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17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17

  2006年4月4日講于戒幢佛學(xué)研究所

  昨天講到煩惱的心所。煩惱心所一共分為二類,一類就叫作煩惱,其實是根本煩惱,有六種。還有一類是隨煩惱,有二十種。

  隨煩惱和根本煩惱有密切的關(guān)系,是建立在根本煩惱的基礎(chǔ)上,隨著根本煩惱而起,所以叫隨煩惱。在二十種隨煩惱里,有一部分煩惱是根據(jù)根本煩惱的不同表現(xiàn)方式而建立起來的。如忿、恨、惱、嫉妒、害,這些煩惱都是根本煩惱中瞋恨心的表現(xiàn)方式。還有一部分隨煩惱是它有自己獨立的自體,但同時它又是跟著根本煩惱之后,隨之而產(chǎn)生的。有這樣二種的不同。

  我們先講六種根本煩惱。

  “四煩惱六者。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第一種就是貪。我們看貪的定義:

  “言貪者。于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yè)!

  貪是一種染著,對五欲六塵的境界生起染著的心理。貪的名稱很多,比如說貪染、貪欲、貪愛、貪著……都是貪的不同說法。

  那么,貪的生起,它的對象,貪必然有貪的所緣境。就是每一種心的生起都有它的所緣境,這就是我們前面講的什么道理?每一種心當(dāng)它產(chǎn)生作用的時候,都有見分、相分。所以,貪必然有貪的相分,瞋有瞋的相分。這個相分就是貪的所緣境。貪的所緣境是什么呢?“于有有具”,有,三有,三界的有為法;有具,生起三界的因,生起三界雜染法的因,也就是三界因果。三界因果都是有情貪著的范疇。

  通常貪的這種心的生起,一般情況下要有幾個前提。首先,要有貪的心所,你具備有貪的種子,你有貪心。為什么會貪?首先因為你有貪心,也就是你具有貪心的潛在的力量,這是一個前提。任何一個心所的活動,首先你具有這種心理潛在的種子,如果你沒有這種潛在的種子,你也就不會起貪心。然后,你對這個對象,你需要它,你覺得它很漂亮,這個也是貪生起的前提,如果你不需要它,你也不會貪。所以,貪又叫貪欲,欲,欲就是有一種需求作為前提,如果沒有需求作為前提,你也不會貪。還有,你覺得漂亮、覺得美。通常生起貪的,還有一種情況:我們把所緣的境界執(zhí)以為我,當(dāng)我們執(zhí)以為我之后、加上“我”之后,這一份貪又會得到一種增加,它的力量就會增加。所以,叫:我貪。把境界執(zhí)以為我,有了這一份我執(zhí)之后,你貪的力量就會加強(qiáng)。所以,貪的生起是有這些眾多的因緣。每一種心所的生起,都有它的因緣。

  我們貪的對象很多,《瑜伽師地論》中舉了很多種類,比如說,對自己的認(rèn)識、觀點、知見,貪著自己的觀點;還有對你沒有得到或是已經(jīng)得到的境界、或者你受用過的、你經(jīng)過的生活經(jīng)歷,貪過去的一些在我們生活中發(fā)生過的一些事情,我們會貪;還有,對男女之間的感情上的貪;或者對親朋好友的貪,或者對生活用具的貪。貪的種類蠻多的,只要你喜歡的,你須要的,我們都會起貪。所以,貪的心所是蠻普遍的。

  貪的作用,“能障無貪”,能夠障礙無貪。貪和無貪是對立的。如果你有無貪的心理,你的無貪的心量很強(qiáng)的話,那就沒有無貪。這是第一種過患。第二種過,貪將會導(dǎo)致我們造不善業(yè),很多殺盜淫妄的行為。殺人放火、人次搶劫、強(qiáng)暴、說假話,所以,貪會引發(fā)殺盜淫妄,造不善業(yè)。貪,本身也會引發(fā)苦果。貪的心理產(chǎn)生作用的時候,你的內(nèi)心就是不安定的時候,如果你沒有這種貪著的心的時候,你的心是安定的、是自在的。

