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12)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12)

  辰十六、六十二種有情(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六十二種有情之類?

  巳二、列

  一、那落迦。二、傍生。三、鬼。四、天。五、人。六、剎帝利。七、婆羅門。八、吠舍。九、戌陀羅。十、女。十一、男。十二、非男非女。十三、劣。十四、中。十五、妙。十六、在家。十七、出家。十八、苦行。十九、非苦行。二十、律儀。二十一、不律儀。二十二、非律儀非不律儀。二十三、離欲。二十四、未離欲。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二十八、苾芻。二十九、苾芻尼。三十、正學(xué)。三十一、勤策男。三十二、勤策女。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三十五、習(xí)斷者。三十六、習(xí)誦者。三十七、凈施人。三十八、宿長。三十九、中年。四十、少年。四十一、軌范師。四十二、親教師。四十三、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四十四、賓客。四十五、營僧事者。四十六、貪利養(yǎng)恭敬者。四十七、厭舍者。四十八、多聞?wù)。四十九、大福智者。五十、法隨法行者。五十一、持經(jīng)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論者。五十四、異生。五十五、見諦。五十六、有學(xué)。五十七、無學(xué)。五十八、聲聞。五十九、獨覺。六十、菩薩。六十一、如來。六十二、轉(zhuǎn)輪王。

  這一大科是有「六十二種有情」,現(xiàn)在說到五十八、是「聲聞」。前面說到「見諦、有學(xué)、無學(xué)」,通常說,這就是指聲聞?wù)f的,可是里面的義也是通于獨覺、菩薩的。第五十八種說到「聲聞」!嘎暵劇梗褪前l(fā)出離心聽佛說法,他能夠殷勤精進(jìn),欲速出三界,希望能夠得涅槃,這樣的根性的人就叫做「聲聞」。

  第五十九、是「獨覺」。「獨覺」,他也是要聽佛說法、栽培善根的;他也一樣要有出離心,感覺到生死是苦,希望涅槃,樂獨善寂。他要栽培更殊勝的善根,超過了聲聞的,這利根的要四生,鈍根的要百劫,栽培善根殊勝了,他出在無佛法世間,他無師悟道,無師自悟得「獨覺」了,得到圣道了。

  在《俱舍論》上說,這樣的圣人當(dāng)然他也有三明六通,這種神通是高過阿羅漢的。其中有一項特別的事情就是:他不說法,這個獨覺他不說法。他不說法是什么原因呢?他能說法,不是不能。其中有一樣很明顯的事情:他有廣大的宿命通、天眼通,也有宿命通,他能夠回想以前親近佛的經(jīng)過,聽佛說法的事,他自己都知道。所以,他應(yīng)該是有能力說法的;但是他不愿意說法。不愿意說法,一方面就是,總是不是菩薩,這大悲心也是有,可是沒有菩薩那么殊勝。第二種就是:這種根性就是不愿意動,就像我們明知道運動對身體健康有幫助,就是不愿意動,這是有點關(guān)系。第三個原因:眾生久遠(yuǎn)以來在生死里邊迷惑顛倒,都順這個生死流的,現(xiàn)在忽然間勸他逆生死流,是很難很難的事情。所以他感覺到難以教化,他不說法。

  昨天我去翻《俱舍論》,我以前認(rèn)為辟支佛他不能說法,昨天讀《俱舍論》才知道他有能力說法。我認(rèn)為這個說法是有道理,因為他能夠──就是剛才我說這個理由,他能夠回憶以前聽佛說法的事情。這個說法的不容易,就是假名的施設(shè)不是容易的。我們從經(jīng)論上看,佛為我們說法:這是色、受、想、行、識,這是眼、耳、鼻、舌、身、意,這是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是六波羅蜜──這種種的法相不是容易建立的,這個假名施設(shè)是佛菩薩大智慧的境界,這個法相的名言的安立不是容易。

  阿羅漢和辟支佛、有神通的人,雖然不如佛菩薩那么廣大,但是他對于眾生的根性也知道多少的。知道這個人有沒有善根、知道這個人沒有業(yè)障,他現(xiàn)在是什么樣的煩惱多、什么煩惱少,他應(yīng)該從什么地方悟道──這些有神通的阿羅漢、辟支佛都是應(yīng)該知道,一看就會知道;當(dāng)然沒有佛菩薩那么圓滿。所以經(jīng)論上說,他不說法,就是現(xiàn)神通,有因緣的時候他會現(xiàn)神通,就這樣教化眾生,他不大說法。有的地方,就是特別高的大辟支佛也是說法,不過就是很少有這種情形。

