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jīng)卷第二
中阿含經(jīng)卷第二
六、善人往經(jīng)第六(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jīng)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七善人所往至之處,以及無余涅槃。
結(jié)集者的我們所聽過的就是如是的:有一個時候,佛陀游化在于舍衛(wèi)國,住在于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我當(dāng)為你們說七種善人所能往至之處,以及無余涅槃等法(對于有余依身之有余涅槃,而說無余依身的涅槃。也就是身心都滅之涅槃)。你們要諦聽!要注意的聽,聽后要善思念其中的真義。」這時諸比丘們,都受教,都傾全精神的聽佛的教誡!
佛陀說:「那七種呢?(1)比丘所用功修行的,應(yīng)當(dāng)要實現(xiàn)如是之義:認為我者實為無我,也沒有我所;當(dāng)來也是無我,也是沒有我所。已『有』(生死)的,則便把它斷除。如已斷除的話,就會得舍,不會被『有』之樂所染,不會著于合會(生出。不會染于有,也就是不會生存于三界,不會染于生出)。像如是而行的話,就是無上、息、跡(此三均為涅槃)之智慧之所顯見的,然而還未得證涅槃(不完全解脫)。比丘所行的如果為如是的話,到底會往生至于何處呢?譬喻燒(小麥的屑皮),纔燃,便會告滅那樣。應(yīng)當(dāng)要知道!這位比丘也是如是!有少少的我慢未盡,而其五下分結(jié)已斷,而得中般涅槃(五不還果之一。在欲界死后,欲轉(zhuǎn)生于色界時,有個『中有』之身,在此『中有身』期間,自斷煩惱,而得阿羅漢果。請參酌劣譯俱舍學(xué),以下同。)這叫做第一種善人所往生而至之處,世間諦實有如此之事的。
(2)又次,比丘所用功修行的,應(yīng)當(dāng)要實現(xiàn)如是之義:認為我者,實為無我,也沒有我所有的,當(dāng)來也無我,也無我所有的,已『有』(生死)的,便則把它斷除。已斷除的話,彼就會得舍,不會被『有』之樂所染,不會著于合會(不會再生出)。像如是而行的話,就是無上、息、?(此三均為是涅槃)之智慧所顯見的。然而還未得證涅槃(未得阿羅漢果)。比丘所行的,如果為如是的話,到底會往生而至于何處呢?譬喻將洞燃俱熾的鐵,用錘打它的話,則迸火會飛上空中。然而其火一上,即便會息滅。應(yīng)當(dāng)要知道!這位比丘也是如此,有少少的我慢未盡,而其五下分結(jié)已斷,而得中般涅槃(解如上)。這叫做第二種善人所往生而至之處。在世間里,諦實有這種事。
(3)又次,比丘所用功修行的應(yīng)當(dāng)要實現(xiàn)如是之義:認為我者,實為無我,也沒有我所有的。當(dāng)來也是無我,也是沒有我所有的。已『有』(生死)的,則便把它斷除!如已斷除的話,彼就會得舍,不會被『有』之樂所染,不會著于合會(不會再生出)。像如是而行的話,就是無上、息、遮(此三均為是涅槃)之智慧之所顯見的,然而還未得證涅槃。比丘所行的如果為如是的話,到底會往生而至于何處呢?譬喻如洞燃俱熾的鐵,用錘去打它的話,實時迸火會飛上空中,而由上空還下來。在還未到地時,便則消滅。應(yīng)當(dāng)要知道!這位比丘也是如此,有少少的我慢未盡,而其五下分結(jié)已斷,而得中般涅槃(解如上)。這叫做第三種善人所往生而至之處。在世間里,諦實有這種事。
(4)又次,比丘所用功修行的,應(yīng)當(dāng)要實現(xiàn)如是之義:認為我者實為無我,也沒有我所有的,當(dāng)來也是無我,也是沒有我所有的。已『有』(生死)的,則便把它斷除。如已斷除的話,彼就會得舍,不會被『有』之樂所染,不會著于合會(不會再生出)。像如是而行的話,就是無上、息、?(此三均為是涅槃)之智慧之所顯見的,然而還未得證涅槃。比丘所行的,如果為如是的話,到底會往生而至于何處呢?譬喻如洞燃俱熾的鐵,用錘打它的話,迸火實時飛至于上空,然后墮落地而消滅。應(yīng)當(dāng)要知道!這位比丘也是如此,有少少的我慢未盡,而其五下分結(jié)已斷,而得生般涅槃(于欲界死后,生至色界,經(jīng)過一段時間,而入涅槃,而得阿羅漢果)。這叫做第四種善人所往生而至之處。在世間里,諦實有這種事!
(5)又次,比丘所用功修行的,應(yīng)當(dāng)要實現(xiàn)如是之義:認為我者實為無我,也沒有我所有的,當(dāng)來也是無我,也是沒有我所有的。已『有』(生死)的,則便把它斷除。如已斷除的話,彼就會得舍,不會被『有』之樂所染,不會著于合會(不會再生出)。像如是而行的話,就是無上、息、?(此三均為是涅槃)之智慧之所顯見的,然而還未得證涅槃。比丘所行的,如果為如是的話,到底會往生而至于何處呢?譬喻如洞燃俱熾的鐵,用錘打它的話,則迸火會飛上空中,然后墮在于少少的薪草的上面,或者會冒煙,或者會再燃,燃后,便消滅。應(yīng)當(dāng)要知道!這位比丘也是如此,有少少的我慢未盡,而其五下分結(jié)已斷,而得行般涅槃(生色界后,會努力用功。其功奏效圓滿
時,就得入涅槃而成就阿羅漢果)。這叫做第五種善人所往生而至之處,世間諦實有這種事。
(6)又次,比丘所用功修行的,應(yīng)當(dāng)要實現(xiàn)如是之義:認為我者實為無我,也沒有我所有的,當(dāng)來也是無我,也是沒有我所有的。已『有』(生死)的,則便把它斷除。如已斷除的話,彼就會得舍,不會被『有』之樂所染,不會著于合會(不會再生出)。像如是而行的話,就是無上、息、跡(此三均為是涅槃)之智慧之所顯見的,然而還未得證涅槃。比丘所行的如果為如是的話,到底會往生而至于何處呢?譬喻如洞燃俱熾的鐵,用錘打它的話,迸火就會飛上空中,然后墮在薪草上,或者冒煙,或者燃燒,燃燒盡后,就會消滅。應(yīng)當(dāng)要知道!這位比丘也是如此,有少少的我慢未盡,而其五下分結(jié)已斷,而得無行般涅槃(生色界后,并不努力用功,然而到最后還是在那邊得入涅槃,而成為阿羅漢果)。這叫做第六種善人所住生而至之處,世間諦實有這種事。
(7)又次,比丘所用功修行的,應(yīng)當(dāng)要實現(xiàn)如是之義:認為我者實為無我,也沒有我所有的,當(dāng)來也是無我,也是沒有我所有的。已『有』(生死)的,則便把它斷除。如已斷除的話,彼就會得舍,不會被『有』之樂所染,不會著于合會(不會再生出)。像如是而行的話,就是無上、息、跡(涅槃)之智慧之所顯現(xiàn)的。然而還未得證涅槃。比丘所行的,如果為如是的話,到底會往生而至于何處呢?壁喻洞燃俱熾的鐵,用錘打它的話,則迸火會飛上空中,然后墮在很多的薪草的上面,或者會冒煙,或者會燃燒。燃燒后,即便燒燃及于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等處。燃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等處后,或者會至于道路、或者會至于水處,或者至于平地后,就告消滅。應(yīng)當(dāng)要知道!這位比丘也是如此,有少少的我慢未盡,而其五下分結(jié)已斷,而得上流阿迦膩咤(往生色界后,漸次而上至色究竟天,在那里入涅槃而得阿羅漢果)。這叫做第七種善人所往生而至之處,在世間里,諦實有這種事。
甚么叫做無余涅槃呢?比丘所用功修行的,應(yīng)當(dāng)要實現(xiàn)如是之義:認為我者實為無我,也沒有我所有的,當(dāng)來也是無我,也是沒有我所有的。已『有』(生死)的,則便把它斷除。如已斷除的話,彼就會得舍,不會被『有』之樂所染,不會著于合會(不會再出生)。像如是而行的話,就是無上、息、跡(此三均為涅槃)之智慧之所顯見的,當(dāng)時,已經(jīng)得證涅槃。我說這位比丘,不到于東方,也不至于西方、南方、北方、四維、上、下,便會在于現(xiàn)法當(dāng)中得證息、?,而滅度。我說七種善人所往生而至之處,和無余涅槃(身心都滅盡),就是因此之故而說的!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諸比丘們聽佛所說后,都歡喜奉行!
