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11)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11)
辰八、三種語言(分三科) 巳一、征
云何三種語言?
這里是說三種語言。
巳二、列
謂有法語言、無法語言、及余語言。
巳三、釋(分三科) 午一、有法語言
有法語言者:謂宣說厭舍,離諸纏蓋,趣可愛樂等,廣說如經(jīng)。
第一種是法語。
午二、無法語言
無法語言者:謂染污心說飲食等。
第二種是無法的語言,「謂染污心說飲食等」。
午三、余語言
余語言者:謂無記心所起言說。
第三種是「余語言者」,就是除掉了前兩種,剩余的語言。這樣的語言是什么意思呢?「謂無記心」,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惡,這樣的心情所說出來的語言,那么就叫做無記心。這可見前面這個「法語」和「無法語」,都是有記心。他宣揚佛法的語言,他對于佛法有恭敬心、有尊重的心情的。如果沒有這種心情的話,也沒有輕視、不信的心,那也應(yīng)該是無記的語言了。有染污心,當然這是屬于惡的一面的。如果是用無記的心情說這些語言,也是屬于第三種了。
這是把語言分成了三類,這在我們佛教徒來說,也是的確是應(yīng)該明白這件事的。
辰九、二十二種發(fā)憤(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二十二種發(fā)憤?
前面是第八科,「三種語言」。這以下是第九科,「二十二種發(fā)憤」。這個「憤」,看下文里面的意思,有憤恨的意思,就是心里面不高興了,是這樣意思。和發(fā)憤圖強的「憤」,也含有那樣的意思,但是主要還是有一點憤怒。這里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二十二種發(fā)憤」?這二十二種因緣使令一個人心里面憤怒,這二十二種心是什么呢?這是問。底下列出來。
巳二、列
一、偽斗。二、偽稱。三、偽函。四、邪業(yè)方便。五、拒枓。六、輕調(diào)。七、違反。八、諍訟。九、罵詈。十、忿怒。十一、訶責。十二、迫愶。十三、捶打。十四、殺害。十五、系縛。十六、禁閉。十七、割截。十八、驅(qū)擯。十九、諂曲。二十、矯誑。二十一、陷逗。二十二、妄語。
第一個,是「偽斗」,這個「斗」,是以前在鄉(xiāng)村里有這種器,量五谷是多少。十斗是一石,十升是一斗;現(xiàn)在可能還人有用這種東西吧?
「偽斗」,這個斗里面有虛偽。如果他向外出售,這個斗可能小一點,他若往里面入,買,它可能會大一點,這樣子他占便宜,使令對方吃虧了,這還是有著欺騙的意思。你被人欺騙了,當然心里面就是有點不平了,所以是「憤」。
第二是「偽稱」!阜Q」,現(xiàn)在是看見、常常有用,稱量、測量物體的輕重。這個「稱」它也是有虛偽,總是自己想占對方的便宜,使令自己多一點,對方吃虧一點。那么這也是一種令人心里不平的。
第三是「偽函」。「函」,就是信;「偽」,就是這里面也有些心機來欺騙人的意思。你受了他的欺騙了,當然心里面也是不平,所以叫做「偽函」。而這件事,也是要智慧才能夠明白;不然的話,你不知那里面有虛偽,就上當了。我昨天說過,為這個兩個字,我去看《三國志演義》,我小小說一段。
曹操到西涼去,這個西涼與馬超……,馬超和韓遂這兩人背叛了曹操,曹操去打他們?nèi)。打他們的時候很辛苦,還吃了很多的虧。曹操是有智慧的人,很善于用心的人,他想了一想、想了一想,想出個主意來。這一天就是同韓遂大家見面,一點沒有作戰(zhàn)的意思,在那里說閑話,說些閑話,以前經(jīng)過的事情,就像老朋友見面那樣說話,說話就完了,大家就撤退了。但是,馬超這一天他沒有到前線來,但是也有他的人就報告他這件事,曹操(注:貫穿前后文,疑應(yīng)為馬超)就疑惑,來問韓遂,韓遂說沒有什么,就是這么說話,不知道什么意思。等到再后來,曹操又寫一封信來,特意的用很多人送這封信給韓遂,這個意思就是叫馬超知道。馬超知道有信來,他也要去看,韓遂就把信給他看。他一看,前面幾句話看沒有,后面幾句話涂了,涂抹了;再看幾句話,那后面又涂了。馬超就疑惑:「你這個事情怕我知道,把它涂抹了!拐f:「不是!原來就是這樣子。」但是馬超不相信,他們兩個就打起來了。當然馬超是年輕,韓遂可能年紀大一點,就把韓遂的一個手斬斷了。后來兩個人沖突了,很嚴重,韓遂就向曹操投降了。那馬超是剩了一個人,只有他,狐獨了,他也不能和曹操作戰(zhàn)了,也跑了。所以這叫做「偽函」。
