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下篇 第八章 實證的唯識論

  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第八章實證的唯識論

  第一節(jié)總說

  前二十五頌已廣明唯識相和唯識性,就是已經說明了唯識的理論;此下有五頌明唯識位,就是要說明唯識學上修證的實驗境界。但是這種實驗實證的境界是依唯識的理論建立的,所以先明理論,次明實驗的行為。唯識學所說明的都是從眾生本位上說明了宇宙人生的現(xiàn)象和理性。在說明宇宙萬有現(xiàn)象時,謂一切都不離識,都是識變。以阿賴耶識為緣起的中心,在說明人生的死生相續(xù),以及苦樂等差別,又都是賴耶末那為中心的業(yè)界緣起,特別說明十二有支的人生本質。對這些識變的事相因果等真理,須要去證悟。若不證悟,說了有何利益?說這證悟的行果,都是大覺者們所經驗過來的,我們當可依之去修學。因此,有明唯識學修證的階位次第的必要。又佛法重在修證,不單是說理論了事的(如果不將佛學當做純粹學術去研究的話)。明理之后,必要依理實行,實行就是要以自己的身心去實驗。經云:「法隨法行」就是此意。修學行證上又必有一種程序,和每個過程所修學的方法。此下五頌是說:依唯識教,修唯識行,證唯識果的一種程序。在末講五個位次的頌文之前,先把《成唯識論》上一段文引來,說明何人能修證唯識行果及如何悟入唯識的五位,作為實證底唯識論的敘言。論云:

  「如是所成(建立)唯識相性(理論),誰于幾位?如何悟入?」

  說明了唯識的事相和理性,原是修行者入修的一種境界上的方便。理論既然成立,當然會有入修的程序。此中設三問:一什么人能修此種法門?二于修行中要經過幾種位次,方可證入唯識相性的真理?三修習什么方法和怎樣悟入唯識真理?

  「謂具大乘二種姓者,略于五位漸次悟入。何謂大乘二種種姓?一本性住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姓,方能漸次悟入唯識。」

  簡單的說,要具備大乘佛法上的二種種姓之人,依了五種位次,漸漸地可以悟入。從這個答案,知道唯識講修行,是不說頓悟的。這里所謂本性住種姓,就是吾人原有的成佛之可能性,也就是無漏種子,或曰如來藏,或曰佛性等,亦為吾人之覺性也。此種覺性從過去有生命以來,附托在賴耶識中,所以說「本性住」無漏種子。吾人及一切有情具備了這一特性,就可修行悟道。習所成種者,就是從聞思修三慧等熏習所成的有漏善法種子!阜ń绲攘鳌拐,法界是佛所證的境界,也名法身;成佛就是證法界性,故法界即是大覺的境界。法界等流,謂從佛陀自證圣智境界中平等流露出來的法,名法界等流,也名等流身教,所謂「諸佛如實而證,如證而說」的一切教法是也。聞法界等流法已者,謂從善知識前,聽了佛陀的教法!嘎勊傻取,等是等取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謂學佛法的入門,就是要先從這聞思修三慧上去學習,自初發(fā)心修學佛學時起,歸依三寶之后,由第六意識及其相應的信解念定慧等心所法為主而修習之。聞所成慧,就是親近善友,聽聞正法,所得的知見和智慧。思所成慧,就是聽聞正法以后,善自思擇所聞所了的一切經教,而得的知見和智慧。修所成慧者,修是修習,即是修定,也就是身心生活上的實行,即是把所思惟,所研究的佛法,應用到個人的生活上去,及推廣到社會上去。以佛法去改造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與行為。在三慧修習的過程中,包括戒定慧三無漏學,三學是入佛法之要門。吾人之意識上由此三慧和三學,可以熏習而養(yǎng)成善心和善行。善心善行,日日增長,不給惡心、惡念、惡行以生起的機會,則惡法自然失去勢力,善法自然增長勢力,由此方可助成本有無漏種子的生起。如表: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抉擇分;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解脫是涅槃果,解脫「分」即證涅槃之因,欲證涅槃,必需準備一切資糧;資糧即是福德智慧,二者缺一不可。抉擇是智慧,抉擇「分」即是大菩提因,修般若行;是抉擇分,近見道故,亦名加行道。修證此二位者仍是內凡,未證真如,未入圣道;亦名賢位,近圣智故。入通達位時,才證圣道,親見真如理性。悟即不迷,是觀照義,道即真如,故又名見道。入見道者,通達真如名為圣者,菩薩見道后,然距菩提大果,尚屬遙遠,必須修習斷除所余煩惱,故有第四修習位。再經過十地位至究竟佛位,方成佛果,安住無上正等菩提。

