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jīng)》系列開示 39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jīng)系列開示

  前面釋迦牟尼佛講到菩薩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yīng)該怎么發(fā)呢?“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代表所有的眾生,也就是后面講到眾生是什么?就是妄念!拔医粤钊霟o余涅槃”是什么呢?就是入真如境界,妄真之說。就是勸導(dǎo)的意思。這句話里面含有兩種意思:一個叫眾生,一個叫滅度。那這里面已經(jīng)含有了真妄不離的中道。一切眾生之類是妄生;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那是講舍妄證真;有真有妄,皆是妄說,還是二辯之說。唯有如是滅度,就是實(shí)無眾生滅度者,即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無眾生可度,但又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那這句話是中道思想,也叫發(fā)菩提心,而發(fā)菩提心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實(shí)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句話要記在心里面的話,眾生的心非常安住的。

  那么,一切眾生之類,就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卵生里面俱備四生,胎生里面俱備三生,濕生里面俱備二生,化生里面是沒有前三生體;捏w里面是比較單純的,到卵生里面的污垢也就比較重了。比如卵生里面必定具足胎,就像雞它是卵生,但雞在雞媽媽肚子里面的時候,是有入胎(胎生),胎里定有母親的血液、水,有水而生(濕生);化生是從無到有,它又從無生到有生(化生)。胎生里面就具備三生,就像人是胎生,胎生里面不可能會出現(xiàn)卵生,但它有濕生、化生,沒有水份它生存不了的(濕生),而且我們肯定是要眾無到有過程入胎的(化生)。濕生里面就沒有胎生了,依水而生,有了水,它就可以出生;锩嫠遣恍枰獫裆,他可以變化出來的。故這個卵胎濕化是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那么,從卵胎濕化而生這個體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體呢?它是一個妄體。對眾生來講,它是一個有生,而有生就有滅,那生滅的體是什么呢?生滅的體是無住體。無住體的本身就是無生。所以生滅本身就是無生的。但是,眾生執(zhí)于有生滅的體存在有住之境,而此體變成妄識有;眾生又執(zhí)于無生的體存在有,而此體也變成妄識境。這個體本身是真的,但我們執(zhí)著了,就不是真的了。那這個生滅之外有沒有一個真的體呢?也是沒有的。如果有真,就有住,那就不叫無生,此真又變成妄識境。所以,道上說你離開生滅,無有真得。只要你跟無住相應(yīng),那就無住生心了。就像你認(rèn)為有眾生可度,有佛可成都屬于妄見范圍。我們眾生迷在哪里呢?就是住在生滅有住。因?yàn)橛凶?就有生滅;有生滅,就有妄有,有了妄有,就轉(zhuǎn)為生死。所以,卵胎濕化妄境無生處就是一個覺性,是一個覺體。

  那么說這個覺體為什么講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呢?他為什么不直接說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因?yàn)檫@里面顯生而無生實(shí)相的等待。不直接說是怕我們眾生有法的執(zhí)著變成住,有法住就變成煩惱,因?yàn)楸娚恍⌒木蛨?zhí)著了。所以他從根本上(卵胎濕化)來講生的變化。有生滅正好顯示無生。若卵胎濕化都是生滅的話,那就是妄體。也就是如果你妄一斷,卵胎濕化都不存在,無生前現(xiàn)諸相不生,為什么呢?都變成了無住之體,無住就是生滅體,就是現(xiàn)前妄有本無生唯覺也。如果了解妄有不住的話,那就不能在住卵胎濕化里面、在生滅里面找一個另外的無住法報身體。也就是告訴我們眾生皆空,眾生空就是現(xiàn)前看到的有。一般人就說那既然眾生都是空的,那還度什么眾生呢?他后面會講到。所以,要了解這個無生的道理。

  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那又是什么境界呢?色又分成二:一個是色界,一個是欲界,還有一個無色界。無色界包括有無想和色,它是一種無色定,故還有無色體。那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是什么境界呢?是屬于三界。而想是對于什么來講呢?想和無想是代表著識,那三界由識顯。我們前講有胎生的出現(xiàn),有身就有色、就有境,有境故生識,就有識出來,那這個識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這個識是幻境,是故沒有境。為什么講菩薩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境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在哪里呢?屬于塵。而為什么說塵不說根、不說識呢?根在哪里呢?根在覺性里面,迷了叫妄。覺性而通境叫妄識,就是說你沒有悟之前,中間有一個妄識的顯現(xiàn),而這種妄識就是你沒有悟的體。因?yàn)闆]有證悟故,就產(chǎn)生識。如果你證悟了,也就不叫識了,就轉(zhuǎn)為智。那么,可看出這個身和這個色而產(chǎn)生識,叫有想、無想。所以,有有想天、無想天,有色天、無色天。很多人修行從這個色相上面修行,就是說住相、不住相啊,就會產(chǎn)生一些因果。而你的妄識不了解自己是妄,妄的本體是無生,因?yàn)槟悴涣私鉄o住,那你就不會進(jìn)入到無生。你在有住體里面修行,必定會看到境,那就是有色和無色。因?yàn)槟惴謩e心生出來,妄動生色啊。有無生就有影境,你迷了,出現(xiàn)種種次第、色相出來。一念真,一切真。舉例來講:我們一出生,還沒有現(xiàn)在、過去、未來。其實(shí),妄見是沒有現(xiàn)在、過去、未來的體,知道嗎?那么,我們現(xiàn)在妄見生起,一眼看過去就是色境,而這種色的境是一個現(xiàn)在、過去、未來的因果關(guān)系。因?yàn)槲覀兊倪@個妄識跟色境相應(yīng),產(chǎn)生了欲望、欲界。在這個世間我們有很多的欲望,若修欲的話,都是在妄境里面。所以,就變成欲界。有人修色界,就是修意識。你修意識就重色啊,就離欲、離色或者定中,也有色的境界。一般色的境界都還是有欲界、色界,色界完全是一種精神的世界。

