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七(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七(6)
午五、無化生有情(分二科) 未一、由彼見
或復見人身壞命終,或生無想,或生無色,或入涅槃,求彼生處不能得見。
「或復見人身壞命終,或生無想,或生無色,或入涅槃,求彼生處不能得見。彼作是思:決定無有化生眾生,以彼處所不可知故!惯@是第十三科「空見論」?找娬摾锩,第一科是「標計」,第二科是「敘因」,我們曾經(jīng)解釋過!笜擞嫛梗钦f一個略說;「敘因」,就比較地詳細了多少。這個「敘因」中先說外道,第二科說「大乘惡取空者」,說外道里面問答「總標」、「別釋」。在「別釋」這空見論者,這外道思想的原因有兩種:一個是「教」,一個是「理」。在「理」中先說有這樣思想的人,第二科就說它這樣的空見論的類別。第一段是「無施與等」,第二段「無妙行等」,第三科「無此世間等」,第四科「無父無母」,第五科「無化生有情」,就是現(xiàn)在、剛才讀這一段文。這「化生有情」,通常各地方的解釋、各種經(jīng)論上解釋是指中有說的,就是中陰身說的。但是這個地方也是包括中有的意思,但是又不全是這樣。
「或復見人身壞命終」,前面有那么多的空見論,這又有一種空見論,就是人身體壞了、壽命結束了,結束了,生命還沒有結束,又繼續(xù)的到另一個地方去受果報。假設這個人是生到無想天去,就是這個人在人間修四禪成功了,得到第四禪、色界的第四禪,在第四禪里面修無想定也成功了,成功了這個人還是在人間生活,在人間生活他壽命結束了,他人間的身體就壞了,他就生到色界第四禪去,第四禪天里面有個無想天,就生到那兒去。生到那兒去照理說是有中陰身的,色界天還是有一個有形相的身體,可是不容易看得見。那么這個外道就認為沒有了,認為這個人沒有了。
「或生無色」,如果這個人得到色界四禪之后,又繼續(xù)的修行無色界的四空定,也成功了,那么他在人間「身壞命終」之后,他就往生無色界天去了。生到無色界天,因為無色界天沒有有形相的身體,沒有四大組合的身體,當然更是看不見了。
「或入涅槃」,前面這兩個都是有高深的禪定!溉肽鶚劇,這就是阿羅漢了。阿羅漢沒有入涅槃的時候,他也是六根、六處、六識都是有的,他在人間行住坐臥。那么這個有禪定的人,他也能看見,天上的人、人間的人,他看見這個圣人在這里生活。但是若是身壞命終時入涅槃,那就不是了、就不知道他到那去了。這在經(jīng)上常提到這件事,魔王看到阿羅漢入涅槃的時候到那去了呢?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覓之不可得。
「求彼生處,不能得見」,生無想天也好,生無色界天也好,入涅槃也好,這三類人死亡了以后「求彼生處,不能得見」。見不到,其他的人是能見到,這三類人看不見。
未二、顯彼思
彼作是思:決定無有化生眾生,以彼處所不可知故。
「彼作是思」,前面是「由彼見」,這是說他內(nèi)心的思惟!笡Q定無有化生有情,以彼處所不可知故」。因為他所到達的地方?jīng)]有辦法知道,他到那兒去了,不知道,看不見?床灰,所以就否定有這樣的人,否定有這化生的眾生。
這個按我們沒有禪定的人,我們平常的人,也有一種相同的思想的規(guī)則。就是無論什么事情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來判斷,我看很多人都是有這個習慣,少數(shù)人可能是例外,很多人都是這樣子。我們?nèi)碎g的人是這樣子,這個有禪定的人也是這樣子。所以「以彼處所,不可知故」,所以是斷了、沒有了,這是「空見論」。
午六、世間無真阿羅漢(分二科) 未一、由彼見
或于自身,起阿羅漢增上慢已,臨命終時,遂見生相。
這是「類別」里面的第六科,最后一科「世間無真阿羅漢」。佛法中說有阿羅漢,那個人他否認,那么這就是「空見論」。這一大科是「敘因」,說出他的理由,為什么有這樣的看法,有這樣的見地呢?說出個理由來。他什么理由呢?
