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八(2)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八(2)
辰三、三種
或分三種,謂欲系,色系,無色系。
這個「煩惱雜染」,三雜染里面,第一是「煩惱雜染」。這里是用九門,就是分九科來解釋這個「煩惱雜染」。第一科是「煩惱自性」,解釋過了。第二科「煩惱分別」,就是煩惱的差別,各式各樣的不同。分兩科,第一科「明種別」,就是種類的差別。分十一科,第一科是「一種」,煩惱統(tǒng)一起來立一種煩惱,就是「由煩惱雜染義故」,一切煩惱都有共同的雜染的意義,所以就立一種;蚍謨煞N謂「見道所斷,修道所斷」,這是約修行說。
「或分三種」,這底下是第三科,分成三種煩惱。「謂欲系,色系,無色系」,這么三種。
欲系的煩惱,就是欲界的眾生所具足的一切貪瞋癡等十種煩惱,簡單說就是愛煩惱和見煩惱。見煩惱分五種;愛煩惱也分五種,加起來就是十種煩惱。欲界眾生是具足了這十種煩惱,所以叫做「欲系煩惱」。就是有了這樣的煩惱,就把你綁在欲界這里,你跳不出去,叫「欲系煩惱」。
「色系,無色系」,就是色界天的眾生,或者成就色界定的人,他也有他的煩惱。就是這十種煩惱里面他沒有瞋,他沒有這個瞋心了,其他的九種,他也是具足的,當然和欲界的煩惱不一樣。無色界天也是,這十種煩惱他也沒有瞋。因為他們的境界都很順心,加上因為有禪定,所以他沒有瞋煩惱。
這個欲界的煩惱是在欲上引起很多煩惱;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眾生,是在他所成就的三摩地上引起的煩惱。都是有煩惱的,分這么三種。
辰四、四種
或分四種,謂欲系記,無記,色系無記,無色系無記。
這加起來算四種。這四種里面,欲界分兩種煩惱,一個是「記」,一個是「無記」。
這個「記」,就是可以言說、分別的,可以說明的。就是欲界的人,當然有些很多的貪瞋癡,這些惡性的或染污性的這些煩惱,很明顯的有染污的相貌,可以記別的,叫「記」。
「無記」,就是沒有煩惱,不可以說是煩惱,也不可以說是善,那就是無記性的了。那么前五識、第六識、乃至阿賴耶識都可以這么說,都可以說是「無記」。
「色系無記」,色界天的眾生是有煩惱,但是他有高深的禪定,把煩惱調(diào)伏了,沒有煩惱的相貌,所以不能說是煩惱。是有煩惱,但是相貌不明顯,所以叫無記,這么意思。無色界天的煩惱也是這樣子,這個禪定的力量影響了他的煩惱,雖然是影響了,還是有煩惱的。
這個欲界的眾生,因為是攀緣欲,他沒有定,這個煩惱就活動的很自由,所以他的相貌很明顯。
辰五、五種
或分五種,謂見苦所斷,見集所斷,見滅所斷,見道所斷;修道所斷。
「或分五種」,或者是分五種煩惱!钢^見苦所斷,見集所斷,見滅所斷,見道所斷,修道所斷」,從這上建立五種煩惱。
「修道所斷」的煩惱只有一種,就是不須要刻意的去分別,任運地就有煩惱現(xiàn)起,那是修道的時候所斷的煩惱。
「見道所斷」的煩惱分成四種,一個是「見苦所斷」的煩惱,這個見苦諦所斷的煩惱是什么呢?就是對苦諦不認識引起的一切煩惱,你見到苦諦的時候,那個原來不明白苦諦,執(zhí)著苦諦的煩惱就沒有了!敢娂鶖唷,也是這樣子,執(zhí)著集諦,不明白集諦的這種煩惱,那么見到集諦的時候,煩惱就沒有了!笢纭挂彩,對滅諦有所迷惑,有所執(zhí)著引起的煩惱,見到滅諦的時候,也就斷掉了。
「見道所斷」也是這樣子,不明白道諦,而執(zhí)著道諦的這些煩惱,在見到道諦的時候就斷了。這樣子說呢?若見諦也就是見道。
「見道所斷」的煩惱分為四種;「修道所斷」的煩惱合成一種,加起來就是五種。
辰六、六種
或分六種,謂貪、恚、慢、無明、見、疑。
前面「見苦所斷,見集所斷,見滅所斷,見道所斷;修道所斷」,是說斷煩惱的地方!富蚍至N」這個地方,直接表示煩惱的相貌,就分成六種,一個是貪,一個是恚,一個是慢,一個是無明,一個是見,一個是疑。貪、恚、慢是三個,無明、見、疑,又是三個,加起來是六個,六個煩惱。這六個煩惱,就是把所有的煩惱都包括在內(nèi)了,下面有解釋,在這里不多說。
辰七、七種
或分七種,謂七種隨眠:一、欲貪隨眠,二、瞋恚隨眠,三、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
「或分七種」,或者分別有七種煩惱,那七種呢?「謂七種隨眠」。這個「隨眠」這句話呢?就是這個煩惱它不發(fā)生作用,就像睡覺了似的。人睡覺的時候不活動,睡醒了他就做事情了。煩惱也是,煩惱有不活動的時候,就用睡眠來譬喻,他若醒過來就活動了,那就是有煩惱出來,F(xiàn)在說這個「隨」,這七種煩惱都名之為「隨眠」,就是隨逐你的心而不舍離。但是有的時候活動,有的時候不活動,不活動的時候叫「眠」。那七種呢?
