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五(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五(4)
卯二、依惡行起(分三科) 辰一、舉依處
或依惡行所起。若自所作身語惡行,他所譏毀;若他所作身語惡行,自行譏毀;若所愛有情所作身語惡行,互相譏毀。
現(xiàn)在的文說「因明」的事情。這一科里面一共是有七科,第一科是「論體性」,「論體性」里面分四科,第四科是解「釋」。解釋里面第一科是「別辨相」,辨這個體性的相貌,分六科,第一科是「言論」,第二科是「尚論」,這兩種論都解釋完了,現(xiàn)在是第三科是「諍論」!刚娬摗估锩娣秩,第一科是「依諸欲起」,因為欲起了糾紛,才生起來諍論的,這一科也講完了。現(xiàn)在是第二科「依惡行起」,「惡行」就是由惡的行為生起了諍論,是這樣意思。這一科里分三科,第一科是「舉依處」,也就是惡行是諍論的依止處。怎么叫做「惡行」呢?
「或依惡行所起」,前面是依欲生起諍論,現(xiàn)在第二科,或者有的時候,有的人因為惡行而引起諍論。怎么叫做「惡行」呢?「若自所作身語惡行」,若是我自已發(fā)動了身惡行和語惡行,做出來一些觸惱人的事情,觸惱人的語言,那么叫做不合乎道理的!杆I毀」,這樣子另一方面就會指責我、譏毀我,那么這就有了諍論了。「若他所作身語惡行,自行譏毀」,我去譏毀別人的錯誤!溉羲鶒塾星樗魃碚Z惡行」,若是我所親愛的人,他有身惡行、語惡行,那么一有了這個問題的時候,那么就互相譏毀,也就有諍論了。
《披尋記》五四三頁:
若所愛有情所作身語惡行互相譏毀者:謂自所愛有情所作惡行,與余有情互相譏毀故。譏,謂現(xiàn)前位;毀,謂背面位。如前已說應知。
「若所愛有情所作身語惡行互相譏毀者:謂自所愛有情所作惡行,與余有情互相譏毀故」,「互相譏毀」,那我就幫助我所愛的人同人諍論,這是這樣意思!缸I,謂現(xiàn)前位」,譏毀這個「譏」字,就是彼此面對面的時候,彼此現(xiàn)前的時候,有譏!笟,謂背面位」,就是大家不見面,背后,這個時候有所毀謗!溉缜耙颜f應知」。
辰二、顯因緣
于如是等行惡行中,愿作未作諸惡行者,未離欲界貪瞋癡者,重貪瞋癡所拘蔽者,因堅執(zhí)故、因縛著故、因耽嗜故、因貪愛故,更相憤發(fā),懷染污心,互相乖違。
這底下是第二科「顯因緣」,前面是「依處」,這底下「顯因緣」。
「于如是等」,就是對于前面說出來這幾種「行惡行中」,做出來種種有罪過的事情里面。「愿作未作諸惡行者」,而在人來說,有三種不同:第一種是愿作,心里面也動起來,也是要做,但事實上是沒有做,這個心是想要做,這是一種人,愿作惡行而沒有作惡行的,這是一種人。第二種人,「未離欲界貪瞋癡者」,這個人有一點修行,但是這個程度,還是沒有遠離欲界的貪瞋癡,他還是有,還是有這種煩惱的!钢刎澆_癡所拘蔽者」,這是第三種人,這種人他的貪瞋癡的煩惱是特別的重,力量很大,他的那一念明了的心,被貪瞋癡拘住了,被貪瞋癡蒙蔽了,是不得自在,「拘」是不得自在,蒙蔽了就是沒有智慧了。這個為什么會這樣子呢?
