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思「法華三昧」之「大乘頓覺法門」研究

  慧思「法華三昧」之「大乘頓覺法門」研究(上)

  性廣法師──發(fā)表于100.8.16「慧思大師與南岳佛教」學術(shù)研討會

一、前言

  中國大乘佛教的法義與修行,向來有「偏圓之辨」與「頓漸之爭」的論諍,此中之圓教宗義,以依本法華一乘實相的天臺圓教最為包羅完備;而頓契行法,則屬強調(diào)直下悟入的禪宗頓悟法門,廣為后世所知。然而,早在南北朝時期的慧思禪師(515-577),對此「圓」、「頓」二義,無論是在教理的思想開創(chuàng)與禪法的實修體證,皆有深入而獨到的成就。

  慧思禪師的三觀三智與法華圓教的思想,由其高弟智顗大師踵其后而光大之,在圓教義理的部份,后人累積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而其所高度贊揚并實修有得的「大乘頓覺」法門──「法華三昧」,則學界殊少從止觀實修的面向加以討論。本文擬從法門特性的角度,剖析慧思所提倡「法華三昧」的意涵,并對此號稱玄妙高深,「一切世間難信法門」的「大乘頓覺法門」,探究其在實修上所需具備的條件為何?

  分析的角度從四個面向進行:一、慧思個人的實修經(jīng)歷,二、經(jīng)典文獻的依據(jù),三、慧思「法華三昧」的修行要件,四、從修行理論到實修成果的具體內(nèi)容,總結(jié)慧思所倡之大乘頓覺法門的特色。論述脈絡(luò)的考慮是:佛教宗門中的功夫論,皆源于立教祖師親身行證的體驗,故探究慧思「法華三昧」的止觀思想,自當從其本身的修行經(jīng)歷開始考察;而其慧思的修行思想,又有不廢經(jīng)教的學風,故再從經(jīng)論的依據(jù),剖析其中的思想根源。最后,并回歸到法門實踐的角度,討論慧思之修行成果,除了檢視其修行理論與實踐成果之間的密合度,并總結(jié)此一「大乘頓覺法門」之特色。

二、慧思禪師之修行歷程與成就

  有關(guān)慧思禪修的經(jīng)歷與證量,在其自述一生行道事跡與發(fā)愿內(nèi)容之《立誓愿文》中,并無詳述。惟將智顗、荊溪等天臺門人所說,以及道宣在《續(xù)高僧傳》「慧思傳」中之記載,再征諸慧思所著禪籍,如《法華安樂行義》與《諸法無諍三昧》等之內(nèi)容,其中之修行過程與思想則若合符節(jié),故在此據(jù)以為討論的文獻依據(jù)。

  傳中記載:慧思少時即以「弘恕慈育」而知名閭里,因夢梵僧勸慰而舍俗。出家以來,戒行清凈且持誦精勤,并于數(shù)年間,持誦法華經(jīng),累積千遍,故感得瑞相多方現(xiàn)前。至于慧思全心投入禪修的主緣,乃是閱讀《妙勝定經(jīng)》中贊嘆修禪功德,故爾發(fā)心學禪。

  慧思禪修的經(jīng)歷與成就,在此分為四個階段:一、修得色、無色界之禪定力;二、證入法華三昧,旁通聲聞禪法;三、以大小乘定慧方法,用為自修與教學之依據(jù);四、六根清凈,證鐵輪位。以下分別說明:

  (一)得色無色定,調(diào)心治禪病

  慧思在第一階段的修學經(jīng)歷與成果,是獲得甚深禪定力,并能善巧調(diào)心,以除身患。

  據(jù)文獻記載:慧思初時雖亦精勤辦道,然于初二夏中,并未多有所得。然而這段時間的修行,仍有兩個成就可堪敘述:一是獲得色、無色禪定境界,二是善巧調(diào)心,以治禪病。于此再細分為三個過程。如云:

  始三七日,發(fā)少靜觀,見一生來善惡業(yè)相;因此驚嗟,倍復勇猛,遂動八觸,發(fā)本初禪。自此禪障忽起,四肢緩弱,不勝行步,身不隨心。即自觀察:「我今病者,皆從業(yè)生,業(yè)由心起,本無外境。反見心源,業(yè)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體空!谷缡怯^已,顛倒想滅,心性清凈,所苦消除。又發(fā)空定,心境廓然。

  1、發(fā)八觸得初禪力

  慧思開始修學禪修時,曾于二十一日的用功之后,生起八觸之相,并開發(fā)出靜定覺照之力,而得以觀見己身一生以來所造之種種善惡業(yè)行相狀。在驚訝感喟之余,乃益加勇猛進道,并引動八觸,證入初禪境界。

  引文中所說慧思「發(fā)本初禪」之定力,湛然記曰:「遂動八觸,發(fā)根本禪!乖賹φ罩穷壦:「從根本初禪,而修乃至超越禪。方得阿羅漢果!构蚀藭r慧思所得之定力,是色界的初禪力。

  「初禪」,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定心的分類中,屬于色界四禪定的第一階──初禪。這是遠離貪、瞋、疑、惛眠、掉悔等「五蓋」──五種欲界麤弊的心理狀態(tài),而升進到光明凈潔之色界禪心的境界。其中的第一階──初禪,因生起覺、觀、喜、樂、心一境性等凈心五禪支的功德,故稱為「離生喜樂」──脫「離」麤弊五蓋的欲界濁苦,而得「生」發(fā)身心靜凈之「喜樂」的初禪定樂。在佛教的禪修過程中,得入初禪,是修習定學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表示當人的心志,已能專念調(diào)柔,靜定安止,對于進修高深定力與開啟覺觀智慧的可能,將大為提高。