「一、欲貪隨眠」,這個「貪」是通于色界、無色界的,現(xiàn)在這個不通于色界、無色界,但是欲界眾生所具足的貪煩惱,就是還沒有離欲的時候的貪煩惱,這個煩惱也有隨眠的現(xiàn)象,隨眠的相狀。
「二、瞋恚隨眠」,這個憤怒、恨,心里面有恨,這個煩惱也有隨眠的時候,不是常常瞋恨的。
「三、有貪隨眠」,這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眾生的貪煩惱,和欲界不一樣。他就是愛著這個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對于定有所著,有所貪著就是有貪隨眠。說是外道眾生認為那是涅槃了,其實佛法說不是,他還有貪煩惱的。
「四、慢隨眠」,這個「欲貪隨眠,瞋恚隨眠」,這兩種都是指的欲界眾生所具足的煩惱;這個「有貪隨眠」,是指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的煩惱。第四「慢隨眠」,欲界眾生也是有,色界天、無色界天眾生也是有。就是「慢」,高慢心。高慢心,我們前面講過了,有七種慢。
「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這又是三個。有「無明」就是他不知道前因后果,不知道諸法是緣起的,不知道諸法法性、真如的道理也不明白,不知道這個因果的道理,這個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都不明白,那個愚癡性。那個愚癡性,也是有隨眠的。
「六、見隨眠」,這個見煩惱里面包括多少種的,后面有解釋。
「七、疑隨眠」,就是對于苦集滅道有疑問,我還不能夠相信的,這樣意思。
辰八、八種
或分八種,謂貪、恚、慢、無明、疑、見、及二種取。
「或分八種」,或者是分成八種煩惱,那八種呢?「謂貪、恚、慢、無明、疑、見、及二種取」。這個見包括三種;取有兩種,一個見取,一個戒禁取,這兩種。都是后面有解釋,這里不說了。
辰九、九種
或分九種,謂九結(jié):一、愛結(jié),二、恚結(jié),三、慢結(jié),四、無明結(jié),五、見結(jié),六、取結(jié),七、疑結(jié),八、嫉結(jié),九、慳結(jié)。
「或分九種」,這是分成九種煩惱!钢^九結(jié)」,九種煩惱。這個「結(jié)」這個字,和合苦,名之為「結(jié)」。能令你與苦和合,就是叫你受苦,所以叫做「結(jié)」。這個結(jié)有個組合的意思。叫你受苦,你不能與他分離,所以叫做結(jié)。那么什么煩惱是這樣呢?
就是「愛」煩惱,這就是在家人于可愛的事情有愛煩惱。
「二、恚結(jié)」,也指在家人,這個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面憤怒。
「三、慢結(jié)」,就是高慢心,這前面解釋過。
「四、無明結(jié)」,不知道諸法是緣起,自性空,是無我的,所以叫做「無明結(jié)」。這里面也包括外道邪說法、惡說法,說法說的顛倒,顛倒的法令人不能開智慧得解脫。
「五、見結(jié)」,「見」就是包括三種見,身見、邊見、邪見,包括這三種見,叫「見結(jié)」。
「六、取結(jié)」,取結(jié)就是戒禁取,見取,這兩種,這兩種實在是外道所具的!肝、見結(jié)」呢?身見,邊見,邪見這三種見,這當然也有外道的邪見在里面。
「七、疑結(jié)」,就是親近不善丈夫,聽聞佛法的時候不能如理作意,不能正思惟,對佛法還有疑問,叫「疑結(jié)」。
「八、嫉結(jié)」,這個嫉結(jié),是約出家人智慧貧乏,智慧缺少,就是有嫉妒心,是不耐他榮,別人有榮譽的事情心里面不舒服,叫「嫉結(jié)」。
「九、慳結(jié)」,前面嫉結(jié)是智慧缺乏,智慧貧乏;慳結(jié)是財富缺乏,財富缺乏就是慳吝了。
合起來就是九結(jié)。
辰十、十種
或分十種。一、薩迦耶見,二、邊執(zhí)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貪,七、恚,八、慢,九、無明,十、疑。
「或分十種」,這是第十科分十種,「一、薩迦耶見,二、邊執(zhí)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貪,七、恚,八、慢,九、無明,十、疑」,就是這十種,這是十種結(jié),我們也不要解釋,下面有解釋。第十個是「疑」,疑惑。「薩迦耶見,邊執(zhí)見,邪見,見取,戒禁取」,這叫五利使!肛,恚,慢,無明,疑」,是五鈍使,它比較鈍,前面是利。
辰十一、一百二十八種(分二科) 巳一、標
或分一百二十八煩惱。
這是第十一科,就是把煩惱分成一百二十八種不同。這是「標」,底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迷執(zhí)」,就是你為什么有煩惱?因為迷執(zhí)的關(guān)系,所以有煩惱。
巳二、釋(分二科) 午一、舉迷執(zhí)(分四科) 未一、標