「或于自身」,或者他于他本身起「阿羅漢增上慢已」,他自己用功修行,不是一個散散亂亂的人,這個人是一個用功修行的人,很精進勇猛的用功,用功他就會有成就,不是白辛苦的。他有成就,他就到一個階段有成就的時候,他認為是得初果了,再進一步得二果,再進一步得三果,再進一步那么他就認為是得阿羅漢果了。
當然這個《楞嚴經(jīng)》上有個無聞比丘,其實這一段因緣,在《大毗婆沙論》有說到。就是那個比丘他在阿蘭若處住,他很少去聽佛說法的,無聞比丘就是不太聽佛說法。當然佛說法他都不聽,別人說法他還聽嗎?他就認為聽法都是戲論,我在這里閉上眼睛一念不生,這是最殊勝的,我這是有修行的境界。這樣子一來他是得了初禪、得二禪、得三禪、得四禪,就認為是得四果了得阿羅漢果。本來是得四禪,四禪還是凡夫境界不是圣道,但是他就是錯認消息了,認為是得阿羅漢果。這樣的情形名之為「增上慢」。就是他成就了,「上」,上下的上,他成就了殊勝的一種境界。成就了殊勝的境界也是好,但是他「增」,他的想法和他所成就的不一致,他又加上去了,本來是凡夫的四禪,認為是阿羅漢,那么就是增了,因此而生高慢心,所以叫「增上慢」。就是不是阿羅漢認為是「阿羅漢已」,這樣做了以后。
「臨命終時,遂見生相」,等到壽命終了的時候,本來他因為阿羅漢前一剎那滅,色受想行識前一剎那滅,后一剎那就不生了?墒撬懒说臅r候,前一剎那的五蘊壞了,后一剎那的五蘊又生了,又有中陰身出現(xiàn)了!杆煲娚唷,他又看出來了后一個生命開始的相貌,那當然得了色界四禪就生到色界四禪天了,就有中陰身了,而不是無生,沒能入于不生不滅的涅槃的境界,沒有。
未二、顯彼念
彼作是念:世間必無真阿羅漢,如是廣說。
「彼作是念」,那么那個「于自身起阿羅漢增上慢」的人,他心里面就這樣想了,「世間必無真阿羅漢」,世間決定沒有真實的阿羅漢,若有真阿羅漢我就是嘛,怎么我現(xiàn)在又有色受想行識了呢?這個可見沒有真阿羅漢。所以「如是廣說」,那就是在《大毗婆沙論》有說。所以說是「無真阿羅漢」,不承認有真實的阿羅漢。這個理由就是這么回事,就是從這里發(fā)起來這個「無真阿羅漢」的這種想法。
丑二、大乘惡取空者(分二科) 寅一、問
問:復何因緣,或有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有一切諸法體相?
這前面這一大段就是一共是六大科,六科是說這個外道他們的「空見論」的理由,「建立空見論」的原因是這樣子,F(xiàn)在這下面是第二科了,就是「大乘惡取空者」,他們的空見論的原因。那這是指佛法中說大乘就不是小乘了,是大乘佛法里面。大乘佛法里面,那就是學習龍樹論、學習中觀論的人偏了,學習佛法沒能得到佛法的正義,走偏了,這個思想有偏差了,所以叫做「惡取空」。不是正取空而是惡取空,不是善取空而是惡取空,就是取的太過頭了,不符合佛法的真義!复蟪藧喝】照摺梗@里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問復何因緣?」又有什么理由,或者有人「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什么見?什么論呢?「無有一切諸法體相」,沒有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乃至意識,一切法體相都是畢竟空的,都是沒有的。他什么理由?什么原因他有這種看法呢?這個…一切法都是因緣生,因緣生無自性,所以是畢竟空。在無自性這一方面來看,一切法是畢竟空,可是諸法還是因緣有,所以畢竟空同時一切法還是有;一切法是因緣有,所以是畢竟空,這兩件事是不相障礙的,是不相妨礙的。不相妨礙的,但是若是搞錯了的話,就不承認一切法是如幻有,根本沒有。
猶如空華,說我眼睛看見空中里有花,但是眼睛沒有病的人,看見沒有花。世間上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根身器界,當然主要是內(nèi)身。身:這個色受想行識,是我們眼…心里面的虛妄分別,所以有這些影相。但是沒有虛妄分別根本沒有這件事,都是「畢竟空的」,沒有的。這樣的說法對不對?現(xiàn)在這上里面的意思就是這叫「惡取空」,叫做惡取空。
這個佛教的理論,佛法里面說到修行的事情,的確是,不是粗心大意的事情,你要細心的去學習。要細心的去學習、學習了一遍再學一遍;學習一遍再學習一遍。就是從后面的〈聲聞地〉,本論后面的〈聲聞地〉、〈菩薩地〉很明顯的看出來這件事。尤其是在這個《解深密經(jīng)》〈分別瑜伽品〉,也看出這件事。
你修奢摩他的止也好,你修毗缽舍那的觀也好,都是要不斷重復,重復又重復、重復又重復,深細的去觀察,一次又一次這樣的觀察。這樣子這個奢摩他和毗缽舍有可能逐漸地能趣向…能走入中道而不會偏,不會偏失。不是我們一般人說,我們講什么叫做四禪八定?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看過大辭典,我一翻就知道了,我不要去聽,不要再去聽人講,我知道了。說什么是三十七道品,我知道了,我看看大辭典我就知道了。不是這個態(tài)度,不是這樣態(tài)度的,學習教義也是,修行也是,不是這樣態(tài)度的。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是中觀論的學者和唯識論的學者有諍論的地方,有諍論的地方。當然這個地方我們也不必太…可以暫時不必多說,后面文有說這件事的。說是這個佛教徒乃至大乘的佛教徒,他有這樣的空見論,他是什么原因呢?
