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七(1)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七(1)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處菩薩相品第一
這是第二大科次相等攝,菩薩地分二科,第一科是結(jié)前生后,第二科廣辨一一。分二科,第一科是普攝學果,這一科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標釋品類。又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第二科是別釋,分三科,第一科初持攝,這一大科已經(jīng)學習過了,F(xiàn)在就是第二科次相等攝,又分八科,第一科是真實諸菩薩相,真實的菩薩,什么相貌呢?這一科加以解釋,又分四科,第一科征起。
辛二、次相等攝 (分八科) 壬一、真實諸菩薩相︱︱即相品 (分四科) 癸一、征起
云何真實諸菩薩相?
怎么叫作真實的菩薩相貌?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標列,嗢柁南曰,標列分二科,第一科是頌。
癸二、標列 (分二科) 子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真實諸菩薩,五種相應(yīng)知;自性依處果,次第攝五轉(zhuǎn)。
真實諸菩薩,有五種相應(yīng)該知道;自性、依處、果、次第、攝,由這五種相就現(xiàn)出菩薩的相貌了。前面是嗢柁南,下面第二科是長行,分二科,第一科五相。
子二、長行 (分二科) 丑一、五相
謂諸菩薩有五真實菩薩之相;若成就者墮菩薩數(shù)。何等為五?一者、哀愍。二者、愛語。三者、勇猛。四者、舒手惠施。五者、能解甚深義理密意。
「謂諸菩薩」,就是很多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有五種相貌都是真實的,這五種真實的相。「若成就者墮菩薩數(shù)」,如果這位補特伽羅,成就這五種相了,就入于菩薩的數(shù)目了。
「何等為五」,這是問。下面就是列出來:「一者、哀愍。二者、愛語。三者、勇猛。四者、舒手惠施。五者、能解甚深義理密意」,就是這五種相列出來。下面第二科五轉(zhuǎn)。
丑二、五轉(zhuǎn)
如是五法,當知一一各有五轉(zhuǎn)。一者、自性。二者、依處。三者、果利。四者、次第。五者、相攝。
「如是五法,當知一一各有五轉(zhuǎn)」,這五種相,應(yīng)該知道每一法、每一個相,又有五種相現(xiàn)前!皋D(zhuǎn)」,就是現(xiàn)起的意思。那五種呢?「一者、自性。二者、依處。三者、果利。四者、次第。五者、相攝」,這五種。第一科是征起,第二科是標列,第三科隨釋,就是隨前面所標列的加以解釋。又分五科,第一科先解釋什么叫作「自性」?又分五科,第一科是哀愍,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癸三、隨釋 (分五科) 子一、自性 (分五科) 丑一、哀愍 (分三科) 寅一、標
應(yīng)知此中哀愍,自性略有二種。
「哀愍」,眾生在生死里流轉(zhuǎn),有很大的苦痛,我們對他們要生哀愍心!赴ы沟捏w性是什么樣子呢?「自性」,就是它的體性。此法的體性和他法的體性不一樣。唯獨此法有這樣的體性,所以叫作「自性」。我們常常會遇見這個問題,遇見什么問題?就是一個人有一點慈悲心,也有慈悲心的行動,我們就可能認為這是菩薩。我看很多人,不但是一般在家居士,就是我們出家的人,也可能有這個問題,說這是大菩薩我們應(yīng)該恭敬贊嘆,這是佛!要贊嘆,F(xiàn)在本論加以介紹,什么叫作菩薩?
寅二、列
一、在意樂。二、在正行。
這「哀愍」的自性略有二種,第一、在意樂,二、在正行!赴ы沟捏w性有二種,從這二種來解釋「哀愍」的自性。這是寅一是標,寅二是列,現(xiàn)在第三科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就是在意樂。
寅三、釋 (分二科) 卯一、在意樂
在意樂者:謂諸菩薩,于諸有情,利益意樂、安樂意樂:是名哀愍。
「謂諸菩薩,于諸有情,利益意樂、安樂意樂」,對于有情有利益的意樂、有安樂的意樂。「安樂意樂」是什么意思呢?這前面是講過的,但我們?nèi)舨粶亓暰屯浟!赴矘芬鈽贰,就是眾生?a href="/remen/shengh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活有所不足,感覺到苦惱,菩薩面對這樣的有情、這樣的眾生,就愿意他生活得到滿足、得到身心安樂,身也安,心也快樂,希望這樣,就是滿足他生活上所需要的,令他心情安樂。
「利益意樂」是什么呢?是在思想上說,就是這個人生活的問題解決了,但是他思想的貪瞋癡在活動,這不是吉祥。需要再給他大智慧,他從此以后就再也不敢做惡事,只能做善事而不做惡事,發(fā)慈悲心愿利益一切人,這樣就叫作「利益意樂」。對他有真實的利益了,他自已也會做一些對他有利益的事情。就是我們發(fā)一點慈悲心,只是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思想的問題我沒看見,那不是菩薩。要知道這回事,那不是菩薩,這上面有點問題。
若是那些發(fā)慈悲心、樂善好施的人,很多人都很尊重,都很認同這件事情。但是要講解佛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他就不同意了,那怎么能是菩薩呢?只是一點樂善好施,解決他生活上的問題,他有衣服穿了、有飯吃了、有房子住了,這事就是大事已畢。他心里面有很多的垃圾,還要做惡事,怎么辨呢?那事若不管,生活問題能解決嗎?若繼續(xù)造惡的話,生活會更苦惱!暫時有面包吃,沒有用的。若是我們把眼睛睜開,馬上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有這個問題。你說你落實了佛法的精神?我看你沒有做到,沒能看見這件事情,所以這是「意樂」。是名哀愍。
卯二、在正行
在正行者:謂諸菩薩,于諸有情,如所意樂隨力隨能身語饒益:是名哀愍。
