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七(5)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七(5)

  申三,釋不了知(分二科)  酉一、于過患

  又于諸欲不如實知有眾過患,所謂諸欲無常、虛偽、空無有實,敗壞之法,猶如幻事誑惑愚夫,甚少愛味,多諸過患。

  這是第三科「釋不了知」,前面第一科「釋應說」,第二科「釋安住」,這二科解釋過了,F(xiàn)在解釋第三科,解釋這個「不了知」的意思,分二科,第一科「于過患」,于什么「不了知」呢?就是不知道這個欲是有過患的。

  「又于諸欲不如實知有眾過患」,就說是我們欲界里面的人,對于這個欲,不能真實的知道它有很多的苦惱,有很多的過失,有很多的災患,我們不知道。什么過患不知道?「所謂諸欲無!,就是我們所愛著的欲,不是那么堅定,是很脆弱,很容易變化的,而且是「虛偽」的,「空無有實」,那里面沒有真實性,「敗壞之法」,很容易就破壞了。

  「猶如幻事」,這個幻術(shù)師依這個咒術(shù),依一種術(shù)法,變現(xiàn)出來種種事,都是虛妄的,不真實的!刚N惑愚夫」,欺騙這些愚癡的人。這個「幻事」是虛妄的,欺騙這個愚癡的人;我們所愛著的欲亦復如是,它也是虛妄的,欺騙這個愚癡的人!干跎賽畚,多諸過患」,這個欲的里面,很少可愛的滋味,小小有點愛味。「多諸過患」,很多的過失,很多的苦惱。

  《披尋記》六二二頁:

  所謂諸欲無常等者:謂彼諸欲似常顯現(xiàn),而實非常,故說無常;似我顯現(xiàn),而實無我,是故說虛;似凈顯現(xiàn),而實不凈,是故說偽;似樂顯現(xiàn),而實唯苦,故說空無有實。由此諸義,宣說諸欲,名為妄法。彼纔生已,任運滅壞,而非常住,是故亦名敗壞之法。由諸愚夫,于彼諸欲不如實知,是故長夜恒被欺誑,猶如幻事,能為誑惑;諸聰慧者,則不如是,如實知故。由是說言:猶如幻事誑惑愚夫。義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四卷一頁)

  「所謂諸欲無常等者:謂彼諸欲似常顯現(xiàn),而實非!梗@個諸欲的境界,看上去好像是很穩(wěn)定,顯現(xiàn)出來的相貌好像很穩(wěn)定!付鴮嵎浅!,但是事實上,不是穩(wěn)定的,不是那么堅定,「故說」叫做「無!。「似我顯現(xiàn),而實無我」,這個欲的境界,好像是有我,有我的體性,實在里面你是不能自主的,所以是無我!甘枪收f虛」,所以諸欲無常虛,這個「虛」字,是這個意思,是「無我」的意思,「是故說虛」。

  「似凈顯現(xiàn),而實不凈,是故說偽」,解釋這個「偽」字,欲的境界看上去,很美妙、很清凈,而實在是不清凈,是臭穢的,是故說「偽」!杆茦凤@現(xiàn),而實唯苦」,這個欲的境界,看上去顯現(xiàn)出來的相貌,好像是很樂,實在來說都是苦惱境界,「故說空無有實」,這空無有實,是這樣意思。「由此諸義,宣說諸欲,名為妄法」,都是虛妄的境界。「彼纔生已,任運滅壞,而非常住,是故亦名敗壞」,它將一出現(xiàn),任運的就會滅壞,不是一個常住的,所以叫做「敗壞之法」。

  「由諸愚夫,于彼諸欲,不如實知道,是故長夜恒被欺誑」,恒被這個諸欲欺誑,就是被自己的無知所欺誑!釜q如幻事,能為誑惑;諸聰慧者,則不如是」,就不被欺騙了!溉鐚嵵省,這聰慧的人,他們真實的知道。這聰慧的是誰?就是佛教徒了!赣墒钦f言:猶如幻事,誑惑愚夫。義如〈攝異門分〉說」。

  這前面這一段,是說對欲的過患不了知,這下面是第二科「于出離」不了知。

  酉二、于出離

  亦不知實了知,如是少味多患諸欲出離,所謂于彼欲貪調(diào)伏,乃至超越,是其出離。

  「亦不知實了知,如是少味多患諸欲出離」,我們這個凡夫,也不能真實地知道,少樂味、多災患的這個諸欲的出離,對于這樣的「少味多患」的出離不知道,不知道出離。不知道「少味多患」的諸欲可以解脫的,可以從這個境界解脫出來,但是我們不知道。

  「所謂于彼欲貪調(diào)伏,乃至超越,是其出離」,怎么樣出離?就是對彼諸欲,能夠調(diào)伏。這個「調(diào)伏」是什么?就是調(diào)伏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愛著這個欲,這個愛著心,你若把它調(diào)轉(zhuǎn)了,你就能夠從欲里面解脫出來。「乃至超越」,超越這個欲的境界,這就叫做「出離」。這個地方,沒有完全講出來,所以說個「乃至」,但是在《披尋記》里面說了。

