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四分律行事鈔·受戒緣集篇》原文

  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穢流,入圣眾之寶位也。既慕心彌博,故所緣彌多。以多緣故,法事攸難。以難知故,理須詳檢。而世情塵染,每昏教法。為師為匠,實易實難。但由習(xí)俗生常,不思沿革。恣此無知,亂彼真教。

  或但執(zhí)文謹(jǐn)誦,非相莫知;或前受遮障,無任僧法;或結(jié)界漠落,成不混然;或僧?dāng)?shù)薄惡,不能生信;或衣缽假借,自是非法。如斯師匠,秉御誠難。虛受費(fèi)功,唐勞一世。后生還爾,永無出期。故《大集經(jīng)》云:“我滅度后,無戒滿洲。”此言必實,深須詳鍊。一受已難,不宜再造。故委顯示,至機(jī)依準(zhǔn)。

  四分律行事鈔選讀·受戒緣集篇

  第一章 具緣成受

  初明具緣成受,后加教法。初中五緣。一、能受有五。

  第一節(jié) 能受有五

  一、是人道。以人中受得,余道成難故。《僧祇》云:“若減七十,不能作事,不得受之。若過七十,出家時過,一向不合。”廣如沙彌法中。

  二、諸根具足。謂身具眾惡病,患聾盲百遮等類。律中廣列一百四十余種,並不應(yīng)法。準(zhǔn)以求之,則聾瘂狂亂,定不發(fā)戒。余者通濫,有得不得。如《義鈔》中。

  三、身器清淨(jìng)。謂俗人已來,至於將受,無十三難等雜過。

  四、出家相具!堵伞吩:“應(yīng)剃髪披袈裟,與出家人同等!

  五、得少分法。謂曾受十戒也!堵伞吩:“不與沙彌戒與受具者,得戒得罪!

  第二節(jié) 所對有六

  第二,所對有六。

  一、結(jié)界成就。以羯磨所託必依法界,若作不成,后法不就。故須深明界相,善達(dá)是非,訪問元結(jié)是誰,審知無濫,方可依準(zhǔn)。不然,舍已更結(jié)。

  比人行事多不遵用,輒爾寺外結(jié)小界受,此是非法,如上已明。必有此緣,結(jié)大界無爽。若依《毗尼母》云:“直結(jié)小界,不以大界圍繞,亦不得受!

  中國諸師行事受戒大有尊重。故傳中,凡有受者,多駕船江中作法。人問其故,答云:“結(jié)界如法者少,恐別眾非法,不成受戒。余事容可再造,不成無多過失。夫欲紹隆佛種,為世福田者,謂受具戒不宜輕脫。故在靜處,事必成就!

  二、有能秉法僧。由羯磨非別人所秉。

  三、數(shù)滿如法。若少一人,非法毗尼。今言少者,非謂頭數(shù)不滿也,謂作法者至?xí)r緣起別眾非法等,如《足數(shù)》所明。文云:“自今已去,十僧受具故。”此據(jù)中國以明。邊方無僧,曲開五人持律得受。若后有僧,用本開法,得戒得罪者。此《十誦》所列。

  四、界內(nèi)盡集和合。文云:“更無方便,得別眾故!

  五、有白四教法。則除顛倒錯脫,說不明了等。

  六、資緣具足。文中無衣缽及借者,不名受具。

  第三節(jié) 發(fā)心乞戒

  第三,發(fā)心乞受。

  文云:“不乞者、無心者,不成故!

  第四節(jié) 心境相應(yīng)

  第四,心境相應(yīng)。

  文云:“眠醉狂人及無心而受等,是心不當(dāng)境!睆(fù)以文云:“白四羯磨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等,及前僧非法,不令受者起心,即是境不稱心也。”《薩婆多》云:“若殷重心受,則有無教。若輕心受,但有其教,無無教也!

  第五節(jié) 事成究竟

  第五,事成究竟。

  始從請師,終至白四,九法往來,片無乖各。界非別眾,僧無不足,羯磨無非,受者心至,則成受也。與上相違,則成非法。

  今引文證!赌刚摗吩:“五緣得成。一、和尚如法。二、二阿闍梨如法。三、七僧清凈。四、羯磨成就。五、眾僧和合與欲!

  《多論》云:“若受者在家受五戒、八戒,出家受十戒,隨五戒破一重,受八戒不得,乃至不得受具足及作和尚,即十三難中初難攝!

  必有受者,前準(zhǔn)上緣。必不堪任,圣教不許。

  第二章 正加受法

  二、加法中分二。初、緣起方便,二、明體用。

  第一節(jié) 緣起方便

  若集僧羯磨方法,如前篇中。故重明之,以事大故也。緣中有十。

  一、受者得法

  一、受者得法以不。四律所明,必須十戒於前,后聽受具。文中:“不與受十戒,眾僧得罪。”《多》云:“所以制十戒者,為染習(xí)佛法故。不同外道,一往頓受。佛法不爾,猶如大海,漸深漸入!

