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經(jīng)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簡稱《四十二章經(jīng)》,佛教著作,據(jù)說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jīng)典。內(nèi)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詳情]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第四章 善惡并明
第四章 善惡并明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谒恼: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圣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本章對于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惡,也就是把好的和壞的,兩方面的定義,分別加以說明。
我們要知道,在每天日常生活當中,都出不了舉止行動、講話、思想這些活動的,佛教稱為身、口、意三業(yè)。而且從身口意三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既可以表現(xiàn)十種好的,也可以表現(xiàn)十種惡的。善惡的體性,本來是沒有固定的,本性是空的,就是看我們究竟是要做好?或者做壞?像我們的手掌一樣──猶如反掌,你要做善的,就是善,你要作惡,就是惡,本章就是專門闡釋這個道理。
‘佛言\’:佛告訴我們。告訴我們什么呢?‘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
這里,我們應該先把‘眾生\’的意思弄明白。什么叫‘眾生\’?眾生是佛教專有名詞,它在印度稱為‘薩埵\’,我們念《心經(jīng)》,不是念到‘菩提薩埵\’嗎?薩埵,把它翻成中國話,就是眾生。也有的經(jīng)典譯為有情、或是含識、群生,這里既然把它翻成眾生,那末,我就把眾生的定義解釋一下,簡單地說,眾生有三個意思:
一、眾緣所生:譬如我們‘人\’,出生到這個世間來,是從何而來的呢?由父精母血、我們的第八識,還有五蘊四大(精神物質(zhì))許許多多的因緣合在一起,才有我們這個‘人\’生存到世界上來,所以稱為眾緣所生。
二、眾處受生:我們死了以后,生命并不就完了,死,只是換了一個環(huán)境和軀殼,F(xiàn)在我們做人行善、修五戒,將來還會來做人的,你要是修十善,將來生到天上去。你如果造罪惡,將來墮入地獄,或者畜牲里面去。我們死后受生,沒有固定的處所,這一生做人,來生不是永遠做人的,也不是永遠做畜牲的,所受生的地方不一樣,所以稱為眾處受生。
三、眾多生死:一個人,有生必有死,雖然道家要求長生不死,事實上,沒有永遠不死的人,所以佛教講:一個人如果沒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或者其他的凈土去,或者是證得阿羅漢果,一期生命結束以后,隨著他的業(yè)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遠不停的,所以,我們有好多的生死,現(xiàn)在生到人間,將來生到天上,說不定又墮入三惡道里面去,這樣,有眾多的生死,稱為眾生。
上面我說的,是薩埵譯為眾生的意思。在唐朝,新的翻譯家,把它譯成有情,這個名詞可以說是翻得很進步,很有道理,為什么?有情,不單單是我們?nèi)祟?可以說涵蓋了一切有知覺,有執(zhí)著情感的生物,表示和沒有知覺感情的自然界的無機生物不一樣,因此,說起來‘有情\’翻得比較好。不過,本經(jīng)是早期翻譯的,譯成‘眾生\’也可以。
現(xiàn)在我們既然是人,這個‘眾生\’,就當作是我們好了。佛說!我們做一個人,有十樣的事情是可以做成好的,同時也會變成壞的(惡的),因此對于什么叫善?什么是惡?我們必須有所認識。