寅二、答(分二科) 卯一、出彼由
答:以于如來所說甚深經(jīng)中,相似甚深離言說法,不能如實正覺了故。又于安立法相,不如正理而思惟故,起于空見。
「答:以于如來所說甚深經(jīng)中,相似甚深離言說法,不能如實正覺了故!惯@底下回答,回答分兩科,第一科「出彼由」說出來他的原因。
「以于如來,所說甚深經(jīng)中」,因為那個學者,他對佛陀.本師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那個甚深的修多羅中,就指《船若經(jīng)》。「相似甚深,離言說法」,這個地方叫「相似」,「甚深的離言說法」,「相似」的「甚深離言說法」,這是兩句話。這個「甚深離言說法」,是一切圣人,是佛陀那無分別智所證悟的第一義諦,那是「甚深離言說法」。那個「甚深」第一義諦是「離言說」相的。現(xiàn)在「相似」的「甚深離言說」法是什么呢?
「相似」的就是佛依據(jù)他覺悟的「離言說」法,去安立種種名言宣說出來的,這一部份的佛法,叫做「相似甚深離言說法」。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但是佛陀所宣說的語言文字的佛法,這是「教法」。那個離…「甚深離言說」法是證法,證明的證,是「證法」。語言文字所宣揚出來的叫做「教法」,這是兩個,F(xiàn)在這個「相似的甚深離言說法」,就指那言教,語言文字的佛法。語言文字的佛法就是所謂…現(xiàn)在說的《大般若經(jīng)》,或者說是鳩摩羅什法師翻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對這樣的甚深的第一義諦「不能如實正覺了故」。這個佛教徒,他也是用功學習,但是沒能夠「如實」的,也就是沒能真實的,正確沒有錯誤的「覺了」明白。他就是弄錯了、學習錯了、搞偏了這么意思。
這個「以于如來所說甚深經(jīng)中,相似甚深離言說法,不能如實正覺了故」。所以就有了無有一切諸法體相的「空見論」,就這么回事,原因就是這樣子。這個說「甚深」,按我們沒有得無生法忍的人來說,其實得無生法忍的人也在內(nèi)!干跎睢,就是兩個甚深:一個是「法性甚深」,一個是「緣起甚深」;一個是「畢竟空甚深」,一個是「緣起甚深」。而現(xiàn)在這里就是說的法性、真如是「甚深」的第一義諦。這個「甚深」第一義諦,當然是一切法是畢竟空,沒有說錯。
但是站在唯識的立場,唯識的立場來說,那他有一種觀察的方法是…這后面有說,就是這個遍計執(zhí)法一定要依依他起才有遍計執(zhí),不然的話沒有遍計執(zhí)的。我們學習《攝大乘論》也說,能遍計的也是依他起,所遍計的也是依他起。但是能遍計遍計所遍計的時候,就是遍計執(zhí)了。這個遍計執(zhí)是畢竟空的,是沒有的,依他起還是有,所以你若說連依他起都空了,那么唯識的學者的意見就是這就叫做「惡取空」。就是這么意思,就是這樣講。
這樣的講法,但是中觀論的學者。我們自己直接去讀中觀論,也可能開始讀不明白,若去讀《大智度論》可能會好一點,若去讀嘉祥大師的疏《中觀論疏》,或者讀印順老法師的《中觀論頌講記》,那當然不是「惡取空者」,不是惡取空者。因為他是說一切法是畢竟空,一切法還是宛然有的;一切法是宛然有,一切法還是畢竟空的。所以不是偏于空,不是偏于空,沒有犯這個過失?墒怯械娜丝赡苡羞@種問題,一空了的時候就把宛然有、如幻有的緣起法也空掉了,那就是沒有因果了,也可能也是有這種人。這里就是呵斥不承認有如幻有的人說的,是這人說的。說是所以「不能如實覺了故」,所以就有一切諸法體相都是空的,這種說法。
「又于安立法相,不如正理而思惟故,起于空見」,這前面「相似甚深離言說法」,這是從語言文字上去通達一切法空,在這一方面來說。就是一切法畢竟空是「甚深」的。底下的這個就包括了緣起的意思在內(nèi)了。
「又于安立法相」,這「安立法相」也就是「相似甚深」的「離言說法」。就是用語言文字去表達,「安立」實在就是表示,表示一切法的相狀,它的體性、它的相貌,這樣子就是「安立法相」!赣钟凇,當然這個安立法相不是別人,就是佛。就是我們學習佛法的人,對于佛的大智慧所安立的法相。「安立的法相」,那么就是按照唯識宗的立場就是圓成實相、依他起相、遍計所執(zhí)相,就是這個法相,那么安立這個法相。