看《三國志演義》,當然那是小說,并不是真實的事情。有些事情是真實,有些事情不見得真實。但是,看出來這個有智慧的人和沒智慧的人完全是不一樣。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能夠維持正常,能夠能經(jīng)過什么樣的變動,他能夠有智慧能認識這件事,而不會受欺騙,這還是不是容易的事情,還不是容易。像「偽斗、偽稱、偽函」這些事情,社會上的人,如果是不相信佛法的人、不相信因果的人,是時時有的事,隨便說謊話騙人。所以我們的確是應(yīng)該用功修行了。
四、「邪業(yè)方便」,窺基大師解釋就是:邪的身、語、意的方便。就是惡的身、語、意業(yè)的方便。這個「方便」,在經(jīng)論上的使用法,大概是有兩種不同,一個就是采取行動了,就叫做「方便」。你正式做這件事了,那叫做「方便」。第二個意思,是正式的行動之前有準備的工作,先要準備一下,那叫做「方便」,這是一種,F(xiàn)在這里是邪業(yè)的方便,應(yīng)該包括這兩個意思。邪業(yè)的行動、不合道理的事情、做罪過的事情,應(yīng)該是包括這兩個意思。
第五是「拒枓」。這個「拒」,是抗拒,就是防御對方的侵略,叫做「拒」。這個「枓」,就是彼此斗爭。這個「枓」,查那個字典上的意思,似乎是諍論也叫做「枓」。
第六,是「輕調(diào)」,這個「輕調(diào)」,就是他不尊重你、輕視你、來戲弄你,這也是令人不歡喜的事情。
七、是「違反」,「違反」,就是他就是和你作對,你說東、他就說西,不管你合不合道理,他總是反對你,那么這是叫做「違反」。
第八、是「諍訟」,這個「諍訟」,就是大家有了利害的沖突,到了法庭上去辯論,那么就叫做「諍訟」。
第九、是「罵詈」,「罵」就是「詈」,種種的言詞來毀辱這個人,是「罵詈」。
第十、是「忿怒」。前邊這個「偽斗、偽稱、偽函」,這些事情是引起你內(nèi)心忿怒的外緣。這底下說忿怒,這是說內(nèi)心的事情,內(nèi)心里面忿怒、忿恨、惱怒了。
十一、是「訶責」,他或者是有道理的、或者是無道理的來訶斥你、指責你的不對。
十二、是「迫愶」,就是恐嚇你,你若不隨順我的意思,我會怎么怎么樣來對付你?謬樐,叫「迫愶」。
第十三、是「捶打」你。第十四、是「殺害」你。第十五、是「系縛」,綁起來。十六、是「禁閉」,就把你關(guān)閉在一個地方,失掉自由了,叫「禁閉」。十七、是「割截」,割截你的身體的一部份。十八、是「驅(qū)擯」,不準你在這里,把你驅(qū)逐了,不睬你了。十九、是「諂曲」,就是很卑鄙的,有非份的要求,這種諂媚的行為,不是那么直爽的。
二十、是「矯誑」,「矯」者詐也,就是欺誑的意思;蛘呤钦Z言、或者什么事情,就是弄一個虛偽的相貌,當作真實的情況,就是受欺騙了,「矯誑」。
二十一、是「陷逗」,這「陷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最初是用一個理由同你說這件事,把你引到里邊去,就是陷到里邊去了;然后再用不同的態(tài)度來對付你。譬如說是你有什么財物,最初是把這財物借去了;后來你再同他要,他說:「我沒有借!」不還你了,那么叫做「陷逗」,就是這一類的事情。先把你的利益拿到了,拿到了以后……最初用一個你容易相信的理由,把你的利益拿到了;拿到以后,就是另一個面目了,那叫做「陷逗」。二十二、是「妄語」,就是說謊話騙人。
這是二十二種令人心里面憤怒的事情。
辰十、六十二種有情(分三科) 巳一、征
云何六十二種有情之類?
