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積經講記
一 大寶積經與寶積經
『大寶積經』,共一百二十卷,是唐代的菩提流志,在武后神龍二年開譯, 到先天二年編譯完成的。在中國佛教界,『寶積經』被稱為五大部之一,有著崇 高的地位。這部『大寶積經』共有四十九會,也就是四十九部經的纂集。雖然是 菩提流志奉詔翻譯,其實只能說是譯編。因為四十九會當中,如古人翻譯得很精 確,就不再新譯。如古譯文義艱澀或者脫落,或者古人還沒有譯出的,這才加以翻譯。所以現(xiàn)在的『大寶積經』,實是多數(shù)人翻譯的編集。菩提流志新譯的,凡 二十七會;古師所譯的,共二十二會。論卷數(shù),菩提流志新譯的,不過三分之一 。只因為到菩提流志手中,大部才編集完成,所以一般說是菩提流志所譯的。
本經為什么稱為寶積?有人以為:『寶積經』是一部叢書,所以寶積是多種 經典──法寶總集的意思。當然,『大寶積經』被作為多種經典的編集,在玄奘 法師時代,早就如此了。據(jù)『慈恩傳』說:奘師去世那一年元旦,曾因寺僧的勸 請,而試譯『大寶積經』。但真正說起來,現(xiàn)在所要講的「普明菩薩會」(大寶 積經第四十三會,第一百十二卷),才是原始的『寶積經』。而現(xiàn)在的『大寶積 經』只是附合「寶積」二字,將四十九部不同的經典,編集在一起而已。所以現(xiàn) 在的四十九會,性質互不相同;既沒有一貫的論題,也說不上前后的一定次第。 『寶積經』四十九會,與『大般若經』十六會,『華嚴經』九會等,意義完全不 同。
現(xiàn)在要講的『大寶積經』的「普明菩薩會」,是古典的『寶積經』(其余四十八會,是合編而才稱為寶積的),這可以從兩點來說:
一、古代所說的寶積經,都是指本經說的:1.本會內題「古大寶積經」。糅 譯于『大乘寶云經』中的,叫「寶積品」。2.龍樹『大智度論』(卷二八),引 『寶頂經」,明菩薩初發(fā)心勝于二乘,就是此經,可知寶頂是寶積的異譯。3.魏 菩提流支(或勒那摩提)譯的『大寶積經論』四卷,傳為世親菩薩所造。依西藏 所譯,說是世親弟子安慧菩薩造的。這部『大寶積經論』,就是本經──「普明 菩薩會」的釋論。
二、古代大乘圣者,是特別重視本經的:1.中觀大乘(空宗)的龍樹菩薩, 引用『寶頂經』,就是本經,這已在上面說過了。又如『大智度論』所說:「聲 聞空如毛孔空;菩薩空如太虛空」。及『中觀論』的:「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 故」一偈,都是引用本經的。2.瑜伽大乘(有宗)的彌勒菩薩,在『瑜伽論』「 攝抉擇分」(卷七九、八0),說菩薩正行十六事,就是本經的摩呾理迦。安慧 的『大寶積經論』,是依此敷演而成的。又如『攝大乘論』「所知相品」,所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以及唯識學者所傳的十三種中道,都是依據(jù)本經的。特 別是「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一語,為瑜伽大乘特別重視的金 句。這樣看來,印度大乘正統(tǒng)的空有二宗,一致重視本經──『寶積經』(普明 菩薩會),可見本經的價值了。
二 古寶積經的翻譯
本經現(xiàn)存的譯本,共有四譯。
一、后漢支婁迦讖譯,『佛遺曰摩尼寶經』,一卷。 二、晉失譯,『佛說摩訶衍寶嚴經』(一名大迦葉品),一卷。 三、秦失譯,『普明菩薩會』(古大寶積經),一卷──編入『大寶積經』 第四十三會。 四、趙宋施護譯,『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五卷。
此外,一、宋沮渠京聲譯的『佛說迦葉禁戒經』,實為本經兼說聲聞道中正說一段之別譯。二、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的『大乘寶云經』,第七卷名「寶 積品」,實是本經被編入『寶云經』的;『寶云經』的其它譯本,并沒有此品。
現(xiàn)在所講的,是傳為秦失譯,本名『古大寶積經』而被編入大部,改名為「 普明菩薩會」的。在十六國中,秦有三:一、前秦,國主姓苻,也稱苻秦。二、 后秦,國主姓姚,也稱姚秦。三、西秦,國主姓乞伏,也叫乞伏秦,F(xiàn)本古人推 斷為秦失譯,但不知是三秦的那一秦?不過據(jù)譯文來看,這是羅什來華以前的譯 品。
三 寶積的意義
本經的經題,古代的譯者,或從人立名,如「大迦葉品」,「普明菩薩會」 ;驈姆ㄓ鞯妹,如「大寶積經」、「寶頂經」、「摩訶衍寶嚴經」、「佛遺曰 摩尼寶經」;驈娜朔ㄓ鞯妹,如「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然據(jù)經文的「珍 寶之積」、「寶積」、「寶嚴」來說,本經實應名「寶積」。古人或譯為「寶頂,或譯為「寶嚴」,梵文都是Ratnaku^t!a。
什么叫寶積?寶是譬喻,凡希有的,珍貴的,有妙用的,叫做寶。寶所喻的 是法寶;宋譯作「正法」,也就是妙法。正法,是佛所證的,依此而覺悟成佛的 。約圓滿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如來的自證化他,是最清凈的 妙法(喻如白蓮),如『法華經』所說。但是,菩薩也能分證妙法;二乘圣者, 也同樣的契證妙法,所以說:「須陀洹初得法身」等。正法雖是本來如此的,但從實踐而體悟來說,這是希有的,珍貴的,有妙用的。因為唯有信解這,隨順這 ,通達這,才能轉迷啟悟,超凡入圣。才能了生死,才能度眾生,才能無邊福德莊嚴,才能究竟成佛。這是不共世間的正法珍寶。本經與『金剛經』一樣,「一 切賢圣皆依無為法而有差別」,是依三乘共證的正法說。三乘圣者的體證正法, 都不離無所得的中道。所以古人說:「無所得小,無所得大」。又說:「一切大 乘經,同以無二顯道為宗。乃至小乘經意,亦不外此」。
然本經的主要意趣,是宣說大乘行,著重在從加行位到通達位。大乘的核心,是大菩提愿為本,大悲心為上首,空慧為方便的。如本經所明的菩薩道,略分 三段:一、修廣大正行,重于菩提愿。二、習甚深中觀,重于空慧。三、作教化 事業(yè),重于大悲心。綜貫這三德而修行,才成為菩薩正道。依此來解釋經題,可 約寶積、寶頂、寶嚴──三義來說。一、正法的珍寶,是依三德而證正法。這是 真實菩薩行,一定是廣集無邊福智功德珍寶的。如經中說到真實菩薩,就說有「 四大藏」、「攝諸善根」、「無量福德莊嚴」。為了說明「菩薩福德無量無邊」 ,用大地等十九種譬喻來顯示。所以菩薩的正法珍寶,是寶積;這是經題的本義 。二、極廣大的,才能極崇高。如塔婆一樣:塔基廣大,又一層層的疊積起來, 了有高聳云空的塔頂。所以,由于正法珍寶的無邊積集,顯出了菩薩體證正法的 高超。如經說菩薩是真實佛子,紹隆佛種;初發(fā)心菩薩,就已勝出聲聞,為人天 所禮敬。因為是寶積,所以成寶頂。積是積集,積集了就崇高。維摩詰經有香積 世界,奘譯作香臺,臺也就是高的意思。這與一般的好高務遠,說心說悟,而不 知平實的廣積功德,是怎樣的不同!三、這樣的正法,極廣大而又極崇高,顯出 [P8] 了正法的宏偉莊嚴,不同于小乘。如塔的廣大崇高,顯出了宏偉而莊嚴一樣。所 以又稱為寶嚴。同一梵語,而古德三譯不同,意義還是一貫的,相顯相成的。梵 語摩訶,譯為大而含有多與勝二義。本經所說的正法珍寶,寶積是眾多義;寶頂 是殊勝義;積而又頂?shù)膶殗,是大義。所以本經也叫『大寶積經』。
四 寶積經的宗要
統(tǒng)觀所有的大乘經,可以略分兩大流:一、專為菩薩說,廣明菩薩的大行與 佛果的,如『華嚴經』等。二、為菩薩及聲聞乘,大小兼暢而宗歸于大乘的。這 里面,有些是從觀慧的修證來說,發(fā)明三乘同入一法性,大乘與小乘,都以無所 得而入道。當然,也說到菩薩般若的方便善巧,不共二乘。有些是從廣行來說, 著重于菩薩的特勝;由于悲愿殊勝,智證也殊勝,這便有貶抑訶斥二乘的教說。 有些是從菩提果德及因心來說,對二乘折攝兼施。而導歸佛乘的。這些,雖然方 便不同,各有特勝,但對于發(fā)菩提心,修菩薩行,趨無上菩提果的大乘宗要,是沒有什么差別的。本經大體與『般若經』相近,說三乘都以無所得入道,所以是 正明菩薩道,兼說聲聞行的教典。
又一切大乘經,可以約境、行、果三義來分別。一、詳于境的,有事境與理 境。事境中,或詳于三乘共的心境;或詳于菩薩不共的心境,如說阿賴耶等。理 境說一切法無性故空,空故不生滅的勝義諦。二、詳于行的,或重于資糧行:菩 薩發(fā)菩提心,廣集無邊福智資糧。廣大的資糧中,如十善等,分同世間正行,而 實是菩薩的要行。或重于慧悟行(從加行到見道位):廣明般若的無所得行,如 本經的如實中道正觀。約無所得的悟入說,是分同二乘的。所以說「般若為母」 ,不但是佛母,也是二乘圣者的生母;蛑赜谌鐚嵭校哼@是悟后的大行,如『十 地經』等所說,分同于佛陀的果德。三、詳于果的,特詳于如來的依正莊嚴,自 利利他的德行圓滿。依此三義來分別,本經是詳行的,是重于資糧行及慧悟行的 。
菩薩的修行,六度、四攝等都是。依遍通三乘行來說,宗要是戒定慧──三增上學。在三學中,本經是特重于戒慧的。這也許是繼承佛陀根本教學的風格吧 !『雜阿含經』(卷二四)說:「當先凈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yè),然后修四念 處」。佛法是不離世間的,要處世而做到自他和樂,非戒不可;戒行是基于慈悲 的同情。佛法即世間而出世解脫,這非智慧的達妄契真不可。這二者,戒如足, 慧如目。從自證說,這才能前進而深入;從利他說,這才能悲智相成,廣度眾生 。假使不重戒慧而偏重禪定,不但有落入邪定、味定的可能;即使是正定,也會 傾向于隱遁獨善。當然,大乘廣攝一切根機,也有獨善風格的「聲聞菩薩行」。 但在利他為先的大乘法中,如本經的著重戒慧,才是更契當于菩薩道的精神。
