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7)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7)

  寅三、煩惱所依色等境別(分二科) 卯一、舉貪依

  又有情心,與不如理作意俱行,于色等境,有六種貪所依處平等分位。

  這是第三科「煩惱所依色等境差別」,分兩科,第一科「舉貪依」,貪的依止處,就是依止而有貪心。

  「又有情心」,有情就是眾生,就是我們沒得圣道的凡夫!概c不如理作意俱行」,這個「作意」我們解釋過,就是…心在那里不動,我們的心是在那里休息。倒不是有意的,就是在那里休息。這個不如理作意來警覺它一下,叫它出來活動,叫不如理作意。有如理作意,有不如理作意,F(xiàn)在是不合道理的作意的一個心所,它來警覺它,一警覺它,它就出來活動。出來活動的時候,是和不如理作意在一起活動,是這樣意思。

  「于色等境」,這個活動,怎么活動法呢?就在「色等境」,在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境界上。這六種境界上,有六種貪所依處,貪者愛也,愛著這個色聲香味觸法。這色聲香味觸法也不完全是可愛的,它有時候令你生瞋心,也是不可愛了。有的時候令你生貪心就是順樂受的觸,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引起了樂的感覺的時候,貪心就出來了,愛著這個樂受,所以樂受是貪的依止處。

  而這個貪心對樂受,是有不如理作意的關(guān)系,這個貪心愛著這個樂受。如果若是如理作意,那也不一定。如理作意用苦、空、無常、無我智慧,去警覺自己的心的時候,這個貪就不活動,貪瞋癡就不活動。因為不如理作意就使令自己糊涂了,就有貪心起來活動。

  「平等分位」,平等這個意思,就是與我的心相順,它能隨順我的要求,我歡喜,它也就隨順我的歡喜,就叫做平等;就是這個境界隨順自己的心,就叫做平等;在這個分位、這個范圍內(nèi),這個時候叫做平等。

  卯二、例瞋等

  如貪所依處平等分位如是,瞋所依處不平等分位,癡所依處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當(dāng)知亦爾。

  「如貪所依處平等分位如是,瞋所依處不平等分位」,前面說了貪,舉這貪依,F(xiàn)在底下第二科例這個瞋等!溉缲澦捞幤降确治蝗缡恰梗沁@樣子。還有瞋所依處,還是不如理作意來警覺自己的心。在六種境界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和心里接觸的時候是一種苦惱,不是順樂受,是順苦受,就是能令你苦惱的境界現(xiàn)前。不如理作意來幫助自己的時候,心就憤怒,就出來了,所以苦受是瞋所依處。「不平等分位」,這個時候外面的境界,和自己的心情是相違反的,就是「不平等」,相違的。這個苦惱的境界與心是不相順的,所以是「不平等」,這也是一種。

  「癡所依處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當(dāng)知亦爾」。還是不如理作意俱行,與色等境有六種癡所依處,這就是糊涂,不明白道理所依止處。那么這就是…也不是樂受,也不是苦受,是非苦非樂受,非苦受也非樂受,所以叫做「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在這個時候。這時候的心情就是「癡所依處」,就是愚癡、糊涂!府(dāng)知亦爾」,當(dāng)知也是這樣子,也是一樣是不如理作意的俱行,于色等境有六種,這也是一樣,也是這樣子。

  這個瞋所依處、貪所依處,這個煩惱的相貌是很明顯的。但是這癡所依處怎么回事呢?因為我們的心在這境界上活動的時候,雖然沒起貪心,也沒起瞋心,但是心里面還是執(zhí)著、還是取著的,還是取著這個境界是真實的,不知道這個境界是虛妄的,是如幻如化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所以這是『愚癡』。若是你常常修止觀的話,從聞思…對于佛法有聞、有思,從那里取得的智慧,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用這個智慧去觀察的時候呢,那就沒有這個問題,就沒有癡這個問題。我們心里面很平靜,也不貪,也不瞋,我感覺我這就是有修行了,我沒有貪心,沒有瞋心嘛!實在不是,我們這里面這個愚癡還在活動。因為你不知道這個身心世界都是如幻如化,都是畢竟空的,是離一切相的,是第一義諦的境界,不知道,所以這是個『愚癡』。