七、世間福經(jīng)第七(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jīng)敘述摩訶周那(摩揭陀國的婆羅門出身)曾請問佛,有關(guān)于世間,及出世間的福德。佛陀回答說:布施房舍、床座、衣服、飲食等,為七世間之福。聞佛及弟子出游,乃歡喜而至于皈依、受戒,為出世間之福。
結(jié)集者的我們所聽到的就是如是:有一個時候,佛陀游化于拘舍彌
憍賞彌,跋磋國的首都),住在于瞿沙羅園(瞿師羅長者所奉獻的園林)。
那時,尊者摩訶周那(比丘,舍利弗之弟,又為王子周那),則在于晡時(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太陽西下時),從宴坐(禪坐)起來后,往詣于佛所,到后行禮,然后退坐在一邊。他向佛請問說:「世尊!是否可以施設(shè)世間的福報嗎?」
世尊告訴他說:「可以得施設(shè)的。周那!有七種世間之福,可得大福佑,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那七種呢?(1)周那!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身世清白的良家子女。所謂善男子、善女人),布施比丘眾的房舍、堂閣。這就是第一種世間之福,會得大福佑,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的。
(2)又次,周那!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在房舍中布施床坐、氍氀、毾、氈褥、臥具等物(鋪敷在房間里面的種種毛織品,或蒲團)。周那啊!這就是第二種世間之福,定會得大福佑,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的。
(3)又次,周那!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在于房舍中,布施奉獻一切新凈的妙衣。周那!這就是第三種世間之福,會得大福佑,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的。
(4)又次,周那!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在于房舍中,常施比丘眾的朝粥、中食。
(5)又遣園民供給他們使令。
(6)如遇風(fēng)雨寒雪等惡氣候時,則躬親往詣園所,去增施供養(yǎng)。
(7)使諸比丘們食后,不患風(fēng)雨寒雪來沾漬其衣服,使他們在晝夜都能安樂,都能禪寂思惟。周那!這叫做第七種世間之福,能得大福佑,能得大果報,能得大名譽,能得大功德(第四、五、六,省文耳,同樣都是因之而能得大功德)。
周那!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之已得這七種世間之福的人,則不管是去、是來,或者是立、是坐,或者是眠、是覺(醒),或者是晝、是夜,其福都會常生,都會轉(zhuǎn)增轉(zhuǎn)廣的!周那!譬喻恒伽(恒河)之水,從其源而流出,而流入于大海的過程里,在其中間,定會轉(zhuǎn)深轉(zhuǎn)廣那樣。周那!像如是的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已經(jīng)得此七種世間之福的話,則不管是去、是來,或者是立、是坐,或者是眠、是覺,或者是晝、是夜,其福都會常生,都會轉(zhuǎn)增轉(zhuǎn)廣的!』
于是,尊者摩訶周那,就從他的座位站起,偏袒右肩(偏露右肩之肉,披袈裟之相,本為對于長老表示恭敬之儀),右膝著在地上,長跪叉手(合掌),而仰白佛陀說:「世尊!可得施設(shè)出世間之福嗎?」
世尊告訴他說:「可以得施的,周那!更有七種福,可超出于世間,而得大福佑,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的。那七種呢?(1)周那!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聽聞如來,或如來的弟子,游行在于某處,聽后,非常的歡喜,極懷踴躍(雀躍欣喜)。周那!這叫做第一種出世間之福,能得大福佑,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的。
(2)又次,周那!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聽聞如來,或如來的弟子,欲從那個地方到了這個地方來,聽后,就非常的歡喜,而極懷踴躍。周那!這就是第二種出世間之福,會得大福佑,得大果報,得大名譽,得大功德。
(3)又次,周那!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聽聞如來,或如來的弟子,已經(jīng)從那個地方到了這個地方來。聽后,非常的歡喜,極懷踴躍。就以清凈心,親往去奉迎拜見、禮敬供養(yǎng)。既供養(yǎng)后,則受三自
歸依-
(4)皈依佛
(5)皈依法
(6)皈依比丘眾(僧),而受
周那!這叫做第七種出世間之福,能得大福佑,大果報,大名譽,大功德的!
周那!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如果得那些七種世間之福,以及更有這些七種出世間之福的話,則其福,乃為不可以算數(shù)得出之多。其為福之處,其為福之處之果,其為福之處之報,唯不可以限齊,不可以量出,不可得知其大福之?dāng)?shù)哩!