  六十、是「菩薩」,這是要發(fā)無上菩提心的人,也是要從佛聞法,栽培善根,有大悲心要宏揚佛法,安樂一切眾生,要這樣子。這三乘圣人,前兩種都是要發(fā)出離心;第三種要發(fā)無上菩提心,也就是發(fā)愿。

  發(fā)愿,我說我妙境自己,初開始出家以后,不知道這件事。當(dāng)然也會隨著大眾,以前上殿、念佛七,初開始還沒有打過禪七;初出家的時候,也隨著放蒙山,也會念『眾生無邊誓愿度』,也是這么念。但是心里面沒有發(fā)、沒有從心里面:『我要度眾生』,沒有這種心情;也沒有說:「我要了生死,我要得涅槃」,沒有這種心情。這是逐漸的學(xué)習(xí)佛法,應(yīng)該是我妙境到了香港以后,這個心才發(fā),讀經(jīng)的時候有歡喜心。我現(xiàn)在,我愿意你們各位──不是我問你們,你們自己問自己:有沒有發(fā)出離心?有沒有發(fā)無上菩提心?自己問自己:有沒有發(fā)?

  發(fā)菩提心,就是本論──《瑜伽師地論》里面后邊有講。但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也是說得很親切、說得很懇切:要發(fā)出離心,要發(fā)無上菩提心。發(fā)無上菩提心的人一定是具足出離心的;不然的話,無上菩提心是很難發(fā)的,也是很難發(fā)的。

  所以,一個人,我這么想,我的虛妄分別:受戒、傳戒的道場,傳沙彌戒,然后傳比丘戒,然后傳菩薩戒,大家也都是『你是菩薩否』?『是菩薩』,『發(fā)無上菩提心未』?『發(fā)無上菩提心』。但是我感覺發(fā)無上菩提心不多,真實發(fā)了無上菩提心的人不是很多。這個不是很多──但是,眾生無定性,猶如水上波;水上那個波,是有風(fēng)的時候起浪,它本身不決定的。這自己,我們本身有一個……,眾生都是有愛,有愛心。第一個愛,就是愛自己的母親、也愛父親;但是我認(rèn)為愛母親的心是強一點。發(fā)菩提心從這里開始,所以發(fā)無上菩提心是能發(fā)的,若能發(fā)無上菩提心,常思惟生死是苦,這個地方很重要;然后由愛父母的心,把這一念心擴大了,就發(fā)無上菩提心了,發(fā)了無上菩提以后學(xué)習(xí)佛法不同的,用功修行的時候是兩種境界,發(fā)心與沒有發(fā)心是完全是不同的,完全是不一樣的。

  所以這里面是:第五十八是「聲聞」,第五十九是「獨覺」,第六十是「菩薩」。那么這三種圣人不同的地方就是發(fā)心不同,發(fā)心是不一樣的。

  我們中國佛教,當(dāng)然是大乘佛法在流行;這個《阿含經(jīng)》、這小乘佛法不是那么樣的流行。但是近來、這多少年來,小乘佛教開始有大德的提倡,逐漸的顯示出來他的重要性,也有人發(fā)心學(xué)習(xí),那么這發(fā)出離心的因緣就比以前多了一點。

  發(fā)出離心和發(fā)無上菩提心,本來這眾生的問題的確也是很復(fù)雜的,本來都是發(fā)道心──發(fā)出離心是道心、發(fā)無上菩提心也是道心,本來是融合而沒有沖突的;但是又會有沖突,凡夫的境界是這樣子,是這樣子。所以現(xiàn)在,我的心情,我個人的意見,我們歡迎《阿含經(jīng)》翻譯成漢文,歡迎它在中國興盛起來,不排斥這件事;但是小乘佛教學(xué)者,他有一點排斥大乘。我和各位說過,我去年還是前年?九四年到新加坡去,我就和錫蘭的比丘同他談,他那說話就是排斥大乘佛法。那么現(xiàn)在我們?nèi)A人的比丘里面,歡喜學(xué)習(xí)小乘佛法的也是有,也逐漸的他表示出來的意見,也是有一點排斥大乘,也有這種事情。

  我又發(fā)覺到第二件事,就是影響了很多的人,影響了很多的人對大乘佛法的信心動搖,不只是一個人。有的人無所謂,什么大乘?小乘?無所謂。我認(rèn)為這個人就是沒發(fā)心的關(guān)系。有的人認(rèn)真一點:「『小乘是佛說,大乘非佛說』,那我相信小乘!惯@樣也是好,相信小乘也好,也能了生死、得涅槃,也是好;但是,一排斥大乘,使大乘佛法會受到影響,不是好,不吉祥,就不吉祥!

