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

圣嚴法師:原始佛教

目錄

《一》原始佛教的定義

《二》佛陀及其教團

《三》原始佛教的教團生活

《四》原始佛教的教理思想

《一》原始佛教的定義

對于佛教思想史的分期法,近代的學(xué)者之間,有著各種不同的看法。不過,一般來說,可以分作兩大類:佛陀時代的稱為基礎(chǔ)的佛教,佛陀以后的稱為發(fā)展的佛教;A(chǔ)的佛教,可以稱為原始的;發(fā)展的佛教,則又分為第一期──小乘部派佛教,及第二期──大乘宗派佛教。小乘的思想,著重出家僧團在注解釋義方面的努力。大乘的思想,則重于佛陀本懷在精神理想方面的發(fā)揮。但此二者的淵源,均不出乎原始佛教思想的延伸。

我們研究佛教,若不追本溯源,理解原始佛教,而只是光看小乘的部派佛教及大乘的宗派佛教,往往就會誤解佛教。乃至使你面對著三藏圣典,亦難免感到莫衷所以而難以抉斷和取舍。這就是因為發(fā)展的佛教之中,均已多多少少加入了歷代古人的思想,以及各個時代環(huán)境中的特殊成分。因此唯有研究了原始佛教,才能真正了解佛教的根本精神。

《二》佛陀及其教團

(一)出家以前的菩薩

我們現(xiàn)在所講的佛陀,就是距今二千五、六百年前生于印度的釋迦牟尼。佛陀是由行了菩薩道而完成的。尚未成佛的佛,通常稱為菩薩,此處是指釋迦佛的最后身菩薩。

出家之前的菩薩,乃是一般人格(凡夫)的榜樣。身為太子享盡人間一切富貴尊榮,這是人間福報的模范;自幼好學(xué)深思、博聞廣識,文藝武功的造詣為當(dāng)時之極致,這是人間智者的模范;對上事父母以孝敬,對下蓄妻生子一如常人,這是人間倫理的榜樣。由此可見,成佛的基礎(chǔ),先要具備一般人格的條件。

(二)由苦行至成佛

這一階段的釋尊,是從一般宗教信仰和實踐,而轉(zhuǎn)為獨創(chuàng)思想的過程。他由二十九歲出家,苦行六年,至三十五歲成道。最初修學(xué)印度神教的法門,信仰梵天,修禪定,習(xí)苦行,由信起修,修禪定而達到最高禪境的非想非非想處定。繼之,修苦行(持外道戒)六年,日食一麻,以維生命,形銷骨立,而不退心。這確是一般宗教徒的最佳榜樣了。修禪定,乃是印度傳統(tǒng)的宗教行持法;修苦行(戒),則為印度當(dāng)時反傳統(tǒng)的新興宗教行持法。釋尊的學(xué)習(xí)過程是沿著歷史的軌跡,進入新的天地。最后,他卻體認到了:光靠定和戒的方法,不能真的達到解脫的目的。于是主張以智慧的觀照,來沖破生死苦海的藩籬;戒、定、慧三學(xué)具足,才是求取解脫的唯一法門。

低級的宗教,止于盲目的信仰;高級的宗教,則在信仰之后,必進而修行。釋尊是由一般的高級宗教之中信行而來,并非否定了一般的宗教而獨創(chuàng)佛教,乃是透過一般宗教的信仰和實踐而另設(shè)佛教。佛教的尊貴和崇高,即在于此。既能肯定一般宗教的價值,又需以智慧的抉擇,對之作理性的考察。不像一般的宗教,僅鼓舞人們?nèi)シ䦶摹干瘛沟摹笝?quán)威」,而不許用歷史的方法及科學(xué)的角度,對他們的「神」作理性的考察。