周那!譬喻在閻浮洲(閻浮提),有五條的大河流。第一叫做恒伽(恒河),第二為搖尤那,第三為舍勞浮,第四為阿夷羅波提,第五為摩企,其流入于大海的過程時,在其中間的水量,實在是不可以數(shù)出來之多,雖有其斗斛等物,實在是不能以之而得以知道其數(shù)量的,所謂不可以限齊,不可以量出,不可以得知大水之?dāng)?shù)!周那!像如是的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如果得此七種世間之福,以及更有七種出世間之福的話,其福乃為不可以數(shù)得出之多。會出有這么多之福,有這么多的福果,有這么多的福報,實在是不可以際限,不可以測量,不可以得知大福之?dāng)?shù)啊!」
那時,世尊并說偈頌而說:
恒伽之河清凈易渡海多珍寶眾水中王
猶若河水世人敬奉諸川所歸引入大海
如是人者施衣飲食床榻茵褥及諸坐具
無量福報將至妙處猶若河水引入大海
(恒伽之河是清凈而容易渡過的,海中有很多的珍寶,是眾水當(dāng)中之王。猶如河水那樣,是世人所敬奉的。諸川所皈之處,都引入于大海的。)
(像如是的人如果能布施衣服,布施飲食,和日常所需之床榻、茵褥,以及坐具等物的話,則會有無量的福報,將來定會往生于妙好之處,猶如諸河水,都被引而流入于大海那樣。)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摩訶周那,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八、七日經(jīng)第八(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jīng)敘述一日乃至七日出現(xiàn)時,世間會崩壞的情況。勸人當(dāng)觀諸行無常,應(yīng)厭離而求解脫。并說往昔曾為外道師宗的善眼大師。但其所說,并不究竟,現(xiàn)在所說的才是究竟,而饒益眾生。
結(jié)集者的我們所聽過的,都是如是:有一個時候,佛陀游化至于鞞舍離(離車族之首都,在恒河北岸),住在于氏樹園(庵婆波利女所有的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一切的諸行,都是無常,都為不能久住之法,是快速的變易之法,是不可以倚依之法。像如是的諸行,不應(yīng)當(dāng)去樂著,應(yīng)該厭患它,應(yīng)該速求舍離,當(dāng)求得解脫!為甚么呢?因為:
(1)有時不下雨。當(dāng)天空不降下雨水時,所有一切的樹木、百谷、藥木,都均會枯槁,會摧碎滅盡,而不得常住。因此之故,一切諸行都是無常,都是不久住之法,是變易很快之法,可說是依靠不住之法。像如是之諸行,不應(yīng)當(dāng)去樂著,應(yīng)該要厭患它,應(yīng)當(dāng)求舍離,應(yīng)當(dāng)求得解脫!
(2)又次,有時會有二個太陽之出現(xiàn)于世間,二日出現(xiàn)于世間時,所有的諸溝渠川流,都統(tǒng)統(tǒng)會竭盡,而不得常住。因此之故,一切行是無常的。是不能久住之法,是變易疾速之法,是不可以倚靠之法。像如是的諸行,不應(yīng)當(dāng)去樂著它,應(yīng)當(dāng)要患厭它,應(yīng)當(dāng)要求舍離,應(yīng)當(dāng)要求得解脫!
(3)又次,有時會有三個太陽出現(xiàn)于世間,三日出現(xiàn)于世間時,所有的諸大江河,統(tǒng)統(tǒng)都會竭盡,都不得常住。因此之故,一切諸行都是無常的,是不可久住之法,是變易疾速之法,是不可倚靠之法。像如是的諸行,則不應(yīng)當(dāng)樂著,應(yīng)該要厭患它,應(yīng)當(dāng)要求舍離,應(yīng)當(dāng)要求得解脫。
(4)又次,有時有四個太陽會出現(xiàn)于世間,四日出現(xiàn)于世間時,所有的諸大泉源,從閻浮洲所流出的五河-第一為恒伽河,第二為搖尤那汀,第三為舍牢浮河,第四為阿夷羅婆提河,第五為摩企汀。這些大泉源,都統(tǒng)統(tǒng)會竭盡,都不得常住。因此之故,一切諸行都是無常,都是不可久住之法,是變易疾速之法,是不可倚靠之法。像如是的諸行,不應(yīng)當(dāng)去樂著,應(yīng)當(dāng)要患厭它,應(yīng)該要求舍離,應(yīng)該要求得解脫!
(5)又次,有時有五個太陽會出現(xiàn)于世間,五日出現(xiàn)時,大海之水會減一百由延(由旬,一由旬為七、八余哩),乃至輾轉(zhuǎn)而減至于七百由延。五日出現(xiàn)于世時,海水所余的為七百由延,乃至轉(zhuǎn)減而為一百由延。五日出現(xiàn)于世時,大海之水會減一多羅樹(高縱樹),輾轉(zhuǎn)乃至七多羅樹。五日出現(xiàn)于世時,海水所余的七多羅樹高,則轉(zhuǎn)減乃至為一多羅樹之高。五日出現(xiàn)于世時,海水會減為十人之高之量,輾轉(zhuǎn)乃至?xí)䴗p至而為七人之高之量。五日出現(xiàn)于世間時,海水所余的七人之高之量,會輾轉(zhuǎn)乃至為一人之高之量。五日出現(xiàn)于世間時,海水會減至于人頸,會減至于人肩,減至于腰,減至于胯,減至于膝,減至于踝。有時海水會消盡,不足以埋沒腳指。因此之故,一切諸行乃為無常,為不久住之法,為變易疾速之法,不可得以倚靠之法。像如是之諸行,不應(yīng)當(dāng)去樂著,應(yīng)當(dāng)要患厭它,應(yīng)該求舍離,應(yīng)當(dāng)求得解脫。
(6)又次,有時六個太陽會出現(xiàn)于此世間,當(dāng)六日并出時,一切大地,與須彌山王(妙高山。印度古時,為世界的中心,也是最高之山),都會起煙,眾煙會合之而為一煙。譬喻陶師,開始爨灶(在灶里剛起火)時,都均會日日起煙來合而為一煙那樣。像如是的六日齊出之時,一切的大地,和須彌山王,均會冒起煙,會合之而為一煙。因此之故,乃知一切諸行確為無常,是不久住之法,是變易快速之法,是不可倚靠之法。像如是的諸行,不應(yīng)當(dāng)去樂著,應(yīng)當(dāng)厭患它,應(yīng)當(dāng)求舍離,應(yīng)當(dāng)求得解脫。