  這件事,我認(rèn)為在我們中國佛教已經(jīng)開始了;不但是在臺灣開始了,我相信在中國大陸也開始了,也是開始。但是中國大陸,希望佛教再進(jìn)步一點,再進(jìn)步。這我看難免是會逐漸地會激烈起來。激烈起來,我們?nèi)羰签ぉの业南敕ǎ簹g喜小乘佛法,你就努力的學(xué)習(xí)小乘佛法,也是好;歡喜大乘佛法,你努力的學(xué)習(xí)大乘佛法。你對小乘佛法若能深入的學(xué)習(xí)了以后,再去讀大乘經(jīng)論,也會發(fā)歡喜心,也會的。你讀了大乘經(jīng)輪,你深入的去學(xué)習(xí),你去讀《阿含經(jīng)》,也會發(fā)歡喜心。因為這都是圣人境界,不是凡夫境界。你讀《阿含經(jīng)》,無我、無我所;無我是圣人的境界,這樣和大乘經(jīng)論并沒有沖突。

  有些地方是有點問題,有點問題,但是這事情是老問題,不是今天的問題,而經(jīng)論上已經(jīng)解決了,這些問題似乎都解決了;但是,你不讀經(jīng)論,你就不知道。所以根本上說,小乘、大乘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就是我們本身不足,本身不夠充實,佛法學(xué)得不夠;不夠的時候,但是我們還是愚而好自用,就是按照自己的看法:「好!就這樣子!

  明白一點說,我在埔里正覺精舍講《法華經(jīng)》的時候,有一個人就寫了字條,就是提出問題,寫個字條給我,勸我:「你不要去貶斥小乘,說一些故事,說一些故事都是說謊話!刮乙宦犨@話,「好!你叫我不要貶斥小乘;但是你這話就是貶斥大乘!埂斗ㄈA經(jīng)》里面就是說一些故事,像〈譬喻品〉,說一些火宅的故事;〈信解品〉,說窮子的故事;說了很多故事,他不相信這個故事。你這個不相信的話,就是在貶斥大乘,你叫我不要貶斥小乘,而你也貶斥大乘,這事兒對不對?這就是個問題。但是現(xiàn)在我們學(xué)習(xí)《瑜伽師地論》,這個《莊嚴(yán)大乘經(jīng)論》、《成唯識論》,都有提到這些嚴(yán)重的問題,這個大、小乘的沖突的問題,都有提到;《大智度論》也有提到,也提到這小乘、大乘的問題。

  所以,不要說我們今天聽見了一個人對于大乘的不信心的說話,心情就動搖了!你不要著急,你穩(wěn)、你靜下來,靜下來,你自然會知道這件事,你慢慢學(xué)習(xí)佛法,自然會知道這件事。這文上說:「聲聞、獨覺、菩薩」,實在這里面沒有沖突。但是小乘和大乘,以大乘佛法的態(tài)度來說,聲聞、獨覺是大乘的一個階梯、一個前方便;但是小乘佛法是不同意這個話,盡管不同意,事實上是這樣子,是這樣子。

  六十一、是「如來」。這個「如來」怎么講呢?就是我們現(xiàn)在學(xué)習(xí)這個《瑜伽師地論》后面有解釋『言無虛妄,名為如來』。唉呀!我看見這句話真是,就是不說謊話,這就是佛。我們通常說:一個好人、一個誠實的人不說謊話,這是人的境界就不說謊話,F(xiàn)在用這句話來解釋佛的境界,佛是不說謊話的?墒沁@『言無虛妄』若加以解釋,就是不簡單。就是佛從成道那一天,在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一天,一直到最后入涅槃,在中間這四十幾年為眾生說法,每一句、每一句都是真實不虛的,『言無虛妄』,那叫做「如來」。

  我初開始到佛學(xué)院來,我還不知道有這句話,是后來讀這個……后來才知道。不過這個話天臺智者大師在解釋《法華文句》也提到,但是他不是這一句話,意思是一樣;意思是一樣,但是自己看不懂。后來看到《瑜伽師地論》這『言無虛妄,名為如來』,這才「。∵@么意思!