是「因堅執(zhí)故」,這是我們前面有講過,他不能夠修學戒定慧,沒有棄舍這個煩惱,所以就有這個問題。「因縛著故」,他不能夠出離,因為沒有出離心,所以繼續(xù)地為煩惱所系縛!敢虻⑹裙省,「耽嗜」就是更嚴重了,沒有厭足的,就是這個煩惱太厲害太重了!敢蜇潗酃省,就是要受用,受用這些欲的境界,煩惱也是更大了!父鄳嵃l(fā)」,「憤」就是恨,憤者恨也,這個恨從心里面發(fā)作出來;「更相憤發(fā)」,就是我恨你,你也恨我,你恨我,我也恨你,互相為增上緣,就是展轉的厲害了。「懷染污心,互相乖違」,這個心里面有意的,不是無意的,有貪心、有瞋心,有各式各樣的知見,都是染污心,有意的「互相乖違」,我就是偏和你,找你的煩惱,來觸惱你,那么這就是這樣子。這個作惡行,有了惡行以后,然后就是挑毛病,互相觸惱,這就是個因緣。
辰三、釋諍論
喜斗諍者,興種種論,興怨害論,故名諍論。
這底下第三科「釋諍論」。
「喜斗諍者,興種種論」,也有的人,雖然有煩惱,但是還沒到這個程度;有的人是到這個程度了,就是歡喜斗,同人斗,斗一斗,就是「興種種論」,就發(fā)出來種種的言論,就是來譏毀對方的種種錯誤。「興怨害論」,這個怨害論,那就是要傷害對方,這樣子。「故名」叫做「諍論」,這樣解釋?础杜麑び洝返奈挠薪忉尅
《披尋記》五四三頁:
于如是等行惡行中等者:此說興諍論者三種補特伽羅相:謂有一類未受凈戒乃至未能遠離惡行以來,常得說名愿作未作諸惡行者,此即第一補特伽羅。復有一類雖受凈戒不作惡行,而于定地未得作意,未能制伏欲界煩惱,是名未離欲界貪瞋癡者,此即第二補特伽羅。復有一類貪瞋癡相極為增上,拘礙于心,令不自在,覆蔽其心,令不愿了,是名重貪瞋癡所拘蔽者,此即第三補特伽羅。
「于如是等行惡行中等者:此說興諍論者」,有三種人,「三種補特伽羅」的「相」貌!钢^有一類未受凈戒乃至未能遠離惡行以來」,這有一類的,就是不是佛教徒,他沒有秉受佛法中的戒,清凈戒體,他沒有受戒!改酥廖茨苓h離惡行以來」,那沒有受凈戒,當然就是不想要改善自己,日常生活心里面,愿意怎么思想,愿意說什么話,愿意做什么事情,都是自由的,一點不拘束自己,所以「乃至未能遠離惡行以來」!赋5谜f名愿作未作諸惡行者」,就是你沒有做,也可以說你還是愿作諸惡行者,何況你發(fā)出來這種行為,所以一切時都可以名之為「愿作未作諸惡行者」。這個人常不能夠約束自己,不能夠克制自己的煩惱,放縱自己的煩惱的人,隨時都是愿作惡行的,愿作惡行,有的時候,但是沒有作惡行,這樣說。「此即第一補特伽羅」,這種人。
「復有一類雖受凈戒不作惡行」,這是第二種,他是佛教徒,他學習了多少佛法,相信了善惡果報,所以他肯受戒,肯受戒就是有改善自己的意思,所以他是不作惡行的,不作惡行,這位是進了一步!付诙ǖ匚吹米饕狻,但是他對于佛法中說這個定地,「未得作意」,就是沒得未到地定,未到地定還沒得!缸饕狻乖谶@里的意思,常用功靜坐的人,常常警覺自己,作意這個「作」字,當作警覺講,常常提醒自己心不要妄動,這叫做「作意」。這個現(xiàn)成的文句上,說是「引心取境,名為作意」,引導這個心情到那個所緣境去,這就是修行人常觀察自己的心,我應該有這樣的心情去活動,不應該有這樣的心情活動,所以就要調整,自己心情的活動要加以調整,叫做「作意」。現(xiàn)在「未得作意」,他雖然受了戒,發(fā)了好心,不作惡事,但是這個人不靜坐,他不愿意靜坐,或者靜坐,沒到這個程度,「未得作意」,沒得成就未到地定。若成就未到地定了,那叫做「得作意」!肝茨苤品鐭⿶馈,他的欲界煩惱,他還不能制伏,雖然受了戒是受戒,煩惱來了還是要動,還是要做惡事的,還不能制伏!甘敲措x欲界貪瞋癡者」,這是第二種人,「此即第二補特伽羅」。
「復有一類貪瞋癡相極為增上」,這個貪瞋癡的力量很大,這樣。「拘礙于心,令不自在」,貪瞋癡的煩惱是心所,是染污心所,也有清凈的善心所,善心所是一部份,染污心所是另一部分。那么心本身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了,這個不善不惡無記性的心,被這個增上的貪瞋癡控制住了,這就是「拘礙」,你想要做善事都不可以,他能障礙你,「拘礙于心」;「令不自在」,使令這個心,不能夠自在的安住不動,不能自在的去做善法,就聽這個煩惱的活動,受這個煩惱的威脅,「令不自在」。「覆蔽其心」,就是障礙住這個心,使令這個心,「令不顯了」,使令這個心的,那個不善不惡的心,都不明了,看不出來這個人有好心腸。「是名重貪瞋癡所拘蔽者,此即第三補特伽羅!