(7)又次,有時會有七個太陽同時出現(xiàn)于世間。七日齊出之時,一切的大地,以及須彌山王,都會洞燃俱熾,諸火焰會合之而為一焰。這時風(fēng)吹火焰,乃至燒燃達于梵天(大梵天,色界初禪天之頂),這時,始轉(zhuǎn)生到晃昱諾天(光音夫,二禪天之頂。初禪天破壞時,眾生均集在于此天,直至世界再成后,才還回其本處)。天神們,并不聽聞世間的成立、敗壞等事(成住壞空之劫),也不見到世間的成立敗壞等事,不知世間的成立、敗壞等事,因此之故,見此大火后,都生恐怖,而身毛都豎立起來。他們曾作此念:「大火不會燃燒到這里嗎?大火不會燒燃到這里嗎?」從前就已轉(zhuǎn)生到這里的諸天們,因為曾經(jīng)聽聞世間之成立、敗壞等事,也見到世間之成立、敗壞等事,同樣也知道世間之成立敗壞等事,因此,看到此大火后,就安慰諸天們而說:「不須要恐怖!大火之法,只會燃燒而齊限至于那邊而已,終不會燃燒到這里的!蛊呷找积R出現(xiàn)之時,須彌山王的一百由句,會崩散壞滅而盡,而延至于二百由旬、三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都會崩散壞滅而盡。七日齊出之時,須彌山王,和此大地,都會被燒壞消滅,連灰燼也無余存。譬如燃酥油,都煎熬消盡,沒有余存的煙墨那樣。像如是的,七日齊山之時,須彌山王以及大地,都會灰燼,而無余存。因此之故,一切諸行為無常,為不久住之法,變易速疾之法,不可倚靠之法。像如是的諸行,不應(yīng)當(dāng)樂著,應(yīng)當(dāng)患厭它,應(yīng)當(dāng)求舍離,應(yīng)當(dāng)求解脫。
我現(xiàn)在為你們解說須彌山王當(dāng)會崩壞等事,到底誰會相信呢?唯有見諦之人(諦實而見到真理的人)才能知道而已,F(xiàn)在為你們解說大海中之水當(dāng)會竭消而盡等事,誰能相信呢?唯有徹見真諦之人耳。我今為你們說明一切大地當(dāng)會燒燃而盡,誰會相信呢?唯有見到真諦之人耳。為甚么呢?諸比丘們!往昔之時,有一位大師,名叫善眼(為外道大師。雖為弟子說梵世法,乃至更修增上慈之法,而得生在光音天,然而其法,并未究竟)。善眼大師乃被諸外道仙人們之所師宗的大師。曾舍離欲愛,而得如意足(禪定、智慧均等而顯現(xiàn)的大的神力)。善眼大師有無量百千(算不盡)的弟子,大師曾為他們說梵世之法(往生于梵天界之道)。如善眼大師為他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們?nèi)粲胁痪咦惴钚杏诜ǖ娜说脑?修習(xí)不完善),則此人命終之后,
或者會轉(zhuǎn)生到四王天(欲界第一層天,四方依次為多聞、持國、增長、廣目等天王),或者會轉(zhuǎn)生到三十三天(忉利天,欲界第二層天,帝釋居中,四方各有八天),或者會轉(zhuǎn)生到焰摩天(時分天,欲界第三層天);蛘邥D(zhuǎn)生到兜率陀天(知足天,欲界第四層天),或者會轉(zhuǎn)生到化樂天(欲界第五層天),或者會轉(zhuǎn)生到他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欲界第六層天,是欲界之頂)。如善眼大師為他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們假若有具足奉行于法的人的話,則此人因修習(xí)四梵室(修慈悲喜舍四種觀法后,則可生在梵天,故稱梵室,或梵住、梵堂),而舍離于欲之故,在他命終之后,得以往生于梵天。那個時候,善眼大師曾作此念:『我不應(yīng)該和諸弟子們同俱而至于后世,不應(yīng)該共住在一處。我現(xiàn)在寧可更修增上慈。如修折上慈的話,命終之后。得以往生于晃昱天(光音天)!荒菚r,善眼大師就在于稍后之時,更修增上慈。修習(xí)增上慈完了后,其命終之時,得生在于晃昱天上。善眼大師以及其弟子們,學(xué)道不空虛(不白學(xué)),都得大果報!
諸比丘們!你們的意見如何呢?往昔之時,那位善眼大師,乃為諸外道仙人們之所宗師,曾舍離欲愛,而得如意足,你們以為是異人(別人)嗎?你們不可以作此念!應(yīng)當(dāng)要知道!就是我本人啊!我在那個時候,名叫善眼大師,為外道仙人們之所宗師,曾舍離欲愛,而得如意足。我在那個時候,有無量無邊(算不盡)的弟子,我在那個時候為諸弟子們說梵世法。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們當(dāng)中。有不具足奉行我所說之法的人,則那種人在于命終之后,或者轉(zhuǎn)生到四王天,或者轉(zhuǎn)生到三十三天,或者轉(zhuǎn)生到焰摩天(第三層天),或者轉(zhuǎn)生到兜率陀天(第四層天),或者轉(zhuǎn)生到化樂天(第五層天),或者轉(zhuǎn)生到他化樂天(第六層天)。我說梵世法之時,諸弟子們當(dāng)中,假如具
足奉行我所說之法的話,則因修四梵室,而舍離欲愛之故,在他命終之后,得以往生于梵天。我在那個時候,曾作此念:『我不應(yīng)該和諸弟子們同俱至于后世,不應(yīng)和他們都共生在于一處,我現(xiàn)在寧可更修增上慈。如修增上慈的話,命終之后,得以往生于晃昱天』。我就在于稍后之時,更修增上慈,修習(xí)增上慈后,命終之時,得生于晃昱天之中。我在于那個時候,和諸弟子們,所學(xué)之道,都不空虛,都得大果報。
我在那個時候,親自行持此道,而自饒益,也饒益他人,饒益很多之人。我乃悲愍哀傷世間,而為天、為人求義,和饒益,也求他們之安隱快樂。然而那個時候所說之法,并不至于究竟,不究竟白凈,不究竟梵行。就只訖于不究竟梵行。因此,我在那個時候,不能離開生、老、病、死,啼哭、憂戚等事,也未能得脫離一切苦惱。
比丘們!我現(xiàn)在出現(xiàn)于世間,為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號稱為佛,是眾佑(以上為佛之十尊稱:1.如來為通達于真理而來化度之人。2.無所著為阿羅漢、應(yīng)供,值得人之敬重供養(yǎng)者。3.等正覺為正徧知。4.明行成為就是明行足,得宿住、天眼、漏盡之三明,也就是智慧與身口意三業(yè)之德行之完其者。5.善逝為善于通達真理,而善于到達彼岸。6.世間解為徹知有情、非情之世間之事。7.無上士為無人能出其上之人。8.道法御為調(diào)御丈夫,為能調(diào)伏一切之人。9.天人師為天、人的導(dǎo)師。10.佛為覺者,為覺悟一切真理之人。眾佑就是世尊,是有吉祥之人。)
我現(xiàn)在能饒益自己,也能饒益他人,能饒益眾多之人。為了愍傷世間,為了天,為了人,而求義饒益,求安隱快樂。我現(xiàn)在所說之法,乃能得至究竟,究竟白凈,究竟梵行。究竟梵行完畢后,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
離開生老病死、啼哭、憂戚,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得脫一切苦惱!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后,都歡喜奉行!