現(xiàn)在第十科,有「六十二種有情」,六十二種眾生、六十二種人。
巳二、列
一、那落迦。二、傍生。三、鬼。四、天。五、人。六、剎帝利。七、婆羅門。八、吠舍。九、戌陀羅。十、女。十一、男。十二、非男非女。十三、劣。十四、中。十五、妙。十六、在家。十七、出家。十八、苦行。十九、非苦行。二十、律儀。二十一、不律儀。二十二、非律儀非不律儀。二十三、離欲。二十四、未離欲。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二十八、苾芻。二十九、苾芻尼。三十、正學。三十一、勤策男。三十二、勤策女。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三十五、習斷者。三十六、習誦者。三十七、凈施人。三十八、宿長。三十九、中年。四十、少年。四十一、軌范師。四十二、親教師。四十三、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四十四、賓客。四十五、營僧事者。四十六、貪利養(yǎng)恭敬者。四十七、厭舍者。四十八、多聞?wù)。四十九、大福智者。五十、法隨法行者。五十一、持經(jīng)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論者。五十四、異生。五十五、見諦。五十六、有學。五十七、無學。五十八、聲聞。五十九、獨覺。六十、菩薩。六十一、如來。六十二、轉(zhuǎn)輪王。
第一,是「那落迦」,「那落迦」也是人;「傍生」也是人;「鬼」也是人;「天」也是人,只是做了惡事就變成地獄、傍生、餓鬼了;做善事就變成天、變成人了。這是我們前面講過了。這五是「人」。
六、是「剎帝利」,七、「婆羅門」,八、是「吠舍」,九、是「戌陀羅」。這個我們前面也已經(jīng)講過了。
十、是「女」人,十一、是「男」人,第十二、「非男非女」的人,這就是生理的組織不正常,他也不是男人、又不是女人。
十三、是「劣」,十四、是「中」,十五、是「妙」,或者是論福德有劣、中、妙的不同;或者是論智慧有劣、中、妙的不同,總之有這三種差別。
十六、「在家」,十七、是「出家」,這個若在印度來說,有很多的宗教;在佛教里面說有在家、出家;其他宗教也有這個分別,在家、出家。
十八、是「苦行」,十九、是「非苦行」,這是說人的行為。有的人能吃苦,他歡喜做這種事情;有的人不事苦行,他不愿做種苦惱的事情。在佛法的態(tài)度:目的是得圣道。如果是正常的說,就是修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可以得圣道。至于是苦、是樂呢?佛的意思就是中庸,中庸之道。若特別情形,你非要環(huán)境特別好一點,衣、食、住要特別好一點才能得道,佛也是同意。若是這個人特別的要修苦而能得道;不修苦就不能得道,你若特別豐富了,他就放逸了,那只好苦一點,那佛也是同意。如果這件事不能得圣道,苦也好、不苦也好,那都不是佛的意思。所以在佛法里面說:『無益苦行當遠離』。是「苦行」和「非苦行」。
二十、是「律儀」,二十一、是「不律儀」。這是在佛法的態(tài)度上,我們應(yīng)該學習律儀,不應(yīng)該去學習不律儀,這個我們在前文也有解釋過了。二十二、是「非律儀非不律儀」,這是分這么三種,前面解釋過。
二十三、是「離欲」,二十四、是「未離欲」,這前面我們也是講過了。這個離欲應(yīng)該分兩種:一個是其他的宗教徒,他修學世間的禪定,也能遠離欲界的欲,他成功了可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這是一種離欲。第二種佛法里面所贊嘆的離欲,就是修學八正道,那能夠究竟的解脫生死苦的。外道所說的離欲實在是暫時的,等到他的色界定、無色界定破壞了以后、無常了以后,他又回到欲界來,還是有欲的,所以那個離欲不是真實的。二十四、是不離欲,為欲所迷而不能覺悟,「未離欲」。
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這個是按照佛法的態(tài)度做一個分類,做「正性、不定性、邪性」的分類。按《俱舍論》上的意思,就是要得初果以上才是「正性定聚」,因為他決定是不退轉(zhuǎn)了,所以他就是死掉了以后──這個初果死掉了以后,到第二生他還是不會失掉、圣道也不失掉、也不會退轉(zhuǎn)的。所以他是屬于正性的這一類有情里面的,是決定了,不會失掉!