戒律,本于慈悲的同情,不忍損害他而來。律儀戒中的別解脫,重于身語的 止惡。但每一持戒的,都是可能違犯的,這一定要:「所犯眾罪,心不覆藏,向 他發(fā)露,心無蓋纏」。能隨犯隨懺,才能保持自心的無憂無悔,戒行清凈。不過 僅是身語的止惡,是不夠的。戒──尸羅的義譯為清涼,也重于自心的凈除煩惱 。釋尊的略教誡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所以,意地的種種煩惱,戲論分別,如不能遠離,不能算是真正的持戒清凈。本經在兼說 聲聞行時,四沙門中的形服沙門,威儀欺誑沙門,貪求名聞沙門,不消說是不夠 清凈的。四種持戒比丘中,說有我論的,我見不息的,怖畏一切法空的,見有所 得的;總之,只要是執(zhí)我執(zhí)法的,無論怎樣的持戒,都不能符合如來律行的本意 。因為這樣的持戒者,雖好象清凈持戒,而終久──今生或后世要破壞戒法的。 所以本經從一般的律儀戒說起,而深意在道共戒,如說:「諸圣所持戒行,無漏 不系,不受三界,遠離一切諸依止法」。這無漏相應的,圣智相應的戒行,本經 在正明菩薩道中,也深切的說出:「無有持戒,亦無破戒。若無持戒無破戒者, 是則無行亦無非行。若無有行無非行者,是則無心無心數(shù)法。若無有心心數(shù)法者 ,則無有業(yè),亦無業(yè)報。若無有業(yè)無業(yè)報者,則無苦樂。若無苦樂,即是圣性」 。不但圣者以此為體性,也是圣者以此為因性的(共三乘說為圣性。專約大乘說 ,就是佛性)。從慈悲不忍損他,到遠離憶想分別,深入真空的戒行,為本經的 要義之一。
現(xiàn)證慧──圣智、凈智,是依定修觀而成就的。本經說:「不以戒(律儀戒 )為最,亦不貴三昧;過此二事已,修習于智慧」。又說:「依戒得三昧;三昧 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于凈智」。戒、定、慧的三學相資,次第修發(fā);修定 與修慧不同,本經都說得明白。智慧(般若),不是泛泛的知識,而是通達我空 法空──空寂法性的圣智。這不但依戒、依定而修得;在慧學自身,也有修學次 第,這就是依聞慧而起思慧,依思慧而進起修慧(與定相應的觀慧,叫修慧), 依修慧才能得現(xiàn)證的圣智。所以本經重智慧,也就重于多聞,修行。如說:「菩 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這是自己樂意多聞);隨 所聞法,以清凈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yǎng)(這是樂意使他人多聞);知從 多聞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知多聞的功德而勤求);聞經誦持,樂如 說行,不隨言說」(這是由聞而思而修,不為文字所封蔽)。本經說菩薩行,以 「得大智慧」為第一要行;而說智慧從多聞生,明白的開示了慧學的進修次第。
「依因所修慧,能得于凈智」:可見觀慧的修習,是極為重要的。本經廣明如實的中道正觀,即一切(我)法性空觀?(無相無愿無生滅等)是本性空, 是中道,所以增減不得。有些人,取空著空,以為有空可得,這是增益了。這不 但辜負了佛說空觀的本意,反而著空成病。如以藥除病,「藥不出,其病轉增」 一樣。龍樹依據(jù)經義,所以在『中觀論』上說:「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 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一切是本性空的;眾生著有,起種種見而流轉生死, 而一切法空,還是本來如此。由于「一切諸見,唯空能滅」,所以說空;滅諸戲 論妄執(zhí),即顯一切法本性空寂,并非別有空理,可住可得。有些人著有成迷,怖 畏法性空寂,不生不滅。佛說這些人,如怖畏虛空,而想逃避虛空一樣,這是減 損了。其實,空是一切法性,虛空那樣的遍于一切,有什么可怖畏,有什么可舍 離的?想離空立有,真是「狂亂失心」了!龍樹說:「五百部聞畢竟空,如刀傷 心」,就是這一類人。能于一切法性空,不增不減的如實觀察,是引發(fā)真實圣智 的方便。一切法本性空:以如幻性空的觀心,觀如幻性空的觀境;心境并冥。經 說如幻食幻的比喻,極為明白。觀心是分別伺察,圣智是無分別智,依分別觀怎 [P14] 么能引生無分別智呢?這如經上說:「真實觀故,生圣智慧;圣智生已,還燒實 觀」。要知道,如實觀慧,是觀一切法無自性空的。這雖是世俗的分別觀察,但 是順于勝義的,觀自性不可得的。所以這樣的觀慧,能引發(fā)無分別圣智。等到圣 智現(xiàn)前,那如實空觀也就不起了。唯有理解這個道理,才知觀慧的必要,不致于 落入一味息除分別的定窟。
本經以律儀戒而深入到道共戒;從聞慧、修慧而深入到現(xiàn)證慧。在法空性的 現(xiàn)證中,戒智不二;也就是無漏戒定慧的具足。這可說是本經的宗要所在了。
正釋
甲一 序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 薩萬六千人,皆是阿惟越致,從諸佛土而來集會,悉皆一生當成無上正真大道。』
以下正釋經文。依一般釋經的通例,分本經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序分中,一般有通序與別序。本經敘事簡要,如佛說阿彌陀經 一樣,僅有通序,即如是我聞等;這是一切經典所共有的。約文體來說,這 是佛經的特有體裁。是佛將涅槃時,告訴阿難,將來結集的佛經,應該說如 是我聞等。約意義來說,『說時方人,為令人生信故』(智度論)。這部經 ,有時間、地點、說者與聽法的大眾,足見得信而有征,所以通序也叫做證 信序。通序或分為六種成就,現(xiàn)在約五事來說:
一、「如是我聞」,指出所聽聞的法門。意思說,這一法門,是我所聽聞來的。我,是結集經典者──阿難的自稱。我聞,或者是親從佛聞,或者 是從佛弟子展轉傳聞。阿難說我聞,表明了稟承佛說,而不是結集者的杜撰 。所以在當初大眾結集時,阿難宣說如是我聞,經大眾一致審定,公認為佛 說,含有一致無諍的意義。也就因此,古德解說為『文如義是』。下面的文 句,與佛說一樣的(如),不增不減。其中的意義,正確恰當(是),不偏 不倒。通序本以證信為主要意義,所以首說如是我聞,即表示了確而可信: 非杜撰,不錯誤,而為學者所可以信受奉行的法門。
二、「一時」,是說法與聽法的時間。說到時間,不但世間歷法──年 、月、日,種種不同;就是日夜,也不一定相同。如我們這里的時間,與菲 律賓馬尼拉,就差了一點鐘。佛法是一切世間的,全人類的佛法,并不限于 印度一地,所以只泛說一時──法會始終那一段時間,而不說年、月、日、 時。
三、「佛」,是宣說法門的法主。佛的意義是覺者,為一切究竟大覺者的通稱;但這里,專指釋迦牟尼佛而說。釋迦佛,是出現(xiàn)于我們這個世界的 佛;是在這世界,宣揚正法,救度眾生的佛。為什么稱為佛呢?眾生一直在 生死中,怎么也不得解脫,癥結在情。情是迷情,情識;有迷情的,稱為有 情,以迷情為本的有情,可說是盲目的活動,糊胡涂涂,顛顛倒倒,沒有自 主的苦樂升沉,怎么也不得自在解脫。佛法,是能使有情獲得究竟解脫的; 也就是轉化情識本位而成為正覺本位的。對于宇宙人生的真實義,能如實的 覺了;能依于正法,一切隨智慧而行,得大解脫。所以佛法的特質,是般若 ,正覺。得『三菩提』(正覺)的,成就聲聞與緣覺的圣果。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覺)的,成就佛果。圣者的證入,雖有淺深的不同 ,而都是以正覺為本的。所以究竟圓滿的大覺者,也就約自覺、覺他、覺行 圓滿的意義,而稱之為佛!悍馂榉ū,佛為法根』,法門的宣揚流通,都 由佛而來。
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是佛說法,也是大眾聽法的地點。釋迦佛出現(xiàn)于印度。中印度摩竭陀國的首都,叫王舍城;一向是國王的住處!所 以叫王舍。當時,王舍城是印度文化、經濟、政治的中心,所以佛也常在這 里教化。王舍城有五山環(huán)繞;耆阇崛山即五山之一。梵語耆阇崛,意義是鷲 峰,從形勢得名。安靜而并不太高,離城而并不太遠,這是釋迦佛常住說法 的道場。
五、「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以下是列同聞正法的大眾。這又有二眾 :一、(小乘)聲聞眾,二、(大乘)菩薩眾。聲聞的學眾,有在家的,出 家的,而以出家的為主。出家眾又有五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 、式叉摩那尼,而以比丘為主導者。本經簡略,所以但列比丘眾為代表。梵 語比丘,華語為乞士(男性)。是『外乞食以資身,內乞法以資心』;就是 過著乞化生活,而專修佛法的出家者。比丘眾同住在一起,叫俱。但這不只 是群居,而是過著有紀律的(見和、利和、戒和)集體生活。在這聽法的聲 聞眾中,有凡有圣;圣眾也有四果的差別;第四阿羅漢果有九種,其中得三明六通的俱解脫阿羅漢,為比丘中的大比丘。這樣的大比丘,就有八千人, 可見參加法會的聲聞眾,人數(shù)是多極了!
「菩薩摩訶薩萬六千人」以下,列菩薩眾。梵語菩提薩埵,簡譯為菩薩 ,華語覺有情。梵語摩訶薩埵,簡譯為摩訶薩,華語為大有情(大士)。菩 提,是佛的大菩提──無上正等覺。薩埵是勇心,是強毅勇猛的愿欲。凡發(fā) 堅固的大菩提心,依菩薩道而勤勇進修的,就名為菩薩。從初發(fā)心到成佛, 菩薩的階位是不等的。高位的菩薩,如文殊、彌勒等,為菩薩中的大菩薩, 所以叫菩薩摩訶薩。在這寶積大法會中,單是大乘眾的領導者──菩薩摩訶 薩,就有一萬六千人!