九、七車經(jīng)第九(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jīng)敘述舍利弗以七事問滿慈子:為甚么跟佛修行:為戒律?為心凈?為見凈?為疑蓋凈?為道非道知見凈?為道跡知見凈?為道跡斷智凈?回答說:均為不是,是為無余涅槃之故。又間無余涅槃是為戒凈,乃至道跡斷智凈,其中之一而施設(shè)與否?答說:不也。但離此等,就也沒有無余涅槃。滿慈子并舉波斯匿王七車速行之喻,以七車比喻所間之七事,而以一日換乘七車速達目的地,喻修行,須七事俱凈,方能達到最終目的之無余涅槃,并不是僅具足一事即可到達。
結(jié)集者的我們所聽到的就是如是:有一個時候,佛陀游化在于王舍城,而住在于竹林精舍(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所奉獻的林園-竹林精舍。位于王舍城),和諸大比丘眾,共受夏坐(夏安居),尊者滿慈子(富樓那,為滿慈女之子,說法第一。),也在于生地(所生長之地,或鄉(xiāng)野田舍之地,都叫做生地),受夏坐(結(jié)夏安居)。
這時,生地的諸比丘們,大眾都受完夏安居,經(jīng)過其三個月后,都補治他們的衣服。衣服補縫完畢后,則攝衣持缽,從生地出發(fā),向于王舍城,展轉(zhuǎn)向前邁進,而到達王舍城,就住在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
那時,生地的諸比丘們,曾往詣世尊之處,到后,稽首作禮,然后退坐在一邊。
世尊問他們說:「諸比丘們!你們從甚么地方來的呢?在甚么地方夏安居的呢?」生地的諸比丘們白佛而說:「世尊!我們乃從生地而來的,是在生地夏安居的!
世尊又問說:「在那個生地的諸比丘當(dāng)中,到底那一位比丘為諸比丘們所共同稱譽的呢?那一個人能自少欲知足,而又稱說少欲知足,自己閑居,而又稱說閑居,自己精進,而又稱說精進,自己正念,而又稱說正念,自己一心,而又稱說一心,自己有智慧,而又稱說智慧,自己為漏盡,而又稱說漏盡,自己勸發(fā)、渴仰、成就、歡喜,而又稱說勸發(fā)、渴仰、成就、歡喜呢?」
生地諾比丘們說:「世尊!這位尊者為滿慈子,他在于那生地里,乃被諸比丘們所共同稱譽的,是一位:自己能少欲知足,也稱說少欲知足,自已能閑居,又稱說閑居,自己能精進,也稱說精進,自己正念,也稱說正念,自己能一心,也稱說一心,自己有智慧,也稱說智慧,自己漏盡,也稱說漏盡,自己勸發(fā)、渴仰、成就、歡喜,也稱說勸發(fā)、渴仰、成就、歡喜的比丘!
這時,尊者舍梨子(舍利弗),也坐在于眾比丘眾當(dāng)中,尊者舍梨子曾作如此之念:「世尊以如是之事而問那些生地的諸比丘們。生地的諸比丘們,則極為稱譽賢者滿慈子而說:『滿慈子為自能少欲知足,也稱說少欲知足,自能閑居,也稱說閑居,自能精進,也能稱說精進,自己正念,也稱說正念,自己一心,也稱說一心,自己有智慧,也稱說智慧,自能漏盡,也稱說漏盡,自己勸發(fā)、渴仰、成就、歡喜,也稱說勸發(fā)、渴仰、成就、歡喜。』」
尊者舍梨子又作此念:「一定在甚么時候,當(dāng)能得以和賢者滿慈子共聚集會,問其少義的!他或者能聽許我之所問的!」
那時,世尊在于王舍城受夏安居完畢,經(jīng)過其三個月后,補治其衣服完了,就攝衣持缽,從王舍城出發(fā),向于舍衛(wèi)國,展轉(zhuǎn)前進,而至于舍衛(wèi)國,就住在于勝林給孤獨園(祇園精舍),尊者舍梨子,和生地的諸比丘們,在于王舍城共住一些日子后,也攝衣持缽,而向于舍衛(wèi)國,展轉(zhuǎn)前進,而至于舍衛(wèi)國,就共住在于勝林給孤獨園。
這時,尊者滿慈子在于生地受夏安居完畢,經(jīng)過三個月后補治其衣服完了,也就攝衣持缽,從生地出發(fā),向于舍衛(wèi)國,展轉(zhuǎn)前進,而至于舍衛(wèi)國,也住在于勝林給孤獨園。尊者滿慈子乃往詣世尊之處,稽首禮拜后,在于如來之前,敷尼師檀(坐具),而結(jié)跏趺坐,而坐在于那個地方。
這時,尊者舍梨子間其余的比丘們說:「諸位賢者們!到底那一位是賢者滿懋子呢?」諸比丘們回答說:「尊者舍梨子!唯然(是的)!你所問的尊者,乃坐在于如來的面前,那位白皙隆鼻,如鸚鵡嘴的人,就是那位比丘!惯@時,尊者舍梨子知道滿慈子的色貌后,就善自記在心內(nèi)。
尊者滿慈子經(jīng)過其夜,在翌日的旦晨,著衣持缽,進入于舍衛(wèi)國去行乞食。乞食完畢,在于中午后,回皈精舍,舉放衣缽澡洗手足,將尼師檀(坐具)放著于肩上,而到安陀林(精舍附近之園林)之經(jīng)行處(禪坐疲勞,或防睡眠,而在同一處所漫步來回好多次,為之經(jīng)行。為經(jīng)行的方便,而將土盛高一些之處,叫做經(jīng)行處)。尊者舍梨子也過一夜,在于翌旦,著衣持缽,進入于舍衛(wèi)國去行乞食。乞食完畢后,回到其精舍,舉放衣缽,澡洗手足,將尼師檀放著于肩上,也到了安陀林之經(jīng)行處。
這時,尊者滿慈子到達安陀林后,在于一樹下敷其尼師檀,在那里結(jié)跏趺坐(打坐)。尊者舍梨子也到達安陀林后,在離開滿慈子不遠之處,于一樹下,敷其尼師檀,結(jié)跏趺坐在那個地方。
尊者舍梨子則在于晡時(申時),從其燕坐(宴坐,獨自一人在坐禪)起來,即往詣尊者滿慈子之處,共相問訊后,退坐在另一邊,然后開始問尊者滿慈子而說:「賢者!你跟從沙門瞿曇修習(xí)梵行嗎?」回答說:「如是(是的)!」
舍梨子又問:「你的意見如何呢?賢者!是否為了戒凈(凈化生活)之故,才從沙門瞿曇修習(xí)梵行的嗎?」回答說:「不也(不是的)!股崂孀佑謫栒f:「是否為了心凈(心的清凈)之故?為了見凈(見的清凈)之故?為了疑蓋凈(除疑后而得的清凈)之故?為了道非道知見凈(由徹知正道、邪道而后獲得的清凈)之故?為了道跡知見凈(由于徹知應(yīng)行之道而后獲得的清凈)之故?為了道跡斷智凈(由于歷經(jīng)道跡,和斷除煩惱后,所獲得的清凈)之故?乃從沙門瞿曇之處,修習(xí)梵行的嗎?」回答說:「不也!」(不是的)!
