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性成佛 第二十六天

  第二十六天

  諸位觀眾、諸位菩薩大家好:

  教內(nèi)任何一宗一派不能遠離「見性」這個法門,如果法門遠離見性,那么這個法門是不了義、不究竟的法門,因為你這一派這一宗未見性的話,修到最后焉能出離三界、頓斷六道?根本不可能,因此非見性不可。我們這個演講,每一天都要教諸位如何見性,因為惟有見性,才是我們了脫生死唯一的關鍵所在,這么說見性重不重要呢?非常非常重要。

  當今的佛教,目前修道的人非常多,但是開悟證果的人很稀有,這是令人擔憂的現(xiàn)象。尤其很多人聽了很多經(jīng),卻忘了自身修證的也非常多,引起了開悟圣僧要說出他的心聲。他說:

  「學者恒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泯蹤跡,見性剎那無大千!

  一語道破,他說「學者恒沙無一悟」!笇W者」指的是學佛的同仁,學佛的人非常多,在非常多的當中,很罕有的一個、兩個來開悟證果,什么是開悟證果?見性。沒有見性焉能稱為開悟?所以有開悟沒開悟,就問他有沒有見性!涅槃經(jīng)】里佛祖這么說,他說:

  「見性者不名為眾生,不見性者是名為眾生!

  他是不是眾生?就問他到底有沒有見性,所以見性就是開悟的本意。你之所以不見性、不開悟,理由在那里呢?他告訴你「過在尋他舌頭路」,你的過失在那里?就是你自己聽太多經(jīng)卻沒修,或是咬文作意、食古不化、默守成規(guī),在此情形之下障礙你無法開悟證果。你看,你未開口就看到你的喉頭去了。道理在那里?你聽很多,實際上卻沒有用功修證,只是聽人家怎么說,你就怎么說,這種情形下你怎么可能開悟證果呢?譬如說,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明心見性也是要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在念佛的人而言,有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你事一心沒有,理一心也沒有如何來念佛三昧?沒辦法,沒有實際上去修證,念「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實際上念看看,沒有修證一心不亂如何得呢?念佛三昧一切都免談了。只是聽人家那么說而已,自己沒有去做,就像口渴了自己不喝茶,餓了不吃飯,沒吃飯肚子如何飽?茶不喝如何止渴呢?所以一定要修證,道理在此。

  你有信、有解以后,接下來要修證、行證,不行、不證如何達到開悟證果呢?念佛是如此,見性也無二法門,同樣要去修證,見性要參「性」是如何?性的本質是如何?性是什么東西?性如何契會?如何悟?如何見?嗯,性在那里?要參參看、要去行、要去證,否則你信心夠,悟性也夠,信解都具足了惟欠東風,就是要「行證」而已。所以你不去行證,永遠在信解當中打轉,要如何開悟呢?所以他告訴你,你的過失在「尋他舌頭路」,聽很多人講,可以做為佛學的博士,也可以做學者了,但是都沒有行證,你的過失就在這里。他又說「欲得忘形泯?跡」也就是你想達到能所雙亡,達到心內(nèi)無相無境無塵,你唯一的條件要泯除掉、凈化掉,心里如果有境有塵有法,你當下仍被境綁住。所以「我」凈化以后,「法」也要凈化掉,你要忘形要泯?跡。泯就是滅掉的意思,滅到你心里沒有任何一點法塵,沒有任何塵埃。所謂「萬法不立,一塵不染!挂?跡,你沒有泯?跡,沒有忘形的話,你想要見性、想要開悟,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首先說明你的過失在那里,你的過失在「尋他舌頭路」,過失在聽很多法都不用功修行,變成佛教的博士、佛教的學者,佛教的博士、佛教的學者與你的生死有何相干呢?和你的涅槃了無痛癢呀!所以不可只要聽只要學而已。

