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jīng)

《無量壽經(jīng)》全稱《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亦稱《大阿彌陀經(jīng)》(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為“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經(jīng)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shù)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圓滿成就 第九卷

  圓滿成就 第九卷

  黃念祖居士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積功累德。無量無邊。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本品以前是法藏大士多劫所修的因。從本品起是大士無量勝因所感的圣果。一切誓愿都已圓滿成就,這就成為本品的品名。本品開頭這幾句話,文字極少,可是描出法藏大士不可思議的功德成就。大意是:

  這時候佛告訴阿難說:法藏比丘,修菩薩所修六度萬行,廣積種種功德,無量無邊,于是就“于一切法。而得自在”(對于一切所有種種的法,都通達自在,沒有阻礙)。這句話意思很深。佛曾經(jīng)這樣說過“我為法王,于法自在”。沒有人超過我,控制我,我為法王,所以在法中自在,一切法中圓融無礙了。這是釋迦牟尼佛對法藏比丘登峰造極、無以復(fù)加的贊嘆。也就是說法藏比丘此時就同釋迦牟尼佛一樣,達到了諸法平等,自在無礙的無上覺悟。底下又緊接一句“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這原表明法藏大士的無上成就,當然其中包括“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是無比的奧密,言語道斷,所以不是語言所能通,心行處滅(心的作用達不到了,眾生的心只是分別,都是第六識的作用,只要念起,便有分別)。現(xiàn)指出不是分別心所能了知的,所以人的妄心便不能為力了。這就是說法藏大士不是眾生的凡心所能猜測。以下再把兩句重點說明一下。

  “而得自在”四字的深義,還可以從《心經(jīng)中觀自在菩薩的名號得到體會。“自在”兩字有很深密的意義,“自”就是自性、自心的自。“觀自在”就是觀照自心、自性在不在。什么叫做“在”?宗門祖師說:“罄然獨存”。罄然就是百丈禪師的“迥脫根塵”,從六根六塵中桶底脫落了,“獨存”就是百丈禪師的“靈光獨耀”?勺C十方諸佛、歷代祖師都是一個鼻孔通氣。這個自性、自心,正如布袋和尚說是“十方世界最靈物”,故稱“靈”。光明就是智慧,故稱“光”。孤立無侶,無一物可當情者,故稱“獨”。寂然常照故稱“耀”。所以“罄然獨存”和“靈光獨耀”都是顯示了自心的“在”。所以觀自在就是了了明心,了了見性。要在任何情況下,自心自性了了現(xiàn)前,不為一切所礙,那才是“于一切法而得自在”。現(xiàn)在有些修行人偶爾也能想到自心自性,但是一轉(zhuǎn)眼,就不知道哪兒去了,就被煩惱和世法牽著鼻子圍著茅廁坑轉(zhuǎn)。若真是了了見心,了了見性,這就是甚深般若,最徹底的般若,所以能照破五蘊,度一切苦厄,自在無礙了。所以應(yīng)該以知有自心為因,知自心本不生滅,沒有增減;一切時處觀照自心是為因,所得的果,就是徹底恢復(fù)自心的明朗寂然常照,所以因果一如不可思議。