  「癡所依處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當(dāng)知亦爾」,也是這樣子,也是不如理作意俱行與色等境,有這么六種的這些差別、這些事情。這是三煩惱所依與色等境的差別。我們用功修行就容易覺悟到,常常用功就會發(fā)覺自己,我現(xiàn)在有貪心了,我不對;我現(xiàn)在有瞋心了,我不對!能自己這樣發(fā)覺那還算是很好,但是你能發(fā)覺我沒有貪心、沒有瞋心的時候,心里面很平靜的時候,這時候也還是有問題,那還不容易,那還是不容易的。

  寅四、清凈無染恒住法別

  又有六種最極清凈,轉(zhuǎn)自所依,第一究竟,無間無缺,無有染污,恒平等住。謂若行若住,于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中,恒平等住。

  這是第四科「清凈無染恒住法別」。這是阿羅漢以上的境界,我們凡夫還是達(dá)不到這里。

  「又有六種最極清凈」,就是清凈到極點了,最極清凈。「轉(zhuǎn)自所依」這個地方說,這個「所依」就是心,就是自己現(xiàn)前的這一念心。就把自己現(xiàn)前的這一念心由戒定慧,由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也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常常的轉(zhuǎn)化它,轉(zhuǎn)化自己這一念心,轉(zhuǎn)變到最極清凈的時候,那就叫做「最極清凈轉(zhuǎn)自所依」,是有六種。

  「第一究竟,無間無缺」,這是贊嘆,這最極清凈就是贊嘆了。這底下第一,「第一」就是最殊勝的,沒有能及的,就是最「究竟」的了,也就是最圓滿了。

  「無間無缺」,無間沒有間雜。譬如我們在靜坐的時候,說我們不極清凈的這個境界,還沒有清凈轉(zhuǎn)依,那么靜坐的時候,也可能有寂靜住,這個時候。但忽然間來一個瞋心,這瞋來了,就把你那個清凈寂靜住就有間雜了,就有雜了,有瞋心雜在里面就是有間。這個「缺」呢?這個時候,你那個極清凈寂靜住缺少一部分,就不是相續(xù)無間的清凈住!笩o間無缺」,這個第一究竟,「無間」沒有那個染污的心所滲在里面,所以它那個清凈的境界是沒有缺失、沒有缺少的,完全是圓滿的清凈無缺。

  「無有染污」,這個無間無缺是個什么呢?是沒有染污的,沒有這些煩惱,煩惱是染污,沒有煩惱了,所以沒有染污,沒有染污的心。

  「恒平等住」,它那個心常是平等住。這個平等和前面說的那個平等不一樣,那可是不同,是不一樣的。

  「謂若行、若住,于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中,恒平等住」。就是這個修行人,他的身體,或者是在那里走路,「行」就是活動,「若住」他沒有動,他現(xiàn)在在那里靜坐,不管是動是靜!溉粜小咕褪莿樱溉糇 咕褪庆o,若動若靜,「于眼所識色」,他這個眼去與色相接觸,「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去識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恒平等住」,常是「無間無缺,無有染污,恒平等住」,常是這樣住。

  這要到阿羅漢以上,這種圣人,他不入定,他就是在那里活動,他的六根接觸六境的時候,他的心也是這樣,「無間無缺,無有染污,恒平等住」。那何況是靜坐的時候,或是入于有分別的三昧、或者是入于無分別的三昧,都是清凈的,「恒平等住」。

  把《披尋記》讀一讀。

  《披尋記》五二二頁:

  又有六種最極清凈等者:當(dāng)知此說六恒住法:謂眼見色已,無喜無憂,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頁)由住上舍,是故說言恒平等住。由住正知,是故說言無有染污。由住正念,是故說言無間無缺。唯阿羅漢具足成就,是故說言最極清凈轉(zhuǎn)自所依第一究竟。

  「又有六種最極清凈等者:當(dāng)知此說六恒住法」,這《雜阿含經(jīng)》前八、九卷、十卷、十一卷里面有說這些事情,說這個六恒住法。「謂眼見色已」,眼見到色以后!笩o喜無憂」,見到可意的色,心里也沒有喜;不可意的色,也沒有憂!赴沧∩仙嵴钫,安住上舍,這個舍就是不著的意思,不執(zhí)著是舍,這心與境界相舍。我們凡夫這個心是取,取和舍是相對的。凡夫心是取,就是好的也是取,不好的也是取,我們的心情是不好的,我不要,其實你不要,你這個不要就是取。這個圣人不是,他就是好的、不好的,心里都不執(zhí)著。這個「上」是贊嘆的意思,贊嘆這個「舍」是非常的殊勝莊嚴(yán)的。因為這里面有智慧相應(yīng)的,有般若的智慧與那個心同時在一起的,有如理作意一起的,有智慧的。