  二、請師法

  【1.請和尚】

  二、明請師法。初請和尚者,以是得戒根本。若無此人,承習(xí)莫由,闕於示導(dǎo),不相生長,必須請之。

  《善見論》云:“以不請故,多造非法。諸師訶責(zé),反云:‘誰請大德為我和尚?’佛因制之:‘若不請者,不得。與受,得罪。’”

  《四分》,請法不云僧屏。計理別處預(yù)請,何損大理。

  今在眾中者,《十誦》云:“令受戒人先入僧中,教使次第頭面一一禮僧足已,然后請之!

  《僧 祇》云:“今從尊求和尚等!

  《五分》云:“請和尚時,兩手捧足!

  當(dāng)具修如上,至和尚前。旁人教云:“所以請和尚者,此是得戒根本所歸投處。種種隨機(jī)已,計汝自陳,不解故教也!蔽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和尚,愿大德為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

  《僧 祇》云:“眾中三請已,和尚應(yīng)語,發(fā)彼喜心!

  《四分》云:“答言:‘可爾,教授汝,清淨(jìng)莫放逸!弟子答云:‘頂戴持。\’”下文更有十種答法。

  問:“沙彌戒時已曾請訖,今何重請?”答:“以容改轉(zhuǎn),不用本師。又沙彌時請,初來為受十戒,今者沙彌為受具戒,受法不同;蚩珊蜕袩o德,不合相攝,故二對請之!

  【2.請二師】

  次請二師。律無正文,據(jù)《佛阿毗曇》中亦有請法。文非巧勝,故不抄出。即準(zhǔn)和尚例通請之。

  應(yīng)具儀至師前。旁人示語云:“羯磨戒師阿闍梨者,受戒正緣。若無此人秉於圣法,則法界善法無由得生。故須增上重心,於戒師所方發(fā)無作。”種種說已,教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羯磨阿 闍梨,愿大德為我作羯磨阿 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說)。”

  次請教授師。亦具修至前,旁人教云:“由此人為汝教授,引導(dǎo)開解。令至僧中,發(fā)汝具戒。緣起方便並因此師,重心請者,方乃發(fā)戒!蔽娜玺赡煼,但以教授阿 闍梨為異。

  【3.請七尊證師】

  次請七證師,義須準(zhǔn)請。以羯磨法非是獨(dú)秉,必取此人證無錯謬。《十誦》正則,理例請之。則受者生善,前師心重。彼此俱和,豈非同法。

  世多不行,但自滅法。若論發(fā)戒,功與三師齊德,何為不請之乎?可準(zhǔn)三師而請。必在大眾,多僧亦未必通限。

  更明十師成不之相。《四分》云:“弟子知和尚犯戒,知不應(yīng)如是人邊受,亦知雖受不得戒,如此具知,則不成受。反上成也。”余之九師,律無正文,準(zhǔn)可知也。

  若和尚犯重而羯磨師知,亦不成受,以了知所牒非比丘用故。若十師之內(nèi)互知犯重,法亦不成。並了知犯者不得共住,知何不該。

  若據(jù)律文,弟子知和尚破戒,未顯輕重。準(zhǔn)義詳之,乃至犯吉羅者,亦不成受。以犯威儀,不應(yīng)師德。知不得戒,強(qiáng)受不成,由無心故。既知必須見聞清淨(jìng),預(yù)須選擇。文云:“令選擇取也!

  和尚德者,差互不同。律中所列百三十余種,十夏一種,必須限定。余之德相如《師資法》中,故九夏和尚受戒得罪。二種 闍梨五夏已上,《律》云:“多己五歲也!庇鄮熾S夏多少。

  統(tǒng)明師義,幸有老宿碩德,則生善於后!段灏賳枴吩:“比丘五臘不滿,度弟子,知非而度,犯墮。弟子不知是非,得戒。若知,不得戒!

  《明了論疏》:“若已得五夏,為受大戒作證人,及作威儀師。七夏已去,得作羯磨 闍梨。既是師位,故不得互共同床坐!

  三、教發(fā)戒緣

  三、教發(fā)戒緣!端_婆多》云:“凡受戒法,先與說法,引導(dǎo)開解。令一切境上起慈愍心,便得增上戒。”就文如此。今以事求,初明緣境,后明心量。

  【1.所緣境】

  初中,所發(fā)戒相乃有無量。由未受戒前惡遍法界,今欲進(jìn)受,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戒發(fā)所因,還遍法界。若隨境論,《別鈔》應(yīng)有三十余紙。要而言之,不過情與非情?沼卸B,滅理涅槃,佛說圣教,文字卷軸,形像塔廟,地水火風(fēng)虛空識等,法界為量,並是戒體。

  故《善生》云:“眾生無邊故,戒亦無邊。”

  《薩婆多》云:“非眾生上,亦得無量!比缡酱蟮,下至空界,若傷如塵,並得其罪。今翻為戒善,故遍陸地。

  即《善生》言:“大地?zé)o邊,戒亦無邊。”草木無量,海水無邊,虛空無際,戒亦同等。

  《薩婆多》云:“新受戒人,與佛戒齊德也!币源硕,出家僧尼真是功德善法之聚,位尊人天,良由於此。不論受而具持,功德難數(shù)。若毀破者,猶利無邊。

  故《十輪》云:“破戒比丘雖是死人,是戒余力猶能示於人天道行,猶如牛黃、麝香、燒香等喻。佛因說偈:瞻蔔華雖萎,勝於一切華。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笔枪行者,破戒之人功德無量,遠(yuǎn)有出期。不受戒者隨流苦海,永無解脫。