所以人與人之間,若是有了問題的時候,這心靜下來去觀察的時候,會觀察到這件事。這個人的內心都是清凈的,因為心是不善不惡,就可以名為清凈,是為染污心所的拘蔽,才有錯誤。那么這樣你若去觀察,就會對這個人多少的有點同情的意思,同情這個人。
卯三、依諸見起(分三科) 辰一、舉依處
或依諸見所起,謂薩迦耶見、斷見、無因見、不平等因見、常見、雨眾見等種種邪見,及余無量諸惡見類。于如是諸見中,或自所攝,他所遮斷;或他所攝,自行遮斷;或所愛有情所攝,他正遮斷;或已遮斷;或欲攝受所未攝受。
前邊是依惡行生起諍論,引起了諍論,這件事實在也是常見的事情。這個別人有問題,有錯誤的時候,我就有所譏毀,譏毀的時候,也不感覺什么。若自己有錯誤,別人譏毀的時候,心就憤怒,心就不能忍受,這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墒侨吮舜碎g的問題,就是從這里邊引起來,這是諍論的生起,這是一類,F(xiàn)在這底下第三種「依諸見起」,這是分三科,第一科「舉依處」,就是諍論的生起的地方。
「或依諸見所起」,或者是依據(jù)各式各樣的不同的思想,而生起的諍論。前邊這個欲,「依諸欲起」,這是一般世間上的人,世間上一般的人,都在欲里面生活,在欲上有沖突,引起諍論。這個惡行引起諍論,那當然還是有欲的人,有見的人也有可能引起。這底下第三種,這個見和欲不同了,就是他有特別的思想,特別的一種理想,但是彼此不同,也有諍論。所以是因「見」而有諍論,因「欲」而有諍論,因「惡行」而有諍論。
「或依諸見所起」,這個諸見這個見是什么見?「謂薩迦耶見、斷見、無因見」,就是這么多的見。這個「薩迦耶見」,我們前面講過,就是我、我所見,在這色受想行識里邊,有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在這個無常敗壞的色受想行識里邊,有一個不敗壞的、常住不變的我。這個常住不變的我,是因執(zhí)著而有,并不是真有這么一個我,所以這是一個見,這是一種思想。當然這個見是經過了觀察思惟,而后引起這樣見,倒不是說,我聽你說這么回事,然后我又忘了,忘了以后又想起來,這不算是見。這個見就是很堅定的主張,這才稱之為見的。這是薩迦耶見。
這個「斷見」,斷見不是常住的,不是永久存在的,人死掉了的時候,就滅了,就中斷了,以后就再也沒有了,那么就叫做斷見!笩o因見」,無因見就是世間上的事情,不是有因緣,有什么原因現(xiàn)起的,沒有原因,沒有原因就下雨了,沒有原因就有五谷了,就有房子,就有個房子出來,叫做無因見。
「不平等因見」,這個不平等因見怎么講?不平等對平等說的。什么叫做「平等」?就是世間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而有的,我也是這樣子,你也是這樣子,他也是這樣子,沒有差別,都是有原因而有的,那么叫做「平等」。就是從其中有一個,他不是,他是無因而有的,其他都是有因的,就是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萬物都是有原因而有的,什么原因?上帝!上帝是萬物之始。那么萬物都有因,那么上帝從那有的?上帝是沒有原因的,他就是不平等,他和萬物比較,他就不一樣了,那叫做不平等。那么這叫做「不平等因見」,他有這種看法,那么這也是一種看法。
「常見」,這個常見,前面說斷見,這底下說常見。譬如說執(zhí)著我是常,常住的;或者是人死掉以后,永久是做人,這皇帝死了以后,第二生還做皇帝,那么是常,就是永久的,那么這就是常見。
「雨眾見等」,這個雨眾見是什么?就是這個數(shù)論,這個數(shù)論師有二十五諦,有二十五諦,他對宇宙萬物有一個整套的理論,他是用有數(sh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共是二十五條,說明宇宙的事情。當然還是執(zhí)著有個自性,執(zhí)著有一個我,這個我就是常恒住的,有個我。這個我感覺到寂寞的時候,那么自性就為他創(chuàng)造萬物,創(chuàng)造諸多的欲,這個我就來享受這個欲。后來我厭煩了,修學禪定離欲,那么這個自性,又把一切法又收回來,然后只有我是常住不變的,那么他有一套理論,那叫做「雨眾」。就是這個外道的大老師是雨的時候,下雨的時候生的,所以叫做「雨」,他有很多徒眾、信徒,所以叫做「雨眾」,就是數(shù)論師。
印度他們的規(guī)定,一年分三季,有熱季、雨季、寒季。這個熱季是從正月十六到五月十五,四個月是一季,這個時候是熱季;熱季以后,五月十六到九月十五是雨季;九月十六到正月十五這是寒季,這個季節(jié)里面特別冷。那么這個人是雨季生的,所以稱之為雨。「雨眾見等」,就是數(shù)論外道既執(zhí)著有二十五諦,種種邪見,他那個邪見有二十五種的不同。「及余無量諸惡見類」,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思想。
「于如是諸見中」,就是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里面,「或自所攝,他所遮斷」,或者我自己去學習,我歡喜這個思想,我歡喜那個思想,你自己去吸取,也就是去學習;「他所遮斷」,別人不同意就障礙你,你不可以學這個,「他所遮斷」。那么這就是有諍論,這樣子。