這個「邪性聚定」是什么呢?就是三惡道的眾生:地獄、餓鬼、畜生,他們那種做惡業(yè)的性格,你是很難改變他的。若是造了無間業(yè),是決定要到無間地獄去的,所以叫做「定」;做惡事名之為「邪」;他是這一類的人,所以叫做「聚」,屬于這一類的人。
「不定聚定」,「不定聚」屬于這一類的。就是除掉了「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之外的人,都是屬于「不定聚」。這個「聚」,就是類的意思。因為這一種人遇見壞因緣,就會轉(zhuǎn)變成「邪性聚定」;遇見佛法好的因緣他就會轉(zhuǎn)變成「正性聚定」,他本身不決定,所以叫做「不定聚定」。他這個性格決定是這樣了,所以也名之為「定」。
可是在初果之前有個四善根位,就是加行位。加行位有四個位次:暖、頂、忍,世第一。這個「暖、頂」兩個位次,當然是有修行的人,也還是向上進的人,但是還沒能決定,還有可能遇見惡因緣,也可能會退。若到了忍位以上是決定不退了,到忍位決定是不退了。所以忍位以上的人,他還沒能到初果,但是他已經(jīng)可以不退了。說是得初果的人決定不墮落三惡道;這忍位也是一樣,也可以不墮落三惡道了,所以,也可以把忍位加進去的,所以也可以說他是「正性定聚」。這「暖、頂」也是有修行的人,但是還有一點靠不住的可能,所以不說他是「正性定聚」。
二十八、是「苾芻」,二十九、是「苾芻尼」,這是佛教徒出家的人,這是約受戒來說,他受了比丘戒了。舊的翻譯就是叫做「比丘」,我們通常用的那兩個字;這新翻譯──玄奘大師翻的,翻個「苾芻」。這個「苾芻」有解釋是一種草,這個草是非常香的,香味很濃。譬喻這個修行人,這個比丘有戒、定、慧的香,戒香、定香、慧香,有這香,所以叫這個名字。但是,這里主要是說戒,他出了家、受了比丘戒了,就名之為「苾芻」。
但是在《大智度論》上解釋,就是他能夠「破惡」,破身、口、意里面的四種惡法,能破惡;能夠殺煩惱賊,正在做這件事,叫做破惡。另外有「乞士」的意思,自己不生產(chǎn),向在家的信徒去乞求生活所需,所以叫乞士。第三個能夠持清凈戒,這也是比丘里面含義之一。第四個能夠「怖魔」,能令魔王恐怖了,你能夠解脫了他的勢力范圍,他不能再控制你了,那么叫做怖魔;有這四個意思。所以這「苾芻、苾芻尼」都是一樣。比丘尼,就是出家的女眾,受了比丘尼戒了。
三十、是「正學」,這個「正學」,就是在比丘尼和沙彌尼之間的一種人,這個律上有,就是年輕的女人出家了,要給他在十八歲到二十歲這兩年之內(nèi)受這個「正學」、學六法;過了二十歲以后再受戒,受比丘尼戒;就是試驗他是有孕、沒有孕。那么最初在這件事之前就是有這種事情,最初懷孕不知道,受了比丘尼戒以后,就發(fā)生生小孩的問題,所以佛就制這個正學女,這個緩沖的辦法,那么叫「正學」。
第三十一、「勤策男」,第三十二、「勤策女」,這就是沙彌、沙彌尼,這個翻到中國話翻做「勤策」!盖诓摺梗褪巧硰、或者沙彌尼為大僧所勤加策勵,來警策他,叫他好好學習佛法、好好用功修行,就是受了十戒的沙彌、沙彌尼叫「勤策男、勤策女」。
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這是在家佛教徒。他受了三皈了、受了五戒了,就名之為近事男、近事女。這個「近事」,就是親近三寶,為三寶做事情,所以叫做「近事」。那么這是近事男、近事女。
受八關(guān)齋戒的人,當然是已經(jīng)受三皈、五戒了,那不名為近事男、近事女;叫做「近住男、近住女」,那和這個名字不同。這個「近住」在《大毗婆沙論》上解釋:他親近阿羅漢住故。因為你能夠受八關(guān)齋戒,或者受一晝夜,你能夠修四念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死?纯唇(jīng)上說,受八關(guān)齋戒的人,還是應(yīng)該在廟上住。在廟上住這一天,要停止在家的事情,修梵行,等于說就是修四念處,修這一天的梵行。如果受了八關(guān)齋戒,雖然說持戒、沒有犯戒;但是沒有修四念住,還就是到office去做事情,不是太合乎原意,不符合原意的!附⒘_漢住」這樣解釋,說是你學習了八關(guān)齋戒,你就是與阿羅漢漸漸的相近了,將來你可以得阿羅漢了,這有這樣意思;蛘哒f這個「近住」,是你受的戒不是盡形壽,是「近時而住」,只有那么短的時間,過了那么多的時間以后就失效了,這個戒就沒有了,是近時而住。