  《智論》說言:“寧受戒而破,初入地獄,后得解脫!辈皇芙湔,輪轉(zhuǎn)三界

  《涅槃》亦云:“雖復(fù)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命終還入三惡道中!绷加蔁o戒,故致往返。

  如是隨機(jī)廣略,令其悟解。若不知者,心則浮昧。受戒不得,徒苦自他。

  《薩婆多》云:“若淳重心則發(fā)無教,輕則不發(fā)!必M可虛濫,理當(dāng)殷重。

  【2.心 量】

  次令發(fā)戒。應(yīng)語言:“當(dāng)發(fā)上品心,得上品戒。若下品心者,乃至羅漢,戒是下品!

  《毗跋律》曰:“發(fā)心我今求道,當(dāng)救一切眾生,眾生皆惜壽命。以此事受,是下品耎心。雖得佛戒,猶非上勝!

  余二就義明之。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解眾生疑,我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復(fù)利他人,受持正戒!

  云何上品?若言:“我今發(fā)心受戒,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脫門,正求泥洹果。又以此法引導(dǎo)眾生,令至涅槃,令法久住。”如此發(fā)心尚是邪想,況不發(fā)者,定無尊尚。

  《智論》云:“凡夫始學(xué),邪心中語。那含果人,慢心中語。羅漢果者,名字語也!比绱俗灾闹铸R,得佛淨(jìng)戒亦有分齊。故文云,“佛子亦如是,勤求禁戒本”等。

  問:“此教宗是何乘,而發(fā)大乘志耶?”答:“此四分宗,義當(dāng)大乘!薄督浔尽肺脑:“若有為自身,欲求於佛道,當(dāng)尊重正戒,及迴施眾生共成佛道。”律中多有誠例,光師亦判入大乘律限。

  如是發(fā)戒緣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時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續(xù),見境明淨(jìng),不得臨時方言發(fā)心。若約臨時師授,法相尚自虛浮,豈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發(fā),豈非大事。

  四、安置處所

  第四,《律》云:“當(dāng)立受戒人置眼見耳不聞處。”若受戒人離見聞處,若在界外等,皆不名受具。恐聽羯磨,故著離聞處。猶恐非法,令僧眼見。

  《五分》中,以起過故,聽安戒壇外眼見處等。

  《四分》文云:“界外問遮難等!苯駮r受者多在界內(nèi),理亦無傷,順上律文。

  《僧 祇》云:“教授師應(yīng)將不近不遠(yuǎn)處等!

  若多人共受者,應(yīng)兩處安置。一、多人行立,令望見僧,起敬重意。二、將問難者離僧及離沙彌行處,於中問緣。必在同處亦得,恐后問如前,心不尊重。應(yīng)各令反披七條及衣缽,在彼而立。

  五、單白差威儀師

  五、單白差威儀師。

  《四分》云:“由界外脫衣看,致令受者慚恥,稽留受戒事。佛言:不得露形看,當(dāng)差人問難事!

  《五分》:“令和尚語羯磨師:‘長老今作羯磨。\’復(fù)語威儀師:‘長老今受羯磨。\’”

  《四分》云:“彼戒師當(dāng)問:‘誰能為某甲作教授師?’答言:‘我某甲能。\’”

  應(yīng)索欲問和,答言:“差教授師單白羯磨!比绱怂拇,止得各作一法。若總答云:“受戒羯磨!币押蟾豁毢。乃至多人例通問答,不得過明相。

  戒師應(yīng)白言:“大德僧聽,彼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為教授師。白如是!睉(yīng)下座禮僧已,按常威儀至受者所。

  六、出眾問緣

  【1.出眾問意】

  六、明出眾問緣。所以爾者,恐在眾惶怖,有無差互。屏處怖微,安審得實,即須依律問之。

  【2.辨遮難】

  但遮難之中有得不得,故前廣分別,令其識相,使問難者據(jù)法明斷。使問答相應(yīng),無有迷謬。若問而不解,終為非問。故中邊不相解語,佛判不成。

  若準(zhǔn)《律》云:“不問十三難者,則不得戒!惫是绊毭鹘,彼此無迷。脫由不解不成,豈不誤他大事。應(yīng)沙彌時教令列名、顯數(shù),識相誦之,此非羯磨,不犯賊住。

  若約律本,但問十三難事。及論作法,但問諸遮。今就義準(zhǔn),著問遮之前。

  ·先問十三難

  又問難之體,要唯相解。今問汝不犯邊罪不,自非明律者方識名知相。自外經(jīng)論雜學(xué),必?zé)o曉了。下一一具之,不同舊人蒙籠誦習(xí)。

  一、邊罪難者。謂先受具戒,毀破重禁。舍戒還來,欲更受具。此人罪重,名佛海邊外之人,不堪重入淨(jìng)戒海也。乃至準(zhǔn)論,白衣五戒、八戒,沙彌十戒,破於重者,同名邊罪。

  二、犯比丘尼!端姆帧返嚷蓙K云污尼,不明淨(jìng)穢。

  故世行事者云:“汝不犯清淨(jìng)尼不?”此依《僧 祇》而問。彼律云:“若須斯二果及凡夫持戒尼被人污者,初人受樂,是壞尼淨(jìng)行。中后人犯,不名壞尼難。若那含羅漢,初后人俱名難也。”故知唯是淨(jìng)境,方成難攝。

  《十誦》云:“若摩觸,八人污尼八事,若一人以八事犯尼,令犯重者。俗人不成難也!