因此,一般宗教的實踐,止于戒和定;佛教的實踐,則于戒定之上,增加智慧。所以,釋尊是一般宗教徒的最佳榜樣,他是超越了一般宗教而始創(chuàng)了佛教。

(三)佛陀的一生

佛陀成道之后,直到八十歲時進入涅盤,他是作為一個佛教徒的最佳榜樣。;兩足,悲智雙運?我執(zhí)而斷除一切的煩惱──自求解脫;空法執(zhí)而廣度一切的眾生──使入解脫。佛是由于行了菩薩道的自度度人而來。成佛之后的釋尊,雖已功圓果滿,但仍不棄任何一個說法度人的機會。他以深邃的智慧,配合和平中道的態(tài)度,發(fā)揮利益眾生的精神。他沒有作為領(lǐng)袖的希望,由弟子們自然形成的僧團,卻在無形中以佛陀作為最高的中心;他不主張以神異怪誕之術(shù)作為弘化的手段,佛的神通境界也非任何一人所能企及;他從來不會以權(quán)威者自居,佛的言行卻為千年萬世之所仰則。

在佛的一生之中,并非沒有不如意事,但他總是以慈祥溫和的態(tài)度,處之泰然。他的悲心愿力之偉大堅強,卻又不是任何一位宗教家所能比擬,和平中正而剛毅不屈。成了佛的釋尊,絕不是以此而想求得什么,乃是以身示范,作為弟子們的榜樣而已!人若能與釋尊一樣之時,他也必已成佛了。

(四)佛陀的教團

釋尊成佛之后,席不暇暖地游化于恒河南北的兩岸。

游化度眾的結(jié)果:由于弟子們的追隨和聚居,佛教的教團便自然形成。教團份子,分為七等,稱為七眾:

一、比丘:出家的男性弟子二、比丘尼:出家的女性弟子三、式叉摩那:由沙彌尼進入比丘尼階段中的女性出家弟子四、沙彌:出家的少年弟子五、沙彌尼:出家的少女弟子六、優(yōu)婆塞:在家的男性弟子七、優(yōu)婆夷:在家的女性弟子

以上七眾,總名之為僧團。他們是以所受戒法的多少而分等次。故在原則上雖然七眾均屬于僧的范圍,真正負起住持佛法及領(lǐng)導(dǎo)僧團之責(zé)任的,則以出家僧為主,尤其是以比丘及比丘尼僧為主體。

《三》原始佛教的教團生活

這可以分做三方面來講:

(一)民主的僧伽制度

此所謂僧伽,就是教團,就是僧的音譯的全音。從佛陀的教團之中,最能看出佛陀是主張民主制度的一位先驅(qū),F(xiàn)舉五點如下:

律儀是由于大眾的要求而制:

佛成道后的第一年,就度了好多弟子出家。在最初五年,沒有制定戒律的條文。舍利弗尊者請佛預(yù)先制定戒律,釋尊卻回說:「舍利弗,我此眾中,未有未曾有(的惡)法;我此眾中,最小者得須陀洹(小乘初果)。諸佛如來,不以未有漏(的惡)法而為弟子結(jié)戒!(《五分律》卷一)這是說,佛陀不愿小視他的弟子們,弟子們尚未做出違背佛法的行為之前,他如預(yù)先制戒,那就像給尚未犯罪的人,預(yù)先加上枷鎖一樣了。這與神教的信仰者,一開始就由神給他們頒下神約或誡命的精神相比,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佛陀成道后第五年,最初有弟子行了惡法,佛在大眾的要求之下,便開始為僧團制戒?v然如此,佛所制的戒律,也非一成不變的。若由于實際的需要,在大眾僧的要求議定之下,仍可請求修正,而且可以再三再四的修正。例如比丘戒中的「若比丘與女人說法過五六語,除有智男子,波逸提」這條戒,前后一共修正了十一次之多。

若以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術(shù)語來說,這就是人民「大眾」有創(chuàng)制(立法)的權(quán)利,也有復(fù)決的權(quán)利。憲法是由全民的意見所制定,行使之時,則由總統(tǒng)公布之,戒律是由僧意而制,佛陀不過是順從僧意而將之公布實行?梢姺鸾痰拿裰髦贫,早在二千五、六百年之前,已在印度實行了。

桞僧事訴之于僧?dāng)?

