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圣果觀(三)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圣果觀(三)
釋悟殷
肆、阿羅漢有退、無退
一、阿羅漢有退、無退
關(guān)于阿羅漢圣者有退還是無退的問題,《異部宗輪論》說:大眾部主張前三果有退,而“阿羅漢無退義”;有部主張初果無退,而二、三果乃至“阿羅漢有退義”(大正49.15下,16中);經(jīng)部師主張預(yù)流果無退,“阿羅漢亦無退義”(大正29.130上),中間二果有退。然《雜阿含經(jīng)》說:
若比丘得阿羅漢,盡諸有漏,離諸重擔(dān),逮得己力,盡諸有結(jié),心正解脫:如是像類比丘,我不為說不放逸行!糁T比丘在學(xué)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隱向涅槃住,如是像類比丘,我為其說不放逸行。(大正2.53下)
由《雜阿含》的經(jīng)文,可知阿羅漢〔比丘〕已斷盡一切煩惱,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xiàn)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既然如此,何以部派中仍為其有退、無退而諍論不息呢?他們的諍論點在那里?以下分別討論之。
大眾部“阿羅漢無退義”,《大毗婆沙論》只說分別論者主張阿羅漢無退,未說大眾部,然論中所引分別論者之學(xué)說,和大眾部義大體相同〔注15〕,故今即依據(jù)分別論者之說法加以探討。
分別論者認為阿羅漢無退,因為“煩惱斷已,畢竟不退”(大正27.311下),亦即:
定無退起諸煩惱義!缙科埔,唯有余瓦,不復(fù)作瓶;諸阿羅漢亦應(yīng)如是,金剛喻定破煩惱已,不應(yīng)復(fù)起諸煩惱退。如燒木已,唯有余灰,不還為木;諸阿羅漢亦應(yīng)如是,無漏智火燒煩惱已,不應(yīng)復(fù)起諸煩惱退。(大正27.312中)
隨眠是纏種子,隨眠自性心不相應(yīng),諸纏自性與心相應(yīng)。纏從隨眠生,纏現(xiàn)前故退。諸阿羅漢已斷隨眠,纏既不生,彼云何退?故說無退,是應(yīng)正理。(大正27.313上)
既然阿羅漢已斷盡一切煩惱,甚至與心不相應(yīng)之隨眠(煩惱種子)都斷了,怎么可能再現(xiàn)起煩惱?所以阿羅漢不會再退墮了。有部卻認為“阿羅漢有退義”,因為“煩惱斷已有退”(大正27.311下),亦即:“有退起諸煩惱義”(312中)。若無退者,便違契經(jīng)。于是論者舉了三個圣教量。第一,經(jīng)云:阿羅漢有兩種:一、退法,二、不退法。第二,經(jīng)云:由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注16〕,隱沒忘失。五種因緣是:一、多營事業(yè);二、樂諸戲論;三、好和斗諍;四、喜涉長途;五、身恒多病(大正27.3下;312中)。第三,經(jīng)云:有阿羅漢名瞿底迦,是時解脫,六反退已,于第七時,恐復(fù)退失,以刀自害而般涅槃〔注17〕。由此故知:阿羅漢定有起煩惱退(312中)。不過,這起煩惱退的,在二種阿羅漢中,是“時解脫阿羅漢”,至于“不時解脫阿羅漢”是不會退的。
分別論者說阿羅漢無退,有部卻說阿羅漢有退,那么,有部如何通釋分別論者所引瓶破無瓶、火燒木成灰之現(xiàn)喻呢?論主說:不必須通。譬喻非三藏,但是世間粗淺現(xiàn)喻,不應(yīng)引世間法,難賢圣法。而且:
如瓶破已,必有余瓦,得阿羅漢已,有余煩惱不?若有煩惱者,應(yīng)非阿羅漢;若無煩惱者,即義與喻別,不應(yīng)為證。如燒木已,定有余灰,得阿羅漢已,有余煩惱不?若有煩惱者,應(yīng)非阿羅漢;若無煩惱者,則義與喻別,不應(yīng)為證。然世間木無被燒義,但木極微與火極微為因已滅,此火極微與灰極微為因已滅。
