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集白話(五)

  第一大門譯:

  安樂集這部書中,總共有十二大門,全都引用經(jīng)論來證明,勸大家相信而求往生極樂世界,F(xiàn)在先講第一大門,因為內容甚多,所以大略分成九類來論,以便詳細說明。

  第一、說明凈土法門之教興起的原由,是就眾生的時代及根機,而勸眾生往歸凈土

  第二、根據(jù)大乘諸經(jīng),顯示說法者與聽法者的模式。第三、根據(jù)大乘經(jīng)典,說明眾生發(fā)心時間的多久,及已供養(yǎng)多少諸佛,以便使聽法的眾生,策勵自己發(fā)心。第四、辨別諸經(jīng)宗旨的不同。

  第五、說明諸經(jīng)名字的不同,譬如涅槃經(jīng)般若經(jīng)等,是以法門作為名字。有的經(jīng)是以譬喻為名,有的以事件為名,有的以時間為名,有的以地方為名,有種種的不同。而觀無量壽佛經(jīng)是以人和法為名,無量壽佛是人的名字,觀無量壽佛是法門的名字。

  第六、總別說法人的不同,說諸經(jīng)的人不出下列的五種,1、佛陀自己。2、佛陀證得圣果的弟子。3、諸天。4、神仙。5、變化出來的人。觀無量壽佛經(jīng),在這五種人中,是世尊自己說的。

  第七、簡略說明佛陀的真實身及應化身,也分辨真實土及應化土的不同。第八、顯示阿彌陀佛的凈土,果位上下都具備,凡夫及圣人通通都能往生。第九、說明阿彌陀佛的凈土,是否屬于三界。

  第一、說明凈土法門之教興起的原由,是就眾生的時代及根機,而勸眾生往歸凈土。如果教門配合時代及眾生根機的話,就容易修成,也容易開悟。如果教門違背時代及眾生根機的話,就很難修成,也很難入門。因此正法念處經(jīng)說:‘當行者一心求道的時候,應當要隨時觀察時代的方便。如果時機不對,沒有方便,就叫做錯失,不能說會得到利益。’

  為什么?譬如攢濕的木頭,想要求得火花,那是不會得到火種的,因為時機不對。如果折斷干燥的木柴,想要從中找尋水滴的話,是不會找到水的,因為沒有智慧之故。

  所以大集月藏經(jīng)說:‘佛陀滅度之后的第一個五百年,我的弟子們能堅固的修學智慧。第二個五百年,能堅固的修學禪定。第三個五百年,能堅固的修學多聞讀誦。第四個五百年,能堅固的造立塔寺、修福懺悔。第五個五百年,佛法隱而不顯,教理停滯不通,眾人諍訟不已,佛弟子只能堅固的造一些微少的善法。’大集月藏經(jīng)又說:‘諸佛出現(xiàn)世間,以四種方法來度化眾生,是那四種?一、口里講說十二部經(jīng),也就是以說法來度化眾生。二、諸佛如來有無量的光明及美好的容顏,一切眾生只要能系心觀察,沒有人會不獲得利益的,這就是以身業(yè)來度眾生。三、諸佛有無量的功德神通道力,能作種種的變化,這就是以神通力來度化眾生。四、諸佛如來有無量的名號,有總稱,有別稱。如果眾生系心稱念諸佛名號的話,都能除障礙獲利益,都能在有佛的國土出生,這就是以名號來度化眾生。’

  現(xiàn)今(唐貞觀年間)的眾生,也就是在佛陀去世之后的第四個五百年,正是能堅固修習懺悔修福之時,也正是應該稱念佛名號的時代。如果能一念稱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夠除卻八十億劫的生死之罪過。一念都能夠如此,何況經(jīng)常能修念佛法門,這就是恒常懺悔的人。

  如果離佛陀涅槃的時間近,那么之前的修禪定、修智慧是正學,之后的多聞讀誦、造立塔寺、修福懺悔是兼學。如果離佛陀涅槃的時間已經(jīng)久遠,那么后面的稱名念佛是正學,前面的禪定、智慧是兼學。為何如此?實在是因為眾生離佛陀涅槃的時間已經(jīng)甚為遙遠,根機暗鈍,理解力浮淺之故。

