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一(3)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一(3)

  宿四、于他奉施(分二科)

  列一、有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他持種種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寶,及持種種眾多上妙財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舍有情故!

  這是第四科:于他奉施。這個施漸次里面,一共有六科,現(xiàn)在是第四科。這一科里分兩科,第一科是:有違犯。

  「若諸菩薩」,就是很多的受菩薩戒的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這個「安住」,就表示這位菩薩,他是修四念處的,心里面沒有煩惱,所以他能夠「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杆址N種生色可染」,這個「他」,就是施主,就是拿來很多的「生色可染」的這些東西,他拿來又有:「末尼」,就是末尼珠,翻個「如意」;「真珠」、還有「琉璃」等寶,「及持種種眾多」。不但是拿來這么多的珍寶,又拿來「種種眾多」,很多的各式各樣的「上妙」的「財利供具」。這個「財利」,上面加個「上妙」,應(yīng)該是最好的供具。「殷勤奉施」,「殷勤」,應(yīng)該說是誠懇的「奉施」菩薩。

  「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這以下是說菩薩內(nèi)心的事情。這位菩薩是「由嫌恨心」,他「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應(yīng)該是沒有煩惱,但是現(xiàn)在是有煩惱了。這個「嫌恨」,前面是講過,從這個字上看,應(yīng)該是彼此有過不愉快的事情,這個不愉快的事情,而這位菩薩他心里面還沒放下,還嫌恨這個施主,對這個施主不高興,「嫌」就是不高興,「恨」這個施主,以前你對我作過什么什么傷害的事情,所以「嫌恨」!富蝽佬摹,這個「!,也就是恨,因為內(nèi)心里面有恨,他內(nèi)心里面還有很多的苦惱。這「嫌恨」是由內(nèi)而外,這個「恚惱」是由外而內(nèi)的意思,偏重于菩薩自心的苦惱。因為有「嫌恨」,有「恚惱」的關(guān)系,「違拒不受」,施主拿這么多的金銀寶物,上品的「財利」,他還是拒絕,不接受,不接受這位施主的供養(yǎng)!甘敲蟹浮,這樣情形呢,這位菩薩就是違犯了菩薩戒了。

  「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這個前面是講過,這個「有犯」,這個「犯」,這個字當(dāng)作「罪」字講,就是這個菩薩這樣做就是有了罪,為什么有罪呢?「有所違越」,就是違犯了這個菩薩戒了!甘侨具`犯,舍有情故!」這個犯有兩種不同:一個是染違犯;一個不染違犯,現(xiàn)在這是有染污的違犯,就是有煩惱。說是為什么他拿這么多的寶物、財物供養(yǎng)不接受,還有什么不對呢?「舍眾生故」,因為菩薩發(fā)大悲心饒益眾生,如果你這樣做呢,就和這個眾生結(jié)怨了,就不能度化這個眾生了,所以是違犯了菩薩戒。

  看這個《披尋記》:

  「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寶至財利供具者:」這一段文,「寶有種種」,這個「寶」,寶貝的東西有很多種,那幾種呢?「謂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硨磲瑪瑙琥珀金銀」,還有「赤珠右旋」,這個「右旋」和「赤珠」應(yīng)該是連起來念,但是沒有看見這種東西!溉缡堑阮悺,就是這么多的種類不同!副吮松惓删妥顒偾鍍艄猬摗,是各式各樣的形色的差別,「成就」,都是成就了最殊勝的特色,其中特色就是一個是「清凈」,一個是「光瑩」,就是這個不同,「光瑩」,就是光彩,這些寶物都有這種特色!缚闪類廴,是名生色可染」,這么多美好的光彩的寶物,可能令人生愛染心。當(dāng)然有修行的人,他還是不愛染;沒有修行的人,那就有可能是愛染,所以叫做「可令愛染」,「是名生色可染」。這句話這么講,這是《披尋記》的作者這么講。

  在其他的文上的講法,又不是這樣意思。這個「生色可染」,在其的地方解釋:這個黃金叫做「生色」,就是生來就是這樣的顏色,它是不變化的,所以就叫做「生」,就是金;「可染」,就是白銀,白銀是可以染的,可以轉(zhuǎn)變的。那么「生色可染」,就指黃金和白銀說的,F(xiàn)在這《披尋記》的作者不這么講。

  「是諸世間希有難得,故得寶稱」,這些東西是我們這個世界上,很少有的東西,不容易得到,所以叫做「寶」。這個「寶」,就是希有難得,名之為寶!肛斃┚咭嘤蟹N種」,這是指什么說的呢?「謂如飲食衣服臥具什物非少非粗,是名眾多上妙」,「眾多」,就是不少;「非麤」,就是上妙的意思。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前面是說染違犯,這下面說非違犯,前面是說「由嫌恨心」,和「恚惱心」,「違拒不受」,那是染違犯。假設(shè)這位菩薩由于「懶惰懈怠忘念無記」的心,「違拒不受」,他沒有這「嫌恨心」,沒有「恚惱心」,他只是「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違拒不受」,這個我們前面也是講過!甘敲蟹浮梗@也是犯,這也是犯了菩薩戒,也是有所違越的,但是「非染違犯」,不算是染污違犯,這就比較輕微了。

  列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或心狂亂,或觀受已心生染著,或觀后時彼定追悔,或復(fù)知彼于施迷亂,或知施主隨舍隨受由是因緣定當(dāng)貧匱,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盜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緣多生過患,或殺或縛或罰或黜或嫌或責(zé),違拒不受;皆無違犯。

  「無違犯者」,前面是說有違犯,下面是說無違犯。「或心狂亂,或觀受已心生染著」,或者是這位菩薩,他現(xiàn)在心狂亂了,心顛狂了,應(yīng)該說就是神經(jīng)病了,不正常了,那也不算犯,沒有違犯。「或觀受已心生染著」,或者這位菩薩自己反省自己的時候,我若接受這個金銀珍寶,各式各樣的供養(yǎng),我以后我的心可能不清凈了,我就是常染著這些金銀珍寶了,這樣子對我自己在道業(yè)上有影響,那樣不接受,也不算違犯。「或觀后時彼定追悔」,或者這位菩薩。他心里面靜下來,觀察一下:我現(xiàn)在接受他的供養(yǎng),他將來的時候,這個施主他一定后悔,一定后悔,那也不好,不如現(xiàn)在不接受好,這樣也不算違犯。

