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七(8)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七(8)
卯四、暴流(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分二科) 巳一、問
云何苾芻多所住 越五暴流當度六?
云何定者能度廣 欲愛而未得腰舟?
這是第四大科「暴流」,分兩科,第一科「舉頌言」。「舉頌言」里面分兩科,先是「問」,這是天女提出這個問題。
「云何苾芻多所住」,是啊!出家的人,他內(nèi)心里面,多數(shù)是安住在那里呢?提出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問題!冈轿灞┝鳟敹攘,這個「云何」貫下來,「云何越五暴流當度六」?這個暴流,一共是有六個。「越五暴流」,這是譬喻,前五根,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是五個暴流;「當度六」,這是第六個暴流,就是意根的意思,這是由眼根發(fā)眼識,流出來這個貪瞋癡,這就是暴流。這個出家人,怎么樣超越了五個暴流?他怎么樣能夠渡過去第六個暴流?這樣意思。
「云何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這個「云何定者」,就是已經(jīng)得到定了,這個得到定了以后,他能夠超越「廣欲愛」,這個到處都有這種愛,所以叫做「廣欲愛」,后面有解釋!付吹醚邸,但是他沒有得腰舟,那么這是怎么樣解釋?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后面有解釋。
巳二、答
身輕安心善解脫,無作系念不傾動。了法修習無尋定,憤愛惛沈過解脫。
如是苾芻多所住,越五暴流當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
「身輕安心善解脫」,這以下佛回答前面的問題!干磔p安心善解脫」,這是一個方法。「無作系念不傾動」,這是一個方法!噶朔ㄐ蘖暉o尋定」,這是個方法!笐崘邸梗笐崱拐吆,「憤愛惛沈過解脫」,那么你過去這個憤愛惛沈就解脫了!溉缡瞧兤c多所住越五暴流當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這幾句是回答。
看底下面長行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標緣起」。
辰二、長行釋(分四科) 巳一、標緣起
此因天女所問伽他。
這是這個頌的緣起,是因為天女提出那么多的問題,所以佛回答,這是緣起。
第二科是「別釋頌」,分兩科,第一科是「出體」。
巳二、別釋頌(分二科) 午一、出體
暴流有六: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
「暴流有六」,那六個呢?「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這是這個六根,從六根里面流出六識,從六識流出來種種的煩惱,這也就像那個暴流,你不容易過去。這緩慢的流沒有力量,你容易過去;這暴流不容易過,也就是了生死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這個意思。
這是出這個暴流體。底下第二科「釋義」,分三科,第一科是「越五暴流」,解釋這個「越五暴流」是怎么回事。分兩科,第一科是「釋」。又分兩科,「舉眼所識色」,舉這個暴流。又分兩科,「得身輕安」,就可以越這個暴流了。又分兩科,第一科是「辨因緣」,身輕安從什么因緣有的?
這底下分兩科,第一科「由住正念」而得身輕安,這是第一科「由住正念」,說這個住正念。
午二、釋義(分三科) 未一、越五暴流(分二科)
申一、釋(分二科) 酉一、舉眼所識色(分二科)
戌一、得身輕安(分二科) 亥一、辨因緣(分二科) 天一、由住正念
佛圣弟子,有學見跡,于隨順喜眼所識色,不住于愛;于隨順憂眼所識色,不住于恚;于隨順舍眼所識色,數(shù)數(shù)思擇,安住于舍。
「佛圣弟子,有學見跡,于隨順喜眼所識色,不住于愛」,這個怎么叫作住正念?就是「佛圣弟子」,佛是圣,他的弟子里面也有圣,也有凡夫,但是現(xiàn)在是說圣的意思,是說這個弟子得圣道了。得了什么圣道?是得了初果了,是「有學見跡」!赣袑W」還沒有到四果阿羅漢,他是在初果、二果、三果,這里面都是有學。有學里面是屬于初果是「見跡」,見跡就是見道。這個道,是過去的人從這里走過了,所以有跡;后來的人,隨著前人走的道也走過去,所以「見跡」就是見道。圣人清凈的與第一義諦相應(yīng)的境界,凡夫是沒有辦法學的,只有是利用語言文字,就是圣人那個第一義諦,修到那個第一義諦境界,利用語言文字把它安立出來,是名為跡。這樣子,凡夫才可以學習,才可以從這個「跡」也可以慢慢的學習;如果沒有這個跡,沒有辦法學習了。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學習,開始成功了,所以叫做「見跡」,就是見道了,就是初果圣人。他怎么樣能安住正念?