我們就從哀愍的自性來看,很多很多的佛教徒都不及格的。所以說是佛教現(xiàn)在是很興盛,是嗎?是很興盛嗎?就是這一點認識不到。你都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那就是佛教徒的程度,都是很低的。為什么佛教徒的程度,那么低呢?不學習佛法!不學習就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就這一點都不知道,不要說你能做到,都不知道這件事,從這里也可以看見!也應(yīng)該有這個智慧。只是把經(jīng)濟搞好,就行了嗎?我看是不行,所以佛菩薩是大智慧。
「哀愍」的自性有二種,一個是「在意樂」,只是在內(nèi)心的歡喜,內(nèi)心里想要這樣子,這是一種自性。第二種自性是「在正行者」,什么叫作「在正行者」呢?「謂諸菩薩,于諸有情」,這些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對一切有情的苦惱。「如所意樂」,就是這菩薩隨順他內(nèi)心的歡喜!溉纭梗褪峭趦(nèi)心的歡喜,就是如他內(nèi)心的歡喜。
「隨力隨能」,隨福德的力量,隨智慧的能力;「力」和「能」,就是福、慧。隨這個菩薩自已的;的能力!干碚Z饒益」,內(nèi)心里面有這個意樂,然后表現(xiàn)在身、語上來利益眾生,不是但有心,他也是事實上要做這件事,所以「在正行」。這個行為是合乎道理,是合乎佛法的道理,不是世間上的道理。是名叫作「哀愍」。
唉呀!就這一段文啊,為人家講開示的時候,就說這二件事,我認為很好的開示。就能表示出來佛法的偉大,佛法的智慧能看得遠一點。為什么生活困難?就是造了很多貧窮的業(yè)嘛,為什么這樣子呢?沒有智慧、沒有慈悲心,若是內(nèi)心里面有哀愍心,常做利益眾生的事情,會貧窮嗎?不會的嘛,所以生活困難的原因,就是沒有慈悲心。
所以現(xiàn)在菩薩利益眾生的時候,要改變他的思想,不要發(fā)惡心傷害人,要常常同情眾生的苦難,去利益眾生,有這樣的慈悲心呢,就不會貧苦的。我們發(fā)了一點悲心,只是看見表面上,他生活困難,我給了一點面包,那問題能解決嗎?這是「意樂」和「正行」是哀愍的自性。
丑二、愛語
愛語自性:謂如前說,若慰喻語、若慶悅語、若勝益語。當知如前攝事品說。
丑二是愛語,丑一是哀愍,約自性來解釋,解釋完了,F(xiàn)在說第二科愛語的自性!笎壅Z自性:謂如前說」,愛語的自性什么?前面已經(jīng)說了。前面怎么說的?「若慰喻語、若慶悅語、若勝益語。當知如前〈攝事品〉說」。在〈攝事品〉里面說過了。
「愛語自性」,在這上就是說這三句話:「若慰喻語」,就是他有一些不快樂的事情的時候,應(yīng)該去安慰他,叫他消除不快樂的事、消除不快樂的心情,叫作「慰喻語」!溉魬c悅語」,就是他有一些滿意的事情,要去祝賀他,令他歡喜。慰喻語、慶悅語這是一般的人情話,人情上的事情!溉魟僖嬲Z」,當然這是菩薩的大智慧了,就是令他得到殊勝利益的法語,讓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還要自凈其意。不要做惡,要做善,還要清凈其心,做這三件事,就是「勝益語」。能令他得到殊勝利益。但是這件事人都不歡喜,若慰喻語、慶悅語他歡喜,若說勝益語,就不歡喜了,所以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這話是有道理的,有大利益的法語不接受。這慰喻語、慶悅語、勝益語,「當知如前〈攝事品〉說」,這是在前面〈攝事品〉里面說過了。
丑三、勇猛
勇猛自性:謂諸菩薩剛決堅固,無所怯劣,有大勢力。
第三科說到勇猛自性,要有五個相貌才是菩薩:一、是哀愍。二、是愛語。三、是勇猛。勇猛自性是什么呢?「謂諸菩薩剛決堅固」,「剛決堅固」是什么呢?就是要斷煩惱、要成就六波羅蜜無量無邊、出世間的善法。要成就這件事,就會遇見很多的困難,而他內(nèi)心里面剛決堅固,不管有什么困難,都不變動,決定要這樣做、決定要做這件事,就是「剛決堅固」。
世間上也有人,也有這種事情,做了一件事非常地困難,但他的意志不變動,最后成功了,這在世間上也看見這種事情。現(xiàn)在是佛法、是說菩薩做這件事更是不容易!竸倹Q堅固」,就是意愿非常的堅固。
「無所怯劣」,什么困難他都不怕,一定要把這件事做成功。「有大勢力」,身口意里面、色受想行識里面、眼耳鼻舌身意里面,有很大的力量,當然這件事呢,初開始也可能有大力量,也可能沒有大力量。但是最初就是剛決堅固,為什么會這樣呢?就是學習了佛法,有了智慧認識到這里,知道這件事可以成功,并且非常有意義,一定要這樣做,沒有第二條路,能認識到這里。這里面包括了智慧,也有精進波羅蜜。而這個力量呢,這是一生一生地栽培,今生栽培這么多,來生栽培這么多,長時期地一生一生地栽培,力量愈來愈大,所以「有大勢力」。
我現(xiàn)在又想到一個妄想,還是應(yīng)該說出來好。就是在玄奘法師到了那爛陀寺,隨著戒賢大師學習《瑜伽師地論》,一開始的時候,外邊有人大哭、大叫、大笑在那里,這事是怎么回事呢?就派人到外面去問他:「你怎么回事呢?你神經(jīng)病。 顾f不是,什么事呢?他說:「三年前的時候,在印度一個地方,拜觀世音菩薩像,求什么呢?想要作國王,很誠心地求,求了多久以后,觀世音菩薩就現(xiàn)身問:「你有什么想法?想干什么?」,他說:「我想要做國王,希望菩薩幫我的忙,我能做國王」。觀世音菩薩說:「做國王有什么好處!沒什么好嘛!」「那么你要我做什么呢?我要做國王,你不愿意我做國王,那我做什么呢?」,說:「三年后,從支那國來了一個出家人,到了那爛陀寺,戒賢論師為他講《瑜伽師地論》,你到那去聽《瑜伽師地論》,好過你做國王!谷缓笥^世音菩薩就走了。觀世音菩薩智慧的看法;去學習佛法,好過做國王。我們凡夫的看法呢?學習佛法等一等,我先做國王。這事為什么這樣子?這是智慧的問題嘛!就是智慧高、智慧低的問題。
現(xiàn)在「勇猛自性」,勇猛的體性就是:「剛決堅固,無所怯劣,有大勢力。」這是大智慧,智慧高啊,他看到這條路是安樂自在的,其他事情都不是好事情。就是「勇猛自性」是這樣。下面是第四科舒手惠施。
丑四、舒手惠施
若諸菩薩廣大施性、無染施性:是名舒手惠施自性。
「若諸菩薩廣大施性」,就是沒有怨、親的界限,布施的時候,要利益眾生的時候,沒有這個人是我的怨家、這個人是我親愛的人,沒有這個分別,這就是「廣大」。只有對我有親愛的人才幫他忙,這個人是怨家,不要睬他,那就是不廣大了!