  「或復(fù)知彼于施迷亂」,或者是這位菩薩,他心里靜下來,或者由自己有神通,或者是由別人傳來消息,知道那個施主,他一時的錯誤,原來他這些寶物是準備自己用的,不想作布施,但是一時的搞錯了,就布施,若這樣的情形的話,就叫做「迷亂」。這位安住凈戒菩薩,若是這樣子呢,那不接受,也不算犯戒。

  「或知施主隨舍隨受」,或者這位菩薩知道這位施主,他若是這樣子布施,我這就接受,「由是因緣定當(dāng)貧匱」,我若接受他的布施,那他將來一定會貧窮了,那他生活困難了也不好,那么也不接受,也不算犯。

  「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者這位菩薩知道他所布施這些寶物是屬于大眾僧的東西,就是他有心,把這個寶物要供養(yǎng)大眾僧,這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是塔的,供養(yǎng)塔的,供養(yǎng)佛的物,如果你若知道有這樣的消息,他有心供養(yǎng)大眾僧,供養(yǎng)塔的話,那你不接受也不算違犯。

  「或知此物劫盜他得」,或者知道這些寶物,是這個人偷人家的東西,搶人家的搶過來的東西,這樣子不接受也不算犯!富蛑宋镉墒且蚓壎嗌^患」,或者菩薩知道,我若接受這樣?xùn)|西,我會有很多的過患,什么過患呢?「或殺」,或者有人來殺害我,或者來系縛我,或者要處罰我,或者是「黜」,「黜」也和處罰表不多,就是來貶斥我,「或嫌或責(zé)」或者有人不高興,或者有人譏嫌,或者有訶責(zé)的事情,若是這樣子「違拒不受」,也是不犯的。上面這么多的條,有這些理由,你不接受,「皆無違犯」。這可見這位菩薩接受人家的供養(yǎng)的時候,要細心的觀察,沒有過失的時候,才可以接受的,是這樣意思。

  宿五、于來求法(分二科)

  列一、有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妒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前面是第四條,第四科,現(xiàn)在是第五科:于來求法。分兩科,第一科是:有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的時候,「他來求法」,就是另外的補特伽羅來到菩薩這里,向菩薩求法。這個「求法」,在《披尋記》上解釋分兩種:一種是請他說法,這是一種;或者是請求經(jīng)卷,你印的經(jīng)書,你所有的經(jīng)書,送給我一部,送給我那一部,那一部,這樣子,都算求法。

  「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妒變異不施其法」,而菩薩本身也是有嫌恨心,有恚惱心,這兩個心,在前面是有,這里多出一句來,是「嫉妒變異」,有嫉妒心。這個「嫉妒」,這個《披尋記》上有解釋,我們先不解釋!覆皇┢浞ā,因這三個理由:一個嫌恨;一個恚惱;還有一個嫉妒變異。就是不滿足對方的要求,我不給你說法,我有的經(jīng)書也不送給你,「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看這個《披尋記》:

  「他來求法至不施其法者:此中求法略有二種:一、求說法,二、求經(jīng)典。若懷嫌恨及恚惱心而不施者,義通二種」,這個道理是通于兩種,就是求說法;求經(jīng)典,我都不滿你的愿!溉粲杉刀识皇┱,此說不與所寫經(jīng)典,嫉他得已生勝智故」,若說由嫉妒而不布施呢,這句話怎么講呢?「此說」是不給他所寫的經(jīng)典,這里怎么叫做「嫉妒」呢?是「嫉他得已」,是嫉妒那個人得到這部經(jīng)書以后,能夠生殊勝的智慧故,如果你的智慧特別的高勝了,就比我強了,這樣子我心里不舒服,那么就叫做「嫉妒」,這嫉妒是這個意思。「若由變異而不施者,此說不為恒說正法」,前面嫉妒說是不給他經(jīng)典,這說「變異」,就說是不為他「恒說正法」,這樣講!富驎r染惱,不作義利故」,就是心里面不清凈,有種種的煩惱了,這樣子就沒有「義利」,沒有清凈的功德,這是《披尋記》的作者這么解釋。

  如果按文這么說呢,就是這個「嫉妒變異」,「嫉妒」就是有個瞋心意思,是指內(nèi)心里面有瞋恨,不耐他榮,但是這里面也有個貪心的意思,有貪、有瞋、也有愚癡的意思,三種煩惱組合起來,名之為嫉妒!讣刀首儺悺梗@個「變異」是什么呢?實在就是心,就是心里面的變化,懷嫌恨心、懷恚惱心、懷嫉妒心,心里面有這么多的變化。懷嫌恨心,也是變異;懷恚惱心,也是變異;懷嫉妒心,也是變異,就是內(nèi)心里面沒有定慧的莊嚴,隨著貪瞋癡在變化,所以叫做「變異」!覆皇┢浞ā,不布施他佛法,那么這就是吝法了。說「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這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從文相上看就是那個求法的人,和菩薩以前有過不愉快的事情,他心里面不愿意布施他佛法;「懷嫉妒心」,就是以前彼此沒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但是感覺到這個人已經(jīng)有了智慧,如果再學(xué)習(xí)佛法,智慧會增長,那就要比我更高明了,比我高明的時候,將來這個名聞利養(yǎng)都是他的,就沒有我的份了,所以不要布施他,不要令他增長智慧,就是這樣意思。這里面又有我我所的問題,有貪瞋癡,有愛煩惱,還有見煩惱,愛煩惱和見煩惱,所以叫做「嫉妒變異」。所以菩薩若不修學(xué)四念處,不斷自己的見煩惱、愛煩惱,就會生出來很多的問題。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前面是由嫌恨、恚惱、嫉妒變異,而不施其法,現(xiàn)在這個不是,不是那樣。是由于「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但是不是染污的違犯。前面是說有違犯,下面是說無違犯。