「不如正理,而思惟故」,不能夠契合佛所覺悟的正理而去分別思惟,所以也就搞錯了就「起于空見」,都是空了。遍計執(zhí)是空的,依他起、圓成實也都是空的,那么就變成「惡取空」了,是這么個意思,變成「惡取空」了。
卯二、顯彼念
彼作是念:決定無有諸法體相。
這是「顯彼念」,前面是「出彼由」,標出來他的理由。這底下顯示他內(nèi)心的想法。
「彼」,那個學者內(nèi)心做事情,「決定無有,諸法體相」,一切法的體相決定是沒有的,就是這樣的,很肯定的是沒有了。所以這就叫做…這是標出來「大乘惡取者」他的見地。
子三、理破(分二科) 丑一、別征詰(分二科)
寅一、詰外道(分四科)卯一、破無施與等(分二科) 辰一、總征
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為有生所受業(yè),及后所受業(yè),為一切皆是生所受耶?
「今應問彼」,這底下是第三科。第一科是「標計」,第二科是「敘因」,「標計」,里面也說到「外道」,也說到「大乘惡取空者」!笖⒁颉挂舱f到外道,說大乘惡取空者,F(xiàn)在是第三科是「理破」,就是本論的作者來破斥上面這兩種人的過失,分二科,第一科是「別征詰」,一樣一樣的問,也就是一樣一樣的破,但是先破外道,先難問外道,外道也分四科,先「破無施與等」,破他無施,他說沒有施與。先破這個「外道」。
「今應問彼」,現(xiàn)在應該責問他「汝何所欲?為有生所受業(yè),及后所受業(yè)為一切皆是生所受耶?」他說無施與,你布施去…你去供養(yǎng)自已親愛的人,有恩德的人,或者是記念自己過去的袓先,拿出來很多恭敬心,很多很多的辦法去表示自己的誠心,沒有功德的,所以「無施與」,F(xiàn)在這地方就責問他?
「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為有生所受業(yè),及后所受業(yè),為一切皆是生所受耶?」前面有提過他這一生布施很多的財富,第二生還生到貧窮家去了,可見布施沒有功德嘛!是這樣意思,這里破他!附駪獑柋,汝何所欲?為有生所受業(yè),及后所受業(yè)為一切皆是生所受耶?」這個生受、后受,三受,還有一個現(xiàn)受,「現(xiàn)受、生受、后受」。
「現(xiàn)受」呢?你現(xiàn)在做的功德現(xiàn)在得果報,叫做「現(xiàn)受」!干堋咕褪堑诙,這一個生命結束了,第二生得果報!负笫堋咕褪堑谌院,你做功德現(xiàn)在沒得果報,第二生也沒得果報,第三生得果報了,這叫做「后受」。
現(xiàn)在這就問:你說那個人在一生中,他布施了很多很多的財富給他恭敬的人、親愛的人,或者一般的人,但是第二生沒得到財富,還是貧窮的人,你就根據(jù)這個理由認為布施是白布施了,「空見論者」。
那我現(xiàn)在問你,「為有生所受業(yè),及后所受業(yè)」,說是做了業(yè)力,將來得果報。得果報有二種:一個是「生受」,一個是「后受」。那么我現(xiàn)在問你:「為有生所受業(yè)?」你造了這種業(yè),或者是罪業(yè)、或者是福業(yè),這個業(yè)要第二生才能受,才能得果報。有的業(yè)力第二生也不得果報,要第三生以后才能得果報。我問你:有沒有這種事?是有生受、后受的差別吧?我問你,「為一切皆是生所受耶?」說是你的意見是一切一切都是第二生受果報,沒有第三生受果報的,是這樣子?你的意思是什么意思?這是問他。
辰二、別詰(分二科) 巳一、生受后受俱有難
若俱有者,汝先所說,無有施與,無有愛養(yǎng),無有祠祀,無有妙行,無有惡行,無有妙行惡行業(yè)果異熟,無此世間,無彼世間,不應道理。
「若俱有者」,前面是「總問」,這底下分別來問,分別來問分二科,第一科「生受后受俱有難」。
「若俱有者」,假設你的意見認為也有的業(yè)力是生受,有的業(yè)力是后受,這兩種受都是有的。這二種得果報的情況都是有的,你若承認這句話的話,你若承認都是有,「汝先所說」,你以前的主張,「無有施與」,我做了很多的功德,都沒有得果報,就是沒有施與。