  你看我們教內(nèi)懂很多道理的人很多,甚至能教佛法。但是他并無開悟證果,過在那里?過在「尋他舌頭路」。再者,他的心地并無功夫,什么叫做無功夫?「欲得忘形泯?跡」,你若要成功必須忘掉你心中的境、塵、法,唯一的途徑就是「泯?跡」,要「忘形」我們佛教的術語,就是心里所有塵埃、煩惱、無明三毒要頓斷的意思,不然的話一切都免談了。接下來告訴你「見性剎那無大千」最后的成就,能夠達到?jīng)]有那些過失,還要心里有功夫,見性以后一剎那之間,「無大千」就是能所雙亡,心里所有的煩惱無明,這些業(yè)識全部凈化掉。「無大千」見到你的大圓鏡智,見到你的如來藏性,見到你清凈光明的佛性了。所以開悟祖師這些法語,給我們的感觸是無量無邊啊!說出了時下修道人的通病。再念一遍:

  「學者恒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泯?跡,見性剎那無大千。」

  目前在臺灣廣學的修道人確實很多,學得非常好,可說是佛法的泰斗,可惜學了那么多,做一位學者你應該要開悟證果,你的「信解」已經(jīng)具足了,欠缺的就是所說的「行證」。所以信、解、行、證,是每一位修道人必然要經(jīng)過的事實。也是我們修道人要掌握生死的根本,生死門若入門以后開悟證果才有份喔,否則永遠遙遠無期啊!所謂:

  「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途,路途一旦明,生死一齊休!

  修道不是修高興的,修情緒化的,實際上要知道生死的門路,門路如果摸清楚知道入門了,生死一齊就休掉、就停止了,涅槃現(xiàn)前、自性現(xiàn)前、開悟證果了。修道當然以心為根本,修道沒有掌握你的心,只是在枝末認真舍本逐末忘本的話,你累?修行都成不了佛證不了果。所以修行是以心為根本,這是任何一尊諸佛、菩薩、開悟圣僧乃至修道人不能否認的事實。修行以心為根本,永遠將它記住。一位開悟圣僧說如本啊!讓我講一下好不好啊?來,我們看開悟圣僧怎么說:

  開悟圣僧云:「諸圣所修,唯只推心,即心是眾善之源,即心為萬德之主,涅槃由息心生,三界輪回亦從心起,心是三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魔由心生,佛由心成。」

  好莊嚴呀!諸圣是所謂四圣:聲聞、緣覺、菩薩和佛,尤其圣中圣是指佛而言。所有三世諸佛全都是修心,共同指心、修心、證心而已。心是眾善之源,你做一切善事鋪路造橋、講經(jīng)說法、慈悲喜舍、大雄大力、大慈大悲都沒有離開你這顆心,心是眾善之源啊。你的心是萬德之本,你做那么多功德有離開心嗎?沒離開。心是萬德之主,涅槃是由你的貪瞋癡息滅以后而所生出來的。所以沒有把心息滅,沒有把它停止,妄想沒有把它頓斷,三毒沒有凈化,涅槃如何得呢?所以涅槃也沒有離開心啊!三界輪回也是從你的心所起,你為何會輪回?沒有離開你這顆心,你為何有生死?并未離開你這顆心。欲從心起,心是過去延續(xù)到現(xiàn)在,之所以延續(xù)到現(xiàn)在是心所延續(xù),再由現(xiàn)在延續(xù)到未來世也是由心所延續(xù),沒有心怎么有未來世?所以說「心是三世之門戶」喔,一語道破了!感氖墙饷摰年P津」「心」是否能解脫、會不會生死?「心」是關鍵所在,無心不論解脫,不錯。「魔由心生,佛由心成」你要成魔沒有離開心,要做佛也沒有離開心,心是一切萬法之本。所以如本才說「修行是以心為根本」。諸位,筆記起來這些以后都是你的:

  開悟圣僧云:「諸圣所修,唯指推心,即心是眾善之源,即心為萬德之主,涅槃由息心生,三界輪回亦從心起,心是三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魔由心生,佛由心成!

  既然修道是以「心」為根本,那么我們的自性要如何解脫呢?心要能解脫,你要抓好門路,找清楚后再躦進去這樣就對了。到底心解脫以后心境如何呢?我們看開悟圣僧如何形容心解脫后的意境:

  開悟圣僧云:「光明自性,浩浩蕩蕩,纖毫不立,掃蹤絕跡,一絲不掛,無拘無累,清清如如,當下即是!