  貪造了這些不善的行為,將會給我們帶來不善的異熟果。所以,貪是屬于不善行為的根本。

  貪瞋癡這三種被稱為三種不善的根,不善的根本。這三種在佛教中又稱為三毒,三種毒品。就像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上的病毒一樣。病毒有自動拷貝的功能。如果電腦中了病毒了,它會把這個病毒自動拷貝到你的每一個文件上。同樣地,如果我們貪的力量很大,貪瞋癡的力量很大的時候,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每說一句話,每一種心理活動,都會帶著這種貪的心理,或者帶著瞋恨的心理。也就是如果這種病毒的力量很強(qiáng)的時候,同樣地,也會產(chǎn)生一種自我拷貝,拷貝到我們的心里面。比如貪心的人,他每說一句話,做每一件事情,他都會帶著貪心。有沒有這樣?瞋恨心也是一樣,如果你瞋恨心很強(qiáng)的時候,你做每一件事情,說每一句話,也會帶著瞋恨心。所以,我們的心所也是帶著自動拷貝的功能,這種功能比電腦病毒的拷貝能力,更靈活、力量更大。

  所以,貪會給我們貪著的心招感苦果。所以,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這是我們修行主要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佛法中說要解脫,解脫什么呢?解脫的就是貪瞋癡,解脫的就是煩惱。這是輪回的根。這也是我們造成不解脫的原因。所以,我們要思惟貪的過患,同時也要不斷地思惟無貪的功德。如果一個人沒有貪,你的生命將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你將會過得何等自在?反過來說,一個人被貪著的心所控制,那么他的生命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貪將會給我們帶來多么大的過患。要這樣不斷地思考,思考無貪的功德。當(dāng)我們經(jīng)過不斷的思考之后,我們就要修,把貪修掉,成就無貪。

  怎么樣才能把貪修掉呢?就是要修習(xí)苦、空、無常、不凈。貪欲就苦的。貪欲就是苦的根本;你所貪的東西都是空的,你什么也抓不住,無所得;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了知一切都是如夢如幻,了知一切是無常的;同時對你所貪著的境界要進(jìn)行觀想,觀想它的無常,觀想它的如幻如化,觀想它的不凈,要作這樣的觀想。這些觀想都可以幫助我們擺脫貪,成就無貪。其實修行就是克服這些心理,關(guān)鍵就是在克服這些心理。

  接下來講一講:瞋。

  我們看瞋的定義:

  “瞋者。于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惡行所依為業(yè)!

  瞋,這個概念我們也是很熟悉。瞋,我們平常叫瞋恨心。它的前提是,它所面對的境界通常是逆境,逆緣。對于逆境、逆緣會生起憤怒、并且想要損害的心理。瞋的所緣境具體地說,就是逆境、逆緣。籠統(tǒng)地說,“于苦苦具”,即能夠給我們帶來痛苦以及制造痛苦的因緣,我們都會生起瞋恨心。

  瞋恨心的生起,當(dāng)然逆緣是一個方面,我執(zh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所有的煩惱的生起都有二個基礎(chǔ),一個是無明,一個是我執(zhí)。如果沒有我執(zhí)的人,他是不會有煩惱的,如果沒有我執(zhí),他的這些煩惱將會失去依托的基礎(chǔ)。所以,無明和我執(zhí)是煩惱生起的根,是所有的煩惱建立的根。所以,為什么會有傷害心?因為:你傷害了我,你讓我不開心,你損失了我的利益。因為有一個“我”,我才會不高興,如果我沒有“我”的話,我就不會有憤怒的心,不會有瞋恨的心。所以,我執(zhí)越強(qiáng)的人,越容易起貪瞋癡。還要有瞋的種子。瞋的種子也就是瞋心生起的時候,你具備有這種瞋恨心的潛在的心理力量。如果你沒有這種潛在的心理力量,你也不會起瞋恨心。