「于隨順喜眼所識色,不住于愛」,這個眼所了別的色,能令你生歡喜心,所以叫做「隨順喜眼所識色」。這個「眼所識色」,人都愿意歡喜,它這個色能順你的心,叫你生歡喜,這叫「隨順喜眼所識色」!覆蛔∮趷邸,如果是我們一般的人,不修行的人,我們就是生愛著心了,這是我歡喜的境界,就生愛著心;現(xiàn)在這個人,這個修行人,他住正念的時候,不生于愛,心不動,觀察這個色,這個色是苦、空、無常、無我的,是沒有,不值得生愛,所以他「不住于愛」,是名為叫做正念。
「于隨順憂眼所識色」,這個眼所識色,隨順你的憂,令你心里面憂愁。這是什么?也就是這個色,也是令你生歡喜心的,但是這個色現(xiàn)在有無常的變化了,不能滿你意了,所以心里面就憂,心里面有多少郁郁不樂、憂愁。這樣的色,「不住于!梗@個修行人,他心里面不恚,也觀察它和那個「隨順喜的眼所識色」一樣,也是苦、空、無常、無我,使令心安住在第一義諦上,安住在圣道上,不要住在這種塵勞的境界上虛妄分別。我們凡夫的境界,要是在這個「隨順喜眼所識色」的境界,就生了愛著心的時候,不感覺到有什么問題,因為這很隨順自己的意思;如果是不隨順你的意思,令你生恨的時候,就要到老師那里講一講了,不然這個事,等「隨順喜」的時候,什么事都沒有事情。但是現(xiàn)在這地方告訴我們,一樣和隨順喜的那個眼所識色一樣,你不要住于恚,也是苦、空、無常、無我,你這樣住于正念,不生恚心。
「于隨順舍眼所識色,數(shù)數(shù)思擇,安住于舍」,這個于隨順舍,這個「舍」,就是也不喜、也不恚;也不喜、也不愛;是也不憂、也不恚,這樣的舍。隨順這樣的舍的時候,我們這個凡夫,遇見這樣眼所識色的時候,心就也不生喜愛,也不生憂恚。但是你面對這個色的那一念心,還是一樣,也是執(zhí)著的,也還是執(zhí)著的,執(zhí)著的。這個不修行的人那一念執(zhí)著心,就是愚癡。前面生愛是貪愛;那個恚是瞋恚;這個隨順舍眼所識色,那就是愚癡。那就是愚癡。∝澆_癡!就是這樣的活動。
那么這個修行人,不能隨順原來的執(zhí)著心,就是「數(shù)數(shù)思擇安住于舍」,這個舍是清凈的,與圣道相應(yīng)的舍,就是不執(zhí)著。說不住于愛,不住于恚,那么你那個心是什么樣?就是舍,就是不執(zhí)著的這個道心,那是清凈的,所以這是兩個舍,是不一樣的。
「于隨順舍眼所識色,數(shù)數(shù)思擇,安住于舍」,這是分這么三種,「眼所識色」分這么三種差別。怎么樣叫「安住正念」?不隨順貪瞋癡活動,要用這個苦、空、無常、無我的這個四念處,破壞這個貪瞋癡,使令你的心安住在圣道上。圣道是什么?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個境界,就是這樣意思,心無所住。如果真是圣道相應(yīng),那就是圣人。你這樣學習的時候,那就是暖頂忍世第一,暖頂忍世第一的境界。這個《披尋記》的文和這一樣,但是要把它念一念也好。就是這個,我們從經(jīng)論上學習樣的佛法,這個記憶力要好一點,就是你日常生活里面,行住坐臥所面對的一切,你就要用,不要忘了。你記憶力不好就忘了,還是原來的那種老習慣,貪瞋癡在活動,那就是外凡的境界。這個外凡的境界,如果貪瞋癡活動,就和非佛教徒一樣,是一樣了,F(xiàn)在是說由外凡到內(nèi)凡去了,你一定要調(diào)整自己內(nèi)心的煩惱,用這個圣道來調(diào)、調(diào)它。
《披尋記》六三三頁:
于隨順喜眼所識色等者:此中意說依耽嗜喜,依耽嗜憂,依耽嗜舍,名喜憂舍。云何依耽嗜喜?謂于眼所識色,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引起欲染可染著,或由得現(xiàn)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而生于喜,如是相喜,名依耽嗜喜。云何依耽嗜憂?謂于眼所識色,可喜可樂,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現(xiàn)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若已過去,若盡若滅,若離若變,而生于憂,如是相憂,名依耽嗜憂。云何依耽嗜舍?謂愚癡無智無聞異生,于眼所識色,顧戀于舍,執(zhí)著諸業(yè),趣向于色,依止于色,不舍于色,不超過色,于此中舍,是名依耽嗜舍。此如《顯揚論》說。(顯揚論五卷十頁)佛圣弟子,于此依耽嗜喜心生厭離,是故說言不住于愛。于此依耽嗜憂心生憂離,是故說言不住于恚。于此依耽嗜舍心生厭離,是故說言數(shù)數(shù)思擇安住于舍。此安住舍,謂出離舍應(yīng)知。