〔婆沙論者〕應(yīng)作是說:木是火因,火是灰因,而世間想,謂火燒木,令木成灰。木既滅已,猶有余灰,非全無物,故喻與法義不相似。又阿羅漢斷諸煩惱,非令全無,過去、未來煩惱性相猶實有故。若相續(xù)中違煩惱道未現(xiàn)在前,爾時是煩惱未斷;若相續(xù)中違煩惱道已現(xiàn)在前,斷諸系得,證離系得〔注18〕,不成就煩惱,名煩惱已斷。應(yīng)作是說:修習(xí)圣道是希有事,今阿羅漢雖斷煩惱而不令無,是故尊者妙音說曰:“煩惱不在自身中行,說名為斷,非令全無。如說天授舍宅中無,非謂天授余處亦無。”煩惱斷時,應(yīng)知亦爾,過去有故,若遇退緣為因,引生未來煩惱,故必有起煩惱退義。(大正27.312中--下)
有部論師以為:“譬喻”不是經(jīng)律論三藏,不能類比圣教。并將分別論者“瓶破無瓶、火燒木成灰”等譬喻之錯誤加以分析;譬喻既有錯失,如何能類比于阿羅漢之?dāng)喑裏⿶?分別論者和有部,都承認阿羅漢已斷盡煩惱了,而彼此的諍論點是:分別論者是主張過未體無、現(xiàn)在實有的,又主張“心性本凈,客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凈。……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yīng)說隨眠與心不相應(yīng),纏與心相應(yīng)”(大正49.15下--16上)。眾生既然“心性本凈”,何以還是凡夫,不是圣人?原因在于“客隨煩惱之所雜染”。這“客隨煩惱”,就是“與心不相應(yīng)”的“隨眠”。因為纏是現(xiàn)行煩惱,隨眠是煩惱之種子,所以說“隨眠與心不相應(yīng),纏與心相應(yīng)”。阿羅漢不僅斷除了現(xiàn)行纏,連隨眠種子都斷盡了,怎么可能再現(xiàn)起煩惱退!而有部是三世實有論者,以三世實有的立場說,阿羅漢已斷盡煩惱,但“過去、未來煩惱性相猶實有”(大正27.312下),并未消失,遇到退緣,還可能現(xiàn)前。所以當(dāng)問:阿羅漢退,是煩惱現(xiàn)前故退?還是退已煩惱現(xiàn)在前?論者說是“煩惱現(xiàn)前故退”(大正27.313下,注19)。不過,煩惱現(xiàn)前故退,是指退阿羅漢果位之“位退”,不說“根性”,因為煩惱現(xiàn)前時,退失的是勝功德果位;若是退種性,不用煩惱現(xiàn)前,不退失勝功德的阿羅漢果位,即有退種性者(大正27.314中)。
有部指出分別論者之喻過,證成斷盡煩惱的阿羅漢有現(xiàn)起煩惱退。而分別論者如何解釋會通有部論師所引瞿底迦自殺之事呢?
答:退時退道非果,以沙門果是無為故。(大正27.312下)
分別論者說瞿底迦阿羅漢退時,是退無學(xué)圣道,而非退失圣果,因沙門果是無為法,無為法無有造作,不可能退。但這仍遭受有部論師的質(zhì)疑,這又關(guān)系著兩家思想之歧異。因為分別論者主張:四沙門果唯是無為;婆沙論師卻認為:沙門果亦有為,亦無為〔注20〕。所以論主接著質(zhì)疑分別論者:
問:既許有退,退道、退果有何差別而說無退?又彼許退無學(xué)道時,為得學(xué)道?為全不得?若得學(xué)道,果亦應(yīng)退,非無學(xué)果成學(xué)道故。若全不得,便有大過,退無學(xué)道不得學(xué)道,若爾,應(yīng)住異生位故。若非異生、及學(xué)、無學(xué),應(yīng)離凡圣,有別有情;許即便非世尊弟子。故應(yīng)許有起煩惱退。(大正27.312下)
論主以兩難手法質(zhì)問:既然你認為阿羅漢有退,那么,退道和退(沙門)果有什么差別?又阿羅漢從無學(xué)道退時,是得(初、二、三果之)學(xué)道?還是全不得?若得學(xué)道,則沙門果亦應(yīng)退,因為阿羅漢的沙門果不是由學(xué)道所成就的。若全不得,便有大過。因為退無學(xué)道時,若不得學(xué)道,則是異生(凡夫)。若不是異生,也不是學(xué)、無學(xué),那豈不是離于凡夫圣人,還有別類有情了?又如果是異生,便非世尊弟子;因為異生不是世尊弟子故(大正27.275上,694上)。
以上,是分別論者和有部論師在有關(guān)阿羅漢有退、無退問題方面的諍論。他們各自發(fā)揮自宗的思想,所以彼此無有交集。最后有部論師甚至批評分別論者是“無知果,是黑暗果,是無明果,是不勤方便果”(大正27.313上),才肯罷休。
然而有部自宗異師在“阿羅漢有退”之共識下,仍有“異見”,茲表述如下:
二、退有自性或無自性
有部認為阿羅漢有退,那么,“退”以何法為自性?《婆沙論》中有四說:
