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探究(十七)
十、不貪著身愿
我們已經(jīng)介紹了極樂世界中的每一個天人,都有五種神通。極樂世界的天人,雖然有了這五種神通,但是絕不會像一般得了五種神通的仙人一樣的貪生怕死,千方百計的想要利用神通力量來保住自己今生有限的壽命。如何可以證明極樂世界的天人不會貪著自己現(xiàn)有的身命呢?這從第十個愿里可以知道。
法藏比丘的第十個成佛大愿,是極樂世界中的每一個天人都不會生起貪念,想要保住自己化現(xiàn)的色身。
他說:‘當我成佛的時候,如果國土之中的天人,心里生起想要貪著自己身相的念頭,永遠保住自己的軀體的話,那么我就不能圓滿成就佛道。’
凈土眾生為什么能不起貪著色身的想念?雜阿含卷二十一說:‘宇宙間凡是一切濁惡世間的眾生,所聞、所思、所見、所言等范圍,都不出談論“有我”,談論“眾生世俗事”、談論“壽命長短事”、談論世間人“吉兇禍福”......等事。’凡此種種現(xiàn)象,都是一個‘我見’(身見)在作祟。脫離了我見(身見)的范圍,便形成另一種‘出世間’境界。極樂世界的眾生,就是在精進修行間,遠離濁惡世間的眾生所聞、所思、所見、所言范圍,不論說‘有真實不變之我’,不論說‘有眾生婚嫁、事業(yè)、雜務之事’、不論說‘有你、我等壽命長短、夭折之事’、不論說‘有世間吉兇禍福、趨吉避兇之事’......,因此不會對自己的化身相,生起想念、保有、貪執(zhí)不舍之心。
認識身見的重要性
而斷除我見(身見)的廣義內(nèi)容,正是凈土眾生進入彌陀下一個愿所說‘正定解脫’的基礎,也是凈土眾生的五種神通不同于世間禪者的原因。并且亦是凈土眾生在獲得五種神通后,能夠進一步獲證生死解脫‘漏盡通’的主要原因。尤其現(xiàn)在一般的念佛者,念佛而不淡世間‘知見’、外道‘知見’,怎能契入‘一心不亂’的三昧境界呢?不認識、不淡泊世間人‘我見’(身見)的范疇,便會延續(xù)濁惡世界的感報,不能往生凈土,故本愿以地球眾生如何斷除‘身見’,契入‘正定’的內(nèi)容,來張顯凈土眾生神通力用不同于濁惡世界有漏禪行者的修定成因,分成數(shù)個重點來做說明:
(一)什么是身見
(二)斷身見才能入正定
(一)什么是身見?
1、五見以身見為本
(1)世間眾生為什么對今世‘生命’堅執(zhí)不舍?
世間任何哲學家、修道者的見地,都不出‘五種知見’范圍。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見,五、戒禁取見。這五見的釋義,在顯揚論卷一六頁、五蘊論四一頁、廣五蘊論八頁、俱舍論卷十九以及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九十一頁都有詳細說明。
所謂‘見’義,依大毗婆沙論說有:一、徹視,二、推度,三、堅執(zhí),四、深入所緣,四種意義。
什么是身見?我們看世間一切六道眾生,從出生到老死,甚至臨死仍堅執(zhí)難舍的,莫過于自己今世的‘生命’。為什么每一個眾生,如此愛惜、留戀今生現(xiàn)實的‘生命’呢?原因就是出在對‘生后事’不了解、不認識,不知道今生死后是不是生命就此結(jié)束!?或者還有來生!?總之,來生之事,有?或沒有?渺茫不可測知,我們?nèi)祟惸軌蚩吹降、感受到的、掌握住?就是今生所擁有的一切。所以大部份的世間眾生,皆對今生現(xiàn)實、寶貴的生命生出貪執(zhí)、難舍的心態(tài),想盡辦法,追求、享受現(xiàn)在所能看到的一切人、事、物景象,并且對已經(jīng)擁有的人、事、物一切景象,堅持不舍,認為這是屬于我的東西,我辛苦賺來的錢財,我的父母,我的妻兒,我的朋友......,世間的一切,是這么真真實實的呈現(xiàn)我的眼前......,甚至于臨死前,仍對我的家庭、我的事業(yè)、我的妻兒、我的錢財,產(chǎn)生難舍難分的眷戀之心!