「或他所攝,自行遮斷」,或者別的人,他去歡喜那一種思想去學習,我不高興,我來障礙你,阻止你,你不要學這種理論,這種理論不對,就互相諍論!富蛩鶒塾星樗鶖z,他正遮斷」,自己所親愛的人,他也歡喜學那一種見,別的人去障礙他!富蛞颜跀;或欲攝受所未攝受」,這個「他正遮斷」是現(xiàn)在,或「已遮斷」就是過去。這個「遮斷」的意思,就是大家有諍論了,這樣子!富蛴麛z受所未攝受」,那么這還是未來,我想去學習所未學習的東西,想要這樣子,這是未來,這是在時間上說。這是「舉依處」,諸見是諍論的依止處,這是「舉依處」,底下「指因緣」。
辰二、指因緣
由此因緣,未離欲者,如前廣說。
這是指,就是前面那個未離欲的人,前面說這么多的人,那三類人。
辰三、釋諍論
乃至興種種論,興怨害論,是名諍論。
這是第三科「興種種論」,「興種種論」還是比較和平一點,「興怨害論」,就是不平了,不和平了,「是名」叫做「諍論」。底下《披尋記》念一念。
《披尋記》五四四頁:
或自所攝他所遮斷等者:語現(xiàn)行時,若被遮止,令不相續(xù),是名遮斷。應知略有四相差別,如文可知。初三種相,謂于現(xiàn)在位;后一種相,謂于過去位;驗槌闪⒆宰诙兴f,令他攝受自所許義,名欲攝受所未攝受。
「或自所攝他所遮斷等者:語現(xiàn)行時,若被遮止,令不相續(xù)」,這是說「語現(xiàn)行時」,你這個發(fā)言,我是主張怎么怎么地,這是「語現(xiàn)行時」!溉舯徽谥埂梗粍e人障礙住了,「令不相續(xù)」,你不可以繼續(xù)這么說,「是名」叫「遮斷」!笐杂兴南嗖顒e」,這文上有四相的差別,一共有四種差別,這個是「于如是諸見中,或自所攝,他所遮斷」,這是一種;「或他所攝,自行遮斷」,這是一種;「或所愛有情所攝,他正遮斷」一種;「或已遮斷」,這是一種;「或欲攝受所未攝受」,這是一種。那么這加起來,就是四種,「如文可知」。
「初三種相,謂于現(xiàn)在位;后一種相,謂于過去位」,「或已遮斷」就是過去;「他所遮斷」以前,那就是現(xiàn)在!富驗槌闪⒆宰诙兴f」,成立自己的宗旨,而有所言論!噶钏麛z受自所許義,名欲攝受所未攝受」,這個地方這么講,「或欲攝受所未攝受」這么講,是「令他攝受自所許義」,叫他人學習我所贊成的道理,叫做「欲攝受所未攝受」,這么講,「欲攝受所未攝受」,這樣講法。
寅四、毀謗論(分三科) 卯一、標
毀謗論者:謂懷憤發(fā)者,以染污心振發(fā)威勢,更相擯毀,所有言論。
這是說到「毀謗論」,前面是諍論,言論、尚論、諍論,現(xiàn)在第四科是「毀謗論」。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毀謗論者:謂懷憤發(fā)者,以染污心振發(fā)威勢,更相擯毀,所有言論!惯@「毀謗論」是「謂懷憤發(fā)者」,他心里面的憤恨發(fā)出來了。發(fā)出來是什么樣子?這「懷憤發(fā)者」是標,「以染污心振發(fā)威勢,更相擯毀,所有言論」,這是解釋這個「懷憤發(fā)」,就是他用這個染污心,應該多數(shù)是瞋心,或者是貪心,因貪心而有瞋心,或者是種種的染污心!刚癜l(fā)威勢」,他這個心一動起來的時候,現(xiàn)出來一種害怕的樣子,令人恐怖的樣子,叫「振發(fā)威勢」。這樣子「更相擯毀」,你這樣子,我也這樣子,那么互相來擯毀。「擯」者棄也,總而言之,這就是呵斥了,來毀謗對方。這樣子「所有言論」,發(fā)出言論,這叫做「毀謗論」。這是標出來毀謗的名稱,這底下第二科解釋。
卯二、釋
謂粗惡所引,或不遜所引,或綺言所引;乃至惡說法律中,為諸有情宣說彼法,研究抉擇,教授教誡。
「粗惡所引」,粗鄙惡劣的這種思想、這種語言,所引出來的毀謗論。「或不遜所引」,這個不調和,「遜」者順也,不隨順所引,就是比那個「粗惡」又不同一點。「或綺言所引」,又是另一種態(tài)度,引出來這種毀謗論!改酥翋赫f法律中」,就是各式各樣的態(tài)度,發(fā)表出來各式各樣的言論,但是主要是惡說,惡說法、惡說律。這個法和律,「法」是一種他所說的道理;這個「律」是達到真理的一個方法,是這樣子!改酥翋赫f法律中,為諸有情宣說彼法」,宣說他所主張的那個法、律,去「研究」、去「抉擇」,然后「教授教誡」別人這樣做,這是解釋這個「毀謗論」。底下第三是結束。
卯三、結
如是等論,名毀謗論。
「如是等論」叫做「毀謗論」。底下《披尋記》有解釋這段文。
《披尋記》五四四頁:
謂粗惡所引等者:若毒螫語,若粗獷語,名粗惡所引。若非可愛可樂可欣可意語,名不遜所引。邪舉罪者,言不應時,若復不實,若引無義,若復粗獷,若挾瞋恚,是名綺言所引。又邪說法時,亦有五相,名為綺語。謂不思量語,不靜語,雜亂語,非有教語,非有法語。由是此說,乃至惡說法律等言,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八卷十二頁)