  列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謂諸外道伺求過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亂,或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復(fù)見彼不生恭敬無有羞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或復(fù)知彼是鈍根性于廣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當(dāng)生邪見增長邪執(zhí)衰損惱壞;驈(fù)知彼法至其手轉(zhuǎn)布非人,而不施與;皆無違犯。

  「無違犯者:謂諸外道伺求過短」,就是外道,就是佛法以外的那些人,那些人倒不是一般的生死凡夫,他們也是求道的人,但是不同于佛法的,所以叫做「外道」。有的說:心外求法,就是外道。這個說法也是有道理,但是這樣說呢,又不是太合道理。因為我們佛教徒也是相信佛法,我們而且學(xué)習(xí)佛法,但是你很難說不心外求法,我們的用功修行,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你能說他是外道嗎?所以還是不這么解釋好。就是佛法以外,他們又有邪知邪見的那一套,叫「外道」。這個「外道」,他也是有愛煩惱,也有見煩惱,他不高興佛法在世間上流行,這個事情他不歡喜,他就「伺求過短」,他窺探佛法中的過失,他來求法的目的是這個意思。

  「或有重病,或心狂亂」,這個來求法「伺求過短」,那位菩薩不布施他佛法,也不算犯戒!富蛴兄夭 ,或者菩薩自己有重病,或者菩薩自己「心狂亂」,這也不布施也不算犯戒!富蛴奖阏{(diào)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者對方向我求法,向這菩薩來求法,菩薩就以此為方便,不布施他佛法,以此為方便,「調(diào)彼伏彼」,來調(diào)伏那個眾生,調(diào)伏他什么呢?讓他從不善處出離,解脫出來,安立在善處。

  我看在《禪師語錄》上,有一個禪師,這個禪師名氣也是很高的。有的有可能有出家人,也可能有在家人,要到他這里來求法的時候,他看見你來了,他就進到里面,把門關(guān)起來,就不睬理你了。那么這是什么意思?這個意思呢,他就是向你說佛法了。如果我們誤會了,他不睬我,我走了。你若認為他不睬你,就是誤會了。所以這個求法、說法這個事情,那還是有各式各樣的差別的,F(xiàn)在這里,不是指那個意思說的。

  說「或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就是以不說法,你來求法,以不說法為方便來調(diào)伏你,那么令你「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那當(dāng)然這也不算犯戒。其實說法也是,「調(diào)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說不為他說法,而這個菩薩內(nèi)心就以此為方便,「調(diào)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那也不算犯戒,因為你動機是純善的,所以不算犯戒。

  「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者是菩薩本身對于這佛法還沒能夠,「善」者,能也,「未善」,末能夠通利,不是那么純熟,也不完全通達無礙,那這樣子,不布施,不為他說佛法,也不算犯戒。

  「或復(fù)見彼不生恭敬無有羞愧」,或者是對方來求法的時候,菩薩看見他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這個態(tài)度很傲慢,或者是怎么樣,「無有羞愧」,他這種威儀,他自己都不感覺到慚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用這個很惡的威儀來求菩薩為他說法,「來聽受」,這樣子菩薩不接受,不為他說法,也不算犯戒。這在比丘、比丘尼戒,眾學(xué)法里面,也都說到一些事情。

  「或復(fù)知彼是鈍根性」,或者菩薩知道對方,是個「鈍根性」,是個愚鈍的人,智慧不高!赣趶V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對于這廣博的佛法,「法」即是「教」,廣博的佛法,「得法究竟」,這么多的佛法,這么深奧的佛法,去學(xué)習(xí)圓滿了這件事「深生怖畏」,深深的生恐怖懼心!惰べ煹卣摗芬话倬硖嗔耍瑯右灿羞@個問題,「深生怖畏」!府(dāng)生邪見」,菩薩觀察這個人是鈍根性,他的信進念定慧,都是很鈍的,你若布施他佛法的時候,不但不能生長智慧,而且會生邪知邪見,「增長邪執(zhí)」,他原來的邪見更堅固起來了!杆p惱壞」,學(xué)習(xí)了這樣的佛法,反倒令他有很多的罪過,就是「衰損」,因為罪過,將來會墮落到三惡道去,故名為「惱壞」。這個菩薩觀察這個眾生有這樣的過失,那當(dāng)然不布施他也不算犯戒。

  「或復(fù)知彼法至其手轉(zhuǎn)布非人」,或者菩薩又能知道還有事情,這佛法若到他的心里面去,他就「轉(zhuǎn)布」,展轉(zhuǎn)的布施給「非人」,就是不是載道之器,就是這些人別有希圖,不是修學(xué)圣道的人,那就不布施他,「而不施與」,也不算犯的。「皆無違犯」,前面這么多條,都不算犯戒的。這個《披尋記》我不講了,現(xiàn)在看第六條。

  宿六、于他犯戒(分二科)

  列一、有違犯(分二科)

  張一、辨染非染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舍,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于他犯戒」,這是第六科,分兩科,第一科是:有違犯,又分兩科,第一科:辨染非染。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諸暴惡犯戒有情」,「于諸暴惡犯戒」的有情,這個「惡」字,上面加個「暴」字,這個人壞到極點了,不但是輕微的罪過不算一回事,嚴重的罪過都不算一回事,這種犯戒的有情!笐严雍扌膽秧佬,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舍」,「于諸暴惡犯戒」的有情,菩薩對于極暴惡的眾生,他犯了很多戒,對于這樣的人,怎么樣來對待他呢?菩薩「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由那個人他的心性暴惡犯戒,「為緣」,為因緣故,「方便棄舍」,他可能假藉一個理由,就是棄舍了這個暴惡犯戒的有情,他不教化他了!覆蛔黟堃妗,不會做一些對他有利益的事情不做,這樣的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看這《披尋記》:

  「于諸暴惡犯戒有情至不作饒益者:謂諸有情性自成就上品不善身語意業(yè)」,謂有很多的眾生「性自成就」,他心里面生來就會成就「上品不善身語意業(yè)」,不是說后來遇見惡知識的關(guān)系,他的性格變成很壞,不是這個,他生來就是壞的!笩o少慈愍」,這個人沒有一點慈愍心!赣墒且蚓壎嗥饸Х浮,由于這個人沒有慈悲心,他生起了很多犯戒的事情,「是名暴惡犯戒有情」。

