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十一日:現(xiàn)代人如何看“信心不相續(xù)”的問題

  安居第十一日:現(xiàn)代人如何看“信心不相續(xù)”的問題

  五念門的學(xué)習(xí),不是為了使大家有什么學(xué)問,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來實踐佛法。這是我們講課的一個主題,要不然學(xué)習(xí)就可能會慢慢變?yōu)橹R的學(xué)習(xí),那樣在學(xué)習(xí)交流的時間有體驗感受,一旦到生活中就間斷了。

  三者信心不相續(xù),余念間故。

  傳統(tǒng)修法——行持的無間修

  世尊于人壽百歲時示現(xiàn)施教,因為年齡再小,世尊沒法住世了。在我們這個時代,任何超乎常倫的人都十分困難住世。古代人有光相、芳香、特殊的能力都很正常的,那時候人樸實,與諸仙天人來往頻繁,但隨著人類的惡業(yè)在減劫中越來越熾盛,超出常倫的人有兩個趣向,一個是取滅,一個是湮沒,被大家的業(yè)湮沒,其德行也彰顯不出來了,共業(yè)所使故。現(xiàn)在要是出現(xiàn)一個光相的人,可能都會被綁架到美國去。過去中國為了得到羅什大師,把龜茲國滅了。

  所以現(xiàn)在要是出現(xiàn)一個超出常倫的作為者,業(yè)力的蒙蔽必然造成要么他沒法生存,要么他被大家的業(yè)湮沒了,他也要趣于平常,為了生存。這個平常不是個壞事情。佛在《法滅盡經(jīng)》中講,到人壽五十歲以里,一切賢圣隱沒于圣山福地,他們沒法住世了,再住世就會造成極大的違緣。另外世尊在一些經(jīng)典上授記,這些超出常倫的智者或有愿力者,他們就隱沒在世俗的娼妓、屠夫、外道、大臣、宰官,也可能是沙門里,但都是極平常的生命來示現(xiàn)他們護持佛法正法住世,護持清凈戒法的守護,乃至讓末世之人在常規(guī)的狀態(tài)下受到教育等等。

  那么那個時代的教育拿到我們這個時代,余念的間斷是十分容易造成的,好比說語言、道德、法則相續(xù)的狀態(tài)都不一樣了。

  【師父舉了兩個人的例子:一是師父的師父對十方信施的惜福、嚴謹、細膩!

  很多弟子都受不了他(師父的師父)。回過頭來看,我們的心力、觀察力、生命的體驗根本沒有他豐富,沒有他來的真實,沒有他來的條理、踏實。我們現(xiàn)在的修行的狀態(tài)、心理的狀態(tài)沒法和他比,我盡量地想使自己的作為充分一些、如實一些,在每個作為中都不要失念,或者說恰如其分,或者說不要迷失,能充分地覺悟自己的人生,就是尊重自己的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個三業(yè),往往在一些時候就會隨著業(yè)習(xí),隨著昏沉掉舉妄想就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了,也可能可以收回來,但往往都會有一段時間。

  【一是祜巴溫忠,他做事的密度很大,每個生活過程的嚴謹度很高】

  舉這些例子,是為說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啊,那古往今來的差別呢?很多都是沒法比的。

  關(guān)于信心的相續(xù),過去人和很偏僻的地方【師父舉雜多謙祥寺的覺姆閉關(guān)幾年、十幾年,座位不涼的例子】用行持的無間修。

  現(xiàn)在,在發(fā)達地區(qū),我們?nèi)诵摹?a href="/remen/yinyuan1.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因緣接觸的東西就特別的復(fù)雜,面兒特別的廣,所以這種間斷的雜緣、雜念、生活意識就多一些。時代空間不一樣,經(jīng)濟、信息發(fā)達并不一定是壞事,只是這個時代人的業(yè)力的變異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現(xiàn)在人壽七十歲,修諸禪定的機會基本沒有什么了,第四個五百歲人讀經(jīng)懺悔堅固,我們這個時代是斗諍堅固!岸贰本褪敲,自己跟自己斗,我們看自己是否矛盾?因為我們的生活意識中在取舍得失善惡大小的法則上,往往我們就會造成心理的矛盾與徘徊,把這個矛盾與徘徊一拿出去,就開始諍論。這個“諍”往往是法的諍論,自贊謗他,很多人讀過《心材喻經(jīng)》,講自贊謗他墮入惡道的法則。