  《善見》云:“若壞尼下二眾,不障出家。若壞大尼,三處行淫,皆名難也。若以白衣俗服強(qiáng)與尼著而行淫者,成難。若尼自樂著白衣服就上淫者,不障出家!

  必以義求,若知受具戒,緣事著於俗服,亦應(yīng)成難。但壞淨(jìng)境,不論知淨(jìng)不淨(jìng)。廣有廢立,如《疏》、《義鈔》。

  問:“何不言壞比丘耶?”答:“亦成難也。尼受戒中反問便是,由事希故!薄渡粕(jīng)》,受五戒者問遮難云:“汝不犯比丘、比丘尼不?”故知同是難攝,皆謂俗人時犯。若受戒已犯者,止名邊罪所收。

  三、賊心受戒者。《律》中,為利養(yǎng)故輒自出家,若未出家者,未受不應(yīng)受,已受得戒。曾經(jīng)說戒羯磨,已受者滅擯。

  《四分》云:“若至一人、二人、三人、眾僧所共羯磨說戒,皆滅擯!绷x詳,共一人作對首眾法,皆成障戒。如說戒、自恣等法,必聽眾法心念,亦成難攝。若對他三人已下對首法,四人已上余和合法,不秉羯磨,皆不成難。

  《善見》云:“三種偷形。一者無師自出家,不依大僧臘次,不受他禮,不入僧法事,一切利養(yǎng)不受。二、偷和合者,有師出家,受十戒往他方,或言十夏,次第受禮,入僧布薩一切羯磨,受信施物。三、二俱偷者,可知。若偷形者,不經(jīng)法事,不受禮施,為飢餓故,若欲出家受戒者得(下二不合)!

  《五百問》云:“沙彌詐稱大道人,受比丘一禮拜,是名賊住難。”

  《四分》中,但言賊住難者,謂共羯磨說戒,不說聽聞、不聞及愚癡因緣等。

  依如《僧 祇》,若沙彌作是念:“說戒時論說何等,即盜聽之!比袈斆饔浀贸踔泻笳Z者,不得與受戒。若闇鈍或緣余念,不記初中后者,得受具。若凡人自出家著袈裟,未經(jīng)布薩等者得受,反之不得。

  《摩得伽》云:“不自知滿二十而受具,后知不滿者,若經(jīng)僧布薩羯磨,是名賊住!

  《四分》疑惱戒云:“若年不滿,作法不成。受者,有知者語令識之,后更受戒!

  《十誦》云:“比丘尼如法舍戒,若更受者,不得,即名賊住難!

  四、破內(nèi)外道者。謂本是外道來投佛法,受具已竟,反還本道。今復(fù)重來,彼此通壞,志性無定。

  《律》中,令度出家,對僧與沙彌戒,四月試之,使志性和柔,深信明著,方為受具。

  問:“信邪來久,何故先與沙彌戒耶?”答:“信此投歸,若不以十戒調(diào)柔,違相不顯。又彰佛法深妙,漸次授法,不同外道一往不簡!

  此事既希,多述無益。必有,律自廣明。

  五、非黃門。律中五種:一、生黃門,二、犍作者,三、因見他淫方有妬心淫起,四、忽然變作,五、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

  世中多有自截者。若依《四分》,應(yīng)滅擯。文云:“若犍者,都截卻也!

  今時或截少分,心性未改者,兼有大操大志者,準(zhǔn)依《五分》應(yīng)得。彼文云:“若截頭及半得小罪,都截滅擯!

  《四分》云:“若被怨家、惡獸、業(yè)報落等,應(yīng)同比丘法。若自截者滅擯!辈幻鞣铸R。

  《五分》云:“時有比丘為欲火所燒,不能堪忍。乃至佛訶責(zé)言:‘汝愚癡人,應(yīng)截不截,不應(yīng)截而截!嬷T比丘:‘若都截者滅擯,猶留卵者,依篇懺之!

  準(zhǔn)此以明。則未受具已截者,終無明教。必須準(zhǔn)前勘取,依余部為受。

  六、殺父。七、殺母。八、殺阿羅漢。此三難為之既希,故略知文相。

  九、破僧,即*輪僧也。若破羯磨僧,非難。

  十、出佛身血。此二難佛滅后無也。《僧 祇律》注云:“佛久涅槃,依舊文問耳。”

  十一、非人難,皆謂八部鬼神變作人形而來受具!堵伞分、《五分》,天子、阿脩羅子、犍闥婆子化為人等。

  十二、畜生難,亦謂變?yōu)槿诵味鴣碚。《律》?龍變形來受。佛言:“畜生者,於我法中無所長益!