此所謂僧事僧?dāng)?就是僧團大眾之中所發(fā)生的事,應(yīng)由僧團大眾采用會議方式來處理。會議的總名,叫做羯磨。羯磨的種類,共分單白、白二、白四三大類,計一百零一種。所謂單白,是處理常行慣行而應(yīng)行的事,只要向大眾宣告一遍即可。白二是宣告一遍之后,再說一遍以徵求大眾的同意。白四是在宣告一遍之后,再作三番宣讀,每讀一遍,均作一次徵求同意。若大眾之中無異議,即算一致通過,若有一人提出合理的異議,便不能成立,這是采用一致通過的民主議程。因此,羯磨之在佛法中的地位,相當(dāng)于「民權(quán)初步」之在國父遺教中的地位,它是一種會議程序的規(guī)定。凡是不尊重會議決定的團體,不會是民主精神的團體;佛教則以為,凡是不注重羯磨的僧團,一定不是清凈和樂的僧團。

桟僧權(quán)的取舍及其資格:

佛教的僧團是民主的,但是在民主的精神下,必有資格的限定,權(quán)利的享受及義務(wù)的遵守,均有分際。要作為一個民主制度下的公民,他首先要具備行使民主權(quán)利的基本條件:年齡太小、智力太低,或者違犯了國法的人,便不能行使民權(quán)。因此,沙彌不能參加比丘的羯磨,比丘戒臘在五夏以上始可作為人師,比丘戒臘在十夏以上始可度沙彌出家。若不自知佛法和戒律的持犯者,雖百夏比丘,也無行使僧權(quán)的資格。若自己嚴重地違犯了戒法,應(yīng)即接受大眾的制裁而放棄一切僧權(quán),直到受制裁的時限屆滿,再行恢復(fù)僧權(quán)。也有極嚴重者,褫奪僧權(quán)以至終身的,那叫做「與學(xué)波羅夷。」

僧中職司的選舉與罷免,就是根據(jù)這種僧權(quán)資格的標(biāo)準,而決定取舍。

桪平等的僧權(quán)及僧階的建立:

民主的社會,必然要以平等的權(quán)益作為民主建設(shè)的基礎(chǔ)。所謂平等,是基于同等的地位、同等的人格、同等的機會而建立各人的事功,這是立足點的平等。人人都有同等的地位、人格和機會,但由于個人天賦資質(zhì)及后天勤惰之不同,以及進身的先后和對環(huán)境抉擇與適應(yīng)之不同,人與人之間,即產(chǎn)生了社會地位的尊卑,倫理輩份的長幼,因緣際遇的懸殊。所以,健全的民主社會,并不是要把全部的階級一律鏟平。

在佛教的僧團中,長幼有序,尊卑有次,條理井然。以全體佛弟子來說,所受的戒別越高,地位便越高,以同一種戒別來說,受戒的時間越早,地位便越尊,乃至先后相差日光移動的一根針影。但是,佛教的戒律,不是機械性的,是有伸縮性的。位尊者稱為上座,《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四,將上座分有三種:1.戒長的生年上座,2.世俗的福德上座,3.道高的法性上座。此三種上座,均受尊敬,但以生年上座及法性上座為準。如果戒臘雖長而無智愚鈍,則應(yīng)尊敬法性上座。所以律中規(guī)定,如果戒年淺者,有德多智,戒年高者,愚鈍無智,應(yīng)以無智者親近有德者,除了不禮其足,一切當(dāng)如弟子事師。

(二)自由的僧伽教育

我曾在《正信的佛教》最后一節(jié)中說過:「在根本佛教的教團社會,乃是徹底的無政府主義,并沒有主從及隸屬的分限。大家在佛法的原則之下,人人平等,在佛法的范圍之內(nèi),人人自主(自由作主)。所以,縱然是創(chuàng)立佛教的釋迦世尊,到了將入涅盤時,還對阿難尊者說:『如來不言,我持于眾,我攝于眾。』《長阿含·游行經(jīng)》第一)」這是充分地表明了佛教是自由思想及自由生活的實行者,F(xiàn)在列舉五點如下:

桝有僧團的實質(zhì)而無固定的建制:

出家的弟子們,最初并無寺院可居,他們?nèi)玳e云野鶴,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托缽乞化千家飯,身披糞掃百衲衣。他們追隨佛陀,周游弘化,或者離佛獨行,各化一方。佛陀絕不像后代寺院的住持們,要為大眾的衣食張羅。但是,他們每到一處,縱然臨時息腳,也要為他們自己劃定一個范圍,稱為結(jié)界。凡在這個范圍內(nèi)的出家人,便自然地成為一個僧團,要一同誦戒,一同舉行羯磨(會議)。任何人要離開甲地去乙地時,均可自由作主。到了后來,雖有了僧舍的建立以及寺院的出現(xiàn),但仍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話:「千年的常住,云水的僧!顾略河缹偈降,僧人可以自由自在地來往于十方的寺院之間,這實在是自由生活的最可愛處了。

桞佛的弟子可以各隨其意而各修其法:

佛是究竟圓滿了的完人,但他對于弟子們的修學(xué)指導(dǎo),絕不作硬性的規(guī)定,只要在原則上不違背佛法,弟子們要如何,盡可以照他們自己的性格和興趣而修行。不像耶穌對于門徒的選擇時,要人人都得學(xué)他自己的模樣去做(請參閱拙著《基督教之研究》四章二節(jié))。因此,我們通常知道,佛的十大弟子,各有一門專長。又在《雜阿含經(jīng)》卷十六中,舉出了佛的十三位大弟子,他們各有一種第一的特殊性格,也各有他們共同修學(xué)的伴侶。

桟隨時毗尼與隨方毗尼:

毗尼就是律制,律制的性質(zhì)和現(xiàn)代各國的法律相同。法律乃為各個國家民族之風(fēng)俗與習(xí)慣的延伸。佛教的戒律條文之中,有的根本不適于在印度以外的地區(qū)來實行,這就是它有地方性的色彩。有些規(guī)定,根本是由于隨順當(dāng)時民間乃至外道的習(xí)俗而制。后世的律師們,為了尊古崇佛,所以不敢改動。其實,佛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已經(jīng)明白地告訴了我們:「雖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為清凈者,皆不應(yīng)用;雖非我制,而于余方必應(yīng)行者,皆不得不行!惯@叫做隨方毗尼。根據(jù)隨方而變的原則,自亦可以隨著時代的不同而作適應(yīng)性的求變,仍為佛所許可。

桪佛法不一定須由佛說:

佛法的法性,本來如此,永遠公開,不是由佛出世而重新創(chuàng)造。佛法是宇宙人生的原理,證此原理者,便能解脫。若能將其所證的宇宙人生的原理說出來,就是佛法。若其所證的程度與釋尊相同,他便是佛。所以,佛與佛子的差別,不過是對這原理所解(證悟)的程度不同,而不是本質(zhì)的不同。證得一分原理,便是理解一分佛法。因此,凡是真修實學(xué)而有了心得的佛子,均可將自己的心得,提出向大眾報告,那也即是說的佛法。故在佛經(jīng)中宣稱,佛法系由五種人所說:1.佛陀,2.佛的弟子們,3.天仙,4.神鬼,5.變化的人。佛陀常勸弟子們代佛說法。佛也曾說;已說之法如爪上塵,未說之法如大地土。這是說明了佛陀不是思想的專斷者,思想乃為眾生的公器,豈能君臨一切,只許自己發(fā)明而不準他人發(fā)明呢!

桬依法不依人:

由于主張佛法不一定須由佛說,進一步就建立一個觀念──不得以人廢言。惡人說了好話,惡人雖不可取,他所說的好話,仍應(yīng)受到重視。同時也要廢除思想上的偶像崇拜,佛陀所說的正法,固然要信受奉行,如果有人假托佛陀之名而說的邪法,我們卻不能因了佛陀的名而接受它。再者,佛陀主張弟子們應(yīng)當(dāng)依他所說的法去實行,便得解脫;如果僅僅以親近瞻禮佛陀的身相,那是無大用處的。故在《四十二章經(jīng)》中說:「佛子離吾數(shù)千里,億念吾戒(法),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法),終不得道。」