  說這個時代斗諍堅固,“堅固”就是說大家斗的時候會當(dāng)真,就是真認為誰是佛教,誰不是佛教,相互否定。三傳(南傳、漢傳、藏傳佛教)皆是世尊說的心相教法,就是解決心理問題的一個教法,不能說哪兒的人沒有心,是對心理的教育、引導(dǎo)和認知,那怎么能說這兒沒有佛法,那兒沒有佛法呢?大家會當(dāng)真,所謂當(dāng)真、堅固者,就是執(zhí)為實有,執(zhí)為實有就是障礙了,反而就動搖佛法的根本,就會建立我執(zhí)與法執(zhí),又違背了世尊的教誨了。

  我們?yōu)槭裁匆磸?fù)地分析我們這個時代的共業(yè)呢?因為不認知共業(yè)的話,往往我們會認為自己能干些什么,你要是不了解共業(yè),你做不成的。比如明朝之后,大家特別向往僧法、戒律的恢復(fù),很多有禪定的律師們到后期就轉(zhuǎn)換一個方法了,因為他觀察到共業(yè)的背離。我們往往對自己很有信心,然后又沒有信心,有信心的時候腦子發(fā)熱,以為自己什么都能做,但你要了解了共業(yè),你就不會氣餒,也不會驕傲,因為你的平等心、平常心就會出來了,因為大家都是這樣一個環(huán)境狀態(tài)了,你反而能夠安下心來,你會從容不迫地做事情,包括修行。共業(yè)的事實我們不能忽略,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意識與體力、共業(yè)的牽制,一旦忽略,我們就會學(xué)習(xí)不相應(yīng)。

  所以,關(guān)于不相續(xù),我們現(xiàn)在不能拿老辦法比了。過去人用行持的無間修。從作為上來相續(xù)地修持。

  現(xiàn)代應(yīng)機——佛愿載負故本凈相續(xù)、安心相續(xù)

  在我們這個時代用什么方法呢?我們可以在本凈的認知、順性的認知、佛力的認知上下功夫。無間修是靠行持來表達的,這里是靠認知表達的,用載負的東西,我們被佛力載負著、佛愿載負著、本凈載負著的這個警覺、這個認知不會忘掉。古代不輕易這樣引導(dǎo)人,因為人可能會進入到放逸中,現(xiàn)在把握不好也很容易放逸,就是人會很容易進入放逸的借口,那這個內(nèi)容就丟失了。所以我們就用念佛來認證本凈,你不管持名念佛也好,是憶佛也好,你這個地方還要去用,因為這兒是無修的修法,你念佛、憶佛什么也得不到,但這里面有輕安,有喜悅,有放松,有逾越了業(yè)習(xí)這樣一個內(nèi)容。所以這個念佛是依止本凈、本性,依止著佛力的載負,來觀察這個載負力,乘著這個載負力,安住在這個載負力的因緣上憶佛念佛,就是說他不用得失的心念佛,而是被載負的心,就是安心的情況下念佛。只要沒有這個方法來勘驗,你天天說“我被載負了,被載負了……”,晃晃悠悠的,可能你就是個放縱者,你把阿彌陀佛的愿力,或者說順性的功德、本凈的真實,你當(dāng)成一種借口了,可能就會喪失利益。所以用念佛來勘驗。古代人就是用行持的無間來勘驗,來成熟的。

  所以,這個“相續(xù)”,我們能不能依本凈的心,來用感激的心念佛呢?就是說佛愿回施給我們了,令我們能觀察到本凈,觀察到順性的功德,我們在這里用一念感激的心來念佛,知恩報恩的心念佛。