  此上二趣若依本形,是人通識。恐變而來,故須問之。脫有高達(dá)俗士來受戒時,語云:“汝非畜生不?”若聞此言,一何可怪。應(yīng)方便轉(zhuǎn)問,如下所陳。

  十三、二形者,謂一報形具男女二根。若先受后變,猶尚失戒。況初帶受者,滅擯。

  ·十六輕遮

  上已略述難相。而遮事非一,律中略問十六。自余受法廣明,皆言不應(yīng),亦有得不得者。

  若不自稱名字,不稱和尚字,年不滿等,定不得戒。

  《五分》:“諸比丘度截手腳耳鼻,截男根頭,挑眼出,極老無威儀,極丑,一切毀辱僧者皆不得度。若已度,得戒。或有先相嫌,以小小似片事作留難,似瞎、似跛、似短小,父母不聽等作難者,吉羅。”

  《僧祇》云:“盲者若見手掌中文,若雀目,聾者高聲得聞,躄者捉屐曳尻行,鞭瘢若凸凹,若治與皮不異,得。印瘢人,破肉已,用銅青等作字獸形。侏儒者,或上長下短,下長上短。一切百遮,不應(yīng)與出家。若已出家,不應(yīng)驅(qū)出,僧得越罪!

  準(zhǔn)此諸遮,皆言不應(yīng),得罪。下文復(fù)云:“是謂不名受具足,一一皆言不應(yīng)驅(qū)出。是中清淨(jìng)如法者名受具足。不名者,總結(jié)師罪,何妨有得不得者。如瘂等,若有輕遮,不障戒者,故言清淨(jìng)共住如法!蔽脑:“瘂者,不能語,用手作相!庇衷:“遣書、舉手作相、不現(xiàn)前,如是等不名受!鼻隘{者,文中不應(yīng)驅(qū)出,作沙彌也。

  《十誦》、《伽論》云:“瘂聾人不名受具。若聾聞羯磨聲,得受!

  衣缽不具者!端姆帧吩:“若無衣缽,不名受戒。若借衣缽,應(yīng)與價值!

  《五分》云:“令主舍之!币嗖幻鞯貌。

  今準(zhǔn)《薩婆多》,得戒!墩摗穯栐:“若爾,何故必須衣缽?”答:“一、為威儀故。二、生前人信敬心故,如獵師著袈裟,鹿見以著異服,故無怖心。三、為表異相故,內(nèi)德亦異!

  引彼證此,文不可和!端姆帧吩:“不名受戒!贝藙t部別不同。必誦《十誦》羯磨,依彼開成,準(zhǔn)急無損。昔人義準(zhǔn)《四分》和尚法中,若知借衣缽受戒不得者,則不得戒,不知者得。此乃人判,終違律文。必敬佛言,再受依法。

  父母聽不者!渡埔姟吩:“若余方國度者,不須問。”

  《僧 祇》:“親兒此彼不聽,自來兒、養(yǎng)兒,余處得受。”

  負(fù)債者。諸部但言不應(yīng),義準(zhǔn)理得。

  奴者。《僧 祇》云:“若家生、買得、抄得,此彼不得。他與奴、自來奴,余處聽度!

  今有人放奴出家者,若取《出家功德經(jīng)》,若放奴婢及以男女,得福無量。律中不明放者,但言自來投法度之是非。準(zhǔn)奴及兒,彼此通允。

  《五百問》中,知是佛奴,度者犯重。若先不知,后知不遣亦重。問:“其人是大道人不?”答:“非也!鄙珳(zhǔn)此,復(fù)本奴位。

  官人者!渡 祇》,有名有祿、有名無祿,此彼國不得度。有祿無名,余處得度。無名祿者,一切俱聽。準(zhǔn)此,俗人來投出家,理須為受。

  丈夫者,必以建心慕遠(yuǎn),清節(jié)不群。卓然,風(fēng)霜不改其操;鏗然,憂喜未達(dá)其心,便為丈夫之貌。

  故《律》云:“年二十者方堪受具,謂能忍寒熱、飢渴、風(fēng)雨、蚊虻、毒蟲,能忍惡言苦事,能持戒,能一食等!

  《僧祇》云:“若過二十,減七十,無所堪能,不應(yīng)與受具。”

  五種病者,上四應(yīng)得?裰杏腥N,若全不覺好惡應(yīng)不得,余二應(yīng)得。

  《善見》云:“癩癬,莫問赤白黑,屏處增長不增長俱得,露處反前不得。”

  然癩病有二:一、惡業(yè)所致。二、四大違反則生。故《育王經(jīng)》有疥癩須陀洹、瘡痍阿羅漢也。若出家已癩者,一切僧事共作,若食莫令在眾,此《薩婆多》解。

  【特別情況處理】

  次明余事,更明所以。

  《五分》,若先不相識人,不應(yīng)云霧暗時受。

  《五百問》中,要須燈燭照之。

  若先曾受具者,《十誦》問云:“曾作大比丘不?”答:“作!眴:“清淨(jìng)持戒不?舍時一心如法還戒不?”

  《四分》無文,必有亦同邊罪。幸依《十誦》十三難前問之,答若有違,則成邊罪故。

  《四分》云:“若有難緣,如說戒中,當(dāng)二人、三人一時作羯磨,不得至四!

