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源泉──中道思想的介說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一)

  于自由時報91.02.26(二)刊載

  維持人類生命永續(xù)發(fā)展的源泉有三種--生活、生存、生命!干睢箤儆谖镔|(zhì)的層次。如果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缺乏,衣、食、住、行就成問題,人也不易生存下去,所以物質(zhì)生活可以說是個源泉。然而,人的欲望無窮,而物質(zhì)生活的發(fā)展卻是有限的,有時候到達一個頂點、到達某個時節(jié)因緣,物質(zhì)就會逐漸退化消減,所以,生活僅可稱為小的源泉。

  其次,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能夠很尊嚴地生存,一代一代地延續(xù)下去,這也是一個源泉。這個「生存」的源泉又超過了第一個生活的源泉,我們可以稱它為中的源泉。

  第三是「生命的源泉」,也就是今天所要談的主題--「中道思想」。這是無窮無盡的大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我們能夠深切體悟生命的源泉,那么,生命就是無窮盡的,活在世界上就變得很有意義,充滿了光明與希望。

  「生活」是一個小的源泉,「生存」是一個中的源泉。小的源泉一旦遇到天干、地旱,就會干涸。中的源泉遇到地震、水火等大災(zāi)難,這個源泉也會斷掉!钢械浪枷搿沟拇笤慈,卻是無窮盡的,無論遭逢人禍,或海嘯、風(fēng)暴、地震等天災(zāi)地變,只要把這個恒常不變的源泉找到了,我們的生活、生存、生命始終是光明的,乃至于是無有窮盡的。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二)

  于自由時報91.02.28(四)刊載

  上一期的禪心世界談到,維持人類生命永續(xù)發(fā)展的源泉有三種,一個是生活,一個是生存,一個是生命。其中,「生命的源泉」才是無窮盡的大源泉,也就是今天所要談的「中道思想」的源泉。

  所謂「中道」,一個是思想,一個是實相!钢械浪枷搿故侵肝覀兊意識形態(tài)。思想的種類很多,有學(xué)術(shù)思想、哲學(xué)思想、科學(xué)思想,乃至于政治思想等;可是這些思想,都不十分完美、圓融。舉例來說,現(xiàn)代的科技無論發(fā)展到什么程度,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沒有中道思想的清凈心、慈悲心與平等心,高科技發(fā)展到最后可能會毀滅人類,所以中道思想是最高、最完整、最圓滿的思想。

  然而,有了思想還不夠,還要付諸行動,把這種思想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上,這就稱為「中道實相」──實實在在的心境、實實在在的相貌。

  我們這個世界是屬于相對的世界,不論人、事、物,都是在相對當(dāng)中。譬如開燈是明,關(guān)燈就是暗;善惡、美丑、內(nèi)外、動靜、正邪、是非、凡與圣、佛與魔、成功與失敗,功德天與黑暗天。而在這錯綜復(fù)雜的相對世界當(dāng)中,我們要如何因應(yīng)?那就必須找到一條出路。這一條路就是中道思想與中道實相!钢械浪枷搿古c「中道實相」是迎接廿一世紀(jì)來臨的兩個大法寶,能為我們找到一條更光明的大道。中道思想是指我們的知見要正確,中道實相是指我們所有日常生活的行為要能夠落實在中道實相上,才不會走遠路、走錯路。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三)

  于自由時報91.03.02(六)刊載

  我們這個世界確確實實是相對的世界,不論過去、現(xiàn)在、未來,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相對的世界是不完美的,因為在相對當(dāng)中,每個人有自己的主觀意識,看每件事情的角度也不盡相同;既然看法不一樣,所以很難達成共識;由于無法取得共識,彼此之間就產(chǎn)生是非、爭執(zhí),乃至于形成仇恨、斗爭。這都是由于沒有契悟中道思想,也沒有達到中道實相境界的緣故。

  宋朝蘇東坡先生有一首「題西林壁詩」,描述了我們這個世界是相對的世界:「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谷绻覀冋驹谏降臋M面來看,它就是一個嶺;站在側(cè)面來看,這個嶺就變成一個山峰。那么,它究竟是峰還是嶺?如果我們站在遠處來看,這座山就很低、很小;站在近處來看,就覺得這座山很崇高峻挺。究竟這個山是高?是低?而在這個相對的時間、空間當(dāng)中,又存在一個主觀的我,所以,每個人看到這座廬山,所作的結(jié)論都不同,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如此。

  在這個錯綜復(fù)雜相對的世界當(dāng)中,怎么樣才能拿捏得很穩(wěn)?可以進,可以退;可以前,可以后;可以左,可以右;動也動得,靜也靜得,所有一切錯綜復(fù)雜的現(xiàn)象,都能正確地掌握。要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就必須要了解中道思想與中道實相。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四)

  于自由時報91.03.05(二)刊載

  中道思想的根據(jù)與淵源,可以分成儒家與佛家的中道思想二方面來談。儒家中道思想的第一個根據(jù)是《尚書‧大禹謨》中所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埂吨杏埂芬仓v:「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刮覀?nèi)粘I町?dāng)中有喜怒哀樂,始終無法調(diào)伏,如果我們想要將之轉(zhuǎn)化成清凈心、不動心、智慧心、慈悲心、無漏心,那就必須在喜怒哀樂未發(fā)之際,不但不起惡念,連善念也不生,保持當(dāng)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這就是中道。

  《大學(xué)》也講:「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姑靼孜覀兠總人本具的性德,即是中道。唐朝韓愈《師說》亦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巩(dāng)一個好的老師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其所傳的道就是中道。國父孫中山先生是革命家,也是宗教家,他對于中道非常有研究,并曾提到:「余之革命,在繼承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之道統(tǒng)!惯@就證明,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講,中道都是非常重要的。《論語》云:「朝聞道,夕死可矣。」體悟到這念心,就是找到生命的源泉;契悟到中道,我們的生命就能超越生死,是無窮無盡的。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五)

  于自由時報91.03.07(四)刊載

  佛法中道思想的淵源始于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說:「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中道實相,也就是大眾聽法的這念心。

  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祖師代代相傳,所傳的正是當(dāng)下這念心。龍樹講《中論》,以「八不中道」──「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去亦不來」--八個大原則來契入中道實相的道理。龍樹菩薩之后,天臺宗的祖師北齊慧文大師,看到浩瀚的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不知該從那個法門開始入手,于是就把當(dāng)時通行的經(jīng)典擺滿桌子,并思惟:「我閉著眼睛隨手取到那部經(jīng)典,就研究這部經(jīng)典!蛊砬三寶慈光加被后,順手一拿,就是龍樹菩薩的《中論》;畚拇髱熢谘芯俊吨姓摗窌r,讀到:「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贡汩_悟了。

  禪宗法脈一脈單傳,從釋迦牟尼佛傳到達摩祖師,再續(xù)傳到六祖惠能大師。依《六祖壇經(jīng)》記載,五祖弘忍大師一日召集門人作偈,神秀大師寫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够菽苈牭竭@個偈子之后,即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沽娲髱熚虻降氖强招。悟到空性還不是真正的中道,因為中道除了空性以外,還有不空;空是真空,不空就是妙有。

  其后,五祖大師為說《金剛經(jīng)》,至「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師終于大徹大悟:「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咕褪俏虻疆(dāng)下清楚明白的這念心。這念心人人都有,具足有無量的功德、智慧,乃至于神通妙用。這也是《大學(xué)》所說的:「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明白了這些道理,就能了解中道思想與中道實相確確實實是我們生命的源泉。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六)

  于自由時報91.03.09(六)刊載

  這念心,人人本具。若要契悟,最直接了當(dāng)?shù)姆椒?就是當(dāng)下這念心不想過去、現(xiàn)在、未來。因為想過去,這念心就攀緣過去:例如想到過去的成功、美滿,而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心當(dāng)中可能會產(chǎn)生悲哀的感受;如果是想到過去吃的種種苦頭、承受的種種打擊,可能又會傷心、掉淚。所以,佛法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無論是好、壞、成、敗,或者是喜、怒、哀、樂,都已經(jīng)過去,再想也沒有用。

  我們不但不想過去,也不想未來。因為未來的事情還沒有到,想多了也是一個夢境,幻化不實,令人徒生歡喜煩惱,所以未來心也不可得。為什么現(xiàn)在心也不可得?因為我們認為是現(xiàn)在,現(xiàn)在馬上又成為過去。舉例來說,早上起床是一個心,我們以為「起床」這個心是實在的;起床以后穿衣服,起床的這個心消失了,穿衣服的這個心又現(xiàn)前了。穿衣服的這個心是自己嗎?不是的。穿了衣服馬上又要漱口、洗臉,穿衣服的這個心成了過去,漱口洗臉的這個心又現(xiàn)前了。依此類推,柴米油鹽、上班下班,都是這念心的生滅,所以現(xiàn)在心也不可得。

  既然現(xiàn)在心是生滅,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三心皆了不可得。假使我們這念心達到這個境界,當(dāng)下這念心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金剛經(jīng)》所說:「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念心就是我們常住不滅的真心。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七)

  于自由時報91.03.12(二)刊載

  悟了這念心,就是中道、就是實相。從過去到現(xiàn)在,我們的心不外乎喜、怒、哀、樂種種境界;因為心始終在攀緣,所以就像河里的波浪一樣,得不到寧靜。我們了解之后,當(dāng)下契入中道實相的境界,這念心就能風(fēng)平浪靜,像一潭止水一樣,也就是所謂「不思議」的心。