「謂粗惡所引等者:若毒螫語,若粗獷語」,「毒螫語」,這個「螫」就是蟲子放出來毒來害人,那叫做「毒」;那么說這個人說出來這種語言,就像放出來毒氣那樣子,這表示這個意思,這就是很厲害。若粗獷的語言,「若粗獷語,名粗惡所引」,「粗獷語」就是說出來的話,非常的粗劣、暴惡,這樣子!溉舴强蓯劭蓸房尚揽梢庹Z」,說出來這種話,并不是可愛的語言,也不是令人歡喜的語言,不是令人愛樂、可欣,令人心里面滿意的一種語言,叫「不遜所引」,這樣的意思。這個「不遜」和那個「粗惡」語不同,不同一點。
「邪舉罪者,言不應時,若復不實,若引無義,若復粗獷,若挾瞋恚,是名綺言所引」,解釋這句話!感芭e罪者」,就是說你有不對的地方,他對著大眾揭露出來,但是解釋不合道理,所以叫做「邪舉罪者」!秆圆粦獣r」,他說話不是時候,這個時候不應該說這個話,所以叫「言不應時」;「若復不實」若復說出來的話不真實。這個「言不應時」,還是有一點真實性,這個人是有錯誤,但是這個時候不應該講,所以「言不應時」;「若復不實」,那就是這個人沒有什么錯誤,但是就說他不對,那么就是你這個舉罪者說的話,說得不真實了,「若復不實」。
「若引無義」,這個舉人家的罪,是應該發(fā)好心,能引生功德的,但是現(xiàn)在不是,你舉人罪,能引出來很多的罪過,反倒增加了很多的罪過,叫做「引無義」。「若復粗獷」,若是說話的時候,你舉人罪,要柔和一點,但是他不是,他很「粗獷」,就是很粗氣,態(tài)度很壞。「若挾瞋!梗@個舉人罪的時候,心里面有憤怒的意思,來舉人的罪!甘敲_言所引」,這個綺言這么講,這樣引起諍論。
「又邪說法時,亦有五相」,這個說法說得不對,有五個相貌,「名為綺語」,叫做綺語!钢^不思量語」,沒有經過思量就說話。「不靜語」,不寂靜的說話。雜亂的語言,這個語言沒有次第,「雜亂語」!阜怯薪陶Z,非有法語」,這個「非有教語」,就是這種語言,完全是無稽之談,沒有這個教,譬如若是佛法來說,佛菩薩的語言,叫做「教」,「非有教語」,就是他說出的話,完全是自己虛妄分別,沒有佛菩薩的語言作根據(jù),沒有根據(jù)的話!阜怯蟹ㄕZ」,這個里邊沒有條理,不合道理,「非有法語」!赣墒谴苏f,乃至惡說法律等言,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八卷十二頁)」,已經說過了。那么這個毀謗論,就是這樣的意思,這叫做「毀謗論」。
寅五、順正論(分二科) 卯一、出體
順正論者:謂于善說法律中,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研究抉擇,教授教誡。
這是第五科,前面第四科,這是第五科。分兩科,第一科是「出體」。
「順正論」怎么講呢?「謂于善說法律中」,那就是在佛法里面,在佛法中的叫做「善說法律中」!笧橹T有情宣說正法」,為一切眾生宣揚佛所說的正法,這個正法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的,需要「研究」,需要根據(jù)一件事去觀察,去「抉擇」,決斷疑惑,從中加以分析,有「教授」,還要「教誡」,這樣子。那么這是「出體」,底下第二段是「顯義」。
卯二、顯義
為斷有情所疑惑故,為達甚深諸句義故,為令智見畢竟凈故;隨順正行,隨順解脫,是故此論名順正論。
「為斷有情所疑惑故」,就是「為諸有情宣說正法」,那目的是什么?就是「為斷有情所疑惑」的道理。這個眾生智慧不夠,對于真理沒有聽說過,初開始聽聞還有疑惑,所以宣說正法來斷他的疑惑,使令他能夠得到聽聞正法的機會,這是得到聞的智慧!笧檫_甚深諸句義故」,就是「研究抉擇」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研究抉擇」?為了有情能通達佛法中的「甚深諸句義故」。這個「句」就是名句,就是能詮顯道理的語言文字,叫做句;「義」就是所詮顯的。這個義深,名句也是很深的,這個句和義,也就是文和義,都是很深奧的,不是容易明白的,所以需要經過研究,經過抉擇才可以的。所以「研究抉擇」,是「為達甚深諸句義故」,也就是使令這個人,成就思所成慧,清凈思惟。
「為令智見畢竟凈故」,就是那個「教授教誡」,為什么要「教授教誡」?是「為令智見畢竟凈故」,為了那個眾生,他的智慧,他的見地,能夠究竟的清凈圓滿,所以還要繼續(xù)地要教授教誡,那么這個就是修慧!感f正法」是聞慧,「研究抉擇」是思慧,「教授教誡」是修慧。「為斷有情所疑惑故」,「宣說正法」;「為達甚深諸句義故」,「研究抉擇」;「為令智見畢竟清凈故」,「教授教誡」,就是能令眾生成就聞思修的三種智慧。
「隨順正行,隨順解脫,是故此論名順正論」,這個教授眾生,從聞、思、修這樣學習佛法,是隨順正行的。這個「正」就是真理,也就是涅槃,隨順正理,隨順涅槃的去修行,修學圣道。這樣修行,「隨順解脫」,也就能夠逐漸地、逐漸地得到涅槃的解脫了,就是斷惑證真了!甘枪蚀苏撁樥摗,「順正」就是能「隨順正行,隨順解脫」,所以「此論名順正論」,這么講。這純是佛法的境界了,《披尋記》就是這么解釋。
《披尋記》五四四頁:
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等者:為斷有情所疑惑故,宣說正法,由此能令無倒聽聞。為達甚深諸句義故,研究抉擇,由此能令清凈思惟。為令智見畢竟凈故,教授教誡,由此能令修習正定。