「無染施性」:「無染」,是不執(zhí)著。對于親愛的人也不愛著,對于怨家也不恨。心里面沒有這愛、憎的「有所得」的煩惱,所以叫作「無染施性」!甘敲媸只菔┳孕浴梗骸甘媸帧梗褪巧焓,我這個手伸開,布施給別人,或者是財布施、或者是法布施,這是「惠施自性」、「廣大施性」、「無染施性」。
佛教徒作功德的時候,就是盡力地、盡量地作種種的法會,明白地說,就是募款。然后去作世間的善法:給這個有地震了、這個地方有水災(zāi)了,去救濟。這事情是怎么回事?當然這個事情,也是好事。但是你心里面廣大嗎?無染了沒有?我看都不見得,就是沒有修止觀,內(nèi)心的思想沒有改造過就是原來樣,作功德的時候,還有原來的習氣,那功德大嗎?我看功德不大。
讀《金剛經(jīng)》那一段:「若善男子、善女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這句話怎么講?在《金剛經(jīng)》常有這些事情對比,就是作這些有為的:「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作功德,我看世界上的人作功德,那財富不會有滿三千大千世界,沒那么多。
但是佛問須菩提:「這功德多不多?」須菩提說:「甚多」,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這話是什么意思?就是福德雖然是很多了,但是,不是無漏的福德!讣捶歉5滦浴,就是這么的意思,不是無漏的福德。下面就說:若是對《金剛經(jīng)》,滿四句偈,受持讀誦,這功德就好過三千大千世界的功德,因為什么呢?能得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
用執(zhí)著心去作那么多的功德,是有漏的福德,因為心有執(zhí)著。心里面取相、執(zhí)著,就有貪瞋癡,我將來能得人天的福報,將來可能作國王,就是這些有漏的、執(zhí)著的,這些虛妄分別心。若是學習佛法能令得大智慧,能消滅了虛妄分別,將來可以得圣道、可以得無上菩提。到了那個程度,愿意作國王也可以,也能作國王,愿意作什么,都行。
「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以何身而為說法!惯@個功德、能力多大呢?但是我們呢?不要說是一般的人,就很有名氣的大法師,他還是愿意作這個功德。不是說用財富去救護眾生,功德不大。用無所得的智慧,功德是最大。但是我們不去學習「無所得」的智慧,不愿意這樣子。
所以這上面說:「若諸菩薩廣大施性、無染施性:是名舒手惠施自性!惯@個「無染」,是無所得的意思,有所得就是染污了。當然「無所得的智慧」,是一方面要經(jīng)過學習,而后經(jīng)過修止觀,成功了,才成就無染的、無所得的智慧。不是說:完全沒有學習佛法,就有這個智慧,這是不可能的。
我想這件事,任何人都會知道,本身沒有經(jīng)過戒定慧的改造,就是原來的樣,可是前生可能有點栽培,今生有點福德、有點一般的聰明。漸漸地漸漸地,就是有了地位的時候,作了一些利益社會的事情,一般的人可能給你五體投地。但是也有多少福報、也在社會上,有點地位的人,他們對你怎么樣?我們說心里面的事情,未必對你恭敬、未必對你尊重。嘴里面也是會說好話的,但是心里面未必對你尊重,你知道不知道?我看也知道這件事,那心情怎么樣?只是一般的老太婆對你恭敬,那些有點地位的人,表面上也可能恭敬,因為現(xiàn)在是民主時代,所以他也要恭敬你一點,才能拿到選票,就是這樣子嘛。
但是佛在世的時候,那些阿羅漢,多數(shù)不作這個事,他就是乞食,然后就是回到廟上就是修四念處、修止觀,然后得阿羅漢、得無生法忍了,有三明六通的時候。這個時候,老太婆也可能不恭敬,但是其他的國王、大臣對他恭敬。你不敢不恭敬,但是在阿羅漢也不希求這個事情,也沒看上這件事。但是那個人自然恭敬你,而那些社會上,有讀書的人也好,不敢說你是寄生蟲、對社會沒有供獻,都不敢說這句話。所以這個事情,從這里可以知道,佛法什么叫作興盛?什么叫作衰微?才知道啊。
丑五、能解甚深義理密意
若諸菩薩四無礙解,及即于彼無倒引發(fā)正加行智,是名能解甚深義理密意自性。
這是第五科能解甚深義理密意,是第五個相貌!溉糁T菩薩四無礙解」,這些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當初發(fā)了無上菩提心,然后精進學習佛法,見了第一義諦以后,開大智慧,成就了四無礙解的智慧:是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辭無礙解、還有辯說無礙解!杆臒o礙解」,在十地菩薩上看,是第九地菩薩才成就四無礙解。
「及即于彼無倒引發(fā)正加行智」,「四無礙解」是成就的果!讣础,就是它的因!讣从诒藷o倒引發(fā)」,于彼四無礙解,無倒引發(fā)。需要修戒定慧,修無相、無功用的這種高深的菩薩道,才能無顛倒地引發(fā)出來「四無礙解」,這個能引發(fā)者,就是「正加行智」。無倒地引發(fā)四無礙解的正加行智。