  「云何漸次悟入唯識?謂諸菩薩,于識相性,資糧位中,深能信解;在加行位,能漸除所取能取,引發(fā)真見(無漏智慧);在通達位,如實通達(證悟);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shù)數(shù)修習,伏斷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令悟唯識相性!

  此中菩薩者,謂具大乘二種種姓,發(fā)大乘菩提心者而言。此中所說漸次悟入的境界,在下面當依次廣說,故此從略。

  第二節(jié)資糧位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于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論云:「從初發(fā)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抉擇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埂复笃刑嵝摹购唲e聲聞菩提心與獨覺菩提心!干罟獭怪^發(fā)深廣堅固的菩提心,不為惡友世俗所轉移!妇駬褡R」即加行道的加行智,也就是二取空的觀慧,其所以說識而不言慧者,以在初發(fā)菩提心學佛,修習資糧,分別心多,勝于觀慧,所以說識!肝ㄗR真勝義」,就是一切法的真如實性。從初聞法發(fā)菩提心時起,學者內心上,有希求安住真如境界的愿望,乃至未起抉擇分智慧以前,都是資糧位。住此位中,要經過一個很長的時間,修福德智慧,以為將來證涅槃的資糧,名資糧位。第二句中之「二取」即能取所取,能取即吾人的主觀心識,所取即所觀的客觀境界!鸽S眠」即是種子或習氣的別名。此中「二取」名「二取取」,取即執(zhí)著,謂執(zhí)著有能取的主觀我,和所取的客觀法。菩薩在此位中,這種隨眠(種子) 「猶未能伏滅」;伏滅是壓制義,不是斷除義,在此位中修學佛法者,可以降伏二取,即我相法相觀念的現(xiàn)行,但種子是仍存在的。在資糧位中,從初發(fā)心學佛起,即修此順解脫分,修習的目的,論云:「為趣無上菩提。」證菩提是自利的,但自利必須利他。又云:「為有情故,勤求解脫!估星槭抢,這是說為利他必先自利。自不解脫煩惱業(yè)苦,如何能度眾生,所以自利利他是相關的。但憑什么能力開始修行呢?論說有四種殊勝力可以依之修行,一依因力,即吾人本住的成佛種子,深信自己能成佛;二依善友力,即親近善知識——諸佛菩薩等,從他們面前,聽聞正法,養(yǎng)成智慧正見;三依作意力,學佛者要時時刻刻地注意,不忘失其菩提心,提起念頭來警覺,以免放逸,招引過患。這作意即是第六識相應的作意心所,有了作意自然可以增加意識的向善力量;四依資糧力,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法力?傊,唯福與智,今依六度說明福智兩種資糧。別有二說:一說前五度是福,后一度屬慧。如表: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即是福德

  智慧即是智慧

  又一說:施戒忍定四度是福德,后一度是智慧,精進是雙關的。如表:(圖略)

  又說福智都通自利利他。若別分別,則三十七道品、六度,是自利,屬智慧方面;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無量心(慈、悲、喜、舍),是利他,屬福德方面。如表:(圖略)