  2、善調(diào)心治禪定障

  慧思初學禪時,雖然在廿一日的短時間中,就能證入初禪定力;唯因尚未能熟諳修行正理,遂因禪起障,導致「身不隨心,四肢緩弱,不勝行步。」也就是心色不通,意不持身,致使肌力遲滯羸弱,不堪舉止行動。

  于此情狀,慧思則能善巧擇法,思惟對策,即自觀察:己身所有行為造作──行業(yè),其實皆是心為主導,不干外境;若能返溯心源意本,則知業(yè)相幻假之本質(zhì);此身如云似影,乃境相緣生幻有而體性真際本空。

  3、除身苦入于空定

  慧思因以如上善巧返觀造業(yè)心源,故能滅除意念之顛倒想,覺心性清凈,進以消除眾多身苦病患。至此,進一步證得「空定」。此境之實義為何?筆者推斷為是「空無邊處定」之定力。理由如下:

  (1)符合修定次第進境。首先,從修定的次第升進以觀,若能入于色界禪心,又能不為凈色所執(zhí),則將能有進一步升進的可能。依此理以觀慧思禪修經(jīng)歷,其已入于(色界)初禪,而又能善巧觀察心意之運轉(zhuǎn),不為凈色所惑而能去除禪病,則將能超越色界禪力對于微細凈色的執(zhí)持,故能升入無色界之「空定」禪境,體會身心廓然無欲無(凈色)執(zhí)之境界。

  「空定」可以泛指無色界之四空定,如經(jīng)中所云:「吾見四禪及諸空定,靡不照達。」然而一般多專指四無色界的第一階──空無邊定力,若從上下文意判斷,慧思此時所得,應為「空無邊處定力」──空定。

  (2)從僧傳之記載可知。原來,慧思一生學行乃能定慧等持,「因讀《妙勝定經(jīng)》嘆禪功德,便爾發(fā)心,修尋定友」而發(fā)心修禪,一生所有慧觀悟境與安處橫逆,應有得力于早年修學禪定有成。僧傳中云:「又發(fā)空定,心境廓然。夏竟受歲,慨無所獲,自傷昏沈,生為空過,深懷慚愧。放身倚壁,背未至間,霍爾開悟,……」慧思雖然得「空定」,然而仍慚愧于結(jié)夏期間,不能有所成就,此乃是不滿足于禪定之所得,故發(fā)勇猛,進求慧悟,而終能悟入法華三昧。故可知此時慧思所得之「空定」,應為定境,而尚非觀諸法實相之「空觀」。

  (3)智顗對此名義之解說。再征諸智顗對此「空定」境界之說明,是禪者在色界定的基礎(chǔ)上,進而思維色法之粗濁、系縛,將心念從取(凈)色轉(zhuǎn)向系意于「無色」、「空」──「空間」的無礙、無限,以去除念想對于色法之取執(zhí)與感知的修定方法。當定力純熟增上,則能得入此超越色法質(zhì)礙所產(chǎn)生的定止無染、虛空靜寂之精神境界──空定。故云:「緣空得定,不復見色;心得脫色,如鳥出籠,是名空定!挂簿褪切木墶缚(間)」而得空定,則心就能脫離對于色法的執(zhí)取,也就去除了色法的負累,有如牢鳥脫籠而得自由。又如:「觸發(fā)之時,都不見身,謂證空定!挂嗉窗l(fā)起空定之時,感覺有如脫落色身般輕松悅意。

  總之,在第一階段,慧思禪修所獲得的成果,是達到無色界的空定力,期間并曾引發(fā)靜定,覺觀一生以來善惡行業(yè)之相;并于稍罹禪病時,能善觀心源,伏想去患。

  (二)證法華三昧,通聲聞禪境

  第二階段的禪修成就是證入「法華三昧」,并以此證量基礎(chǔ),旁通暢達諸多禪修法門境界。如云:

  夏竟受歲,慨無所獲,自傷昏沈,生為空過,深懷慚愧;放身倚壁,背未至間,霍爾開悟,法華三昧,大乘法門,一念明達,十六特勝,背舍、陰、入,便自通徹,不由他悟。

  引文中敘述,慧思雖修得入禪之定力,并曾以空觀溯本心源而去除病障,惟于此夏中,無再有進境。值此境況,慧思慨嘆因己身之昏沉而空度光陰,故深感慚愧?芍藭r慧思不以曾得無色界之甚深禪定而自滿,仍一心勤求佛法不共世間之智觀進境;終于在一日禪修過后,于放身倚壁而未至之間,于一念之頃,證得「法華三昧」之殊勝大乘三昧境界,并能自然旁通暢達諸多禪法。

  「法華三昧」是大乘經(jīng)中所載諸多大乘三昧法門之一,有關(guān)于慧思所證之「法華三昧」的內(nèi)容與意涵,將于第四節(jié)中詳述。引文中記述慧思在修得甚深禪定的基礎(chǔ)上,進證大乘三昧境界,并能通達諸多聲聞禪法。引文中所述之四項禪修所緣境,皆是《阿含經(jīng)》以來聲聞乘重要的禪修法門與觀智所緣,如:「十六特勝」是以持息念(安般念)為基礎(chǔ),進修定慧二學的禪修法門!副成帷,即「八背舍」,這是依于色、無色界之八種禪定力道,進而「背」棄清凈五欲境,而「舍」離染著貪執(zhí)的禪法,故名之。「陰」,新譯為「蘊」,是聚合、積集之義,意為眾多物事聚集一起之有為法,主要有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入」,新譯為「處」,由根與境相涉入而生識,稱之為入,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之十二入(十二處)。「陰」、「入」是從心理活動與感官組合的角度,覺觀有情生命狀態(tài)之緣生緣滅,無有實體,是破除我執(zhí)的重要禪修法門。