又問而說:「我剛才問賢者是否從沙門瞿曇之處修習(xí)梵行?你則說:是的!現(xiàn)在問賢者你是否為了戒律的清凈之故,乃從沙門瞿曇修習(xí)梵行與否?你便說:弗也。是否為了心的清凈之故?是否為了見的清凈之故?為了疑惑之蓋(煩惱)之清凈之故?為了由于辨知徹見正道、邪道之清凈之故?為了徹知徹見道跡之清凈之故?為了經(jīng)歷道跡,斷除煩惱之智之清凈之故?而從沙門瞿曇修習(xí)梵行與否?都說:弗也。那么,到底是由于那一種義,而從沙門瞿曇修習(xí)梵行的呢?」回答說:「賢者!我乃為了無余涅槃之故!」(無余涅槃本為身心俱滅,是對于有余涅槃,也就是還有余的肉身而說。但這里,乃指煩惱完全消滅而無余存的最完善的涅槃。)
又問而說:「云何(你的意見如何)?賢者!是否由于戒律之清凈之故,沙門瞿曇才施設(shè)蕪余涅槃的嗎?」回答說:「不也!」
又問:「由于心的清凈之故,由于見的清凈之故,由于疑蓋之清凈之故,由于正道非道之知見清凈之故,由于道跡知見之清凈之故,由于道跡斷智之清凈之故,沙門瞿曇才施設(shè)無余涅槃的嗎?」回答說:「不也!
又問說:「我剛才問賢者你,云何(怎樣)?賢者!是否由于戒清凈之故,沙門瞿曇才施設(shè)無余涅槃與否?賢者乃說:『不也』。又問由于心清凈之故?由于見清凈之故?由于疑蓋清凈之故?由于道非道之知見之清凈之故?由于道跡知見之清凈之故?由于道跡斷智之清凈之故,沙門瞿曇才施設(shè)無余涅槃的嗎?賢者都回答說:『不也』!那么,賢者所說的,到底是甚么義理?怎樣能得知呢?」
回答說:「賢者!如果由于戒的清凈之故,世尊沙門瞿曇才施設(shè)無余涅槃的話,就會以有余而稱說無余。由于心的清凈之故,由于見的清凈之故,由于疑蓋之清凈之故,由于道非道之知見之清凈之故,由于道跡知見的清凈之故,由于道跡斷智之清凈之故,世尊沙門瞿曇乃施設(shè)無余涅槃的話,就會以有余稱說為無余。賢者!如果離開這些法,而世尊乃施設(shè)無余涅槃的話,則凡夫當(dāng)然也會般涅槃,因為凡夫也是離開這些法之故。賢者!但由于戒的清凈之故,而得心的清凈,以心清凈之故,而得見的清凈,以見的清凈之故,而得疑蓋的清凈,以疑蓋清凈之故,而得道非道的知見之清凈,以道非道的知見的清凈之故,而得道跡知見的清凈,以道跡知見的清凈之故,而得道跡斷智之清凈,以道跡斷智的清凈之故,世尊沙門瞿曇,乃施設(shè)無余涅槃!
賢者!請你再聽我說:從前拘薩羅王-波斯匿(和悅),住在于舍衛(wèi)國,而在于婆雞帝城(娑雞帝,為北拘薩羅國之都城)有事,曾作如是之念:到底要用甚么方便,才能使唯行一日之間,就能由舍衛(wèi)國而至于婆雞帝城呢?又作此念:我現(xiàn)在寧可叫人從舍衛(wèi)國至于婆雞帝城,在其中間布置七輛車為是。那時,就令人從舍衛(wèi)國至于婆雞帝城,在其中間,布置七臺車輛。布置七輛車后,從舍衛(wèi)國出,至初車(第一輛車),而乘第一輛車(初一車),至于第二輛車時,就舍棄初車,而乘第二車,至第三車時,即舍棄第二車而乘第三車,至第四車時,即舍第三車,而乘第四車,至第五車時,即舍第四車,而乘第五車,至第六車時,即舍第五車而乘第六車,至于第七車時,即舍第六車而乘第七車,在于一日當(dāng)中,就至于婆雞帝城(七次換車而乘,是形容速度之快捷)。
王在婆雞帝城辦完其事后,曾被大臣們圍繞,而坐在于王的正殿。此時,群臣白王說:『到底如何呢?天王!是否用一日之間,就能從舍衛(wèi)國而至于婆雞帝城了么?』大王回答說:『如是』(是的)!又問說:『如何呢?天王!您乘第一車在一日當(dāng)中從舍衛(wèi)國而至于婆雞帝城的嗎?』大王說:『不也!挥謫:『乘第二車,乘第三車,……乃至第七車,從舍衛(wèi)國而至于婆雞帝城的嗎?』大王說:『不也!』到底云何呢?賢者!拘薩羅王波斯匿的群臣如果又再問王的話,王當(dāng)怎樣解說呢?
當(dāng)時的大王曾經(jīng)回答群臣們說:『我在舍衛(wèi)國時,因?qū)τ谄烹u帝城有事情要辦,我就曾作此念:要用甚么方便,才能只行一日的時候,就能從舍衛(wèi)國至于婆雞帝城呢?我又作此念.我現(xiàn)在寧可叫人從舍衛(wèi)國至于婆雞帝城,在于其中間布置七臺車輛。我就叫人從舍衛(wèi)國至于婆雞帝城,在于其中間布置七輛車。布置七車完畢后,就從舍衛(wèi)國出來,至于初一輛車之處,而乘初一輛之車。到了第二車時,就舍棄初車,而換乘第二車,到了第三車時,就舍棄第二車,而換乘第三車,
到了第四車時,就舍棄第三車,而換乘第四車,到了第五車時,就舍棄第四車,而換乘第五車,到了第六宰時,就舍棄第五車,而乘第六車,到了第七車時,就舍棄第六車而換乘第七車,在一日的中間,就能至于婆雞帝城」
像如是的,賢者!拘薩羅王波斯匿,回答群臣所問的就是如是!像如是的,賢者!由于戒清凈之故,而得心清凈,由于心清凈之故,而得見清凈,由于見清凈之故,而得疑蓋清凈,由于疑蓋清凈之故,而得道非道知見清凈,于道非道知見清凈之故,而得道跡知見清凈,由于道跡知見清凈之故,而得道跡斷智清凈,由于道跡斷智清凈之故,世尊才施設(shè)無余涅槃。」
于是,尊者舍梨子,乃問尊者滿慈子說:「賢者!你的尊名怎么稱呼?諸修習(xí)梵行之人(諸同道者)是怎樣稱呼賢者您的呢?」
尊者滿慈子回答說:「賢者!我的字號為滿,我的家母名慈,因此之故,諸梵行人(諸同道者)都叫我為滿慈子!(富樓那-滿,彌多羅尼-慈,之子)。
尊者舍梨子感嘆而說:「善哉!善哉!賢者滿慈子!您為如來的弟子,所作的智辯,聰明而決定,是安隱而無畏,而成就調(diào)御,已逮到大辯才,得甘露之法幢,在于甘露界,能自作證,而成就游止于其境地。由于請問賢者您,有關(guān)于甚深之義,都能盡義回答之故。賢者滿慈子!諸修習(xí)梵行的人,為得大利的了!能得以值遇賢者滿慈子您,而能隨時往見您,隨時禮拜您!我現(xiàn)在也得大利,能隨時往見,隨時禮拜!諸修習(xí)梵行的人,應(yīng)當(dāng)將衣縈起在于頭頂上,以便頂戴賢者滿慈子您,為了得大利之故。我現(xiàn)在也得大利,也應(yīng)隨時往見,隨時禮拜您!」