  「安住上舍正念」,這就是有智慧相應(yīng),它與正法相應(yīng),這是「正念」!刚,正知是什么意思呢?按我們凡夫修行的時候,心里面要有正念,還要有正知。我曾經(jīng)講過幾次,這個「正念」就是你修的這個法門,你不要忘了,你不要忘。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個不凈觀,或是苦觀、無常觀、無我觀,你不要忘了,這個心與境界相應(yīng)的時候,你常用這個智慧去觀察,它就能夠使令煩惱不動。

  這個「正念」就是與這個大光明的智慧相應(yīng),它不忘圣法!刚,同時也知道自己心是清凈的。按我們凡夫來說,常反省自己心是清凈的,如果有不清凈的馬上把它排出去,負(fù)責(zé)這一部分工作的,叫做「正知」,F(xiàn)在阿羅漢以上的圣人,他那個心里面就有這種作用,有正念,也有正知。

  「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舍」,也同樣是無喜無憂,安住上舍「正念正知」,也還是這樣子,心里面無所著。在《阿含經(jīng)》上看出來,阿羅漢也還是這樣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還是這樣觀的。所以這里面具足上舍、具足正念、具足正知,「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頁)。在《阿含經(jīng)》里說的很多。

  「由住上舍,是故說言恒平等住」,現(xiàn)在說這個平等住,就是這樣的意思。這個平等住,就是上舍叫平等住。你是可愛的境界也好,是可憎的境界也好,愚癡的境界也好,他心里面都不執(zhí)著,所以是「平等住」。「由住上舍,是故說言恒平等住」。

  「由住正知,是故說言無有染污」,他知道心里面清凈,沒有這些雜染的分別,有正知的力量,所以叫做「無有染污」!赣勺≌,是故說言無間無缺。唯阿羅漢具足成就,是故說言最極清凈轉(zhuǎn)自所依第一究竟」,這是贊嘆阿羅漢他的功德是很圓滿的,這樣意思。

  寅五、士夫自體諸界差別(分二科) 卯一、略標(biāo)列

  又有六法,是諸色根及所依處,隨其所應(yīng)之所依止,無有障礙,引導(dǎo)安養(yǎng),于彼彼生自在而轉(zhuǎn)。謂四大種、空界、識界。

  這是第五科「士夫自體諸界差別」!甘糠颉咕褪潜娚,若在我們這個世界來說,就是人。他這個「自體」,就是他這個身體!钢T界」的「差別」,組織成身體的這些成分,在這里說就是地、水、火、風(fēng)、空、識,這是六界,六界的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是「略標(biāo)列」。

  「又有六法,是諸色根及所依處」!甘侵T色根」,也有無色根。有色根,也有無色根!干咕褪俏覀兊难、耳、鼻、舌、身,這五根是由精微的物質(zhì)組織成的,它有發(fā)識的作用,所以叫做「色根」。這個色根之所依處,這個色根就是由地、水、火、風(fēng)組織成的,所以要依止這個地、水、火、風(fēng)。

  「隨其所應(yīng)之所依止」,當(dāng)然眼根的地水火風(fēng),和耳根的地水火風(fēng)也不一樣,其中也有不一樣。眼、耳、鼻、舌、身,其中還是有差別,都是地水火風(fēng),但是還是有差別,所以「隨其所應(yīng)依止」的四大。

  當(dāng)然這里面有兩種,一個是凈色根,一個扶根塵。這個凈色根,就是精微的物質(zhì)組織成的前五根。『扶根塵』就是保護(hù)凈色根的這個地、水、火、風(fēng),這一部分的境界,我們?nèi)庋劭梢钥匆。我看你的眼睛,我看你的耳朵,這都是扶根塵,我們可以看的見。這個『凈色根』,我們?nèi)庋劭床灰,就是要天眼才可以看得見。所以說「是諸色根及所依處,隨其所應(yīng)之所依止」,這是指地、水、火、風(fēng)這四種。

