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與象國文明的興衰
泰姬陵與象國文明的興衰
在巡禮接近尾聲時,我決定前往參觀舉世聞名的泰姬陵。
泰姬陵坐落于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內(nèi),亞穆納河在她身旁靜靜流淌。這座高雅絢麗、精美絕倫的建筑被人們看作是世界上一大奇跡,也是印度的珍寶。所有來到這里的人都為之驚嘆。
這里游人如織,人們除了來觀瞻偉大的建筑,也有很多來憑吊建筑的主人和那位癡情的莫臥兒國王——沙賈汗。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這里更是一種不渝愛情的象征。他們在水中潔白安詳?shù)牡褂袄锟吹搅藟裘乱郧蟮年P(guān)于幸福和忠貞的理想,泰姬陵安撫了無數(shù)不安的心靈。泰戈爾曾形容泰姬陵為“一滴愛的淚珠”,古來多少人贊美、歌頌她,但是她的命運并不圓滿。
泰姬陵的興建直接推動了莫臥兒王朝的衰弱。國王沙賈汗在泰姬陵建成后不久就被廢除,囚禁在阿格拉城堡內(nèi),整日遙對愛妃的陵墓憂郁度日,望眼欲穿,直至死去。一個世紀后,英國人入侵,伊斯蘭人統(tǒng)治覆滅。當時的英國總督計劃拆毀泰姬陵拍賣,后因拍賣失敗而放棄了這一計劃。泰姬陵險遭滅頂之災(zāi)。
被英國殖民的印度就像曾經(jīng)遭到土耳其人、阿富汗人和蒙古人入侵一樣,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不同的文明在戰(zhàn)火和王朝的更替中不斷融合、沉淀下來,使得印度文化異常豐富多樣。在那爛陀遺址的所見曾讓我想象佛教因婆羅門教的興盛和異族入侵而日漸衰微直至銷聲匿跡的圖景,心中因此充滿了深深惋惜;而今,站在泰姬陵的高大建筑前,我開始重新思考印度的興衰和文明的更替。
這個人類最古老的文明自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遺址發(fā)現(xiàn)開始,就以一種成熟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她的長久住世與其寬大的胸懷有關(guān)。在印度的土地上,人們直接地與自然共處和對話。這種毫不忸怩的姿態(tài)讓人的心智得到極大的舒展和深入。盡管在今天看來,歷來遭到“文明人”所詬病的種姓制度趨于僵化,印度國內(nèi)尤其是農(nóng)村的生活看上去骯臟、混亂,讓習慣城市文明的人們坐立不安。但我們依然能深深感受到這個國度對自由選擇的尊重和對不同思想的寬容。印度自古宗教林立,各種思想競相繁衍,人們不求同但是存異,喜歡對不同的見解進行激烈論辯,但很少以強硬粗暴的手段中止對立面的存在。他們包容不同的文化,也能夠接受新的思想,更擅長用原有的文化來影響和感化外來的思想。亞歷山大的大軍曾經(jīng)翻越群山踏上印度大地,印度人將希臘的藝術(shù)結(jié)合本土的文明發(fā)展出了獨特的犍陀羅藝術(shù)。匈奴人也曾入侵,他們控制了一些地區(qū),卻不斷被汪洋大海般的印度文明所吞吸。戒日王去世后的時期,伊斯蘭教已從阿拉伯沙漠中出發(fā),進往亞洲各地。早在帖木兒的后裔建立起莫臥兒王朝前,伊斯蘭文明已經(jīng)在印度地區(qū)的西北部落地。對于伊斯蘭教,印度文明并不一味抵抗,反而一定程度地接受了它,15、16世紀內(nèi)許多印度教徒改信了伊斯蘭教,直到今天,巴基斯坦還是伊斯蘭教的國度。但即使是后來莫臥兒帝國統(tǒng)治了印度,傳統(tǒng)的印度文化也沒有湮滅。它早就通過佛教的傳布流傳到了中亞、東亞的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國,你可以在這些地區(qū)的語言、文學(xué)、宗教、建筑和藝術(shù)中找到各種痕跡。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印度的發(fā)現(xiàn)》中寫道:“印度文化已經(jīng)顯示出一種特殊的持久力和適應(yīng)性,不管經(jīng)歷了多少變遷和危機,它們在非常悠久的歲月中還能夠成功地保持住它們的基本個性……使印度維持著生命力的是一種仁慈的人道主義和它多樣性的寬宏大度的文化,以及對于人生及其種種不可思議的方面的深刻了解。”我想佛法的甘露一定對這種仁慈和寬宏大度產(chǎn)生過深刻的影響。事實上佛教在許多方面都影響了印度,比如對種姓制度的削弱,護生戒殺的習慣,以及平非暴力的思想。這一在印度存在了千年以上的宗教,即便在衰退后的漫長時期內(nèi),依然通過其他宗教的傳播和傳統(tǒng)的延續(xù)在印度人的生活和思想中流動著。
印度是佛教的圣地,是佛的國度。佛陀選擇了在這片土地上出生、成道、弘法、度眾和示寂,此后又有無數(shù)的僧徒在此接續(xù)佛陀的事業(yè)。歷史上的消沉和今天微弱的現(xiàn)狀一度令人嘆息,不過想到佛陀的教化早已不限于一時一地,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佛法堅韌的生命力和適應(yīng)性。它已走進21世紀許久了!
宗教的興衰,政權(quán)的更替,民族的沉浮……把這一切放到久遠的歷史長河中,每一個階段就像是河水中的一段激流,一個漩渦,一朵浪花……轉(zhuǎn)瞬即逝卻奔流向前。恒河之水、佛陀圣地、那爛陀寺和泰姬陵都是古老文明的參與者和見證人。消逝不應(yīng)讓人悲哀,而當令人更加了知無常,珍惜光陰,為眾生的福祉前仆后繼!
- 上一篇:那爛陀寺的佛像和犍陀羅造像的東傳
- 下一篇:延續(xù)——敬造如法的佛陀形象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