  這個地方轉(zhuǎn)不過來,人十分容易放逸。所以很多人看到念佛人,一部分人很勤苦,就是追求“成片”、“一心不亂”的,實際古代人能做得到的,因為外圍因緣成熟,比如善導(dǎo)大師一閉關(guān)就是十年。那么在這個時代,讓我們被載負著,在安心的情況下,審視自己安心在佛力佛愿、順性的角度,就是不依得失的角度來念佛,是這個時代相對平穩(wěn)、如實的修法,比較契合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依這種方法來認知、實踐,認知就是安心,先在安心的問題上解決,再去持名念佛,這樣人就比較容易去實踐,我們可以對比著做。

  可以把這兩個方法來對比:一是依認知來安心,認知佛力、法性、本凈的載負,不以得失心念佛,就是依圓滿心的心來念佛;再一個是依求一心不亂,求功夫成片的心念佛,求是不足的,不圓滿的,虧欠的、不具足的心,現(xiàn)下的業(yè)緣現(xiàn)象下的心。

  這兩種方法我們可以對比,因為我們不能扼殺任何一個人的思維觀察,大家可以在這兒對比觀察。我們這個共業(yè)時代對法的感召。雖然有個別人與區(qū)域能做的到無間的修行機遇,但我們大部分人很難逾越這個共業(yè),所以我們可以對比對比:用無間的行持達到功夫成片的傳統(tǒng)修法(過去人修持是要灑凈結(jié)界設(shè)壇的,是要授受的,即一個成就了一心不亂的善知識來引導(dǎo)大家修行),與依圓滿、本凈、本具、順性、佛力這樣一個圓滿安心的認知,在安心基礎(chǔ)上來念佛這樣一個相續(xù)。什么相續(xù)呢?本凈相續(xù),安心相續(xù)。把相續(xù)跟安心掛上鉤,安心跟本凈、佛愿掛上了鉤,這樣在我們這個時代無疑地是個比較契合我們的機和時代精神的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對比實踐。

  龍樹菩薩、天親菩薩五念門中所傳的,乃至善導(dǎo)大師所傳的“安心起行作業(yè)”,就是依佛愿來激活本凈(實際還是佛愿最重要的),順性的安心的認知,形成了一個安心的相續(xù),在這個相續(xù)上要用功夫,用念佛來表達。

  你安心不安心,就看你念佛不念佛!拔野残牧恕, 不能這么說,你要念佛。因為啥呢?安心的是閑人,是靜人,是智慧的人,是慈悲的人,他沒有什么事情了,他只能念佛了,他用念佛來表達這個安心,他不會忙著造業(yè),忙著世俗,忙著名利,他不會這么做了,為什么呢?他安心了。他心寧靜下來了。怎么寧靜下來了呢?因為依佛愿的回施人人得以往生,他得以安心;因為安心觀察到了性德;依性德、本凈的載負使自己不斷安心;安心在相續(xù)中念佛。

  這樣一種修法是龍樹菩薩傳下來的,實際再往早一點是文殊菩薩,再早一點是釋迦文佛,再早一點就是阿彌陀佛了,這一支是依智慧教為體。審觀智慧人最簡單的就是無染的喜悅,他是在意識的無染的喜悅之相續(xù)下去修行的,這是其教法的主體。所以釋迦文佛說“但得諸樂,無有眾苦,是名極樂”,實際這一支(傳承)最主要是傳播這樣一個無染的喜悅。因為我們?nèi)局蜁艹林?不管是法我的染著還是人我的染著,都很苦的,沒有什么可喜悅的東西。

  如果你說你是個持戒的人,一個求功夫成片的人,我執(zhí)很難去掉。如果你說“我是個隨順佛愿的人”,你這個“我”本身就消融在隨順這個力量上了。隨順把執(zhí)著消融了。你說“我們在順著佛愿念佛,順著佛力念佛,順著佛給予的’一切眾生咸能往生\’念佛”,順著這個力在念佛,那我們的執(zhí)著,我執(zhí)與法執(zhí),在這個執(zhí)著的過程中消融了。我們可以去實踐的,不能僅是言說,要實踐對比的。

  你說“我要求個功夫成片,一心不亂”,那這個執(zhí)著就會愈行愈堅,不是故意的就會這樣。

  早期我持戒念佛的影子特別重,蒼山有個老出家師父過來給我說:“法師,你出問題了。”

  我說:“那你給我開示開示!