「于隨順喜眼所識色等者:此中意說依耽嗜喜」,這個「耽嗜」,在《大毗婆沙論》上,其實也就是愛,耽嗜也就是愛,也就是取著。這個喜就是取著,就是因喜而生愛,因愛而生喜,就是一種染污心!敢赖⑹葢n,依耽嗜舍」,像剛才講的凡夫境界。「名喜憂舍」,這不修學圣道的人,他內(nèi)心里面的境界,就是這三個差別,就是喜憂舍,就是貪瞋癡活動。
「云何依耽嗜喜?謂于眼所識色」,怎么叫作「依耽嗜喜」?就是凡夫的心,他就隨順,這「依」就是隨順的意思,隨順這個由愛而生喜,由喜而生愛這境界!钢^于眼所識色」,這個所識了別的色是可喜的、是可樂的,這「喜」是第六識,「樂」是前五識,這樣分別這個字,其實都是可以用!缚上、可樂、可意、可愛」,能隨順你這個意,能令你生愛著心,這樣是通于六識了!改芤鹩究扇局梗@個喜樂意愛,有什么不對?你若這樣去隨順,這樣的煩惱活動,就能引起你內(nèi)心的欲染,可染著,就是這欲染是所染著的,能引起這個欲染、這個欲心,染著這個境界!富蛴傻矛F(xiàn)所得」,或由得現(xiàn)前所得,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你得到了。「或由隨念先時所得」,或者是隨你心情的回想,回憶過去時候,所得到的這些色!付谙病,以前得到的如意的,也會生歡喜!溉缡窍嘞,名依耽嗜喜」,這叫做「耽嗜喜」。
「云何依耽嗜憂?謂于眼所識色,可喜可樂,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現(xiàn)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若已過去」,「先時所得」就是已經(jīng)過去了。「若盡若滅」,這先時所得,它逐漸地、逐漸地在「盡」,或者完全沒有了就「滅」!溉綦x若變」,說是它沒有過去,但是和你分離了,說是沒有分離,但是有變化,不如你意了!付趹n」,這時候心里有恨了。「如是相憂,名依耽嗜憂」。
「云何依耽嗜舍?謂愚癡無智」慧的 ,「無聞」沒有聽聞佛法的「異生」凡夫!赣谘鬯R色,顧戀于舍」,這個「舍」,不是前兩種,不是那個喜愛和那個憂的舍,不是兩種,這時候這個舍,面對的這個舍,是中庸性的,但是你心里面也還是有執(zhí)著,「顧戀于舍」,還是有愛著心!笀(zhí)著諸業(yè),趣向于色」,用執(zhí)著心,有很多的行動,「趣向于色」,還是傾向于色!敢乐褂谏,心里面依止留戀這個色!覆簧嵊谏梗荒軛壣徇@個色!覆怀^色」,超過色就是圣人了,凡夫是不能超過這個境界的。「于此中舍,是名依耽嗜舍」,這樣的舍叫作「耽嗜舍」,就是境界雖然是屬于中庸性的,但是你心還是執(zhí)著的,這叫「依耽嗜舍」!复巳纭讹@揚論》說」,《顯揚論》上說得比這里詳細一點,說得多一點。(顯揚論五卷十頁)
「佛圣弟子」,就是得圣道的弟子。「于此依耽嗜喜心生厭離,是故說言不住于愛」,解釋那個不住于愛!赣诖艘赖⑹葢n心生厭離」,也是不執(zhí)著,厭離是厭離那個境界,同時也厭離自己生瞋心,自己生瞋心的時候,自己要知道厭離,「是故說言不住于!埂!赣诖艘赖⑹壬嵝纳鷧掚x」,于舍也心生厭離,不執(zhí)著,「是故說言數(shù)數(shù)思擇安住于舍」。「此安住舍,謂出離舍應(yīng)知」,是出離舍,不是那個執(zhí)著的舍,這還是不一樣。
這是把這個安住正念,什么叫安住正念?就是這樣子安住正念。怎么樣才能夠得身輕安?這是第一個方法「由住正念」。
天二、由修律儀
彼設(shè)已生,或欲貪纏,或瞋恚纏,或愚癡纏;三身為緣,所謂喜身、憂身、舍身,而不堅著乃至變吐。
這底下第二科「由修律儀」,修這個根律義。
「彼設(shè)已生」,彼那個人,假設(shè)他已經(jīng)生出來,生出什么?「或」者是「欲貪纏」,不是色界、無色界的貪,而是欲界的貪纏,這纏是貪的煩惱已經(jīng)現(xiàn)出來了,纏擾你的心。「或瞋恚纏,或愚癡纏」,已經(jīng)生出來了,你不知道它是緣起的,是苦、空、無常、無我,你沒有這樣的正念,那就是愚癡了,叫「愚癡纏」!溉頌榫墶,這貪瞋癡的煩惱,以三身為它生起的緣。什么三身呢?「所謂喜身、憂身、舍身」,這個由于喜生貪纏,憂身生瞋纏,舍身生愚癡纏。「而不堅著,乃至變吐」,這個修律儀的這個人,他不堅著這個境界,這憂喜舍的境界,他不堅著,所以他就不起這個欲貪纏、瞋恚纏、愚癡纏。就是若生了,他也不堅著,他能夠把它調(diào)伏了。一個是本來不生,或者生起來了,他能調(diào)伏它。這「修律儀」,就是毗奈耶,就是能夠調(diào)伏它,不執(zhí)著這憂喜舍,乃至到變吐,這不執(zhí)著和變吐意思不同。
《披尋記》六三四頁:
彼設(shè)已生或欲貪纏等者:謂由依耽嗜喜、或憂、或舍,三身為緣,現(xiàn)在已生貪瞋癡纏,佛圣弟子不堅執(zhí)著,或永棄舍,令諸纏斷;或永變吐,令隨眠斷。由是說言:而不堅著,乃至變吐。
「彼設(shè)已生或欲貪纏等者:謂由依耽嗜喜、或憂、或舍」,依耽嗜喜、耽嗜憂、耽嗜舍,這「三身為緣,現(xiàn)在已生貪瞋癡纏」,因為有喜憂舍的緣,才生起貪瞋癡的煩惱!阜鹗サ茏硬粓詧(zhí)著」,不那么很堅固地執(zhí)著,這色聲香味觸是可喜的、是可恨的、是舍的,不執(zhí)著這個事情。「或永棄舍,令諸纏斷」,你這個正念如果有力量的話,就把這個貪瞋癡的纏就棄舍了,使令這纏就中斷了,不相續(xù)下去了。
「或永變吐」,這什么意思?「令隨眠斷」,使令種子都斷了。你修四念處,修無我觀的時候,達到那個寂滅境界的時候,他就有斷種子的力量。如果只是修不凈觀,能調(diào)伏纏的活動,能使令現(xiàn)行的煩惱停下來,但是不能斷種子,斷種子一定要修無我觀,才能有這個力量。但是用不凈觀來調(diào)伏貪瞋癡纏,這個力量還是很大的,所以佛也提倡修不凈觀。「由是說言:而不堅著,乃至變吐」,這兩個意思還是不一樣。
【問答補充:這個「變吐」,這「吐」是把它吐出去,這「變吐」,由變而吐。這「變」怎么講?就是修四念處觀,就把煩惱的種子消滅了,就名為「吐」。因為我們原來是隨順煩惱的活動,所以一直地增長煩惱種子的力量,增長煩惱的力量,也就是增長種子的力量;現(xiàn)在轉(zhuǎn)變了,修四念處,就是損減消滅煩惱和種子的力量,所以就把煩惱的種子完全消滅了,所以叫做「吐」!
由是因緣,于屬三身諸煩惱纏得不現(xiàn)行,輕安而住。
由于你「住正念」,由于你「修律儀」,所以「于屬三身的諸煩惱」,系屬于喜憂舍,這是心所法!钢T煩惱纏得不現(xiàn)行」,煩惱纏不活動了,你心情就自在,就「輕安而住」,你就會這樣。
這是「修律儀」,底下是第二科「簡所得」。第一科是「辨因緣」,辨身輕安的因緣,一個是「住正念」,一個是「修律儀」,F(xiàn)在第二科「簡所得」。
亥二、簡所得
如是名為得身輕安,而未能得心善解脫。由彼隨眠未永斷故。
「如是名為得身輕安,而未能得心善解脫」,簡別你現(xiàn)在得到的境界是這樣的,得了身輕安,但是沒得心善解脫,心善解脫還沒成就。這前面是說得「身輕安」,這以下第二科說「心善解脫」。
「由彼隨眠未永斷故」,為什么沒得到心善解脫?得到身輕安,而沒得心善解脫,什么原因?「由彼隨眠未永斷故」,隨眠沒斷,所以還沒得心善解脫。
下面第二科說這個「心善解脫」。
戌二、心善解脫
彼于后時,又能永斷屬彼隨眠;即于屬彼諸煩惱中,遠離隨縛。如是乃名即于三身貪瞋癡所,心善解脫。
「彼于后時,又能永斷屬彼隨眠」,后來你繼續(xù)努力地修行,你就能永斷,斷隨眠那是永斷;「屬彼隨眠」,系屬于那個煩惱的隨眠。「即于屬彼諸煩惱中,遠離隨縛」,屬彼貪瞋癡纏,屬彼貪瞋癡煩惱中的那個種子,那個種子它長時期地隨逐你、來系縛你,現(xiàn)在遠離了,種子也息滅了,所以「遠離隨縛」。遠離系屬于彼煩惱的種子也永斷了。
「如是乃名即于三身貪瞋癡所,心善解脫」,這樣子斷了煩惱的時候,「遠離隨縛」,隨逐你,一直系縛你的種子。這樣子乃名為,即于三身喜憂舍,生起的貪瞋癡的這煩惱,就心善解脫了;于三身貪瞋癡這個地方,心就解脫了。你這一念心,就解脫了貪瞋癡的現(xiàn)行,貪瞋癡的種子,這時候你心情自在了,是心善解脫。
酉二、例余所識法
如于眼所識色,乃至于身所識觸,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例余所識法」。
「如于眼所識色」,如前面說的「眼所識色」是這樣子,耳所識聲,「乃至身所識觸,當知亦爾」,也是這樣子,也有喜憂舍,也有貪瞋癡纏這樣子,也要安住正念,也有修律儀這樣子,也有心善解脫。
申二、結(jié)
如是已斷五下分結(jié),越五暴流。謂越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越身暴流,能覺諸觸。
這是第二科「結(jié)」!溉缡恰,像前面說這個,就是初果圣人,他「已斷」滅了「五下分結(jié)」。五下分結(jié)前面我們也是講過,身見,就是薩迦耶見是身見,戒禁取見,還一個疑,這是三個,另外還有貪、瞋!俱舍論》上說:「由二不超欲,由三復(fù)還下」,你有欲貪,你有瞋恨,你不能超越欲界;你有貪、瞋,你不能超越欲界。說是我努力修行,我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了!赣扇龔(fù)還下」,你有身見、戒禁取見和疑,你還是要下來,你又回到欲界來了,這是五下分結(jié)。你有這五種煩惱,它能夠順于你在欲界里生存,所以叫作「五下分結(jié)」。