善與惡的定義,依佛經(jīng)的解釋,可以歸納為四點:
一、從心理方面說:譬如說我們做一件事,如果懷著一種慚愧心、羞恥心去做,這樣的心理是善的,反過來說,要是沒有這種慚愧心,一個人就會無惡不作,這就是惡的了。
二、從理性方面說:善是一種贊美之詞,譬如我們夸獎人家:‘啊!你真好呀!’\‘你做得很對呀!’惡,是贊美的反面,是一種毀訾之詞,譬如說:‘哼!你真是壞透了!’\‘你怎么這樣壞啊!’這就是惡了。在《本業(yè)瓔珞經(jīng)》中說:‘順理曰善,乖背曰惡!褪琼樦槔,合乎道理的,就是善;反過來說,乖張、違背情理的,就是惡了。
三、從效果方面來說:我們做一件事,要看它的效果是什么樣子的,也就是這件事情做過以后,結果是好或者是壞呢?如《成唯識論》說:‘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乃至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覀冏鲆患,凡是對自己有利益,對大家也有利益,這是善的。今生有利益,來世也有利益的,這也是善的。反過來說,事情做了以后,對自己既沒有利益,對別人也沒有好處。這一輩子做壞事沒有好處,將來死了,轉個面目來,還是不會好的,那就是不善了。
四、從行為方面來說:佛講眾生以十事為善,以十事為惡,就是我們每天日常生活行為所表現(xiàn)的,在我們的身體、嘴巴(言語)、和思想所表現(xiàn)的。本章就是解釋這個道理。
經(jīng)文說:‘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究竟是那十種呢?‘身三、口四、意三\’,在我們身體上有三種,在我們口頭上有四種,在我們心理上有三種。這十種,現(xiàn)在先講:‘身三者:殺、盜、淫’。
一、身體上有三種:
殺:殺就是殺生,殺害有生命的,不單單是殺人,殺害畜牲、螞蟻、蚊蟲,凡是有生命的,都稱為‘殺\’,殺生。
殺有誤殺和故意殺兩種:譬如說,蚊子在咬我,實在討厭,把它打死,起了這種嗔恨心,就是故意殺了。你假如有慈悲心的話,被蚊子來咬,就把它這么趕一下,怎么不小心,竟把它打死了,這是誤殺。誤殺和故意殺,罪過不一樣,前者的罪過比較輕,后者罪過很重的。
殺,就它的罪過輕重來說,可以分為三種:以殺‘人\’的罪過最重,你假使殺到那些圣人,──他是個出家人,已經(jīng)證得了阿羅漢果,殺了他,等于是‘出佛身血\’,那種罪過是要墮無間地獄的。殺畜牲,好像殺雞、殺鴨、殺豬,是中等罪。殺蚊蟲、螞蟻,罪過就比較輕了。
這樣說來,人不可以殺,那末,蚊蟲、螞蟻,可以殺啦?站在佛教慈悲的立場,認真說起來,這些微小的生物也不能殺。儒家有句話:‘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我們?nèi)素澤滤?螞蟻、蚊蟲,難道不貪生怕死嗎?看看,一只小螞蟻,你想要去動它一下,它馬上跑了,蚊子、蒼蠅來叮,你要打它,它趕快飛逃了,它們貪生怕死的心理,和人類是完全一樣的,因此,不可以殺害它們的生命。
從前,愿云禪師做了一首戒殺詩:
千百年來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千百年來碗里羹\’,幾千幾百年以來,我們?nèi)祟惷刻熘形?晚上所吃的非常可口,是吃什么東西呢?大魚大肉,是不是?碗里面的羹湯,是非常美味的,但是,那是多少的生命啊!我們做生日宴客,一擺酒席是幾十桌,幾百桌,那些動物在被宰殺的時候,心中存著無限的怨恨,它們嚎啕的怨聲,像大海那樣的深,這種深仇大恨,永遠不能平息的。你們要知道,現(xiàn)在世界上刀兵的劫難重重,為什么不是這兒打仗,就是那里戰(zhàn)亂呢?這是個‘果\’,‘因\’從何而來呢?只要在夜半三更的時候,聽聽宰牛殺豬時,豬牛叫的凄慘聲,就可以知道是我們自己造的殺業(yè),而造成今日世界的不安寧了。
盜:偷盜,不與而取,稱為‘盜\’。人家的東西,沒有經(jīng)過主人的允許,便擅自拿過來,就是盜。俗語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誰不喜歡錢財呢?你偷偷摸摸地拿走人家的錢財、東西,這就是盜。