  六十二、「轉(zhuǎn)輪王」,這是后一種有情,是「轉(zhuǎn)輪王」。

  巳三、廣(分二科)  午一、標(biāo)列

  此轉(zhuǎn)輪王,復(fù)有四種:或王一洲,或二、三、四。

  這底下就加以解釋,解釋這個「轉(zhuǎn)輪王」。解釋轉(zhuǎn)輪王有四種:「或王一洲,或二、三、四」;蛘哌@個王他統(tǒng)治這一個洲,有四大部洲,他統(tǒng)治一個洲;或者是二個洲;或者三個洲;或者四個洲。

  午二、隨釋

  王一洲者:有鐵輪應(yīng)。王二洲者:有銅輪應(yīng)。王三洲者:有銀輪應(yīng)。王四洲者:有金輪應(yīng)。

  「王一洲者」,他能夠主宰、他能夠統(tǒng)治、教化這一個洲,這樣的轉(zhuǎn)輪王!赣需F輪應(yīng)」,一個鐵制的輪、一個圓的輪,好像車輪以的,是鐵做的。這個「應(yīng)」,就是自然的出現(xiàn),不是自己造的,自然的就出現(xiàn)了一個輪、一個鐵輪,那么就稱他為鐵輪王。

  「王二洲者,有銅輪應(yīng)」,那么「王一洲者,有鐵輪應(yīng)」,那就是一個南贍部洲。若「王二洲者」,就是東勝身洲和南贍部洲,他會有一個銅的體質(zhì)的輪出現(xiàn),那就表示他是銅輪王。

  「王三洲者」,有一個銀輪出現(xiàn),那么就加上一個西牛貨洲。

  「王四洲者,有金輪應(yīng)」,有黃金性質(zhì)的輪自然的出現(xiàn)了,所以就叫做轉(zhuǎn)輪王。金輪王到什么地方去,這個金輪在前面走,轉(zhuǎn)輪王想要到什么地方去,金輪就隨你的意,就到那個地方去,就是在前面為前導(dǎo)。這種事情真是大福德的境界,會有這種現(xiàn)象。

  這個輪王有一個特殊的,和經(jīng)論說另外叫做粟散王,就是小國王,他不是全部的洲,就是洲里面的一部分,某一個地區(qū)做王,那么他就叫做粟散王,就是小國王了;那么輪王就是大國王。這個大國王(注:疑為小國王)和輪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他一定以十善教化他的人民。說是做這個王,不是以十善教化人民,那就是有問題,你不容易統(tǒng)治。人能夠修學(xué)十善,自然是和平的,容易和平;說是不用十善教化,那這地方煩惱、沖突、糾紛是多得很,很多很多的問題。這是第六十二、轉(zhuǎn)輪王。

  辰十一、八位(分三科)  巳一、征

  云何八位?

  前面是「六十二種有情」,F(xiàn)在是第十一科,是有八個位。八個位是什么呢?

  巳二、列

  謂處胎位、出生位、嬰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

  有這么八個位。這底下解釋:第一個叫「處胎位」。「處胎位」怎么講呢?

  巳三、釋(分三科)  午一、處胎位

  處胎位者:謂羯羅藍(lán)等。

  這我們前面講過了,那就是處在母胎里面那個時候的境界,那叫做「處胎位」。

  午二、出生位

  出生位者:謂從此以后,乃至耄熟。

  「出生位」怎么講呢?「謂從此后乃至耄熟」,就是從母胎里面出來以后,「乃至」到「耄熟」,這都叫做「出生位」。

  這個「耄熟」怎么講呢?「!,就是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以上就叫做「!,就是老了的意思。這個「熟」字怎么講呢?我費了很多的時間查字典,查這個「熟」字在這里怎么講才對。通常說我們燒飯有生、熟;在這個地方怎么講法呢?費了很多時間、精神、最后我知道這個字!甘臁拐,甚也,就是老得很厲害了,叫做「耄熟」。七、八十歲了的人,八、九十歲的人,是老得很厲害了,叫「耄熟」。

  最初我想講:這個「熟」,就是知識豐富的人,他壽命長,他世間上的事情經(jīng)驗太多了,有學(xué)問,很多的事情都知道,所以這個「熟」應(yīng)該是知識豐富的意思;但是這里邊似乎又不一定是這樣,所以,可以包括這兩個意思。一個是「耄熟」,年紀(jì)雖然很大了,知識特別豐富,所以他是有智慧的人,所以叫做「耄熟」。第二個意思是老,很老很老了,所以叫做「耄熟」,這么講。