  在修習資糧位上,因為智慧力沒有增強,所以大菩提心,很容易退失。依《攝大乘論》說:學者要有三種磨練其心的方法:㈠聞菩提廣大難成,心生畏難,則便退失。

  此時菩薩要引他以勵自,應該這樣想:釋迦牟尼佛等,以前也是凡夫,他既成佛,為什么我不能成佛?俗云「彼既丈夫我亦爾」,「有志者事竟成」,以此磨練其心,策發(fā)大愿,則能不退。㈡因聞布施等菩薩道難行,也會生起退心。此時要提起興趣上的意樂,認定修菩薩行,是人生應走的正路,必須快樂的興奮的前進,精神上不感痛苦,要在日常生活上隨宜而行。因為修學菩薩法,不是說離開人間社會,離開現(xiàn)實生活,而另有一種生活,那種生活才是修行,初學佛者有了此種觀念,即是大錯而特錯。應知佛法是要應用到人類生活上的,即在現(xiàn)生活中去依佛法之理而行,這樣就不會退失菩提心了。故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耿缏劮鸪傻枚N轉依果,極難證得、心生退失,應作如是想:他人粗行尚不退轉,況我細行。應常如此磨練其心,令不退轉。這是初修資糧位中,時常要警覺的。

  第三節(jié)加行位

  現(xiàn)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這一頌說加行位,正明菩薩修學智慧,或求知真理的方便。菩薩經過一個長時劫修學資糧圓滿已,尚未悟道,見唯識性,所以進一步為證唯識實性,勤修觀慧之加行。言加行者,近見道故,名為加行;又名順抉擇分,抉擇是智慧的功用,順抉擇者,謂隨順真如境界,起抉擇的智慧,觀真如境而不顛倒。在順抉擇分的行位中,須經四個位次:一暖位,二頂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可以說資糧位是偏于修福的,加行位上是偏于修慧的。此加行四位,趣見道故,都是修慧的階段。《俱舍論》頌云:「將趣見諦道,應住戒勤修,聞思修所成,謂名俱義境!拐撛:「諸有發(fā)心將趣見諦道,應先安住清凈尸羅,然后勤修聞法義已,無倒思惟,思已方能依定修習,行者如是住戒勤修,依聞所成慧,起思所成慧,依思所成慧,起修所成慧。此三慧差別相云何?毘婆沙師謂三慧緣名俱義,如次有別:聞所成慧唯緣名境,未能舍文而親義故;思所成慧緣名義境,有時由文引義,有時由義引文,未全舍文而觀義故;修所成慧唯緣義境已,能舍文唯觀義故。」此中所說和大乘所說之四尋思觀極為相近。在這四位中,如何修習?謂在此加行位中,行者依聞思修三慧,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趣向見道,漸次證得無漏智慧。四尋思觀者:

  一、名尋思觀。

  二、事尋思觀。

  三、自性尋思觀。

  四、差別尋思觀。

  一、名尋思觀者,名是一切事物的名稱,對于一切法上一一名稱,去推求觀察,尋思抉擇,此名從何來?名稱與那實物的關系怎樣?則知每一法的名稱,都是從吾人識心上假立的,名唯是名與實事無關。但是眾生不了名事無關,常因名而有喜怒哀樂的種種情緒發(fā)生,都是因為執(zhí)名為實而起的。有修養(yǎng)的人,不動喜怒的情感,就是因為他能在平常時時修養(yǎng)和觀察。

  二、事尋思觀者,事是事物,是有體有相的實物,如五蘊、十二處等,山河大地等,人牛馬等,一切現(xiàn)實的東西。這一切的事物,都是屬于見聞覺知的感覺對象。行者對此實事上去推求,用慧心去觀察,不要依著名稱去觀察,要離掉了名詞去認識實事,則實事唯實事,與名無關。若依名字去推求,就不會得到事物的真實,因為一物不一定是一名,一物有多名,若依名去識取物,就會發(fā)生種種錯誤知覺。若執(zhí)實事由名詮表,如多人共一名,呼一名時,數(shù)人共應,究竟此一名應指那一位呢?故依名取事易起錯覺,此事與名實無關系。但在常識上,名與事的關系是有的,那只是普通的一種習慣。是因為久遠劫來和現(xiàn)前人事熏習所成,代代相傳,由此而有了文字、語言、文化教育等。求真理要如實觀察,就要離開名字,觀察那事物的實體,事物離名而成實體,則要知道那些實事,都是吾人心識上變似的相分,因緣所成,離識非有,無有自性。故現(xiàn)象的實事,都是假立,都是心識上虛妄變現(xiàn)的。世間人認為名事是不相離的,而生了很多的顛倒執(zhí)著,現(xiàn)在要觀察名事各別無關,即能離此顛倒妄執(zhí),即是《攝論》所說的「名事互為客」了。