敘列同聞的大眾,集經者每每稱贊聽眾的功德。本經簡要,所以比丘眾 沒有贊德,菩薩眾也僅以三句來贊說!附允前⑽┰街隆,指出了菩薩眾的 行位。阿惟越致,是阿毗跋致的舊譯,華語為不退,就是『不退轉于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但不退有四類:一、信不退,在十信的第六心,對于大菩提的深信不疑,不會再退失了。二、位下退,在十住的第六住,不再會退證 小乘的果證了。三、證不退,在十地的初地,證得甚深法性,一得永得,不 會退失。四、行不退,在八地以上,清凈心的德行進修,念念不斷的向上, 不再會退起染心,或停滯不進了。以本經的菩薩摩訶薩來說,應該是行不退 。
釋迦佛出世時的印度,在家菩薩是少數(shù)的;出家菩薩更只是彌勒菩薩一 人。所以寶積法會中的大菩薩們,都是「從諸佛土而來集會」的。十方的世 界(佛土)無量,菩薩也無量;有些清凈佛土,更是純一的菩薩眾。在釋迦 佛說法時,就有十方的菩薩們來會。這說明了,佛是平等而不分彼此的。菩 薩們的來會,除了供佛聽法以外,還起著莊嚴法會,贊揚大乘,及示范的教 化作用。
這些大菩薩們,「悉皆一生當成無上正真大道」。無上正真大道(古來 多譯菩提為道),是無上正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舊譯。正覺,是通于聲聞的。正等(普遍)覺,是通于菩薩的。究竟圓滿的大覺,稱為無上 正等覺,是佛所圓證的大菩提。這些大菩薩,都再是一生,就要當來成佛, 證得無上菩提。所以都是修證到鄰近佛果,如彌勒一樣的補處菩薩。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正說菩薩道
丙一 修廣大正行
丁一 辨菩薩行相
戊一 正行差別
己一 得智慧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
本經的正宗分,分正說菩薩道,兼說聲聞道二科。這說明了本經是以大 乘為主,而大小兼暢的法門,代表正統(tǒng)的中期佛教。在菩薩道中,有修廣大 正行,習甚深中觀,作教化事業(yè)三科。廣大行與甚深觀,是菩薩道自行的大綱;教化事業(yè),是利他的大業(yè)。這三者,完滿的開示了菩提的正道。如約修 學階位的偏重來說:修資糧以向加行位,重于福智資糧的廣大積集。從加行 以入見道,重于甚深中觀的修證。從見道以趨修道位,重在利他的教化事業(yè) 。修廣大正行,也有辨菩薩行相,贊菩薩功德二科。辨菩薩行相,也分三, 先說正行差別?傆邪耸拢家孕靶姓,一反一正的對辨,以顯示菩薩應 行的種種正行。
「爾時」是佛在鷲峰,與大眾共集,而要宣說寶積法門的時候。「世尊 」,是佛的又一尊稱。佛為究竟無上的大圣,是人間天上,一切世間所共尊 仰的,所以又稱為世尊。當時,佛「告大迦葉」說。佛為無量大眾說法時, 一定有一位或幾位,與佛問答的當機者(受佛稱贊或被佛呵斥)。這是代表 大眾的,代表大眾而請問,佛也就因對他說而告訴了大家。本經的當機者, 是大迦葉。迦葉是姓,華語為飲光。姓迦葉的佛弟子,不在少數(shù),這位被稱 為大迦葉的,是釋尊門下了不起的大德。釋尊涅槃后,大迦葉主持了荼毗大典。又在王舍城的七葉窟,主持了佛典的第一結集。大迦葉是佛涅槃后的領 導者,所以有釋尊付囑迦葉,傳承正法的傳說。大迦葉頭陀第一,生活精嚴 ,在崇尚苦行的東方印度(耆那教與提婆達多的五法是道,都興起于此), 受到了大眾的崇仰。本經重于戒慧,所以操行精嚴的大迦葉,為本經的當機 者。還有,當時就近參與荼毗典禮的,以及出席結集法會的,主要為王舍城 、毗舍離一帶的比丘,也就是大迦葉領導的一系。大迦葉不曾能邀集全佛教 界,集思廣益,而舉行少數(shù)的結集;連多聞第一的阿難,也幾乎被拒絕。這 所以結集圓滿時,就有富樓那等提出異議,而種下了佛教學派分化的種子。 在佛教的傳宏中,大迦葉領導的學系,重戒的,復位的,帶有嚴重隱遁傾向 的佛教,被指為背棄釋迦精神的小乘。本經不但開示大乘正法,也針對重戒 的,復位的比丘,而宣說聲聞正法。以大迦葉為當機者,那是最適當不過的 了!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佛為大迦葉說菩薩的正行差別,先說失智慧與得智慧。智慧是佛法不共 世間的特質,是解脫與成佛的根本。對于菩薩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首先 提出來說。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已有的尚且要退失,當然更不會增進了。 四法為因,引起智慧的退失是果,有著因果的一定關系。因果是多種多樣的 ,這里說的,主要約二類因果說。一、無論是善的惡的,久而久之,習以成 性,一天天的增強。如常起貪心的,會貪心越來越大;起瞋心的,瞋心會越 來越嚴重。如讀書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好靜的,習慣了會愛靜惡動,過不 慣煩囂的生活。這不但今生,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能力。這叫做等流因果 。二、如布施的,使別人的生活獲得充足,自己將來就能得富裕的果。傷害 人,使人死(墮落惡道是異熟因果),來生為人時,會受到多病或夭壽的果。總之,使人苦惱,自己得苦惱,使人安樂,自己能安樂;障礙人的,自己 也受人的障礙。這些,叫做增上因果(一般也叫做業(yè)報)。
那四種邪行能退失智慧呢?一、「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法,是真理 (理法;理法的實現(xiàn)即證法),是達到真理的正行(行法),表達這真理與 正行的圣教(教法)。自己學法而又以法教化的,稱為法師。法──真理、 正行、圣教,從佛的大覺而宣揚出來。對學者來說,法是智慧的源泉。如不 尊重法,不生希有難得心,不看作治病的良藥,昏夜的明燈,而覺得沒有什 么了不得,與自己沒有什么關系,那一定不會依法去信解修行。不進則退, 也就會日漸愚癡了。不能尊重法,也就不會尊敬法師。法師也是人,不會是 十全十美的。所以如不從正法的關系去尊敬他,就會挑剔一些不相關的事: 相貌不端嚴呀,音聲不洪亮呀……;蛘f法師的某種不圓滿:性急呀,偏愛 呀,好名呀,種種吹求,而忘記了自己應學他的長處,應學習他宣揚的正法 。這樣的不尊師,不重道,自己閉塞了聰明,不能獲得正法的智慧,反而要退失了。
二、「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深法,是大乘法,大乘的空義(經說: 『深奧者,空是其義』),深行密證的法門。自己從師長受學得來,應該善 與人同,盡量宏揚。卻故意秘密化,不肯輕易說,說也不肯盡量的說,而保 留一分。這或是為了名,為了利,秘而不傳的作風,障礙人不能生長深智; 因果必然,當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拿淺事來說:我國古代的工巧、醫(yī)藥、 拳術,都有高度的成就,可是被『秘密』害了。教拳的,不肯盡量傳授徒眾 ,而留下幾手。醫(yī)藥,只肯傳自己人,或傳兒不傳女,不愿公開以求進步。 結果,大多失傳了。到現(xiàn)在,我國還被看作落后地區(qū),這不就是秘不盡傳,而 招退失智慧的惡果嗎?
三、「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樂法,是愛好大法 而深愿欲求的意思。遇到這樣的人,應該隨機說法,引他趣入佛法。而現(xiàn)在 卻故意的留難他,說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如年紀還輕呀,知識太差呀,業(yè) [P27] 障太重呀,下次再來呀,要供養(yǎng)多少呀……。根機中中的,就會因而失望, 意志沮喪,變壞了那種樂于求法的熱心。有的,受了外道的誘惑,動搖了對 三寶的信心。犯了這樣障人智慧的罪過,當然要退失智慧了。
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修學佛法的,容易犯一種過失,就是義 理愈了解,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憍慢心就起來了。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 一等?雌鹚藖,論教理、論修行,都卑下低劣,不及自己。于是覺得沒 有值得尊敬的法師,沒有可以造就的學者。憍慢狂妄,結果是『滿招損』, 智慧日漸退失了。
世尊總結的說:上面所說的,「是為菩薩四法」,會「退失智慧」的。 求大智慧的大乘行者,應切戒才好!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 所聞法,以清凈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yǎng)。知從多聞生于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現(xiàn)在,再從正行來說能得大智慧的四法。那四種法呢?
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師」:能常常的尊師重道,就會常常的訪師求法,智慧也就自然增長廣大起來。
二、「隨所聞法,以清凈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yǎng)」:菩薩隨自 己聽聞受持的深法,不會『秘不說盡』,而是樂意的廣為人說。以宏法心, 慈悲心,報恩心來說法,不是為了貪求名譽,或者財利供養(yǎng)。唯有這樣的清 凈心說法,才能廣為人說。否則,存有名聞、利養(yǎng)、徒眾──不清凈心來說 法,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說法的報酬太少,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 名聞利養(yǎng)被人奪去了。
三、「知從多聞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對于樂法的人,故 意留難,不愿為他說法,主要是由于不知聞法的利益。要知道,現(xiàn)證的智慧 ,雖由于修習;而修慧要由于思惟,思慧要由于多聞。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了。對他人,就不為留難,樂意去為人說法。 對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不懈不怠。如頭發(fā)須眉著了火一樣:火燒 (然與燃同)須眉,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知道多聞的功德,一定會不懈 不怠的去多聞正法。當然,精勤的多聞,也要注意到身心的調適。必須『行 之以漸,持之以恒』,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舍,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凡人聽聞經法,背誦、受持 ,大抵會因此而憍慢起來。但聞思經法,還是為了實行。如學者的志愿,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專在名相上作工夫,那 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還不能完滿的實踐佛說。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謙和寬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這樣依解而起行,智慧當然能生長 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這就是「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己二 不失菩提心『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失菩提心。何謂為四?欺誑師長,已受經法而不 恭敬。無疑悔處,令他疑悔。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以諂曲心,與人 從事。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失菩提心。』
再說退失菩提心的邪行,與不退菩提心的正行。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心要 ;是不是菩薩,以有沒有菩提心來分別的。什么是菩提心?初學者約愿心說 。菩薩以慈悲利他為本;但要利濟眾生,非佛那樣不能圓滿成就度眾生的愿 望。這樣,就誓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深信大愿,做到『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名為菩提心成就。高位的菩薩,常念菩提心,念念不離菩提心 (所以也叫正念)。初學者,就得修學正行來保持菩提心。否則,不但間雜 不凈,而且要退失了。
佛先開示邪行:「菩薩有四法,失菩提心」。那四種法呢?
一、「欺誑師長,已受經法而不恭敬」:經法是經典,也是戒經。從師 長受學經法,應該尊師重法,依法修行才對。如所行的違犯了經法,被師長發(fā)現(xiàn)了,還不知真實懺悔,說些不盡不實的話來欺誑師長;蛘邘熼L舉發(fā)他 的錯誤,還是欺誑狡賴。這樣的沒有慈心,沒有智慧,惱亂師長,目無法紀 ,怎能保持菩提心而進修菩薩行呢?
二、「無疑悔處,令他疑悔」:這是對于同參道友的,故意的惱亂同學 。他人的言行,本來沒有什么,卻故甚其辭,說他違犯了。好心的佛弟子, 如對經法沒有明確的認識,就會懷疑自己的行為。疑心一起,憂愁懊悔就來 了。憂悔一來,身心就不得安定,障害了正法的修行。像這樣的惱亂同學, 以別人的憂苦為自己的快樂,真是斷慈悲種子!菩提心當然就退失了。
三、「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上二是不重戒法而欺師害友 ,下二是不重大法而誹謗菩薩。自己發(fā)菩提心,修大乘行,那對于同愿同行 ,求大乘法的菩薩,應該隨喜、尊敬、策勵才對。由于內心的憍慢、嫉妒、 瞋恨,當面訶罵菩薩,背后誹謗菩薩,盡量的傳布他的惡名聲。這樣的訶毀 菩薩,等于破壞大乘,菩提心當然消失到不知那里去了。
四、「以諂曲心,與人從事」:諂曲,是虛偽不直的。與人從事,是與 人往來,作朋友;與他談話,合作,或者幫助他。但這是虛偽的友善,不懷 好意,想在與人的經常接觸中,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隱藏而沒有顯露的錯誤。找 到了話柄,就揭發(fā)陰私,大肆攻訐。這與上文的訶罵菩薩一樣,上文是站在 敵對的立場,這是裝成友善的姿態(tài),而同以達成誹毀菩薩為目的。
世尊總結的說:這就「是」「四法」邪行,能退「失菩提心」了。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xiàn)前。 何謂為四?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 曲。于諸菩薩生世尊想,能于四方稱揚其名。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 ,皆悉令住無上菩提。迦葉!是為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 ,自然現(xiàn)前。』
再來說「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xiàn)前」。如 有四種正行,不但生生世世不失菩提心;一直到最后身菩薩,坐道場成佛時 ,都會任運的自然現(xiàn)前。初學者是愿菩提心。到了證得法性,名為勝義菩提 [P33] 心,如寶珠一樣。經洗、治、摩(十地菩薩的進修),越來越清凈光明。到 了究竟圓滿。就是無上菩提了。能不失菩提心的,到底是那四種正行呢?