  「思」是第六意識的作用,想過去、現(xiàn)在、未來;「議」則是口說種種道理,如評論是非、辨別正邪……等。然而,只要念頭一動、嘴巴一說,就是語言文字,不是中道實相了。

  凡夫的心當(dāng)中都有波浪、塵垢。一個念頭就是一個波浪,所以,我們從早上到晚上,心中不知起了多少波浪。我們心當(dāng)中有很多雜念: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邪見。貪心有很多種: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這些都是「塵垢」。所以,佛法中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對治、去除心中的塵垢。塵垢去除了,我們的心就是一片光明。

  這念光明的心就是實相,是人人本具的,但是由于迷失了當(dāng)下這念清凈心、迷失了中道實相這念心,因而感到空虛、煩惱、痛苦。因為這個世界是相對的,所以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壞、有去必有來、有親就有冤、有愛就有憎。如果我們要超越相對,就必須契入「中道實相」絕對的心境。

  如果我們悟到這個絕對的心境,就超越時間、空間,及一切相對的境界。超越,并不是離開這個世界,而是找到了心之體,若能悟到這念心之體,就找到了生命的源泉。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八)

  于自由時報91.03.14(四)刊載

  中國歷史上有位彭祖,活了七、八百歲,有五十個太太、九十多個兒子,仍然覺得自己得到的很少、生命很短,還想上天去祈壽。所以人不管活多少歲,到最后還是要死。即使生到天上,只是壽命很長而已,到最后仍會死亡。

  無論貧窮、富貴,死亡這一關(guān)無人能免。有錢的人,感到生命短暫,干脆大吃大喝享受一番;有權(quán)的人,玩弄權(quán)勢來膨脹自己,以得到滿足,這些都是不對的觀念。當(dāng)我們拼命享受財富、濫用權(quán)勢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造惡業(yè)。造了惡業(yè)以后,總是逃不過因緣果報。不管信宗教也好、不信宗教也好,這是宇宙間的定則。

  而沒有錢、沒有權(quán)的人,看到別人有錢、有權(quán),非常羨慕向往,也想設(shè)法弄些財富。但是既沒有錢,又想過這種花天酒地、吃喝玩樂的生活,該怎么辦?于是偷盜、搶劫,乃至綁票勒索,不但犯法,心當(dāng)中更是愈來愈黑暗;現(xiàn)世鋃鐺入獄,死后輪回地獄、畜生、餓鬼三途惡道,始終是在黑暗當(dāng)中。

  現(xiàn)在這個社會,乃至于全世界,都有這種亂象,這就是不了解生命的意義。如果明白中道實相,了解我們的生命是無窮盡的,就絕對不會做這種愚癡的事情。這些道理是人人可契悟、修證的。這種觀念就是正知正見,有了正確的思想觀念,就會認識生命的真諦及生命的可貴。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九)

  于自由時報91.03.16(六)刊載

  明白中道實相的道理,了解生命是無窮盡的,即是正知正見;有了正確的思想觀念,就會覺得生命是最可貴的。世間上的錢財是一種物質(zhì)生活,是有限的;這念慈悲心、智慧心、清涼心、不動心,才是無窮盡的財富。物質(zhì)的錢財是生滅的,有得必有失,得到了大財富,擔(dān)心買股票可能會泡湯、投資可能會失敗、借給朋友可能一去不回、放到銀行利息又太小、臺幣貶值……,行住坐臥都不安穩(wěn)。財富增加了,心好象暫時得到了滿足,但是,這種滿足無法長久,因為這些財富是靠不住的。

  「人貧不是貧,心貧實是貧。人貧能養(yǎng)道,是謂貧道人;心貧無智慧,墮入餓鬼身!顾孕撵`的貧乏,不能依靠財富;有了財富還是很貧乏,因為我們的心,始終很難滿足,中國有一句俗話:「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狗卜虮娚辛耸f想一百萬,有了一百萬想一千萬,始終沒完沒了。佛法里提到,什么是最富?修善、知足最富;乃至于「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我們聽經(jīng)聞法,悟到了真理,這個就是最大的富貴。

  一切山河大地都在我們這念心當(dāng)中,所以這念心是最富貴的。老子《道德經(jīng)》云:「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做學(xué)問是加號,中道實相是個減號。當(dāng)我們把心當(dāng)中的垃圾:所有的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邪見,洗刷得干干凈凈,當(dāng)下這個中道實相,這個清凈心、無為心馬上就會現(xiàn)前,大放光明。這念心具足無窮盡的智慧、功德、壽命,不是真富貴是什么呢?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十)

  于自由時報91.03.19(二)刊載

  清凈心、光明的心才是最富最貴的,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拼命在權(quán)勢、名利上追求肯定和滿足,是很難達到富貴的;就算達到了,可能已做了很多對不起自己和別人的事情。

  中道實相的心境是一念不生,也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個心,無論行住坐臥,都保持正念、無念。這一念心非常地微妙,據(jù)佛經(jīng)記載,只要一動念,天上的人、乃至一切鬼神聽到,就像打雷一般。如果這念心清凈了,沒有人我是非,達到一個絕對的境界,那么,看到這個世界就是凈土。

  要想生凈土,先要從我們這念心開始,要時時刻刻回光反照、檢討反省,心清凈了,世界就清凈;心安了,世界就會安定。現(xiàn)在的局勢,整個社會、整個世界都不安定,許多人認為臺灣不安,就想移民到國外,想找一個安身之處,結(jié)果始終找不到。為什么?因為全世界的人,心都不安,那里找得到安身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的心安定下來,坐在這個地方,這里就是佛土,走到那里都很安全。要想過太平的日子,這念心必須保持四平八穩(wěn),就像天平一樣。如果做到了,確確實實這個世界就變成了人間凈土,甚至只要有一半的人做到了,臺灣就是人間凈土,這必須靠每一個人來努力。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十一)

  于自由時報91.03.21(四)刊載

  明代理學(xué)家王陽明先生官場失意,被貶至貴州龍場當(dāng)驛丞。剛開始對于失去名利富貴感到非常喪氣,有一天忽然想通了,他認為,儒家說人生在世,一個是作官、一個是修道,現(xiàn)在官場既然失意,就應(yīng)該修道。然而道在那里?《大學(xué)》說:「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褂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褂_到圣人的境界、圣人的智慧,根本就是在「致知」,也就是要端正思想、知見。要達到圣人的思想、知見,就要從「格物」開始做起。

  歷代各家對于「格物」的解釋各不相同,最盛行的是南宋理學(xué)家朱熹先生所提倡的「即物而窮理」--研究宇宙萬事萬物的道理,窮究其本源。在這樣的學(xué)術(shù)風(fēng)潮當(dāng)中,陽明先生希望能契悟圣人的知見,于是即物而窮理,開始研究萬事萬物的第一因。但是從何研究起?研究什么?他看到住處前有一竹叢,就研究竹子。竹子為什么是空的?竹子為什么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各是什么道理?

  陽明先生就這樣研究一個月、二個月下去,最后開悟了。他悟到「格物」不是去研究外在的事物,而是要「格」除心中的「物」欲煩惱:名利、財色、人我、是非……,這才是格物真正的意義。凡事都要往內(nèi)看,反省檢討、慚愧懺悔,看看心當(dāng)中有沒有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身口二業(yè)有沒有過失?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十二)

  于自由時報91.03.23(六)刊載

  陽明先生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有一天吃飯時,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毛病。他有一個瓷碗,非常名貴,每天吃飯都要欣賞一下,感覺這是莫大的喜悅。今天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自己落到這般田地,為什么還貪愛這個瓷碗?于是檢討反省,從現(xiàn)在開始,絕對不再貪愛這個瓷碗?墒堑较乱徊统燥垥r又忘記了,看到這個瓷碗還是很欣賞,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失,怎么始終不容易改?又再警惕自己一次。經(jīng)過第二次、第三次,心中始終放不下,牽腸掛肚的,結(jié)果干脆把這個瓷碗敲一個缺口,就再也不貪不愛了。

  陽明先生心當(dāng)中一下子就落實了,再也沒有什么可貪可愛的,他的心境又向前提升了一大步。慢慢地,這念心愈來愈寧靜,也有了感應(yīng);有一天朋友來看他,人還沒有到,他就預(yù)先知道,這就是清凈心所起的作用。

  這念心清凈了,就有神通、感應(yīng),是無遠弗屆的。因為我們的心量是無量無邊地廣大,沒有遠也沒有近。舉例來說,孩子到美國讀書,父母親天天都在掛念孩子的學(xué)業(yè)、飲食,乃至于身體建康,想久了以后,心有靈犀一點通,晚上作夢就夢到孩子生病了。打越洋電話一問,果真生病了。這是什么道理呢?因為我們的心不受山河大地的遮障,每個人都有這種智慧、妙用、感應(yīng)。但為什么沒有現(xiàn)前?因為心當(dāng)中有波浪、塵垢,產(chǎn)生了執(zhí)著、障礙,所以這念心不能得到寧靜。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十三)