「正加行智」,就是在得四無礙解之前,那些修行,那些殊勝的功德力。若是在初地,就是得圣道,前面的暖、頂、忍、世第一就是無倒的加行智。但是現(xiàn)在的四無礙解,是很高的境界,得了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乃至到了七地、八地都是引發(fā)四無礙解的正加行智,那就不同了。而「四無礙解」這都是圣人殊勝的功德,而都不是在那兒睡大覺,能成就的,不是的。這要特別精進地努力,而才可以成就。
前面說了這些事情:無染地施性、廣大的施性,都不是平常人能有的,都是要用功修行,而能成就!钢^諸菩薩剛決堅固,無所怯劣,有大勢力!惯@種心情呢,一般人能做到嗎?我看都不行,一般人做不到,都是要有多少生的栽培,有了大智慧,能見到了這里,才能剛決堅固,無所怯劣。我們栽培的不夠,沒有智慧,能見到這里嗎?發(fā)心修學圣道,能剛決堅固嗎?都不能。不能的原因,就是宿世栽培不夠,今生的智慧也不夠,所以都做不到。
前面說是愛語的自性:若慰喻語、若慶悅語,也可能會說幾句。若勝益語,我們會說嗎?就不一定了,這都是智慧。前面說到哀愍的意樂、哀愍的自性、有在意樂、在正行都不是平常的境界。所以沒經(jīng)過戒定慧的鍛練,老是平平常常的。殊勝的功德就不能成就,沒能現(xiàn)前,原因就是沒有栽培,修行得不夠。所以「若諸菩薩四無礙解,及即于彼無倒引發(fā)正加行智:是名能解甚深義理密意自性!
「能解甚深義理」,就是第一義諦嘛!第一義諦能夠通達它!该芤狻梗褪遣豢伤甲h。甚深義理是不可思議,能夠通達那個體性,就是要有四無礙解,才能通達,這也是菩薩的一個條件。
《披尋記》一五四九頁:
「若諸菩薩四無礙解等者:菩薩所修菩薩四無礙解,〈菩提分品〉已說其相。(陵本四十五卷二頁)由此善能宣說正法,于諸法中起智加行,名即于彼無倒引發(fā)正加行智!
「若諸菩薩四無礙解等者:菩薩所修菩薩四無礙解」,所修學圣道成就的四無礙解!浮雌刑岱制贰狄颜f其相」,在前面〈菩提分品〉已經(jīng)說了四無礙解的相貌!(陵本四十五卷二頁)」,在那里說的!赣纱松颇苄f正法」,若成就了四無礙解,就能夠善宣說正法,宣說正法的能力就夠了。我們小小的一點聰明,講一點佛法,那算什么?怎么可以和四無礙解相比,所以應(yīng)該繼續(xù)努力。
「于諸法中起智加行,名即于彼無倒引發(fā)正加行智」:「無倒引發(fā)正加行智」,這句話怎么講呢?就是「于諸法中起智加行」:「于諸法中」,也就是三十七道品、乃至六波羅蜜,或者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在這里也能夠發(fā)起智慧的加行。四尋思、四如實智、六波羅蜜,這些都是起智加行!该从诒藷o倒引發(fā)正加行智」,就是能引發(fā)四無礙解的正加行智。有了這個智慧才能引發(fā)出來四無礙解,這是說「自性」。一者自性。二者依處。自性這一科解釋完了,F(xiàn)在是第二科,說「依處」,分五科,第一科是哀愍,分五科,第一科是標。
子二、依處 (分五科) 丑一、哀愍 (分五科) 寅一、標
當知菩薩哀愍依處,略有五種。
「哀愍」,哀愍眾生苦,從什么地方現(xiàn)起呢?「略有五種」,這是標出來了五種的數(shù)目。第二科征。
寅二、征
何等為五?
寅三、列
一、有苦有情。二、惡行有情。三、放逸有情。四、邪行有情。五、煩惱隨眠有情。
這是列出來這五種依處,就是對這五種人發(fā)哀愍心的意思。第四科再解釋這五種依處,分五科,第一科先解釋有苦有情。
寅四、釋 (分五科) 卯一、有苦有情
那落迦等所有有情,皆為苦受連綿相續(xù)逼切而轉(zhuǎn);如是名為有苦有情。
什么是有苦有情呢?「那落迦等」,翻作「苦器」,在那個地方受苦,就是地獄了。地獄里面所有的「有情」,完全是「為苦受」,為苦惱的感覺,連綿不斷,一直相續(xù)!副魄卸D(zhuǎn)」,苦惱一直逼迫他!盖小,是逼迫的意思,不受不行。你不受,那是妄想啊,還是要受苦!皋D(zhuǎn)」,就是在那兒生存,一直逼迫你,在苦惱里面生存,就是「逼切而轉(zhuǎn)」。「如是名為有苦有情」,這叫作「有苦有情」,這指地獄說!傅取,應(yīng)該有個畜生、餓鬼、人間的眾生也有很苦的,也應(yīng)該包括在內(nèi),有苦有情就這么講。
卯二、惡行有情
或復有情,雖非定苦;而多現(xiàn)行諸身惡行、諸語惡行、諸意惡行,于諸惡中喜樂安住。所謂屠養(yǎng)羊豬雞等不律儀輩:如是名為惡行有情。
下面第二科惡行有情。什么叫作「惡行有情」呢?「或復有情,雖非定苦」,他的生活情況雖然不是決定苦惱!付喱F(xiàn)行諸身惡行」,但是他的行動,多數(shù)是現(xiàn)出來這種惡行。什么呢?「諸身惡行、諸語惡行、諸意惡行」,三業(yè)都是惡。什么惡行呢?「于諸惡中喜樂安住」,對于造惡行的這種事情,歡喜在這里頭住,住在惡行里面。下面舉出例子來:「所謂屠養(yǎng)羊豬雞等不律儀輩」,這些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三業(yè)都是惡的人。什么惡啊?就是所說的屠殺所養(yǎng)的羊、所養(yǎng)的豬、所養(yǎng)的雞等,他養(yǎng)這個來屠殺。這種「不律儀輩」,就是不善良的這些人。「如是名為惡行有情」,就是以殺為職業(yè),有的是以盜為職業(yè)的,這是「惡行」。