依佛經(jīng)說,世間眾生,就是這樣看不破、放不下,不知我今生所擁有的這個由‘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緣假合的生命,是延續(xù)前世的業(yè)緣,隨時會隨著「無常業(yè)力’的因緣分散的。這種堅執(zhí)、難舍今世生命的情懷現(xiàn)象,以佛經(jīng)上的名詞說,就是‘我見’;對于‘我’今世生命中所聞、所思、所見、所論、所擁有的一切人、事、物、名利、權(quán)勢......堅持、掌握、不肯放舍的現(xiàn)象,就是‘我所見’。合此我見、我所見二者,便稱為‘身見’。
(2)凈土眾生為何不會貪著色身?
凈土眾生處處所聞、所思、所論、所見,都是在談論如何修學佛的智慧,如何進入法的核心,如何習行圣眾僧的德行......,因其心思念念中,都在憶佛、憶法、憶僧的進修中,當然不會在‘生命’的享樂里迷失自己。在其尚未了脫生死前,也不會對一期生命將要結(jié)束前,產(chǎn)生貪執(zhí)難舍的念頭,就因為兩個世界中,眾生日常生活的認知程度與生活習慣不一樣,自然形成兩種不同的身業(yè)感報。
(3)世間眾生最嚴重的身見
世間眾生,最嚴重的‘身見’,莫過于表現(xiàn)在對死后‘尸體’的刻意保存,以求未來生命的復活上。我們看古代的埃及人,為了要保存尸體的新鮮度而刻意制作了木乃伊。埃及人相信人死了之后,如果尸體不腐化,靈魂就可以復活。于是便異想天開的用防腐藥品注射到死人的體內(nèi),致使大半古埃及貴族的遺體,縱然經(jīng)過了數(shù)百年后,也不會腐壞。事實上,人死了以后靈魂真的可以藉著不朽的尸身復活嗎?這無非是我們貪生怕死的人類,為了逃避死亡的恐怖,懼怕無常惡魔的到來,而想盡各種方法,千方百計的想要保住自己今生寶貴的性命,蓄意的強化了尸體。這也是人類冀望讓死后的心靈能夠得到唯一最后的安慰與寄托。
人生在世,誰不貪惜憐愛自己有限的生命呢?從這里看來,人類就是連死了之后,也舍不得放棄這個早已斷了氣沒有生機的尸體,期望自己的靈魂藉著不化的尸身,或許尚有復活的一天。我們仔細想想,人類連在世的時候,都不敢把握的說未來的那一剎那,不會有意外的災禍發(fā)生,何況能夠預知自己死后這個軀殼的世界嗎?
如果一個人在世的時候,十分愛惜保護自己完美的身體,一旦遇著突然降臨的事情,橫禍上身,造成肢體上的毀損時,就會痛不欲生,沒有勇氣再活下去。也有的人在經(jīng)過多次的悲歡離合及人事際遇之后,就會去想,去思索,為什么自己會生長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人生中!?當他深入去思惟人生,而沒有辦法進一步去突破人生時,就會去請教一些對苦痛的人生有覺悟有智慧的人士。經(jīng)智者一點醒,或許也會領悟出‘有身為苦’的道理,知道眾生因為情欲的關(guān)系而受生。有了這個生滅的身體,到了臨死的時候,必然會因為害怕今世生命的喪失而產(chǎn)生慳惜身體的心理。而眾生愈是想擁有它保有它,一旦生命財產(chǎn)被人劫奪,愈是放不下,看不破。就是連死了以后,變成了鬼,還是會死守著自己的尸體貪戀不舍。就這樣過了千萬劫之后,仍舊在凡俗塵世中迷戀、打滾,根本不知道在他們幻相苦惱的生活圈外,還有其他清凈、證覺、永恒的幸福世界。
(4)因身見而產(chǎn)生死后的‘邊見’問題
就因為少數(shù)的人們,對無窮宇宙的奧秘及今世生命的起源、死后的去向有強烈的疑惑感、追求心,所以其知見就圍繞在眾生死后及追求宇宙起源形而上學的去向問題上打轉(zhuǎn)。有的學者認為人死了以后如煙滅火盡,什么都沒有了(斷滅見),有的學者認為人死后靈魂常住不滅(常見),因這兩種看法,都是在人身死后的問題上,各執(zhí)一邊,陳述己見,佛經(jīng)上稱為‘邊見’。
(5)因邊見而形成濁見世界