謂即上十煩惱,由迷執(zhí)十二種諦,建立應(yīng)知。
「或分一百二十八煩惱,謂即上十煩惱,由迷執(zhí)十二種諦,建立應(yīng)知!惯@第十一科,一百二十八種煩惱,分「標」,這第一科是標出來有一百二十八煩惱。下面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迷執(zhí)」,就是我們不明白,心里面執(zhí)著,才有這樣的煩惱的。這個迷執(zhí)怎么回事情呢?也是分四三科,先「標」。
「謂即上十煩惱」,就是說的前面,「上」面就是前面十種煩惱。「由迷執(zhí)十二種諦,建立應(yīng)知」,這一百二十八煩惱是怎么來的呢?就是由于我們眾生迷惑執(zhí)著十二種諦,所以有這種一百二十八種隨煩惱。這十二種諦是什么呢?就是欲界四諦,色界四諦,無色界四諦,(3x4=12)。這就是從這十二種諦上建立一百二十八煩惱,應(yīng)該知道,這底下再解釋。
未二、征
何等名為十二種諦?
什么叫做十二種諦?
未三、列
謂欲界苦諦、集諦;色界苦諦、集諦;無色苦諦、集諦。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無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
「謂欲界苦諦、集諦;色界苦諦、集諦;無色界苦諦、集諦!惯@先說到清凈的部份,是說這欲界的眾生,他有什么煩惱?一個苦諦的煩惱,一個集諦的煩惱。,這兩種!干缈嘀B、集諦;無色界苦諦、集諦」,也是有苦諦、集諦。
「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前面四諦里面只說出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沒提,這底下就說滅諦、道諦。說欲界的眾生,「增上彼遍智果」,這個「增上彼遍智果」這個「增上」怎么講呢?就是眾生若能夠厭惡苦、集二諦,不高興有煩惱的境界,也不高興煩惱得的果報,色受想行識、就是苦諦,所以叫做「欲界苦諦、集諦」。這個「色界的苦諦、集諦,無色界的苦諦、集諦,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因為你對欲界的苦諦集諦有厭惡的心,你就會努力的去學習修行滅、道二諦。假設(shè)對欲界的苦諦、集諦還有歡喜心的話,那不可能去修學圣道,所以叫做「欲界增上」。這欲界的苦諦、集諦,能幫助滅諦、道諦現(xiàn)起來,這就叫做「增上」;蛘哒f是滅諦,道諦是最殊勝的,是超過了欲界的苦諦、集諦的,這么說「增上」也可以。
「欲界增上彼遍智果」,這個「遍智」怎么講呢?「遍」,就是普遍的意思,不是一部份,他是普遍的觀察,就是無漏的智慧,也就是從聞思修的這個有漏智慧,轉(zhuǎn)成無漏智慧。有漏智慧,無漏智慧也應(yīng)該都包括在內(nèi)。
「欲界增上」的那個智慧「彼遍智」,「彼」那個四念處的智慧的果。果是什么呢?「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就是由于你長時期修學止觀的智慧,長時期的觀,「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它就會顯示出來這個滅諦和道諦的要義,它就會顯示出來。這不是說語言文字的學習,這是說你修止觀,這個修行上的時候會有這樣的成就,這樣意思。
「彼遍智果」呢?就是由于你修四念處,你的這「遍智」,修四念處,逐漸地有一天你能見到真諦的道理了!钢T法皆空」,「照見五蘊皆空」的這個真諦道理你通達了。
「滅諦、道諦」,「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從形相上來說,「遍智」是個明了性的智慧,這智慧當然是無分別的!副吮橹撬@」示出來的這個「滅諦」,這個諸法寂滅相的「滅諦」。「道諦」,這個戒定慧的道諦也顯示出來,所以顯示滅諦應(yīng)該說是「彼遍智果」,應(yīng)該是這么說。
「遍」這個字什么意思呢?這個斷煩惱的智慧,和通達一切緣起法的智慧有一點差別,你通達這個法的智慧,通達那個法的智慧。比如說這個人是會計師,他的智慧就是對于會計這件事他很熟悉,但是醫(yī)生他就不知道;做醫(yī)生的那種知識、那個智慧,做醫(yī)生可以,你讓他做會計師不可以。這表示什么?這個智慧有各別的智慧,有的是通于一切法的智慧。這個斷煩惱、見真理的智慧是通智,是遍一切處的智慧,普遍一切法的智慧。觀色畢竟空,受想行識畢竟空,眼耳鼻舌身意畢竟空,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少法可得,它是遍一切法的。不是只觀這一部分的空無所有,那不能夠斷煩惱,斷煩惱的智慧是遍一切法的,所以叫做「遍智」,就是遍緣一切法,無我,無我所,畢竟空的這個智慧。這個智慧常時期的這么樣運作,最后見到真理了,那就叫做「果」。見到滅諦,叫做「果」。所以「彼遍智」所顯示的那個諸法寂滅相的「滅諦」,那就叫做「彼遍智果」。而這個「遍智」本身就是道諦,是這樣意思。