一、「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這是針對不重經法,欺誑師 長的正行。有了違犯的行為,經師長的舉發(fā),不論依律應受怎樣的治罰,都 應老實承認。就是因此會喪失生命,如犯了波羅夷重罪,于佛法為死人,要 受逐出僧團的處分,也愿受重罰,決不以妄語來欺蒙師長。重罪都不敢妄語 ,那何況不必要的,或戲笑時,還會欺誑妄語呢!
二、「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這好象是針對上文的第四邪 行,而其實是與第二邪行相反的正行。為什么對同學要故意惱亂,使他無辜 的陷入悔疑的憂海呢?本來,如法的舉發(fā)他人的過失,使他能懺悔清凈,是 悲心、善意,應該這樣做的。但是虛偽的善意,就會因此而惱亂同學了。菩 薩的正行,與此相反。對于同參道友,經常以正直的善意,往來從事,離去 種種的諂曲心,所以決不故存惡意,使人引起不必要的疑悔。 [P34]
三、「于諸菩薩生世尊想,能于四方稱揚其名」:大乘行者,應對菩薩 生起佛一樣的尊敬心,如敬重王子與國王一樣。菩薩是未來佛,佛是菩薩行 的究竟圓滿。想菩薩為佛一樣的可尊可敬,就不會呵毀誹謗了。真正的學佛 者,怎么也不會謗佛的。不但不呵毀菩薩,還能在一切處稱揚贊嘆菩薩的功 德,使菩薩的美名善譽,遍于四方。
四、「自不愛樂小乘;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邪行者的與人 從事,目的在舉發(fā)陰私,破壞菩薩。菩薩的正行,就不同了。由于自己的志 在大乘,于小乘沒有愛好心,所以希望別人都與自己一樣。在與人往來親善 時,就教化眾生,使往昔所集的大乘善根,潛而未發(fā)的清凈德性,充分的顯 發(fā)出來;堅固成就,安住于大乘的無上菩提。住,是安立、決定的意思。
菩薩這樣的修四正行,尊重正法,愛護同行,贊嘆大乘,始終以菩提道 為念,當然不會退失菩提了。
己三 增長善法『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何謂為四?以憍慢心,讀誦 修學路伽耶經。貪利養(yǎng)心,詣諸檀越。憎毀菩薩。所未聞經,違逆不信。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
菩薩的智慧增長,菩提心就不會退失;不退菩提心,一切善法就滋長了 。所以,接著說損滅善法的邪行,與增長善法的正行。佛告「迦葉:菩薩有 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已生的善法,受到了邪行的損害,或是不再增 長了,或是損滅而消失了。是那四種邪行呢?
一、「以憍慢心,讀誦修學路伽耶經」:學者為了憍慢心所驅使,好強 爭勝,不知于佛法作深入的聞思,而卻去讀誦修學路伽耶經。路伽耶經,是 世俗的典籍?雌饋,科學、哲學、政治、經濟……知識愈來愈豐富,其實 憍慢心也愈來愈大了。世俗的學術,雖有有益于人生的部分,但大多重于向 外的爭取,是雜染而不是純凈的。常在這些駁雜不純的俗學上用功,正沾沾 自喜地以為進步,而不知俗念熏染,道念漸薄,善法也漸滅了。這在菩薩的修學來說,真是棄明珠而取瓦礫,實在不值得!
二、「貪利養(yǎng)心,詣諸檀越」:人要有精神的食糧來資長慧命,也要有 物質的資糧來維持色身。如追求世俗知識,思想會流入歧途;以貪染心去求 利養(yǎng),生活會流入邪命。依經文說,為了貪著物質的財利供養(yǎng),以貪求物欲 心,到檀越家去。梵語檀越,華語為施主。出家人依檀越而生活,也就不能 不去檀越家。但為了生活的必要外,應以化導的,安慰的慈心,進檀越家, 使檀越能生長信心,增益福慧。如一心一意的為了物欲,那就有說不完的弊 害了。專心在物欲上著想,善法怎能不損滅呢!
三、「憎毀菩薩」:大乘菩薩,應該是尊敬贊嘆的對象。但如從自己的 名聞、利養(yǎng)著想,對于超勝自己的菩薩,就會引起憎怨嫉恨的心,甚至惡意 的毀謗他。不能崇重賢善,反而憎怨他,那就穢念滋生,善法就滅不增長了 。
四、「所未聞經,違逆不信」:總之,是憍慢好勝心在作怪!這才對超勝自己的菩薩,憎厭誹謗;對超勝自己所學的法門,不肯信受了。自己所學 的有限有量,就以為佛法不過如此,這才憍慢高傲起來。一旦發(fā)現(xiàn)了,自己 所沒有聽聞修學過的經典,為了不承認自己的不知,就不惜反對,不肯隨順 信受。憍慢的人,不但毀謗菩薩,連佛說的深法也敢反對。憍慢,是多么可 怕的煩惱!
修學菩薩行的,如貪求些世俗的知識,世俗的財利,嫉忌勝人勝法,那 善法怎能不滅而增長呢?這就是使「所生善法,滅不增長」的四法。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所生善法增長不失。何謂為四?舍離邪法,求正 經典──六波羅蜜菩薩法藏;心無憍慢,于諸眾生謙卑下下。如法得施,知量知 足,離諸邪命,安住圣種。不出他人罪過虛實,不求人短。若于諸法心不通達, 作如是念:佛法無量,隨眾所樂而為演說,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為證,不 生違逆。迦葉!是為菩薩四法,所生善法增長不失。』
再來說使「所生善法增長不失」的四種正行;是那四種呢?
一、「舍離邪法,求正經典──六波羅蜜菩薩法藏;心無憍慢,于諸眾 生謙卑下下」:修學菩薩行的,舍離邪法。邪法,是不與真理相應,不順解 脫的世俗學術。尤其是唯物的,功利的路伽耶經。菩薩不學邪法,而專心志 求正經。雖一切佛說,都是正經,而大乘法最為真正。大乘法藏(經典的總 匯叫藏),內容以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為總 綱。波羅蜜,華語到彼岸,是從生死而到達佛果的法門。專求大乘的六波羅 密,沒有一點的憍慢心;對一切眾,都非常的謙卑低下,好象什么都不及人 一樣。這樣的對人謙和,求法精進,無邊的善法,都會增長而不失了。
二、「如法得施,知量知足,離諸邪命,安住圣種」:這是出家眾對于 生活資具的正行。一切都是從布施得來的,但要來得如法,不能為了貪求布 施,而作些非法的行為。如為了貪求布施,裝模作樣的矯現(xiàn)威儀,使人尊信 ;或隨時往來施主家,或者贈送禮品,以增厚感情;或在人前,故意贊嘆別 人的布施;或眩賣自己的修行,怎樣用功,怎樣得感應。總之,以一切技巧、手段,來達到他人施與的目的,都是非法。如法所得的布施,不管多少, 不問精美或粗惡,都會生歡喜心,知足心。能知量知足,而不作過分的乞求 。這不但自己適量而受,還要顧慮到檀越的經濟力量。除了受施而外,出家 眾不宜營農、經商,或者趕鬼、治病、占卜、算命、看相等。從這些而得來 的生活資具,叫做邪命。這是說,對出家眾來說,這是不正當?shù)慕洕睢?邪命,是一定要遠離的。這樣,佛弟子能安住于四圣種中。四圣種是:對于 衣服、飲食、臥具──三者,隨所能得到的,都歡喜滿足。第四是樂于斷除 煩惱,樂于修習圣道。這樣的生活淡泊,少欲知足,而又勤修佛法,就能因 此而從凡入圣。圣人由此四事而出生,所以叫圣種。這第二正行,主要為不 于物欲而生貪著。
三、「不出他人罪過虛實,不求人短」:由于菩薩的心地謙卑,專精修 學,所以對他人的罪過,無論是虛的實的,都不會舉發(fā)他(在僧團中,可以 如法舉罪)。更不會故意吹求他人的短處。對一般人都如此,遇到大乘菩薩 [P40] ,當然更不會憎毀了。
四、「若于諸法心不通達,作如是念:佛法無量,隨眾所樂而為演說, 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為證,不生違逆」:自心不能通達的諸法,就是 自己沒有聽聞受學過的諸經。自己所沒有聽聞通達的,怎么可因自己的不通 達而不信呢?然而,不明白、不理解,怎么能生信心呢?是的,佛法有從勝 解而來的解信,有從親切體驗而來的證信,但也還有因尊信圣者而來的仰信 呢!所以,如心不通達,就應該這樣的想;佛法是無量的,是適應眾生的根 性好樂不同,而作無量方便的演說。橫說豎說,淺說深說,或似矛盾而并不 相反,或聽來驚奇而合于常道。無量方便的不同說法,唯有佛的智慧才能知 道,這不是我的淺智所能了解的。這樣,以佛的智慧方便為權證,以佛的無 方說法而起仰信。雖然不了解,不通達,也能樂意的信受,不致違逆如來的 正法了。
世尊又總結的說:「是為菩薩四法,所生善法增長不失」。
己四 直心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曲心,所應遠離。何謂為四?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 諸眾生憍慢瞋恨。于他利養(yǎng)起嫉妒心。訶罵菩薩,廣其惡名。迦葉!是為菩薩四 曲心,所應遠離!
學者如善法增長,心地就會質直。佛是特重質直心的,所以說:『直心 是道場」。否則,善法損滅,心地就會邪曲起來。因此,接著來說菩薩應離 的四種曲心,與四種直心。佛說:「菩薩有四曲心,所當遠離」,那四種心 呢?