有作是說:若起如是煩惱,諸纏現(xiàn)前故退,即以此法為退自性。
〔論主:〕若作是說,退以不善、有覆無記為其自性。
有余師說:若退墮時,隨順退者,是退自性。
〔論主:〕若作是說,以一切法為退自性,由退墮時,諸法皆有隨順退義。
譬喻尊者:退無自性,唯假施設(shè)。所以者何?身中先有諸善功德,今遇
退緣退失此法,有何自性?如人有財,為賊所奪。有人問曰:“汝今失財,以何為體?”財主答曰:“我本有財,今為賊奪,但無財物,知有何體!”如人有衣,為他奪去,露形而住。有人問曰:“汝今無衣,以何為體?”衣主答曰:“我先有衣,今被奪去,知有何體!”如人衣破,有人問曰:“汝今衣破,用何為性?”衣破者曰:“我衣先完,今衣破已,知有何性!”如是身中先有勝德,今唯退失,有何自性!
〔論主〕評曰:退自性者,是不成就,無覆無記,即是非得,心不相應(yīng)行蘊所攝,即在復(fù)有所余如是類法,心不相應(yīng)中攝。應(yīng)知退與順退法異,退以不成就、非得為自性,無覆無記,心不相應(yīng)行蘊所攝;順退法以一切不善、有覆無記為其自性。如僧破與破僧罪異,僧破以不和合為自性,無覆無記,心不相應(yīng)行蘊所攝;破僧罪以虛誑語為自性。僧成就破,破僧人成就罪。如是退與順退法異,故退自性決定實有,是不相應(yīng)行蘊所攝,即是非得,其理應(yīng)成。(大正27.313上--中)
以上四種說法中,第四說是婆沙論正義。論主認為“退”有實在自性,并把“退”分為二:退法、順退法。退法,以“不成就、非得為自性,無覆無記,心不相應(yīng)行蘊所攝”;順退法,以“一切不善、有覆無記為其自性”。所以,前三說都遭致論主批評。此中,較值得留意的是:第三說,譬喻尊者的“退無自性,唯假施設(shè)”。譬喻尊者,是有部中的持經(jīng)譬喻師,和有部論師在思想上有某種程度的差異。此處諍議點主要是“不相應(yīng)行法”有無自性的問題。
非色非心之“不相應(yīng)行法”,有得、非得、眾同分、命根、無想果、無想定、滅盡定、生、住、異、滅、名身、句身、文身等(數(shù)量多少,部派所說不盡相同)。有部認為不相應(yīng)行是實有的,而譬喻師卻主張其無實體性〔注21〕。退,是非得、不成就。所以,譬喻者之“退無自性”,也是“無實成就、不成就性”(大正27.479上--中),這是“不相應(yīng)行非實有”的一貫主張。而有部“退有自性”,是“成就、不成就實有”,這是“不相應(yīng)行實有”的一貫立場。
三、退時住意識或五識身
阿羅漢退時,是意識的作用,還是前五識的作用?有部論師中有異論。毗婆沙師認為阿羅漢是:“住意地退,非五識身”(大正27.314中)!镀派痴摗分,有人舉“鄔陀衍那事”、“猛喜子事”、“天帝釋事”〔注22〕等,以證明亦有住眼、耳、鼻、舌、身識而退者,質(zhì)疑論主何以說是“住意地退”?論主答以:“應(yīng)知此等住意地退,由眼等識引令起,故作是說,于理無違”(315中)。但尊者僧伽筏蘇(眾世)就有不同主張:
尊者僧伽筏蘇說曰:住五識退,于理何違?五識取境時,亦生煩惱故。謂對治力極羸劣者,眼見色等,亦容退故。
〔婆沙論主〕評曰:應(yīng)作是說:住意地退,非五識身,對違順境要有分起煩惱故。由此故說:若住意地,有六勝事不共五識:一、退,二、離
染,三、死,四、生,五、斷善根,六、續(xù)善根。(大正27.315中)
僧伽筏蘇說“五識取境時,亦生煩惱”,那是認為“五識亦能發(fā)身語業(yè),作因等起及剎那等起”(大正27.610上)。所以,阿羅漢可以由五識之分別,引發(fā)作用而退。他的見解,相似于大眾部、化地部“眼等五識身,有染有離染”(大正49.15下,17上)的思想。而有部則主張“眼等五識身,有染無離染,但取自相,唯無分別”(大正49.16中),自然會認為:退是意識的作用,五識沒有分別力(唯自相分別,無計度、隨念分別),所以不同意僧伽筏蘇的看法。
四、佛陀有退或無退
以上是關(guān)于“阿羅漢有退”,有部自宗內(nèi)之異師異見。最后再來討論大眾部和有部在“阿羅漢有退、無退”意見上的難題。一、大眾部若認同大天五事,主張“有阿羅漢為余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何以又說“阿羅漢無退義”呢?二、有部主張“阿羅漢有退義”,佛亦是阿羅漢,那么,佛陀是否也會退呢?