  午三、嬰孩位

  嬰孩位者:謂乃至未能游行嬉戲。

  嬰孩是出胎以后,他逐漸的生長;但他還沒有能夠自己去玩、去游戲,還沒到那個程度,這時候叫做「嬰孩」。

  午四、童子位

  童子位者:謂能為彼事。

  「童子位者」是什么意思呢?「謂能為彼事」,就是說他能夠自己出去跑、出去玩了,那么這叫做「童子位」。

  午五、少年位

  少年位者:謂能受用欲塵乃至三十。

  「少年位者,謂能受用欲塵」,他知道去享受色、聲、香、味、觸了。乃至到三十歲,這時候都叫做「少年位」,這說得很清楚,一點不含糊。

  午六、中年位

  中年位者:謂從此位乃至五十。

  從三十歲到五十歲,二十年的中年,中年是二十年!笍拇宋荒酥廖迨,這是「中年位」。

  午七、老年位

  老年位者:謂從此位乃至七十。

  又是二十年。老是二十年。

  午八、耄熟位

  從此以上,名耄熟位。

  七十歲以上,就是叫做「耄熟位」。

  這是人的一生從處胎開始,一共分出八個階段,八個位次。

  我是感覺到《瑜伽師地論》,它說到什么事情都是很詳細(xì)的,說得很微細(xì),明明白白的說的。但是,有的地方在前文他說個題目,里面內(nèi)容還沒有說,你不要著急,下面有解釋,這是這樣的。

  辰十二、四種入胎(分三科)  巳一、征

  云何四種入胎?

  巳二、列

  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

  這又說到──這是第十二科,「四種入胎」。前面說是中有入胎,那一段經(jīng)過也說得很詳細(xì)了;但是,還有沒說的地方,在這里補上了。這個入胎有四種情形。

  「一、正知而入」,就知道這個是父親、這個是母親,那么他入胎了。若知道是父親、知道是母親的時候,對父母都有愛心,止此而已;那就和前面這不知道父母的顛倒想有點不同了。

  「不正知住出」,入胎的時候知道;但是,住胎的時候、住在母胎里面的時候、從母胎出來的時候,這兩段時間內(nèi)不知道了。他不知道是住母胎、也不知道是出母胎,也不知道;這是一種入胎。

  第二種「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就是知道入胎,也知道是住胎;但是出胎的時候心里面就顛倒迷惑了,不知道是出胎。

  「三、俱能正知」,第三種不同就是:入胎、住胎、出胎,都是明明了了,知道是怎么回事情的,而不是迷惑顛倒的,這是一種。

  第四種是「俱不正知」,入、住、出都不知道,都是迷迷糊糊的,顛倒迷惑、種種的妄想,這樣子。

  這四種入胎,誰是第一種、第二、三、四種呢?

  巳三、釋

  初謂輪王。二謂獨覺。三謂菩薩。四謂所余有情。

  「初謂輪王」,第一種是「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這是「轉(zhuǎn)輪王」!皋D(zhuǎn)輪王」這窺基大師說是金輪王,金輪王有有這種能力,「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第二個解釋:其他的三種輪王也能這樣子,也應(yīng)該能這樣子,也有這么說。

  但是,在《大毗婆沙論》里面說,初果、二果也能這樣子,也是「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但是這個話是那么回事兒,我們不要誤會,多數(shù)是誤會了。應(yīng)該不誤會,是怎么回事兒?這是在中有的時候,不是你已經(jīng)得了初果、二果。你這時候你這一生是得初果、得二果,那么你這時候來入母胎的時候,這時候還是凡夫,還沒有得初果;但是你的善根是很有力量了,這時候是「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這是《大毗婆沙論》多出來一個解釋,就是:是輪王、同時也是初果、二果圣人,他在中有的時候也有這種境界。

  第二是「獨覺」,就是「正知入住,不正知出」,就是在中有的時候,他這一生得獨覺;但是他這時候還是凡夫,在中有的時候還是凡夫,他能夠入、住是正知,出是不正知的。

  第三個,是「菩薩」,菩薩就是說這第三阿僧祗劫圓滿了的時候──這個說法也不一樣,我們以后再說。菩薩這四種時候(注:口誤。應(yīng)為三種時候)都是正知的,在入、住、出這三個時候,他都是明明了了的。