  所以韋提夫人這位大士,一方面為自己,也為了哀愍末法時代五濁惡世的眾生,無始劫來輪回六道,受痛苦之火所燒。于是假借這個痛苦的因緣,向佛陀請問解脫的出路。因而大圣世尊慈悲加被,勸她往生極樂世界。

  如果想在凈土法門中修行的話,殊勝的果報誰也比不上。只有凈土法門,是可以全心投入的。由于勸修凈土法門的經(jīng)典甚多,于是我就采集佛陀所說的真實之言,以幫助大家修行往生,獲得利益。為什么?因為要使已經(jīng)往生的人,引導后來的人往生,并使后來的人,能夠仿效前人的往生。如此希望往生的人連續(xù)無窮盡,永無休止之時,以盡無邊的生死大海。

  第二、根據(jù)大乘諸經(jīng),明示說法者與聽法者的模式。

  分六部分來說:第一、大集經(jīng)說,要把說法者,當作大醫(yī)王,能夠把自己的痛苦拔除。把說法者所說的法,當作甘露,當作醍醐。說法的人,要認為自己所說的法,能使聽法的人增加殊勝的了解,能使對方的病痊愈。如果能這樣的話,說法者與聽法者,都能夠有資格來介紹佛法,并使佛法興隆,經(jīng)常能生到有佛的凈土中。

  第二、大智度論說,聽法的人看著說法的人,猶如渴望飲水的人看著水般,一心進入所聽到的法的義理之中,當他聽聞法理時,心中悲喜交集。像這種人,就應當為他說法。

  第三、大智度論又說,有二種人獲得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是那二種人?就是樂于說法的人,及樂于聽法的人。所以阿難問佛說:‘舍利弗和目連,為何所證得的智慧和神通,是圣弟子中最殊勝的?’

  佛陀告訴阿難說:‘因為他們二個人,在因地的時候,為了求法,能夠不遠千里而去,所以現(xiàn)在智慧及神通最殊勝。’

  第四、無量壽經(jīng)中說:‘如果這個人沒有善根的話,是不會聽到這部經(jīng)的。只有清凈而持戒的人,才能夠得聞正法。’

  第五、無量壽經(jīng)又說:‘曾經(jīng)見過世尊的人,才能夠相信這種事情。曾經(jīng)奉事過億萬如來的人,才會樂于聽聞凈土法門。’

  第六、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說:‘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聽聞凈土法門時,內心悲喜交集,身毛豎立,猶如被拔出來的毛一樣。要知道,此人過去世時,就已經(jīng)修行佛道了。如果有人,聽聞凈土法門,一點都不相信,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才剛從三惡道中投胎為人,由于過去世的罪過尚未竟盡,所以不信凈土法門。我說這個人,尚未能得到解脫。’

  所以無量壽經(jīng)說:‘傲慢、弊惡、懈怠的人,是很難相信凈土法門的。’

  第三、根據(jù)大乘圣經(jīng),說明眾生發(fā)心的久近,及供佛的多少。

  涅槃經(jīng)說:‘佛陀告訴迦葉菩薩說,如果有眾生,曾于半恒河沙數(shù)諸佛所,發(fā)了菩提心之后,才能在濁惡世之中,聽聞這部大乘經(jīng)典,而不起誹謗。

  ‘如果有眾生,曾經(jīng)于一恒河沙數(shù)諸佛所,發(fā)菩提心,然后才能夠在濁惡世中,聽聞大乘經(jīng)典,而不起誹謗,并且深深生出喜愛好樂之心。

  ‘如果有眾生,曾經(jīng)于二恒河沙數(shù)諸佛所,發(fā)菩提心,然后才能夠于濁惡世中,不誹謗大乘法,并且能夠正確了解,相信好樂,受持讀誦。

  ‘如果有眾生,曾經(jīng)于三恒河沙數(shù)諸佛所,發(fā)菩提心,然后才能夠在濁惡世中,不誹謗大乘法,并書寫流通大乘經(jīng)典。雖然為人講說大乘法,但卻尚未能了解大乘法的甚深義理。

  ‘為什么要做這種比較呢?因為要彰顯現(xiàn)在在下面聽經(jīng)的人,都曾經(jīng)發(fā)心并供養(yǎng)過甚多諸佛,同時也顯示大乘經(jīng)的威力不可思議。’