世界上偷盜的形式太多了,佛經(jīng)中簡單扼要地告訴我們有八種:
公然劫取:我們打開報紙,沒有一天不報導有關搶劫的新聞,銀行雖然有那么多的守衛(wèi),盜匪依然拿刀拿槍進去搶劫,這是明目張膽地公開搶劫,一點都不害怕的。再說,去搶人家,硬闖入宅,將主人捆綁起來,把財物搜刮去了,就是公然劫取。
秘密竊取:偷偷地,不給人家知道。過去在大陸上,小偷往往是挖墻洞,從墻腳挖一個洞鉆進去,這情形在菲律賓很少,不過,這里卻是從屋頂下來,本寺有一個新的大水桶,買了三百元,里面滿滿地裝著水,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水桶怎么不見了?難道飛上了天?這就是小偷,不是公開拿走,而是偷去,他有三只手。你們或許也曾經(jīng)碰到,當你拿著手提包坐公車到超級市場或公共菜市買東西時,皮包里面的一千元怎么不翼而飛了?三只手拿走了。這是暗中拿去的,靠他的功夫。
詐術騙取:他用花言巧語,想了種種辦法,把你的錢拿去。臺灣不久之前,盛行一個叫做金光黨的,你家里面的首飾,保險箱中的寶貝,他都有辦法騙去的,他有騙術呀!有時候,他來個電話,說你家某某人發(fā)生了意外,急著需要一筆錢,快點送過來呀!于是,你就急急忙忙地送去,他拿走了。這是用騙的。
勢力強取:所謂地頭蛇,在地方上他有勢力,好像電影中常?吹降膱雒:這條路是我開的,你想從這里過去,必須放下‘買路錢\’,不然,不給你過去。憑什么他敢如此囂張,靠著他有勢力,你不給他,要不要命啊?
訴訟巧取:大概就是當律師這一類的,明明我有道理,但他的嘴巴,三寸不爛之舌,很會講話啊!可以說得天上有地下無的,把人家的錢騙到手。這是種巧取豪奪,你肯出錢,他會乖乖地替你出了口。但是錢他拿去了,這是他的功夫。
恫嚇脅取:這種情形,在我們這個治安不靖的社會,常常發(fā)生的。哦!忽然接到一個電話:喂!某人啊!快拿一百萬過來,在××地方;或者是在香港交款,你要不要命?要命的話,在三天之內(nèi)交付。他就是用恐嚇的方法來威脅你。你把錢拿了出去,還不敢講哩!
受寄不還:比如說我們有一樣東西,臨時寄放在一個地方,時間久了,就變成人家的了;蛘呤撬杏X到東西很漂亮,就要了過去。本來是寄存的,卻因為人家貪心,竟被占為他自己所有,稱為受寄不還。
應稅不納:說實在,做一個國民,應當有納稅的義務,但這是大家都不容易做到的。應該納稅而不交;應該納一百元卻只交了一元,這在佛教的戒律上講起來,也是叫做盜。
盜,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我只是從佛經(jīng)里面簡單地,就大家所經(jīng)驗到的,了解的,提出了這八種。佛教說,所有外在的物資財產(chǎn),是養(yǎng)活我們的生命的,稱為外命。我們鯨吞人家的財產(chǎn),就鯨吞了人家的生命,所以,盜是絕對不可以的。
淫:這是夫妻關系,男婚女嫁,成為一對夫婦,要達到家庭美滿,丈夫對妻子,或者妻子對丈夫,彼此應當遵守貞操,不可以亂搞婚外情。但是有的家庭,除了夫婦而外,丈夫在外面又愛上了一個女的,太太也在外面愛上了另一個男的,有了第三者的插入,發(fā)生了性行為,這在佛教稱為邪淫。在中國的成語,說男的在外面‘拈花惹草\’,女的‘紅杏出墻\’,又是什么‘暗渡陳倉\’,這些成語,就是說明一種不正常的男女關系,就是邪淫,要不得的。
‘身三者,殺、盜、淫’,我簡單地把它講完了。
二、口頭上有四種:
在我們身體上只有三種,在我們思想心理上也是有三種,可是在我們的嘴巴呢?釋迦牟尼佛最了解我們?nèi)肆?他知道我們這張嘴巴愛講話,訂了四種,所以,‘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兩舌:大家看看,我們的眼睛有兩只,耳朵和鼻孔也有兩個,可是嘴巴只有一張,卻有兩個舌頭。你們有沒有兩個舌頭?沒有。稱為兩舌,就是一個人說兩種話,對張三說李四的長短,對李四又講張三的是非,‘喂!他很壞,在罵你,搬弄你的是非,挑撥離間。’或者對另一個說:‘噯!你知道嗎?你們兩個看起來是好朋友,可是,實際上他在背后誹謗你呀!’這種人就是靠著嘴巴搬來搬去。本來兩個人的感情是很好的,可是有人從中挑撥,‘那個男的還在外面搞了幾個家庭。\’──破壞人家的家庭和感情,真是要不得!