卯三、放逸有情
或復有情,雖非定苦及行惡行;而于諸欲,耽著受用,常樂安住種種俳優(yōu)歌舞笑睇以自娛樂,所謂一類受欲塵者:如是名為放逸有情。
下面第三科是放逸有情。什么叫作「放逸有情」呢?「或復有情」,雖然不是決定苦惱,也不是做很多惡事!付谥T欲,耽著受用」,對于色聲香味觸的欲,他很染著,執(zhí)著就是要享受欲。「常樂安住種種俳優(yōu)歌舞笑睇以自娛樂」,歡喜安住在各式各樣的「俳優(yōu)」,就是唱戲的。有唱歌、有跳舞,在那兒嬉笑!疙梗褪切⌒〉男币,不是正視!敢宰詩蕵贰,過這樣的生活來娛樂自已。
「所謂一類受欲塵者」,就是所說的有這一類的眾生,他們就是要享受欲塵,就是受五欲樂,享受這件事!溉缡敲麨榉乓萦星椤,放逸有情就是指這類的人說。
卯四、邪行有情
或復有情,雖非定苦行惡放逸;而依妄見,修行種種苦解脫行。謂舍諸欲,于惡說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如是名為邪行有情。
第四科邪行有情。「或復有情,雖非定苦行惡放逸」,雖然不是生活很苦、雖然不是作種種惡、雖然不是放逸。「而依妄見,修行種種苦解脫行」,那么他作什么事情呢?「而依妄見」,「依」,就當歡喜講,他歡喜自已的邪知邪見,思想不正確!感扌蟹N種苦解脫行」,他去修行各式各樣的苦惱的解脫行,我二十一天不吃飯,說這些事情,其他的很多的苦行,這樣的解脫。
「謂舍諸欲,于惡說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是舉個例子:修種種的苦行,認為這樣子就可以得解脫,若是受苦呢,就是消罪了。這個事情是這樣子嗎?受苦就解脫了嗎?其實不是的,佛法中要斷煩惱才能得解脫。不是說受苦就能得解脫,不是的,受苦還不能解脫,要斷煩惱才能解脫。因為生死的苦以煩惱為根本,所以應(yīng)該斷煩惱,要努力地修學戒定慧斷煩惱,苦才停下來。若不斷煩惱,只是吃苦頭了,你白吃苦了。繼續(xù)不斷的苦,繼續(xù)會來的!
我們不修學佛法,能得正見嗎?我看是不能得正見的。但是初開始出家的人,你知道什么是正見嗎?不知道這件事。在家人不用說,也不知道,就是這么回事,就是你碰運氣吧!別人不能說什么的,不能說這件事情。「而依妄見,修行種種苦解脫行」。
「謂舍諸欲」,謂這類的人,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他也不在這世間上享受欲。「于惡說法毗奈耶中」,于有罪過、有邪知邪見的人,他說出來一切事;好像也有道理、也有法、也有律。而于中「而出家者」,在那里面去出家去了,就學習他的惡說法、惡毗奈耶,做這個事情,認為很好。學習了十年以后,就要自已獨立了,也要去弘揚,結(jié)果也就倒了!溉缡敲麨樾靶杏星椤,什么叫作「邪行有情」?這就叫作「邪行有情」。
卯五、煩惱隨眠有情
或復有情,雖非定苦廣說乃至非修邪行;而或具縛,或不具縛,為諸煩惱之所隨眠。謂正修行賢善異生,及諸有學:是名煩惱隨眠有情。
第五科煩惱隨眠有情;蛘吡硗庥钟幸活惖谋娚,雖然不是決定生活很苦,「廣說乃至」,也不是修苦解脫行,也不是的。「而或具縛」,這一類的眾生,也有很多的差別;一就是「具縛」,就是他的愛、見煩惱都沒能動,還是具足的!富虿痪呖`」,或者他滅除多少的煩惱,就是不具足了。
「為諸煩惱之所隨眠」,但是具縛、不具縛,內(nèi)心里面還有很多煩惱的種子,潛藏在心里面,這種人是誰呢?是怎么情形呢?「謂正修行賢善異生」,這是佛教徒,他出了家以后,來到佛法里面肯學習佛法,肯修學四念處,說是「正修行」,就是修四念處。
「賢善異生」,這個人是尊重戒定慧的,是好的,但是還沒能得圣道,所以叫作「異生」!讣爸T有學」,但是后來這個眾生有進步、精進,得了見地,得了初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了,或者得了無生法忍。但是還沒有圓滿,所以叫作「有學」,還要繼續(xù)地學習。這里面說學習,包括修行在內(nèi),也叫作「學」。
還沒有圓滿,所以叫做有學,還要繼續(xù)的學習。這里說學習,包括修行在內(nèi)也叫做學。以無貪瞋癡的戒定慧來斷貪瞋癡,那叫做有學!甘敲麩⿶离S眠有情」,這個眾生他有煩惱,「煩惱隨眠」,表示煩惱不活動,它眠伏在那里。像人在屋子里睡覺,外面看不見他。他也有煩惱,但是煩惱在阿賴耶識里,在心里面隱藏。這種人你毀辱他,他也不煩惱;贊嘆他,他也不煩惱,他的煩惱不動,所以叫做眠。這表示這是有修行的佛教徒。分這么二類:一個是異生,一個是有學。
《披尋記》一五五○頁:
「謂正修行賢善異生等者:謂隨信行或隨法行補特伽羅趣向諦觀而未見諦,名正修行賢善異生。從預流果乃至阿羅漢向,名諸有學。如是釋訶具縳耽不具縳應(yīng)知!
