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十次課程 第二十講之:有部說、根身實有

  《入中論》第十次課程總第二十講之:有部說、根身實有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禪學

  時間:2009年5月30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理科1號樓1114室

  有部說、根身實有

  《大毗婆沙論》為什么要主張這個“有”呢?論中曾經(jīng)說,只有主張“有”才能使修行產(chǎn)生結果,才能使修行產(chǎn)生成績,才能確立修行的可行性。為什么?因為在“有”的狀況下,才能產(chǎn)生相應。只有實有的身體跟五種實有的根相應,才能有修行結果產(chǎn)生。

  我們曾學過,《大毗婆沙論》中列出五種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五根一旦與我們五蘊之身和心里的念頭、想法發(fā)生相應,就會在我們的身心中產(chǎn)生實際推動力,讓我們走向涅槃果位。這種修行的可行性,它用“相應”來說明。

  這五種根原本在我們的身心中埋藏著。我們在學佛過程中,眼、耳、鼻、舌、身,都跟過去埋藏的根發(fā)生了相應。就像外面有人在敲門,里面的五個人聽到了,雖然門關得很緊,不讓他們出去,但五個人在里面鬧。只要有人在外面敲門,說“學佛是可以成佛的”,里面的信根就在里面鬧:“對啊,學佛可以成佛,我要出去!我要打破你這個門鎖!”就是這樣,外面一敲,里面相應,內(nèi)外就產(chǎn)生一種呼應的力量。這種呼應的力量就把人真正的力量調(diào)動起來了,把人生命中潛在的能量調(diào)動起來了,就向修行的成果推進了。

  《大毗婆沙論》這樣來確定,人修行可以獲得成果。

  如果六根和五蘊都是假的,這個修行的成果就產(chǎn)生不了,所以一定是實有的。

  人的身心中總共有二十二種根!洞笈派痴摗氛f,不能多一根,不能少一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苦根、樂根、憂根、喜根、舍根等,總共二十二根。

  若在信佛過程中,你的信根、念根、定根、慧根這些,都向外突發(fā)出來了,相應就表現(xiàn)出來了。表現(xiàn)到身體的二十二種根中,就使你獲得暖位、輕安、歡喜心。這些都是在相應的過程中,讓本來的根向外滲透,使身心產(chǎn)生愉悅、興奮,乃至獲得輕安和果位。

  數(shù)論派說,有十一根,五個覺根(眼、耳、鼻、舌、身),五個業(yè)根和一個意根。《大毗婆沙論》中眼、耳、鼻、舌、身的說法和數(shù)論派的說法基本一樣。其實,但凡身體的名相,內(nèi)外道基本是通用的。從勝論派、到數(shù)論派、再到佛教的根本說一切有部,二十二根的說法差異都不大。到這里,《大毗婆沙論》的這些觀點就基本上發(fā)展到極致了。

  清辨論師認為,毗婆沙師主張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都實有,所以把他們的宗派定名為“根本說一切有部”!案菊f”,就是佛說的!耙磺杏小,就是只要我們概念所及的,它都實有:過去實有存在于過去時中,它并不滅;未來實有存在于未來時中,它也不滅;現(xiàn)在實有存在于現(xiàn)在時中,它亦不滅。

  對過去、現(xiàn)在、未來,完全是用他生的方法來建立。這里說,從因到緣、到果是十五種,完全用他生的方法來建立這十五種因、緣、果。所以它也同時得到另外一個名稱,叫做“說因部”——任何事物它直接說你的因,全部是實有的。

  第四次結集后很長時間內(nèi),根本說一切有部代表著佛教的正統(tǒng)。

  《大毗婆沙論》認為,二十二根是人的感覺知識的基本來源,不能多也不能少。這與數(shù)論派神我的說法不一樣。它認為,這些是通過實有的方式相互傳遞信息,互相來了解世間,知識就是這樣來的。

  二十二種根中,命根主宰人的一切生命;還包括苦根、樂根、優(yōu)根、喜根、舍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還有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這三種根成為進入涅槃的根源,是得到涅槃的無漏根。(未知當知根,就是說人在修行過程中,有一些是將來必定能了解到、得到的知識。)前面有漏的諸根,在發(fā)展過程中,因為信、受的方式產(chǎn)生了相應,這個相應使人的五蘊來領受阿羅漢的果位,用五蘊的方式領受阿羅漢的果位的。

  他們非常重視現(xiàn)世,但也把過去和未來世肯定為實有。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