  這是瞋恨心生起的幾個條件。

  瞋恨心的表現(xiàn)方式,在隨煩惱里有說到,包括憤怒、恨、惱、嫉妒、損害等,這些心理都是屬于瞋恨心的表現(xiàn)。

  瞋恨心的過失非常重。我們昨天講過了,叫“火燒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边z教經(jīng)里也說:“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后世,人不喜見。當(dāng)知瞋心,甚于猛火,常當(dāng)防護(hù),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在三毒里邊,瞋恨的這種過失最重,因為它的破壞性最大。我們昨天說的,五千年文明一瞋皆能毀。同樣,你做得再多的功德,一念瞋恨心也可以把它毀掉了。所以,瞋恨心的過失很重。

  我們要通過禪修來對治瞋恨心。怎么樣來對治?我們還是要通過觀察修和安住修,要思惟瞋恨心的過患,同時也要思惟無瞋的功德。這是首先要思惟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不希望給我們的生命帶來過患、傷害。當(dāng)我們作了這樣的思惟之后,我們要修無瞋。

  第一要修無我,要了知我們內(nèi)在的身心和外在的世界,都沒有我和我所。人家傷害你,你要觀三輪體空,沒有我和我所,誰傷害誰呢?能傷害和被傷害的人都了不可得。這樣,人家對你的傷害就沒有什么好忍的。真正的忍,是忍無可忍。沒有可以忍的對象,也沒有忍的人,也沒有忍的這一件事情。你從因緣法去看,這個傷害你的人,加上這個傷害的動作,全部把它分析開,解開之后,其實根本就沒有傷害這么一件事情,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一大堆因緣。比如說有這么一個人,這個人不等就是于這個傷害你的人,因為他不一定就是在傷害你,這個人再加上這種心,再加上各種動作,你把它們一個一個分開;同樣作為你的存在 ,你是作為被人傷害的,作為你的存在你也一樣,你也可以作這樣的一個解析。如果真正能了知這種沒有我、我所的道理,瞋恨心就不容易產(chǎn)生。因為瞋恨心畢竟還是以我執(zhí)為前提,你要對治瞋恨心,就要觀無我。

  然后,還要修忍辱,修慈悲。當(dāng)然,我們剛才講忍辱,真正的忍辱是沒有什么可忍的,如果有忍,那忍辱將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同時還要修慈悲,可以對治瞋恨。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歌利王要割截他的身體,佛陀絲毫都不起瞋恨心。所以慈悲心可以化解瞋恨,不是用瞋恨來化解瞋恨。瞋恨心是不化解瞋恨的,只有慈悲心能化解瞋恨,所以我們還要修習(xí)慈悲心。

  這是第二種煩惱心所。

  第三種:慢。慢心所。

  “慢者。恃己于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yè)!

  我們經(jīng)常會把慢和驕合在一起說,我們常說:這個驕慢心很重,其實驕和慢這是二種心所,定義并不太一樣,但是內(nèi)容和特征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慢,主要是通過和別人的攀比的過程中,總覺得自己超過別人、高人一等,這就是慢;驕,自己有某一方面的長處,并沒有通過攀比,比如說自己具備某一種特別的能力,對自己的長處產(chǎn)生一種高度的雜著的心理。慢主要是通過比較,在攀比中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這種慢的生起,其實它的前提還是我執(zhí)。

  關(guān)于慢的種類,在經(jīng)論里講,有七種慢:

  第一種,慢。比如我和你比較,其實我不如你,但是我覺得比你高,超過你。

  第二種,過慢。其實我們的水平是平等的,可是我覺得我超過你,這叫過慢。

  第三種:慢過慢。本來對方是超過我們,可是我們卻覺得超過對方。

  第四種:我慢。在五蘊(yùn)色身上執(zhí)著有一個我。

  第五種:增上慢。比如,在修行上本來沒有證初果,卻以為證得了;沒有證得阿羅漢果,卻以為證得了。增上慢和打妄語不一樣的,如果打妄語說自己證得阿羅漢果,實際上沒有,那是犯了根本大戒?墒,如果是增上慢,屬無犯。因為是自以為,沒有欺騙的心理,是搞錯了,只是自己過分地自以為是所造成的一種假相。

  第六種:鄙慢。有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如別人,可是,他覺得:你也沒什么了不起,我也不稀罕,我雖然不如你,但我也看不上你。