  于自由時報91.03.26(二)刊載

  陽明先生修心的功夫慢慢有了進步,尚希望百尺竿頭再進步,達到圣者的境界。他覺察到當(dāng)自己的身體疲倦時,妄想、瞌睡便會來,馬上造成修行用功的瓶頸,于是他想了一個對治的方法:佛經(jīng)里所講「無常」的道理,最能令人提起道心,如果制作一口棺材放在身旁,時時提醒自己人生無常,如此一來,就會提高警覺,再也不敢打妄想、打瞌睡。慢慢地朝這個方向用功一段時間后,又悟到四句話:「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刮虻竭@念心有體、有用。

  「無善無惡心之體」,就是這念心不起善惡,等于《中庸》所說:「喜怒哀樂之未發(fā)」的這念心,這是生命的源泉,就是心之體!钢浦獝菏橇贾,為善去惡是格物!刮覀冞@念心有體有用,在日常生活當(dāng)中,不可能不起心不動念,所以還是要「知」--知道我們現(xiàn)在這念心是善念、惡念,如果是惡念,馬上檢討反省,并將它轉(zhuǎn)化;如果是善念,就要擇善固執(zhí)。

  佛法講「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時時刻刻都要返照自性,為善去惡。到最后不但惡的念頭不起,善的念頭也不執(zhí)著,始終歸還原點,從用又歸于體,這就是開悟的境界。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十四)

  于自由時報91.03.28(四)刊載

  佛經(jīng)所謂的「正念現(xiàn)前」、「實相」,以儒家而言就是「清明在躬」。這念心清清明明,時時刻刻覺性現(xiàn)前,就是生命的源泉,能令我們受用無窮。假使明白了這個道理,便會覺得人生很有意義。每個人都有這念心,所以我們不僅要尊重每個人的生命,更要尊重每個人的人格,此即佛經(jīng)中所說的:「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當(dāng)成佛」。

  雖然人人皆有佛性,但佛性現(xiàn)前與否,就要下一番功夫,讓這念心「站得住、站得長」。能保持五分鐘正念現(xiàn)前,就證到五分鐘的實相,成了五分鐘的佛;能夠保持一個鐘頭,就證到一個鐘頭的實相,成了一個鐘頭的佛。以此類推,白天、晚上、順境、逆境,乃至生病、老死時,假使時時與實相相應(yīng),就是如來住世。

  有些人覺得現(xiàn)代生活這么繁忙,怎么可能有這樣的空閑,可以專修當(dāng)下這念心?所謂「物格而后知至」,只要把心當(dāng)中的物欲煩惱格除掉,就能夠端正思想、知見;「知至而后意誠」,思想、知見端正了,心意就能真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意真誠,心就端正了;「心正而后身修」,心端正,人格也就健全了。進一步,「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就是儒家所謂的「內(nèi)圣外王」之道,在佛法中則稱之為;雙修、自利利他。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十五)

  于自由時報91.03.30(六)刊載

  現(xiàn)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學(xué)打坐,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甚至于走錯路、走遠路;坐到一支好香,或是看到一些境界,乃至于作了一個好夢,就誤以為自己開悟了,這些是百分之百錯誤的觀念!搁_悟」是什么呢?就是悟到平常心是道,也就是悟到中道實相這個道理。

  中道實相就是諸位聽法當(dāng)下的這念心,不是另外有個清凈心、不動心。這念心有了煩惱,就要化掉,要處處作主、念念分明,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靜的時候什么念頭都不起,不落昏沉、不打妄想,清楚明白、如如不動、處處作主;動的時候,則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孝順父母、恭敬師長、尊師重道、敬老尊賢……,一切的善事都要做,一切的惡念都要斷除。如此,靜也靜得、動也動得,就真正是悟了道。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十六)

  于自由時報91.04.02(二)刊載

  要契悟中道實相也有前方便,中臺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將這四個佛法真實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上,就是契悟中道思想的前方便。所謂「對上以敬」,即對于父母、師長、主管……等長上,要有恭敬心,佛法里講:有一分恭敬心,就消除一分業(yè)障;消除一分業(yè)障,就增加一分福德和智慧,F(xiàn)在的社會普遍缺乏恭敬心,若有了恭敬心,人與人之間相處就沒有種種芥蒂。

  儒家也非常重視恭敬心,中心思想就是誠敬。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疑心、慢心,恭敬心正可把疑心、慢心去掉,乃至于提升自己,使心中沒有妄想、顛倒,達到誠敬的境界,此即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漢朝有一位李廣將軍,一日夜行時看到前面有一只「老虎」,馬上拔箭猛力一射,一箭就射穿了「老虎」。上前一看,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石頭,根本不是老虎。他覺得很奇怪,自己怎么有這么大的力量,竟能一箭穿石?于是重新回到原位再射一次,卻再怎么射也射不進去了。

  因此,做一切事都要誠、敬、專注,若是能夠?qū)W?任何事情都能夠有所成就!哆z教經(jīng)》里也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宫F(xiàn)在一般人都希望心想事成,但是所用的是什么「心」呢?如果用妄想心、貪心、慢心,絕對不可能心想事成;用恭敬心、誠心,則必定有感應(yīng)。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十七)

  于自由時報91.04.04(四)刊載

  「對下以慈」,意即對于子弟、學(xué)生、部屬,乃至對于動物都要有慈悲心,也就是佛經(jīng)中所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谷伺c人之間若缺乏慈悲心,就會彼此仇恨、斗爭、排斥,始終爭戰(zhàn)不休。要想達到世界和平,首先需將瞋心化掉。

  由于有了慈悲心,就能把心中這把瞋火化得干干凈凈,心當(dāng)中就是一團和氣、一片光明,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股鐣系臓巿(zhí)也就能慢慢化解。進一步,不但是對人要慈悲,對于動物也要有慈悲心,例如,現(xiàn)在有保護動物的法令,就是由仁民而愛物--慈悲心從人擴展到動物的一種表現(xiàn)。

  事實上,對別人慈悲才是對自己真正的慈悲。一般人在山林里看到毒蛇猛獸會害怕,就是因為深怕對方傷害自己,心當(dāng)中都缺乏慈悲心,所以彼此相見會感到恐怖、深怕對方傷害自己,于是干脆先下手為強,彼此之間的斗爭就是由此而起。所以,慈悲心是很重要的。

  佛經(jīng)上有一則公案: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和舍利弗走在路上,看到一只鴿子被老鷹追趕。鴿子很有靈性,知道世尊來了,馬上飛到世尊的影子里,感覺很自在、很安祥。過了一會兒,世尊轉(zhuǎn)個方位,舍利弗的影子覆蓋到鴿子身上,鴿子馬上全身發(fā)抖,心里很害怕。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舍利弗雖然已經(jīng)證到聲聞四果,斷了瞋心等六個根本煩惱,可是還有最后的無始無明,還有微細的瞋心。而佛漏盡了一切煩惱,破無始無明,所以一點瞋心都沒有。不但人看到佛很歡喜,就是毒蛇、猛獸,看到佛也感覺很祥和。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十八)

  于自由時報91.04.06(六)刊載

  「對人以和」。對任何人都要和氣、和合,所謂「家和萬事興」,和氣才能致祥。人人都希望達到世界和平的目標(biāo),如果每個人把貪心、瞋心、癡心化掉,養(yǎng)成了和氣、和合,家庭就能和氣,社會也會和諧,乃至整個世界也就會和平。

  「對事以真」,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敷衍、居功、諉過、失職,否則都不能有所成就。只要認真、腳踏實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一定就能夠成功。譬如,做學(xué)問要真,時時刻刻復(fù)習(xí)功課、不偷懶、不放逸;如果等到考試時才來抱佛腳,這就是不真。上班族也要真,不遲到、不早退、不居功、不諉過。做善事也要真,不是沽名釣譽,而是以慈悲心、平等心,本著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來作善事。以研究學(xué)術(shù)的人來說,對事以真,就能成就自己的思想理論,成一家之言。

  北宋范仲淹先生有《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個就是真。

  修行也是要真,要從「心」當(dāng)中來修。打坐的時候要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不落昏沉、不打妄想,自己確實在心地上用功。有很多人不了解,以為學(xué)佛打坐是來附庸風(fēng)雅,這種觀念就是不真。所以,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真。

  「中臺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是一個橋梁、方便,從這四個方向去努力,最后連四箴行也不執(zhí)著,就真正回歸中道實相了。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說(十九)

  于自由時報91.04.09(二)刊載

  由于我們的思想不正、不凈,不圓融、不自在,假使有了中道思想,做任何事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并且有很大的空間;如果達到中道實相的境界,則人生的道路必是愈走愈光明,功德、事業(yè)也愈來愈有成就,這一生必定很光明,具足福德、智慧,進一步,將來必能超凡入圣。若想證到中道實相,則要依照「中臺四箴行」的道理在日常生活當(dāng)中來實踐。要達到四箴行的最高境界,則要起「四覺觀」。

  所謂「四覺觀」,就是心當(dāng)中的四個方便:覺觀、覺察、覺照、覺悟。「觀」就是注意;「覺察」是察覺到我們心當(dāng)中有很多很多的妄想、昏沉、各種毛病;「覺照」就是把煩惱照破;覺照之后,還要安住正念、安住實相,這就是「覺悟」。舉例來說,大眾聽法時忽然打起瞌睡來,假使沒有「觀」,就不知道自己在打瞌睡,甚至朦朧間作了個夢,忽然醒來,還以為自己入了定,這就是沒有「觀」。如果有觀、有注意力,一打瞌睡馬上就會知道。所以,以打瞌睡的例子來說,知道自己在打瞌睡就是「觀」;既然不對,一定要想辦法來對治,這個就是「覺察」;用各種方法對治之后,沒有瞌睡了,就是「覺照」;照破了,還有能照之心和所照之境,因此,又要歸還原點,保持正念,這就是「覺悟」。

  古人說:「捉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我們心中有很多賊人,時時刻刻都在偷取功德,因此藉由四覺觀之方便來落實中臺四箴行,最后必能達到中道實相最圓滿的境界,達到了這個境界,我們的生命就會充滿光明和無窮盡的希望!