佛教里面說,破壞人家叫兩舌,犯了‘無間罪\’,死后,舌頭要把它拔起來,──墮到‘拔舌地獄\’,就是從這兒來的。
惡口:惡就是不好的。怎么惡口呢?講粗野的話,甚至惡毒地罵人,講不干凈的話。在過去,我看那些當兵的,口口聲聲離不了‘三字經(jīng)\’:‘他媽的\’、‘他媽的\’,說個不停,其實他不一定存有惡意要罵人,只是講‘三字經(jīng)\’已經(jīng)成為習慣了,好像很平常的事,講笑話似的,順口溜出來。但佛教說這是‘惡口\’,罪過好大的。因此,以粗野話、刻薄話、污穢話罵人家,都是惡口。惡口實在要不得,奉勸諸位善友,希望從今天開始,不管對前輩也好,平輩也好,晚輩也好,口頭上要干凈。
妄言:妄是虛妄,不誠實的話,欺騙人家的話,都是妄言。這個可以分為兩種:
小妄言:這個明明是白的,你說它是黑的。本來那是一頭鹿,你卻說它不是鹿,是匹馬。指白為黑,指鹿為馬,就是一種妄言,不過,是小的妄言。
大妄言:就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他根本同我們一樣的是薄地凡夫,一身的業(yè)障,但卻說他是‘無上師\’,是‘悟佛\’,或者他已經(jīng)證到阿羅漢果了,甚至他同佛一樣大,這叫大妄語,罪過更大,更是要不得。
綺語:綺,本來是種絲織品,非常美觀,可是不切實用,把它引伸為有的人很會講話,他的嘴像百靈鳥一樣的,什么話都說得出來,總是讓人發(fā)笑,要是認真研究的話,話是講了一大堆,一點意思也沒有,就叫綺語。還有,那些淫蕩、輕浮話,說了蕩人心智,使人想入非非的肉麻話,以及毫無意義的廢話,都是綺語。
語言,本來是人與人之間傳達感情、交換意見、彼此互相溝通思想的工具,如果犯了‘妄語\’戒,那就失去了講話的真正意義了!
現(xiàn)在,我介紹古人勸悔過的一首詩來和大家共同勉勵:
勸悔過
過失多端累此身,急須改悔莫因循;
自家錯處知多少,那有功夫說別人!
‘過失多端累此身\’,你不要以為我們這一生中,一點毛病都沒有的,真正拿個鏡子照照,或者靜下來自己認真反省一下,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一個完人,所以,檢討起來,我們的過失太多了。由于過失太多,就連累了我們本身。
‘急須悔改莫因循\’,我們既然知道自己全身毛病百出,就要趕快地悔改,面對佛前求懺悔。‘莫因循\’,不要說:‘沒有關系,明天再說吧!’這是不可以遷延,不可以猶豫不決的,要改,就得馬上改。
‘自家錯處知多少?那有功夫說別人!’我們的嘴巴總是要說別人家,沒有想到自己應該回光返照。真正回光返照的話,我們自己不對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哩!那里還有閑功夫張家長李家短去批評人家?倒不如我們來批評批評自己吧!