  「無有障礙」就是『空』。我們這個前五根里面不全是地、水、火、風(fēng),其中還有空。還是有空的,它里面能夠活動,可以活動的,沒有空還不行,還不可以。像我們呼吸,這眼、耳、鼻、舌、身里面其實里面通通都有空。

  「引導(dǎo)安養(yǎng)」里面還要有所引導(dǎo),要安養(yǎng)。這里面就有『識』了,地、水、火、風(fēng)、空、識,還有識里面的作用,就是能引導(dǎo)能夠安養(yǎng)。

  「于彼彼生自在而轉(zhuǎn)」,這個識在彼彼生,一樣一樣的生,也就是剎那剎那的生,乃至今生、后生,乃至盡未來際,這個識在這個身體里面自在的活動,所以就是具足了六法。

  所以「又有六法,是諸色根及所依處,隨其所應(yīng)之所依止,無有障礙,引導(dǎo)安養(yǎng),于彼彼生自在而轉(zhuǎn)」。這六法是什么呢?「謂四大種」,就是地、水、火、風(fēng)是一切物質(zhì)的因,所以叫做「種」!缚战纭购汀缸R界」,里面有空、有識,有這樣的事情組織起來,才能成就士夫的自體。把《披尋記》先念一念。

  《披尋記》五二二頁:

  又有六法等者:此中六法,謂即士夫六界。如下自釋。諸根大種,是諸色根之所依止,根所依處大種,是根所依處之所依止,由是差別,是故說言隨其所應(yīng)。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是名空界。由此吞咽,于此吞咽,即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依此說言無有障礙。引導(dǎo)安養(yǎng)于彼彼生自在而轉(zhuǎn),此說識界。如下自釋當(dāng)知。

  「又有六法等者:此中六法,謂即士夫的六界」。如下面會有解釋,「諸根大種,是諸色根所依止」,是諸色根依止,這個就是五凈色根,它是依地水火風(fēng)的大種成就的。

  「根所依處大種,是根所依處之所依止」,這個明白一點說,就是凈色根所依處的地、水、火、風(fēng),那就是扶根塵!悍觥痪褪欠鲋姆觯銎饋淼姆,提『手』加個大丈夫的『夫』,『扶根』就是現(xiàn)在這里說這個根,扶根塵,『塵』就是微塵的塵,扶根塵!甘歉捞幹乐埂梗@個扶根塵是凈色根的依止處,而凈色根也是扶根塵的依止處,這兩種法都是物質(zhì)組成的,但是組成了就互相保護(hù),互相的支援,互相的扶持的!赣墒遣顒e,是故說言隨其所應(yīng)」,這是依止。

  「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是名空界。由此吞咽,于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由此吞咽,這是我們有個口,有喉嚨,由這里才能吞咽一些食物,其他的部位是不行的,這是說這個道理!赣诖送萄省梗@是一個事實,「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經(jīng)過胃,然后下面就排泄出去。

  「依此說言無有障礙」,當(dāng)然這一部分無有障礙,其他的部分也是一樣,也要無有障礙。「引導(dǎo)安養(yǎng)于彼彼生自在而轉(zhuǎn),此說識界」,這是說識界的作用,「如下自釋當(dāng)知」。

  這是前面「略標(biāo)列」出來這六種界,它們的一個作用。這底下第二科「廣識界」特別的把這個識界多說一點,分三科,第一科是「引導(dǎo)」。

  卯二、廣識界(分三科) 辰一、引導(dǎo)

  如是識界,能于現(xiàn)在積集任持福非褔業(yè),能引當(dāng)來愛非愛果。

  「如是識界,能于現(xiàn)在積集福非福業(yè)」,能「任持福非福業(yè),能引當(dāng)來愛非愛果」是這樣意思。這樣說這個轉(zhuǎn)識,當(dāng)然我們從表面上看是前六識,但是也有末那識的影響力在積集福非福業(yè);轉(zhuǎn)識在造福業(yè),或者造非福業(yè),叫「積集」。

  造了業(yè)以后,這個動力、這個業(yè)力,就由阿賴耶識來任持,任持所造的福非福業(yè),這個福非福業(yè)有什么用呢?「能引當(dāng)來愛非愛果」,有這個作用。將來苦惱的果報、可愛的果報,都由這個福非福業(yè)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這樣意思。

  辰二、安養(yǎng)