  三、自性尋思觀者,自性即每一法的自體性,或獨立性。這獨立性是特殊的,不共他法的,還要觀察:是名的自性及事的自性。修此觀時,觀一切法的獨立性不可得,皆是唯識所現(xiàn),離識非有,漸悟諸法之名事自性皆空。

  四、差別尋思觀者,即觀察名和事上的差別相,如名之一言、多言等,事的大小、方圓、長短、善惡、漏無漏、生住異滅等種種差別,無論那一法,都有差別相。應觀察此差別相,亦唯假有離識不可得,漸悟法相空性。

  這四觀法是修唯識止觀最初入門的觀法,由此觀察,可知諸法假立。前二種修習時可以別觀,亦名離觀;后二種修習時可以總觀,亦名合觀。列表如下:(圖略)

  四如實智者:

  一、名尋思觀所引如實智。

  二、事尋思觀所引如實智。

  三、自性尋思觀所引如實智。

  四、差別尋思觀所引如實智。

  如實者,謂恰如其實性,就是真如。前面四尋思觀是觀察、是推求,未有決定,以智未生起,智生則能決定。智與觀慧不同,慧是抉擇,智是決定,由修四尋思觀為因,所引四如實真智為果。印定名事自性差別,確是唯識所現(xiàn),離識非有,皆假施設,方便安立,曰如實智。若不修四尋思觀,則不得四如實之智慧,不得如實觀境之智慧,總是妄心分別,則不能入唯識實性。所以要入唯識實性,必須從此修四尋思觀,和四如實智而為入門,同時要經歷四種位次,所謂暖、頂、忍、世第一,修學佛法般若智慧,經此四種境界。四位之中前二位修四尋思觀,觀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實智,觀能所二取皆空。列表如下:(圖略)

  暖位:論曰:「依明得定,發(fā)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暖位!姑鞯枚ㄕ,明是光明,即是智慧,光明為暖性、菩薩依此定發(fā)下品尋思觀,觀名事自性差別四者,通是所取、所緣的對象境界。這些境界,皆是依識假施設,非實有性,離識不可得。如是即得「所取」空之正確認識。

  頂位:論云:「依明增定,發(fā)上尋思,重觀所取無,立為頂位!姑髟龆ㄕ,智慧增長意,可以引發(fā)上品尋思觀,重觀「所取」空。修尋思觀至此,達到最高絕頂,故立名為頂位。

  忍位:論云:「依印順定,發(fā)下如實智,于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褂∏绊樅,印名順定,即印持前面四尋思觀所觀之所取名等外境,皆空無自相;同時也能觀察能取心識不可得,能忍樂隨順。所取既無,能取亦空,這是忍位的智慧境界。忍有下中上三品,今從略。

  世第一位:「依無間定,發(fā)上品如實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故赖谝缓笾烈姷牢,中間無有間斷,名無間定。依此定力發(fā)上品如實智,印持所取能取皆空。此在世間有情之中,最為殊勝,故名世第一法。過此以后,剎那無間,即是出世,證真見道,成法眼凈,證圣果位。