  申四、釋招集生死(分二科)  酉一、造諸行

  彼既如是不見過患,不知出離,而受諸欲。由是因緣,便于欲界生為根本所有諸行,深起樂著。

  這是第四科「釋招集生死」,前面說「釋不了知」,有二種不了知:一個是不了知過患,一個是不了知出離。這是第四科,是解「釋招集生死」,不了知的結(jié)果,就是在生死里受苦了。

  「彼既如是不見過患,不知出離,而受諸欲」,這是從把前面二段文的意思,再提一提。這是「造諸行」這樣子。彼這個愚夫,既然是這樣子,不看欲的過患,也不知道從欲的苦惱境界里面解脫出來,他就一直的來享受這個欲,受這個欲的苦惱。

  「由是因緣,便于欲界生為根本所有諸行,深起樂著」,因為不知道過患,不知道出離,所以以此為因緣!副阌谟纭,你愛著這個欲,所以不能夠超越這個欲界,就在這個欲界里面,「生為根本」。這個「生」是什么?就是我們的果報一開始出現(xiàn),就叫做「生」。在十二緣起里面那說,就是識緣名色這個識,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就是這個「生」。這個「生」還是心,就是這一念心的出現(xiàn),那應該說就是阿賴耶識。我們的果報,最初一念現(xiàn)前就是阿賴耶識,那么阿賴耶識一現(xiàn)前以后,識緣名色,那么這五蘊都有了。這以「生為根本」,也就是這一念心為根本,根,不但是有了根本以后,就有很多的枝末,就是我們所了知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的事情!杆兄T行」,這一切的有為法。「深起樂著」,那么深深的去執(zhí)著這些境界,為這些境界所困,為這些境界所苦惱。

  《披尋記》六二二頁:

  所謂于彼欲貪調(diào)伏等者:〈攝異門分〉說:毗奈耶,由了相勝解作意;斷,由遠離等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此說調(diào)伏,即毗奈耶,略不說斷,故于文中置乃至言。如是漸次,是出離相。

  「所謂于彼欲貪調(diào)伏等者」,這一段,「〈攝異門分〉說:毗奈耶,由了相勝解作意」,這個「毗奈耶」,翻到中國話叫做調(diào)伏。就是佛教徒,覺悟了欲是苦惱,什么是欲?就是我們現(xiàn)在一念的虛妄分別心,這個愛著心就是欲。這個欲,若想要出離,就把自己的分別心調(diào)一調(diào),就是這樣子。怎么樣調(diào)法?「由了相、勝解作意」,由了相作意和勝解作意,用這二種作意,來調(diào)伏自己這一念虛妄分別的貪心。那個前面,知道它是無常的、是虛偽的、空無有實的,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勝解」呢?你明了以后,你就得要真實的去修止觀,修勝解的止觀了,這樣子你才能調(diào)過來,說幾句空話,是不能調(diào)的。

  「斷,由遠離等作意」,正文上說:「所謂于彼欲貪調(diào)伏,乃至超越」,這個「乃至」,就是中間它有一大段,就沒有說出來,就是用一個「乃至」。從這里到那里,中間這一段是什么?這個《披尋記》,就是引〈攝異門分〉的話來解釋!笖,由遠離等作意」,這是用了相作意、勝解作意,來調(diào)伏我們自己的虛妄分別心,這個貪心,來調(diào)這貪心。「斷」,如果把這一念虛妄分別的貪心,消滅了它,那有什么樣的方法?「由遠離等作意」,這是第三個作意。第一個作意是了相作意,第二個勝解作意,第三個就是遠離作意,第四個是攝樂作意,第五個是觀察作意,第六個是加行究竟作意,這一共是四個。由這四個作意,能把這一念虛妄分別的貪心,消滅了它,所以說「斷,由遠離等作意」。

  「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正文上說:「乃至超越,是其出離」,就是方便究竟果作意。你這樣的用功修行,到最后成功了,那么你就超越了欲的境界,不在這個境界里面,不受這個欲的困擾了,就是從這個欲的境界解脫出來了,所以叫做「超越,是其出離」。這樣說,從欲里面出來,就是用七種作意,才能從欲里面解脫出來,但是我們是不知道,所以文上說:「亦不如實了知,如是少味多患諸欲出離」,怎么樣才能「出離」?「所謂于彼欲貪調(diào)伏,乃至超越,是其出離」,這是要七種作意的方法,才能從欲的境界里面解脫出來!杜麑び洝愤@樣解釋,(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上面這幾句話,就是出在這里,(八十三卷十七頁)。

  「此說調(diào)伏,即毗奈耶」,現(xiàn)在這個《瑜伽師地論》的文是「于彼欲貪調(diào)伏」,說「調(diào)伏」,但是彼(八十三卷)的文是說「毗奈耶」,這個毗奈耶就是「調(diào)伏」,中國話就是「調(diào)伏」的意思!嘎圆徽f斷」, 中間那個「斷」,有遠離等作意,這個文就略去了,沒有說出來!腹视谖闹兄媚酥裂。如是漸次,是出離相」。