這上面說「五暴流」,是眼耳鼻舌身前五根,這是斷了欲以后,從這文上看出來一件事,就是你斷了欲的時候,這欲的煩惱,主要是欲界的欲煩惱,你心就不向外攀緣了,向外攀緣就是從眼耳鼻舌身,由這五根向外攀緣,F(xiàn)在是斷了五下分結(jié)以后,不向外攀緣了,所以在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暴流」,你超過去了,超越它了。所以這上面說:「謂越眼暴流,能見諸色」,能見諸色是苦、空、無常、無我!改酥猎缴肀┝,能覺諸觸」,還是苦、空、無常、無我,心里面就不攀緣它了。
未二、當度第六(分三科) 申一、標
如是越度五暴流已,余有第六意暴流在,為當越度,復(fù)修無作、無動、系念。
這是第二科「當度第六」,前面是「越五暴流」這一科解釋完了,現(xiàn)在「當度第六」。
「如是越度五暴流已,余有第六意暴流」,這第六意根發(fā)意識,這里面貪瞋癡,五暴流還是在的!笧楫斣蕉,后修無作、無動、系念」,要修這個方法,才能超越這個第六個暴流。
我們現(xiàn)在,再多說幾句說,現(xiàn)在說這些事情,這都是說的毗婆舍那,說的毗婆舍那。就是用功修行的時候,你要修奢摩他,但是也要修毗婆舍那,這個毗婆舍那就這樣修。有兩種不同:一個是你不靜坐的時候,你這眼耳鼻舌身面對境界的時候,你要注意「修律儀」。說我這時候,我靜坐,我沒在大街上走,我是靜坐了,前五根不活動,我在第六意根這時候,你就是調(diào),要調(diào)這憂喜舍,在憂喜舍上觀察,是苦、空、無常、無我,那就把貪纏、瞋恚纏、愚癡纏就破壞了,是這么回事,那么這就是四念處。
前面越五暴流說完了,這是說初果越五暴流的相貌。這下面說到當度第六暴流,先是「標」出來。越第六暴流怎么樣修法?修這「無作」、「無動」和「系念」,這三個方法。這個《披尋記》它有一個解釋。
《披尋記》六三四頁:
復(fù)修無作無動系念者:此中無作,謂無余依滅,于此位中,不作現(xiàn)在諸業(yè)煩惱所依處故。如《集論》說,(集論五卷十五頁)。言無動者,謂一切相皆遠離故。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二十一頁)余如下解釋。
「復(fù)修無作無動系念者:此中無作,謂無余依滅,于此位中,不作現(xiàn)在諸業(yè)煩惱所依處故」,這叫作「無作」!溉纭都摗氛f,(集論五卷十五頁)。言無動者,謂一切相皆遠離故。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二十一頁)余如下解釋」,下面有解釋,但是和這有點不同,就是《披尋記》的作者,把不同的解釋引到這里來,這樣的意思。
他說這個「無作」,這個「無作」怎么講?「謂無余依滅」,這個「余依滅」就是這個得阿羅漢了,還剩余了色受想行識,還沒有滅,現(xiàn)在也滅了。「于此位中」,在這不生不滅的境界里面,離一切相境界里面。「不作現(xiàn)在諸業(yè)煩惱所依處故」,這叫不作,這么樣講。就是在這不生不滅里面,沒有煩惱和業(yè)的活動。像我們生存的人,我們就是,不是煩惱就是業(yè);不是業(yè)就是煩惱,老是這樣活動,那你的一念心就為業(yè)、為煩惱的所依處,這叫做「作」,F(xiàn)在到「無余依」,到那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不作這件事了,叫「無作」,這是「無作」的解釋。這個解釋是《集論》上說的。
「言無動者」,這「無動」怎么講?「謂一切相皆遠離故」,這個「動」就是一切相,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里面有憂喜舍,不是貪就是瞋,再就是愚癡,這都是相,現(xiàn)在說是沒有這些相,所以叫「無動」,這是一個解釋。
申二、釋(分二科) 酉一、第一義(分二科) 戌一、辨相(分三科)
亥一、無作(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無作?
這以下是本論上的解釋,前面是「標」,這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義」,又分兩科。第一科是「辨相」,又分三科。第一科是「無作」,「無作」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無作?」要越度第六暴流的時候,要修學無作的法門,這無作的法門要怎么修?