關(guān)于第一個問題,大天五事,本文前曾加以探討,印順導(dǎo)師亦說:大天的羅漢“為余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都是習(xí)氣之一。阿羅漢斷除了煩惱,而習(xí)氣未盡。這習(xí)氣,是阿羅漢功德上的不究竟,然并不會影響他,再系縛他于生死流中。至于“阿羅漢無退義”,是就阿羅漢由金剛道斷除的煩惱不會再現(xiàn)起而說。阿羅漢斷除了的煩惱,如果還會現(xiàn)起,那么,眾生便永無解脫之日了!
第二個問題,有部“阿羅漢有退義”,是“時解脫阿羅漢”,由五種因緣故,再起煩惱而退。至于佛陀是否有退?有部論師說佛陀有退。因為:
退有三種:一、已得退:謂先已得諸勝功德,遇緣而退。二、未得退,如伽他云:“我觀天、世間,退于圣慧眼,由耽著名色,不見四真諦!贝隧炓庹f:一切有情,若勤方便,皆應(yīng)獲得諸圣慧眼,但由耽著名與色故,不能精勤修正方便,于四真諦未得現(xiàn)觀,于圣慧眼有未得退。又如頌言:“愚夫眾所敬,是則為衰損,于頂而退墮,斷滅諸善根。”此頌佛依天授(提婆達多)而說,謂彼已起暖善根,不久當(dāng)起頂善根,中間貪著勝名利,故于頂善根有未得退,從此展轉(zhuǎn)斷滅善根。諸如是等,名未得退。三、受用退:謂于已得諸勝功德,不現(xiàn)在前,如佛于已得諸佛功德,不現(xiàn)在前(獨覺、聲聞等,亦爾)。(大正27.315中)
在三種退中,佛有“受用退”。如佛“已得諸勝功德,不現(xiàn)在前”,即是受用退。有部中亦有說佛“全無退”者,然婆沙正義是主張佛有“受用退”〔注23〕的。那么,如何知佛有受用退呢?論主說:
答:契經(jīng)說故。如契經(jīng)佛告阿難:“如來所得四增上心現(xiàn)法樂住,我說于彼展轉(zhuǎn)有退。如與弟子共集會時,若不動心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我說于彼都無有退。”由此知佛有受用退。(大正27.316上)
論主引契經(jīng)說“如來所得四增上心現(xiàn)法樂住,我說于彼展轉(zhuǎn)有退”,證明佛有“受用退”。而所謂“四增上心現(xiàn)法樂住”,是指四根本靜慮〔注24〕。佛陀于四增上心現(xiàn)法樂住有退,意謂佛陀所得四根本靜慮,并非恒時現(xiàn)前。這也符合于論主的“諸阿羅漢皆得靜慮,非皆能起靜慮現(xiàn)前”(大正49.16中)之主張。
五、結(jié)語
最后,把阿羅漢有退或無退,作個總結(jié):
有部“阿羅漢有退義”,是指時解脫阿羅漢而言。因有部是三世實有論者,阿羅漢已斷盡煩惱,但“過去、未來煩惱性相猶實有”,并未消失,遇到退緣,還可能現(xiàn)前而退失果位;若是退種性,則煩惱不現(xiàn)前亦有退。阿羅漢退時,是住意識退,非五識身之作用,因為“眼等五識身,有染無離染,但取自相,唯無分別”故。又時解脫阿羅漢,在金剛喻定唯一剎那,盡智流注,長時相續(xù)。從盡智出,或起無學(xué)正見,或起世俗心,而未起無生智。不動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及盡智,唯一剎那,無生智流注,長時相續(xù)。從無生智出,或起無學(xué)正見,或起世俗心(大正27.527上--下)。所以,“非諸阿羅漢皆得無生智”(大正49.16中),是指還會退墮的時解脫阿羅漢而言。
佛陀是阿羅漢,所以佛陀也有退。不過,佛陀的退,不同于時解脫阿羅漢的退。佛陀的退是“已得諸勝功德,不現(xiàn)在前”的“受用退”。亦即佛陀所得四根本靜慮,有時并未現(xiàn)前,所以說“諸阿羅漢皆得靜慮,非皆能起靜慮現(xiàn)前”。殺阿羅漢是五無間罪之一,若殺退失阿羅漢者,不得無間罪,因為退失阿羅漢果者,已成為有學(xué)圣者故。雖然退失阿羅漢者,最后命將終時,必住無學(xué),但是殺害者于“無學(xué)身無惡心故。殺害者但于有學(xué)身中起殺意及加行,非于無學(xué);由無無間因,故不得無間罪”(大正27.620上)。
