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觀受 禪七開示錄(十) 第五日 晨誦
如實觀受
禪七開示錄(十)――第五日晨誦
開示:性廣法師
紀錄整理:李素卿
時間:2006.07.27清晨
地點:佛教弘誓學院禪堂
主題一:凡圣之別:觀受如受念住
經 典:《雜阿含經》第四七○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多聞圣弟子亦生苦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別?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于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于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于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
為樂受所系終不離,苦受所系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系終不離。云何系?謂為貪、恚、癡所系,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系。
多聞圣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fā)狂。當于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于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于彼樂受,貪使不使。于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
于彼樂受,解脫不系,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系。
云何不系?謂貪、恚、癡不系,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系。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多聞于苦樂,非不受覺知,彼于凡夫人,其實大有聞。
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苦樂二俱舍,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xiàn)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shù),永處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講解:
今天為大家誦念的兩部經文,是佛陀開示有關如何正念覺知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而不為煩惱所縛,進而能夠得盡諸漏的經文。
第一部出自《雜阿含經》第四七○經。佛陀在王舍城,不問而自說法。祂告訴諸比丘,也就是告訴佛弟子們:愚癡無聞凡夫和多聞圣弟子一樣,都同樣會感受到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受;在同樣的情狀下,凡夫和圣人有什么差別呢?
弟子們對佛說:「世尊是法的根源,是法的眼目,是法的依靠,世尊哪!希望您能為我們說法。我們聽聞以后,一定會按照您所指示的正道來修行。」
佛陀回答:「要好好的聽!專心的聽!更要仔細的思惟啊!現(xiàn)在,我為你們說法。」
「弟子們!愚癡無聞凡夫,因身觸而生種種受,尤其是苦受,有時候這種受會增長很多的痛苦,乃至喪失生命。在這個過程中,心中充滿愁苦憂惱,并且抱怨、啼哭、嚎叫,乃至內心產生種種顛狂惱亂的錯誤心態(tài)。這時,這個愚癡無聞的凡夫,增長了兩種受,一為身受,二為心受。」
佛陀比喻說:「就好像有一個人同時被兩支毒箭射中,痛苦倍增;愚癡無聞凡夫即是如此,由于不能正念明覺于受,對于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妙色境,生起染著愛樂之心,耽溺其中,因受著于五欲之樂,所以被貪煩惱所困擾、所驅使、所捆綁。相反地,對于苦受觸,則生起瞋恚,由于心生嗔恚之故,被瞋恚煩惱所困擾、所驅使、所捆綁!甘埂故菬⿶赖漠惷,因煩惱驅使吾人流轉于無明迷惑之生死界中,故稱煩惱為使。
愚癡無聞凡夫對于這兩種受的集起、滅去、味著、過患,以及出離之道,無法如實知見。因為不能如實知見,所以當生起不苦不樂受時,也同樣會被愚癡的煩惱所困擾、所驅使、所捆綁。愚癡無聞凡夫不但被這三種受所生起的貪、瞋、癡煩惱所系縛,更因此而受困于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漩渦里,長夜輪回,終久而不得出離。
多聞圣弟子在表面上,和無聞凡夫一樣,也有因身觸所生的種種覺受,但他們對此的反應,與一般凡夫有何不同呢?多聞圣弟子因身觸而生苦受時,有時苦受的程度也是強烈到劇苦逼迫,乃至喪命。但是他們在覺知劇烈苦受的整個過程中,不會產生憂悲、瞋怨、啼哭、嚎叫、心亂發(fā)狂等不平衡的心念;也就是說,他們只是身覺苦,而心不生憂惱。佛陀譬喻:就好像有人被一支毒箭射中,但不再受第二支毒箭一樣。換句話說,只有身覺苦受、樂受、舍受,而心沒有被貪染、瞋恚、愚癡的煩惱所系縛。
圣弟子在身觸樂受時,心不染于欲樂,因為不染著,就不被貪婪煩惱所系縛;在身觸苦受時,因心不生瞋恚,所以就不被瞋恚煩惱所系縛。他們對于苦樂二受所生起的貪瞋兩種煩惱,都能如實了知它們的集起、滅去、味著、過患和出離之道。因為如實知見,所以在面對不苦不樂受時,也能夠不被愚癡的煩惱所系縛。多聞圣弟子不因身觸的苦、樂、舍三受,而進一步引生貪、瞋、癡三種惡心,也就不被煩惱所捆綁,進而能夠超越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束縛,得現(xiàn)法樂,盡斷諸漏,永離生死。
主題二:遠離染污:覺知三受,斷除三毒
經 典:《雜阿含經》第四六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系著使?」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于諸受,為斷樂受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斷苦受瞋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斷不苦不樂受癡使故,于我所修梵行。
羅睺羅!若比丘,樂受貪使已斷、已知,苦受恚使已斷、已知,不苦不樂受癡使已斷、已知者,是名比丘斷除愛欲縛,去諸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樂受所受時,則不知樂受;貪使之所使,不見出要道。
苦受所受時,則不知苦受;瞋恚使所使,不見出要道。
不苦不樂受,正覺之所說,不善觀察者,終不度彼岸。
比丘勤精進,正知不動轉,如此一切受,慧者能覺知。
覺知諸受者,現(xiàn)法盡諸漏,明智者命終,不墮于眾數(shù)。
眾數(shù)既已斷,永處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講解:
佛陀講說這部經的地點是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前來請教的是羅睺羅尊者。
他向佛陀請問:「要具備何種正知、正見,我們才能內于有識身中,外于諸境相中,不受我、我所見,以及我慢的系縛呢?」
佛陀開示:「有三種受,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應當善觀諸受。為了斷除因樂受所引生的貪煩惱,所以要在清凈正法中修習梵行;為了斷除因苦受所引生的瞋煩惱,所以要在清凈正法中修習梵行;為了斷除因不苦不樂受所引生的癡煩惱,所以要在清凈正法中修習梵行!