  開悟祖師不愧是開悟祖師,他告訴你,我們的自性光明,光明的自性浩浩蕩蕩,纖毫不立,掃蹤絕跡,光明的本性浩浩蕩蕩,什么是「浩浩蕩蕩」?叫做清潔溜溜一絲不掛,「一絲不掛」是古時候形容一個人開悟證果,他的心里沒有一點點塵埃的意思。后來因為佛法較普遍民間化了,變成女人未穿衣服,連一條絲都沒有掛著,表示赤裸裸沒有穿衣服。這么說不對,古時候這一句話是佛教很莊嚴解脫的話,「一絲不掛」代表修道修到心里沒有塵埃了,萬法不立、一塵不染的境界了。「自性光明,浩浩蕩蕩,纖毫不立!惯@是真正的功夫。

  「掃蹤絕跡」所有心里的無明煩惱雜草,完全在大般若智慧之下,掃得干干凈凈!笒咣櫧^跡,一絲不掛,無拘無累」完全不會讓三毒拖累了,沒有塵埃將你拘束了,一絲不掛的時候了!盖迩迦缛,當下即是!埂盖迩迦缛纭故侵改愎饷鞯娜鐏聿匦,完全回復到自性光明、本來面目的時候,那個時候當下就是了。開悟自性的意境知道了嗎?再念一遍:

  「光明自性,浩浩蕩蕩,纖毫不立,掃蹤絕跡,一絲不掛,無拘無累,清清如如,當下即是!

  這就是自性解脫的意境,否則常常說「自性解脫」、講「見性」,意境如何呢?剛才說的就是了。

  我們常說,我的善根流露自己冷暖自知,一個人想要出家修行,出家的定義如何?出家的實質如何?你為何有出家的動機呢?自己要弄清楚,那么出家的意義在那里呢?來,我們聽正科班的怎么說:

  「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惜死,哀悲何益!」

  一語道破出家人的心里要「不附物」,附物就是掛住、背住、有包袱。心里并無塵埃、心里并無罣礙、心里并無執(zhí)著、心中并無一物,這才是真正的出家人,也才是真正的修行,不然不能堪稱為出家修道修行。如果出家人有心要修道,還在「勞生惜死,哀悲何益?」出家人若還會貪生怕死,想要活久一點,做多一點事情,把自己忙得死去活來,這和三寶沒關系,和修道、涅槃、證果沒關系,勞勞碌碌一輩子,叫做「勞生」!赶馈咕褪呛芘滤,愛惜他的生死,慢一點死多活幾年,看一些世間的風景。在此情形之下貪生怕死,做的事又和生死沒關系,和三寶沒關系和見性沒關系,這種勞生惜死,不如別出家修行了。因為,他并沒有與出家的本質、實質相應,這樣的出家太可惜了,在家就好了。

  所以開悟圣僧這些話,全都是針對時下有許多出家人,當初出家的動機和實質遠離佛道的本意。真正出家是如何?「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惜死,哀悲何益?」所以我們修道當中,要為生死來努力,登上涅槃山。出家人心中還有一塵、一物、一境的話,不能將心中所有的無明煩惱凈化,還背了一堆包袱,這樣不名為修行,不能堪稱為出家。所以,第一句話就告訴你「出家人心不附物」不要背包袱,背得死死的,拿得緊緊的、扛得牢牢的,這些都是生死的根本。所以心中要如何?心中無一物,才是真正的修道。所以有人出家以后,心中仍非常罣礙世情,不論是世間的名或利,看不破。世間的感情看不破。世間種種權威,看不破。過去一段滄桑史,放不下。過去轟轟烈烈在臺灣社會有一片天,歡天喜地的心境還放不下。這些心中都有背東西,心中有附物,心里如果沒有附物,漸漸就入道了,真正開始修行了。出家真正的定義,佛祖在【四十二章經(jīng)】里講得很詳細:

  「割愛辭親,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

  出家先決的條件要「割愛辭親」,經(jīng)過父母的同意,加上自己的善根流露,親戚朋友將他們割一割、辭一辭,說一句再見沙喲娜啦,要割愛辭親,否則出家以后還為親情罣礙,那要如何了道?為了感情還耿耿于懷,如何證入涅槃呢?所以第一步要「割愛辭親」。我們教內(nèi)有很多半途出家的,也就是娶妻后才出家的,對他的妻子放不下、對他的子女放不下,耿耿于懷放在心里,背著這個包袱的非常多。他放不下而罣礙、煩惱、執(zhí)著,這要如何見性呢?應該要割愛辭親才對,割愛辭親是出家第一件要做的工作。

  接下來要「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埂缸R心」明心見性就是要開始做這個工作!附鉄o為法」就是與空相應、與涅槃相應、與無生法忍相應、與不二法門相應、與實相中道相應,要解無為法,這樣才稱為「沙門」,「釋迦沙門」!「沙門」是梵語,翻成臺灣話就是「斷絕貪瞋癡,成就戒定慧」才能夠成就沙門。成就戒定慧唯一的條件,要「割愛辭親,識心達本,解無為法!谷绱司褪橇。

  再來,出家的實質意義在那里呢?這是每一個人所關心的,我相信我們臺灣濟濟朝野上下,雖然目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總是有一個心愿:以后我有因緣,以后我有機會,以后我若善根成熟,這條路我必定要走的。也很有心想出家,那么出家的實質、它的意義、它的動機在那里呢?來聽如本說兩句:

  出家的實質意義:「出三界家,出煩惱家,出六道家,出輪回家,出生死家,是名真出家!

  論出家說出家,出家實在說不盡!赋黾摇故紫雀嬖V你「出三界家」,你看很多修道人無法出離三界,原因就是仍然在欲界里周旋不出,欲界、色界無色界叫做三界。要遠離要出去,若在三界里仍然有生死,要出三界家。第二「出煩惱家」你有貪欲的煩惱、瞋恨心的煩惱、怨妒心的煩惱、憂心的煩惱、還有吃醋、嫉妒心的煩惱,有扯人后腿、批評是非的煩惱,反正煩惱說不盡,煩惱是宗親廣說不盡。

  出家以后要頓斷煩惱,所以四弘誓愿里面,佛祖教我們發(fā)一個愿「煩惱無盡誓愿斷」,重重無盡的煩惱,多生累?的煩惱,今世的煩惱。出家以后要有勇氣、精進,要頓斷所有的煩惱,因此出家要出煩惱家。接下來「出六道家」天、人、阿修羅、地獄、畜牲、餓鬼名之為六道,這六道如果沒有出離,還常常在做人、做鬼、天神、做阿修羅,還在三惡道里面起起浮浮,你永遠要做凡夫啊!所以六道又稱為六凡,我們修道要頓斷六道出離三界,然后成就你的自性解脫,才是「做圣人」!缸鍪ト恕咕褪俏覀兏镜膭訖C,當然做圣人以后還要倒駕慈航度化無量眾生,只是還未達到這個境界以前,首先你要出六道家,凈化你的六道出離輪回,才有可能達成做圣人的條件,要出六道家,再出輪回家。

  說到輪回,我們做佛的弟子大家很熟悉,看很多聽很多了,輪回是譬喻,像車輪那樣轉、旋轉,再怎么旋轉,都沒有離開這輪子三百六十度范圍,周旋不出變不出去。你要脫離這輪子就對了,不要被輪子綁住。譬如在六道輪回一下子做人,一下子做阿修羅、一下子做鬼、一下子做人、做地獄、天神、天女,輪回永遠轉不出去,六道輪回就是這么一回事。這輪回家要頓斷,要跳出去就對了,開悟證果就沒有六道輪回了。再者,要「出生死家」生死家簡單說就是有生就有死,死是由生來的,無生就無死,死是對生而言,你達到不再死了、不再生,那里有六道輪回、三界之有呢?已經(jīng)證入大光明藏、證入如來藏性里,證入一真法界里了,那里還有六道輪回呢?遠離生死了,以上所講才是「出家」真正的意思。再念一遍:

  出家者:「出三界家,出煩惱家,出六道家,出輪回家,出生死家,是名真出家!