「無有愛養(yǎng)」,對我親愛的人,我恭敬的人,我供養(yǎng)他們也沒有功德!笩o有祠祀」,我過去的先人親愛的人,我還是常常的追悼他們,也沒有功德。你以前你說你有這種主張,你這樣講。
「無有妙行,無有惡行」,「妙行」其實也就是好的品德,也就是善行。沒有善行沒有善報,惡行也就沒有惡報,「無有惡行」。
「無有妙行惡行業(yè)果異熟」,「妙行惡行」在因上說的!笩o有妙行惡行」,「業(yè)果異熟」,在果上說的。「妙行」所感得的異熟果,「惡行」所得的異熟果也沒有,你前面這么說。
「無此世間,無彼世間,不應道理」,這個人從這個世界到那個世界。從人的世界到天的世界,從天的世界到人的世界,乃至從天的世界到地獄的世界,從地獄的世界到天的世界,這些事都沒有。「不應道理」,那就不合道理了。你不能說是第二生沒得果報,就表示你那個功德白做了,不能那么說,有可能是第三生受果報,是這么樣嘛!
巳二、無有后受難
若言無有后所受者,諸有造作凈與不凈種種行業(yè)。彼命終已,于彼生時,頓受一切凈與不凈業(yè)果異熟,不應道理。
「若言無有后所受者」,這是第二科「無有后受難」,你的主張說:沒有「后所受者」,沒有第三生去得果報這件事,沒有這件事。如果你這樣主張的話,「諸有造作凈與不凈種種行業(yè)」,很多的人造了很多的清凈的善業(yè),和不清凈的罪業(yè),善業(yè)也是種種行業(yè),罪業(yè)也是種種行業(yè),造了很多的善業(yè)、不善業(yè)。「彼命終已」,他現(xiàn)在的生命結束了。
「于彼生時」,于第二生時…第二個生命現(xiàn)起的時候,「頓受一切凈與不凈業(yè)果異熟,不應道理」,不能說這善業(yè)、不善業(yè)。很多的善業(yè)、不善業(yè)都是在第二生完全一下子去領受那凈不凈業(yè)的果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是這樣子!所以你不承認有施與,沒有愛養(yǎng),沒有祠祀是不對的,是錯了,你的說法是錯了,你的想法是錯了。那么這是把這個是破了。第一個「破他的無施與等」,這個破了。
卯二,破無父無母(分三科) 辰一、總征
又汝何所欲?凡從彼胎藏,及從彼種子而生者,彼等于此為是父母?為非父母耶?
這是第二科「破無父無母」,他有天眼通,在禪定里面看見那個眾生的父親死掉以后給他作兒子了,他死了以后又給他作父親了。那么這個父子、母女都是沒有決定的。看這件事那就是沒有決定是父親,也沒有決定是母親這回事了,現(xiàn)在破他這個說法。
先問,「凡從彼胎藏」,從彼母親的胎藏及從父親的種子而生的人,「彼等于此,為是父母?為非父母耶?」「彼」那個有「胎藏」的人,有「種子」的人。「于此」這個人,是不是他的父親、母親呢?「為非父母耶?」不是他父親、母親嗎?
這是「總征」,底下「別詰」分二科,巳一是「父母難」。
辰二、別詰(分二科) 巳一、是父母難
若言是父母者,汝言無父無母,不應道理。
這是不對的。
巳二、非父母難
若言彼非父母者,從彼胎藏及彼種子所生,而言非父非母,不應道理。
「若言彼非父母者」,這「非父母難」,「從彼胎藏及彼種子所生,而言非父非母」,那也「不應道理」。
那你這樣子,從母親的胎藏生出來,那她就是你的母親,你父親的種子,那他就是你的父親。你怎么能說不承認是父親是母親呢?這是不合道理,這事是破了。
辰三、簡過
若時為父母,是時非男女,若時為男女,是時非父母;無不定過。
頭一科是「總征」,第二科「別詰」,第三科是「簡過」。簡別這個過失,是沒有這個過失。
「若時為父母」,若這個時候他是你的父親,她是你的母親。那么這個時候就不是你的兒,也不是你的女。說第二生父親作了你的兒子,你母親第二生給你作女,那是第二生的事情。說現(xiàn)在他是你的父親,她是你的母親,這個時候他就不是你的男兒,也不是你的女兒。
「若時為男女」,若說是第二生為你作了男孩作了女兒,那個時候不是父親也不是母親!笩o不定過」,沒有一個是不決定的這種過失,沒有。所以你不應該這樣子執(zhí)著。
這是簡別不定過,沒有不決定的過失。
卯三、破無化生有情(分二科) 辰一、總征
又汝何所欲?為有彼處受生眾生,天眼不見?為無有耶?