  亦能執(zhí)持識所依止五種色根,及所依處,令不爛壞。

  這第二科是「安養(yǎng)」!赴拆B(yǎng)」這兩個字怎么講呢?「亦能執(zhí)持識所依止五種色根」,這五種色根就是前五根。這五種色根是識的依止處,眼識依止眼根;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依止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它的依止處。而這個依止處這個色根是「執(zhí)持」,是阿賴耶識執(zhí)持的力量,能執(zhí)持它。

  「及所依處」,就是無色根的所依處是什么?就是扶根塵。扶根塵也好,五種凈色根也好,要有阿賴耶識的執(zhí)持「令不爛壞」,所以它老是正常地活活地生存下去,若沒有阿賴耶識的執(zhí)持,那它就壞了,因為它執(zhí)持,所以叫做安養(yǎng)。這安養(yǎng)是因為阿賴耶識執(zhí)持的關(guān)系,使令它很平安的、很健康的活動下去,這叫做「安養(yǎng)」。

  辰三、生自在轉(zhuǎn)

  又由現(xiàn)法后后所生識自在力,令諸有情,于善不善無記業(yè)中差別而轉(zhuǎn)。

  這是第三科「生自在轉(zhuǎn)」。前面那個文「引導(dǎo)安養(yǎng),于彼彼生自在而轉(zhuǎn)」,就是解釋這句話!赣钟涩F(xiàn)法后后所生識」,就是由于你現(xiàn)在的生命體,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根所生識,后又后,你的生命體所生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些識,這個識在這個根里面,這個識依止這個根,它很自在的活動。如果若是有病了,這個識是不自在的。眼根若壞了,或者眼根沒有壞還存在,但是有病了,這個眼識就糟糕,眼識這個分別、這個視力就差了,耳根也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有問題,其實意根有問題,意識也有問題。

  「識自在力,令諸有情」有這樣的力量,使令諸眾生「于善」法、于「不善」法、于「無記」法「中差別而轉(zhuǎn)」,就是于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境界里面,可以有善的活動,「轉(zhuǎn)」就是活動,也可以有不善的活動,也可以有無記活動。因活動而有業(yè),有不同的業(yè)力就出現(xiàn)了,也就是創(chuàng)造的意思,那么這叫做「生自在轉(zhuǎn)」。這就是「士夫自體諸界差別」這一科說地、水、火、風(fēng)、空、識在身體里面的相貌。

  我們平常如果跟人家介紹,什么叫做六界?地、水、火、風(fēng)、空、識就是組織成一個生命體就完了。但這里面說出來這么多事情。說出來是諸色根之所依處,隨其所應(yīng)之所依止,還無有障礙,還能引導(dǎo),還能夠安養(yǎng),于彼彼生自在而轉(zhuǎn),說出這么幾句話,這幾句話后面這三段文加以解釋。

  寅六、超越三處能治差別(分三科) 卯一、舉三處

  復(fù)有三處,諸修行者難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現(xiàn)行,三者、超越有頂。

  「復(fù)有三處,諸修行者難可超越」,這是第六科「超越三處能治差別」,這三種境界能超越過去,就是你的修行的道力。你若有這個道力能對治這三種境界,就能超過去了。這個地方也是有差別的,分三科,第一科「舉三處」,舉出來所超越的這個三處。

  「復(fù)有三處」,又有三個地方是諸修行的人「難可超越」,你不容易超過去,就是把你擋住了,你過不去這三地方,你不容易超過去,什么呢?

  「一者、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下界」。第一個不容易超過的就是欲、欲貪,這個欲界里面令人顛倒迷惑的色、聲、香、味、觸這五欲的境界。這個「欲」是指那件事;這個「貪」呢?那件事引起你的貪心!赣谟袗,名之為欲貪」。這個「貪」是一樣事,不容易超過去!疙!共桓吲d憤怒,「害」就是不高興,不祗是內(nèi)心里面不高興,我要采取行動要傷害你,要攪你、要害你;欲、恚、害。「不樂」,這個不樂是什么事情?由后面看出來就是不耐他榮。別人有些光榮的事情,我內(nèi)心里面不舒服,我不高興,這就叫做「不樂」,是這么意思。