  我們出家修行的過程當中,離開你的家庭可能容易,你真正要開悟證果就沒有那么容易了。主要是因為感情恩愛束縛很厲害與生俱來的,不用爹娘教我們。如果你進入青春期,開始發(fā)育以后,那種男歡女愛、談情說愛不必爹娘教我們,不用老師來教,我們自然就會了,這是與生俱來的習性,與生俱來的無明煩惱。所以頓斷與生俱來的感情,你要拿出很大很大的勇氣和魄力,否則要頓斷非常困難。所以一位開悟圣僧要說話了:

  開悟圣僧云:「出塵離俗非易,拋棄恩愛甚難,如無沖天大志,焉能入圣超凡!

  他告訴你,要出塵離俗沒那么容易,就是出家修行的意思,出離六塵、離開家庭種種束縛不是那么簡單哪!有人看得破但是他放不下,你放不下如何超越、自在呢?頭一件,他說得到但不一定做得到。他看得破向他恭喜,看破叫做大般若大智慧。不錯,他多少有智慧看得破、了解通徹,了解世間的真相原來是如幻如化、世間無常、生滅不已,他真的看得破。但是他放不下,那要如何得大自在、大解脫呢?那就不必談了。所以才說「出塵、出離六道,出離五欲六塵之境!挂x開世間的家屬不是那么簡單,拋棄你所有的恩恩愛愛更加困難。你看,當他要出家的時候,向他太太、丈夫、向他家人辭別離開以前,眼淚??而流,感情很深像口香糖一樣粘答答的。過去我大約十五、六歲時到電影院,那時還沒出家,十五、六歲去看電影,不知何人很沒有道德,吃的口香糖就放在電影院里椅子上,我坐下去要起來時,屁股卻和椅子粘在一起,在那邊弄很久,這口香糖很難洗,要用松香水、汽油才洗得起來。所以口香糖黏答答呀!感情像口香糖一樣,要如何拋棄恩愛?沒辦法。要拋棄恩愛唯一方法要半勉強。我常說修行要百分之百的自在,這是已經(jīng)開悟證果的圣人了,修行一定要半勉強,要有六成七成就不錯了,二成三成靠你后天的功夫來將它頓斷,半勉強。不然我告訴你一句話,雞肉、鴨肉、香腸誰不要吃?一個比一個喜歡,人人都愛吃啊!在此情況下修行就要半勉強了,勉強不要吃,勉強要頓斷,不然說等我有因緣吧!因緣要等到何時?等到哮喘啊?等到打噸了?等到你命休撈起來?不錯,撈起來什么意思?就是已經(jīng)死了,所以修行要半勉強,道理在此。你若不半勉強說等我自然善根成熟再來,這樣等不到啦!這是最漂亮的最順口的借口。還有人半開玩笑說,要等我老母雞肉啃不動了才來吃素食,我說這樣免談了。

  所以拋棄恩愛實在很困難,尤其感情那么重,你叫他修行,他對你說一句「要做五百世的恩愛夫妻。」讓你無法接下去,有嗎?有,所以拋棄恩愛甚難,出塵離俗不是那么容易啊!如果沒有沖天之志,要如何超凡入圣呢?什么是沖天之志?你看飛彈或是火箭、炸彈,它要沖到大氣層時,如果沒有沖天大志,如何來出離大氣層呢?沖到半空中,有石頭丟到也不行,有東西動到也不行,馬上會出問題爆炸,不能有任何阻礙。同樣的修道若要出離生死,還被感情綁住恩愛把它束縛住,還有什么事在罣礙、執(zhí)著、留戀,這都是構成你無法入圣超凡根本的問題。所以開悟祖師出家以后觀看這世間人的通病,他重點的講出這四句話來,他說:

  「出塵離俗非易,拋棄恩愛甚難,如無沖天大志,焉能入圣超凡!