這是第三科「破無化生有情」,他不承認有化生有情,現(xiàn)在這里再破,分成二科,第一科是「總征」。
「又汝何所欲?為有彼處受生眾生」,我問你:有沒有在那個地方去得生命的人,「天眼不見」,天眼看不見那個人在那里受生,有沒有這種人?「為無有耶?」沒有這種人嗎?
辰二、別詰(分二科) 巳一、若有不見難
若言有者,汝言無有化生眾生,不應道理。
「若言有者」,這底下是「別詰」,分二科,第一科「若有不見難」,若是有,你同意這樣的眾生,他是去受生但是你看不見,有這種眾生!溉暄詿o有化生眾生,不應道理」,那你執(zhí)著沒有化生的眾生那不對的。
巳二、若不見難
若言無者,是則撥無離想欲者,離色欲者,離三界欲者,不應道理。
如果說是你說沒有,我有天眼通,我看不見的就是沒有,你若是這么執(zhí)著的話!甘莿t撥無離想欲者」,那你就是撥斥了沒有這個離想之欲的人,就是無想定。無想定的人他不高興這個想,因為在禪定里面他厭離這個想,訶斥這個想,他就能把想滅掉,滅掉了就入無想定。是有無想定這個人的,你若不承認,你就是不符合事實。「是則撥無離想欲者」。
「離色欲者」,無色界天的人沒有色的欲,所以他在色界第四禪里面來破斥這個色,成功了就生到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識無色定,識無色定也是有這種人的。你現(xiàn)在若不承認那就是反對了事實,不承認這件事實是不對的。
「離三界欲者」,這是出世間,這是佛教徒,佛教徒修學圣道能夠「離三界欲」:欲界的欲、色界的欲、無色界的欲,都能夠破除,破除了,一切法不受就是得涅槃了,就出離三界了,是有這種圣人的。你若不承認,就是不符事實,是「不應道理」,是不合道理的。
卯四、破世間無真阿羅漢(分二科) 辰一、總征
又汝何所欲?為有阿羅漢性,而于彼起增上慢?為無有耶?
這是第四科「破世間無真阿羅漢」,看他怎么破的,第一科是「總征」。
「又汝何所欲?為有阿羅漢性」,他是一個佛教徒,他能放下世間的一切,修學四念住,斷除愛煩惱,斷除見煩惱,得了阿羅漢的體性,那個清凈性,那清凈的境界成就了。
問:「又汝何所欲?為有阿羅漢」,這樣的圣性。「而于彼起增上慢?為無有耶?」對于那個阿羅漢性起了增上慢,就是還沒得阿羅漢,認為得了阿羅漢了。「為無有耶?」為沒有阿羅漢性而于彼起增上慢呢?是這樣子嗎?看這段文有一個意思,就是有阿羅漢性就是有真實的阿羅漢!付诒似鹪錾下鼓?還有一個起增上慢的阿羅漢,是不是有這二種阿羅漢呢?
辰二、別詰(分二科) 巳一、有增上慢難
若言有者,汝言世間必定無有真阿羅漢,不應道理。
「若言有者」,如果你說有…,前面「總征」,底下「別詰」分二科,第一科「有增上慢難」。
「若言有者」,有這樣的阿羅漢。「汝言世間必定無有真阿羅漢,不應道理」,那就不合。你有阿羅漢你說沒有,這是不符合事實,是不對的。
巳二、無增上慢難
若言無者,若有發(fā)起不正思惟,顛倒自謂是阿羅漢,此乃應是真阿羅漢,亦不中理。
這是第二科「無增上慢難」。
「若言無者」,若是說世間上沒有真實的阿羅漢,是有一個增上慢的阿羅漢。我先這么講:「若言無者」,若是說沒有阿羅漢的真實性,沒有真實的阿羅漢。但是「若有發(fā)起不正思惟,顛倒自謂的增上慢的阿羅漢」,有增上慢的阿羅漢,「此乃應是真阿羅漢」,若是有增上慢阿羅漢,那就會有真實的阿羅漢。而你不承認有真實的阿羅漢,「亦不中理」,也是不合道理。這個文我看這么講也可以。
說是「若言無者,若有發(fā)起不正思惟,顛倒自謂是阿羅漢」,這個文是說:若是說沒有增上慢的阿羅漢,但事實上有「發(fā)起不正思惟,顛倒自謂是阿羅漢」的。那么這個阿羅漢就是真阿羅漢,你若這樣說也不合道理,這樣講你們各位想一想,可不可以這樣講?我同意前面這個講法,就是你若認為有增上慢阿羅漢,那就一定有真實的阿羅漢,那個增上慢阿羅漢從那兒來的?就因為他認為有真實阿羅漢,他也發(fā)心修行,修行沒成功就認為是阿羅漢了,那逐漸…有假的,就是因為有真的關系,可以這么講。
寅二、詰大乘惡取空者(分二科) 卯一、總征
又應問彼,汝何所欲?圓成實相法,依他起相法,遍計所執(zhí)相法,為有為無?