  他說:“你現(xiàn)在這個作為自利不足!

  當(dāng)時我十分感動。這個“不足”說到點子上了,很準(zhǔn)確,我是十分能感知得到的。因為你依著自己的作為與業(yè)相,你怎么反思它都不足,怎么都不足,只要是反思到自己的作為與認知上,它就是不足。大家也可以去反思自己,你的持戒也好,作為也好,心靈深處的認知上,你認為你是滿足的十分困難!以前我嘗試過,在一天中自己明顯的念頭很少的,但反饋回來觀察,說“不足”是百分之百的準(zhǔn)確,描述自己當(dāng)時的狀態(tài)——你的作為不足,或者行持不足。

  因為不管是人我、法我,它愈行愈堅是事實,就是說你越往后實踐,你越要反思自己的每一個作為,每一個細微的角度,這個反思它就會堅固著法我,這個是難免的,即你依法、依法的感知、法的進趣以為守護,這個守護就是“我”。你一細觀,你就感到不足。

  隨順著佛愿平等給予,這個執(zhí)著就會在你行持隨順的過程中消融了,并不是說我們不執(zhí)著了,我們還在執(zhí)著,因為沒有親證法性、性空,你的作為執(zhí)著是難免的。所以這個時代,我們能隨順佛愿的平等給予,令它相續(xù),那么相續(xù)中就會消融你的業(yè)力、業(yè)習(xí),在這個過程中消融。

  為什么我們費這么大的力氣反復(fù)地分析自力與佛力呢?或者說本凈力呢?因為這個“本凈”是不假于修證的,我們都知道佛陀的三身功德中,一切無為之行、寂靜之行,在寂光中的無為之為法身分善巧,稱為清凈法身。法身是順性徹底的展現(xiàn),非是造作而來的。所以我們一般稱為“實相身”。報德是依愿而起,化身是順眾生的需求而展現(xiàn)的對應(yīng)的功德與作為。在我們行持的過程中,我們要隨順著三身的功德,這三身是人人心智本具的。這一點我們要是認知不清楚,我們是安不下來心的,就是說三皈依不能產(chǎn)生事實!你說皈依佛,但你的心不具足,沒辦法造成皈依佛的事實!所以,心智本具,我們所說的人人都有佛性,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皈依與認知!是作用力的一個載負點,就是說它是一個起點,這個點要是丟了,我們修行就是以虧欠心修,必然有虧欠的結(jié)果。虧欠心就是種子,你在漫長的作為中,虧欠必然會結(jié)果,結(jié)什么果?虧欠的果。

  所以以前入關(guān)的儀式要求十分嚴格,在入關(guān)前,你一定要表明你怎么入關(guān)、你要修什么法、你的發(fā)心是什么,環(huán)境有什么虧欠馬上就調(diào)整,心里有虧欠了馬上就調(diào)整,然后封關(guān)的人要給他說一個圓滿的偈贊或提示,令其有所依從,令其無有虧欠。一旦有虧欠,關(guān)就破了,若不出關(guān)就出大事情。我曾遇到過一個閉關(guān)九年的出家?guī)煾?后來他又閉了三年關(guān),最后跳崖了。為什么呢?你心里最初的那個種子它會起作用的,我們要不依本具的心,即本來圓滿的心去修行,我們要成個什么呢?你那個種子第一個就出問題了,你一起步就出問題了。

  而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種子是圓滿的。隨順著佛愿的回施,種子圓滿!隨順這個力是極大的善巧!這個地方真是希望大家反復(fù)地、耐心地去觀察、尋味、對比,不辜負我們這一生,起碼說不辜負我們出家修行,或安居學(xué)習(xí)這一個機會!這一定要反復(fù)地去觀察審視,就是種子問題!