  「若諸菩薩故思加行,不欲以法攝受調(diào)伏成熟」,若是諸多的菩薩「故思加行」,就是自己主動的思惟觀察,睬取一種行動,「不欲以法」,睬取什么行動呢?就是不想要以佛法「攝受調(diào)伏」,就是攝受他,就是同他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叫做「攝受」。我不用佛法來攝受他,也不想調(diào)伏他的煩惱,成熟他的善根,不想做這個事,這是不以法來「攝受調(diào)伏成熟」,這是三樣事。下面「及以財物種種布施而作饒益」,這個「不欲以」貫下來,也「不欲」,就是也不愿意以財物種種的布施,「而作饒益」,來利益這個眾生,「攝受調(diào)伏成熟」,不想這樣做,「是名方便棄舍不作饒益」。

  若由懶惰懈怠棄舍,由忘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棄舍,由忘念故不作饒益」,若是這樣不作饒益,「是名有犯」,也是有罪,「有所違越」的,但是不是染污的違犯。

  張二、釋犯因緣

  何以故?非諸菩薩于凈持戒身語意業(yè)寂靜現(xiàn)行諸有情所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如于暴惡犯戒有情于諸苦因而現(xiàn)轉(zhuǎn)者。

  「何以故?」下面釋犯的因緣,解釋犯這條戒的原因。什么原因這個暴惡犯戒的有情,菩薩不饒益他也是犯戒呢?「非諸菩薩于凈持戒身語意業(yè)寂靜現(xiàn)行諸有情所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如于暴惡犯戒有情于諸苦因而現(xiàn)轉(zhuǎn)者」,這個句子很長。

  「非諸菩薩于凈持戒」,不是諸多的菩薩對于「凈持戒」,持戒清凈的人,「身語意業(yè)」沒有煩惱的擾亂,身語意業(yè)都是寂靜的現(xiàn)行的,煩惱的相貌,就是動亂,沒有煩惱的動亂的時候,那這個人的身語意業(yè)就是寂靜,他身語意業(yè)的活動都是寂靜的,不是動亂!钢T有情所」,這些持戒清凈,沒有煩惱擾亂的有情所,「起憐愍心,欲作饒益」,菩薩對這樣持戒的人,有修行的人也「起憐愍心,欲作饒益」,菩薩對這個人也有這種心情,當(dāng)然圣道的事情,沒有所作已辦,還有很多問題,所以菩薩「起憐愍心,欲作饒益」,想要利益他們。

  下面「如于暴惡犯戒有情于諸苦因而現(xiàn)轉(zhuǎn)者」,菩薩對于這修行人「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如于暴惡犯戒有情于諸苦因而現(xiàn)轉(zhuǎn)者」,就是現(xiàn)在正在造惡的眾生,菩薩對這類的眾生,「起憐愍心,欲作饒益」,是非常更多、更大的「起憐愍心,欲作饒益」,是超過「凈持戒身語意業(yè)寂靜現(xiàn)行諸有情」,超過那一方面。當(dāng)然這個情形,能夠清凈持戒的眾生,身語意業(yè)都能寂靜,這種人當(dāng)然不會到三惡道去,一定是在人天里面,或者是到佛世界去,他們并不是那么急于教化的人,若是「暴惡犯戒有情于諸苦因而現(xiàn)轉(zhuǎn)者」,就是現(xiàn)在就有種種罪過的活動,叫做「現(xiàn)轉(zhuǎn)」,這個人是要到三惡道去了,他們是急待菩薩的救護的,所以菩薩對他們生起的憐愍心,「欲作饒益」,是非常非常勇猛的。但是菩薩棄舍了,不去饒益就犯了戒,犯這條戒。

  看這下面《披尋記》:

  「于凈持戒身語意業(yè)寂靜現(xiàn)行諸有情所至于諸苦因而現(xiàn)轉(zhuǎn)者者:謂若有情其心溫潤」,有這樣的佛教徒,他的內(nèi)心非常的溫和、柔軟,有佛法的滋潤的人,「其心純凈」,他的內(nèi)心比較清凈,因為雖然也是凡夫,但是他的煩惱被四念處所對治了,所以現(xiàn)行上還是清凈的。「堪忍柔和,無不善業(yè)煩惱現(xiàn)行」,他為什么「其心純凈」呢?「其心溫潤」呢?是「堪忍柔和」,他也是在這個世界上居住,這個世界很多引誘我們生煩惱的事情多的很,那為什么他的心里純凈,不生煩惱呢?「堪忍柔和」,因為他有四念處的戒定慧,所以他就能堪忍,能忍得住,不生煩惱,所以他心里面柔和!溉岷汀故菦]有煩惱的相貌,有煩惱的是剛強的,這貪煩惱起來也是剛強的,瞋煩惱起來也是剛強的,愚癡也是剛強的,都是不容易回轉(zhuǎn),不容易調(diào)伏,F(xiàn)在他已經(jīng)學(xué)習(xí)佛法,能調(diào)伏煩惱了,所以心里面柔和!笩o不善業(yè),煩惱現(xiàn)行」,他內(nèi)心里面沒有那個有罪過的事情,和煩惱的活動,所以他心里清凈。

  「由是因緣持戒無犯,名凈持戒身語意業(yè)寂靜現(xiàn)行諸有情類。與此相違,起諸煩惱造不善業(yè)」,于這個「凈持戒寂靜現(xiàn)行」的有情,與這個境界相違反的,那就是「起諸煩惱」,也可能是前一生帶來的煩惱非常重,也可能是現(xiàn)在沒有四念處的對治,不管你是出家不出家,你若沒有四念處的對治,煩惱就是要活動的,煩惱活動的時候,「造不善業(yè)」,就會造作了很多罪過的事情,「是名于諸苦因而現(xiàn)轉(zhuǎn)者」!敢允且蚓墘欀T惡趣受諸苦故」,造了罪,有因就有果,這就叫做「于諸苦因而現(xiàn)轉(zhuǎn)者」,這么講。這是解釋犯罪的因緣,因為對這一類的眾生,要發(fā)大悲心,要急急的攝化他才對,而放棄了,這是違犯了菩薩戒。