三十五、「習斷者」,三十六、「習誦者」。第三十五、是「習斷」。「習斷」,就是他數(shù)數(shù)的──這個「習」,是數(shù)數(shù)的意思,一次又一次的修學佛法,學習佛法,修學止觀,斷煩惱的人,應(yīng)該是這么說。第三十六、是「習誦者」,就是誦經(jīng),誦這個律,或者是某一部論!噶曊b」這個「習」,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誦;如果你不誦、不誦就忘掉了,忘掉就不能誦了,所以要「習」才可以。
三十七、「凈施人」。這個「凈施人」可以按兩個意思來解釋:第一個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出家的人,你受了這個戒,有不捉持金銀寶的這種戒;但是,沒有金銀寶又不可以,那么這怎么辦呢?要請一個凈施人,就是另外請一個,譬如說是比丘尼,要請一位女居士;如果說是比丘,就請一位男居士。你要同他說,說:「我得到的這個財,別人同我結(jié)緣的財,我的心里面想:『都是你的,暫時放在我這里用。』」若這樣講就清凈了。我推想這件事為什么這樣做呢?就是不要執(zhí)著這個錢是我的,不要有我、我所的執(zhí)著。所以,有了紅封、接到紅封錢的時候,你心里面觀想;預(yù)先同那個人聯(lián)絡(luò)好了;你就觀想:「這個錢是他的,暫時放在我這里用!
前面說那個邪業(yè)的方便;現(xiàn)在這是正業(yè)的方便,使令你學習無我、學習無我觀,不執(zhí)著這個身體是我、不執(zhí)著這個財富是我的。你一得到財富的時候,心里想:「這個財富是他的,不是我的!共灰獔(zhí)著是我。我在想這件事,不要說是我們能這樣做,就是能聽見這句話,我看還不容易,還不容易。這是要學習戒的時候才知道這件事,你若聽見了這句話、又能這么做,我感覺到我們會減少很多的煩惱,而不會因為這件事引起了很多的過失,不會!所以那個人──你請的那個就叫做「凈施人」,這是第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就是施的時候,他肯布施的時候,他能夠無我、無我所的觀察,不取,就是三輪體空的意思了。施者、受者、財物,都能觀察是無我、無我所的,都是畢竟空的,他不執(zhí)著我、我所:「我是怎么怎么的」──不執(zhí)著,那么那叫做「凈施」,這是一個清凈的布施的一個人,能遠離過失。你這樣布施,你所得到的功德能夠幫助你去得圣道;如果有執(zhí)著我、我所的話,這個功德幫助你在人間、天上享受富貴,享受這個可愛的五欲,還是令你迷惑,所以在這里頭加一個叫做「凈施人」,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三十八、「宿長」。這個「宿長」是什么?就是年紀大的人,或者是有道德的人、有學問的人。宿長,年紀大的人,是這么說;老年人,這么說好了。三十九、「中年」,這個人年紀還沒老,不是宿長,他是中年人。第四十、是「少年人」。下面有解釋什么叫做少年、中年、老年。
四十一、「軌范師」,就是翻譯叫做阿阇黎。阿阇黎是「軌范師」,他是能為我們做軌范的人。他能教授我們佛法的人、教授我們的威儀、教我們怎么樣學習戒、定、慧的人,就是「軌范師」。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都叫做「軌范師」。
看《阿含經(jīng)》上,這些像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這些阿羅漢去乞食的時候,這些在家的居士見到他的時候,稱他為阿阇黎,我認為這個稱呼也是很好,稱為阿阇黎。
四十二、「親教師」,「親教師」,就是和尚。和尚就是鄔波陀耶,梵語叫做鄔波陀耶。鄔波陀耶這個話傳到西域,由印度傳到西域的時候,就變成和尚了;和尚是個土語,不是雅語。這個「親教師」其實他的作用也是和「軌范師」一樣,也是教導我們學習佛法的,我們要同他親近、接受他的教導;也翻一個「依學」,依止的依,學習的學,依止他學習出世間的圣道,所以就叫做依學。也翻個親教;也翻個依學。