天二、釋(分二科) 地一、由無我慢
謂于涅槃心生愿樂,不為我慢之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造作。
「謂于涅槃心生愿樂」,就是已經(jīng)越度了五暴流的這個人,就是初果圣人,得了初果以后這個圣人,他怎么修行呢?就是「謂于涅槃心生愿樂」,就是謂于四果阿羅漢所得的涅槃,他心里面生歡喜心、生希望心、生欣慕心,希望也能達到那個境界,這樣子。「不為我慢之所傾動」,于涅槃生希望心,有這樣的愿望的時候,他就不為我慢所傾動了!覆粸槲衣乃鶅A動」,這個話怎么講法?「無所思惟亦無所作」,這叫「不為我慢之所傾動」。
《阿毗達磨論》上說,這個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法這地方,這個法是什么?就是涅槃。這個涅槃,當然是阿羅漢以上的圣人,才得涅槃。其余的人,初果、二果、三果,可以說分得涅槃,其余的人根本沒得到涅槃。但是這涅槃的道理,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在這個境界上,誰比誰高嗎?誰不如誰?沒有勝劣的差別,有這樣的意思。那樣說,大乘經(jīng)論上說一切眾生皆是涅槃相,這意思還有這種味道,所以「不為我慢之所傾動」。
「無所思惟」,到這個地方是離心緣相的,是「亦無造作」,心不動了,所以叫「亦無造作」。這「無作」這樣講法,這里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有「涅槃」的愿望,就是生歡喜心,愿意得涅槃,這是一個「愿」。底下「不為我慢之所傾動」,實在這個是行,就是觀,作如是觀就是了,這樣意思。
地二、由無我執(zhí)
又不為彼計我我所,當來是有,乃至我當非想、非非想等之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造作。
這下面是第二科「由無我執(zhí)」,前面是第一科「由無我慢」,「由無我慢」名為無作,第二科是「由無我執(zhí)」名為無作,這樣意思。
「又不為彼計我我所」,他這個修行人,一方面觀涅槃相,也就是修無相三摩地了,一切法都是寂滅,他當然是由無常門,入于不生不滅的境界,他就觀這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就是涅槃的境界。譬如說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不就是涅槃的境界?當然這也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還是從這里延伸出來。
這以下第二科,「又不為彼計我我所」,這位修行人「又不為彼計我我所」,又不在色受想行識上,執(zhí)著有我我所了!府攣硎怯小梗覍磉是有,若是執(zhí)著有我的話,說我是常住不變的,那么將來還是有我的存在;現(xiàn)在是不執(zhí)著有我,那也不就不會說當來還有我,因為現(xiàn)在就無我,將來還會有我?「乃至我當非想、非非想等之所傾動」,也不會這么想,也不會想我將來會得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定等,就有這種虛妄分別。你得了初果,你會想我得了初果嗎?也就不會這么想了!笩o所思惟」,所以也不會有我的思惟,也不會有我的創(chuàng)造,做什么事情,不會有這樣分別。那么這是由無我執(zhí),也就是修無我觀了。這樣子說,由無我慢、由無我執(zhí),名為「無作」,這樣解釋。
亥二、無動(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無動?
這底下第二科「無動」,「無作」這個解釋完了。這「無動」怎么講?分兩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無動」?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無上分結(jié)」。
天二、釋(分二科) 地一、無上分結(jié)
謂不為彼上分諸結(jié),纏繞其心,無動無變亦無改轉(zhuǎn)。
這叫做「無動」!钢^不為彼上分諸結(jié)」,前面那位越度五暴流的初果,是息滅了五下分結(jié),現(xiàn)在這是說「不為彼上分諸結(jié)」,就是欲界以上,欲界是下,色界、無色界是上,色界、無色界他們也是有煩惱,也是有五種煩惱:色愛、無色愛(或者是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五種。我們現(xiàn)在用功修行的時候,靜坐的時候,心里面有掉舉,F(xiàn)在說色界、無色界天上的人,也有掉舉,有掉舉的事情。
《大毗婆沙論》上解釋,因為成就了色界、無色界的人,他有愛著心,愛著這個禪定的心。《俱舍論》上說,這個愛著心就是出定了,出定了,我回想這個定怎么怎么可愛,這就是愛,這就是掉舉,是名為「掉舉」!嘎、高慢,我得了這么高的禪定,你們都沒得,你們都不如我,有高慢。有「無明」,當然不知道根本無我,一切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他還沒有這種智慧,所以叫無明,這是五上分結(jié)。
現(xiàn)在「無動」這句話怎么講?「謂不為彼上分諸結(jié)纏繞其心」,這個修行人,他觀察苦、空、無常、無我,修四念處的時候,在禪里面修四念處的時候,就把這五上分結(jié)都調(diào)伏了,所以沒有上分諸結(jié)纏繞其心,所以他不動,心就不動了,這樣講就不動,沒有煩惱所動!笩o變」,還有個「無改轉(zhuǎn)」,這三個意思。怎么叫作「變」?怎么叫作「改轉(zhuǎn)」?