  酉二、受生死

  又復造作生為根本所有業(yè)已,受欲界生,生已死滅,生已殞歿。

  這底下第二段「受生死」,前面是「造諸行」。就是你不了知是有過患,你不知道出離,就會深住欲,所有諸行深深生起樂著。這里就是創(chuàng)造這個名言種子、有支種子;就是我支的習氣,名言習氣、有支習氣、我支的習氣,就是造種種的業(yè)了。這底下「受生死」,就得果報了。

  「又復造作生為根本所有業(yè)已」,又這一個愚癡的眾生,他樂著諸欲,于是乎就造了很多的業(yè)。很多的業(yè),其中什么是最重要?「生為根本」,就是阿賴耶識,它是最根本的。「所有業(yè)已」,就是你造這個善業(yè),造這個惡業(yè),這個善惡業(yè)幫助這個名言種子,就出現(xiàn)阿賴耶識了。在次第上,就是若人來說,就是中陰身去投胎去,那么一剎那間,阿賴耶識出現(xiàn)了,中陰身就失掉了,就是那個叫做「生為根本」。

  「所有業(yè)已」,這所有的業(yè),就是或者是造善業(yè),或者是造惡業(yè),或者是造不動業(yè),你這些業(yè)造完了以后!甘苡缟梗耙粋生的果報謝落了,那么后一個果報就出現(xiàn)了,就在欲界得一個生命。「生已死滅」,一剎那間這個阿賴耶識現(xiàn)前了,這中陰身一剎那間通通都死掉了;這個「生已死滅」,就是剎那的生、剎那滅,剎那滅、剎那生,是剎那的生滅,這個「生已死滅」。「生已殞歿」,就是一期的生死了,生了以后,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老病死也來了,是「生已殞歿」,這個「殞歿」就是老病死。這是「受生死」。

  未二、結(jié)頌

  如是故言:應說想眾生,依應說安。徊涣酥獞f,而招集生死。

  前面這一段,解釋「應說」,解釋「安住」,解釋「不了知」,解釋「招集生死」這四科都是解義、「顯義」,顯示那個偈頌的道理,現(xiàn)在是第二科「結(jié)頌」。

  「如是故言」,由前面這四段文,所以說「應說想眾生」。這「應說」就是這個欲,在欲里面虛妄分別的眾生,「想」就是虛妄分別。「依應說安住」,他就隨順這個欲去執(zhí)著,就是住在欲里面不能解脫。「不了知應說,而招集生死」,就是不了知有過患,也不了知出離,這就是造了種種業(yè),所以招集了生死,生死大苦。這是這個頌解釋完了。

  午二、第二頌(分三科)      未一、顯義(分二科)

  申一、釋了知應說(分三科)   酉一、舉遇勝緣

  若遇善士,得聞正法,如理作意,則于諸欲如實了知過患出離。所謂諸欲無常虛偽,廣說乃至欲貪超越。

  這底下解釋第二個頌,前面第一個頌解釋完了。分三科,第一科是「顯義」,分二科。第一科解「釋了知應說」,分三科,第一科「舉遇勝緣」。

  「若遇善士,得聞?wù)ā,這個不了知欲的過患,不了知出離,這個人受了很多的苦,「若遇善士」,如果他遭遇到佛菩薩了,遇見佛法了,得聞佛法,得聞了正法的時候!溉缋碜饕狻,得聞了佛法以后,如果聽聞是聽聞了,但是沒有放在心上,那也不說,那也不算數(shù);得聞?wù)ㄖ螅苋缋碜饕,這個人不簡單,這個人有善根,他就能在心里面,去思惟這件事,專精思惟,思惟這事。

  「則于諸欲如實了知過患出離」,那么這個人就不同了,和前面那個人就不同了,他對于「應說」的這個色聲香味觸的五欲,他就能真實的知道欲有過患,欲應該出離,應該從欲的苦惱境界里面解脫,解脫出來。那么這個人,這個人真是佛教徒了!杆^諸欲無常虛偽,廣說乃至欲貪超越」,這前面那一段說的就是這個事情,那么這就是「了知過患出離」的意思。

  酉二、凈信出家

  彼于如來所證正法毗奈耶中得清凈信,便于諸欲深見過患轉(zhuǎn)復增勝;遂能舍離若少若多財寶、庫藏、眷屬、游從,以正信心,舍離家法,趣于非家。所謂一切生、老、病、死,皆悉永滅。