  有想、無想,就是想的境界、無想的境界。過去有一個修行者他想進(jìn)入定境,想修無想定,一個老禪師看他在打坐,那和尚問:“你在打坐干什么?”他回答說:“我為了修入定!焙蜕杏謫:“你修什么定啊?你是修出定呢?還是有想定還是無想定呢?如果你修有想定還是個情,如果你是無想定還是像石頭一樣”他回答說:“我也不入無想定,也不入有想定,不入非想非非想定!焙蜕姓f:“你不入有想定,不入無想定,那你是屬于大定,大定現(xiàn)前。大定現(xiàn)前不應(yīng)該有入定的概念啊,那你現(xiàn)在有入定的概念就證明你不是大定,像佛陀進(jìn)入在大定之中,沒有入、沒有出,那無處不在定中,怎么會還有入出之說呢?”法師突然大悟,那我們眾生不是在有想定里面就是在無想定里面,要不就進(jìn)入到非想非非想天,非想非非想天還是一個定。到了非想非非想天那個境界還不如當(dāng)下承擔(dān),既然沒有東西放不下了,那就不放下吧。也就是說不住空也不住有,最重要的是要空有不二。在經(jīng)典上面已經(jīng)講得很清楚了。如果你認(rèn)為生滅之外還有一個無生,那是屬于進(jìn)入斷見。那么,在這個真之外有一個妄可除,那就進(jìn)入有見。所以,有跟空往往是眾生偏執(zhí)的,有兩邊的執(zhí)著。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佛陀把所有的眾生用卵胎濕化的方法,用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表露出來。不是說六道眾生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用三界相立出來說法。因?yàn)橐郧敖?jīng)典往往開顯名字是我們眾生執(zhí)著的法,他不用這法來顯現(xiàn)。反而用這個卵胎濕化的本體,用無生本去妄顯真。

  《金剛經(jīng)》大部分有這個意思,就是用生滅體來建立顯真,建立法。不離開生死而入涅槃,也是不住生死,不入涅槃。無生以我里面建立無我,無我里面有我的體。經(jīng)里用這個卵胎濕化這個生體來顯無生,生不離開生滅而說無生體。在福德里面講:因?yàn)楦5露喙?是故名為福德。以福德無福德故,無福德就是顯真。也就是說在一切相上面來建立有、有里建立無相空真法、建立真實(shí),無住體。而不是像我們平時所說的法往往是離相(離開的相)。舉例來講我們平時打坐是為了清靜,他不知道打坐的本身就是清凈體。金剛經(jīng)里面他不是說你打坐啊可以打到清靜啊;你念佛可以成佛啊;度眾生要發(fā)菩提心,要成佛啊;他沒有這樣相對的說,也不是說用這種方法達(dá)到某種目的,金剛經(jīng)從頭到尾都不是這樣說,都是講一個當(dāng)下。都是講當(dāng)下生滅里面建立不生不滅,在我里面建立無我,在相對里面建立絕對,在有里面建立無,在福德里面建立無福德之體。并不是離開福德另外找福德,從不離相而說無相,不離妄而說真,不離相而說空,不離有而說無。證明《金剛經(jīng)》完全是一個當(dāng)下之說,完全是講當(dāng)下。所以,看《金剛經(jīng)》他就是一個絕對的體、智慧之體。因?yàn)榇蟪酥谭?是直接從當(dāng)下的體里面顯出我們本來的自性。所以,如果你把這個中心點(diǎn)抓住了,其實(shí),一句話就可以解決,就可以明了的實(shí)相。如果你通達(dá)金剛經(jīng)的般若,可看出整個佛法的中心就在這個地方。如果這種東西你不了知,那你都是在妄上面下手,為什么呢?因?yàn)槟汶x開這個體,就是離妄找妄,離妄全是妄。妄里面有真,妄的體就是真。生滅就是生,無生就是無住,無住就是你本來的體,離開生滅就沒有無生。你離開這個生滅體,哪來的無生呢?這個時候你想一想:你怎么去找呢?那就是妄上加妄,永遠(yuǎn)找不到。可看出《金剛經(jīng)》很微妙的地方就在這里面,所以,我們把這個中心點(diǎn)找到了,以后你在行住坐臥中可以用心來體會卵胎濕化、無生之體。不斷地靜下來觀照。法要你用心觀照生起清凈則生實(shí)相。為什么呢?前面講卵胎濕化本身是無生之體,講眾生生滅體的根源,也就是我們的本覺性處。也就是在我們生滅跟無生交換的地方,只要你有生進(jìn)入無生,我執(zhí)相就斷了。妄見即斷,識就不生,就轉(zhuǎn)為智。

  “我皆令入無余涅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無余是什么?無余是上無佛可成,下無眾生可度菩薩道。無生之體沒有眾生,因?yàn)槟阄虻侥氵M(jìn)入無余涅槃,也就是說要讓所有的菩薩發(fā)心要讓一切眾生進(jìn)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這個無余體,就是讓我們明了“無眾生可度”不要執(zhí)著。無眾生可度就是說生滅滅已,生跟滅不生之時就是無眾生可度。前面的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為什么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不離發(fā)菩提心大悲心,就是自利利他。

  為什么要令一切眾生進(jìn)入無余涅槃,后面沒有眾生得度呢?告訴我們發(fā)菩提心度一切眾生不要偏空,無眾生可度不要偏有,在這個法界里面因?yàn)橐磺斜娚覀冃氖窍鄳?yīng)一體。你不能夠融到法爾無生的體上面去,你要說我離開眾生,另外有一個無生可住。就不能融到眾生心中去。為什么要發(fā)心呢?發(fā)心就是徹底的沒有我,以眾生法界為自己心,我如眾生無二。無盡的在度眾生心無執(zhí)無住,法性無生自在妙用。眾生法界只因眾生執(zhí)著有住生心,迷失真我法界報身莊嚴(yán),迷失的清凈法身解脫,真心遍法界故,我們的真心在現(xiàn)前一念故。真心,涅槃就在生死之中,眾生的生死就是你的涅槃自性,離開眾生的生死,沒有涅槃可得。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涅槃就是不住生死。所以,生死、涅槃,它是妄不住、真不住,沒有一個涅槃住下來。如果你自守自己,你不發(fā)大心,你就是不度一切處,不從眼耳鼻舌身意,包括我們的妄見里面來鍛練我們的真心。真心顯露安住的妄相即真,所以,入一切處無有障礙。所以,佛到我們?nèi)碎g來沒有障礙,因?yàn)樗胍磺刑帯N覀兊酵饷嫒ヒ越饎傂膩碛^其心,度一切眾生應(yīng)該了知無眾生可度。就像我們跟你們講法一樣,我現(xiàn)在既然跟你們講法,只要通過我的觀照:大家是無生之體,卵胎濕化無生相,大家是無住體。那么,大家都是我一個無住心,不是分別心執(zhí)著心有住心,已經(jīng)入到一切眾生處,這個時候就沒有法可說了,無法可說。