前面是破這個外道的「空無見論者」,這以下是破佛法中的「大乘惡取空者」,破這個,先是「總征」,先問。
「又應問彼」,又應該問那個佛法中的「大乘惡取空者」,問問他:「汝何所欲?」圓成實相法在唯識學者的立場,一切法是分成三類,世間上一切法,雖然是很多,但是可以歸納為三類。
第一類就是「圓成實相法」,圓滿成就真實的。這個成就就是本來有的。它不是虛妄的,這樣的法就是真如的理性。這個法,按這個唯識的經(jīng)論來說就是自性有法,這個不是誰造的,本來就是這樣子,自性有法。
第二種是「依他起相法」,就是因緣有的,由種子現(xiàn)起的一切法,那么主要就是「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阿賴耶識,就是這個「識」。「依他起相法」,依于種子而現(xiàn)起的,那么就是主要是「心」。
「遍計所執(zhí)相法」,遍計所執(zhí)相法呢?是執(zhí)著。因為你執(zhí)著才有這件事,你若不執(zhí)著就沒有這件事,這個執(zhí)著這個法呢?它是沒有體性的了,就是比如說是《圓覺經(jīng)》有一句話:「云駛月運,舟行岸移」。有人在船上,在河里面坐著船,向前走,感覺船沒有動,感覺那個岸在動。河有兩岸,看那個岸在向前動,不是向后跑。說這個天空的云在飛,感覺云沒有動,這月亮在那里跑。而實在這件事呢?月亮并沒有那么動,是云在跑,是云在跑。∷晕覀冋J為云在跑,這是你的分別,實在沒有這件事。這是一類的法。這一類法可以名之為妄執(zhí)有,你虛妄的執(zhí)著而有這件事,事實上是沒有。這個「依他起法」,是因緣生法,你執(zhí)著不執(zhí)著都是有的。這一法它是有,但它不真實就是了。這個「圓成實是實相法」,那是自性有,不是虛妄的。
「依他起」是因緣有法,它是可以還會變,由染污的可以變成清凈的,三惡道的法可以變成人間天上的法,人間天上的也可以變成三惡道了。世間的也可以變成出世間的了。它是有變化的,是有,而有變化,不真實,還是有,和「遍計所執(zhí)」不同!副橛嬎鶊(zhí)」,根本沒有那么回事,在這里有差別。
所以從唯識學者去觀察一切法,歸納成三類:一類是「圓成實相法」。一類是「依他起相法」。一類是「遍計所執(zhí)相法」,F(xiàn)在這個唯識學者就問這個中觀的惡取空的學者說:說「圓成實相法、依他起相法、遍計所執(zhí)相」這三類法,你認為是有呢?是沒有呢?這樣子問,這是總問。
底下「別詰」,分二科,「有三相難」。
卯二、別詰(分二科) 辰一、有三相難
若言有者,汝言無有一切諸法體相,不應道理。
「若言有者」,如果說有這三種法!溉暄詿o有一切諸法體相,不應道理」,都沒有,圓成實也沒有、依他起也沒有、遍計所執(zhí)相也沒有,那就不對,你自己相矛盾了,這不合道理。
辰二、無三相難
若言無者,應無顛倒,亦無染凈,不應道理。
「若言無者」,又說沒有,沒有,「應無顛倒,亦無染凈,不應道理」。那就是沒有這些顛倒錯誤的事情。這顛倒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心,去分別一切法的時候有執(zhí)著,這就是顛倒。這個執(zhí)著就是我執(zhí)或者法執(zhí),這樣子去虛妄分別去創(chuàng)造,就有了染污法和清凈法的不同。
這個「亦無染凈」,這個「染」是指依他起說的,「凈」是圓成實說的。這個「顛倒」,就是指遍計執(zhí)所說的。這事實上看那個生死凡夫是迷惑顛倒,不能說沒有。那么在生死的流轉(zhuǎn)就是染污,那么覺悟了以后得到涅槃了,得到圓成實性,那么就是清凈,不能否認這件事的。所以你若說沒有這三種法,亦「不應道理」。這樣破了,把這個人的執(zhí)著是這樣子的破除去了。
丑二、結略義
如是若生后所受故,非不決定故,有生處故,有增上慢故,有三種相故,不應道理。
「如是若生后所受故」,這底下「結略義」,前面是「別征詰」,現(xiàn)在是「結略義」,就是把前面這二大段:一個是訶斥外道、一個破除「大乘惡取空」,這二大段,用「略義」把它結束一下。
