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jīng)新譯 前言 阿含經(jīng)大意 阿含經(jīng)之成立 譯本及內(nèi)容

  v( 悟慈長老 )

  前言

  『阿含經(jīng)』在佛教的藏經(jīng)里,應該是一部最為有價值的經(jīng)典。學佛的目的,在于學佛的為人,而『阿含經(jīng)』即為和佛陀有著直接關(guān)系的典籍。佛陀降世,度化眾生的一切事跡,均在于『阿含經(jīng)』里面,是一切經(jīng)典的母胎、根干!

  然而自大乘佛教興起后,這部應該被視為最珍貴的『阿含經(jīng)』,即被貶為小乘的經(jīng)典,導致裹足不前,不想去研讀它的為多,真是顛倒本末,莫過于是!

  佛教的教祖,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代,并沒有甚么所謂大小乘之別,有的就是佛陀成道后說法四十余年的漫長的歲月里,因世情之有所變化,乃至表現(xiàn)的形式之不同,致有用句的差異耳。所謂隨機應化,所謂隨他意的措施,當然是難以避免的一件事,但總不能說佛陀的說法有了相互矛盾之處。衡其量,不過是為了完成救度眾生之需而采的不同之言教而已!而大乘興起,其所輯成的經(jīng)典,卻處處可以窺見意義相左的文句。雖然也是佛說,但佛陀一生說法的歲月,雖曾近于半世紀,雖曾如馬不停鍗的往來于印度東北龐大的若干邦國,但是也因受時間的限制,所講出來的法語必定是有一定的限量。一般來說,藏經(jīng)之大成,是自佛陀涅槃逝世之三個月后,一而再,再而三的陸續(xù)編輯而成。自然的在編輯藏經(jīng)的過程中,受地理民情的限制,或者是時代政情的變遷,致有今日的大藏經(jīng)之出現(xiàn),是研究佛教的學者一致承認之事。

  吾人可以推定佛陀在世與涅槃逝世后幾百年內(nèi),都是以佛陀在世所說的法話,或斷片的語句,或合佛陀的言行,而在印度各地,乃至隨

  邦(如錫蘭等地),做為修持、弘化的指針。然而還是免不了歲月的推移,致因地方之不同,社會風習之有異,而有了多少的變化。有時寺院里首席人物,為了使其徒眾容易了解佛經(jīng),而滲入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各地的此種各人的思想觀念和解釋,也被編入為佛典,是很自然的事。雖然如是,但在這幾百年內(nèi),所輯而成的經(jīng)典,還是以佛陀為中心,也就是佛陀成道后的一切教化言行,乃至所發(fā)生的一切事跡。這種典籍就是『阿含經(jīng)』,是最為可靠的『佛說啊含經(jīng)』!

  佛陀在世或稍后,僧團寺院之發(fā)展,有如一日千里,印度各地都有佛教的寺院僧眾,大家都有密切的關(guān)系。僧眾互相往來參詣,因很緊密,因而有一定的規(guī)律,大家的行動、言論、思想都很一致,都以佛陀為中心,以佛陀的法語,或由法語而形成的經(jīng)典,而行諸佛事。然而曾經(jīng)何時,由于各地有各地之信徒,信徒當中,包括一般民眾和地方有力之士,自然的形成以寺院為中心的一股很大的力量。如果是佛陀在世或稍后,還會團結(jié)而在同一佛教的旗幟下活躍?墒侨兆右痪,佛陀又圓寂(逝世),自然的會各走各人之路,也就是大家會將所記憶的佛陀的法話,或由法話而形成的經(jīng)典,各加注釋闡揚,憑著龐大的信眾為后盾,終于豎起門派來。也許地廣人疏,交通通信并未發(fā)達的往昔,導致此種情形,是很自然之事,就這樣的形成為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之成立,本來是件很好很自然的現(xiàn)象,只因年久月深,各寺的首腦人物又因急需教養(yǎng)其弟子,而將佛陀在世闡揚教化的一切言行思想,逐步加以講解整理,加以繁復的闡釋發(fā)揚,而形成為一種學術(shù)性的佛教。加之寺院的經(jīng)濟已因大護法的支持,已有好多地方的僧眾不乏衣食,均能守在一個固定的寺院,不一定一再的持乞食的生活,而專心于學術(shù)性的研究,因之而造成佛學與民間隙離的現(xiàn)象。僧

  團以此而自豪,信徒也認為那是出家人的工作,而不以為怪。這樣一來,即佛陀在世弘揚真理時,不管是出家或在家,不論是善男或信女,都全身心的在恭聆佛陀的教訓的那種熱烈的場面,已不復存在,慢慢的就和大眾疏遠,未能達到普渡眾生的目的,只有出家的僧眾,以及少數(shù)的佛教研究人員,始能了解佛教的哲理!