  如是所說四尋思觀是有漏的,四如實智通有漏無漏,見道亦修四如實智故。以上說加行位所修的法門及其行位上的境界。以下略釋頌文。

  頌云「現(xiàn)前立少物」,謂修四觀四智之當前,在行者心識上,仍然有假立(施設)的少物,以為能觀那所取能取外境為空,而唯識實性是不空,故云「立少物」。這就是「有所得」了。佛法修行,一有所得,即是執(zhí)著,執(zhí)著即為戲論,是故非是真實之住唯識性。論曰:「此四菩薩,所修四觀四智,皆帶相故,未能證實(真如),故仍立少物(唯識性),以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又有頌曰:「菩薩于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所取)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空,后觸(證)無所得!惯@是說明加行位修觀慧的境界。此二頌中,初頌說四尋思觀,后頌前三句說四如實智,末句言證真見道。

  第四節(jié)通達位

  人生自被一切煩惱及愚癡無知之所知障,障覆真實而不能如實了知,所以顛倒妄想而作業(yè),受諸痛苦。立志學佛第一目的打破此愚癡無知之所知障,而實證真理之如如實相,從發(fā)心學佛起,直至加行位滿,未能通達此真理性,世第一后方始通達,忽然開朗,微見真實,故曰通達位。通達位即是見道,道即二空真如,亦即菩提實相,唯識實性。通達是無礙義,亦即能觀心與所觀境合一義。在見道以前,經過資糧加行,修諸福智,求證唯識實性,直到此時方通達開悟,故曰見道。

  若時于所緣智都無所時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在修四加行時,對于所觀境,雖有所得而已能帶相觀空,所觀之境空,能觀之智亦空。此所緣能緣皆空,實證此二空境界之智,即曰無分別智,又名根本智。因為無分別智所觀的真如境,是無分別的,故能觀之智亦無分別。以根本智親證真如理,不僅所觀境無所得,能觀之智,亦無所得,故云「智都無所得」。此中無分別智親證真如的意義,在哲學上的知識論看來,就是直覺的境界或直覺的知識,親證即直覺之義。最好說是直覺現(xiàn)量智境,論云:「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狗灿小改苋∷ ,皆屬戲論虛假!笭枙r住唯識」,到此離一切戲論境界,才是真實安住唯識實性,「以離三取」相故」。此智與真如,平等平等,這是真見道的境界,證此境界即入初地,菩薩的第一圣位,即是生如來家,名法王子,故是凡圣的關鍵。資糧加行為賢位,入地即為圣者。

  見道智境有二種:一真見道,二相見道。真見道是大乘所說一心證二空真如,斷二種障,由二空所顯真如,了達我法二空,同時斷分別俱生煩惱及分別所知障。修證此境界者有二說:一漸證漸斷說:謂先證生空真如,次證法空真如,先斷煩惱障,次斷所知障。二障之中,先斷見所斷分別起者,次斷俱生,次斷修所斷分別生,后斷俱生,所以說漸。二頓證頓斷說:謂二空頓證,二障頓斷也。

  相見道又有二種:一觀非安立諦:諦即真實(真如),真如不可在虛妄心上和假智上安立,故名非安立諦。這是大乘所觀,又分三種:觀諸有情假立緣智、觀諸法假緣智、觀諸法有情假緣智。前二別觀,后一總觀,就是入法二空智境。這是大乘唯識學上的相見道。相見道者,謂法真見道,故名相見道。二觀安立諦,有十六心,如《俱舍論•賢圣品》詳說。茲立一表如次:(圖略)

  這是三乘相共的四諦十六心見道。先要觀四諦十六心行相,最后集中觀于一苦諦,而證入真見道。此中有八忍八智,忍是無間道,斷煩惱隨眠,智是真如,是解脫道。在現(xiàn)觀苦諦時,障覆見苦諦有幾許煩惱,皆一時頓斷。三界見修所斷惑,依《俱舍論•隨眠品》說,共有九十八種。于中見道所斷有八十八種,于見道時一頓斷,余十修所斷。證八忍時,斷四諦上一切煩惱,苦法智生,證無漏真如,了知苦實是苦,余可例知。詳如《俱舍論》中說。