(三)積極的倫理實踐

此所謂倫理,就是道德律。一般人誤認佛教是逃世和遁世的,少數(shù)的人信仰佛教之后,的確也有這樣的趨勢,所謂看破了、放下了,一了百了,逃之夭夭!這實在是受了中國老莊思想的影響而變成的「逃禪」,絕對不是原始佛教的精神。因為佛陀成道之后,并沒有逃避現(xiàn)實的人間。佛陀當(dāng)時的羅漢弟子們,多半也是以人間游化為主要工作的大宗教家,F(xiàn)舉佛教的報恩思想為例而說明如下:

佛教是報恩主義的宗教: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中于人間相處,他們的態(tài)度,都是在報恩思想的范圍內(nèi)進行。

佛教徒的恩人有四大類:

三寶恩:

由于僧寶的接引開啟而知信佛學(xué)佛;由于法寶的信受奉行而有解脫乃至成佛的可能;由于佛寶的慈悲將他經(jīng)歷了三大阿僧只劫以來而悟得的法寶宣說出來,我們才有成佛的方法可信可學(xué)。所以三寶對我們有無上的恩德。

桞父母恩:

母有懷胎生育之苦,父有扶養(yǎng)教育之勞。我們自從呱呱墜地,而至長大成人,不知要花費父母的多少心血。最低限度,我們之有這個身體,是來自父母的遺傳。平常人送我們一些身外之物,我們也要感恩圖報,何況父母是送了我們一個身體呢?平常人救助我們于命危之際,也覺得是恩同再造的父母,那么,真正的生身父母,該有多大的恩德了?因此,佛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要說:「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dān)父,左肩擔(dān)母,于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yǎng),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埂对鲆话⒑(jīng)》卷十一則說,吾人供養(yǎng)父母的程度,應(yīng)當(dāng)準同供養(yǎng)一生補處的大菩薩。通常說是各人的堂前就有兩尊活菩薩,一尊是父親,一尊是母親。出家人似乎不要父母的了,其實,佛陀規(guī)定,若父母同意你出家而無人供養(yǎng)其生活著,你也必得盡心盡壽供養(yǎng)父母。

桟國家恩:

由于國家的國防設(shè)施,我們可以不受外強的侵優(yōu);由于國家的法律保障,我們可以不受盜賊及惡人的損害;由于國家的政治制度,我們可以同舟共濟而國泰民安。所以我們要愛護國家,報效國家。

桪眾生恩:

我們生存于天地之間,不能無助,「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惟艱!箒硖帪楹尾灰?物力為何困難?要知道,我們吃一粒米時,或穿一件衣時,其中包括了多少人的智力和勞力。從物種的發(fā)明利用、改良培植,到播種、耕耘、施肥、收獲、搬運、加工,而到成為粥飯,成為衣服,其間所用的器具、方法、人工,也各各有其一部漫長的文化史,可見,當(dāng)我們得到一粥一飯與半絲半縷的時候,該是承受了多少人的智力和勞力所賜予的大恩大德了。因而,我們將自己貢獻給社會的大眾,為的是要報恩而非施恩。這還是僅就人類而言,若透過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的關(guān)系來看,一切的異類眾生,亦無一不是自己的恩人。所以,菩薩廣度眾生,是懷著報恩的心情,絕對不敢反以作為眾生的恩人自居。所以,眾生以菩薩為福田,菩薩則以眾生為福田。

《四》原始佛教的教理思想

原始佛教,講民主,講自由,講適應(yīng)環(huán)境,但它萬變不得離其本,那就是由佛陀在菩提樹下親證實悟的四圣諦。四圣諦是說明人生生死的原理,以及如何脫離生死的方法,F(xiàn)在逐層介紹如下:

(一)什么叫做四圣諦?