「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等者:為斷有情所疑惑故,宣說正法,由此能令無倒聽聞」,這是頭一句!笧檫_甚深諸句義故,研究抉擇,由此能令清凈思惟」,這是思所或慧。「為令智見畢竟凈故,教授教誡,由此能令修習正定」,這就是修慧。這是「順正論」。
寅六、教導論(分二科) 卯一、出體
教導論者:謂教修習增上心學、增上慧學,補特伽羅心未定者,令心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所有言論。
「教導論者」,這是第六科「教導論」,分二科,第一科是「出體」!钢^教修習增上心學、增上慧學,補特伽羅」,這叫做「教導論」!钢^教修習」,就是教導修習「增上心學」,教導這個眾生修學禪定,禪定名為增上心學。這個增上心,這個增上怎么講?「增上」有一個有所往的意思,就是從這里到那邊去,叫做往,往來的往,有所往,有所去,從這里到那邊去。那這是到那去?要學習禪定的時候,就可以到解脫去,到涅槃那里去,所以「增上心學」。增上戒學,我這個持戒,佛教徒修學戒,他到那去?可以到禪定那里去;我修學禪定到那去?是到達殊勝的智慧境界那里去;我修學智慧到那去?到涅槃那里去。所以都叫做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都叫做「增上」,就是有所往。你要從戒這個地方,到禪定那里去;從禪定到智慧那里去;從智慧到涅槃那里去,這個修行的道路,是這樣的一個次第。所以叫做「增上心學」。另外這個「增上」有個殊勝的意思,殊勝的意思就是佛法中的戒定慧,不是外道所能及,所以是最殊勝的,所以叫做「增上」,F(xiàn)在這里說,佛法的言論是教導修習增上心學,教導眾生修學禪定,教導眾生學習增上的智慧,佛法的苦集滅道的智慧。
「補特伽羅心未定者,令心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所有言論」,就是這個人,他的心還是散亂,雖然是受到了戒,他受了戒,受了佛所制定的戒法,已經很難得了,這個眾生肯受戒很不容易。但是內心還沒有定,身業(yè)語業(yè)由戒的防護,不犯過失,但是心還沒有定,沒有能寂靜住,那么就教導他修學禪定,就是「令心得定」,所以叫修習「增上心學」!感囊讯ㄕ,令得解脫」,就是為什么要教導他「增上慧學」?因為他心得了定以后,還不能夠解決問題,所以需要學習增上慧。學習增上慧,這時候問題解決了,使令他得大自在,斷除一切煩惱,見到真理了,得大自在,得大安樂了,「令得解脫」!杆醒哉摗梗@樣的言論,就叫做「教導論」。這是「出體」,出這個教導論的內容是這樣子,這底下第二科「顯義」。
卯二、顯義
令彼覺悟真實智故,令彼開解真實智故,是故此論名教導論。
這又是一個解釋。是「令彼覺悟真實智故」,為什么要叫那個補特伽羅去學習「增上心學」?叫他學習禪定呢?因為若不學習禪定,不學習禪定,這心的力量不夠,你學習增上慧不及格,你不及格學習增上慧的。你若是能夠學習禪定,你就有能力覺悟真實智慧,能覺悟真理的真實智慧,你就能這樣做了,能去做這件事。能去做這個覺悟真理的真實智慧,去學習這個智慧,你有這個能力了,所以你要學習這個增上心。
「令彼開解真實智故」,我們學習「增上慧」干什么?學習增上慧,你就能見到真理,你就是圣人了。成為圣人的時候,你就能夠「開解真實」,能夠開導眾生,解悟真實的智慧,你就能為眾生說法了,是這樣意思。不然的話說什么?不會說。「是故此論名教導論」,這教導論是這樣意思,「是故此論名教導論」?催@個《披尋記》解釋的好。
《披尋記》五四五頁:
令彼覺悟真實智故等者:此中初句,釋前令心得定所由;后句,釋前令得解脫所由。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是名覺悟真實。得解脫故,能為他說宣揚開示自所證法,是名開解真實。
「令彼覺悟真實智故等者:此中初句,釋前令心得定所由」,就是「令彼覺悟真實智故」,這一句是「初句」,是解釋前面「令心得定」的「所由」。為什么叫他修定?修定的理由是什么呢?就是「令彼覺悟真實智故」,這是一個理由。
「后句,釋前令得解脫所由」,就是「令彼開解真實智故」這一句,是解釋前面那一句「令得解脫所由」!感囊讯ㄕ,令得解脫」,那個解脫是什么意思?就是這樣意思,「令彼開解真實智故」,「解脫所由」。
「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是名覺悟真實」,這里解釋這一句話。得了定了以后,這個心就細,心就微細而不粗了,就能夠如實知、如實見,能如實知、如實見,這個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空的了,就能見,「能如實見」,「是名覺悟真實」。
「得解脫故,能為他說宣揚開示自所證法,是名開解真實」,你若學習增上慧,斷惑證真,得了解脫以后,就能為他人宣揚開示自己所證悟的真理,「是名開解真實」。這個開解真實智,和前面這句話,就是「覺悟真實智故」,「開解真實智故」,這兩句話意思不同!甘枪蚀苏撁虒д摗埂
丑二、問答辨(分二科) 寅一、問
問此六論中,幾論真實能引義利所應修習?幾不真實能引無義所應遠離?