  所以涅槃經(jīng)說:‘如果有眾生,聽聞此經(jīng)典,百千億劫中,都不會墮落惡道之中。為什么?因為玄妙大乘經(jīng)典所講說的地方,就是金剛之地,在座聽講的人,也和金剛一樣。’因此得知,聽聞大乘經(jīng)而能相信的人,都會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的。

  第四、分辨諸經(jīng)不同的宗旨。

  涅槃經(jīng)是以佛性作為宗旨,維摩經(jīng)以不可思議解脫作為宗旨。般若經(jīng)以空慧作為宗旨,大集經(jīng)以陀羅尼作為宗旨。觀無量壽佛經(jīng)以觀佛三昧作為宗旨,它所觀的,就是依報及正報這二種,下面介紹各觀佛三昧的不同。

  觀佛三昧經(jīng)是這么說的,佛陀告訴父王說:‘諸佛出生世間有三種利益眾生之事,一、諸佛口里講說十二部經(jīng),以佛法布施利益眾生,能夠除去眾生無明的黑暗障礙,打開眾生智慧之眼,使眾生能生到有佛的凈土,早日證得無上菩提。二、諸佛如來的色身有無量的美好及光明,眾生如果稱念佛號觀察佛身,不管是觀總體之相或部分的別相,不管此佛身是現(xiàn)在佛或過去佛,全都能除滅眾生殺盜淫妄四重罪,及殺父、殺母、殺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逆罪,永遠不再生到三惡道中,隨自己高興,生到喜歡的佛國土中,乃至于成就佛果。三、現(xiàn)在我要勸父王修念佛三昧。’父王問佛說:‘佛果功德的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為什么不要弟子修行呢?’

  佛陀告訴父王說:‘諸佛果位的功德,有無量的深妙境界、神通及解脫法,不是凡夫所能夠修行的境界,所以要勸父王修行念佛三昧。’

  父王問佛說:‘念佛的功效,情況如何?’

  佛陀告訴父王說:‘猶如四十由旬方正的伊蘭林中,有一棵牛頭栴檀樹,它雖然有根芽,但是尚未鉆出土來。依蘭林只有臭味,沒有香味,有人吃了它的花果,就會發(fā)狂而死。后來栴檀樹的根芽漸漸長大,才剛要形成一棵樹時,它的香氣就非常的濃郁,結果把伊蘭林整個改變成芳香美好,眾人見了都覺得太稀有了。’

  佛陀告訴父王說:‘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的心,也是如此,只要能不停止的念佛,一定能生到佛國之中。只要能往生,就能夠把一切的諸惡改變,而成為大慈悲,猶如那棵香樹改變了依蘭林一樣。所說的伊蘭林,是比喻眾生身內的貪嗔癡三毒三障等,無量無邊的重罪。所說的栴檀樹,是比喻眾生念佛的心。所說的才剛要形成一棵樹,是比喻一切的眾生,只要能不斷累積的念佛,道業(yè)一定能成就辦妥。’

  問:一切眾生念佛的功效,可以感應一切,這是可以知道的,然而為什么一念的力量,能夠斷除一切的障礙,譬如一棵香樹,可以改變四十由旬的伊蘭林,全都成為芳香美好?

  答:諸大乘經(jīng),全都說念佛三昧的功能是不可思議的,為什么?譬如華嚴經(jīng)說,如果有人用獅子的筋作為琴弦,只要一彈奏,其他的弦全都會斷掉。如果有人以菩提心來修念佛三昧的話,一切的煩惱及一切的障礙,也全都會斷除。

  如果有人擠牛、羊、驢、馬等的乳,放在器皿之中。只要在器皿中,滴一滴獅子的乳汁,獅子的乳汁能在整杯乳汁中直接穿透,而把乳汁全都變成清水般。如果有人在菩提心中修行念佛三昧,就能在一切惡魔諸障礙中直接穿過而不會遇到困難。

  華嚴經(jīng)又說,譬如有人拿著隱身藥到處走動,其他的人都看不見他。如果能夠在菩提心中修念佛三昧的話,一切的兇神惡煞及諸障礙,都見不到這個人,他到任何地方都不會有遮障。為何能夠如此?因為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的王。

  第七、簡單說明三身及三土的道理。

  問:現(xiàn)在還在的阿彌陀佛是以那一種身示現(xiàn),而極樂世界又是屬于那一種國土?答:現(xiàn)在的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極樂世界的七寶莊嚴國土是報身佛的國土。而自古相傳說,阿彌陀佛是化身佛,國土也是化身佛的國土,這是很大的錯誤。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污穢的國土也是化身佛所居住的,清凈的國土,也是化身佛所居住的,那么不知道報身佛到底是居住怎么樣的國土?