大眾部的“阿羅漢無退義”,是就金剛道所斷的煩惱不會再現(xiàn)起而言。他是現(xiàn)在實有論者,“過去、未來非實有體”(大正49.16上),不似有部三世實有論,雖斷而猶可現(xiàn)行。甚且“隨眠異纏,纏異隨眠”(大正49.15下),“隨眠是纏種子……纏從隨眠生,纏現(xiàn)前故退。諸阿羅漢已斷隨眠,纏既不生,彼云何退?”(大正27.313上)雖然“余所誘、無知、猶豫”等習(xí)氣,使得所得的功德不夠圓滿,但是“所作已辦,無容受法”(大正49.15下,〔注25〕),已通達甚深緣起,不再執(zhí)著我、我所為實有,系縛生死的結(jié)已永盡無余了,所以不會再退墮了。不過,若根據(jù)南傳《論事》,東山住部、正量部認為:不管何種阿羅漢(時解脫、不時解脫),若前生誹謗阿羅漢,由此業(yè)因牽絆,今世雖證得阿羅漢,亦會從阿羅漢果退轉(zhuǎn)下來(南傳58.110--111)。這是非常特殊的說法。
注15:此處分別論者說:“隨眠是纏種子,隨眠自性心不相應(yīng),諸纏自性與心相應(yīng)”(大正27.313上),據(jù)《異部宗輪論》,大眾部亦說:“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yīng)說隨眠與心不相應(yīng),纏與心相應(yīng)”(大正49.15下--16上)。二者說法相同,故此處分別論者之說法,可類比為大眾部。
注16:阿羅漢有二種:
一、時解脫阿羅漢:1.待時方解脫:a.得好衣時:要得細軟鮮凈勝妙衣服時,乃得解脫。b.得好食時:要得美妙飲食,酥蜜等時。c.得好臥具時:得厚軟臥具床褥等時。d.得好處所時:得寂靜處所勝妙房舍時。e.得好說法時:得如理應(yīng)機教誡教授時。f.得好補特伽羅時:得具勝德行,秉性柔和,易共住者,與共住時。2.依狹小道而得解脫: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余不定。3.依羸劣道而得解脫:于解脫善品加行,不能恒常殷重修故,若于日初分修,于中后分則不能修;若于夜初分修,于中后分則不能修;雖暫能修而不殷重。4.依止增道而得解脫。5.依可引奪道而得解脫:所修道可為適意不適意,饒益不饒益,樂苦資具之所引奪而得解脫。6.依五種種性道而得解脫: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
二、不時解脫:不待時得解脫。(大正27.525上--下)
注17:《雜阿含經(jīng)》有數(shù)則阿羅漢自殺的例子:
1.瞿底迦(Godhika),六反退轉(zhuǎn),擔(dān)心再退,舉刀自殺。(《雜阿含》,大正2.286上--中)
2.求(德),是時解脫阿羅漢,六反退失,懼再退而自殺。(大正2.382下--383上)
3.跋迦梨(Vakkali),疾病困苦而自殺。(大正2.346中--347中)
4.闡陀(Channa),疾病困苦而自殺。(大正2.347--中348中)
注18:1.離系果:即解脫果、擇滅無為!坝苫郾M法,名離系果。滅故名盡,擇故名慧,即說離系果。”(《俱舍論》,大正29.35中)
2.離系得:即得離系果。擇滅無為以無漏慧簡擇四諦之理,而得涅槃法,稱離系得。
注19:問:阿羅漢退,為煩惱現(xiàn)前故退?為退已煩惱現(xiàn)在前?答:1.應(yīng)作是說:煩惱現(xiàn)前故退(大正27.313下)。2.有余師:退已煩惱現(xiàn)在前(314上)。3.婆沙論者:前說為善,要起煩惱現(xiàn)在前時乃成退,失勝功德故,此說退位。若退性者,不必要起煩惱現(xiàn)前,不退無學(xué)位,有退性者故。(詳見大正27.313中--314中)
