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論書。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10卷。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詳情]

成唯識論講話(卷十)

  成唯識論講話(卷十)

  【此十一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于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xiàn)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xiàn)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xiàn)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

  上來所說的十一障總為煩惱所知的二障所攝,因而現(xiàn)在進一步的說明二障種現(xiàn)伏斷的位次。先明煩惱障,煩惱障中屬于見所斷的分別種子,就菩薩行者說,在初極喜地見道的時候,開始俱斷。但這所說的見道是指真見道說,不是約相見道說。由于惑滅智生,所以說為初斷。然彼煩惱障的現(xiàn)行,就直往的菩薩說,在登地以前就已被伏。所不同的:資糧位中伏粗現(xiàn)行,加行位中更伏分別的微細現(xiàn)行。至煩惱障中的修所斷的俱生種,要到金剛喻定(P904)現(xiàn)在前的時候,才能一切頓斷。然彼俱生煩惱障的現(xiàn)行,在登地以前已能少分被伏,不過到了初地以上,就能頓為伏盡,使令永遠不再現(xiàn)行,如證阿羅漢者一樣。既然如此,為什么七地以前猶起貪瞋等?由于故意力,在前七地中雖仍暫時現(xiàn)起煩惱,然而已能不為過失。到了八地以上,由于道力的殊勝,已能畢竟不復現(xiàn)行了。

  【所知障中見所斷種,于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xiàn)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于十地中漸次斷滅,金鋼喻定現(xiàn)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現(xiàn)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八地以上,六識俱者不復現(xiàn)行,無漏觀心及果相續(xù)能違彼故。第七俱起猶可現(xiàn)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轉(zhuǎn)識,設未轉(zhuǎn)依,無漏伏故,障不現(xiàn)起!

  此明所知障的伏斷位次。所知障中屬于見所斷的分別種子,就菩薩行者說,在極喜地見道的時候初斷。然彼所知障的分別現(xiàn)行,就直往菩薩說,在登地以前就已被克伏。至所知障中修所斷的俱生種子,由于地地皆能為障,(P905)所以于十地中漸次漸次的將之斷滅,一直到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的時候,方能永遠的徹底的將之斷盡。然彼所知障的俱生現(xiàn)行,在登地以前就已漸次的降伏,乃至一直到十地,方能永遠的徹底的將之伏盡。雖然是這樣講,但從八地以去,第六七識何者猶行,還不怎么明白,所以進一步的說:八地以上假定是與第六識相應的所知俱生,那是決定不再現(xiàn)行。什么道理?因二空無漏無分別智心及此果滅定,后得智等,相續(xù)不斷,能違第六識,所以不復現(xiàn)行。假定是與第七識相應的所知俱生,那是還可生起現(xiàn)行的,為什么?因法空智及果,方有違于法執(zhí),第七生空智及果,行相并粗,無有違于第七識,所以仍得現(xiàn)行。于十地中前五轉(zhuǎn)識假使還沒有轉(zhuǎn)依而得無漏智的話,由第六識的無漏道殊勝勢力,而伏于彼,使令不得現(xiàn)起。

  【雖于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斷滅煩惱障種,而彼粗重亦漸斷滅。由斯故說二障粗重,一一皆有三位斷義。雖諸位中皆斷粗重,而三位顯,是故偏說!

  有人提出難問說:假定真的如此所說俱生煩惱十地不斷,為什么《瑜(P906)伽》四十八說二障三位中斷?答:雖說在修道的十地位中,完全不斷煩惱障的種子,然而那個能障修道的無堪任性的粗重,也還能夠漸漸的斷滅。由于這樣的因緣,所以《瑜伽》說煩惱所知的二障粗重,一一都有三位斷的意義。所謂三位,就是在皮(見道位),在膚(不動地位),在肉(佛地位)的三位。因此又問:假定是煩惱粗重而不是彼種子,那就地地皆斷,怎么可說但三位斷?答:雖說諸地的每一階位皆能斷于粗重,但因三劫分齊的成滿位顯,是故特別偏說。

  【斷二障種,漸頓云何?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將成佛時,一剎那中一切頓斷,任運內(nèi)起無粗細故。余六識俱煩惱障種見所斷者,三乘見位真見道中,一切頓斷。修所斷者,隨其所應。一類二乘,三界九地,一一漸次,九品別斷;一類二乘,三界九地,合為一聚,九品別斷;菩薩要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初地初心,頓斷一切見所斷者。修所斷(P907)者,后于十地修道位中,漸次而斷,乃至正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方皆斷盡。通緣內(nèi)外粗細境生,品類差別有眾多故。二乘根鈍,漸斷障時,必各別起無間、解脫、加行、勝進,或別或總。菩薩利根,漸斷障位,非要別起無間解脫,剎那剎那能斷證故。加行等四,剎那剎那,前后相望,皆容具有!

  此明斷障頓漸以及四道差別。斷煩惱所知的二障種子,若漸若頓,其行相究竟是怎樣的?謂與第七末那識相應的煩惱障的種子,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圣者在剛要得無學果的那個時候,一剎那中三界所有的煩惱悉皆頓斷。而與第七末那識相應的所知障的種子,在菩薩剛要成佛的那個時候,一剎那中一切頓斷。為什么?因與此識相應的見等,唯執(zhí)第八以為自內(nèi)實我實法,任運而起,不緣于外,無有粗細的品類,所以一時頓斷。若與其余六識相應的煩惱之分別種子而為見所斷的三乘者在見道位的真見道中,一切都是同時頓斷的。假定是修所斷的煩惱障之俱生種子,隨其所應,三乘圣者斷有頓漸。如有一類鈍根的二乘行者,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修所斷惑,一一地中(P908)漸次漸次的九品別斷;蛴幸活惱亩诵姓,將三界九地的九九八十一品的修所斷惑,合為一聚,共成九品,于一生中別別而斷。說得明白一點:如九個上上品合為一聚而斷,乃至九個下下品合為一聚而斷。若上根者,九品頓斷;若中根者,先斷上三品,次斷中三品,末斷后三品;若下根者,九品一一別斷,先斷上上品,次斷中上品,乃至最后斷下下品。假定是菩薩行者,要起金剛喻定的那個時候,于一剎那中,三界九地的煩惱同時頓斷。然與六識相應分別而起的所知障種,在菩薩初地的最初入心,一切見所斷者,頓時而斷。至于修所斷的俱生種子,后于十地的修道位中漸次漸次而斷,乃至一直到正起金剛喻定的那個時候,始得于一剎那中完全斷盡。為什么?以第六識不同第七識唯緣內(nèi)境,而是可以通緣內(nèi)外一境而起的;同時彼所緣境各通粗細,不同第七識唯是細境,品類差別是有眾多的,所以要于十地中分分別斷。其次所要說的,是三乘四道的同異。二乘圣者的根機是鈍的,所以漸次斷障的時候,必然的各別生起無間道與解脫道。無間道是斷惑的道,解脫道是證真的道,必先斷惑而后證真,所以無間道后名解脫道,謂已解脫(P909)所應斷障。若加行道,若勝進道,或別或總,沒有一定!妒鲇洝氛f:“二乘加行、勝進可有別別起,九品為九品;加行及勝進者,或但一加行,及但一勝進故。加行、勝進,總別不決定也!比羝兴_利根,在漸次斷障的階位,不須要各別生起無間道與解脫道,因為前品的解脫可作后品的無間,剎那剎那的能夠斷惑證理。是以加行、無間、解脫、勝進的四道,剎那剎那的前后相望,皆容具有。如二品解脫可作三品無間,望起于后,成為加行;望初無間,成為勝進!妒鲇洝穼Υ俗髅靼椎恼f:“如初品無間至第二念即為解脫,此初品無間望第二念即為加行。此解脫道望自第二品即為無間,望初為解脫,望后為加行。至第三無間道,望第一為勝進,與第二品為解脫,自品為無間,與第四為加行。第二無間望前即非勝進,但是解脫。此是菩薩十地位中,斷所知障時分品類,排次斷法。若別別斷,一一別起。由能印證及能斷惑,復能容豫,復能欣求,故具四道。不爾!便無四義具足!

  【十真如者:一、遍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二、最勝真如:謂此真如具無邊德,于一切法最(P910)為勝故。三、勝流真如:謂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極為勝故。四、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無所系屬,非我執(zhí)等所依取故。五、類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類無差別,非如眼等類有異故。六、無染凈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后方凈故。七、法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八、不增減真如:謂此真如離增減執(zhí),不隨凈染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現(xiàn)相現(xiàn)土俱自在故。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于無礙解得自在故。十、業(yè)自在等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切神通作業(yè)總持定門,皆自在故。雖真如性實無差別,而隨勝德假立十種。雖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證行猶未圓滿,為令圓滿,后后建立。】

  此明所證的真如,別為十種:(1)遍行真如,這是初地圣者斷異生性障所顯的一分真理。因此真如為我法二空所顯,遍一切一味相,無一法而不存(P911)在。(2)最勝真如,這是二地圣者離去邪行障所顯的一分真理。因此所證的真如,為具無邊的凈德之所依止,于一切法中最為殊勝,無能測量,不可比對。(3)勝流真如,這是三地圣者斷闇鈍障所顯的一分真理。謂修勝定,契證于真如的實相,從平等真如現(xiàn)起大悲大智所起的等流法,望于其余非證真如之所流出的教法,這是最極殊勝的。如此殊勝教法,雖舍身命,亦當勤求。(4)無攝受真如,這是四地圣者斷微細煩惱現(xiàn)行障所顯的一分真理。謂通達法界性中的無我我所而證此真如,自然是就無有我我所的系屬,為什么?因這不是我執(zhí)等所依所取的。(5)類無別真如,這是五地圣者斷于下乘般涅槃障所顯的一分真理。謂通達此真如的生死涅槃都無差別性,不如眼等隨諸有情相續(xù)差別,各各有異。(6)無染凈真如,這是六地圣者遠離粗相現(xiàn)行障所顯的一分真理。謂此所證的真如,無染無凈,既其本性是無染的,所以也就不可說后來方凈。換句話說,真如隨障不染,隨智不凈。(7)法無別真如,這是七地圣者遠離細相現(xiàn)行障所顯的一分真理。謂此所證的真如,雖則是由很多的能詮教法而作種種的安立,但是這所詮的真如,并不隨能詮的教法而有差別。(8)不(P912)增減真如,這是八地圣者遠離了無相中作加行障所顯的一分真理。謂此所證的真如,雙離增減的二執(zhí)。為什么?因它不隨于凈而有增益,又不隨于染而有損減。即此不增不減的真如,亦可名為相土自在所依真如。這是什么道理?謂諸圣者,若能證得這真如已后,不管是現(xiàn)身相或者是現(xiàn)國土,都可獲得無礙自在了。(9)智自在所依真如,這是九地圣者遠離利他中不欲行障所顯的一分真理。謂諸行者,若能證得了這真如已后,對于四無礙解就能獲得自在,而在人天眾中任運自在的運用四無礙解,善說法要。(10)業(yè)自在等所依真如,這是十地圣者遠離于諸法中未得自在障所顯的一分真理。謂諸行者,若能證得了這真如已后,那就可以普于一切神通、陀羅尼、三摩地,并身等三業(yè)作總持定門,化作種種利樂有情的事業(yè),了無呆滯,名為自在;蛘哂姓f:真如之理唯一法界,體無異殊,何容有十?現(xiàn)在回答他說:雖真如性實在是無差別的,但隨其所證、所生、能證勝德,假立十種真如之名;蛘哂謫:當于初地見到真如理的時候,可說已經(jīng)了知一切,為什么還要依后后位立此十種?現(xiàn)在答說:雖于初地之中已能通達一切真如,然而能證真如的妙行(P913)猶還沒有圓滿。為使能證之行圓滿,所以依后后位次第建立。

  【如是菩薩于十地中,勇猛修行十重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于二轉(zhuǎn)依便能證得!