一、「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佛法中出家修學,應秉承佛的教授教誡 ,不敢違犯。如違犯了,應立即發(fā)露。如對佛法的恭敬信順心不夠,就會為 了面子問題,把罪過隱藏起來。罪過藏在心里,一定會陷于重重疑悔的憂苦 當中。如把死尸放在家里,弄到膿血流漓,臭氣充滿一樣。這里的悔,不是 懺悔,而是嫌惡自己所作的不善,引起內心的不得安定。
二、「于諸眾生憍慢瞋恨」:這可以約一切眾生說,而主要為對于共住 的師友。在大眾中,自以為高勝,憍慢得了不得。有了過失,因為憍慢心而 不肯認罪。如受了僧團的處罰,或驅擯,那就生瞋恨心,以為僧伽不公平, 故意難為他。
三、「于他利養(yǎng)起嫉妒心」:有大福德大智慧的菩薩,當然會受到一般 人的尊敬,而得廣大的布施。有的不怪自己──不修福,不修慧,而又貪著 財利,這才見到他人得利養(yǎng)而生起了嫉妒心。
四、「訶罵菩薩,廣其惡名」:菩薩的;墼鰟伲芡ㄟ_甚深的法門, 所以受到廣大的敬施,F(xiàn)在,不但嫉妒菩薩的利養(yǎng),更進而憎厭他的大乘深 法。因此對大乘學者的菩薩,訶罵他,毀謗他,廣大傳揚他的惡名。
疑悔、憍慢、瞋恨、嫉妒、不信,這就是菩薩的四曲心。修學菩薩行的 ,這是應該遠離的。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直心之相。何謂為四?所犯眾罪,終不覆藏,向他發(fā)露,心無蓋纏。若失國界、身命、財利,如是急事,終不妄語,亦不余言。一切 惡事:罵詈、毀謗、撾打、系縛,種種傷害,受是苦時,但自咎責,自依業(yè)報, 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聞甚深難信佛法,自心清凈,能悉受持。迦葉!是為菩 薩有四直心之相。』
再來說菩薩的「四直心之相」。有了直心,就有直心的事表現(xiàn)出來。行 事能表達內心的正直,所以叫直心之相。四直心是什么?當然是與上邪行相 反的四種。
一、「所犯眾罪,終不覆藏,向他發(fā)露,心無蓋纏」:菩薩在佛法中, 有深切的信順恭敬心,那對或有違犯的眾罪,或重或輕,怎么也不會隱覆的 掩藏起來。因為覆藏只是增長罪惡,多生疑悔。如把臭物嚴密的封存起來, 一定是越久越臭。所以佛制比丘,有罪不準覆藏(覆藏的加重治罰),而應 該向他人發(fā)露。發(fā)露,就是懺悔。隨犯罪的輕重,依律制而作如法的懺悔, 就是對人而將自己的罪過吐露出來。這是什么罪,應受怎樣的治罰。一切依 [P44] 僧伽的規(guī)律而行。過失一經懺悔,或接受了處分,如把瓶中的臭物,倒在太 陽下,又加以洗凈一樣,戒體就回復清凈,不再有疑悔等蓋纏,不再會障礙 圣道的進修了。蓋是五蓋:貪欲、瞋恚、疑、昏沉睡眠、掉舉惡作(惡作就 是悔)。纏是十纏: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沉、忿、覆。
二、「若失國界、身命、財利,如是急事,終不妄語,亦不余言」:在 大眾中,如有了違犯,經人舉發(fā),決不說欺誑師友的妄語,老實認罪。也決 不說其它的話,如處分不適當,不公平等。國界等是譬說,假使說了老實話 ,會因此而(國王)失去國土,會喪失身命,會損失財物:這樣的關系重大 ,也還是不說妄語。意思說:犯了罪,無論后果怎樣,那怕是逐出僧團,也 要直心實說。
三、「一切惡事:罵詈、毀謗、撾打、系縛,種種傷害。受是苦時,但 自咎責。自依業(yè)報,不瞋恨他」:上面第三邪行,是于他利養(yǎng)生嫉妒心。這 雖也因為貪染心,主要還是由于不信業(yè)報。他受種種利養(yǎng),如知道是福業(yè)所感,就應該生隨喜心。即使他不如法得來(如沒有福業(yè),不如法去追求,也 是得不到),那是他自造來生的苦果,應該悲憫他,這都不會嫉妒的。與這 相反的正行,從自己遭受的種種惡事來說。如被人辱罵,被人毀謗,被人用 手腳棍棒來毆打,被人捆縛或者監(jiān)禁起來。名譽、身體、財物、自由,受到了種種的傷害。一般人有此遭遇,總是怨天尤人,氣憤得不得了。但菩薩是 深信業(yè)報的,所以受到這種的苦難,只是自己怪自己,責備自己:為什么造 了惡業(yè)?不與人廣結善緣?由于自己依業(yè)報的信仰而安心(中國人稱為安命 ),所以不會瞋恨別人。其實,瞋恨有什么用呢?
四、「安住信力,若聞甚深難信佛法,自心清凈,能悉受持」:菩薩如 聽聞甚深難信的佛法,如不思議的佛境界,一切法空性等。能安住于信力中 ,也就是能尊敬佛說而能起仰信。經上說:『信如清水珠,能清濁水』,所 以能安住信力,就能自心清凈,也就能隨順深入,完全受持這甚深的法門。 所以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上面所說的,就是菩薩四種直心之相。
己五 善調順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敗壞之相。何謂為四?讀誦經典而生戲論,不隨法行 。不能奉順恭敬師長,令心歡悅。損他供養(yǎng),自違本誓而受信施。見善菩薩,輕 慢不敬。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菩薩的善法增長,心地正直,就能善順。本譯以邪行為敗壞,正行為善 順,這是什么意義呢?善順,是善調柔順的意思。如象馬的野性未馴,難調 難伏;等到訓練成功,能隨人意而被御用,就是善順。又如生牛皮,未經制 煉,堅硬而不合用;一經如法的制煉,就調和柔順,可以用作器具。所以, 菩薩如三學熏修,內心煩惱不起,成就法器,就名為善順。如不如法行,煩 惱熾盛,不成大乘法器,名為敗壞菩薩。這里,先說「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四種是:
一、「讀誦經典而生戲論,不隨法行」:菩薩讀誦大乘經典,如專在義理上著力:理論怎樣的明確,怎樣不受外道的難破。這落入了戲論法相,而 不知隨順正法去實行。這樣的聞思經法,每矯現(xiàn)為學者(多聞持法者)的身 分,以掩飾空言無行的毛病。
二、「不能奉順恭敬師長,令心歡悅」:菩薩從師長受學,如不能奉承 隨順師長的意思,而照著自己去顛倒解說。這樣,與師意相違,當然不能得 到師長的歡心。不能在師門與大眾和合共住,每矯現(xiàn)為阿蘭若者。作為自己 去修行,以掩飾不能見和共住的毛病。
三、「損他供養(yǎng),自違本誓而受信施」:出家的依布施而生活,本意為 了如法修行。如違反了自己的本愿,無戒無定而受信施,就是浪費施主的供養(yǎng)。這每矯現(xiàn)為興寺院,辦僧事的身分,以免虛耗信施的譏嫌。
四、「見善菩薩,輕慢不敬」:菩薩本著自己所學的知見,堅固執(zhí)著, 所以見到勝善的大菩薩,就輕慢他而不能恭敬。為了自見,每矯現(xiàn)為攝受大 眾者的身分,以群眾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學者,阿蘭若者,興福業(yè)者,領眾者,都是菩薩應行的。但如由于著聞 思,起別解,缺戒行,執(zhí)自見而這樣行,那菩薩就不能調順成就,而要成為 敗壞菩薩了。這就是「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順之相。何謂為四?所未聞經,聞便信受,如所說 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說。隨順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 意。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yǎng)。見善菩薩,恭敬愛樂,隨順善人,稟受德行 。迦葉!是為菩薩有四善順之相!
與敗壞菩薩相反,「菩薩有四善順之相」,那四種呢?
一、「所未聞經,聞便信受,如所說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說」:菩薩 對久曾聞思的,當然修學;就是從來所沒有聽過的大乘深法,聽了也就能信 順受持。不專在論理上下工夫,而能照所說的去實行。這就是說:依止于法 的實踐,而不是依著語言文字的論說。
二、「隨順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意」:這是能承受師說而無倒的。佛法,從佛而弟子,展轉傳來,無論是義理,修行的 方法,都是有傳承的。這決不能憑自己的小聰明,望文生義,而發(fā)揮自己的 見解,F(xiàn)在,菩薩能隨順師長的教授,能知經論的真實意趣、宗旨,自己不 亂創(chuàng)別解,所以師弟間心意相通,說話也容易通達。做起事來都是善的,沒 有違反師長的意思,這才真能傳承師長的法門。
三、「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yǎng)」:菩薩的本愿,是受戒習定而度 著出家受施的生活,F(xiàn)在,能貫徹本愿,沒有退失戒定。有戒有定,心意調 順,這樣的受供養(yǎng),檀越的功德可大了!
四、「見善菩薩,恭敬愛樂,隨順善人,稟受德行」:菩薩不堅執(zhí)自見 ,遇到勝善的菩薩,弘揚深法,就能生恭敬心,愛慕心。能隨順這樣的善人 ,而稟受他德行的熏陶。
這四事,一一與敗壞的邪行相反。能這樣行,可知是善順的菩薩,能成 大乘法器,紹隆佛種。
己六 正道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錯謬。何謂為四?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非 器眾生說甚深法,是菩薩謬。樂大乘者為贊小乘,是菩薩謬。若行施時,但與持 戒,供養(yǎng)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迦葉!是為菩薩四謬!
菩薩以利益眾生為本,到了心調柔順,成就法器,就更重于教化眾生了 。但可能不契真理,不契根機而發(fā)生錯謬,所以接著說菩薩的所行正確,與 所行錯謬。先說「菩薩有四種謬」,四種是:
一、「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譯文不明。依其它譯本來看 ,不可信人,是對三寶沒有成就信心的人。對這種人,應為他說法,啟發(fā)增 進他的信心。如菩薩作與其它凈信的同樣的想法(已信了),而不給他說法 ,以啟發(fā)信心,那是菩薩的錯謬。
二、「非器眾生說甚深法,是菩薩謬」:非器,如小乘根性,不是大乘 法器。雖菩薩要化導一切眾生成佛,但也要適應機宜。如對非大乘器而說大 乘深法,對聽者并沒有利益,或者會引起相反的作用。如身體過分虛弱,給 與高度的滋補品,是受不了的,所以說醍醐成毒藥。這樣,為小機說大法, 顯然是錯謬的了。
三、「樂大乘者,為贊小乘,是菩薩謬」:愛好大乘的根性,如為他贊 揚小乘法,那是非常的錯謬。因為,聽者可能是由小入大的根性,對小乘法 有著深厚熏習,可能因此會退失大心。即使是純大乘的根性,為他說小乘, 也該有個分寸,不應該過分的贊揚。
四、「若行施時,但與持戒,供養(yǎng)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這里 的行施,通財施與法施二類;供養(yǎng)也通財供養(yǎng)與法供養(yǎng)。如法行施時,應平 等的教化;對過失重的,應特別的憐憫才對。如只供養(yǎng)持戒的善人,而不供 養(yǎng)破戒的惡人,這與菩薩平等普濟的精神不合,所以也是錯謬的。
菩薩的四種錯謬,問題在不能適應根機,與不能平等而有所偏愛。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正道。何謂為四?于諸眾生,其心平等。普化眾生, [P52] 等以佛慧。于諸眾生,平等說法。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正道 。』
上面說的邪行,重在不契機;現(xiàn)在來說「菩薩有四正道」,著重于平等 。四正道到底是什么呢?