  這一條戒怎么樣?,容易不容易受持?我看不容易,不容易受持!這個我看《虛云老和尚年譜》上,那個時候好像是,可能是在抗戰(zhàn)以前,在云南有個姓李的將軍,大概是當(dāng)?shù)剀妳^(qū)師令這一類身份的人,他不信佛,就是想要毀滅佛法的人。虛云老和尚知道了,就主動的到他那里去,來調(diào)伏他,最后把那個將軍是調(diào)伏了,那正好是這條戒,他持清凈了,那是不容易。

  列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謂心狂亂,或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或為將護多有情心,或護僧制,方便棄舍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無違犯者」,前面是說有違犯,下面是說:無違犯!钢^心狂亂」,說這位菩薩他心狂亂了,當(dāng)然沒有堪能性持這條戒了!富蛴奖阏{(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或者菩薩有大方便,不是平常的菩薩,他對這個有情,他就用這個方便,能「調(diào)彼」,能「伏彼」,能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那當(dāng)然沒有犯戒!富驗閷⒆o多有情心,或護僧制」,或者是這個犯戒有情,菩薩不能去度化他,為什么不能呢?「將護多有情心」,「將護」就是愛護,這個愛護很多有情的心,菩薩若去度化這個眾生,很多的有情會有煩惱,那么這樣菩薩就不去度化這個眾生了!富蜃o僧制」,或者是要保護大眾僧的規(guī)矩,這個僧團作了羯摩,就是規(guī)定出來,不準我們佛教徒和他有關(guān)系。如果你這位菩薩若去教化他去,那就違犯了大眾僧的規(guī)矩,「或護僧制」!阜奖銞壣岵蛔黟堃妗梗褪且匀缡且蚓壎鴹壣崃诉@個眾生,不去利益他。這看出來,菩薩的僧團,也是一個僧團一個僧團的,這個小乘佛教的僧團也是一個僧團一個僧團,而現(xiàn)在說「或護僧制」,這表示不管是大乘、小乘的僧團,大家是合作的。這個僧團立出來規(guī)矩,這個菩薩也遵守,但是這件事,在今天佛教是辦不到,今天的佛教是不和合的。你不去,我偏要去,你立出來這個規(guī)矩,我偏要去。今天的佛教是這樣子的。這是第六條:于他犯戒。

  辰二、戒漸次攝 (分七科)

  宿一、于諸遮罪(分二科)

  列一、將護他行(分二科)

  張一、標共聲聞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如薄伽梵于別解脫毗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凈信者令生凈信,已凈信者令倍增長。

  這是第二條戒,前面是:施波羅蜜,施波羅蜜里面分六科講完了,下面是第二科:戒漸次攝,屬于戒波羅蜜的戒,這個是解釋漸次漸次學(xué)習(xí)清凈的。分七科,第一科:于諸遮罪,分兩科,第一科是:將護他行,又分兩科,第一科:標共聲聞。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如薄伽梵于別解脫毗奈耶中」,這個「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又有不同的情形:「如薄伽梵」,例如,舉個例子,「薄伽梵」,就是世尊,就是佛陀了,但是它有六個意義:自在義、熾盛義、有端嚴義、有名稱義、有吉祥義、有尊貴義,有六個意義。

  第一個是:自在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佛陀永不系屬諸煩惱故」,叫做自在義,就是若是有煩惱的時候,為煩惱所系縛的眾生,他心里不自在,這個所貪瞋癡的境界出現(xiàn)的時候,這個眾生他心就要動,他不自在,不安忍。菩薩、佛,斷除一切煩惱了,遇見一切境界心情自在,你不能夠?qū)λ兴鶋毫,所以叫做自在義,這也是斷除煩惱的意思,當(dāng)然這煩惱障、所知障,這一切的煩惱完全清凈了。

  第二個是:熾盛義,叫做「焰猛熾火所燒煉故,具熾盛義」,就是勇猛的大智慧境界,叫做熾盛,佛有殊勝的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都是具足的,所以叫做熾盛義。

  第三個是:端嚴義,佛有三十二大士相所莊飾,所以叫做端嚴義。

  第四個是:名稱義,這個名稱義是什么呢?是「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佛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圓滿了,這件事,沒有不知道的,所以叫做名稱義。

  第五個是:吉祥義,吉祥是什么呢?「一切世間親近供養(yǎng),稱嘆」,稱揚贊嘆,這就是吉祥義。

  第六個是:尊貴的意思,佛是具足一切功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所以叫做尊貴義。具足這六種義,所以叫做「薄伽梵」。這是《佛地經(jīng)論》上解釋的。《佛地經(jīng)論》又解釋能破除四種魔,所以叫做「薄伽梵」。就是能破除煩惱魔、蘊魔、死魔、天魔,所以叫做「薄伽梵」。

  「于別解脫毗奈耶中」,這個「別解脫」,就也是保解脫,一樣一樣的解脫,就是攝律儀戒里面,也就是聲聞戒里面!概我,也就是翻個「律」!笇⒆o他故建立遮罪」,這「遮罪」對性罪說的,就是不管你受戒不受戒,你做這件就有罪,那叫做性罪!刚谧铩故菫榱吮Wo這個性罪,不犯這個性罪,佛就安立這么多的戒條,你不可以違犯,你若違犯,那么就是有罪了,那叫做「遮罪」。「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剛才說是保護性罪,同時也保護一切的佛教徒!笇⒆o他故」,就是保護其他的佛教徒,令他心里面清凈的關(guān)系,所以為這個聲聞根性的人「建立遮罪」,這件事你不要做,這樣子。是什么呢?「制諸聲聞令不造作」,就是安立這樣的戒,這樣的戒你不可以做這件事,那么這就是叫做「遮罪」!钢T有情類未凈信者令生凈信,已凈信者令倍增長」,佛安立這個遮罪,如果聲聞人,聲聞弟子肯能夠受持清凈的話,「諸有情類未凈信者令生凈信」,社會上的廣大的群眾,他們看見這個比丘、比丘尼有這樣的威儀,這樣的修行,那沒有清凈信心的人,就會生起凈信,就會對佛法,感覺到佛法不可思議!敢褍粜耪,令倍增長」,對于佛法已經(jīng)有清凈信心的人,會令他加倍的增長,這信心更強起來,也就會出家受戒,修學(xué)圣道了。因此這叫做「將護他」,為此而建立遮罪。