  “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也很好懂,但是“佛學(xué)”越深的人往往越不懂。他不承認這句話,他大概認為別人可以不懂,他是佛學(xué)家,所以他都懂;他不但懂,還可以當裁判員,對于不順眼的佛經(jīng),他可以說是假的,于是出示紅牌,罰出場外。“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同《法華》的“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完全是一味的。兩句在文字稍有出入,可是實義上完全沒有兩樣。我們常讀的開經(jīng)偈最后一句:“愿解如來真實意”,這句很好,表示眾生當前的生滅妄心理解不了,所以祈禱佛力加被,讓我能解。《法華經(jīng)》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這個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是要大家能夠悟入佛的知見,但是佛的知見,經(jīng)中說“唯有諸佛世尊,乃能知之”。既是眾生,現(xiàn)在所有只是眾生知見,所以就要用慈悲喜舍中的舍字,你要舍掉自己的知見。許多人只是抱著自己的知見不放,根據(jù)自己的眾生知見來評定批判佛的知見,他就永劫也不能懂了。所以要先舍掉你的眾生情見。常云舍身容易舍見難,所以首先要在舍字上用功。常說“但盡凡情,別無圣解”,就是說你先舍盡你的凡夫知見。譬如一只裝滿了漿糊的瓶子(佛教稱為滿器),你拿來裝甘露,那是裝不進的,必須把瓶中洗干凈再說。《圓覺經(jīng)》(圓覺也就是真如實相的另一個名稱)說:“未出輪回,而辨圓覺。”沒有出輪回,仍是生死之中,你的心就是生滅心。在生滅心中,妄想是相續(xù)不斷的,前一念滅,后一念生,老是生滅生滅不停,妄想不斷,所以“未出輪回”。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想辨別什么是圓覺,其結(jié)果只能是“彼圓覺性,即同流轉(zhuǎn)”。也就是說,你想辨認的圓覺實性,它就同你的妄想一樣,也在流轉(zhuǎn)了,所以你不能真實理解圓覺。以上《圓覺》經(jīng)句,證明本經(jīng)的“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與《法華》的“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這與教中所說:太末蟲(微生物)處處能緣,獨不能緣于火炬之上;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于般若,完全一致。所以如來真實義不是眾生在思量分別、語言分別的妄心中,所能理解的,因為如來的真實義,都隨著你的妄心一起流轉(zhuǎn)了。我們應(yīng)知如來一切言教都是指月的標,如來指出見月的方向,切不可不要如來這一指,這叫做棄指認月,那就更難見月了;更不可執(zhí)指為月,把如來的手指認成月亮,那就三世諸佛都含冤了。所以經(jīng)教像是指路牌,做一個箭頭,上寫頤和園,大家按箭頭方向一定找到頤和園,但決不可認為指路牌就是頤和園。又像地圖,譬如幾個朋友在我家中,想從地圖找出巴黎在什么地方,其中有個眼睛好,首先發(fā)現(xiàn)了,他用手一指圖上的巴黎并說:“巴黎就在這里!”這位先生的話也對,也錯。說他對,因為他所指確是圖上的巴黎;說他不對,因為他和地圖都是在中國北京黃念祖的居室之內(nèi),這里不是巴黎。

  【所發(fā)誓愿。圓滿成就。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凈佛土!

  上段是法藏大士正報的成就,這一段是所攝佛土的成就,也就是依報的成就。段中大意是:過去所發(fā)的四十八愿,全部實現(xiàn),所建佛剎是“如實安住”。“實”是實相,也就是真如,所以如實而住就是如如而住。極樂一切所有都是“如如”(如同真如)妙境。國土遍攝十方佛國的勝妙,所以說“具足莊嚴”。佛土一切莊嚴令人肅然生敬,這是“威”。國中萬物都使人增上,是為“德”。國土一切都不窮盡,所以叫做“廣大”。彌陀另一名號是無量清凈覺,所以所居佛土是清凈國土,心土如一。“圓滿成就”。“圓”是圓妙。“滿”是具足,一點沒有欠少。“成就”是實現(xiàn)、成功。《往生論注》說:法藏菩薩發(fā)四十八愿,今天都真實成功,已成了阿彌陀如來了。由于誓愿自然產(chǎn)生了神力,這是“愿以成力”,由于你的愿出生了力量;“力以就愿”,我的愿力就是來實現(xiàn)我的本愿。“愿不徒然”,愿不是虛發(fā),“力不虛設(shè)”,所產(chǎn)生力量也不是虛設(shè)無用。愿必產(chǎn)生力量,力量就是要實現(xiàn)本愿,力和愿是相符的,是一致的,愿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使得本愿能實踐能落實,所以法藏大士所發(fā)的四十八愿圓滿成就。