  言詞道斷就是我們通過這個文字悟到這個體,文字,觀照、實(shí)相是一體三相。但是,聞實(shí)相生觀照得文字眾生即法界,法界即實(shí)相,眾生的生滅無住就是的真如,般若非法啊,但能生諸法。也就是說般若本身并不是法,就是我現(xiàn)在講法并不是法,那什么是法呢?般若為母啊,能生諸子啊。入般若法的人就是佛法,即生實(shí)相。如果你通過這個般若能夠了解無生的道理,因?yàn)榘闳羰莵碜杂诜、來自于?shí)相。你了解觀照的本身它是無住,而無住即實(shí)相。而實(shí)相現(xiàn)前就是現(xiàn)在的文字,文字就是我們的現(xiàn)在。我們大家坐在這個地方吃飯、穿衣、睡覺就是實(shí)相,實(shí)相就是觀照,觀照就是文字。所以,文字、實(shí)相、觀照三不離,我講話意識跟我們無生也沒有障礙,最重要的你應(yīng)該無住。你無住就是真心、就是寂滅。無住就是遍一切處!原來無住就是我體,我的體就是遍一切處的生滅!原來一切生滅是我體,生滅無住故。無住為我、無住為體啊。禪宗以無住為體,以無念為真,無住體里面哪有念呢?有念不是有妄心嗎?所以,無住的本體是無念,能念體本無念。就是說我現(xiàn)在有念的本還是無念,就是好像是有念,有念是妄見啊。你了解真心,有念也是無念、本無住體。無住就是實(shí)相。

  一切眾生的生滅無住心就是清凈法身、就是法界圓滿報身、就是應(yīng)眾生心的化身。所以,生滅的體是我的化身、生滅的體是我的報身、生滅的體是我的法身。離開生滅,沒有法身可得。離開生滅,沒有報身可得。離開生滅,沒有化身可得。那么說你還不生大悲心嗎?你想一想!你還對眾生有生滅之執(zhí)嗎?所以,眾生生滅無住故。要超越的妄心能遍一切處,能遍于法界。因?yàn)樗幸磺斜娚惒贿x擇某一個眾生,一切眾生皆入無余涅槃,為什么呢?你這一念無住,眾生本空。心中無住,眾生本來涅槃,心中無執(zhí)在度眾生。

  抓住這一念無住之體,無處不安在那個無念,這就是叫作無盡眾生誓愿度。所以,你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安著這個心,都是以無住心。那么說度一切眾生,你自然悲心出來。為什么呢?一切眾生是你本體啊。菩薩戒里不是講嘛:一切地水是我先生、一切火風(fēng)是我本體。那么說你到外面去是因?yàn)榭吹奖娚纳鷾缇褪俏覠o住之心,那無住在一切處。是故,我要滅盡無量無壽無邊眾生,這種心非常地重要,我們要發(fā)廣大之心。要通達(dá)般若。念念不要被眾生所度。念念之間都在妄念里面。如果在妄念里面修行,告訴你呀:一妄全部是妄。妄識出來,無生本來是無生,無生進(jìn)入有生,諸相現(xiàn)前。如果只要你有一個生現(xiàn)前,色聲香味觸法全部現(xiàn)前,色聲香味觸法現(xiàn)前就生識。識出來了,三界就出來了。所以,變成了有相、無相、有色、無色。三界為你一念妄識啊,就是一個妄識能顯妄境識界,惡者是地獄、餓鬼、畜生,善者就升天堂,惡者就下地獄,就因妄念而生起。但是,聞信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燈能滅千年暗室,一智能滅萬年愚。所以,一旦你了解無生,全妄即真

  但是,我們沒有觀照的力量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反復(fù)的思維、觀照,佛法離開了觀照,都是妄見。所以,我們一定要在這上面下點(diǎn)功夫。你不下功夫,如果沒有無生無住觀照的力量,念南摩阿彌陀佛就是念南摩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無量光明,阿彌陀佛無量的壽命,他的這個體里面是徹底的舍去了妄見。因?yàn)槲覀儸F(xiàn)在妄,我們?yōu)槭裁匆轿鞣?a href="/remen/jileshiji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極樂世界?因?yàn)槭窃谕w嘛,我們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妄想生。那么,你了解了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阿彌陀佛的光明無量,無對光故人人無量光,人人無量壽,沒有獨(dú)立的我存在,是我非我,是佛非佛,妄見無生,南摩阿彌陀佛這個體。阿彌陀佛是全部的我,因?yàn)橐磺猩鷾缡遣簧粶绲陌浲臃稹D憬⒘诉@個阿彌陀佛,我們一切妄念即斷。所以,我們念南摩阿彌陀佛一覺永覺。

  我們修行首先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自度度他、自利利他。那名言上面是自利利他,其實(shí)他有一個非常大的妙用。發(fā)大心者,發(fā)菩提心,這個大家想一想:發(fā)大心我們要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名義上是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事實(shí)上無邊眾生的生滅、生死都是無生之體。無生之體就是妄,事實(shí)上是一個除妄顯真的真實(shí)體,是沒有眾生,全部是真。它只是一個方便,發(fā)大心能令我們除去妄的體,能夠顯出我們的真實(shí)。所以,方便除妄是為了顯真。如果沒有這個發(fā)大心,不能包容一切眾生,像普賢菩薩發(fā)大愿廣度一切眾生,我們回向里也說把我們功德回向遍法界,那為什么要這樣說呢?他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心歸到法界里去,把我們的那個生滅執(zhí)著的心給斷掉。所以,好像是在度眾生,其實(shí)是自度的,在你度眾生的這個念頭生起來的時候,只要你利他就是自利。為什么呢?利他的體本身就在自利的體上面。事實(shí)上要降伏自己的妄念,顯法界真如實(shí)相,為什么呢?所有眾生都為妄念。只要有眾生在,就有妄念。度一切眾生就是度你的妄念,因?yàn)橥饷娴谋娚湍愕耐钍且惑w的。所以,你妄斷了,所有的眾生都變成真的。為什么呢?無住即無生啊,眾生的妄念是無住啊,無住就是無生啊,佛為什么不講應(yīng)云何住呢?有住就有生滅,變成知見、變成法見、就變成妄見。所以,佛陀不解釋因云何住?先說云何降伏其心?佛陀講應(yīng)這樣的降伏其心。因?yàn)榉鹗菬o生無滅的體。無生就無妄,無妄就沒有我見,離無相。有住都是我見。