  總結(jié)此階段思禪師之修證成就,可以分為兩項:一、是證入「法華三昧」,二、是以此大乘三昧力而能無師自悟地旁通暢達諸多聲聞禪法。若依后來智顗所分之藏、通、別、圓四教行法內(nèi)容,亦即是藏、通二教重要之基本禪修法門。

  (三)謁名德印證,傳三乘禪法

  第三階段是慧思在習禪有成之后,以一己修行心得訪謁諮稟當時的大德名匠,并得到他們的認可與隨喜。爾后更數(shù)數(shù)修習,用以純熟增益先前所得之禪境,因此聲名遠揚,前來求法之生徒眾多,故慧思參酌經(jīng)教所說之大小乘諸多定慧法門,以為自修與授徒之經(jīng)典依據(jù)。如云:

  后往鑒最等師,述己所證,皆蒙隨喜。研練逾久,前觀轉(zhuǎn)增,名行遠聞,四方欽德。學徒日盛,機悟?qū)伔?乃以大小乘中,定慧等法,敷揚引喻,用攝自他。

  慧思所參訪之大德,說有「鑒、最」等二師;其中「鑒師」之事跡不詳,而「最師」則《佛祖統(tǒng)紀》中載為「九師傳法說」之第二師。有關(guān)慧思咨稟禪德時賢之舉,志盤指出當時之修禪者,常有相互咨參之舉,而所修法門內(nèi)容,則諸師各有不同。

  在取得重要修行成果后的階段,慧思安住于所得,而更以數(shù)習久煉之功,以增上穩(wěn)固一己觀智體證之力;因慧思修禪有得,使聲名遠揚而來學者眾。值得注意的是,慧思自學與教他,皆立本于經(jīng)教中所載之大小乘定慧法門,用以為自修與度人之根據(jù)。此一依經(jīng)教以傳禪法,重圓頓而不廢基礎(chǔ)(即聲聞禪法)的學風,在后來智顗所開展的法華圓教止觀中,亦被完整地繼承與全面地發(fā)揚開來。

  (四)信力根清凈,證入鐵輪位

  慧思一生修行勤謹,深入法華三昧而兼通大小二乘定慧之學,不但禪境高邁,觀智深遠,且果證不凡;在《高僧傳》中記載,其自述所得證量為「十信鐵輪位」。如云:

  吾是十信鐵輪位耳!時以事驗,解行高明,根識清凈。

  天臺圓教之修行道次,依經(jīng)論所說,立有五十二階,并配以「六即佛位」;其中「十信位」即是入最初十位所應修之十種心念內(nèi)容。此十種心稱為「十信」,乃取其十心內(nèi)容能助成行者深信之愿力,故稱之。行者入于十信位時,能斷三界之見思二惑,得六根清凈,三觀圓融,智覺益明,能發(fā)相似初住以上真證智慧,故又稱「十信相似道」。

  后來由智顗發(fā)展完成之圓教六即位中,判定此位乃從「觀行即」中歷五品弟子位,圓理成事有得,進而發(fā)諸陀羅尼三昧力,而得六根清凈,相似佛位之圓凈,故稱「相似位」。如云:

  由觀行故,得有相似,發(fā)得初品,止是圓信;二品讀誦,扶助信心;三品說法,亦助信心,此三皆乘急戒緩;四品少戒急;五品事理俱急,進發(fā)諸三昧陀羅尼,得六根清凈,入鐵輪位也。

  有關(guān)慧思所證「十信鐵輪位」之證量,為圓教之「清凈六根」,入此位能發(fā)相似于佛之三身功德;唯因仍具煩惱性,未斷無明,只是「相似即」佛。然準此與藏教論究行位高低,則「三藏菩薩全不斷惑,望圓教五品,……三藏佛位,斷見思盡,望六根清凈位!乖僬,圓教相似即位相當于「藏、通二教之佛位,別教之菩薩位;其中更勝于別教十信位,而同于其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賢位。」

三、大乘三昧法門之特德

  《高僧傳》中云,慧思于長期苦修之后,「霍爾開悟」,證得「法華三昧」。此法門之名目出自《法華經(jīng)》,經(jīng)中說這是菩薩所證的種種三昧境界之一,屬于大乘菩薩所修得的殊勝功德。然而對此三昧法門的具體修行方法,以及所證得境界的內(nèi)容,經(jīng)中并無特別說明。

  對照慧思所著《法華安樂行義》以及智顗所著《法華三昧懺儀》二書內(nèi)容,發(fā)現(xiàn)「法華三昧」行法的內(nèi)容與意涵,經(jīng)過慧思師徒二人的努力,將之從眾多大乘三昧法門之一,提顯其重要性,并擴大增廣成為包羅而具全的天臺圓教主要修行法門。在分析慧思所說「法華三昧」之內(nèi)容與特色之前,先討論大乘三昧行法的精神與特色,以了解經(jīng)典所說「法華三昧」之原初意涵。茲說明如下:

  (一)道品心要:定慧二行以利生為主

  佛陀的教法可以大分為戒定慧三類,此三學總攝弟子的修學綱領(lǐng),其中的戒學是道德理則與倫理規(guī)范;在良善行為的基礎(chǔ)上,再修習攝念專一,增上心力的定學;以此輔佐覺觀力,以開發(fā)洞徹諸法實相的甚深智慧,如此方能斷煩惱,破我執(zhí),解除因無明所造成的輪回生死與無邊憂苦。