  “如實安住”前已說過,即是如如而住。“如實”的意思正同密宗的“如實知自心”的“如實”相同。密宗的要領(lǐng)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的知自己的心。“如實安住”、“如實知自心”,兩個“如實”是一樣的。但在本經(jīng)更進一層,不但是知,而且是安住,也就是安住于自心,也就是安住于真實之際,也就是安住于諸法實相,也就是安住于法身!锻摗氛f:極樂國中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凈句,清凈句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既然極樂身土就是法身,法身常住,三際一如。過去現(xiàn)在未來是三際,三際沒有分別,打破了空間,這是法身境界。法身真常,所以極樂究竟的國土,叫做常寂光。

  “具足莊嚴”。法藏大士在發(fā)誓修習(xí)的時候“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于彼”。又《國界嚴凈品》:“彼極樂界……具足莊嚴……微妙奇麗。清凈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可見極樂乃廣攝無量佛國的微妙莊嚴而成就,所以是“具足莊嚴”;又是清凈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的流現(xiàn),心凈則土凈,所以“具足莊嚴”。

  “威德廣大”?删纯晌方凶“威”,可尊可愛就是“德”。“威”是威力、威儀,令人肅然起敬不敢放肆。“德”是有德于人,令人尊愛。極樂國土香光音聲都作佛事,饒益眾生,一毛一塵都是圓明具德,所以有德。再者教化眾生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折服,一是攝受。折服是威,攝受是德。并且在度生時,往往先須折服,才能攝受。例如與外道辯論,只有在折服他,把他說敗了之后,才有可能攝受他作為佛教徒。“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是“大”。窮極本體、妙用無窮叫“廣”。“廣大”的含義,可以用近代語言來說明,那就是數(shù)學(xué)上的無限大,符號是“∞”。無限大減去任何數(shù)仍是無限大,把它分為千分萬分億分,不管是多少份,每一份仍是無限大,因此它就不可窮盡。現(xiàn)在十方佛土中的如來都勸說自國人民往生極樂,這么四面八方永不停止往生極樂,極樂永遠也不會容納不下。極樂人民到十方去供養(yǎng)諸佛菩薩,所須供養(yǎng)之具,永遠沒有窮盡,就像“∞”,怎樣減,怎樣分,結(jié)果仍是無限大。

  “清凈國土”。經(jīng)里頭說,極樂世界“清凈莊嚴。超逾十方”,而清凈也是佛號,漢譯就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凈佛。佛都無量,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清凈、無量莊嚴,種種的無量。由于阿彌陀是無量清凈,心凈則土凈,所以極樂世界是無量清凈。再者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也就是密嚴世界。《金剛頂經(jīng)》說:“唯此佛剎,盡以金剛自性清凈所成,密嚴華藏。”這就是說密嚴與華藏兩個佛剎都是金剛自性清凈,不是由凡物所成。又《密嚴法藏疏》:“今此密嚴但于清凈如來藏心之所現(xiàn)。”這說明密嚴國是由于彼土如來的清凈如來藏心所現(xiàn)。所以極樂世界是清凈國土。

  【阿難聞佛所說。白世尊言。法藏菩薩成菩提者。為是過去佛耶。未來佛耶。為今現(xiàn)在他方世界耶。世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xiàn)未來。但以酬愿度生,F(xiàn)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于今十劫。今現(xiàn)在說法。有無量無數(shù)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

  本段大意是:阿難聽佛說完以上開示,就問佛:法藏比丘成就菩提了,他是過去佛呀?未來佛呀?還是他方世界中的現(xiàn)在佛呀?世尊回答:“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從沒有所來的地方而來的,去是向沒有所去的地方而去的。)這同《金剛經(jīng)》“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完全一致。“彼佛如來”就是阿彌陀佛,是法身,法身遍一切處,處處是自家,本來是一體,怎么能說從哪里到哪里。靈峰大師《金剛經(jīng)破空論》說:真如不能從自體以外一個地方到這里來,也沒有自性以外另一個處所可以去,只是有緣則現(xiàn)。池水清涼了,天上的月亮就現(xiàn)出來,月亮也沒有下來,水也沒有上去;仡^陰天了月亮又不現(xiàn)了,可是月亮始終是無來也無去呀。不是說看見月亮的時候,月亮就到水里來了,不見時月亮從水里又走了。根本沒有來去,這就打破了空間。