世間的宗教學者、道人,就是這樣為了探討宇宙與自己生命的關(guān)系,而在宇宙與眾生死后的問題上,產(chǎn)生諸多分歧的見解。如在佛陀出世的印度當時,就有許多宗教學者向佛陀請教宇宙世界與人死后的相互關(guān)系,而產(chǎn)生著名的十四問難,大品般若經(jīng)佛母品又將此十四問難開演為六十二見。世間一切宗教學者、道人所見都不出這六十二見。而此六十二見的主要內(nèi)容,皆在人身的組合體‘色、受、想、行、識’五蘊問題的是常住不滅?是無常斷滅?是有邊際?是無邊際等問題,以及我與身體是一、是異的疑難上產(chǎn)生諸多揣測、推度的知見。究其根本,就是個人主觀的知見在作祟,各執(zhí)一邊,各陳己見,自以為是,尤其末法時代的今天,世界各地的哲學、宗教,學術(shù)專家,皆各有所見,各度有緣,細數(shù)其知見,其數(shù)無量。
眾生知見復雜,堅持己見,必然在修定上產(chǎn)生極大的障礙。世間禪者,因知見不離‘斷’、‘常’見的范圍,無論如何精進修行,也不能‘悟道’。就因為娑婆世界眾生知見上眾說紛紜,所以形成濁見業(yè)網(wǎng)的世界。極樂世界眾生的知見純一無雜,因此自然形成清凈的善見世界。
(6)邪見因果最重
世間眾生最嚴重的主觀知見,莫過于‘邪見’。什么是邪見?就是認為為善為惡都沒有因果,宇宙萬物自然而有,無因而生。因為為善為惡都沒有三世因果,所以在生任其所為,殺、盜、淫、妄,作奸犯科,肆無忌憚,更使原本濁惡的世界,加重其惡道的業(yè)網(wǎng),致使地球世間在人類互相戰(zhàn)爭、殘殺中走向毀滅的命運。
(7)眾生最主觀的身見
眾生最主觀的身見,就是前述‘身見’、‘邊見’、‘邪見’的有為世間法內(nèi)容里,堅持其中一種,自以為最正確、最符合宇宙真理及生命起源現(xiàn)象的道理,也就是佛經(jīng)所說的‘見取見’。事實上,眾生堅持任何一種自以為是的主觀看法,主觀見解,都是‘見取見’。譬如現(xiàn)今一般學者(尤其是日本佛學者),均以世間思惟來衡量‘無漏思惟修證’的佛法,硬把佛陀定位于歷史人物同于我們凡夫眾生。認為佛經(jīng)中,凡是超越人文歷史所能收集、考據(jù)的資料,及超越現(xiàn)在凡夫所能了解的現(xiàn)象者,都不是佛陀所說所行。依此觀點,大部份的佛經(jīng),在學者們劃地自限,依史實的考證及對佛涅槃后研究佛教本身‘部派’思想的分裂、傳承下,變成屬于各個部派思想、知見輾轉(zhuǎn)相傳‘主觀論理’的法典。把特重‘解’、‘行’修持的佛教,扭曲成哲學思想的一環(huán),充滿了古印度某些宗教、哲學思想所編纂、演繹而成的神話小說,致使佛法淪為‘世間知識’......。而且學者們各抒所見,莫衷一是。凡此種種,若不能引導后學走出根本輪回的樊籠,走向無上佛道的修證道路,皆不出‘見取見’的范圍。因為‘見取見’,所以使我們不能開悟、證果。永遠停留在‘我說的對,我的理解對,別人的見地不對,別人不得佛法味’的主觀知見上。
在現(xiàn)代的佛學領域上,真正能百分之百完全符合佛法因果正義的學佛者,可說是非常難得的,能夠接近百分之七十五,已經(jīng)相當不容易了。一般來說,所研究出來的成果,都不出‘個人的主觀知見認識上’,只能說這是給后學佛子‘做參考’。如果將佛學的信仰,只偏重在學者個人對佛學知見成果的探討上,那是會將自己帶入‘身見’、‘見取見’的范圍。因為學佛的方向,是建立在對‘佛陀修證佛道的因果歷程上’,是建立在‘業(yè)力與因果’的認知上。大小乘佛法,只要是合乎‘業(yè)力與因果’的道理,就是‘宇宙的覺者’所說的法,這樣才不致迷失自己學佛的主要方向。
(8)執(zhí)著戒相不離‘身見’范圍
凡是不能夠令我們獲得解脫生死的戒法,都是戒禁取見。不僅是外教的戒法,如印度外道的雞戒、牛戒及以身投水、投火等邪行,也包括了佛弟子對戒的固執(zhí)不通,雖持戒,不解戒根源,以戒自傲,以戒輕人......,凡此種種都是障礙我們解脫的因素,也是使外道禪者及佛弟子,雖修禪定,但因固執(zhí)對‘戒’的浮面見解,仗戒輕人,而超不出‘身見’的范圍,以致生生世世輪回生死,不能獲得生死解脫。
2、凈土眾生在見和同解的因緣下論道、弘法