  此下明轉(zhuǎn)依果,“二轉(zhuǎn)依”就是菩提與涅槃。余如文可知。

  【轉(zhuǎn)依位別,略有六種:一、損力益能轉(zhuǎn),謂初二位,由習勝解及慚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nèi)凈種功能,雖未斷障種實證轉(zhuǎn)依,而漸伏現(xiàn)行,亦名為轉(zhuǎn)。二、通達轉(zhuǎn):謂通達位,由見道力,通達真如,斷分別生二障粗重,證得一分真實轉(zhuǎn)依。三、修習轉(zhuǎn):謂修習位,由數(shù)修習十地行故,漸斷俱生二障粗重,漸次證得真實轉(zhuǎn)依。攝大乘中,說通達轉(zhuǎn),在前六地。有無相觀,通達真俗間雜現(xiàn)前,今真非真,現(xiàn)不現(xiàn)故。說修習轉(zhuǎn),在后四地。純無相觀,長時現(xiàn)前,勇猛修習,斷余粗重,多令非真,不顯現(xiàn)故。四、果圓滿轉(zhuǎn),謂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喻(P914)定現(xiàn)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粗重,頓證佛果圓滿轉(zhuǎn)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五、下劣轉(zhuǎn):謂二乘位,專求自利,厭苦欣寂,唯能通達生空真如,斷煩惱種,證真擇滅。無勝堪能,名下劣轉(zhuǎn)。六、廣大轉(zhuǎn):謂大乘位,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槃,俱無欣厭,具能通達二空真如,雙斷所知煩惱障種,頓證無上菩提涅槃。有勝堪能,名廣大轉(zhuǎn)。此中意說廣大轉(zhuǎn)依,舍二粗重而證得故!

  此明轉(zhuǎn)依位別,略有六種差別:(1)損力益能轉(zhuǎn),這是約資糧加行的初二位說。謂由過去聞熏習的勝解力及由聞熏而有的慚愧力,使本識中所保存的染種勢力一天天的減損,令本識內(nèi)新增加的凈種功能一天天的增益。如是一損一益,雖還沒有能夠斷除二障的種子,真真實實的證得轉(zhuǎn)依,然而就是這樣,已能漸伏現(xiàn)行,所以亦名為轉(zhuǎn)。(2)通達轉(zhuǎn),這是約第三通達位說的。謂由開始悟入見道的力量,通達真如法性之理,斷除分別起的煩惱所知的二障,證得一分真實的轉(zhuǎn)依,所以名為通達轉(zhuǎn)。(3)修習轉(zhuǎn),這是約第四修習位(P915)說的。謂由數(shù)數(shù)不斷的修習十地的十波羅密行,漸次漸次的斷除俱生的煩惱所知的二障粗重,漸次漸次的證得諸余真實的轉(zhuǎn)依,所以名為修習轉(zhuǎn)。通達轉(zhuǎn)與修習轉(zhuǎn)在《攝大乘論》所說,略有不同。彼說通達轉(zhuǎn),是在前六地。謂于此六地中,以有相無相觀,通達真俗間雜現(xiàn)前,即以有相觀通俗,無相觀達真,令真非真有現(xiàn)不現(xiàn)。如入觀時,于真實顯現(xiàn)現(xiàn)前住,非真實的義相就不顯現(xiàn);若出觀時,當非真實的義相顯現(xiàn)現(xiàn)前住,真實的空性就不顯現(xiàn)。到第七地才進到純粹的無相觀,所以真妄出入的境界到六地為止。真實的法性現(xiàn)前,所以叫通達轉(zhuǎn)。本論說初地是通達,二地以上叫修習;《攝論》從初地至六地,總名通達位,這是二論的不同點。又《攝論》說修習轉(zhuǎn),是在于后四地。謂于此四地中,所修純無相觀,長時期的現(xiàn)前,勇猛精進的修習,斷除其余的粗重,能多使令一切遍計執(zhí)性的非真實的義相不再顯現(xiàn),而無相的真實顯現(xiàn)。(4)果圓滿轉(zhuǎn),這是約究竟位說的。謂菩薩行者,由于在三大阿僧祗劫的長時間中,修集無量無邊難行而行的波羅密多勝行,一旦到了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的那個時候,就可永遠的斷除本來的一切粗重,頓證佛果最極圓(P916)滿的轉(zhuǎn)依;從此自利功畢,今后唯有窮未來際的利樂無盡的眾生,所以名為圓滿轉(zhuǎn)依。(5)下劣轉(zhuǎn),這是約聲聞緣覺二乘位的轉(zhuǎn)依說的。二乘圣者專門是為求得自己的利益,厭怖生死的痛苦,欣求寂滅的安樂。他們唯能通達生空真如,不能通達法空真如;唯能斷除煩惱障種,不能斷除所知障種;唯能證真擇滅涅槃,不能證得大菩提果;由這種種因緣,所以無勝堪能,名為下劣轉(zhuǎn)依。六廣大轉(zhuǎn),這是約諸大菩薩的轉(zhuǎn)依說的。謂大乘階位的菩薩,為了利他而趣向于大菩提故,既不厭于生死,也不欣于涅槃,所以說生死涅槃俱無欣厭。不唯通達生空真如,亦能通達法空真如,所以說具能通達二空真如。不唯能斷煩惱障種,亦復能斷所知障種,所以說雙斷所知煩惱障種。不唯能證大般涅槃,亦復能證無上菩提,所以說頓證無上菩提涅槃。具一切智,有勝堪能,名為廣大轉(zhuǎn)依。頌說“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zhuǎn)依”,其所取的轉(zhuǎn)依體意,唯在于廣大轉(zhuǎn)依,為什么?因這是舍二種粗重而證得的。同時,此廣大轉(zhuǎn),除二乘的下劣轉(zhuǎn)外,可攝其余的諸轉(zhuǎn)的。

  【轉(zhuǎn)依義別,略有四種:一、能轉(zhuǎn)道,此復有二:一、能伏道,(P917)謂伏二障隨眠勢力,令不引起二障現(xiàn)行。此通有漏無漏二道。加行、根本、后得三智,隨其所應,漸頓伏彼。二、能斷道,謂能永斷二障隨眠。此道定非有漏加行,有漏曾習相執(zhí)所引,未泯相故;加行趣求所證所引,未成辦故。有義: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后得不然,故非斷道。有義:后得無分別智,雖不親證二空真理,無力能斷迷理隨眠,而于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現(xiàn)前,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故瑜伽說:修道位中,有出世斷道,世出世斷道,無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是曾習故,相執(zhí)引故。由斯理趣,諸見所斷及修所斷迷理隨眠,唯有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理故,能正斷彼。余修所斷迷事隨眠,根本后得俱能正斷!

  這是正釋轉(zhuǎn)依的意義。講到轉(zhuǎn)依,略有能轉(zhuǎn)道、所轉(zhuǎn)依、所轉(zhuǎn)舍、所轉(zhuǎn)得的四種意義。(1)能轉(zhuǎn)道,就是能轉(zhuǎn)掃二障轉(zhuǎn)得二果的智(道即是智)。這(P918)復有二種:①能伏道,謂此智能伏二障的種子(隨眠)勢力,令其不能引起二障現(xiàn)行的活動。此能伏道,在漏無漏方面來講,通于有漏無漏的二道;在三智方面來講,通于加行、根本、后得的三智。隨其所應漸頓伏彼者:地前有漏道由加行智漸伏二障分別現(xiàn)行,登地見道(無漏道)由根本、后得智頓伏二障俱生現(xiàn)行;修道亦由二智漸伏二障。②能斷道,就是無漏的根本后得的二智,此智能永斷除煩惱所知的二障種子。唯我們所要知道的,即此智(道)決定不是地前的有漏加行。為什么?因有漏心加行智及有漏后得智,前者是曾習者,后者是相執(zhí)之所引者,未能泯伏滅除此相,所以不能斷惑;或加行智是能趣求,所證真如是趣求所引,無分別智還未成辦,所以不能斷惑。《述記》說:“由無分別智是加行所引,真如是加行所趣求證,即由所引無分別智能證所證真如成辦故,能斷二障,非加行智!庇袔熈x說:唯有根本無分別智,親切的證得二空所顯的真理,無有相分的境相,所以能斷二障隨眠。后得智則不然,不說它作有相觀,就是作無相觀,相分境相仍有,所以沒有斷二障的功能。也就因為如此,諸經(jīng)論中無有說后得智能斷隨眠(P919)的。有師義說:后得無分別智雖不能夠親證我法二空的真理,沒有一種力量能夠斷除迷理的見疑等隨眠,然而在安立諦相和非安立諦相明了現(xiàn)前的時候,能無顛倒的證知,所以亦能永斷迷事的隨眠!妒鲇洝氛f:“迷理隨眠行相深遠,要證彼理,方能斷之;迷事隨眠行相淺近,雖實有相觀,亦能斷之。”由是之故,《瑜伽》五十五說:修道位中有二種道——(1)出世斷道,就是根本無分別智;(2)世出世斷道,就是后得無分別智。世出世者,揀別不是純粹的世間,意言是世之出世,名為世出世。有漏道是純世間的,無有純世間道(有漏加行智),能夠永害二障隨眠。為什么?第一原因,是曾習故;第二原因,相執(zhí)引故。由于是這樣的理趣,所以諸見所斷,雖有迷事忿等十法,見斷頓斷,然迷事的隨眠隨理觀一品斷,此及修所斷無明、二見,此俱根本及隨迷理隨眠,唯有根本無分別智,親證我法二空真理,能夠正式的斷彼;余之貪、恚、慢、無明及此相應的修所斷迷事隨眠,不唯根本智能正斷彼,就是后得智亦能斷彼,所以說根本后得俱能正斷。

  【二、所轉(zhuǎn)依,此復有二:一、持種依,謂根本識。由此能持(P920)染凈法種,與染凈法俱為所依,圣道轉(zhuǎn)令舍染得凈。余依他起性,雖亦是依,而不能持種,故此不說。二、迷悟依,謂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諸染凈法依之得生,圣道轉(zhuǎn)令舍染得凈。余雖亦作迷悟法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說!