  (一)

  行山愿海入不思議解脫

  于自由時報90.03.15(四)刊載

  普賢十大行愿,出自《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為唐朝般若三藏所譯《四十華嚴》的最后一品。普賢菩薩為大眾揭示,若欲成就如來殊妙功德門,應(yīng)修十種廣大行愿: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yǎng)、懺悔業(yè)障、隨喜功德、請轉(zhuǎn)*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xué)、恒順眾生及普皆回向。菩薩即是以此十大行愿,證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古德云:「行如山,愿如海」,愿與行如鳥雙翼,兩翼相輔便能展翅高飛。經(jīng)云:「菩提屬于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勾蟪似兴_,初發(fā)心即誓愿救度一切眾生、誓成無上正等正覺。此十大愿,是普賢菩薩的弘誓,菩薩即此大愿,于自證之心性中,發(fā)起「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之大行,利樂一切眾生;因此愿行而生起不可思議大智慧,超越一切世出世間的束縛,證入解脫境界。此解脫,非屬眾生受生死束縛之分別境界,亦非二乘出離生死而求涅槃之境界;乃是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不可心思口議之大乘解脫境界,亦即如來境界。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法行愿之典范。吾人效法菩薩發(fā)普賢十大愿,修普賢十大行,當(dāng)下就與普賢菩薩的法界相應(yīng);以萬行因花,莊嚴無上佛果,必能圓滿福慧,成就如來功德,契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十大行愿(二)

  一者禮敬諸佛1──禮佛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3.17(六)刊載

  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圣者,為人天導(dǎo)師,循循善誘,化導(dǎo)眾生趣向佛果,堪受眾生歸依、恭敬禮拜。《大乘法苑義林章》云:「虔恭曰敬,軌儀稱禮。」以敬信虔誠之心,具足威儀,向佛陀、諸大菩薩,乃至莊嚴的圣像,行五體投地禮,即是禮佛。

  禮佛,亦是凈化三業(yè)的行門。身作禮拜,口念佛名,心存恭敬,得身口意三業(yè)清凈。三業(yè)清凈,煩惱銷融,自然能顯發(fā)內(nèi)心無量的慈悲、智慧及本具的光明性德;如此,則由事上之禮佛,進而契入理上之「禮敬自性佛」。

  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為度眾生,而精進不懈,廣行六波羅蜜。一世中為菩薩行者,值遇燃燈佛,親見如來莊嚴相好,威德具足,生起無量恭敬之心,至誠頂禮,以身及發(fā)掩蓋污泥,頭面頂禮,手接佛足,歸命禮拜。因為至誠恭敬,而證無生忍,體悟這一念心性,等虛空遍法界,與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同入體性平等之覺海。即于此時,六度圓滿,天人詠嘆,得燃燈佛授記,未來當(dāng)?shù)米鞣?清凈莊嚴廣度人天,名為釋迦牟尼佛。

  所以,禮佛除了身體的禮拜,更有其深遠廣大的涵義。一方面藉此發(fā)大愿,效法佛陀因地中精進不懈之難行能行,禮佛學(xué)佛,當(dāng)愿作佛;一方面,于精誠恭敬的禮敬中,與清凈、平等、不動的心性相應(yīng),了達「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的深義,契入圓妙湛然不可思議之心地本源,則更是體悟到禮佛的真實意義。

  普賢十大行愿(三)

  一者禮敬諸佛2──禮佛的功德

  于自由時報90.03.20(二)刊載

  波斯匿王有女名為賴提,形貌極為丑陋,因此,長年深居宮中,不能外出。賴提獨自思惟:如來住世,慈濟眾生,而自己卻無法親見如來,蒙受法益。自覺業(yè)障深重,生大慚愧,遂于住處竭誠禮佛懺悔,感得佛陀慈悲應(yīng)現(xiàn),從地踴出。賴提初見佛發(fā)相好,心生歡喜,如棕毛般的頭發(fā)即轉(zhuǎn)柔順;次睹佛額寬廣明凈,乃至眉目耳鼻一一妙潔端嚴,益發(fā)恭敬,其丑惡面容形貌,遂一一轉(zhuǎn)變,端正妍麗猶如天人。波斯匿王見狀,請示佛陀何以如此,佛言:因其以慚愧心禮拜,故能見佛;以歡喜恭敬心禮佛,故身相轉(zhuǎn)變。由此可知,緣由一念恭敬禮拜而得心清凈,因心清凈故,四大身相乃至六根、六塵、六識皆得清凈,自然感得殊勝莊嚴之果報。

  《增一阿含經(jīng)》記載,禮佛能得五種功德。一者端正:佛陀清凈相好百福莊嚴,乃由圓滿善法所感,故見佛相好,恭敬頂禮,以身虔修善法,能得身貌端正。二者得好音聲:正禮佛時,一心稱念佛名,口業(yè)清凈,感得聲音清雅,人聞敬信。三者多饒財寶:以花香燈明禮敬供養(yǎng),學(xué)習(xí)佛陀于因地中廣修布施供養(yǎng),能財寶豐足。四者生高貴處:佛陀為三覺圓滿,三界之中最尊最上,若人以殷重心至誠禮佛,心誠故,覺性圓滿,三界獨尊,得生高貴處,為人敬重。五者得生天上:心念佛陀果德殊勝,歸命想念佛于因中所修眾善,愿之行之,能令福德增勝,后世得為天人。

  古德云:「念佛一句,罪滅恒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挂灾琳\恭敬的心,一瞻一禮,深心信解,如佛在前,能令眾生于一念凈心中滅無量罪而深植慧根。以此敬信心為因,恭敬頂禮;劬咦愕姆鹜,自能成就莊嚴圓滿的果德。

  普賢十大行愿(四)

  一者禮敬諸佛3──禮自性佛

  于自由時報90.03.22(四)刊載

  古德云:「禮屬身業(yè)折慢幢,敬屬意業(yè)敬心田!挂饧凑鄯约旱母呗,以謙卑心及最恭敬的形儀禮佛,如此身心一致,方能表達對佛菩薩的敬意。

  禮佛有事有理,事上的佛,指外在的圣者乃至圣像;理上的佛,則是人人這念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之覺性。在事相上,五體投地為佛門中最恭敬之禮敬方式,將頭部、雙膝、雙掌等五處,貼伏于地,以最尊貴的額頭著地,然后手掌外翻,承接如來雙足,因此又稱「接足禮」。若能透過事上恭敬的禮拜,去除自己的驕慢染習(xí),進而提起覺性返照,只要一起貪、瞋、癡的念頭,隨即覺察、覺照,最后歸于寂照一如,安住于覺性理體;以此照破煩惱,內(nèi)調(diào)心性,即是理上的禮佛。

  昔日達磨祖師將傳付衣法之時,門人各自陳述心得,唯有慧可無言無說,向達磨祖師頂禮一拜,而得達磨祖師之印可。慧可大師藉禮敬之事,彰顯自性理體,為心境一如之全體呈現(xiàn),乃是最真實的禮拜。

  所謂「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yīng)道交難思議!鼓芏Y的身心和所禮的佛,皆為仗因托緣所生,其性本自空寂。于禮佛時,泯絕一切事相分別,心與境、能與所,皆了不可得,體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而契入能所一如、事理不二的境界;進而于日用行住坐臥之中,念念自性自見,即是時時「禮自性佛」。

  普賢十大行愿(五)

  一者禮敬諸佛4──普行禮敬 無有疲厭

  于自由時報90.03.24(六)刊載

  佛陀有「無見頂相」,一切天人,以再大的神通力,也無法測量其頭頂有多高。他曾自述,此乃「過去生生世世,都以虔敬之心禮敬一切佛菩薩、圣賢、父母、師長,乃至一切眾生,無有疲厭」所得之果報。

  《佛說迦尸羅越六方禮經(jīng)》記載,迦尸羅越遵從父親之遺訓(xùn),每日清晨向六方行禮敬,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經(jīng)過佛陀開示,才明白:東方代表父母,南方代表師長,西方代表夫婦,北方代表親屬朋友,地代表奴婢,天代表道人沙門。向六方禮拜,不僅是身拜,而且要心思父母、師長、夫婦、親屬朋友、奴婢、道人沙門對自己之恩德,履踐相處應(yīng)注意之事,方是真實的禮敬六方。例如,子女事奉父母,要積極從事正當(dāng)?shù)墓ぷ?負起家庭經(jīng)濟責(zé)任;須及時供給飲食生活資具,不令乏少;謹言慎行,不令父母憂惱;若父母生病,須立即送醫(yī)診治;并且不可暫忘父母之恩。對于師長,當(dāng)心存恭敬,常念師恩,稱揚師德,并且實踐師長之教誨!酥翆τ谛扌腥,須心存敬意、口說善語、身行禮敬、向其請法。如此行之,雖不強求富貴,但自然一切具足;也才是體達禮拜六方的真義。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因緣具足,皆能作佛,都是未來佛。因此,佛陀有一世為常不輕菩薩,見到一切眾生,皆禮拜贊嘆,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dāng)?shù)米鞣稹!?/p>

  行者若能以全然真誠、清凈、平等、恭敬的心,視一切眾生等佛無異,普遍禮敬一切眾生;乃至「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念念清凈、精進不懈,于一切眾生,常行恭敬;又能從事上的身心恭敬禮拜十方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佛,進而與理上清凈、平等、不動的自性相應(yīng),漸漸就能契入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不思議解脫境界。如此,就是在修普賢行,即與普賢菩薩之行愿相應(yīng)。

  普賢十大行愿(六)

  二者稱贊如來1──為什幺要稱贊如來

  于自由時報90.03.27(二)刊載

  為什幺要稱贊如來?