太虛大師有一句名言:‘學佛先從做人起\’,我上面所講的,不是太高深的佛法,然而卻是教我們做人的,包括我在內(nèi),也是慢慢地學,你們真正會用功的,我所講的應該把它記住了。
三、心理上有三種:
‘意三者:嫉、恚、癡!以侔阉灰唤忉屧谙旅:
嫉:是嫉妒的簡稱。為什么要嫉妒?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愛名和愛利,有時候,為了顧全自己的名譽和利益,人家比我們好,超過了我們,我們就放不下,正如成語所說的‘不耐他榮\’,榮,就是榮譽,好的名譽。不耐,就是不耐煩,忍不住。也就是看到人家很光榮,有榮譽的地方,自己心里就不高興,稱為不耐他榮。為什么會不耐他榮呢?有一個東西在心中作祟,是什么?嗔。嗔心是因為人家勝過我們,我們不高興。如果再進一步研究,為什么你會不高興,會生起嗔心?說來說去,還不是貪心在作怪。
《圓覺經(jīng)》中說:‘由于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yè)!馑际怯捎趦(nèi)心的貪欲而追逐種種外境,而生起了違逆或隨順的心情,要是這個外境違背了我們所希求的心意,和我們的心意不能相應,于是產(chǎn)生了憎恨、嫉妒的心理,進而把這種心理付之于行動,而造作了各種各樣的業(yè)(行為)。所以,在其他的經(jīng)典中,談到十惡的心理時,往往寫成‘貪\’,而本經(jīng)用‘嫉\’,可說是譯者別出心裁的譯法。嫉妒,如果加以分析、研究,它的根本原因,還是由于貪心所促成的。
恚:在其他的經(jīng)典,往往稱為嗔,嗔和恚兩個字一般合并在一起,稱為嗔恚,就是發(fā)脾氣、不高興。我們有時候看見人家所做的事情,或者聽到人家所講的話,或是看到他所表現(xiàn)的一舉一動,感到很不順眼、很不高興,甚至激起一股怨恨、忿怒之氣,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內(nèi)心的肝火在發(fā)作。因此,我們生活當中的心理方面,第二個罪魁是嗔恚心。
心是要不得的,要知道,佛經(jīng)中告訴我們:‘嗔是無名火,能燒功德林’,你縱然有再大的功德,有再大的好處,就因為發(fā)脾氣這把無名火,把一切都燒毀光了,可見都是‘嗔恚\’所惹的禍。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修忍辱度,要能夠把自己的脾氣時時刻刻調(diào)好了,不要動嗔心。
癡:這是我們心理方面最大的罪魁,癡,就是愚癡。平常所謂白癡,是一無所知,什么都不懂,呆呆的。但是此地這個癡,不是指白癡,而是什么都知道,比我們知道的更多。那末,什么叫做癡呢?不明事理,對一件事情,或者一切道理搞不清,什么原因?沒有智慧,愚癡。不辨是非,應該是是的,他說不是;應該不是的,他反而說是的,是非不分,也是愚癡。不識好歹,好的壞的,搞不清楚,明明是件好事,卻說那是壞的;明明是不好的事,卻認為是好事,這就是愚癡。不信因果,世間最普通的道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被否定了。我們人生的一舉一動,都有因果報應的,但是這一種人說:‘沒有因果!’把因果整個都否定了,為什么?這就是愚癡。
所以,癡不是白癡,而是知識方面有了毛病。試看簡體的‘癡\’,從病從知,病字頭,里面一個知,就是在知見方面,有不正確的認識,有了毛病,因此,有的地方稱癡為邪見──不正確的見解。
在意方面的三種:嫉、恚、癡。已經(jīng)簡單地把它解釋完了。
‘如是十事,不順圣道,名十惡行’,如是,指上面所講的身三、口四、意三,這十件事情,假如我們不能夠隨順著圣道,所謂圣道,就是正道、圣人之道──圣人所行的光明正大的路徑。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你要是不能依著這個去行的話,就是違背了佛陀的圣道,那么,這個就叫做十惡,十種最大的罪惡。
‘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我們?nèi)绻堰@十種惡事停止下來,不要去做,就稱為十善了。因此,十善與十惡,一正一反,好像我們的手掌一樣的,正面是十善,反過來就是十惡了。
講到善惡,我再舉個故事來說明。
在中國唐朝的時候,有一位大詩人叫白居易,別名白樂天,他的詩作得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每當他把詩作完了,要叫一個老婆婆來念給她聽。然后問:
‘你聽得懂嗎?’