  此一三學綱領(lǐng)貫通三乘,為聲聞與大乘行人所共學;故以利他為先的菩薩道,同樣必須學此「三學」科目;亦即度化眾生必須有清凈的身口、專志的心力與洞徹的智慧。此一原則,具體呈現(xiàn)在菩薩「六波羅蜜」道品中的「戒波羅蜜」、「禪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學門之中。

  須注意的是,大乘學行的特德與重心,是利濟眾生的無邊悲愿,故其三學內(nèi)容更蘊涵了利他的精神。如「禪波羅蜜」――大乘定學,就不是重視「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的自修,也不再局限于得到色、無色界禪的寂止定境,而是重視增上心力以增強幫助眾生的能力,故云:「依住堪能性,為一切事成。」又如:「云何菩薩摩訶薩隨其所應而化眾生?……悉知一切三昧境界,漸具諸佛智慧之地,是名清凈禪波羅蜜!

  再如「般若波羅蜜」――大乘慧學,就不止是證入無常、空、無我解脫觀智,而更要習學一切利生的法門。如云:「知貪欲增、知瞋恚增、知愚癡增,又知等分分別學地,于一念中,悉知眾生心心所行,能知眾生諸所希望,能知一切諸法真實,解達諸佛深智慧力,普知一切諸法界門;是名清凈智波羅蜜!褂梢陨系囊目芍,菩薩行者所修之慧學,主要在向外觀察,洞覺眾生之煩惱與業(yè)習,進而幫助彼等清除盡凈,以離苦得樂。

  (二)法門數(shù)量:眾生無邊故法門無量

  以出離心為主的聲聞法之定慧二學的內(nèi)容,如其代表典籍《清凈道論》中所整理,定學有四十業(yè)處,觀智之階次則為五清凈十六階智。而發(fā)菩提心以利益眾生之大乘佛法,其所應修學之「三昧法門」,其數(shù)則為「無量」。如云:「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不著不染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以是故說諸菩薩得諸三昧!孤哉f有一百零八種,廣說則三昧法門無量數(shù)。

  大乘三昧法門眾多,這是依于菩薩道需有甚深廣大的智慧,投入種種利生方法的實際需要,所以在大乘佛教的流傳中,結(jié)集出了眾多以「三昧法門」立名的經(jīng)典與法門。因眾生無邊且苦惱無數(shù),故所需之利生法門亦無量,如云:「初發(fā)菩薩心,充滿法界,無量大悲攝取眾生;發(fā)諸菩薩無量大愿,究竟十方法界,無量大悲普覆眾生。于一切剎、一切劫中,修習菩薩無量諸行,無量三昧力,不舍不轉(zhuǎn)菩薩正道!褂秩:「復有無央數(shù)不可計三昧,菩薩所應學!剐衅兴_道所發(fā)之廣大心愿,充遍法界,所關(guān)懷之環(huán)境乃無邊國土(剎),其所投入之時間(劫)亦為無量,于修學無量利生行時,能以三昧力平等持心,并且不舍棄、不轉(zhuǎn)變菩薩的正道。

  有關(guān)菩薩所修學之無量三昧法門的特色,是以智覺與悲心為主,并且學習世間有益之學問,如說:「……菩薩……善能分別二諦真理,斷除二障,通達五明。……以是因緣,即得名為般若波羅蜜!挂嗉瓷屏朔謩e世法與勝義之真俗二諦理,斷除煩惱慣習與邪見妄執(zhí)等二種障礙,并能嫻熟語言、工技、邏輯、醫(yī)藥與正法等五種有益眾生的學問,如此涵蓋世出世間的學識與智慧,并能通達無礙,方為般若波羅蜜──大乘慧學的特德。

  菩薩行者為了利濟眾生而學無量法門,當能掌握一一法門的訣竅與精髓時,也就體證了與善巧方便相應的智慧;然而此能力是藉由定力的輔助而成就的,亦即在持續(xù)修學中,以專念攝心于所緣而得等持心──三昧力具足,是為修此三昧法門而得成就,這就是菩薩道融利生于定慧二學的精神,而所應修之學門,則是不厭其多,凡是對眾生有益者,皆所當學。

  (三)修證判準:世智通達為三昧成就

  如上所說,大乘三昧法門的數(shù)目,經(jīng)中說有無量,如前云:「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不著不染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以是故說諸菩薩得諸三昧!挂跃唧w的定慧學門來說,則是以出世智覺的空、無相、無愿之「三三昧」為根本,而以慈悲為懷的利濟眾生的法門為主。以「必入辯才三昧」為例,此三昧法門之名稱中,「必入辯才」是接引眾生所需的口才,「三昧」是指稱深得語言運用與造句遣詞之法的等持定力。故利生之法門無量,修學無量法門必須入于心意專念等持念──得三昧力時,法門方得成就;亦即:投入利濟眾生之事,本身即具足了智能與禪定的修學,這即是大乘定慧二學的特色。

  大乘利生法門的修習中,心意所緣的對象是種種利生的情境,數(shù)數(shù)增上其技巧的運用,直到方便成就,三昧力現(xiàn)前,也就是成就智力與定力時,稱為修此三昧法門而得成就。然而需要進一步分析的是,驗證修行成就的判準為何?也就是說,應以何為「判準」?也就是以甚么標準來判定修行成就?