  二、所轉(zhuǎn)依,就是能轉(zhuǎn)的智,轉(zhuǎn)舍染法,轉(zhuǎn)得凈法而成為所依的東西。這也有二種:(1)持種依,就是第八根本識。謂此根本識,能夠任持染凈諸法的種子,與染凈的諸法俱為所依。地上菩薩修圣道時,轉(zhuǎn)舍依止本識染分依他,轉(zhuǎn)得依附本識凈分依他,所以持種識,有轉(zhuǎn)依的意義。其余的依他起性,雖然說是亦圣所依,但因沒有持種的功能,所以此中不說。(2)迷悟依,就是真如。謂此真如,能作迷悟的根本,如迷真如,一切染法就依之而生;若悟真如,一切凈法就依之而生。等到圣道起的時候,令舍染法,轉(zhuǎn)得凈法。其余的依他起法雖然亦作迷悟法依,然而因為不是根本,所以此中不說。

  【三、所轉(zhuǎn)舍,此復有二:一、所斷舍,謂二障種。真無間道現(xiàn)在前時,障治相違,彼便斷滅,永不成就,說之為舍。彼(P921)種斷故,不復現(xiàn)行妄執(zhí)我法,所執(zhí)我法,不對妄情,亦說為舍。由此名舍遍計所執(zhí)。二、所棄舍,謂余有漏劣無漏種。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時,引極圓明純凈本識,非彼依故,皆永棄舍。彼種舍已,現(xiàn)有漏法及劣無漏,畢竟不生,既永不生,亦說為舍。由此名舍生死劣法。有義:所余有漏法種及劣無漏,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時,皆已棄舍,與二障種俱時舍故。有義:爾時猶未舍彼,與無間道不相違故,菩薩應無生死法故,此位應無所熏識故,住無間道應名佛故,后解脫道應無用故。由此應知余有漏等,解脫道起,方棄舍之,第八凈識,非彼依故!

  (3)所轉(zhuǎn)舍,就是由能轉(zhuǎn)道被轉(zhuǎn)舍的東西。此復分為二類:①所斷舍,就是煩惱所知的二障種子。當無漏的真無間道現(xiàn)在前的時候,這個種子就被斷舍。為什么?因惑障和治道是兩個敵體相違的東西,有此無彼,有彼無此,所以真無間道現(xiàn)前,彼便不能不斷滅。何名為舍?永遠的不再成就,說之為(P922)舍。由彼二障種子斷的緣故,不復能生現(xiàn)行之心,妄執(zhí)我法現(xiàn)行。又,所執(zhí)的實我實法,但對妄情好像是有,實際自性本來是無的;現(xiàn)在能執(zhí)的妄情既然斷了,所執(zhí)的我法當然亦隨之而被斷舍。由此道理,名舍遍計所執(zhí)。②所棄舍,就是非障的有漏法及劣無漏法的種子。這些雖不是障法而不用斷舍,但到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的那個時候,引起最極圓明純凈的本識,由這純凈圓明的本識,非余有漏善法及劣無漏種的所依,故自行將它的永遠的棄舍。彼種舍了以后,現(xiàn)行的有漏法及劣無漏也就跟著畢竟不再生起。既然是永遠的不再生起,由此道理,名舍生死法以及劣法。此所棄舍法是在什么時候舍呢?有二師說法不同,有師義說:善及無記的有漏法種以及劣無漏法,在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的時候,都已棄舍掉了。為什么?因二障種有二此者,所以就與二障種子同時棄舍。有師義說:在金剛道生起的那個時候,還不能夠說是已經(jīng)舍彼,因彼如余有漏,與無間道不相違的。假定說是此時彼已舍了的話:a.菩薩應該已經(jīng)沒有諸生死法。生死法就是有漏法,如果生死法無,怎得名為菩薩?所以不可說菩薩無生死法。b.于此位中應該說是沒有所熏識,因有漏等(P923)種,亦為異熟所持,要須金剛道后,解脫道起,此識方空。若說無間道時已舍所持,那能持異熟亦舍,如此,豈不是此位無有所熏識了嗎?c.此位菩薩假定真的已經(jīng)沒有所熏識,那他就是安住在無間道上,應該名之為佛,不可說是菩薩。d.若在此位,就可名之為佛,其后解脫道的生起,應該就成為無用。由此種種道理,我們應當知道,余有漏法及無漏種等要到解脫道生起的時候,方能真正的棄舍,因為第八凈識非彼劣無漏及余有漏法的所依。

  【四、所轉(zhuǎn)得,此復有二:一、所顯得,謂大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凈,而由客障覆令不顯,真圣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凈法界。】

  (4)所轉(zhuǎn)得,就是以能轉(zhuǎn)道,轉(zhuǎn)舍二障,因之而轉(zhuǎn)得者。此復分為二類:①所顯得,就是大涅槃。涅槃是印度語,中國譯為圓寂,或譯滅度,亦名安隱。此之涅槃自性雖說本來清凈,然由客塵煩惱所知的二障蓋覆了它,令它不得顯現(xiàn)。等到真正的圣道生起了的時候,斷除彼煩惱所知的二障,使令其本來清凈相顯現(xiàn),名為得涅槃。這是依于真如離障而施設的,所以其體就是(P924)清凈法界。由此涅槃在纏未顯,離障方顯。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凈,具無數(shù)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圣者自內(nèi)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余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余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際,故名涅槃!

  真如的理體雖說唯有一種,但就義邊差別安立,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謂蘊處界等一切諸法法相所依真如之理,雖為客塵煩惱所覆,如凈明珠處淤泥,而其性體本來清凈,并且具足無數(shù)無量不可思議的微妙功(P925)德。無生無滅,凝寂湛然,猶如虛空一樣。此真如理不簡圣凡,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既不可說它一,又不可說它異。假定是一,真如理性應是無常;假定是異,真如應非彼之實性。離一切相者,是離所取相;離一切分別者,是離能取相。真如唯是內(nèi)自所證,不是尋思所行的境界,所以說尋思路絕。真如自相非名言所安足處,言語所不能宣說的,所以說名言道斷。能證此真如理的,唯是真正的圣者,自內(nèi)所證,不是外所得的。為什么把這叫做涅槃?因其自性本來湛寂的,所以名為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謂即由斷煩惱障而顯出的真如。這時圣者雖還有異熟的殘余微細的苦果所依未滅,然而因為煩惱障已永遠的寂滅,所以名為涅槃。(三)無余依涅槃,謂即真如澈底的超出生死之苦,換句話說,是由斷生死的苦果而所顯的真如。因于煩惱既盡時,更把余殘的所依之生命報體亦滅掉,所有一切眾苦永寂,所以名為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的出離所知障,換句話說,就是由斷所知障而所顯的真如。假使證得這涅槃時,即生起悲智,大悲般若常常為所輔翼。就是由于有了大悲的輔翼,就常常的在生死中度眾生,而不住于涅槃;由于有(P926)了般若的輔翼,就常常的不為有漏雜染法所染,而不住于生死。涅槃生死二俱不住,故名無住。菩薩既在生死中盡未來際的利樂有情,這就是利他的妙用,怎么可以說為涅槃?要知緣此雖起悲智之用,然而即用而常寂,所以名為涅槃。

  【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如何善逝有有余依?雖無實依,而現(xiàn)似有;或苦依盡,說無余依,非苦依在,說有余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若聲聞等有無余依,如何有處說彼非有?有處說彼都無涅槃,豈有余依彼亦非有?然聲聞等身智在時,有所知障,苦依未盡,圓寂義隱,說無涅槃,非彼實無煩惱障盡所顯真理有余涅槃。爾時未證無余圓寂,故亦說彼實無無余依,非彼后時滅身智已,無苦依盡無余涅槃;蛘f二乘無涅槃者,依無住處,不依前三。】

  此下分別凡圣及三乘具不具四種涅槃。一切有情不管是凡夫還是圣(P927)者,都具有最初的一種本來自性清凈涅槃。正因為是這樣的關(guān)系,所以經(jīng)說一切有情本來涅槃。凡夫以及二乘有學雖具第一涅槃,但未證后三種涅槃。二乘無學不定性未入地的,有初自性涅槃及二有余依涅槃,無后二種涅槃;如果是定性的,有初三種涅槃,無后第四涅槃。如果是直往而已入地的菩薩,有初自性涅槃及后無住涅槃,無中間的有余無余的二種涅槃;如果是無學回心而且已入地的菩薩,有自性及有余依的二種涅槃及后無住涅槃,無第三無余依涅槃。唯我釋迦世尊,可說四種完全具足。有人以為:佛具有余三涅槃,那是不成問題的,怎么還有有余依涅槃?如果佛還有有余依,豈不是佛的苦依猶尚未盡?為了解答這問題,所以說,在佛方面雖沒有真實苦依未盡的有余涅槃,而現(xiàn)為苦諦等似有有余涅槃。或者約苦依盡,說佛無余依,雖然如此,但有非苦的所依身在,所以說名有余依。怎么知道?因佛具有無漏所依蘊在,是故世尊可以說是具有四種。如來亦有有余依,或者是不錯的,然而聲聞緣覺等二乘圣者,如平常說,既有無余依,為什么有的地方,如《勝鬘經(jīng)》說“彼非有無余依”?答:有的地方——《勝鬘經(jīng)》所以說彼二(P928)乘都無涅槃者,豈有余依涅槃彼二乘亦非有?然而實在說來,聲聞緣覺的二乘圣者報身報智尚在而未滅的時候,有所知障所依苦身未盡,圓寂的意義非常隱覆,所以說都無涅槃,并不是說二乘圣者實無煩惱障斷盡已后所顯真理之有余依涅槃。那個時候因為還沒有證得無余圓寂(涅槃),所以也就說他沒有無余依涅槃,并不是說二乘圣者滅了身智已后,所謂灰身泯智,無有苦依滅盡的無余依涅槃;蛘呓(jīng)說二乘都無涅槃者,是依第四無住處涅槃而說,不是依于前三種的涅槃而說。

  【又說彼無無余依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說。彼讒證得有余涅槃,決定回心求無上覺,由定愿力,留身久住,非如一類入無余依。謂有二乘深樂圓寂,得生空觀,親證真如,永滅感生煩惱障盡,顯依真理有余涅槃。彼能感生煩惱盡故,后有異熟無由更生,F(xiàn)苦所依任運滅位,余有為法既無所依,與彼苦依同時頓舍,顯依真理無余涅槃。爾時雖無二乘身智,而由彼證,可說彼有。此位唯有清凈真如,離相湛然,寂滅安樂,(P929)依斯說彼與佛無差,但無菩提利樂他業(yè),故復說彼與佛有異!