  部派佛教中無真見道與相見道之名稱,這是后來大乘別立的名目?傄詳啾M所斷煩惱,即是見道。依《俱舍論》說,從世第一位觀所取能取空時,即進而觀四諦生此十六心,時間極快。十六心者,謂十六剎那耳。此十六心依唯識說,有二種:「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此十六種心,八觀真如,八觀正智,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自證分,差別建立,名相見道。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各有二心;一現(xiàn)觀忍,二現(xiàn)觀智,如其所應,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現(xiàn)觀諦,斷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煩惱,通達真如,名相見道。」論云:「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能盡未來,利樂一切。」菩薩從初發(fā)菩提心起,即為求得見道,生如來家,現(xiàn)在既酬從無量劫前所發(fā)的希求心愿,故極歡喜。此時菩薩得百法明門,而能利樂一切有情。

  第五節(jié)修習位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使證得轉依

  前面說見道位,一種忽然貫通的境界,是悟唯識性,也就是悟真如法性。悟了之后,一切思想上的顛倒知見煩惱,固然斷除了,但事上即生活上的煩惱,如貪瞋癡慢等尚未斷了,還需要重修,這是學佛法的菩薩第二步工夫。因為迷事惑的分別俱生煩惱所知二障不易斷,尤其是所知障更不易斷,要漸修方斷,所謂分斷煩惱,分證真如是也。此后修習就比較容易了,因為已悟真如,再不會輪回生死中去了,只需要下很長的時間去修習。

  這首頌中,前二句說前見道時所證得無分別智,第三句說修習位的境界,修行斷煩惱,后一句說修習位修行的結果。「無得」即前面的「智都無所得」的無分別智境,因遠離了能所取的戲論分別,故云「無得」!覆凰甲h」是形容無分別智的功用,此無分別智「善契真如,功用難測」。無得是從分別智的漏上說,不思議是從其用上說,其作用難測,故曰不思議。這是根本無分別智,非世間的有漏加行智,故云「是出世間智」。因為是斷了世間一切戲論分別,故名出世間。無分別智有三義:一無得,二不思議,三出世間智。在真見道時既得此智,修道位中,八地以前加功用行,能再現(xiàn)前;八地以后,任運現(xiàn)起。又出世間智,必具二義:一智體是無漏,二親證真如。后得智雖是無漏,但不直接親證真如。故唯根本智得名出世間智。

  「舍二粗重故」,粗重又是種子的別名,二粗重即煩惱所知二障的種子,也就是二取習氣。這是二種生死的根本,故名粗重!干帷褂袟壣岷蛿喑x,因為舍了二種粗重的緣故,便證得轉依!皋D依」是轉依果,即是涅槃和菩提。舍二粗重的時間,尚需要經過兩大阿僧只劫,由初地至七地為一劫,由八地至佛位為一劫。因為二障不容易斷,必要修行經過長時間的十地階位。在此期中,二地要修一波羅蜜多勝行,斷一種粗重(障),證一種真如。經過這十位歷程之后,即可成佛。今后十地,略說其修斷證果的差別。

  一、歡喜地:入如來家,得圣種姓,觀二空真如,能自利利他,故生大歡喜。此位菩薩,偏修布施波羅蜜多。布施度有三:謂財施、法施、無畏施。斷異生障,因為初地前未入圣門,仍屬異生性(凡夫),見道入地,即超凡入圣,故斷異生障。初證徧行真如,此真如境,無所不徧,猶如虛空,故曰徧行真如。

  二、離垢地:修戒波羅蜜多。戒謂律儀,有清涼義,其別有三:㈠攝律儀戒,㈡攝善法戒,㈢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又有三:一別解脫律儀,即在家出家之規(guī)律;二靜慮律儀,亦名定共戒;三無漏律儀,亦名道共戒。攝善法戒,即包括一切善法善行。饒益有情,即利益一切眾生事業(yè)之戒律。如是菩薩所修律儀,常無違犯,乃至細行,亦無違越,故曰戒行圓滿。此位菩薩斷邪行障,遠離一切障垢,故曰離垢地。所有律儀以持戒律行為徧勝,持戒即是正行,過有規(guī)律之生活,不做一切非法事業(yè),得最勝真如。因持戒關系,具無邊功德,超勝一切故。

