純陽就拿這個偈子來試探黃龍祖師。

  祖師一聽,知道呂純陽還沒有證到根本,卻落到枝末神通上了,至此還癡迷不悟。于是,指著呂純陽說:“這守尸鬼!”呂純陽一聽,哈哈大笑說:“爭奈囊中有長生不死藥!”這句話含有兩種意思。一是道家煉外丹(采藥,采丹砂,即朱砂這類東西。立爐鼎,煉出外丹),吃下去,可長生不老,肉身不壞。所謂囊中就是口袋里面。另一種是內(nèi)丹成就,煉精氣神,采大藥煉成大丹,即所謂金丹,化成嬰兒,為金剛不壞的陽神。這個囊就是臭皮囊,即我們的肉身。呂純陽認(rèn)為自己已陽神成就,是金剛不壞身,已不是守尸鬼了。豈不知陽神并不究竟。陽神是什么?陽神就是佛教里所說的意生身,即第七識(末那識)所生起之身,還是虛幻的識神。我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總要對外面環(huán)境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生起色受想行識五蘊(yùn),這五蘊(yùn)煩惱就把第七識蓋覆住,不得自由,出不來。煩惱越多,壓得越深,封得越死。這個第七識,它是染凈依。意思是你染它跟著你染,你凈它跟著你凈。前面六根受外面六塵所染,著相了,五蘊(yùn)煩惱紛紛揚(yáng)揚(yáng),分別作用,第七識就不得自由,不得清凈。倘若我們能明悟一切事物皆如空花水月,虛幻而不可得,一放一切放,空凈無染,將覆蓋在第七識上面的污染銷光,第七識就獲得自由了。你不要它出來,它也自然而然地出來了。而道教不明白這個根本原理,用強(qiáng)制的觀想功夫在定中生出這個意造的陽神,所以它并不究竟!督饎偨(jīng)》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有相者,有生必有滅,有成必有壞,決不會永遠(yuǎn)不壞,這是最辯證的。

  所以,黃龍祖師指著呂純陽祖師說:“饒經(jīng)八萬劫,終是落空亡。”意思是,你縱然活得比世人長壽得多,能活八萬個大劫,最后還是要毀滅,不可能永遠(yuǎn)不壞。因為你還沒有見到陽神的本體——佛性,還在弄識神啊!玄沙大師說過:“修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rèn)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這個“真”就是指佛性。意思是修道之人沒見到自己的根本,沒見到性這個萬能體,而著相于些小神通上,玩弄識神,誤以為已得根本,以致步入歧途,生死不了。前面我們講過,性喻水,識神喻水起的波浪。水是根本,波浪是枝末。修道人沒有認(rèn)清水的濕性,而只認(rèn)得波浪的動態(tài),即只知波浪而不識生起波浪之水,所以錯了。純陽祖師一聽,怎么終是落空亡。啃睦锖懿煌纯,我明明陽神已成就了,已成金剛不壞身了,怎么還說我落空亡呢?純陽祖師身后背著一把寶劍,他突然拔出寶劍,飛劍斬黃龍。黃龍祖師哈哈大笑,順手拿起佛臺上的拂塵,輕輕一揚(yáng),“啪!”劍落地了。這是什么含義呢?“劍”、“見”諧音,表示見墮。意思是純陽祖師的知見落于下風(fēng),打了敗仗。純陽祖師趕忙退下來,給黃龍祖師頂禮,并請開示。

  黃龍祖師看他趾高氣揚(yáng)的神氣終于變了,能虛心下氣,能放下來了。于是,拿他的問題反問道:“‘半升鐺內(nèi)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經(jīng)此一點,純陽祖師當(dāng)下就開悟了。

  純陽祖師過去修道執(zhí)著追求的是神通、出陽神,F(xiàn)在“見墮”心空之后,聽黃龍祖師一開示,啊!他悟到了一切法都不可得,一切都是無相的性的顯現(xiàn),都是性的作用,唯有性是真,其它皆假。純陽祖師到這里才真悟道,所以他作偈云:“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后,始覺從前錯用心。”

  修道人須知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來不去的,是永恒的。其體是非大非小、非方非圓、非長非短,而又能大能小、能方能圓、能長能短。“大而無外,小而無內(nèi)”、“放之則彌于六合,收之則退藏于密”,變化莫測,妙用無邊。小就是大,大就是;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再沒有別的東西能和它相比。《法華經(jīng)》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其它所有的東西都不是真的,唯有這個性是真的,一毛頭能轉(zhuǎn)大法輪。純陽祖師悟到了這個性,當(dāng)體是空。因空之故,則無大無小,整個世界又何嘗不在里面呢?這里所說的世界,不是只指地球上的幾大洲,而是指三千大千世界,指我們前面已講過的無量無邊的世界。“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任何事物都在我們的心里,不在心外,故云:“一粒粟中藏世界”。純陽祖師被黃龍祖師一點,怎么能不見自己本來具有的真性,怎么能不開悟呢?