  又說彼二乘圣者,無有無余依涅槃者,是依不定性的二乘而說的。為什么?因彼不定性者剛剛證得有余依涅槃的小果,立即就又發(fā)廣大心,決定回心求最高無上的大覺。并且由其所修定及所發(fā)愿的力量,留身久住在世間,廣行菩薩道,非如一類定性二乘,唯取小果,永入無余依,所以說二乘無無余依。然而上說一類入無余依者,又是怎樣的呢?謂有二乘行人,深深的愛樂圓寂,畏生死苦,但念空無相無作,得生空觀慧,親證于諸法的真如,永滅招感生死的煩惱障盡,顯示依于離障所顯的真理,名為有余涅槃。因為彼能招感生死苦果的煩惱障盡,后有的異熟果報就無由更生,F(xiàn)在的生命苦果是依過去的惑業(yè)所感,如今現(xiàn)苦所依的惑業(yè)既然漸盡,則能依的果報身自然亦隨之任運而滅。是則余二乘觀智及相應心品的諸有為法,既然失去了它的所依,當然就與彼苦依同時頓舍,顯示依于真理無余涅槃?嘁琅c智既然同時而舍,誰能證于無余真理?要知入無余的那個時候,雖說沒有二乘的身智,然而由彼二乘能證此滅,故亦可說二乘有無余依,并不是說身智在的時(P930)候,可說二乘名有無余依;蛘哂姓f:既證無余,便與佛等,為什么二乘與佛有異?答:此位既斷煩惱,證得清凈真如,離分別想,得寂滅樂,根據(jù)這一點意義,可說彼二乘與佛,是沒有差別的;但因二乘沒有上求菩提下利樂他的事業(yè),所以又說彼二乘與佛,是有差別的。

  【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斷彼,得無住處?彼能隱覆法空真如,令不發(fā)生大悲般若,窮未來際利樂有情,故斷彼時顯法空理,此理即是無住涅槃,令于二邊俱不住故!

  一切的所知障既然都不招感生死,怎么可說斷了所知障,能得無住處涅槃?所知雖不感于生死,然能隱覆障蔽法空真如,使令不能發(fā)生大悲般若,窮未來際的利樂一切有情。所以斷了所知障的時候,顯示出法空的真理,當知此所顯示的法空理,就是無住處涅槃,因為令于生死涅槃的二邊俱不住的緣故!妒鲇洝氛f:“令不發(fā)生大悲般若者,真如為所證緣,起后得智,后得智即般若。般若能起大悲,故于生死涅槃二俱不住,如既不證,悲智不生。”

  【若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斷彼,不得擇滅?擇滅離縛,彼(P931)非縛故。既爾!斷彼寧得涅槃?非諸涅槃,皆擇滅攝。不爾!性凈應非涅槃!能縛有情住生死者,斷此說得擇滅無為,諸所知障不感生死,非如煩惱能縛有情,故斷彼時,不得擇滅。然斷彼故,法空理顯,此理相寂,說為涅槃,非此涅槃,擇滅為性。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后即真如,中二擇滅攝。若唯斷縛得擇滅者。不動等二,四中誰攝?非擇滅攝,說暫離故,擇滅無為唯究竟滅,有非擇滅,非永滅故;驘o住處,亦擇滅攝,由真擇力,滅障得故。擇滅有二:一、滅縛得,謂斷感生煩惱得者;二、滅障得,謂斷余障而證得者。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一即真如,后三皆擇滅,不動等二,暫伏滅者,非擇滅攝,究竟滅者,擇滅所攝!

  假定說是所知障亦障涅槃的話,為什么斷了所知障不能得到擇滅?我們知道,擇滅無為是離煩惱障縛所顯的,彼所知障既不感生,非同煩惱有縛有情住于生死的力量,所以斷了彼時,但證真如無為,不能獲得擇滅。彼所(P932)知障既然非縛,為什么斷了它亦得無住涅槃?要知前面所說的四種涅槃,有的是擇滅,有的不是擇滅,并不是說四種皆是擇滅所攝。假定不是這樣,而說一切涅槃皆為擇滅所攝的話,那第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就應當不是涅槃,因為性凈的理體原來不是斷障之所得的。能夠系縛有情住于生死中的煩惱,斷了這系縛的煩惱,方可說得擇滅無為。諸有所知障,如前所說,是不感生死的,與能縛有情的煩惱不同。煩惱是縛,擇滅離縛,所以斷彼煩惱時,可以證真擇滅。所知非縛,但障大悲及法空理,所以斷彼所知時,不能得于擇滅。既斷所知不得擇滅,為什么名為涅槃?這是因為斷彼所知,得顯法空真理,此法空理其相本寂,所以說為涅槃,并不是說這無住處涅槃,以擇滅為性。因此之故,四種圓寂諸無為中最初的自性與最后的無住,其體就是真如,中間的有余無余二種是屬擇滅所攝。外人又問:假定說是唯有斷縛方得擇滅者,不動及想受滅的二種無為,于四無為中又是屬于那個所攝呢?這應說它是屬緣缺不生的非擇滅所攝,為什么?因此二種無為只是暫時離系,不是究竟離系,有似緣缺不生的非擇滅義,所以不是擇滅所攝。為什么不屬擇(P933)滅?因擇滅無為唯究竟滅,永害隨眠。有非擇滅非永滅故者,謂不動等二,乃是緣缺所顯的非擇滅,以非永滅故,所以不是本性清凈的非擇滅,因本性清凈是永滅的;蛘呖烧f無住處亦是擇滅所攝,什么道理?要知此體雖然不是系縛,但由法空觀智真擇滅力,斷所知障而證得的。于此有人或又將生起這樣的疑問:前說無住非擇滅攝,現(xiàn)在又說亦擇滅攝,前后所說為什么有這樣的不同?現(xiàn)在特為解釋這一個疑問說:擇滅是有二種的,一為滅縛所得,謂即斷除招感生死的煩惱而所得的擇滅,所以說擇滅不攝無住;二為滅障所得,謂即斷除其余的所知障而證得的擇滅,所以說擇滅亦攝無住。由是之故,四種圓寂諸無為中,初一就是真如,由性凈涅槃,不依抉擇而證得,所以不屬擇滅,后三皆是擇滅所攝。不動與想受滅的二種無為,因為是暫伏滅,所以非擇滅攝,究竟滅除,方得算為擇滅所攝。

  【既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但說是菩提障?說煩惱障但障涅槃,豈彼不能為菩提障?應知圣教依勝用說,理實俱能通障二果。如是所說四涅槃中,唯后三種,名所顯得!(P934)

  有人這樣問:既所知障亦障無住涅槃,為什么圣教但說是菩提障,而不說為涅槃障?對的,問得很有理由,不過你要知道,經(jīng)說煩惱障但障涅槃,難道它真的就不能為菩提障嗎?亦能障于菩提少分的。圣教所以說二障障別者,應知諸圣教中是依勝用而說,所以各別障一,在道理上講起來,實在俱能通障二果的。如是像上所說的四種涅槃,于中唯后三種名所顯得,第一自性清凈涅槃,非由斷障之所顯得,所以不名所顯得。

  【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圣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xù),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

  上說所顯得,此說(2)所生得。所謂所生得,就是大菩提,其體為無漏智。那個能生的種子雖無始來法爾存于第八識中,但有所知障存在的時候,即被障礙而不能生起。若由能斷的圣道力,斷除了那個障礙,使令從種子生起現(xiàn)行,這就名為得大菩提。既已生起了以后,就能展轉(zhuǎn)相續(xù)的至于盡未來際。這菩提就是四智相應的心品。(P935)

  【云何四智相應心品?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純凈圓德現(xiàn)種依持,能現(xiàn)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xiàn)眾色像!

  第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這是由轉(zhuǎn)變有漏的第八識聚所生得的東西。謂此第八識的心品,遠離我我所執(zhí),名為離諸分別。一切所取能取分別境及行相,都是窮極微細難可了知的,所以說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由此如來名一切種智及一切智。因中雖則相染而性凈,但自智光開發(fā)以后,有漏永亡,于是性相俱得清凈,離于一切虛妄雜染。純凈圓德者,純是純一而無雜的意思,凈是清凈而離染的意思,圓是圓滿而無缺的意思。純簡因中的無漏,凈簡一切的有漏,圓簡二乘無學。如是純凈圓滿功德現(xiàn)種依持者,就是為現(xiàn)行的功德之所依,為種子的功德之任持。換句話說:任持勝無漏的種子,變現(xiàn)佛果的諸現(xiàn)行功德法而為其所依。能現(xiàn)自受用的佛身,亦能現(xiàn)自受用的佛土,更能現(xiàn)起其余的三智之影。而且這個現(xiàn)起,不是一時的,(P936)能無間無斷的,至于窮未來際。如是身土等諸相現(xiàn)于此智品上時,猶如于大圓鏡中,影現(xiàn)種種的色相,所以名為大圓鏡智。

  【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xiàn)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xù),窮未來際!

  第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這是由轉(zhuǎn)變有漏的第七識聚所生得的東西。謂此第七識的心品,在有漏位上的時候,恒向內(nèi)緣第八識的見分而起我執(zhí);因為有這我執(zhí)的緣故,第六識在外執(zhí)著自他彼此的差別,不能生起平等大悲。然而一旦從有漏轉(zhuǎn)成無漏時,在內(nèi)則證平等的理性,在外則觀一切諸法及自他的有情,完全是平等平等的,不見有一點兒的自他差別。因有自他平等的思想存于腦際,所以大慈悲等就恒恒時的與之相應而起,隨著十地覺有情(菩薩)的所樂,示現(xiàn)他受用身土的影像差別,而使他們受用法樂。因為因中的第七識是第六識的不共所依,所以果上的平等性智也就為妙觀察智的(P937)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者,因為此識恒與悲智相應。涅槃名能立,悲智是所立,名為建立!斗鸬卣摗氛f:“建立佛地無住涅槃,更無易轉(zhuǎn),名為一味;無間斷故,名為相續(xù)!庇纱酥瞧纷C悟諸法的平等理性,所以名為平等性智。

  【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zhuǎn)。攝觀無量總持之門,及所發(fā)生功德珍寶。于大眾會,能現(xiàn)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第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這是由轉(zhuǎn)變有漏的第六識聚所生得的東西。謂此第六識的心品,善能觀察諸法的自相共相,其神用無方,名之為妙;具緣諸法自共相等,名為觀察,合而言之,名為妙觀察智。又因巧妙的觀察諸法的自相共相,故能攝觀無量的陀羅尼門(總持)。雖余三智并不是沒有這樣的功德,但是入出諸禪,總持差別,此智是勝余三智的。及所發(fā)生的功德珍寶,就是六度道品、十力等法。并且,由于善巧的觀察諸法的自相共相,能(P938)于大眾會中現(xiàn)無量無邊的神通妙用差別,一一皆得自在,雨大法雨,轉(zhuǎn)大*輪,斷除一切眾生的疑惑,令諸有情皆獲利益安樂。

  【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現(xiàn)種種變化三業(yè),成本愿力所應作事!