  “無生無滅。非過現(xiàn)未來”。這就打破了時間。非生非滅這同于《涅槃經(jīng)》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也就是《楞嚴觀世音菩薩圓通章》“生滅滅已,寂滅現(xiàn)前”。眾生在妄,一念一念生滅不停。滅了生滅,所以說“非生非滅”,但生滅滅已不是就斷滅了,而是“寂滅為樂”與“寂滅現(xiàn)前”!队^音耳根圓通章》說:“寂滅現(xiàn)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得二種殊勝。”這就是禪宗常說的從冷灰中突然蹦出熱豆。正當火滅灰寒的時節(jié),偏偏從冷灰里頭蹦出一顆熱豆,這常用來譬喻禪宗開悟的情況,F(xiàn)在許多人火不滅,灰不寒,領(lǐng)了一隊人熱熱鬧鬧扮神扮鬼,只是自欺欺人,大家胡鬧一場。這一點很重要:要在一切能所都除消凈盡了之后,連能滅所滅都盡了之后,這時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別有天地。這個無生無滅,不是斷滅,而是“寂滅為樂”。“寂滅為樂”四字是教眼。“非過現(xiàn)未來”,現(xiàn)在大科學(xué)家愛因斯坦都懂了,他說,時間是人類的錯覺。過現(xiàn)未來,只是因為有妄想,前一念就是過去,現(xiàn)在又有一念這是現(xiàn)在,底下還有一念跟著就要來,就是未來。離開妄念什么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入禪定的人,往往不知不覺好多天過去了。先師虛老山中靜修,一次大雪封山,大家以為虛老怕是死了,大家用長竿在雪中探路,找到閉關(guān)的地方,大家敲引磬叫門,把虛老從定中驚覺了。開門相見,大家高興極了,虛老說:你們這么遠來一定餓,我這兒煮的芋頭可以請你們吃。我煮上芋頭,就打坐了。誰知打開鍋蓋一看,芋頭長的毛,都長得好長了。多少天了,但只覺得是在片刻之間。)所以《金剛經(jīng)》說:“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信心銘》最后一句“無去來今”,沒有過去,未來與現(xiàn)在。這就表示過、現(xiàn)、未三世,本來沒有差別,都不離當人的一念。上面所說“來無所來,去無所去”表示十方就在當下。世人所執(zhí)的時空概念全部打破了。

  以上所說是法藏大士所證法身理體,也就是本經(jīng)的“真實之際”,在這里可以充分看出本經(jīng)與《金剛經(jīng)》本無分別。彌陀成佛究竟了法身境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還有什么眾生可度?墒抢聿坏K事,在寂滅中正好廣顯大用,所以寂而常照,理事圓融,加以本愿無盡,所以要廣施真實之利,普利眾生。