  「所攝下界」,三界最下的界就是欲界,這個欲界的眾生就是這么多事,有欲貪、有恚、有害、有不樂,由內(nèi)心的這個煩惱。然后發(fā)出來種種的行動,就造成了種種…或者福業(yè)、或者非福業(yè)、或者是不動業(yè),那么就受這個果報。這個地方,你不容易超過,這是第一關(guān)你不容易過去。

  「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現(xiàn)行」。第二個就是超越一切行相現(xiàn)行。這里說「行相」,就指有為法的這些相貌。這個「行」就是活動,活動就是有生有滅,就叫做「行」,有生有滅這種流動的情形、這種相貌,就是一切有為法的相貌。這些相里面,其實它本身實在是不知道,沒有這個「行」的這種能力的,是由心的關(guān)系,是由我們心的關(guān)系,心在動,你心一動就有一切法。這個「行相」在你心里面活動,這個「現(xiàn)行」,這個「現(xiàn)」就是顯現(xiàn)在你心里面活動,叫做「現(xiàn)行」。

  當(dāng)然說起來應(yīng)該說,有心和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顯現(xiàn)在心里面在活動,那么就是叫做「一切行相現(xiàn)行」,F(xiàn)在這個修行人,他如果想要超越這個境界,心里面不現(xiàn)一切法,不與萬法為伴侶,不容易,超越這一切行相心里面不現(xiàn),這個事不容易,這個事不容易辦到。不容易辦到這件事,從我們平常的事情可以看出來,其實你若常常用功的人,這是一個經(jīng)驗,經(jīng)驗出來。就是我心里面想起來一件事,但是我若不要想,不要想不行,停不下來,非想不可,這就是這個問題在這里。

  「三者、超越有頂」。這是第三個困難,「超越有頂」這是最高的那個困難,你能超越過去,也不容易,也是不容易。我們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五二三頁:

  復(fù)有三處等者:當(dāng)知此說六種順出離界所對治法。略攝為三:初、為前四之所對治,謂即欲貪、恚、害、不樂。次、為無相之所對治,謂即一切行相。后、為第六之所對治,謂即我慢。如文可知。修對治已,定能出離,是名超越。

  「復(fù)有三處等者:當(dāng)知所對治法,略攝為三」,其實是六個,把它攝之為三,變簡略了一點!赋鯙榍八闹鶎χ,謂即欲貪、恚、害、不樂」,這是四個。這是初為前四之所對治的,這四個。前四之所對治,其實就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來對治,這個欲貪、恚、害和不樂。用慈悲喜舍來對治這個,這是一種。

  「當(dāng)知此說六種順出離界所對治法」,上面講過這六種順出離界所對治法。「初為前四之所對治,謂即欲貪恚害不樂。次為無相之所對治」,這個「無相之所對治」就是超越一切行相現(xiàn)行這個,為無相心三昧之所對治!钢^即一切行相」就是這個第二,「后為第六之所對治,謂即我慢」。

  「超越有頂」,什么叫做「有頂」?就是我慢,這個「頂」就是最高,什么是最高?就是慢心、我慢;我慢心是最高的,這樣的意思。其實,實在來說無形中也有一點表達(dá)這個非非想定,非非想定是三有之頂,欲有、色有、無所有。這無色界天最高的一個非非想定,非非想定究竟在文字上解釋,它是有微細(xì)想,沒有這個明利想,這個想有點暗昧、不明利,所以叫做非想非非想。

  『非想』就是沒有明利想,『非非想』不是無想,還是有想,有想就是有個昧鈍的想,不十分明,不是十分的那么明了,就是非常微細(xì)的一種想。在文字上這么講,究竟這個是指的什么呢?其實就是慢,就是我慢的意思!钢^即我慢。如文可知。修對治已,定能出離,是名」叫做「超越」。

  前面是「舉三處」,舉出來所超越的這三個境界。這底下第二科「出能治」。

  卯二、出能治

  超越此三難超越處,當(dāng)知由六種無上對治。四無量,是初對治;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

  「超越此三難超越處,當(dāng)知由六種無上對治」。前面說是不容易超越這三個地方,現(xiàn)在告訴我們怎么樣可以超越,這個方法,「超越此三」!鸽y超越處」,不容易超越的地方,你怎么樣能超越它呢?「當(dāng)知由六種無上」的法門來對治,就可以超越!笩o上」是贊嘆的意思,贊嘆這個法門特別的微妙,什么呢?