由于這個「遍智」也就包括了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它把這個苦諦、集諦都斷掉了;在滅諦,道諦上的一切戲論,也都滅掉了,這個時候就顯示出來諸法寂滅相了。能顯示的就是「道諦」,所顯示的就是「滅諦」。
這一段文是「列」,列出來所迷執(zhí)的境界,你迷惑什么?你對什么要迷惑了呢?對苦諦、集諦是迷惑了;對滅諦道諦也是迷惑,也是不明白。就把這個列出來,這個意思。
「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無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一樣,道理是一樣。合起來一共是十二諦,欲界四諦,色界四諦,無色界也是四諦,3x4一十二諦。這個十二諦都是無明煩惱所迷執(zhí)的,這樣意思。
未四、釋(分二科) 申一、見斷攝(分二科) 酉一、欲界
此中于欲界苦、集諦,及于欲界增上滅、道諦,具有十煩惱迷執(zhí)。
「此中于欲界苦、集諦,及于欲界增上滅、道諦,具有十煩惱迷執(zhí)。」這底下就解釋怎么成為一百二十八煩惱,這個意思。前面只是列出來三種四諦,這底下才詳細解釋一百二十八煩惱。
「此中于欲界苦、集諦,及于欲界增上滅、道諦,具有十煩惱迷執(zhí)!惯@是第四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見斷攝」,就是見諦、見道的時候所斷的煩惱的一類的,都是屬于這一科的!复酥杏谟缈、集諦,及于欲界增上滅、道諦,具有十煩惱迷執(zhí)」,這個眾生在這么多的所知境上有十種煩惱迷惑、染著,不明白,眾生是這樣子。
酉二、色無色界(分二科) 戌一、舉色界
于色界苦、集諦,及于彼增上滅、道諦,除瞋,有余煩惱迷執(zhí)。
這個地方有再介紹!赣谏纭梗懊媸钦f欲界。這個于色界天的眾生的「苦諦、集諦及于彼增上滅道諦」,這「滅諦」、「道諦」是第一義諦的境界,那是超過苦諦集諦的。
「除瞋,有余煩惱迷執(zhí)」,這個上二界這個煩惱里面包括了瞋心,那么上二界沒有瞋心,就把它排出去不算數(shù)。
戌二、例無色
如于色界,于無色界亦爾。
無色界也是這么多。
申二、修斷攝(分二科) 酉一、欲界
于欲界對治修中,有六煩惱迷執(zhí),謂除邪見,見取,戒禁取,疑。
「于欲界對治修中,有六煩惱迷執(zhí)!骨懊孢@個數(shù)就可以計算的了,就是「欲界增上滅道諦,具有十隨煩惱」,欲界苦諦、集諦,也有這十種煩惱?嘀B有十種煩惱,集諦也是有,滅諦也是有,道諦也是有,那么都具足十煩惱,加起來就是四十個煩惱。
「于色界苦集諦,及于彼增上滅道諦,除瞋,有余煩惱迷執(zhí)」,瞋不計算在內(nèi),十個煩惱,去掉瞋,就是九個?嘞掠芯,苦、集、滅、道也都有九,2x9=18;3x9=27;4x9=36,色界有三十六,無色界也有三十六,加起來就是七十二,再加上欲界的四十個煩惱,有一百一十二煩惱。那么若是一百二十八,還缺十六個,這下面算。
「于欲界對治修中,有六煩惱迷執(zhí)」,這是申二「修斷攝」。前面是見斷攝,就是見道所斷的煩惱,屬于這一部份的;現(xiàn)在是攝屬于修道所斷的煩惱,分二科,現(xiàn)在說欲界。
「于欲界對治修中」,是見道以后,這位圣人他心里還有任運生起的煩惱,他要繼續(xù)的修四念處來對治,修八正道來對治他的煩惱。他有什么煩惱呢?他有六種煩惱的迷執(zhí),還有迷惑有執(zhí)著,那六種呢?「謂除邪見,見取,戒禁取,疑」,一共十個煩惱,除去邪見、見取、戒禁取、疑,這四個,去掉這四個,還有六個,六個就是身見,邊見,貪,恚,慢,無明,還有這六個。這可見初果、二果的圣人還有這六個煩惱。「身見」就是我見,還有邊見,還有貪心,也有恚怒,還有慢,還有無明了,這有六個了。這是「于欲界對治修中,有六煩惱迷執(zhí)」。
酉二、色無色界(分二科) 戌一、舉色界
于色界對治修中,有五煩惱迷執(zhí),謂于上六中除瞋。
「于色界對治修中,有五煩惱迷執(zhí)」,有五個煩惱的迷執(zhí)。「謂于上六中,除瞋」,六個煩惱里面去掉瞋,還剩五個。
戌二、例無色
如于色界對治修中,于無色對治修中亦爾。
「如于色界對治修中,于無色界對治修中」也是這樣子,「亦爾」。那么就是都是五個,加起來就是十個。十個,欲界有六個,十六個;十六個加一百一十二,正好是一百二十八,這是一百二十八煩惱,這樣意思。
午二、例障礙
如迷執(zhí),障礙亦爾。
前面是說「舉迷執(zhí)」,這底下說到障礙!刚系K」是什么意思呢?煩惱是迷執(zhí)的,煩惱對于苦集滅道的真理「迷惑執(zhí)著」,不明白,不明白就是叫迷執(zhí)。你若「迷執(zhí)」了,就「障礙」你認識什么是苦集滅道,所以迷執(zhí)也就是障礙,障礙就是迷執(zhí)。也就是說「迷執(zhí)」的作用就是「障礙」!刚系K」和「迷執(zhí)」這兩句話是不同,但實在都是指煩惱說的。有迷執(zhí)就有障礙,迷執(zhí)是這樣子,障礙也是這樣子。