  “但以酬愿度生”,這一句就表明了為什么從法身境界流現(xiàn)了體兼報化的極樂國土,只是為了酬愿度生。“酬”是酬報。“酬愿”,就是俗話說的還愿。俗說既然許愿就要還愿,也就是要實踐自己的誓愿,所以要酬愿。四十八愿,愿愿都是為度眾生,這個大愿成就,當然要酬愿度生。怎么度呢?所以“現(xiàn)在西方……有世界名曰極樂”。“現(xiàn)”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極樂世界是從如來的自性清凈心所流現(xiàn),這是“現(xiàn)”字的意思。(二)是現(xiàn)在的意思,他現(xiàn)時正在說法。“西方”。專指西方,是密宗指方立相、即事而真的無上殊勝密意。如《法華》所說,佛看眾生的根機,“隨所應(yīng)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等等)”。佛已明說了,佛所說法是隨眾生根器利鈍而有種種的不同,佛的名號壽量等等都是隨著眾生所能接受的水平而說。“現(xiàn)在西方”就是指方立相,即事而真的殊勝方便。善導(dǎo)大師主張:娑婆眾生妄心爆動,指方立相,尚未能專注,況無方無相耶?“爆”,例如爆炸。眾生的妄心,經(jīng)?駝樱砸阜搅⑾,使能專注,所以《佛遺教經(jīng)》:“制之一處,無事不辦。”道理都是一樣的!渡隙純x》說:“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以凡夫系心,尚不可得,況離相耶?”因為眾生的心十分狂亂,要使他的妄心先能專住一處,所以指定西方并建立壇城事相。這樣來攝凡夫的心還做不到,你還光叫他離方離相,他怎么下手?并且密教五方佛,阿彌陀佛是妙觀察智,也正好在西方,這都是密宗的概念。實際我們老說極樂遍一切處,哪里有定方。小小的地球是圓的,你一直往東走,后來就走回原處了。“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段鹤g》、《唐譯》都是十萬億佛土佛剎,本經(jīng)數(shù)字比《魏譯》大一百倍。這里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是佛是隨著眾生的根器不同,隨宜而說,所以不同。(二)“百千俱胝那由他”本來就不是具體指一個數(shù),例如,百千三昧,不是說一百乘一千,而只是說許多三昧。例如,我們說千萬人所不能及,“千萬”也不是一個死數(shù)——一千乘一萬。所以兩譯數(shù)字不同也沒有關(guān)系,何況方才說過空間只是妄執(zhí),還有什么距離可談?傊镀艠O樂都在自心之內(nèi),經(jīng)云:“十方虛空生我心中,如片云點太清里。”說遠說近都成戲論。所以《觀經(jīng)》說:“阿彌陀佛去此不遠。”蓮池大師《疏鈔》的話更好:“分明在目前。”凈土宗跟禪宗哪里有兩樣。什么十萬億、千萬億國土,只是“分明在目前”就在諸位眼前。

  “有世界名曰極樂”。“世”,代表時間,指過去、未來與現(xiàn)在這三世。“界”,代表空間,指四方上下。時空相合,叫做世界。這個世界的名字是“極樂”,梵語就是須摩提,可以翻譯成安樂國、安養(yǎng)國、清泰國等等!兑狻氛f:“永離眾苦,第一安穩(wěn)。”(永遠離開諸苦,而且最極安穩(wěn))《疏鈔》說:“顯至極之樂,非人天一切諸樂之比。”(是登峰造極的快樂,不是人界和天界所有種種快樂所能相比的。)所以這個國土叫做極樂。

  “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法藏已經(jīng)徹底覺悟究竟成佛,佛號阿彌陀!稄浲右狻氛f:“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凈土,亦即橫具上三凈土也。”又“今云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fù)即報即法也。”《要解》的話,非常精妙,它說此處的極樂世界是指四土里面的凡圣同居土。但殊勝之處,在于它也同時橫具(齊時并有),也就是同時也具有以上的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和常寂光土。這正是極樂世界最極殊勝的地方!兑狻酚终f:這里經(jīng)文所說的阿彌陀佛正指佛三身中示現(xiàn)在凡圣同居土的示生化身佛,可是同時也就是報身佛與法身佛。佛有三身:一、法身,居住常寂光土(所謂居住,只是示現(xiàn)令眾生可以理解的話,實際是身土不二)。二、報身,居實報莊嚴土。三、應(yīng)化身,常示現(xiàn)在方便有余及同居土。又化身有兩種,(一)示生化身,示現(xiàn)八相成道的佛身。(二)應(yīng)現(xiàn)化身,應(yīng)眾生的機而示現(xiàn)的應(yīng)化身。又可分為:(一)佛界化身,現(xiàn)佛界的身。(二)隨類化身,示現(xiàn)與九界眾生同類的身。本經(jīng)正是示生化身,就是在西方同居凈土,示現(xiàn)佛身的應(yīng)化身佛。但應(yīng)注意同時也就是報身佛,也就是法身佛。佛的三身就像摩尼寶珠,寶珠有珠體、珠光、珠的影子。珠體是本體,是法身;珠光是相用,是報身;珠的影子是全珠所顯現(xiàn),是化身,但是三個不相合離。所以佛的三身也像伊字三點,一就是三,三就是一。所以生到同居,你見到是化身佛,也即是見到報身佛、法身佛。你所居的國土是同居土,但它也橫具上三土。所以極樂的同居功德殊勝不可思議。