  當于此時,佛教的賢達們,不甘佛教被世人遺棄,就在原始經(jīng)典──『阿含經(jīng)』里,找出一條光明的大道,那就是所謂的大乘佛教!這些革新的佛徒們,是有深思熟慮,有意把佛教復回到民間大眾的信仰,故以『阿含經(jīng)』為根底,將佛陀在世救世救人的輝煌的成績,再予一次重現(xiàn)于世間!他們是以『阿含經(jīng)』活現(xiàn)在世間的一切事跡,配合當時的社會民情,而豎起大乘的旗幟!不過他們也不是自作聰明的憑空架屋,并不是另起爐灶,并不是將從來的部派佛教擱置一邊而不顧,而另建寺院,另起規(guī)則,是在部派佛教中,比較革新的派系里,唱出大乘的口號耳!

  欲喚醒那些孽孽宇宙人生的真理之探討者,叫他們不要再在那些學術(shù)上弄文弄章,要跨出一步去救度那些正茫茫苦海中打滾的眾生,才是世尊在世為救世救人而開出的佛教!救世救人,利他的宏愿,即不只為了他人,也是為了自己,因為救度眾生的工作,正是加強自己的功行,故利他即是利己,舍棄利他大愿,即談不到甚么涅槃(寂滅、成道)。他們的主張,終于得到回響,許多革新的佛門龍象,都從事于此種工作,不久即形成為一股不可滅的力量!也許他們所主張的大乘悲愿,即不管是在家或出家,四眾弟子均可參加凈化濁世的行列。查看大乘經(jīng)典,即可證明里面所輯的大要。如以七寶布施,起寺蓋塔,妻子施與等,盡是在家學佛之士才能做到之事。因為出家人那來的金錢?那來的珍寶?那來的妻子?故其主旨正符合在家學佛之人的

  心愿,適宜于在家學佛人能作得到之事!當然為出家佛徒而唱的條例也不小,如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皆是學佛人應該要修持的事。不過這些功課,則不限于出家僧眾,就是在家學佛之人,也可以修學,是出家在家都同樣可以修持之事。例如出家有出家之戒,在家有在家之戒。至于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也是一樣,一旦學佛,即不論是出家或在家,都應忍辱到底,都應精進于佛道,都應學禪定,都應求智慧。莫怪大乘唱起后,即佛教的全體,煥然一新,不管是出家或在家,都向著度人度己,凈佛國土之路夸進一大步!

  革新的佛徒們,終以自己為大乘的佛教,將從來的僧團生活為之小乘,故小乘之名,實為大乘學者贈與的新名稱,并不是佛教有甚么小大乘之別。大乘的學者們,因具有敏睿的腦袋與手腕,因之而將『阿含經(jīng)』里面的故事人物抽出來,依之而輯成很多的經(jīng)典。內(nèi)容大都趨向于社會大眾,是大眾很想求得的世間的佛教,也就是最受在家信徒所歡迎之典籍。尤其是描述佛陀在世救世救人的事跡,充滿著人情味濃厚之處,使人不得不放棄從來的繁瑣的文學典籍,而從事于自利利他之大乘行愿!

  『阿含經(jīng)』如上述,是佛陀一代教化的綜合性的原始經(jīng)典,宇宙人生的真理盡在里面,是佛教的根干,也是貫徹三世十方一切之真諦。可惜傳持者不知時代之演變,不會逢迎時勢之潮流,不知怎樣把它發(fā)揚廣大,唯在文學上弄文弄章,致被革新的佛徒貶為小乘的佛教,而被其取代,真是含冤莫白,真叫人為它婉惜!這種將『阿含經(jīng)』貶為小乘的經(jīng)典,使其長久以來都在陰暗之處度過其歲月,實在是佛門的一大憾事!也許如被枉曲的人一樣,一旦被有意無意的批評之三言兩語,使其裂痕永縫不全!『阿含經(jīng)』的命運確實如此,實為革新的佛徒應運所需而設的一言半語,致遭今天好像被人拋棄似的命運!

  『阿含經(jīng)』實描述世尊在世教化的一切,不唯適合于當時世人所需求的人生真諦,也很近乎現(xiàn)代的世相。里面之佛陀,即為人間的佛陀,雖然也免不了含有一些神秘,然而確實是生存在世間,由世間而成道的佛陀的一切言行事跡。自然的對于吾人來說,是非?捎H可敬的人間佛陀!人間的苦惱悲痛,唯有人間佛陀始能道出一切,而渡其一切,故『阿含經(jīng)』并不是甚么小乘的佛經(jīng),是救苦救難,正真正銘的佛教典籍!