  龍樹菩薩秉承了無量壽佛——釋迦文佛——文殊菩薩這樣一支無染的喜悅的種子,或說清凈平實的種子,在相續(xù)著一個教法,即意樂修持。這是一個體系。善導(dǎo)大師稱為“安心修持”,近代人提出來的“果地覺因地心”,都在相互地傳承著一個東西。這個“清凈平實”,就如釋迦文佛在覺悟時說“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就是一個種子。如果說自己虧欠、他人虧欠,修什么呢?修下去的結(jié)果是什么呢?種下去的就是焦芽敗種,怎么會有結(jié)果呢?所以,在這個傳承中,清凈,即所謂智慧門,它依智慧來作為一個種子。果地覺種子,安心種子,意樂種子,清凈種子,都是一個種子,都是清凈的、真實的、沒有虧欠的、圓滿的、智慧的。

  這個傳承體系,總體是依智慧的種子。因為文殊菩薩是阿彌陀佛的正教令身,即正面使者。藏傳佛教中的憤怒金剛、大威德,那是憤怒教令身。就如兩國打仗,有唱白臉的有唱黑臉的,有的說一定要打,有的說和談吧,互不傷害。佛教育眾生也要派兩個使者,一個是大力的、好戰(zhàn),一定要打敗你的頑固;一個是慈悲智慧的,說我們不要戰(zhàn)爭,你本來都具足,不用打,你很有智慧的。說“不要打仗”的就是文殊菩薩,稱為正教令者,即智慧交流,意樂交流,啟發(fā)你本有的種子,啟發(fā)你的如來智慧德相,去掉一切眾生表面的染著,讓你本有的佛性起作用。就象把你海底的摩尼寶取出來,告訴你說:看,你有這個,你需要什么,它是如意的,可以出生一切功德。

  所以文殊菩薩的教法在凈土中是源遠流長的,即一個正面的教法,它的種子是十分有意思的,清凈啊、安樂啊、果地覺啊,讓你一起步不入邪見,一起步就圓滿,一起步就沒有虧欠,在相續(xù)中,你安安穩(wěn)穩(wěn)地、輕輕松松地、踏踏實實地往前走就行了,不會出現(xiàn)問題、故障。

  以前提倡讀《圓覺經(jīng)》,其中有一個因緣就是《圓覺經(jīng)》能揭示如來覺性。四種覺性(眾生覺性、菩薩覺性、入地菩薩覺性、如來覺性)中,我們能看到什么是圓滿的,為什么如來覺性是圓滿的,此圓滿如何修法?其后面有個修法與凈土修法是一樣的——“末世眾生于諸妄想不加了知,于妄境界無有染著……”,就象我們現(xiàn)在的安心念佛、無染念佛、心不留著念佛,其教法體系是一模一樣的,如此行人末世不入邪見,入如來種性故,隨順如來覺故。現(xiàn)在,眾生覺性、菩薩覺性、入地菩薩覺性我們都不管了,我們只用如來覺性來念佛,這樣就有一個相互啟發(fā)、印證的東西。

  所以,想不間斷地修持、“信心相續(xù)”,這個時代我們用認取佛平等回施的方法。阿彌陀佛平等回施的愿就是令一切眾生安心的方法,“一切眾生咸能往生”,為什么不直接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呢?不起作用故。作用力很重要,“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家都聽得耳熟了,但你還繼續(xù)犯習(xí)氣、做毛病、搞自己的我執(zhí)與法執(zhí)。而阿彌陀佛的回施“咸能往生”,就是咸能從自他共業(yè)中走出來,這是作用力。

  最重要的一關(guān),就是佛愿的作用力。通過這個佛愿,令我們安心,即讓我們所擁有的智慧德相起作用。佛愿的作用,即其回施十分重要!沒有他的回施,你的佛性不起作用,你的業(yè)力起作用,佛性被埋沒了!現(xiàn)在阿彌陀佛把埋沒我們佛性的東西全部拿走了!把你的業(yè)障都清除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第一天我們著重講,阿彌陀佛的平等回施,是把我們本有的佛性激活的恩德,這是最大的一個恩德了!我們這個時代若不了解這個恩德,我們修持是很困難的。佛愿,把埋沒我們眾生心智(即如來智慧德相、佛性)的東西給清除了,“咸能往生”就是一把全拿掉了!不管自業(yè)、他業(yè)、共業(yè),九界眾生的所有業(yè)與障全給拿掉!說“你能生,你能成”。這個保證的力量是很大的!世間人相互間的一個承諾都有力量,況且佛菩薩的承諾呢?對此我們要善于觀察。