卯二、釋體性(分十科) 辰一、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等隨觀執(zhí)五種取蘊,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
「薩迦耶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這底下呢?是「釋體性」。前面是「明種別」,一共有這么多的煩惱種別,有這么多煩惱,一共分這么多,一百二十八個煩惱,那是「種別」。這下面是說它的解釋,解釋它的體性,分十科,第一科是「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等隨觀執(zhí)五種取蘊,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這叫「薩迦耶見」。第一個薩迦耶見,「薩迦耶見」翻譯作中國話翻個「身見」(身體的身)就是對于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身體,生起的「見」,生起的執(zhí)著。
這個說是這個「正量部」的學者,他叫做「偽身」,「偽見」,「偽身見」(虛偽的偽),就是在虛偽的身體上有這樣的執(zhí)著。
這個「說一切有部」稱為「有身見」,就是在有漏的身體上執(zhí)著有我、我所,所以叫做「有身見」!赣猩硪姟埂ⅰ競紊硪姟够蛘叻瓊「身見」。
這個「身見」究竟是什么呢?這底下說…可是這文上,先說起「身見」的生起,怎么會有這種執(zhí)著呢?
「謂由親近不善丈夫」,就是由于你常常去接觸那個不好的人,那個思想顛倒的人。「不善丈夫」,就是思想顛倒的人,沒有正知正見的人。
「聞非正法」,你聽到那個不善丈夫宣傳的毒素,他說的不符合佛法的緣起法性的道理,那么叫做「非正法」。聽聞了這樣的非正法之后,「不如理作意故」,你不能夠合乎佛法的真理的觀察思惟,所以你就有分別我執(zhí)了。這個薩迦耶見,這個分別的我執(zhí),由分別而生起的我見,你若不學習外道的那一套道理,你沒這個思想。你跟他學、一分別,哦!這是老病死的,剎那剎那變壞的色受想行識里面有一個不變壞的我,是常住不壞的,我一直是常住的。從天上到人間,由人間到地獄,由地獄又來到人間,我一直的是常住的,有這么一個常住的我,那叫做「薩迦耶見」。這種說法,如果不是佛這樣說,我看都愿意接受這樣的思想!肝沂浅W〔蛔兊模 拐l不愿意這種看法呢?佛說:沒有,沒有這個我見。
「薩迦耶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非正法」就是不符合緣起的法!覆蝗缋碜饕夤省,就有這分別我執(zhí)了。
「及由任運失念故」,這就是指圣人說。圣人他是任運的、自然的,就是不是自己故意的,這個正念不存在了,那么這無分別的俱生的我見就出來了。任運地也是執(zhí)著有我,這是我的衣服,這是我的缽,這是我的徒弟,就是這個樣子。
「等隨觀執(zhí)五種取蘊,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這個「等」是普遍的意思,平等,大家都一樣。不管是色也好,受想行識也好,眼耳鼻舌身意也好,在一切法上都是平等的。這個「隨」字指所緣境,一切的所緣境,隨一切的所緣境。你觀色也好,觀受想行識也好,觀眼也好,耳鼻舌身意也好,觀一切法也好,「執(zhí)五種取蘊」,總起來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這五種蘊是有我的,是個我。不是那一個是我,其余不是我,不是,統(tǒng)起來都是我。這個「取蘊」,就是五蘊是因取而有,因為取著,因愛取而有五蘊。有了五蘊,又會繼續(xù)的愛取,所以叫做「五種取蘊」。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五蘊它并不是分別,統(tǒng)一起來觀察它呢?這里面有個我。有我就有我所,所以叫做「等隨觀執(zhí)五種取蘊」。
這樣觀察了以后呢?「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那么以后就有一個分別我執(zhí),或者一個不分別的俱生我執(zhí),這兩種執(zhí)著都是染污的,不清凈。這個執(zhí)著心、這個分別心,執(zhí)著有我的這個心,還是智慧性,屬于智慧的,只不過它是染污就是了!溉疚邸拐,就是能引起煩惱。你有這樣的分別,就會引起煩惱。所以這個薩迦耶見是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他的體性,是這樣意思。