「如是」,像前面這二大段里面說的,「若生后所受故」,有生受、有后受,所以你說「無施與」是不對的!阜遣粵Q定故」,無父無母那一段不決定,不是不決定!赣猩幑省,還是有受生的地方的!赣性錾下省,這阿羅漢這個地方。「有三種相故」,「圓成實相、依他起相、遍計所執(zhí)相故」,所以你說你執(zhí)著是「空見論」是不應道理。
子四、結斥
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你這「空是論」,是不合道理的。
癸十四、妄計最勝論(分四科) 子一、標計(分二科) 丑一、所計
妄計最勝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婆羅門是最勝種類,剎帝利等是下劣種類;婆羅門是白凈色類,余種是黑穢色類;婆羅門種可得清凈,非余種類;諸婆羅門是梵王子,從大梵王口腹所生,從梵所出,梵所變化,梵王的體胤。
「妄計最勝論者」,一共是十六大段,現(xiàn)在是第十四段「妄計最勝論」,虛妄的執(zhí)著婆羅門是最殊勝的,這種思想,分四科,第一科是「標計」,現(xiàn)在所計和能計,先是「所計」。
「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婆羅門是最勝種類」。這么多的眾生一共有分成四類,波羅門是其中最殊勝的一類,他這么論,他有這樣的見地。
「剎帝利等是下劣種類」,這個統(tǒng)制階級,做國王的大臣,做國王的;蛘咦錾獾摹⒒蛘叻N田的,這些人都是下劣種類,這個種類不好。
「婆羅門是白凈色類」,婆羅門是特別有清凈潔白這一類的!赣喾N是黑穢色類」,又黑又穢!钙帕_門種可得清凈」,婆羅門種修學圣道可以得到清凈的禪,可以離欲!阜怯喾N類」可以修行成功的。這可見婆羅門教的意思,只有婆羅門才能修行,其他的都不能修行,「非余種類」。
「諸婆羅門是梵王子」,他是梵王的兒子,梵王的兒。
「從大梵王口腹所生」。這《大智度論》上提到:劫初的時候,就是成劫之初的時候,這個大海里面是有個大梵王,梵王這肚臍子這里生個大蓮花,由大蓮花又生出個婆羅門來。婆羅門的口又生出一個梵天王;就是一個大梵王的這個肚臍子!生出一個大蓮花,蓮花也就生出梵天,梵天的口又生出來婆羅門,是這樣意思,這么講。說是這剎帝利是這個梵天的臂、胳臂又說是膝蓋生的。那么臂是首陀羅,吠舍是從腳生的,所以這個生處不同,所以看出來婆羅門是最殊勝的,這樣意思。
「婆羅門種可得清凈,非余種類」能得清凈,「諸婆羅門是梵王」的兒子,「從大梵天王」的「口所生」,「腹」所生就是大蓮花說的!笍蔫笏觥,從梵所生出,是「梵」天王「所變化」的。「梵王的體胤」,是梵王的余體展轉(zhuǎn)相續(xù)下來的,所以婆羅門是最殊勝的。這個婆羅門的人自己這么講,講出這么理由來表示婆羅門是最尊貴的,其余的種姓都不如他。
丑二、能計
謂斗諍劫諸婆羅門,作如是計,
這是前面說是「所計」,這是說「能計」,誰有這樣的見地?誰有這樣的思想呢?
「謂斗諍劫」的時候,這個劫不是和平的,「諸婆羅門」有這樣的思想,這樣的執(zhí)著。
這是「能計」,前面是「標計」。第二科「敘因」敘因里面先問。
子二、敘因(分二科) 丑一、問
問:何因緣故,諸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這是問?底下回答,回答先「總標」。
丑二、答(分二科) 寅一、總標
答:由教及理故。
有這樣的見,有這樣的論。
寅二、別釋(分二科) 卯一、由教
教如前說。
教如前面說了。
卯二、由理(分二科) 辰一、出彼人
理者,謂如有一為性尋思,乃至廣說。
那一個人的心性長于「尋思」,他心里面會想事。「乃至廣說」,或者有得了四禪八定的人,這樣子「廣說」。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七(5)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七(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