  仍以「必入辯才三昧」為例,經(jīng)中說:「必入辯才三昧者,四無礙中,辭、辯相應三昧;菩薩得是三昧,悉知眾生語言次第,及經(jīng)書名字等,悉能分別無礙!挂簿褪窃诜o礙、義無礙、詞無礙與辯無礙的四種說法無礙能力中,能巧妙遣詞用字,并且樂說、善說法要,引起學習者之悅意與理解。菩薩修學而入此法之三昧時,對于眾生所說語言與經(jīng)文義理,都能明了分別,沒有障礙。

  從以上之說明可知,認定大乘利生三昧法門的修行成就,在定力方面,是能攝心其境,并得平等持心的三昧力現(xiàn)前;在智慧方面,則是精微熟練度生方法之重點與訣竅,并達到實際的成效。

  初期大乘佛教興起,在菩薩道修行的三昧法中,是以能徹觀緣起無我的空性智慧的空、無相、無愿之「三三昧」為根本,并修行百八三昧,乃至無量三昧,以慈愍度眾的利生法門為基礎(chǔ)的大乘三昧。大乘教法在后來的流傳中,又因應信心增上的根機,而有依于念佛功德與相好的信愿三昧法門的產(chǎn)生。依于修法內(nèi)容的特性來區(qū)分,則可分為依智覺、慈悲與信愿行而入的三類大乘三昧法門。

  慧思「法華三昧」之「大乘頓覺法門」研究(下)

  性廣法師

四、慧思「法華三昧」思想──以《法華安樂行義》為主

  (一)「法華三昧」原初內(nèi)容

  做為眾多大乘三昧法門之一的「法華三昧」,典出于《法華經(jīng)》,然并無特別說明具體的修行方法;而在鳩摩羅什所譯之《思維略要法》一書中,曾略說此「法華三昧觀法」。所說內(nèi)容是引導初學藉由持誦《法華經(jīng)》文句而體解經(jīng)義,并且透過凈心攝念,以得三昧力現(xiàn)前;文中并以感召「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現(xiàn)身前來護持」之勝相現(xiàn)前,做為修行此三昧成就的印證。

  依于大乘三昧法門的原始立義,是菩薩行者投入一種法門,并得一種法門的「三昧」──純熟此法,定心成就;因眾生無邊,故法門無量。依于此義以論「法華三昧」之修行,筆者認為,應是藉由持誦《法華經(jīng)》經(jīng)文以增長信心,開發(fā)義解的方法。

  此一論斷,亦可證諸慧思所說。如云:「復次有相行。此是〈普賢勸發(fā)品〉中,誦法華經(jīng)散心精進。知是等人不修禪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臥,如救頭然,是名文字有相行。此行者不顧身命,若行成就,即見普賢金剛色身,乘六牙象王住其人前。」慧思據(jù)《法華經(jīng)》〈普賢勸發(fā)品〉中所說內(nèi)容,提出持誦經(jīng)文的「文字有相」之修行方法;這不是攝念專一,修習禪定以得三昧,而是以心口憶持念誦經(jīng)文為修行的方法。此一散心位上持誦經(jīng)句的修行方法,是以得到普賢菩薩現(xiàn)前的勝相,做為修行成就的判準;也就是依于信愿行門而修,以感召勝相做為修行成就的大乘三昧法門。

  (二)慧思「法華三昧」思想

  相對于《法華經(jīng)》中對于「法華三昧」的略提名目,與《思維略要法》之簡述「法華三昧觀法」,慧思在《法華安樂行義》中對于「法華三昧」修行方法的闡述,則完整演繹了大乘菩薩所應具足修學的道品與學行;也為后來智顗完具天臺圓教之根本行法──「法華三昧」,奠定了學理基礎(chǔ)與主要內(nèi)容。

  其重點及所含寓意,以下分別說明:

  1、利根所修:舍「次第方便」修「不次第法」

  慧思強調(diào)《法華經(jīng)》所說,此乃「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之法門,故勸發(fā)勤學「法華三昧」。此法門不似「二乘聲聞及鈍根菩薩,方便道中,次第修學。」而是演繹「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經(jīng)文之義,故學行法華之利根菩薩的修行方法,是:「正直舍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證法華三昧,眾果悉具足!苟以谶^程中,「亦不斷煩惱,若證法華經(jīng),畢竟成佛道。」

  佛教傳統(tǒng)的修行,講求循序漸進,次第增上,善巧引導眾生依序?qū)W法,從初淺以至于高深,次第斷除種種粗細無明,以登至圓滿解脫之境;此一原則,無論在聲聞法,還是菩薩道,都是如此。如《雜阿含經(jīng)》云:

  如佛世尊,次第說法:說布施、持戒、生天功德。愛、欲、味、患,煩惱清凈,出要、遠離,諸清凈分。

  解脫道中,佛陀先開示喜舍財貨、凈身口意以感召天福之人天善法,在此基礎(chǔ)上,進修徹知染著五欲過患的危險與過失,并指引遠離塵患,凈除煩惱的清凈道法。

  在菩薩行中,則說:

  「世尊!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能為后后,引發(fā)依故,謂諸菩薩,若于身財,無所顧悋,便能受持清凈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fā)精進;發(fā)精進已,能辦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經(jīng)文中闡述菩薩依次進修六波羅蜜的原則,是具足前一波羅蜜,為發(fā)起后一波羅蜜的有力因依,也就是從布施開始,修于舍心,進以修持凈戒;為護戒德,須能忍辱;以忍辱法,生精進力;依于勤行不懈,修持禪定,以正定力,開發(fā)真慧,如此次第生起六波羅蜜菩薩道品。

  除了指出次第學法的重要,并且強調(diào)不重次第修行的過失,如云:

  行者能如佛所說,次第修行,無不得報;如病人隨良醫(yī)教,將和治法,病無不差。若不隨佛教,不次第行,破戒亂心,故無所得,非法不良也!