一、「于諸眾生,其心平等」:菩薩發(fā)心,是為了一切眾生,于一切眾 生住平等心。所以對未信的眾生,如有因緣的話,一定要教化他,使他生長 凈信。不會輕忽的,以為可能已信了,而不為他說法。
二、「普化眾生,等以佛慧」:這如法華經說的:『令一切眾生開示悟 入佛之知見』。佛慧,是佛菩提,也就是佛知見。菩薩以平等心,本著不二 的平等大慧來化導一切;在這一原則下,應機說法。就是說二乘法,也還是 菩薩道,還是引入佛慧的方便。這樣的教化,施設無量方便,才是菩薩教化 眾生成佛的正道。并非不問根機的是否適應,一味的以深法來教化,才算是 普化眾生同成佛道。
三、「于諸眾生,平等說法」:對小機而引令向大,要說大乘法;大乘 行者普學一切法門,也應該開示小乘法。所以,可以說為一切眾生說一切法 ,都是平等的。但在現(xiàn)實的適應上,先后差別,也還是不同的。
四、「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菩薩如供養(yǎng)持戒善人,不供養(yǎng)破戒惡人, 生分別心,那善惡眾生,就會明顯的分化,距離越來越遠,惡人會自卑而自 棄于佛法。試問:菩薩這樣的教化,不以財法供養(yǎng)惡人,怎能教化惡人?所 以菩薩的平等布施,才能普化眾生,使同樣的安住于正行中。
菩薩的發(fā)心平等,教化的目標平等,說法平等,使眾生同住正行平等。 菩薩以此四大平等而施教化,就是菩薩的正道了。
己七 善知識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何謂為四?求聲聞者,但欲自 利。求緣覺者,喜樂少事。讀外經典路伽耶毗,文辭嚴飾。所親近者,但增世利 ,不益法利。迦葉!是為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
在菩薩自利利他的學程中,什么是善知識、善等侶?非善知識、非善等 侶呢?知識,是眾所知識,是眾生仰望而人所親近的。等侶,是伴侶。所以 ,善知識與善等侶,就是良師益友。非善知識、非善等侶,是無益或有損的 師友了。以菩薩道來說,如與菩薩道有損的,那怕是德高望重,也是非善知 識、非善等侶。學菩薩道,不能沒有良師益友,所以特為開示。先說「菩薩 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是那四種呢?
一、「求聲聞者,但欲自利」:小乘的聲聞行者,聽佛的聲教而得道, 所以名聲聞。求聲聞乘的,但求己利。己利,不是世俗的名聞利養(yǎng),也不是 來生福德,多聞持戒習定等功德,是解脫自己的生死,證得涅槃的大利。專 為自己的生死大事而修證,說起來名正言順,可尊可敬!但這種專為自己著 想的作風,對菩薩道來說,如受了他的熏染,可能會退失大乘。所以法華經 說:『勿親近小乘三藏學者』。
二、「求緣覺者,喜樂少事」:這是小乘的又一類。從觀緣起得悟而立名,也叫獨覺。聲聞人但求自利,總還受佛的教導,過著僧團的生活。經常 游化人間,顧問僧事。緣覺可不同了,不但專求自利,而且喜樂少事,不喜 歡事情,厭惡煩囂,大迦葉就是這樣的根性。他經常過著獨住苦行的生活, 連乞食也嫌麻煩,為少年比丘說法也不愿意,甚至敢于違反釋尊的教導。這 對化度眾生的大乘道來說,是嚴重的障礙,所以盡管他有修有證,也不是菩 薩的良師益友。緣覺者的風格,由于佛涅槃后,大迦葉取得僧團的領導權, 而深刻的影響了聲聞僧團。使流行中的聲聞僧,越來越遠離釋尊的本懷,不 重利益眾生的教化,所以受到菩薩行者的嚴厲訶責,指為欠佛債者!
三、「讀外經典路伽耶毗,文辭嚴飾」:有的專重世學,讀誦外道經書 ──路伽耶毘。路伽耶毗,就是上文的路伽耶──順世。除了現(xiàn)實的,功利 的而外,還學習文辭嚴飾,那是文法、修辭。以現(xiàn)代話來說,那是文藝。古 代佛教,有很多有名的文藝大師,如馬鳴等。但那本是文藝家,出家以后, 就以文藝來贊助教化,不是出家學菩薩行,而還專心去學習文藝。這種人漂流于佛法門外,親近了有向外退墮的危險。
四、「所親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如所親近的師友,不能使你 得到法益──戒定慧解脫等功德,而只是增益些俗利,使你有名聞、有利養(yǎng) 、有地位、有寺院、有徒眾、有護法,盡是些世俗的利益。這雖是一般所親 近仰望的大德,而不一定是大乘道中的良師益友。這使你忘記佛法修證的利益,謹慎!謹慎!
總之,或是使你離去以利益眾生為先的精神,或是使你在世俗的知識、財利中,走入歧途的師友,都是非善知識、非善等侶。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知識、四善等侶。何謂為四?諸來求者是善知識, 佛道因緣故。能說法者是善知識,生智慧故。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識,增 長善法故。諸佛世尊是善知識,增長一切諸佛法故。迦葉!是為菩薩四善知識、 四善等侶!
與上相反的,「菩薩有四善知識、四善等侶」。四類是怎樣的呢?
一、「諸來求者,是善知識,佛道因緣故」:自利,不是善知識,那末 凡有來求──求財、求法的,使你實踐利他的行為,就是菩薩的良師益友了 。對于來求的,一般都厭惡他,或勉強的給予,實在不對。這可說是上門來 ,教你積集利他的功德,使你積集成就佛道的因緣。這該怎樣的歡喜呢?
二、「能說法者,是善知識,生智慧故」:凡是能說法的,肯說法的, 使你生長智慧的,是菩薩的良師。如本經所說,以智慧為先,而后菩提心, 能成就真實菩薩。智慧是大乘道的眼目;熱心弘揚正法,就是菩薩的好模范 。緣覺的確是不對的!他愛好少事,獨住,就是教化眾生,只是現(xiàn)神通,使 人生信心,而從不說法以啟發(fā)信者的智慧。在大乘道中,怎樣才是良師益友 ,原是不消多說而可以明白的。
三、「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識,增長善法故」:雖然在家與出家 ,都可以信修佛法,行菩薩道。但在家人為了生活,不免著重世俗功利的知識。出家人沒有家庭生活的紛擾,可以專心地增長出世的善法。所以如能勸 [P58] 化他人出家的,就是使人遠離世俗知識,而專心佛法的,是真善知識。經上 說到,出家的功德很大,勸人出家的功德也大。
四、「諸佛世尊是善知識,增長一切諸佛法故」:諸佛世尊是善知識, 是不要多說的。學者從佛修學,如佛的兒女一樣,繼承佛的家業(yè)。有的得財 分(來生福報),有的得法分。佛的本意,當然要使你知法、入法,是法分 而不是財分。要人不求果報,而以正法的覺證來自利利他,增長一切諸佛的 功德法。所以從佛而得證入的,總是說自己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 法分,不得財分』。這與令人得世俗利益的惡知識,是怎樣的不同!
拿這「菩薩四善知識、四善等侶」,與邪行的非善知識相對比,就知道 菩薩應怎樣的親近修學了!
己八 真實菩薩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非菩薩而似菩薩。何謂為四?貪求利養(yǎng),而不求法。 貪求名稱,不求福德。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樂聚徒眾,不樂遠離。迦葉!是為四非菩薩而似菩薩。』
菩薩有了直心,調順成就,而后在化他方面,能行四正道;在求法方面 ,有四善知識:那就可以成就真實菩薩了。先從相反的邪行說起:「菩薩有 四非菩薩而似菩薩」,實際是虛偽的。那四種人呢?
一、「貪求利養(yǎng),而不求法」:有的多聞持誦,通大乘的法藏,可說是 大乘的大學者。但他是利名學教,為了貪求利養(yǎng),而不求法的實踐,不能說 是真實的菩薩。
二、「貪求名稱,不求福德」:有的大乘行者,不能與大眾共住,去阿 蘭若修行。但他是貪求修行的名稱,而不想積集福德。菩薩必要;垭p修, 現(xiàn)在離眾修行,不求福德,那里會是真實菩薩!
三、「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有的貪求自己的涅槃樂,只作 些興修寺院等福業(yè),而不以滅苦的佛法來救眾生。自得解脫而不使人得解脫 樂,是相似的菩薩。
四、「樂聚徒眾,不樂遠離」:有的統(tǒng)攝大眾,歡喜聚集一些徒眾,如世俗的兒女興旺一樣。眷屬心深,不重于身心的遠離,似乎廣度眾生,而其 實算不得真實菩薩。
這四類,瑜伽論解說為:持法者,阿蘭若者,興福業(yè)者,御眾者。如沒 有真無我的勝解,著于世俗,都是相似的菩薩。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真實菩薩。何謂為四?能信解空,亦信業(yè)報。知一切 法無有吾我,而于眾生起大悲心。深樂涅槃,而游生死。所作行施,皆為眾生, 不求果報。迦葉!是為四種真實菩薩福德!
相反的「菩薩有四真實菩薩」,怎樣才是真實的呢?
一、「能信解空,亦信業(yè)報」:一切法性空,是依因緣果報而顯示的。 所以大乘的正義是:由于因果,所以是本性空的;因為本性空,所以因果不 失。龍樹中論說:『雖空亦不斷,雖有亦非常,業(yè)果報不失,是為佛所說』 。如菩薩能這樣的信解空,也能信解業(yè)果,不偏于空理,那末多聞持法者,也就不會為利養(yǎng)而不求正法的實踐了。
二、「知一切法無有吾我,而于眾生起大悲心」:一切法無吾我──無 我無我所,確是佛法的實義。但如信解偏差,會因無我無人而不問眾生,去 阿蘭若修行。不知勝義無我,世俗的眾生,卻宛然而有。這樣的通達,就會 徹悟無我而不忘眾生,于眾生起大悲心,廣修福德了。
三、「深樂涅槃,而游生死」:菩薩深深的愛樂涅槃,又深知涅槃不離 于生死,所以能安住涅槃而游生死,也就是歷劫在生死中度眾生。不會自趣 涅槃,專興福業(yè),而不以滅苦的正法救眾生了。
四、「所作行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菩薩是攝眾的,是應以財法 來攝受眾生的。但所有的一切施與,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是貪著徒眾,門庭興盛。因此,所有的功德,不求自己現(xiàn)生與來生的果報而回向大眾。這樣 的攝導大眾,才是真實菩薩!
世尊總結的說:「是為四種真實菩薩福德」。特別提到福德,真是語重 [P62] 心長!出家的菩薩,應知菩薩的修證成就,是不能離去福德的。從生長智慧 ,不退菩提心,到這成就真實菩薩,世尊扼要又完滿的開示了菩薩的正行; 這是出家菩薩所應好好修習的正行。
己四 直心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曲心,所應遠離。何謂為四?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諸眾生憍慢瞋恨。于他利養(yǎng)起嫉妒心。訶罵菩薩,廣其惡名。迦葉!是為菩薩四 曲心,所應遠離!
學者如善法增長,心地就會質直。佛是特重質直心的,所以說:『直心 是道場」。否則,善法損滅,心地就會邪曲起來。因此,接著來說菩薩應離 的四種曲心,與四種直心。佛說:「菩薩有四曲心,所當遠離」,那四種心 呢?