  第七種:邪慢。自己本來沒有道德,可是卻裝作很有道德的樣子,高高在上,欺騙別人。

  慢有這么多種。我們講了這些,大家要對照,看看自己哪一種煩惱的力量特別增盛。每一個人煩惱都不大會一樣的,就像我們養(yǎng)了一大堆動物一樣,有的養(yǎng)的時間比較長,有的養(yǎng)的時間比較短;有的可能營養(yǎng)比較豐富,因此就長得比較壯,但也有的,營養(yǎng)不良,長得很瘦。所以,不一樣。同樣地,我們的心在我們生命無盡的延續(xù)中,它所形成的心理也不一樣。《瑜伽師地論》把我們眾生分為各種各樣的類型,比如有的人屬于貪性人,貪的心理特別重,貪的習(xí)性特別強(qiáng);有的人瞋恨心特別重……某一種心理的力量特別強(qiáng)大之后,就會成為你的習(xí)性,就會成為你的性格,就會成為你生命的主導(dǎo)力量。所以,我們須要觀察自己哪一種煩惱的力量特別大。

  觀察之后,我們要了解到每一種心理的過患。比如說,慢心所,慢能障礙不慢,有慢心的人它的不慢的心理就被障礙住了,就會進(jìn)入慢的狀態(tài),就不會有不慢的心理。不慢如謙虛,驕傲和謙虛就是二種相反的心理。一個人要是很謙恭,大家都會很喜歡他的,反過來一個慢心很重的人,大家會很討厭他。所以,慢的人會不斷地增長慢的心所。一個人有了慢心的人,就會時常生起慢的心理;當(dāng)你生起慢的心理,你的我慢的心又得到壯大。因為這種我慢的心理的力量非常強(qiáng),它就會時時起作用,它每起一次作用,力量就得一次強(qiáng)化。這個過程就是:種子生現(xiàn)行,現(xiàn)行薰種子。不斷地薰。慢的人因為有了慢心之后,就不會尊敬有德行的人,也不會謙下地聽聞佛法,就會影響一個人的進(jìn)步。一個慢心重的人,就會影響到你在修學(xué)佛法上的進(jìn)步。所以,毛主席教導(dǎo)我們:謙虛使人進(jìn)步,驕傲使人落后。有沒有這一句?是不是毛主席教導(dǎo)的?

  要了知慢的過患,所以要對治。如何對治?要修因緣觀,沒有我、沒有我所,當(dāng)你沒有我和我所時,才能平等地看待一切眾生,你就發(fā)現(xiàn)每一個眾生都他的長處,就會去尊敬一切人。

  這是慢心所。

  第四種:無明。

  也翻譯成,癡。

  “無明者。于諸理事迷暗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yè)!

  無明,不明法的真相,對一切事和理都不能夠如實地了知,這就是一種無明的狀態(tài)。

  無明是我們的生死的根本,也是我們煩惱的根本。佛經(jīng)里稱為無始無明,無明是無始以來的。眾生本來是在他的心念相續(xù)的過程中,他在很多時候都有契入空性的機(jī)會,因為眾生本來具備有這種覺悟智慧,而這種覺悟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行上事實上它是可以觸及的,在偶爾的狀態(tài)下也是可以顯現(xiàn)出來的,不是不行的。但是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為什么它不能自動地產(chǎn)生作用?為什么?原因是無明。我們現(xiàn)在的心就是一個念頭。比如我們的心,心的活動是什么呢?就是念頭的相續(xù)。念頭是個什么東西呢?念頭它是一個剎那生滅的東西,不是一個連貫的東西。我們心的活動是無常的,心念無常,念頭與念頭之間不是一貫的,從這個念頭跳到那個念頭。每天,我們心的念頭都在過度、在不斷地變換,變換的過程也不是一貫的。當(dāng)然,我們的心很多時候都陷入在念頭的狀態(tài),被念頭帶著跑,執(zhí)著于念頭,但是,我們的心也有的時候沒有進(jìn)入念頭的狀態(tài),沒有執(zhí)著念頭的境界。是不是?有沒有?叫作:前面的念頭已經(jīng)過去了,后面的念頭還沒有生起來,有沒有這個時候?肯定有這個時候。按道理來說,這個時候念頭沒有生起的時候,我們的心應(yīng)該是以最本來的面目呈現(xiàn)出來的,可是我們并沒有證得本來,為什么?就是被一層無明給遮蔽住了。這個無明就叫作無始無明。