  阿含經(jīng)大意

  1.阿含的新譯(音譯)為阿笈摩(agama),譯為「傳」,為「教」,是「傳集」佛陀所說的教義之意。這是以唐代玄應法師之『音義』(二十五卷)為據(jù)的。其它還有幾譯如下:

  2.僧肇法師之『長阿含序文』即譯為「法歸」。所謂法歸,即指萬法總歸于此而無漏之意。是由教理的立場而翻的。

  3.『善見律毘婆沙』第一,譯為「容受聚集」。例如『長阿含』是容納而集那些比較長的經(jīng)典而成的等,是以結(jié)集為主,可說是取自歷史性的解釋。

  4.道安法師之『四阿暮抄序』即譯為「歸無」。意思是說萬法畢竟皆趣于空(無),也是以教理的立場而譯的。

  5.法云法師之『翻譯名義集』即以阿含為「無比法」,或為「教」,是說阿含經(jīng)乃為無可比對之教法,是有些對抗的之譯。

  佛陀在世時,所謂修道的人,都以修持苦行,以期死后升上天界,

  不然就是將從來的一作風拋棄,而盡情情的享樂。佛陀成道后,即舍棄其兩端,教人學那不苦不樂的中道!

  還有一類久道都以學成不可思議的神通,以便向人夸躍其能。也有浸注于哲學的論議,終日只求虛假之學。佛陀認為這些都是戲行戲論,佛陀教人避開這些神力或?qū)W說,教人由自身當中尋求解脫之道,也就是活現(xiàn)吾人的生活,以達自救自悟之道!

  佛陀首先教人必須由人做起,所以對于初信亥教之以布施之道,以期完成仁人的品格。在品格的磨練方面,則教之以持戒之重要。嚴持戒律是修養(yǎng)自身的品德。布施即兼顧公私之德。布施、持戒之事如能做到某些程度時,即能達到人類升天的愿望。所謂人天乘,正為針對世人之要求而開的教!

  佛陀之教不只是為了完成人格與升天之愿望就告一段落。佛陀更進而提示吾人之迷惑與迷惑之淵源,教人轉(zhuǎn)迷開悟,教人證悟之道。佛陀說證悟的前兆就是預流之果(初果),徹底證悟了,即為阿羅漢果(無生、解脫、得道)。

  『阿含經(jīng)』里面所提示的教理,正為完成阿羅漢而開的種種教說。佛陀提示「苦集滅道」之「四圣諦」,也就是欲完成寂靜解脫的阿羅漢之指標的四大真理。第一之「苦圣諦」是提示一切皆苦,是說明人生就是苦,苦就是現(xiàn)實的狀態(tài)。雖然人生也有快樂的一面,然而期待與事實卻常會互相矛盾,故大體說來,還是難免有苦的成份。也就是說,所謂樂,仍然是在苦的里面,并沒有甚么根據(jù)可言。因此,人生在世,正在正真正銘的苦海中。

  第二之「集圣諦」是提示苦的淵源。集為煩惱(無明),是聚集苦之起源。其最為根本,最為利害的莫過于「渴愛」。如人口渴需水一樣,苦人之心,有著渴求涼水似的愛念。有時可能如愿以償,但大抵

  說來,期待與事實都是互相矛盾的為多,因之而苦惱不已!這是因為對于宇宙人生事物的真相不能徹底明了有以致之,這就是所謂的「無鴨」!也因脫不離自我之情執(zhí),故為「我執(zhí)」!缚蕫邸、「無明」、「我執(zhí)」,正是人心現(xiàn)存的真象,是為集,是為苦的根源!

  第三之「滅圣諦」是滅除苦之集時自會展現(xiàn)出來的證悟的境界!喊⒑(jīng)』謂之「涅槃」,或謂「阿羅漢」果。佛陀首先證悟涅槃,佛弟子們也因接觸佛陀的人格,也因被佛熏化,而得涅槃所具有的智慧與慈悲之光!

  第四之「道圣諦」是欲達到涅槃之境界的道行方法,是佛陀所體驗而開顯懇說之道。里面教人舍棄自我之迷見,要人活現(xiàn)在無我正見。其次教人離開一切迷信,而正信無我。也教人以佛法僧而自統(tǒng)一,而徹見安住之地之故,則能進入圣者之域而成為預流果之圣者。這是由金剛不懷之凈信而入的(預流分)。雖然住于正見正信時,對于自我之情執(zhí)還是不能澈底舍棄而有些苦惱,可是此時已因能憶念佛法僧三寶之故,不會再被事物牽走的離譜,能在心平氣和當中過著其更新的生命!