  「四、謂所余有情」,第四個入胎就是「俱不正知」,入、住、出都不能正知,那就是其余的眾生,其余的眾生都是不知道的。

  那么這就是──因為什么能正知?因為什么不能正知呢?《大毗婆沙論》上解釋、在《俱舍論》上也有解釋。就是兩個原因,一個是福德大,福德特別大;第二個,就是佛法中栽培的善根,這個念、慧的力量特別強。戒、定、慧,你所修的念和慧,力量非常大,這個凈業(yè)你積聚的力量大,你就能正知。

  我這么想:這個福德大了,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力量大、力量強。力量強的時候,他不容易動,他穩(wěn),他不是容易散亂,他就有事情的時候,他這個識面對境界的時候,他穩(wěn)重,所以他能正知;但是,他在佛法的念、慧不夠,也止此而已,就是能正知,而不能夠……住、出就不正知了。但是初果圣人的念、慧──福德不見得有轉(zhuǎn)輪王那么大;但是他念、慧的力量強,他也能夠正知,但是住、出就不能。

  這個獨覺念、慧的力量就更強了;乃到到菩薩就是更強了,所以他能夠入、住、出都能正知。這樣說是什么呢?這表示說:初果他沒得初果的時候,在凡夫的時候,要得初果,還沒得初果這個時候──去投胎能正知,這是入;住、出就迷惑了。若是已經(jīng)得初果,就沒這問題了。已經(jīng)得初果,他三時都是正知的。所以,下面說是入、住、出都是正知的這個菩薩,就是十地菩薩,都是入圣位了,都是正知的。就是圣人,已經(jīng)得圣道的人是沒有隔陰之迷的。說「初果還有隔陰之迷」,這句話有點問題。已經(jīng)得初果了,他沒這種事情。你看《俱舍論》、你看《大毗婆沙論》,他說得很明白的。所以,這個念、慧的力量,就是能保持正念,遇見什么境界的時候,心里面不顛倒,那么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印光老法師的文鈔上常提到有四料簡,就是這個永明延壽禪師說的四料簡:『陰境若現(xiàn)前,瞥爾隨他去』!戈幘场故鞘裁?「陰境」就是中有,這個中有去投胎的境界。這境界一現(xiàn)前了的時候,「瞥爾隨他去」,一下子就糊涂了,就投胎了。糊涂什么?就是顛倒了、迷惑了。所以自已用功修行,你常常要修不凈觀、修數(shù)息觀、修四念處,破自己內(nèi)心的迷惑顛倒,內(nèi)心就是正念強起來了。強起來不迷惑顛倒,這就沒有這個問題,自然是沒有這個問題了。所以你不修四念處,不修四念處不行,不修四念處你就容易迷惑顛倒,不行的,你站不住,這風(fēng)一來你就倒了,所以這個修行一定是常常這樣子用止觀常常來調(diào)伏自己才行的。

  辰十三、六種活命(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六種活命?

  這是第十三科,有「六種活命」。我們在這世間上生存有六種形式。

  巳二、列

  一、營農(nóng)。二、商賈。三、牧牛。四、事王。五、習(xí)學(xué)書算計數(shù)及印。六、習(xí)學(xué)所余工巧業(yè)處。

  第一個是什么呢?「營農(nóng)」,就是種田去維持生活,這也是很好的。

  二、是「商賈」,行商作賈,也就是這么分別吧!作生意這件事。

  第三是「牧!,牧牛也能發(fā)大財?shù),這件事這也維持生活。

  第四是「事王」。「事王」,現(xiàn)在的話就是在政府里做事情,公務(wù)員。

  第五是「習(xí)學(xué)書算計數(shù)及印」,這就是學(xué)習(xí)各種學(xué)問。你歡喜做律師、做工程師、做會計師,做這些事情。「及印」,這個「印」應(yīng)該是刻圖章、或者這一類的事情,這些工藝的事情。

  六、「習(xí)學(xué)所余工巧業(yè)處」,可以學(xué)習(xí)前面已經(jīng)說的「書、算、計數(shù)、及印」,還有其余的,現(xiàn)在這個世界是更多了,工巧的事業(yè),那么也可以維持生命。這是六種活命。

  辰十四、六種守護(hù)(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六種守護(hù)?