  《僧 祇》:“一和尚、一戒師、一眾,得二人、三人並受。若二和尚共一戒師,二三人不得一眾受。”

  《善見》云:“二人、三人一時受戒,一一同等臘等時,不相作禮。”

  【正問法】

  上已略明雜相,今正出眾問法。

  教授師至受者所,正敷坐具。坐已,語令敷坐具,為舒正四角,相對相及申手內(nèi)。

  《五分》云:“應(yīng)安慰言:‘汝莫恐懼,須臾持汝著高勝處!藨(yīng)取其衣缽舒示,寄此以為陶誘。前執(zhí)五條,語言:‘此名安陀會衣。\’又指身所著者:‘此名郁多羅僧。\’執(zhí)大衣已,語云:‘此衣名僧伽梨。\’”

  《薩婆多》云:“此三衣名,一切外道所無。”

  今示汝名相,若依諸部,此處即為受衣缽者,或在眾中戒師受者,《四分》無文;蚴芤逊匠终,亦隨兩存。

  并執(zhí)缽已言:“此器名缽多羅。此衣缽是汝已有不?”彼答言:“是!奔幢阋L之,或加受法如前。應(yīng)語言:“善男子諦聽,今是至誠時,我今當(dāng)問汝。汝隨我問答,若不實者當(dāng)言不實,若實言實。”何以如此?由無始來欺誑圣賢,沉沒生死。今欲舍虛妄,證真實法故,令汝實答。今問汝遮難,若不實答,徒自浪受。

  《律》云:“犯遮難人,七佛一時為受,亦不得戒!

  ·先問十三難

  “汝第一不犯邊罪不?”答言:“無者!闭Z云:“汝應(yīng)不識此罪,謂曾受佛戒而犯淫盜殺妄,作此四者必不得受,今汝無耶?”答言:“無者!庇终Z云:“汝若不識、不解,不得妄答。”

  第二、“汝不白衣時污淨(jìng)戒比丘尼不?”答言:“無!

  第三、“汝不白衣、沙彌時盜聽他說戒羯磨,詐作比丘不?”答言:“無!

  第四、“汝非曾作外道來投,受戒后還作外道,今復(fù)重來不?”答言:“無!

  第五、“汝非五種黃門(依名示之)不?”答言:“無者。”

  第六、“汝非殺父不?”

  第七、“汝非殺母不?”

  第八、“汝非殺阿羅漢不?”

  第九、“汝非破僧不?”

  第十、“汝非惡心出佛身血不?”各各答言:“無者!

  第十一、“汝非天子、阿脩羅子,名為非人,變?yōu)槿诵味鴣硎芙洳?”答言:“無!

  第十二、“汝非諸龍、畜等能變化者,變?yōu)槿诵味鴣硎懿?”答言:“無!

  第十三、“汝今身中不佩男女二形不?”答:“無者!

  應(yīng)讚言:“善男子,已問難事,十三既無,戒可得受!

  ·更問十六遮

  更問十遮:“汝今字誰?”答言:“某甲!

  “和尚字誰?”答云:“某甲!

  “年滿二十不?”答:“滿。”

  “衣缽具足不?”答:“具!

  “父母聽汝不?”(隨有言聽,若無言無)

  “汝不負(fù)債不?”答:“無!

  “汝非他賤人,佛不許度,不是奴不?”答:“無。”

  “汝非官人不?”答:“無!

  “汝是丈夫不?”答:“是丈夫!

  “有如是病:癩、癕疽、白癩、乾痟、顛狂,汝今無此諸病不?”答言:“無者!

  應(yīng)復(fù)語云:“汝無遮難,定得受也。如我今問汝,僧中亦當(dāng)如是問。如汝向者答我,僧中亦當(dāng)如是答!

  應(yīng)教起立,為正著七條,令威儀齊正。著履,揲坐具肩上,衣缽襆置手中。語令:“汝此處立,我至僧中為汝通請,若僧許可,我舉手召汝,汝可即來!

  《五分》云:“教著衣時,密如法視無重病不!

  種種隨緣,廣如彼述,或外律中於此受衣缽者。

  七、單白入眾

  七、單白入眾。《律》云:“彼教授師還來至僧中,如常威儀,相去舒手相及處立(此依中國露地戒壇,故在申手內(nèi)。必在覆處,隨時也)!碑(dāng)作白:“大德僧聽,彼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已問竟,聽將來。白如是!

  白已,勿出僧中。若堂內(nèi)者,至門限內(nèi),舉手呼言:“某甲來(若在露地,不得離僧申手外也)。”彼來已,為捉衣缽,令至僧中。教禮僧足已,至戒師前,右膝著地合掌。

  八、正式乞戒

  八、正明乞戒。彼教授師將衣缽付戒師已,為正衣服,安慰其心,懇惻至誠,仰憑清眾,求哀乞戒。語云:“此戒法,唯佛出世樹立此法。秘故、勝故,不令俗人聞之。故六道之中,唯人得受。猶含遮難,不得具受。汝今既無,甚是淨(jìng)器。當(dāng)深心乞戒,須臾之間入三寶數(shù)。若輕浮心,戒不可得。”如是隨時作之,律論廣述。

  “但乞戒由汝自心,但未曉方軌,階漸無由。故佛教我為汝稱述,應(yīng)逐我語!