  然而只有正信,還是不能到達涅槃的境地,故佛陀曾叫人以禪定去鎮(zhèn)靜其心,以智慧去得達涅槃之境。因此,對于定與慧,即開有種種的實踐法。前面所舉出之施與戒(人天之道),以及為了解脫人天之涅槃之道而闡述的定與慧的中間,曾勸行者「精進」于道。精進是叫人不要停滯在人天之道,要突破三界的系縛,也就是叫人發(fā)奮,叫人努力于涅槃之道,是和信有著同樣的性質(zhì)?偠灾,道圣諦有種種德目,而要約的說,即可歸納為施、戒、信、精進、定、慧之六法。

  在『阿含經(jīng)』里面可以看到佛陀偉大的人格,以及巧妙的說法的程度。在漢譯『阿含經(jīng)』里,已有所謂十二部經(jīng),也就是十二分教之

  說。其它如十二因緣、三法印、人生觀、世界觀等,都網(wǎng)羅迨盡。因此而知佛陀在世時的說教的一切!

  阿含經(jīng)之成立

  『阿含經(jīng)』是以佛陀的教說為中心,有佛陀與其弟子們的生活的記錄,也包括了教理的注釋等之經(jīng)典,如前述。佛陀之說法,是采隨機、隨時、隨地而應變,而講述的。諸弟子們即在隨時聽聞到的法語,依各人理解的程度而自記憶其說法的綱要。這說法的綱要,即成為「法」,而被傳誦,而為說教的資料。佛教的「經(jīng)」就是由這些「法」而編成的。

  「經(jīng)」(SUTRA紐、貫線)的起源,本自印度婆羅門教。他們?yōu)楸阌谥O記,而將教義要約簡潔的編纂,而為其典籍!附(jīng)」之一語被取用在佛教里的初期,即指佛陀闡述宇宙人生的真理之「法」!附(jīng)」雖為說「法」之綱要之集錄,然而依次而成為繁長的教理之典籍,都一樣的統(tǒng)統(tǒng)為之「經(jīng)」。

  『阿含經(jīng)』現(xiàn)有漢譯的四阿含,以及南傳巴利佛典之五尼柯耶(五阿含)。其它零粹的梵文,或西藏所譯的大部份都被包括在里,均為經(jīng)過種種的發(fā)展階段而成的。佛陀寂滅后,第一結(jié)集時,所合誦(結(jié)集)之法,是『阿含經(jīng)』成立的第一階段。嗣后將第一結(jié)集時所遺漏的法語、事物等搜求網(wǎng)羅,或?qū)⒌谝唤Y(jié)集時的那些零散的文并合,或增長,更進而將諸長老們所說之法語、注釋,以及偈頌等,都集結(jié)而被承認為「經(jīng)」?烧f是『阿含經(jīng)』成立的第二階段,是原始佛教時

  代就已完成之事(佛在世至佛寂滅后七十年頃)。

  這些屬于原始的『阿含經(jīng)』,大多數(shù)都是以單行之本,都是以個別的方式被讀誦、傳留。到了根本分裂(佛滅百年,分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之前,則有人把這些單行之經(jīng)連貫起來,而成為『阿含經(jīng)』的原型,可說是屬于第三階段,已被稱為『四阿含經(jīng)』。因此座部與大眾部兩系里,已有采用『四阿含經(jīng)』的記載,故根本分裂之前,即已成立『四阿含經(jīng)』的原型,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以南傳的來說,同樣的在于此時也已成立五部經(jīng)(相應、中、長、增一、小部)。里面之「相應」是屬于四阿含之雜部,小部即相當于四阿含外之雜藏。四阿含為:雜、中、長、增一。

  根本分裂以后,也就是到了部派佛教時代(佛滅百年至佛滅四百年頃),在二十部派當中,雖然并不都擁有完整的『阿含經(jīng)』,然而有的部派已擁有完整的『四阿含』,有的即已擁有『五阿含』,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如南方上座部一直傳承五部經(jīng),即足以證實其事。在比較顯要的部派里,如「有部」即采用『四阿含經(jīng)』;、法藏、大眾等部,以及上舉之南方上座部,就是采用『五阿含』的部派。

  『阿含經(jīng)』在部派的佛教里,自然的依次而附與部派的特征,而直傳至于今天,F(xiàn)在吾人所看到的『四阿含』,或南傳『五部阿含經(jīng)』,之這樣的經(jīng)過好幾次的整理告大成的!