  現(xiàn)在我們依照大乘同性經(jīng),來辨定報身佛、化身佛、清凈國土及污穢國土等情形。經(jīng)上說,在清凈國土中證成佛果的,都是報身佛。在污穢國土中證成佛果的,都是化身佛。大乘同性經(jīng)說,阿彌陀如來、蓮華開敷星王如來、龍主王如來及寶德如來等諸如來,還有在清凈的佛國土,現(xiàn)在得道或將來得道的,通通都是報身佛。

  化身如來又是怎么樣的呢?譬如現(xiàn)今的踴步健如來,及魔恐怖如來等,這一切的如來,在污穢濁惡世中,現(xiàn)在成佛或未來成佛的,都是化身如來。從兜率天降生,乃至于住持一切的正法時期、像法時期及末法時期,這一切如幻法事的,都是化身佛。什么是法身如來?如來的真正法身,是沒有色質,沒有形相,沒有示現(xiàn),沒有附著,看不見,沒有言語說話,沒有住止之處,沒有生起也沒有滅亡的,這就是真正法身的義理。

  問:要是如來的報身是恒常住止的話,觀音授記經(jīng)為什么說,阿彌陀佛入涅槃之后,觀世音菩薩接著補佛的位置呢?

  答:這是佛的報身示現(xiàn)隱沒之相,并不是佛滅度。大乘同性經(jīng)說:‘阿彌陀佛入涅槃之后,善根深厚的眾生,還一樣能見到阿彌陀佛。’這就是證明。究竟一乘寶性論說:‘報身佛有五種相,說法、看得見、身口意三業(yè)不休息、身口意三業(yè)休息隱沒、示現(xiàn)不真實之形體。’這就是證明。

  問:釋迦牟尼佛的報身國土在那里?

  答:涅槃經(jīng)說:‘娑婆世界西邊四十二恒河沙的佛土之邊,有一個世界,叫做無勝,該國土所有的莊嚴情形,和西方極樂世界完全一樣,我就是在那個國土出現(xiàn)的。而為了要度化眾生,所以來到此娑婆世界。不僅我在此娑婆世界出現(xiàn),一切的如來也都如此。’這就是證明。

  問: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jīng)說,阿彌陀佛有父母親,所以他不是報身佛及報身國土。

  答:你只是聽到這種說法,而不去探究經(jīng)典的道理,所以才會有這種疑問,可以說是錯之毫毛,失之千里。要知道,阿彌陀佛也同樣具有法報化三身。在極樂世界出現(xiàn)的,就是報身,F(xiàn)在說的父母,是穢濁國土中所示現(xiàn)出來的化身父母。就好比釋迦如來,在清凈國土中成就報身佛,應此間娑婆世界眾生之感,而示現(xiàn)有父母,以成就化身佛,阿彌陀佛也是如此。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jīng)說:‘那時阿彌陀佛和聲聞眾弟子所住的國家,名字叫做清泰,當時圣明的國王所住的都城,周圍有十千由旬之廣大。阿彌陀佛的父親是轉輪圣王,名字叫月上,母親名字叫做殊勝妙顏。魔王的名字是無勝,佛陀的兒子叫做月明,與佛作對的弟子叫做寂意,侍者叫做無垢稱。’

  上面所引用的,全都是化身佛的情形,如果是凈土的話,那里會有轉輪王及都城、女人等等。這些道理都很明白,那里還需要再加說明呢?全都是因為你不懂得去善巧探究,所以才會被名稱弄迷糊而起執(zhí)著。

  問:如果報身會隱沒休息的話,那么凈土是否也有成住壞空的情形?