  有我見就有人見,有人見就有眾生見,有眾生見就有壽者見。所以,為什么不對眾生講住?怕眾生有我見顯現(xiàn)出來、怕眾生有妄念出來。

  佛陀無住生心,行住坐臥,穿衣、吃飯,沒有說我還有一個真在那個地方啊,沒有這樣說。所以,凈土說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那是阿彌陀佛的化光如來。但是,他的報身在哪里呢?在化身里面。菩薩見的到,法身又在報身里面。只有佛與佛才相應(yīng),所以,法報化都在我們當(dāng)下的體里面,離開此當(dāng)下就沒有了。法身跟報身是無相的,化身是有相的。有相、無相,無相、有相。那么,度一切眾生,眾生都是化身,那你在哪里去度眾生呢?所以,有相跟無相,中間沒有沖突的。眾生妄念一除,全部是真。所以,有里面見無,無里面見有。就像我們持戒一樣,有戒即無戒,無戒即有戒。說戒是我們心里的妄念,戒的本體是佛是無相的。那么,我們持戒不執(zhí)著變成佛陀法性,跟法身、報身都是相應(yīng)的。

  我們要通過我們這個相來顯真。般若波羅蜜經(jīng)完全是通過相顯真,也就是說通過有生滅來見無生的。

  所以,禪宗頓悟啊,當(dāng)下悟到。離開這個頓悟,就沒有漸修。什么叫漸修呢?我們現(xiàn)在叫漸修。什么叫頓悟呢?還是我們現(xiàn)在。有現(xiàn)在的頓悟,才有漸修。沒有現(xiàn)在的頓悟,你漸修全是妄見。有了頓悟以后,全妄即真。全部的妄就是真,我們在人道也好、我們在哪個地方也好……如果你頓悟,全部即真。那么說一頓,全部頓。那什么是漸修呢?無處不在。什么叫漸修呢?就是說你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以這種心安住,就是用種種方法度一切眾生、用種種佛法來度一切眾生。用你的手段、方法、方便,但你是無住。一切法:放生啊、布施、持戒,你說這是不是方便?但是,你是無住之體、般若之體安住著。所以,持戒、忍辱、精進(jìn),這一切十行都叫漸次。而這種漸次的修法都是不能離開般若,離開般若那都變成妄見了。而一妄全部是妄,那進(jìn)入三界里面了。這個妄是迷,是屬于迷境,迷惑了而生識,這個妄在哪里呢?妄見生境界,境界生識。這個識又輾轉(zhuǎn),不斷地妄生就是無明。所以,無明能生名色,無名緣行,行緣識。識就是妄見里面生出來的,無名緣行而產(chǎn)生境,而這個境呢就變成這個識就出來了,識緣名色,就進(jìn)入投胎,就進(jìn)入六入,然后六根,你從哪個地方入你也不知道。我在媽媽投胎的時候哪里知道是媽媽肚子里出來呢?我也不知道怎么到媽媽肚子里去了,投胎的時候就六入。六入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的一個精體。就是說,胎兒產(chǎn)生肉體,它具備了幾相呢?住色、住聲、住香、住味、住觸、住法,它的身體叫顏色,它能講話,它身上有聲音,有呼吸,耳朵有聲音,耳朵就是聲。在眼言色,在耳言音。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個身體呢?這個身體是色聲香味觸法的一個果報。就像大樹上結(jié)了一個果子一樣。所以我們的身體具備了色聲香味觸法。那根在哪里呢?根就在妄識,妄是什么呢?妄生就是不生。不生不滅是什么呢?就是覺性。覺性就在理上面。如果你悟了,那個覺性呢就是化身。如果你不悟,就變成迷,轉(zhuǎn)成識,悟了就轉(zhuǎn)成智。智跟識都是什么呢?智跟識是迷悟之間。它都是一個化身里面顯現(xiàn)出來的,叫做識身。我們叫識身,識身就是妄身。還有一個叫智身,智慧的身,智身是什么呢?叫化身。這個是虛妄之身,叫妄身。妄身和這個化身又有什么區(qū)別呢?它是一體。它不可能分成二。妄身跟化身都是一個變化的;硎窃谡胬锩,它是本真之體;碛杀娚娘@現(xiàn)出來。我在哪里?在眾生心中。你的生滅就是我身。所以佛陀在哪里呢?眾生的心就是佛身。我在哪里呢?在眾生的生滅的體上面。這個叫做智身。它的智身通達(dá)一切處。但是呢,妄是什么呢?眾生妄執(zhí)于生滅,把生滅當(dāng)作體,把生滅當(dāng)作住了。生滅本身無住,你非要住,就變成妄見。所以呢成為了妄身。妄身就是意識之身。識身就是妄身。這個識是什么呢?這個識本身是了不可得。一旦你妄斷的話,三千大千世界刷的一下就沒有了。三界就不存在了。如果你了解這是除妄顯真的話,你知道發(fā)大心的重要性了。