  譯本及內(nèi)容

  『雜阿含經(jīng)』有若干的譯本,其中最為完整的為宋,元嘉中,求那跋陀羅所譯之五十卷本。譯者出身于中天竺(中印度)的婆羅門種,于元嘉十二年(公元四三五),東航至于廣州。不久即在京都應眾僧之邀,而于祇洹寺集合義學諸僧譯出『雜阿含經(jīng)』。宋元明之三本,均有圖記為宋元嘉二十年歲次癸未,于楊都瓦官寺譯『雜阿含經(jīng)』五十卷,故此『雜阿含經(jīng)』確為公元四四三年之譯。

  『雜阿含經(jīng)』的內(nèi)容乃為多岐,雜集種種之類,故有解釋為「雜」類的『阿含經(jīng)』。也許『四分律』曾記謂:「雜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諸天,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故有是說。

  然而『雜』的原語──僧育多(Sam yuta),乃為相應之義。如『有部毘奈耶雜事』等,則說「相應阿笈摩」(阿含),故上文乃指該經(jīng)為集聚比丘、比丘尼,乃至魔梵之「等類相應」之義,而對于長、中阿含而說「類集」的「雜阿含」。

  內(nèi)容如下:

  五陰(卷一至卷七。就中,卷四并說種種的因緣)。

  六入(卷八至卷十一。就中,卷十又出有關(guān)于五陰之說法。)

  緣起(卷十二至卷十五之十四。就中,卷十三又出六入等之說法。)

  四諦(卷十五之十五,至卷十六之三十五。)

  界(卷十六之三十六至卷十七之十)。

  受(卷十七之十一至卷十七之末)。

  戒定(卷十八。就中并有若干的別類之經(jīng))。

  有關(guān)于天之故事(卷十九之一至三十一)。

  四念處(卷十九之三十二至卷二十之九)。

  收各種之經(jīng)(卷二十之十至卷二十一之末。有關(guān)于六念,及定等)。

  天請問經(jīng)(卷二十二)。

  阿育王經(jīng)(卷二十三)。

  四念處(卷二十四)。

  阿育王經(jīng)(卷二十五)。

  根與力(卷二十六之一至六十)。

  五蓋與七覺支(卷二十六之六十一至卷廿七之末)。

  八圣道(卷二十八至卷二十九之三)。

  安那般那念(卷二十九之四至十六)。

  三學(卷廿九之十七至卷三十之三)。

  四不壞凈(卷三十之四至廿六)。

  六念(卷三十之廿七至卷三十一之三。就中并有一些別經(jīng))。

  四禪(卷三十一之四至十四。就中也有別經(jīng))。

  四正斷(卷三十一之十五至二十二)。

  收各種之經(jīng)(卷三十一之廿三至卷三十二之二)。

  對聚落主之說法(卷三十二之三至十二)。

  馬之喻(卷三十二之十三至卷三十三之八)。

  對摩訶男之說法(卷三十三之九至十八)。

  長流轉(zhuǎn)(卷三十三之十九至卷三十四之十七)。

  有關(guān)于無記的說法(卷三十四之十八至其末)。

  收各種之經(jīng)(卷三十五至卷三十六之二)。

  天請問經(jīng)(卷三十六之三至其末)。

  為病比丘(卷三十七之一至十五)。

  十善十惡(卷三十七之十六至其末)。

  有關(guān)于諸弟子(卷卅八至卷卅九之三)。

  佛陀與惡魔(卷卅九之四至其末)。

  以天為題(卷四十)。

  四不壞凈(卷四十一之一至十五)。

  佛與迦葉等(卷四十一之十六至其末)。

  對于波斯匿王(卷四十二之一至六)。

  對于諸婆羅門(卷四十二之七至其末)。

  六入(卷四十三)。

  對于諸婆羅門(卷四十四之一至十)。

  佛與梵天(卷四十四之十一至其末)。

  比丘尼與惡魔(卷四十五之一至十)。

  婆耆舍之歌頌(卷四十五之十一至其末)。

  對于波斯匿王(卷四十六。就中并有一些別經(jīng))。

  收各種之經(jīng)(卷四十七)。

  天請問經(jīng)(卷四十八之一至卷四十九之廿五)。

  佛陀與鬼神(卷四十九之廿六至卷五○之六)。

  天之勸發(fā)等(卷五○之七至二十二)。

  種種之對頌(卷五○之二十三至其末)。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