一、「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佛法中出家修學,應秉承佛的教授教誡 ,不敢違犯。如違犯了,應立即發(fā)露。如對佛法的恭敬信順心不夠,就會為 了面子問題,把罪過隱藏起來。罪過藏在心里,一定會陷于重重疑悔的憂苦 當中。如把死尸放在家里,弄到膿血流漓,臭氣充滿一樣。這里的悔,不是 懺悔,而是嫌惡自己所作的不善,引起內心的不得安定。
二、「于諸眾生憍慢瞋恨」:這可以約一切眾生說,而主要為對于共住 的師友。在大眾中,自以為高勝,憍慢得了不得。有了過失,因為憍慢心而 不肯認罪。如受了僧團的處罰,或驅擯,那就生瞋恨心,以為僧伽不公平, 故意難為他。
三、「于他利養(yǎng)起嫉妒心」:有大福德大智慧的菩薩,當然會受到一般 人的尊敬,而得廣大的布施。有的不怪自己──不修福,不修慧,而又貪著 財利,這才見到他人得利養(yǎng)而生起了嫉妒心。
四、「訶罵菩薩,廣其惡名」:菩薩的;墼鰟伲芡ㄟ_甚深的法門, 所以受到廣大的敬施。現(xiàn)在,不但嫉妒菩薩的利養(yǎng),更進而憎厭他的大乘深 法。因此對大乘學者的菩薩,訶罵他,毀謗他,廣大傳揚他的惡名。
疑悔、憍慢、瞋恨、嫉妒、不信,這就是菩薩的四曲心。修學菩薩行的 ,這是應該遠離的。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直心之相。何謂為四?所犯眾罪,終不覆藏,向他發(fā) 露,心無蓋纏。若失國界、身命、財利,如是急事,終不妄語,亦不余言。一切 惡事:罵詈、毀謗、撾打、系縛,種種傷害,受是苦時,但自咎責,自依業(yè)報, 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聞甚深難信佛法,自心清凈,能悉受持。迦葉!是為菩 薩有四直心之相!
再來說菩薩的「四直心之相」。有了直心,就有直心的事表現(xiàn)出來。行 事能表達內心的正直,所以叫直心之相。四直心是什么?當然是與上邪行相 反的四種。
一、「所犯眾罪,終不覆藏,向他發(fā)露,心無蓋纏」:菩薩在佛法中, 有深切的信順恭敬心,那對或有違犯的眾罪,或重或輕,怎么也不會隱覆的 掩藏起來。因為覆藏只是增長罪惡,多生疑悔。如把臭物嚴密的封存起來, 一定是越久越臭。所以佛制比丘,有罪不準覆藏(覆藏的加重治罰),而應 該向他人發(fā)露。發(fā)露,就是懺悔。隨犯罪的輕重,依律制而作如法的懺悔, 就是對人而將自己的罪過吐露出來。這是什么罪,應受怎樣的治罰。一切依僧伽的規(guī)律而行。過失一經懺悔,或接受了處分,如把瓶中的臭物,倒在太 陽下,又加以洗凈一樣,戒體就回復清凈,不再有疑悔等蓋纏,不再會障礙 圣道的進修了。蓋是五蓋:貪欲、瞋恚、疑、昏沉睡眠、掉舉惡作(惡作就 是悔)。纏是十纏: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沉、忿、覆。
二、「若失國界、身命、財利,如是急事,終不妄語,亦不余言」:在 大眾中,如有了違犯,經人舉發(fā),決不說欺誑師友的妄語,老實認罪。也決 不說其它的話,如處分不適當,不公平等。國界等是譬說,假使說了老實話 ,會因此而(國王)失去國土,會喪失身命,會損失財物:這樣的關系重大 ,也還是不說妄語。意思說:犯了罪,無論后果怎樣,那怕是逐出僧團,也 要直心實說。
三、「一切惡事:罵詈、毀謗、撾打、系縛,種種傷害。受是苦時,但 自咎責。自依業(yè)報,不瞋恨他」:上面第三邪行,是于他利養(yǎng)生嫉妒心。這 雖也因為貪染心,主要還是由于不信業(yè)報。他受種種利養(yǎng),如知道是福業(yè)所 [P45] 感,就應該生隨喜心。即使他不如法得來(如沒有福業(yè),不如法去追求,也 是得不到),那是他自造來生的苦果,應該悲憫他,這都不會嫉妒的。與這 相反的正行,從自己遭受的種種惡事來說。如被人辱罵,被人毀謗,被人用 手腳棍棒來毆打,被人捆縛或者監(jiān)禁起來。名譽、身體、財物、自由,受到 了種種的傷害。一般人有此遭遇,總是怨天尤人,氣憤得不得了。但菩薩是 深信業(yè)報的,所以受到這種的苦難,只是自己怪自己,責備自己:為什么造 了惡業(yè)?不與人廣結善緣?由于自己依業(yè)報的信仰而安心(中國人稱為安命 ),所以不會瞋恨別人。其實,瞋恨有什么用呢?
四、「安住信力,若聞甚深難信佛法,自心清凈,能悉受持」:菩薩如 聽聞甚深難信的佛法,如不思議的佛境界,一切法空性等。能安住于信力中 ,也就是能尊敬佛說而能起仰信。經上說:『信如清水珠,能清濁水』,所 以能安住信力,就能自心清凈,也就能隨順深入,完全受持這甚深的法門。 所以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上面所說的,就是菩薩四種直心之相。
己五 善調順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敗壞之相。何謂為四?讀誦經典而生戲論,不隨法行 。不能奉順恭敬師長,令心歡悅。損他供養(yǎng),自違本誓而受信施。見善菩薩,輕慢不敬。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菩薩的善法增長,心地正直,就能善順。本譯以邪行為敗壞,正行為善 順,這是什么意義呢?善順,是善調柔順的意思。如象馬的野性未馴,難調 難伏;等到訓練成功,能隨人意而被御用,就是善順。又如生牛皮,未經制 煉,堅硬而不合用;一經如法的制煉,就調和柔順,可以用作器具。所以, 菩薩如三學熏修,內心煩惱不起,成就法器,就名為善順。如不如法行,煩 惱熾盛,不成大乘法器,名為敗壞菩薩。這里,先說「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四種是:
一、「讀誦經典而生戲論,不隨法行」:菩薩讀誦大乘經典,如專在義 [P47] 理上著力:理論怎樣的明確,怎樣不受外道的難破。這落入了戲論法相,而 不知隨順正法去實行。這樣的聞思經法,每矯現(xiàn)為學者(多聞持法者)的身 分,以掩飾空言無行的毛病。
二、「不能奉順恭敬師長,令心歡悅」:菩薩從師長受學,如不能奉承 隨順師長的意思,而照著自己去顛倒解說。這樣,與師意相違,當然不能得 到師長的歡心。不能在師門與大眾和合共住,每矯現(xiàn)為阿蘭若者。作為自己 去修行,以掩飾不能見和共住的毛病。
三、「損他供養(yǎng),自違本誓而受信施」:出家的依布施而生活,本意為 了如法修行。如違反了自己的本愿,無戒無定而受信施,就是浪費施主的供 養(yǎng)。這每矯現(xiàn)為興寺院,辦僧事的身分,以免虛耗信施的譏嫌。
四、「見善菩薩,輕慢不敬」:菩薩本著自己所學的知見,堅固執(zhí)著, 所以見到勝善的大菩薩,就輕慢他而不能恭敬。為了自見,每矯現(xiàn)為攝受大 眾者的身分,以群眾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學者,阿蘭若者,興福業(yè)者,領眾者,都是菩薩應行的。但如由于著聞 思,起別解,缺戒行,執(zhí)自見而這樣行,那菩薩就不能調順成就,而要成為 敗壞菩薩了。這就是「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順之相。何謂為四?所未聞經,聞便信受,如所說 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說。隨順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 意。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yǎng)。見善菩薩,恭敬愛樂,隨順善人,稟受德行 。迦葉!是為菩薩有四善順之相!
與敗壞菩薩相反,「菩薩有四善順之相」,那四種呢?
一、「所未聞經,聞便信受,如所說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說」:菩薩 對久曾聞思的,當然修學;就是從來所沒有聽過的大乘深法,聽了也就能信 順受持。不專在論理上下工夫,而能照所說的去實行。這就是說:依止于法 的實踐,而不是依著語言文字的論說。
二、「隨順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意」:這是 [P49] 能承受師說而無倒的。佛法,從佛而弟子,展轉傳來,無論是義理,修行的 方法,都是有傳承的。這決不能憑自己的小聰明,望文生義,而發(fā)揮自己的 見解。現(xiàn)在,菩薩能隨順師長的教授,能知經論的真實意趣、宗旨,自己不 亂創(chuàng)別解,所以師弟間心意相通,說話也容易通達。做起事來都是善的,沒 有違反師長的意思,這才真能傳承師長的法門。
三、「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yǎng)」:菩薩的本愿,是受戒習定而度 著出家受施的生活,F(xiàn)在,能貫徹本愿,沒有退失戒定。有戒有定,心意調 順,這樣的受供養(yǎng),檀越的功德可大了!
四、「見善菩薩,恭敬愛樂,隨順善人,稟受德行」:菩薩不堅執(zhí)自見 ,遇到勝善的菩薩,弘揚深法,就能生恭敬心,愛慕心。能隨順這樣的善人 ,而稟受他德行的熏陶。
這四事,一一與敗壞的邪行相反。能這樣行,可知是善順的菩薩,能成 大乘法器,紹隆佛種。
己六 正道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錯謬。何謂為四?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非 器眾生說甚深法,是菩薩謬。樂大乘者為贊小乘,是菩薩謬。若行施時,但與持 戒,供養(yǎng)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迦葉!是為菩薩四謬!
菩薩以利益眾生為本,到了心調柔順,成就法器,就更重于教化眾生了 。但可能不契真理,不契根機而發(fā)生錯謬,所以接著說菩薩的所行正確,與 所行錯謬。先說「菩薩有四種謬」,四種是:
一、「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譯文不明。依其它譯本來看 ,不可信人,是對三寶沒有成就信心的人。對這種人,應為他說法,啟發(fā)增 進他的信心。如菩薩作與其它凈信的同樣的想法(已信了),而不給他說法 ,以啟發(fā)信心,那是菩薩的錯謬。
二、「非器眾生說甚深法,是菩薩謬」:非器,如小乘根性,不是大乘 法器。雖菩薩要化導一切眾生成佛,但也要適應機宜。如對非大乘器而說大乘深法,對聽者并沒有利益,或者會引起相反的作用。如身體過分虛弱,給 與高度的滋補品,是受不了的,所以說醍醐成毒藥。這樣,為小機說大法, 顯然是錯謬的了。
三、「樂大乘者,為贊小乘,是菩薩謬」:愛好大乘的根性,如為他贊 揚小乘法,那是非常的錯謬。因為,聽者可能是由小入大的根性,對小乘法 有著深厚熏習,可能因此會退失大心。即使是純大乘的根性,為他說小乘, 也該有個分寸,不應該過分的贊揚。
四、「若行施時,但與持戒,供養(yǎng)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這里 的行施,通財施與法施二類;供養(yǎng)也通財供養(yǎng)與法供養(yǎng)。如法行施時,應平 等的教化;對過失重的,應特別的憐憫才對。如只供養(yǎng)持戒的善人,而不供 養(yǎng)破戒的惡人,這與菩薩平等普濟的精神不合,所以也是錯謬的。
菩薩的四種錯謬,問題在不能適應根機,與不能平等而有所偏愛。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正道。何謂為四?于諸眾生,其心平等。普化眾生, 等以佛慧。于諸眾生,平等說法。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正道 !