  巳二、列

  謂象軍、馬軍、車軍、步軍、藏力、友力。

  「守護(hù)」有這六種。前四種:「象軍、馬軍、車軍、步軍」,這是古代的,現(xiàn)代是更多種軍了。現(xiàn)在應(yīng)該還有個炮軍、還有空軍哪!很多了,這個保護(hù)自己的力量是比以前大了;但是并不見得安全。這是保護(hù)的力量。

  這第五個保護(hù)的力量是「藏力」。這個「藏」什么呢?就是阿賴耶識這個「藏」,就是我愛,就是這個「藏」。執(zhí)著有我、執(zhí)著有我所,那么就是「藏」護(hù)。保護(hù)我所有的,就是保護(hù)我所;保護(hù)自己,那么執(zhí)我。這個「藏」有這個意思。

  「友力」,就是自己有親厚關(guān)系的人,也關(guān)心你、也是能保護(hù)你。那么這是有「六種守護(hù)」。

  辰十五、七種苦(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七種苦?

  這是第十五科,「七種苦」。那七種呢?

  巳二、列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這「七種苦」。

  「生苦」,每一個人自己都經(jīng)過了;但是不大知道,迷迷糊糊、不大知道。這個「老苦」,年輕人也不知道,到老的時候才知道。這「病苦」,可能誰都會有病,會知道!杆揽唷,只是推想死會苦;但是,還沒有經(jīng)驗的時候還不知道。

  但是「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可能會知道,也可能還不知道。所以這件事,我們剛才說,明知道運動可以減少病痛;但是,還是不愿意動,那么這是一件事。這個「怨憎會苦」和「愛別離苦」,這個事情,我認(rèn)為這里邊與智慧有關(guān)系。如果你的智慧高一點,就沒有怨憎的問題。和任何人的關(guān)系保持正常,自己說話要謹(jǐn)慎,就是偶然的有錯誤了,你立刻向人道歉,就把這件事情疏解了,你不要叫它因小而大,逐漸地嚴(yán)重起來,那就變成「怨憎會苦」了。所以,這個與自己的行為有關(guān)系,這個「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也是一樣,人與人保持正常就好了,不要太過;太過了就有問題,他就不正常了。

  「求不得苦」,就是把這六種苦之外,其他剩余的,你有所求而不能成就,那就是苦,也是苦;蛘哒f,這是求財富而不能得,「求不得苦」。

  我們通常說是八苦,另外還有一個五取蘊苦,這五取蘊苦這里就沒有說,沒有說五取蘊苦!杜麑び洝飞险f,因為這七種苦,任何人──不必一定是佛教徒,非佛教徒也一樣會感覺到苦,這是容易明白的事情,就說。五取蘊苦不容易明白的,它的境界比較微細(xì),不容易覺知,所以就沒有說這件事。但是,苦這件事,明白一點說,究竟是怎第一回事?就是內(nèi)心的執(zhí)著,所以有苦;如果你不執(zhí)著,沒有苦。你若不執(zhí)著,當(dāng)然這種人也可能會有病,有病就是苦;但是你不執(zhí)著,苦即非苦。

  譬如說色界天上的人,他那種人、那個身體也是四大;但是和人間四大不一樣。色界天上的四大:地、水、火、風(fēng),和人間不一樣。其中的微妙我舉一個例子。譬如說天眼通,我們現(xiàn)在就說是肉眼,也是地、水、火、風(fēng)組織成的眼;但是這種力量,也就是像我們現(xiàn)在的這種境界,能看這么遠(yuǎn),這個視力就是這么大的功能。但是你若修了禪定,得到了天眼通的時候,就是你的眼睛上有了色界天的四大了,色界天上的四大,在你眼睛的周圍。這個時候,你的眼睛的觀察的力量就不得了,能看見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而無障礙,天黑了也不能障礙,遠(yuǎn)不能障礙,高山、大海都不能障礙,就直接可以看過去。你看!這色界天上四大的力量就這么厲害,就是那么厲害!

  所以色界天上的人,那有這些苦呢?沒有「生苦、老苦、病苦」,都沒有;但是也要死,我看,死他可能還是苦,色界天上的人,因為他也知道:若棄舍了他這樣的自在的境界,就是要墮落下來。他就是能夠修行,比如初禪,在初禪天的人,他若繼續(xù)修行可以得二禪,那么從初禪天死了,可以到二禪去,二禪繼續(xù)修行可以到三禪、四禪,乃至到非非想天也可以的;但是到了非非想天,終究也要死,死了就不能再向上了,就到此為止,只有向下來。因為什么呢?因為他不知道學(xué)習(xí)佛法的無我觀。我們?nèi)绻羰翘貏e的去注意一下,這個非非想天是怎么回事,就會影響你學(xué)習(xí)佛法的修行,應(yīng)該怎么修行才是對的,都會知道的。