極樂世界的眾生,在彌陀與大菩薩的教導下,不會對宇宙世界的起源與毀滅及對自己五蘊色身形成、死后等問題,乃至對佛在世前、涅槃的行蹤、知見等有、無、真、假問題產(chǎn)生無意義的推測與揣度。完全生活在對佛、法、僧、戒‘見和同解’的和合因緣中論法、弘法、修行、辦道。這在凈土經(jīng)典記載中,處處可見。因為沒有對‘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的堅持一邊,固執(zhí)不通,自以為對,因而消除了修持正定上最大的障礙——在對貪著身見的放舍下,順利的朝向解脫佛道前進。
反觀我們地球世間的佛弟子,對‘佛、法、僧、戒’的認知上,早已沒有‘見和同解’的共識,各執(zhí)一邊,各以為是、各弘其道、各度所緣......。大部份的佛學者在未證‘初果’前,大概都不出這‘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的主觀知見范圍吧!?
(二)斷身見才能入正定
1、世間禪定不離身見范圍
(1)雖入禪定不離常見
沒有佛法正見的修道者,雖然深入禪定,但是其知見仍舊不離斷見、常見、身見、邊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的范圍。其所入的定境,與佛弟子所入的‘正定’完全不同。如外教禪修者,依其定心的深淺程度,有的能夠觀見過去世二十劫內(nèi),成劫、壞劫的當中,無數(shù)眾生輪回生死的現(xiàn)象,有的觀見四十劫內(nèi)成劫、壞劫的當中,無數(shù)眾生輪回生死無有止息的現(xiàn)象,有的觀見八十劫中,有的觀見百劫、千劫、乃至八萬劫中......,因見眾生循環(huán)反覆的出入生死中,沒有一刻停止過,于是生出我及宇宙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的見解,而不知此正顯示因緣法的無常真理(見長阿含梵動經(jīng)、大乘義章卷六)。
(2)雖入禪定不離亦常亦無常見
有的外道禪行者,于劫初時,由色界二禪天的光音天下生地球世間,因為從天而生,自己認為我身最尊、最貴自然而有,無造我者,我身所修福德,是常住不滅的,世間其余的眾生,皆由我身而生,凡是由我所化生的眾生,皆是無常生滅的......。在劫初時,由色界禪天中下生的天人,都有如此亦常、亦無常的見解,究其原因,他們在天上的知見,本來就不正確。如有許多色界禪天的天人,在下生人間繼續(xù)修習禪定時,當他們憶識天上往事,便會作出此種見解: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和我一樣,都是自然而生,無造作者,向來常住不滅,沒有死亡過,其余的梵天眾生,皆是大梵天王所生,均是無常生滅的,由此可知,世間及我亦常亦無常。又有的梵天眾生,在禪天中,因為一念著相,生欲染心,便喪失定意,下生人間。雖然下生人間,仍為禪行者,繼續(xù)修習禪定,當他憶識天上往事時,仍舊生出世間及我亦常亦無常的見解。
(3)雖入禪定不離有邊無邊見
有的禪行者,在定中觀察宇宙世界,只能見到與其定力相應的有限世界范圍,便認為宇宙世界一向有邊際。有的禪行者,在定中觀察宇宙世界,不見宇宙有邊際處,便認為宇宙一向無有邊際。有的禪行者,在定中觀察宇宙世間,發(fā)現(xiàn)宇宙世間上下有邊際,四方無邊際,或者看到四方有邊際,上下無邊際,便認為宇宙世間亦有邊際亦無邊際。
(4)雖入禪定不離無因見
有的禪行者,在宿世修定時,就曾經(jīng)投生色界的無想天上,后來又從無想天下生人間,仍然修習禪定。當他在定中憶識天上往事時,仍然受到過去生中的‘無因而有’的知見影響,認為宇宙世間無因而生。又有的世間學者、論師,以其所學所辯之理,分別觀察宇宙世間的起源,亦認為宇宙世間無因而生,自然而有,不待眾緣(如中國道家所說)。
(5)雖入禪定以為得道
有的世間禪行者,在證入色界初禪定時,內(nèi)心產(chǎn)生無量的喜樂,便自以為已經(jīng)得道。有的禪行者,在證得二禪時,自以為二禪無覺無觀的寂靜境界,就是證果的極致,便宣布自己已經(jīng)得道、解脫。有的禪行者,在證入三禪時,自以為三禪的安穩(wěn)法樂,無有禪定境界勝過此者,而誤認為自己已經(jīng)成道、解脫。有的禪行者,在證入四禪時,完全沒有喜樂的覺受,便自以為已經(jīng)進入涅槃境界。有的禪行者,在證入無色界空定時,便自以為‘空境’就是涅槃境界。