  由于眾生內(nèi)心有種種瞋心、嫉妒、驕慢等煩惱,因而易犯種種口過,例如:說話挑撥離間、惡口罵人、說不實的話欺誑他人;或說穢語、無意義的話,乃至毀謗佛、法、僧及一切眾生等。由于口犯種種過失,導(dǎo)致今生有所言說,人不喜聽、亦不信受;乃至后世貧窮下賤、容顏丑陋。若能一心敬慎,稱贊如來,則能使我們滅除因口過而生的障礙,成就口業(yè)清凈的功德。

  佛世時,有一鈴聲比丘,梵唄之聲極為清雅美妙,凡是路過之人車、象馬等,聞之皆佇足不肯前行。然其容貌丑陋至極,使人睹之不忍再視。原來,過去迦葉佛入滅時,基里王為佛起塔,鈴聲比丘當(dāng)時為一監(jiān)工,因懈怠而受人訶責(zé),于是瞋而怒言:「這幺大的塔,什幺時候才建得好!」落成之后,舉見佛塔崇偉莊嚴,于是心念一轉(zhuǎn),頓悔前過,旋即盡其所有,購得一金鈴,掛于塔頭,并發(fā)愿:「愿我生生世世,音聲極好,一切眾生莫不樂聞,將來有佛號釋迦牟尼,使我得見,度脫生死!贡惹鹩捎谕魫嚎谥壒,致使容顏丑陋;又因持鈴供養(yǎng)、發(fā)愿之故,五百世來,恒具妙好音聲,最后又能隨釋迦牟尼佛出家、證羅漢果。

  經(jīng)云:「法與意相應(yīng),皆以意為性。」口業(yè)的過失,是由于內(nèi)心瞋恚等煩惱而起。藉此稱揚贊嘆如來的法門,可以清凈口業(yè),進而轉(zhuǎn)化內(nèi)心瞋恚、嫉妒等無明煩惱;當(dāng)煩惱垢盡,自然而然就能與清凈光明之心地相契合。

  普賢十大行愿(七)

  二者稱贊如來2──贊佛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3.29(四)刊載

  稱贊如來,即是以歡喜心、恭敬心,贊嘆如來在因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菩薩行持,也稱揚已圓滿無上;酃厝鐏淼墓Φ隆6速潎@當(dāng)下之敬信清凈心,就是吾人本具佛性之妙用,上根者藉此即能契入妙明真心。

  佛陀時代,舍衛(wèi)國之給孤獨長者,一日至王舍城友人家,夜見友人全家歡喜灑掃、慎重辦置嘉肴,探詢其友是否為嫁女、娶婦或宴請上賓?友人滿懷歡欣,稱揚佛德,言:「明日將迎請佛陀至家中供養(yǎng)。佛陀舍太子之尊貴,而出家學(xué)道,已證無上正等正覺,為覺行圓備、至尊最貴之圣者……」給孤獨長者,一聞友人對佛陀的贊嘆,舉身歡喜愉悅,心生無比敬仰,立即前往拜謁佛陀;又聽聞如來開示之法要,而心開意解,便發(fā)心布施祇洹精舍,成為助佛轉(zhuǎn)*輪的大護法。由于友人贊嘆如來之因緣,而令給孤獨長者得以啟發(fā)善根、發(fā)心修行、護持佛法。而此位對給孤獨贊嘆如來功德者,在贊嘆的當(dāng)下,不僅口業(yè)清凈,而且內(nèi)心更是全然的清凈、恭敬歡喜,當(dāng)下即是本具光明性德的彰現(xiàn)。因此,稱贊如來,實為自利利他之殊勝行持。

  佛弟子經(jīng)常發(fā)自內(nèi)心贊嘆如來功德,非唯與清凈自性相應(yīng),也為自己累積福德資糧,更能使聽聞?wù)邔τ诜鸱ㄉ鹁葱?樂意親近佛法。對著一切眾生贊嘆佛德,如同在一切眾生的心中播下成佛的種子,無形之中,就與一切眾生結(jié)下學(xué)佛得解脫的法緣。對于自身而言,在不斷的贊佛之中憶佛、念佛,心與佛相應(yīng),不僅口業(yè)清凈,意業(yè)也清凈;進而擴大心量,對一切眾生所做的涓滴善法,悉皆歡喜贊嘆,即是稱贊未來佛。如此,更是深契稱贊如來之積極意義。

  普賢十大行愿(八)

  二者稱贊如來3──贊佛的功德

  于自由時報90.03.31(六)刊載

  佛已圓滿無量功德,是世間無上的福田,為眾寶所生之處。一句贊佛的話,能令自己與他人種下成佛的種子,亦可獲福無量,正契合菩薩度一切眾生、廣集;圪Y糧的愿行,實為擲一得萬、最殊勝的功德。

  有位沙彌名叫「香口」,在多劫前,因贊嘆佛的功德,而生生世世口出花香。故今生只要見他人有一點長處,便毫不吝惜地歡喜贊嘆,而且口中常出蓮香,人們聞到他口中的香氣,無不歡喜敬信,樂意親近。

  久遠劫前,釋迦牟尼佛曾為一外道仙人,上山采藥時,見到弗沙佛在寶窟中入火光定,放大光明。仙人見此殊勝景像,生起無比的歡喜敬信,于是雙手合掌,一心而觀,贊嘆道:「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七天七夜諦觀弗沙如來,未曾稍有轉(zhuǎn)瞬。因此功德,而得超越九劫,提前證得佛果。

  經(jīng)云:「假使以虛空為口,須彌為筆,香海為墨,大地為紙,略舉如來三十二相中之一相,八十種好中之一好,贊之經(jīng)劫,所不能盡!谷鐏頌槿X圓滿之圣人,眾德悉備,行果極圓,實非吾人三寸之舌所能贊盡。然非由稱贊之行,亦無以表示吾人之敬信。以佛德深遠故,令行者發(fā)起殷重至誠之尊敬心;復(fù)以口發(fā)稱揚贊嘆之音,舌根得以清凈;于贊嘆之際,激起希欲成佛之愿,而身效法佛陀之行持。因此,行者于「稱贊如來」之時,身口意悉得清凈,即與如來清凈之三業(yè)相應(yīng)。

  經(jīng)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篃o論稱揚如來之因地或果德、贊嘆過去佛、現(xiàn)在佛、未來佛,皆能啟發(fā)行者清凈歡喜之心,契入本具之自性如來;以此自性如來為根本,發(fā)而為身口意自利利他之六度萬行,;劬咦,則能圓滿成就萬德莊嚴之果地如來。

  普賢十大行愿(九)

  二者稱贊如來4──殊勝的舌根

  于自由時報90.04.3(二)刊載

  《楞嚴經(jīng)》較量六根功德,將舌根與耳根、意根判為最上品功德。因為舌根能宣揚世間法,窮盡一切世間的俗諦智慧;又能宣揚出世間的解脫法門,窮盡出世間的真諦智慧,令眾生得解脫。

  佛滅度后,印度有二兄弟,一名無著,一名世親。二人皆青年出家,受持三藏,博學(xué)多聞。無著致力弘揚大乘教義,世親則執(zhí)小乘教法,毀謗大乘。后來,由于無著的善巧開導(dǎo),世親方悟大乘殊勝妙義,而深自悔責(zé),欲割舌以謝罪。無著即告訴世親:「同是此舌,既可毀佛,亦可贊佛;毀佛得罪,贊佛即可邀福。今以此舌轉(zhuǎn)而弘贊大乘,罪則可滅!故烙H自此即積極弘揚大乘佛法,廣造諸論詮釋大乘經(jīng)典,后有「千部論主」之美譽。

  古德言:「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股喔稍熳,亦可修福。一般人利用舌根自贊毀他,處處造口業(yè);佛法則教我們以舌根來贊嘆別人的功德,啟發(fā)舌根之大善,故能得福。猶如菩薩因贊佛功德,而啟發(fā)舌根的殊勝功德,獲四無礙辯:一、法無礙辯:對于如來所說教法皆能通達無礙。二、義無礙辯:于教法中所詮釋的義理能夠通達無礙。三、辭無礙辯:善用辭令,并通達各種語言,令聽者明了。四、樂說無礙辯:隨心所欲、毫無障礙地為各種根機的眾生解說佛法,利樂一切眾生。菩薩又以此四種無礙辯才稱贊佛陀,復(fù)因贊佛的無上功德,使其舌根更益增勝,一直達到最圓滿無缺的成佛境界。