  第二個是降伏妄心,度貪嗔癡故。我們這個降伏妄心的目的是干什么?我們這個妄心有什么壞呢?妄心能生起貪嗔癡,能生起諸苦,地獄餓鬼畜生種種苦。我們在六道輪回轉(zhuǎn)的苦,不然的話我們干嗎要去修行呢?我們發(fā)大心,無非是要斷離我們?nèi)缰。所以我?a href="/remen/xuef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學(xué)佛的人,發(fā)大心,發(fā)大心的目的要成佛的原因,就是要度我們的貪嗔癡的體,只要在妄心里面,貪嗔癡一定會出來。貪嗔癡是一斷永斷,如果你要是不斷的話,貪嗔癡造的惡業(yè)一定會現(xiàn)前。所以我們在此世界,如果你不了解般若之智,你在識里面,任何貪嗔癡在妄見、妄識里面都會要受報,一定會受報。這個發(fā)大心,來降伏這個妄心,是顯真的目的,就是要降伏我們的貪嗔癡的體。大家想一想,我們在這個貪嗔癡里面,如果你不降伏妄心,首先你的貪嗔癡沒改變。而一個人在貪嗔癡里面不了解般若智慧,在這個世界上面你四相生起,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生起,這種相很容易生起,在這個四相,在貪嗔癡里面來度眾生,很難很難的一件事情。我們就降伏自己的貪嗔癡啊。你對這個不明了,你不去觀察,然后你自己想干就怎么干,你就隨時妄動,就是說你非常的沖動。你不觀察這種般若,現(xiàn)在人修行都是這樣的,很多人啊憑個人的個性,憑個人的習(xí)氣,想罵人就罵人,想說就說,想講就講,想做就怎么做,我想怎么說就怎么說,以我為中心。他不是以般若智慧的觀照出來的,降伏他自己心中的貪嗔癡。無眾生可度,本身就是降伏你心中的貪嗔癡。我們的貪嗔癡降伏了,你就不會那么沖動。你貪嗔癡降伏了,佛法僧也就顯現(xiàn)出來了。

  貪掉過來就是無貪,無貪就是清靜的法身。嗔翻過來就是圓滿的報身。癡翻過來就是無量的化身。所以貪嗔癡的這個體轉(zhuǎn)過來就是法身、報身跟化身。因?yàn)槲覀兊呢澯D(zhuǎn)過來就是布施,所以六度里面第一個是布施。最后一個是般若。布施是離貪的,布施是第一行,就是實(shí)際的行動。實(shí)際的行動就是轉(zhuǎn)貪。如果你這個貪心不轉(zhuǎn),你的清靜法身不會顯現(xiàn)出來,我們降伏妄心一定要轉(zhuǎn)貪心的。如果你認(rèn)為說我已經(jīng)降伏其心,我已經(jīng)有金剛般若了,你觀察一下你的貪心還在不在?如果你貪心非常的重的話,就證明你的般若沒有在觀照。為什么呢?你想一想,觀照般若的時候,你在利益眾生,怎么會想到自己貪心的問題呢?但是如果你不愿意舍去這個貪心,就等于你沒有舍去這個妄念。你不舍去妄念,你貪心非常迅速啊。我們的貪心,識就像虛空一樣,沒辦法滿足它的。我們的貪心放在這個虛空里面,沒有辦法去滿足,這個虛空的這個貪心不斷的在擴(kuò)散,一念貪心就墮到地獄了。因?yàn)樨澬木褪堑鬲z之本,在我們法身里面講是遍一切處。我們的貪心也能遍一切處。貪心是妄體,一妄全妄,既然全部妄的話,你走到哪個地方都是妄體。所以呢,我們要觀察,我們要付出很大的力量,要舍你的貪心,那就以布施為根本。我們出家人就是要遠(yuǎn)離貪心,我們?yōu)槭裁催@樣淡泊的生活呢?就是要遠(yuǎn)離貪心。布施的力量很大的,布施的體里面具足了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這個體都具足了,但沒有般若還是沒有用。般若就像自己的眼睛一樣,而布施呢就像兩個腳行走一樣。般若就像眼睛,只要有了這個眼睛,你這個腳就非常有力,你就進(jìn)入無相,所以呢,五種波羅蜜自然具足。你貪心自除。所以呢,真發(fā)菩提心,應(yīng)當(dāng)以般若來成就你的果德。所以呢,我們坐著、站著,我們隨時隨地都要觀察,你是不是真的沒有貪了。從因地上面來觀察。如果你有貪,證明你妄心還在動。妄心一動,生滅即生,一即一切,一妄全妄。真正的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啊,知道一妄全部妄,就像你掉到大海里全部都是大海。就像到這個房子,只要你從這個門進(jìn)來以后,全部都是房子。你全身一進(jìn),整個房子就顯現(xiàn)出來了,不會說慢慢慢慢的。你一妄,你一旦到生滅的里面了,你三界就顯現(xiàn)出來了。你不管在哪一界,三界就是一個妄識,如果你到三界里面來了,那就全部是妄了,沒有一點(diǎn)點(diǎn)真。我們一錯就百錯,一旦走錯了全部錯。這個很細(xì)密的啊。

  嗔心是跟報身相應(yīng)的。有瞋心,大瞋啊,就是餓鬼啊,瞋心口中吐火啊。瞋心是來自于何方呢?瞋心是來自于貪心,貪不到的時候才瞋,貪的到它盡量地貪。我們這個貪心很不容易滿足,為什么呢?貪心立即生起。我們現(xiàn)在隨時可以起貪心,因?yàn)樨澬木褪且粋妄念,妄念遍一切處,一妄全妄,要斷妄的話,就要起瞋,知道吧?斷妄就起報身啊。你要斷這個妄就必須要看般若經(jīng)。斷妄還是對于瞋來講的,為什么要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呢?就是斷妄之意。斷妄是干什么呢?斷妄的體使你遠(yuǎn)離貪心故。所以我們要受菩薩戒,其實(shí)啊在修斷瞋恨心。因?yàn)閿嗖_恨心好修,斷貪心是非常的難修。因?yàn)樨澬碾[藏在那個地方,我們生活中很多的貪心,都是隱藏在生活中。大家說遠(yuǎn)離貪心,就像我們遠(yuǎn)離地獄,那你必須要修斷瞋心,斷妄心。因?yàn)閿嗤?才能夠離貪心。你不斷妄心,就不能夠離貪心。但是倒過來講,因?yàn)樨澬牟荒軡M足,它也能生瞋恨心。那就做餓鬼。所以瞋心里面還具足了一點(diǎn)功德。為什么呢?你想一想,我們斷煩惱它也是一個瞋心,我們斷這個妄體,知道我們在六道輪回里面,我要出離生死,那我把生死、無常,把這個有住的生死回歸到它的實(shí)相,叫無住。這個無住跟有住之間有一個強(qiáng)烈的爭執(zhí),就像人修行一樣,它互相打架,這邊想有住,那邊想無住。像釋迦牟尼佛在成道的時候,這邊出現(xiàn)了一個大魔王,這邊出現(xiàn)的是佛菩薩在勸請,兩邊在斗爭,看看哪個斗贏。所以我們斗在打仗,所以我們出家人天天在打仗,跟誰打仗呢?就是妄與真、無生跟有生、有住跟無住,在打架。這邊強(qiáng)烈的要你有住,那邊叫你無住,所以無住呢要有住,為什么會有住呢?因?yàn)樨澬脑谧鞴。如果沒有貪心在作怪的話,怎么會不離開呢?你現(xiàn)在為什么不離開呢?大家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好房子呢,是因?yàn)樨澬脑谀莻地方嘛。所以你就不舍得離開。所以呢,你的這個東西呢在跟佛吵架。你在跟你的自性吵架,你在跟無生兩個吵架。這邊知道了這個道理,但是這邊還在拉,是不是?所以呢,沒有深刻的觀照。