尊者滿慈子問尊者舍梨子說:「賢者的尊名怎么稱呼呢?諸修習(xí)梵行的人怎么稱呼賢者您呢?」尊者舍梨子回答說:「賢者!我的字叫做優(yōu)波提舍(論議),我的家母名叫舍梨(如鹙之眼),因此之故,諸修梵行的都叫我為舍梨子。」(其母的眼睛似鹙鷺,故為鹙子)。
尊者滿慈子感嘆而說:「我現(xiàn)在和世尊的弟子共論而不知道,和第二尊(世尊為第一尊,舍利子為第二尊)共論而不知道,和法將(法的龍象、大將,舍利弗之異稱)共論而不知,和轉(zhuǎn)*輪復(fù)轉(zhuǎn)的弟子(世尊轉(zhuǎn)*輪,舍利弗復(fù)轉(zhuǎn)世尊之*輪,也是舍利弗的異稱)共論而不知道。如果我一開始就知道為舍梨子的話,就不能回答一句話,更何況又這樣一再的深論。善哉!善哉!尊者舍梨子!為如來的弟子,所作的為智辯而聰明決定,為安隱無畏,成就調(diào)御,逮大辯才,得甘露幢。在于甘露界里,能自作證,成就游止于其境界里。由于尊者以甚深甚深之間之故,尊者舍梨子啊!諸修梵行的人,因此而能得大法利。能得以值遇尊者舍梨子您,而能隨時往詣拜見,隨時得以禮拜!我現(xiàn)在也因之而能得大法利,能隨時往詣拜見,隨時得以禮拜!諸修梵行之人,應(yīng)當(dāng)要縈衣而戴尊者舍梨子于頭頂上,為得大法利之故。我現(xiàn)在也得大法利,能隨時往詣拜見,隨時禮拜!」
像如是的二位賢者,都更相稱贊嘆說,更相贊善后,歡喜奉行。然后,即從他們的座位站起,各還所止住的地方(回到各人本來的住處)。
一○、漏盡經(jīng)第十(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jīng)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七種有關(guān)于斷除有漏之法。(1依見而斷(得如實知見)。(2)依護(護諸根)。(3)依離(遠惡友、惡外道)。(4)依用(受用衣服臥具等布施時之反省)。(5)依忍(血肉干竭,仍決心精進)。(6)依除(除欲恚害三念)。(7)依思惟(七覺支之思惟)。并說斷有漏者,諸結(jié)已解,能用正智,究竟苦邊。
結(jié)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游化到拘樓瘦(國),住在于劍磨瑟曇(村邑)的拘樓人所住的都色。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由于知,由于見之故,諸漏得以滅盡,并不是不知,并不是不見而能得漏盡的。甚么叫做以知、以見之故,而能得盡諸漏呢?所謂有正思惟(正確的思量分別),也有不正思惟(不正當(dāng)?shù)乃剂糠謩e)。假若不正思惟的話,則未生的欲漏(愛欲的煩惱)會得以生起,已生起的煩惱,便會一再的增廣,未生的有漏(執(zhí)著于生存的煩惱)、無明漏(沒有智慧的煩惱),也會生起,已生的便會一再的增廣。反之而如果為正思惟的話,則未生的欲漏不會生起,已生起的便會消滅,未生的有漏、無明漏都不會生起,已生起的便會消滅。
然而凡夫愚人,不得聽聞正法,不值遇真知識,不知圣法,對于圣法而不調(diào)御自己,不知如真之法(不知真實之法,如甚么叫做應(yīng)當(dāng)思惟之法,甚么為之不應(yīng)當(dāng)思惟之法,都不了知)。如果不正思惟的話,則未生的欲漏會生起,已生的欲漏便會增廣。如果為正思惟的話,則未生的欲漏不會生起,已生的欲漏便會消滅,未生的有漏、無明漏,不會生起,已生的便會消滅。由于不知如真之法之故,不應(yīng)該念的法,都會去念,應(yīng)念的法,卻不會去念。由于不應(yīng)念之法,會去
思念,應(yīng)念之法,不去思念之故,未生起的欲漏會由之而生,已生起的,便會一再的增廣,未生起的有漏、無明漏,會由之而生起,已生起的,便會一再的增廣。
多聞的圣弟子,乃因得聞?wù)?值遇真知識,在圣法中能調(diào)御自己,而能知道如真之法。而不正思惟的人,則未生的欲漏會生起,已生的便會增廣,未生起的有漏、無明漏會生起,已生起的便會增廣。反之而有正思惟的人,則未生起的欲漏不會生起,已生起的便會消滅,未生起的有漏、無明漏不會生起,已生起的便會消滅。知道如真之法后,則不應(yīng)念的法,就不會念,應(yīng)念的法便會自動的去念它。由于不應(yīng)念之法,不去念,應(yīng)念之法便會生起念念不忘之故,未生起的欲漏就不會生起,已生起的便會消滅,未生起的有漏、無明漏就不會生起,已生起的便會消滅。
有七種能斷滅漏、煩惱、憂思之法。那七種呢?有的漏,可從見(見解)而斷,有的漏,可從護(防護)而斷,有的漏,可從離(回避)而斷,有的漏可從用(受用)而斷,有的漏可從忍(忍受)而斷,有的漏可從除(遣除)而斷,有的漏可從思惟(思考觀察真理)而斷。
(1)甚么叫做有漏(煩惱)可從見而斷呢?凡夫愚人,因不得聽聞?wù)?不值遇真知識,不知道圣法,不能以圣法調(diào)御自己,不知如真之法,不正思惟,因此之故,便作如是之念:我是否有過去世嗎?我是否沒有過去世嗎?我由于何因而有過去世呢?我為甚么有過去呢?我是否有未來世嗎?我是否沒有那未來世嗎?我由于何因而有未來世呢?我為甚么會有未來世呢?自己會疑惑自己之身為甚么叫做這樣?為甚么是這樣?現(xiàn)在這些眾生到底是從甚么地方而來的呢?當(dāng)會至于何處呢?本來是由于甚么而有?當(dāng)會為甚么因由而有?