《披尋記》六三五頁:
無動無變亦無改轉(zhuǎn)者:無動如前釋。言無變者,謂貪愛盡故,于諸境界無轉(zhuǎn)變故。言無改轉(zhuǎn)者,謂永離諸趣差別轉(zhuǎn)故。如《集論》說。(集論五卷十四頁)
「無動無變亦無改轉(zhuǎn)者:無動如前釋」,這樣解釋了,沒有五上分結(jié)的變動。「言無變者,謂貪愛盡故」,就是不愛著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不愛著!赣谥T境界無轉(zhuǎn)變故」,這個境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識無邊乃至非非想定,這個境界不同,你愛著它的時候,也隨著變動;現(xiàn)在沒有愛著了的時候,「無轉(zhuǎn)變故」。
「言無改轉(zhuǎn)者」怎么講?「謂永離諸趣差別轉(zhuǎn)故」,這時候解脫了,見煩惱、愛煩惱完全解脫了以后,不會在生死里流轉(zhuǎn),不會忽然間從天上又跑到人間,人間又跑到三惡道去,從三惡道又回到人間,這樣變動,不會有這樣變動,所以「亦無改轉(zhuǎn)」,這么講。
地二、無諸定愛
又于隨一寂靜諸定,不生愛味、戀慕、堅著。
這是第二科是「無諸定愛」,前面是「無上分結(jié)」,無五上分結(jié)是總說的,把所有的煩惱都說了。這以下第二「無諸定愛」,單說這個愛。
「又于隨一寂靜諸定」,又這個修行人,用四念處來調(diào)伏的時候,「隨一寂靜諸定」,色界四禪乃至到無色界的四空定,不管那一個定,諸定!覆簧鷲畚丁,不愛著它那個滋味,不「戀慕、堅著」,他能用四念處調(diào)伏,所以能這樣子。
亥三、系念(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系念?
前面這幾個都解釋完了,現(xiàn)在第三科解釋「系念」,分兩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系念」?
天二、釋
謂為斷彼上分諸結(jié),于其內(nèi)身住循身觀,如是乃至廣說念住。
第二科解「釋」。
「謂為斷彼上分諸結(jié)」,前面是說沒有上分諸結(jié)了,所以叫作「無動無變亦無改轉(zhuǎn)」。怎么能沒有?不是自然沒有的,就是你若是為了要斷滅彼五上分諸結(jié),「于其內(nèi)身」,就是修四念處觀。「于其內(nèi)身住循身觀」,色界天也還是色受想行識都具足,無色界四空定沒有色,有受想行識,那就是他的身!秆碛^」,這「循」是循環(huán),一次又一次這么觀!溉缡悄酥翉V說念住」,于其身,身念住,受心法四念住都是這樣循觀,循環(huán)地觀察,那么這就叫做「系念」。不是散亂心的念,是在定里面修這個四念處觀,這叫做「系念」。
戌二、顯業(yè)(分二科) 亥一、別
彼由如是修無作故,斷諸生愛;修無動故,斷諸定愛,此離現(xiàn)行,說名為斷;修系念故,為令一切上分諸結(jié),無余永斷,修習對治。
這底下第二科「顯業(yè)」,戌二「顯業(yè)」,顯這個做種種的修行這個業(yè)相。前面第一科是「辨相」,現(xiàn)在這是「顯業(yè)」。
「彼由如是修無作故」,這是總說起來,彼那個修行人,由于他修無作的觀,修無動,乃至系念!副擞扇缡切逕o作故,斷諸生愛」,這個「諸生愛」是什么?就是所現(xiàn)出來的色受想行識,他內(nèi)心的境界,斷這些生愛。其實這地方,也就是斷俱生我執(zhí)的意思!感逕o動故,斷諸定愛」,這是我所愛,所得的定!复穗x現(xiàn)行,說名為斷」,這是說你沒有現(xiàn)行的時候,這煩惱不活動叫作「斷」!感尴的罟剩瑸榱钜磺猩戏种T結(jié),無余永斷,修習對治」,修習四念處觀,這個是能斷種子!感尴的罟剩瑸榱钜磺猩戏种T結(jié),無余永斷」,用四念來對治,煩惱是所對治的。
第二科是「總」,前面是別說,這是總說。
亥二、總
如是修習無作系念,不傾動故,能令一切上分諸結(jié),無余永斷,是名越度第六暴流。謂意暴流,能了諸法。
這是這一科,使令你意根的暴流,現(xiàn)在也能超越得解脫了。
《披尋記》六三五頁:
不生愛味戀慕堅著者:〈三摩呬多地〉說:唯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于上出離不了知故,入彼定已便生愛味、戀著、堅住,是名愛味相應(yīng)靜慮等定。(陵本十二卷三頁)翻彼應(yīng)知說名無動,不為愛味煩惱所動亂故。
「不生愛味戀慕堅著者:〈三摩呬多地〉說:唯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這修行人,如果你不是佛教徒,你最初聽聞佛法的時候,只是聽說初靜慮、二靜慮乃至非非想定的功德,說怎么怎么好,「于上出離不了知故」,他沒有說四禪八定還有過失,應(yīng)該從這過失里面解脫出來,這件事他沒有說,所以你還不知道,「不了知故」!溉氡硕ㄒ驯闵鷲畚丁,所以你若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的時候,你心里就愛著這個境界,「便生愛味」!笐僦宰 ,這是千辛萬苦才成就的寶貝,執(zhí)著這個境界!甘敲麗畚断鄳(yīng)靜慮等定」,「靜慮」四靜慮,這個「等」,就是色界的四空定,你在里面生愛味,有這個問題!阜藨(yīng)知說名無動,不為愛味煩惱所動亂」,從那愛味定翻過來,那就是無動,不為愛味煩惱所動亂,那就叫作「無動」。
酉二、第二義(分三科) 戌一、標差別
復(fù)有差別。
前面是「第一義」,這是一種解釋,這底下第二個道理來解釋這段文,先是「標差別」。
「復(fù)有差別」,還有不同的道理來解釋這一段文的,這是「標」,下面是解釋,先解釋「無動」,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戌二、釋無動(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無動?