  瞋心的力量就不可思議,瞋心能成就無量的功德。所以瞋心能斷生死。瞋心有兩個方法可以度,一個用法度,有法存在,報身就是講方法,利益眾生的一種方便。度眾生,因?yàn)閳笊硎抢?法身是自度。所以報身轉(zhuǎn)過來,一轉(zhuǎn)到正覺里面,貪心自離。所以我們要受菩薩戒,就要廣度利益一切有情。要讓一切眾生進(jìn)入無余涅槃。大心生起來的時候,這種力量,你有恨別人,你就有大力。就像一個人一樣,在這個社會上面,如果你沒有發(fā)起這個覺悟的心,告訴你啊,你沒有力量的。這個力量,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具有的。但是呢有人呢非常怯懦,也就是說學(xué)佛在廟里面就這樣隨便過就好了,模模糊糊的過一天算一天,像這樣的人,他為什么呢?沒有瞋心。好像很老實(shí),他沒有瞋心,沒有大力,瞋有大力啊。度瞋心,有兩種方法,一種呢是法度,以出離生死以度之,講法跟他聽,使他生起一種出離生死的大心,要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以遠(yuǎn)離貪心;還有一種度呢,你瞋心沒有關(guān)系,我給一顆糖給你吃,我哄你一下,我貪心來度你。你不是哭嗎?好,我請你吃一餐飯,你就不哭了。你不是恨我嗎?沒有關(guān)系,我拿一百萬給你,你就不恨我了。用貪心滿足于他。世俗人用貪心度瞋心。俗人是用貪心來度我們這個瞋心的。世間好多的貪心度我們的瞋心,我們在這個世間上煩惱的時候就是瞋心生起來的時候,帶你去用貪心來度你。在這個世間,名啊,利啊,錢財啊,美女啊,房子啊,別墅啊,這些東西來度你的這個瞋心。那被貪心度了就完蛋了。被貪心度了,你就墮到無邊三界里面去了。所以我們要照顧一下自己的心。你看你是被貪心度了呢,還是法度了呢?還是被無生度了呢?還是被貪心度了呢?如果你被貪心度了這個瞋心,那么這個瞋心要做餓鬼的。你知道嗎?這個瞋心并不是沒有了,要做餓鬼的。如果你要是被法度了,在無生之中,那你貪心也就沒有了。是不是?你變成清靜的法身。你的貪心的功德就增長報身。你不要做一個空缽羅漢。所以我們要廣度一切眾生,這個自利利他的心,像這樣的福德具足、智慧具足,你的清靜心就轉(zhuǎn)為清靜的法身。你的瞋心就轉(zhuǎn)為了圓滿的報身。有了報身就有化身。