  看這個《披尋記》:

  「如薄伽梵至令倍增長者」,這一段文,「苾芻律儀四支所攝」,這個比丘的戒法分四個部份,雖然說是有二百五十條戒,有很多的戒,其實就是屬于這四個部份!溉糁T所有軌范具足所行具足,是名第三隨護他心支」,這個「苾芻律儀四支所攝」,是在抉擇分五十三卷,現(xiàn)在我們學(xué)習(xí)的是四十一卷,在五十三卷上,也說到這個四支。

  這個四支呢,第一個是「受具足支」,這一部份。這一部份怎么講呢?就是你受戒的時候,白四羯摩的時候,你去受戒。「及略攝受隨粗學(xué)處」,你受戒,白四羯磨,受比丘戒、受比丘尼戒的時候,這就叫做「受具足支」。這個另外再加上「略攝受隨粗學(xué)處」,再簡略的說,這個「略」,就「要義」說,也包含了你要受持這個「隨粗學(xué)處」。這個「粗」和「細」,「粗」是對「細」說的,什么叫做「粗」呢?就是表現(xiàn)在語言上,表現(xiàn)在行為上的這些事情,叫做「粗」。你這兩部份你也要如法如律,加上你白四羯摩所受的戒,這就叫做「受具足支」。這是你受的戒。

  第二支是:「受隨法學(xué)處支」,「受隨」,你受了戒以后,你要隨順你受的戒,要如法清凈,守護奉行,這叫做「受隨」,這個字是這樣意思。那么這就是第二支。

  第三支是:「隨護他心支」,看這《披尋記》:「若諸所有軌范具所行具足是名第三:隨護他心支」,若諸所有的「軌范具足」,若諸所有的「所行具足」,這是第三支:隨護他心支。這個「軌范具足,所行具足」,在聲聞地已經(jīng)講過了,在聲聞地里面有講過,那上說「軌范具足」的意思,就是「或于威儀路、或于所做事、或于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這叫做「軌范具足」。這「所行具足」那文上分五種:就是,第一個是唱令家,我不知道各位還記住嗎?唱令家就是以屠殺為業(yè)的這些事情,它那文上是說殺羊,這唱令家。第二個是淫女家;第三是酤酒家,賣酒的地方;第四是國王家,國王大臣,《法華經(jīng)》〈安樂行品〉,也提到這件事;第五個是旃荼羅羯恥那家。這些地方「如來所制,非所行處,能善遠離」,佛陀制止出家人到這些地方去,不到這些地方去的。如果你能這樣做了,那就叫做「所行具足」。于余沒有罪過的所有行處,要知時而行,除了這五個地方之外,其余的地方,出家人是可以去,但是也要知道時間,不是隨時都可以去的,那么這就叫做「所行圓滿」!溉糁T所有軌范具足所行具足是名第三:隨護他心支」,也是「將護他心」的意思。

  「由此制立遮止毀犯;令諸有情未信生信」,由于佛陀這樣子制立,遮止毀犯你不可以違犯,「令諸有情未信」佛法的人,會生信心,已信的會增長!杆哉吆巍,因為什么呢?「由此軌范具足所行具足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世間社會大眾不會譏毀出家人!覆粸橘t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xué)律者之所訶責(zé)」,這是佛教徒,前面是「不為世間之所譏毀」,這是非佛教徒;下面「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這是佛教徒!纲t良」就是一切賢圣,「正至」是得圣道的人,叫做「正至」,這個「正」,這個字,是好的意思,什么是好?就是法性是最好的,「至」,就是你到了法性這里了,你從世俗諦到了第一義諦,到了法性這里,那就能斷煩惱了,那就叫做「正至」。「善士」,能修十善道的人都算是善士!钢T同法者」,這是指出家人,同修圣道的人。「諸持律者、諸學(xué)律者之所訶責(zé)」,你若能這樣子學(xué)習(xí),這些人就不會訶責(zé)你,「是故令他生凈信等」。

  「若有毀犯,當(dāng)知能令無凈信者倍增不信」,佛所規(guī)定的「軌范具足,所行具足」這些事情,若是你有毀犯,「當(dāng)知能令無凈信者倍增不信,有凈信者心生變異」,他就不相信了,「是故世尊于此建立,為將護他,名為遮罪」,這個「遮罪」是這個意思。這個比丘、比丘尼的戒律里,有這么四支所攝,第三個是「隨護他心制」,這解釋完了。

  第四個是:「隨護如所受學(xué)處支」,你要隨時隨處,你要愛護你的戒,你要守護清凈。就是小小的有點罪過,你要生大恐懼,這樣子不要違犯,有違犯,要還凈,要懺悔清凈。這是這四支,比丘戒是有這四支所攝。

  于中菩薩與諸聲聞應(yīng)等修學(xué),無有差別。

  「于中菩薩與諸聲聞應(yīng)等修學(xué),無有差別」,這個佛陀在別解脫毗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的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于中菩薩與諸聲聞應(yīng)等修學(xué)」,應(yīng)該平等的學(xué)習(xí)這樣的戒,這樣的遮戒,平等的學(xué)習(xí),「無有差別」,小乘佛教學(xué)者,大乘佛教學(xué)者,在這樣的遮戒里面是無差別的。這是:標共聲聞,下面:釋其所以。

  張二、釋其所以

  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舍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xué)所學(xué)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

  「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舍將護他行」,「以諸聲聞」,因為聲聞聽佛說四諦:苦集滅道這樣法門的人,他們是自己修學(xué)圣道得涅槃,以此為最殊勝。「尚不棄舍將護他行」,這樣的人以自己修學(xué)圣道為宗旨的人,尚且都不棄舍,「將護他行」,愛護社會大眾的心,不要叫他們,因為我們的行為不如法,而生起罪過!笧榱钣星槲葱耪咝拧梗@個聲聞的行者,他們也遵守這個遮戒,使令有情,沒有信佛法的人會相信佛法,信者能夠增長!笇W(xué)所學(xué)處」,信心增長了,他們也愿意學(xué)習(xí)佛法的戒定慧了。這是聲聞人「自利為勝」,還這樣子,「何況菩薩利他為勝」,何況發(fā)無上菩提心、發(fā)大悲心的的菩薩,以利益眾生的這件事為最殊勝,利益眾生的事情,超過自利的功德,超過自己。何況這樣的人還不學(xué)習(xí),還不遵守遮戒嗎?所以這一條是「將護他行」。