  經(jīng)中以遵照良醫(yī)方法以有效治病之例,喻說次第修行之益。并提醒若有不隨佛法教,不次第修行,將有修道無成之弊;而此一過失,并非道法的本身,而是因為壞亂法次所導致的惡果。

  依于佛法修行必需循序漸進,依次而學的原則,則慧思所說此一「不次第行」的「法華三昧」法門,又當如何理解?筆者認為,可以從「根性分別」來加以討論。原來,此一法門是「利根菩薩」所修,并非聲聞與大乘鈍根人所能預聞。以下分析之:

  慧思指出:

  從一地至一地者,是二乘聲聞及鈍根菩薩,方便道中次第修學。不從一地至一地者,是利根菩薩,正直舍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證法華三昧,眾果悉具足。

  引文中所說:「方便道」中的「方便」,又作善巧、權(quán)變,意為巧妙地因應、施設(shè)與安排。佛教經(jīng)論中常用此一概念,意涵有多種,在教法施設(shè)中的「方便道」,是指因應眾生各種不同根性,故有各類教化方法之善權(quán)安立。對于因聲聞行人與鈍根菩薩所施設(shè)的「方便道」教法,慧思援引「正直舍方便」經(jīng)文,提倡「利根」之「法華菩薩」,「不修次第行」,待得「法華三昧」成就,則「眾果悉具足」。

  亦即,慧思依因應學人鈍、利根性之不同,分有「次第行」與「不次第行」,前者是二乘聲聞與鈍根菩薩所修,于此是依于道品,次第修學升進。后者之「不次第行」是善德深厚,根性猛利之「利根菩薩」,乃舍去為權(quán)巧接引鈍根之方便教法,而直接「修法華行,不行二乘路」,徑取于真實,「畢竟成佛道」。

  2、智覺為首:從有相法到無相行

  慧思指出,《法華經(jīng)》之「法華三昧」,為《普賢勸發(fā)品》中所說之「有相行」。其方法并不專修禪定,亦不得等持──三昧力,而是于或行或住中,精勤勇猛,專心受持法華經(jīng)文;并且以得見普賢菩薩乘六牙象王立于其前之勝相,做為修法成就的判準。在此基礎(chǔ)上,得眼根清凈,見十方諸佛,并依次入于三種陀羅尼,具足菩薩一切種慧,得佛眼清凈。此法門或一生得,至遲則極三生而入。以其依于經(jīng)典文字,故稱「(文字)有相行」。

  慧思另外提出「法華三昧」的「無相行」修法,題為「安樂行」。此中:「安」是于一切法中,心意穩(wěn)固不動搖;「樂」是歷一切順逆境皆能安忍,而不為五蘊苦樂覺受所侵擾;「行」是自利利他之行。并指出「安樂行」即是「無相行」,此乃「三昧」法之真義,因其能于「一切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也。」

  此「法華三昧」無相行,并分有四種安樂行法,此四法的核心,圍繞在成就生忍、法忍與無生法忍等三忍之修行!溉獭褂腥棠、安忍與忍(認)可之意,是對于外在好壞環(huán)境,身心強弱狀況與甚深法義,無論順逆境界,苦樂覺受,學法遲速,皆能平心悅意,安住受持,行止得宜,并能入于甚深中道智慧,于諸神通圣境,心住不動。

  須特別指出的是,有關(guān)于慈悲忍辱之義,慧思認為:菩薩秉于慈心,謙行軟語,護念眾生,都無打罵之行;然為調(diào)伏剛惡眾生,或以粗言責罵,乃為令彼慚愧得發(fā)善心故,亦為成就忍德。故特別說明:

  諸菩薩但觀眾生有利益處,即使調(diào)伏,為護大乘正法故,不必一切慈言軟語。……不得專執(zhí)世俗忍,……將護惡人,不能治罰,令其長惡,惱亂善人,敗壞正法。

  在此菩薩忍辱地中,于法無所行,而觀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等諸法如實相,皆真如本性,無本末生滅,無煩惱解脫……。

  從大乘三昧修法的特性以觀,「法華三昧」之「有相行」,是依于信愿行而修的法門,其成就之時程,雖云或一生得具,至遲三生,然以得見普賢菩薩勝相做為入此三昧前方便的印證,其判準門坎亦為不低。此一內(nèi)容應是《法華經(jīng)》之「法華三昧」的原初義。至于「無相行」,則以深觀諸法實相,無所住而能發(fā)一切神通,這是以智覺行而修之三昧法門。

  此一以智覺為主的法門,是利根人所修;利根行者因善德深廣,資糧厚植,其修「有相行」,則能感得勝相現(xiàn)前,其修「無相行」,則慧眼無礙,觸處皆得。

  3、三昧成就:以一三昧通達無量三昧

  依大乘三昧法門之利生本義,其法門之所以有無量數(shù),是因應眾生無邊與煩惱無盡,故有利生之無量三昧的演化。然而慧思于此「法華三昧無相行」中,則以觀諸法實相所生之力用,總攝所有道品德目,以入于此三昧之中。如云:

  菩薩住此無名三昧,雖無所住而能發(fā)一切神通,不假方便,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此一思想,亦有經(jīng)典之依據(jù),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中云:

  一切法中得無礙智見,即得無量三昧門現(xiàn)在前。

  亦即,若能有空性平等之中道實智,廣觀諸法無礙,則能善入諸境,而得無量三昧現(xiàn)前。

  又如《華嚴經(jīng)》中云:

  舍一切欲,離生喜樂清凈次第,入于正受而無所染;燒滅煩惱,生無量定具大神通;次第超越,入于無量諸三昧門,于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悉知一切三昧境界,漸具諸佛智慧之地;是名清凈禪波羅蜜。

  大乘禪波羅蜜境界,是以無執(zhí)之平等舍心,以一三昧門為基,待得修行成就,自然能以同等之三昧力,而善入于無量數(shù)之三昧法門。

  筆者認為,從利生法門的學習來說,定慧力羸弱之初學者,入門之時當需全心投入,以求一門精純熟練;而待此法成就時,即能以此三昧力而暢達旁通諸門。故「于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之經(jīng)文本意,應是從學人長養(yǎng)定力之角度,而言以成就一(三昧)力而通達入于諸多三昧法,亦即:「事緣不同而三昧力等同」之義。然而若從具體內(nèi)容以觀,則利生方法與項目實有多樣,不能以一法而代替所有;比如成就精神上的法布施,并不等同于完成了物質(zhì)上的財布施;嫻熟某一語文而得其「三昧」;亦不能在毫無學習的情況下,就能通達另一種語言。故所謂「于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其意應是:修一事緣而得三昧,則運用此三昧力再旁通它法,將能快速旁通。

  筆者認為,慧思應是注意到了大乘經(jīng)中所說:「以一三昧力入于諸多三昧,而非以一事緣等同于無量法緣」之理,故云「安樂行義者,眾多非一。」

  4、證量判準:得「六根清凈」為成就

  慧思指出「法華三昧」是「利根菩薩」所修,并根據(jù)《法華經(jīng)》義,提出「六根清凈」做為修行「法華三昧」成就的判準。如云:

  誦持法華經(jīng),散心精進,……不修禪定,不入三昧,……或一生修行得具足,或二生得,極大遲者,三生即得。

  六種相者,即是六根。有人求道,受持法華,讀誦修行,觀法性空,知十八界,無所有性,得深禪定,具足四種妙安樂行,得六神通,父母所生清凈常眼。……故名眼種相妙;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首先,修行此一殊勝法門,以持誦《法華經(jīng)》文為主,不專修禪定,亦不入于三昧,而是在散心中持續(xù)精進;在時間上,速則一生,至遲三生,即得具足。再者,行者誦持法華,讀誦勤修;并能徹觀法性空寂,知六根、六境與六識等十八界法,一切緣生、無自性;以其為宿植善德之利根行者,故雖「不修禪定,不入三昧」,然亦能于智覺空觀之慧力中,并有甚深禪定力生起,能具足四種法華無相安樂行法,得六神通。此一段文,對照慧思一生行道經(jīng)歷,亦頗有夫子自道之況味。

  此中,所謂「父母所生常眼(等六根)」,據(jù)《法華經(jīng)》義中說,如云: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jīng),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shù)冒税傺酃Φ?hellip;…父母所生清凈肉眼,見于三千大千世界內(nèi)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yè)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以是清凈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nèi)外種種語言音聲。……以是清凈鼻根,聞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nèi)外種種諸香。……又聞諸天身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zhuǎn)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并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諸苦澀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凈身、如凈琉璃,眾生喜見。其身凈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丑,生善處、惡處,悉于中現(xiàn)。……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凈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jīng)書、治世語言、資生業(yè)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jīng)中所說。

  所謂「六根清凈」,其內(nèi)容是:一、得清凈眼根時,下至地獄,上至色究竟天三千大千世界之河海山林,其中所有眾生之行業(yè)因緣,果報生處,皆能得見;二、得清凈耳根時,能聽聞三千大千世界中種種語言音聲;三、得清凈鼻根時,能嗅聞三千世界種種香氣;四、得清凈舌根時,種種諸苦澀物,入其舌根,皆成上味,并能善演妙法音聲,令大眾歡喜;五、得清凈身根時,身如凈琉璃,眾生歡喜見之,……;六、得清凈意根時,從聞一偈,乃至百千萬句法音,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所有思惟言說,皆契真實,無不入法。必需特別指出的是,此洞徹幽微,鑒照十方的感知覺觀能力,并非藉由禪定之力,而是秉此「父母所生」之清凈六根,而于見聞覺知中,自然徹知三千世界諸相與眾生種種業(yè)報因緣。

  以上所說,乃單純分析慧思禪師之修行證量,而天臺圓教之證果品秩,則待智顗提出「六即佛位」理論,才告完成。智顗所列圓教五十二階位修道品秩,其果位名號雖與通、別教所說者相同,然其名雖同而其境有別。據(jù)智顗所判,慧思所證之「六根清凈位」,等同藏、通教之佛位,別教之圣位菩薩,故云位列「相似」于無上莊嚴佛果之位也。

五、結(jié)論

  (一)慧思以修道成就,印證己身言教

  以慧思一生修證之經(jīng)歷與所得,對照其修行思想,則內(nèi)容若合符節(jié);如僧傳中載慧思與智顗言:「吾既身證,不勞致疑」。再檢視《法華安樂行義》所云:「《法華經(jīng)》者,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間難信法門。凡是一切新學菩薩,欲求大乘……,須持戒、忍辱、精進,勤修禪定,專心勤學『法華三昧』!箤φ栈鬯家簧械罋v程,則戒行清凈(僧傳言其:「奉持守素,梵行清慎」),修忍辱行(如數(shù)遇惡眾毒害,而能平心安忍),精進不懈(一生修道度眾,稍無懈怠),修學禪定,深入三昧,通達三乘諸多禪境;一生勤誦法華,唱講般若,演繹大乘圓頓義理與止觀行法;得證「六根清凈」,入鐵輪位。