他作如是的不正思惟,而在于六見中,隨著其見解而生『真有神』(吾我-有我的真我)的見解,生此見解,而生『真無神』(吾沒有我-無有我的真我)的見解,生此見解而生『神見神』(由于我而知我-我由真我覺知真我)的見解,生此見解而生『神見非神』(由于我而知無我-我由真我覺知非真我)的見解,生此見解而生『非神見神』(由于無我而知我-我由非真我覺知真我)的見解,生此見解而生此是神(我)的見解,此神(我)能語、能知、能作、能教、能起、能教起,會生于彼彼處(各處)而受善惡的果報。無一定三昧處,無一定之有,無定當(dāng)有。這就是其見解的弊端,都被這些見解所動,被這些見結(jié)(煩惱)所系縛。凡人愚人由于是如此之故,便會領(lǐng)受生老病死等苦惱。
多聞的圣弟子,則因得聞?wù)?值遇真知識,能以圣法調(diào)御自己,而知如真之法,知苦之如真之法。知苦集、知苦滅、知苦滅之如真之法。像如是的知如真之法后,則三結(jié)會滅盡,身見、戒禁取見、疑等三結(jié)滅盡后,就能得證須陀洹,而不會墮于惡道之法,定能趣向于正覺,極多只受七有之身,也就是天上、人間各七往來后,便會得盡苦際。假如不知見的話,就會生煩惱、憂戚。如果能知見的話,就不會生煩惱、憂戚,這叫做有漏(煩惱)乃從見(見解、知見)而斷。
(2)甚么叫做有漏(煩惱)乃從護(防護)而斷呢?比丘們!以眼根看見色相時,能防護眼根的,就是以正思惟而觀察為不凈之觀。如不防護眼根的話,就是以不正思惟,而觀察為清凈之觀。如果不防護的話,就會生煩惱、憂戚。假若能防護的話,就不會生煩惱、憂思。像如是的,以耳、鼻、舌、身、意等根而知法(耳聽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感觸、意知法)。能防護意根的人,就是以正思惟而起不凈觀的。不防護意根的人,就是以不正思惟,而用凈觀之故。如果不防護的話,就會生煩惱、憂戚,能防護的人,就不會生煩惱、憂戚,這叫做有漏(煩惱),乃從防護而斷的。
(3)甚么叫做有漏(煩惱)乃從離(回避)而斷滅的呢?比丘們!如看見惡象的話,就應(yīng)當(dāng)遠離。如遇惡馬、惡牛、惡狗、毒蛇、惡道、溝坑、屏廁、江河、深泉、山巖、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的話,也同樣的應(yīng)該遠離。假如與諸修習(xí)梵行的人同在一處,而人并沒有疑,卻使其有疑的話,則當(dāng)一位比丘的人,就應(yīng)該要遠離。如遠離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那樣。如果和諸修習(xí)梵行的人同其處所,他人沒有疑,而使其有疑的話,就盡當(dāng)遠離。如果不遠離的話,就會生煩惱、憂戚。假如遠離的話。就不會生煩惱、憂戚,這叫做有漏(煩惱)乃從遠離(回避)而斷滅的。
(4)甚么叫做有漏(煩惱)乃從受用而斷滅的呢?比丘們!如受用衣服。并不是為利之故,不是由于貢高之故,不是為了嚴飾之故,只是為了遮住蚊虻、風(fēng)雨、寒熱之故,為了慚愧之故。如受用飲食。乃不是為利之故。不是由于貢高之故,不是為了肥悅之故,只是為了令身能得久住,而能得以除滅煩惱、憂戚之故,為了行梵行之故,欲使舊病斷除之故,為了新病不生之故。為了久住安隱無病之故。如受用居止的房舍、床褥、臥具,都不是為利之故,不是由于貢高之故,不是為了嚴飾之故,只是為了疲倦之得以止息之故。為了能得靜坐之故。如受用湯藥,乃不是為利之故,不是由于貢高之故,不是為了肥悅之故,只是為了滅除病惱之故,為了攝御命根之故,為了安隱無病之故。如不服用的話,就會生煩惱、憂戚,如受用則不會生煩惱、憂戚,這叫做有漏(煩惱)乃從受用而斷。
(5)甚么叫做有漏(煩惱)從忍受而斷呢?比丘們!精進而斷除惡不善之法,而修習(xí)善法之故,常有起想(發(fā)心),而專心一意的精勤,如使身體、皮肉、筋骨、血髓等都因用功而致干竭,也不舍棄精進,要得達所求的目的,乃舍棄精進。比丘們!又當(dāng)堪以忍受饑渴、寒熱、蚊虻蠅蚤等害。對于風(fēng)日所逼,惡聲捶杖,也能忍受它。身遇諸病,極為苦痛,而至生命欲絕等諸不可樂之事,都能堪以忍受。如果不忍受的話,就會生煩惱、憂戚,如能忍受的話,就不會生煩惱、憂戚,這叫做有漏(煩惱)從忍受而斷。
(6)甚么叫做有漏(煩惱)乃從除(遣除)而斷呢?比丘們!如生欲念而不想除斷舍離,生恚念、害念而不想除斷舍離,那是不對的。如不除斷的話,就會生煩惱、憂戚,假如除斷的話,就不會生煩惱、憂戚,這叫做有漏(煩惱)乃從遣除而斷。
(7)甚么叫做有漏(煩惱)乃從思惟(思考觀察真理)而斷呢?比丘們!應(yīng)思惟初念覺支(至于覺的成分有七,1.念,2.擇法,3.精進,4.喜,5.息,6.定,7.舍。念覺支為第一,也就是初),要依于離,依于無欲,依于滅盡,而趣至于出要(出離生死)。思惟法、精進、喜、息、地等也是同樣之理(簡略不說耳)。其次思惟第七覺支,也是依于離,依于無欲,依于滅盡,而趣至于出要(出離生死)。假如不思惟的話,就會生煩惱、憂戚,如能思惟的話,就不會生煩惱、憂戚,這叫做有漏(煩惱(乃從思惟而斷。))。
假如使比丘之有漏(煩惱)乃從見解而得以斷除的話,就應(yīng)以見解而斷。有漏(煩惱)如果從防護而得以斷除的話,就應(yīng)以防護而斷。有漏(煩惱)如從離(回避)而得以斷除的話,就應(yīng)以離(回避)而斷。有漏(煩惱)如從受用得以斷除的話,就應(yīng)以受用而斷。有漏(煩惱)如從忍受而得以斷除的話,就應(yīng)以忍受而斷。有漏(煩惱)如從除遣而得以斷除的話,就應(yīng)以遣除而斷。有漏(煩惱)如從思惟而得以斷除的話,就應(yīng)以思惟而斷除。這叫做比丘之一切漏(煩惱)
已盡,諸結(jié)(系縛、煩惱)都已解開,能用工智而得達苦的邊際(生死苦惱滅盡無遺)。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jīng)卷第二完
- 上一篇:中阿含經(jīng)卷第一
- 下一篇:中阿含經(jīng)卷第三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