就在他們禪定果報享盡,卻個個都淪入生死輪回中,繼續(xù)做著「得道’的夢。(按現(xiàn)代禪者,多有未證言證,自欺欺人者。)
究其原因,這都是在未修禪定前,沒有正確的‘禪修真理’作引導,所以他們縱然修習禪定,但是‘我見’不斷,‘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不斷’,不能證入了脫生死的‘正定’,自然解脫無份。
凈土眾生在修定前,個個具備正確的‘禪修真理’作引導(見十一、十六愿),自然在禪定中,不會生出‘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的不正確知見。因在禪修中,沒有‘身見’的障礙,而與外道有身見障礙的禪定證境,有著極其粗、細、顯、晦層次的差別。
2、佛經(jīng)上為什么沒有提到生理與禪定相互影響的關(guān)系?
而外教禪定與佛教禪定,最大的分界點,就在此‘知見’上的基礎修因不同。如道家禪修者著重在打通任、督等奇經(jīng)八脈為其依據(jù)的原理。密宗則以打通人體內(nèi)部的‘三脈七輪’為主要。而在佛經(jīng)上最正確講禪修的經(jīng)論,如般若經(jīng)、大智度論、阿含經(jīng)、阿毗曇論等,幾乎都沒有明顯提到人體氣脈等問題,在禪修中轉(zhuǎn)換的情形,為什么佛經(jīng)上沒有提到氣脈對修定者的相互影響關(guān)系呢?
一方面是每個人思想、智慧、心理、生理、觀點、程度......等種種狀態(tài)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一方面是講了修定與生理的相互影響關(guān)系,容易讓后學者進入‘身見’的執(zhí)著范圍,在禪坐時意識于無形中便不知不覺的隨著自己在閱讀經(jīng)書中所知的生理變化現(xiàn)象走,或者被生理變化牽著走,而不自覺。(其實是自己的覺照力不夠,心念不夠細微),很容易走入外道修法。另一方面則是單是生理的暢通、升華、超越,與解脫知見無關(guān)。當知佛弟子的解脫知見,是從修定前,已經(jīng)具備佛法所說的苦集滅道的‘中觀正見’基礎而來,是從內(nèi)心徹底的熄滅了‘貪嗔癡’而產(chǎn)生。因此禪修者如果沒有很深厚的佛法中觀正見作基礎,在修定中不容易斷‘身見’,不容易超脫‘色蘊’的范圍?v然修得神識與身體分離,也完全與‘悟道’無關(guān),所以密宗有必須十二年中以顯教經(jīng)學為基礎,才能修密之說。
3、凈土眾生在修定中斷身見
凈土眾生因為是‘化身’相。完全沒有胎生眾生障礙修定的生理阻礙現(xiàn)象,容易在修定中斷‘身見’,所以悟道、解脫的速度及發(fā)神通的速度,比人間禪修者快得多?v得五種神通,因為有深厚的‘正見’修定基礎,不會貪著所獲得的廣大‘身通’境界。
4、有五種神通不一定斷身見
一般修定者,禪定功夫深了,都能獲得五種神通。這在凡夫眾生看來,真是崇拜恭敬的不得了。卻不知縱有大力神通,也不一定與‘悟道’有關(guān)。圣者的‘悟道’,首在斷‘身見’。而一個有五通的世間禪者,仍然我見、身見、邊見、邪見......深重,只是空有禪定功力而已。這種禪定通力,不足恃,當其通力報盡時,仍要輪回生死,不免沈墮之苦。而一個斷身見、證初果的佛弟子,永遠不會墮落三惡道去。例如曾經(jīng)有五百個仙人,個個都獲得五種神通。有一次當他們飛行虛空,經(jīng)過一處宮殿時,偶然聽到甄陀羅女的歌聲,內(nèi)心貪欲頓起,淫心難持,一時之間貪著色聲,如癡如醉,剎時盡失神足通,墜落地面,成為凡夫身;究其原因,根本在修定中,身見未斷,只是暫時用定力壓伏身見心、貪淫意,仍不免輪墮惡道之苦。(智論卷十七)
而極樂世界的眾生,在禪定中所獲得的五種神通與世間禪者所獲得的五種神通,最大不同的基礎,就是在于必能斷除‘身見’,不會生起想念貪著自己的化身相,自然其神通境界,清澈、廣大,不可思議。