在這個《雜集論》、《集論》上面,《阿毗達磨集論》也是無著菩薩造的,《阿毗達磨雜集論》是師子覺。師子覺說是無著菩薩的弟弟,天親菩薩也是他弟弟。師子覺呢?解釋這個《集論》,解釋這個《集論》的文和《集論》把它合在一起,那么叫做《雜集論》,不是單獨流行的。有解釋這個地方,解釋什么?說是我們在老病死里面,這個身體有老病死,有變化,有這么多苦惱,在苦惱里面有個常恒住的我,這個「我」他是沒有生死的,是常住的這有什么不好嗎?什么理由說它不好呢?無著菩薩說有五個理由,有五個理由說它不對,不應(yīng)該執(zhí)著有「我」。
第一個是「義相過失」。你著有我,就是即色受想行識是「我」,是這樣子嗎?這樣子講呢?你執(zhí)著我是常住,那么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這個彼此的相貌不一樣。這個色受想行識有老病死,你這個「我」沒有老病死,這相貌不一樣,你怎么可以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呢?「義相過失」。
第二個過失是「無常的過失」,若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我,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若死掉了,那么「我」也死掉了?你說「我」不死嘛,所以你也不可以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就是「我」。你若執(zhí)著就是「我」,有無常的過失。
第三個是「不自在的過失」,說是色受想行識若是就是「我」,這個「我」在色受想行識里面不自在,你不自在。色受想行識有的時候說是非常的痛苦,有的時候也會很快樂。你這個「我」就是苦惱的時候,你說不苦,不可以;在樂的時候說不樂,不可以,你要隨著色受想行識,那么你不自在。你就不能獨自的自在,你要受他的擺布,受他的控制,受他的苦惱,就是不自在。
如果說是色受想行識不是「我」,另外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另外有一個「我」。另外有一個我,還有問題,有什么問題?另外有一個我,就是色受想行識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我,那么色受想行識的苦也好,樂也好,你都…與你沒關(guān)系,你就是解脫了吧?你不受它的影響,你就是解脫了呀!解脫本來是要修行才能得解脫,若這個「我」不在色受想行識里面,另外,你不受它的苦惱,那不須要修行,你就解脫了吧,是不是?那么你是不是這樣子呢?你不修行你能得解脫嗎?又不是。所以你若執(zhí)著有我,有過失。
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就是我,有過失;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我,還是有過失。所以那怎么辦呢?不要執(zhí)著有我,就沒有過失了,所以有這五種過失。
「等隨觀執(zhí)五種取蘊」,或者是隨其中的一種蘊執(zhí)著是我:或者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所;或者受是我,其他的色想行識是我所;或者識是我,色受想行是我所。這樣子。這樣子,一共每一種有四句,色是我;我有諸色;色屬于我;我在色中,這有四句。五蘊有五個蘊,就是4x5=20句,有二十句我見,是這樣意思。
這樣子「等隨觀執(zhí)五種取蘊,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這樣的我見有兩種,一個是由分別生起的我、我所見;一種是任運的就會現(xiàn)起,不須要分別,那就是俱生我執(zhí)了。分別我執(zhí)得初果的時候斷掉了,任運的不分別的俱生我執(zhí)還在,一直到阿羅漢果才斷掉。這「若分別,不分別」都是「染污慧為體」,都是不清凈。你有這個呢?你就有染污,就不清凈,就會有貪瞋癡的煩惱,這是叫做「薩迦耶見」,就是我見。
這個其中一樣事,我們在學習《攝大乘論》的時候也有提到,也就是印順老法師說過,我們修止觀的時候是破這個分別我執(zhí)。靜坐的時候修四念處的時候,觀察色受想行識不是我,我不可得。色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尤其是觀這個識是無我、無我所。這是在分別的,觀也是在分別,觀的時候,這樣的如理作意去分別來破那個分別我執(zhí)。那個無分別的我執(zhí)怎么辦呢?無分別的我執(zhí)也是這樣破,也自然的就破掉了,也會破掉的。不但是分別我執(zhí),無分別我執(zhí),這阿羅漢,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圣人也是這樣分別的修止觀,就把那個「俱生我執(zhí)」的無分別也斷掉了,也是這樣子的就可以斷掉。當然他是有奢摩他的依止。
這兩種煩惱,兩種我執(zhí),都是「染污慧」,這慧有清凈的慧,有染污慧,這是屬于染污的智慧!笧轶w」,為薩迦耶見的體性。說是我們看這桌子,讀書的桌子是木頭的體,用木頭做的,F(xiàn)在我們執(zhí)著有我,它以什么為體?「染污慧為體」,為它的體性,是這樣意思。