  第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這是由轉(zhuǎn)變有漏的前五識聚所生得的東西。謂此前五識的心品,為欲利樂地前的菩薩、二乘、凡夫等的一切有情,乃于十方所有世界示現(xiàn)種種的身土及變化等的三業(yè),以成就本愿力所應作的一切事業(yè),所以名為成所作智。關(guān)于示現(xiàn)種種變化三業(yè),《佛地經(jīng)》有很好的解釋說:“由是如來動身化業(yè),示現(xiàn)種種工巧等處,摧伏諸技傲慢眾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人圣教,成熟解脫。由是如來慶語化業(yè),宣揚種種隨所樂法,文義巧妙,小智眾生初聞尚信,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脫。由是如來決意化業(yè),抉擇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差別,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脫。”

  【如是四智相應心品,雖各定有二十二法,能變所變種現(xiàn)俱生,(P939)而智用增,以智名顯。故此四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此轉(zhuǎn)有漏八、七、六、五識相應品,如次而得。智雖非識,而依識轉(zhuǎn),識為主故,說轉(zhuǎn)識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依智舍識,故說轉(zhuǎn)八識而得此四智!

  如是像上所說的四智相應心品,各各一定具有五遍行、五別境、信等十一,并所依凈識的二十二法。此二十二法的自體假定屬于能變的,就是見分,假定屬于所變的,就是相分;蛘f識的自體名為能變,相見二分名為所變;或說能變是種子。為什么?以是因能變的緣故,所變是現(xiàn)行,為什么?以是果能變的緣故。雖說具有二十二法,然而智的作用增勝,它能決斷了達一切,所以特以智的這個名稱來顯示他。不唯如此,而且這四智心品總攝佛地的一切有為功德皆盡,因無漏位中智用增勝,以智為主,其余一切功德都是智的差別。然則轉(zhuǎn)什么識而得什么智呢?此轉(zhuǎn)有漏的八、七、六、五諸識的相應心品,如其次第而得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的四(P940)智。于此成為問題的:智是心所,識是心王,已轉(zhuǎn)未轉(zhuǎn),其體原來是差別的,怎可說是轉(zhuǎn)八識而得四智?智雖然不就是識,但依識轉(zhuǎn)智,并不是轉(zhuǎn)識的自體,只不過因為識是心王,有其主義,所以說轉(zhuǎn)識得。還有一個道理,在有漏位上是智劣而識強的,到無漏位中,則變?yōu)橹菑姸R劣了。為了勸化有情依智以舍去有分別的識,所以說轉(zhuǎn)八識而得此四智相應心品。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菩薩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時,即初現(xiàn)起,異熟識種與極微細所知障種,俱時舍故,若圓鏡智爾時未起,便無能持凈種識故。有義:此品解脫道時,初成佛故,乃得初起。異熟識種,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時,猶未頓舍,與無間道不相違故,非障有漏劣無漏法,但與佛果定相違故,金剛喻定無所熏識,無漏不增,應成佛故。由斯此品,從初成彿,盡未來際,相續(xù)不斷,持無漏種令不失故。】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在什么時候現(xiàn)起呢?這有兩家的意思解說不同。有師義說:當菩薩金剛喻定正現(xiàn)在前的時候,即初現(xiàn)起大圓鏡智。怎么知道?(P941)

  因為異熟識種以及最極微細的所知障種,就在這個時候同時俱舍的。假定說是大圓鏡智在這時候尚未現(xiàn)起的話,那就應當沒有執(zhí)持清凈種子的心識,可是事實不然,所以必須承認這時現(xiàn)起大圓鏡智。有師義說:此圓智心品要到解脫道的那個時候,剛剛開始成佛,乃可說是初起。什么道理?因為異熟識種在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的那個時候,猶還沒有頓舍,此時所斷的只是二障種子,未舍有漏善及劣無漏法。因這與那無間道是不相違背的,換句話說,不為障礙的有漏善法及劣無漏法,但與佛果強有力的無漏法是定相違的。假定金剛喻定時舍去異熟種的話,則金剛喻定就沒有了所熏識。所熏識無,無漏不增,那就應當已經(jīng)成佛?墒鞘聦嵅蝗,由此因緣,所以此品從初成佛的那個時候起,一直到盡未來際,都是相續(xù)不斷的,而且持無漏種,使令永不散失。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菩薩見道,初現(xiàn)前位,違二執(zhí)故,方得初起,后十地中,執(zhí)未斷故,有漏等位,或有間斷,法云地后,與凈第八相依相續(xù),盡未來際。】(P942)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在什么時候現(xiàn)起呢?謂于菩薩見道時真見道初現(xiàn)前的階位,此智心品就現(xiàn)起了。但這不是自力起的,而是由第六引生的,即由第六識轉(zhuǎn)成的妙觀察智引起第七平等性智。違二執(zhí)故,因此觀察智的二空無漏,違犯第七識相應的二執(zhí),使第七識的二執(zhí)不能生起,于是第七識無漏智品乃得初起。后十地中因為未能斷盡俱生二執(zhí),所以第六識入生法觀時,觀我法空,伏二種執(zhí),此智就得現(xiàn)前。假定出了二觀的時候,與有漏心俱,此智則又不現(xiàn)。因為是這樣的關(guān)系,所以說有漏等位,或有間斷。到了第十法云地的后心,乃成究竟無漏,以凈第八識為所依,相續(xù)無間,盡未來際。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生空觀品,二乘見位,亦得初起,此后展轉(zhuǎn)至無學位,或至菩薩解行地終,或至上位,若非有漏,或無心時,皆容現(xiàn)起。法空觀品,菩薩見位,方得初起,此后展轉(zhuǎn)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智果,或無心時,皆容現(xiàn)起!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在什么時候現(xiàn)起呢?這也是在因中轉(zhuǎn),而且通于大(P943)小乘的。如生空妙觀察智假定是在二乘位,于見道時亦得初起,從此見道以后,展轉(zhuǎn)一直至于無學位,方得究竟。假定是在漸悟的菩薩,到菩薩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解行地終;假定是在頓悟的菩薩,或者要至十地的上位。在如是等的階位,如果不是有漏,或是在無心時,皆容許彼現(xiàn)起的。若法空妙觀察智,要是菩薩的見道位,方才可以初起。從此生起以后展轉(zhuǎn)乃至上位——十地后心,假定不是有漏(有漏與彼相違),生空智果(生空后得不違法執(zhí)),或無心(入滅盡定)的時候,那都是容可現(xiàn)起的。

  【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菩薩修道位中,后得引故,亦得初起。有義:成佛方得初起,以十地中,依異熟識所變眼等,非無漏故,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發(fā)無漏識,理不相應故,此二于境,明昧異故。由斯此品,要得成佛,依無漏根,方容現(xiàn)起,而數(shù)間斷,作意起故!

  成所作智相應心品在什么時候現(xiàn)起呢?這有兩家的意思解說不同。有師義說:菩薩在修道位中由于第六意識的后得所引,此智心品亦得初起,怎(P944)么知道?于凈土中起五識故。有師義說:在修道位中是不能引的,一定要到成佛的時候,方得初起。什么道理?以在因位中,能變的第八識是有漏的,依異熟識所變的眼等五根,也就不能不隨著而成為有漏。可是我們知道,第八識所變的五根為五識不共的俱有所依,亦即是所謂親同境依。此親同境依根既然是有漏的,說此有漏根,能發(fā)無漏識,這在道理上怎么相應呢?要知此有漏識與無漏識的二者,望之于境是有明昧不同的,即無漏識取境明,有漏識取境昧。由于是這樣的因緣,所以此智心品要到成佛的那個時候,依于無漏的五根,方容現(xiàn)起。雖于佛果已成無漏,然而仍數(shù)數(shù)的間斷,必假作意緣力,方得生起,非如余智,相續(xù)無間。

  【此四種性,雖皆本有,而要熏發(fā),方得現(xiàn)行。因位漸增,佛果圓滿,不增不減,盡未來際。但從種生,不熏成種,勿前佛德勝后佛故。】

  此四智相應心品皆從本有的無漏種子生,若起現(xiàn)行,是就應一切時皆成無漏,為什么會有前后因果轉(zhuǎn)依的不一?要知此四種性,雖說皆本來有,然(P945)而要無漏法的熏發(fā),然后方得現(xiàn)行,不是說要現(xiàn)起就現(xiàn)起的。而且熏有勝劣的不同,所以在因位的時候漸次漸次的增,到最后佛果位上達到圓滿,既圓滿已,是就不增不減的相續(xù)至于盡未來際。為什么不增不減?因佛果位但能從無漏種生起現(xiàn)行,其所生起的現(xiàn)行不復再熏成種子。假定有說還可熏成種子,則前佛熏多似乎就較優(yōu),后佛熏少似乎就較劣,但事實不是這樣,所以說勿前佛德勝后佛故。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非后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有義:此品緣一切法。莊嚴論說:“大圓鏡智,于一切鏡,不愚迷故!狈鸬亟(jīng)說:“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現(xiàn)故!庇执藳Q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行緣微細,說不可知,如何賴耶,亦緣俗故。緣真如故,是無分別,緣余境故,后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后得,余一分二,準此應知。】