  癡心是什么?癡心就是無明。無明故生識,無明緣行啊,有無明就有行啊。無明,就是妄見那里面那一剎那就是無明。什么叫無明?無明是名言無明,實(shí)際上無明就是妄念那里面那一剎那。我們從這個妄念到無生里面,那個中間快不快?我告訴你,那個中間非常快!很薄很薄的一層紙。一剎那就到這邊來,一剎那就到那邊去了。就像坐著車子一樣,車子兩邊都有頭,但是你不知道向哪邊開。但是這兩個方向呢,是絕對不一樣。你往車上面一坐,往哪邊開呢?兩邊都有頭,你不知道往哪邊走,開這邊頭就往這邊走,開那邊頭就往那邊走,你坐在那個地方你根本不知道往哪里去。所以我們一坐上這個車子,無明生起來的時候,就跑到那邊去了,無生生起來的時候就跑到這邊去,你現(xiàn)在當(dāng)下這一念,看你往哪里生?往哪里跑?這個叫做愚癡。愚癡這個體跟貪嗔這個體是分開來的。貪和瞋兩個有共有不共,癡完全是一個無明。無明長惰性啊。如果對于世俗的人來講啊,無明就是一個墮落的心,就是說,從現(xiàn)在開始你已經(jīng)在墮落了。就是這個意思。一旦到癡里面去的那一剎那,你就墮,墮什么呢?墮三界。就是妄心生起來的時候,三界就顯現(xiàn)出來了。在三界哪個地方去六道輪回的生死呢?這個里面就造業(yè)。造貪嗔癡的生。有那個貪瞋的體出來了,地獄餓鬼的這個根本就出來了。有無明出來,有癡出來,無明出來以后你就自私啊,她自然會自私的,為什么?無明它不了法啊,在一剎那在那里面你的貪嗔一定會出來。首先出來的是貪。比如一個人掉到水里去了,你千萬不要拿手去救他,你要拿竹篙子去救他,為什么呢?一個人掉到水底下的時候呢,抓到什么是什么,因?yàn)榫让o,所以任何人手給他的時候他就抓得死死的,把你一齊帶下去。所以你把竹篙拿給他,你就放下竹篙就可以了。所以癡就生貪心,抓住它,因?yàn)榫让o啊,瞎摸。無明就緣行,它是妄心里面出來的行為,一定是妄識,出來了種種的境界出現(xiàn)。所以呢,十二因緣講得很清楚,因?yàn)榘V故,起貪,有貪就有瞋,就有得失,生種種煩惱。然后在里面造種種業(yè),有業(yè)障、報障,還有苦障。重者沉者就墮,輕者善者就升,上升下墮。都是因?yàn)檫@個癡,無明。在這里面呢增長無明,貪嗔癡越重的人,他的無明就越重。就像網(wǎng)跟網(wǎng),就像船跟船,越纏越緊,越纏越緊,所以一般講的這個貪嗔轉(zhuǎn)化的話,是對于我們眾生來講的。你的貪心轉(zhuǎn)了可以變?yōu)榍屐o法身,瞋心轉(zhuǎn)了可以變?yōu)閳笊?是對于我們這些人講。真正的貪心和瞋心很難度的,像地獄餓鬼,為什么難度呢?瞋恨心生起來的時候,哪曉得什么自度啊,還有度他啊?是不是?在五蓋里面可以說,你必須要有善法,你必須要有貪必須要有瞋。但是呢,真正的墮在那個貪嗔癡的體上面,就是說人家打你一錘子,你正在罵別人的時候,罵的體,你能罵人的力,非常的珍貴,但是呢,這個力在沖擊別人的這個相啊,會把你迷惑,所以你這個力老是用在這個相上面,不會用在法上面,但是呢這種力本身是非常好的東西,但是你用錯了方向。就像說,你有心思跟人家打架,為什么不有心思去學(xué)佛呢?你有心思在外面跟人家講大話啊,跟人家講是非啊,我看很多的女眾啊,跟人家講是非講的聲音非常的大,她在念佛的時候一點(diǎn)聲音都沒有。她為什么會這樣呢?所以她念佛一點(diǎn)聲音都沒有,她跟人家打架特別有勁,叫她做善事她一點(diǎn)力量都沒有,叫她做惡事她非常有勁。為什么呢?她用在相上面,她這個力用錯了方向。所以我講這個貪嗔癡轉(zhuǎn),是轉(zhuǎn)這個力,知道吧?這個力有無上的妙用,用在好的地方可以有無量的功德,用在不好的地方有無量的過失。所以呢我們要借助這種力,來把你這個真心給它顯落出來。愚蠢者沒有什么法可講,就像畜生一樣,給它打一個皈依放了就算了。還有很多的眾生你沒有必要去跟他講那么多。外面很多的眾生,你跟他講那么多有什么意義呢?一點(diǎn)力量都沒有。

  所以呢,這個降伏妄心,能度我們的貪嗔癡,而貪嗔癡轉(zhuǎn)過來就是法身、報身、化身。我們的智慧就是化身啊,叫智身啊。癡轉(zhuǎn)過來就是無量的化身,而無量的化身就是智身,智慧之身。你現(xiàn)在可以轉(zhuǎn)為智身啊。你現(xiàn)在了解了生滅的體,無住之心,在一切處的話,你的智慧之身就出來了。不會用這個妄心來做事了。