四十三、「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杠壏稁煛购汀赣H教師」這都是師長,受戒的時候有「親教師」、有「軌范師」;這底下說弟子。弟子這里邊分成兩類:一類是共住弟子,和你在一起住。第二種不在一起住,但是離你不遠,隨時來親近你、請教你,所以那叫做「近住弟子」!腹沧〉茏印挂埠、「近住弟子」也好,都是以師長為依止的,都是依止于師長的人?催@個律上,佛說的這種法語,初出家的時候,不能離開師長,因為你要向師長來學習佛法的,有這樣的意味。如果出了家以后,就離開了師長,那等于說就是沒有學習佛法,就是沒有學習佛法的條件了、沒有學習佛法的因緣了。這若是出家了以后不學習佛法,這是佛法的衰相。如果你不學習佛法,你只是一個人自己在那里,不學習佛法干什么呢?那么他做什么?那么這是一個衰相。如果他若是有所作為,更是衰相。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是佛法、非佛法,更是衰相。所以收了徒弟,而不教導徒弟,這是個佛法的衰相。不聽師長的教導,那位師長也可能無可奈何,這是一件事情。
四十四、「賓客」!纲e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離開了原來居住的地方,旅游到外邊去作客,那么叫做「賓客」,這種人。
四十五、「營僧事者」,就是管理大眾僧事情的人。
第四十六、「貪利養(yǎng)恭敬者」,就是愛著利養(yǎng)恭敬的人,對于人家的利養(yǎng)、對于人家對他的恭敬,他很注意這件事,那么就是愛著利養(yǎng)恭敬者。當然這也還是與我、我所有關(guān)系。
四十七、「厭舍者」,就是他厭離這個利養(yǎng)恭敬,或者是厭離這個色、受、想、行、識,厭離塵勞,他是一直的注意修學戒、定、慧的人,這是「厭舍者」。
四十八、「多聞?wù)摺埂5谒氖、「大福智者」。這底下,一直的說的是完全在佛法里邊的、佛教里邊的事情了!付嗦?wù)摺,博學多聞,他對于佛法能博學多聞的、而對于第一義諦有所覺悟的人,那叫做「多聞?wù)摺埂?/p>
四十九、「大福智者」,就是在佛法里邊的人,這個人的福德很大、智慧很高這種人?匆娐缮险f:這個大眾僧里有大福智的比丘,要特別的優(yōu)待他。這個掌值僧事的人、營僧事的人,對這樣的比丘要優(yōu)待他。因為什么呢?大家都借他的光。的確是!大家都借他的光。借他的光,大家修學圣道的時候方便一點,衣、食、住不困難,你可以安心學習圣道。若沒有這個大福德智慧的人,就差了,就差一點。這可見佛──我看這個律上,我們感覺到制這個戒律那么多的不方便,總感覺到不舒服;但是你看看律,佛很懂得人情,很多的地方很遷就我們的凡夫的心情的,很遷就的。
五十、「法隨法行者」,這文上:「法、隨法、行者」,這么念。這個「法」,就指涅槃說,就是佛、法、僧那個「法」,就是指大般涅槃叫做「法」,這是大安樂處,這叫做「法」。這個「隨法」,就是八正道,或者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這些修行的法門,它不是大般涅槃、它不是涅槃;但是它順于涅槃!鸽S」者,「順」也。你能按照這個法門去修行,就到涅槃那兒去了,所以它稱為「隨法」。所以,「法隨法行者」這個話怎講呢?就是涅槃的「隨法」,你能夠依教奉行的人、你能夠修學圣道的人、向于涅槃的人,那叫做「法隨法行者」。我們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第四句。那么『近善知識,聽聞?wù),如理作意』,這是聞慧和思慧;『法隨法行』就是修慧了。所以,這個「法隨法行者」他已經(jīng)修學禪定、而在禪定里面修學四念處的大修行人了,這不是平常人了。
五十一、「持經(jīng)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論者」:這也是我們佛徒徒里面各隨自己的意樂而學習的不同。「持經(jīng)者」,他能夠受持修多羅,就是能夠讀誦,應(yīng)該能誦了,叫做「持經(jīng)者」。他能夠背誦《阿含經(jīng)》、或者是背誦《華嚴經(jīng)》、《般若經(jīng)》、《大般若經(jīng)》、《法華經(jīng)》、《涅槃經(jīng)》。我們在《高僧傳》上看,古德真是不得了!他能持經(jīng)。