  大圓鏡智相應品是以什么為所緣境界呢?這有兩家的解說不同。有(P946)師義說:大圓鏡智不緣別的,唯以真如為所緣境,因為它是緣真的根本無分別智,而不是緣俗的后得智,而且大圓鏡智的行相所緣都是最極微細不可知的。有師義說:此大圓鏡智相應心品不唯以真如為境,而是以真俗一切法為所緣的。如《莊嚴論》說:大圓鏡智對于真俗的一切境,都是不愚迷的!斗鸬亟(jīng)》也說:如來的智鏡諸內(nèi)六處、諸外六境,以及六識,一切眾像,無不皆現(xiàn)的。又,此大圓鏡智決定能緣無漏的種子及身土等的諸影像。初師所說行相所緣微細不可知的原因,以因位的阿賴耶緣俗,既然是不可知,果位的鏡智亦緣于俗,當然也是不可知的。根本后得的二智差別,是由于緣境不同而來,謂緣于真如境的,這是無分別智的功用;緣于其余境界的,是就屬于后得智攝。其體原來是一,不過隨用而分為二,體一用二,怎么可以俱生?要知了達世俗,實在由于證真,所以說為后得。謂能了俗之智,是由根本智證了真如之后而得的,所以說了俗名后得智。如大圓鏡智的一體分二,當知其余平等、妙現(xiàn)二智,亦為一體分二。準此當可知道,到下無庸再說。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第八凈識,如染第七,緣藏(P947)識故。有義:但緣真如為境,緣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遍緣真俗為境。佛地經(jīng)說:“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莊嚴論說:“緣諸有情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xiàn)無邊佛影像故!庇伤勾似,通緣真俗二智所攝,于理無違。】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是以什么為所緣境界呢?這有三師解脫不同。有師義說:此平等性智但以第八凈識為所緣境,如染污第七末那以第八藏識為所緣境,其道理是一樣的。有師義說:此平等性智但以真如為所緣境,因為它是緣一切法的平等性(真如)的。有師義說:此平等性智遍以真俗諸法為所緣境,怎么知道?《佛地經(jīng)》說:平等性智證得十種的平等性的,十種平等如前所說。《莊嚴經(jīng)論》也說:緣諸有情的自他平等是此智的特殊功用。因隨他人所有的勝解力,而示現(xiàn)無量無邊的佛影像的。由于是這樣的因緣,所以此平等性智相應心品為通緣真俗的二智所攝,這在道理上是沒有什么相違的。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所(P948)攝。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五種現(xiàn)境。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于五境轉(zhuǎn)故!庇辛x:此品亦能遍緣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地經(jīng)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yè)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lǐng)受去來現(xiàn)在等義。”若不遍緣,無此能故,然此心品,隨意樂力,或緣一法,或二或多。且說五根于五境轉(zhuǎn),不言唯爾,故不相違。隨作意生,緣事相境,起化業(yè)故,后得智攝!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是以什么為所緣境界呢?這是任何學者都這樣講的:緣一切法的自相共相,都是毫無障礙的,因為是這樣的關(guān)系,所以通為根本、后得二智所攝。成所作智相應心品又是以什么為所緣境呢?這有二師的解說不同。有師義說:此智相應心品但綠色等五種現(xiàn)實境界,怎么知道?《莊嚴經(jīng)論》說:如來的眼等五根,每一根每一根都于五種境界上轉(zhuǎn)的。雖然遍于五境上轉(zhuǎn),但只緣現(xiàn)在,不緣過去未來。有師義說:此智相應心品不唯能緣現(xiàn)在,亦能亦能緣于過未,而是能夠遍緣三世一切諸法的,為什么?因不(P949)違于正理的。怎么知道?《佛地經(jīng)》說:如來的成所作智起作身語意的三業(yè)諸變化事,決擇有情的種種心行差別,領(lǐng)受過去、未來、現(xiàn)在的諸義。假定說是此智不能遍緣的話,那就可說沒有這樣的功能。然而事實上,此智相應心品隨于意樂之力,或者唯緣一法,或者緣于二法,或者緣于多法,F(xiàn)在姑且這樣說眼等五根于色等五境上轉(zhuǎn),不是說決定如此,所以前后之說并沒有什么相互違背的地方。此智既是隨于作意的生起,緣于種種的事相之境,而起三業(yè)諸變化事,所以唯后得智攝,不同前三通二智攝。

  【此四心品,雖皆遍能緣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現(xiàn)自受用身凈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現(xiàn)他受用身凈土相;成事智品,能現(xiàn)變化身及土相;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破諸疑網(wǎng),利樂有情。如是等門,差別多種!

  上來所講的四智相應心品,雖說一一皆能緣于一切諸法,然而它們所發(fā)生的作用,卻顯然是有很大的差別。謂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能現(xiàn)起自受用身及自受用凈士相,而執(zhí)持清凈無漏種子。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能現(xiàn)起他受用身(P950)及他受用凈土相,為它的特別功用。成事作智相應心品能現(xiàn)起變化身及凈穢土相,為它的特別功用。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能觀察自他的功能過失,于凈穢二土中雨大法雨,轉(zhuǎn)大*輪,破諸眾生的疑網(wǎng),利樂一切的有情,為它的殊勝功能。如是像上所說的種種諸門,假定一一說起來,其差別是有很多種的,現(xiàn)在不能一一為說。

  【此四心品,名所生得。此所生得,總名菩提,及前涅槃,名所轉(zhuǎn)得。雖轉(zhuǎn)依義總有四種,而今但取二所轉(zhuǎn)得,頌說證得轉(zhuǎn)依言故。此修習位,說能證得,非已證得,因位攝故。】

  此之四種相應心品就是這兒所說的所生得。這里說的所生得,總括一句話,名為大菩提,而前說的大涅槃是即名為所轉(zhuǎn)得。雖說轉(zhuǎn)依的意義,總有四種的差別,然而現(xiàn)今但取第四所顯得與所生得的二所轉(zhuǎn)得,為什么?因為頌說“便證得轉(zhuǎn)依”這句話的緣故。同時我們要知道的:此中明轉(zhuǎn)依果,正是說的修習位中的能證得,并不是說的已證得,為什么?因為這還是屬于因位所攝的,并沒有到達果位。(P951)

  【后究竟位,其相云何?頌曰: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zhuǎn)依,應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謂此前二轉(zhuǎn)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凈圓明,故名無漏。界是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

  前明修習位,此明究竟位,而此位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呢?先以頌文略為解答,后以長行再為詳釋。于中最初一句頌是出其體,其次七字是顯它的勝德,后八字是簡別二乘,而顯與三乘有別。頌文所說的此字是指前面所說的所轉(zhuǎn)得的二種轉(zhuǎn)依,就是真涅槃與大菩提。這個真涅槃大菩提的二轉(zhuǎn)依,其所證得的大果就是究竟位,所以現(xiàn)在所說究竟位之體就是指此,亦即是究竟無漏界所攝。無漏就是不與煩惱相應,不為煩惱所縛。這二轉(zhuǎn)依的果體因能斷一切二執(zhí),離諸雜染,諸漏永盡,煩惱不相應,不被所縛,非漏之所隨增,是體性清凈圓滿勝明的究竟無漏。譬如二乘,雖也得到無漏,但尚與第七相(P952)應的所知細障相俱,所以不是勝明。又如菩薩,雖也得到無漏,但是只得到一分,沒有達到圓滿,所以都不能說是究竟。界就是藏的意思,謂于此大菩提中,能含容無量無邊的甚為希有的有為功德,而于真涅槃中又能包藏無為的大功德故。界或又可以說是因義,因這大果,或為所緣,或為增上緣,能出生五乘世出世間的利樂事業(yè)的。

  【清凈法界,可唯無漏攝,四智心品,如何唯無漏?道諦攝故,唯無漏攝。謂佛功德及身土等,皆是無漏種性所生,有漏法種已永舍故。雖有示現(xiàn)作生死身,業(yè)煩惱等似苦集諦,而實無漏道諦所攝!

  有人這樣問道:清凈法界,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可以說是唯屬無漏所攝。因為它是一種理法,四智菩提從種所生,有為無漏,怎么可說亦唯無漏所攝?答:所以說這是無漏攝者,因為它是屬于道諦所攝的緣故。我們知道,苦等四諦前二屬有漏,后二屬無漏。佛果位上十力四無所畏等的一切功德以及所有四智身土等,都是從無漏種所生的,屬于道諦所攝,所以唯是無(P953)漏,圣說道諦唯無漏的;蛴謫柕:佛的變化身示同眾生有生老病死及業(yè)煩惱,怎么可說唯是道諦?解釋這問題說:如來雖有示現(xiàn)叱呵身語現(xiàn)起,入滅現(xiàn)有背痛病苦,好像是苦諦與集諦,而實是屬無漏道諦所攝,并不可以把它看為有漏。

  【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是有漏,如來豈無五根、五識、五外界等?有義:如來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離諸分別,絕諸戲論,非界處等法門所攝,故與彼說理不相違。有義:如來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攝。非佛五識,雖依此變,然粗細異,非五境攝。如來五識,非五識界,經(jīng)說佛心恒在定故,論說五識性散亂故!

  若佛功德身土等皆唯無漏攝者,為什么《集論》等說除后三界,余十五界唯是有漏?既十五界唯是有漏,如佛有十五界,當亦屬于有漏,怎么可說唯是無漏?若定說佛一切唯是無漏,難道如來就沒有五根、五識、五境的十五界馮?關(guān)于這個問題,有三師的解說不同。有師義說:如來所有功德以及(P954)若身若土,非常甚深,非常微妙,既不可以說它有,也不可以說它無,離諸能所分別,絕諸名言戲論:那不是蘊處界等法門所攝的,不可說此五根五境等,因而也就不可以十五界等有漏為間。彼所謂有漏,不是約佛身講的,所以此之所說與彼所說,在道理上是沒有什么沖突的。有師義說:如來所有的五根五境都是殊勝的妙定所變,屬于無漏,是法界色一分攝。非佛以外所余菩薩及異生等,雖依此佛五根所變者,變?yōu)樯硗恋?然而不若佛的微妙,換句話說,佛變者細,余變者粗。所變者粗,可以說是界處等攝;為質(zhì)者細,是則就非為五境所攝了。根境既無,當知如來五識,亦非五識界收。為什么?因為在經(jīng)中說:佛心恒常都是在定中的;又在論中說:眼等五識身其性是散亂的。既然如此,恒在定中的佛心當然不是散亂的五識身。

  【成所作智何識相應?第六相應,起化用故。與觀察智性有何別?彼觀諸法自共相等,此唯起化,故有差別。此二智品應不并生,一類二識不俱起故。許不并起,于理無違;同體用分,俱亦非失。或與第七凈識相應,依眼等根緣色等境,是(P955)平等智作用差別:謂凈第七,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平等品攝;起變化者,成事品攝。豈不此品攝五識得?非轉(zhuǎn)彼得,體即是彼,如轉(zhuǎn)生死言得涅槃,不可涅槃同生死攝,是故于此,不應為難!

  外人根據(jù)上說,又發(fā)生這樣的問題:如來五識假定不是屬于五識界攝,那所轉(zhuǎn)變而成的成所作智,又與什么凈識而相應呢?現(xiàn)在告訴他說:與第六凈識相應,為什么?由第六識觀機,能起三類分身的化用。假定果真這樣,那與妙觀察智的體性又有什么差別呢?答:彼妙觀察智唯能觀于諸法的自相共相,而此成所作智唯能現(xiàn)起三類分身的化用,所以二者是有差別的。既然是這樣,那么,此妙觀察與成所作的二智就應該不能并生;若許并生,于一類識同時起二,這是不合道理的,所以說一類二識不俱起故。對的,前后剎那別異而起,就是承認它不并起,這在道理上也沒有什么相違的。再說,同一識體義用分二,說二智俱,也沒有什么過失;蛘f成所作智,與第七凈識相應,因為依于眼等諸根緣于色等諸境,這就是平等性智的作用差(P956)別。謂平等智起他受用身,有成事智品亦綠色等。假定是這樣,那與平等智又有什么差別?謂第七凈識,起他受用的若身若土之相的,是屬于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所攝;如起變化身土而化諸異生類者,則是屬于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所攝。人又這樣問:此成事智品豈不明白的是轉(zhuǎn)(攝)五識而得的嗎?為什么說是七識俱?答:雖說這是由轉(zhuǎn)五識而得,但我們必須知道,并不是說轉(zhuǎn)彼五識得此智品,其體就是屬于彼五識攝。如轉(zhuǎn)生死而說得涅槃,那是約生死滅涅槃顯來講的,并不是涅槃性就是涅槃,所以說不可涅槃同生死攝。既然是這樣的道理,是故于此,不應提出這樣的問題來為難!