  三、發(fā)光地:因得大總持法門故,發(fā)大智慧,名發(fā)光地。此地菩薩修忍辱波羅蜜多。忍辱有三:㈠耐怨害忍,謂能忍耐怨敵損害,而不加報復,不起瞋念;㈡安受苦忍,對于一切生活上的環(huán)境痛苦,能自忍受,隨力改造,不如意者,亦不怨天,更不尤人;㈢諦察法忍,在修行智慧時,很真實的觀察一切法性相,有忍耐力,若無定力,則不能修般若波羅蜜多故。修此忍耐行,斷暗鈍障,證勝流真如,亦即名為法界等流真如。

  四、焰慧地:此地菩薩于菩提分法中,修令菩提法增長,發(fā)出智能,如大火焰,能燒一切煩惱之薪。修精進波羅蜜多,亦有三種:㈠披甲精進,隨修一種波羅蜜多時,其余波羅蜜多亦同時修行;㈡攝善法精進,謂努力勤修一切善法,佛法門中,不舍一法故;㈢利益有情精進,對于一切有利益眾生人類的事業(yè),無不奮發(fā)努力作去。此位菩薩斷微細煩惱現(xiàn)行障,證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性不屬我法二執(zhí)所攝受故。

  五、極難勝地:此菩薩的能觀智與所觀境,能令真俗不二,真俗二諦同時現(xiàn)前,互相融攝,此事甚難,而菩薩能辦,故云極難勝。此地修靜慮波羅蜜多,亦有三種:㈠安住靜慮,謂安住禪定中,所謂那伽常在定之意;㈡引發(fā)靜慮,此定可以引發(fā)清凈無漏智慧,能觀真俗不二之性空境界;㈢辦事靜慮,在辦事時亦能不離禪定。所謂「攝心一處,無事不辦」。因這定的關系,此位菩薩,斷下乘涅槃現(xiàn)行障。下乘即二乘,若入二乘涅槃,則不能成佛利生,故成為障,此地能斷,證類無別真如,此真如無種類差別。如無眼等六根,異類差別。

  六、現(xiàn)前地:此地修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有三:㈠生空般若,斷我執(zhí)障;㈡法空般若,斷法執(zhí)障;㈢二空般若,雙斷二執(zhí)障。修般若行,住緣起智,了達緣起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緣起。事理無礙,乃至事事無礙,引發(fā)根本最勝無分別智,斷粗相現(xiàn)行障,即所知障中的俱生所知障。此障有染有凈,斷此障已,證無染凈真如,就是生滅不二,凈染不二之性空智境。

  七、遠行地:此地菩薩,F(xiàn)觀無相,仍有功用,超二乘境界,不著常樂我凈相,修方便波羅蜜多。所修善法方便有二種:㈠回向方便,㈡濟拔方便。自己所作一切善法,回向廣大菩提,是謂大智;以種種方便濟拔眾生,是謂大悲。有此悲智二種方便,故能遠行。超越二乘,斷細相現(xiàn)行障,證法無分別真如,即一切法之性空無差別性,一相無相之性空真理。

  八、不動地:依唯識說五地以前,菩薩修有相觀多,無相觀少。入六地后,無相觀多,有相觀少。入第七地純無相觀,然須加行。無相觀理,根本無分別智方能現(xiàn)前親證。根本智雖在初地已得,但非時時現(xiàn)前。因此,地上菩薩有時有漏現(xiàn)行,有時無漏現(xiàn)行。菩薩起無漏現(xiàn)行時,有時故意現(xiàn)諸煩惱,而度眾生。八地以上根本無分別智,任運相績,不用加行,亦能現(xiàn)前,不為一切煩惱,一切境界所動,故名不動地。修愿波羅蜜多,愿有兩種:㈠求菩提愿,㈡度眾生愿。此二愿心初發(fā)心以來,既已具足,然或有時而不現(xiàn)行,八地以后,此二愿心,常時現(xiàn)起,而不間斷。斷無相中作加行障,證不增減的空性真如。