  這是第二科「凈信出家」,前面是「舉遇眾緣」,遇了眾緣已后,沒有白遇見,那么他就發(fā)心修行了,凈信出家。

  「彼于如來所證正法毗奈耶中,得清凈信」,就是這個人,這個補特伽羅,他對于佛所證悟的第一義諦,「毗奈耶」就是調(diào)伏了,也翻個滅,滅除了惑業(yè)苦的境界。「得清凈信」,他得到一個信心,這時所謂信心,就是「如來所證正法毗奈耶」,他有信心,有清凈信。這個「信」,他所信的是清凈的境界,而又能夠發(fā)生清凈的作用,他能夠出家,修學圣道,所以叫做「清凈信」。

  「便于諸欲深見過患」,這個人由于他聽聞了佛的正法,而能專精思惟,所以對世間上的諸欲,深深的看到了它的過患!皋D(zhuǎn)復增勝」,他繼續(xù)的如理作意,他對于欲的看法,「轉(zhuǎn)復增勝」,展轉(zhuǎn)的會有進步,他的知慧增長了,更殊勝了,知道這個欲是有過患,不可以親近的。

  「遂能舍離若少若多財寶、庫藏、眷屬、游從」,他對于這個世間的欲,有厭離了,有厭離的心以后,他又怎么樣?他能夠「舍離」,就是棄舍了,或者是少的財寶、庫藏;或者是多的財寶、庫藏,都能放下,放下來,不再去賺錢了,不做這個事情。又能夠棄舍眷屬、游從,于自己親愛的人,也能棄舍,不和他們在一起了。這個「游從」,就是在一起活動,不和他們在一起了,也放下了。那么這樣子,這個「舍離」:一個舍離財,就是布施波羅蜜;舍離眷屬、游從,就是戒波羅蜜。

  「以正信心,舍離家法」,這個「正信心」,就是前面說的,對于如來所證的第一義諦,佛說的這些教法和毗奈耶,他有信心!干犭x家法」,他認為佛能得圣道,這件事非常好,非常重要。于是乎他就棄舍了家法,棄舍了色聲香味觸,這個系縛的事情!溉び诜羌摇,就是來到無有系縛的境界來了,到了三寶的地方來了!杆^一切生、老、病、死,皆悉永滅」,在這里修學圣道,這生、老、病、死都解脫了。這是「凈信出家」。

  酉三、無邪祈愿

  如是出家,無所愿求修行梵行。謂我由此持戒精進修梵行故,當?shù)蒙,或異天處?/p>

  「如是出家,無所愿求修行梵行」,這是第三科「無邪祈愿」!溉缡浅黾摇梗f這個有正信的這位佛教徒,他棄舍了這個欲的境界,那么他來到三寶的地方,修學圣道!溉缡浅黾,無所愿求」,他對于世間上的榮華富貴,不求了,不希求這個事情!感扌需笮小,修學戒定慧,修學圣道,修行圣道。

  「謂我由此持戒精進修梵行故,當?shù)蒙,或異天處。彼無如是邪祈愿故」,這解釋這個出了家,「無所愿求」這句話怎么講?這也就是說,這個出家人,他說,他心里面想,「我由此持戒」,持出家的戒,精進的修學圣道,修學四念處!府?shù)蒙臁梗瑢頃教焐先,享受天欲,天上的色聲香味觸!富虍愄焯帯,或者是不同于欲界天的,色無色界的天。有高深的禪定、輕安樂,我到那兒享樂去、受樂去。現(xiàn)在是「謂我由此持戒精進修梵行故,當?shù)蒙欤虍愄焯帯,這就是所求、所愿求。

  申二、釋無慮他論(分二科)  酉一、標

  彼無如是邪祈愿故,于己不見、不恐、不慮他所譏論 。

  「彼無如是邪祈愿故」,這是解「釋無慮他論」,前面解釋「無邪祈愿」!副藷o如是」,說這個修行人,來到佛教里面來,他沒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希求,你棄舍了人間的欲,想要生天享天福,那也是欲,不是這么意思。就是他這個修行人,沒有這種不合道理的邪祈愿,他不這樣子,不求這件事,他只求這個第一義諦。

  「于己不見、不恐、不慮他所譏論」,這位修行人,他在自己的身口意上去觀察,他不看見有這些顛倒的事情,不看見自己內(nèi)心,我想要來到人間,再來人間做國王大臣,想要生天。「彼無如是邪祈愿故,于己不見、不恐」,他對于自己,檢查自己,反省自己的時候,不見到自己內(nèi)心有這種邪祈愿,所以也就不恐怖,不顧慮別的人會譏嫌他。你出了家,修學圣道,你棄舍了五欲;你沒有棄舍,你也祈求天福,要到天上去享欲,你還沒出家嘛,你還是要享受欲,那人家就人譏嫌你、呵斥你。他這個出家人,自己反省自己,我沒有這個想法,「于已不見」,不見有這種想法,所以也不恐怖,別人會譏嫌我,也沒有這種愿慮。不恐他所譏論,不慮他所譏論,你譏嫌我,沒有這個意思。

  酉二、釋

  謂他不應如是譏論、怨尤、訶責,告言:賢首!汝今何為成就盛年,舍現(xiàn)妙欲,不隨親戚之所愿樂,而更希求待時諸欲,誓修梵行耶?