「謂正修行賢善異生等者:謂隨信行或隨法行補特伽羅趣向諦觀而未見諦」,「謂隨信行」,這種人是多,就是你說什么他就相信,他就按照你的話這么去做了。當然這真實是佛教徒,他遇見的也真實是善知識,他這樣繼續(xù)修行可以得圣道的,這不是邪知邪見。他因信而得圣道,隨順信心用功修行而得圣道!富螂S法行」,也是聽聞佛法,或者自己讀書,那要重視自己內(nèi)心的觀察思惟,而不是一味的只是聽人說的,而這個人得圣道了,就是隨法行的補特伽羅。
隨信行,在前面的〈聲聞地〉解釋過,現(xiàn)在是〈菩薩地〉,隨信行,一直到初果;隨法行,一直到初果的。隨信行這個人,他不自己去深入觀察,相信別人的話。但是這個人運氣好,他遇見的真實是善知識,所以也能得圣道。隨法行是靠自己的智慧,也是聽經(jīng)聞法的。
這樣的「補特伽羅趣向諦觀」,初開始用功,他的意愿是想要見諦,見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想要見到第一義諦而得圣道。這時候是「趣向」,「而未見諦」還沒有見諦,這時候還沒能見到苦集滅道四諦,還沒見道。但是心里面是向那個方向去了,所以是「趣向諦觀」。四諦是所緣境,觀察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雖然觀,但是智慧還沒清凈,還沒能見到四諦。
「名正修行賢善異生!惯@是暖、頂、忍、世第一這個時候。「從預流果」,就是從隨信行,隨法行繼續(xù)用功,到了初果了。到初果是圣人了,但是還沒有到無學,「乃至阿羅漢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一共這是六個人!该T有學」,諸有學就指這些人說的!溉绱吾屒熬呖x或不具縳應(yīng)知。」這段文就解釋了前面說的「具縛或不具縛」,沒見諦以前的修行人就是具縛,后邊的初果乃至阿羅漢向,就是縛不具足,有一部分消滅了。
寅五、結(jié)
是名菩薩所有哀愍五種依處。由此依處,由此所緣,哀愍而轉(zhuǎn)。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是名菩薩所有哀愍五種依處」,這是五種的依處,由有苦有情乃至到煩惱隨眠有情。是名菩薩所有哀愍的五種依處,就是依這五種境界來解釋它的依處!赣纱艘捞,由此所緣,哀愍而轉(zhuǎn),除此,無有若過若增。」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由此依處」,這五種依處,「由此所緣」,他的大悲心、哀愍心,觀察這五種眾生。「哀愍而轉(zhuǎn)」,菩薩有哀愍心現(xiàn)前,遇見這些眾生他就生哀愍心。若是他修止觀,在禪定里也如是生哀愍心!赋耍瑹o有若過若增」,依處就是這么多。
丑二、愛語 (分五科) 寅一、標
當知菩薩愛語依處,亦有五種。
現(xiàn)在說第二科,愛語的依處,分五科,第一科標。
當知愛語也有依處,也有五種的不同,這是第一科標。
寅二、征
何等為五?
第二科征。何等為五?
寅三、列
一、正言論語。二、正慶悅語。三、正安慰語。四、正廣恣語。五、如理說語。
第三科列!敢、正言論語」,為什么說是愛語呢?有五個理由,一個是正言論語,這就是愛語。說這樣的話,對前面的人有真實的利益,所以叫做愛語!付⒄龖c悅語,三、正安慰語,四、正廣恣語,五、如理說語!惯@五種語是愛語的依處,依此五語名之為愛語。
寅四、指
如是廣辯,應(yīng)知如前攝事品說。
這上面說的愛語的五種依處,若要廣解釋它,要知道如前〈攝事品〉已經(jīng)解釋過了。
《披尋記》一五五○頁:
「正言論語等者:開示諸法法門愛語,開示無倒法相愛語,開示無倒訓釋諸法言辭愛語,開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愛語,是名正言論語。菩薩若見有情妻子眷屬財谷昌盛而不自知如應(yīng)覺悟以申慶悅,或知信戒聞舍慧增亦復慶悅,是名正慶悅語。安慰種種驚布愛語,是名正安慰語。于他有情一切資具少希欲中一切所作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廣恣愛語,是名正廣恣語。如理宣說所攝愛語,是名如理說語。如是一切皆如攝事品說!
「正言論語等者:開示諸法法門愛語,開示無倒法相愛語,開示無倒訓釋諸法言辭愛語,開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愛語,是名正言論語!惯@四種就是四無礙解。
「開示諸法法門愛語」,譬如《華嚴經(jīng)》、《法華經(jīng)》、《般若經(jīng)》也是法門,《涅槃經(jīng)》、《解深密經(jīng)》、《楞伽經(jīng)》都是法門。這些開示諸法法門就是愛語,這就是法無礙辯。
「開示無倒法相愛語」,就是義無礙辯。無倒法相就是遍計執(zhí)、依他起、圓成實,這是一種理論,所以叫做義無礙辯。
「開示無倒訓釋諸法言辭愛語」,為眾生開示佛法,開示的是沒有錯誤的。但是,是怎么開示的呢?訓釋諸法言辭,就是講解法義的時候所用的言辭。無倒訓釋諸法的言辭,這也是愛語。這是辭無礙辯。
「開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愛語」,就是所開示的:一個法、一個義,用什么開示呢?用言辭。不是燒一柱香來開示法義的,是用言句開示的。誰能開呢?就是你的智慧。¢_示無倒法句品類差別,這就是智慧。這是智無礙辯。
「是名正言論語」,正言論語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四無礙解,或者四無礙辯,這就是正言論語。
「菩薩若見有情妻子眷屬財谷其所昌盛而不自知」,下面解釋慶悅語。菩薩若見有情的妻子、眷屬,兄弟姐妹等,若見有情財谷,就是他的財富,「其所昌盛」,他所經(jīng)營的都是很茂盛的,就是所謂財丁兩旺的意思!付蛔灾梗悄莻補特伽羅不知道。大概是他的福報大,他是用經(jīng)理來做這些事,自己不直接經(jīng)營,而且他還不知道,沒有報告他,他不知道。「如應(yīng)覺悟以申慶悅」,菩薩就隨其所應(yīng)來覺悟他、祝賀他。這是一種。
「或知信戒聞舍慧增亦復慶悅」,或者是他在佛法上的學習,信很殊勝,他的信心很深刻、有戒的功德,有聞、有舍、有智慧的功德,這五種都是很增上的!敢鄰蛻c悅」,菩薩也說出他的功德來祝賀他。「是名正慶悅語!