上面說的邪行,重在不契機;現(xiàn)在來說「菩薩有四正道」,著重于平等 。四正道到底是什么呢?
一、「于諸眾生,其心平等」:菩薩發(fā)心,是為了一切眾生,于一切眾 生住平等心。所以對未信的眾生,如有因緣的話,一定要教化他,使他生長 凈信。不會輕忽的,以為可能已信了,而不為他說法。
二、「普化眾生,等以佛慧」:這如法華經說的:『令一切眾生開示悟 入佛之知見』。佛慧,是佛菩提,也就是佛知見。菩薩以平等心,本著不二 的平等大慧來化導一切;在這一原則下,應機說法。就是說二乘法,也還是 菩薩道,還是引入佛慧的方便。這樣的教化,施設無量方便,才是菩薩教化 眾生成佛的正道。并非不問根機的是否適應,一味的以深法來教化,才算是 普化眾生同成佛道。
三、「于諸眾生,平等說法」:對小機而引令向大,要說大乘法;大乘 行者普學一切法門,也應該開示小乘法。所以,可以說為一切眾生說一切法 ,都是平等的。但在現(xiàn)實的適應上,先后差別,也還是不同的。
四、「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菩薩如供養(yǎng)持戒善人,不供養(yǎng)破戒惡人, 生分別心,那善惡眾生,就會明顯的分化,距離越來越遠,惡人會自卑而自 棄于佛法。試問:菩薩這樣的教化,不以財法供養(yǎng)惡人,怎能教化惡人?所 以菩薩的平等布施,才能普化眾生,使同樣的安住于正行中。
菩薩的發(fā)心平等,教化的目標平等,說法平等,使眾生同住正行平等。 菩薩以此四大平等而施教化,就是菩薩的正道了。
己七 善知識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何謂為四?求聲聞者,但欲自 利。求緣覺者,喜樂少事。讀外經典路伽耶毗,文辭嚴飾。所親近者,但增世利 ,不益法利。迦葉!是為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
在菩薩自利利他的學程中,什么是善知識、善等侶?非善知識、非善等 侶呢?知識,是眾所知識,是眾生仰望而人所親近的。等侶,是伴侶。所以 ,善知識與善等侶,就是良師益友。非善知識、非善等侶,是無益或有損的 師友了。以菩薩道來說,如與菩薩道有損的,那怕是德高望重,也是非善知 識、非善等侶。學菩薩道,不能沒有良師益友,所以特為開示。先說「菩薩 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是那四種呢?
一、「求聲聞者,但欲自利」:小乘的聲聞行者,聽佛的聲教而得道, 所以名聲聞。求聲聞乘的,但求己利。己利,不是世俗的名聞利養(yǎng),也不是 來生福德,多聞持戒習定等功德,是解脫自己的生死,證得涅槃的大利。專 為自己的生死大事而修證,說起來名正言順,可尊可敬!但這種專為自己著 想的作風,對菩薩道來說,如受了他的熏染,可能會退失大乘。所以法華經 說:『勿親近小乘三藏學者』。
二、「求緣覺者,喜樂少事」:這是小乘的又一類。從觀緣起得悟而立名,也叫獨覺。聲聞人但求自利,總還受佛的教導,過著僧團的生活。經常 游化人間,顧問僧事。緣覺可不同了,不但專求自利,而且喜樂少事,不喜 歡事情,厭惡煩囂,大迦葉就是這樣的根性。他經常過著獨住苦行的生活, 連乞食也嫌麻煩,為少年比丘說法也不愿意,甚至敢于違反釋尊的教導。這 對化度眾生的大乘道來說,是嚴重的障礙,所以盡管他有修有證,也不是菩 薩的良師益友。緣覺者的風格,由于佛涅槃后,大迦葉取得僧團的領導權, 而深刻的影響了聲聞僧團。使流行中的聲聞僧,越來越遠離釋尊的本懷,不 重利益眾生的教化,所以受到菩薩行者的嚴厲訶責,指為欠佛債者!
三、「讀外經典路伽耶毗,文辭嚴飾」:有的專重世學,讀誦外道經書 ──路伽耶毘。路伽耶毗,就是上文的路伽耶──順世。除了現(xiàn)實的,功利 的而外,還學習文辭嚴飾,那是文法、修辭。以現(xiàn)代話來說,那是文藝。古 代佛教,有很多有名的文藝大師,如馬鳴等。但那本是文藝家,出家以后, 就以文藝來贊助教化,不是出家學菩薩行,而還專心去學習文藝。這種人漂流于佛法門外,親近了有向外退墮的危險。
四、「所親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如所親近的師友,不能使你 得到法益──戒定慧解脫等功德,而只是增益些俗利,使你有名聞、有利養(yǎng) 、有地位、有寺院、有徒眾、有護法,盡是些世俗的利益。這雖是一般所親 近仰望的大德,而不一定是大乘道中的良師益友。這使你忘記佛法修證的利 益,謹慎!謹慎!
總之,或是使你離去以利益眾生為先的精神,或是使你在世俗的知識、 財利中,走入歧途的師友,都是非善知識、非善等侶。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知識、四善等侶。何謂為四?諸來求者是善知識, 佛道因緣故。能說法者是善知識,生智慧故。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識,增 長善法故。諸佛世尊是善知識,增長一切諸佛法故。迦葉!是為菩薩四善知識、 四善等侶!
與上相反的,「菩薩有四善知識、四善等侶」。四類是怎樣的呢?
一、「諸來求者,是善知識,佛道因緣故」:自利,不是善知識,那末 凡有來求──求財、求法的,使你實踐利他的行為,就是菩薩的良師益友了 。對于來求的,一般都厭惡他,或勉強的給予,實在不對。這可說是上門來 ,教你積集利他的功德,使你積集成就佛道的因緣。這該怎樣的歡喜呢?
二、「能說法者,是善知識,生智慧故」:凡是能說法的,肯說法的, 使你生長智慧的,是菩薩的良師。如本經所說,以智慧為先,而后菩提心, 能成就真實菩薩。智慧是大乘道的眼目;熱心弘揚正法,就是菩薩的好模范 。緣覺的確是不對的!他愛好少事,獨住,就是教化眾生,只是現(xiàn)神通,使人生信心,而從不說法以啟發(fā)信者的智慧。在大乘道中,怎樣才是良師益友 ,原是不消多說而可以明白的。
三、「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識,增長善法故」:雖然在家與出家 ,都可以信修佛法,行菩薩道。但在家人為了生活,不免著重世俗功利的知 識。出家人沒有家庭生活的紛擾,可以專心地增長出世的善法。所以如能勸化他人出家的,就是使人遠離世俗知識,而專心佛法的,是真善知識。經上說到,出家的功德很大,勸人出家的功德也大。
四、「諸佛世尊是善知識,增長一切諸佛法故」:諸佛世尊是善知識, 是不要多說的。學者從佛修學,如佛的兒女一樣,繼承佛的家業(yè)。有的得財 分(來生福報),有的得法分。佛的本意,當然要使你知法、入法,是法分 而不是財分。要人不求果報,而以正法的覺證來自利利他,增長一切諸佛的 功德法。所以從佛而得證入的,總是說自己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 法分,不得財分』。這與令人得世俗利益的惡知識,是怎樣的不同!
拿這「菩薩四善知識、四善等侶」,與邪行的非善知識相對比,就知道 菩薩應怎樣的親近修學了!
己八 真實菩薩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非菩薩而似菩薩。何謂為四?貪求利養(yǎng),而不求法。 貪求名稱,不求福德。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樂聚徒眾,不樂遠離。迦葉!是為四非菩薩而似菩薩!
菩薩有了直心,調順成就,而后在化他方面,能行四正道;在求法方面 ,有四善知識:那就可以成就真實菩薩了。先從相反的邪行說起:「菩薩有 四非菩薩而似菩薩」,實際是虛偽的。那四種人呢?
一、「貪求利養(yǎng),而不求法」:有的多聞持誦,通大乘的法藏,可說是 大乘的大學者。但他是利名學教,為了貪求利養(yǎng),而不求法的實踐,不能說 是真實的菩薩。
二、「貪求名稱,不求福德」:有的大乘行者,不能與大眾共住,去阿 蘭若修行。但他是貪求修行的名稱,而不想積集福德。菩薩必要;垭p修, 現(xiàn)在離眾修行,不求福德,那里會是真實菩薩!
三、「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有的貪求自己的涅槃樂,只作 些興修寺院等福業(yè),而不以滅苦的佛法來救眾生。自得解脫而不使人得解脫 樂,是相似的菩薩。
四、「樂聚徒眾,不樂遠離」:有的統(tǒng)攝大眾,歡喜聚集一些徒眾,如世俗的兒女興旺一樣。眷屬心深,不重于身心的遠離,似乎廣度眾生,而其 實算不得真實菩薩。
這四類,瑜伽論解說為:持法者,阿蘭若者,興福業(yè)者,御眾者。如沒 有真無我的勝解,著于世俗,都是相似的菩薩。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真實菩薩。何謂為四?能信解空,亦信業(yè)報。知一切 法無有吾我,而于眾生起大悲心。深樂涅槃,而游生死。所作行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迦葉!是為四種真實菩薩福德!
相反的「菩薩有四真實菩薩」,怎樣才是真實的呢?
一、「能信解空,亦信業(yè)報」:一切法性空,是依因緣果報而顯示的。 所以大乘的正義是:由于因果,所以是本性空的;因為本性空,所以因果不 失。龍樹中論說:『雖空亦不斷,雖有亦非常,業(yè)果報不失,是為佛所說』 。如菩薩能這樣的信解空,也能信解業(yè)果,不偏于空理,那末多聞持法者, [P61] 也就不會為利養(yǎng)而不求正法的實踐了。
二、「知一切法無有吾我,而于眾生起大悲心」:一切法無吾我──無 我無我所,確是佛法的實義。但如信解偏差,會因無我無人而不問眾生,去 阿蘭若修行。不知勝義無我,世俗的眾生,卻宛然而有。這樣的通達,就會 徹悟無我而不忘眾生,于眾生起大悲心,廣修福德了。
三、「深樂涅槃,而游生死」:菩薩深深的愛樂涅槃,又深知涅槃不離于生死,所以能安住涅槃而游生死,也就是歷劫在生死中度眾生。不會自趣 涅槃,專興福業(yè),而不以滅苦的正法救眾生了。
四、「所作行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菩薩是攝眾的,是應以財法 來攝受眾生的。但所有的一切施與,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是貪著徒眾,門 庭興盛。因此,所有的功德,不求
- 印順法師:心量、福德與幸福
- 印順法師: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法師:印順長老:學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圣嚴法師: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印順法師: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菩提法師: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師
- 印順法師:印順導師:學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印順法師: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印順法師: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印順法師: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印順法師:佛性、人性和德性
- 印順法師: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印順法師:文殊菩薩及其學風
-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轉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印順法師: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印順法師: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建和諧世界
- 印順法師:構建“人文佛教”平臺——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印順法師:《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