  “阿彌陀”就是毗盧遮那,也就是大日如來。在《彌陀疏鈔》里用密宗的道理來解釋:五智成為五方佛,毗盧遮那在中央,表示法界體性智,其余四智現(xiàn)出四方如來,妙觀察智就現(xiàn)作西方的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彌陀疏鈔》的話:“一佛而雙二土也。”彌陀跟毗盧遮那就是一尊佛,兼領(lǐng)兩個佛土——華藏世界、極樂世界。東密又說,阿彌陀佛就是大日如來。日本的興教大師是密宗的大德,說是大日如來或名無量壽佛,因為不生不滅;又或名無量光佛,因為光明遍照。所以大日如來又名無量壽,又名無量光。大日如來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三字有無量的勝妙密意,無量壽、無量光、甘露王、無量清凈,等等等等。而且阿彌陀三個字,每一個字都有無量的密意(拙著《大乘無量壽經(jīng)解》寫得較細,請大家參看)!栋浲用茚尅(也是密宗的書)說:“唱阿彌陀三字,滅無始重罪。”念這三個字,可以消滅你無始以來的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專念阿彌陀這一佛,就成就了不可窮盡的福智。“如帝網(wǎng)一珠”,就像帝釋天宮中寶殿上寶網(wǎng)上的一個珠子。“頓現(xiàn)無盡寶珠”,無量無邊的一切寶珠都在一個珠中出現(xiàn)。所以“念阿彌陀一佛,速滿無邊性德。”書中極贊專念阿彌陀佛的殊勝,很快圓滿無邊的自性本具的功德。這個《密釋》的無上開示,大開諸佛的秘藏,顯示持名一法總攝一切法的功德,只要專念彌陀,就可迅速圓滿自性本具的無邊妙德。這正是佛的知見,這不是眾生知見。念佛的福、念佛的德,以及殊勝功用,“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同佛才能徹底知道。若能了知很小的一部分,已經(jīng)超凡入圣。一般只彷彷佛佛,迷迷糊糊,將信將疑,似懂未懂而已,因為這個法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成佛以來。于今十劫”。阿彌陀成佛到現(xiàn)在,一共有十劫了。這也是權(quán)說,若論實際,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都是久遠成佛了!斗ㄈA經(jīng)》說,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無量劫前大通智勝如來沒出家時的王子,他們本來是弟兄,后來都隨父王出家了。釋迦牟尼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的塵點數(shù)的劫,是不可說不可說的多劫。阿彌陀佛同樣早已成佛了,“于今十劫”只是示現(xiàn)而已。“今現(xiàn)在說法”,就直指當下了。“今現(xiàn)在”,表示阿彌陀佛是現(xiàn)在佛,就在我們這個時候,正在給眾生說法。再過多少年,有人讀到“今現(xiàn)在說法”,就是說在他正讀經(jīng),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正在說法。“有無量無數(shù)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極樂世界本土有無量無邊的圣賢大眾,十方無量世界還有無量無邊的圣賢到來禮覲聽法,法會廣大莊嚴,都圍繞彌陀座下,恭敬聽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