「安慰種種驚怖愛語」,或是眾生有種種的恐怖,心情苦惱,菩薩就來安慰,「安慰種種驚怖愛語」解除他的恐怖,令他的心安下來,「是名正安慰語」。「于他有情一切資具少希欲中一切所作」,對于那個有很多財富的人,你雖然財富很多,但是我「少希欲」很少的希求,并不要很多。「一切所作」,能夠少欲知足,那這個人所作的是非常的清凈高尚,這是贊嘆這件事。
「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廣恣愛語」,「正」是第一義諦,「至」就是到第一義諦了,那這是圣人了。當然他到了第一義諦就沒有煩惱了嘛!所以叫做正至!干傧S小梗懊娣卜蚰軌蛏儆,那非常難得,圣者更是少欲知足了。他也不是太希求,不希求很多。有這個生命的存在,就是要有飲食、衣服、臥具、醫(yī)藥來支持。所以不能說完全無所求的!笍V恣愛語」,菩薩要廣恣愛語,「恣」是恣其所求,就是隨你的意,要什么都可以,都能滿足你。菩薩對這個人也都是加以贊嘆,說一些悅意的語言,就是廣恣愛語。前面這句話「于他有情一切資具少希欲」,這個人是什么情形沒說。等到下面這句話「及以正至少希欲」,這是圣人了,他也少希欲,可是菩薩都是心量很廣大的,不管是程度高,程度低的人都恣其所欲,隨你愿意要什么,菩薩都能滿足你!甘敲龔V恣語!
「如理宣說所攝愛語」,如理宣說所攝,你說的話是屬于如理宣說的,就是都是合道理的話,沒有非法的語言,都是智慧的語言!甘敲缋碚f語」,如理說語就是這么講。「如是一切皆如攝事品說。」,前面這一段文〈攝事品〉里都說過了。
寅五、結(jié)
是名菩薩所有愛語五種依處。由此依處、由此所緣,愛語而轉(zhuǎn)。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是名菩薩所有愛語」,菩薩所有的愛語就是這么多!肝宸N依處,由此依處,由此所緣,愛語而轉(zhuǎn)!褂蛇@五種處,會生出來五種的愛語。這五種愛語,也就是你的愛語的所緣境界!笎壅Z而轉(zhuǎn)」,轉(zhuǎn)是現(xiàn)前的意思。「除此,無有若過若增!钩饲懊嬲f的,不會再有超過,或者加幾句的,沒有了,就這么多。
丑三、勇猛 (分四科) 寅一、標
當知菩薩勇猛依處,亦有五種。
這是第三科。菩薩的勇猛,依什么處而現(xiàn)前的呢?也是有五種,這是標。
寅二、征
何等為五?
這是第二科征。何等為五呢?
寅三、指
謂即如前菩提分品,所說菩薩堅力持性五種依處,當知此是菩薩勇猛五種依處。
這第三科是指到前面去了。勇猛的依處有五種,就像前文〈菩提分品〉里所說的,菩薩堅力持性有五種依處,「當知此是菩薩勇猛五種依處」。這五種就是:(見《披尋記》一四八八頁)「如是菩薩堅力持性,略說應(yīng)知有五依處。」
「一者、會遇生死輪轉(zhuǎn),種種大苦,所化有情,種種邪行」,菩薩所教化的眾生,在生死里流轉(zhuǎn),受種種的大苦。這個有情思想有問題,造作了種種的不合道理的事情。菩薩遇見這種難化的眾生,心里堅定不移,還是要度化他。這是一種勇猛依處。
「二者、為益諸有情故,誓受長時生死流轉(zhuǎn)」,因為眾生是在生死里流轉(zhuǎn)受苦,還是不容易度化的,但是菩薩為了饒益眾生的時候,他決定在生死里流轉(zhuǎn)教化眾生,這也是不容易,這也是勇猛的依處之一。
「三者、遭遇異論朋黨諍競難詰,及處大眾宣揚法義」,這也是一種勇猛。遇到「異論」,就是不同思想的人,他也是有學問的,「朋黨」,不是少數(shù)人,一個團體那么多人。「諍競」,互相辯論,「難詰」,我問你,你問我!讣疤幋蟊姡麚P法義」,在大眾里宣揚法義的時候,遇見不同思想的人,同你辯論、難問。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這也是一個勇猛依處。
「四者、誓受一切菩薩所應(yīng)學處」,一切菩薩所學處,這位菩薩也決定學習,這也不容易。很多的大菩薩所學的境界非常的廣大無邊,而這位菩薩也決定都學習。不是只是學這一點,其他的我就不學了,不是這樣的。
「五者、聽聞廣大甚深難思議法,是名堅力持性依處」,聽聞佛說廣大甚深不思議的佛法,他還愿意學習,這也不容易。
這五種依處,「當知此是菩薩勇猛五種依處」。
寅四、結(jié)
由此依處由此所緣,勇猛而轉(zhuǎn)。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由此依處,由此所緣,勇猛而轉(zhuǎn)」,由這五種為依處,使令發(fā)起勇猛的信愿!赣纱怂墶,由此五種為所緣境,他的勇猛心就現(xiàn)前了,而不會退縮的!赋,無有若過若增」。這是第三科勇猛,下面第四科舒手惠施,分五科,第一科標。
丑四、舒手惠施 (分五科) 寅一、標
當知菩薩舒手惠施,亦五依處。
「當知菩薩舒手惠施,亦五依處。」也有五種法,作舒手惠施的依止處。這是標,下面第二科征「何等為五?」,第三科就是列出來。
寅二、征
何等為五?