四種由大圣佛陀所開示的真實不易之理,便稱四圣諦。要想超凡入圣者,必須明此四種真理并且如此修行,所以叫做四圣諦。這四種真理的大意是這樣的:

桝苦諦:

生命的現(xiàn)象.是苦的果報。一切眾生之有生死之苦,病痛的苦,衰老的苦,恩愛離別的苦,怨家見面的苦,欲求不得的苦,種種由于生理和心理互相沖突的苦。整個生命,無非是一大苦惱之海。雖在人的感受之中,并非完全沒有愉快歡樂的時日,例如: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乃被古人稱為人生的四大賞心樂事。但是從其結(jié)果上說,仍舊是苦。佛陀將如上一切現(xiàn)行的苦,叫做苦苦。喜愛的事物,憂慮它們將會損壞消失的感受,叫做壞苦。一切可喜可樂的事物,當(dāng)其正在出現(xiàn)之際,實則已在轉(zhuǎn)變消失之中,這叫做行苦。世事無常,那有永恒的歡樂?沒有不散的筵席,亦無不凋的鮮花。樂事如夢,曲終人散,末了,必以苦的心情向這世間揮手告別。若不解脫,死后又生,生了再死,永無了期!苦由何來?這就要講到集諦。

桞集諦:

是指苦的原因。眾生從無始以來,由于愚癡煩惱而造作種種的善業(yè)及惡業(yè)。善業(yè)的果報,生于人間及天上;惡業(yè)的果報,生于地獄、鬼趣、傍類眾生。因為惡多善少,所以生于人及天上的機會較少。縱然生到天上,壽命仍有極限,仍不能夠出離生死的苦海。同時,一邊接受苦的報應(yīng),正在接受苦報之時,一邊又造下了新的生死之業(yè)。所以,造業(yè)而受報,受報而造業(yè),周而復(fù)始,永無了期。受報是苦諦,造業(yè)便是集諦。如何不再造業(yè)?那是滅諦的境界了。

桟滅諦:

滅除了愚癡的根源,滅除了煩惱的根源,證入了無我的境界,不起人我之見,不著善惡之相,不介是非之爭,寂寂默默,清清凈凈,不生不死,無□無礙,那是滅諦。如何親自證實這個滅諦的境界?那是要靠道諦的工夫了。

桪道諦:

由修行而證悟寂滅(涅盤)之道的方法,稱為道諦。也就是斷「集」、離「苦」、入「滅」的修行法門。主要有八大項目,稱為八正道,此到下面再講。

現(xiàn)在我們要把四圣諦的內(nèi)容,換一個角度來介紹它,那就是十二因緣、三法印、八正道。十二因緣是解釋苦集二諦的,三法印是解釋滅諦的,八正道是解釋道諦的。

(二)十二因緣是什么?

這是說明人生命之生死循環(huán)的原理,共有十二個階段。由于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癡,而引導(dǎo)我們造作種種的善惡行為;由行為的余勢(業(yè)力)而積聚成為生命之流的主體,叫做識;由識而感受生命的身心現(xiàn)象,叫做名色;名色住胎而漸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狀態(tài),叫做六入;由六入的出胎而接觸到外在的事物;由與外在事物的接觸而有苦樂憂喜舍的感受;由感受的分別作用而有鎮(zhèn)愛之心生起,鎮(zhèn)愛之心表現(xiàn)于外,便是取舍求拒的種種善惡行為;由于這種種善惡行為,便又有了必將接受未來果報的業(yè)因;既有了今生的業(yè)因,當(dāng)受來生的生命;既有了來生的生,又必有來生的老與死。這是生命之流三世回環(huán)的因果定律:造業(yè)因的集,受果報的苦,再由苦而集,由集而苦,生生不已,也死死不已!

現(xiàn)在為便于增加印象起見,再將十二因緣配合苦集二諦的三世因果關(guān)系,列表如下:

┌無明

因←─過去世──集諦┤

└行

┌識

├名色

果←─現(xiàn)在世──苦諦┼六入

├觸

└受

┌愛

因←─現(xiàn)在世──集諦┼取

└有

┌生

果←─未來世──苦諦┤

└老死

(三)三法印是什么?