前面是「別辨相」,辨出來這六種論的相貌;現(xiàn)在第二科「問答辨」,再問答,提出來問題,提出有問、有答,來辨別這六種相的好壞。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此六論中,幾論」是「真實」的?什么叫做「真實」?「能引義利」,能引發(fā)出來真實的義利,真實的道理,真實的智慧,能使令你得到功德;蛘呤乾F(xiàn)在能得到功德叫做「義」,未來得到功德叫做「利」,或者分現(xiàn)在、未來解釋這個字。「所應修習」,那么「能引義利」的,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幾不真實能引無義」,這六個論里面,幾個是不真實虛妄的,能令人引發(fā)來種種的過失,是不引義利,有種種罪過的。那么這樣的義,這樣的論,「所應」該「遠離」的,就不應該學習了。這是提出來的問題,底下回答。
寅二、答
答:最后二論是真是實,能引義利,所應修習; 中間二論不真不實,能引無義,所應遠離;初二種論,應當分別。
「最后二論是真是實,能引義利,所應修習」,后邊這個順正理論、教導論,順正論、教導論,這兩個論是真實的,有真實的義利,能引發(fā)功德,所應該學習的,那就是佛法了!钢虚g二論不真不實」,前面那個「毀謗論」,那些論都不真實,那個諍論和那個毀謗論,都不好了,那就是不好,這兩個論,是不真實的,「能引無義,所應遠離」!赋醵N論,應當分別」,那個言論和尚論,那這兩種論,應該分別說,也通于善惡的。所以若是善,就應該學習;若是不善,那就應該遠離了,這底下就解釋。
《披尋記》五四五頁:
初二種論應當分別者:謂于言論尚論中,或是真實,或不真實,或能引義,或引無義,或應修習,或應遠離,由是說言應當分別。以此二種,總攝一切雜染清凈言論。
「初二種論應當分別者:謂于言論尚論中,或是真實,或不真實,或能引義,或引無義」,若是真實,就能引義;若是不真實,就引無義了!富驊蘖,或應遠離,由是說言應當分別。以此二種,總攝一切雜染清凈言論」。
這是第一科,第一科「論體性」,這一科講完了,底下第二科「論處所」。
癸二、論處所(分三科) 子一、征
云何論處所?
也是有六種不同!刚撎幩,就是大家討論的時候的地點,在什么地方來討論。那么這是分三科,第一科是「征」!冈坪握撎幩俊
子二、標
當知亦有六種。
底下就是標出來有「六種」。第三科是「列」。
子三、列
一、于王家,二、于執(zhí)理家,三、于大眾中,四、于賢哲者前,五、于善解法義沙門、婆羅門前,六、于樂法義者前。
「一、于王家」,這是第一個處所,就是「于王家」。這個王家,就是國王,這國王,應該說是有德行的國王,他心里面很公平,而且有智慧的人,也是有學問的人,那么這樣的王家,是可以做為論處所的!付、于執(zhí)理家」,執(zhí)理家應該是什么?就是司法官應該是,就是這是指法官說的,「執(zhí)理家」。當然這種法官,也是心里面很公平,你在那里互相彼此辯論,這個法官他來監(jiān)視這件事,他心里很公平,不會偏那一方面的,那么這樣人也是「執(zhí)理家」。
「三、于大眾中」,不是少數(shù)人,而大眾中也要有這種人,心里面公平,而有智慧的人!杆、于賢哲者前」,這不一定是大眾,「賢哲者前」。這個「賢」怎么講?「賢」是多的意思,很多的,多什么呢?「哲」是個智慧,就是他這個人有很多的智慧,叫「賢哲」;蛘哌@個「賢」是個有道德的人,有道德而又有智慧這個人的前面,在他的前面大家來辯論,這樣意思。
「五、于善解法義沙門、婆羅門前」,前邊這「王家」和「執(zhí)理家」和「大眾中」、「賢哲者前」,未必是善解法義。就說這第五種,「于善解法義」,這個人是有智慧人,能通達道理,通達所辯論的法義,或者是外道,世出世間法的法義,他都通達。那么你在他的前面辯論,他會知道,你說得有道理,你說得無道理。是善解法義的沙門,善解法義的婆羅門前。
「六、于樂法義者前」,這個人對于法義很好樂,有歡喜心的。這個前面「善解」,未必有好樂,可是他是善解。這個「于樂法義者前」,這個又和前面不一樣,對于法義很好樂的人,當然也是有智慧的人,也是心里要公平,有學問的人。在這六種地方來辯論的,這可見這個辯論,不是兩方面就可以,還要有第三方面的人在一起的。
癸三、論所依(分五科) 子一、征
云何論所依?