  前面我們已講過,佛教一切法門都是做心地功夫,無不從制心上下手。凈土宗念佛法門,用佛號抓住這個心,讓這個心不著相,入于空凈。禪宗參話頭,起疑情,把妄心隔斷,而自然空凈。密宗法門用身口意三密與佛、菩薩相應(yīng)而轉(zhuǎn)換這個心。都是由染轉(zhuǎn)凈,由妄轉(zhuǎn)真,直到心地真空凈了,自然證到無相的實相,而得大自在、大受用。我們用功要明白這個道理,把世事看透、看破,一切都不可得。放下一切,而證初心悟道。更進(jìn)一步,在事境上鍛煉,把執(zhí)著習(xí)氣消盡,打破法執(zhí),證得向上鼻孔,才得究竟。假如你執(zhí)著有法可修、有果可得,則不自在、不究竟了。因為凡有所得即有所縛,反而不自在,得不到真東西。同時,有所得容易入魔,非但成道不能,反而入魔有份。所以,“無所得”不僅是《心經(jīng)》的宗旨,也是我們整個佛教的宗旨。

  4. 辨用

  辨用就是辨別佛經(jīng)的作用、用處。每一部經(jīng)都有它的作用,那么,《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呢?教下講是破三障:報障,業(yè)障,煩惱障。我們?nèi)嘶钤谑郎希馐艿降囊磺袨?zāi)難困苦,心內(nèi)各種各樣的無名煩惱,都是由這三障帶來的。所以,只有破了三障,才能度一切苦厄。下面我們把這三障具體地解釋一下。

  報障又分正報和依報兩種。何謂正報呢?正報指的是我們的身體。我們?nèi)说纳眢w看起來大致相同,都長著頭、胳膊、腿等,但是相貌、體形、身體素質(zhì)各不相同。有的相貌端正、姣好,健康長壽;有的相貌丑陋、難看,疾病叢生。甚至有的是短命鬼,不到中年,青年、少年就夭亡了。為什么會有這些種種不同呢?我們前面講過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遭遇和這個果報身,正是前世所造的業(yè)而感的今世果。這是一面鏡子,看看今世的果報身,就曉得前世所造的因如何了。我們前世做的好事多,今世就感得健康的身體、端正的相貌、長久的壽命。反之,前世做了些惡事,今世相貌就丑陋、身體就虛弱、壽命就不長久。

  依報呢?就是我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環(huán)境。也就是這個身體生活所需的條件。有的人住房舒適漂亮,衣食豐富俱足,進(jìn)出交通方便;有的人住房擁擠、簡陋,衣食不周,甚至衣不蔽體,屋不遮雨,饑寒交迫。為什么會有這樣懸殊的差別呢?這也是我們前世所造的因所致。正報、依報都是根據(jù)前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報。有的人說:“哎呀!我命好苦呵!我永遠(yuǎn)都是這苦命了。”錯了!因為因果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因感果,果又造因,因又感果,因因果果,循環(huán)不已,不是固定不變的。這一世受苦受罪,是前世造的因不好。這一世多造些好因,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因果就轉(zhuǎn)變了,惡果轉(zhuǎn)化了,時來運(yùn)轉(zhuǎn),苦就少受了,生活的環(huán)境和身體狀況就會慢慢由壞向好的方向發(fā)展變化。反過來講,前世造了好因,今世福報就大。但若不做好事,游手好閑,坐吃山空,甚至做壞事,那么這個福報就會減少。一旦把福享完,則惡運(yùn)就會接踵而至。所以,今世享福要惜福,仍要多造好因,多做善事,多做好事,這個福才能長久。

  接下來我們談?wù)剺I(yè)障。什么叫業(yè)障呢?就是我們做一切事業(yè)的障礙。每個人在干任何事業(yè)中,都免不了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阻力、挫折。生活在社會上的任何人,包括出家人,都是要做事的。出家人要修道、助道、弘法利生。在家人要工作。因此,無論你做什么,只要對大眾有利,就要盡心盡力,好好地做,盡量把事辦好、辦圓滿,這就是善。反之,如果敷衍了事、馬馬虎虎,事情沒辦好,還出了錯誤,甚至做損人利己的事,則是惡。所謂人道者,就是過去世做了善事,也做了惡事,善惡混雜。因為他貪嗔癡俱全,只是份量少些,所以他因中有善有惡,以致于辦事時,不免會碰到棘手的問題,這就是業(yè)障。