  “大德僧聽,我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愿僧拔濟(jì)我,慈愍故(三說,教已復(fù)坐)!

  九、戒師白和

  九、戒師白和法。彼應(yīng)白言:“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問諸難事。白如是!

  問:“戒師作白和僧,教授無者?”答:“羯磨對僧問難,先不差之,故后須和。教授已被僧差,奉命令問,何須更和?又在屏處,不對眾問!

  問:“戒師不差,教授獨(dú)差者?”答:“教授師出眾問難,不差無由輒問。羯磨眾中而問,故不須差!备辛虾,如《義鈔》說。

  十、對僧問難

  十、正明對問。《律》直問十三難事,無有前緣。今時相傳前問衣缽,還如教授示四種異名已。應(yīng)語言:“善男子聽,今是真誠時、實語時。今隨所問汝,汝當(dāng)隨實答。”

  《僧 祇》云:“汝若不實答,便欺誑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天世人,亦欺誑如來及以眾僧,自得大罪。”

  “今問汝十三難事,同前教授師所問。但眾僧恐屏處有濫,故對大眾一一問汝,汝還依彼答,一一答我。

  汝不犯邊罪不?汝不犯淨(jìng)行比丘尼不?汝非賊心受戒不?汝非破內(nèi)外道不?汝非黃門不?汝非殺父不?汝非殺母不?汝非殺阿羅漢不?汝非破僧不?汝非出佛身血不?汝非非人不?汝非畜生不?汝非二形不?並答言無者。汝字何等?和尚字誰?年滿二十未?三衣缽具不?父母聽汝不?汝不負(fù)債不?汝非奴不?汝非官人不?汝是丈夫不?丈夫有如是病:癩、癕疽、白癩、乾痟、顛狂等,汝今無如是病不?”(上來并隨有無具答)

  第二節(jié) 明受體用

  一、受 體

  大段第二,正明受體。若至此時,正須廣張示導(dǎo),發(fā)戒正宗。不得但言起上品心,則受者知何是上品,徒自枉問。今薄示相貌,臨事未必誦文。

  應(yīng)語言:“善男子,汝遮難並無,眾僧同慶,當(dāng)與汝戒。但深戒上善,廣周法界,當(dāng)發(fā)上心,可得上法,如前緣中。今受此戒,為趣泥洹果,向三解脫門,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等,此名上品心。次為開廣汝懷者,由塵沙戒法注汝身中,終不以報得身心而得容受,應(yīng)發(fā)心作虛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故《論》云:若此戒法有形色者,當(dāng)入汝身作天崩地裂之聲。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覺。汝當(dāng)發(fā)驚悚意,發(fā)上品殷重心。今為汝作羯磨圣法,此是如來所制,發(fā)得塵沙法界善法,注汝身心,汝須知之。”

  應(yīng)告僧言:“大眾慈悲,布施其戒。同心共秉,愿勿異緣,令他不得!睉(yīng)四顧望之,不令非別之相,有者喚令如法。告言:“眾僧聽作羯磨!

  “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某甲自說清淨(jìng),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若僧時到,僧忍聽,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白如是!

  作白已,問僧成就不,乃至羯磨中第一、第二、第三亦如是問。此《僧 祇》文。

  準(zhǔn)此,僧中知法者答言:“成就!

  《十誦》:“因為他受戒,或睡、入定、鬧語、 闠亂等,佛言:‘不成受戒\’。羯磨時當(dāng)一心聽,莫余覺余思惟,應(yīng)敬重法。當(dāng)思惟心心相續(xù)憶念,應(yīng)分別言:是第一羯磨,乃至第三,不說得罪!

  又應(yīng)語受者言:“已作白已,僧皆隨喜。今作羯磨動彼戒法,莫令心沉舉,當(dāng)用心承仰。”又白僧言:“當(dāng)聽羯磨!

  “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某甲自說清淨(jìng),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者默然,誰不忍者說!贝耸浅豸赡,問僧成就不,告受者言:“已作初羯磨,僧皆默可。今十方法界善法並皆動轉(zhuǎn)。當(dāng)起欣心,勿縱怠意!

  次作二羯磨。如上問已,告受者言:“已作二羯磨法,僧並和合。今十方法界善法並舉集空中,至第三羯磨竟時,當(dāng)法界功德入汝身心。余一羯磨在,汝當(dāng)發(fā)身總虛空界,心緣救攝三有眾生,并欲護(hù)持三世佛法。”直依此語,不同上廣。

  仍白僧言:“愿僧同時慈濟(jì)前生,同共合掌佐助,舉此羯磨。”便即作之,乃至“是事如是持”已。

  二、記 時

  若多人、一人,即須隨竟記其時節(jié)。

  《四分》云:“有新受戒者,不及后安居便數(shù)為歲。佛言:‘不爾。\’有者,應(yīng)和尚 闍梨教授時節(jié)云:‘若冬、若春、若夏,若干日月,若食前食后,乃至量影。’”應(yīng)預(yù)將一尺木,至受訖,日中豎之,記其影頭,臥尺量之,計為尺寸,以為常法。

  《善見》云:“受戒已,立取腳隨身量影,示春冬時、眾數(shù)多少!