  普賢十大行愿(十)

  三者廣修供養(yǎng)1──供養(yǎng)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4.5(四)刊載

  供養(yǎng),為供給資養(yǎng)之意!笍V修供養(yǎng)」即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用飲食、衣服、醫(yī)藥、資財、贊嘆語、柔軟語,乃至受持修行妙法等,奉養(yǎng)三寶、父母、師長等長輩,或布施予平輩及一切眾生。

  佛世時,有一比丘,一日拈線穿針,欲縫補破損衣物,但因年邁視力衰弱,始終無法將線穿過針孔,不禁黯然神傷,言:「不知有誰可來為我穿針?」佛陀以神力得知老比丘的窘境,即來到其住處,以慈祥的音聲安慰他,說:「比丘!就讓我為你穿線縫補衣物吧!」世尊已圓滿福德、智慧,為三界所尊,猶不舍穿針之善,在在處處仍以身口意行布施供養(yǎng),利樂一切眾生,此亦是「廣修供養(yǎng)」之慈悲身教。

  任何事相上的供養(yǎng),皆有其微妙之義涵。以供香為例,香煙裊裊上升,代表行者無間無雜的精進心;香火不斷燃燒,彰顯行者焚盡無明煩惱的智慧;香氣普熏,猶如行者心香周遍法界……如此,藉由事相的燃香供養(yǎng),就能啟發(fā)行者自性中戒定慧之真實心香。同理,燃燈供養(yǎng),即顯殊勝之智慧心燈;供花,則是莊嚴自性之因花。若能了知一切事相供養(yǎng)之意義,則皆能啟發(fā)吾人理上之究竟供養(yǎng)。

  修行學(xué)佛,欲解脫煩惱,乃至成就無上佛果,須具足;圪Y糧。供養(yǎng),即是積集;圪Y糧之首要行持。藉由廣修一切供養(yǎng),以舍去自心慳貪的煩惱;由于能布施,自然就長養(yǎng)了恭敬心、慈悲心與平等心,能去除慢心、瞋心;視一切眾生為自己累世的親眷,對于有緣、無緣、緣深、緣淺的眾生,皆能恭敬供養(yǎng),即是了達因果之理,能除去癡心。如此去除貪瞋癡慢等煩惱,就能啟發(fā)智慧,進而不執(zhí)著自己所修之一切供養(yǎng),回歸這念清凈的自性,則是供養(yǎng)自性如來,為供養(yǎng)之極致。

  經(jīng)云:「一切諸佛皆修供養(yǎng)!箍芍扌袑W(xué)佛,欲效法如來因地行持,成就如來的果德,當(dāng)在日用中依循諸佛之行持,廣修供養(yǎng);進而發(fā)廣大愿心,化導(dǎo)一切眾生,也能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廣修供養(yǎng)、修善積福,以去除內(nèi)心的貪瞋癡等煩惱,而遠離一切災(zāi)厄,令家庭安樂、社會祥和,乃至圓成佛道。如此而行,無有疲厭,則與普賢菩薩「廣修供養(yǎng)」的行愿相應(yīng),當(dāng)下即入菩薩位。

  普賢十大行愿(十一)

  三者廣修供養(yǎng)2──三福田(上)

  于自由時報90.04.7(六)刊載

  福報不是憑空能得,必須種廣修供養(yǎng)的因,方能享受福報現(xiàn)前的果。佛法將供養(yǎng)的對象比喻為「福田」,因為「田」能生長一切植物;「福田」則能生出一切世間、出世間的福報與善法。就布施供養(yǎng)的對象不同,福田又分為敬田、恩田與悲田,稱為「三福田」。

  供養(yǎng)佛法僧三寶,稱為供養(yǎng)「敬田」!哆^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言:「于諸福田中,佛福田為最;若欲求大果,當(dāng)供佛福田!狗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過去生曾為貧農(nóng),遭逢饑荒,生活艱難。有一次,見一獨覺圣者出外乞食,卻空缽而回,就忍下自身之饑渴,將僅有之粗米飯供養(yǎng)圣者。由此供養(yǎng)功德,使其九十一劫不受貧窮之苦,最后得隨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證圣果。供養(yǎng)獨覺圣者,即能獲此勝福,若是供養(yǎng)佛,其福報更是不可思議。

  久遠以前,有位比丘收一小沙彌為徒。比丘對沙彌教導(dǎo)甚嚴,沙彌除了每日出外托缽乞食外,還須背誦經(jīng)文,若未能如期完成背誦進度,便會受比丘的責(zé)備。一日,小沙彌因托缽而延誤背經(jīng),受了比丘訓(xùn)斥后,心覺委屈,便獨自一人邊走邊啼泣。此時,恰巧遇到一位長者,長者問明原委后,便安慰小沙彌:「今后一切所需均由我發(fā)心供養(yǎng),你就可以每日安心背經(jīng),不用再沿街托缽!箯拇,小沙彌每日都歡喜背誦經(jīng)典,精進用功,最后成佛,即釋迦牟尼佛。這位長者由于供僧、助人修道的緣故,因此感得后世對佛陀所說教法皆能憶持不忘、多聞第一的果報;此位長者,即是阿難尊者的前身。

  佛為福德、智慧圓滿的圣者,所宣說的佛法能使眾生走向覺醒之道,而僧伽乃紹隆佛法,弘范三界之人。因此,供養(yǎng)三寶,非但能獲大福報,同時,也植下出世間法的種子,得有因緣聽聞佛法,依循三寶的教化而修行,終必離生死纏縛苦,證涅槃解脫樂。

  普賢十大行愿(十二)

  三者廣修供養(yǎng)3──三福田(下)

  于自由時報90.04.10(二)刊載

  孝養(yǎng)父母、尊敬師長,稱為供養(yǎng)「恩田」。父母、師長對我們有教養(yǎng)之恩,《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載:「假使有人,左肩擔(dān)父,右肩擔(dān)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jīng)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菇(jīng)典亦言:事奉父母、師長當(dāng)如事佛。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yǎng)父母所獲之福德。師長則啟發(fā)吾人之智慧,開導(dǎo)做人處事之道,其恩不亞于父母,故知供養(yǎng)師長,福亦無量。

  孝為百善之先,若能以恭敬心奉養(yǎng)父母、師長,必能增長;。例如,中國古代,有位賢人舜,雖然父親與繼母偏袒幼弟象,曾多次要將舜害死,但舜仍不改其孝養(yǎng)之恭敬心,竭盡所能奉養(yǎng)雙親,慈愛幼弟,期盼父母得展歡顏。由于此孝行,而感動堯帝,不僅將二個女兒嫁予舜,而且在多次的勘驗后,證明舜的確堪任大事,遂將天下禪讓給舜。

  對于一般眾生,乃至鰥寡孤獨、殘疾者,發(fā)慈悲心布施財物,或給予安慰,使其生活無虞,心情開朗,進而為其解說佛法,令其歡喜學(xué)佛修行,即為供養(yǎng)「悲田」。例如,佛世時,有一條狗,因為盜人食物,被打斷腿,棄置于荒野,饑乏將死。命終前,幸蒙舍利弗尊者慈悲,給予飲食充饑延命,并為說佛法,以此歡喜心及善根,往生為人。后隨舍利弗出家,修行得道;此人即是七歲出家,便證阿羅漢果的均提沙彌。經(jīng)云:「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而且,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dāng)作佛。所以,供養(yǎng)一切眾生,就是與一切的眾生結(jié)下善緣,也是供養(yǎng)未來佛。

  田,能出生芽苗百物,供養(yǎng)敬田、恩田、悲田,猶如植福種于田畝,必能締結(jié)香甜美果,令供養(yǎng)者得福無量。是以菩薩發(fā)廣大愿,對于佛法僧三寶、父母師長乃至一切眾生,悉以恭敬心、報恩心與大慈悲心承事供養(yǎng)、愍念布施,此即是「廣修供養(yǎng)」之具體行持。

  普賢十大行愿(十三)

  三者廣修供養(yǎng)4──供養(yǎng)與救濟

  于自由時報90.04.12(四)刊載

  救濟貧窮,是對于世間鰥寡孤獨、殘疾困苦者,出于一種憐愍、不忍的心,而布施財物資具,使其暫時免于生活的匱乏,屬于世間的善法。佛法中的「廣修供養(yǎng)」,其意義及涉及的層面,則是更廣大而深遠,濟貧,僅屬于供養(yǎng)三福田之悲田所攝。

  世間鰥寡孤獨、殘疾困苦者之所以受苦,是因業(yè)感所致;由于過去造了惡業(yè),致使今生受苦。而佛法之供養(yǎng)悲田,是先將財物、資具布施給受苦的眾生,令其暫離生活的窘境,然后為其說法,教其修福修慧,從根本上拔除苦因,并植下解脫種子。例如,明朝順治九年,江南蝗旱,糧食欠收,災(zāi)荒四起,數(shù)百千計的村民紛紛奔上寶華山求食。時見月律師任寶華山住持,悲愍眾生,今生受此饑饉之苦,皆因前世不信三寶,慳貪不施,于是在各施每人三文錢之前,對大眾開示:「今施予汝等每人三文錢,但每人須口中念佛,各以其中一文錢,恭敬供養(yǎng)僧寶,植清凈福田,令未來永離貧窮苦!褂秩〕鏊轮兴杏嗉Z,炊煮成飯,盡施災(zāi)民,令得飽餐。