  因為無明的關(guān)系,我們看不清人生的真相,看不清生命的真相;因為無明的關(guān)系,所以我們才會造很多的業(yè)力;因為無明的關(guān)系,當(dāng)這一切生起的時候,我們一點觀照力都沒有。念頭生起了,我們就被帶跑了,因為我們沒有覺照。其實生命是二個層面,一個是無明,一個是明。因為無明,所以,明的層面不能產(chǎn)生作用。反過來說,心的明的心層面,明空不二的層面產(chǎn)生作用了,那么無明將會被化解掉。就是如此而已。所以,無明是“迷暗為性”,使我們的生命進(jìn)入黑暗的狀態(tài),暗,即看不清生命的真相,這就是無明的特點。因為看不清生命的真相,所以,一切雜染都由此而產(chǎn)生。

  當(dāng)然,無明有和第六識相應(yīng)的,也有和第七識相應(yīng)的。有相應(yīng)的,還有不共無明。相應(yīng)無明是和第六識一起生起的(《成唯識》為:相應(yīng)無明是與貪等根本煩惱生起;獨行無明是與第六意識相應(yīng)的。獨行無明和恒行不共無明同屬不共無明),不共無明中尤其有一種恒行不共無明是我們有情流轉(zhuǎn)生死的根源,也就是我們前面在講第七識的時候,它是我們生命染污的源頭。真正的修行就是要突破這個源頭。如果突破這個源頭,那我們的修行就會容易很多。

  要認(rèn)識到無明的過患:它能夠障礙真智的生起,障礙智慧的生起,遮蔽我們對空性的認(rèn)識。同時,無明是一切煩惱和不善行為的生起,是煩惱和惑業(yè)的根本,你看十二因緣里,第一個就是無明,所以,無明是流轉(zhuǎn)生死的根源。

  無明要對治,怎么對治?親近善知識,如理作意,包括聞思修,都是幫助我們突破無明,突破無明就是從樹立生命的正見開始。首先從第六意識在認(rèn)識上樹立正見,繼而通過禪觀突破我、法二執(zhí),把無明的老巢給徹底搗毀,是這樣的過程。

  接下來講:疑。

  這是一種懷疑的心理。

  “疑者。于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yè)。障善品者!

  疑在這里是根本煩惱,疑也可以成為修道、見道的武器。你看禪宗講的: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可見百法里的講的疑,疑什么?這是有對象的。疑什么,這個疑才是煩惱?疑什么,這個疑才是修道呢?關(guān)鍵還在于疑的所緣,疑什么,這個很關(guān)鍵。

  我們看這里怎么說?“于諸諦理猶豫為性”,什么是諦理?就是對三寶四諦這樣的真理,產(chǎn)生猶豫不信的心理,這個疑即屬于根本煩惱。這種懷疑、這種猶豫不決會影響你接受三寶、接受佛法,是你認(rèn)識真理、成就解脫的障礙,所以是根本煩惱。

  一般來說,這種疑怎么會生起呢?怎么會產(chǎn)生疑呢?有很多種情況。比如說,智慧不夠,明明是好東西,你卻看不出來。比如佛陀講這些因果、三寶、四諦這些真理,你沒有足夠的智慧去認(rèn)識,因此會懷疑;還有的時候,你接受了一些邪知邪見的教法和觀念,也會影響你對佛法真理的接受;另外,缺乏好的老師引導(dǎo),也有關(guān)系,他不能把一些佛法的道理講清楚,你在接受的時候稀里糊涂的,這也是產(chǎn)生懷疑的因緣。所以,懷疑心所的產(chǎn)生還是有諸多的因緣。

  懷疑的種類也蠻多的。通常一個人在修禪的過程中,會懷疑自己:能不能修?能還能修得好;懷疑老師能不能指導(dǎo)我;懷疑教法是不是真的,我按這樣去做,能不能達(dá)到效果——這些懷疑都會影響到修行。