辰二、邊執(zhí)見
邊執(zhí)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執(zhí)五取蘊為我性已,等隨觀執(zhí)為斷為常,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
這個「邊執(zhí)見」怎么講呢?這是第二科。「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分別我執(zhí)!讣坝扇芜\失念故」,不須要有什么因緣的激發(fā),他任運的失掉了無我的智慧,無我的正念,就「執(zhí)五取蘊為我性已」,就執(zhí)著五蘊是我,這「任運」是這樣子。
「等隨觀執(zhí),為斷、為常」,執(zhí)著有個我,來觀察這個我,那么就會有不同的執(zhí)著,什么執(zhí)著呢?「等隨觀執(zhí),為斷,為!梗绻巧芟胄凶R就是我,色受想行識是無常了,我就沒有了,那么就是斷見。若執(zhí)著離色受想行識之外,另外有一個我是常恒住、不變異,那么色受想行識老病死了,我還是繼續(xù)存在的,那么我就是常住的了,他若這樣想就是常住的。所以觀察「等隨觀執(zhí)五取蘊」,就執(zhí)著斷見,或者執(zhí)著常見。
若是斷是一邊,常是一邊,所以叫做「邊執(zhí)見」。這邊執(zhí)見和前面我見一樣,有分別的而有的,或者是不分別而有的,總而言之,是染污慧為體。這樣說呢?這個邊執(zhí)見也有一個俱生的邊執(zhí)見。俱生的邊執(zhí)見,這個初果須陀洹的圣人,只斷除去分別的邊執(zhí)見,無分別任運起的邊執(zhí)見還在,還是在的,這就這個意思。
辰三、邪見
邪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撥因撥果,或撥作用,壞真實事,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
這個地方不同,這個地方第三科是「邪見」!钢^由親近不善丈夫」,這可見「親近」在自己沒入圣道之前,初開始的時候,這個「人」的因素,這影響力太大了!赣H近不善丈夫」,「聽聞」這個「非正法」,而自己沒能夠如理作意故,就有了分別了。什么分別呢?
「撥因撥果」,不相信有因,不相信有果報。作善行或作惡行,將來不得善惡果報的「撥果」。
或者是撥無作用。這撥因撥果,也就是謗因謗果,是這樣意思。這個「作用」呢?最明顯的,其實還在因果里面,比如說你作了因,由因的力量發(fā)出來作用,就是將來會得果報,果報是因的一種作用,你說沒有果,等于是否定了因的作用。
再還有一種意思,由過去世造了罪業(yè),這個罪業(yè)的因,能使令你到現(xiàn)在來,來人間受果報,或者是到地獄受果報。這也是由過去世來到今生,這也是一種作用。由今世又到未來世,也是一種作用。撥無過去世、無現(xiàn)在世,撥無現(xiàn)在世、沒有未來世,這也就是「作用」。
另外,比如前面說無父無母,這無父無母,父母有任持種子的作用,任持這個種子,慢慢你的生命體就成就了;蛘呤沁@個中陰身,由這個果報滅了,一剎那中陰身出來,又另外去得果報,這中陰身是得作用的開始,作用的開始這也是一種。如果你若不承認有中陰身,也不承認有化生有情,也有一個「撥作用」的意味,不承認有這樣的作用。
「壞真實事」,比如說不相信世間上有真實阿羅漢,真實有阿羅漢這是一個事實嘛,你不相信就是「壞真實事」,那么這些事情都叫做邪見。
所以要為人講,介紹佛法的時候,什么叫做「邪見」?這幾句話就好了。就是「撥無因果,撥無作用,壞真實事」,這叫做邪見。
「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這個和前面那幾種不一樣,前面是分別、不分別染污慧;它「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這是自己的虛妄分別,它沒有俱生的,沒有俱生的邪見,只有分別的邪見。這個邪見或者是親近不善丈夫,同他學習來的;或者是不向任何人學習,你自己不如理作意,虛妄分別,也會出來邪知見。所以,邪知見怎么有的,是這么有的,是「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
這個是永嘉大師《證道歌》,我們以前說過「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這話說的也是有道理。
但是什么叫做「薩迦耶見」?你不分別去,這個「我見」怎么斷呢?說什么叫做「我執(zhí)」?什么叫做「法執(zhí)」?這兒說的清清楚楚。然后你說是再去修這「唯心識觀」,「唯識觀」或修這個「性空唯名」的觀,諸法性空;或者修一心三觀;或者修什么觀,斷掉「我執(zhí)」,斷掉「法執(zhí)」,才能得無生法忍。如果不用分別,名相不分別,不分別那么你怎么修行呢?怎么修行?