  答:這類問題,從古到今,很多人都搞不懂。雖然如此,我現(xiàn)在就斗膽引用經(jīng)典來證明,道理也就能搞懂了。譬如佛的身體是恒常住止的,然而眾生卻見到佛有涅槃。凈土也是如此,它的本體是沒有成住壞空的,而隨眾生之所見,有成住壞空。譬如華嚴經(jīng)說:‘猶如見到世尊導師,有種種不同的色相,這是隨眾生的心而產(chǎn)生的,所見到佛土的情形也是如此。’

  所以凈土論說:‘由于并非是同一的,所以有清凈土及污穢土的虧損及圓滿。由于并非是不同的,所以搜尋其根原則冥合于一。由于并非是空無的,所以因緣起而現(xiàn)萬般形相。’因此若從法性來論凈土的話,就不說有清凈土及污穢土。若從大慈悲的報身及化身來論凈土的話,就并非沒有凈土與穢土。由于根機感應的不同,佛土有三種差別的情形:一、從真身而垂現(xiàn)的報身,就叫做報土。猶如太陽的光,照四天下,法身猶如太陽,報身及化身猶如陽光。

  二、本來沒有而忽然有,就叫做化土。在四分律中說,錠光如來變化出提婆城及拔提城,這兩座城的人民交往的結果,就互有婚姻親屬關系,后來城被變化的火燒掉,使眾生都親眼見到此無常,于是大家就對世間產(chǎn)生厭離的心,而歸向佛道。

  所以經(jīng)上說:‘或者示現(xiàn)劫盡時大火的燃燒,天地都付之一炬,破除眾生恒常的想法,而使眾生知道無常;蛘邽榱司葷毞Φ谋娚,于是示現(xiàn)造立無量的寶藏,隨眾生的因緣而廣泛的開導眾生,使他們發(fā)起菩提之心。’

  三、隱沒穢土顯現(xiàn)凈土,譬如維摩經(jīng)中,佛陀以腳指頭按大地,三千大千世界馬上就變得莊嚴清凈,F(xiàn)今的無量壽國土,就是從真身所垂現(xiàn)的報土。如何知道呢?因為觀音授記經(jīng)說,未來觀世音菩薩成佛,接替阿彌陀佛的地位,所以知道該國是報土。第八、說明阿彌陀佛的凈土,不管是上位或下位的菩薩,也不管是凡夫或圣人,一律都能往生。無量壽佛的國土是報身佛的凈土,由于阿彌陀佛的愿力之故,所以不管上位或下位,乃至凡夫的善業(yè),全都能往生。由于包括上位菩薩,所以天親及龍樹等菩薩,及登地以上的菩薩,都能夠往生。

  所以無量壽經(jīng)說,彌勒菩薩問佛陀說:‘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少不退位的菩薩往生極樂世界?’

  佛陀回答說:‘此娑婆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位的菩薩,都會往生極樂世界。仔細說的話,其他世界也如此。’

  問:既然阿彌陀佛的凈土,不管上位或下位菩薩,不論凡夫或圣人,通通都能往生,那么不知道只修無相念佛的人能往生呢,還是凡夫修有相念佛的也能往生?

  答:凡夫的智慧淺薄,大多是修有相念佛,他們也絕對可以往生。不過因為有相念佛的善力微弱,所以只能生到有相的國土,只能見到報身佛及化身佛而已。因此觀佛三昧經(jīng)的菩薩本行品中說,文殊師利向佛陀說:‘我過去世無量劫前還是個凡夫時,當時的佛叫做寶威德上王如來。彼佛的出生,和現(xiàn)在的釋迦佛一樣,也是高一丈六,身體是紫金色的,也說三乘的佛法。

  ‘當時該國有位大德長者,叫做一切施,他的兒子叫做戒護。當兒子還在母胎的時候,母親由于敬重相信佛法的緣故,就先替兒子受了三歸依。兒子生下來之后,八歲那年,父母就請佛到家里來供養(yǎng)。’

  ‘兒子見到了佛,就向佛頂禮。因為很敬重佛,就目不轉睛的一直看著佛。

  由于這次的得見佛,于是童子就得以除去百萬億那由他劫的生死之罪。從此之后,他經(jīng)常生到凈土,而得以遇見百億那由他恒河沙般多的佛。這些世尊,也都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度脫眾生。’