  三、宣說戒相

  后說四依四重等。若受人多者,但有受竟,在僧下坐。乃至一切作已,方總集上座前,同時為說隨相,不必戒師。

  問:“此新受戒人相同界外來者,何不重和?”答:“非是外來,當(dāng)處新起!

  次明說相。

  “據(jù)理隨師具學(xué),何獨(dú)此四?”“為緣起有過,且制四根本,若毀非用。余篇枝條,懺復(fù)僧?dāng)?shù),意在此也。”

  應(yīng)告之云:“善男子,汝受戒已,必謹(jǐn)奉持。若但有受,無持心者,受戒不得?赵笩o益,寧起行用,不須愿求,經(jīng)論如此。但佛世難值,正法難聞,人身難得,奉戒者難。故上品高達(dá),能受能持,修道會圣。下品小人,能受能破,心無慚愧,現(xiàn)世惡名,不消利養(yǎng),死入惡道。中品之徒,善不自發(fā),望上而學(xué),可準(zhǔn)下流耶。若遂鄙懷,毀破佛戒,不如不受。必須依佛正教,順受隨學(xué)。五夏已來,專於律部。若達(dá)持犯,辦比丘事,修定習(xí)慧,會正可期。自此已外,雜學(xué)言說,污染淨(jìng)戒,定慧無由生者,佛則不許!

  故《律》云:“若師闕教授,當(dāng)余處學(xué),為長益沙門果故!比缓笠牢臑檎f相也。

  四、受持衣缽坐具

  次為受衣缽坐具。若沙彌時說淨(jìng)長衣缽者,更請施主總將說淨(jìng)。若沙彌時不說,則已犯長,應(yīng)令將舍,作吉羅懺,然后說淨(jìng),並和尚委示之。

  第三節(jié) 附 說

  一、授六念法

  次授六念(出《僧祇》文)。

  第一、念知日月,應(yīng)言:“今朝白月一日至十五日!币约兇蠊,不云大小。若黑月有大小,故須兩分之:“今朝黑月大一日至十五日”,或云“今黑月小一日至十四日”。此謂識去布薩遠(yuǎn)近,出家日月法式如此。若據(jù)律文,為俗人問,令使識知。若入聚落,先知日月數(shù)法。準(zhǔn)此方土,不論黑白。若答俗人,唯得通相云正月小,今是某日。此則道俗通知為允。

  二、念知食處,於中有三:若全不受請者,云“我今自食已食”,有言“食僧常食”,有言“我常乞食”。若受請者,云“我今自食,無請?zhí)帯?又云“我今食僧食,無請?zhí)帯?又云“我今乞食,無請?zhí)帯。若有請?有背不背,應(yīng)云“今有請?zhí)?念自去”。若背者,(謂迦提月、病及施衣等緣)“今有某緣得背請”,(若無緣,一日有眾多請者,應(yīng)對人云)“今日有多請,自受一請,余者施與長老,在某處”,(應(yīng)覓五眾舍之,若無人時心念舍)“我某甲,今朝檀越施我正食,迴施比丘某甲,檀越於我不計,我得自恣食!(三說,此念法謂獨(dú)住蘭若、遠(yuǎn)行、長病、飢時依親里住五種,《十誦》開之。)

  第三、知受戒時夏臘,云:“我於某年月日某時,一尺木若干影時受具戒,我今無夏!焙笕粲姓,隨夏言之。

  第四、知衣缽有無受淨(jìng)等,應(yīng)云:“我三衣缽具有長,已說淨(jìng)。”(后隨有無,衣缽藥等,隨有者念說淨(jìng))

  第五、念同別食,云“我今依眾食”,(必有別眾九緣隨開)云“我今有某緣,應(yīng)別眾食”,廣如隨相。

  六、念康羸,云“我無病,堪行道(有病,念療治之)!

  《僧祇》云:“受戒已,要畜漉水袋,應(yīng)法澡罐等。”如隨相中。

  《五分》:“新受戒者必令誦戒,恐心退者,未可亦得!

  《善見》云:“佛度比丘已,有三衣、缽、盂、坐具、漉水袋、針線、斧子八事隨身。”

  《四分》云:“為比丘與外道相濫,佛令問何時何月,何和尚闍梨等,即知佛法與外道俗人有異,勘問知非賊住!

  時有三時:從十二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為春,從四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為夏,從八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五日為冬。月有黑白大小不同。受戒已,抄出與之。

  二、舍戒法

  二、明舍戒者。

  《四分》云:“若不樂梵行者,聽舍戒還家。若復(fù)欲於佛法修清淨(jìng)行者,還聽出家受大戒!

  《增一阿含》:“開七反舍戒,過此非法!

  《十誦》、《伽論》,尼無舍戒更得受具。

  問:“若無重出家,何故開舍?”答:“一為不成波羅夷故。二為來去無障。比丘建立義強(qiáng),故開七反。尼有一義,令在俗無過,不生譏丑過失!睆V如彼部(準(zhǔn)義,應(yīng)得作下二眾)。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