這底下第三科「論所依」,「論所依」分五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論所依」呢?大家的發(fā)言,要有一個軌道的,就是要有依據(jù)的,不是隨便云云的。根據(jù)什么來說話呢?這是「征」,底下「標」。
子二、標
當知有十種。
「當知有十種」是論所依。這底下就列出來,第三科。
子三、列
謂所成立義有二種,能成立法有八種。
「謂所成立義有二種」,你說話,你發(fā)出的言論,應該其中有一個主要的道理,這個道理,要建立這個道理,是這樣子說,就是這樣的,叫「所成立」;這個「所成立」,就是所建立的道理有兩種!改艹闪⒎ā,這個所成立的義有兩種,所成立就有能成立,說出來一個很圓滿的理由,來成立這個道理,而這個能成立的理由,「有八種」不同。所成立的只有兩種,能成立的有八種,加起來就是十種。我們這一段念下來。
子四、釋(分二科) 丑一、別辨相(分二科) 寅一、所成立義(分二科)
卯一、標列
所成立義有二種者:一、自性,二、差別。
「所成立義有二種者」,這底下第四科解「釋」,第一科是「別辨相」!竸e辨相」里分兩科,第一科是「所成立義」。分兩科,先「標列」,標出來「所成立義」。
這個「所成立義」有兩種,那兩種呢?一是「自性」,二是「差別」,標出兩種。底下第二科解釋,先解釋「自性」。
卯二、隨釋(分二科) 辰一、自性
所成立自性者:謂有立為有,無立為無。
這是這樣解釋。這個「所成立」的「自性」,怎么叫做「自性」?這個「自性」,我們前面講過,就是每一法本身的情況,不共于他法的,那么那就叫做「自性」。現(xiàn)在這里所成立的自性指什么說?「謂有立為有,無立為無」,這是大概這么說。若是這一件事是有,你就說他是有,這就叫做「自性」;這件事是沒有的,那么就說他是沒有的。譬如說是三自性來說,圓成實自性、依他起自性,那就是有,那么就叫做「有立為有」;若遍計所執(zhí)自性,就是沒有,沒有那就是「無立為無」,這就是叫做「自性」。
第二科「所成立差別者」,前面說「自性」,這底下說「差別」。
辰二、差別
所成立差別者:謂有上立有上,無上立無上;常立為常,無常立無常。如是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如是等無量差別門,當知名所成立差別。
「所成立」的「差別」是什么呢?「謂有上立有上,無上立無上」。 這個在「有上」來說,這個「有上」面,又有差別,就是他是,在他還有上,還有比他更好的,那么叫做「有上」!笩o上立無上」,「無上」是在他上面沒有更好的,他就是最殊勝的了,那么你就說他是「無上」!笩o上」就立「無上」,「有上」就立「有上」,這是一個差別。「有上」、「無上」這是一個差別。
「常立為常,無常立無!,這個「!,又有常、無常的差別。「!故鞘裁?無為法沒有生住滅,所以叫做「!梗贿@個有為法有生住滅,有生住異滅的變化,那就是「無!,是無常的,你就說他是無常,這就是成立的差別。
「如是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如是等無量差別門,當知名所成立差別」,說前面有上無上、常無常這樣子,「有色無色」也是這樣子!赣猩梗褪茄鬯姷木褪巧,那么眼所見的叫做色;或者色界天、欲界天都是「有色」,無色界天就是「無色」,就是這樣子。
「有見無見」,就是這個眼是「有見」,耳鼻舌身,那就是「無見」了。「有對無對」,這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都是「有對」,都是有質礙的,「有對」;那么這個法塵,就是「無對」,無質礙的了,心里面現(xiàn)出來一個山河大地,那個影像是無質礙的,這是「無對」。
「有漏無漏」的差別,凡夫是有煩惱的,圣人是沒有煩惱的,這也有差別!赣袨闊o為」,也是有差別,有生滅變化的就是「有為」,沒有生滅變化的就是「無為」!溉缡堑葻o量差別門」,一部分一部分的不同,「當知名所成立差別」,這是所成立的差別。這個看這個「自性」,就是總說的,「差別」就是別說的,是有總別之意。這是所成立的,所成立的「自性」和「差別」,就講到這里好吧。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五(3)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五(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