  所以,「供養(yǎng)悲田」不只是救濟貧困,而是要令眾生植福培福,以得解脫;其內(nèi)涵不只是憐愍,而是更大的慈悲與智慧之展現(xiàn)。佛之弟子廣修供養(yǎng),施者、受者皆能得福、得解脫;其所供養(yǎng)的對象,非止于貧苦之眾生(悲田),還有父母、師長(恩田),及三寶(敬田),亦普及一切眾生;在時間上,亦不止一時一世,乃是窮未來際,永無止盡。

  以財物資具供給眾生,只是度眾生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使眾生皆能聽聞、受持佛法,修善積福,乃至修道證果,令眾生皆得解脫,此乃佛法救度眾生的終極目標(biāo)。所以,「廣修供養(yǎng)」不只是世間的善法,更是使貧人得富貴,使富人成賢者,使賢人成道證果的無上法寶。

  普賢十大行愿(十四)

  三者廣修供養(yǎng)5──法供養(yǎng)(上)

  于自由時報90.04.14(六)刊載

  《法華經(jīng)》言:若能如法修行者,名為法供養(yǎng)!阜ā,即佛菩薩所宣說之真實諦理。依法修行,能長養(yǎng)法身慧命,令混濁染污的煩惱心升華為清凈平和的智慧心,遠離生老病死之束縛,臻于解脫自在之境地。

  《涅槃經(jīng)》中記載,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時曾為雪山童子,在雪山中修菩薩行,一日遇一羅剎鬼,口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半句偈,童子聞此殊特妙法,心大歡喜,請其說出后半偈,羅剎言:「我身此時饑乏困苦,須飲人血食人肉,方能誦此偈!雇訛槁劙胭,遂允諾舍身,羅剎于是說出后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雇勇勝屎,將手指咬破,用血書此四句偈語于巖石,以流傳后世,便攀至樹上往羅剎鬼之血盆大口縱身跳下,在半空中卻被人接取安置于地,定神一看,羅剎鬼恢復(fù)其真實面目,原來是釋提桓因前來勘驗童子求道之心。世尊于因地中修菩薩行,每每為求佛法而敲骨取髓,三千大千世界,無一寸地非世尊往昔為佛法、為眾生舍身棄命之處所,實為力行法供養(yǎng)之典范。

  又如唐代時,中印度般剌密諦尊者,為將國王下令禁止流傳之國寶《楞嚴經(jīng)》弘傳至中國,以極細的字體,書寫此經(jīng)于極細之絹布上,然后剖開胳臂,將經(jīng)典藏匿于其中,待肉長好才出關(guān),方能順利將經(jīng)典帶到中國。至中國后,又再度剖開胳臂,取出經(jīng)典,用乳汁化去絹布上的血漬,將經(jīng)典翻譯成漢文。若沒有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為法忘軀之行持,后人亦無以得聞稀有珍貴、難遭難遇之佛法。

  古德云:「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后賢若不諳斯旨,往往將經(jīng)容易看!挂虼,吾人于聞法之際,生起珍重希有之感恩心,以敬慎心聞法,不僅能與尊貴無比的佛法相應(yīng),當(dāng)下之清凈心即是佛性之作用,進而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口意三業(yè)皆得清凈。如此,看經(jīng)聞法之同時,也是在修「法供養(yǎng)」。

  普賢十大行愿(十五)

  三者廣修供養(yǎng)6──法供養(yǎng)(下)

  于自由時報90.04.17(二)刊載

  佛弟子中有一周利盤特,根器極為駑鈍,出家之后,誦習(xí)經(jīng)典,總是得前忘后、得后遺前,大眾皆不知如何教導(dǎo)如此愚笨之人。周利盤特萬念俱灰,竟生起自我了結(jié)之念,正欲自縊時,佛陀出現(xiàn)在前,慈悲地安慰勸諭盤特,令其為大眾掃除環(huán)境以培福,并于掃地時憶持「掃塵除垢」一偈。周利盤特聽從佛敕,依偈行持,鎮(zhèn)日拿著掃帚將精舍內(nèi)外打掃得一塵不染。一日,見到清潔嚴凈的環(huán)境,盤特忽然契悟「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之理,頓時除盡心地塵垢,證得阿羅漢果。《法句經(jīng)》云:「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狗鸱ㄆ降绕毡槐娚,無論何等根機,只要依教行持,皆能蒙受法益,如法而修行,即是法供養(yǎng)。

  不僅如法修行、弘揚佛法屬于法供養(yǎng),以財物、智慧、體力建設(shè)道場、護持佛法,若能稱合于法,亦為法供養(yǎng)所攝。例如,昔日給孤獨長者以清凈心、歡喜心布施祇桓精舍,作為佛陀、眾僧居止、修行及弘法的場所;又如佛滅后之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八萬四千佛塔,大興佛法;乃至今日之信施檀越,輸金捐誠,供養(yǎng)三寶、護法衛(wèi)教,皆為法供養(yǎng)之實踐者。

  《普賢行愿品》云:「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共际┕B(yǎng)世間資財,可得人天福報,然由于未出三界,福報享盡,猶須輪回生死;若欲永離生死,必須行法供養(yǎng)。但若能于供養(yǎng)財物之后,放下對能施者、所施人、所施物之執(zhí)著,了達三輪體空之理,則稱法而行之財施,亦皆是法供養(yǎng)。行者發(fā)廣大菩提心,求法、聞法并且如法修行,進而發(fā)大慈悲心弘法、護法,即是真實以法供養(yǎng)如來,是為殊勝難得之最上供養(yǎng)。

  普賢十大行愿(十六)

  三者廣修供養(yǎng)7──發(fā)心貴恭敬虔誠

  于自由時報90.04.19(四)刊載

  一般人往往認為,供養(yǎng)的功德大小,視所供養(yǎng)物資之豐厚與否而定,其實,更重要的,在于供養(yǎng)者的發(fā)心是否恭敬虔誠!洞笳煞蛘.功德品》云:「有人等以財物施一福田,心不同故,得報有種種!挂馑际钦f,有人以同等的財物布施同一對象,由于布施的心念不同,所得功德也有種種的差別。

  佛陀住世時,阿阇世王舉辦燃燈法會,于祇洹精舍四周遍燃油燈供養(yǎng)佛陀,燈火輝煌,人民競往觀看。有一貧女難陀見此景象,滿心歡喜,也想燃燈供佛植福田。于是將行乞所得,全部換得一錢,至油店購油。店主見了貧女,疑惑的問:「你好不容易乞得一錢,何不用它買食物充饑,買這一點點油,要做什幺?」貧女說:「燃燈供佛!」店主聽完,心生歡喜,立即給貧女加倍的油量,請她一起代為供佛。貧女取了油燈,便歡喜地前往祇洹精舍。這時,佛陀告訴阿難尊者:「有一大長者,來植無上福田,趕快開門讓他進來!共痪,貧女來到精舍,燃起手中油燈,虔誠地供養(yǎng)佛陀,并發(fā)大愿:愿一切眾生皆能悟入佛法妙義,以此燈之光明徹照十方,令幽冥眾生皆能離苦得樂。次日清晨,目連尊者檢視燈火,眾燈皆滅,惟有貧女所燃之燈,光明如故,尊者吹不滅此盞油燈,于是施展神通力來滅燈,但始終熄滅不了。此時,佛陀開示:「因為難陀供養(yǎng)之心,至誠懇切,所以所燃之燈,常明不滅?v使以羅漢,乃至辟支佛的神通威力,也不能滅此燈。而且此女壽終后,由于供佛功德,二十劫中不受三惡道苦,且能轉(zhuǎn)生天上,享受天樂,最后出家修行,成就佛道,名為三曼陀優(yōu)訶佛!褂纱丝芍,以至誠恭敬心修供養(yǎng),果報實在不可思議。

  以同等的財物布施相同的福田,由于心念不同,所得果報便有差別。若能以廣大、恭敬、虔誠、清凈之心念,廣修供養(yǎng),所供養(yǎng)之物資即使微薄粗鄙,亦勝過以散亂心供養(yǎng)七寶之功德;若以凈心供養(yǎng)上妙七寶,功德更復(fù)增勝;若以虔恭至誠之心,發(fā)菩提心如法修行,利樂眾生,功德更是難思難議。

  普賢十大行愿(十七)

  四者懺悔業(yè)障1──懺悔的意義

  于自由時報90.04.21(六)刊載

  《壇經(jīng)》云:「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后過」,「懺悔」是華梵合譯,「懺」是梵語「懺摩」的略譯,即請求他人容忍、寬恕自己所犯的罪過;「悔」為悔過,字義與「懺摩」相似,所以合譯為「懺悔」!笐曰凇,即是發(fā)露所作的舊惡,改往修來,不再造作新殃!笜I(yè)障」,是眾生于身、口、意所造作的惡業(yè),能障礙行者修行正道,故稱為「業(yè)障」。所以,「懺悔業(yè)障」就是以至誠悔過的心,發(fā)露、懺悔,乃至修種種善法,藉以轉(zhuǎn)除無始以來的惡業(yè)。