  「謂他不應如是譏論、怨尤、訶責」,前面「釋無慮他」論,分二科。前面是「標」,這底下解「釋」!钢^他不應」,謂別的人不應該這樣子譏嫌、議論,議論這修行人,不應該「怨尤、訶責」,不應該心里面不同意。這個人說出家?實在你沒有出家,這就表示你在欺騙我們,那么外面不應該這樣子怨尤!冈褂取咕褪遣煌,態(tài)度不太好。于是乎呵斥這個人。

  「告言:賢首!汝今何為成就盛年,舍現(xiàn)妙欲,不隨親戚之所愿樂,而更希求待時諸欲,誓修梵行耶?」這底下是說出來不同意,「怨尤訶責」的言句。就是說「告言」,就對這個修行人說的,對這個出家人說了!纲t首」,賢首是一個尊稱!溉杲窈螢椤,你今天什么原因,為什么成就了「盛年舍現(xiàn)妙欲」?你現(xiàn)在是盛壯的年齡,正是享受世間五欲的時候,為什么你棄舍了妙欲?「不隨親戚之所愿樂」。你成就盛年,享受妙欲的時候,你的親戚、好朋友,你親愛的父母兄弟姐妹,所有這些親愛的人,都是歡喜你和一般人一樣,也在社會上賺錢,然后享受欲樂,你的親戚希望你這樣,歡喜你這樣子。但是你「不隨親戚之所愿樂」,你不隨,然而不隨。不更,那個「不隨」的「不」字貫下來,就是「不更希求待時諸欲」,你現(xiàn)在出家修學圣道,不在社會上希求「待時諸欲」,這個諸欲不是那么容易,你若能拿到這個諸欲,你若能有這個本事、有條件拿到這個諸欲,才能享受這個諸欲,這就叫做「待時」。也要有種種因緣,才能成就的。你現(xiàn)在「不更希求待時」的這些令人苦惱的欲,「誓修梵行」,誓就是決定,決定修學圣道呢。

  這是解釋前面這句話。這第二段,前面是「顯義」,這底下是「舉頌」。

  未二、舉頌

  如是故言:若了知應說,于說者無慮;由無有此故,他不應譏論。

  所以頌上說:「若了知應說」,若是你遇見了三寶,你就會知道,這個欲有過患的應該出離,那么你就出家修行了!赣谡f者無慮」,對于呵責不同意你的人,就會喝斥你、責難你、責備你,而你對這些人無慮,一點也不愿慮這件事。「由無有此故,他不應譏論」,因為你沒有這種事情,你并不想求來生的福,人間的富貴,或者是到天上去享天福,你沒有這種思想。「他不應譏論」,別的人也不應該譏嫌、議論你。

  未三、結(jié)意

  此即成就清凈尸羅及清凈見。何以故?由見顛倒發(fā)起于慢,慢所持故,與余沙門、婆羅門等,共興諍論。由此因緣,說如是見,為諍根本

  「此即成就清凈尸羅及清凈見」,這底下「結(jié)意」。前面是「舉頌」,這里結(jié)意。是「此即成就」,說這個人就是成就了清凈的尸羅了,因為他出家受了戒了!讣扒鍍粢姟,他也成就了清凈的見地,修學圣道是最尊貴的事情,所以有這種見解,是「清凈見」。

  「何以故?」為什么這個人成就「尸羅及清凈見」?「由見顛倒發(fā)起于慢,慢所持故,與余沙門、婆羅門等,共興諍論」,什么原因?「由見顛倒」,因為他明白了,就是因為有我見,從無始劫來他有我見,無我而有我,而執(zhí)著有我,執(zhí)著有常樂我凈,這就是起了顛倒。起了顛倒,他其中執(zhí)著有我的時候,執(zhí)著有我見的時候,就發(fā)起了高慢心。這個慢,就是瞧不起別人叫做慢;這個驕,就是感覺自己了不起,就是擺架子,那叫作驕!赴l(fā)起于慢,慢所持故」,他這我慢的這種心情,很有力量,他這一念靈明的心為「慢所持」,就被這個我慢的心情控制住了,總感覺自己了不起,這是我慢!概c沙門、婆羅門等,共興諍論」,說這個修行人,他就和其他不同一思想的這些沙門、婆羅門,和他們「共興諍論」,彼此大家就起了諍論、辯論的事情。

  「由此因緣,說如是見,為諍根本」,因為這個人的關(guān)系,就說這個人有這種見,或者是常見、或者斷見、或者我見!赴l(fā)起于慢,慢所持故」,譬如這個人,心平氣和的時候,看上去很自在、很清凈;但是忽然間忿怒的時候,你在旁邊看,他那個人原來那個清凈自在的心,就被那個瞋心控制住了,那個瞋心苦惱他,說是瞋所持故。現(xiàn)在說是慢,是驕慢心、我慢,瞧不起別人,為慢心所控制。「與余沙門、婆羅門等,共興諍論」,常常的在一起,就諍論、就辯論。「由此因緣,說如是見,為諍根本」,就這樣,人就是這樣子,所以說這個是「如是見為根本」,就是我見為一切虛妄的事情的根本,為一切的「諍論」的根本,就是你執(zhí)著有我見。