  由此可知,佛教義理與一般哲學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思想論述多立足于功夫?qū)嵺`之所得,其后乃發(fā)而為言教者;縱觀慧思禪師一生之學行與著述,亦為最佳之例證與典范。

  (二)慧思所說「大乘頓覺」法門修行要件與成就證量

  修學慧思所說「大乘頓覺」法門之「法華三昧」,其所具備之要件與內(nèi)容為:

  1、此乃大乘利根行人所修,非聲聞與鈍根菩薩所能企及。

  從實際應用以觀,則所產(chǎn)生之問題是:后世學人如何判定一己根性,以為選擇法門之依據(jù)?如果說聲聞解脫道是發(fā)出離心,大乘菩薩道是發(fā)菩提心,可從其發(fā)心動機與內(nèi)容來加以斷定;則同是發(fā)大乘心者,又如何正確判定其鈍根、利根?就修行后之成果,用以判斷根性之方法,并無益于事前之斷定,也無法避免因錯誤評量根性,修錯法門,而導致有鈍根行者,因錯修「不次第行,破戒亂心,故無所得,非法不良!」之可能!

  此一問題,后來智顗在其《圓頓止觀》中提出解決方法,也就是提出圓教「方便法門」,為鈍根者說「五悔方便」,依于念佛之清凈信愿起修;更以「廿五方便」助成禪定力道,以潔凈三業(yè),為進道資糧。而這所有的準備,當然以「十乘觀法」中的「觀不思議境」為圓教「觀心法門」的正修方便,以此大開圓解,入于圓佛果位。

  2、以清凈信愿修「有相行」,持誦《法華經(jīng)》;更需以智覺觀十八界、一切法空,精勤向道,耐怨安忍,以修「無相行」之四安樂行義。

  3、成就甚深禪定力道,以入于「法華三昧」,能自然開發(fā)旁通聲聞諸禪定境。相對于慧思本人之禪境高深,慧思曾評其高弟智顗云:「此吾之義兒,恨其定力少耳」筆者曾據(jù)此推斷,此一考語,亦是后來智顗大師勤修禪定,并撰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的原由之一。

  4、以「六根清凈」為成就「法華三昧」之證量。

  衡量慧思與智顗之根性與修道成就,則知二位大德,皆為利根菩薩,且同入此六根清凈圣量。其中:慧思自述得六根清凈,入鐵輪位;而智顗雖自謙位居五品弟子,然以其生前行誼與入寂瑞相,知彼亦同得此一成就。

  (三)總結(jié)

  在佛教的修行系統(tǒng)中,凈除煩惱業(yè)習,并體悟諸法實相的修行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而證入凈妙圓滿佛果的瞬間、當下,則是實時、頓現(xiàn)的不可思議境界!赋煞稹古c「覺悟」,做為不經(jīng)努力,漫無經(jīng)心的意外成果,在「因果法則」的佛法正見中,是絕無可能,須要丟棄的邪思;所有圣者「頓悟」的故事,都例示著世人:在覺證之前,已然經(jīng)歷了長久精勤修行的積功累德。如果了知「頓覺」之說,是對登入圣境時,不與前同,迥脫塵俗的一種境界上的表述,而不把它誤解為是「不經(jīng)努力」或「無須修因」就可以獲得成果的特異法門;則在論究通往圣境的修行過程中,強調(diào)或區(qū)分法門的「頓」與「漸」,是沒有任何實用意義的。這在思禪師自述前時三生出家行道,此世苦心孤詣以深修禪法,用以為說法利生資糧的表述中,得到了最佳的印證。

  再者,「頓覺」也并不表示其所獲得的修證體驗是不依經(jīng)教,隨意的,自由心證的!阜ㄈA三昧」做為「一切世間難信」的「大乘頓覺」法門,思禪師將它的禪悟境界,嚴謹?shù)貙φ諅鹘y(tǒng)禪修法門的修行系統(tǒng)知識,尤其是《阿含經(jīng)》以來聲聞經(jīng)教的各類禪法;并融入自己對大乘法義全面而獨到的體會,使「法華三昧」成為深具特色而又能溝通二乘禪境義解的大乘三昧法門。

  最后,對于勾勒禪法的修行步驟與次第,分類禪修所緣與解析定慧特性等,屬于禪修知見的探討與學習;某些標榜「頓覺」的法門,不是將之視為葛藤、糟粕,就是譏此為「拾人牙慧」的無益之舉而將之忽略或拋棄。然而慧思禪師則在深悟禪法有得中,以其高邁幽遂之禪境證量,分別利鈍根人之門徑,而以「諸法無諍」之原則,對舉次、不次第,也就是漸修與頓覺二門,在禪修所緣與證量上的互轉(zhuǎn)、印證,以及「禪定」做為一切慧悟基礎(chǔ)的重要性;鬯荚诖艘幻嫦虻挠懻,則以《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一書為代表,限于篇幅,本文只能略述「以一三昧通無量三昧門」之意涵,至于其中禪修所緣轉(zhuǎn)向的問題,將另外撰文討論。

  天臺宗做為中國佛教首創(chuàng)宗門,思禪師所有努力與成果,無論是圓教義理的涵攝該備,止觀實修法門的系統(tǒng)知識與智思推理的討論工具,都為后來智顗大師建構(gòu)天臺圓教止觀,做了重要的學理與實修的奠基工作。

  參考書目(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