‘聽不懂!’
聽不懂,他就不要,重寫。
有時候,詩作完了,就找個小孩來。
‘小弟弟,我這首詩你聽得懂嗎?’
‘聽不懂!’
不懂,他就重作。所以白樂天的詩,婦孺皆知的,他成為鼎鼎大名的詩人。
當時,朝廷派他到杭州當刺史,相當于現(xiàn)在的縣長之類的地方官。白居易是位虔誠的佛教徒,到了杭州以后,有一天,他利用閑暇,特地到秦望山去拜訪一個名聞遐邇的高僧,希望探討探討佛法。
這位高僧叫做鳥窠禪師,談到他,可算得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他原名道林,不過,一般都不知道,而稱他為鳥窠禪師。當他九歲那一年就出家了,念經(jīng)學習佛法,二十一歲時,到荊州果愿寺去受戒,隨后不惜跋山涉水,到陜西去親近一位當時非常有道德、有學問的韜光禪師。
韜光禪師看到這個青年很老實,又很機敏,于是給了他一個執(zhí)事,讓他當侍者。要知道,在大廟或叢林里面,當方丈和尚、做師父的,都由小徒弟為他侍奉茶水,照應生活起居,照應人來客去,這個職位稱為侍者。韜光禪師要道林做的,就是這樣的執(zhí)事。
道林這樣一住就是好幾年,每天都當侍者。心想:這實在沒有多大的意思,我親近這位師父,從來也不為我開示,豈不浪費我的時間?不如走吧!
在失望中,他下了決心去向韜光禪師辭行:
‘師父,我忍了又忍,忍了這么久,再也忍不住了,我明天想下山去了!’
‘哦!你為什么要下山呀?’韜光禪師有點驚奇。
‘我來了這么久,您從來也沒有開示過我,一天到晚只叫我做工……我想到別的地方去參學!懒止钠鹩職庹f。
問明了原因以后,韜光禪師便說:
‘啊!你是要我開示,聽我講佛法,是不是?’
韜光禪師稍微停了一下,又說:
‘假使說要佛法嘛,我這兒當然比不上別人,但是,也有一點點呀!’
于是,韜光禪師從衣服上拈了一絲纖維(毛),吹了一吹,并沒有說什么,可是道林當下就開悟了。他開悟了什么?他悟到佛法不是遠在天邊,也不是多么高深的,佛法就在日常生活起居當中,只要從自家心地上用功夫就成了。正如禪宗所謂搬柴運水,都是佛法,別以為師父叫我做苦工,叫我煮飯打雜,把我當成工人似的,其實,那就是佛法。要知道,好多的大菩薩,好多的大祖師,都是從廚房中磨練出來的,可見佛法可以在日用當中表現(xiàn)出來的。
道林覺悟以后,韜光禪師對他說:
‘好!你現(xiàn)在可以下山了,可以到各處去弘化了。’
因此,道林就到了杭州秦望山上去,找了一棵枝葉茂密的松樹,像鳥兒筑巢一樣,就在樹上盤膝打坐,精進修行。這樣一來,人家看到了感到好奇怪,所以,就為他取名為‘鳥窠禪師\’。鳥窠禪師這名稱的來歷,就是從這兒來的。
鳥窠禪師很有修持,對佛法已經(jīng)覺悟了,因此,他的道風遠播,各地學者、修行者,絡繹不絕地不辭辛勞,登上山頂去拜訪他,向他請教佛法。既然大家都聞名這位禪師,做地方官的,當然也不例外。這一天,大詩人白居易也特地去拜訪這位禪師。
當白居易這個刺史去拜訪鳥窠禪師的時候,上來先說了一些客套話,而后他就說:
‘請你簡單地、扼要地告訴我,整個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你是要問我整個佛法的大意是不是?我告訴你,只有八個大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鳥窠禪師開示大詩人白居易的,只有這兩句佛法。
白居易聽到這樣的回答,難免不感覺到非常失望,心想:我是個地方大官,這么辛辛苦苦地來拜望你這位鼎鼎有名的禪師,向你請教佛法,原來你只是說了老生常談的兩句話,多沒意思!