五十二、「持律者」,他能夠把律背下來,他能誦戒本,乃至能誦廣律,他能持戒清凈,這是一種修行人。
五十三、「持論者」,對某一種論,像《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顯揚圣教論》,很多的這些論,他能夠受持、讀誦,真是不可思議!這正好是三藏。
說「持經(jīng)者、持律者、持論者」,這個「持」,似乎是多偏重于文句的受持;但是文句的受持是屬于聞慧,聞慧是為思慧、修慧做基礎(chǔ)的。所以,前面說「法隨法行」是修慧,這里就是聞、思慧了。而聞、思慧有的人,也一定應(yīng)該有修慧;有修慧的人也一定應(yīng)該有聞慧,你有所缺就不對了。說「法隨法行」這是修慧,你沒有聞、思慧,你這修慧也不圓滿。所以聞、思、修都是應(yīng)該具足的。
五十四、是「異生」。這個「異生」怎么講呢?在《大毗婆沙論》上的解釋是:一切的圣人,佛法里面說的圣人;其他的地方說圣人不算數(shù);都叫做同生,不是異生,是同生。那么一切的生死凡夫是不同于同生,所以叫做異生。那么圣人也是不同于凡夫,也應(yīng)該叫異生吧?這不應(yīng)該這樣說。圣人,一切的圣人:由初果乃至到佛,是同見真理了。這個在《法華經(jīng)》的〈譬喻品〉初,說完了〈方便品〉以后,舍利弗尊者領(lǐng)解了,這個〈譬喻品〉初有一句話叫做:『我等同入法性』。『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我讀這一篇文,讀到這個地方,我特別的注意了,佛對于這句話沒有加以簡別,佛沒有說。所以,印順老法師也引這一句話來證明「三乘同一無言說道,體假入真」,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和佛所見的法性是一樣的,是這個味道,這么講。而在華嚴經(jīng)的〈十地品〉,第八地那上也有個文,就是:『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這句話也有這個味道,這個真常的法性『二乘于此亦能得』,聲聞、緣覺也覺悟了真常法性了。這和《法華經(jīng)》的『我等同入法性』,這和《般若經(jīng)》也是同入法性,都是這么講。
但是我們天臺智者大師認為不是,是因為聲聞、緣覺所見的是偏真的;佛、菩薩圣人,那是圓融的法性,是不同,這是《涅槃經(jīng)》上有這個意思,智者大師也不是說自己要這么說,是從《涅槃經(jīng)》上看出來。你若讀《維摩經(jīng)》的時候,就感覺到阿羅漢和菩薩有距離,就好像不是同入法性。那《華嚴經(jīng)》,我看那清涼國師──清涼澄觀國師,他解釋這一段文的時候,是『二乘于此亦能得』,這句話他說:這是貶斥第八地菩薩的意思。意思就是說:二乘人所覺悟的法性,和佛菩薩所覺悟的法性是不一樣的。那為什么這么說呢?意思是在貶斥這個八地菩薩,就是說:「你還不圓滿,你不能入無余涅槃,你還要發(fā)心學習佛法、廣度眾生的!顾@么解釋。
所以我們中國佛教,因為讀了──當然祖師沒有什么不對,都是有根據(jù)的,都有圣言量根據(jù);但是按《大毗婆沙論》說,那就是不一致了;《大毗婆沙論》說一切圣人都是同生、同見第一義諦,這和《般若經(jīng)》的味是一樣,《般若經(jīng)》也是這么說。我們讀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也是這樣意思,就是:聲聞、緣覺和佛──佛是果,菩薩是因,都是同入第一義諦,是無差別的。但是這里面就可能會有疑問了,那么究竟是同?是不同?就會有這個問題,F(xiàn)在我們這個問題先放那里,我們講這個「異生」。
這個「異生」就是和圣人不同,他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的見。不同的見:有我見、我所見,有常見、斷見、有見、無見,各式各樣的見,六十二見;有不同的各式各樣的煩惱,這個就是凡夫。他也會造作各式各樣不同的業(yè)力,得各式各樣不同的果報,所以稱之為「異生」。圣人都不是這樣子,圣人同入法性,都是不可思議境界,離一切相的不可思議境界,所以稱之為「異生」。
