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九次課程 第十八講之:法無我的修法

  《入中論》第九次課程總第十八講之:法無我的修法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禪學

  時間:2009年5月24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法無我的修法

  法無我空性的助緣有哪些呢?

  第一,出定與定外以單一空性修法為主。

  不管出定,還是根本就在定外、沒有修過定,我們都要以單一空性的這種修法為主。前面曾指過:緣于一個清凈的虛空,把它作為進行法無我空性的大空性的關聯,以它為主。

  第二,為除我執(zhí)的根,此法即使有執(zhí)實的嫌疑也要修,否則是魔說。

  我們都知道,以那樣一個空性為助緣,我們會有一個嫌疑,就是我們所觀的、所假設的空性是一種實有的空性。雖是實有,為除去我執(zhí)的這種根,這種實有空性的觀修是必要的,若不同意用這種方式,那是等同魔說。

  第三,懼怕法性,故以此實修為入手方便。

  什么原因呢?原因是我們的個性是害怕空性,害怕法性,這時我們采取一個入手修行的方便方法。

  第四,千萬觀修簡化為唯觀一心。

  千千萬萬的修行門路,簡化成為唯一的修行方法。即使在用四念處,我也不與其它的互相牽扯。即使在用四念處的方法,我們也仍以這種大空性作為指歸,就把復雜的修行都變簡單了,任何的修行我們都可以做,但仍回歸到這一主題上,一定要化千千萬萬修行門路為一種,化繁為簡。

  第五,觀察修的間隙修安住。

  觀察修的間隙,要修安住。此時不要馬上去做世間的事,或進行復雜的思考。觀察修的間隙,修得比較辛苦時,我們就安住。安住就是你不要思善,也不要思惡,那時就是萬緣放下

  第六,定外憶念延續(xù)定境。

  在定外要憶念,來延續(xù)這種定境。對定境的憶念十分重要,它是我們所謂保任的一個知識,我們要把定境中有意義的成果延續(xù)下來,不至中間被虧空、揮霍掉,那么我們要注意進行憶念來延續(xù)。

  第七,屋檐滴水,時短次多。

  就像屋檐滴水,時間要短,次數要多。

  第八,佛也難改,即是定解,即是解悟。

  第八部分就是解悟的產生。解悟的產生是見一切萬法都無自體而本來空寂。這種空性的理解,即使佛在面前也改變不了,這就是獲得解悟的一個特征。解悟的證悟產生后,不用別人再教導,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師。自己這種所得的教誡,即使佛菩薩在你面前也改變不了,不可能讓你變心。

  第九,一切事物,胡來胡現,漢來漢現。

  是什么意思呢?自己不會動心,別人沒來前不會有貪執(zhí),走后不會有顧念,任何事物在自己面前,就像水面的鏡子:天上有星星,水面就映出星星,太陽出來,星星沒有了,就映成太陽,鏡子本身不會有任何來去執(zhí)著、情緒的牽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