「羅睺羅!如果佛弟子對因樂受所生之貪煩惱(使),能凈盡斷除,如實了知;對于苦受所生之瞋煩惱(使),以及因不苦不樂受所引生之癡煩惱(使),亦能凈盡斷除,如實了知,即是名為佛弟子能斷除愛欲的束縛,去除諸煩惱結,終不再被煩惱所障礙,而可無間隔地證入解脫,究竟于苦之邊際!
在禪堂實修中,第二個功課就是觀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希望大家謹遵佛陀的教誨,學習圣弟子,不要像愚癡無聞的凡夫。愚癡無聞凡夫會因身生種種受而起貪、瞋、癡等惡念。而圣弟子們,雖然他們的異熟果報色身,仍然有種種受,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然而,當他們的觸覺在緣念色身的苦、樂、舍受時,內心并不會生起貪瞋癡的煩惱。佛陀如是教,我們亦要如是學,不但苦受要觀察,樂受也要觀察,如果我們跟煩惱相應,我們的三受就是有染污的受。在雜阿含經的雜因誦里,佛陀對受的開示有十幾部經,我們只選擇其中兩部,它們都對各位目前的禪修有幫助。所以,大家在觀察身受的過程中,若有苦受生起,就依之而正觀于苦受,并且提醒自己遠離于瞋心,不與瞋心相應,并如實了知它的集、滅、味、患、離,乃至究竟斷除煩惱。對于其他二受,亦復如是正觀、修習。
在禪修中,我們不但不排斥,不逃避任何強烈的苦受,反而要藉此苦受來得到正念明覺,進而遠離煩惱,斷除煩惱。這是我們禪修最終極、最究竟的目的。在經典中,經常會稱贊佛陀所說的法「純一滿凈」,為什么佛陀的教法是純粹、清凈、圓滿的呢?這是因為,在整個修行過程中,佛陀總是一再強調:不管我們選擇何種所緣、修持何種法門,以及運用何種技巧,都不能忘失修行的最終目的,即:遠離貪、瞋、癡,進而斷除貪、瞋、癡。
所以,在禪修的時候,要先學習觀察這三受,因為這三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時常會碰到的。如果無法正念明覺,則在日常生活中就容易被貪瞋癡三種煩惱所系縛、所驅策。由此可見,觀察三受,以及透過觀察三受來練習遠離貪瞋癡,是一個多么重要的方法,大家應當勤加練習。而我們現(xiàn)在能夠修學正道,聽聞佛陀的正法,又是多么有福報啊!
各位同學們,請精進,再精進!用功再用功!要以正念力,生起正精進力,對于佛陀及圣弟子們所走過的唯一涅槃之道,心生踴躍、歡喜。果真能如此,則所有的苦受對我們來說,都是增長智慧的好因緣,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事實上,如果能夠正念明覺,也有無染污的苦受、樂受存在啊!無染污的苦受是指能夠讓我們邁向圣道的苦,無染污的樂受是指不與染污相應的樂。例如,初禪以上的定樂,就是一種無染污的樂,而佛陀更希望我們修得究竟無染污的樂,也就是觀智所產生的涅槃樂。因此,在禪修中,如果因無染著而身輕安、心輕安,就可依此修學無染污的樂。在修行中,若身體生起大苦迫,但是心仍能不動搖,無染著,這就是無染污的苦;而在不苦不樂中,心念若能不悠忽懈怠地正觀無常,這就是無染污的不苦不樂受。簡而言之,種種的觀智、種種的禪定境界,乃至于涅槃的境界,都是無染污的樂。我們要遠離有染污的三受,趣向于無染污的三受。
新的一天,新的開始!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過去無論你的修行是成功還是失敗,是順利還是不順利,都已經滅去了,毋須貪戀,也毋須懊悔;對于未來,也不用心生幻想,把所有的專注力念住于你眼前所應當做的功課。憶念佛陀,憶念圣弟子,憶念正法,內心里對圣道生起無比的歡喜與熱誠,希望我們也能像佛陀及圣弟子一樣證道。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天里,心能夠更安靜,對于遠離染污的苦受、樂受、舍受,有更深的體會。
祝愿大家:修行進步!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