  順便講一下“六道輪回”的六道。若貪嗔癡俱足,而且是多份量的,貪得無厭,人有己無就嗔恨,自己不及人家也嗔恨,不如意的時候就光火,貪嗔癡太深了,則下地獄;若嗔癡少些,而貪心很重,則是餓鬼道,貪火從口里噴出而不能進(jìn)食;若貪嗔少些,愚癡得厲害,則為畜生道;若貪癡少些,嗔恨心重,好爭好斗,則入修羅道;若只有少份量的貪,多份量的善則升天道。因此,我們要從六道輪回的生死流轉(zhuǎn)中解脫出來,就必須修持,息滅貪嗔癡三毒。這樣,辦任何事,遇到任何情況,就會理事圓融無礙了。

  第三障煩惱障。因為有前面的報障、業(yè)障存在,人在立身處世時,就難免有不如意、不順心的時候。一旦不能稱心如意,就妄想紛飛、胡思亂想、煩惱叢生、苦不堪言,這就是煩惱障。

  根本的煩惱障有六種:

  第一是貪,貪得無厭,要這要那,多了還要多,好上還要好,無有窮盡,欲壑難填。

  第二是嗔,嗔恨心重,剛才我們已講了。

  第三是癡,貪和嗔均來自于癡。癡就是執(zhí)迷不悟,迷真認(rèn)妄,迷戀于世上形形色色的東西,名、利、財、物、色……,執(zhí)妄為真,追求不已。追求不到就嗔恨,欲望無止。倘若我們能明白一切都是夢幻泡影、皆不可得的道理,正如《圓覺經(jīng)》所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zhuǎn)。”知道世上一切東西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假相,實際上并不存在,你還去追求它干什么?不去追求了,還會有什么生死輪回的煩惱嗎?所以說,癡是產(chǎn)生貪嗔的根源。

  第四是慢,貢高我慢。總以為自己什么都正確、什么都好,把自己看得比別人高一等,處處瞧不起別人。因有我慢之故,就不謙虛了。不謙虛就不能受益,善意聽不進(jìn),不能接受人家的意見,不能進(jìn)步。

  第五是疑,疑惑不相信。疑是最壞的東西。我們知道,要證佛果,必須正修。若欲修證成功,第一重要的就是信。沒有信,就根本談不到修證。凈土宗三資糧,第一就是信。不但凈土如此,別的宗也是如此。沒有信,怎么談得上修證呢?不信則疑,一疑就壞了,就不能竭盡全力去修持,就不能證得圣果了,F(xiàn)在的學(xué)人往往疑法疑師,學(xué)了一個法,他不問自己是否已踏踏實實、不遺余力、勇猛精進(jìn)地去修,只修了幾次,就猜想:“哎呀!這個法靈不靈呀?是不是有效果呢?我怎么一點感應(yīng)都沒有呢?”比如念佛,沒念多少天,就說:“我念佛了,怎么還是妄想?yún)采兀?rdquo;再說打坐,沒坐多少座,就說:“我怎么妄念一點都沒減少,反倒越坐妄念越多呢?”等等。我們打個比方,你要挖一個寶藏,知道金子埋在這塊地下,才挖了幾尺,深度還不夠,你就不耐煩了,“哎呀!怎么還沒見金子呢?恐怕不在這里。”于是,換個地方再挖挖,還是深度不夠,沒有見到金子,就又換個地方去挖。換來換去,挖來挖去,功虧一簣,總沒見到金子。就是因為你沒有信心,沒有專一地深入下去,所以得不到寶藏。這就是疑法、疑師的過錯。常常有人這樣猜疑:這個老師是不是有道行?這個老師傳法好不好?或是議論某某老師已經(jīng)明心見性了,某某老師還沒有明心見性,妄加判斷。殊不知判斷老師,須要超過老師才能判斷。你自己還沒有明心見性,你曉得明心見性是怎么一回事嗎?自己還是個瞎子,以耳當(dāng)目,聽了別人怎么講,自己就猜測、衡量別人,這就是疑師。因不信師之故,你就不能一心一意地跟著師父跑,師父傳給你的法,你就不能全力以赴地去修,你就無所證。所以,疑是壞事,是根本煩惱之一。

  第六是邪見,不正之見。如常見、斷見、撥無因果等,都是邪見。有人認(rèn)為,人活在世上才是有,一旦人死了,一切也都沒有了,斷滅了。還有人不知發(fā)神通與明心見性是兩回事,認(rèn)為有了神通才能談得上明心見性,沒有神通就不是明心見性。當(dāng)他明明已經(jīng)得了根本,已見了性,他還不知道,以為自己沒神通,就沒見性。非但誤了自己,也貽誤了他人,而且永生永世不能出頭了。這些都是邪見。上述是煩惱障的六種根本煩惱。