  《披尋記》六二三頁:

  由見顛倒發(fā)起于慢者:于諸行中妄執(zhí)有我,名見顛倒。此為根本,有我慢生,是名發(fā)起于慢。

  「由見顛倒發(fā)起于慢」,你執(zhí)著有我,而后就有我慢。「于諸行中妄執(zhí)有我」,在這個色受想行識諸行中,這是無常敗壞法,在這里面執(zhí)著有一個,不是無常的、不是有敗壞的,是有個我的體性,名之為「見顛倒」,由見顛倒發(fā)起于慢。「此為根本」,以「見顛倒」為一切邪知邪見的根本!赣形衣敲l(fā)起于慢」,你執(zhí)著有我,那你就會有我慢,感覺自己了不起,就叫做「我慢」。

  午三、第三頌(分二科)  未一、顯義(分二科)  申一、釋初半頌

  若有沙門或婆羅門,依等勝劣諍根本見,心現(xiàn)高舉;由此因緣,遂與余沙門、婆羅門等,遞相諍論。

  這底下解釋第三個頌,第二個頌也解釋完了,現(xiàn)在解釋第三個頌。第三個頌就是「若計等勝劣,彼遂興諍論;于三種無動,等勝劣皆無」,解釋這個頌。

  「若有沙門或婆羅門,依等勝劣諍根本見,心現(xiàn)高舉」,「依等」,就是他就歡喜比量,我和你比一比,我們倆一樣,叫做我「等」。比一比以后,你不如我,我超過了你,就叫做「勝」!噶印咕褪俏也蝗缒,就是劣。這是三個,一個等、一個勝、一個劣。這里面有等、勝、劣,大家的意見不一致,就有諍、有諍論?墒沁@個事情「根本見」,就是我見,以我見為根本,而后再分別我等、我勝、我劣,這樣子。

  「心現(xiàn)高舉」,就是不去和別人對比的時候,你若是執(zhí)著有我的時候,他就會現(xiàn)出來,自己就高起來了,執(zhí)著有我的時候,自己就高起來。這個執(zhí)著有我這句話,我們通常這樣解釋,在色受想行識里面,執(zhí)著有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但是這里面是「心現(xiàn)高舉」,解釋什么?就是自己有優(yōu)點的時候,自己有優(yōu)點的時候,原來就是執(zhí)著有我,而現(xiàn)在又有了特別優(yōu)越的地方的時候,就是幫助了原來的我慢,就強起來了,于是乎表現(xiàn)在外邊的態(tài)度就「高舉」,態(tài)度就高起來,高慢、高舉!赣纱艘蚓,遂與余沙門、婆羅門等,遞相諍論」,我和你諍論,你和我諍論;我和他諍論,他又和你諍論,展轉(zhuǎn)的互相諍論。

  這是舉「初半頌」,底下第二科是「后半頌」。「若計等勝劣,彼遂興諍論」,這是前半頌,這兩句話解釋完了。

  申二、釋后半頌(分三科) 酉一、釋頌言

  依止我勝、我等、我劣三種慢類;立己為勝、或等、或劣。若圣弟子,非我我所、我慢所動,乃至亦非我當非有想、非無想所動;了知諸行皆眾緣生,于諸行中唯見法性。尚不以己校量于他為勝等劣,況起見慢而與諍論。

  這是第二科解「釋后半頌」,后半頌就是「于三種無動,等勝劣皆無」。第一科「釋頌言」,解釋頌上的話。

  說「依止我勝、我等、我劣三種慢類」,就是根據(jù)在自己的心里面的感覺,我勝過你,你不如我;或者在自己心里想,我和你一樣,我不是不如你,和你一樣相等的;我劣,就是我不如你。「三種慢類」,這三種,雖然說是我劣了,或者說等,但是在根本上說,就是有「慢」的味道,有高慢的味道,還是這一類的事情!噶⒁褳閯佟,你自己有這樣心情的時候,你就會「立己為勝」、立已為「等」、立己為「劣」,就是這么這樣分別。有的時候,雖然是我不如你,但是還是不服氣,所以是這樣意思,是有個慢的味道。

  「若圣弟子,非我我所、我慢所動」,這是說一般的心情,現(xiàn)在我們佛教徒應該怎樣?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個態(tài)度?「若圣弟子」,就是佛教徒。佛教徒「非我我所、我慢」,他觀察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里面,沒有我可得,根本沒有這么一回事,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我所有的東西;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自然是這樣子,那也就不會起「我慢」。你憑什么高起來?沒有我,這「我慢」也就不起了。所以「所動」,這個佛教徒,他這一念靈明的心,這一念明了性的心,不為「我」見所動,不為「我所」所動,不為「我慢」我動,就是不為這些煩惱所動、所動搖。

  「乃至亦非我當非有想、非無想」,乃至到是什么?中間是經(jīng)過了,就是他也不會再想,我將來是沒有的!肝耶敺怯小梗@個「當」就是將來,我將來是非有、沒有;我將來是「非無」,不是沒有,也不會想這件事;根本沒有我,也不再想這件事,所以也就不會為這樣的想法所動搖,不知道,沒有這些分別心。那他有什么分別心?