  莊嚴嗎?每一句話都說中我們的心聲,說出我們心中的迷惑,說到我們心中的結、我們的需要?傊,我們修道出家這件袈裟,不是簡單就能得到的,若非多生累?在三寶中、在佛門中深深結下善緣,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沒有一些智慧,焉能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理,然后發(fā)大心來出家修行呢?要多生累?種福田喔!

  開悟圣僧云:「莫謂袈裟容易得,只因累?種福田!

  說得很清楚,你不要認為這件袈裟容易穿上身,容易得到喔,他之所以能那么簡單容易得到,穿在身上又那么自在解脫很認真修道,出家后每天歡天喜地,每天滿面春風,每天很自在,就是因為他多生累?有種福田,說不定過去生中也是修道人、出家人,說不定多生累?種很多善根福德因緣,所以這一世人出家以后每天都歡天喜地。

  說到歡天喜地的反面就是愁眉不展啊,有許多出家人出家以后,無法入道容易被境界轉,道心東倒西歪,每天在那邊愁眉不展的人,有沒有?大有人在。所以出家以后首先要如何解開心結、煩惱凈化、三毒凈化,無明煩惱統(tǒng)統(tǒng)推到太平洋,這是他目前的首要之務。因此我們多生累?要多種些善根,道理在此。有些不太有善根的人就是多生累?沒有種福田,太少聽經(jīng)聞法。你看教外很多社會人士,都說布施什么?不可布施。出什么家?不可出家。講這種話的人都不肯布施,一毛錢也沒有,那種人就是斷善根、沒善根。布施喜舍作功德是什么滋味呢?他心里都沒有感受沒有心情。所以簡單講,批評的人都不會布施一毛錢,原因在那里?心里都是惡法啊,沒有善法,八識田中多生累?沒有和善法相應。所以他根本不會為人家隨喜,不但不隨喜,毀謗的聲音乃至批評人家是非的聲浪一直造業(yè),越會批評的人,他一毛錢都布施不出來,你若問他有沒有布施?沒有。別人在布施,做功德、做好事我們不替人家隨喜就罷了。接下來扯人家后腿,說人家是非,全都是顛倒的因,都是構成以后墮落之因,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因果是平等的。人家是上升,但他是顛倒啊!你看就是一百八十度的差別,怎么算都不劃算。

  出家以后要達到解脫、清凈,你的自性煩惱要凈化就對了。我來運用一位開悟圣僧的幾句話:

  「海闊天空渺無涯,三衣一缽飯千家,自性自在塵不染,菩提種子自開花!

  「海闊天空渺無涯」指五湖四海,天空是非常廣闊的沒有邊涯,代表出家人出家以后,無家處處為家,你身穿五衣、七衣和大衣稱為九衣,那三衣一缽還有一個錫杖,天下任你遨游。問題在你的自性自在無纖塵,一塵不染,你若不會罣礙世情,依依不舍世間的話,所謂拋棄所有的恩愛拋棄世俗,今天你才有這種意境的存在,否則,什么達到「海闊天空渺無涯」這沒有你的份!溉乱焕忥埱Ъ摇挂矝]有你的份,你要有這種份,必須拋棄恩愛,你的自性自在一塵不染若達到這種境界,到最后向你恭喜了!钙刑岱N子自開花」是說到最后你自性解脫、涅槃現(xiàn)前、無生法忍在你眼前顯現(xiàn),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佛道才有你老人家的份喔!才有開花結果的時候。所以開悟圣僧的話再念一遍:

  「海闊天空渺無涯,三衣一缽飯千家,自性自在塵不染,菩提種子自開花。」

  我們向全國人民、出家眾說一句恭喜,為你們祝福,可以說,你我人人步上「菩提種子自開花」,要能「菩提種子自開花」也就是開悟證果入圣超凡,唯一的途徑、唯一的條件,要「自性自在塵不染」。出家眾如此,所有在家菩薩要達到所稱的「菩提種子自開花」,也不離于自性自在一塵不染喔!這也是一位真正的修道人,要履行的事實也是當今之務。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