  非非想天,看那種情形,天臺智者大師──我以前也說過,這《釋禪波羅密》也說過,非非想天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非想、非非想,那東西究竟指什么說的?就是那一念心而已,那一念靈明的心。一切法都是空了,唯有這一念靈明的心常住不滅,他的想法就是這樣子。而這個智者大師說什么呢?用一句話:『真神不滅』。真假的真;神,就是鬼神的神,神通的神,『真神不滅』!刚嫔瘛故鞘裁矗烤褪俏。也就是誰是我?就是那一念心,他執(zhí)著那一念靈明的心:「這是我!我是常住不滅的,其余的一切法都是空的!顾軌蚣哦U铡⒄斩<,這樣子常住不滅。非非想天就是這么回事。

  那么這樣,你要自己想一想你的修行,你怎么修行的?說我就是一天的靜坐,靜坐使令這一心明靜而住,那么達(dá)到最高的就是這樣子。很容易的你會理解到:不修無我觀,不能得圣道,你最多到非非想天;你連初果都不能得。所以我們要學(xué)習(xí)佛法;學(xué)習(xí)這個非非想天不是佛法,但是你對比起來,你才知道:佛在《阿含經(jīng)》里面、在《瑜伽師地論》里面,在《大智度論》里面,重視無我觀的原因,就知道了,為什么要重視無我觀?因為你若不修無我觀,你不能了脫生死。說二乘人不修法空觀,他還能了生死,因為他修無我觀;你若修法空觀,而不修無我觀,你不能了生死。所以《阿含經(jīng)》上提到這件事,你修法空,觀一切法,這個也空了。譬如說這個色界定,把欲空了,欲界的欲空了;那么二禪,就把初禪的覺觀也空了;三禪,把二禪的喜也空了;到四禪,把三禪的樂也空了;那么到了空無邊處定,把色空了;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把以前的這一切統(tǒng)統(tǒng)都空掉了,最后就是「唯我不滅」,不就是這個意思嘛!

  所以,從這里發(fā)覺了一件事:不修無我觀不行!你若讀《阿含經(jīng)》很明白的知道不修無我觀不行。佛就說:色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眼無我、無我所;耳、鼻、舌、身、意也是無我、無我所;一切法無我。所以,小乘人他對這種事情……,這么修行的確是可以得圣道。但是他若讀《金剛經(jīng)》,自然也是相應(yīng)的!督饎偨(jīng)》也一直是說無我;但是,《金剛經(jīng)》是大乘發(fā)無上菩提心的人。所以那小乘學(xué)者若讀《金剛經(jīng)》,大乘佛法和小乘根本上無差別,怎么能會不相信大乘呢?不可能的嘛!所以你若是讀了《金剛經(jīng)》、讀了《摩訶般若波羅密經(jīng)》也都是相通的,也沒有矛盾,只是一個大悲心不同了,不入無余涅槃。

  你不入無余涅槃這件事,小乘佛法的學(xué)者應(yīng)該恭敬尊重這件事的。因為不忘一切眾生苦,不能入無余涅槃,這是對的。這樣說,小乘佛教學(xué)者也一定會發(fā)無上菩提心,那么就是小乘、大乘就是統(tǒng)一了,是沒有障礙的。

  我這是越說越遠(yuǎn)了。我說這個「七種苦」,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執(zhí)著。執(zhí)著,其中一個主要的就是執(zhí)著我。你不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色、受、想、行、識──色,是因緣所生;受、想、行、識也是因緣所生;乃至非非想定也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就是無我了。你能知道觀察一切法因緣所生、是畢意空的,就沒有苦了,就能解脫苦。不執(zhí)著,明白點說就是要修無我觀。

  現(xiàn)在發(fā)覺:我們說我執(zhí)、法執(zhí),說無我,色、受、想、行、識里面沒有這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阿含經(jīng)》這么講,乃至《瑜伽師地論》,乃至到《大智度論》也都這么講。但是,這個法執(zhí),在《大智度論》一個講法,到《瑜伽師地論》講的就不一樣了,講的不一樣。我執(zhí)是大家都一樣,法執(zhí)是不一樣,講的不同了。我們學(xué)了這個《攝大乘論》,從《攝大乘論》上也應(yīng)該發(fā)覺這件事。但是我們?nèi)舨惶貏e的提出來說,還不見得明白。

  就說到這里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