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唯識量與禪宗
在窺基法師所著的《因明入正理論疏》中記載了玄奘大師于曲女城無遮大會上公布“唯識比量”這件事。“唯識比量”即“真唯識量”。
戒日王閱讀了真唯識量及全部的《制惡見論》,異常高興地說:“日光既出,則螢燭奪明;天雷振音,而槌鑿絕響。”曲女城法會的圓滿成功,確立了以“真唯識量”為核心的《制惡見論》的崇高地位。
真唯識量的宗是:勝義的、雙方都同意的色,不離于眼識。其因是:按照我們唯識家的看法,這個色是相分色,是被初三所包括,而不被眼根所包括的(實際上僅被眼識所包括)。喻:如眼識。
大師所立之量,十八天無遮大會無一人能破之。此量被譽為“萬世立量之正軌”。玄奘大師對該量說明的文字材料沒有流傳,其高足弟子文軌、凈眼、定賓、窺基、元曉(新羅僧人)對于該量的解說也各不相同。唯后世永明延壽禪師對該量的分析,為后人解讀此量提供了較為全面的材料。
民國時期的太虛大師非常贊賞永明延壽禪師融貫禪教的主張。他認為,佛法以初通教而修禪,宗門與教下本來是一致的。永明禪師作為法眼宗的一代宗師,直接主張宗門與教下的和會,是再好也不過的因緣了。他說:“分宗之極再和會教義者,則從法眼開始。法眼頌六相,即近華嚴;德韶禪師住天臺山國清寺,傳是智者大師的后身,而天臺教義之能重興,尤賴德韶之力。至于永明延壽,更是將宗門教下大為和會。他的《宗鏡錄》,會臺、賢、慈恩三家經論教法,宗歸一心,遂成禪宗成宗以來未有之巨著。他精通唯識義,云:‘夫禪宗者,真唯識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融貫禪教者,尤以永明為最。”
永明禪師對真唯識量的解讀幾乎被判定成此量的標準答案。因為唐代經會昌法難后,唐人的因明著作散佚已盡。他說:“夫比量有自、他、共,隨其所應,各有標簡。若自比量,‘自許’言簡,若他比量,‘汝執(zhí)’言簡,若共比量,‘勝義’言簡。今此共比量,有所簡別。‘真故’之言,表依勝義,即依四種勝義諦中,體用顯現(xiàn)諦立。”
永明禪師給予真唯識量至高的評價,和會教禪的意圖符合當時佛教的發(fā)展因緣。禪師作為法眼宗的一代宗師,深刻領會法眼文益禪師對于五葉禪門的獨特建樹,截斷了眾人因禪門主張“不立文字”而譏嫌禪門忽略教法的禍端。
太虛大師的佛教理想基于對唯識宗的深刻研究,他深刻探尋玄奘大師唯識思想的真諦,而最后終于得出了結論:若要對于整體的漢傳佛教進行綜攝重建,振興禪宗乃是關鍵。禪宗直看佛陀心源覺海,其實一直把握著佛教的根本精神,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質乃在于禪。他又說:“中華佛法,實以禪宗為骨子,禪衰而趨乎凈,雖若有江河就下之概,但中華之佛教,如能復興也,必不在于真言密咒或法相唯識,而仍在乎禪。禪興則元氣復而骨力充,中華各宗、教之佛法皆藉之煥發(fā)精彩而提高格度矣。”出于此一目的,他主張可以“博究融會”,及可以探究漢文的一切佛典,并融會巴利文、藏文及日文的佛學來充實,用以重建深厚的基礎,不僅要融會中國本土的漢傳大乘佛學八宗共弘,還要融會巴利文、藏文及日文佛學。他說:自己多年致力于法相唯識學,整理大、小乘內典及東、西洋外學,僅為順機弘化之一方,而旨歸之所存則仍在禪。
很顯然,由鷲嶺遺風演化而出的禪宗,以及那爛陀風范所演化而出的法相唯識在當今的中國依然呈現(xiàn)出一宗一教的宗教功能。興則俱起,衰則皆沒。在共同的責任面前,最重要的是要看清佛教發(fā)展的大勢。
永明禪師曾于《萬善同歸集》中回答“多聞廣讀,習學記持,徇義窮文,何當見性”的問題,答曰:“若隨語生見,齊文作解,執(zhí)詮忘旨,逐教迷心,指月不分,即難見性。若因言悟道,藉教明宗,諦入圓詮,深探佛意,即多聞而成寶藏,積學以為智海。從凡入圣,皆因玄學之力,居危獲安,盡資妙智之功。言為入道之階梯,教是辨正之繩墨。”
永明大師認為禪門不許看教,只是為了避免初心者隨文生解,失于佛意,正以由此方便,禪宗才能歷經歲月滄桑而真風不墜。他說:“從上非是一向不許看教。恐慮不詳佛語,隨文生解,失于佛意,以負初心,或若因詮得旨,不作心境對治,直了佛心,又有何過……且如西天上代二十八祖,此土六祖,乃至洪州馬祖大師,及南陽忠國師,鵝湖大義禪師,思空山本凈禪師等,并博通經論,圓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誠證,終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陳。是以綿歷歲華,真風不墜。以圣言為定量,邪偽難移,用至教為指南,依憑有據。”
太虛大師極力推崇永明禪師“禪教和會”的原因,就是因為永明禪師既能本著一切教法歸宗于禪門,而又使禪門不為繁雜學理所引奪。這樣的主張雖然講究釋迦如來拈花微笑的宗旨,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而又在此標準之內,可予“大立文字”,以保障“教外別傳”不脫離“教內真?zhèn)?rdquo;,而避免誤入“道外別傳”的險途。
永明大師不厭其煩地強調“禪教和會”,認為要保障禪門的健康發(fā)展,禪教融會乃是正途,強調說:“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專己見,不合圓詮,或者稱悟而意解情傳,設得定而守愚暗證。所以后學訛謬,不秉師承,先圣教中,已一一推破。”大師如此主張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今時學者,既無智眼,又闕多聞,偏重遮非之詞,不見圓常之理,奴郎莫辨,真?zhèn)魏畏。如棄海存漚,遺金拾礫,掬泡作寶,執(zhí)石為珠……一向于言語上取辦,意根下依通,都為能所未亡,名相不破。”
靈山會上的釋尊拈花與那爛陀寺的真唯識量,歷史余音仍舊在當今中國的大乘佛教界震發(fā)出激蕩心田的余響。難怪國際人士如此評價佛教的傳承:“釋尊的教法源起于印度,而光大在中國。”歷史因緣果然如此。
- 上一篇:玄奘大師與曲女城法會
- 下一篇:玄奘大師年表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