注20:分別論者主張:沙門果唯是無為。此依契經(jīng)。佛告比丘:“吾當(dāng)為汝說沙門性及沙門果。云何沙門性?謂八支圣道!坪伟⒘_漢果?謂永斷貪瞋癡,及一切煩惱。”故說沙門果唯是無為(大正27.336下--337上)。而論主卻認為:沙門果亦有為亦無為。若沙門果唯無為者,便違契經(jīng)。如契經(jīng)說:“有行四向,有住四果!贝酥凶≌,住有為果,非無為果,以無為果不可住故(大正27.337上)。他們彼此的諍議,請檢閱《婆沙論》,大正27.336下--中。
注21:譬喻者主張“不相應(yīng)行非實有”,如非得(退,大正27.27下,182下,313上--中);名、句、文身(70上);異生性(231中--下);命根(730中);有為相——生、住、
異、滅(977中)等,都無有實體。有部則認為都有實在自體。
注22:1.鄔陀衍那事,大正27.314中--下。2.猛喜子事,大正27.314中--315上。3.天帝釋事,大正27.315上--中。
注23:問:已得、未得、受用等三退,佛、獨覺、聲聞,各有幾種?答:1.佛有受用退;獨覺有未得、受用退;聲聞乘中,不時解脫阿羅漢有未得、受用退,時解脫具三種退。2.有說:佛全無退;獨覺唯有受用退;聲聞乘中,不時解脫唯有受用退,時解脫有已得、受用退。3.〔論主〕評曰:此二說中,初說為善。諸佛定有受用退故,獨覺、聲聞于勝根性,有欽慕故,時解脫者有可轉(zhuǎn)作不時解脫,如何說彼無未得退。(詳細情形,請檢閱大正27.315中--316上)
注24:增上心所現(xiàn)法樂住,即四根本靜慮,見《婆沙論》,大正27.417上--418中。
注25:“所作已辦,無容受法”,窺基法師釋云:“所作已辦”,謂諸無學(xué)!盁o容受法”,不取于境差別相故。若緣境時,但知因緣所生之法,不執(zhí)不取境差別相!盁o容受”者,不執(zhí)取義。薩婆多等,無學(xué)亦取境差別相。舊解〔指真諦〕云:無二處所:一、所著處,二、受生處;前因后果。其義未詳。(卍續(xù)83.448上)
- 佛教的醫(yī)療保健
-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 從律典探索佛教對動物的態(tài)度(上)
- 從律典探索佛教對動物的態(tài)度(中)
- 從律典探索佛教對動物的態(tài)度(下)
- 修證篇概論(上)
- 修證篇概論(下)
- 從〈點頭頑石話生公〉談道生法師之思想
-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輪回觀
- 中國佛教史略 原典資料匯編自序
- 《循流探源——印順導(dǎo)師印、中佛教史研究論集》自序
- 《循流探源——印順導(dǎo)師印、中佛教史研究論集》導(dǎo)論
- 研究部派思想之杰出比丘尼──悟殷法師訪談錄(邱敏捷)
- 記印順導(dǎo)師《印度之佛教》的特見——從聲聞部派到大乘二大唯心論
- 部派佛教中有關(guān)“異生不能斷諸煩惱”的討論
- 記《中國佛教史略》之特見——真空妙有與真常唯心(節(jié)錄版)
- 佛典中的杰出女中丈夫——以根本說一切有部毗那耶廣律為主
-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時間”觀
-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業(yè)力觀(上)
-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業(yè)力觀(中)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