  下面第二科:住少事等。這里分兩科,第一科是:不共聲聞,是三,第一科是:標。

  列二、住少事等(分二科)

  張一、不共聲聞 (分三科)

  寒一、標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如薄伽梵于別解脫毗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

  這以下是:標,這個「薄伽梵于別解脫毗奈耶中」,也就是聲聞戒里面,「為令聲聞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使令這個聲聞人,這一類根性的人,「少事」,就是事情越少越好,不要多事。這個「少業(yè)」,在這個宗喀巴大師的《菩提正道菩薩戒論》上,也就是解釋《瑜伽菩薩戒》的〈戒品〉,《瑜伽菩薩戒》那一篇文章里面的解釋,什么叫做「少業(yè)」呢?「謂是不蓄諸多資具」,不要儲蓄很多的資具,很多的生活所須的這些東西,不要弄很多,要少少的有就好了,他這么講!干傧M ,這個「希望」,但是修學(xué)圣道的人,你還是要生存的,你說一點事情也沒有,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少,你希望做的事情要少。這指什么說的呢?這個宗喀巴大師解釋:「少希望住:謂住圣種:謂于少衣食臥具,便而知足」,就是衣服、飲食、臥具,這些生活所須,少少的就滿足了,這就叫做「少希望住」,不要希望很多。這個「少希望住」,是約心說的;「少業(yè)」,是約你的衣服、飲食、臥具的事實來說的,事實上是不多,而心里面說呢,也不希望,希望很少,是這樣意思。這是宗喀巴大師這么解釋。

  「建立遮罪」,這個佛陀的大智慧,「為令聲聞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建立遮罪」,這個遮罪是這樣安立,就是我們所受的戒里面,好多都是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就是制止這些比丘、比丘尼也在內(nèi),你不可以做這件事,這樣子,「制諸聲聞令不造作」。

  看這個《披尋記》:

  「為令聲聞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建立遮罪者:謂于沙門莊嚴功德法中,若能成就杜多功德;是名少事」,《披尋記》的作者這樣解釋。「謂沙門莊嚴功德」,前面〈聲聞地〉沙門莊嚴已經(jīng)說了,說了很多事情!溉裟艹删投哦喙Φ隆梗f是這位比丘,他若能成就「杜多」,十二頭陀的功德。這個「杜多」,是玄奘法師的翻譯,舊翻譯叫做「頭陀」,翻到中國話,舊翻譯翻個「抖擻」,新翻譯翻個「修治」,也翻個「淘汰」,這樣翻譯。「若能成就杜多功德,是名少事」,你成就這十二頭陀的功德,這就叫做「少事」。為什么呢?「由能對治飲食衣服敷具貪故」,這十二頭陀,你若能學(xué)習(xí),就是我們對于飲食,和衣服,和臥具,敷具,就是臥具,在這方面的貪心能夠?qū)χ,使令我們對于衣服、飲食、臥具的貪心逐漸減少,也是這個意思。

  「若能成就易養(yǎng)易滿,是名少業(yè)」,你若能夠成就這十二頭陀的功德的話,你這人就是「易養(yǎng)易滿」,少少的衣服、臥具你就能夠養(yǎng)活自己了,而你的心很容易滿足,這個「滿」是約心說的,「易養(yǎng)」是約外面的這個生活所需來說的,「名是少業(yè)」。

  「由能對治執(zhí)受金銀等寶買賣營為種蒔林木所作貪故」,「由能對治執(zhí)受金銀等寶」,你若能夠少業(yè)的話,就「能對治執(zhí)受金銀」,這個「執(zhí)受」就是擁有的意思,但是說「執(zhí)受」呢,表示我們煩惱的相貌,「哎呀!這是我的,你不可以動」!改軐χ巍梗軠绯プ约旱膱(zhí)著,對于金銀等寶的執(zhí)著,什么執(zhí)著呢?如果我們不修十二頭陀行的話,我們不能「易養(yǎng)易滿」的話,心里面多貪、多求,那就怎么辦呢?就是要做買賣了,就是買這個,買黃金,買賣這個事情,做這些經(jīng)營的事情。或者是「種蒔林木」,所做的「貪故」,做這些各式各樣的生財之道,做這些事情了。

  「若能成就喜足知量,是名少希望住」,若是你能夠放下,能夠「成就喜足」,心里面小小的就滿足了,知道量,知道不要太過量,「是名少希望住」!赣赡軐χ螢榛钚懊欠ㄘ澒省梗赣赡軐χ螢榛钚懊,就是為了要生活,就有這個不合法的這些經(jīng)濟上的活動,那么叫做「邪命」。在佛陀的規(guī)定,出家人就是要乞食,自己不去生產(chǎn),向人乞求,乞求少少的就知足了,那就叫做「正命」。如果你多貪、多求、還要做生意,去發(fā)財去,那就變成「邪命」了。這個邪命有很多種!阜欠ㄘ澒省埂!概c此相違,當(dāng)知能障遠離及障寂靜」,「由能對治為活邪命非法貪故」,你若能夠行十二頭陀行,于衣服、飲食、臥具方面不要貪求,這樣子修學(xué)圣道才合適!概c此相違」,你不能夠這樣修頭陀行,「當(dāng)知能障遠離」,就障礙你遠離一切障道因緣,及障礙你寂靜,障礙你內(nèi)心的寂靜,你多貪、多求,事情就多起來了!甘枪适雷鹩诖私,令諸聲聞不障沙門,名為遮罪」,所以佛陀制立遮罪,「令諸聲聞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這樣子才能修學(xué)圣道的。

  于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yīng)等學(xué)。

  佛為聲聞乘的學(xué)者,這樣制立遮罪:「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于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yīng)平等的學(xué)習(xí),這一部份菩薩不與聲聞共學(xué)。