于是,他很冷漠地說:
‘這八個字沒有什么稀奇呀,三歲的小孩也會講啊!’
‘對!三歲的小孩也會講,但是,八十歲的老翁不一定做得到!B窠禪師嚴肅地回答。
的確是這樣,講是會講,做起來卻是不容易。三歲的小孩可以當作歌謠唱,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從三歲做到八十歲,能夠做這八個字──所有的壞事不要做了,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做得到嗎?做不到!
所以,我們要了解,所謂佛法;所謂真理,離開我們不會太遠,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只要我們在每天的行、住、坐、臥當中表現(xiàn)出來,這個就是佛法,就是你實踐了整個的佛法大意。因此,我們必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止惡行善\’。
本經(jīng)第四章題目是〈善惡并明〉,說明善與惡的定義,我上面介紹的故事,在佛教史上,甚至一般佛教徒,都知道的,也許我在里面增加了一點配料,稍微講得不一樣,但是總而言之,就是要我們‘止惡行善\’。
接下來,我再講宋朝一位禪師的故事。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思業(yè)禪師,他每天都念茲在茲地想著業(yè)的問題,為什么?原來他的俗家,打從他祖父開始,到他這一代,都是從事屠宰行業(yè),不知道殺害了多少生命?然而這是承襲上一代的行業(yè),屠宰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誤認為是正當?shù)穆殬I(yè)──憑著自己的氣力和本錢混飯吃,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啊!可是,他具有宿世善根,富有慈悲心與同情心,有一天早上,當他正在殺豬的時候,一刀刺進去,那頭豬就哇的一聲,慘聲深深地震憾著他的心弦,激起了他無限的悲憫心,于是,他隨手把屠刀摔到一旁,從此以后,放下屠刀,并且毅然落發(fā)出家了。
當他出家的時候,曾經(jīng)講了四句偈: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
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
因為他昨天還在殺豬,今天已經(jīng)放下屠刀了。夜叉,是羅剎鬼,很惡很兇狠,專專吃人的。昨天他的心非常殘忍,好像夜叉似的,但是今朝心態(tài)已經(jīng)改變了,生起了慈悲心,恰像是菩薩的面孔,低眉垂眼。要知道,什么是菩薩,什么是夜叉呢?菩薩跟夜叉,中間只是隔著一條線,所以,菩薩與夜叉,只是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換句話說,善與惡只有一念之差,我們要改惡為善,是易如反掌的。
因此,我引證這兩個故事,告訴大家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惡。第一個故事要大家‘止惡行善\’。第二個故事,說明了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菩薩的面容。有的時候,我們跪在佛或者菩薩的面前,要瞻仰、欣賞、祈求,看菩薩的面,菩薩的面好慈悲哦!而夜叉的面,青面獠牙,真是可怕極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應該學菩薩的面,千萬不要懷著夜叉的心。夜叉心,就是惡,作惡,地獄有我們的份;行善,成佛才有我們的位置。
所以,我用這兩個故事來說明善惡,同時,告訴大家:佛法并不是高深的,是在我們?nèi)粘I畹呐e止行動當中表現(xiàn)出來。
- 《四十二章經(jīng)》真?zhèn)问鲈u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解
- 證嚴法師《四十二章經(jīng)》
- 漫畫《四十二章經(jīng)》導讀
- 《四十二章經(jīng)》達世如幻章擷要簡解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自序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緒說 一、講經(jīng)的方式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緒說 二、本經(jīng)的特色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緒說 三、漢明帝的夢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解釋經(jīng)題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介紹譯者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僧道斗法的故事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經(jīng)序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出家證果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第二章 斷欲絕求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第三章 割愛去貪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第五章 轉重令輕
- 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記 第六章 忍惡無嗔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