怎么叫作「無動」呢?
亥二、釋(分二科) 天一、辨修
言無動者:是慈善根,無瞋性故。由此因緣,諸圣弟子,于薩迦耶斷除邪愿,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由彼慈故,修奢摩他;由念住故,修毗缽舍那。
「言無動者:是慈善根,無瞋性故」,這樣解釋,這「無動是慈善根」,你修這個慈三昧,慈三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這慈悲心倒是很重要!笩o瞋性故」,這慈善根怎么叫作「無動」?因里面沒有瞋心,這動是瞋心的意思,沒有瞋心了,所以叫「無動」,你修慈悲心,就把瞋心調(diào)伏了。
「由此因緣,諸圣弟子,于薩迦耶斷除邪愿」,「由此因緣」,由于你修慈三昧的關(guān)系,所以諸圣弟子,于薩迦耶見斷除邪愿,就是修無我觀的時候,斷除邪愿了,下面有解釋。這個慈悲心,這「慈善根」的意思,就是不是離開了我有其他的人,我和一切人同為一體了,沒有彼此的差別了,沒有彼此的對立了,有了慈悲心的時候,就會達到這個程度。如果說有彼此的對立,那叫做「邪愿」,離開了我有你們,那叫做「邪愿」,F(xiàn)在斷除我見的時候,沒有彼此的對立了,所以慈悲心能達到這種程度,就是慈悲一切眾生,就和對自己慈悲一樣,愛護別人和愛護自己一樣,沒有差別,「諸圣弟子,于薩迦耶斷除邪愿」!感奚菽λ、毗缽舍那」,在這個基礎(chǔ)上,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修這個止觀的!赣杀舜裙,修奢摩他」,在這里停下來修止,修慈三昧叫做奢摩他。「由念住故,修毗缽舍那」,修四念處觀,那叫作修毗缽舍那。
《披尋記》六三五頁:
于薩迦耶斷除邪愿者:謂修慈定,依法緣慈,不見實有自他差別,故于自他無有希愿,是名于薩迦耶斷除邪愿。
「于薩迦耶斷除邪愿者:謂修慈定,依法緣慈」,因為沒有我,你慈悲向誰慈悲呢?只是一切法而已,只是色受想行識,眾多因緣所生法,此中沒有我可得!感薮榷ǎ婪ň壌,不見實有自他差別,故于自他無有希愿」,不是說我心里想:要利益我,要利益眾生,不是這樣的,沒有自他差別。「是名于薩迦耶斷除邪愿」,這樣意思。
前面是辨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沒有邪愿。下面第二科「顯業(yè)」。
天二、顯業(yè)
如是正修行者,于能隨順斷上分結(jié),三心修習,速得圓滿。謂于上身,無耽染心;于下有情,無憤恚心;不放逸者,于上下境,無染污心。
「如是正修行者,于能隨順斷上分結(jié),三心修習」,隨順四念住,斷除五上分結(jié),這里面有三心修習的情形!杆俚脠A滿」,很快地就圓滿了,就成功了。這「三心」是什么?「謂于上身,無耽染心」,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身,沒有染著心,不去執(zhí)著有我我所。「于下有情」,于欲界有情,「無憤恚心」,這欲界有情在那里放逸,這個圣弟子,在色界禪、無色界定里面,看這一切在欲里生活的這些有情,沒有憤恚心,說那個人,他就是那樣放逸,他心里也不憤恚。我們發(fā)道心的人,看見不發(fā)道心的人生瞋心,這是不對的。「不放逸者,于上下境,無染污心」,這是總說的,這就是三心。沒有耽染心,就是沒有貪著心,沒有愛著心,沒有憤恚心,沒有放逸,沒有這三心,沒有染污心。
戌三、余例前
余如前說。
這上面,其他的這是,前面的無動、無變、無作、無動、系念這些事,像前面解釋。
申三、結(jié)
如是名為越五暴流,當度第六。
第六個暴流也過去了,也超越了。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七(7)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七(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