  「四無量,是初對治」,這個慈悲喜舍這四無量心,是初對治。第一個,超越欲貪、恚、害、不樂這四個。四無量心是第一個難超越的對治,就是它用這個方法可以超越它。

  「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就是超越一切行相現(xiàn)行,用什么辦法能超越呢?是用無相心三摩地。無相心三摩地可以超越這個境界。這個無相心三摩地,前面也是講過。

  「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那就是要修無我觀,一定要修無我觀,不然這事是不能的。這個有頂,你不修無我觀,你這個我慢沒有辦法盡。沒有辦法盡,你就是停留在那里,如果你還要修行的很好,最多你到了非非想定就停留在那里。

  把這個《披尋記》念一下。

  《披尋記》五二三頁:

  當(dāng)知由六種無上對治等者:此中正說六種順出離界:慈、對治恚。悲、對治害。喜、治不樂。舍、治欲貪。由是說四無量是初對治。無相對治一切眾相,由是故說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若離我慢,于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由是故說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此中對治總有六種,約所對治三處為論,是故說三,以于初中攝四種故。

  「當(dāng)知由六種無上對治等者:此中正說六種順出離界」,這個「慈」就是對治這個「!,慈心能對治這個恚,「悲」能對治這個「害」。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所以心里面就是無恚、無害。

  「喜治不樂」,喜來對治那個不歡喜,我看見別人有如意的事情,我心里面歡喜,不要不歡喜!干嶂斡潯梗澯檬裁崔k法對治?用這個慈悲喜舍的「舍」。這個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來對治那個貪、欲貪。

  「由是說四無量是初對治。無相對治一切眾相」,用無相三昧來對治一切眾相,「由是故說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常常靜坐的人,多數(shù)的人是愿意修止。愿意修止,初開始的時候…當(dāng)然這個止就是心里面離一切相無分別住,這個話說起來也是容易,但是你心里面沒有依止處,心里面不依一法住,沒有依止處,心常在那里寂靜住,這叫做「止」。

  但是這個事情實在是辦不到,所以佛菩薩告訴我們要有一個地方,還給你保留一個地方,說修數(shù)息觀吧,以息為所緣境,以出入息,我們這個心安住在息這里。這樣子來訓(xùn)練這個心,漸漸的就可以離一切相,可以住。所以佛菩薩他給你一個臺階,你邁出來第一步,慢慢、慢慢地訓(xùn)練自己,這個定力、慧力增長了就成功了,就可以不與萬法為伴侶。

  如果完全不給一個方便,你不與萬法為伴侶,這你很難做。你很難做這個事情,你很難做,做不到的,嘴說說可以,事實上做不到。而這里說的無相心住明白一點說,就是不與萬法為伴侶,就是這個心沒有所緣境。什么叫做伴侶?就是所緣境是心的伴侶,F(xiàn)在沒有所緣境的時候,心能獨立,你這一念心能獨立,圣人是可以的,圣人都是這樣子,凡夫不行。

  但是圣人這個事情,你要超越了,不要說是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到非非想定都超越過去,才能達(dá)到這個境界。連非非想定還有個伴侶,它心還有一個伴侶,還有個伴侶,而超越非非想定要修無我觀的。所以我們從這些方法上,你要注意,你要注意這個事情,注意你才知道,這個修行次第的深淺,是怎么樣的情形,不注意的時候就是糊里糊涂,不知道怎么回事。說那么一句大話,而實在不是那么回事情。

  「由是故說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若離我慢,于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由是故說我慢永盡」!溉綦x我慢」,就是超越這個有頂,那「是第三對治」!甘怯谧越饷摶蛩C中」,你自己解脫的境界,你所證的境界里面一定是沒有疑惑了,你心里明明白白的。

  「由是故說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此中對治總有六種,約所對治三處為論,是故說三」,就是把那個六合成三個,實在分開還是六個!敢杂诔踔袛z四種故」。第一個難超越的地方,其中是四法,四法合成一法,所以加起來就是三個。那么能對治的呢,用慈悲喜舍這是對治第一個難超越;用無相心三昧對治第二個;用無我觀來對治超越有頂,對治有頂這個我慢的境界。在這個法門里面,我們才明白如果不修無我觀,還不能了生死,就是不能超越這個無色界,你超不過去?梢娺@個法門里面重視這個無我觀的,這個原因就在這里。