  寒二、釋(分二科)

  來一、簡差別

  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得名為妙。

  「何以故?」這下面來解釋,前面是:標,這下面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簡差別!敢灾T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為什么聲聞人「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建立遮罪」,這樣子是對的呢?因為「諸聲聞自利為勝」,他不去度化眾生,他就希望自己得圣道,這件事是第一件大事。「不顧利他」,他不去想要慈悲眾生,要利益眾生,這件事,他不去做顧慮!赣诶猩偈律贅I(yè)少希望住可名為妙」,這個聲聞人唯獨是自利,不去利益眾生,所以對于利益眾生的事情,「少事」,越少越好,事越少越好,業(yè)也越少越好,希望也越少越好,這樣子「可名為妙」,可以說是最好了!阜侵T菩薩利他為勝」,那不是菩薩以「利他為勝」所應(yīng)該做的事情。菩薩是以利益眾生為第一件大事,「不顧自利」,他不去顧慮我自己本身的事情,不顧慮這件事!赣诶猩偈律贅I(yè)少希望住」,說是在「不顧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菩薩不這樣做,不認為在「利他中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得名為妙」,不是這樣的,這樣不是妙了。看這文里面,菩薩以利益眾生為第一件大事。

  來二、廣如應(yīng)

  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yīng)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yīng)而受。如說求衣,求缽亦爾。如求衣,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yīng)畜種種憍世耶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復(fù)過是數(shù)亦應(yīng)取積。

  這是第二科:廣如應(yīng),前面是簡差別,就是菩薩和聲聞是有差別的,聲聞人是「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菩薩不是「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事情是越多越好!溉缡瞧兴_為利他故」,這是:廣如應(yīng),就是說的更多了,這些應(yīng)該做的事情。

  「如是菩薩為利他故」,這個「如是」是承接前文,是這樣的,菩薩為利益眾生的緣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這長者居士和菩薩不是親里,不是親里,菩薩也從他那里,還有婆羅門在內(nèi),「及恣施家」,這一個長者居士婆羅門,能夠「恣施」,隨你要什么,他都付給你,他都是會捐助給你!笐(yīng)求百千種種衣服」,你向他求這么多的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但是菩薩也要觀察一下,那個「長者居士婆羅門,及恣施家」,是不是有這種力量?他是沒有這個力量?你要觀察的!鸽S其所施如應(yīng)而受」,隨他所布施的,如其所應(yīng)的來接受,若是過份了,菩薩也是不接受的。

  「如說求衣,求缽亦爾」,說是求衣,向「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求缽也是這樣子!溉缜笠吕彙故沁@樣子,「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這件事,就是像比丘戒所說的,「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yīng)畜種種憍世耶衣」,這菩薩為了利益眾生的緣故,他應(yīng)該積畜各式各樣的「憍世耶衣」,還有「諸坐臥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這些寶物,貴重的金銀寶物,「百千俱胝」那么多,「復(fù)過是數(shù)亦應(yīng)取積」,也是應(yīng)該把它拿過來,他若布施,你就把它拿過來,積聚起來。因為菩薩不是為自己,他是為了其他的人需要的。

  寒三、結(jié)

  如是等中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菩薩不與聲聞共學(xué)。

  這是總結(jié),結(jié)束這一段。說是這么「如是等」,前面說的這么多,「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制止遮罪」,這是聲聞人應(yīng)該這樣做的,「菩薩不與聲聞共學(xué)」習(xí)這樣的,菩薩應(yīng)該是多事、多業(yè)、多希望住的,是這樣做的。

  看這個《披尋記》:

  「如是菩薩為利他故至不與聲聞共學(xué)者;此中為簡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是故應(yīng)求百千種種衣服乃至亦應(yīng)取積。如是等事,于諸聲聞制立遮罪」,聲聞人是不應(yīng)該這樣的。「菩薩」是不與聲聞人相同的是「不爾」,「是故名為不應(yīng)等學(xué)」。下面是:出有違犯。

  張二、出有違犯

  安住凈戒律儀菩薩,于利他中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少事少業(yè)少希望;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少事少業(yè)少希望;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這個「安住凈戒律儀」的菩薩,對于利益眾生的菩薩道里面,他懷了嫌恨心,懷了恚惱心,嫌恨心和恚惱心是凡夫境界。如果你堅持不舍,并不是退大取小,而是退為一般的凡夫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你這樣子「是名有犯」,那就有罪了,「有所違越」,那就違背了這條戒,「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這不是染污的違犯,罪過就輕了一點。

  這條戒應(yīng)該容易守,我向親里長者婆羅門等去化緣,或者是非親里的,我就是多化緣,那這件事,好像對于有貪心的人,好像是感覺到很受用,不算犯戒。但是在上面有一條,也還是要觀察他有力無力,那這件事,又有一點限制,你不可以無限度的做這件事,還要用智慧去觀察的。菩薩能積聚這么多的衣缽,很多很多的財物,你求來了以后,還要處理,要處理,那又是一回事了。但是若是從前面,受菩薩戒那地方來看,菩薩的確是個大人,不是平常人,那當(dāng)然他處理這件事,一定也是如法的如律的,也是清凈,無量功德莊嚴的事情。若是一般的貪心很大,菩提心不分明的人,你持這條戒的時候,積聚了很多的財富,那是什么境界?那恐怕也有問題,也是有問題的。

  這個我們學(xué)習(xí)菩薩戒,知道一件事,就是你將來行菩薩道的時候,你怎么樣做住持,這地方告訴你了,怎么樣做住持,說明了這件事。做住持的時候,你負什么責(zé)任?你要收徒弟的時候,你應(yīng)該負什么責(zé)任?說明了這件事。說是我不做住持,住持是由董事會要選舉,你就應(yīng)該怎么投票,這地方告訴你怎樣投票。如果說是你投票的時候,你沒有無上菩提心,你若沒有大悲心的話,你沒有無我的智慧的話,那你用什么心投票,恐怕就不是菩薩道了,不是菩薩道了。所以我不是后選人,但是你這一票可能很重要的,是很重要的。這個寺廟,這個團體的興衰就在你這一票上看出來,是很重要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