反觀我們地球人類,在物質(zhì)文明的今天,個個‘我見’、‘我執(zhí)’、‘身見’、‘邊見’、‘見取見’、‘邪見’......深重,不要說神通,就連自己的善惡念頭都搞不清楚,更何況對遙遠不可預知的極樂世界里,已經(jīng)有許多修道者,在甚深禪定中,獲得五種廣大神通,仍不會貪著自己的身通變化境界之事,那更是有如天方夜譚般的不可理解!
5、任何世間禪定都不能保身不死
在娑婆世界里,也有少許的人們,在經(jīng)過滄海人世后,察覺出人類今世的壽命是極為無常短促的,恐怕死了以后,此生化為烏有,為了要解決疑問的人生,便會去接觸宗教,尋求解開人生之迷的方法。如果因緣不好,沒有遇著指引我們脫離生死苦海的善知識,經(jīng)過其他人士的指引,也可以學習比較淺易的修行方法。也有的人,經(jīng)過世間禪者的指導,歡喜的隱遁山中,修習仙道,他們因為強烈的懼怕喪失自己短暫的生命,希望修得長生不死的仙法,藉此延長自己今世的壽命;蛟S他們認真修行,亦可以如愿以償?shù)倪_到堅固自己身體的理想。但是他們?nèi)f萬沒有想到,也不會預知道縱然可以將自己的生命延續(xù)到千萬世之后,但是有漏的善業(yè)果報結(jié)束之后,還是會隨著個人宿世的業(yè)力因緣,輪回六道中去。他們只是今世利用某種特殊的方法將自己前世的業(yè)果因緣挪后感報而已。凡是具有正知正見者都知道,如果一個修行者,沒有依照釋迦牟尼佛指示眾生正確修行出苦的方法,任何有為的修持方式、世間禪定,無論怎樣的強化保有自己的身體,對于今世必定會散滅的色身,都是無濟于事的。當一個人的宿業(yè)因緣果報一到,我們?nèi)耘f不知道自己會輪轉(zhuǎn)到那里去了。
6、最穩(wěn)當不貪著色身的地方
而有什么善巧方便的修法,能夠打消我們濁惡世界的眾生堅持這個幻滅色身的念頭,覺悟身為苦本的真理呢?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中的每一個天人,在想念佛道,精進修定的功德感報之下,都是清凈的色身,也就是蓮華化身。在那么美好的修行環(huán)境里頭,在同參道友的互相勉力進修之下,每一個人都一心一意地追求佛道,內(nèi)心里只有佛法僧三寶的清凈念頭,只要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依照凈土三經(jīng)的指示執(zhí)持名號,或者是觀想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絕對不會像凡夫和世間禪者一樣的生起貪愛染著自己身相的念頭。這是阿彌陀佛在成佛的過程中,為了使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都能夠遠離貪計身相的邪執(zhí),早日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必然發(fā)下的一個接引眾生的大悲誓愿。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
- 華嚴經(jīng)要解(1)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一)
-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三)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卷上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jīng)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jīng)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jīng)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