  發(fā)大心,依緣生幻,有覺四相不生。我們這個緣起幻有的這個體,我們必須要依緣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生滅的這個體,我們離開生滅,就找不到一個無住之體,必須要依生滅,這個幻有的體,能夠覺悟到四相不生,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因?yàn)橛型?妄見一生出來的時候呢,叫我相,我相進(jìn)入人相、眾生相、壽者相,F(xiàn)在我相叫妄見,沒有這個我相,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妄見呢?知道自己是妄見就無住,知道無住即無生,是故我現(xiàn)在無生。沒有這個生,就沒有這個覺,沒有覺你就繼續(xù)滅。所以呢,我們依這個緣生幻有的體,覺悟到四相不生。我們要內(nèi)心里感受到你這個覺悟的體,就是我們四相。我們現(xiàn)在一剎那就是四相,F(xiàn)在有個我在,叫我相,就是我建立一個妄見,這個身體是我。我現(xiàn)在站在這個地方,我站在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妄。我現(xiàn)在本身就是一個妄。有妄就有我,我見生起,那就有你,好的壞的善的惡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這個對方存在,有眾生,有我有人,有這個人對立存在,有善的有惡的,有無記的,有種種的類比,叫分別心,分別心就是這個眾生相,眾生的這個心,就是大家叫眾生,每個人都叫眾生。眾生是一個體,每個眾生都有眾生相。并不是說我們大家坐在一塊叫眾生相,如果大家坐在一塊叫眾生相,那是錯誤的,那不就沒有無生了,還有眾生的體存在嗎?我們有我相,這個我見,都是我們心里面的識的活動,知道嗎?有這個我見以后呢,我見的這個識,這叫妄,一妄全部妄,這個妄是一個,所有的妄都在我這個識里面,這個識里面呢出現(xiàn)了一個對立的存在,就是人,對方的人,這個人見,人見并不是說有一個獨(dú)立的人和我存在,是我們心中有一個人存在。所以呢,你是我心中的一個對立,在我意識之中,有一個對立的人存在,其實(shí)你心中有一個人見,我心中有一個人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人見,這個人見叫做妄見。也屬于是妄,是你獨(dú)立的一個妄識。有了這個人見就有眾生見,分別哪個善惡,你們是善是惡,我們怎么知道呢?但是我有這個妄見。眾生見并不是說,大家在一塊叫眾生,是我心中有眾生之念。如果我認(rèn)為是眾生之見,你已經(jīng)是佛了,能這樣講嗎?如果你是佛我是眾生,如果真的你是佛他是眾生,其實(shí)還在眾生見。一旦覺悟了,沒有眾生的。如果你是佛,沒有眾生的。怎么有資格說你是眾生呢?因?yàn)槲业姆謩e心在,所以呢,你是佛,在我這個地方還是個眾生。所以眾生是看不到佛的。佛陀在這個地方,有我見的時候,佛在他心里面也是妄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天天吃飯、穿衣、睡覺,那個眾生沒有度的人呢,在看到釋迦牟尼佛相好莊嚴(yán),佛陀為什么心那么清靜呢?三十二相那么具足呢?四大威儀那么健全呢?度無量的眾生,他為什么誓成佛道?眾生這樣念。這個念叫什么?叫眾生念。佛陀呢沒有的。佛陀不以相,不以色見我,不以音聲求我,你認(rèn)為這個佛是這樣的,佛在你心中還是一個眾生。所以呢,一眾生一妄全妄,就沒有佛存在了。知道嗎?哪有佛呢?所以呢,一旦你妄了,就是阿彌陀佛在你面前你也不認(rèn)識。為什么?全是妄見。一旦你覺悟了,你妄見沒有了,全部是佛,所以呢,沒有一個獨(dú)立的佛存在。知道嗎?所以呢,這種道理大家要用心來會。所以我們往往說,這個泥巴像是佛啊,菩薩像是佛啊,這叫眾生之見。立眾生像就有人見,壽者見,就有佛可成,有眾生可度,都叫眾生之見,都叫妄見。就阿羅漢有余涅槃都是妄見,有余還有名相啊,有名相就有識啊,有識就有妄見啊,他無明還沒有斷啊。有人見就有眾生見,有他是佛,他不是佛,有這個眾生見,就有分別想。眾生見也屬于是妄的范圍,有了眾生見就有等待,就等待我要成佛啊,我什么時候成佛啊,我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啊。這叫壽者,有壽的想法。有的我要一念成佛!我要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一念、三大阿僧祇劫,都是叫念,這個念,在我們心中建立的那個念,叫妄念。所以對眾生來講,你有一個妄念啊,所以佛陀講你修行啊,要三大阿僧祇劫。所謂的三大阿僧祇劫就是眾生之妄啊。如果你妄一除,你不當(dāng)體即佛嗎?所以呢,說成佛快,非?,因?yàn)楸緛砭褪欠。說不成佛吧,全是妄見,那你就三大阿僧祇劫。講西方極樂世界,說遠(yuǎn),全是妄見,就很遠(yuǎn)。如果你要是妄見無生,無住進(jìn)入無生,那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當(dāng)下。所以呢,說西方極樂世界很遠(yuǎn),其實(shí)啊,就在我們當(dāng)下而已啊。所以我們老是呢,以為要很遠(yuǎn)的地方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里面建立妄見,叫做壽者見。有識相續(xù)的這個東西出來,一妄全妄。你有一念,我說明天往生,都叫壽者見。我有等待的心,都叫壽者見。一點(diǎn)都沒有等待,絲毫都不能等待,有等待,一妄全部都是妄啊。你一旦妄了,全部是妄啊,所以呢,這個中間是直心見道場。你的直心就直接見佛啊。如果你有等待的這個心,就等于妄,一妄全部妄,有走錯了全部錯了,沒有什么客氣的。在這里面不講客氣的。所以呢,有壽者見,就是計(jì)量出來了,回憶一下,就是我們意識中有一個記憶力,這個記憶力就是壽者。把記住了,然后老是在掛念著,牽掛著,就不知道活在當(dāng)下,老是在記。在計(jì)劃,有計(jì)劃叫壽者。只要你生活有計(jì)劃,就是壽者。你想一想,計(jì)劃明天,不是壽者是什么?所以人要學(xué)會不要計(jì)劃。計(jì)劃了,壽者即生。知妄即舍,知道這個妄,妄無生故,無生即是不住,因不住故就無計(jì)劃。你不能說我這邊是無住,那邊在計(jì)劃,那不是自己在騙自己嗎?就是學(xué)問上面是在無住,但是行為上面還是在計(jì)劃,那不是沒有觀照嗎?沒有觀照沒有實(shí)相現(xiàn)前,那你怎么進(jìn)入到法性呢?是不是?你怎么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吃飯、穿衣、睡覺啊,內(nèi)心寂照現(xiàn)前。什么叫度眾生啊?你每秒鐘都在度眾生的時候,就叫無盡眾生誓愿度。如果你每秒鐘,總認(rèn)為,現(xiàn)在度眾生,明天不度眾生,都不叫無邊眾生誓愿度。所以我們剎那剎那的時間,都在度眾生,我們吃飯、穿衣、睡覺都在度眾生。為什么呢?自性眾生啊,自性眾生就是跟外面是一體的。自性眾生不障違緣啊,就是外面的違緣的境界,和我們的自性是沒有障礙。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它是一體的。你不能說我們的自性三寶跟外面的三寶沒有關(guān)系。遍圓一切情與非有情種啊,也就是說不管有情的無情的,有色的無色的,有相的無相的,還是器世間看到的看不到的,這里面不可以分別,知道吧?所以菩薩戒里講,有想與無想,莫作分別想,不要去分別,知道吧。所以呢,我們不要進(jìn)入到壽者,這個計(jì)量里面了。我們往往出現(xiàn)一個什么樣的過失呢?我們的行為和我們的觀照,和我們這個文字啊,產(chǎn)生了一個巨大的差別。我們的行為上面完全是一個妄體,我們的觀照上面完全是自己的知見,我們在實(shí)相上面呢,也懂得一些東西。也懂得這個道理對,但是行為上面完全是在妄見里面,相違背,就是等待的過程。比如,這個凳子在這個地方,我們明天再坐吧?在明天坐的那一剎那,全是妄見了,你已經(jīng)在妄的體里面了。第二個,我看的經(jīng)典是對,但是呢我在那邊看的那個經(jīng)典又不一樣,我去學(xué)那個去。它的那個當(dāng)下的體啊,他不知道這種般若的觀照在一切處,所以呢,在這邊讀的是金剛經(jīng),在那個地方做的是人天福報,他以那個心來顧這個心,這個心不能相續(xù),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今天修這個法,明天修那個法,修得亂七八糟,不知道一悟全悟,一明全明,一轉(zhuǎn)彎全部是真,他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呢,我們現(xiàn)在眾生就有三種分別,就叫做身口意不一,我們的口是經(jīng),我們的行為是俗,我們的意念攀緣于法,身口意都分開來了,不能夠相合故。我們這樣的修行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仔細(xì)的觀察一下啊。南摩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