  【有義:如來功德身土,如應攝在蘊處界中,彼三皆通有漏無漏。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有漏者,彼依二乘粗淺境說,非說一切。謂余成就十八界中,唯有后三通無漏攝;佛成就者雖皆無漏,而非二乘所知境攝。然余處說佛功德等非界等者,不同二乘劣智所知界等相故。理必應爾!所以者何?說有為法,皆蘊攝故;說一切法,界處攝故;十九界等,圣所遮故。(P957)若絕戲論,使非界等。亦不應說即無漏界善常安樂解脫身等。又處處說:轉(zhuǎn)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寧說如來非蘊處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說。又說五識性散亂者,說余成者,非佛所成。故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

  有師義說:如來的一切功德以及所現(xiàn)身土,如其所應,是可攝在蘊、處、界的三科法門中的,為什么?因彼蘊、處、界三,是都可以通于有漏無漏的。如凡夫二乘所有,就是有漏;佛果位上所有,就是無漏!都摗返人哉f十五界等唯是有漏者,那是依于二乘粗顯境界說的,并不是指的佛地微妙境界而言,更不是說一切凡圣有情十五界等,皆唯有漏。謂余九界有情所成就的,在十八界中唯有意根、意識、法境的后三,通于無漏所攝。然而在其余的圣教中如《般若經(jīng)》及《處處經(jīng)》說:佛的功德智慧等所以非界攝者,因為這是殊勝之境,與二乘劣智所知界等境相不同。因以理而言,如應攝于蘊、處、界中的。什么道理?因佛功德等屬于有為,經(jīng)說“諸有為法都是蘊所攝的”,又經(jīng)中說“諸法都是界處攝的”。進一步說,假定不是界等所(P958)攝,那就應當是十九界、十三處、六蘊所攝?墒钦f十九界等,為圣所遮,換句話說,佛是不承認有十九界等的。若絕戲論便非界等者,是則亦不應此頌說如來功德,就是無漏界是善、是常、是安樂,亦不應名解脫身等。解脫身等既然可名,所以蘊、處、界三,在道理上亦應可名。又論中說,前五識身其性散亂者,那是說的其余九界眾生所成就的,不是說的佛所成就的。這樣講來,所以知道,佛身中的十八界等不但一切皆悉具足,而且一切純是無漏。

  【此轉(zhuǎn)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nèi)證故,非諸世間喻所喻故!

  此二轉(zhuǎn)依的果體所具殊勝的德性,雖則說是很多,現(xiàn)在且舉四種。第一是不思議,謂此二轉(zhuǎn)依的果體,用我人的尋思去尋思它,或我人的言議去討論它,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其體超過尋思之道,不是尋思的境界;斷絕言議之道,不是言議的境界,真是所謂微妙最微妙,甚深最甚深,唯大圣者自內(nèi)證知,要用世間的譬喻來比喻它,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說不可思議。(P959)

  【此又是善,白法性故,清凈法界,遠離生滅,極安穩(wěn)故,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二種皆有順益相故,違不善故,俱說為善。論說處等,八唯無記,如來豈無五根三境?此中三釋,廣說如前。一切如來身土等法,皆滅道攝,故唯是善,圣說滅道唯善性故,說佛土等,非苦集故。佛識所變有漏不善無記相等,皆從無漏善種所生,無漏善攝!

  第二說此二轉(zhuǎn)依果,是善。謂此二轉(zhuǎn)依的果體,以白法為性,不同不善及無記,而且能斷于黑,所以名白。假定是這樣的話,那與有漏善又有什么差別?不然!要知清凈法界的真涅槃,是遠離了生滅之法而極其安隱的;四智心品的大菩提微妙不可思議的大用,無方應物,澤被群生,那是極巧便的。如是涅槃的無為、菩提的有為,二皆具有順益之相,與不善相反,所以俱說為善;蛘哂腥诉@樣難說:四智心品如果真的唯是善性的話,為什么《對法論》說“五根與香味觸的三境此之八處唯是無記”呢?豈如來身無有五色根及香味觸的八處嗎?關(guān)于這問題,此中有三種解釋,廣說如前有漏等(P960)三解,這里不再復述。一切如來的若身若土等法,完全都是屬于滅道所攝,凡為滅道攝的,諸經(jīng)論中既說唯是無漏,所以此亦唯獨是善。圣說滅道二諦,唯獨是善性的;《瑜伽》等說佛身土等,不是屬于苦集的,而且佛之凈識所變相似有漏的不善及無記相等,一一皆從無漏善種所生,所以唯是無漏善攝。

  【此又是常,無盡期故。清凈法界,無生無滅,性無變易,故說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無斷盡故,亦說為常。非自性常,從因生故,生者歸滅,一向記故,不見色心,非無常故。然四智品,由本愿力,所化有情,無盡期故,窮未來際,無斷無盡。】

  第三說此二轉(zhuǎn)依果,是常。謂此二轉(zhuǎn)依的果體,都是無有窮盡之期的。因清凈法界的真涅槃是無生無滅,其性無有變易的,所以說之為常。四智心品的大菩提以常住真如為所依,因為所依是常住的,所以能依的四智品其體無斷無盡,所以亦說為常。無斷常者,是報身的不斷常義;無盡常者,是化(P961)身的相續(xù)常義。四智菩提雖則可以說常,但并不是自性常,因為是從因所生的。生者必歸于滅,這是一向都這樣說的,若初唯生而后不滅的話,那就違于佛說。又若色心是自性常者,不特不見圣教中有說,而且也是違于比量的,因為事實上,實無一色心是非無常的。然四智相應心品所以獲得常色等者,這是由于本誓愿力,為了化度一切有情;由于所化有情是沒有盡期的,窮未來際,無斷無盡,所以是常。

  【此又安樂,無逼惱故。清凈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四智心品,永離惱害,故名安樂。此二自性,皆無逼惱及能安樂一切有情,故二轉(zhuǎn)依俱名安樂。】

  第四說此二轉(zhuǎn)依果,名為安樂。謂此二轉(zhuǎn)依的果體,自身固然無逼無惱,亦不逼惱一切有情,所以得名安樂。如分開來說,清凈法界的真涅槃,所有眾相寂靜,沒有一點紛擾,是故名為安樂。四智心品的大菩提永離一切的惱害,再也沒有逼迫性的現(xiàn)象,所以名為安樂。由于這菩提涅槃的二種自性完全沒有逼害惱亂,并能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所以此二轉(zhuǎn)依俱得名為安(P962)樂。

  【二乘所得二轉(zhuǎn)依果,唯永遠離煩惱障縛,無殊勝法,故但名解脫身。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體依聚義,總說名身。故此法身,五法為性,非凈法界,獨名法身,二轉(zhuǎn)依果,皆此攝故!

  頌說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者,這是簡別二乘,顯示三乘之果各有不同。解脫身是解脫煩惱障的纏縛而得到的果身。二乘圣者雖可得到一分的二轉(zhuǎn)依果,但因唯是永遠離去煩惱的障縛,而仍被所知障所覆,無有成為莊嚴的十力等殊勝功德法,所以但得名為解脫身,不得名為法身。然而大覺世尊由于成就最極無上的寂默法故,所以就名為大牟尼。牟尼譯為寂默,即名為一切法的性相離言之不二法門。唯我大牟尼尊所得二轉(zhuǎn)依果,由于永離二障的關(guān)系,此不二法門能成就無上寂默法,所以不但名為解脫身,亦可名為法身(報化身實亦包括在內(nèi))。為什么叫做法身?因這是無量無邊十力四無所畏等(P963)大功德法之所莊嚴的。為什么叫做身?因這是具有體性、依止、眾德聚的三義,所以總說名身。因此之故,這個法身是以清凈真如及四智菩提的五法為性的,以清凈法界名為涅槃,四智心品名為菩提:合此二種,名為法身,不獨一種清凈法界可得名為法身。因二轉(zhuǎn)依果攝此五法,而五法皆是此法身所攝的。

  【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凈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如是像上所說的法身,乃三身的總稱,不是任何一身,都是法身,所以法身有三相的差別。(1)自性身,這就是一切如來所證得的真凈法界,為受用身與變化身平等所依的實性。遠離十相,尋思路絕,絕諸戲論,寂然不動,具有無邊無際的真常功德,是一切法的平等實性(真如),即此諸法自性,亦復名為法身,因是有為無為諸大功德法之所依止的。此平等實性雖說一切(P964)凡夫悉皆具足,但因被惑障之所蓋覆,不能顯現(xiàn),所以在凡夫位只名為如來藏,不名自性法身。到了究竟果位,因為已經(jīng)證到此理,所以名為自性身,亦名為法身,其所居住的叫做法性土。

  【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shù)劫,修集無量;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凈常遍色身,相續(xù)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xiàn)微妙凈功德身,居純凈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xiàn)大神通,轉(zhuǎn)正*輪,決眾疑網(wǎng),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2)受用身,這有兩種差別:①自受用身,這是酬報三大長劫所修集的無邊勝因而感得的。謂諸如來于三大阿僧祗劫之中,修集無量無邊的;圪Y糧,引生本有無漏種子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從鏡智所起究竟極圓(眾相咸備)、極凈(體離眾患)、極常(無間無斷)而無所不在的常遍色身,相續(xù)(揀別不生滅的自性身,因為這是有生滅的)、湛然(揀別他受用及化身,因為(P965)彼時斷故),盡未來際的恒自受用廣大法樂,其所居住的叫做自受用凈土。②他受用身,這是因自己身證圓滿,為欲利他十地菩薩而示現(xiàn)的。謂諸如來證得自受用身后,由平等性智相應心品示現(xiàn)一種微妙清凈的功德身,居住于他受用的凈土中,為住十地的諸大菩薩眾,示現(xiàn)廣大的神通,轉(zhuǎn)如來的正*輪,決諸眾生的疑網(wǎng),令他們受用大乘的法樂。合此自他受用的二種,名為受用身。

  【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xiàn)無量隨類化身,居凈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xiàn)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

  (3)變化身,謂諸如來,由于成所作事智,變現(xiàn)無量的隨類不同的化身,居住在凈土或穢土,為未登地的諸菩薩眾以及二乘并諸凡夫有情,隨著那個各各不同的機宜,示現(xiàn)八相成道,或現(xiàn)神通,或說法門,或變化其他三業(yè)的種種事業(yè)而利樂他們,使令他們各各獲得諸利樂事。

  【以五法性攝三身者:有義:初二攝自性身。經(jīng)說真如是法身(P966)故;論說轉(zhuǎn)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圓鏡智品轉(zhuǎn)去藏識而證得故。中二智品,攝受用身。說平等智,于純凈土,為諸菩薩現(xiàn)佛身故;說觀察智,大集會中,說法斷疑,現(xiàn)自在故;說轉(zhuǎn)諸轉(zhuǎn)識,得受用身故。后一智品,攝變化身。說成事智,于十方土,現(xiàn)無量種難思化故。又智殊勝,具攝三身,故知三身,皆有實智!