  說到這里,我們還要解釋一個問題。有些人誤解了“煩惱”的意義,以為煩惱只有貧窮人苦于衣食不周,住行條件差,迫于生活而奔波、辛勞,所以痛苦煩惱不休。豈不知富人的煩惱比窮苦人還勝一籌。富人的煩惱雖然與窮人的煩惱不相同,他不是為衣食住行而煩惱,但他們另有所愁,另有所苦。最近我們這里出了一樁事,不妨講出來,讓大家知道有錢人是怎樣的另一種煩惱。

  文革期間,有些工商資本家的資金房屋等被沒收、凍結(jié)了。落實政策后,又退還給他們。講起來鈔票多,富有了,應(yīng)該享福了,愜意了,不再苦惱了。但是,有這么一家,退還了十幾萬人民幣和房屋后,父親就把這些都分給了孩子們。三個兒子各分得幾萬元,最小的是女兒,將來是嫁出去的人,所以只分得五千元。小女兒看見幾個哥哥都是幾萬元,而自己卻只有一個零頭,心里很不滿意。后來又分房子,三個兒子每人一統(tǒng)間,是大房間,而且衛(wèi)生間、煤氣灶俱全。小女兒分到后樓一間小小的黑屋,心里更不痛快了,越想心里越難受,悲傷地哭了。父親見狀,就教訓(xùn)了她一頓,她心中更來氣了。吃飯時,她因哭得悲傷之故,氣不順,憋得回抽,一抽搐,手一抖,碗“啪”地摔碎在地上。父親一看,。∧氵摔碗給我看,啪啪就是兩耳光。這一打,更冤枉了她,悲痛之極,就上吊自盡了。父親看女兒死了,心里很悲傷,也怨自己處理不當(dāng),闖了禍,心里抑悶,不多久也死了。你們看,這不是有錢之后闖出的禍水嗎?所以富貴人有富貴人的煩惱,并不比窮人少,甚至還要多;并不比窮人輕,甚至還要重。因為他們有了地位,有了鈔票,就會患得患失。他們不僅希望現(xiàn)有的地位、錢財不要喪失掉,還想多上加多、好上加好。那么,這當(dāng)中互相傾軋、勾心斗角之種種精神上的煩惱就更為難言了。更為甚者,有了地位、有了錢,貪心更重、欲望更濃,忘乎所以,不顧一切地胡作非為,花天酒地,狂嫖濫賭,以致最后走到傾家蕩產(chǎn)或鋃鐺入獄的下場。我們就不去多說它了。

  天人也有煩惱。怎么會呢?天人不是在天上享福嗎?但是天人享完福后,還是要死的。他們不象我們世間人,老了,發(fā)須白了,牙齒掉了,最后斷氣死了。天人頭上都有花冠,花慢慢地枯萎,一旦枯死了,則天人也就壽終了。所以他們看到花枯萎了,就曉得自己時間不長了,到哪里去呢?還要聽業(yè)的支配。他們也很苦惱。六道都沒有離開苦。

  我們?nèi)嘶钪,苦多樂少。有一位小說家曾經(jīng)這樣說:人生就是一個旅程,坎坷不平的旅途上布滿了各種痛苦的深坑。我們?nèi)藚,剛從第一個深坑里跳了出來,在還沒有落到第二個深坑之前,這段過渡期就是樂,平坦順利。當(dāng)跳進(jìn)第二個深坑時,又如從前一樣受苦了,到處碰壁、抗?fàn)帲瑯O力想從深坑中跳出來。一旦跳了出來,輕松一下。過了這段過渡期,又復(fù)陷入痛苦的深淵。人吶,就是這樣苦多樂少地走完一生的旅程。有的人遇到的深坑又多又深,所經(jīng)受的痛苦就更是苦不堪言了。一般說來,這段過渡期的樂是短暫的,有的還未體會到樂的滋味,就又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了。人的一生歸根結(jié)底還是苦呵!

  佛說一切法,都是讓人離苦得樂的。你若能把《心經(jīng)》的義理徹底領(lǐng)悟了,報障、業(yè)障、煩惱障自然也就破除了。三障已除,一切苦厄也就消除了,人也就離苦得樂了。這就是《心經(jīng)》的作用。

  5. 判教相

  前面已講過《心經(jīng)》在佛的五時說教中,屬于第四時說法,即般若時、熟酥時。用了兩種權(quán)法、一種實法說教。這里就不多說了。

  《心經(jīng)》的五重玄義現(xiàn)已解釋完畢,下面我們簡略地介紹一下譯經(jīng)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