  針對這樣的情況,所以藏傳佛教特別講究信。但是信也是要有前提的,如果沒有前提,盲目地信,那出現(xiàn)的問題更大。

  我們說懷疑是煩惱的心理,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懷疑的對象是三寶、四諦,但是禪宗也利用這個來修行。比如說我們一般的人,我們現(xiàn)在接受的很多的觀念,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會接觸到很多價值觀、觀念、生活模式,我們的老師、父母親會告訴我們,如何奮斗,如何賺錢,如何成家,如何出人頭地等等,會給我們灌輸這樣的生活模式和價值觀,這一套東西如果你不懷疑的話,你就會覺得這就是真理。所以,哲學(xué)家因為有智慧,因此就會對這些進(jìn)行思考,他覺得:真的是這樣,結(jié)果他一思考,就把這些粉碎了,就把這些生活模式、價值觀看得一文不值了。同樣地,我們作為學(xué)佛,我們也要用疑。比如說我們每天認(rèn)為我,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關(guān)注自己,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理所當(dāng)然地這個身體就是我,這個想法就是我。但是,佛法來幫助你檢討:你的身體是不是你?“我”的定義是什么?“我”的定義是常一的、主宰的、獨存的,那你檢討一下你自己,你身體里有哪一樣?xùn)|西是符合這個定義的?你去檢討一下看看有沒有?你檢討了之后發(fā)現(xiàn):沒有一樣?xùn)|西符合“我”的定義。如果說你的心就是你,那你檢討一下你的心念,有沒有哪一個心念是固定不變的?你說你的心念是你,到底哪一個心念代表著你?善的心念代表著你?還是不善的心念代表著你?因為你有很多心念,還是所有的心念代表著你,你根據(jù)“我”的定義去檢討。所以,學(xué)習(xí)佛法也要運用疑,用疑來打破世間上的人的錯誤觀念和價值觀,你檢討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全部都不是那么回事。這樣你的執(zhí)著才會動搖,因為,你的所有的執(zhí)著都是建立在錯誤的價值觀和錯誤的觀念基礎(chǔ)上。我們通過智慧的檢討之后,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過去所認(rèn)為的那些東西,都不是這么回事,當(dāng)你這種觀念改變了,那么建立在這觀念上的煩惱自然也會動搖了,因為它的依托基礎(chǔ)沒有掉了。所以,疑,也可以成為我們修行中非常好的一個武器,可以成為瓦解我們執(zhí)著和摧毀我們煩惱的武器。你看禪宗中讓你參: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么?一念未生之前你是什么——讓你去尋找。當(dāng)你去找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覓心了不可得,這時候你就能直探你的心的本源,因為你找不到,你的心就能從所有的固定的執(zhí)著中跳出來,從這些相對的妄念里面跳出來,在尋找的過程中,就能打破能所的念頭的陷阱,就能從這里跳出來。

  所以,疑,可以是一種煩惱,也可以是修行的武器,關(guān)鍵是我們?nèi)绾紊朴谌ミ\用它。所以,修行無外乎就是二個方面,一個舍凡夫心,一個成就佛菩薩的品質(zhì)。從成就佛菩薩的品質(zhì)這方面來講,對三寶的功德,對佛法的真理要信,不能疑。另外從舍凡夫心的角度,我們對凡夫心建立的基礎(chǔ),我們要用疑。所以,信和疑,在修行上同樣都是可以運用的。

  關(guān)于疑的過患有幾種:第一是障礙我們對三寶的信心。第二障礙我們對教理的實踐和善法的生起,如果我們對佛法有懷疑,就不會很好地去實踐,會影響到我們將來的修行。

  如何對治疑?第一,要培養(yǎng)對三寶的信心。其次,要深入教理、如理思惟,乃至能夠按教理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你體驗到佛法了,你就不會懷疑了。如果你沒有體驗到,只是停留在聞思上,到當(dāng)然就很容易懷疑。真正要對佛法真正不疑,那就要到見道之后,產(chǎn)生四種正信:信佛、信法、信僧、信戒,這四種信叫作四種證信。證,證得的證,證明的證。你證得之后的信仰和你理解之后的信仰,現(xiàn)在是解信,解信是沒有多少力量的。

  休息一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