這是說明宇宙人生之現(xiàn)象及本體的三條定律。在沒有介紹這三條定律之前,先要介紹五蘊法。所謂五蘊,就是包攝一切現(xiàn)象的五大要素。這五大要素總攝一切現(xiàn)象而來說明物質(zhì)世界及精神世界。因此,五蘊法應(yīng)分做兩大類,列表如下:

┌色蘊──總攝一切物質(zhì)世界┐

├受蘊┐├宇迪萬象

五蘊┼想蘊││

├行蘊├─總攝一切精神世界┘

└識蘊┘

以五類名目包羅宇宙萬象,稱為五蘊?梢娺@個蘊字是當(dāng)作類別或聚集之義來解釋的。

在這里,要講到佛陀圣教的最偉大處,那就是悟透一切現(xiàn)象的生住異滅,均系因緣促成。因緣聚合則生,因緣分散即滅。比如我們今天的講座,本來是沒有的,由于臺北佛教界為了響應(yīng)總統(tǒng)復(fù)興中國固有文化的號召,所以籌備成立,又因為善導(dǎo)寺提供了彌陀殿作為講座的場所,又在中央日報登了廣告,并在市內(nèi)各處貼了海報;又由于我圣嚴略通一點佛學(xué)常識,所以被邀請來和各位見面。最要緊的,如果各位之中,誰也沒有聽我演講的興趣,這個講座還是講不起來?梢,僅僅這個講座,就要仰仗許多的因緣。以此類推,一切現(xiàn)象,無非因緣的聚散而已。

神教徒說宇宙現(xiàn)象是由神造的,佛陀就之觀察的結(jié)果,便將神造之說徹底否定,而倡因緣生滅的道理。神造之說,是基于信仰的武斷,因緣生滅,乃本于理性的考察。因為,由于因緣所生的一切現(xiàn)象,不可能是永恒不變的。古代人相信「天長地久」之說,實則以近代地質(zhì)學(xué)及天文學(xué)的觀點,天體永遠都在變動之中,地球也在逐漸衰老之中。一切現(xiàn)象既非永恒,一切現(xiàn)象所產(chǎn)生的任何價值,當(dāng)然也不可能屬于任何人得而永恒占有。如果看破了萬象非永恒,也認明了萬象的價值之中不可能有個永恒實在的我,實證了這個無常與無我的道理,當(dāng)下便可進入涅盤的境域了。無常、無我、涅盤,這便是三法印。

為便于了解起見,再將三法印列表說明如下:

┌諸行無常─諸行是五蘊法──宇宙的現(xiàn)象是無常

三法印┤諸法無我─諸法是現(xiàn)象的類列─現(xiàn)象無常故無我

└涅盤寂靜─涅盤是諸法的空性─空性不動故寂靜

這是一切法的準則或原理。所謂佛法,無非是從這準則的基礎(chǔ)上開發(fā)出來,所以,凡是合乎這個準則的思想,不論出于何人的發(fā)明,均可稱為佛法。以這三句話來印證一切的思想,只要不違背這三句話的準則,即是佛法。這是佛法與非佛法的度量衡,所以稱為三個佛法的印監(jiān)。

親證三法印,便入解脫門的寂滅道。所以,三法印即是用作四圣諦的說明者。

(四)八正道是什么?

八正道又稱八圣道。即是修持解脫圣道的八種正確的方法,這也就是四圣諦中道諦的內(nèi)容。但這八種圣道,有其演進的軌跡,現(xiàn)在分述如下:

桝由五戒而成十善:

所謂五戒,便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這五戒的前四條,乃為一切人類的基本德目。印度原來的婆羅門教,以及稍前于佛陀的耆那教,乃至其他如猶太教與基督教,都有類似的規(guī)定。佛教是主張智慧,并重視理性的宗教,故以為若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應(yīng)當(dāng)于前四條之后加一條不飲酒。不飲酒的確可有防止破犯前四條戒的功用,這是前四戒的防腐劑。

由五戒之前四條的伸張,發(fā)展為十善,即是將妄語一戒之內(nèi)分列出為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更發(fā)現(xiàn)犯戒的動因,是由于心念中的貪欲、鎮(zhèn)恚、愚癡的主使,合上殺、盜、邪淫,正好成為十種惡業(yè)。對治十惡的方法,便是反過來修行十種善業(yè)。

桞由十善會成三業(yè):

十種善業(yè)的表達,是由于身體、口舌、意念而形成,所以稱為三業(yè),列表如下:

┌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三業(yè)┼口─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十善業(yè)

└意─不貪欲、不鎮(zhèn)恚、不愚癡┘

桟由三業(yè)出八正道:

從性質(zhì)上說,十善業(yè)尚只是消極的不作惡,到了八正道,才是積極的行善。所以,行十善,僅是修的人間及天上的福業(yè),尚非解脫之道。修八正道,才是了生脫死的正因。八正道是由身口意三業(yè)的積極化,說明如下:

一、正見──此為正確的知見,乃以三法印為指導(dǎo)

二、正思惟──對正見作深入的思考

三、正語──用口業(yè)來實踐正見所指導(dǎo)的修行方法

四、正業(yè)──用身業(yè)來實踐正見所指導(dǎo)的修行方法

五、正命──用正當(dāng)?shù)闹\生方法賺取生活的所需

六、正精進──策勵三業(yè),日新又新,至于清凈

七、正念──系念于圣道的實踐,心不旁□,意不散亂

八、正定──心力集中,不動不搖,不受五蘊的誘惑束縛,便可出離生死,而入涅盤

八正道分隸于三業(yè),如下表:

正見

正思惟

┌身正語戒┐

│正業(yè)│

三業(yè)┼口正命定┼三學(xué)

│正精進│

└意正念慧┘

正定

桪由八正道會成三學(xué):

此所謂三學(xué),又稱三無漏學(xué),就是前面所曾講過的戒、定、慧。出生死者,必修八正道,修八正道實又不出戒定慧,它們的會合關(guān)系,如上表。

桬由三學(xué)而出六度:

六度在梵文稱為六種波羅蜜多,即是六種將自己和他人由生死的此岸,度到出生死的彼岸之方法。

在五戒十善,是消極的不作惡,在八正道的戒定慧,是積極的修持解脫道,到了由三學(xué)而出六度之時,便是修的自他兼濟的菩薩行了。例如:僅修八正道的人,不作布施,不會有罪。修六度行的,若不布施就算犯戒了。布施分有財物布施、說法布施、以精神的安慰及鼓勵(無畏)來布施的三種。有財?shù)某鲐、有力的出?智力與勞力),無財無力的,尚必有你的同情心、贊嘆心、歡喜心可作布施。這是菩薩以利人為第一要務(wù)的原動力。

現(xiàn)在將三學(xué)開出六度的配屬關(guān)系,列表如下:

布施度┐

┌持戒持戒度│

│忍辱度├六度

三學(xué)┼習(xí)定精進度│

│禪定度│

修慧智慧度┘

一般人以為六度法門是屬于大乘佛教的,其實在原始佛教時代已有六度,例如:被傳統(tǒng)的中國佛教徒貶稱為小教或藏教的《增一阿含經(jīng)》卷十九,就明白地載有六度法門。同時,大乘佛教的化世精神,也系由六度而繼續(xù)開展出來的。

六度的含義極其深廣,由于時間關(guān)系,今天在此已不能和各位詳細研究了。如有機會,再和各位研究兩個重要的題目,那便是:由原始佛教到小乘佛教,由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其間先后次第的發(fā)展,均有脈絡(luò)可循。例如:由原始佛教因緣生法的基礎(chǔ),后來即成熟為龍樹中觀系的性空大乘;由原始佛教五蘊分析的基礎(chǔ),后來即成熟為無著瑜伽系的唯識大乘。

謝謝各位的光臨指教,連續(xù)耽誤了各位三個晚上寶貴的時間。這幾天的臺北市,陰雨連綿,各位能夠風(fēng)雨無阻地每晚必到,使本人非常感激;尤其今天晚上,因為準備資料較多,我又未能把握住時間,以致多講了半個小時,各位仍能毫無倦容地聽完為止,太使我感動了。

以我的學(xué)養(yǎng)而言,實在不夠也不敢來向各位演講,所以,我是抱著向各位請教并求各位印證的心情而來。最使我安心的,我在大陸時代的兩位老師也都在座,那就是白圣老法師及南亭老法師,如果我講錯了,他們兩位老人家會給我開示和糾正的。

最后,謝謝本講座的主持人道安老法師給我的贊譽和慰勉,謝謝各位,祝福各位晚安。

民國五十六年四月廿三日至廿五日講于臺北佛教界「佛教文化講座」第五次三寶弟子果茂YESORNO(正反之間),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