寅三、列
一、數(shù)數(shù)惠施。二、歡喜惠施。三、殷重惠施。四、無染惠施。五、無依惠施。
這是列出來,下面第四科指。
寅四、指
如是五種,如前施品廣辯應(yīng)知。
這五種依處,如前面〈施品〉有廣博的說明,應(yīng)該要注意的。
《披尋記》一五五一頁:
「數(shù)數(shù)惠施等者:隨有所得即隨惠施無所吝惜,不于長時漸漸積集眾多財物然后頓施,是名數(shù)數(shù)惠施。施前意悅,施時心凈,施后無悔,是名歡喜惠施。應(yīng)時而施不以非時,自他凈施非不清凈,合儀而施不以非儀,無亂心施不以散亂,是名殷重惠施。不以異意不以憤怒撓濁之心而行惠施,又復不由惡見妄有執(zhí)取而行惠施,是名無染惠施。不依世間名聲贊頌而行布施,不依于他反報恩德而行布施,不依帝釋魔王輪王自在等果而行布施,是名無依惠施。如是諸義,如施品說應(yīng)知。」
「數(shù)數(shù)惠施等者:隨有所得即隨惠施」,菩薩隨因緣,這時候得到多少財富,即隨時布施出去了。「無所吝惜」,不會吝嗇,{這么一點我先保留起來吧。龥]這個意思。「不于長時漸漸積集眾多財物然后頓施」,這位菩薩的思想不是說很多的時間去作生意,漸漸的積集很多的財富,然后一時的布施給眾生,不這樣做,「是名數(shù)數(shù)惠施!
「施前意悅,施時心凈,施后無悔,是名歡喜惠施!乖诓际┲埃睦锞蜌g喜、快樂。布施的時候,心里面是清凈的,而沒有吝惜的過失!甘┖鬅o悔」,布施了以后,心里也不后悔,是名歡喜布施。
第三個是殷重布施!笐(yīng)時而施」,這個時候正好我也布施,叫做應(yīng)時而施!覆灰苑菚r」,不要在不是布施的時候去布施!缸运麅羰┓遣磺鍍簟梗约汉退,在他內(nèi)心的思想上都是清凈的!盖鍍簟沟囊馑,如果是沒有愛憎的煩惱,就可以說是清凈;或者有般若波羅蜜的相應(yīng),那當然是更清凈了。
「合儀而施不以非儀」,布施的時候,你的威儀很正常,「不以非儀」,不是不威儀。你布施的時候,雙手送給他就好一點。如果是丟給他,那就是不合道理了。「無亂心施不以散亂,是名殷重惠施!故┥岬臅r候,心里面很寂靜住,而不是浮亂,不是動亂的!覆灰陨y」,心里面不是想東想西散亂的,是名殷重的布施,就是很恭敬這回事。
「不以異意」,不同的意樂,譬如說菩薩饒益眾生的悲愍的心情常,F(xiàn)前的。在布施的時候,用悲愍心的布施,用饒益心的布施,不會中間{我不饒益了!我改變了。粫。「不以異意」就是不改變其心的!覆灰詰嵟瓝蠞嶂亩谢菔,但是布施的時候,有一個怨家、仇敵來了,這個菩薩心不憤怒!笐嵟瓝蠞帷,憤怒一來了,使令心就亂了,心里就不清凈了!笓稀拐邅y也!笣帷故遣磺鍍簟S胁_恨心,心就不清凈。不以憤怒撓濁他的心,他心里面不憤怒,所以心里面也就不亂,就清凈,這樣子行惠施。
「又復不由惡見妄有執(zhí)取而行惠施」,「惡見」就是邪知邪見,有罪過的思想。「妄有執(zhí)取」,就是錯誤的有一個執(zhí)著,有特別罪過的執(zhí)著而行布施。說是去殺一個羊,殺一個豬來布施,認為這有功德,那就是有執(zhí)著而行惠施。特別的惡見殺馬、殺羊、殺豬去布施,那就是罪過了。沒有特別的執(zhí)著,而行惠施,「是名無染惠施!共粫羞@種事情,是名無染惠施。
「不依世間名聲贊頌而行布施」,不依就是不求,不求世間的名聲,不求世間的贊頌而行布施!覆灰烙谒磮蠖鞯露胁际,也不希求我布施了你,將來再酬謝我,再報恩,我不希求這件事而行布施。「不依帝釋魔王輪王自在等果而行布施」,就是不求好好多多的布施,將來我做帝釋天王,不求帝釋天王。也不求魔王,欲界頂天的天子,也不求天福!篙喭酢梗褪寝D(zhuǎn)輪圣王在人間有權(quán)力,有大福德。有大自在的力量,不求這個果報。「自在」,欲界頂天也叫自在天,色界頂天也叫自在天,「等果而行布施」。「是名無依惠施!篃o依惠施就這么講。
「如是諸義,如施品說應(yīng)知」,〈施品〉里有解釋了。
寅五、結(jié)
由此依處由此所緣。菩薩舒手惠施而轉(zhuǎn)。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這是第五科結(jié)。由此五種依處,由此所緣,這五種處是菩薩慈悲哀愍心所緣的境界。「菩薩舒手惠施而轉(zhuǎn)」,菩薩能夠伸出手來,拿出來各種各樣眾生希求之物,惠施眾生,是這樣行菩薩道的!赋,無有若過若增。」除了這個情形,不會再多,再增加什么的。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六(11)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七(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