  「了知諸行皆眾緣生」,他這佛教徒的心情,了知眼耳鼻舌身意也好,色聲香味觸法也好,色受想行識也好,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好,這一切有為法,諸行一切有為法!附员娋壣梗际潜姸嗟囊蚓壓秃隙儸F(xiàn)的,眾多的因緣變現(xiàn)。如果沒有因緣的時候,就沒有這件事,所以這一切法本身,都是空無所有的,有什么可執(zhí)著的?

  「于諸行中唯見法性」,在這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只看見一切法是無常、無我的這樣境界!肝ㄒ姺ㄐ浴,唯看見因緣生法都是無常的、無我的、是苦的、是空的,只是這樣分別,只是這樣觀察,只是這樣子思惟而己!干胁灰约盒A坑谒,尚且不會以自己和別人去比量,也不會,不比量的!敢约盒A坑谒麨閯俚攘印梗瑳]有這個事情,不去比量!笡r起見慢而與諍論」,何況生出來我見、我慢、我愛的這些事情,因此而又發(fā)動了很多的辯論,大家爭吵要打官司,還要找律師,還有這個事情啊,沒有這個事情的。

  酉二、辨妨難

  彼圣弟子,雖于他所顯揚自宗,催伏他論;然于諸法,唯為法性緣于慈悲。謂當云何若有于我所說妙義,一句領(lǐng)解,如是如是正修行者,令彼長夜獲得大義利益安樂,亦令如來正法久住。不依見慢,及為利養(yǎng)恭敬因緣,而興諍論。

  「彼圣弟子雖于他所顯揚自宗,催伏他論」,這底下第二科「辨妨難」。說是和人家不諍論,有時候也會有諍論,這就是有妨難,解釋解釋。說「彼圣弟子」,彼佛教徒這個三寶弟子,是在家的、出家的佛教徒!鸽m于他所顯揚自宗」,雖然在眾生的世界也宣揚佛法,「顯揚自宗」,就是宣揚佛法!复叻摗,破壞降伏這些邪知邪見,這不也是諍論了嗎?這就是難問你,你怎么說你們佛教徒不諍論呢?這底下說了。

  「然于諸法,唯為法性緣于慈悲」,這個佛教徒,他和人宣揚佛法的時候,在思想上也難免會有諍論,但是這個佛教徒,他只是看在一切法是因緣所生,這些因緣生法是無常、無我的,「唯是法性」!妇売诖缺梗驗閮(nèi)心里面感覺到眾生,不知道因緣生法,在欲里面受苦,是同情這些人受苦,同情他們太苦了,所以愿意解除他們的痛苦,叫他們心情快樂,所以有這樣的動機。

  「謂當云何若有于我所說妙義」,他這個佛教徒心里想,一看眾生在欲里面受苦,他就想:唉呀!我應該怎么辦來解救他們?「若有于我」,假設(shè)有一個人,對于我所說的佛法這個妙義,不要說多,有一句話他能明白了!溉缡侨缡钦扌姓摺,他明白了佛法的一句的妙義,他就發(fā)心修行了!噶畋碎L夜獲得大義」,使令他在無明的長夜,從無始劫來都沒有看見光明,一直在黑暗里面,在無明這個糊涂里面,在這個境界里面,忽然間得到佛法的大義!复罅x」是什么?就是第一義諦!咐姘矘贰,得到了這樣的利益,解脫了一切生死的苦惱,得到戒定慧的安樂自在。

  「亦令如來正法久住」,眾生得一部分,某一個有情得到佛法的利益了,也令如來的正法久住在世間了,他的心情是這樣的!覆灰酪娐盀槔B(yǎng)」,他的宣揚佛法及教化眾生,是這樣的情形。不是依據(jù)他內(nèi)心里面有個我,有個高慢心,不是,他沒有這種心情。他也不是,這個「不依」貫下來,不是根據(jù)心里面有貪心,貪著人家的利養(yǎng),貪著人家的恭敬的因緣,而和人家諍論,沒有這種心情,他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宣揚佛法,這樣子的。

  酉三、顯清凈

  如是不為希求現(xiàn)法諸妙欲故,誓修梵行。彼由如是修梵行故,遠離邪愿及諸邪見,棄舍貪求利養(yǎng)恭敬,于一切種皆得清凈。輝光識然,無不普燭;諸天世人,唯當贊美,不應譏論。又能超度生老病死。