  卯三、顯超越(分二科) 辰一、明一切

  永害如是所對治故,諸三摩地皆悉成滿。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fù)現(xiàn)行。

  「永害如是所對治故,諸三摩地皆悉成滿」。這是第三科「顯超越」,分兩科,第一科「明一切」,第二科是「廣第三」,第一科「明一切」,就把前面這么多的意思,都放在里面了。

  「永害如是對治故」,這個修行人,他的修行很好,就是…不是暫時的,他能永久的把這個所對治的這些過患消滅出去了。而這件事「是諸三摩地皆悉成滿」,那可以說這個人,他四禪八定,空、無相、無愿三昧都成就了,才能達(dá)到這個境界的。

  「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fù)現(xiàn)行」。為什么能夠永害,如是所對治諸三摩地,皆悉成滿呢?是善修對治故。他能善巧地修習(xí)對治法門的關(guān)系。就是他能修四無量心三昧。這四無量心三昧,實在一定也要有個依止處的,并不是我們虛妄分別心、我們這個散亂分別心,就能修四無量心三昧,是不能的,最少你要有四禪。

  我們前面講過,要在無所有處定里面來修這四無量心的。所以可見要有四禪八定,其中還有四無量心三昧,還有這個境界,才能超過欲的境界!干菩迣χ喂,害所對治」能把所對治的消滅出去了,「令彼決定不復(fù)現(xiàn)行」,令彼那些欲,令彼那個欲貪、恚、害、不樂,乃至一切行相現(xiàn)行,乃至到那個我慢永久也不再活動了,就是把它的種子都消滅了。這幾句話是「明一切」,就把前面這幾種都包括在內(nèi)了。這底下「廣第三」。

  辰二、廣第三

  已斷我慢者,終不為彼我為究竟為不究竟,如是疑惑纏擾其心。當(dāng)知有疑惑者,必不離我慢;若離我慢,必?zé)o疑惑。

  「已斷我慢者,終不為彼我為究竟為不究竟,如是疑惑纏擾其心」。斷除我慢的人是「終不為彼」,不是說最初乃至到最后,他心里面也不會再有疑惑來纏繞他的心的。這話的意思,得到四禪八定的人,乃至得到非非想定的人,定力那么高,他心里面還是疑疑惑惑的。我究竟是對不對呢?是不是能了脫生死,得了涅槃呢?還是疑疑惑惑的。

  這若是修學(xué)佛法,聽佛法,聽聞佛陀釋迦牟尼佛說這個法門,說這個苦集滅道的法門,他修了四念處,修了無我觀成功了的人,再不會有這種問題。終不為我為究竟我為不究竟,沒有這個疑惑的事情,沒有疑惑,沒有疑惑心的。我現(xiàn)在這個修行的境界到底究竟不究竟呢?「如是疑惑纏繞其心」,沒有這回事情,「終不為彼我為究竟為不究竟」的疑惑來纏擾其心,沒有這回事情。

  「當(dāng)知有疑惑者,必不離我慢」,若是他心里面疑疑惑惑的,一定是不離我慢,他這個慢心還在,也就是那個我還在,還執(zhí)著有了我的!溉綦x我慢」,決定是不疑惑的!杜麑び洝

  《披尋記》五二四頁:

  永害如是所對治故等者:六對治中,初四對治梵住所攝,第五、第六、圣住所攝,由是說言諸三摩地皆悉成滿。不善修故,恚等過失容可現(xiàn)行,若善修習(xí),定能出離一切恚等;為顯慈等于恚害等是正對治,故作是說: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fù)現(xiàn)行。

  「永害如是所對治故等者:六對治中,初四對治梵住所攝」,「梵住」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梵住所攝」,第五、第六是「圣住所攝」。這個第五是無相心三昧;第六就是這個我慢,那是空三昧,空三昧是修無我觀的,是空三昧。那個無相心三摩地是無相三昧,這個空也包括了無愿三昧在內(nèi),所以這是「圣住」,空、無愿、無相是「圣住」。所以這「第五、第六是圣住所攝」。

  「由是說言諸三摩地皆悉成滿。不善修故,恚等過失容可現(xiàn)行」,你不修四無量心、四無量三昧,這恚等過失容有可能會現(xiàn)行,「若善修習(xí),定能出離一切恚等;為顯慈等于恚害等是正對治,故作是說」,所以說是,「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fù)現(xiàn)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