  以真如及四智品的五法與三身的相攝,是怎樣的呢?這有二師的解說不同。有師義說:最初的真如及第二大圓鏡智攝三身中的自性身。為什么這樣相攝?《佛地經(jīng)》說“真如就是法身”的,所以證知一真法界攝自性身!稊z大乘論》說“轉(zhuǎn)去阿賴耶識而證得自性身”的,所以證知大圓鏡智攝自性身,同時從《攝論》說“圓鏡智品是由轉(zhuǎn)去藏識而證得”的話,亦可證知圓鏡智攝自性身。中間的平等、觀察二智心品攝三身中的受用身。怎么知道?因有論說:平等性智于純凈土中為諸地上菩薩或地前菩薩,示現(xiàn)佛身的;蛴姓撜f:妙觀察智在大集會中現(xiàn)通說法,斷決眾疑,示現(xiàn)自在的。《攝(P967)大乘論》說:轉(zhuǎn)諸轉(zhuǎn)識,就得受用身。換句話說,是以妙觀察智配屬受用身。最后一種成所作事智品攝三身中的變化身,怎么知道?《莊嚴論》說:成所作事智于十方世界示現(xiàn)無量種的難思化的,所以以成所作事智配屬變化身。又《攝論》說:由于智的殊勝,四智總攝三身。因此之故,我們知道,三身都是有實智的。

  【有義:初一攝自性身。說自性身本性常故;說佛法身無生滅故;說證因得,非生因故;又說法身,諸佛共有,遍一切法,猶若虛空,無相無為,非色心故。然說轉(zhuǎn)去藏識得者,謂由轉(zhuǎn)滅第八識中二障粗重,顯法身故。智殊勝中說法身者,是彼依止彼實性故。自性法身,雖有真實無邊功德,而無為故,不可說為色心等物。四智品中真實功德:鏡智所起常遍色身,攝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現(xiàn)佛身,攝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現(xiàn)隨類種種身相,攝變化身!

  有師義說:于五法中,初一真如攝三身中的自性身。為什么大圓鏡智不(P968)攝自性身?因《莊嚴論》只說自性身是本性常,而沒有說鏡智品是本性常;又說佛的法身是無生滅的,而鏡智品是有生滅的;又說自性身是證因得,非如大圓鏡智是生因之所生的。又,《佛地論》以及諸經(jīng)論說法身是諸佛之所共有的,遍一切法而無所不在,猶若虛空的遍一切處,是無相無為,非色非心的;鏡智是有相有為的色心法。二者不相類,所以不相攝。然第一師引《攝論》說轉(zhuǎn)去藏識而證得者,當知那是由轉(zhuǎn)滅第八識中的二障粗重,以顯示法身而說,非同鏡智轉(zhuǎn)去彼識而證得者,所以不可以鏡智亦能攝于自性身。又,《攝論》于智殊勝中說法身者,那是因為法身是彼四智的依止,是彼四智實性的關(guān)系,所以說具攝三身,其實在道理上是不攝法身的。為什么不攝法身?因自性法身雖說具有真實無邊的功德,然而由于它是無為的關(guān)系,所以不可說為鏡智色心等物所攝。四智相應心品中的真實功德與三身相攝,是這樣的:大圓鏡智所現(xiàn)起的常遍色身攝三身中的自受用身,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所現(xiàn)起的佛身攝三身中的他受用身,成所作事智相應心品所現(xiàn)起隨類種種變化身相攝三身中的變化身。(P969)

  【說圓鏡智是受用佛,轉(zhuǎn)諸轉(zhuǎn)識得受用故。雖轉(zhuǎn)藏識亦得受用,然說轉(zhuǎn)彼顯法身故,于得受用略不說之。又說法身無生無滅,唯證因得,非色心等。圓鏡智品,與此相違。若非受用,屬何身攝?又受用身,攝佛不共有為實德。故四智品,實有色心,皆受用攝!

  所以說圓鏡智是受用身佛而不是自性身者,因為這是由轉(zhuǎn)諸轉(zhuǎn)識而得其受用的。既然如此,轉(zhuǎn)去藏識亦得自受用身,為什么不說?當知轉(zhuǎn)于藏識,雖亦得自受用,然而現(xiàn)在主要的是說轉(zhuǎn)彼藏識以顯法身,至于轉(zhuǎn)染成凈得受用的一義,則略而不說。又如前說:法身是無生無滅的,唯是清凈圣智的證因之所證得的,非色非心等;而此大圓鏡智,不但是有生有滅,而且是有色心的,與無生無滅、非色非心相違。從這道理上推論起來,可以證明圓智,定屬自受用攝。若非受用,試問又是屬于何身所攝?又受用身通攝佛果位上一切不共的有為真實功德,所以知道,四智菩提相應心品實有色心,都是自受用所攝。(P970)

  【又他受用及變化身,皆為化他方便示現(xiàn),故不可說實智為體。雖說化身智殊勝攝,而似智現(xiàn),或智所起,假說智名,體實非智。但說平等,成所作智,能現(xiàn)受用三業(yè)化身,不說二身即是二智,故此二智自受用攝!

  還有一個道理,就是他受用身及變化身,都是為了化他有情而方便示現(xiàn)的,所以不可說它以實智為體?墒怯腥藛栒f:圣教明白的說“變化身智殊勝攝”,怎么可說不是實智?雖說化身是屬智殊勝攝,然而那不過似智所現(xiàn),或者是由智所現(xiàn)起的,假說它為智名,而其體實在是非智的。所以說:“然以自受用實智為體,唯他受用身等,不說實無漏智!庇纱藦陀腥藛:圣說二身就是二智所現(xiàn),怎么可說體實非智?要知圣所說者,是但說平等性智能現(xiàn)起受用身,成所作事智能現(xiàn)起三業(yè)化身,并沒有說受用變化二身,就是平等成事的二智,所以平等成事的二智是自受用身攝。

  【然變化身及他受用,雖無真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xiàn)心心所法。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xiàn)無形質(zhì)法。若不爾者,云何如(P971)來現(xiàn)貪瞋等?久已斷故。云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如來實心,等覺菩薩尚不知故。由此經(jīng)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又說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yè);又說變化有依他心,依他實心,相分現(xiàn)故。雖說變化無根心等,而依余說,不依如來。又化色根心心所法無根等用,故不說有。】

  有人這樣問道:他受用以及變化假定真的非以實智為體,那豈不是與偶像無異,怎么還能說法利生呢?當知變化身以及他受用身,雖然沒有真實的心及與心所,可是有化現(xiàn)的心心所法,與偶像是絕對不同的!斗鸬卣摗氛f“此實相分,似見分現(xiàn)”,就是此意。但是問題又來了;身等有質(zhì),固然可說化現(xiàn);心等無形,怎么能夠化現(xiàn)?當知最高無上的覺者,其神通力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能化現(xiàn)無形質(zhì)法,不可以我人的心行去測度他。假定不是這樣變化的話,那末,如來的貪瞋等煩惱久已就斷掉了,怎么還能從報化身現(xiàn)起貪瞋等相?既有貪瞋等相的現(xiàn)起,可知這是化現(xiàn)的。再說,如來的實心,不說一般眾生不知,就是等覺菩薩也不能知。然而為什么經(jīng)說聲聞及傍生(P972)等,知如來心?當知這所知的如來心,不是如來的實心,而是如來的化心。所謂聲聞等知佛心,如有經(jīng)說:“諸天亦知佛心,如佛一時深擯眾僧,還念欲取,梵王悉知。又于一時心念為王,如法化世,魔王即知,而來勸請。又諸比丘亦知佛心,如佛將泥洹時,阿那律陀次第知佛所入諸禪三昧!毕襁@些,都是能知佛心的明證。由于是這樣的因緣,所以《涅槃經(jīng)》說:“人天百萬設最后供,唯純陀供是佛親受,余悉化人;此化人者,皆似有心,令彼人天各各自謂佛受我供故!惫收撐恼f:“化無量類皆令有心!庇帧斗鸬亟(jīng)》說:如來的成所作智能夠化作不思議的身語意的三業(yè)。又《解深密經(jīng)》如來成所作事品說:如來的變化身不可說他是有心,也不可說他是無心。為什么?因是無自依心而有依他之心的。無自依心是約佛的法身自性無有心法生起的相說,有依他心是約依諸善根成熟眾生的因緣而有變化心生起的相說。所以說:“依他實心,相分現(xiàn)故。”如來的變化身既然是有根心的,為什么《瑜伽》九十八說無根心呢?雖說如來的變化身,不能化現(xiàn)根心等,但這是依佛陀之外,對其余的菩薩二乘人說,不是依于如來實智所起根心說(P973)的。又依二乘劣定所化色根及心心所法,不同佛本體有根識用,因為是無根等之用,所以《瑜伽論》不說有化根心。

  【如是三身,雖皆具足無邊功德,而各有異:謂自性身,唯有真實常樂我凈,離諸雜染,眾善所依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自受用身,具無量種妙色心等真實功德。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具無邊似色心等利樂他用化相功德!

  如是像上所說的三身,雖然一一皆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但彼此所具的功德,是各各不同的:第一自性身唯獨具有常樂我凈等的功德。本性是常,所以具有常德;白凈法善,所以具有凈德;寂靜安隱,所以具有樂德;解脫離縛,所以具有我德。性凈圓明,所以離諸雜染;含容眾德,故為眾善所依。雖然具有這么多的無為功德,但無色心等的差別相用。第二自受用身具有無量種的微妙不可思議的色心等的真實功德。至若他受用以及變化身,是就唯有具足無量無邊似色心等的利樂他用的化相功德。

  【又自性身,正自利攝,寂靜安樂,無動作故;亦兼利他,為(P974)增上緣,令諸有情得利樂故。又與受用及變化身為所依止,故俱利攝。自受用身,唯屬自利。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屬利他,為他現(xiàn)故!

  此就三身二利說。如來的自性身正式的說起來,應該是屬自利所攝,因為他是寂靜安樂而毫無動作的;若從傍說,亦可兼屬利他,因為增上緣能令一切有情獲得利益安樂的。又此自性身為受用身及變化身作所依止,所以為自他俱利所攝。如來的自受用身唯獨的是屬自利,不兼利他,因為這是恒自受用廣大法樂的。若他受用身及變化身是就唯屬利他,不兼自利,因為這是為他有情而示現(xiàn)的。如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薩所現(xiàn),令彼受用大乘法樂;若變化身為未登地菩薩以及二乘、異生所現(xiàn),使令他們各各獲得利益安樂的。

  【又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雖不可說形量小大,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虛空遍一切處!

  此下明三身所依土的差別。如來的自性身是依法性土為所居住的,雖說(P975)這能住的自性身與所住的法性土,其體一如而無有差別,然而因為一屬于佛,一屬于法,相性是有差別的。謂以佛義為相,為有為的功德法所依,是眾德聚義,為二身的自體。謂以法為性,是功德的自性,能持的自性,諸法的自性。體為土義,相義為身。換句話說,屬佛是相,屬法是性。直語所依名土,所以說體為土義:以能依名所依,為法性身,所以說相義為身。不過我們要知道的,就是此自性身、法性土,都不是屬于色法所攝。雖不可說他們的形量是大是小,然而隨于變化等三身三土的事相,其量是無邊的,猶如虛空的遍一切處而無所不在。

  【自受用身,還依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