  九、善慧地:此菩薩得四無礙解智,說法無礙,名為善意。修力波羅蜜多,亦有二種:㈠思擇力,㈡修習力。有此二力得四無礙智,恒常說法,廣度有情。斷利他不欲行障,證自在所依真如。

  十、法云地:具足廣大教法,猶如云蔭,作大法雨,利益眾生。修習智波羅蜜多,斷諸法未自在障。于利生事業(yè),一切自在;又于一切法皆得自在,證業(yè)自在所依真如。

  以上十地菩薩所斷之障,每一障中有兩種粗重,恐繁略之。今依十地的修行、斷障、證果,列表如下:

  一、歡喜地—修布施度:財施、法施、無畏施—斷異生障—證徧行真如

  二、離垢地—修戒度: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

  三、發(fā)光地—修忍辱度: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斷暗鈍障—證勝流真如

  四、焰慧地—修精進度: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利益有情精進—斷微細煩惱現(xiàn)行障—證無攝受真如

  五、極難勝地—修禪定度:安住靜慮、引發(fā)靜慮、辦事靜慮—斷下乘涅槃現(xiàn)行障—證類無別真如

  六、現(xiàn)前地—修般若度:生空般若、法空般若、二空般若—斷精相見行障—證無染凈真如

  七、遠行地—修方便度:回向方便、濟拔方便—斷細相現(xiàn)行障—證法無別真如

  八、不動地—修愿度:求菩提愿、度眾生愿—斷無相中作加行障—證不增減真如

  九、善慧地—修力度:思擇力、修習力—斷利他不欲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

  十、法云地—修智度: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斷諸法未自在障—證業(yè)自在所依真如

  由此觀之,「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這兩句頌文,便包括了以上所說的十地菩薩之行位,知所斷之障所證之果!皋D依」,是最后所證的二轉依果。依謂所依,即依他起。依他起有凈分和染分。此中所說謂清凈分依他及圓成實性。轉有二種:一轉舍,二轉得。轉即舍名曰轉舍,如舍染即得凈,舍苦即得樂,舍徧計執(zhí)即得圓成實,舍煩惱障得大涅槃,舍所知障得大菩提。此中轉舍轉得,都不離行者的內心識力,即以此故,成立唯識。論曰:「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是二轉依果!罐D依之義,復有四種,不能廣釋。列表如下:(圖略)

  如是轉八識成四智,得三身三土,就是圓滿的轉依果,也就是唯識學上最高的究竟境界,也就是學佛法的目的地,也就是人生之真正價值,是佛境界。第六節(jié)究竟位——佛果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法名

  這一頌說明佛果。其實,前第十地盡即佛果究竟境界。此頌所說者,說轉依果之別名而已!复恕怪付D依果,這里用八個別名說明它。略釋如下:

  一、「無漏界」,此二轉依果即是出世間的無漏境界。盡斷有漏,性凈圓明,故曰無漏。無漏法藏,曰無漏界。

  二、此即是「不思議」。超諸尋思分別,心言路絕,故曰不思議。

  三、此即是「善」。善是微妙,是清凈法,遠離生死、粗重因果,故名曰善。

  四、此即是「!埂4宿D依果是無盡常,非自性常,盡未來際,廣度眾生,故無窮盡。

  五、此即是「安樂」。佛果轉依,無有逼迫損惱,清凈自在,故曰安樂。

  六、此即是「解脫身」。斷二障已,得大解脫,超過二乘解脫,曰大解脫。

  七、此即是「大牟尼」,牟尼,寂默義。得二轉依,成就最上寂默,智與法性,俱離言說分別故。

  八、此即是「法」,法曰法性身,具足無邊無漏功德法聚,故曰法身。若依廣義言之,以一切法為身,名之法身。

精彩推薦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