五十五、「見諦」!敢娭B」,就是初果圣人以上都叫做「見諦」,就是他經(jīng)過長時期的修學戒、定、慧,他見到苦、集、滅、道四諦了,主要是見到滅諦。因為是由修學圣道而得滅諦了,得到色、受、想、行、識的寂滅性,『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離一切言說相、離一切分別相了,那么叫做「見諦」。你見了滅諦了,才知道色、受、想、行、識是苦,才能知道是苦諦;煩惱是集諦,才知道。我們沒有見諦的人不感覺到苦,這色、受、想、行、識有什么不對呢?我感覺也沒什么不對嘛!就不知道色、受、想、行、識是苦。所以,雖然是苦,而不知道這是苦,所以我們不能說「見諦」。雖然我們也是在苦、集之中;但是,不知道苦是苦諦、也不知道煩惱是集諦,還不知道。而這位圣人──見諦以后的圣人知道、見到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了,就是初果圣人以上,他是有這種功德了。所以「見諦」者,他所以叫做「見諦」,他得到無我、無我所、畢竟空的智慧了。
五十六、「有學」。這個「有學」,就是三果和四向: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四向;和初果、二果、三果,加起來是七個人。這七個人都名之為「有學」,就是他對于戒、定、慧他還歡喜學,還沒能滿足,還「有學」,這都是圣人,而不是說凡夫。
或是初果圣人之前──初果圣人之前,沒有入圣位的人──沒有入圣位的人應(yīng)該說是「有學」?但是,佛不說他是「有學」,因為他們有可能不學了。他今天是學、明天學;可能有一天又不學了。的確是這樣子,不學了。說:「我來學,不是我?guī)煾附形襾韺W,我自己要學!沟怯幸惶觳粚W習了,「我不學了,我走了」,這也是可能的呀!
說是有的人自己不想學,師長逼迫他到佛學院去學;但是學了以后,很有興趣,繼續(xù)學、不斷的學;但是,也可能有一天又不學了。什么時候這個學的心能堅定下來?要到初果。要到初果以后能不退了;或者說要忍位的時候,他這個學的心是決定下去而不會失掉的,不會失掉的。當然,人與人是不一樣,如果感覺到生死是苦,唯有佛法能解脫苦,你若真能夠認識到這里,這學的心是不能停下來的;這是一。
第二樣,在佛法上的學習上是有歡喜心,所謂有法喜。他也能繼續(xù)不斷的學;如果學的時候沒有滋味、不生法喜,也不感覺到生死是苦,那他學也很難,也不容易學;蛘哒f是──我看《涅槃經(jīng)》的翻譯者曇無讖尊者,他小的時候,六、七歲的時候,他母親也可能是信佛,到寺院里面來往,就看見那個大德,這個境界呀!受到很多人的恭敬、尊重、供養(yǎng)。那她就想:「我叫我兒出家、做師父,將來他也成為大德!乖瓉磉@樣子他母親叫曇無讖出家的。那么這個動機不是太純正;但是曇無讖是成功了。
所以我想,我們在寺院里面,寺院里面我多少也是經(jīng)驗過──因為什么要做住持?其實就是兩個原因。就是一個:你貪求名聞利養(yǎng)──貪利養(yǎng)恭敬者,所以我要做住持。第二個,就是要有大悲心,如果沒有大悲心,那他為什么要做住持?為什么要做住持?有了大悲心做住持,應(yīng)該是最合適的,應(yīng)該最合適。如果沒有大悲心而貪利養(yǎng)恭敬去做住持,煩惱多得很!煩惱很多很多的,很多的問題。學習佛法也是一樣,你為什么要學習佛法?因為貪求利養(yǎng)恭敬學習佛法,那也是一樣,煩惱多得很!很多很多的煩惱來苦惱你,F(xiàn)在這里說「有學」,他已經(jīng)是圣人了,不是凡夫,當然他的動機是很純凈的,是「有學」。
五十七、是「無學」!笩o學」,就是對于戒、定、慧已經(jīng)學到究竟圓滿了,所以是「無學」了。當然,到究竟圓滿應(yīng)該是佛,其他的人都還是有所不足,不能說「無學」。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10)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1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