  ‘這時童子對每一尊佛,都一一親自侍候,沒有缺過任何一尊佛,他全都禮拜供養(yǎng),合掌觀佛。由于這個緣故,他又再遇到百萬阿僧祇般多的佛。這些佛,也都以色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度脫眾生。’

  ‘從此之后,童子就獲得百千億的念佛三昧,又得了阿僧祇的陀羅尼門。如此之后,諸佛就出現(xiàn)在童子面前,為他說無相法,一下子之間,童子就證了首楞嚴三昧。’

  ‘當時的童子,最初只是受了三歸依,向佛一頂禮,很專心的看佛而不厭倦。就由于這樣的因緣,而遇到無數(shù)的佛,何況是專心觀想思惟佛的色身。當時的童子不是別人,就是我本身。’

  這時世尊稱贊文殊師利說:‘善哉善哉,你因為向佛一頂禮的緣故,而遇到無數(shù)的諸佛,何況我未來的諸弟子,很勤力的觀佛,很勤力的念佛。’

  佛陀吩咐阿難說:‘你把文殊師利說的話,告訴所有的人,及未來世的眾生,如果能夠禮拜佛、念佛、觀佛的人,是和文殊師利沒有二樣的,當此人命終之后再出生時,文殊師利和其他的諸菩薩,就是他的和尚。’

  從這段經(jīng)文可以證知,凈土和有相之土是相通的,是一定可以往生的。如果知道無有形相、離卻念頭是諸法的本體,而以修行法門作為因緣求往生的人,大多是屬于上品生的。

  所以天親菩薩的凈土論中說,如果能夠觀二十九種莊嚴清凈,就是簡略入一法句之中。一法句就是清凈句,清凈句就是智慧無為法身。

  為什么廣略要互相融入呢?因為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一種是法性法身,一種是方便法身。方便法身是由法性法身所生出來的,而由于有方便法身,才顯得出法性法身。這二種法身雖然相異,但卻不可加以分開,雖然它們合為一體,但卻又不相同,所以廣略要互相融入。菩薩如果不知道廣略互相融入的話,就不能夠自利利他。

  無為法身就是法性身,由于法性是寂滅的,所以法身是沒有形相的。而由于法身沒有形相,所以就能夠顯出任何形相,因此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就是法身。由于法身無所知道,所以能夠無所不知,因此一切種智,就是真實的智慧。就以總相與別相的觀照來看,一切都是真實之相。由于知道真實之相,所以就知道三界眾生的虛妄之相。由于知道三界眾生的虛妄,所以就起了真實的慈悲。由于起了真實的慈悲,所以就起了真實的歸依。

  現(xiàn)在的行者,不管是出家眾或在家眾,只要能夠知道生即無生之法,不違背真諦及俗諦的話,大多屬于上品生。

  第九、說明阿彌陀佛的凈土,是否屬于三界之中。

  問:安樂世界在三界之中,屬于那一界?

  答:西方凈土殊勝美妙,體質是超出世間的。娑婆世界的三界,是有生死現(xiàn)象的凡夫俗子之黑暗屋宅,其中雖然苦樂稍有不同,壽命長短有異,不過統(tǒng)而觀之,全都是在煩惱長河流之中,起起伏伏,不停的循環(huán),在六道中混雜受生,起常樂我凈四種顛倒,互為因果,各種虛妄之相互相熏習,實在深可厭惡。因此,西方凈土不屬于三界。

  大智度論說,生到西方凈土的人,自然沒有貪欲之念,所以不是欲界。凈土的人住在地上,所以不是色界。凈土的人有色身形相,所以不是無色界。雖然住在地上,但是環(huán)境非常精細殊勝美妙超絕,所以天親菩薩的凈土論說:‘極樂世界的外觀,超過三界的莊嚴,猶如虛空般究竟,廣大而沒有邊際。’所以無量壽經(jīng)贊嘆說:‘凈土廣大得沒有限量,是自然的七寶所合成的,是阿彌陀佛用本誓愿之力量所莊嚴成的,頂禮清凈而有大攝受力的佛陀。極樂世界光明照耀美妙殊絕,舒適愉悅安樂而沒有春夏秋冬。自利及利他的能力都已圓滿,歸命以方便巧莊嚴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