說完全不分別,就是坐在那里,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你就這樣子能斷煩惱嗎?能不能?這樣子呢?所以尤其是…我以前說過這個話,自己常常靜坐的時候,如果用這種話頭「什么是我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你用這話頭常常靜坐的時候,靜坐久了的時候會怎樣呢?就是身體不感覺有身體,就不感覺有這房子,只有靈明一念的心不動,只有這一念靈明的自性在這里,哦!這就是我的本來面目,自然的會就是這樣子。但是這若用佛法的什么叫做「我見」?什么叫做「我執(zhí),法執(zhí)?」來說,這不是「我執(zhí)」嗎?色受想行識是有生滅變化的嘛,老病死的。我這一念靈明的清凈真心沒有老病死,這和「我見」有什么不同?如果你不學你能知道這個事嗎?
你若不學《大智度論》,你若不學《瑜伽師地論》,你很難明白的。你若學《大乘起信論》就不是,和《大乘起信論》就合了。。∮袀「本覺」,我今天明白了,這是「始覺」,自然是合了,和《楞嚴經(jīng)》也是合的。自然是合了。所以這是一個矛盾。不學嘛?你若不學習這些經(jīng)論,就會走到一個方向去;學習又有這個困難,人家譏嫌你「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譏嫌你,這是難。
我們以前講過那個叫做因儒童的故事。因儒童在迦葉佛的時代,修了一萬歲的「界分別觀」,他就是出了家了做比丘,修了一萬年。迦葉佛時代,人壽是兩萬歲,他修了一萬年的界分別觀。所以這一生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是告訴他不凈觀的時候,一下子得三果阿那含。這是什么呢?這修行的事修一萬年?叫我修三年,我都沒這個耐心煩,要我修一萬年?
所以從以前的圣人,由凡而圣的經(jīng)過來看,由于自己學習佛法,學習佛法的學者,彼此之間的這些沖突的語言,「分別名相不知休」,來呵斥你!你心會怎么樣?你心動不動?
但是我在看就是…我們不要說印度,就是我們中國,尤其是這個唐高祖,唐太宗這個時代。唐高宗的時候可能也有,但是少了,可能。就是道教和佛教常常在皇宮里面辯論,那些法師幾句話就把那個道士辯倒了。但是從《高僧傳》上看,那些法師都是學教的。你不學教的人,你沒那個辯才,還是學教的人,沒有學教就不行,你辯不過他,因為道士也有些有學問的人。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我想還是一樣,要有耐心煩。你學習要有耐心煩,要有恒心,你修行也要有恒心。你不能說是「我?guī)滋炀彤厴I(yè)了,我不學了,我出去修行去」,你不學,你懂得怎么叫做修行?一般的這樣子,或者是你懈怠一點的修行,或者能過得去;你若精進就有問題,你就有問題。一般的我一天念《金剛經(jīng)》,或者念一卷《法華經(jīng)》,或者念二卷,我用功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然后就去跑一跑,辦點什么事情。晚間我再上個晚殿,或者再念一段經(jīng),就這樣子,也沒有什么事。你若說是你一天念它八個鐘頭的《法華經(jīng)》,或者是靜坐十個鐘頭,那就不簡單,你可能就有問題!
你若不去尊重古德的經(jīng)驗,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上,有南北朝的那些禪師的經(jīng)驗在里面,就是后來的《釋禪波羅密》里也是有。你不重視那古人的經(jīng)驗,你說你要精進用功,精進用功還有問題,你不容易搞得好。而且,你若是不學習經(jīng)論,你也很難有高層次的修行,也很難。就是一般的這種境界還可以,高層次不容易。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八(1)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八(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