  阿彌陀佛把埋沒我們佛性的業(yè)力、障礙、執(zhí)著幫我們清除了,通過“咸能往生”,等于回施一個圓滿的作用力,讓它起作用,讓它去成長,把壓抑、減損它的東西都給清除了。你看平時人的舉心動念,我們不敢說自己是圓滿的,說本性上是圓滿的,但作為上、思慮上總不圓滿。阿彌陀佛說這個沒問題,我來接引你,咸能往生。因為我們的業(yè)習(xí)、執(zhí)著、所知障,悄悄地、慢慢地把我們本來圓滿的自性沉在最深的海底了,并不是你沒有佛性啊。所以阿彌陀佛不管再深,把摩尼寶給你拿出來,讓它起作用!跋棠芡,就是取出一切眾生心中的摩尼寶,你拿著就用吧,即你的作為從現(xiàn)在起是圓滿的了!就這樣安心,安一個緣起心,給了我們一個最殊勝緣起,實際也是最殊勝的一個啟發(fā),令一切有情本具的佛性真正起作用于每個當(dāng)下!這是佛給予的啊,阿彌陀佛給予的安心!

  經(jīng)典中都用“令”,因為最圓滿功德表現(xiàn)出來了,我們只要從意樂上審觀,最后必然有這種趣向。實際阿彌陀佛的圓成,是法性最圓滿真實的表現(xiàn)罷了,或說作用罷了。我們自己的發(fā)心怎么都發(fā)不圓,阿彌陀佛觀察到二百一十億個佛土,經(jīng)過五劫思維,做了個最圓滿的答案來供養(yǎng)給我們,使我們知道這個“具足”,即有這樣一個任何眾生從任何角度都沒有任何遺憾、虧缺的參照與緣起。阿彌陀佛為什么發(fā)“十方諸佛若不稱我國土者,若不稱我名者,不取正覺”這樣一個愿呢?就是說他發(fā)的愿、他的國土周全了。大家有圓滿的審視了,才有往生彼國的意愿,所以稱為妙觀察智的成就。凈土法門不怕你思維、觀察,這是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因為我們作為凡夫就要思慮,就要東看西看,那你就多觀察吧,你對極樂世界觀察得越多,你把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及無量世界越對比得多,你就越產(chǎn)生往生彼國的意樂。

  阿彌陀佛怎么安眾生心呢?就是當(dāng)下讓你具足的佛性起作用!“咸能往生”、“咸能成佛”,就是具足、圓滿的種子在每個當(dāng)下起作用。這個“作用”就是你的安心。所以,阿彌陀佛給了我們一個“信心”,不是我們自己擁有什么了,因為擁有而不起作用也白搭。這是依阿彌陀佛的愿力給我們一個最殊勝的啟發(fā),又有一個最殊勝的回應(yīng),令它起當(dāng)下作用,這樣一個安心的方式。實際這是佛愿所促成的。雖然你本具,若沒有佛愿的促成,它激不活。激不活就如沉在海底,那我們就漂流在業(yè)海上。一旦我們把摩尼寶取出來了,就是讓我們本具的心、本來圓滿的心起作用了,就促生一切功德,能消除一切障礙,能滿一切愿,就能使我們?nèi)鐚嵉匦扌小?/p>

  所以,我們的“信”是佛所賜予。佛不扮演上帝,但是若沒有佛愿力給予來激活我們心中本有的佛性,你是沒法起作用的。我們?nèi)舭逊鹆ν厓荷弦环?我們的心又開始不圓滿了,種種對比、種種執(zhí)著、種種煩惱、種種習(xí)慣又開始顛倒了,你的安心又安不成了。所以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利益主要就在這一點!捌浞鸨驹噶,聞名欲往生”——阿彌陀佛的愿力使聞佛名者、聞極樂世界國土者生起往生彼國之愿、之欲、之信心。所以這個“信心”,是來自于阿彌陀佛的愿力所加。這個角度希望大家有個對比,你越真誠越好。