  佛世時,有一位阿阇世王,性情暴虐,為了奪取王位,不惜殺害父王;并聽信提婆達多的唆使,謗佛害佛,后來全身長滿毒瘡,痛苦萬分。他的御醫(yī)耆婆知道這是業(yè)障所致,非醫(yī)術(shù)能治,所以勸諫阿阇世王,唯有到佛前求哀懺悔,才能懺除罪愆。當(dāng)阿阇世王于佛前至誠發(fā)露懺悔時,佛以慈心入于三昧,放大光明,遍照王身,國王頓感身心清涼,毒瘡一時間竟然痊愈了。此時,佛陀更進一步為他說法,使其了達因果及緣起性空之理,令他降伏煩惱惡心,并發(fā)起無上菩提心。從此,阿阇世王力行仁政,并成為佛門的大護法。

  至誠懺悔,就能消除業(yè)障,佛法云:「病從業(yè)生,業(yè)從心生!股」倘灰瘁t(yī)吃藥,但只是治標(biāo),未必能藥到病除。最要緊的,還是要知道慚愧、懺悔,反省身口意三業(yè),去惡行善,發(fā)菩提心,護法護教,才是治病的根本之道。

  《大涅槃經(jīng)》云:「雖先作惡,后能發(fā)露,悔已慚愧,更不敢作!鐭熢瞥,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fù)如是!谷巳吮揪叩倪@念心猶如天上的明月,本自清明,只因一念不覺,而造作諸惡,致使惡業(yè)纏身;若能一念回光,以至誠心懺除業(yè)障,則能回復(fù)清凈的本心,如云除月現(xiàn),明月依舊清朗如昔,無有損減。懺悔業(yè)障的目的,就是要使這念心回復(fù)本來的清凈。修行學(xué)佛,須時時反省檢討,起了惡念馬上覺察、照破,以善念轉(zhuǎn)除惡念,最后連善念也不執(zhí)著,契入這個境界,則無始以來的罪業(yè),自然銷融盡凈。

  普賢十大行愿(十八)

  四者懺悔業(yè)障2──回頭是岸

  于自由時報90.04.24(二)刊載

  佛法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挂磺蟹ń晕ㄐ乃,造善、造惡,乃至成佛作祖,或受三涂苦報,都取決于當(dāng)下這一念心。心如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眾生由于心起惡念而造業(yè)受報,因此,要想懺除罪愆,應(yīng)當(dāng)轉(zhuǎn)除造惡的心,使成為修善的心,斷惡修善,便能消業(yè)、轉(zhuǎn)業(yè)。

  往昔印度有一位國王,名叫月氏王,因戰(zhàn)爭之故,南征北討,殺人無數(shù)。一日,忽然自覺:「我造了這幺多殺人的重罪,將來必定要受地獄苦報!挂蚨纳牢,至誠懺悔,不再造作惡業(yè),甚而發(fā)心持戒,作種種布施:造立僧房,供養(yǎng)眾僧飲食、醫(yī)藥、衣服等生活所需,令能安心辦道。大臣們見了,心中存疑,于是紛紛議論:「大王!您先前殺戮無道,造種種罪,現(xiàn)在雖然廣修福田,難道真能補救過去所造的罪業(yè)嗎?」月氏王聽了,立即命一大臣在大鼎鑊中注滿水,連續(xù)燒煮七天七夜,熱水沸騰不已。王便以一指環(huán)擲于鑊中,命令大臣取出指環(huán)。大臣們個個驚惶地說:「請大王賜我們死罪吧!因為要在熱鑊之中取出指環(huán),等于是宣判我們死刑啊!」國王反問:「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取出指環(huán),而不在鑊中燙死嗎?」此時,一位有智的大臣回答:「只要下止其火,上注冷水,這個方法,既不會燙傷,又可輕易取出指環(huán)!乖率贤跤谑歉嬖V眾臣:「我先前作惡,猶如在熱鑊上加火;如今覺悟了,因而慚愧懺悔,不再造惡,廣修善法,即可滅罪消愆,如同熄火,并在鍋中注入冷水,就能取出指環(huán)。」

  諺云:「苦海茫茫,回頭是岸」,所謂「頭」就是念頭,「回頭」就是轉(zhuǎn)我們的念頭;而「彼岸」則比喻相對于黑暗苦惱的光明解脫之處。眾生在茫茫的業(yè)海中,為業(yè)所縛,受種種苦報;若能提起覺心回光反照,反省檢討往昔所造的種種惡業(yè),轉(zhuǎn)惡念為善念,至誠的慚愧懺悔,這一念至誠的心念,即可抵銷惡業(yè)的勢力,解除惡業(yè)的系縛,進而消災(zāi)免難、滅罪消愆;如此,則光明的彼岸就在眼前。

  普賢十大行愿(十九)

  四者懺悔業(yè)障3──懺悔的功德(上)

  于自由時報90.04.26(四)刊載

  明朝的袁了凡,年輕時遇到一位精通氣數(shù)命運的老者,為他詳加推算一生的富貴榮祿,說:「你今生仕途平平,享年五十三,可惜無子嗣!构,所經(jīng)歷之任何事,皆不出老者之預(yù)言。因此,袁了凡益加相信榮辱生死,皆有定數(shù),對人生一無所求。直至一日,遇云谷禪師為他開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狗街杉鹤,福由己求之理。一改以往消極的宿命觀,重新燃起對生命的希望。于是,在佛前至心發(fā)露往日所作眾罪,并誓行萬善,以報天地之德。由此懺悔、行善的緣故,仕途榮顯,享壽七十四,晚年還得聰慧之子,此子且考中進士。這就是以懺悔改過行善,擺脫命運的拘限,而增福延壽的典型例證。

  古德云:「福禍無門,唯人自取。」造了惡,必定招感惡報,但若終日患得患失,惶惶于未來的苦報,也于事無補。若能直下承擔(dān)過失,繼而發(fā)露懺悔,斷惡修善,當(dāng)這念心清凈了,心中就是光明,如此災(zāi)禍自然遠離,雖不求福而福必自來。

  春秋時,齊國宰相晏嬰一日出門時,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中偷偷觀察她的丈夫,只見車夫坐在有傘蓋的馬車上,一副趾高氣昂,威風(fēng)得意的模樣。車夫回家后,妻子即要求離婚。車夫問妻子是何原因,妻子說:「今日你駕車出門,我從門縫中看見:晏子雖身高不到六尺,而貴為一國之宰相,且態(tài)度謙虛,志氣深遠;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一個平凡的車夫,卻志得意滿,所以我想求去!管嚪蚵勓,心生慚愧、懺悔,之后處處收斂、謙讓。晏嬰覺得奇怪,就問其原委,車夫據(jù)實相告。晏嬰對他能勇于承擔(dān)自己的缺失,進而懺悔改過的精神,大為贊嘆,隨即推薦他為大夫。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言:「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十住毗婆沙論》也說:「于諸福德中,懺悔福德最大,除業(yè)障罪故。復(fù)次,懺悔,如如意珠,隨愿皆得!篂楹螒曰谟腥绱舜蟮母5?因為真誠的懺悔,是「懺其前愆,悔其后過」,真正體認到自己的過失,不再犯錯,進而修一切善法,如此止惡行善,又不執(zhí)著能修、所修,自能消除造作惡業(yè)所形成的障礙,而回復(fù)自心的清凈!读鎵(jīng)》云:「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巩(dāng)這念清凈心了,則所思、所言、所行,皆為清凈心的妙用,自然就能生出種種福德。

  普賢十大行愿(二十)

  四者懺悔業(yè)障4──懺悔的功德(下)

  于自由時報90.04.28(六)刊載

  一般人聽經(jīng)聞法時,若覺得有障礙,或法不入心,即是由于自己心中無明、煩惱太重所致;此時,應(yīng)當(dāng)至心懺悔!洞蟪吮旧牡赜^經(jīng)》言:「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于寶所!鼓軕曰,就能消除無明、煩惱,這念心清凈了,聽法就能深契法義,進而如法修持,圓成佛果。

  佛陀時,有五百比丘共住于一精舍。其中有一老比丘摩訶盧,生性愚鈍,所以修行多年,卻連一句經(jīng)偈都記不得,因此常為眾人所鄙視。遇到檀信供僧時,大眾總是讓他留守精舍,做清潔灑掃的工作。一日,眾人入王宮應(yīng)供,摩訶盧獨坐精舍,心中黯然地想著:「自己如此愚鈍,連半句偈都無法憶持,又常為眾人所輕賤,如此茍活有何意義!」于是取來繩子至后園大樹下,欲了結(jié)生命。此時佛陀即化作樹神,訶斥摩訶盧:「比丘!為何做此愚蠢的事!」待摩訶盧說完滿腹的辛酸與委屈后,樹神告訴摩訶盧:「過去在迦葉佛時,你曾是一位博通經(jīng)律論的三藏法師,有五百弟子?墒浅U讨约翰⿲W(xué)多智而輕慢弟子,并且吝于布施法要,不好好教導(dǎo)弟子,因而得生生世世愚鈍的果報,F(xiàn)在,理當(dāng)慚愧懺悔,怎幺可以反而生起輕生的念頭!」摩訶盧聽完過去生的因緣,當(dāng)下心生大慚愧,立刻真誠懺悔。此時,樹神即現(xiàn)回佛身,放大光明,為說妙法。摩訶盧頂禮佛足,思惟妙義,便證得阿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