  「如是不為希求現(xiàn)法諸妙欲故」,這底下「顯清凈」,前面是「辨妨難」,這里顯示他正面的清凈!溉缡恰梗袂懊嬲f的這個佛教徒,不是為了「希求現(xiàn)法諸妙欲故」,并不希求現(xiàn)在得到很多的色聲香味觸這個妙欲,目的不是在這里!甘男掼笮小梗皇菫榍筮@個事情,才出家修學圣道,不是的!副擞扇缡切掼笮泄剩h離邪愿及諸邪見,棄舍貪求利養(yǎng)恭敬」,彼那位佛教徒,因為這樣子修學圣道以后,他是「遠離邪愿」,不希求世間上的名聞利養(yǎng),不希求世間上的這個欲,不希求天欲,都不希求,何況人間的欲!讣爸T邪見」,棄舍了這個眾生的邪知邪見,棄舍了貪求利養(yǎng)恭敬這件事。

  「于一切種皆得清凈」,這個佛教徒,他在各方面都是清凈的,不只是一種,一切種他都是清凈!篙x光識然」,他這個戒的光明、定的光明、智慧的光明、大慈悲的光明,都是很殊勝的,「輝光識然」。「無不普燭」,他這個光明,沒有不普照一切世間的眾生。「諸天世人,唯當贊美」這位佛教徒,「不應譏論」,不應該譏嫌批評他!赣帜艹壬喜∷馈,這是結(jié)頌,現(xiàn)在解釋第三個頌,現(xiàn)在結(jié)束!赣帜艹壬喜∷馈,這個解釋前面,能這樣子,用功出家修學圣道,能解脫生老病死。

  未二、結(jié)頌

  如是故言:若計等勝劣,彼遂興諍論;于三種無動,等勝劣皆無。

  就不會為這個,我「等」、我「勝」、我「劣」,同人家諍論了,沒有這回事情。

  午四、第四頌(分三科)  未一、顯義(分四科)  申一、釋斷名色

  言名色者:謂五取蘊。若有于彼觀見為苦,當諦現(xiàn)觀于五取蘊盡見苦時,于五取蘊所有貪愛,由意樂故,皆說為斷,非隨眠故。

  這底下第四個頌,前面是三個頌,都解釋完了。第四個頌,未一、「顯義」,分兩科,先顯第四頌的道理。分四科,第一、「釋斷名色」,解釋這個斷的名色。這第四個頌就是,「斷名色愛慢,無著煙寂靜,無惱希不見,此彼天人世」,這個頌里面,有個「名色」這個字。

  「言名色者」,頌里面說這個名色是什么?「謂五取蘊」,就是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五蘊。這個色蘊是「色」,受想行識是「名」,就是用一個名,代表了受想行識四個!钢^五取蘊」,這個名色就是五取蘊說的。這個取蘊,我們上一次講過了。

  「若有于彼觀見為苦,當諦現(xiàn)觀于五取蘊盡見苦時,于五取蘊所有貪愛,由意樂故,皆說為斷,非隨眠故」,這個「斷名色愛慢」,這個「斷」什么意思?「若有于彼觀見為苦」,若是佛教徒肯學習佛法,于彼色受想行識觀見為苦,感覺到色受想行識都是苦。這個樂受是壞苦,也容易明白;苦受是苦苦,也容易明白;就是不苦不樂受,是行苦,也是苦,這個不容易明白。但是現(xiàn)在這個佛教徒,「于彼觀見為苦」,壞苦、苦苦、行苦,觀見色受想行識是苦。

  「當諦現(xiàn)觀于五取蘊盡見苦時」,當你「諦現(xiàn)觀」,這個「諦」就是深刻的,很認真的現(xiàn)前觀察,就是修止觀了。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五取蘊盡見苦時」,全面的看見它是苦,樂受是苦,苦受是苦,不苦不樂受也是苦,完全看見它是苦了,看見苦的時候。如果你能達到這個程度,「于五取蘊所有貪愛,由意樂故,皆說為斷」,就是在這色受想行識五蘊上,你原來沒有修行的時候,你是有貪愛心的,你對于色受想行識,就感覺到好,感覺到總是愛著!赣梢鈽饭,皆說為斷」,但是你現(xiàn)在修了四念處的時候,你觀察五蘊皆是苦。這個時候你原來的貪愛完全沒有了,不貪愛了,不值得貪愛了,「皆說為斷」。

  「非隨眠故」,這個只是說在你心上,這個現(xiàn)行的貪愛煩惱是斷了,那個種子還是在的,還是有。這個意思,「當諦現(xiàn)觀于五取蘊盡見苦」,這個「諦現(xiàn)觀」,是指什么說的?是指初果說的,初果須陀洹。初果須陀洹,是把這個我見斷掉了,但是這個貪愛心的種子還在,所以「非隨眠故」。初果還是有欲的,這個欲的種子還在,所以只是把現(xiàn)行的煩惱,這個正念一提起來,這貪愛心是沒有的!赣梢鈽饭省梗谒麅(nèi)心里面,這個道心上看,就是沒有了,貪愛心是沒有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