  所以,對于曇鸞法師談的“信心相續(xù)”,是佛力所加,佛愿所加,揭示了我們自性的作用、本具的作用,讓本凈、佛力載負著我們的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個舉心動念,在這樣的載負下,我們會信心相續(xù)、安心相續(xù)、念佛相續(xù)、憶佛相續(xù)。這樣的相續(xù)是很穩(wěn)定的一個作為。

  曇鸞法師講“此三句輾轉(zhuǎn)相承,因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xù)。念不相續(xù)故,不得決定。信不決定,故信心不淳。與此相違,名為如實修行相應(yīng)。是故論主諫言’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愿生安樂國’。”論主,即天親菩薩。

  《往生論》第一句就講“世尊我一心”。天親菩薩一開章就講佛與眾生是一心的。世尊與一切眾生本來一心,這里的“我”代表一切眾生。這就是法界心、無對待心、清凈心、圓滿心……,贊莫能盡。所以他第一句講的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樣來安眾生心。這是修行的種子啊,修行不能偏離一點。若我們緣佛心,緣與佛心一樣,那是什么狀態(tài)呢?——在憶佛念佛。這是真正的憶佛念佛——世尊我一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本無差別,這就是真正地在憶佛、念佛!

  《往生論》第二、三句講“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揭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如實之相——盡十方無礙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本質(zhì),是盡十方,是無礙之光,眾生在此歸命,就是憶佛、念佛、成佛。天親菩薩的每一個字都是法則。

  第四句說“愿生安樂國”。這個“愿”,是成就的意思。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成就安樂國,成就往生安樂國。此“愿”是已成就的愿,而不是準(zhǔn)備做的事情。這是即下即用的教法,當(dāng)下就是圓滿,什么圓滿?眾生心與佛心無別。

  我們學(xué)佛人最大的畏懼,就來自于驕慢與自卑。驕慢會帶來畏懼,自卑同樣會。我跟佛能一樣嗎?佛過來說,我跟你一樣啊,為什么呢?你可以往生我的國土看看嘛。如果不一樣,佛出世不是在欺負我們嗎?但是我們的驕慢與自卑,扼殺了這個“一樣”的作用。

  所以,“歸命盡十方”,表達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緣起!皻w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盁o礙光”是作用,“如來”是成就,成就什么呢?——安樂國。

  這就是憶佛念佛成佛的當(dāng)下口訣。用龍樹菩薩的四句偈子解釋這四句話是最簡單的——“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彌陀,應(yīng)時即現(xiàn)身,是故我頂禮!

  “若人愿作佛”,這里連往生都不說了。

  什么人“應(yīng)時即現(xiàn)身”呢?憶佛者、愿作佛者。佛與眾生沒有對待啊,是我們與佛對待了!

  “是故我頂禮”,頂禮誰呢?頂禮這些愿作佛的人、心念阿彌陀的人。

  宗下達摩祖師這樣講的:

  “佛具三身。若有眾生行諸善事,即是化身。

  若有眾生行諸智慧事,即是報身。

  若有眾生心地寂靜無染無著,即是法身!

  “即是報身”,就是誰行這個事,誰就是報身!“即”,就是做者,什么做者?心念(阿彌陀)者,愿作(佛)者!

  我們與佛對立著,對著干慣了,說佛在那個地方,佛是那個樣的……,我們這個“一心”、“無對待”、“無差別”呢?所有的凡夫就“凡”在這個地方了,很凡,很多雜緣。

  龍樹菩薩這四句偈子大家下去可以念一念,講的十分準(zhǔn)確。天親菩薩的“愿生安樂國”,就是成就往生安樂國。歷代的善知識講法,都不會把佛和眾生拉開,都把佛跟我們放在一個因緣上來。我們執(zhí)著于凡夫,所以佛就是佛,我們就是我們。希望大家善思維,善觀察!

  歲次辛卯四月二十六(2011年5月28日安居第十一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